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篇:《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它摘自于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一句评价语中。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空洞地阐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这个年轻人的故事中最终得出他是个有尊严的人。课文对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人格的品质。另外除了正面描写外,作者多处采用了侧面烘托,如:其他逃难者的表现和杰克逊大叔的评价等。特别值得揣摩的是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别看他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故事并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让人感动泪流,但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深远,特别对于中年级学生来说,正是初步形成人生观和价值观之际,对尊严话题的探讨具有现实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激发阅读期待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2、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想到哪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关于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同时对文中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两个词语的含义有体会。

3、导入课文内容。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他们饥肠辘辘,疲惫不堪。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可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生字教学中抓住读音的重点是尊、呈、善。字形的重点是堪、款、瘦,采用观察和范写的方法帮助学生准确书写。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设问: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给这群逃难者食物是出自什么心态?学生了解到是一种施舍,是一种不平等的交易,为下面年轻人不肯白吃东西作了情感铺垫。接着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三)研读言行,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此刻产生了第一个矛盾冲突,他这样饥饿为什么不肯吃呢?这样激起了学生阅读兴趣,产生思考的欲望。

2、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默读课文3-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你如果这样饥饿,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更激起他们深入探究其不肯吃的原由。(4)再读感悟,写下体会。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付出劳动后才肯吃这份食物。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自己做人的根本。

(5)组织交流

3、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找出杰克逊大叔的心里想法,谈谈体会。感受他对这位年轻人的赞赏之情。

(2)他为什么要给他捶背的活,明确他这样做的用意是什么?一方面是尊重他的人品,另一方面是在不伤害他自尊的情况下为他能吃饭找个台阶,担心他会饿坏了。这样让学生感悟到一点只有自重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为揭示中心埋下伏笔。

(3)给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加上提示语。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信息综合融入在情景对话中。

(四)人物评价,质疑富翁

1、引读课文第六节

师语言导入: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

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过了

两年,()。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2、学生质疑:他什么都没有,可为什么说他是百分之百的富翁?尊严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中心的揭示提供了思考的支撑,可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的个人解读、感悟与其他同伴的想法碰撞,从而产生新的火花,完善自己的认识。

3、集体交流,完善解读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已迫不及待地要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集体交流为他们搭设了很好的舞台。教师点拨:尊严是自尊自强的骨气,是人生的底价,坚信只有付出劳动,才能创造财富。尊重换来尊重。

4、抓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加上老师的及时点拨,使学生的情感和文中人物内的情感产生激烈的碰撞。加深了理解,突破了难点。

5、综合评价人物:你觉得这个年轻人会成为富翁吗?为什么?你想对杰克逊说些什么?

引读结尾一节,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20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

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正如当初杰克逊预言的那样,再次齐声朗读那句评价语。

(五)回归整体,升华主题

尊严是贯穿于文中年轻人的言行中,看似故事的平淡记叙,却蕴涵着尊严的深意,我设计了一整体的回归,帮助学生从宏观上再次去感知故事,把握人物。作者为什么要以尊严为题呢?引导学生懂得: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教师的总结语不仅升华了文章中心,更是留给学生一份回味,一种思考。以次来总结全文,可谓画龙点睛。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第二篇:尊严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在阅读中理解并积累“面呈菜色、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概括文中三次对话内容,进一步掌握简要复述的方法。

3、品读描写哈默言行、神态的语句,感受他自尊的品格,从中领悟“自尊者自立”的道理,知道有尊严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2.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品读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哈默自尊的品格,认识这种自尊的可贵。

2、通过学习并概括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间的三次对话,教会学生进行简要复述的方法。

3.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理解题意。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6课《尊严》,伸出你的右手跟老师一起写,(板书)注意“尊”字上下结构,上面的“酋”字,里面有一个小横不要漏掉了,下面是个“寸”。

1、谁来读课题?(指名读)一起读。

2、什么是“尊严”?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的——“尊贵的身份或地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是词语的本意,文章向我们述说了有关尊严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开书,预习过课文了,课文中是谁赞赏谁是个有尊严的人?又在哪句句子中写道的?用横线划出找到的句子。

2、交流。

(1)谁赞赏谁是个有尊严的人?

(2)注意句子最后的标点是——感叹号,读的时候语气要强烈。

(3)这里的“他”是指——(哈默),哈默——出示最后一节,被人称为——(石油大王,他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全班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

3、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哈默成为石油大王的20多年前,也就是杰克逊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哈默——“什么都没有”

4、引导质疑:仔细想想,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1)生提出问题,师随机梳理。(2)体会“什么都没有”。

①杰克逊说他什么都没有,他究竟都没有什么呢?

②练习说话:那时的他没有

,没有

,没有。

4、小结:对呀,这时的哈默别说房子、汽车,就连最基本的维持生命的食物与水都没有。他是一无所有呀,可杰克逊为什么说他是个“富翁”,而且还“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读20多年前的故事,先去复述了解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5、复述课文。

(1)师提示:简要地复述是我们5、6单元的重点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借助叙事的几个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简要说说这是个怎样的故事。

(2)生练习复述课文。

(3)教师小结:这篇文章的写作题材是写人,在复述这类课文主要内容时,我们只要抓住课文中和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就能把内容说清楚了。

三、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一)抓外貌描写,了解逃难者的境况。

1、图片感受:这是一组影视剧中常常出现的逃难者的形象,我们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的外貌呢?交流板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脸色苍白„„

2、圈划词语:书中是怎样描写逃难者与哈默的外貌的?读读文章的1、2节,圈出相关的词语。(板书:外貌)

(1)交流:菜色是一种怎样的颜色?(青菜的颜色)(又黄又青)(面呈菜色形容一个人的脸色又黄又青,毫无血色)

(2)除了长期因为缺少食物,营养不良而面呈菜色,他们的脸上还——疲惫不堪:堪的意思是“忍受”,那么词语的意思就是——疲惫得无法忍受;(3)哈默此时什么样?对于哈默的描写课文又用哪些词语?——脸色苍白、骨瘦如柴,(4)生朗读外貌的句子。

3小结:从人物的外貌描写的这些词语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此刻哈默与他的伙伴一样,最需要的是——食物,课文讲述的事件就是由“食物”引发,因此作者特意选择了最符合文章情境的词语来描写这群逃难者的外貌。

4、哈默除了与逃难者的外貌特征相同,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他们吃东西都是“狼吞虎咽”的。)

5、这两句句子都是写“狼吞虎咽”的,联系上下文,比较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课堂小结

四、复习巩固

1、教师概括::那些逃难人的行为是一种求生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哈默的表现与众不同的,用书上的话说就是个——例外。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2、抽学号轮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照样子写词语。

4、积累词语。

课后习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辨字组词。

僵()()

疆()()

3、熟读课文。

捶()垂()幕()墓()慕()堪暮()甚

第三篇:《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1

一、科目:

语文

二、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教学方法:

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四、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

(二)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

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

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业布置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板书: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石油大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八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中外文学作品。本单元教材围绕“以诚待人”这一块单元主题展开。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彰显“以诚待人”的主题,在叙事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美好品质,引领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学

《尊严》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逊”“喉”“捶”“惬”四个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默读、朗读、比赛读、小组读等方式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

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二、说教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

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

我主要运用到的教法有:

1、问题导入法

2、课文分析法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

1、自读品悟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都是好奇好学的,在导入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会怎么做?

2、以读促思,读中感悟

(1) 默读课文,师提出要求。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学会默读。这个环节正好为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提供了机会。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明确要求,这有利于学生更有方向地把握课文。

(2)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大意)。在教学中层层深入地提出问题,这符

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合作学习,探索交流

这个环节是先让学生合作学习,再让同学们汇报学习情况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学习,培养其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达到口语训练的目的。我主要是从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的:

(1)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年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有自尊、有原则的人)

(2)对于这个年轻人的表现,你有什么感受?(佩服他,自尊对于我们很重要)

(3)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这些对话?

4、分析课文,适时点拨。

在这个环节中,我重点分析两个问题。

(1)年轻人从一开始不吃杰克逊大叔送的食物到最后他接受的原因。

(2)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为什么说他是富翁?文中哪些句子证明了他是个富翁)。适当的分析课文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5、比赛读书,深化理解。

根据小学生的好胜心以及爱表现的特点,我设计了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读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的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更进一步地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6、整体回顾,分享感受。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中心,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这个环节中,我将采用分小组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谈谈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7、拓展知识,深化理解。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所以,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我选择了赠给同学们几句有关“尊严”的名言的方式,希望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广泛地理解尊严的重要与可贵。

8、作业

语文教学是植根现实的,它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为此我布置的作业是:

搜集其它有关“尊严”的故事,与同学们分享你的故事。 这样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尊严》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下面我主要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本篇课文情感真挚,学生易理解,但对于文本深层的内容,仍需多读多想,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因为学生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多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学会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因此我把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例如:“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等等句子的体会。而我将教学难点定为,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回顾词语,导入新课;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细赏文本,感悟尊严;读写结合,练笔作业。下面,我将教学过程的四个本分加以详细说明:

(一) 回顾词语,导入新课。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设计意图】在第二课时分析文本之前,先回忆第一课时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这样既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帮助正确阅读;又可以再次强调难理解的词语,帮助理解文意。

(二) 初步阅读,成体感知。 问: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掌握生字词之后,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三) 细赏文本,感悟尊严 。

1、出示难民的插图,说说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逃难的人“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的样子,以及相同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更能够体会到难民此时饥饿难耐的境况,同时也可以引入“外貌描写”的概念。

2、默读课文,找出对于年轻人动作、行动方面描写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来体现的。所以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该动作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指导人物写作中如何利用动作描写去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3、默读课文,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体会对话的深刻含义,并且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找到三处“语言描写”,再与全班汇报交流。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分角色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体悟和理解。

4、合作探究:①年轻人为何执意先干完活儿才肯吃东西?

②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年轻人? ③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你如何去理解?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语言相对较好理解,所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感悟文章主题、升华文章情感的部分,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三个问题,三个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感悟年轻人对“尊严”的坚持,自爱、自强、自尊的高尚品格;以及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还特别需要重点去强调“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从而体悟尊严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5、你想对一无所有的难民哈默说些什么?你想对“石油大王”哈默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基于对课文中“尊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对一贫一富两种不同身份的哈默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在不同境遇下对“尊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加深学生对尊严的体悟,更培养学生独立抒发自己观点和想法的能力。

(四)读写结合,练笔作业 。

练笔题目:选取你熟悉的一个人,利用外貌、行动、语言描写,写一件小事。

【设计意图】以读悟写,读写结合。通过学习课文中哈默的外貌、行动、语言方面的描写,自己尝试用此方式去塑造人物,及时对课文写法进行巩固和训练,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1、教放有度,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选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深刻含义,并在体会文章主旨、升华情感的部分多加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读悟写,读写结合。

在学生自主体会文章塑造人物特点的方法的同时,及时加以训练,以小练笔的形式巩固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技巧,做到以读悟写,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略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说课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上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今后去慢慢改进和提高,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将虚心像您学习和请教,再次感谢您的倾听和指导,不胜感激!

《尊严》说课稿4

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介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的《尊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的是美国煤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眼前的食品,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食物,从这件事可以领会到,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年轻人样子容貌形状、行动和语言的句子中,领会到年轻人有抱负的思想;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发言中,了解到这种自负的难得,是本课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标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领会尽想的本领,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负、自强、自主的精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教学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课件

1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2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3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2、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饥肠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十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尊严

二自学质疑

l、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3、质疑问难。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l、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也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朗读。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课件

1说一说:让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

3议一议: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引导学生放开讨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课件出示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五延伸拓展:课件

1、模仿格言的写法,拟一条自己的人生格言。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有尊严的小故事来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以上几个步骤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尊严》说课稿5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本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本课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不论是从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方面,都是学习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3、懂得什么是尊严,认识尊严的可贵。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难点定为: 理解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多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将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转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质疑问难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简单回顾,质疑激趣。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先对课文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画出杰克逊评价哈默的话,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教学理解的重难点,由这句话引入激起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章,走进哈默。]

第二环节:比较异同,初步感受

1、出示文中插图、让看图说说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此处通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为了将整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这个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2、通过汇报相同之处体会动作描写:狼吞虎咽。

再通过为什么“狼吞虎咽”引入外貌描写。

3、默读课文画一画描写年轻人外貌的语句。

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让学生感受哈默对食物的迫切需求。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词句,体会难民当时的处境,体现出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和自读品悟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学会默读,这个环节正好为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提供了机会]

第三环节: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根据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1、大声自由读课文的2—6段,画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感悟 :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从年轻人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问 是你在这样又冷又饿的情况下,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既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又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进一步体会年轻人的那高贵的人格。]

(4)指导个性朗读感悟,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

(5)如果此时哈默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从而体现开放性的处理教材。引出杰克逊大叔的评价通过再次品读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从而感悟什么是尊严。达到解疑的真正目的。[板书 自尊自强]

3、接下来是师生互演捶背的环节,引导学生紧扣“蹲、”等词进一步体会杰克逊大叔,尊重人的长者风范。

讨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化了对尊严的理解。[板书 尊重他人]

4、最后总结:让学生谈谈对尊严的理解?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通过这样一总结,课题中“尊严”的两层含义也就明白了。

【此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真正达到新课标要求】 第四环节:随文感悟,联系实际

学文与写作密不可分

所以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写作新招:通过本科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准确、细织的描写来反映人的品质。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搜集和整理有关尊严的事例,引导学生由课本走向生活】

六、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尊严的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 其实尊严就是既要自尊自强又要维护他人的自尊的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这个设计简洁鲜明,紧扣文本内涵,既反映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品格,又巧妙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7.尊 严

《尊严》说课稿6

王海英老师的《尊严》一课给了我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教学中,老师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王海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能利用课件来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出自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多次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让学生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使学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个像哈默一样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又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善良、朴实、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哈默的尊严。如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学得很认真。

第二、王海英老师能够抓住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重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这很好。

然而,金无完赤,人无完人,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它的不足,建议教师应该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学生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应加以指导,对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不够,语言积累有待到位。

《尊严》说课稿7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14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7尊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3分钟)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3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板书:人)。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尊严》题目简单却含义深刻,它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本文中,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虽然学生并不能从课文中一下子想到尊严,但课文对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的品质。因此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让学生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再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朴实、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法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学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用两三句话描述插图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提出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人拒绝食物?随后揭开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板块: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刚才提到的问题,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

在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适时指点小组的学习。

第三板块: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先请每组派代表汇报: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段落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确定施教重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高效课堂,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中年级阅读训练的目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四板块:围绕重点句理解课文,体会“尊严”。

首先出示重点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句也许学生在汇报不懂的句子时已经提出)我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再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哈默有尊严。

本环节中的做法,是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尊严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是落实四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实施的具体策略有:

1、哈默和其他难民行为对比

2、分角色朗读哈默和镇长的对话、谈体会

3、课堂小练笔:加入人物说话前的心理活动

第五板块: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自尊自强、尊重他人)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六板块: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学生以下作业:

1、自创关于尊严的名言。

老师出示多媒体范例:尊严,就是自尊、自爱、自强。——张三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读写结合。)以上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1分钟)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尊、自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而一个大大的人“人”,则是暗示着人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对自己要自尊,对别人要尊重,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板书设计:

最后,我谈一下本节课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尊严》说课稿8

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内容是公民法律常识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后续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和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并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人格尊严权以及它所包括的各种权利的内容、表现、法条、维权方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初步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无从下手,加上学生们维护自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观念有待加强,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难点放在:对于以学的知识点学会进行归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复习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让别的同学完成习题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并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尊严》说课稿9

(一)说教材

课文尊严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哈默等一群逃难的人来到了沃尔逊小镇上,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仍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镇长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庄园,甚至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因为镇长杰克逊认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一句话:“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令我对哈默肃然起敬。一个在逃难途中仍保持自我尊严的人的确是个不寻常的人,他日后的成就就是以此基础的。文中的镇长杰克逊同样令我关注,他是那么善解人意,把尊严留给了哈墨,同样也展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慧眼。本篇课文抓住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他非常自尊。

(二)说学习目标

我班上的个别学生对尊严两字背后的含义不是很明白,对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一个人不是很清楚。为此,我设计学生的学习目的是: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哈默的故事和古今中外一些有尊严的人和事,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味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

(四)说教学过程

一、题目质疑。

1、直接导题。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什么是尊严?谁有尊严?)

3、解释“尊严”,解决简单问题。

二、课件:再现人物风貌

让学生观察,讲解画面内容。(这就是世界石油大王哈默,他容光焕发,大腹翩翩,正笑容可掬地和我们的伟人邓小平握手,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哈默于1956年建立了一个石油王国,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位。1979年,应邓小平的邀请,哈默成为第一个乘私人飞机访问西方的企业家,被邓小平称为“勇敢的人”此后他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项目,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14万元。

下面我们跟随课件进一步了解哈默的故事。要求边听朗读,边看画面,然后汇报自己听到了些什么。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

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一群饥饿难忍的逃难者中,有一个年轻人,他坚持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得到人们的赏识与接纳。)

三、深读,整体感悟:

合作质疑: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在班里交流:

1、字词:学生自由上板写出自己学会的词语在班里交流(1、形近字如逊---孙捶---锤2、多音字难3、词语: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2、划分出故事的开端、经过和结果

1)、阅读故事的起因说说写了一件什么事?(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沃尔逊人热情款待了他们)

2)、学习故事的经过合作质疑、自主释疑,抓住重点问题在班里交流

A、故事的经过主要讲了什么(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立即接受食物,而是坚持先干活再接受食物,后来成了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B、找出描写年轻人外貌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C、赏析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深度了解年轻人。

①“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

他的心里在想什么?(不干活就吃别人东西是

接受施舍,因为自己有力气,却接受别人无偿的帮助,那就是接受施舍)引出:这样他就会失去自尊。板书:自尊

②“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点明: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获取食物,通过自己劳动获取成果,我们把这个叫做什么。板书:自立

指导朗读第一、二句对话。读出坚定的态度来。

从“称呼”中深入感悟年轻人的品质。

出示杰克逊大叔的话:“我想起来了,我家确实有一些活儿需要您帮忙。不过,等您吃过饭,我再给您派活儿。”

指名说大叔讲话时是怎么称呼这个年轻人的。(您)让学生体会杰克逊大叔也对年轻人产生了尊敬之情。读好大叔的话。

③“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这句话中你又读懂了他怎样的想法?(必须先劳动,后得报酬,才能吃饭)板书:自强

D、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①指名读。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②出示课件对照两个时期的哈默,应验了杰克逊大叔的话-----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交流:说说他为什么能成为石油大王,板书:尊严。

四、拓展,开阔视野

检查学生自己搜集的有关尊严的故事,没有搜集到的有老师发资料卡,看后上台演讲

五、总结,深化主题

出示课件(知识聚焦)通过学习我知道了

尊严是礼貌:当你不小心踩到了别人的脚,一声诚恳的对不起显示出你的尊严。你也会让人领略到你的尊严。

尊严是意志: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他的事迹广为流传,他就有尊严。

尊严是毅力:当你在800米终点咬紧牙关,用力冲刺,为集体赢得了荣誉时,那你的尊严立即展现。全场对你肃然起敬。

尊严是勤劳:不白白接受他人的施舍,靠劳动换来食物。

尊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尊严是一个人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六、对照,震撼心灵

出示课件,说说你做过的“有尊严”或“没尊严”的事(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七、尊严哈默

开端难民受款待接受食物自尊尊搭

不干活不吃饭重建

经过年轻人例外赢得尊严自立他平

留庄园成好手人台

结果成为石油大王自强杰克逊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哈默成为石油大王的秘诀就是因为他有尊严。尊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构建和谐校园的今天,希望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有爱心、有恒心,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在别人的心目中树立美好的印象,赢得无从之宝------------尊严。

《尊严》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小学组六号考生,说课题目是《尊严》,接下来,我将从教学背景、活动评价、教学设计、教学体会四个板块展开说课。

一、教学背景。

教学背景包括教材、学情、三维目标、教学重难点四个方面。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年轻的哈默在逃难时饥寒难忍,但仍然坚持在为杰克逊大叔干活之后,才吃大叔送他的食物。正因为哈默的自尊自爱,他被留在庄园里,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本文说明了在生活的道路上绝不可失去尊严。

本单元的主题是从故事中思考“做人处事”的启示。本文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爱、自强、自尊;学会在生活中尊重、帮助他人。课文刻画人物时用了多种描写方法,通过学习,也为后面阅读、练习此类文章打下基础。

(二)说学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是在学生已有“经验”之上生长出来的。因此,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了解学生,把握学情,这样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字词和阅读的经验,初步具备独立阅读能力。本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发展,对课文所蕴含的尊严这类抽象的道理,能有一定的理解。

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仍处在以感性思维、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加上生活环境相对安稳,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文章中描写会有陌生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对“尊严”的表现形式有更丰富直观的认识。

(三)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新课标相关理念,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认识“惫、堪”等6个生字,正确书写“尊、款”等14个生字以及“疲惫不堪、狼吞虎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单复述主要内容。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朗读讨论,体悟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能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尊、自强;学会在生活中尊重、帮助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

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及其现阶段认知特点,本课的

教学重点: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尊严的深刻内涵,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保有尊严。

二、活动评价:

科学的评价能有效促进教学,在本课学习过程中,我将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和定性评价,评价贯彻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问题难度和反馈体现层次性,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参与课

堂的机会。

评价主体上,鼓励学生自评、互评与他评。我及时补充评价。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参与,也能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设计

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教材编写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良好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辅之以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利用插图、多媒体的播放,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感情共鸣和表达的兴趣;学生通过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在读中理解、领悟哈默和镇长的人物形象,理解“尊严”的深刻内涵。

创设情境,提问导入

为了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我会播放多媒体课件,选播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适时提问:“如果你是遭灾而饥饿的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由此引出《尊严》,走进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字词有了一定的积累。在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同桌交流、讨论等方式认识生字新词。采用抽问和小组听写竞赛的方式检查学习情况。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学生自由阅读,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

这个环节能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细读课文,体会“尊严”

我将采用整体通读、重点细读等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哈默的三段对话,问: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哈默与其他人相同,哪些句子体现出哈默的与众不同?

分小组合作学习。整理学生勾画的句子,共同讨论,重点理解:

(1)“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狼吞虎咽”这些词语说明哈默和其他逃难的人一样,饥寒交迫。此时出示相应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哈默的形象,渲染他当时已经处在生死边缘。然后,问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哈默面对食物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2)“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带领学生讨论理解,和前文作比较,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其他人“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哈默虽然和他们一样的饥饿,仍然希望能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

(3)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让学生思考: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因为杰克逊大叔说:“不,我没有什么活儿需要您做。”而哈默要坚持尊严,他不想不劳而获。

(4)“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思考: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哈默坚持要先劳动再吃饭,他终于可以靠劳动为自己换来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想想镇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一开始说没有活要干,后来又说有活干呢?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句子理解镇长的善良仁爱。

学生带着对文本的体会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由学生互相评价朗读表现。在读中体会年轻人饥饿至极但依然坚持先劳动再吃饭,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以及镇长的仁爱善良。

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加深对哈默自尊人格以及对镇长善良仁爱的理解。学生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杰克逊大叔的话是本文中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带领学生回顾课文,尊严带给哈默什么?食物,庄园的生活,千万的钱财。尊严带给哈默巨大的人生财富,所以说哈默是个百分百的富翁。这句话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并尊重别人,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讨论什么是尊严。比如学生体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自爱、自强、自尊。

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在对课文理解把握的基础上,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于尊严的理解。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独特的见解。比如将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在街上行讨的行为同哈默相比;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可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等。

对于学生独立见解,多加肯定鼓励。

这个环节和实际生活的结合,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培养了学生表达能力,对尊严的内涵有了更丰富的认识,也有了尊严的践行能力。

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用劳动创造财富。鼓励学生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像哈默那样保有尊严。

学完这篇课文,我们还要想想作者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作业布置 拓展延伸

(1)收集五条有关“尊严”格言,或是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

(2)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作业的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板书设计

以上就是本课的具体教学步骤,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必然离不开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力求简洁明了,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归纳。

逃难人

赞赏

尊严 ↓(哈默)←—杰克逊大叔

石油大王

四、教学体会

本课的亮点在于:按照新课标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阅读过程中注重品味重点语句,紧扣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小组交流,对人物形象进行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情感体验,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化抽象的“尊严”为具体感知,学生情感得到熏陶。

评价方面,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互评朗读,不仅可以更好的体会文中人物情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尊严》说课稿1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尊严》一课是四年级阅读课文,题目虽然简单,却耐人寻味。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冬天的逃难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并且娶到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儿做妻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做人必须要有尊严。本课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检查预习,初知课文环节

课文文字浅显易懂,我通过预习卡的使用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学了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课文的思路也已经理清。所以在课堂上我所做的就是检查一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以此为依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尊严”一词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直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哈默”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他是个有尊严的人。

在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时,我牢牢地抓住“尊严”一词,让学生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有尊严,哈默明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说有了尊严就百分百是个富翁呢?从哪里看出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继而引导学生找出杰克逊大叔和哈默的三次对话,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进行品味,达到突破难点,真正理解文章中心。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我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想象哈默的心理活动上。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让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这里要引导学生体会杰克逊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在体会这组对话时与有感情的朗读结合起来,以加深体会。结合“狼吞虎咽”一词体会哈默饥饿的程度,要让学生懂得,哈默刚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之可贵,即使到了饥饿极点的时候,也要坚持先干活再吃饭。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在理解了哈默的种种想法和坚持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三、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在拓展延伸阶段,我以学校前阶段举行的拔河比赛为题材,设计了修改习作片段这一练习。让学生在拥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时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帮助了解人物内心的这一写作方法修改拔河片段,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四、结合所学,布置作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章中另一主人公杰克逊大叔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是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拿出时间来分析人物。而是让学生依靠课堂上学到的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在课后去解决问题,体会人物。

课堂上的学习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是,学生们对人物优秀品质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过后学生们一定都会记住,一个人活得有“尊严”,他会受人尊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尊严”,会令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比自豪。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一篇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尊严》说课稿12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薄白鹧稀笔强翁獾拿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但是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反而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人物分析中体会理解感悟。课前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还有对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可在班上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过高要求。

二、说教法及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三、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呈、惫、堪、捶)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训练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这部分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行总结梳理)

2、作业布置(第一项作业尽量当堂练习)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同时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五、说板书设计

尊严

年轻人杰克逊

赞赏

《尊严》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本册第二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起着承前启后,化知为能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以诚待人,要求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尊严》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在理解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理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严。我认为编者把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应该有他的理由,应该能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特点。《尊严》这篇课文思想上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尊严。在阅读过程习得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也成为我这节课最大的关注点。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在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捶、惫”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疲惫不堪”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的设定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便能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给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在学法上我主要以“读文章、品语段、悟内涵、写感受”为重要关注点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我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引用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尊严。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提出问题。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预习,学生以对课文的字词以及基本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这一板块对学生进行检查,还有把课文的朗读情况进行检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便让我们在这一节课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划一划描写他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在旁边批上你的感受。

2、讨论讨论: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在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中,品味语言是重点。在充分阅读,自主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理清哈默与杰克逊大叔之间对话的三个层次:1.请求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2.哈默表达了自己不劳动不能够吃饭;3.坚决表示我要先劳动再吃饭。三个层次同时表现了杰克逊大叔的仁爱之心和哈默必须通过劳动得到食物的坚决态度。我采用重点细读的方式来学习哈默的三段对话,深入体会哈默在以劳动来换取食物这个问题上他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他由真诚的请求到恳切,再到坚决的情感和态度,感受尊严,抓住“狼吞虎咽”等重点语句,反复读加对比读体会年轻人饥饿至极但依然坚持先劳动在吃饭,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

接着重点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不长,但是这句话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提倡学生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感悟与体会,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并理解“富翁”真正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中的重点,它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

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说板书设计:

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尊严》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从不同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等道德规范。《尊严》这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本文讲述了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的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

二、【说目标】

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哈默美好的形象和

人格魅力。教育我们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三、【说重难点】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是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那么,怎样处理重点和难点,我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四、【说教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五、【说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六、【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课题探讨

上课伊始,教师板书课题—尊严,提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畅所欲言,初步感悟尊严。

(二)自学质疑

1、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提问:

看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师则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 2、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由读书感悟。这时幻灯出示:默读课文,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

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的语句,写一写你读后的感想。(这个大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又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质疑问难。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教师归纳:什么样人是逃难的人?在逃难的路上,他们会遇到怎样的困难?(这些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这时幻灯出示: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人,他最需要的什么?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追问:年轻人选择的是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围绕文本进行朗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此时学生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三)拓展延伸、探究交流。

(1)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通过读和演,从中感悟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

(2)说一说

幻灯出示:哈默的头像。解说:这就是文中的年轻人哈默,他是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在西方被称为点石成金的百万富翁,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被称为乐于助人的红色资本家。提问:听了老师的介绍,结合你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什么?(问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共话尊严。)

(四)布置作业

最后老师总结:尊严是一则广告,是一种力量,它更是一种崇高,它能改变一个人的

命运,因为尊严会使这个人不断地发奋、努力!文章读完了,它对我们的激励没有完,课后请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文章,看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七、【说板书设计】

尊严

年轻人 杰克逊大叔

赞赏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

《尊严》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二、说设计理念

学生喜欢讲故事辩论课,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课型。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如:“富翁=尊严”的正确定位。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说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四、说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揭题方案:同学们你们相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处。)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可以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这个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在辩论中学生很多想法得到肯定之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的获取知识。将教师的点拨放在辩论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辩论、点拨促进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正是新课改的精髓。

聚焦点二:一种品格--坚强的毅力

1、老师接着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目的是让学生和文中情感进行碰撞)

故事内容:“只有一个人例外……我再给您派活儿”(停下来设置问题辩论)

板书: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目光灰暗(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观点一:吃完再干

观点二:干完再吃

(1)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老师设想:通过上一步的引导,大部分学生不会选这组

估计理由:吃完再干有力气

(2)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估计理由:

1、吃完不让干呢?

2、自己既然有坚定的信念,就应该干完再吃。

(3)两组开始辩论,辩论时教师捕捉双方有价值的信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人都这么饿了,先干活会很累的也干不好,这就需要人有坚强的毅力--一种品格。随机引出第三个话题:这活该不该认真干?[表面上看这次辩论和第一次的辩论的形式上一样,实际上这个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个性张扬。学生在第一次辩论中还有些盲从、猜测老师的想法。通过第二次的辩论学生意识到这里只有民主、平等的对话,并没有完全的对错曲直,有个性的想法才真正的属于自我。学生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聚焦点三:一种态度做事认真针对上面的问题的答案

教师设想:全班学生估计说:认真干。同桌互相找理由

主要目的:是内化成一种品质

估计讨论结果是:

1、不认真干心里不踏实。

2、还不如不干白吃。

3、我妈教育我干活要认真干好。

4、干活时心态要好,既然干就干好。

5、吃的踏实。

当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时,说明学生在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相互碰撞中提升到了一种品质,一种精神,这正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1、老师接着讲故事,边讲边板书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根据上面辩论,让学生和课文主人公对照的过程)故事内容:“不,我现在就做……完”板书:赞赏惬意羡慕尊严(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什么是尊严?

聚焦点四:富翁=尊严

1、翻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互相检查。

2、互相交流、互相研读,画出重点词、句。

3、讨论什么是尊严?(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把财富创造出来,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三、课文内化,使“尊严”成为学生的行为。教师总结: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形成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劳动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我们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作业:运用本班图书、电脑网络,小组共同完成小论文:谈“富翁”板书设计:

五、学生老师信息收集、世界首富的故事。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xx

第四篇:《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15篇

《尊严》说课稿1

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本课内容是公民法律常识的重要主成部分,它前承第一单元“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后续第三单元“维护文化、经济的权利”。本课对于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也为接下来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针对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不能认识和分辨侵犯自己人格尊严权的行为,和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某些不良行为,以及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确定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自觉尊重他人,并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加强法制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人格尊严权以及它所包括的各种权利的内容、表现、法条、维权方式。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初步学习法律知识,学生会无从下手,加上学生们维护自我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观念有待加强,因此,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于基础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理解。

难点放在:对于以学的知识点学会进行归纳,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履行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

基于复习课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对于前置性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己设计练习题并让别的同学完成习题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在讨论并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一、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知识的跨度、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对教材内容有增有减。

二、教学策略的选用

(一)运用了模拟活动,强化学生的生活体验

教材这部分知识所对应的经济现象,学生具有了一定的生活体验,但是缺乏对这种体验的深入思考。因此在进一步强化这种体验的过程中进行了思考和认知,使知识从学生的生活体验中来,从学生的思考探究中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现有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有助于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交融。

(二)组织学生探究知识并形成新的知识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想象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些认识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体验,因此学生不仅“懂”了,而且“信”了。从内心上认同这些观点,进而能够主动地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有助于实现知、行、信的统一。

结束: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尊严》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介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的《尊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的是美国煤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眼前的食品,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食物,从这件事可以领会到,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年轻人样子容貌形状、行动和语言的句子中,领会到年轻人有抱负的思想;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发言中,了解到这种自负的难得,是本课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标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领会尽想的本领,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负、自强、自主的精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教学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课件)

(1)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2)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3)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2、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饥肠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十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尊严

(二)自学质疑

l、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3、质疑问难。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l、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也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朗读。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课件)

(1)说一说:让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

(3)议一议: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引导学生放开讨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课件出示)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五)延伸拓展:(课件)

1、模仿格言的写法,拟一条自己的人生格言。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有尊严的小故事来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以上几个步骤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尊严》说课稿3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本册第二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起着承前启后,化知为能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以诚待人,要求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尊严》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在理解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理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严。我认为编者把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应该有他的理由,应该能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特点。《尊严》这篇课文思想上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尊严。在阅读过程习得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也成为我这节课最大的关注点。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在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捶、惫”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疲惫不堪”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的设定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便能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给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在学法上我主要以“读文章、品语段、悟内涵、写感受”为重要关注点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我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引用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尊严。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提出问题。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预习,学生以对课文的字词以及基本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这一板块对学生进行检查,还有把课文的朗读情况进行检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便让我们在这一节课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划一划描写他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在旁边批上你的感受。

2、讨论讨论: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在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中,品味语言是重点。在充分阅读,自主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理清哈默与杰克逊大叔之间对话的三个层次:1.请求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2.哈默表达了自己不劳动不能够吃饭;3.坚决表示我要先劳动再吃饭。三个层次同时表现了杰克逊大叔的仁爱之心和哈默必须通过劳动得到食物的坚决态度。我采用重点细读的方式来学习哈默的三段对话,深入体会哈默在以劳动来换取食物这个问题上他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他由真诚的请求到恳切,再到坚决的情感和态度,感受尊严,抓住“狼吞虎咽”等重点语句,反复读加对比读体会年轻人饥饿至极但依然坚持先劳动在吃饭,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

接着重点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不长,但是这句话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提倡学生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感悟与体会,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并理解“富翁”真正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中的重点,它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

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说板书设计:

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尊严》说课稿4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然坚持用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这个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们以启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强,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篇课文是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故事内容不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因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在原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各有所获,通过朗读,想象理解课文,感悟思想。

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教师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做到读写结合,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中升华情感,加强体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这一课我安排两课时完成。今天我主要说第二课时。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对编者编排意图的揣摩,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语句阅读,并从中体会思想感情的方法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研读课文中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懂得什么是尊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从小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

依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和本课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学习哈默的故事和古今中外一些有尊严的人和事,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教学难点是通过朗读,体味人物语言、行动、神态描写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生对话,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让学习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教学

3 我主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及收集的有关 “尊严”的故事、事例及名言、格言等丰富教材内容,让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有趣。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学达到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我灵活运用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

1、阅读讨论法。基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意见,积极和同伴交流”的要求,结合阅读文本,我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杰克逊镇长会高度评价年轻人呢?”激发学生积极去思考、探究,让学生体验在兴趣中阅读,在阅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观点中阐述自身的阅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以读代讲法。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课文含义深刻,耐人寻味,我坚持以“读”为主,采取朗读、默读、浏览、合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感受文章的中心,让课堂充盈着人性的光辉,流溢着生命的色彩。

三、说学法

4 我们知道,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重在学语习文,追求得意又得文,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性质。同时,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阶段,只有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师为了不教”的目标。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等学习方法。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体现高校课堂的教学理念,我准备从以下面五个环节展开课堂教学。

(一)导入读题,回顾故事。

开门见山,直入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讲的是关于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一个怎样的故事?注意知识衔接,也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

( 二)再读感知,浅探主题。

首先请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年轻的哈默高度评价的句子,引导交流、质疑: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如此评价他呢?再次熟悉课文内容,并直指主题。

(三)研读品析,感受主旨。

这一环节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紧紧围绕“为什么杰克逊大叔会如此评价年轻的哈默呢?”这个问题,让学生默读课文,引导学生读、

5 画、悟课文中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品读揣摩,用心体会,采取朗读、默读、合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阅读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读,以读代讲、以读悟情,引导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在品读中感悟人物形象,进而理解尊严的意思,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四)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在前三个环节的朗读、感悟、交流的基础上,讨论: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揭示出“尊严”的双重意义。进而拓展升华,从课内到课外,从文本联系到生活实际,师生交流有关尊严的名言、故事,进一步升华学生情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思想的启迪。

(五)布置作业,深化主题。

针对四年级学生素质的差异,我进行了读、写训练,这样做既可以丰富学生课堂学习,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被称为“微型教案”。我的板书简洁明了,抓住重点词、句来突出中心,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尊严》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为了他的尊严》一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尊严”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使乞丐获取劳动所得,从而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并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要理解这样一篇情节复杂的故事,并悟出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对生活阅历较浅的五年级的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备课时反复钻研教材,为这篇课文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举,领悟乞丐尊严觉醒的动力和影响力。

2、情感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妇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句话的含义。

二、说教法

本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课件出示以读促思、读中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说学法

这节课,我主要教给孩子们边读边悟并及时批注自己阅读感悟的学习方法。在学生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我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指导学生展开想象,带领学生走进文中乞丐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为第一个环节。通过让学生说生活中对乞丐观察、认识,导入尊严的课题,并对课题进行质疑。

(二)自读课文,交流心得。读后交流对课文有哪些了解,对课文进行一个整体的回顾。再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方面培养了孩子们的质疑能力,另一方面激发了孩子们探究文本的兴趣。

(三)品读感悟,体会内心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先让学生找到、勾画出描写乞丐前后外貌、神态的不同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并说说是什么导致了他人生的巨大转变?然后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8段,找找女主人的言行,勾画下来,选择一两处感受最深的地方进行批注,和同桌进行交流。理解文中女主人所说“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在汇报时,师及时小结,引导朗读,加深对乞丐内心变化的理解。朗读,并说说有什么新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通过对比两个乞丐的不同做法,揭示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四)回归整体,感悟品质。这个故事的明线是“描写乞丐”,暗线是“赞扬这位睿智的老妇人”。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各抒己见“你认为文中的女主人是怎样一个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学生评价老妇人的过程,实质上是对文章的总体回顾和总结。

(五)激励总结,拓展延伸。

1、尊严改变了独臂乞丐的命运,是尊严让我们感受到女主人的高大和可敬,尊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陈祖芬曾说:丧失了自尊心的人,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丧失了自尊心的民族,是一个无望的民族。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有自尊的人,让我们的民族永远是一个自尊的民族。

请把课题中的“他”换成“我们”,再齐读课题。

——为了我们的尊严

2、小练笔:独臂乞丐,我想对你说——————通过训练既培养了能力,又升华了情感。

板书设计:

为了他的尊严

妇人帮助

独臂乞丐——-——董事长

(可怜)自己拼搏(体面)

《尊严》说课稿6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

本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本课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不论是从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方面,都是学习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3、懂得什么是尊严,认识尊严的可贵。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自立、自强的可贵品质。

难点定为: 理解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多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将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转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质疑问难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是:简单回顾,质疑激趣。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先对课文做一个简单的回顾,然后画出杰克逊评价哈默的话,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教学理解的重难点,由这句话引入激起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章,走进哈默。]

第二环节:比较异同,初步感受

1、出示文中插图、让看图说说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此处通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为了将整篇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这个问题既指向文章内容,又体现了文章的中心。

2、通过汇报相同之处体会动作描写:狼吞虎咽。

再通过为什么“狼吞虎咽”引入外貌描写。

3、默读课文画一画描写年轻人外貌的语句。

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让学生感受哈默对食物的迫切需求。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词句,体会难民当时的处境,体现出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和自读品悟的学习方法。新课标指出,第二学段的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要初步学会默读,这个环节正好为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提供了机会]

第三环节:细读课文,感悟尊严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根据这一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1、大声自由读课文的2—6段,画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对话,看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感悟 :感悟年轻人的语言

(1)从年轻人的话中你听到了什么?

(2)引读年轻人的语言:[教师用语言创设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读书,为下面自主感悟作铺垫。]

(3)进行角色转换:问 是你在这样又冷又饿的情况下,有人把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样做呢?[用意是既给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又让学生与年轻人产生鲜明的反差,进一步体会年轻人的那高贵的人格。]

(4)指导个性朗读感悟,这一情景的创设,使学生能够细细追究年轻人心里真实的想法。

(5)如果此时哈默就站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从而体现开放性的处理教材。引出杰克逊大叔的评价通过再次品读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从而感悟什么是尊严。达到解疑的真正目的。[板书 自尊自强]

3、接下来是师生互演捶背的环节,引导学生紧扣“蹲、”等词进一步体会杰克逊大叔,尊重人的长者风范。

讨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化了对尊严的理解。[板书 尊重他人]

4、最后总结:让学生谈谈对尊严的理解?哈默自尊、自强,懂得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一种尊严;杰克逊善良,尊重别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是一个真正懂得什么是尊严的人。通过这样一总结,课题中“尊严”的两层含义也就明白了。

【此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抓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感悟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课文中关键句子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真正达到新课标要求】 第四环节:随文感悟,联系实际

学文与写作密不可分

所以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写作新招:通过本科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进行准确、细织的描写来反映人的品质。

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所以安排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继续搜集和整理有关尊严的事例,引导学生由课本走向生活】

六、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尊严的含义,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深奥。 其实尊严就是既要自尊自强又要维护他人的自尊的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这个设计简洁鲜明,紧扣文本内涵,既反映了两个主要人物的品格,又巧妙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7.尊 严

《尊严》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释:1、说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点、难点;5、说教法与学法; 6、说教学过程;7、说板书设计; 8、说教学反思。

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第一框,本单元讲我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而本课生命健康权是首要人身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人身权利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学习本框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

二、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学生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因此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就无法谈起,所以,加强学生对人格尊严权了解、认识十分必要;由于受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使学生认识到自觉尊重他人既是道德的要求,又是法律的要求,学会尊重他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格尊严权利和名誉权的内容,明确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增强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的法律意识,能自学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新课标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我确定本课重点为: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2、根据初二学生实际情况,因为人格尊严权中,名誉权最容易受到侵犯,所以我确定难点为: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五:教法与学法:

1、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法是: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2、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首先从导入开始,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故事导入,有感而发,从“乞丐有尊严吗”说起。

1、学生阅读材料,根据这件事,在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老师指导学生加入网评,让学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出人格尊严不可辱,点明课题。

2、学生列举身边侵犯人格尊严的现象,老师展示图片。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认识人格尊严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课文34的'案例,让学生控掘生活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主意自主合作讨论学习,老师点评,充分肯定学生见解,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认识人格尊严不可辱,归纳人格尊严的含义、地位及其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指导学生阅读法律条文,呈现书上法律条文。

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名誉权最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名誉权。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小组评价,生活再现,从评价活动谈个人名誉。

小组任选几位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引导得出名誉的含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好的名誉的益处,明白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良好表现。

2、七嘴八舌,情景辨析,带着问题分析案例。

(1)组织学生看书,36----37案例:受冤枉的大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分别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说明,老师点拨:使学生懂得:品行端正是获得客观评价的前提;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老师进一步提问,面对不公平的评价你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与学生一起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指出侵害名誉的危害。

(2)、再通过38页案例分析,填写表格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表现及其后果。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我们享有法律规定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从而突破难点。

(三)尊严无价,知识延伸,拓展提高

展示“尊严无价”材料,学生阅读后思考,自主探讨, 从中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他人尊严,升华到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争做一名有尊严的中国人!

(四) 为了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维权意识,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突破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设计了知识运用“维权行动”

七、根据板书设计实用性,直观性原则,我的板书设计是: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权含义

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2、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

3、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4、名誉权的法律保障

八、说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色在于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上,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构建生活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上,我选取广州白云机场中乘客与乞丐发生的故事为素材,激发学生思考:乞丐也有尊严吗?本故事较能吸引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一定会有不少同学提出自己独特个性的见解,自然就得出“人格尊严不能辱”这一教学主题。再如在教学“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时,整堂课我设计了许多师生互动活动。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讨论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只是作出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力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容量太大,有些知识点欠深入,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会只顾及部分学生,没有照顾到全体。

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尊严是一个人支撑信仰与生命的骨架;尊严是一个民族永不下跪、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兴旺发达的希望和灵魂。中华民族是一个相依相存的民族,中有互相维护和建构做人尊严,这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有尊严的伟大民族!谢谢!

《尊严》说课稿8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14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7尊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3分钟)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3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板书:人)。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尊严》题目简单却含义深刻,它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本文中,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虽然学生并不能从课文中一下子想到尊严,但课文对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的品质。因此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让学生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再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朴实、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法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学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用两三句话描述插图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提出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人拒绝食物?随后揭开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板块: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刚才提到的问题,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

在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适时指点小组的学习。

第三板块: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先请每组派代表汇报: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段落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确定施教重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高效课堂,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中年级阅读训练的目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四板块:围绕重点句理解课文,体会“尊严”。

首先出示重点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句也许学生在汇报不懂的句子时已经提出)我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再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哈默有尊严。

本环节中的做法,是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尊严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是落实四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实施的具体策略有:

1、哈默和其他难民行为对比

2、分角色朗读哈默和镇长的对话、谈体会

3、课堂小练笔:加入人物说话前的心理活动

第五板块: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自尊自强、尊重他人)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六板块: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学生以下作业:

1、自创关于尊严的名言。

老师出示多媒体范例:尊严,就是自尊、自爱、自强。——张三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读写结合。)以上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1分钟)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尊、自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而一个大大的人“人”,则是暗示着人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对自己要自尊,对别人要尊重,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板书设计:

最后,我谈一下本节课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尊严》说课稿9

我执教的是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文记叙的是一位老妇人毫不客气地让乞丐搬砖获取所得,使乞丐获得了自信和做人的尊严,从而依靠自己的劳动取得成功的故事。

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叙述故事,主要写了妇人帮助过的两个不同的乞丐。一个是独臂乞丐,当妇人让他搬砖挣20元时,开始他很生气,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可怜的残疾人了,是没有劳动能力的,只能靠别人的施舍生活。后来妇人的做法感染了独臂乞丐,他辛苦的搬完砖后,明白了自己也是可以靠劳动生活,也是有尊严的,从而靠劳动变成了一位自信、自重的董事长。另一位乞丐是一位双臂健全的乞丐,他虽然有劳动能力,但他宁可不要20元钱也不肯搬砖,因为他觉得靠劳动挣钱不如乞讨来得容易。两个乞丐从外形到内心到做法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另外在故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隐含着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确需要下一番工夫去思考探究。要理解这样一篇情节复杂的故事,并悟出文章的中心,对生活阅历较浅的四年级的孩子的确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在备课中反复钻研教材,准确把握课文的中心,找出了本文的一个主要的矛盾点加以突破。并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本课17

个生字;会写11

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慷慨、鄙夷的意思;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知道孩子、双臂健全的乞丐在文中起到的作用(第二课时)。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的能力;锻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4、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因为本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学生已对尊严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我班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他们能通过预习,自学生字,积累对自己有用的词语和句子,提出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初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我采用检查预习的方法导入新课。设计了课题中的他指的是谁?谁为了他的尊严?围绕着妇人和乞丐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几个问题。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初步的感知课文,而且调动了学生预习学习的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明白要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课前的预习十分重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语文学习的习惯。

二、质疑问难,主动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备课中我首先设计了请学生提出在预习中遇到的不理解的问题,学生一边发问,我随手将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想研究的问题。这样做是因为我班学生有这个实力,在平常的阅读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读书时要边读边想,及时提出问题让全班讨论,学生们都以自己的问题能引起大家的争论为自豪。因此学生已具有了在读书中边读边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而且提出的问题比较有讨论的价值,也比较集中。这样做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真正做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自主阅读,读中感悟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教学中我及时抓住学生提出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砖放在屋前和放在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让学生自主抓住相关的段落进行阅读,抓住重点的词句来体会独臂乞丐为什么会搬砖,他开始就情愿搬吗?双臂健全的乞丐为什么不搬砖?学生在阅读中,就能边读边抓住文中的句子和重点词语去体会开始独臂乞丐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很可怜,理应受到别人的施舍,也是不情愿搬的。可是当他看到妇人用一只手也能干活时,受到了很大的触动,他突然明白了。文中一个怔住一个异样的目光,学生在反复的感情朗读中体会到乞丐心理的变化,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只手也能劳动,也能靠劳动挣钱,也是有尊严的。由此对妇人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开始的生气变为感激。学生在一次次抓句子抓词语中,又一次次的品读,感悟层层加深,悟出这乞丐的感激中不仅仅是这20元钱,更重要的是感激妇人唤起了他的尊严。使他走上了自信自重的成功之路。抓住时机,我引导学生再读描写董事长的段落,感悟此时董事长的自信,自重和成功,与开始的乞丐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只有靠劳动挣钱才能让人有尊严,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也能改变人的一生。而另一个双臂健全的乞丐,引导学生默读相关的段落,画出句子体会面对要搬砖才能得到20元钱却鄙夷地走开了。在这儿我引导学生想象这为乞丐后来会怎样?使学生悟出,他失去的不仅仅是20元钱,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尊严,甚至是自己一生的幸福。然后再回到提出的问题,学生再读妇人的话砖放在屋前和屋后都一样,可搬不搬对乞丐来说就不一样了。这时,学生的疑问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最后的分角色朗读,使教学进入了高潮,学生从妇人的两句话中,进一步体会出妇人不仅帮助别人有尊严,自己也很有尊严。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妇人善良的美德。

这样设计教学能更好的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阅读的方法。在讨论主要问题的同时,学生在课前提出的许多小问题,也会迎刃而解。比如学生在课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乞丐为什么要带走那条擦脏了的毛巾?我们在讨论乞丐感激妇人的时候,学生就很自然的体会到毛巾对乞丐的重要。这个问题也就在讨论中得以解决。

另外,我班学生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学生在回答问题时,不能脱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无论是谈体会还是讲观点都必须抓住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来谈。经过四年的训练,学生已养成了较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因此这样设计教学非常附和我班学生的特点,学生学起来不仅得心应手,而且兴趣昂然。新教学理念指出:教材要为学生服务,要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备课时要准确把握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我也注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比如:在学生讨论时,我及时抓住慷慨、鄙夷、怔住等词语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意思,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感情升华。

学文后,我设计了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的说话练习。让学生在感悟课文后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感情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尊严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我们要珍惜尊严。

《尊严》说课稿10

一、科目:

语文

二、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教学方法:

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四、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

(二)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

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

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业布置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板书: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石油大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八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中外文学作品。本单元教材围绕“以诚待人”这一块单元主题展开。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彰显“以诚待人”的主题,在叙事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美好品质,引领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学

《尊严》说课稿11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从编排的意图看,作为第二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在单元当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课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维护尊严的可贵。

二、说教法学法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法。通过在情境中,要求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通过小组交流学习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通过默读、思考、分析讨论等方法,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以读为本法和读,思,议,练结合法说学法

自主学习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教授方法。陶行知老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只有在讲读课中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课文中加以运用直至掌握,才会真正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本设计旨在通过学生读思议练的方式来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读让学生找出本文的重点句子,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子来突破难点,通过句子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来反复研读,体会,培养学生的阅

2读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想一想,谈一谈体会年轻人哈默不愿不劳而获,即使在最美味的食物面前也能抵挡住诱惑,坚持做完活再吃别人食物的可贵品质,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上述分析,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设计了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三)、精读课文,情感升华。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先说第一个环节: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入。首先我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以及他们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的情景。然后引导学生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这样导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入境。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创设悬念: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尊严》一课,看看文中的主人公哈默他是怎样做的呢?

2、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清文章脉络,感知、了解课文内容。新课标指出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寻根问底的兴趣。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和坚持自己的意见,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读懂课文,初步了解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字词的教学。

1)我先出示要学生会读的六个生字,请全班同学带着拼音读。

2)其中的呈字,要请同学特别注意,它是翘舌音,后鼻音。哪个同学能读准它。

3)单个的字你能会读,把它放在词语中间,摘掉它们的小帽子,你还认识它吗?请同学开火车读。通过开过车的环节,让每一个同学都觉得自己是学习的小主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4)出示句子,找学生读。如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帮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作为重要工具的字词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把词语放在句子中间又不单单是训练字词,这两句话本身就是本课的重点句子,让学生先读,多读,勤读有助于后面的理解,所谓温故而知新,这个环节也是为下面的教学作了铺垫。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出问题,引导感悟

我会先给学生范读:一个寒冷的冬天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需要我做吗?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年轻人呢?

清之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通过我的范读,让学生能快速地进入情境,进行思考。

2)交流,讨论,汇报

让学生在文章当中在画出能够体现这个年轻很有尊严的地方,并读一读。

新课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语文课堂上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因此,这个环节,我将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思想,在我巧设的情景中,让学生真正的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并乐在其中。

(三)、精读课文,情感升华。

我会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理解一下句子:

1、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1)课件出示,请一个同学朗读。

2)让学生谈感受。

3)通过重点的词语灰暗上下动了动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能做出这个动作吗?从这两个词语中,你又体会到什么了呢?是啊,

5)这个年轻的人的眼睛开始充满希望是因为,他以为杰克逊大叔会让他做事,做完事他就可以吃这些东西了。可是杰克逊大叔没有让他做事,于是他很失望,眼睛灰暗了,同时也体现出年轻人坚持自己的原则,有尊严。上下动了动说明年轻人当时实在是饿极了,看到这些美味的食物,忍不住吞了口水,同时可能也在作剧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维护威严赢得了胜利,再饿也要坚持做完活再吃东西。可见这个年轻人不肯不劳而获,而是忍住饥饿还是要维护自己的尊严,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作者却从神态、动作和语言上将这种情感表达地淋漓尽致。

2、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果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

对比读二十多年后,这个年轻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你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

学生能够体会出来,最后哈默成功早就在杰克逊意料之中了,而杰克逊大叔之所以那样肯定,是因为他从这个小伙子即使在最艰难,最危急的时刻,也不会放弃自己的原则,维护自己的尊严中看出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先指名学生朗读,接着质疑学生:什么都没有和富翁之间如何画上等号呢?让学生理解:这里的富翁的含义不仅仅指物质上的富有还指精神

6上的满足。

2、出示补充名言警句: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现在,你明白当初杰克逊大叔说的哪句话了吗?让我们再次朗读这句话。

3、最后教师小结:真正的富翁是指那些拥有尊贵的人格和顽强的毅力的人。同学们,请记住随时随地维护自己的尊严,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才能赢得成功。

课程标准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因此不仅要课堂上补充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实践了大语文观,我们的学生才真正的成为学生的主体,才真正的成为有理想,有思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尊严》说课稿12

一、教材简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我认为,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该营造相应的氛围,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来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篇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四年级段的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关注课堂中的字词教学;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等阶段要求。我第一次为课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并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惬意”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学结束,我发觉本课的字词教学明显学生学得不够主动,也欠扎实。情感目标中的懂得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根本无法在教学中落实。对照目标制定的要求,我发觉自己的知识目标的制定没有达到明确、具体的要求;而情感目标的制定没有做到贴切二字,符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于是,我根据目标制定要求及我班学生对前、后鼻音易于混淆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

第二次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分别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过程:

根据第一次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初次尝试教学时的安排是这样的:

一 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尊严》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逃难者,他的表现与大家是不一样的。他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学。

二 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朴实 款待 羡慕 僵硬 捶背 惬意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脸色苍白 面呈菜色

开火车读词

正音“惬”,释义(舒服、满足、畅快)

齐读“逃难人迫切需要别人帮助的词”

教后反思:学生学词缺少主动性,重点不突出,像“沃尔逊”等这一类外国人名、地名比较拗口、难读,未帮助学生很好梳理、朗读。

2、根据提示试着自己概述课文内容,并在小组中交流。

一群逃荒的人来到一个叫沃尔逊的小镇上,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但有个叫哈默的年轻人却和别人不同:当别人“狼吞虎咽”时,他却问有什么活儿要干;当镇长让他吃了饭再干活时,他坚持要先干活;当他付出了劳动并确认对方满意时,他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后来,镇长杰克逊把他留了下来并把女儿许配给了他。他这么评价哈默:“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后反思:此处的概述内容虽有整体进入的意识,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概括的要求太高,放在初读课文时显得过难了些。

三 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1、从文章结尾处导入

师:读了文章,我们发现杰克逊真是一名伯乐,因为二十年后(引读文章最后一节)

2、从杰克逊对哈默的评价进入课文。

出示杰克逊评价哈默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抓住其中的矛盾之处,进行质疑,深入理解课文。

为什么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

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年轻人与其他逃难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原本设想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自主圈划其他逃难人的表现的句子及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有关词句,小组交流体会年轻人的尊严所在。但是,学生的交流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的理解仅停留于词语和句子,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而呆板。

如,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生1)仰:没把自己看低,有骨气。

(生2)从这句话看出,哈默不肯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生3)灰暗:失望。因为他抱着这么一种想法如果没活儿,他就不能吃这些食物。

(生4)喉结上下动了动:咽口水时的动作。说明饥饿难耐,仍强忍困乏。

四、扩展延伸,深入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1、补充《膝下有黄金》,结合两篇材料,理解句子。

2、积累有关尊严的名言。

教后反思:补充《膝下有黄金》一课课堂时间根本不够,而名言的使用仅限于积累有些资源浪费。

如何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在高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这堂课的部分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重新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二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三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四积累帮助感受“富翁”的含义

具体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1师: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 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此处资料补充的目的如下:1、在老师讲述的时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2、通过这些生活情境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3、通过这些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欲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

2、教师引导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

(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

3、导入课文内容。

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尊严》这篇课文中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在小组内交流。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二环节: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沃尔逊”这类外国地名比较拗口、难读,要帮助学生读准。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并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此处学生对这一句话的完整概括就是对整篇课文内容的全面把握)

第三环节: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 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引读串讲年轻人的语言:

1)引读年轻人的语言:

师:是呀,年轻人极度疲惫,他是如此迫切的需要食物的补充,但是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回答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他做时,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当杰克逊大叔让他吃过饭再干活时,他站起来说:“(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2)引读时随机创设情境进行串讲体会:

如,如果没有活儿让他干,会发生什么事?

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此时他在想什么?

他不是可以吃完了饭再做吗?

(目的:帮助学生关注他们未关注到的信息,引导学生想象)

3)再读年轻人的语言,说说从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种骨气;不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劳动换来的食物才能让人吃得心安理得……

3、用关联词概括、理解哈默的“与众不同”:

提供词语:疲惫不堪、骨瘦如柴、脸色苍白、面呈菜色

虽然( ),但是( )。

(目的:对学生理解、运用、概括的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

4、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对于年轻人的表现,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赞赏他哪一点?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怎么做?你明白大叔这么做的用意吗?

〉为了不伤他的自尊

5、师: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

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 )。过了

两年,( )。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

6、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个故事。

第四环节:积累帮助感受“富翁”的含义

1、补充名言警句,进一步理解“尊严“

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礼记中庸》: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毕达哥拉斯: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要紧的是自尊。

2、通过引读结尾一节,谈对“真正的富翁“的理解:

师: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现在,你明白当初杰克逊大叔说的哪句话了吗?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作业(1)目的:语文的学习是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为目的的。

作业(2)目的: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尊严》说课稿13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尊严》第二课时的教学。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序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尊严》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重点语句中体会思想。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然坚持用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个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给人们以启迪,那就是自尊才能自强,自尊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篇课文是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语言的具体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到尊严的可贵之处,从而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维护自己及他人的尊严。

教学重点:

1、通过文中对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

1、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分析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

二、说教法:

新课程表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是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着重引导,放手让学生自已去学习。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以问题引领,课文整合为原则,变逐段讲授的地毯式教学为抓住重点语句深刻体会的挖坑式教学。并综合运用了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根据课文的特点,以及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如下的学习方法:1、自读品悟法;2、小组合作学习法

四、说教学程序:整个教学分为四个环节。

(一)由复习导入,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尊严。

(二)细读课文,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1、由“认真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画一画描写年轻人的语句,写一写你的感受。(用铅笔写的句子旁边)”引领本课时教学,通过找相同点和不同点将整篇课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要求学生默读,写体会,教师巡视并指导。体现出了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和自读品悟的学习方法。

2、汇报交流,细细品味。

首先通过汇报相同之处体会动作描写:狼吞虎咽。

再通过为什么“狼吞虎咽”引入外貌描写。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最需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年轻人对食物的迫切需求。

接着通过分角色朗读、看图片找语言读、学生合作表演读、学生交流读等方式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描写来体会尊严。

然后,小结这正是年轻人与逃难人的不同之处,引出杰克逊大叔的评价,通过品读杰克逊大叔对年轻人的评价来感悟尊严。

最后讨论杰克逊大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化了对尊严的理解。这一教学过程既是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对比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展示,同时又是学生自读品悟、合作学习的方法的体验。其中,在课堂中利用文中插图进行激趣也是我本学期教学研究专题“课中激趣”的尝试。

(三)、谈学习体会,体验尊严。

在教学时通过学生谈收获及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认为自己做得最有尊严的一件事让学生体验尊严。

(四)作业布置,深化尊严。

通过作业布置,搜集有关尊严的名言进一步深化了尊严。要求学生仿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体现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教学方法。

以上是我对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尊严》第二课时教学的具体说明。真诚地请各位老师予以帮助。

《尊严》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课文尊严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哈默等一群逃难的人来到了沃尔逊小镇上,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仍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镇长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庄园,甚至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因为镇长杰克逊认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一句话:“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令我对哈默肃然起敬。一个在逃难途中仍保持自我尊严的人的确是个不寻常的人,他日后的成就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文中的镇长杰克逊同样令我关注,他是那么善解人意,把尊严留给了哈墨,同样也展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慧眼。

本篇课文抓住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他非常自尊。

二、说学习目标

我班上的个别学生对尊严两字背后的含义不是很明白,对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一个人不是很清楚。为此,我设计学生的学习目的是:

1、能读准生字“惫”、“堪”、“捶”、“僵”等,并能正确书写及运用。

2、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能通过角色转化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明白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难点确定为透过哈默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尊严的名人名言,与家人交流各自对尊严的理解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开门见山地板书课题,请同学根据自己回家后的学习和交流谈谈什么是尊严。然后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三块:1、逃难人狼吞虎咽地吃起好心的沃尔逊人送来的饭菜;2、哈默例外,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3、哈默留在了庄园里,二十年后成了石油大王。最后学习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和“惬意”。

第二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入境导入,患难显本性

1、出示词语: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2、配上一副逃难人的画面,要求学生以逃难为主题说一段话,并用上这三个词语,然后再读读课文里是怎么形容这一群逃难人的。

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此时人饿极了,很少再顾及尊严。

二、读中体会,坚持显品质

1、过渡:在这一群逃难人里有一个人例外,他拒绝了送到他面前的食物,坚持要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

2、默读2到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出示年轻人说的3句话

⑴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⑵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⑶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要求学生关注这三句话中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包括语气(这从标点可以看出来),体会哈默的内心,体会哈默的品质。如果学生不能讲到位,我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让学生以哈默的身份与我对话,从而突破重难点;

⑴ “年轻人,你为什么非得有活儿需要你做才肯吃东西?”

⑵“年轻人,你不吃东西能有力气干活儿吗?”

⑶“年轻人,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先把活儿做完才吃东西?”

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需要有自己的坚持,需要有顽强的毅力,需要有高尚的品质。

4、同桌分角色朗读2到5小节,在全班多组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大叔,如老师问朗读课文的同学:“杰克逊大叔,我看袄了你脸上惬意的笑,你觉得哈默做事怎么样?”或请其他同学来评:“你觉得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对能够结合文本来评价的同学要多表扬。

三、升华主题,尊严成就富翁

1、引读6、7小节

2、出示杰克逊说的话,要求学生谈谈你以前认为怎样的人是富翁,学了课文以后对富翁有什么新的认识。可以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目的是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创造财富,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完善板书:哈默用劳动换取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在你我心中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尊严》说课稿15

《尊严》是篇教育性很强的文章。主要讲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不论是知识能力方面,还是情感态度方面,都是学习语文的好材料。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尊严的含义。因此,在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抓住三处描写哈默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上,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在学生找、读、议的过程中:

一、加强课前预习教学

四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课前预习能力。所以我通过课前预习卡的形式,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通过“生词我会读”“生字我会写”“词语我理解”“课文我了解”这四个环节,层层递近,环环相扣帮助学生加强字词的学习,以及初步对课文内容进行了解。

二、落实了词语的教学。

对于文中的 “ 疲惫不堪、面呈菜色、骨瘦如柴 、狼吞虎咽”等词语均采取了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较好地让学生理解了新词。我通过课前预习卡的形式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这里包括外貌描写及动作描写。让学生抓住描写哈默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等体会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的品质。

三、提高了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紧扣文中重点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杰克逊评价哈默的话是课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教学理解的重点、难点,由这句话引入激起学生的疑问,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章,走进哈默。通过哈默与其他逃难者的比较,使学生初步感知同样是疲惫不堪,忍受饥饿的人,却有截然不同的表现。然后引导学生深入阅读2~~5段,从中感受哈默的自尊、自强,最后水到渠成,学生也就理解了杰克逊的话。

四、情境的创设,拉近了师生与文本的距离。

语文学习要关注过程与方法,这个过程,主要是主体积极参与,加强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主动感受,注意把静态的文字通过朗读、交流、探讨变成孩子们头脑中,心目中可感的生活场景,生动画面,以此去感染学生。我在课堂上创设了多个对话情境,有效的提升了学生的读书体验。例:此时的哈默“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他最需要什么?学生在感受的同时,思维的火花被点燃,纷纷进入了角色,并毫无保留地坦露心声,师生、文本与作者的情感便融为一体了。

在读课文时,先自主读书整体感悟了解课文 ,再指导学生有层次地去读人物对话,读出当时当地的那种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直到读出自己的真情。最后再次回读,将自己置身于文本中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让理性的语言伴随感性的形象深深的扎根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整个过程,在拉近师生与文本的距离的同时积累了语言,积淀了情感。

五、知识的延伸,提高写作能力。

知识的延伸我主要是渗透了对写法上的指导,这篇文章中对哈默并没有太多的心理描写,但是却通过神态、动作、语言这三方面透视了人物的内心,了解了他的想法。同学们在平时描写人物时,因为不注重这些方面的描写,结果会使文章很单调,通过加强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练习描写,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在备课时为学生设计出自主学习的基本流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路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时知道怎样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

当然,虽然经过精心的准备,但是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发现诸多不足。比如在词语理解部分,如果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理解,相信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学生在结合实际谈尊严体会时不够深入,还需引导。我想,学完本课,我还应结合本节课的不足,扎根于教材,备好课,上好课,真正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依托,把学生引到更为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第五篇: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1

一、说教材

课文尊严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哈默等一群逃难的人来到了沃尔逊小镇上,他脸色苍白,骨瘦如柴,仍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镇长把他留在了自己的庄园,甚至还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因为镇长杰克逊认为“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从这件事我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文中哈默的一句话:“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令我对哈默肃然起敬。一个在逃难途中仍保持自我尊严的人的确是个不寻常的人,他日后的成就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文中的镇长杰克逊同样令我关注,他是那么善解人意,把尊严留给了哈墨,同样也展示了自己的胸怀和慧眼。

本篇课文抓住哈默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他非常自尊。

二、说学习目标

我班上的个别学生对尊严两字背后的含义不是很明白,对怎样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来表现一个人不是很清楚。为此,我设计学生的学习目的是:

1、能读准生字“惫”、“堪”、“捶”、“僵”等,并能正确书写及运用。

2、能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能通过角色转化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明白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难点确定为透过哈默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学习准备

收集有关尊严的名人名言,与家人交流各自对尊严的理解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开门见山地板书课题,请同学根据自己回家后的学习和交流谈谈什么是尊严。然后读课文,概括地说一说课文围绕尊严讲了一件什么事。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三块:1、逃难人狼吞虎咽地吃起好心的沃尔逊人送来的饭菜;2、哈默例外,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3、哈默留在了庄园里,二十年后成了石油大王。最后学习生字,并能联系上下文理解“疲惫不堪”、“狼吞虎咽”和“惬意”。

第二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入境导入,患难显本性

1、出示词语: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2、配上一副逃难人的画面,要求学生以逃难为主题说一段话,并用上这三个词语,然后再读读课文里是怎么形容这一群逃难人的。

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意识到此时人饿极了,很少再顾及尊严。

二、读中体会,坚持显品质

1、过渡:在这一群逃难人里有一个人例外,他拒绝了送到他面前的食物,坚持要在帮忙干完活以后才可以吃。

2、默读2到5小节,划出年轻人说的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出示年轻人说的3句话

⑴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⑵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⑶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要求学生关注这三句话中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包括语气(这从标点可以看出来),体会哈默的内心,体会哈默的品质。如果学生不能讲到位,我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让学生以哈默的身份与我对话,从而突破重难点;

⑴ “年轻人,你为什么非得有活儿需要你做才肯吃东西?”

⑵“年轻人,你不吃东西能有力气干活儿吗?”

⑶“年轻人,你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先把活儿做完才吃东西?”

这一设计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到人需要有自己的坚持,需要有顽强的毅力,需要有高尚的品质。

4、同桌分角色朗读2到5小节,在全班多组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来评价哈默和杰克逊大叔,如老师问朗读课文的同学:“杰克逊大叔,我看袄了你脸上惬意的笑,你觉得哈默做事怎么样?”或请其他同学来评:“你觉得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对能够结合文本来评价的同学要多表扬。

三、升华主题,尊严成就富翁

1、引读6、7小节

2、出示杰克逊说的话,要求学生谈谈你以前认为怎样的人是富翁,学了课文以后对富翁有什么新的认识。可以小组内先交流,再全班交流。

设计目的是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地创造财富,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全文,完善板书:哈默用劳动换取食物,维护了自己的尊严,在你我心中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尊严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尊严》是四年级的一篇阅读课文,题目简单却耐人寻味,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

二、说设计理念

学生喜欢讲故事辩论课,教师根据教材特点设计这样的课型。充分展开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在价值取向上正确定位:如:“富翁=尊严”的正确定位。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让每个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都得到发展。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三、说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通过看图,谈体会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出年轻人请求、坚定的语气,初步学习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

教学重点: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四、说教学流程: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兴趣揭题方案:同学们你们相成为富翁吗?(想)谁能给老师说出几位世界首富的名字?处。)学生辩论时,教师首先应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同时捕捉有代表性的信息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如“劳动得来的才是自己的”这种说法十分符合孩子的认识水平,会有很多同学表示赞同。可以组织讨论:人该不该有这种信念,让学生联系实际(自己父母的劳动)充分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个信念。“

[这个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情感碰撞的平台---辩论,在这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尊重,想法和意见得到尽情的流露。在辩论中学生很多想法得到肯定之后会有一种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会变成一种动力。从而激发他们今后主动、自觉的获取知识。将教师的点拨放在辩论后,实现了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辩论、点拨促进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正是新课改的精髓。

聚焦点二:一种品格--坚强的毅力

1、老师接着讲故事,并把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随机板书,学生反复读(目的是让学生和文中情感进行碰撞)

故事内容:”只有一个人例外……我再给您派活儿“(停下来设置问题辩论)

板书: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目光灰暗(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如果是你,你该怎么办?

观点一:吃完再干

观点二:干完再吃

(1)支持第一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老师设想:通过上一步的引导,大部分学生不会选这组

估计理由:吃完再干有力气

(2)支持第二个观点的同学,讨论自己的理由。

估计理由:

1、吃完不让干呢?

2、自己既然有坚定的信念,就应该干完再吃。

(3)两组开始辩论,辩论时教师捕捉双方有价值的信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人都这么饿了,先干活会很累的也干不好,这就需要人有坚强的毅力--一种品格。随机引出第三个话题:这活该不该认真干?[表面上看这次辩论和第一次的辩论的形式上一样,实际上这个环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个性张扬。学生在第一次辩论中还有些盲从、猜测老师的想法。通过第二次的辩论学生意识到这里只有民主、平等的对话,并没有完全的对错曲直,有个性的想法才真正的属于自我。学生将更加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情境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聚焦点三:一种态度做事认真针对上面的问题的答案

教师设想:全班学生估计说:认真干。同桌互相找理由

主要目的:是内化成一种品质

估计讨论结果是:

1、不认真干心里不踏实。

2、还不如不干白吃。

3、我妈教育我干活要认真干好。

4、干活时心态要好,既然干就干好。

5、吃的踏实。

当学生的意见达成一致时,说明学生在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的相互碰撞中提升到了一种品质,一种精神,这正是我们教学目的所在。

1、老师接着讲故事,边讲边板书难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根据上面辩论,让学生和课文主人公对照的过程)故事内容:”不,我现在就做……完“板书:赞赏惬意羡慕尊严(理解完反复读)

2、问题:什么是尊严?

聚焦点四:富翁=尊严

1、翻书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并互相检查。

2、互相交流、互相研读,画出重点词、句。

3、讨论什么是尊严?(通过讨论问题,让学生基本达成这样一个共识:这里的富翁,并不是指那些拥有豪华的物质享受或百万金钱的人,而是拥有着尊贵的人格魅力、相信劳动才能创造财富的人。这样的人的贫穷只是一时的,他会靠自己的尊严,凭自己的双手一点一滴的把财富创造出来,成为既有物质财富,又有精神财富的富翁。)

三、课文内化,使“尊严”成为学生的行为。教师总结: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形成一个人独特的人格魅力;劳动更能推动历史的进步。我们应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四、作业:运用本班图书、电脑网络,小组共同完成小论文:谈”富翁“板书设计:

五、学生老师信息收集、世界首富的故事。石油大王哈默的资料。

六、板书设计

xx

尊严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尊严》一课是四年级阅读课文,题目虽然简单,却耐人寻味。课文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冬天的逃难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并且娶到了杰克逊大叔的女儿做妻子。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做人必须要有尊严。本课我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检查预习,初知课文环节

课文文字浅显易懂,我通过预习卡的使用让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自学了生字新词,识记生字,理解词义,读通课文;同时课文的思路也已经理清。所以在课堂上我所做的就是检查一下学生们的预习情况。以此为依托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尊严”一词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文中没有直述尊严的含义,而是蕴涵在“哈默”的'故事中,让学生体会到他是个有尊严的人。

在引领学生深入阅读时,我牢牢地抓住“尊严”一词,让学生先理解字面上的意思,再思考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有尊严,哈默明明什么都没有,为什么说有了尊严就百分百是个富翁呢?从哪里看出哈默是个有尊严的人?继而引导学生找出杰克逊大叔和哈默的三次对话,通过对哈默的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进行品味,达到突破难点,真正理解文章中心。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我的重点放在启发学生想象哈默的心理活动上。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让学生体会哈默当时饥寒交迫,生活艰难。为下文的理解打下基础──即使到了这等地步,他还是不肯接受施舍;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这里要引导学生体会杰克逊的善良和哈默不肯接受施舍的坚决态度。在体会这组对话时与有感情的朗读结合起来,以加深体会。结合“狼吞虎咽”一词体会哈默饥饿的程度,要让学生懂得,哈默刚才不肯接受食物的精神之可贵,即使到了饥饿极点的时候,也要坚持先干活再吃饭。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

在理解了哈默的种种想法和坚持之后,我又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镇长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与文中人物进行情感交流,进而理解和认同杰克逊大叔的观点。

三、课外延伸,拓展练习在拓展延伸阶段,我以学校前阶段举行的拔河比赛为题材,设计了修改习作片段这一练习。让学生在拥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节课学到的写作时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来帮助了解人物内心的这一写作方法修改拔河片段,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四、结合所学,布置作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文章中另一主人公杰克逊大叔身上也有许多值得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是我并没有在课堂上拿出时间来分析人物。而是让学生依靠课堂上学到的通过动作、语言、神态、外貌等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在课后去解决问题,体会人物。

课堂上的学习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但是,学生们对人物优秀品质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本节课的学习过后学生们一定都会记住,一个人活得有“尊严”,他会受人尊敬;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有“尊严”,会令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比自豪。上课不仅仅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用一篇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在交流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

尊严说课稿4

一、科目:

语文

二、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因此,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

三、教学方法:

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

四、学法:

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

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

(二)课文插图。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

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

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

2、作业布置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后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读《尊严》有感

(3)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板书: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石油大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八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中彩那天》《万年牢》《尊严》《将心比心》四篇中外文学作品。本单元教材围绕“以诚待人”这一块单元主题展开。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侧面,通过具体的事例来彰显“以诚待人”的主题,在叙事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示人物的美好品质,引领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学

尊严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下面我主要从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教学背景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特色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主题编写的。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本文主要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要有自尊、自立、自强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本篇课文情感真挚,学生易理解,但对于文本深层的内容,仍需多读多想,与文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

因为学生几乎没有挨饿的经历,在解读文本时他们没法感受难民的那种饥不可耐,这使他们在理解哈默宁愿忍受饥饿而不愿意不劳而获时的那份尊严会有困难。因此,借助多媒体出示难民图,让学生有直观地感受,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哈默与其他难民进行对比,从而感知哈默身上的尊严,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本课教学共两课时,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学会14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因此我把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例如:“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等等句子的体会。而我将教学难点定为,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回顾词语,导入新课;初步阅读,整体感知;细赏文本,感悟尊严;读写结合,练笔作业。下面,我将教学过程的四个本分加以详细说明:

(一) 回顾词语,导入新课。

尊严 逃难 善良 朴实 款待 例外 喉结 赞赏 捶背 僵硬 许配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设计意图】在第二课时分析文本之前,先回忆第一课时对于生字词的学习,这样既能够巩固基础知识,帮助正确阅读;又可以再次强调难理解的词语,帮助理解文意。

(二) 初步阅读,成体感知。 问: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在掌握生字词之后,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大意的能力,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三) 细赏文本,感悟尊严 。

1、出示难民的插图,说说年轻人作为逃难人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逃难的人“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的样子,以及相同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更能够体会到难民此时饥饿难耐的境况,同时也可以引入“外貌描写”的概念。

2、默读课文,找出对于年轻人动作、行动方面描写的语句,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本文对哈默的形象是通过对他的外貌、语言和动作的细致描写来体现的。所以让学生找到“动作描写”的'语句,并体会该动作描写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能够很好地指导人物写作中如何利用动作描写去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3、默读课文,找出年轻人与杰克逊大叔的三次对话,体会对话的深刻含义,并且分角色朗读。

【设计意图】学生独立找到三处“语言描写”,再与全班汇报交流。这样既培养了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分角色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情感的体悟和理解。

4、合作探究:①年轻人为何执意先干完活儿才肯吃东西?

②杰克逊大叔为什么要留下这个年轻人? ③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你如何去理解?

【设计意图】本篇课文语言相对较好理解,所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去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感悟文章主题、升华文章情感的部分,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三个问题,三个层次,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理解逐渐感悟年轻人对“尊严”的坚持,自爱、自强、自尊的高尚品格;以及杰克逊大叔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还特别需要重点去强调“富翁”与“尊严”之间的联系,从而体悟尊严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

5、你想对一无所有的难民哈默说些什么?你想对“石油大王”哈默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基于对课文中“尊严”的理解和感悟,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对一贫一富两种不同身份的哈默说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在不同境遇下对“尊严”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深化文章的主旨,加深学生对尊严的体悟,更培养学生独立抒发自己观点和想法的能力。

(四)读写结合,练笔作业 。

练笔题目:选取你熟悉的一个人,利用外貌、行动、语言描写,写一件小事。

【设计意图】以读悟写,读写结合。通过学习课文中哈默的外貌、行动、语言方面的描写,自己尝试用此方式去塑造人物,及时对课文写法进行巩固和训练,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五、教学特色:

1、教放有度,以学生为主体。

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选取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训练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理解“尊严”的深刻含义,并在体会文章主旨、升华情感的部分多加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读悟写,读写结合。

在学生自主体会文章塑造人物特点的方法的同时,及时加以训练,以小练笔的形式巩固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技巧,做到以读悟写,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略

六、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对《尊严》第二课时教学说课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教学上我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今后去慢慢改进和提高,真诚地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多提宝贵意见,我将虚心像您学习和请教,再次感谢您的倾听和指导,不胜感激!

尊严说课稿6

一、结合学情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五年第七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单元主题为尊严,《为了他的尊严》就是以这个中心意义命题的。独臂乞丐用实际行动证实了自己的价值,说明了人一旦有了自尊,就有勇气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创造奇迹。尽管学生在本单元的前两课对尊严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理解尊严对生活阅历较浅的四年级孩子来说仍有一定的困难。为了更好的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反复钻研教材,找准矛盾点加以突破,构建了“直入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课堂结构。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3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在读悟中感受女主人的自尊和尊人之举,领悟乞丐尊严觉醒的动力和影响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才能有尊严”的道理。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独臂乞丐的言行、神态,体会其复杂的心理变化,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尊严和唤醒尊严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

(一)说教法

1、突破法。采用“突破法”,由“感受亮点——理解亮点——辩论亮点——升华亮点”构成完整的教学链条。

2、以悟促读法。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从理解—感悟—想象—表达形成一条切实有效且环环相扣的训练线路。

3、自主、合作、探究法。围绕“什么是尊严”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参与阅读、感悟和辩论中学会交流合作。

(二)说学法

1、朗读感悟法。以妇人的话为突破口,抓住乞丐搬砖前后外貌、心理、语言、身份的不同进行比较、感悟,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说促思法。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教材,抓住文章的发散点,通过学生想象、补写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3、读写结合法。树立大语文观,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尝试名言创作,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达到深入理解文章主旨的目的。

三、体现课标说流程

教学流程:

板块一:回顾质疑,直入重点

这篇课文比较长,如果串讲的话,势必会减少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显得琐碎。因此,在简单的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后,直入重点,启发学生围绕妇人的话进行思考、质疑,从而产生主动探究的愿望。

板块二:深入探究,感悟全文

1、多形式训练,突破重难点

这一环节的教学紧紧围绕“搬砖使乞丐前后发生了哪些不一样”这一问题展开,共分四步来突破。

①读中感悟,悟后对比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为了让学生的情感从对乞丐的同情变到敬佩,我先让学生找一找“描写乞丐搬砖前后不一样的句子”,然后通过“朗读---感悟---对比---再读”的形式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发生变化。

②角色互换,感悟内心

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独臂乞丐复杂的心理变化,接着我采用角色互换的.方法教学,(课件)问学生:“假如你是乞丐,你会怎么说呢?”逐步引导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感悟乞丐的内心世界。

③范读引导,启发想象

第4自然段是课文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学中我采用范读引导、启发想象的方法,请学生在这段的发散点写下自己的感悟,然后有感情地朗读。这样巧妙的处理,使理解、感悟、表达融为一体,让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的“读悟”中发生微妙的变化,从而懂得劳动可以使人获得尊严的道理。(板书靠劳动有尊严)当学生理解了重点,再理解妇人的话就轻而易举了,从而也就突破了难点。

④水到渠成,解决习题

此刻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这时紧扣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体会乞丐究竟从女主人那里得到了什么,可谓是水到渠成了。

2、再辩尊严,深悟尊严

学生通过多形式训练,理解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对“尊严”的理解并不深刻。因此,我结合本班学生的知识现状,大胆设计了一个“辩论”的环节。以故事形式讲述“语文天地“中的《嗟来之食》,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将提出的各种观点概括成相反的两种观点,然后组织学生辩论。辩论中学生可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充分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可用本节课的事例。这样通过辩论就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什么是尊严。

3、词语评价,回顾全文

这个故事的明线是写乞丐,而暗线则是在赞扬这位睿智的老妇人。让学生评价老妇人,实质是对文章总体的回顾和总结。此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进行评价,既教给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又凸现了语文课的工具性。

板块三:升华情感,编读名言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和解放孩子。”为此,我设计学生编读名言的环节,旨在通过教师范写名言引导孩子用简练的语言进行概括、大胆编写名言。及时补充相应的名言又把孩子的视野引向更广阔的天地,既培养了能力又激发了兴趣。

板块四:回顾尊严,总结全文

为了突出主题,回归整体,最后以“妇人通过搬砖这件事,让乞丐知道了什么是尊严,也让乞丐懂得了怎样做人”结束全课。

板块五:自主选择,摘抄积累

结合教材学生摘录笔记的要求及单元目标,我设计了较灵活的作业:摘抄背诵本课自己喜欢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或有关尊严的名言。

板块六:随机板书,凸现主题

随机板书即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亮点”进行板书,这样既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又起到引领作用。

整堂课教学,我始终把时间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文本的美,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和内化,在读中训练语言,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尊严说课稿7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维护人格尊严—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维护人格尊严》是初二《思想品德》第六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的第二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课题《维护人身权利》,了解了法律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利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而学习《维护人格尊严》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规定,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这为后面《保护个人隐私》的学习做了铺垫。处于重要的地位。

2、学习目标要求:

(1)、知识与能力

A、使学生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和内容,区分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教材单独1个学习单元)的具体内容;

B、能够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判断侵犯公民人格尊严中哪些权利;

C、了解未成年人人格尊严受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会保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人格尊严的内容包括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这些权利与每个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也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尊严受到伤害时,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逐步扩展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个人修养,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培养平等待人,尊重他人人格的道德修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理解人格尊严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明确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的含义及法律规定。

3、教学内容

“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介绍了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所包含的内容,分别阐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四个方面的内容及法律规定。

二、说教材重点、难点

学情上看:

1、认知结构方面:“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内容,要具体到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学生才易于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未成年人对这些权利的认知较差,对发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有关事件,中学生甚至不懂得判断是否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2、情感方面:在21世纪的文明社会,人格尊严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学生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事情与被他人侵犯人格尊严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要教育学生重视维护他人和自己的人格尊严.形成和发展尊重人格尊严的情感。

3、生活背景方面:尚有部分初中学生的文明素养不高,也不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有时会发生自己的言行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而不自知的情况,当事人还以为自己仅仅是在开玩笑,不理解甚至不知道,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是违法的,因此要加强法律意识的培养,提高道德和法律素质。

教学重点: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在教材中是公民的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以及学生的人格尊严的权利意识淡薄的实际,确定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人格尊严的理解;道德高尚的人能自觉维护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依据本课教学内容“人格尊严”是比较抽象的,以及上述的八年级学生的学情,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法:

依据上面学情分析,主要采取

(1)、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2)、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此外,还采取归纳法、演示分析法等。

2、说学法:

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遵循“具体—抽象——具体”的认识程序,采用小组探究等学习法,在尊重学生认知规律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理解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此外,还采取,引导学生能举一反三,积极培养发散思维。

3、说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4、课时安排:本单元共3课时,这里说的是第一课时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们的人格尊严权利。

四、说教学模式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将采用“激励——质疑——探索——体验——感悟——创造”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这种方法有利于把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学生的心理感悟与体验、探索与学习、实践与创新、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有机统一起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以达到发展学生能力和素质的目的。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课前准备:

教师:

1、根据教材的需要搜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有关维护或侵犯人格尊严的典型案例和素材,并制成课件。

2、认真学习有关人格尊严的法律条文,收集法律依据。

学生:

1、寻找发生在身边(学校、家庭、社会)的有关侵犯人格尊严的事件。

2、查找学习相关法律法规。

教学程序

A故事导入 引出话题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a(故事描述)广州白云机场有一乞丐在行乞时,有一个乘客鄙夷地将施舍的钱用力地扔在乞丐的脸上,该乞丐不满这种施舍态度,认为有伤他的自尊,他说:宁可饿死、冻死也不需要这种施舍。根据这件事,让学生以“乞丐有尊严吗?”进行思考。

b(引导学生阅读)课文P36“情境探讨”(体罚学生—家庭暴力—侮辱性的绰号)并回答书上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乞丐有尊严吗?”的思索,引出对人格尊严权的学习与讨论,引发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振动,从而为下文在法律上认识人格尊严打下基础。设置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场景,勾勒出“生活画面”,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激发学生寻找问题、探求问题的兴趣,从而创设出良好的活动氛围。

B.理性思考 学习权利

(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来进行新授知识的教学)

(1)活动内容: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故事和教材中相关的知识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①什么是人格尊严权?②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设计意图:挖掘故事与教材中蕴涵的“理”,帮助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结构体系,使学生系统地、宏观地把握所学内容,从而增强思想品德课的理性魅力。

(2)活动内容:学习“肖像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活学活用——我来当法官”和课文P37“个案研讨”——《报社侵犯了小陆的肖像权吗?》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哪些行为是侵犯肖像权的行为。

设计意图:“我来当法官”的活动,寓教于生活中,让教育回归生活,凸现教学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相联系。通过活动,联系现实,分析案件,处理案件,提高了自己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身收益。

(3)活动内容:学习“名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作探究——小林的做法和说法对吗?”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哪些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到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种种行为,深刻地感受到侵犯名誉权行为给受侵害人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并明确这种行为要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法律的制裁,从而引起广大学生的共鸣。

(4)活动内容:出示两幅图片,引出“荣誉权”;再学习“荣誉权”的含义及相关法律规定;最后进行“情境研讨——周老师对小陈的处理对吗?”。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本案例的辨析,让学生知道在回答法律问题时要养成事事以法律为依据的习惯。

(5)活动内容:出示“李士松案件”,引起学生思考;进而学习“姓名权”的含义及有关法律规定;再对“情景剧场——秦寿生的故事”进行分析;最后“探索——以他人姓名给别人捐款是否侵犯姓名权?”。

设计意图:通过了解案情和思考,要求学生明确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懂得侵害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从而提高学生的维权意识。

C课堂小结(归纳法)

设计目的:使前后知识形成系统、网络,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懂得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D自我反思与评价

活动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没有疑问?

设计意图:反思是认识过程中强化自我意识、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的重要形式。通过这一环节,能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E、作业设置:(多媒体展示)

(1)、练习。设计目的:围绕本课时主题选择有代表性选择题进行训练,力争突出体现本框的重点、难点,目的是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使学生达成本课的学习目标。

(2)、(活动探究法)查找〈xx〉、〈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关于对公民人格尊严的法律规定条文。为下一课时“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的特殊保护”的学习做铺垫。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运用直观式,这样看起来条理清晰,思路明确,重难点突出,学生容易知道本课的基本知识,便于今后复习、掌握。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与方法为主线,(以材料为依据,以媒体为手段,以觉悟为目的,)本着“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的教学理念,尽量做到“两个突破”,即一是突破课本课堂的束缚,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二是突破“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所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还要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适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与反映,灵活应变,因势利导,尽量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真正体现“生活教育化、教育生活化”。

尊严说课稿8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薄白鹧稀笔强翁獾拿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但是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反而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人物分析中体会理解感悟。课前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还有对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可在班上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过高要求。

二、说教法及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三、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呈、惫、堪、捶)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

格言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加深对《尊严》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文章主题。)

(五)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训练

1、总结

课文是运用哪些描写方法表现出年轻人自尊自强的品格;作者在写作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哈默在哪些方面的人格魅力值得我们学习。(这部分注重让学生进行自行总结梳理)

2、作业布置(第一项作业尽量当堂练习)

(1)模仿格言的写法,把自己对尊严的理解用一句话写出来。(如:尊严,就是拒绝乞讨。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尊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宝贵的东西;一个人其他什么东西都可以放弃,惟有尊严不可弃之。)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尊严的文章来阅读。

以上几个步骤安排,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同时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五、说板书设计

尊严

年轻人杰克逊

赞赏

尊严说课稿9

一、教材简析:

《尊严》这篇课文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这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严,就有可能拥有财富乃至一切。

我认为,这是一篇有助于学生独立阅读、感悟、理解并从中明白一定道理的好文章,可以让学生在吸收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时,应该营造相应的氛围,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自悟,理解课文内容,来感受哈默鲜明的人格魅力,明白其蕴含的深刻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目标:

根据这篇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四年级段的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要关注课堂中的字词教学;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等阶段要求。我第一次为课文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自主识字若干个。理解并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惬意”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学结束,我发觉本课的字词教学明显学生学得不够主动,也欠扎实。情感目标中的懂得一个国家必须有尊严,根本无法在教学中落实。对照目标制定的要求,我发觉自己的知识目标的制定没有达到明确、具体的要求;而情感目标的制定没有做到贴切二字,符合四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于是,我根据目标制定要求及我班学生对前、后鼻音易于混淆的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了适当调整。

第二次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自主识字“朴、款、羡、僵、捶、惬、惫、堪”。理解并积累“惬意”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

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意相对而言有些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分别定位在以下两个方面。

教学重点: 通过抓住哈默的言行、神态,体会他自尊的可贵品质。

教学难点: 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将来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的含义。

四、教学设计过程:

根据第一次的.教学目标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初次尝试教学时的安排是这样的:

一 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尊严》这篇课文中有一个逃难者,他的表现与大家是不一样的。他是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根据学习要求进行自学。

二 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要求:

1、默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

朴实 款待 羡慕 僵硬 捶背 惬意

疲惫不堪 狼吞虎咽 骨瘦如柴 脸色苍白 面呈菜色

开火车读词

正音“惬”,释义(舒服、满足、畅快)

齐读“逃难人迫切需要别人帮助的词”

教后反思:学生学词缺少主动性,重点不突出,像“沃尔逊”等这一类外国人名、地名比较拗口、难读,未帮助学生很好梳理、朗读。

2、根据提示试着自己概述课文内容,并在小组中交流。

一群逃荒的人来到一个叫沃尔逊的小镇上,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但有个叫哈默的年轻人却和别人不同:当别人“狼吞虎咽”时,他却问有什么活儿要干;当镇长让他吃了饭再干活时,他坚持要先干活;当他付出了劳动并确认对方满意时,他才“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后来,镇长杰克逊把他留了下来并把女儿许配给了他。他这么评价哈默:“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教后反思:此处的概述内容虽有整体进入的意识,但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概括的要求太高,放在初读课文时显得过难了些。

三 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1、从文章结尾处导入

师:读了文章,我们发现杰克逊真是一名伯乐,因为二十年后(引读文章最后一节)

2、从杰克逊对哈默的评价进入课文。

出示杰克逊评价哈默的一句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抓住其中的矛盾之处,进行质疑,深入理解课文。

为什么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

面对沃尔逊人的款待,年轻人与其他逃难的人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原本设想学生自己默读课文,自主圈划其他逃难人的表现的句子及描写年轻人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有关词句,小组交流体会年轻人的尊严所在。但是,学生的交流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他们的理解仅停留于词语和句子,课堂气氛也显得沉闷而呆板。

如,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生1)仰:没把自己看低,有骨气。

(生2)从这句话看出,哈默不肯平白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

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生3)灰暗:失望。因为他抱着这么一种想法如果没活儿,他就不能吃这些食物。

(生4)喉结上下动了动:咽口水时的动作。说明饥饿难耐,仍强忍困乏。

四、扩展延伸,深入体会作者写作目的

1、补充《膝下有黄金》,结合两篇材料,理解句子。

2、积累有关尊严的名言。

教后反思:补充《膝下有黄金》一课课堂时间根本不够,而名言的使用仅限于积累有些资源浪费。

如何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在高老师的指导下,我对这堂课的部分教学环节进行了调整,重新安排了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二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三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四积累帮助感受“富翁”的含义

具体如下: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感受饥饿、困乏

1、借助媒体或课件等创设情境,向学生展示自然灾害带给人们的无情的损害、灾害。人们由于遭灾而饥饿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灾难带给人们的痛苦,进入情境。

1师: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

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 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此处资料补充的目的如下:1、在老师讲述的时候,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习惯;

2、通过这些生活情境资料的补充,引导学生关心生活;

3、通过这些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欲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

2、教师引导谈话:假如你是逃难人之一,有人把食物送到面前,你会怎样做?

(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心理。)

3、导入课文内容。

师:在我们今天学习的《尊严》这篇课文中有一人例外。他是谁?他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在小组内交流。

(此处落实默读的训练要求和进行概括能力的训练。)

第二环节:默读课文,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检查自学情况的注意点:“惬意”这个容易读错的词,帮助学生正音、释意

“沃尔逊”这类外国地名比较拗口、难读,要帮助学生读准。

2、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说第一节,并请学生概括年轻人怎么做?

年轻人不愿意不劳而获,他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此处学生对这一句话的完整概括就是对整篇课文内容的全面把握)

第三环节:阅读研讨,体会“尊严”

1、启发学生抓住矛盾质疑深入理解课文:年轻人是否不如其他逃难人那么饥饿呢?默读课文,来找到相关语句,体会年轻人的饥饿和困乏。

① 逃难人的外貌描写: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此句因年轻人也是逃难者这一,故也能体会出他的疲惫、困乏。)

②外貌描写: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③动作描写:年轻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2、引读串讲年轻人的语言:

1)引读年轻人的语言:

师:是呀,年轻人极度疲惫,他是如此迫切的需要食物的补充,但是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回答没有什么活儿需要他做时,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当杰克逊大叔让他吃过饭再干活时,他站起来说:“(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2)引读时随机创设情境进行串讲体会:

如,如果没有活儿让他干,会发生什么事?

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此时他在想什么?

他不是可以吃完了饭再做吗?

(目的:帮助学生关注他们未关注到的信息,引导学生想象)

3)再读年轻人的语言,说说从他的言行中,体会到了什么?

〉一种骨气;不无故接受别人的馈赠;劳动换来的食物才能让人吃得心安理得……

3、用关联词概括、理解哈默的“与众不同”:

提供词语:疲惫不堪、骨瘦如柴、脸色苍白、面呈菜色

虽然( ),但是( )。

(目的:对学生理解、运用、概括的能力的一个综合训练)

4、侧面体会年轻人的“尊严”

※对于年轻人的表现,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赞赏他哪一点?

※思量片刻后,杰克逊大叔怎么做?你明白大叔这么做的用意吗?

〉为了不伤他的自尊

5、师:面临饥饿,还想到要保存自己的尊严。年轻人一定是个了不起的

人,难怪杰克逊大叔把他留了下来,很快他成了( )。过了

两年,( )。杰克逊大叔这么评价年轻人:“( )”。

6、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感情朗读,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个故事。

第四环节:积累帮助感受“富翁”的含义

1、补充名言警句,进一步理解“尊严“

1)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2)《礼记中庸》: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3)毕达哥拉斯: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劣的事情:要紧的是自尊。

2、通过引读结尾一节,谈对“真正的富翁“的理解:

师:事实证明杰克逊大叔的见解是正确的。后,(这个年轻人果然拥有了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他就是石油大王哈默)。现在,你明白当初杰克逊大叔说的哪句话了吗?

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是个百分之百的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尊严比任何财富都重要,都宝贵,告诉我们只要有尊严,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五、布置作业:

1、让学生收集和尊严有关的一、二句名言背一背或收集有关尊严的小故事读一读,写写体会。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作业(1)目的:语文的学习是以一篇课文为依托,把学生引到广阔的语文世界中,让学生读更多的文章,在多读中,开阔视野,增强积淀为目的的。

作业(2)目的:学生复述能力的培养。

尊严说课稿10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释:1、说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点、难点;5、说教法与学法; 6、说教学过程;7、说板书设计; 8、说教学反思。

一、本课题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课的第一框,本单元讲我们的人身权利受法律保护,而本课生命健康权是首要人身权利,人格尊严权是人身权利中的核心权利,它是作为“人”应享有的最起码的底线权利,学习本框知识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十分必要。

二、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侵犯学生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时有发生,但由于学生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因此不能意识或分辨出一些行为已侵犯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依法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就无法谈起,所以,加强学生对人格尊严权了解、认识十分必要;由于受家庭社会的不良影响,部分学生唯我独尊,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使学生认识到自觉尊重他人既是道德的要求,又是法律的要求,学会尊重他人,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必要。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人格尊严权利和名誉权的内容,明确法律保护每个公民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增强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的法律意识,能自学尊重他人,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权的义务。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根据新课标要求: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所以我确定本课重点为: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2、根据初二学生实际情况,因为人格尊严权中,名誉权最容易受到侵犯,所以我确定难点为: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

五:教法与学法:

1、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本课的教法是:合作探究法、情景案例分析法等。

2、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过程:

首先从导入开始,课堂导入的好坏,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故事导入,有感而发,从“乞丐有尊严吗”说起。

1、学生阅读材料,根据这件事,在网上许多网友发表了评论,老师指导学生加入网评,让学生动脑、动手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出人格尊严不可辱,点明课题。

2、学生列举身边侵犯人格尊严的现象,老师展示图片。通过这项活动让学生认识人格尊严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课文34的案例,让学生控掘生活中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例,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出主意自主合作讨论学习,老师点评,充分肯定学生见解,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认识人格尊严不可辱,归纳人格尊严的含义、地位及其内容。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指导学生阅读法律条文,呈现书上法律条文。

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名誉权最容易受到他人的侵犯。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名誉权。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小组评价,生活再现,从评价活动谈个人名誉。

小组任选几位老师和同学对他们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引导得出名誉的含义,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好的名誉的益处,明白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一个人的良好表现。

2、七嘴八舌,情景辨析,带着问题分析案例。

(1)组织学生看书,36----37案例:受冤枉的大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分别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加以说明,老师点拨:使学生懂得:品行端正是获得客观评价的前提;品行端正不一定会受到相应的客观评价。老师进一步提问,面对不公平的评价你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与学生一起解决这一问题,并且指出侵害名誉的危害。

(2)、再通过38页案例分析,填写表格内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侵犯名誉权的行为的表现及其后果。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懂得我们享有法律规定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从而突破难点。

(三)尊严无价,知识延伸,拓展提高

展示“尊严无价”材料,学生阅读后思考,自主探讨, 从中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他人尊严,升华到维护国家民族的尊严,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得到增强,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争做一名有尊严的中国人!

(四) 为了巩固重点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树立维权意识,将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突破难点,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设计了知识运用“维权行动”

七、根据板书设计实用性,直观性原则,我的板书设计是:

一.人格尊严不可辱

1、人格尊严权含义

2、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表现

二.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

1、名誉集中体现了人格尊严

2、公民享有名誉权的意义

3、名誉权的(主要表现)

4、名誉权的法律保障

八、说教学反思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反思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最大的'亮色在于充分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我在教学设计上,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景,构建生活化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新课导入上,我选取广州白云机场中乘客与乞丐发生的故事为素材,激发学生思考:乞丐也有尊严吗?本故事较能吸引学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一定会有不少同学提出自己独特个性的见解,自然就得出“人格尊严不能辱”这一教学主题。再如在教学“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这一知识点时,整堂课我设计了许多师生互动活动。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讨论活动中,学会了知识,学会了交流。教师只是作出适时、适当的点拨和评价,力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不足之处在于课堂容量太大,有些知识点欠深入,学生回答问题可能会只顾及部分学生,没有照顾到全体。

朋友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个有尊严的中国人,尊严是一个人支撑信仰与生命的骨架;尊严是一个民族永不下跪、永不屈服的铮铮铁骨,是人类走向文明,走向兴旺发达的希望和灵魂。中华民族是一个相依相存的民族,中有互相维护和建构做人尊严,这个民族才是一个有希望有尊严的伟大民族!谢谢!

尊严说课稿11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大家辛苦了!

我是语文组14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7尊严),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3分钟)

《尊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组第3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板书:人)。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

《尊严》题目简单却含义深刻,它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人可以没有财富,但必须要有做人的尊严。尊严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

本文中,尊严是贯穿全文的一条暗线,虽然学生并不能从课文中一下子想到尊严,但课文对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描写散见于课文中,这些语句生动地表现了年轻人自尊的品质。因此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尊严,让学生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本文的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再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朴实、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另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

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学法上,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学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三、说教学过程:(5分钟)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我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用两三句话描述插图内容。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提出问题:年轻人为什么人拒绝食物?随后揭开课题,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板块:自读自悟,小组讨论交流。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刚才提到的问题,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

在小组讨论时,老师巡视,适时指点小组的学习。

第三板块:了解学情,以学定教

先请每组派代表汇报: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段落读懂的?还有什么不懂的?(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同时确定施教重点,做到教学有的放矢,简简单单教语文,实现高效课堂,同时也是为了落实中年级阅读训练的目标:“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第四板块:围绕重点句理解课文,体会“尊严”。

首先出示重点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句也许学生在汇报不懂的句子时已经提出)我让学生再细读课文,找出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的句子。再想一想,从哪里可以看出哈默有尊严。

本环节中的做法,是将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尊严的含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是落实四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实施的具体策略有:

1、哈默和其他难民行为对比

2、分角色朗读哈默和镇长的对话、谈体会

3、课堂小练笔:加入人物说话前的心理活动

第五板块: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再对课文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后,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板书:自尊自强、尊重他人)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第六板块:安排作业,复习强化。

为了复习、强化学生所学知识,让学生再次体验课文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我安排学生以下作业:

1、自创关于尊严的名言。

老师出示多媒体范例:尊严,就是自尊、自爱、自强。——张三

2、以“人穷志不短”为题,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实现读写结合。)以上是我教学过程的安排,下面说说本节课的板书设计。

四、说板书设计。(1分钟)

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尊、自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而一个大大的人“人”,则是暗示着人头顶青天,脚踏实地,对自己要自尊,对别人要尊重,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板书设计:

最后,我谈一下本节课教学效果。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尊严说课稿12

王海英老师的《尊严》一课给了我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教学中,老师紧紧围绕“尊严”来展开,让学生明白年轻人在什么情况下讲尊严,从这个切入点入手,突出了重点,自然而贴切。王海英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能利用课件来营造学习氛围,为学生提出自学的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进行教学,多次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懂得按劳取酬的道理,让学生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使学生明白了,在日常生活中既要做一个像哈默一样自尊、自爱、自强的人,又要做一个像杰克逊大叔一样善良、朴实、有爱心的人。特别是在细读课文时,教师让学生从描写中体会年轻人哈默的尊严。如年轻人哈默作为逃难者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又是什么?学生自读、自悟学得很认真。

第二、王海英老师能够抓住理解杰克逊对女儿说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一重点贯穿整节课的教学,这很好。

然而,金无完赤,人无完人,再好的一节课,也有它的不足,建议教师应该加强对朗读的指导,学生对“尊严”一词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应加以指导,对中心句“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句话要进一步深入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还有合作探究学习精神不够,语言积累有待到位。

尊严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描写的是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面前的食物,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东西,只能在帮忙干完活以后,他才吃这份食物.后来,他留在杰克逊家里干活,成为庄园里的一把好手.从这件事可以体会到,尊重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所以引导学生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谈话中,认识到这种自尊的可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编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文章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尊,自强,自立的精神.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尊严”是课题的名称,也是贯穿全文的主旨.但是空洞地告诉学生“尊严”的意思反而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应该注重让学生在人物分析中体会理解感悟.课前还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尊严”的人生格言.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中.如,年轻人“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可是当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问的是,“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当听到“没有”时,他的“目光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在要求先吃饭再干活时,他仍坚持:“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为了加深学生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了解,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他的心理活动.如,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想象他是怎么想的;当听到“没活”干时,他会怎么想;当杰克逊大叔要他捶背时,他又是怎么想,从而深入体会他自尊自强的品格.还有对杰克逊大叔的话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可在班上组织讨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谈自己的理解,学生能理解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不做过高要求.

二,说教法及学法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并且整堂课将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洋思教学模式为主框架.

三,说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呈,惫,堪,捶)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

(二)展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

(1)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

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

(3)议一议

引导讨论要放开,自由表达,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学生要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有的学生针对当今社会上肢体健全的人而在街上行讨的行为表示鄙视,同哈默相比,简直毫无尊严可言;有的学生针对成绩差的学生懒惰,撒谎的坏习惯提出批评和忠告,教他立志做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针对自己作为一个班干部谈了如何做一个讲诚信,热心帮助别人的有尊严的人.学生的独立见解和独特感受.让人深受感动和启发.学生很轻松地体会到:尊严是一则广告;尊严是一种力量;尊严更是一种崇高.尊严对一个人多么重要!他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人有了尊严会不断发奋努力.尊严是一笔无价的精神财富,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鼓励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什么时候都要有尊严.(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学生的品格受到了陶冶.)

尊严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本册第二组的第三篇精读课文,起着承前启后,化知为能的作用。本组课文的专题是以诚待人,要求学生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

《尊严》主要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在年轻的时候,在一次逃难中,尽管极度的疲惫和饥饿,但他仍坚持以劳动换取报酬,体现了个人的尊严,也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与赏识,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应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在理解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基础上理解、感受到高尚的情感——尊严。我认为编者把一篇文章选入教材应该有他的理由,应该能够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这一特点。《尊严》这篇课文思想上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懂得什么是尊严。在阅读过程习得语言,体会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写具体的表达方式。

从学生角度出发,这是一件特别的小事,究竟在哪特别,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想到尊严,尊严对于他们而言早已存在于生活、学习中,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让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哈默身处困境却仍不放弃原则、放弃自尊的高尚人格也成为我这节课最大的关注点。

二、说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在结合学生实际我预设了以下三个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自主学习“捶、惫”等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疲惫不堪”及“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2、能力目标:抓住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理解并积累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坚持劳动后再接受食物的事,让学生懂得一个人必须有尊严,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以上三个学习目标的设定涵盖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说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众所周知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便能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给予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在学法上我主要以“读文章、品语段、悟内涵、写感受”为重要关注点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朗读法、阅读讨论法、课文分析法、情境创设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要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四、说教学流程

接下来我来说一说我的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第一板块:谈话导入

引用我国古代的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初步感受尊严。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提出问题。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预习,学生以对课文的字词以及基本内容有了初步的学习,这一板块对学生进行检查,还有把课文的朗读情况进行检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以便让我们在这一节课进一步的学习。

第三板块: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1、想一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与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么,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划一划描写他外貌、动作和语言的语句。在旁边批上你的感受。

2、讨论讨论:课文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尊严”?从年轻人哈默和杰克逊大叔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在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中,品味语言是重点。在充分阅读,自主学习之后,我引导学生交流。重点理清哈默与杰克逊大叔之间对话的三个层次:1.请求通过劳动来换取食物;2.哈默表达了自己不劳动不能够吃饭;3.坚决表示我要先劳动再吃饭。三个层次同时表现了杰克逊大叔的.仁爱之心和哈默必须通过劳动得到食物的坚决态度。我采用重点细读的方式来学习哈默的三段对话,深入体会哈默在以劳动来换取食物这个问题上他的情感和态度,感受他由真诚的请求到恳切,再到坚决的情感和态度,感受尊严,抓住“狼吞虎咽”等重点语句,反复读加对比读体会年轻人饥饿至极但依然坚持先劳动在吃饭,进而理解他讲尊严之可贵。在此基础之上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

接着重点分析杰克逊与女儿的谈话,体会尊严的可贵之处。杰克逊大叔的对话不长,但是这句话既是全文的重点,也是学生理解上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提倡学生个性化朗读,个性化感悟与体会,相互交流,互相启发,并理解“富翁”真正的含义,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中的重点,它含有丰富的哲理,说明一个人能够自尊,必然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这为他以后创造财富并有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四板块: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尊严是无价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你

认为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尊严呢?请大家畅所欲言。

五、说板书设计:

逃难人

7. 尊严(哈默)

尊严说课稿15

一、说教材

《尊严》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7课的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命运的故事,获得的启示是:做人要自尊自强,尊重他人。新课标指出:“中年级学生在阅读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基于此,结合教材特点及本单元训练重点——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思考文中故事对我们做人处事有什么启示。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与能力:理解并积累“骨瘦如柴”、“狼吞虎咽”等一些描绘人们苦难生活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来体会描写哈默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哈默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自尊自强,尊重他人,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

基于以上学习目标的设定,我认为理解杰克逊大叔的话:别看他现在什么也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是本文的中心所在,也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我会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信心,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方法得当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重难点的提出,在学法上我主要以“读文章、品语段、悟内涵、写感受”为重要关注点。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方法确定为情境创设法、朗读法、阅读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师在课堂上充当的是情境创设者、组织者和引领者,以一个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读、品、悟、写的过程。

三、说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朱自清、闻一多的故事、有关尊严的名人名言、小练笔本

四、说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听写句子: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谁能猜猜老师为什么要让你们听写这句话?这句话是谁对谁说的?)

2.根据句子引导学生质疑:(就这个刚才听写的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老师给予客观评价。)

为什么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

为什么杰克逊大叔说哈默有尊严?

……

设计意图:听写的句子是文中的中心句,也是关键句。本年段阅读教学目标提出: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那么此环节为学生创设质疑情境,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当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才会积极主动有效。

第二板块:品读言行,感悟“尊严”

(一)整体感知,初识“尊严”

1.根据课文内容,你认为“尊严”是什么意思?

2.揭示细读目标:词典中“尊严”的解释是“尊贵庄严”,可这个解释抽象难懂,我们要深入阅读课文,去感悟文中人物的“尊严”是什么?进而加深对“尊严”的理解。

设计意图:本年段阅读教学目标提出:“能借助字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当学生经过查阅字词典,并结合课文,初步了解“尊严”的含义,为下面的感悟“尊严”做好铺垫。

(二)品读言行,感悟“尊严”

1.处境烘托“尊严”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抓住描写逃难人处境的词句,想想他们的处境怎样?

一个寒冷的冬天────冷

面呈菜色、狼吞虎咽──饿

疲惫不堪──────累

(2)逃难人在这样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处境中,最需要的是什么?(食物)

2.言行体现“尊严”

(1)过渡:饥不择食,人之本能。可面对丰盛可口的饭菜,一个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却拒绝吃,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用笔勾画出描写年轻人言行的语句。

(2)抓住言行,感悟朗读

A.学生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勾画句子。

B.学生汇报勾画的句子,课件出示。

C.指导学生品读,相机板书。

语言:言为心声。年轻人哈默在故事中只说了三句话,却展现了他高尚的内心世界。请认真读读这三句话,想想他有什么尊贵庄严的品格?(要靠劳动获取食物)

动作、神情:请大家再去品味一番年轻人的几个细小的动作、神情,你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动作 语言 神态

仰自尊自爱有活干吗? 面呈菜色

站自食其力不能不劳动 饿 脸色苍白

蹲尊重他人做完再吃 枯瘦如柴

D.小结。哈默的“尊严”就是自尊自爱、自食其力、尊重他人。

3.成功源于“尊严”

(1)齐读最后两段。

(2)讨论:哈默的成功靠的是什么?

(3)仅仅靠的是他的尊严吗?杰克逊大叔在哈默的成功中起了什么作用?

研读:课文中三次写到了杰克逊大叔的心理,找出来读读,杰克逊大叔都在想什么?从中你体会到杰克逊大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善良、仁慈、维护他人尊严)

设计意图:通过引领学生找第一自然段描写逃难人处境的词句,设身处地的联系课文中人物的遭遇,从而产生怜悯之心,认识到哈默即使在面临这样绝境的.情况下,还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这衬托出他有自尊。再者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表达言中之情,抒发个人胸臆。我是引领学生抓住描写人物的言行的词句,深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通过人物神态的描写,凸显哈默的为人处事原则;通过人物语言的朗读,再现哈默高尚的内心;通过人物动作的品读,体会哈默小事见尊严。神态即心理,语言为心声,动作乃心语。最后通过讨论,理解哈默的成功与尊严的关系,突破重难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三板块:拓展延伸,升华“尊严”

1.体会“中 国式尊严”。(出示两个小故事)

我国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在患有严重肺病却无钱治疗,而且他那点薪水,仅够买三袋面粉,面对美国扶日政策拒领美国援助的面粉。

我国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宁肯饿死也不为反动派效劳。

2.读完课文,你认为尊严是什么?请以“尊严是……”写下一句你的感悟。

3.读有关尊严的名人名言。

设计意图:适度拓展,能引发学生思考;巧妙延伸,能激发学生思维;读写迁移,能用文字表露感受;拓展延伸紧扣“尊严”,读写迁移升华“尊严”,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起到熏陶感染作用,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四板块:总结内容、积累语言

总结:哈默以自己的尊严成就了“富翁”,这富翁并不仅仅是指拥有大批财产和亿万金钱的人,而是指拥有尊贵的人格。个人有个人的尊严,国家有国家的尊严,民族有民族的尊严。只要我们每个人都有了做人的基本尊严,就有了成功的基础,就有了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保证。

1.摘抄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

2.课外阅读有关“尊严”的故事。

3.男生学唱《男儿当自强》歌曲。

设计意图:总结部分,体现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时时、处处有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触手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

五、说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清晰,简明纲要,展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学生能更好的精炼表达奠定了基础。

下载《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尊严》说课稿 教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 《尊严》说课稿1 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下面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杨风青 一、 学与检测 (一) 温故互查 引导语: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尊严》一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在课文中有一处提到了“尊严”二字,是哪一句?(“别看他......

    《尊严》教学设计[大全]

    《尊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指导“尊”字的写法。 2、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含义深刻的语句。 2、能找到描写哈默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对做人的重要性,学习把人物形象......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案例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第七册诚信主题单元的第三课,在学生对诚信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继续深入体会更高的做人品质尊严,以及用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的尊严。......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新元小学 石小杰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 《尊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认识目标识记:人格尊严的含义、人格尊严包括具体内容。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和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人格尊严行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