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数1杜明兴 教学设计1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位奇中心小学
杜明兴
教学目标 :
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区别;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3分)
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有关知识,下面请同学们看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指名学生回答。)
2、继续指名回答有关比的其他知识点。
3、让学生在作业本上任意写三个比,并求出比值。
二、新授
(一)比例的意义(5分)
1、出示老师准备的比,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三个比中有没有可以和老师的比做好朋友的?(说说理由)
(可以用等号把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连接起来)
同桌找一找,看哪一桌也找到了这样的一对好朋友?(教师板书)
2、师:像这样的等式,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比例。谁能说说什么叫比例? 共同总结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3、用分数的形式书写比例。(比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那同学们能不能以分数的形式来写一写老师写到黑板上的这几个比例呢?)
4、想一想: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看什么(要看这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
5、判断。(课件出示)
(二)比例各部分的名称(3分)
1、用比各部分的名称引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有两个项,分别叫做比的前项和比的后项,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有四个项,这四个项也各有名字,叫什么呢?)
2、指名说老师出示的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3、说以分数形式书写的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三)比与比例的区别。(课件出示)(3分)
1、比和比例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觉得它们有区别吗?(学生探究)
2、小组汇报。
(四)比例的基本性质。
1、课件出示,验证比例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积。
2、用黑板上的比例做更多的验证。(在上面的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还需要我们验证。)
3、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如果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这怎么相乘?(课件展示)
5、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课件出示)
6、分别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发生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课件出示)
7、小结: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既可以通过计算比值来判断,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
8、用你喜欢的方法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课件出示)
三、拓展提升。
猜猜我是谁?
四、全课小结。
谁能整理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略)
第二篇:国培《画风》教学设计1
《画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课文里的小朋友的创意。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提取有效信息,并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运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使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特点,培养善于动脑筋想办法的习惯,培养小学生合作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阅读感悟,积累语言,拓展思维是重点。知识的迁移运用以及合作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难点。
三、教学准备
媒体资源和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导入新课。
1、让学生猜谜语: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你们猜它是什么呀?
2、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课件:风声)生:是风声。(板书:风)
3、让学生背有关风的诗句,唱有关风的歌。
师:风可以听到,也能感受到,可以唱一唱,也能写一写,那么风能画出来吗?(板书:画)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十五课《画风》(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请身边的同学帮帮忙。也可以利用工具书——查字典。
2、自读课文后,让学生认读生字。⑴读了课文,你知道是哪三个小朋友在画风吗?快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人名课件)自读,指名带读。⑵(课件)仔细看看,大屏幕上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次你还认得吗?男女生分读,指名读。
⑶呼的一声,风娃娃把字宝宝吹得乱七八糟,你还会读吗?(课件)自读、开火车读(读到姓时联系本班同学相同的姓氏,练习用“艺”、“涛”组词)
⑷这么快就认识了字宝宝,你一定有什么好办法,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三)、学习课文
1、这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呢?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划出来。
2、让学生读读找到的句子。
3、你最喜欢谁的画?(超级链接,随机出示课件)⑴赵小艺
从她的画里,你看到风了吗?从哪里看到风了?(板书:旗子飘、风车转)
你能读得让大家都感受到风来了吗?指名读,齐读。
你能用(出示:风来了,它把
吹
了,风藏在 的 里。)的句式说一说吗?指名,(课件出示,完成填空)真像个小诗人,让我们一起读读你的诗吧!齐读。⑵宋涛
宋涛是个爱提问的孩子,他提出了什么问题?你能读出问的语气吗?
他画出风来了吗?(课件)我们看看他画的是什么?指名说,板书:雨丝斜
(出示课件)他画出风来了,高兴吗?你能边读句子,边像宋涛一样画风吗?自读、指名表演读。
为什么画斜斜的雨丝呢?
你能用(出示:风来了,它把
吹
了,风藏在 的 里。)的句式说一说吗?齐读。⑶陈丹
陈丹很聪明,她也学会了画风。谁能说说她是怎样画风的?板书:小树弯
(示句子)谁在来读读这句话,你能让大家感受到风来了吗? 小树们,如果你感受到风来了,请你把腰弯一弯。你还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出示:风来了,它把
吹
了,风藏在 的 里。)
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都写成了一首好听的诗啊,下面让我们一起读读吧!(课件)
你觉得自己棒吗?夸夸自己吧!
5、你喜欢这三个孩子吗?为什么? 板书:善于观察
善于动脑
6、课文中小朋友画画的本领大,我们的朗读水平也很高呢,想不想展示一下呢?现在,老师把讲台交给你们,有你们来分配角色展示一下。(课件配乐,学生进入情景)
⑴学生选自己喜欢的人物,自由练读。⑵学生分配(自由选择)角色朗读课文。⑶学生互相评一评。
(四)、交流和展示观察风的变化。
1、三个可爱的小朋友因为细心观察生活,找到了可爱的风娃娃。你想像他们一样画风吗?说说你的风藏在哪儿了?
2、把你要画的风、找到的风写下来,我们合作出一本小诗集好吗?
(五)、小结。
生活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只要你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你就会在生活中学到许多。希望我们班的同学都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动脑的孩子,能够快乐地学习生活,享受生活!
(六)、拓展作业。
1、观察周围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什么变化,2、用你的画笔,画出风中的景色。
3、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在风中放飞你的快乐。
4、写出有关风的变化的句子。
5、查资料,人们是怎样利用风力资源的。板书设计:
旗子飘
15、画风
小树弯
善于观察
雨丝斜
善于动脑
风车转
第三篇:《近似数》1教学设计
《近似数》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7页例8及《做一做》79页第6题。80页第9题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情感目标: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合理地取近似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学准备: 课 件。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今天,教室里来了很多珍贵的客人,他们听说我们35班的孩子有礼貌,守纪律,爱学习,所以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想不想好好表现呀?(想)我相信通过你们的表现,后面的领导老师像钟老师一样喜欢你们,有没有信心(有)。
钟老师也非常欢迎各位领导老师的到来,特意请来了一位向导,下面我们就随着向导,一起走进我们的数学课堂。(课件展示,录音1)
我们学院路小学在美丽的南湖之滨,这儿人杰地灵,环境优美,充满了书香,充满了活力,是老师和小朋友的乐园。
我们学校现在一共有16个班级,51位老师,987 名学生,大约是1000人。我想同学们想一想:
1.987和1000都表示我们学院路小学的人数,他们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答:不一样,虽然987和1000它们都表示学院路小学的人数,但987是表示学院路小学实际的人数,而1000是表示学院路小学大概的人数,它比987要多一些。)
教师:像987这样的表示实际的人数的数,我们把他叫准确数,(板书)而像1000这样和987接近,表示大概是多少的数我们把他叫近似数。(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习近平似数(板书)。
板书课题:近似数。(解释,接近,差不多 写法 手势 关键词)准确数 约近似数
987 1000 我们就说1000是987的近似数,下面请同学们继续听录音(课件展示,录音2)
每天早晨,我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来的学校,可以看到校门口的右边就是岳磁居委会,这个社区共有居民4538人,大约是4500人。他们和睦相处,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生活环境。
2.想一想:4538和4500各表示什么呢?你知道为什么4538人约是4500人吗?(4538表示岳磁社区实际的人数,4500表示岳磁社区大概是多少人,因为4538接近4500,我们就说 4500是4538的近似数。)3.我们再来比较一下,1000和987,4538和4500这两组数,哪个数更加简单容易记忆呢?近似数(简单方便,容易记忆)三.质疑答难:
关于近似数你还有什么想要问的吗?
(能不能把(987≈990,4538≈4540)? 谁能帮他解答?能,为什么?
在没有具体要求时,看哪个最简单,就写哪个。知道了吗?
(课件展示,录音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知道它的准确数,只要知道他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样简单方便,容易记忆,像这种把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这种方法叫求近似数。你学会了吗? 3;你能快速说出它的近似数吗?(课件展示)1506人≈()人 9992人≈()人 603米≈()米 1198元 ≈()元 597棵≈()棵 7006辆 ≈()辆 2:你能举出生活中近似数的例子吗?
四:课堂检测(实践运用,深化近似数,课件展示)1:辨别准确数和近似数
⑴:岳阳洞庭湖大桥长9000多米。⑵:2012年岳阳市交通事故3344起.⑶:我们35班有学生65人。
(4):钟老师从家到学校大概300米。(5:过年的时候,爸爸给了我100元压岁钱。2:我是小法官,我能辨对错(演哑剧 不出声)(1): 4000是398的近似数。()(2): 900既是895的近似数,也是902的近似数()(3)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大。()(4):近似数一定比准确数小。()
3:看近似数,猜它的准确数可能是多少?(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招 聘 启 示
学院路小学因家长的需要,新开设了午托班,急需招一名既能干又有爱心的阿姨,月工资1000元左右。有意者请跟卢校长联系。联系电话8642097 2013年5月28日 你能猜猜工资的准确数可能是多少元吗?
有位阿姨工干了一个月,如果你是校长,你会给她多少钱?
五:猜数游戏:(课件展示)
老师手中的红苹果上有一个数,谁猜中了就奖给谁: 1.5000是我的近似数。(可能是?)但我比5000大一些。(可能是?)我和5000最接近。(4999)
2. 我比5000大得多。(可能是?)我是一个四位数。(可能是?)我的每位数字都相同。(可能是?)我是一个最大的四位数。(9999)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和同桌说说。①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课件展示录音4)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近似数了,使用近似数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近似数中有很多的知识,,我们以后会进一步的学习与探索,只要我们能时时细心思考,处处用心观察,数学会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乐趣。七: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答题卡)67≈ 52≈ 634≈ 798≈ 4969≈
5181≈ 6009≈ 8094≈ 9098≈ 9991≈ 1:先做完的可以上黑板来展示。2:谁想当小老师上台讲评?
八板书计划:
近似数
准确数 约近似数(简单方便,容易记忆)
987 ≈ 1000
4538 ≈ 4500
《近似数》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往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因此我让学生调查生活中的近似数,体验近似数,发展他们数感。
《近似数》教材的主题图是育英小学和新长镇两个地方,这对一个小学2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我创造性使用了教材,并二度开发了教材。以学院路小学的场景替代育英小学,以岳磁社区替代新长镇;
这种现实的有意义的真实生活材料,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而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探究兴趣,并引发了数学思考。
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在本堂课中以下几个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比较充分的给予学生课堂上参与的机会和时间,他们的课堂,学生基本上做到了全员参与,并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几乎没有给学生大脑有偷懒的机会。
二:比较好的落实了新课程将“双基”到“四基的转变,比较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三:练习设计注意了,素材的趣味性,思维的层次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四:课堂评价权能交给学生,做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
当然在自己觉得满意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比如学生的讨论结果还没有一一呈现,那些举得高高的小手有时只好无赖的收回去等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
第四篇:国培作业1
国培作业一
有幸参加本次远程培训,身感荣幸的同时又觉责任重大,为更好的、有的放矢的完成学习任务,切实做到学有所获,更好的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服务,特提出以下问题,希望通过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预设问题:如何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更好的学习数学?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典著作论语中亦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的记载,可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搞好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学生学好数学,要想学好数学,就需要让学生对数学课有浓厚的兴趣。能否让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是关系到教学效果及学生个性、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在课堂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寓学与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主动接受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要突破的难点:如何能通过研究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处理好师生关系、认真做好教学设计、作业评价、建立课后兴趣小组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
预期目标:让全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数学课,能学好数学。实现计划:
一、以生为本,通过研究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处理好师生关系来亲近学生 1.用心关怀学生
教师用爱心关心帮助学生,真诚对待学生,设身处地去为他们着想,与班主任老师协调好,共同管理学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多于学生沟通沟通,在上课或平时交流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从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品尝学习的快乐,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学生,要多角度全方面地评价学生,不能只单纯地看学习成绩,多给学生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美国总统林肯曾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的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从学生的成长来看,教师应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大力宣传,发挥其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有问题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一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2.用信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就要求课任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教师要做一个从多角度透视的“有心人”。不要以为只要上完课,就完成任务,教育学生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要善于从多方面发现每一个学生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施展才能和获得承认的机会。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闪光点”,只要真诚的爱他们、欣赏他们、信任他们就是最好的教育。
二、与时俱进,创设适宜教学情境,从打造内功入手吸引学生。
1.应用多媒体教学,在新课导入处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生动形象的导入,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导入新课时教师恰当、巧妙地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把声、形、情、境熔于一炉,来创设、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境。精心设计好这个“开端”,使学生从新课开始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学习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趣味性和针对性的原则,根据新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巧妙运用电教媒体,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应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演绎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巩固新知。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利用学生的好奇、爱动、争强、乐胜的心理,运用电教媒体,演绎情境,进行启迪诱导,激发学生强烈创作欲,巩固所学知识、技能,达到因材施教,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综合效果。
3.应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升华情境,使学生主动地强化新知。作业展评、课堂小结,是巩固和强化新旧知识内在联系的重要过程,也是一节数学课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因此,我们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差异,遵循计划性、针对性、趣味性原则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的作业展评区和课堂小结,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出现,使他们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放在自己的桌上或黑板上,予以展示,并结合电教媒体——实物投影仪的运用,对典型问题予以指出、分析、更正;对突出作品进行分析、点评、鼓励、表扬。最后,小结本课所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脉络,使整节课在学生探索求知的欢声笑语中结束。
三、因材施教,细心观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通过建立课后兴趣小组等形式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并以此来留住学生。
用鼓励成就学生,其实,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长处,老师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发现优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从而使他们感受到集体这个大家庭的温暖,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努力学习。因为不是班主任所以没有大块的时间同他们在一起,就利用下课的间歇同他们聊天,当我看到有一个男生,身材不胖不瘦,个不高不矮,我就说“你长得真标准”他很高兴,一下子就自信了许多,原来上课时,偶尔看到他在说话,自从表扬他之后,上课认真听讲,眼神一直跟着老师转。还有,在上课提问上节课内容时,我有时让学生到前面黑板上写,发现有2个学生字写得好,就及时表扬,他们以后上课明显注意听讲,成绩较理想。在批改学生的作业中,用适当的语言表扬她们,用细微的分数调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树立有用的人就是人才的观念,为其指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让他们在失败中振作起来,并根据个人特点的不同,发挥聪明才智,努力学习本领,为今后发展寻求更大的空间。教育工作者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用个人修养和人格魅力去影响和带动学生,让学生首先尊敬,崇拜教师,然后才能言传身教,有说服力,教会学生做人,教会他们人与人相处的基本方法和良好的行为道德规范,以及悦纳自己、自尊自爱,悦纳他人,与人为善的处事方法。要利用各种机会向学生灌输先做人后做事。教育他们尊重父母、享受亲情、享受和老师和同学在一起的学习过程,学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顾全大局。要不仅从书本上学知识,更要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不要攀比,要脚踏实地,实现自己的理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高校考察时,随意从每个班抽了几名学生的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些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高智商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学校,发现这些学生的确超过常人,进步很大。再后来,这部分学生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他证明了3个道理:第一,人的智商和能力是可以通过外力“激活”的;第二,信任和期望是“激活”人的智商和能力的基本要素;第三,人才资源贵在开发。用一句最通俗的话是“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以上问题,希望通过本次学习培训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第五篇:国培体会1
国培学习体会
——专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北洸小学
王红瑞
背着简单的行囊,带着美好的憧憬,步入整洁的学员宿舍,仿佛就在昨天;专家精彩务实的讲座报告,学员积极而热烈的讨论交流,认真而创意的提交作业,仿佛就在昨天;想想刚到时只是觉得日子的漫长,到真正学习过程中,伴随着紧张有序的日程安排,不知不觉中培训就已接近尾声,自己也收获颇丰,最重要的是在思想上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在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中,让我感悟颇多,受益匪浅。
下面我只从自身的角度谈谈专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首先,我改变了一些传统的职业观念。过去总是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当作职业,而非专业生涯。因而,与许多同龄的老师一样逐渐产生了职业倦怠感。通过这次在国培中聆听,反思自我,想:要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首先要改变这种职业观念,正如这次杨宝忠院长在报告中引用朱自清的一段话“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一般人所想的。一般人以为教育只是技能的事。”
“教育者须对于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对于他的上帝一样;教育者须有健全的人格,有深广的爱;教育者必须能牺牲自己,任劳任怨。”
“我斥责那些以教育为手段的人!我劝勉那班以教育为功利的人!我愿我们都努力,努力做到那以教育为信仰的人!”
所以,在以后我会进一步“将给自己的职业生涯增添探索的、发现的快乐,使自己的生命和才智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我觉得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专家的引领作用很明显、很有效。
第二,学会独立思考,提高教学能力。
在这十天的培训中,聆听了范文贵博士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聆听了曾小平老师的《小学数学核心内容的研究与教学》,聆听了很多很多。从中我感悟到一定要学会思考。反思自我的学习和教学,真的很惭愧,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只是一味地埋头于每天的日常工作,从未静下心来思考过,我想在以后学习和教学中都要多思考。对于一些新课程理论,要在学习理解其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独立的思考,抓住重点,不断在实践中进行实验与探索。我想,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在实践探索中自如地运用理论,才能够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对教材与教学环节也要作独立思考。新课改以来教材的地位已经从教学的“圣经”转变为教学的一种基本资源和参考样本。教学要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从研究者、使用者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取舍和改造教学内容。没有对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教学具体行为的独立的批判性思考,是难以达到促进专业发展的目的的。
第三、经常总结反思,促进教学创新。
在聆听了很多专家型教师的优秀课例展示和专题报告后,我在思考:他们在每一堂课后,每一个活动后,甚至每一个环节后,都会总结反思。我也充分认识到了经常总结反思,可以促进教师自我发展。
学习他人的经验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具体的教学行为进行总结反思,才能真正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为自己的专业发展找到新的发展点和突破口。从教育评价学的角度来看,及时反思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成效显著的评价活动,因为这种反思直接来源于自身的批判性思考,所掌握的进行评价所需要的信息是任何一种其他的方式所不能比拟的。经常总结反思可以及时发现自己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促进教学进程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平时的量变式发展和进步,得出发展的经验,集中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发展找到突破口,从而实现专业化发展的飞跃。
通过培训,既让我感到自己见识之浅陋,知识之贫乏,又感到自己责任的重大,但又庆幸自己参加了这次培训,收获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