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设计及反思
幼儿园《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设计及反思
百手整理 起驾为您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朗诵儿歌,并能正确发音 2.知道做事要动脑筋,要有自己的主见
二、活动准备:
花裙子、花袄、花裤、蝴蝶结各一件,幼儿用书
三、活动过程:
1.提问,引发幼儿讨论--你们穿新衣服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有位蛤蟆大姐穿了新衣服,可是后来却哭的很伤心,这是为什么呢?
2.欣赏儿歌,初步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朗诵--幼儿边听边看书--蛤蟆大姐开始为什么高兴?后来又为什么流眼泪?
3.再次欣赏,进一步理解内容--边念边展示花裙、花袄、花裤、蝴蝶结,帮助加深印象--为什么改成花袄,为什么又改成花裤,为什么又改成蝴蝶结?
--最后为什么又哭了?
4.学会念儿歌(注意蛤蟆、裙、袄、裤的正确读音)
四、教学反思1.幼儿学生随意性较大,各方面都处于不成熟阶段,念儿歌的时候要严格要求学生手指一个字一个字的指好,跟上老师的步骤。
2.对课文进行抄写,提高对汉子的印象,并对个别字进行训练指导。
3.对容易读错的字多次强调训练4.讲念该故事的时候要充分注意感情色彩,尽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兴趣。
第二篇:《蛤蟆大姐穿新衣》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大班的儿歌,诙谐的内容、朗朗上口的语言,我自己对这个教材非常喜欢。根据教材内容,我本来想达到这样的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朗诵诗歌。2.懂得做事要动脑筋,要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个环节用一块布引出课题,让幼儿猜测可以做什么?第二个环节运用不同的形式让幼儿学习儿歌。第三个环节是幼儿的讨论,通过知道蛤蟆不能带蝴蝶结,而发现蛤蟆没有主见引发的笑话,让幼儿说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我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对这首儿歌内涵的理解还是比较好的,当我问孩子:“你觉得蛤蟆大姐好笑吗?为什么?”很多孩子说:“好笑,因为人家说什么,它就听什么!”问孩子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也说得头头是道。但当我问孩子:“如果你是蛤蟆,你会用这块布做什么?”很多女孩子说:“蝴蝶结!”这样的回答固然可以,但从合理利用布料的角度来讲,孩子们还是没有动脑筋。
这些现象让我知道了,幼儿的学习过程是需要操作才能真正体会、理解的。我觉得我原来的教学设计可以在最后一个环节中,给每一组的孩子四种物品的模型,让每一个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模型,对同样大小的布进行裁剪,然后将剩下的布料进行比较,使孩子们进一步明白动脑筋才能做得更好。
第三篇:蛤蟆大姐穿新衣大班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蛤蟆大姐新衣的变化及相应的心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对文学作品感兴趣。
3、懂得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活动准备】
1、《蛤蟆大姐穿新衣》视频(对视频中的个别词的读音或者词汇与文学作品有出入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向幼儿呈现协调的、科学的、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
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袄的田鼠、青蛙、穿裤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结的花猫等儿歌情节图片(根据儿歌内容准备11张图片,分别有穿花裙、花裤、花袄、拿蝴蝶结、大哭的蛤蟆大姐)
3、小花布一块(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题,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儿歌。
师:今天我带来了条裙子?你觉得这是一条怎么样的裙子?
师:你们知道这条又新又漂亮的裙子的主人是谁吗?
师:你觉得蛤蟆大姐穿上这条裙子会有什么感受呢?
师:蛤蟆大姐真高兴,穿条花裙新又新。那么在这位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仔细来听听这首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
师: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师:有趣在哪里?
过渡句:蛤蟆大姐的新衣是怎么变成蝴蝶结的呢?让我们一起再来听一遍儿歌。
2、第二遍完整朗诵,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了解花裙的变化过程(教师边朗诵边出示动物图片)
师:蛤蟆大姐的新衣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结:原来蛤蟆大姐最初做了一件花裙,后来又改成了花袄、花裤、最后变成了蝴蝶结呢。
过渡句:那这么漂亮的花裙为什么要改成花袄呢?
3、分段理解,深入理解儿歌情节
第一段:
师:小兔见了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不如”是什么意思?(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帮助幼儿记忆儿歌内容)
师:小兔的建议是:蛤蟆大姐的花裙还是田鼠的花袄漂亮。
师:蛤蟆听了以后它是怎么做的?(幼儿学说儿歌语言)
第二段:
师:这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教师带着对蛤蟆的否定的语气、表情来肯定孩子的答案)
师:青蛙是怎么给意见的?它怎么说、怎么做?(学说)
第三段:
师:蛤蟆大姐又听了青蛙的话,把花袄改成了花花裤,可惜啊!
师:小狗是怎么给意见的?“斜一斜”是怎么样的?
第四段:
师:蛤蟆大姐最终还是将花裤改成了蝴蝶结,那它戴上了吗?为什么?
师:是啊,蛤蟆大姐头顶上光溜溜的,怎么能戴上蝴蝶结呢!真是好笑!
4、幼儿看图谱朗诵儿歌。
师: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念念儿歌吧。要把蛤蟆大姐好笑的地方念出来。
师:我们把小动物说的话也来表演表演吧。(分角色表演儿歌)
三、情感理解,提炼经验。
师:你喜欢儿歌里的蛤蟆大姐吗?为什么?
师:小朋友平时做事的时候也是别人说什么?你就做什么?
小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自己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像儿歌里的蛤蟆大姐一样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附儿歌:
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衣裙新又新。
小兔见了把头摇:“不如田鼠花花袄”。
花裙改成花花袄,蛤蟆大姐眯眯笑。
青蛙肚子鼓啊鼓:“不如小鹿花花裤”。
第四篇: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蛤蟆大姐穿新衣》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蛤蟆大姐穿新衣》》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蛤蟆大姐新衣裙的变化及相应心情,在此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感受儿歌幽默、诙谐的风格,对文学作品感兴趣。
3、懂得做事要动脑筋、有主见,不能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故事情节。
5、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蛤蟆大姐穿新衣》课件
2、蛤蟆、花裙、小兔、穿花袄的田鼠、青蛙、穿裤子的小鹿、小狗、戴蝴蝶结的花猫等儿歌情节图片
3、小花布一块(事先剪成花裙)、剪刀
活动过程:
一、图片引题,直接引出主人公及儿歌
1、出示蛤蟆大姐图片,让幼儿对蛤蟆大姐的形象作初步了解
2、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花裙新又新。那么在这位蛤蟆大姐身上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请你们仔细来听听这首儿歌《蛤蟆大姐穿新衣》。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完整欣赏,初步感受儿歌诙谐、幽默的风格听了这首儿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师:有趣在哪里?
2、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儿歌的内容,了解花裙的变化过程蛤蟆大姐的花裙发生了哪些变化?(观看视频前带着问题观看)3、分段欣赏,深入理解儿歌情节第一段:
谁看见了?小兔见了怎么做、怎么说?“不如”是什么意思?
蛤蟆接受了小兔的建议吗?它是怎么做的?(幼儿适当学说)第二段:
这一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青蛙是怎么给意见的?它怎么说、怎么做?(学说)第三段:
这次蛤蟆大姐又听了谁的意见?小狗是怎么给意见的?“斜一斜”是什么意思?它表示什么?
第四段:
最后蛤蟆大姐戴上蝴蝶结了吗?为什么?是啊,蛤蟆大姐头顶上光溜溜的,怎么能戴上蝴蝶结呢!真是好笑
三、多种途径学念儿歌
1、看图谱,完整跟念儿歌。
2、在朗诵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儿歌。
四、情感理解,提炼经验蛤蟆大姐最后为什么没有穿上新衣?你喜欢儿歌里的蛤蟆大姐吗?为什么?
小结: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自己动脑,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像儿歌里的蛤蟆大姐一样光听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附;蛤蟆大姐真高兴,穿件衣裙新又新。
小兔见了把头摇:“不如田鼠花花袄。”
花裙改成花花袄,蛤蟆大姐眯眯笑。
青蛙肚子鼓啊鼓:“不如小鹿花花裤。”
花袄改成花花裤,蛤蟆大姐跳起舞。
小狗眼睛斜一斜:“不如花猫蝴蝶结。”
花裤改成蝴蝶结,蛤蟆乐得像过节。
蛤蟆大姐伸出手,摸摸头顶光溜溜。
蝴蝶结,没法戴,哭得眼泪流呀流。
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蛤蟆大姐穿新衣》这篇文章共3086字。
第五篇:手工教学设计给瓶子穿新衣
瓶子穿新衣》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无用的瓶子经过装饰可以美化环境。
2.通过对各种投入材料的联想组合,设计富有创意的立体装饰瓶。
三、重点难点
利用瓶子的各种形状来设计成装饰物。
四、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形状的玻璃瓶。
2.装饰用的材料(毛线、麻绳、干花、餐巾纸、玉米、辣椒干、树叶、即时贴、彩绳等)。
3.欣赏作品。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导入活动—引导构思、联想组合—自主选材、想象制作—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人活动。
1.带领幼儿观察延中创意室内的各种欣赏作品。
2.向幼儿介绍生活中各种形状的瓶子及各种装饰材料。
3.激发幼儿对瓶子进行创意装饰的愿望。
(二)引导构思,联想组合。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1)在比较中,感受民间饰物造型、色彩、花纹特点;
(2)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3)在“尝试运用”中把握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有目的的排列。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预备:课件、有关图片、学生作品
教学过程:
一、观察与比较
1、民间饰物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
相同:
(1)、简练的外形;
(2)、色彩对比鲜艳;
(3)运用点、线、色装饰。
不同:
(1)、材料不同;
(2)、悬挂的地方不同;
(3)、装饰图案有寓意。
二、探讨与尝试
1、尝试找找身边的媒材进行吊饰设计,鼓励发现问题;
2、学生互相研究解决问题;
3、同一主题的物象形态选择;
4、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三、创作与评价
1、小组合作创作
2、自评与他评。
《会爬的小乌龟》教案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会爬的小乌龟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重点:
1、学习制作会爬的小乌龟,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活动难点:
1、在制作中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动物形象。
五、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冰激凌盒的盖子第一课时进行装饰、两根一寸长吸管、一根两米长的毛线。
2、色卡纸、水彩笔、透明胶带、小剪刀。
3、教师制作的会爬的小乌龟一只、制作示意图。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制作的会爬的小乌龟,拉动乌龟身下的绳子,演示乌龟向前爬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2、请幼儿观察乌龟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3、幼儿探索乌龟为什么能爬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制作示意图,请幼儿分步骤观察制作的方法。
2、教师根据制作示意图重点演示以下步骤。(1)、乌龟壳与乌龟身子的粘贴和固定。(2)、小乌龟身体下面的两根吸管粘贴的要对称。(3)、演示用牙签帮助将毛线穿过吸管。
3、教师演示结束,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不同的会爬的小动物。
(三)、幼儿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颜色的卡纸来画乌龟的身体。
2、画好小乌龟的身体后剪下来。
3、将乌龟壳与小乌龟身子的粘贴和固定在一起。
4、在小乌龟身体下面粘上两根吸管,穿上毛线作品完成。
(四)、结束部分: 做好小乌龟的幼儿将绳子的一头挂在小椅子被上,另一端拉在手中,来回拉动绳子让小乌龟向前爬行。待幼儿都做好后,大家一起玩起来,比比谁的小乌龟爬得快,体验制作的快乐。
——《太阳花》
——何祥兰
[活动目标]
1、给纸盘涂色,锻炼幼儿的涂色能力。
2、知道太阳花的组成部分,并能正确的粘贴花瓣。
3、粘贴眼睛、嘴巴等器官,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
4、培养幼儿废物利用的意识。
二、活动准备
纸盘若干、蜡笔或是彩色笔、胶棒若干,即可贴(眼睛、嘴巴若干),“太阳花” 作品一幅,教师范例一份。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幼儿欣赏作品,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画面内容: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太阳花”,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粉的。提问:花朵好看吗?你们知道那么漂亮花朵是怎么做的吗? 小结:我们要善于发现周围许多废物都有再利用的价值。
二、教师师范,讲解操作程序。
1、教师任选择一个纸盘并给其涂上颜色,在此过程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涂色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
2、把事先准备好的花边粘上胶水之后贴在纸盘上,还可以引导幼儿说出给太阳花贴上五官。最后把制作好的作品展示给幼儿欣赏。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1、小朋友任意挑选自己喜欢的纸盘给它涂上颜色。
2、把准备好的花瓣涂上胶水之后粘贴在纸盘上。
3、给纸盘花贴上眼睛和嘴巴就变成可爱的“太阳花娃娃”了。
小结:注意在贴的时候不要把胶水弄到眼睛里面去了。注意操作中的安全。操作完之后,自觉的把剩余的垃圾扔到垃圾桶里去。保持教室的清洁。
三、展示背景图画,请幼儿把做好的“太阳花”粘到上面。
1、幼儿共同欣赏,相互评价。
活动延伸: 教师把幼儿制作的“太阳花”作品贴到墙上展览,装饰班
有趣的毛线
小班手工活动教案——有趣的毛线
[活动目标]
1.利用毛线进行装饰活动。
2.感受装饰美,体验利用材料进行装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毛线织物,各色毛线团及小组操作材料。
2.围巾、手套、帽子的装饰范例。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
1.出示不同大小、颜色的毛线团,请幼儿观察这些毛线团有什么不一样。(大小不同,颜色不同。)
2.引导幼儿说说毛线可以变成什么。(教师逐一出示毛线织物,如颜色、图案丰富的围巾、手套、帽子等。)
二、想想、做做
1.讨论装饰方法。
(1)观察一端贴流苏、一端没贴流苏的用挂历纸剪成的围巾,用毛线颗粒装饰的纸手套,用毛线段装饰的纸帽。
(2)讨论:这些围巾、手套、帽子好看吗?你们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2.分组操作。
投放剪成颗粒状的各色毛线、长短不一的各色毛线段,贴有双面胶的纸手套、纸围巾、纸帽,让幼儿观察范例,选择合适的材料分组进行装饰。
三、玩玩、乐乐
1.与同伴、教师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
2.教师帮助幼儿穿戴自己装饰的围巾、帽子,幼儿自由玩乐。
延伸活动:
在区域中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自主操作。拓展装饰内容,如衣服、背心、袜子等。
手工制作纸花 手工制作教案 主题:学生制作《扎纸花》
一、1.教师检查准备的材料。
材料:四张红色软纸,一把剪刀,一段细铁丝。
2.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启发学生说出扎纸花的六个步骤,教师示范,学生操作。(同时要注意渗透安全教育)
(1)对折。把四张软纸理齐,对折一次。
(2)来回折。从对折的地方开始,启发学生像折扇子一样,等宽来回折。(3)捆扎。注意演示直观,教师用一段细铁丝在纸条中间处捆扎。(4)剪圆弧。教师用一个纸板演示,把纸的两端剪成圆弧状。
(5)拉开。A.先拉出花形;B.启发学生说出再怎样做;C.先拉上层,再拉下层,最后把中间两层拉开。(6)整理成花。引导学生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满意,把它整理整理,一朵漂亮的纸花就扎成了。
会变的娃娃
活动目标
1.按照图示将图形一一剪下,衣服俩边肩上的纸瓣向后折。
2.体验为娃娃变换衣服的乐趣。
活动准备
纸工操作材料、剪刀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观察范例,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已做好的成品,给娃娃一次又一次的“更换”着新衣服。
2.邀请幼儿上来尝试。
二、探索“会变的娃娃”制作方法。
1.教师提问:“这么有趣的变换衣服是怎么样做出来的呢?”
幼a:先把喜欢的衣服剪出来。
幼B:衣服肩上的纸折一下搭在娃娃的肩上就可以了。
2.那你们想不想也来尝试得做一下呢?
三、幼儿操作。
观察好幼儿的活动情况包括孩子自身的卫生情况的养成。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请幼儿之间相互变换自己娃娃的衣服,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活动延伸。
用彩色纸、彩色油画棒自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