第一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案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教学案例
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总体思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情趣,增强预防毒品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做“珍爱生命,拒绝毒品”的人。为此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的通知》,并且专门制定的《中小学生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大纲》,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坚持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教学内容分析:
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尤其是青少年吸毒现象日益严重。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呈上升趋势,正在向低龄化发展,青少年已成为毒品侵害的高危人群,青少年吸毒不但严重损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会诱发大量刑事犯罪案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毒品预防专题教育势在必行。
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中学生身心已经有一定的发展,天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敢于实践,并且已经初步具备了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等能力。但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心理年龄特点的制约,自我防范能力、自控能力、抗拒诱惑的能力还比较弱,好冲动、爱冒险,最容易受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教学目标设计
1.通过教学,知道常见毒品的名称,初步了解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能够自觉拒绝和远离毒品。
3.培养学生对生命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并形成宣传毒品危害的责任意识。教学重难点: 1.知道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2.知道怎样预防毒品,提高学生抵制毒品的能力。教学准备:
1.网络教室、多媒体计算机。
2.搜集有关毒品危害的资料并制作成“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幸福吗?(幸福)是的,我们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老师同学的关心,我们的生活真是美好!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而娇嫩的花儿,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竞相开放。可是,也有许多的生命却在如花的季节而悄然凋谢,那是多么令人痛心呀!(播放视频:鬼一样的活着----大学女生亲述吸毒经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学生畅所欲言,大家请五六个学生说,其他的同学同桌交流)引出课题---《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
1.谈谈你们所知道的毒品。(指名三四个说)
2.师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3.毒品的种类(多媒体课件出示)第一种 麻醉药品(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第二种 精神药品(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来源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天然毒品(鸦片、大麻)
第二类 半合成毒品(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取乙酰合成海洛因)第三类 人工合成毒品天然没有,完全人工合成(冰毒、氯胺酮)作用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 兴奋剂(冰毒、可卡因)
第二类 抑制剂(鸦片、海洛因、还有镇静催眠药、氯胺酮等)第三类 致幻类(麦角酰二乙胺等)4.我国常见的毒品有:(多媒体课件出示)(1)鸦片(2)海洛因(3)摇头丸(4)冰毒(5)吗啡(6)大麻 5.师:同学们,毒品看起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它对人们的危害可大了!
三、感知毒品的危害,痛恨毒品
1.教师出示相关网址,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在网上浏览一些吸毒者惨状的图片,案例,视频,了解毒品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2.小组交流汇报,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摧残人的身体
(2)毒品破坏家庭生活,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走上犯罪道路(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3.探究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师:吸毒会摧残人的身体,毁灭幸福的家庭,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我们看了这些案例,真为这些吸毒者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毒品”的诱惑。那么一些人为什么要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呢?原因是什么?结合自己见闻、生活实例,小组讨论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
4.学生交流,老师归纳总结:①无知、好奇。②他人的不良影响。③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四、自觉抵制毒品,向毒品说“不”
1.师:作为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我们面对的社会是那么的复杂,一些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会以各种手段来引诱我们上钩,以求中饱他们罪恶的锦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2. 分小组讨论:小学生应如何拒绝毒品? 3.交流后老师归纳总结: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2)注意交友,不结交不良朋友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拿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4)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5)做禁毒宣传员,让广大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
五、拓展延升,当好禁毒宣传员: 让学生设计毒品宣传教育的方法。
六、总结升华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如花的你唱响生命的赞歌!
(全体起立,声情并茂地朗读《生命如花》,多媒体课件出示并配音)
第二部分 教学实录 课前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
一、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生活幸福吗? 生:(幸福)
师:是的,我们每天穿着漂亮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有爸爸妈妈的呵护,有老师同学的关心,我们的生活真是美好!你们就像一朵朵美丽而娇嫩的花儿,正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竞相开放。可是,也有许多的生命却在如花的季节而悄然凋谢,那是多么令人痛心呀!请同学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视频:鬼一样的活着----大学女生亲述吸毒经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感人的故事,看了这些辛酸的画面,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1:太可怕了。
生2:这位女大学生不应该吸毒。
生3: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太大了,我们应远离它。
生4: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师:同学们说的多好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师板书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二、认识毒品及毒品的种类
师:同学们,你能谈你所知道的毒品吗?。(指名说)生1:海洛因 生2:摇头丸 生3:鸦片
师:同学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毒品有哪些种类?
(多媒体课件出示)毒品的种类,师讲解: 第一种 麻醉药品(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第二种 精神药品(甲基苯丙胺、咖啡因)来源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 天然毒品(鸦片、大麻)
第二类 半合成毒品(海洛因、是从鸦片中提取乙酰合成海洛因)第三类 人工合成毒品天然没有,完全人工合成(氯胺酮)作用分:三种类型 第一类 兴奋剂(可卡因)
第二类 抑制剂(鸦片、海洛因、还有镇静催眠药、氯胺酮等)第三类 致幻类(麦角酰二乙胺等)我国常见的毒品有:(多媒体课件出示)
(1)鸦片(2)海洛因(3)摇头丸(4)****(5)吗啡(6)大麻
三、感知毒品的危害,痛恨毒品
师:同学们,毒品看起来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可是正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那么,到底毒品有哪些危害,人们又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老师为每个小组提供的网址在网上查找毒品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上网查找,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先来交流查找的结果?(学生交流时,教师借助网络教室转播该生电脑画面让其他学生观看)
生1: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个人的危害:吸毒严重摧残人的身体,开始,流泪,哈欠,出汗,严重造成痉挛性痛,腹痛,打滚,没有原因的恐惧,紧张,再严重血压下降,休克,死亡。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产生危害,会造成心脏、肝脏、肾脏发生病变,抵抗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经调查,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 70% 以上是注射吸毒者。可见,艾滋病时刻伴随吸毒者。
师:毒品毁人毁健康:摧毁人的消化功能;摧毁人的神经系统;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传染性病及“艾滋病”。接着来交流。生2: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家庭的危害:吸毒对家庭成员的精神摧残,家庭有一个吸毒的人,就会使家庭失去往日的宁静、和谐和幸福快乐。吸毒会导致家庭关系恶化,破坏周围邻里的和睦关系,给家庭生活及家庭成员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吸毒导致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吸毒者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家庭中,父或母吸毒,子女不仅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还会受到父母的虐待,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人格不完善,心理有障碍,很融入社会,有的可能染上毒瘾。师: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生3:我们小组找到的是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吸毒不仅危害个人、家庭,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消极因素。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家庭钱财后,为了维持吸毒,就会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师:吸毒会摧残人的身体,毁灭幸福的家庭,甚至会走上犯罪道路。我们看了这些案例,真为这些吸毒者的美好青春和生命而感到痛惜。为珍惜自己美好的青春和生命,请警惕“毒品”的诱惑。那么一些人为什么还要走上吸毒的不归路呢?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见闻、生活实例来讨论一下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其中)师:谁愿意说一说? 生1:受他人的不良影响。生2:比较好奇,想试一试。生3: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四、自觉抵制毒品,向毒品说“不”
师:作为生活在今天的青少年,我们面对的社会是那么的复杂,一些丧心病狂的贩毒分子会以各种手段来引诱我们上钩,以求中饱他们罪恶的锦囊。因此,我们必须高度警惕!那么,做为一名小学生应如何拒绝毒品?请同学们讨论或上网查找应如何拒绝毒品。师:谁愿意交流讨论的结果? 生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生2:注意交友,不结交不良朋友。生3:提高自身的防毒能力 … 教师总结:
(1)在毒品面前不能存在一丝一毫的好奇心,不能有试一试的想法(2)注意交友。
(3)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拿陌生人给的赠品,如:饮料、香烟等(4)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5)做禁毒宣传员,让广大青少年懂得珍爱生命。
师:是啊,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任何人都只拥有一次。我们一寂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为了我们的明天,一定要拒绝毒品。请同学们向毒品说“不”。
五、拓展延升,当好禁毒宣传员
师:我们青少年除了要拒绝毒品以外,还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毒品,远离毒品。现在如果让你们来当毒品预防教育的宣传员,你们打算如何做呢?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吧。(4 人一小组讨论)
师:好了,现在请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代表小组说说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生1:我们会办一期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主题的手抄报,劝告人们要远离毒品。
师:好,我们期待你们的大作。生2:我们打算写一些标语。
师:想法不错,你能现在马上想一个吗? 生:抵制毒品,珍爱生命 师:非常棒!。
生3:我们小组成员的打算写一封倡议书,向全校师生倡议,远离毒品。
师:好的,希望你们的倡议书能引起全校师生的共鸣。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法真不错,希望各个小组在课后能全力合作完成你们的想法
六、结束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对毒品的危害性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自己的幸福,为了家人的健康,为了社会的稳定,请你们要永远记住: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让我们大家一起携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如花的你唱响生命的赞歌!
(全体起立,声情并茂地朗读《生命如花》,多媒体课件出示并配音)生命如花,芳香四溢。
也许你长在人迹罕至的河谷山巅,即使开放了也无人赏识你的娇艳,无人嗅到你浓郁的香气; 也许你正处在百花吐艳的花园,即使开放了也淹没在浩瀚的花海中,不被人注意;
也许你所处的环境异常恶劣,缺少阳光雨露的浇灌,即使开放了也只是小小的一朵。朋友啊,不要有太多的抱怨了,是花儿,就应该绽放。既然你来到这人间,你就应该努力地一搏,为这美丽的世界增添一点芬芳。
第三部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讲授、讨论,探究等方法,创设情景,并借助网络,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指导学生观察,分析,知道毒品的危害,懂得一些自我保护的常识和远离毒品的方法,受到了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尤其是通过浏览老师为他们提供的相关网站上的视频、案例、图片等资料,学生们通过用眼看,用耳听和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增进了课程的现实性和亲近性,而且大大地丰富了课程内涵,在课堂上,各小组通过交流、讨论并派代表把查找到的资料及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同学,孩子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富有感情地介绍了关于毒品危害的方方面面的资料,使他们的心灵上受到强烈的震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第二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惜生命 远离毒品教学设计
山家湾子小学 张志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3.从自身做起,远离毒品,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学手段: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形式: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教学过程:
一、展示《禁毒图片》,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以此导入新课。
二、毒品知识知多少?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青少年已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如不健康心理、好奇、同伴和朋友的劝诱、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但对毒品无知,是他们误入毒海的一个最常见的原因。
(1)对毒品无知、好奇。
(2)经受不住他人、特别是“朋友”的劝诱,青少年易受群体影响,盲目结成“哥们儿”或“姐们儿”关系,相互效仿。
(3)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有的孩子对老师、家长的告诫置若罔闻,越说毒品不能沾,他就越要去尝尝,最后是自食其果。
(4)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父母吸毒的不良环境使子女吸毒者明显增加,小小年纪便对 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5)寻求解脱 有些人因承受不住环境的压力,便想用毒品来麻醉自己,结果落进万丈深渊不能自拔。
四.讨论,交流体会
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远离毒品的打算。(1)认清毒品的危害,坚定禁毒决心,积极参加禁毒斗争。(2)遵纪守法,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自觉规范日常行为。(3)从日常小事做起,杜绝吸烟、泡吧等不良行为习惯,自觉抵制毒品侵蚀。
五.教你几招: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第三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陈家坊镇中学
曾春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了解有关毒品的知识。
2、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图片和故事,教育和引导学生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毒品,吸毒的危害,提高抵制毒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借助图片、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懂你》,由满文军事件你想到了什么?
二、认识毒品:
1、什么是毒品?你对毒品了解多少?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传统毒品:鸦片,吗啡,海洛因,大麻,可卡因等.新型毒品:冰毒,麻古,k粉,摇头丸,咖啡因等.2、讲解:(让学生看图片)
(1)鸦片:可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极易患染各种疾病。吸食鸦片易成瘾,过量吸食鸦片可引起急性中毒而死亡。(2)吗啡:是鸦片中最主要的生物碱。急性中毒会导致呼吸中枢麻痹、呼吸停止甚至死亡。
(3)海洛因:吸食海洛因二次后,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使人上瘾,会产生梦幻现象,长期使用会破坏人的免疫功能,传播艾滋病等疾病.(4)大麻
原植物:是一种粗大、直立、芳香的一年生雌雄异株的灌木。大麻原产于中亚,在北温带地区种植较为广泛。
吸食危害:大麻服用后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快感,并引起倦睡。大剂量服用可出现幻视、焦虑、抑郁、情绪突变、妄想狂样的反应。
(5)可卡因:大剂量使用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严重者可发生惊厥,最后由兴奋转为抑制,出现呼吸抑制,心衰,甚至死亡。
(6)K粉:吸食后会产生强烈的生理兴奋,能大量消耗人的体力和降低免疫功能,严重损害心脏、大脑组织甚至导致死亡。
(7)摇头丸:使用数次即可成瘾,过量使用会产生急性中毒,严重时可产生脑出血、虚脱、昏迷、死亡。
(8)警惕 :“果冻”、“奶茶”、“咖啡” 这些竟然都是新型毒品!走私入境,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欺骗性,饮用后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和重要内脏,降低人的免疫功能,过量吸食会加速衰老,甚至导致死亡。
三、吸毒的危害(结合图片)
1、教师:可能有的同学已经了解了毒品的危害了,那么我们来观看一些图片来进一步了解吸食毒品给自身、家人、社会带来的危害。那么毒品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发言,小组讨论并总结:
(1)危害自己
A 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坏人的心、肝、脾、肺、肾等重要内脏组织。图:大脑组织病变。
B损害人体的免疫能力,容易感染其他疾病。图:人体感染疾病。C损坏人的神经系统,产生狂躁、幻觉等心理,引发自残、自杀和攻击他人的严重后果。图:吸毒引发自杀。(2)危害家庭
A吸毒对胎儿的发育产生严重损害。图:母亲吸毒生下残疾儿。
B父母吸毒对孩子影响极大。图:一个吸毒者的家庭。
C吸毒倾家荡产致自杀。图:杨凤鸣吸毒自杀身亡。(3)危害社会
A毒品活动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从生产毒品到贩毒、吸毒,这一系列围绕着毒品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同时还会引发抢劫、偷盗、诈骗、凶杀等各种各样的犯罪活动,严重地扰乱了社会治安,对每一个家庭和全社会的安定都是巨大威胁。
B毒驾:车毁人亡的惨案。
四、拒毒、宣誓
毒品猛如虎,生命贵如金。
一次吸毒终生悔,莫拿生命赌明天。
远离白色粉末,拥抱七彩生活。
五、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所以,我们要拒绝毒品,保护自己远离毒品,如果你遇到了有不法的毒品交易,一定要向告诉大人或报警,不能置之不理,因为禁毒、防毒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第四篇: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教案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四中学校
张伟
教学目标:
认识常见的毒品,知道其危害,并能自觉预防。了解戒毒难的问题所在,了解毒品对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而且是心理的。
重点:
认识常见毒品,了解危害,了解陷入毒品的心理因素。认识毒品与艾滋病的关系。
难点:了解毒品的危害,并能自觉抵制。
教具:宣传短片及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用关于禁毒的电视广告引入]
[讨论]分组讨论,并派代表谈谈看了宣传短片之后的感受。
二、什么是毒品?
毒品——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几种毒品介绍
[ 活动]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上网找有关毒品的资料,包括属性及危害等,然后为其他同学介绍。教师只作补充。(让学生动手,能使学生更积极的去关注这个问题。而同时,在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学生会看到很多关于毒品的其他介绍,类似毒品让人自残的相片,或是毒品令人家破人亡的照片等等。这样能更加震撼他们的心灵。)
四、吸毒的原因分析
[讨论发言]吸毒的原因有哪些?
[总结]根据调查,吸毒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 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寻找刺激 吸毒时髦、气派、富有,特别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个体老板,认为该享受的全体验过了,抽一口,不枉来一世。可这一抽上,富有很快变成贫穷,百万富翁沦为乞丐多不胜数。
(3)逆反心理 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4)被欺骗、引诱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5)环境影响 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6)负面生活事件影响
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经营破产、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7)医源性成瘾 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可以看出,许多人开始吸毒都不是因为身体的需要,而是因为心理好奇的驱使。每个人对毒品大概都有好奇心,但是,每个人也都潜在的存在能自我控制的力量。我们学习毒品的危害,是为了让大家能在遇到类似的事情或是类似的好奇心时,运用好自己那种控制自己的力量,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五、毒品的危害
[讨论]找身边人的例子,来分析其危害。
[案例]儿女染毒瘾
亲人泪满襟
某某同志是著名的老红军。其儿子从1993年染上毒瘾后,两年时间吸掉家中10多万元的资产。在无钱吸毒的情况下,1995年3月,吸毒成瘾的儿子偷走英雄父亲的一枚军功章,拿到广州换回1克毒品,其父泪流满面地找到公安局,要求公安机关无论花多大代价都要追回军功章。他说“儿子不要可以,军功章是党和国家荣誉的象征,是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阐述] 毒品的危害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生理危害。
2、心理危害。
同样的,戒毒业就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生理戒毒比较容易,而心理戒毒比较困难。对毒的心理依赖,让很多人在戒毒多次后仍然选择继续吸。(用一些屡次戒毒不成功的案例来说明问题。)
六、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讨论]如何防止染上毒瘾。
[总结]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如发现亲朋好友中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定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即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要吸第三次。
七、远离毒品
[阐述]随着边境走私、贩卖毒品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吸毒的蔓延,艾泫病浒危险性将进一步扩大,其在我国已进入艾泫病是当前危害人类健康最凶恶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现的艾泫病病例与西方相比虽然较少,但是快速增长期。据调查,我国目前艾泫病病毒的感染方式主要是静脉注射毒品。云南艾泫病监测中心负责人指出,目前,有国外的吸毒者中,艾泫病静脉注射吸毒者的感染率为23%,而我国边境一带的毒品流行灾区,吸毒群体艾泫病感染率竟高达68%。1989年在云南德宏地区爆发的HIV局部流行就是典型一例,146例吸毒者使用被污染的针头注射毒品而感染艾滋病病毒。截止2001年9月,全国累计报告的2813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因静脉注射毒品感染的占68.7%。如果说毒害能戒,那艾滋病可却无法医治。
种种理由,都在教我们向毒品说“不”。
第五篇: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案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了解毒品的种类以及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危害。
2、懂得一些远离毒品自我保护的常识,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痛斥毒品带给人类的危害。
2、愿意远离毒品,过健康美满生活。
三、教学准备
1.关于毒品危害的电子视频和图片说明资料。(ppt)2.关于毒品知识的资料。(ppt)3.关于吸毒受害者的案例资料。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认识毒品。
1、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虎门销烟电影片段,同学们一定很想看。(播放多媒体电影《虎门销烟》片段)同学们,看了这个场面,你想到了些什么?你们知道毒品有多大的危害吗?
林则徐虎门销烟过去了169年,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呢?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下毒品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播放电子相册视频)
2.出示关于毒品危害的图片说明ppt,通过文字说明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3.学生感悟:说说现在你的感受。
(二)交流学习、了解毒品
1.同学们都知道毒品的危害,那么,你们知道什么是毒品吗?毒品都有哪些呢?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①学生将收集到的关于毒品的资料向全班展示。
②教师小结:毒品一般指我们知道的吗啡、杜冷丁、海洛因、大麻、可卡因、冰毒、摇头丸;它的来源也很广,既有天然生长的植物,又有从天然植物中加工提炼的化学药物以及人工合成的化学药品。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2.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播放医生介绍 师:听了医生的忠告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些不起眼的东西给全世界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已成为人类共同的敌人。
(三)感知危害,痛恨毒品。
师:媒体视屏展示《案例一》
可惜呀!谈起小陈(化名)一家,宜昌市公安局平湖分局的民警一声叹息。小陈现在沙洋农场劳教,他母亲离家出走,而他父亲早已离开人世。
1989年,小陈出生于葛洲坝一个幸福的家庭,他父亲很早就买了中巴车自己跑生意,而母亲则在幼儿园工作。但谁也想不到,1996年这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开始走上一条“不归路”。1996年3月,在一些“铁哥们”的怂恿下,小陈的父亲第一次尝试毒品,从此不可自拔。5次戒毒未成的小陈被再次收容劳教。开始时父亲还是偷偷吸毒,生怕家人发现,可过了不久,已成毒瘾的父亲公然在家里吸毒。1998年1月,母亲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开始吸毒,事发后被单位除名。师:看了有关毒品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生:毒品摧残人的身体 生:毒品破坏家庭生活 生:毒品危害人类社会。
师:结合学生回答归纳:毒品摧残人的身体,毒品破坏家庭生活,毒品危害人类社会。我国吸毒者中青少年吸毒人数比重较大。(四)远离毒品,健康生活
师:我们刚才认识了毒品的危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抵制毒品呢?
1.坚决不要吃第一口。毒品有时会穿上特殊的外衣,有些居心叵测的人会说这不是毒品,是一种另外什么东西,诱惑大家品尝。或者通过前几次免费提供的方式,让你染上毒瘾后,他就可以源源不断的销售毒品。因此我们拒绝毒品必须要从第一口开始,甚至要从不抽陌生人的香烟开始。所以奉劝大家最好连香烟都不要抽。
2.时刻告诫自己,不要心存侥幸。一日吸毒,终身戒毒,吸毒必然毁灭一生。毒品找到你第一次,必然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只要你沾染了毒品,你的人生将会改变,不会变得前途似锦,而是被“鬼魔缠身”。在拒绝毒品的问题上,一定要时刻告诫自己,一日吸毒,终身戒毒,一旦染上毒品必然毁灭一生。
3.机智地与毒品违法犯罪做斗争。毒品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生活中可能会直接发现并面对毒品,应该怎么办?作为一名学生,不要与违法犯罪分子正面斗争。要装出没看见或根本不懂的样子,设法脱身报警,报警后最大限度的协助警方抓获涉毒犯罪分子。这才是同学们智勇双全的表现。
4.在日常生活中拒绝毒品,还须注意:慎重交友,少结交社会中有劣迹人员;尽量不要涉足公共娱乐场所,特别是可能涉毒的场所;尽量不抽香烟,特别是不要抽陌生人的香烟与不吃来历明白的食物;健康生活态度,正确对待人生,遇挫折不气馁,遇成功不骄傲。拒绝毒品,预防第一。
生命是短暂的,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为了家庭的和睦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为了国家的繁荣强盛,我们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远离毒品,一起行动起来,全力打击毒魔。让我们拥有一方净土,让我们拥有美丽的生命!师:同学们刚才学习了不少的知识,下面我就来考考大家,遇到下面的情景,你会怎么办?课件创设情景,学生讨论。
生:生命是宝贵的,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一定要拒绝诱惑,远离毒品,过健康的生活。
生:把你的想法和做法写在宣传画上。
师生:播放网络禁毒歌曲《从现在开始,珍爱生命吧!》(学生跟唱)
②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并将图片等资料粘贴在教师周围的墙壁上,以备稍后集体共享。
③教师相机板书毒品的危害性。
(五)总结升华 1.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毒品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毒品对家庭、社会的危害。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应该立即举报;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揭示课题: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播放网络禁毒歌曲《远离你》,学生跟唱。4.学生观看刚才在教室内周围粘贴的图片等资料。
(六)课外小活动。
请同学们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做一份关于预防毒品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