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上册美术第四课
二年级上册美术第四课《古色古香的花瓶》教学设计
教师:张琴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欣赏花瓶的艺术美,了解花瓶的工艺知识,学会利用纸张对折的方法剪、画花瓶,并用简单的图案来美化装饰花瓶。
2.掌握花瓶对称的造型方法,能顺利地设计一个造型好看的花瓶,能进行美化装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感受中国古代陶艺文化的精彩,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用对折的方法,剪画出花瓶。教学难点:如何用图案装饰花瓶。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谜语导入
长长头颈小小口,凸起肚皮爱喝水,平生最最爱打扮, 红花绿叶插满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爱打扮的朋友是谁呢? 2.引出《花瓶》。
渗透法治知识。现在有很多古色古香的花瓶已经成了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遗产属于国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损坏、变卖。
二、学习探究
(一)认识花瓶结构 1.观察花瓶
①出示无耳花瓶:说一说花瓶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②出示有耳花瓶:和之前的花瓶相比,这个花瓶又有什么不同? 总结:花瓶一般由瓶口、瓶颈、瓶肚、瓶底、瓶耳组成 2.分析花瓶的外形特点:
提问:请仔细观察花瓶,你发现它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总结:左右对称;
3.教师示范:
①提问:既然是左右对称,小朋友有没有方法很快速的剪出一个花瓶来呢?总结:可以对折后剪下来。
②示范过程:
Ⅰ、将彩色纸对折;Ⅱ、画出一半的花瓶形状;Ⅲ、延边剪下; ③注意事项:要在封口面画,否则会变成两半;瓶耳对折挖空;
(二)学习花瓶造型; 1.了解花瓶造型变化;
①提问:花瓶的形状是不是只有老师刚才画的这一种呢? 可以怎么来变(不同形状的花瓶)? ②简笔图画展示花瓶造型的变化: 瓶肚在下方——瓶肚在中间——瓶肚在上方 瓶肚变胖——瓶肚变瘦——瓶肚线条变化 2.欣赏不同造型花瓶的图片
①提问:我们还能有哪些变化来改变花瓶的形状呢? 总结:瓶口、瓶颈、瓶底、瓶耳的位置大小 ②欣赏图片
看看这些花瓶的哪些地方发生了变化?
三、剪花瓶
1.根据书上的制作步骤,设计花瓶。
①将长方形纸对折,根据你的设计画一条曲线。②沿曲线剪下。
③打开,给剪出的花瓶添画花纹。
2.作业要求:做一个造型独特的花瓶,并且给你的花瓶添加一些花纹,让它变得更加漂亮。
3.学生制作 4.作业展评
四、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收集有关古色古香花瓶的图片再次欣赏欣赏。看看它们是什么形状、什么材质做的,有什么好看的花纹。
板书设计: 古香古色的花瓶 外形结构:新颖独特 花纹装饰:美观大方 颜色配置:美观鲜艳
第二篇:二年级美术上册
二年级美术上册《有趣的瓶盖》
课型:设计·应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用瓶盖拼贴图形并将各种瓶盖组合起来做成玩具。
2、提高学生拼摆组合能力。
3、使学生对用废旧材料自制玩具产生兴趣。教学重点:用瓶盖拼贴图形。教学难点:能巧妙的设计和组合。教学用具:
师:课件(图片),示范作品(2件),小展台,奖章,课题,儿童歌曲。
生:各种瓶盖若干,彩纸,图画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前贴好课题)
1、看书中例图。
2、出示课件(欣赏作品)
提问:这些作品哪些地方用到了瓶盖?怎样拼贴的?(学生观察后回答)
(二)新授
1、出示范作
提问:这些作品哪些地方用到了瓶盖?怎样拼贴的? 指名回答
2、师生共同讨论制作步骤。教师简单示范
3、同桌同学思考交流:今天你想准备用瓶盖做什么?想用哪些材料来做?怎么做?
(三)练习
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播放儿童歌曲)
(四)小结:
1、2、展评作品:生评、师评
收拾整理:要求学生把桌面、地面上的垃圾收拾干净。
(五)布置作业:(拓展)
引导学生看书,用瓶盖做车轮,试做一辆汽车。
板书设计
有趣的瓶盖
小展台
拼贴
第三篇:八年级上册美术学案第四课
《生肖的联想》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突出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的设计案例入手,了解生活中的生肖联想,理解生肖联想的概念和方法,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识,利用生活用品进行联想和创作。让学生有具体的体验,有共鸣,有需求,这样他们才会有兴趣参与本课的学习中。
教学目标:
1、掌握联想的技巧和方法。
2、了解生肖造型的知识和特点,并进行联想和创作。
3、增强学生对创作的意识和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生肖联想的创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难点: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灵活创作生肖造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日常用品。
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多幅“云”的造型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兴趣。
(2)让同学们试试把一些东西、物体联想成十二生肖,引出课题《生肖的联想》。
2、引导回忆。
(1)引导学回忆十二生肖的造型特点,并对十二生肖进行排序。
(2)利用“长方形”进行简单的联想训练,试着用这个长方形联想出生肖的形象。
3、观察思考。
(1)展示一些水果蔬菜的图片,试着用这些水果联想十二生肖,看谁联想的最多最好。(2)请学生上台进行讲解,介绍自己联想到的生肖。
4、展示作品。
(1)展示一些日常用品,让学生进行联系,如:放在桌子上的眼镜能让我们联想到哪一个生肖?
(2)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并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5、学生练习。
(1)让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己或者一组动手做一些生肖的图案。(2)教师进行巡视,并提供知道和帮助。
(3)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简单的评价,对优秀作品进行表扬,对较差的作品进行鼓励。
6、拓展。
生活中还有哪些材料或物品能够让我们产生生肖的联想呢?
第四篇:三年级美术上册第四课趣味动漫(模版)
趣味动漫
课型:绘画课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动漫片及动漫形象,了解动漫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了解卡通形象设计过程和方法,学会画简单的动漫形象。
3、人文目标:通过学习设计练习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艺术表现力。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及对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应用多媒体与活动及复合型培训的理念,加深学生对卡通画知识的了解,并能运用各种绘画表现形式临摹卡通画形象。
教学难点: 尝试用夸张、变形、幽默的手法画动漫形象。教具准备: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讨论法、活动、总结、讲解、指导、启发与鼓励等。教学过程 :
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动画。
师:“同学们,我们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剧呢,有喜剧片、动作片、科幻片等等。那大家想想我们刚才看到的视频又属于什么片子呢?” 生:“动漫片。”
师:好,老师准备了几个抢答题,请同学们抢答,答对的给本小组加分。课件出示抢答题
1、刚才看的视频片名是什么?主人翁是谁?
2、这部动漫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你还看过其它动漫片吗?请说说你喜欢的动漫形象。
师:“对,这些都是我们大家很熟悉的动画片,也叫做卡通片。那同学们想不想看动画片、了解和学习动漫通片的知识呢?” 生:“想。”
师:“好!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内容:《我喜欢的动漫形象》” 出示课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的那些卡通形象,我们除了在卡通片里看到外,还在那些地方见过?”
生:“书包上、笔上、衣服上„„”
师:“对,他们还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1.观察欣赏
利用多媒体出示生活物品,引导学生发现动漫在生活中的运用。
2、欣赏后请学生思考并讨论 你最喜欢哪个动漫形象?为什么?
3、表演体验、“你喜欢的动漫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有趣的情节,造形和色彩,提高审美能力)请同学来表演自己喜爱动画片中的某一角色,并说出它的特点。下面同学猜猜他(她)表演的是谁? 绘画练习、实践探究
①请同学们进行卡通形象绘画练习,每人临摹一个有趣的卡通形象,教师巡视指导。(包括动植物、人物、日常生活用品(时间为15分钟)。播放轻音乐激发他们的创作思维。②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播放一些以下动漫形象供学生参考。
三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各小组互赏互评,选出一幅最能代表小组水平的作品,上台展示,促进相互间的交流。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篇:二年级上册第四课《母鸡叫咯咯》
二年级音乐教案——第四单元——歌曲《母鸡叫咯咯》
二年级执教人:高珊珊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等打击乐器,并通过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教学难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一句的演唱.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
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
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歌曲,师提出问题:
(1)母鸡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的?(教师范唱)
母鸡们在干嘛呢?母鸡是怎样叫的呀?(答案:叫咯咯)(2)打开书本朗读歌词,回答以下问题。
在跟读歌词之前,同学们先看看歌词,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让我们来熟悉“两翼”的“翼”,“添”快乐的“添”还有“报喜”写到黑板上)(3)按节奏拍手朗诵。
出示“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解释“两翼”。边念边做动作。请跟琴完整学唱,注意音高。然后师生对唱,唱这一句。(4)电子琴伴奏,学生小声的跟唱。(拍手拍腿)(5)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唱词。
同学们,你们说刚才我们那样唱,能表达母鸡高兴的心情吗?
(6)分组唱一组唱词,一组唱:叫咯咯,还可自由带动作唱。(7)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8)学生选用自带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
创编歌词:编一编,唱一唱
小猫小猫叫喵喵,叫喵喵,叫喵喵,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绒毛抖抖尾巴翘翘向人报喜添快乐!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
(小鸭小鸭叫嘎嘎,河边来玩耍,身子摆摆,脑袋探探,快乐无比忘回家。)
教学反思:
反思这节课,我不禁感慨:没有学生唱不好的歌,关键在于教师课的设计,在于教师课堂的引导。看来,要上好每一节课,真得多花时间去琢磨!要使每一节课都上成孩子们喜欢的音乐课,则更要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