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答案_模块3
模块2 活动1 第1步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过程。模块2 活动2 第1步 阅读与讨论
相同环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相同的环节,都包括课题名称、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
不同环节: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图、帮助和总结、专家点评 模块2 活动2 第2步 观摩案例
首先,教学环节不同,《识字4》、《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中的环节: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特色、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学过程环节的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评价等在我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案中很少见到。
其次,教学设计写的很细,将所有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安排。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的撰写中会尽可能的做到环节完善,内容充实,做到有的放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理念?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养。
4.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要程式化,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数学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其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数学新课程标准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可拓展性。即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既要有定性目标(基础目标),还要有不定性目标(发展目标)。在学生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力求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同一的学习活动中都得到最大的发展。观摩案例:
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4.学习内容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有助于老师熟悉教材,更好的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提前创设教学环境,但是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5.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这些目标和您以往在写教学目标时有什么不同?
这些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我以往写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与技能一个方面的内容,目标内容不够完整。在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模块2 活动2 第3步 练习与分析
课题名称:绝对值
一、知识与技能
能计算和化简带有绝对值符号的运算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与同伴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乐趣
2、养成和他人协作学习的习惯
在“模块2资源” → “教学目标案例”中的《教学目标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将您对所选案例的修改意见记录下来: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并能运用 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2、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性质定理之间 的联系。
(2)能力目标:
1、定理的引入培养学生对命题的抽象概括能力,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
2、定理的证明培养大胆创新、敢于求异、勇于 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3、定理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再发现,激发 学生的审美情感,与现实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使 学生认识到数学对于外部世界的完善与和谐,使 他们有效地获取真知,发展理性。6.学习者特征分析的方法 应该如何分析学习者特征?
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学习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具有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的等特征都会对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因此,设计的教学系统是否与学习者的特点相适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很好的适应学习者的特征,是衡量一个教学系统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而实际上,学习者特征分析在教学设计的实践中往往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
练习与分析
认真阅读“模块2资源” → “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优秀案例》。讨论:学习者特征分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在“模块2资源” → “学习者特征分析”中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有待改进案例(中学、小学)》选择一个尚待改进的案例,分析该案例中需要修改之处,进行修改并提交。
分析学习者特征时,既需要考虑学习者之间的稳定的、相似的特征,又要分析学习者之间的变化的、差异性的特征。相似性特征的研究可以为集体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差异性研究能够为个别化教学提供理论指导。当然,在教学设计实践中不可能考虑所有的学习者特征,也不是所有的学习者特征都具有设计意义,既使是具有设计意义的学习者特征,在设计层面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有些特征是可干预的,有些特征是不可干预,但是可适应的。对于教学设计实践而言,应主要考虑那些对学习者的学习能够产生最为重要的影响,并且是可干预、可适应的特征要素。在分析学习者的特征时,不仅要分析一般性的、稳定的特征外,而且需要考虑学习不同学科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性。模块2 活动3 第1步
结合您所任教学科,选择“模块2资源” → “优秀案例2”中的相关学科的案例,自主地进行学习,认真分析各环节中对您有启发的地方,并在下表中填写您的收获。《日历中的方程》:本节课通过对日历中数据规律的探索,运用方程来解决和日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运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模块2 活动3 第2步 上传教学设计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特例:全等形。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叫做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
(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4)1厘米,2厘米,2厘米,4厘米。
例3:某人下身长90厘米,上身长70厘米,要使整个人看上去成黄金分割,需穿多高的高跟鞋?
例4: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 矩形都相似吗? 正方形都相似吗?
2、相似形三角形的判断:(1)两角对应相等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3)三边对应成比例
3、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质:(1)对应角相等(2)对应边成比例
(3)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4)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5)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形三角形的应用:
计算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或宽度以及等份线段。例题
如图所示,ABCD中,G是BC延长线上一点,AG交BD于点E,交DC于点F,试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二、同步练习:
1.已知:AB=2,M是的黄金分割点,求AM的长;(2)求AM:MB 2.已知:x:y:z=2:3:4, 求:(2)(3)若2x-3y+z=-2求x,y,z的 3.已知:,求k的值。
4.如图:已知CD∥EF∥GH∥AB,AB=16,CD=10,DE∶EG∶GA=1∶2∶3,求EF+GH。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0),B(0,2),如果点C在x轴上,(C与A不重合),当由点B,O,C组成的三角形与三角形AOB相似时,求点C的坐标?
三、课堂小结
有学生自己总结本堂课所学到的知识点有哪些?
四、布置作业(略)模块2 活动4 第1步 什么是量规?
“量规”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词语,但是其实量规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评价中,特别是评价非客观性的试题或任务时,人们已经自觉不自觉的应用了这种工具。例如,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往往会分别从内容、结构、卷面等方面所占的分数给予规定,以便有效的进行评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就是一个典型的量规。又如教师在期末评价学生一学期的表现时,也往往从学生的学业成绩、劳动纪律、同学关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给出优、良、中、差的等级评定。只是教师在使用量规的自觉性和规范性反面还远远不够。为什么要使用评价量规? ①客观的评价工具
一个科学的量规,帮助教师和学生理解学习目标,清晰、明确了解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应用量规可以有效降低评价的随意性,使评价更客观公正,不但教师可以评,学生也可以自评、互评。
②学习支持工具
一个好的评价量规,可以引导学习者向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是一种有利的学习支持工具。学习者在利用量规评价自己的作品时,就会反思自己的作品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并据此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
③关注学习过程
评价量规作为一种客观的评价标准,公之与众后,所有的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样学生们集中在学习“课题”上,而不是学习“老师”,更多的关注学习过程,而不是关注学习结果。
模块2 活动4 第2步 上传教学评价 教案评价量规
导入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导入内容(60分)(54-60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相关度高,过渡自然,能调动学生的兴趣。(48-54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有较高的相关性,能较好地过渡到讲解内容,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48-36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有一定的相关度,过渡基本自然,能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兴趣。(36-0分)
导入的内容设计与主题相关度不高,过渡不自然,没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体态语运用得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较好地运用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计课的语言。(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讲课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适中、清楚,有一定的起伏。(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较好,语言清楚,有一定的起伏。(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普通话基本标准,语速过快(慢)、语言基本清楚。(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过快(慢),有些语言听不清楚。合计总计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二―――提问技能评价量规等级项目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提问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提问内容(60分)(54-60分)
问题内容明确,提问方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恰当,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且分析评价准确,对学生做出恰当的表扬、批评和鼓励。(48-54分)
问题内容较明确,提问方式能够使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较恰当,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分析评价较准确,对学生做出比较恰当的表扬、批评和鼓励。(48-36分)
问题内容基本明确,提问方式基本上能够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基本上恰当,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分析评价基本准确。(36-0分)
问题内容不明确,提问方式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问时机不恰当,没有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确认和评价。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提问时运用的身体语言恰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较好地运用了身体语言。(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身体语言配合问题的提出。(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身体语言配合提问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提问语言区别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变化明显,恰当。(8-9分)
语言规范,提问语言区别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变化较明显,恰当。(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提问语言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区别不大。(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提问语言与讲解过程中使用的语言相比,没有变化。合计总计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三―――演示技能评价量规等级项目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演示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演示内容(60分)(54-60分)
演示的内容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度高,对学生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匹配。(48-54分)
演示的内容较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较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对学生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较匹配。(48-36分)
演示的内容基本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基本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相关度,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基本匹配。(36-0分)
演示的内容不科学规范,演示的时机不恰当,演示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对学生没有启发性,演示环节与整体教学活动不匹配。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配合演示内容运用了恰当的体态语。(8-9分)
教态自然,大方。配合演示内容较好地运用了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演示(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演示。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恰当的讲解语言,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较恰当的讲解语言,能够使学生接受和理解。(6-8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配合演示内容使用的讲解语言基本恰当,基本上能够让学生接受和理解。(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没有配合演示内容使用恰当的讲解语言,不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合计总计教学设计实验评价量规之四―――讲解技能评价量规等级项目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讲解技能的教案设计(20分)(18-20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清晰,过程完整。(16-18分)
教案写作规范,设计思路较清晰,过程完整。(16-12分)
教案写作基本规范,有一定的设计思路,过程基本完整。(12分-0分)
教案写作不规范,设计思路不清晰,过程不完整。讲解内容(60分)(54-60分)
讲解条理性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对学生有启发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相配合,且过渡自然,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匹配。(48-54分)
讲解有条理性,结构较合理,重点较突出,对学生有启发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较配合,且过渡较自然,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较匹配。(48-36分)
讲解有一定的条理性,结构基本合理,重点基本明确,对学生有一定的启发性,有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其他教学技能基本配合,有过渡,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匹配。(36-0分)
讲解没有条理性,结构不合理,重点不突出,对学生没有启发性,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与其他教学技能相配合,过渡不自然,讲解方式与教学内容不匹配。教态(10分)(9-10分)
教态自然,大方。体态语运用得当。(8-9分)
教态自然,大方。发较好地运用体态语。(6-8分)
教态基本自然,能运用一定的体态语配合讲课的语言。(6-0分)
教态不自然,不能运用体态语配合讲课语言。
语言(10分)(9-10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适中、清楚,有一定的起伏。(8-9分)
语言规范,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较好,语言清楚,有一定的起伏。(6-8分)
语言基本规范,普通话基本标准,语速过快(慢)、语言基本清楚。(6-0分)
语言有时不规范,不能使用普通话讲课,语速、过快(慢),有些语言听不清楚。合计总计教学设计实验评价――综合技能的评价
200 –200 年第学期《教学设计》实验课程成绩表姓名导入技能(10分)提问技能(问题的设计、提问的时机、过程是否完整)(10分)讲解技能(内容讲解是否清楚、正确;层次是否清楚)
(50分)演示技能
(运用媒体的时机是否恰当,是否配合了讲解的内容)
(20分)教态语言
(教态、语言使用方面)
(10分)得分总计(备注:4个文字教案齐全,每缺少一个教案扣除5分)模块2 活动5 第1步
进行本模块学习反思,将您自己对这个模块的学习收获及心得记录下来。
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自己、备能力培养等,达到挖掘教材要“深”,教学方法要“活”,讲课要“精”,传授知识要“准”,教学效果要“高”的目的。备好教材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抓住教材的知识结构,确定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案。深刻地剖析、妥善地处理每堂课教学内容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基本功,是运用“少、精、活”教学原则,发展学生智能的关键所在。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弄清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需要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又是什么知识的基础?
第二,知识结构分几个层次?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怎样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和关键?第三,本节教材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培养什么能力?怎样培养?多方面进行认真思考、反复研磨。只有这样才能较准确地掌握文章的重点和难点,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准确地分析教材重点,要在精读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全面剖析。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搞清楚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较准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教师要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难点。所谓难点是指学生不容易理解或掌握有困难的部分,教师要设法解决这些难点,扫清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才能使其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除了正确地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外,还应该确定教材的关键点。
所谓教材的关键点是指教材中对于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能起作用的部分内容。解决了关键点就能一通百通,事半功倍。备好学生的指导思想是面向全体学生。讲一节课要使各种水平的学生都学有所获,备课要注意上、中、下三类学生。以中等学生为主要对象,设法在教学中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不要一刀切,要因材施教,使上等学生学得多一点,好一点,对后进学生要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这就需要在课前周密设计,细致安排。做到既统一要求,又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备好方法就是依据课堂教学固有的规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若不选择好的方法,就必然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南宋时期朱熹所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所以备好方法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
选择教学方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根据具体教学目的和任务选择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根据教学设备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灵活性、启发性。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与实习法以及自学法和发现法等等。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自学,逐渐培养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掌握探索科学知识的一把金钥匙,这是比什么都更有用的知识和能力。备好能力的培养,这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动向。每一节课除了传授知识外,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培养什么能力要心中有数,培养能力的措施要明确。只有如此,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只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培养创造性开拓人才才有希望。“备好自己”也是备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教学效果的好坏,因素很多,但教师的情绪、态度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教师应对教育有一颗赤诚的心,有光荣感和责任心,对学生要满腔热情。在教学行为举止方面落落大方,感情充沛,语言清晰。
第二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答案-模块7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答案_模块7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1:体验单元教学设计
第1步:观摩分析案例,反思教学
头脑风暴
请您和小组学友针对“单元综合教学”展开研讨,就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发表您个人的看法。在思
考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填写下表
单元综合教学设计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各个活动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各层面的学生都有表现发挥的机会,从而产生对英语的兴趣。本单元设计上思路非常明晰,由潜入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渐渐进入任务,让学生非常自然的领会本课的知识点。
一、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又实用,学生的参与非常热烈。
任务一:谈论野生动物的现状。此任务既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也是一个任务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以前学的内容和新课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出野生动物的现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任务二:运用网络、报纸、杂志和电视等手段,收集更多野生动物的信息,特别是濒危野生 动物。让学生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调查报告。
任务三:调查整个自然界的现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完第三单元和第八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自然界的现状,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及互相的影响。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这三个任务、发展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二、任务链设计较成功,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课堂设计较合理,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五、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六、探索:继续探索在任务与合作型教学中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单元教学设计能把我们的设计的内容拉长一点,比如说一章,比如一个模块,比如一个模块里的一块面,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当然,也可以做跨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设计。怎么样对这些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思考非常重要。第二个层面老师能够关注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单元教学设计。比如说我们老师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计算,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下,作为一个计算能力,在必修模块里,我们怎么样进行设计。使得我们学生从初中的水平,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计算能力的,在必修一课程中有哪些载体。然后我们说,在这些载体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的计算能力。所以我想这样的一些思考,都是单元教学的设计的很重要的内容,与我们传统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开拓一点,视野开拓一点。在单元教学设计,有一个,或者有两个核心的主题词,第一个是整体,我们是整体把握课程下,如何来做好单元教学设计。我想这是一个关健词,第二个关健词就是效率。我觉得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会使得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讲到什么程度,我后面还会对这件事情有所规格。当然现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范围还是更大一些。比如对有一些概念,我们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单元的思考。能够帮助老师开拓一下视野,能够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来思考我们整体的教学。这样会提高教学效率。三。单元教学设计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1:体验单元教学设计
第2步: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
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模块7 资源” → “《单元教学设计》”思考:
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_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_,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1:体验单元教学设计
第3步: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核心要素
2.小组讨论
在观摩过程中独立思考下表中的两个问题,并做相关记录。然后进入小组内部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达成的共识提交到下表“单元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核心要素”主题中
单元综合教学设计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各个活动中给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各层面的学生都有表现发挥的机会,从而产生对英语的兴趣。本单元设计上思路非常明晰,由潜入深,教师带领着学生一步一个脚印,渐渐进入任务,让学生非常自然的领会本课的知识点。任务的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趣又实用,学生的参与非常热烈。
任务一:谈论野生动物的现状。此任务既是对以前所学内容的复习,也是一个任务活动。在学习29课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以前学的内容和新课内容,运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描述出野生动物的现状、人类与动物的关系。
任务二:运用网络、报纸、杂志和电视等手段,收集更多野生动物的信息,特别是濒危野生动物。让学生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调查报告。
任务三:调查整个自然界的现状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完第三单元和第八单元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了解自然界的现状,思考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及互相的影响。
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等方式完成这三个任务、发展了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
二、任务链设计较成功,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研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三、课堂设计较合理,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四、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五、使用图片、录像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六、探索:继续探索在任务与合作型教学中如何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我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
单元教学设计能把我们的设计的内容拉长一点,比如说一章,比如一个模块,比如一个模
块里的一块面,我们可以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内容来进行设计。当然,也可以做跨章节的内容的教学设计。怎么样对这些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有一个整体的思考非常重要。第二个层面老师能够关注我们通常所说的方法和能力方面的单元教学设计。比如说我们老师关注的一个方面,就是计算,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下,作为一个计算能力,在必修模块里,我们怎么样进行设计。使得我们学生从初中的水平,能够有一个明显的提升。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支持计算能力的,在必修一课程中有哪些载体。然后我们说,在这些载体中,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升他的计算能力。所以我想这样的一些思考,都是单元教学的设计的很重要的内容,与我们传统单元的教学设计的内容,我们希望能够开拓一点,视野开拓一点。在单元教学设计,有一个,或者有两个核心的主题词,第一个是整体,我们是整体把握课程下,如何来做好单元教学设计。我想这是一个关健词,第二个关健词就是效率。我觉得做好单元教学设计,会使得你知道在什么时候,我讲到什么程度,我后面还会对这件事情有所规格。当然现在对单元教学设计的思考范围还是更大一些。比如对有一些概念,我们也可以对他有一个单元的思考。能够帮助老师开拓一下视野,能够以一个整体的观点来思考我们整体的教学。这样会提高教学效率。三。单元教学设计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2:体验主题式教学设计
第1步:观摩分析案例,认识主题式学习
1、观摩主题教学设计案例
1、阅读“模块7 资源” → “主题式教学设计成果案例” 下的相关材料,记录您对主题式学习和主题式教学设计的理解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3.总结与反馈
相同点
1、更加注重对学习者的分析。
2、在教师的作用发挥下,突出引导与参与的功能。
3、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为主。这则教案没有用具体的文字写出教学过程,代而取之的是教学流程图,它与传统的语言文字相比更加清晰,一目了然。
4、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有课件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趣味性强,教学目标更易达到 不同点
1)平常我们采用的是教学过程,在写教学过程时内容复杂,分不清主次;授导型教学设计采用课堂教学流程图内容清楚、简洁、易懂、一目了然。
(2)教学设计应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2:体验主题式教学设计
第2步:主题教学设计
在学习小组内,认真阅读 → “《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思考
主题教学设计的特点是什么
主题教学设计是在教案、学案、评价方式,甚至学生问题的设计。它是课前的一个准备。它是以传播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选择相应的教育媒体,确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分析、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以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教学设计是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的。教案仅是实施教学的计划安排,而教学设计有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着眼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够客观地评价和判断教学结果。教学设计更加符合教学规律,容易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1.是围绕着主题来组织学习内容,以一些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来驱动学习,偏重于对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是围绕着主题制定相关的知识、情感和能力目标,它更强调学习者在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高级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探究态度,关注学习者多元智能的发展。
3.主题教学内容是在选择并提炼与主题相关的课本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与主题相关的课外教学内容,经整合后形成高度结构化的学习内容。4.学习者可以自由探究与主题相关的任何学习材料,学习资源的内容更为广泛。
5.主题教学设计则以问题探究、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活动为主。
6.主题教学设计的学习评价则是对学习者对主题的理解的评价,以及对学习者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性的评价,是一种面向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评价。
7.主题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不局限于课堂集体教学,而是更加灵活多样,大部分的教学周期比较长,是以一个主题单元为单位。
8.师生角色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题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的积极性、主体参与性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学习者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知识背景、生活经历、兴趣爱好参与到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也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成为学习环境的创建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以及学习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促进者。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2:体验主题式教学设计
第3步:主题教学设计的环节和核心要素
观摩过程中同时独立思考下表中的两个问题,并做相关记录
主题教学设计的环节
主题式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是:
(1)决定组织中心,确定主题;
(2)教学内容分析,发展概念网络;
(3)教学目标与学习者特征分析;
(4)建立引导性的问题与任务;
(5)设计教学活动:时间进度、子活动设计、实施建议、资源设计、支持工具设计(活动模板、学生作品样例);
(6)评价设计
主题教学设计的核心要素
选题设计
教学目标
任务设计
资源设计
活动模板及支持工具的提供
评价设计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3:编写单元教学设计或主题式教学设计
第1步:确定主题教学设计模板
认真阅读“模块7 资源” → “主题式教学设计模板”,提供的九个主题式教学设计模板,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定一个主题式教学设计模板。将其以您的课题名为名保存到您的作品集中的“教学设计”文件夹中。
您觉得主题式教学设计,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1、一个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在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以前的教学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
模块7: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5:反思我的学习
进行本模块学习反思,将您自己对这个模块的学习收获及心得记录下来。
通过今天的学习,使我对单元教学设计有了新的认识,这可以较宏观的把握教材内容,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叫公关的反映各单元内各知识点的联系,在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的明确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应该说单元设计教学是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单元设计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单元内容的教学主线或主体思路。单元教学设计它包含一个单元或是一个章节的内容,需要多个课时来完成,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多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我觉得应考虑得更宏观,相对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来说,分析的略微组略。
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在内容上来说,只是对一个知识点/节的教学进行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只需一个课时,在教学形式上,一般只采用一种形式。在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方面,要考虑得更全面、更具体、更细微,以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_模块10
网络伦理问题的表现
网络发展一方面为社会带来极大福利,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结构缺陷,社会规范脱节及经济利益驱动,导致了观念的、规范的和行为的三个层面的网络伦理问题。根据网络伦理的表现形式和网络伦理产生的原因,从三个方面阐述网络伦理的构建,即技术监控,法律法规建设和伦理道德的规范以及伦理教育,旨在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网络道德规范举例
目前比较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主要有:
(1)网络犯罪。一些“黑客”时常会非法潜入网络进行恶性破坏,蓄意窃取或篡改网络用户的个人资料,利用网络赌博,甚至盗窃电子银行款项,通过网络传播侵权或违法的信息等网络犯罪行为日增,互联网已成为不法分子犯罪的新领域。
(2)色情和暴力风暴席卷而来。信息内容具有地域性,而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则是全球性、超地域的,这使得色情和暴力等问题变得突出起来。由于互联网是全球共享的,这就使得某些人、个别国家的色情信息和暴力情节能够无障碍地在世界范围内传播。网络成为色情和暴力媒介,提供色情资料,灌输暴力思想,从而导致与传统优良文化道德冲突。由于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不同,它对我国的危害更加严重。
(3)网络文化侵略。互联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使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在网上交汇。近年来,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网上优势,倾销自己的文化,宣扬西方的民主、自由和人权观念。这就加剧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道德和文化的冲突,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构成干扰和冲击。
(4)破坏国家安全。世界上存在着对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并不是到处充满善意,一些国家通过互联网发布恶意的反动政治信息,散布谣言,利用信息“炸弹”攻击他国,破坏其国家安全,甚至出于一定的政治目的,突破层层保密网,直接对其核心的系统中枢进行无声无息的破坏,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网络道德规范的特点
网络道德由于虚拟空间的出现而产生新的要求,它与植根于物理空间的现实道德相比较,有其新的特点。
1、自主性和自律性
2、开放性和多元性
思考与讨论
信息社会里,我们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在您的教学实际中如何引导学生规范网络道德行为?能列举出您具体的做法事例吗?请将您的想法记录下来:
第一条:不到网吧娱乐,远离不健康的网络游戏。
第二条:切不可将网络游戏,QQ聊天作为一种精神寄托而沉溺其中。
第三条:合理控制上网时间。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教育学生要客观认识网络,认真遵循上面几条规则,对经常上网的学生耐心进行思想教育,使其远离网络危害,合理利用网络信息 技术与信息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
(一)网络误用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二)信息的图像化、平面化,强调了感官刺激,削弱了学生思考能力
互联网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学生习惯了视觉刺激,不利于追溯本质的思维方式的培养。
(三)现实社会所固有的道德与文明在网络环境下失去约束力
(四)“黑客”行为的曲解
(五)网络盗版盛行与剽窃他人的作品,(六)对民族文化与爱国精神的冲击
对策
(一)整体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的净化
(三)教学内容的整合记录您与学友交流作业的感受和改进想法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不断发展的,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正在越来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教师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这就要求要求教师们首先掌握信息技术,运用信息技术投入到教学中。
第四篇:2011“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作业答案(最全最新).doc
模块2 活动1 第1步 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是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运用系统方法,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的过程。
模块2 活动2 第1步 阅读与讨论
相同环节:所有的教学设计都包含相同的环节,都包括课题名称、教学时间、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等等。
不同环节: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学过程流程图、帮助和总结、专家点评
模块2 活动2 第2步 1.观摩案例 2.首先,教学环节不同,《识字4》、《Windows XP附件程序及应用》中的环节: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特色、教学资源和工具、教学过程环节的教学过程流程图、教学评价等在我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教案中很少见到。
其次,教学设计写的很细,将所有的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安排。
所以我在今后的教学设计的撰写中会尽可能的做到环节完善,内容充实,做到有的放矢。
3.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4.新课程中体现了哪些理念?
1重视情景创设,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的过程 2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3尊重个体差异、面向全体学生 4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5树立新的课程观,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1.领会新课程的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增养。
4.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严谨活泼的课堂氛围。新课程提倡怎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设计首先要突出基础目标,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不要程式化,要视具体教学内容而定。数学教学的基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具体体现在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活动和每一项能力训练活动中,即要明确教学活动中要“学什么”和“练什么”。与传统教学目标所不同的是:新课程在强调“双基”教学的同时,更突出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的组织,即要强调学生“怎样学”的设计,而不是“怎样教”的设计。
其次要体现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目标。数学新课程标准要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展”的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具有可拓展性。即每一个教学活动目标设计,既要有定性目标(基础目标),还要有不定性目标(发展目标)。在学生实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征,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力求能够实现每个学生在同一的学习活动中都得到最大的发展。
观摩案例:
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简称“双主模式”它不是以教师为中心,也不完全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是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即要把“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者的长处吸收过来,而把两者的消极因素加以避免.4.学习内容分析的方法
教学内容分析有助于老师熟悉教材,更好的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提前创设教学环境,但是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5.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
这些目标和您以往在写教学目标时有什么不同?
这些教学目标都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我以往写的教学目标只有知识与技能一个方面的内容,目标内容不够完整。
在阐述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正确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
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模块2 活动2 第3步 练习与分析 课题名称:绝对值
一、知识与技能
能计算和化简带有绝对值符号的运算式
第五篇:“国培计划”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简报
“国培计划”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课程简报
定西市安定区主讲教师:郑晓燕我们班共计注册62名学员,学员由来自安定区的4个学区的小学语文教师组成,学员们每天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课程给予的知识大餐,体会着新课程的理念、理论、方法。我与教师们密切配合,在近2个月的网络研修历程中,我们克服一切困难,跨越时空,汲取专家、教师的知识智慧,苦尽甘来,收获累累硕果。
一、帮助和收获
五十多天来,利用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习已成为老师们的习惯。老师们热情的参与,积极的投入,对于急需解决的问题,有的留言,有的在线研讨,还有的干脆电话联系,在这个平台里学习、交流、研讨、实践,促进了教师的成长,促进了校本教研的开展,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通过学习,解决了学员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使自己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驾驭课堂、把握教材、交流沟通、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的技能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了集体备课的技能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可以说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具有
异地、不定时的好处。我们好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支持的这个平台,随时随地利用手中的键盘进行交流、改进,丰富的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加强了集体备课的时效性。
3.提高了专业技能从学员的优秀作品中,可以看出各位老师有很多共同之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技能,深刻体会着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参训教师扎实的专业技能、出色的课堂设计体现了他们的用“心”教学,而他们对专业技能的磨炼、对教材把握的准确,更体现了他们的用“情”教学。同时,在实践中每一位教师都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案例。
如今,在网络教研这块圣地,我们感悟到了“付出真诚,必有收获”的真谛,网络教研——我们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4.充实了业余生活
一个个模块,学员都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认真去学习,去分析,研究专家的讲解,受益匪浅。大家学习劲头很足,虽然白天工作都比较忙,晚上累的真不想动,但是大家都没有懈怠了课程学习,坚持每天学习,做作业,每天都要有所收获。
二、经验和体会
1、领导重视是保障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该项工作高度重视,制订和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分管教师培训工作的领导不定期督查、指导培训工作。
2、学员主动是关键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培训形式新颖,深受教师欢迎。因此,参训教师在培训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参训的积极性相当高,是搞好培训工作、提高培训效益的关键。
3、团队精神是核心
在培训中,学校和组内学员充分发扬团队精神,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帮互助,共同提高,保证了培训的实效性。
三、困难和迷茫
1、这次培训,很多学员认为教育理念是虚的东西,所以要求他对培训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需要时间和一再地说明。一部分学员感到这种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式在自己的学校不可能开展和推广,所以自己在培训时能够被动地参与,但是从内心讲是一种敷衍,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
2、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后的有效应用与提高问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要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强调主体参与,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轻松学会教育技术的概念、技能和方法。只有在培训与管理中注重实效性,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才能深入持久地开展好,从而才能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3、硬软件条件不够。培训基地、学校符合要求的计算机数量不够。能胜任主讲教师的人不多。
4、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差,大部分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与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一般。因此,在教材安排的学时限度内,学员难以消化与巩固,增大了培训难度,影响了培训效果,影响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
四、建议和改进
1、加大对教师培训机构的经费投入,改善硬件设施,提高培训者水平。
2、逐步加强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
3、采取相应措施,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
4、部分学员为了完任务,采取粘贴复制他人作业的方法,使得部分作业流于形式。如何减少作业抄袭现象,如何提高对抄袭作业的鉴别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5、教育相关部门应给老师参加网络研修一定的时间,大部分教师工作量很大,除了上好自己的课外参加研修的时间很少,致使部分教师没有时间完成作业只好匆忙应付。
总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是一项崭新的工作,此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彼此珍惜共同度过的学习时光,我们在彼此的启迪中共同进步!老师们没有停留在原来的脚步上,哪怕只是一小点进步,都是我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