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时间:2019-05-12 17:52: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第一篇:【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

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

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下面的这段话,会给我们许多提示:

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

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

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思考练习】

(1)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为什么说“众人同腔”或让文中人物说你(作者)设计的话都是错误的?

(2)回忆一下老师表扬自己的情景,饭桌上家人对话的情景。然后,任选一个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学会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

学会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行动,包括动作、行为两个方面。动作,指人物一举一动的活动,如:抓、拉、扯、跑、踏、看、听、闻、说等;行为,指人物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为一个过程,如赛跑的过程、钓鱼的过程、做游戏的过程等。行动,是人物性格、情感、品质、思想的具体表现。看一个人,不光要听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因此,行动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又一重要手段。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呢?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看看你能否悟出一些方法。

小磊,那可是班上有名的“小迷糊”。一次,他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看见写字课代表正在教室门口检查同学们的写字用具,不禁叫道:“糟了!”他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小磊,怎么又回来了?”妈妈问。他也顾不上回答,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屋子里乱糟糟的,连被子还没叠呢。“毛笔,毛笔!”他找了柜子又翻抽屉,总算在床底下找到了毛笔和墨,可涮笔瓶呢?他猛然想起上次大字课回来,他用瓶子捞鱼,放在窗台上了。他提起瓶子,一股臭味扑鼻而来。原来瓶子里的鱼死了,已经泡了好几天了。小磊赶忙把臭水连鱼一块倒掉,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屋子里柜子张着嘴,椅子翘着腿,抽屉伸着舌头,都在责骂小磊不把它们放好。小磊冒着满头大汗,一路上也不住地责备自己。等他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时,校园里早已鸦雀无声了。(1)描写人物行动要准确。

这里的“准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体现人物特点,二是符合生活实际。这是把行动写具体的首要条件。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行动的特点也一定是不同的;人在不同情景、环境中,行动的特点更是不同的。很简单的事例:男生吃西瓜的行动,和女学生一定是不同的;三伏天,半天又没喝到一口水,此时吃起西瓜的行动与平日也一定是不同的。这就提醒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行动时,务求做到“准确”二字——抓住人物行动的特点写,抓住人物在特定情境中行动的特点写;实事求是,人物是怎么做的,就怎么写,真实地反映生活实际。如:例段中“拎着书包走进学校”,“用手掌拍打着自己的头,转身就往家跑”,“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抄起桌上的笔墨,夹着瓶子奔出家门”等,这些行为、动作描写准确贴切,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既淘气又毛手毛脚,生活和学习缺少条理的同学的形象。(2)描写人物的行动要细致。

①人物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由若干连续的动作组合而成的。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首先要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解”、展开——先怎样,又怎样,最后怎样。想好以后,再按照这些动作的先后次序,逐一地、有条理地、连贯地写出来。当然,描写要有目的,事先要想好为什么写这个动作和那个动作,而不能一股脑儿全写出来。

如:例段中,作者把小磊回家取写字用具的经过分成“发现没带用具、回家去取→找柜子、翻抽屉→返回学校”这三层,每一层又都将行为作了细致的分解;然后一层一层地、有顺序地进行描写。这样,整个经过既顺畅,又具体。

②在描写每一个动作时,不但要写清人物做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在什么情境、背景下做的,是怎么做的——写出人物动作表现时的神态、语言、心理等。“做什么”、“在什么背景下做”和“怎么做”,这些都是人物动作描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写清楚,人物的动作描写自然也就具体了。

如:例段中,“三步并作两步奔回自己的房间”、“气喘吁吁地跑进校门”这两个短句,“奔回”、“跑”是写做什么,“三步并作两步”、“气喘吁吁”则是写怎么做,在什么情况下做。这样,把动作写具体了,人物急促、慌乱的形象也就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了。【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怎样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描写时要注意什么?

(2)观察妈妈是怎样炒菜的,或自己亲自试一试。然后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行动写具体。

学会把人物的心理写具体

心理,又叫心理活动,指的就是人物想些什么,是怎么想的。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思想活动和内心世界进行描写。它可以直接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状态,是直接刻画人物、把人物写真写活的又一重要方法。描写人物的心理,又分描写自己的心理和描写他人的心理这两种形式。(1)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作文时,无论是主要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还是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往往都需要描写自己的心理,用来展示自己心理活动的经过,或是为了烘托主要人物,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心里想些什么、怎么想的,自己最清楚,所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是比较容易的,可以直接采取“我想”的方式写出自己的心理活动。只是要注意:描写时,既要写出自己“想什么”,还应写清“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就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清楚、具体了。另外,要写出深层的、真实的心理,避免口号化,表面化,遮遮掩掩。

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正当我和爸爸谈论着马路上过往的一些名牌小轿车时,只见一位看自行车的老奶奶正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刚才扔掉的冰棍纸和软包装盒。这一举动顿时使我惭愧不已,想立刻跑过去对老奶奶说些什么,可又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唉,算了吧,下次不再随便扔了不就行了。我心里默默地想着。此时,我也无心再去观赏那些名牌小轿车了,只是往前走了几步,端详着这位头发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大约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身子比较单薄,背有点驼,但显得很精神。我在想,这么大年纪了,还在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着贡献,真了不起;再想想自己,只图个人方便,却给别人带来了麻烦,惭愧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这段话记叙的是小作者看到老奶奶艰难地弯下腰,去捡“我”扔掉的废弃物时,心里想的内容。作者不但写出了自己想什么(想认错可又不好意思→只此一次,不能再扔了→老奶奶真了不起→自己图方便,给他人带来麻烦),而且写清了怎么想的(心里默默地想),为什么这么想(见老奶奶捡自己扔掉的废弃物,惭愧不已),真实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2)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因为我们不可能钻到人家的脑子里,所以要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就比较难了。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呢?尽管他人头脑中是怎么想的,我们无从知晓,可是人物的心理活动无不从他的表情神态、言谈话语、行为举止等方面表现出来。从这个角度讲,具体描写他人心理活动的方法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表情神态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语言来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特别是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自言自语”,让人物直接倾吐自己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具体描写人物的动作,尤其是一些细节的动作,来揭示人物内心隐蔽着的微妙的感情。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描写人物幻景的方式,来具体展示他的心理活动。大家读读下面这段话,体会一下作者是怎样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的:

有一次,我正在做功课,亮亮看见我手里的钢笔,硬要拿。我说:“亮亮,钢笔不能玩,小姨给你看一张画吧。”他又摇头又甩胳膊,“不要,不要!”接着就哭起来。妈妈看见了,对大家摆一摆手,大家就若无其事地各做各的事。他哭了一会儿,用手捂着眼睛,断断续续地哼着,还不时地从手指缝里偷看,看大家是不是是注意他。他的目光从妈妈身上移到姐姐那儿,一会儿又移到我身上。我竭力不让自己笑出声来。他把大家扫视了一遍,也就不闹了,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以后我再做功课,亮亮也不要钢笔玩了。

这段话,写亮亮先是撒娇,继而以哭为手段要大人答应他的要求,最后见哭不能生效,只好“自己拉着小汽车玩去了”。作者通过具体描写小孩的行动(摇、甩→哭)、神态(捂→偷看→移),逼真地写出小孩的心理特点,反映出亮亮真是个聪明淘气、活泼可爱的孩子。【思考练习】

(1)心理描写分哪两种形式?怎样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写具体?又怎样把他人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2)以“我听到表扬之后”或“××生气了”为内容写一段话,要求把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具体。

第二篇:学会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学会把人物的语言写具体

写人记事时,常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因为,语言是心灵的“门户”,语言描写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风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就 需要我们掌握把人物语言写好、写具体的方法。怎样把人物的语言写好、写具体呢?

如:我哭着,哭着,听到有人走了进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继父,便把 头扭向一边。他在我身边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丽敏,你的心情我理解,这都不怪你。以后我哪儿做得不对,你尽管提出来,别闷在心里。不过,我相信我会做一个比你想象的要好得多的爸爸。”

听了这些话,我张嘴想说点儿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又缩了回去。

(1)描写语言,要真实、准确,符合人物的身份和特点。由于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经历、职业、文化程度、思想觉悟 等不同,所以语言的风格、特点也一定是不相同的,这就如同每个人的 长相一样。语言描写,目的就是要揭示人物性格,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 象。所以,描写语言,就一定要真实、准确,符合这个人物的身份和特 点。这是把人物语言写具体的重要前提。例段中的小作者,就很好地做 到了这一点。她所描写的继父的语言,合情入理,与当时的情景很贴切; 真诚坦直,朴实无华,非常符合劳动人民的身份;善解人意,饱含爱抚之情,充分体现出劳动人民为人的特点。同学们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众口同腔”,或不 看写作对象,想当然,用描写小弟弟的语言来描写老爷爷,用描写老奶 奶的语言来描写小姑娘,用描写知识分子的语言来描写劳动人民,等等。其实,这并不是你描写的人物在说话,而是让他们说你设计的话。这是错误的。

(2)描写语言,不但要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还要写出人物是怎么 说的。

在描写人物语言时,既注意写清人物都说了什么,又重视具体写出 人物是怎么说的——说话时的声音、语调、神态、动作等。这对刻画人物,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是极为有用的。如:例段中,“他在我身边 坐下,用手抚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这是小作者在描写继父说话时 的动作、神态。这些语句,与说的内容互相映衬,真切而生动地表达出 继父对“我”的关怀、爱怜。

第三篇:【作文指导初步】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中心思想汇总

【作文指导初步】学会通过外貌、语言、心理活动等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学会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同学们知道了如何把人物的外貌写具体,也懂得了外貌描写是刻画、表现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作文中经常要用到的。但是不少同学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仍总是不尽人意,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外貌描写无目的,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外貌描写既然是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那么它就要为表现人物特点服务,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具体地说,那就是:要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富有立体感,更丰满,以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要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身世(经历及遭遇);要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中的心情、内心世界(心情异常、心理活动不同,必然会导致神态的变化);要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总之,外貌描写要有的放矢,要与表现人物的特点、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融合。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外貌描写就成了文章中的一个累赘。

如《金色的鱼钩》一文,作者多次描写老班长的外貌神态——“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看到鱼“喜出望外”→“皱紧眉头硬咽下”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看我们不吃鱼便“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看到我们喝下鱼汤“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已经“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这样,通过外貌神态描写,就准确地揭示出老班长长期过度操劳的经历,以及人物舍己为人、心中只有他人的崇高品德。

大家再来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文中外貌描写的特点,及对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爷爷

我的爷爷今年67岁了,可是他爱下棋的习惯一点也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棋瘾反而越来越大,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一天刚吃过早饭,爷爷就捧起棋盒哼着小曲走出家门。不用问,爷爷又去找邻居杜爷爷下棋了。

转眼到了中午,炒菜的香味扑鼻而来。奶奶叫我:“搏洋呀,快去叫你‘见棋就没命’的爷爷回来吃饭。”我三步并作两步跑下楼,来到楼前的小院。

爷爷和杜爷爷正坐在一棵大槐树下下棋。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我悄悄走到爷爷身后,轻轻地叫:“爷爷!”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我只得贴在爷爷耳边大叫一声:“爷爷!该回家吃饭了。“啊”,爷爷如梦方醒,“不去,不去!棋没有下完,吃什么饭!”回到家里,我见到奶奶已将饭菜摆上了桌,正冒着热气呢。我又第二次叫爷爷回家吃饭。我来到楼下,见爷爷正在摆棋子,连忙大叫:“爷爷,反正还没有下呢,快回家吃饭吧!”杜爷爷也忙说:“老赵,小孙子来叫两遍了,明天再下吧。”“不行,今天没有下过瘾,不吃饭!”

爷爷和杜爷爷又下起了棋。无可奈何,我和奶奶先吃了饭。饭后,奶奶睡午觉,我看起电视节目。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见到我就报喜讯:“搏洋啊,今天爷爷可连赢三局。”“不吃饭了?”我生气地问到。“那不吃就不吃呗。” 瞧瞧,这就是我那爱下棋的爷爷。这是一篇十分出色的短文。文章很重视通过正面描写爷爷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尤其重视通过描写爷爷的神态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如:“爷爷右手拿着一枚棋子,左手托着腮,凝视着棋盘,像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爷爷丝毫没有发现站在身后的我,还处在深思中。”当“我”贴在他耳边大叫时,爷爷才“如梦方醒”。十二点多了,爷爷才“喜滋滋”地从外面回来。这些神态描写,将“下棋胜过吃饭”的爷爷刻画得入木三分,既展现出人物的个性,又使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

从外貌描写的特点上,以上列举的两例,又提醒我们:要依据人物的品质特点,选择表现中心的外貌,有重点地进行描写,不能面面俱到;要把外貌描写同人物言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以更好地突出人物特点,使人物有血有肉,生动传神;不仅要重视在文章开头描写人物外貌,更要重视在行文过程中,多次地、及时准确地刻画人物动态外貌——神态的变化,把外貌描写同文章故事情节推进紧密结合在一起。【思考练习】

(1)外貌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如何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有没有外貌描写,外貌描写的语句是否妥当,是否为表现、突出中心思想服务。如果没有或不是,动笔改一改。

学会通过语言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语言是心灵的“门户”,是直接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些,同学们是懂得的。既然如此,在作写人记事的文章时,同学们就要重视、学会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进而达到突出中心思想的目的。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塑造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具体地讲:就是要通过直接描写人物说的话——独白或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及道德品质等;使读者通过“闻其言”,就能够“见其人”——即读了或听了人物的语言描写,就仿佛看到了那个人。

如《忆铁人》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语言描写:他(铁人)王进喜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咱们是共产党员嘛!这些不上串的事,总得有个人管嘛!家属大嫂没柴烧,十几公里外的钻工就觉着冷了。咱们不能把马列主义和党的政策,光放在书架上文件夹子里嘛!”这席话,生动地刻画出了铁人王进喜关心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的优秀品质,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大家再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小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的:

爸爸——“老磨”

我的爸爸是一名出租汽车司机,无论干什么事,都慢条斯理的。为此家人给他起了个绰号:“老磨”。

别看爸爸是个司机,我可一点光都没沾上。每天上学,我都要步行二十分钟,即使是刮风下雨,他也从来不接送我。为此,同学们曾给我出过许多主意,想过许多办法,可爸爸却总是说:“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说得我哑口无言,没办法,只好继续坐我的“11路”人力车了。可对于别人的事,爸爸却是有求必应,有时,还会“自己送上家门”呢!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六,爸爸开车带我去天津接姥姥。车刚开上京津高速路不久,就见前边不远处有一辆汽车被浓烟包围了。“不好,车着火了。”话音未落,爸爸加快了车速,转眼间,停在了那辆汽车后面50米的地方。他推开车门,一个箭步冲到车尾,取出灭火器,三步并作两步地冲到着火的汽车旁边,举起已打开的灭火器,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作。此时,他平时那慢吞吞的劲儿一点都不见了。可能是火太大了,不一会儿,爸爸的灭火器就用完了,可火势仍在继续着,急得车主围着汽车直跺脚。见此情景,爸爸又转身跑到路中央,挥手截车。一辆车停下了,又一辆车停下了⋯⋯大约过了十五六分钟,火终于被扑灭了。车主拉住爸爸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地点着头。

事后,那位车主还给爸爸的单位写了一封表扬信。我和妈妈都说:“这回‘老磨’可风光了。”爸爸却说:“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 你们看,我的爸爸就是这么一个人。

这篇短文,先后只两次描写了爸爸的语言。“接什么,二十分钟就走不动了,将来还能干什么?”语言精练又极富有执拗、一锤定音的个性特点,既表现出了爸爸公私分明、以公事为重的品格,也写出了爸爸对“我”的从严要求。“风光什么,我可不是图个什么表扬,谁没个难事。”语言淳朴无华、实实在在,却极为准确地刻画出了爸爸乐于助人又不图表扬、有恩于他人又不图报答的性格特点。将前后人物的语言描写两相对照,爸爸坚持原则、淳朴厚道、以助人为快乐的形象便跃然纸上,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以上列举的两例,也告诉我们:

(1)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废话”。写废话,与中心无关,也无益。一些纯属交代情节的语言,一般没有必要让文章中的人物去说。让文中的主人公“说”什么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主人公在生活中说的每一句话,要动脑筋思考,加以精心筛选,选择出最能突出人物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2)描写人物的语言不能是“大话”,“套话”。大话不可信;套话没有个性,不能为中心服务。好的语言描写,一定要符合人物在特殊情境中的个性特点。只有这样,语言描写才能更好地为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服务。决不能把不切合当时情境、人物性别、身份、性格的大道理,硬安排到文章中。

当然,要做到以上两点,日常的观察、思考和积累是前提。平时对周围人留心观察,不仅要听人物说了什么、怎么说的,还要动脑思考他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写出的人物语言,才真实、准确、生动,才能使读者读其言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人物的形象才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思考练习】

(1)语言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如何通过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

(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找出不能为中心服务的废话、大话、套话,围绕中心动笔改一改。

学会通过行动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行为意表”——行动是人物性格特征、心理活动和思想品质直接的外在表现;行动描写是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这些,同学们都懂得。可是,同学们在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方面,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令人遗憾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或是通篇、整个段落只是平淡而空泛地叙述事情的始末过程,缺少具体的人物行动描写,使文章不能给人以具体的形象感,文中主人公的形象苍白无力,难以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或是良莠不分,也不管与表现中心是否有关,把人物的每一个动作一股脑儿地写进文章中,致使文章拉拉杂杂,人物形象和文章的中心思想被淹没其中。

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呢?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想想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

发生在节日里的一件事

妈妈是个医生,平时工作可忙了。今天是国庆节,妈妈答应带我去天安门看灯。刚刚下午四点,我就拉着妈妈迫不急待地走出家门。

忽然,一位穿着白大褂的阿姨匆匆忙忙地跑到我家,气喘吁吁地对妈妈说:“来了一位重病人,正在心电图室抢救。”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一进心电图室,我就看见一位病人躺在床上,脸色苍白,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妈妈推来一台机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荧光屏上显示出几道绿点,还一跳一跳的。我知道那是病人的心脏在跳动。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几位护士阿姨忙着给病人输液、输氧和吸痰。忽然,荧光屏上的绿点不跳了。“不好,心脏停止跳动。”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心电图室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可阿姨们忙而不乱。有的为病人量血压,有的给病人做人工呼吸,还有的给病人打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慢慢地病人的心脏开始跳动了,病人睁开了眼睛。这时,妈妈才擦了擦头上的汗,眼睛又盯住荧光屏。妈妈和阿姨们一直忙到病人情况平稳,被送进了病房,才松了口气。

离开医院,妈妈拉着我在街上默默地走着,树上的彩灯照着妈妈疲倦的身影。妈妈带着歉意对我说:“真对不起,没带你去天安门。”我急忙说:“没关系,以后可以再去。”大街上灯火辉煌,从一家家敞开的窗口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我在心里说:“你们知道在这节日之夜有多少人在忙碌吗?”

这件事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明白了,正是妈妈和千千万万的叔叔阿姨们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我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

这是一篇十分生动、感人的文章,通过记叙节日里抢救危重病人一事,赞扬了妈妈等一群人救死扶伤、讲求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品质。在写作手法上:面对众人,作者着重写的是妈妈;在刻画妈妈的形象时,作者又着重采用了行动描写,直接表现人物。“妈妈一听,急忙拉着我跑向医院。”“妈妈推来一台机器迅速连上了病人,按了开关。”“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荧光屏。”“妈妈一步迈到病人身边,双手按在病人胸前,一下一下为病人做胸外按摩。”通过这些行动描写,急患者之所急、遇事沉着镇静、技术精湛纯熟的人物形象,便脱颖而出,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篇短文,提醒我们:

(1)在记叙事件、表现人物时,要依据材料的特点(即最适于运用行动描写),变作者自己空泛地叙述介绍为直接描写人物的行动,让人物的行动去“说话”。这比作者自己唠唠叨叨的叙述更有说服力。(2)要选择最能表现人物心理、性格特点,最能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行动,纳入文章,进行具体描写。不能不分轻重,把人物所有的动作都具体描写下来。(3)在描写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的行动时,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而重点是写清楚“怎样做”的。只有这样,人物的行动才具有感人的力量。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就必须要对生活中人物的各种行动仔细观察,同时认真思考、理解不同的行动所反映出的人物的不同心理。这样,在作文中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才会运用自如。【思考练习】

(1)行动描写为什么要为突出文章中心思想服务?同学们在此方面经常会出现哪些令人遗憾的现象?如何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呢?(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在通过行动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中心思想方面,有没有令自己“遗憾”之处。如果有,动笔改一改。

学会通过心理描写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是直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一种写法。跟语言、行动描写相比,它更能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不但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突出。而读同学们的习作,感到大家在运用心理描写方面,还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的表现是:

第一,在写人(写他人)叙事(记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时,忽视心理描写,就事论事,没有写出自己在此事之前、之中、之后是怎么想的。

第二,在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时,口号化,表面化,有时又不惜弄虚作假:明明自己心里没有那么想,却偏要写自己是那么想的;有时故意抬高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写得挺高尚;为了衬托他人,有时却又成心贬低自己,把自己的思想写得很肮脏。

第三,在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时,真的“钻”到了人家的脑子里,把自己的心理强加在他人身上。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体会一下小作者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的:发生在家里的一件小事一天晚上,我正在屋里写作业,忽然听到一件什么东西摔在地上,声音特别大。原来是奶奶在收拾屋子时,不小心把暖壶打碎了,热水洒了一地。在厨房做饭的妈妈闻声赶到,一看,连忙问:“妈,您没事吧?”“没事。嗐,老了,不中用了。”妈妈让我把奶奶扶到沙发前坐下,然后赶紧洗了洗面手,拿笤帚扫去了地上的碎片,又不声不响地用墩布把地拖净。

不大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了。他见气氛有点不对头,就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悄声把经过告诉了爸爸。我想爸爸可能要埋怨奶奶一顿。我想错了,爸爸走到奶奶跟前,关切地说:“妈,不要紧的。您伤着了没有?”“我没事,忙你的去吧。”“妈,我看看您的手,烫着了吗?”妈妈也走过来,关切地问。奶奶忙把手背了过去。我把奶奶的手伸给爸爸、妈妈看。只见奶奶的小手指上划了一小道血口,流了血,血口的边缘很红。“妈,您怎么不早说呢!我给您包上。”妈妈说完就找来纱布,小心翼翼地把奶奶的手包上了。奶奶擦了擦眼睛,笑了。屋里又恢复了平静。我真为妈妈、爸爸这样孝顺、关心老人感到高兴。

这是一篇清新秀美的小文,读来令人激动、钦羡。文章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情和意。而这一切,又都是小作者善于描写人物心理、善于运用心理描写的结果。

文章中,通过描写妈妈、爸爸一系列的行动和语言,真实而准确地表现出父母发自内心地对奶奶关切和体谅的心理;

通过描写奶奶的语言(“没事。瞎,老了,不中用了”“我没事,忙你的去吧。”)、动作(奶奶忙把手背了过去)和神态(奶奶擦了擦眼睛,笑了),真切而生动地写出奶奶由自责到激动、欣慰的心理。

文章中,还先后两次直接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先是猜想爸爸可能要埋怨奶奶一顿,结果事实很快证明自己想错了;最后写“我真为妈妈、爸爸这样孝顺、关心老人感到高兴”,既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抒发了自己对爸爸妈妈、对温馨家庭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从这篇短文的写作特点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

(1)写人叙事时,要特别重视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来突出中心思想。在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时,不但要写清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还要写出自己在做此事之前、之中、之后的心理,即写出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在记叙看到的、听到的人或事件时,也要把自己“摆进”文章中去,通过描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以“我”的心理映衬、烘托主要人物的品质,突出或点明中心思想。(2)在叙事过程中,要如实地描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活动。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虚伪,不造作,不夸张,不掩饰。要写出自己的童心、童真。故意抬高自己(口号化、表面化)或成心贬低自己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3)描写他人的心理活动时,要慎重、客观,不能以己之心,强为人意。小学生作文,采用的大多是第一人称(以“我”或“我们”的口气来记叙)的写法。由于“我”不能钻到他人的脑子中去看,所以采取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以“他想”的形式直接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必须要在描写人物言行神态方面下功夫,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和体态,去揣摩、推测,这样才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思考练习】

(1)在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方面,同学们的习作常会出现哪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何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呢?(2)翻开一至两篇自己以前写人记事的习作,看看文中在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突出中心思想方面,有没有“不尽人意”之处。如果有,动笔改一改。

第四篇:如何指导小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如何指导小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李华莹

郴州市涌泉小学 李华莹

文章要具体,是对小学生作文提出的基本要求。可从我所教过的学生来看,许多孩子的文章常常无话可说,要么记“流水帐”,要么泛泛而叙、空洞而笼统。即使是很熟悉、很精彩的人或事,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也写不具体。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毛病,怎样指导学生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呢?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为此进行了大量摸索,现把我的一些做法分享给大家。

一、通过观察和比较使学生懂得什么是“具体”

从具体到抽象,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也是儿童学习作文、写好句子的基本规律。教师无不要求学生“作文要具体”。其实,许多学生并不懂得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是“具体”,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不知向哪个方向努力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引导学生观察同一意思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比较两种文章、两个句子的优缺,使学生在观察和比较中,先“悟”出什么样的文章、什么样的句子才是“具体”的。这样,学生在写作之前,心里对具体句有了明确而深刻的了解,写起话来才能有章可循。

二、运用“扩句法”解决作文不具体这一现象

所谓“扩句法”,就是通过扩展句子中的修饰成分,把一句话写得具体、生动、细致。比如:“小燕子飞过来了”,可以考虑把“什么样的”“从哪里”“怎样飞”等一些修饰词扩展进去,可以这样写:“一只可爱的小燕子穿着黑色的燕尾服,露着雪白的肚皮,从蔚蓝的天空中轻快地飞过来了。”

再如下面一段话:周一早晨,太阳升起来了,阳光洒满校园,同学们站在操场上准备升旗。

这段话可以考虑扩展“什么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升起来,以及“怎样”升起来等因素,还有“阳光”“同学们”的特点,可以通过修饰词具体写出来。扩展后成为:周一早晨,火红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校园。同学们身穿整齐的学生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站在操场上准备升旗。

这样,原来很平淡的一段叙述不就具体、生动了吗?平时的扩句对同学们来讲是很容易的,如果把它用在作文中,就可以使作文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更具文采。

三、把概括性的词语换成具体形象的描绘、叙述

例如:我让学生把“夏天天气真热!”这句概括性的话用上形象的描绘来写具体。先指导学生回忆一下天气热与哪些自然现象相关联。学生会依次说出“太阳、天空、云、大气、地面、动物、植物、人、建筑物„„”然后再让他们按顺序一一说出太阳、大地、动植物以及人的不同表现,最后连句成段就有了生动而形象的描绘。

四、用上生动多样的修辞手法能让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文章使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例如:“小白兔有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小雪球。嘴唇有三瓣,嘴巴尖尖的。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会微微眯起来。耳朵长长的,有时贴在颈后,还会微微颤动。它前腿短,后退长,走起路来一跳一跳的,短小的尾巴也跟着上下抖动,可爱极了。”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白兔的外形特点。

五、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把事物写具体

观察是搜集材料、积累材料的重要途径。有了素材,写文章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观察必须认真细致,如果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作文时就不会写得生动具体;观察还要善于抓事物的重点部分,如果是泛泛的观察,这边看,那边瞧,主次不分,面面俱到,写时就不知道重点是什么非重点又是什么,有时甚至丢西瓜、捡芝麻。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品,要想把自己所写的事物与其他种类的事物区别开来,就要抓住事物的最主要的特征。学会全面的观察,把事物特点写具体。

六、学会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事物

在作文中对事物的描写要依据一定的顺序,要么从上到下,要么从左到右,要么先主要再次要„„还要学会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不同的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有情有景、内容具体充实。象《水浒传》里《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段对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描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总而言之,具体生动的描写来源于对生活细致认真的观察,如何让学生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在阅读中储备语言、丰富词汇,在写作中强化能力是语文教学中常抓不懈的主题。只要我们坚持让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生活,多读多背,细心体会,时常练笔,就一定能够把文章写得生动而又具体。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指导: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小学生作文指导: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小学生作文指导:如何把作文写具体?

作文一定要写具体做到“言之有物”不能空空一片,这样的作文,才能在读者眼前再次展现出你所写的人,你所叙的事,你所描绘的景,才能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如何把作文写具体呢?同学们要在作文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叙述得清楚、明白。作文首先要让别人看懂,读了半天读不懂的文章。怎能感染读者呢?要想让读者看明白、叙述很重要,就要做到清楚,明白。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叙述父亲送我上车时是这样叙述的“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短短的几句话,把干了什么,如何分工,遇到什么事,怎样解决叙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我们有些同学,叙述起来不是含糊不清,就是缺东少西,读者如何能看懂呢?

(二)要交待清要素。只有交待清要素,读者才对所讲的事情有个完整的印象,只有交待清要素,才能展现出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我们学过的课文,在交待要素方面,又明确,又巧妙,是我们学习的很好范例。例如《背影》直接点出“那年冬天”的时间要素;《散步》却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泡。”巧妙地利用环境和景物描写,交待出时间要素,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要对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具体描写。叙述只是告诉读者“我写的是什么”只有通过把叙述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描写。才能在读者眼前形成具体的彩色影像,才能给读者留下清晰的印象,例如,鲁迅先生在《少年闰土》一文中叙述了农村海边的夜景时有“天空、圆月、沙地、西瓜、看瓜少年”只这些叙述,不但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更不能形成色彩鲜明的清晰画面,紧接着,作者对所叙述的内容进行了具体描写“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不仅知道了海边农村有哪些东西,还在眼前出现了它们的色彩和形象“天空是深蓝的”、“圆月是金黄的”西瓜是“一望无际的碧绿的”“少年是勇敢的”“猹是凶猛狡猾的”。这样海边农村夜晚的美景和少年闰土勇敢,机敏可爱的形象才会活灵活现地出现在读者的眼前。描写又分为景物描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我们可以在作文中根据需要,灵活运用,通过描写,再现当时的场景,在读者眼前出现清晰的画面。

(四)要多问自己几个“到底怎么样”我们不少同学,在作文中常常用“好看极了”、“美丽极了”、“难过极了”等字眼,给人以非常模糊的印象,为了使印象变得清晰起来,同学们可以不断问自己“到底怎么样?”把“到底怎么样?”写出来了,内容也就具体了。例如:一位同学写花坛是这样写的“花坛中有鸡冠花,美人蕉,一串红和牵牛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老师讲他具体写出来,每样花“到底怎么美丽?”这位同学经过思索,修改,成为“花坛中有鸡冠花,高高的,直直的,深红色,重重叠叠,真像雄鸡头上了鸡冠,那美人蕉,绿色的大叶子、火红的花朵,就像一双绿色的手掌高擎着一支燃烧的火炬;一串红是由几十朵鲜红的小花组成,活像一根细细的竹棒上串着无数个鲜红的小蜡烛;那牵牛花,爬满了半面墙,犹如绿色的绸缎上点缀着一颗颗紫红色的宝石,整个花坛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同学们比较一下,回答出了“到底怎么样之后,是否比前面的具体了呢?”

(五)适当地运用联想,也有助于把事物写具体。

在叙述和描写中,适当地利用联想,也有助于把事物写具体,例如,朱自清先生在《春》一文中,写春雨是这样写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作者恰当地运用联想,把春雨的细密,明亮,轻盈的特点很具体地写了出来,我们学过的书中,有许许多多恰当地利用联想写具体的例子,同学们不妨在读书时认真体会,加以学习和应用。这样,一方面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把作文写具体。

(六)写好细节,把内容写具体。文章中,往往有最动情的一瞬间,有最能表现中心的小章节,把这部分写细,不但有助于很好地展现中心,表达感情,更有助于把内容写具体,写好细节的例子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我们应认真地体会其作用,写法,并努力把它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帮助我们把内容写具体。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对雪地捕鸟是这样写的“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椿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一处细节,作者通过“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几个动词的描写展示了捕鸟的过程,让读者仿佛看到并学会了这过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正是细节描写的魅力所在。

下载【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作文指导初步】学会把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写具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指导

    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指导1、写人物群体,就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多个人,群体可大可小,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千手观音......

    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写人物外貌的作文指导课 课堂设计设想: 1、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来体验人物表情的变化。 2、养成善于观察的学习习惯。 3、体验人物丰富的表情变化,并能抓住细节进行适当的描......

    写一个人物群体作文指导(精选5篇)

    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写一个人物群体 1、写人物群体,就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多个人,群体可大可小,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

    【作文指导初步】小学生写人的作文技巧

    【作文指导初步】小学生写人的作文技巧 怎样写好写人作文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

    作文指导教案:抓住细节 写活人物(合集五篇)

    抓住细节 写活人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共同探讨合作能力 2 理解什么是细节描写及它在作文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1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

    小学作文指导:让作文写具体的三个小妙招

    小学作文指导:让作文写具体的三个小妙招 学生都怕写作文,为什么,因为无事可写?不是,生活中处处有可写的事情,那究竟是为什么?是因为写一件事情,却怎么也写不长,兔子尾巴一点点,一件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