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8: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第一篇:《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数学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倍数和因数

教学内容: P70—72。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完整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2.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3.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掌握,学习找一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我们学过哪些数?

对0、1、2、3、4„„都是自然数。除0以外的自然数是我们今天研究的数。自由发言

二、教学倍数和约数的意义 1.谈话

什么是倍数和因数呢? 2.举例,师生交话 板书:4×3=12

6×2=12

12×1=12 算式1中4、3、12的关系,我们可以说:12是4、3的倍数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3.4是12的因数 4.提问

你能像刚才那样说说6×2=12中各个数的关系吗? 5.谈话

根据12×1=12可以怎样说呢? 6.提问

在4+3=7中我们能说7是4和3的倍数,4和3都是7的因数吗? 3×2=6,说6是倍数对吗?为什么? 7.归纳

1倍数和因数都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那个数是倍数,那个数是因数。

2只有一个自然数是两个自然数的乘积时候才能谈上它们之间具有倍数和因数的关系。8.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讨论:

板书:24÷4=6 能说24是4、6的倍数,4、6是24的因数吗?你是怎样想的? 提示: 4×6=24 这样你看出来了吗?

三、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 1.提问

你知道哪些数是3的倍数吗?说说可以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板书:3×1=3 3×2=6 3×3=9 „„ 2.提问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3的倍数有3、6、9、12„„能写完吗?为什么? 3.提问

谁能总结一下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分别与1、2、3„„相乘。谁能写出2、5的倍数吗? 板书:2的倍数有2、4、6„„ 5的倍数有5、10、15„„ 4.归纳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教学找一个数的因数 1.提问

你知道36的因数有哪些吗? 怎样找全36的因数,并不遗漏呢? 板书:()×()=36 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2.谈话

还有吗?为什么? 3.归纳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一个数的因数。4.模仿练习

你能找出15的因数、16的因数吗? 板书: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说说是怎样找的,从刚才的活动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

五、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2题问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为什么?

2.做“想想做做”的第3题,问:题中的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人数呢?为什么排数和每排人数是总人数的因数呢?

六、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七、作业设计 补充习题

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第二课时 倍数和因数的练习

教学内容: P7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知道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是相对的。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能准确,完整并较快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3、知道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掌握,学习找一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方法的掌握。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想想做做第4题:

1、读题:

这题让我们做什么?通常我们是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

2、填表

3、汇报结果

观察表格里的数,你能说说什么吗?

4、小结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最大因数也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而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三、想想做做第5题:

1、提问

第一个圆圈填什么数?能全部填完吗?为什么?怎样表示?第二个圆圈也是填倍数,能全写出来吗?为什么?第三个圆圈呢?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2、填写圆圈

3、汇报结果

你是怎样找出这些数的?

四、想想做做第6题:

1、读题

题目让我们做什么?

2、提问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4的倍数,6的倍数呢?怎样判断一个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呢?

3、圈一圈,找一找

先用圆圈圈出4的倍数,再用三角圈出6的倍数。你能说说哪些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吗?

五、想想做做第7题:

1、读题

这题让我们做什么?

2、提问

怎样可以知道下面的哪些数是12的因数,哪些数是18的因数?怎样可以判断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

3、圈一圈,找一找

先用圆圈圈出12的因数,再用三角圈出18的因数。你能说说哪些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吗?

六、想想做做第8题:

1、独立完成

2、提问

说说你是怎样连出8的倍数的?你是怎样连出48的因数的? 为什么有些数又是倍数,又是因数

3、小结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我们在说倍数和因数时一定要说清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

七、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

这个数要有什么要求?怎样找出这个数?

3、完成

先找出40的因数,再找出5的倍数(小于或等于40),最后找出共同的数。

八、作业设计: 练习与测试

教后反思:

第三课时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教学内容:p.74、7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深对自然数特征的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点。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认识“偶数”、“奇数”:

1、前面我们认识了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现在老师要请你们写出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想一想,2 的倍数写得完吗?一般怎么处理?(写不完,一般只要从小到大写5个,然后用“……” 那如果老师要你写的是“100以内的2的倍数”,写得完吗?(板书:100以内)

请你把100以内2的倍数写在自备本上,写的时候考虑怎么写才能看上去更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学生写,老师巡视。

2、交流: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很节约本子,一行一行写得很满。但也有个别同学写得很清楚。板书:2、4、6、8、10,接下来该怎么写才更好呢?(换行再写,老师继续板书到最后:92、94、96、98、100)指出:“100以内”,包括100。)看板书,你能说说2的倍数有哪些特点吗?

(1)都是双数;(2)个位上是2、4、6、8、0;(3)间隔排列……

指出:这些数,我们以前把它们叫做“双数”,其实还有一个名字叫“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注意读“ji”。

奇数和偶数是间隔排列的,1~100,这100个数里有50个偶数和50个奇数。

3、想一想自己的学号,是偶数的起立。然后从小到大报一报再坐下。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全班50个学号中,有25个是偶数。

4、如果有一个多位数,ABC□,这个个位上可以填写哪些数字,它就是偶数?填哪些数字,它就是奇数?

二、学习5的倍数:

在这些数中(指板书问),有没有5的倍数?(随学生回答,把其他的擦去,留下整十数那列。)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特点?(都是偶数,都是整十数,个位上都是0。)这些数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5的倍数只有这些吗?有补充吗? 继续板书:5、15、25……95

谁来完整地说一说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个位上是5或0)

三、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不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读题后审题,看清楚有3个要求。分别用不同的标记标出2 的倍数和5的倍数。指名说说自己的判断理由。再说说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点。

2、填一填:

问:会不会有哪个数既是偶数又是奇数?会不会既不是偶数也不是奇数呢?

(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白:自然数要么是偶数要么是奇数。所以7个数都要分别填进圈里。)

3、选出两张数字卡片,按要求组成一个数。

(1)组成的数是偶数

(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3)组成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做一题交流一题,分别指名说说思考的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尽量找完全。

4、用1、2、5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1)组成的数是2的倍数(2)组成的数是5的倍数

提醒学生有序地思考,排出所有符合要求的三位数。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5、把下表中4的倍数涂上颜色。学生独立涂色。交流。

可能会有的错误:4、14、24、34…… 讨论找4的倍数的方法,找出错误的数。

算一算,40以内4的倍数的个数:40÷4=10(个)问:4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

2的倍数都是4的倍数吗?你能举例说明吗?

四、全课总结:

说说你今天学会了哪些知识?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p.76、77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等活动,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不是3的倍数。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3、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悟数学思维的严谨。

教学重点: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关于2的倍数、5的倍数的知识,老师随学生回答板书成: 2的倍数(偶数),个位上是0、2、4、6、8

(奇数)

5的倍数,个位上是0、5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

二、学习3的倍数:

1、学生在自备本上写出50以内3的倍数

检查写的个数:50÷3=16……2,应该有16个3的倍数

具体交流并板书: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45、48 问:你是用什么方法得到这些3的倍数的?(依次加3,或是乘法)

2、观察特点:3的倍数有什么特点吗?

可能有的学生还是从个位角度去说,那可引导学生分别找到个位上是0、1、2、3、4、5、6、7、8、9的3的倍数,发现这个思考方向是错误的。可能有的学生知道要把各位上的数加起来再比较。老师板书:各位

问:各位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一位数,那就这个一位;如果是两位数,那就要分别把个位和十位加起来;如果是三位数,那就要把三个位上的数加起来……)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举例加一加:一位数3、6、9不用加,而且很熟悉,一看就知道是3的倍数

两位数:12、15、18加得的也是3、6、9,是3的倍数…… 问:如果是三位数47□,你说□中可以填哪些数?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是四位数647□呢?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3、小结:

3的倍数,它各位上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

三、试一试:

如果一个数不是3的倍数,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会是3的倍数吗?

找几个这样的数算一算,并将研究结果交流。(选几个同学说一说)

四、完成想想做做

1、下面的数,哪些是3的倍数? 29、45、51、67、84、96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不计算,你能很快说出哪几题的结果有余数吗? 48÷3、57÷3、342÷3、567÷3、802÷3

问:这道题的要求还可以怎么理解?(被除数是否是3的倍数)学生完成后交流

3、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20□,□12,3□5

先以第一题为例:想7加2等于9,是3的倍数;再2加3得5得到第2个答案;再加3得8,得到第3的答案。

指出:这种题的答案不唯一,我们一般可以先填写其中最小的一个数,再依次加3。

学生完成剩下的题。

4、把下表中9的倍数涂上颜色。涂完后问:9的倍数都是3的倍数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可能会有学生说“9的倍数各位上加起来都是9的倍数”)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5、从下面选出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一个是3的倍数的三位数。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个这样的三位数?

要求学生有序的思考并写完成10个符合条件的数。

五、游戏:

讲清楚游戏规则:从1开始报数,凡是3的倍数和带3的数都不能说,要跳过。游戏方法:先同桌说,再优胜的前后说,再优胜的在讲台前排好后说,决出全班的冠军。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p.78、79

四年级数学

第5课时

素数和合数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教学重点:认识素数、合数的判断标准,并进行判断。教学难点:熟练记住50以内的素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发现素数和合数的过程,理解素数和合数的意义,掌握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的方法,记住20以内的素数

2、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数的一些特征的方法,培养分析、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分别口答2和5的倍数,全班起立,练习“绕3游戏”。

二、学习新知:

1、刚才我们练习的是求一个数的倍数,现在我们来写一写一个数的因数。在自备本上写出一位数1~9的因数。交流并板书:

1的因数:1 2的因数:

1、2 3的因数:

1、3 4的因数:1、2、4 5的因数:

1、5 6的因数:1、2、3、6 7的因数:

1、7 8的因数:1、2、4、8 9的因数:1、3、9 观察这些因数的个数,有几个数都是只有2个因数,把它们找出来。(随学生回答圈出来。)这些因数有什么特点?(1和它本身)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指出:像2、3、5、7这几个数,它们的因数只有1和本身两个,这样的数叫做素数。板书:素数(读一读)或质数(板书:质数)

剩下的数中,4、6、8、9的因数除了1和本身之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板书:合数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怎样的数叫素数?怎样的数叫合数?(也可以从字面上来理解:“素”有少的意思,少到只有1和本身两个因数;“合”我们常说“合家欢”,一般至少有3个:父母和孩子,类似的,合数至少有3个因数。……)

想一想:1是素数吗?是合数吗?为什么?

指出:在自然数中,1是最孤单的,它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

2、想一想,自己的学号,是素数还是合数? 分别起立: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只有1)

是质数的(分别起立后,依次报出学号,然后板书整理)

是合数的(分别起立,问:怎么检查他们是合数呢?)(分别是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7的倍数)

3、看板书总结:

50以内的素数: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

观察这些素数,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只有一个偶数2是素数,其他的都是奇数……)

独立把这些素数写在本子上,检查自己记住了没有。

三、学生独立看书,并完成书上的练习。

1、记住素数和合数两个概念,能比较熟练地说出其含义。

2、知道1的特殊性

3、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进一步明确素数和合数的确定标准。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完成想想做做2,明确50以内的素数的确定办法。完成想想做做3,熟练掌握50以内的素数。

四、全课总结: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教后反思:

教学内容:p.80 教学目标:

四年级数学

第六课时

练习六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能较熟练地找出2、3、5、7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倍数和因数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六:

1、在本子上写一写,如: 6×2=12或12÷2=6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选几个不同算式读一读,问:你有什么发现?

(如:6,在2×3=6中,6是2和3的倍数;而在6×2=12中,6是12的因数,所以要说清楚是谁的因数或倍数……)

2、分别说说你是怎么考虑5的倍数?2的倍数?3的倍数?再说说结果是什么。

3、“用哪种盒子能正好装完?”这个问题该如何理解?你的答案是什么?为什么?

4、在下面的□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分别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如果有多个答案的,也请学生有序地补充完整。

在交流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用更好的方法去思考。

5、把表中6的倍数涂上颜色。(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读一读。)问:6的倍数都是2的倍数吗?也是3的倍数吗? 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后反思:

第七课时

练习六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使学生知道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偶数和奇数、素数和合数。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2、能较熟练地判断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偶数和奇数:

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是否是2的倍数,可分为偶数和奇数。

学生在本子上写一写: 偶数:2、4、6、8、10 12、14、16、18、20

……

奇数:1、3、5、7、911、13、15、17、19

……

说一说:个位上是2、4、6、8、0的数,是偶数;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奇数。

奇数和偶数是间隔排列的。

补充:1~100,100个数里有几个奇数?几个偶数?

这50个奇数和与50个偶数和比一比?哪个大?(或者会不会是一样大?)讨论后交流,并说明判断理由:

偶数和奇数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每一对偶数都比奇数大1,100个数就是50对,也就大50。

如果是1~50呢?1~100呢?……

2、素数和合数:

问:素数和合数是按什么标准来判断的? 分别写出20以内的素数和合数。素数:2、3、5、711、13、17、19 合数:4、6、8、9、10 12、14、15、16、18、20

观察这些数,有哪些特殊的数?说说理由。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在素数中,只有2是偶数,其他的都是奇数;2是最小的素数…… 在合数中,4是最小的合数;9和15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3、比较:奇数和偶数是对应的关系,它们的个数是一样多的;素数和合数没有对应关系,20以内的合数比素数要多一些。……

二、完成书上的练习六:

1、用○圈出表中所有的素数,用△圈出表中所有的偶数。提醒:画○画△都要画清楚,不要似是而非。指名交流。问:所有的素数都是奇数吗?比如说?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吗?比如说?

2、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都是3的倍数吗?你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可能会想到的方法:举例)

老师可板书几组,然后组织学生发现算的时候的秘密:可以算成3×中间数。所以这个结果肯定是3的倍数。

同样的道理,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3个连续的偶数的和、奇数的和。

3、找出每组中的素数。

学生交流完后总结:两位数的素数都是奇数,而且个位上是5的都是合数,所以只有可能个位上是1、3、7、9。

50以内个位上是1的素数:11、31、41三个

个位上是3的素数:13、23、43三个

个位上是7的素数:17、37、47三个

个位上是9的素数:

19、29两个

除了记住这些素数,也可以分别考虑该数是不是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7的倍数? 补充91:直接能判断不是2的倍数,不是5的倍数;加一加判断出不是3的倍数;最后试是不是7的倍数:91÷7=13,说明它是合数

指出:一般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判断较大的数是否是素数的,如果要用7的倍数来判断,已经算是蛮难的了。

学生判断89是不是素数?

四年级数学

兴化市昭阳实验小学教师教案 主备人:董 芳

4、哪几个班可以平均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哪几个班不可以?说说你的想法。

5、介绍“你知道吗?”完成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如:8=()+(),如果有人说1+7,要请学生分析理由。如果有多种答案也要一一交流。

教后反思

四年级数学

第二篇: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合肥市螺岗小学 何婉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70-72页的例题及相应的“试一试”,第72页“想想做做”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并能找出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探索数的特征的活动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等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验证猜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本节知识属于“数论”的初步知识,概念抽象,前后联系又很紧密,部分学生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注重数形结合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概念间的关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在教学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一个数的因数时充分放手给学生,让其自主、发现、归纳总结方法,其实就是学生逐步完成自主构建的过程,在发现倍数和因数的特征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提供必要的素材、显现共同的特征,学生从而归纳总结出共同特征。练习设计紧密练习生活,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亿以内的数,较为系统地掌握了十进制记数法,同时也基本完成了整数四则运算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的学习能力。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它们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探索并掌握求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我将主要采取“尝试、指导、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七、教学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是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八、教具准备:

12个小正方形纸片,学号卡片,投影仪,计算机。

九、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课前,我深深地苦恼此课的导入。首先新旧知识的联系不可用,复习以前学习哪些数来导入一是误时、另对后面的学习作用也不大。其次,很多老师都借用生活中的关系来切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如“两个爸爸和两个儿子的问题”,以及从“师生关系开始谈话”,感觉联系也不是很紧密。后来又看到借用高斯的一句名言“如果把数学比喻科学的皇后,那数论就是皇后头顶上的皇冠”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想摘取皇冠上的一颗宝石,那么就来学习“倍数和因数”一课。此处我慎用的顾虑是学生对于数论这些专业的词根本就不了解,反而变成老师的故弄玄虚了。又兼顾到课堂的容量很大,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既然没有联系非常紧密的知识点,还不如直入课题。除非能设疑,比如曾听一位老师精心编排了一个喜洋洋与灰太狼的故事。既用到倍数和因数的知识,激发探究的欲望,且学生对此情境又很感兴趣】 1.提出活动要求:课前,老师让每位同学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听好要求:

你能用这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吗?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

【无论课堂的时间有多紧张,此处摆一定不能省,一是注重数形结合的思想,另老教材上提到整除的概念,此处通过摆12个小正方形,正好可以既让学生感知分的数都是整数,又不至于解释让学生听不懂。这正是苏教版的优点】

2.汇报交流:师:你的摆法是?生:每排摆3个摆了4排。师:还有不同的摆法?生:每排摆4个摆了3排。师:还有补充吗?生继续汇报到:也可以每排摆6个,摆了两排;每排摆两个,摆了6排。师还有两种比较简单的摆法:每排摆12个摆成一排;同样每排摆一个摆成12排。还有吗?生:没有了。师:在这6种摆法里,其中把每排摆3个摆成4排这种图形旋转90度就变成和每排摆4个摆成3排,因此就保留一种。后面两种演示同上。

【此处在多媒体的运用上我花了一番心思。把这12种方法分开作了许多个小插件,当学生随意说出一种,我便能立即出示。另外课件通过演示旋转九十度便发现两种归为一种,这样也很好地为了后面因数不找重复的数做铺垫】

3.师:那么这3种摆法用三道乘法算式表示就是? 生:3×4=12、2×6=12、1×12=12(并板书)

【从下到上非常有秩序的写上,也为后面学生有序地找因数埋下伏笔】

二、建立概念

1、师:可别小看黑板上的这3道算式,我们今天研究倍数和因数关系将从这3道算式拉开帷幕。(板书课题)补充说明: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都是不为0的自然数。以3×4为例,我们便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是4的倍数,3是12的因数、4是12的因数。谁可以像老师这样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练说。师:老师这里还有两道算式,选一道说给你的同桌听。后各请一位汇报交流,师指出如果说12是倍数,2是因数、6也是因数可不可以?让学生感知说话必须完整。

其中1×12=12,学生说完时,师追问哪两句比较拗口,“12是12的倍数,12是12的因数”确实一个数既是它本身的倍数又是它本身的因数。

【此处充分利用写出的三道乘法算式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为学生设计了“接受、领会—模仿、理解”的学习过程:先结合算式4 × 3 = 12 介绍“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让学生读读、想想这几句话的意思,初步感受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是与乘法有联系的,表达的是自然数之间的关系;接着要求学生根据6 × 2 = 12、12 × 1 = 12说说哪一个数是哪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在迁移中进一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其中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等特例,为后面的教学扫除难点】

2、倍数和因数概念的拓展练习

师:现在给你们一个当小老师的机会,谁能说出一道算式?其他同学根据这道算式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师借机指出,能不能说某数是因数或某数是倍数,让学生感知数学概念的表达必须清楚、完整。

二、探索找因数的方法

1、共同找12的因数

师:请同学们再次观察这三道算式:刚才我们说了哪些数都是12的因数?

生:3和4是12的因数,2和6是12的因数,1和12是12的因数。师进一步指出:你能把12的所有因数都找出来吗?

生汇报:12的因数有1和12、2和6、3和4。(结合学生的汇报,教师板书12的因数)

师:谁注意观察刚才老师是怎么写的? 生:一对一对从小到大的顺序写的。

【此处我再次利用这三道算式,目的是减轻了学生找因数的难度。给学生一种找因数和写因数的模式,让其潜移默化地感知如何有序、完整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另外充分利用这三道算式,不光是为了建立概念,更让学生感知如何去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整数的成绩】

2、找36的所有因数

师:考验你们的时刻到了,你能找出36的所有因数吗?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同桌合作完成,想一想怎么有序的一个不漏的写全,最好把怎么找的方法也写在自己的草稿本上。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展示学生中间出现的作业情况,请三位学生板演。(有用口诀的,用除法的,随意找的。)

师:说说你是怎么有序思考的?你们对他的想法怎么看?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可能出现用乘法口诀的方法一组一组找的,突出一对一对找;

也有学生用除法来找,出示算式,也是一对一对找。

师:先想到了哪道除法算式?36÷1=36 这一个除法算式可以找到几个36的因数?接着找。不管用乘法口诀找还是用除法找,都是从几开始的?这几种写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我们一般都是把这些因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整齐。【让学生感知从谁开始找很关键】

为什么36÷6=6或者算到六六三十六之后就不再继续找下去了呢?我们来感觉一下【同样感知找到何时为止也同样重要】

师:体会体会老师板书

1、学生:36、2、学生:18、3、12、4、9、6这两个因数在不断接近,接近到相差无几。我们一共找到了几个36的因数呢?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你们有办法一个不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了吗?【整个过程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不断去发现、探讨、完善,自主构建一个找因数的好方法,而师最重要的是学会引导】

3、巩固练习:练写15和16的因数(分组写)

四、归纳一个数因数的特点

师:观察大屏幕上这些数的因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回答,多媒体演示,归纳出一个数的因数最小是

1、最大是它本身。(多媒体出示并简要板书)

【此处同样发挥学生的观察、发现、总结能力】

五、探索找一个数倍数的方法 1.找3的倍数

师:一个数的因数我们会找了,那一个书的倍数呢?在30秒内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

交流方法:用不为0的自然数依次乘

3、不停地加3.而后板书,强调我们一般只要写出五六个打上省略号。2.巩固练习:找2和5的倍数

【找因数的方法比较简单,我开展限时写倍数的活动,再让写的最多的同学谈自己写的快的秘诀,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另外也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的】

六、归纳一个数倍数的特点

通过观察总结并板书:师:观察这些数的倍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个数的无限的,进而对比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多媒体出示并简要板书)【此书处理同因数一致】

七、巩固练习:

师:倍数和因数的知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出示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出去游玩,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师:先动手在书中填一填。学生汇报,进而追问:表中“应付元数”都是4的什么数? 生:都是4的倍数

师:你还能说出哪些4的倍数? 能把4的倍数全部说完吗?

不能,打上省略号

2.“想想做做”第3题

师:六一节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你能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吗?同样拿出书快速填一填!汇报交流.师:表中的“每排人数”都是怎样算出来的?(24去除以每一个数所得的结果)师:排数和每排的人数与24有什么关系?(因数关系)

【虽然课堂的时间较紧,但是必要的巩固练习是要的,而课本上这两题的编排,还是比较贴切孩子的生活。在处理上,第一题稍快,可以直接汇报,第二题稍稍引导一下即可】

八、总结全课

师:谁来谈谈,这节课中你都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总结的真好。课我们就上到这,今天请大家以一个特别的方式离开课堂

九、活动(动脑筋离课堂)1.是30的因数先离场 2.是5的因数再离场

师:谁能说一句话让我们大家都能离开? 对了,就请是1的倍数同学全离场

【此处是参考黄爱华老师的分数认识一课的结尾而设计,形式新颖,学生也感兴趣,另又很好地用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第三篇:倍数和因数 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认识倍数和因数”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0—73页的内容。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出倍数和因数的概念;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认识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法运算以及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关系的已有认识,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得到乘积相同的不同乘法算式。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时,利用学生对乘、除法运算及其相互关系的已有认识,启发学生进行灵活的、有序的思考。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而且也为学生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了机会。

[目标设计]

1、经历“活动构建”过程,使学生领会因数和倍数关系,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2、在“玩学号游戏中”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发展数学思维。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重点、难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学会有序地思考。[设计理念]

1、在求一个数的倍数和求一个数的因数活动过程时,利用摆纸片、猜学号等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呈现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等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

2、在学习倍数与因数活动过程时,利用学生对乘法和除法及长方形、正方形的已有认识,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给学生展示的机会,构建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内在关系。

[设计思路]

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借助学生利用摆正方形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因倍意识”,自主建构起“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2、解决问题变“关注结果”为“对话生成”。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对话场”,在生生、师生多度度、多层面的对话中,能让师生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生成新的看法。

3、教学宗旨变“关注知识”为“启迪智慧”。通过对“因数和倍数”内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他们数学思考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放潜能,开启心智。

[课前准备]学号卡、正方形纸片、每人一个信封。[教学过程]

一、意义构建

1、活动准备。同学们,你的信封里有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请拿出来好吗?现在,你们前后4个同学一小组,用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看哪个小组的拼法最多。

会意:要用乘法算式表示。

2、分小组操作,把不同的摆法记录下来。

3、组织交流:要说出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还要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4、汇报板书:4×3=12 6×2=12 12×1=12

5、揭示意义:刚才我们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出了三种不同的长方形,且得出三道不同的算式。现在以4×3=12为例,想一想这几个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启发学生说一说,然后老师揭示:从数学角度看,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反过来,我们还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相机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

6、应用。根据黑板上另两道算式,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7、问题预设:12是倍数,2是约数。明确:倍数和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8、拓展:你能先说出一道乘法算式考考同桌吗?再根据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吗?谁再来一道算式考考全班?

问题预设:0×1=0 明确: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9、质疑:你还有什么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

[设计理念]本环节设计旨在让学生借助表象进行操作和想象活动,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以及其中的“因倍关系”,进而生成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种意义的建构是基于学生原有经验之上的,是学生自主操作、积极思考的结果。

二、探索方法

(一)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1、游戏引入:现在我们来玩毽子游戏,好不好?毽子到哪位同学那儿丢了,哪个同学的学号就是下一步要研究的数字,把这个机会让给第一排的同学好吗?

2、问题: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3的倍数?

3、生生合作:预设出现的情况(板书)(1)3×1=(3)

3×2=(6)3×3=(9)

(2)3的倍数有3、6、9 „„„„

4、师生交流。

(1)问题:什么样的数是3的倍数?(指名回答)(2)明确:3的倍数是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

5、问题: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3的倍数?(3分别与1、2、3„„相乘所得的结果)能把3的倍数全部说完吗? 应该怎样表示问题的答案?

相机板书:3的倍数有3、6、9„„„„。

6、试一试:

(1)分别写出2和5的倍数。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写在本在上。(2)问题:观察上面的几个例子,想一想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7、小结:一个数的倍数,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练一练。

9、质疑:你们谁还有什么要补充的问题吗?

[设计理念]利用游戏引出学生自身的学号,再以学号为研究内容,从而使学习内容现实、有意义。

(二)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猜一猜:现在我们来玩学号游戏,老师手里握的是第5排某个同学的学号,而且不是单号,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

2、确定数字:恭喜你,答对了,是36号。现在我们就来找一找36所有的因数是哪些同学的学号。

(1)问题:谁能说一说哪些数是36的因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2)明确:如果有两个整数相乘的积是36,那么这两个整数都是36的因数。板书()×()=36。

(3)交流:你的学号数是不是36的因数?为什么?

1我的学号是36的因数,因为我是2号,2×18=36。○2我的学号数不(4)汇报:○是36的因数,因为我是7号,7无论和什么数相乘都不得36。

3、问题:怎样才能有序地找出36的因数?谁能告诉大家,并说出算式。预设:(1)×(36)=36 36÷(1)=36(2)×(18)=36 36÷(2)=18 „„„„

(6)×(6)=36 36÷(6)=(6)

板书:36的因数有1、2、3、4、6、9„„36。对于(1)×(36)=36和(6)×(6)=36这两道算式你不想对同学说两句吗?

4、启发

(1)在(1)×(36)=36中,36即是36的因数,又是36的倍数。

(2)在(6)×(6)=36中,6是36的因数。当两个因数相同时,通常只需要说出一个。

5、现在请两位同学说说你们的学号是多少? 8 16

6、问题:你能很快找出这两个学号的因数吗?直接写出答案。8的因数有1、2、4、8。16的因数有1、2、4、8、16。

7、问题: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发现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8、小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是1,最大的是它本身。

9、回顾:刚才的过程,你觉得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诀窍?(通过对话、讨论,让学生体会思考的合理性、有序性)

[设计理念]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交流与对话,师生之间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了升华。

三、拓展提高:

1、出示: 45 30 5 3 2 要求:选2个数字,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造个句。

2、猜一猜:

老师的年龄能被7整除,老师可能是多少岁?同时又是4的倍数?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3、请你拿出学号卡,在纸上写下你的学号数的所有因数。

(1)、汇报:学号数只有一个因数的学生请举手。只有一人,你很幸运,你不想说什么吗?

(2)、学号数只有2个因数的学生请举手。(2、3、5、7、11„„)

(3)、其它数的因数个数多少不一,同学们猜一猜,在它们中间,因数个数最多的是哪一个?理由?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把这个尽快地找出来。

[设计理念]练习题设计时,考虑到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发展,既有层次,又有坡度,同时还将知识性、趣味性有机地结合。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敏捷,体会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体验到学习成功的无限喜悦,更是为后继学习埋下了一个伏笔。

四、收获反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你还想提什么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关于“因数和倍数”,还有许多的知识等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索„„。

教学反思

《因数和倍数》是一节理论性较强,内容相对较抽象的数学课。面对这样的课,我所坚持的教育理念就是:教法创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对课改新理念落实比较到位:

(一)巧妙借助生活实例,轻松解决概念难点。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我用聊天的方式,用一个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用他们十分熟悉的人物关系,既引出了新课内容,又帮助学生理解这堂课中“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避免了后面教学中生硬的讲解,使学生易于接受。

(二)关注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本课根据学生对游戏的选择,使整节课的数学活动都始发于学生,终结与学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地展现。课堂上,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幸运号码找朋友,介绍自己与编号的关系,既巩固了知识,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教师尊重了学生的选择,满足了学生的愿望,迎合了学生的喜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数学学习活动也成为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营造开放型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让学生大胆的,自由的想,说,做。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评比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天真烂漫的孩子是怎样想的,只有通过他们的说才能反映出来。为此,在进行整除意义的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们自主探究,通过自己的分一分,想一想,然后再小组合作交流彼此的想法,分法,求同存异,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样的方法正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法。

2.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感悟。

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玩耍中,轻松的获取知识是极好的学习途径,又可以将学生很好的吸引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利用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对对碰”“找朋友”中感受整除的意义,约数和倍数的含义,从而也使教学的难点的以突破解决,用这种学生喜欢的,乐于参与的方式来让学生感悟知识的内涵,比枯燥的说理,讲解,乏味的练习题,有着更强的吸引力与调动性。学生在课堂中自始自终兴趣盎然,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兴趣和发现热情展露无遗。

(四)幽默生动的语言与亲和力,创建了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巧妙运用幽默,激励性的语言有效的调动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一直保持着兴奋的学习状态。此外,还置身于学生当中,做学生的一员,增强与学生的亲和力,在学习约数和倍数中,我把自己也编入了学生的幸运号码中,并与学生共同游戏,置身学生当中,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就是他们的朋友,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这也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新概念。

第四篇: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即墨市长江路小学

吕春峰

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拓展平台》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动手操作活动丰富感性认识,建立乘法与倍数、因数的内在联系;深刻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内涵,能举例说明倍数和因数。

2、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感受数学思考的魅力和智慧学习的理性价值。

3、丰富数学课堂生活,重建数学课堂文化,在探索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产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能告诉我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学生回答。

师:哦,老师知道了。XXX是XXX的好朋友。如果他这样介绍:XXX是好朋友。能行吗? 生:不行,这样就不知道谁是谁的好朋友了。

师:朋友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在介绍的时候就一定要说清楚谁是谁的朋友,这样别人才能明白。在数学中,也有描述数与数之间关系的概念,比如说:倍数和因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有关这个方面的一些知识。

一、创设情景,操作诱疑——明确探究目标

1、操作激活。

请学生将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法?并想一想: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并用一个算式表达出你的拼法。

2、全班交流。

4×3=12

6×2=12

12×1=12

3×4=12

×6=12

1×12=1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要根据这些算式研究数学新本领。

二、操作实践,内化建构——促进自主探究

㈠自学尝试,举例内化——认识因数和倍数

1、自学尝试:

师请学生自学课本第93页的内容,并让学生说一说看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根据学生自学情况的汇报和交流,教师适时指出:因为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同时板书)

问:你能根据6×2=12这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指名说一说)12×1=12这个算式呢?

2、举例内化:

你能写出一个算式,让你的同桌找一找因数和倍数吗?(学生互说,教师巡视找出典型例子)

相互依存的关系:请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说明。

教学预设:预计学生在自己写算式的过程中,会有诸如5×5=25、7×1=7、0×8=0等,如果学生有特殊的0×8=0。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指出,我们研究因数倍数是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如果没有出现这类特殊的算式,教师有效介入,帮助启迪学生思考,发展深刻性的思维品质。

指出:我们不仅可以根据乘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也可以根据除法算式找因数和倍数。

3、变式拓展:

出示数字百宝箱:写有“4、60、15、1、2、3、10、20、8、40”等数,请学生任意抽两张数字卡片,思考能否用倍数和因数造句说话。

㈡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因数和倍数

1、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请学生写出3的倍数。预计学生在写3的倍数时,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30、9、15,而且只是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口诀写出了3、6、9、12、15、18、21、24等等,三是用加法的方法,每次递加3;四是用除法想,()÷3=

1、()÷3=

2、()÷3=3的方法写出了3、6、9、12、15、18等。同时可能还会有学生在教师宣布时间到的时候会因为3的倍数写不完而抱怨时间太少。

请写得又多又快的同学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小窍门。在此基础上交流评价小结方法:评价时突出有序思维的策略:

一是用想乘法的方法,根据3×1=3,3×2=6,3×3=9,3×4=12等;

二是用想除法的方法,根据3÷3=1,6÷3=2,9÷3=3,12÷3=4等;

三是用递加的方法,即根据3,3+3=6,6+3=9,9+3=12,12+3=15等:

3的倍数有:3,6,9,12,15,18,21„„(板书)

2、迁移内化,自主探究:

⑴尝试迁移:请学生尝试迁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2的倍数和5的倍数。

2的倍数有:2,4,6,8,10,12„„(板书)

5的倍数有:5,10,15,20,25„„(板书)

⑵引导观察:请学生观察以上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发现?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拓展提升,主动建构:

⑴迁移尝试:请学生试着找出36的所有因数。

⑵交流方法:教师即时捕捉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基础性教学资源,并及时创生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在评价中探究,在发现中建构。预计学生会有这样几种情况出现:一是写得多与少的区别,二是找的方法上的区别。具体表现为:一是无序、没有方法地写出了一些,如2,3,6,而且仅此写出了几个;二是有顺序地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出了1,36,2,18,3,12,4,9,6,但没有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写;三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出: 1,2,3,4,6,9,12,18,36。

⑶启迪思考:怎样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在小组里说一说。

找一个数的因数时要做到不重复也不遗漏,方法可以有:

用乘法()×()=36的方法,一对一对地写;

或者是用除法36÷()=()的方法想,而且是有顺序地从小到大全部写。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板书)

⑷引导观察:尝试写出30、16的所有因数。

30的因数有:1,2,3,5,6,10,15,30。(板书)

16的因数有:1,2,4,8,16。(板书)

观察:看一看这些数的因数,你有什么发现?(36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是36,„„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促进智能内化

1、实例感悟。

指导学生做书本“自主练习”的第1题和第2题。

2、判断正误:

⑴5×4=20,5是因数,20是倍数。„„„„„„„„„„„„„„„„„„()

⑵9的所有因数是1,9。

„„„„„„„„„„„„„„„„„„()

⑶8的倍数一定比8大。

„„„„„„„„„„„„„„„„„„()

⑷一个数的倍数肯定比这个数的因数大。„„„„„„„„„„„„„„()

3、游戏激趣:

(学生各拿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游戏规则:老师出一个数,看你卡片上的数是否符合下面的条件,符合的请举起你的卡片。

例如,师:我是15,我找我的倍数。我是20,我找我的因数。

我是几,你们的学号都是我的倍数?我是你们的因数?

第五篇: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

小学五年级

因数和倍数

嘉思腾教研部

第四课时

课题:质数和合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会把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科学之谜的精神,充分展示数学自身的魅力。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质数、合数的概念。

2、初步学会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难点:区分奇数、质数、偶数、合数。教学过程:

一、探究发现,总结概念:

1、师:(出示三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每个正方形的边长为1,用这样的三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全班交流。

2、师:这样的四个小正方形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学生各自独立思考,想像后举手回答。

3、师:同学们再想一下,如果有12个这样的小正方形,你能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不用画就已经知道了。(指名说一说)

4、师:同学们,如果给出的正方形的个数越多,那拼出的不同的长方形的个数——,你觉得会怎么样? 小学五年级

因数和倍数

嘉思腾教研部

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会越多。

师:确定吗?(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5、师:同学们,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有时只能拼出一种,有时拼出的长方形不止一种。你觉得当小正方形的个数是什么数的时候,只能拼一种? 什么情况下拼得的长方形不止一种?并举例说明。

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同学们,像上面这些数(板书的3、13、7、5、11等数),在数学上我们把它们叫做质数,下面的这些数(4、6、8、9、10、12、14、15等数)我们把它们叫做合数。那究竟什么样的数叫质数,什么样的数叫合数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总结质数和合数的概念,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略)

6、让学生举例说说哪些数是质数,哪些数是合数,并说出理由。

7、师:那你们认为“1”是什么数?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展开讨论。

二、动手操作,制质数表。

1、师出示:73。让学生思考着它是不是质数。

师:要想马上知道73是什么数还真不容易。如果有质数表可查就方便了。(同学们都说“是呀”。)师:这表从哪来呢?(教师出示百以内数表)这上面是1到100这100个数,它不是质数表,你们能不能想办法找出100以内的质数,制成质数表?谁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小学五年级

因数和倍数

嘉思腾教研部

2、让学生动手制作质数表。

3、集体交流方法。

三、练习巩固: 完成练习四第1、2题。

四、课题小结:

这节课你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什么收获?

下载《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青白江区龙王学校:陈学梅 教学目标: 1、依据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和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认识倍数和因数......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12---1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初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2、使学生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12~16页。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首先以例题的形式介绍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然后在例1和例2中分别介绍了求......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的因数和倍数关系,初步理解倍数和因数。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经历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和......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 高兴小学幸建康 一、有效引入,界定范围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数学课,我站在大家面前,我们之间便建立了一种什么关系?在家里,爸爸和妈妈之间是什么关系?爸爸和妈妈之......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目标预设】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教案背景 『面向学科』 小学数学 『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情分析:你听说过“倍数”和“因数”吗?你怎样理解?试着举例说一说。 2、作业纸。 教学课题 《倍数和因......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小学 袁世斌 225700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0~72页的例题和“试一试”,第72~7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