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介绍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
谭国华 谭小华
一种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模式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FFB108152),由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谭国华副主任设计并主持研究,由象贤中学承担具体研究工作。课题在借鉴“哲学取向教学论”及其实践成果的同时,选择“科学取向教学论”作为主要指导理论,以本课题独创的“导学稿”和“导学型课堂”为主要教学载体,以“使学生学会学习”为总体目标。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象贤中学在全面贯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推进素质教育、提升高考成绩、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课题主要内容如下:
一、模式名称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
二、总体目标 使学生学会学习。
三、核心概念
(1)三元
“三元”是指在学生和课程内容已经确定的前提下,影响教学的三个主要因素(变量),即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预期学生学习的结果。依据目标分类理论进行分类,并要求用内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式陈述,便于目标达成的判断。主要回答学什么和教什么的问题。
学科课型:知识(学习任务)的类型。依据知识和学习分类理论进行分类,以明确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过程与条件。主要回答如何学,即回答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规律的问题。
教学策略:指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或措施,包括学与教的过程、条件与方法。主要回答如何教,特别是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
(2)整合
“整合”一是指三元的整合,即在教学过程中保持教学目标、学科课型和教学策略的一致性,使其有机构成一个整体。二是指理论的整合,即通过对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进行审视、帅选,整合成一个以“三元”为核心、对教学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统一的理论体系。三是指经验的整合,即通过对国内教改名校和优秀教师先进经验的审视、帅选,并根据科学性和有效性原则,将其整合成一个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体系。
(3)导学
“导学”首先是指教师不是教而是“导”,学生的学是在指导下的“学”,教学以“学”为中心和目的,充分遵循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其次是指教学活动是在目标向导、教师指导、导学稿引导下,学生主动学习并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再次是指“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导学”,重视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四、基本理论
当前,国内外存在多种以研究教学规律为对象的理论,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依据哲学和经验总结所提出的理论,称为哲学与经验取向的教学论(简称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另一类是依据科学心理学尤其是学习心理学和实证研究所提出的理论,称为科学与实证研究取向的教学论(简称科学取向的教学论)。
自古至今,指导教学实践的理论基本上是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即:对教学实践提供一般的原则性指导。100多年前科学心理学萌芽,20世纪60年代后,科学心理学特别是学习心理学研究获得迅猛发展,并与教学的联系日益紧密。如加涅的学习分类与学习条件理论、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作用理论、修订后的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等等。这些理论以及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学论和相应的教学设计原理共同推动产生了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科学取向教学论注重对学习进行分类,关注不同学习类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知识类别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关系以及学与教的过程与条件的安排,即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它明确告诉教师和学生做什么和如何做,对学生“学”和教师“教”给出了具体的“配方式”指导,并根据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规律来进行教学的设计、实施和评价,从而为教学奠定了科学性基础,且可操作性强。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通过对各种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审视和帅选,在总结、提炼、整合并借鉴“哲学取向教学论”理论及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明确选择“科学取向教学论”作为思想基础,结合“哲学取向教学论”的部分原理,围绕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三个要素,精选了以科学心理学为主的、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直接指导意义的系列理论,组成了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
(一)学习的分类观
国际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不同类型的教学。三元整合导学模式采用信息加工心理学关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分类以及加涅的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学习结果的分类理论,指导学习的分类。
(二)学习的过程与条件
不同类型的学习结果需要满足不同的学习过程与条件,也就是有不同的学习规律。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依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加涅的学习分类与学习条件理论、安德森的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作用理论、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皮连生的“广义知识学习的三阶段模型”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阐明每一类型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教学的科学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类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十分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学、导教、导测评的作用,依据加涅的学习分类理论、修订后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和克拉斯沃尔的情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指导教学目标的分类与陈述。
(四)学科课型分析
课型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在对现有课型进行选择、改造和整合的基础上,依据知识分类、学习结果分类及建构主义等理论,指导课型分析,形成了以导学课为主体的课型体系,并运用现代学习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从整体上阐明了各种课型的基本特征及其教学规律。
(五)教学策略设计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以皮连生的“学与教的一般过程模型”和史密斯、雷根的教学设计理论以及我国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指导教学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策略体系。如:目标导向教学策略、激发动机教学策略、结构化教学策略、变式练习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先学后教策略、兵教兵策略、有效复习策略等。与此同时,还加强了学科内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五、操作体系
“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操作过程中的主要载体有两个:导学稿和导学型课堂。
导学稿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独创的一种教学文本,是师生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是对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学科课型、教学策略进行整合的结果。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将日常课堂按教学功能划分为三种课:导学课、内化课、测评课,其中导学课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导学型课堂,是日常教学的主要课堂形式;内化课主要是白天和晚间的自习课,完全由学生自主对当天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吸收与消化;测评课主要指单元或模块教学结束时的检测和评价。
(一)导学稿
导学稿不同于学案和讲学稿,更不同于传统的教案或练习卷,它相当于在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思想指导下,对传统教案和学案进行了改造、整合和升华。“升华”是指:导学稿主要以“科学取向教学论”为指导,依据现代学习理论及其相应的教学设计原理,按照“三元”“整合”“导学”思想编写而成,是在充分分析学情和课程内容基础上,对教学目标(预期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科课型(学习任务类型)、教学策略(学与教的过程、条件和方法)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整合的结果,使教学活动紧扣学习心理学原理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习策略指导,通过梯度性学习要求和选做练习的安排,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导教、导学、导练、导测评功能和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模式目标。
每个导学稿均由三人小组执笔编写,编写前经过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备课讨论酝酿,编写后再经过备课组全体成员集体讨论修改审定,每一份导学稿都是备课组成员集体智慧的结晶。师生的教学活动主要依据导学稿进行,教师不再编写和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大部分学科取消学生课外辅导资料和课外作业本。导学稿选做练习部分,设计有能力梯度训练题和课外阅读训练内容,为不同基础和不同兴趣的学生的个性发挥提供了空间。选做部分一般不作为日常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可根据备课组的安排和不同学情的实际需要处理,教师在课外应安排个性化指导。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实行个人评价和备课组集体捆绑评价。
(二)导学型课堂:
导学型课堂是承载“三元整合导学模式”整个理论和操作体系的基本平台。导学型课堂分小课堂和大课堂。小课堂指日常基本学科教学活动,也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核心和灵魂。大课堂指以学校文化为背景的学校整个教育教学活动,是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对于学校教育的整体实现方式。小课堂与大课堂相辅相成。
导学型教学的一般程序是:第一步根据学习任务分析判断课型,第二步根据课型特点设计、编写或选用合适的导学稿,第三步依据导学稿实施教学过程并实时调控(即上导学课),第四步评价与反思。其中,高质量编写和使用导学稿是高效课堂的前提保障,找准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决定导学课教学效果的关键。
导学型课堂贯彻“20分钟课堂”理念。即:每一节课教师讲的总时间不多于20分钟,而学生思考、讨论、解答、训练的总时间不少于20分钟,20分钟不应机械切割,师生活动应融为一体。这是对传统教学中学生参与度低、满堂灌现象的彻底颠覆,也是对“精讲精练、讲在关键、练在要点”等先进经验的灵活借鉴。“20分钟课堂”理念主张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尽量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鼓励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学习、主动展示;另一方面,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精讲和导学,教师要编写更优质的导学稿并能高水平使用导学稿,要准确掌握学情、把握关键,要善于导学,合理驾驭课堂并学会对不同学生采取个案化指导。
导学型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个人、小组、班级相辅相成、融合互动。学习小组是主要教学组织,一般六人一组,在尊重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实行男女强弱组合,每组设小组长一名,组内每个学生担任一个学科的科代表,使学生人人参与、锻炼能力、培养自信。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一般疑难问题可通过小组内互帮互学解决,对小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交给教师通过小组间或全班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按“学习型组织”要求对学习小组进行培训指导,明确个人责任、组织功能、活动规则、团体目标,提倡“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讲一遍”“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更好地提升自己”“能教会别人自己才算真会”等观念,通过学习小组提升学与教的效率,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及解决疑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主动态度、团队意识及“沟通与交流、互助与协作、质疑与思辨”等能力。学生的学习评价实行学生个人评价和学习小组集体捆绑评价。
导学型课堂的教学流程主要是“两段六步”。两段即“自主与探究”,六步即“导、学、议、究、拓、思”。“自主”指学生在教师和导学稿引导下独立学习或小组学习,“探究”指生生或师生共同解决疑难并拓展提升。“导”指教师解读目标并提示思维方向和重难点,“学”指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议”指小组内个别或多人相互答疑解惑或交流心得,“究”指生生或师生共同讨论解决疑难,“拓”指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并拓展提升,“思”指学生纠错回顾并反思完善。课堂教学中,两段应明显呈现,而六步则可依序呈现或融合呈现甚至循环呈现,如学和议、究和拓通常合为一步,各步时间按导学稿的安排灵活掌握。一种课堂模式并非就是一种课堂教学流程,其实质是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流程中的体现。
导学型课堂的基本课型,按课堂结构划分有三种:独立课(一课时)、姊妹课(两课时)、单元课(多课时)。其中:姊妹课是主体课型,独立课是姊妹课的浓缩,单元课是姊妹课的拓展。在此基础上,各学科还应根据学习任务特点,确定学科基本课型,如概念课、规则课、解题课、阅读课、指导课、鉴赏课„„
导学型课堂的主要标志,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个核心:导。以导学稿为载体、以导学型课堂为平台,按不同类型知识学与教的规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规律,实施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两个目标:一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并最大限度地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要求。二是使教师得到培养,如引领教师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提升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能力等。
三个特征:一是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得到充分体现,二是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的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三是教学策略设计与实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个原则:一是以导促学原则(目标向导、教师指导、导学稿引导),二是20分钟课堂理念(精讲精练、讲在关键、练在要点),三是学习型课堂组织形式(学习小组和新型学习方式),四是“两段六步有机融合”思想(指导自主、共同探究、活用两段、整合六步)。来源番禺日报)
第二篇: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介绍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介绍
1.诱导式:提问—讨论—归纳—练习
诱导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新授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首先通过提问和讨论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无须教师做全面的讲解,也避免了课堂中过于沉闷的教学气氛,同时也可使教师有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归纳环节是在讨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我们一般要求由学生自己来阐述最后的结论。实际上,学生在学案的指导下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认识,这种教学环节的设计实质上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认识,完善和纠正各种错误的观念和观点。这种课型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
2.开放式:质疑—探究—小结—应用
开放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单元复习课,目的是为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学会如何将知识应用于具体的问题解决活动,带有研究性和实验性。此种课型的学案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一些高级知识,学案中设计的问题也往往具有开放性,甚至没有唯一正确答案,要求为学生介绍一些适当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教学指导上常常采用合作学习和交互教学方式,教师一般扮演帮助者、启发者和指导者的角色,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环境和机会(质疑),提供必要的探究条件和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或实验验证所学的知识和所提出的解决问题方案。开放性学案导学教学不限于一个课时,也不一定全部在课内完成。
3.技能式:示范—尝试—评价—作业
技能式教学模式一般用于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和教学,特别适合于理科课程的教学。教师或者学生的示范不是简单的习题演算,而必须是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完全地展示给学生,这里借鉴了近今年来关于认知学徒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尝试不要求学生能够即刻解决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主要目的在于能够通过尝试让学生充分暴露在认识的不足或者知识体系上缺陷,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并调整教学进展和教学内容。评价环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和验证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可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案通常以问题为核心来进行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以学案中的问题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活动。
上述三种教学模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价值,而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教师的教学活动实际上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一种促进知识学习和运用的环境和条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促进学生学习策略的形成和自主性的发挥。各个环节的设计还具有防止教师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第三篇:学案导学模式初探
导学案模式初探
学案,简言之,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的设计结构主要包括三部分:学习目标、自学流程(自学指导、平行训练、合作探究等)、达标测评等几部分,在备课时根据需要可对其进行适量的调整。时间安排上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这样有利于控制课时学习的知识量,加强授课的针对性、计划性,有利于课时目标的实现。
首先必须说一下学案与教案的区别:从设计的理念、角度和针对性等方面,学案与教案都有一定的区别。学案是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和归宿,是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思考和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体现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学案反映的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习活动过程。而教案则是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出发进行的教与学的活动设计方案。教案中主要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的环节,其着眼点在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虽然教案中也有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但表现不够突出,体现不够充分,整体上仍然是以教师的“教”为主线。此外,学案与教案还有以下两点区别:一是教案为学生提供的是一种接受知识的“跑道”,而学案为学生提供的则是一种自主发展的“通道”;二是学案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完整过程,包括了课前、课中及课后三个学习环节,而教案则只是体现了课堂上师生“教”与“学”的一个学习环节。所以,学案定出的是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而教案定出的是教案目标,学习重,难点,学案的设计,是“学案导学”的关键。应从教材的编排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学案的设计要:(1)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2)要有启发性。(3)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4)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份好的学案就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学案的理念:
“学习目标”,为使教学过程有更准确的针对性,要求教师将《课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等等,这样的目标既准确又具有针对性,学生带着这样的目标去学习,有助于他们对 课本重点、难点的把握和认知。对于学案中学习目标的确定,严格按照课标的标准,既不增加难度,也不对其随意的删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确定学生学习目标。
“自学指导”,新的教学理念告知我们:因将教师的“讲堂”变为学生的“学堂”,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不要代替学生学习与思考,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叶圣陶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但问题是什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明确的、顺利的、高效的进入到自学状态中去呢?用学案导学,关键是“导”,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要求,为学生指定学习内容、限定学习时间、明确学习方法、指明达到什样的程度。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中明确的告诉学生在多少时间里,采用怎样的有效方法完成学习目标中的要求,以及最终需要达到的标准。自学指导中的“导”,是学生进行高速、高效学习的指向标,只有“导”的明白、准确,学生才能顺利的进入自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优秀学案应该达到这种水平:老师不说一句,学生也能够按照要求按部就班学习,并能够检测自己达到的水平和存在的缺陷,从而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们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的传授,这才是学生终生受益的东西。
“平行训练” 即针对学生自学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的节奏,这部分练习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为主,所选题型以平行性、基础性的练习题为主,侧重双基知识的检测。训练时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完成任务,确实有困难的可借助课本、小组内学生或老师。此部分的讲评以教师针对个别题的点评为主,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教师可快速通过。
“合作探究” 它是在学生对学习目标要求的内容进行了有效掌握之后,通过平行训练测试的情况下,运用掌握的知识解决具有一定难度,侧重于学生能力考察,适合学生小组合作互助方式解决的题型。
合作探究部分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问题要围绕课程标准和重难点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层次性、联系性。这部分内容可以使学案导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学生在通过共同努力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等等。讲评时以小组为单位发表观点为主,教师适当时进行引导和点评。
“达标测评” 这是学案的最后一部分,时间设定为10分钟,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检测对学习目标的达成效果。题型设定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既要有侧重知识掌握的基础性练习,又要有侧重 2 能力方面考察的题型,鼓励教师多设计历年各省市中考中与本节课有关的考题,提前使学生感受中考、面对中考。
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操作程序。
1、课前
将编写打印成册的“学案”分发给学生 , 一般一个章节装订成册为一套“学案”或单张单页地分发给学生,在上课前学生完成某一个“学案”的课前准备,复习旧知与预习感悟;为此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指定的教材,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完成学案预习新课内容的问题,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就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教材,尝试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解决,就把问题交到学习小组,小组共同学习——交流、探究、归纳。还要求学生尝试完成课内达标题目。小组再把小组的疑难交到科目代表处,科目代表把班级的疑难交到任课老师。
2、上课
(1)、导课:可先有教师引课 , 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说明学习本节课的背景与实际意义以及重要作用。然后将课前统计的疑难问题展示出来,分组讨论探究。
(2)、探究:指定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对结果展开讨论。主要针对问题讨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一步展开讨论 , 并且在课堂上展开辩论或由数学教师启发、引导 , 最终使问题圆满得以解决。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点 , 也是高潮之一 ,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 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 , 都来探讨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 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对问题的研究、讨论 , 最后准确解答。对学生在讨论问题时出现的新思想、新思维或是求异思维都应给予肯定 ,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3)、精讲与总结:教师根据探究情况,对本节内容进行引导或针对性的精讲、总结、提出注意事项 , 并且对解题分析、解题方法、解题过程、解题步骤等作示范性讲解或引导,不在多 , 而在透。同时在讲解过程中 , 学生已经学会的或学生已经讲明白的 , 就不再重复讲解。教师要在讲解上下工夫 , 要能够根据课堂上的进程及时调整精讲的内容。要及时对学生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 突出重点 , 突破难点 , 把教师在这一环节上的作用充分发挥到位。
(4)、训练巩固培养能力:“基础与达标”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 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结果,或在课上也可留一点时间让学习小组对完成的情况进行交流 , 然后再推荐一名学生回答结果 , 教师及时给予评判。然后 , 进行能力训练 , 调查了解学生完成的情况 , 对疑难问题 , 或由学生讨论完成或作为难点教师指导学生加以突破。
3(5)、课堂小结:结合学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学习小结 , 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小结时 , 可由学习小组进行简单的交流 , 回顾学习目标 , 检查目标是否达到 , 还存在哪些问题 , 如何解决 , 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效果。
(6)、布置作业。由于学案中已经设计了一部分基础训练题、能力训练题(这些题也可以吸收课本中的练习题、习题、复习题等), 故课后可留少量的作业 , 作业主要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一定要按书面表达的要求严肃认真地完成。同时要求学生自学完成下一单元的“学案” , 为下一节上课作充分的准备。
实行学案导学几点建议:
1.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主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支持者和评价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对所有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切忌讽刺、挖苦差生,为所有的学生创设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
4.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主动学习的氛围,创设了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教师乐教、善教,学生活学、会学。促进全体发展,关注个体提高。同时通过多种交流渠道,有效地沟通了师生情感,加深了师生情谊。提高了教学质量,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
第四篇:导乐师介绍
导乐师
在国外,导乐师是训练有素的专门服务于产前产时产后的产妇“导师”,在国内由于人力资源困乏,医院只在产时提供导乐服务。
导乐师在产妇临产时通过呼吸拉玛泽、水疗、穴位按压、香薰按摩、运动、音乐与冥想、冷敷热敷等导乐技术辅助导乐球、导乐车、导乐垫、导乐分娩凳、导乐枕等分娩支持工具,减轻产妇临产时的疼痛、让产妇始终处于一个舒适的位置,保持心情愉悦,让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导乐师是孕产妇家庭的代言人,是架起医护之间的沟通桥梁,导乐技术是非药物镇痛分娩的最好方法,导乐师是促进自然分娩的贡献者。
现代人对生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医院“导乐”服务也应运而生。导乐师主要由有生育经验的产科护士组成,她们收取一定费用,在整个分娩过程陪伴产妇,提供心理、生理、情感等个性服务。然而,这种“特需服务”也惹来争议——有人认为,这只是医院针对不同需要的人提供的人性化服务;
第五篇:代购模式介绍
代购
代购通常是指为客户在网上代购商品,收取定额服务费,免费为客户订购、打包、配送。
代购服务理念:提供最便利的购物方式,让不会网购、不敢网 购、没条件网购的人群可以轻松享受网购带来的便利。
代购:分为线上代购和线下代购,线上代购为易淘创业通,线下代购为易淘E店; 线上导购:通过易淘城导购平台,既可以到达淘宝网指定商品区,又可以到达:当当网、京东商城、新华书店、橡果国际、凡客诚品、麦网、麦包包等国内400家知名B2C专业商城。
线下代购:当顾客通过加盟店的导购平台,挑选到商品,完成付款,导购平台会根据商品返利自动生成导购佣金,到达加盟店账户。
易淘创业通代购优势:
1、增加了一个盈利渠道。充分利用客流量,进行有效价值转化,增加收益;
2、提供统一的品牌运营支持。易淘E店,全国加盟的店铺采用统一的门牌标识、宣传卡片、宣传资料等;
3、提供网店技术和营销经验支持。比如:如何选择商品,如何给顾客讲解,全国各地的店铺成功经验分享,电子期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