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

时间:2019-05-12 18:10: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

第一篇: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

活动目的:

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两位杰出的封建帝王,人们往往把他们相提并论。他们一生中做过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活动课以“以活动促发展”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旨在通过“‘独尊儒术’──汉武帝的抉择”短剧表演和“千秋评说──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课堂辩论等两个相互衔接的课堂活动,达到使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1)知识目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特别是对汉武帝“独尊儒术”有关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进而深化学生对秦皇汉武历史功绩的认识。

(2)能力目的:指导学生围绕秦皇汉武的活动搜集资料、提炼观点、编排节目和展开辩论,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搜集、处理历史资料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运用历史资料辩论历史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初步形成评价历史人物的辩证史观。

(3)情感目的: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体验,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增强他们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活动准备: 教师:

(1)给学生提供与秦皇汉武有关的历史资料、书籍或相关网站资料,为学生联系学校图书室、微机室或其他途径,让他们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向学生介绍编演历史短剧、辩论历史问题和评价历史人物等方面的方法、技巧和要求。

(2)对学生进行分工 ●历史剧表演

①指定或由学生推荐几位同学组成历史剧表演小组,在小组内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分工──分别任编剧、导演和演员(扮演汉武帝、大臣和儒家、法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②指导该小组集体收集和整理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写历史短剧。③指导小组学生准备相应的道具和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排练。

●历史问题辩论

①向学生提出活动任务和要求。

②指导学生组合成两大组作为辩论双方,每组推选3名同学组成辩论代表队,三名同学分别是一辩、二辩和自由辩论人。

③全班推选出主持人一名。

(3)准备与小品表演和辩论相关的影像资料(如秦皇汉武的大幅画像、秦汉疆域图,《英雄》、《大汉天子》的典型片断和主题曲),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剪辑成小型课件;在表演和辩论过程中适时播放,渲染气氛,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氛围之中。

(4)布置活动课课堂──舞台、多媒体设备和其他必要组件。

学生:

●历史剧表演小组

①查阅书籍、网上搜索,收集和整理资料,编写历史短剧。

②扮演角色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课外排练,并准备相应道具。

●历史问题辩论

①两组围绕辩题收集和整理资料。

正方辩题:汉武帝功劳更大。反方辩题:秦始皇功劳更大。

②在全组同学的协助下,由各小组辩手整理资料撰写辩论提纲,筹划应对之策。

活动步骤:(1)课前活动

①历史剧表演和辩论组成员按分工和要求搜集与秦皇汉武有关的资料 ②编写小品或拟写辩论提纲,并加以排练

(2)课堂活动

①播放媒体资料,营造历史氛围和辩论情境,教师通过导言引入活动课 ②短剧表演

③播放媒体资料,教师导入辩论活动 ④在主持人主持下,双方论辩

⑤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探究新的问题活动过程:

(播放有关汉武帝的媒体资料,以《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为背景音乐,渲染气氛,把学生引入特定的历史氛围之中,并为教师导入活动课作铺垫)

教师:(合着歌曲,吟咏《大汉天子》主题曲的开始两句)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天。五千年华夏,美丽的国土,演绎了多少英雄的故事。同学们,当你看英雄的电影,听英雄的故事的时候,一定会为这些英雄的壮举而倾倒吧!你是否豪情满怀,也想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呢?那么,今天我就为你们提供机会,让你们穿越时空,置身秦汉,做一做大汉天子,在我们面前一展大汉天子的智慧、雄心和威严。

[媒体显示]

历史短剧:“独尊儒术”──汉武帝的抉择

教师:下面请大汉天子和臣下上场,为我们再现他当年做出重大抉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场面。

[媒体展示背景资料](旁白)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召集各地有学问的读书人到长安,亲自策问。”接受了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上的大一统。此后,公卿、大夫、士吏都为文学之士,通晓儒家经典成为做官的主要条件。儒家思想完全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而道家等诸子学说则在政治上遭到贬黜。

汉武帝(踌躇满志地吟咏汉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想我高祖皇帝,依靠一班文臣良将,开创了大汉万世基业,后又励精图治,使万里河山重现生机。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不敢稍有懈怠,幸而不辱先帝伟业。而今国富民强,可喜可贺。诸位爱卿,寡人今天龙心大悦,尔等有何治国安邦之策快快奏来。

臣甲(紧张):启奏陛下,臣闻创业不易,守成更难。陛下承先帝恩泽,以雄武英才,发扬光大,真乃万世少有之伟业也!想先帝当年,重用贤臣良将,创大汉天下。今天下太平,百姓康乐,陛下欲长治久安,当广招人才,谋取良策。如此,则是臣下和天下百姓之福也。

汉武帝(喜):爱卿言之有理,正合朕意。哪位爱卿还有本奏?

臣乙:陛下圣明,体谅为巨之心。记得秦相吕不韦说过,“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当初秦国弱小,后发愤图强,任用商君变法,国力日盛,传至始皇,兵强马壮,终至囊括四海,一统天下。我朝高祖皇帝开国以来,面对天下贫弱,一改暴秦严刑峻法,采用道家学说,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既至文、景,天下初安。今陛下以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国泰民安,比起高祖、文景之时有了突飞猛进。陛下英明盖世,定当大展宏图。然今世与高祖之时大异,若陛下一味守成,恐难以如愿。以臣下愚见,不如宣天下方正贤良、博学多才之士人进京,向他们询问治国之策。

汉武帝(大喜):爱卿果然忠心一片,时刻深怀国家。卿等所奏之事,寡人已思考多日,正想改弦更张,大展宏图。好!侍臣传朕旨意,召集各地方正贤良读书之人到长安,朕要亲自向他们求取治国安邦之策。

大臣(面向学生传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凡天下郡国方正文学之士,于即日赴京,以备策问。”(媒体播放《大汉天子》中的书生参见汉武帝片断)

(扮演儒家、道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学生从座位上走到台上,面对武帝,作诚惶诚恐之状)汉武帝(扫视台下,哈哈大笑):古语说得好,得人才者得天下。今我大汉一统江山,人才济济,安能不兴旺发达。先生等今日不要拘于君臣之礼,畅所欲言,说说我朝当实行怎样的治国之策。

儒家(董仲舒):草民一分布衣,身处草莽,蒙圣上宣召,得赌天颜,实在是齐天之洪福。既蒙陛下垂询,草民斗胆进言。今陛下亲召天下学子垂询对策,可知陛下之英武圣明,决不甘只作守成之君,定想大展宏图,创世所未有之伟业也。

汉武帝(惊奇地):先生真乃世外高人也,一下就能猜透朕的用心,快请细细说来。

儒家(董仲舒):谢主隆恩。草民尝闻,有万世不变之基业,而无万世不易之法度。高祖、惠、文之时,天下初定,国贫民弱,无力大举,以稳定民心,安抚天下为时务。当是之时,百姓谋生不暇,岂有余力以求其他,清静无为当是上上之策。现时,陛下上承先皇之基业,以雄才大略,国富民强。然天下承平日久则民心生变,国土日广则越难治理,且自始皇焚书坑儒以来,因我朝政策宽缓,各种学说复兴,竞相传播,百姓无可适从,致使政令难

一、上行而下违。以草民愚见,陛下当舍无为而有为,重定治国之策。倘若如此,定当大有作为。

道家(急迫地):陛下,草民自幼深习黄老之学,今日蒙皇上策问,为汉室社稷计,斗胆进言。前者儒生之言,草民以为万万不可。语云:“天不变,道亦不变”。我高祖皇帝创立大汉,以道家学说为治

国安邦之本,惠、文、景各帝因高祖之遗策,百姓安乐,天下承平;且陛下登基至今,运用黄老,国势昌盛,蒸蒸日上。所以,以草民愚见,陛下当固守先皇之策,切不可听信儒生狂言,坏万世基业。

法家(气势豪迈,急迫地)陛下,草民也有话说。

汉武帝:爱卿不要着急,慢慢说来,若合朕意,自当采纳。

法家:陛下圣明。今我大汉江山万里,亿兆黎民,治国安邦,重在法令统一,令行禁止。草民闻之,小民有两畏:畏天,畏天子法令。然天道久远,小民敬而远之。陛下替天行道,法令所出,既具天威,震慑群臣,约束百姓。因而,陛下宜施天子之威,正法度于天下,严刑峻法,严明刑赏,百姓自当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半步。如此,则天下整肃,江山永固。况陛下英明盖世,定当大展宏图,道家“无为而治”,岂适用于陛下;而儒生之言宽远迂阔,亿兆黎民,愚顽无知,何以教化?

儒家(董仲舒,不屑):陛下英明,自可明察是非。道家所言诚不为虚,然不合时宜。初国贫民弱,高祖为江山社稷,大封诸王,放任自为,然诸王势大即生非分之心,多有变乱;北边匈奴,高祖、文景之时,无为而治,款以和亲,既失汉家威风,亦难解除边患。陛下雄武英才,犹矫龙在天,国力强盛,岂能听之任之,安于现状?至于法家所举,臣以为不可。俗语云:“乱世当用重典”,我大汉国泰民安,岂可严刑峻法,且亡秦之祸不远,陛下不可不引以为鉴。

汉武帝(大喜,急切地):先生所言极是,甚合朕心。以先生之意当用何策?

儒家(董仲舒):草民以为,以陛下雄武神才,代行上天之职,实乃天子。理当立天子之神威,实行“大一统”。然而今诸子百家各派学说盛行,且意旨相去甚远,书生师从不一而思想不同;更有甚者,学说混杂,百姓无可适从,陛下之法难以实施,天子之威无法树立,长此以往,则民心生变而社稷危矣!。

草民以天下长久之计,以为陛下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凡不属儒家学说,孔子思想者,当一律禁止,勿使传播。如此,则天下归一,一统可成矣!

汉武帝(喜形于色,哈哈大笑):好一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好一个“大一统”。就如先生所言,寡人当颁行天下,立即施行。

教师:真精彩呀!使我大开了眼界。不仅明白了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认识了很多英雄人物,其实我们上台表演的同学个个都是英雄。同学们说是不是呀?

学生:是。

教师:那么,纵观古代中国,同学们认为有哪些封建帝王可以称得上英雄? 学生: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帝„„

教师: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满怀激情地写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毛泽东在他的诗篇中把秦皇和汉武并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面对迎面而来的两位杰出帝王,你又是怎样看的呢?你们认为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谁的功劳更大?下面就按同学们课前的准备,对这一问题展开一场课堂辩论。

[媒体显示,并播放《英雄》主题曲]

课堂辩论:千秋评说──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 教师:请主持人和各位辩手上台。(主持人和辩手按课前布置各就各位。)

主持人:老师、各位同学,参加今天辩论的是由同学们自由组合的两支代表队,我在这里称为正方和反方代表队。今天的辩题是《秦皇汉武谁的功劳更大》,正方代表队所持的立场是“汉武帝功劳更大”,反方代表队所持的立场是“秦始皇功劳更大”。

现在我首先来介绍一下双方辩论队的成员。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代表队的三名队员。他们分别是:一辩(XXX),二辩(XXX),自由辩论人(XXX);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代表队。他们的三名队员分别是:一辩(XXX),二辩(XXX),自由辩论人(XXX)。

评点人由历史老师担任。好,现在我宣布辩论正式开始。

首先有请正方一辩(XXX)同学陈述观点,时间是2分钟。

正方一辩(XXX):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秦始皇和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到底谁的功劳更大呢?千百年来,尽管见仁见智者很多,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在这里我首先要向大家申明一个观点,那就是应全面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正因为如此,我方今天要告诉大家,就总体来看,汉武帝对中国历史的作用和影响更大,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更高,所以我方的观点是──汉武帝的功劳更大。

政治上,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在边疆和民族关系方面,北击匈奴,在西南地区建立郡县,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同西域各民族的联系和交往,为以后西域归属中央政权奠定了基础。所有这一切,都巩固了国家统一,扩大了祖国的疆域,对今天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国家的统一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对外交流来看,正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才有了千古美名的丝绸之路。从此,中西往来源源不断,丝绸之路留下了多少美丽动人的故事,谱写了多少中西友谊的颂歌。更值得一提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思想的精华,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灵魂和精髓。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第一次鼎盛局面,历史上的强汉主要就是指这一历史时期。

当然,我方并不否认,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但因他修筑长城,焚书坑儒,实施暴政统治,导致秦朝短期而亡,大大抵消了他的历史功绩。至今人们都把他作为暴政的代名词。千百年来,不是有一个孟姜女仍在不停地对他进行着控诉吗?!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XXX)同学!下面有请反方一辩(XXX)同学陈述观点,时间也是2分钟。反方一辩:谢谢主持!老师、同学们好!对方一辩一上来就强调要全面和客观地看待历史人物,而不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但在评价汉武帝时却只看到他的功绩,甚至把过失也美化成为功绩,而在评价秦始皇的时候,看到的却只是焚书坑儒。请问对方同学,这就是你所说的全面而客观吗?你举出了孟姜女的故事,但为何忘记了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诗句呢?你说“独尊儒术”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精髓,为什么没有讲一讲它是怎样导致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呢?我敢说,倘若汉武帝九泉之下有知的话,恐怕脸早就要变成关公了。

我方认为,同汉武帝相比,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功劳更大。且不说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只要稍懂一点历史的人都可以列出他的几项功绩。六王毕,四海一。他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泱泱中华大国的基础,那种气势是何等的豪迈。他北击匈奴,南抚夷越,中国开始成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我们常唱《56个民族一个家》,请问,这个家开始由谁创立?试想一想,假如没有秦始皇统一文字,中华民族又何以血肉相连?假如不统一货币、度量衡,商品贸易如何便利进行?而汉武帝呢?他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对秦始皇的继承和发展而已。

有人用孟姜女来控诉秦始皇,实际上是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谁能想得出对付匈奴的更好办法?而匈奴的每次南下,都是“遍地狼烟,杀人盈野”,又岂是孟姜女的一个“哭”字所能解决的?!谢谢!

主持人:感谢反方一辩。下面是自由人的发言时间。我想首先征询一下双方自由人谁先发言?„„好,首先有请反方自由人发言。

反方自由人(XXX):老师、同学们好。对方一辩说因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形成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髓和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不明白的是,秦始皇重用法家学说,不是正和当今中国的依法治国,民主法制建设方向一致吗?为什么汉武帝“独尊儒术”就是功绩,而秦始皇重用法家却是罪过呢?

主持人:正方自由人,请。

正方自由人(XXX):首先请对方同学不要故意歪曲了我方的观点。实际上我方指斥的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而不是反对他重用法家。秦始皇要加强中央集权,用法律来巩固统一,难道就只有“焚”和“坑”这些办法吗?不知对方同学是否知道这样两句诗,“坑灰未冷山东起,原来刘项不读书”?对此,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始皇“刻薄寡恩,心如虎狼”,是再恰当不过的了。秦始皇不是幻想秦朝的天下“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吗?结果怎样?“二世而亡”。何也?暴政也。

主持人:下面进入盘问阶段。首先有请反方二辩向正方一、二辩依次提问,正方的回答时间共计2分钟。

反方二辩(XXX):对方同学说汉武帝的功劳更大,在我听来汉武帝除了在巩固统一,开发边疆等方面继承秦始皇的事业之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别的功绩。我想请问对方一辩,我们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从实际出发,你认为汉武帝在哪些方面超过了秦始皇,请举例。

正方一辩(XXX):不知道对方同学知不知道这样一首歌谣:“河阳在前,谷池在后,且粪且溉,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这说的是什么?汉武帝大兴水利呀!老百姓的日子可比秦始皇时好过多了。

反方二辩(XXX):既然你们认为汉武帝简直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帝王,我倒要请教对方二辩:太史公司马迁仅仅对李陵之事作了一些辩解,就遭宫刑,这又作何解释?

正方二辩(XXX):老师、各位同学,大家都知道一个最基本的常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其实,在我方的辩词中,根本就没有说过汉武帝是一位十全十美的君主,我们也不至于到了为达目的而不顾基本常识的地步。我要告诉对方同学的是,作为人的汉武帝,是不可能没有错误的,就如对司马迁处以宫刑。但这毕竟在汉武的一生中所占比例甚微,哪里能同始皇帝的暴政“有口皆碑”同日而语啊!更何况《资治通鉴》中说汉武帝“晚而改过”呢?

主持人:下面请正方二辩向反方一、二辩依次提问。反方的回答时间共计2分钟。

正方二辩(XXX):历史书上清楚地写着,秦朝有人口 2000万,而被迫服各种劳役的就有150万人以上,男人不足,妇女也被征出运粮饷。请问对方一辩,这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反方一辩(XXX):请正方同学不要舍本逐末,有意转移视线。实际上我方从未否定过秦始皇的暴政,也不想否认。我要告诉对方同学的是,我们今天要辩论的是秦始皇和汉武帝谁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大,而不是谁的过错多。不错,始皇帝确实有一些被称为“暴政”的做法,但这同他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相比,只能是非常次要的方面。唯物主义不是要求看问题抓主流吗?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才是秦始皇最具魅力的地方,要不然他凭什么在影响世界的100位历史人物中,排名第18位呢?请问对方同学,你们所说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在世界历史上排名多少位啊?

正方二辩(XXX):请问对方二辩,就以你的说法,不知“焚书坑儒”算不算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什么样的重大影响?

反方一辩(XXX):主持人、各位同学,首先我们必须肯定,同任何重大历史事件一样,“焚书坑儒”不可能不对中国历史产生影响。至于什么影响,我方从实际出发,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从客观上讲“焚书坑儒”确实对当时的文化起到过箝制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刚刚在众多诸侯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各派学说盛行,思想极其混乱,在这样的背景下,又有什么比统一思想,巩固国家统一更为重要和急迫的呢?至于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焚书坑儒”实在微乎其微,因为秦朝统治只有15年,他的这种文化政策并没有延续下去。倒正是因为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才形成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文化专制局面,若说消极影响,可以说是极其巨大而深远的。

(在具体的辩论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延长辩论时间和环节。)主持人:下面有请老师对辩论作点评。

老师:同学们好!听了同学们今天的辩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充分地占有了材料,在辩论中唇枪舌剑,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真是后生可畏呀!其实,今天的论题是一个老题目,也是一个千古难题。对于秦皇汉武,历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实在不好分出个谁高谁低。有一句古诗写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风流人物,都对中国历史做出了重大贡献。我认为,他们到底谁的功劳更大,这一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忘了历史、看待历史的观点和方法,还有我们所要担负的历史使命。

主持人:谢谢老师,谢谢各位同学,辩论到此结束。(媒体播放歌曲《问天下谁是英雄》)

教师:今天的活动课是一堂扮演英雄,评说英雄的活动。那么究竟谁是真正的英雄呢?毛泽东在诗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我们生活一个全新的时代,你们认为在这样的时代里怎样才算英雄?你们能正确评价自己吗?请同学们在课后写出自己的思考,我们在将在适当时候进行新的探讨。

学生天地:

资料1 关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陈胜、吴广起义后,有些儒生参加了反秦斗争,如孔子后裔孔甲一度为陈胜的博士。西汉初年,著名儒生叔孙通被任为太常,协助汉高帝制订礼仪。惠帝四年(前191年)废除《挟书律》,进一步促使诸子学说复苏,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比较活跃,其中儒、道两家影响较大。

汉初,由于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统治阶级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因此,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经济上实行轻徭薄赋。在思想上,主张清静无为和刑名之学的黄老学说受到重视。当时,五经博士仅为县官待问,在政治上并未得到重用。然而儒、道两家在政治、思想上的斗争相当激烈。

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已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武帝依靠文、景两代积累的财富,大肆兴作。与此同时,随着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力量的强大,对农民的压迫和剥削也逐渐加重,农民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因此,从政治上和经济上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主张清静无为的黄老思想已不能满足上述政治需要,更与汉武帝的好大喜功相抵触;而儒家的春秋大一统思想,仁义思想和君臣伦理观念显然与武帝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相适应。于是,在思想领域,儒家终于取代了道家的统治地位。

资料2 对秦皇汉武功绩的概括

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 消除内患 初展雄才 改革朝政 集权统治 重用人才 兼并六国 北击匈奴 西通西域 设立郡县 法令一统 调整政策 打击富豪 革故鼎新 继往开来 勇于反省 西汉鼎盛 穷奢极欲 暴政亡秦

资料3 网上下载的网友对汉武帝的一些看法 麻烦各位,汉武帝是个高明的皇帝吗???

先来看看汉武帝的简单介绍吧: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景帝第三子。景帝死后继位。在位54年,于巡视途中病死,终年71岁。葬于茂陵。

刘彻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政治上,继续景帝的政策,先后颁行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并实行“酎金夺爵”,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实行一系列打击地方豪强的措施;创立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削弱丞相权力,任酷吏、严刑法,建立察举制度,设立太学,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力量。

经济上,刘彻采纳孔仅、东郭咸阳的主张,将冶铁、煮盐、铸钱收归官营;实行均输平准,算缗、告缗,打击富商大贾;治理黄河,开凿灌渠,大力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推行“代田法”,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思想上,采纳儒生董仲舒的建议,禁止传播儒家以外的各家学说,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巩固政权的主要思想工具,从此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这对于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于后来束缚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也产生消极影响。

在军事上,刘彻先后派大将卫青、霍去病等连续发动了多次还击匈奴的战争,解除了北方农业区域所受匈奴的威胁;又遣兵灭南越,以其地为南海、苍梧等九郡,统一了今两广一带地区。加强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联系。

外交上,刘彻两次遣张骞出使西域,往大月氏、乌孙、安息等地联系,发展了与西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开辟了自长安到欧洲罗马帝国的“丝绸之路”。还遣使到夜郎、邛、筰等地,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和开发。

汉武帝非常注意选拔人才,下令各郡国,每年都必须向朝廷推荐“明当时之务”的人才,由朝廷量才录用。因此武帝时涌现了一大批人才,如屡败匈奴的名将卫青、霍去病,通西域的外交家张骞,经学家董仲舒,史学家司马迁,文学家司马相如等,不胜枚举。史称“汉之得人,于兹为盛”。

刘彻的这一系列措施,使西汉帝国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但是,在其统治后期,刘彻举行封禅、祀神求仙,挥霍无度,将文景之治中的积蓄几乎耗尽。为了增加收入,他重用酷吏,加税加捐,甚至倒卖官爵,人民负担加重,加上灾荒频繁,导致大批农民破产流亡,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发生。汉武帝派官分区镇压,还作“沉命法”,规定大小官吏如果不能及时发觉并镇压起义,罪至死。但农民起义仍然不断。面对社会危机,公元前90年,刘彻在轮台下罪己诏,表示对自己错误的忏悔,决心停止用兵,推广改善了的农具和技术,还亲自下地表示今后要重视生产和百姓的生活。这样,国内才逐渐安定了下来。

就我个人观点呢,我还是蛮欣赏汉武帝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从他的历史功绩和历史作用来看,是个很有作为的君主,说他高明也未尝不可的。

人无完人,岂是一个“好”或“坏”所能评定的!高明???某天清醒,某天糊涂;清醒时高明,糊涂时不明。

应该是。

在他的皇帝生涯里,他做了不少事,能够让大臣怕,商人骂,匈奴恨,真是颇有争议,但总体来说是高明的。

资料4 表演汉武帝的角色要准备的皇冠(龙袍可不作要求,穿一件彩色长袍更好),具体见“背景资料”中秦始皇和汉武帝图片;另扮演大臣者手持的朝笏用一块狭长略曲的薄板(大约30厘米长、10厘米宽、1厘米厚)即可;儒、法、道各派代表可以不要道具(特别注意不要朝笏,因为他们当时并不是朝廷官员,如果有条件,穿一件长袍更好)。

背景资料:

资料1 秦始皇和汉武帝图(略)资料2 守业更比创业难──《大汉天子》片头曲

秦时明月汉时关 滔滔热血汉衣冠 生死盟,山河恋 且把风流唱少年 滚滚黄河蓝蓝天 大漠无垠江湖远 君与臣,恩与怨 眼前家国九万里

壮士铁马将军剑 暴雨惊雷夜如磐 风萧萧,路漫漫 守业更比创业难

旌旗半卷出长安 美人泪,杯中酒 情切切,意绵绵 更比创业难

女儿柔肠男儿胆 天下任,丈夫肩 何必回头伤往事

资料3 秦朝和汉朝疆域图(略)

资料4 《英雄》《大汉天子》影视片及歌曲,普通VCD上即可找到,也可从网上输入《英雄》、《大汉天子》实名查找。

第二篇:在村2009年年终总结会上的讲话(二)_秦皇汉武_

第四方面 综治工作情况

从09年下半年开始,我们村根据街道要求和本村实际,开展了和谐促进会网格式管理工作。什么是网格式管理?就是根据打破原来传统的生产队、村民小组的管理模式,以30户左右的村民为单位,按地域进行划片分组。本村共划分了31个组。本村老居住区以宗兴路、东小路为界共划分为三个片、28个组,每组配备1 名本地和谐促进员和1名暂住人员和谐促进员。曙光小区分为玉兰苑(包括星光家园)、桂花苑、竹苑的3个组,受曙光社区和本村和谐会促进会的双重领导。

为提高全体新老村民的治安防范意识,营造冬季防护氛围,从09年12月18日开始,我们村的和谐促进员分组与专职夜巡队一起进行治安巡逻。我们要求本地和谐促进员和外地和谐促进员,各动员一名老村民和新村民,共同参与治安巡逻。从巡逻的情况来看,我们的和谐促进员都很尽责。我们给每一位参与巡逻的新老村民发了15元的夜餐补贴。从12月1日起,我们村干部也在晚上开展了义务值班,当然村干部值班是没有补贴的。明年我们将开展“我为大家值一夜,大家为我守一年”的新老村民义务值夜活动。我希望我们党员、代表带头参加。

我们村的和谐促进会网格式管理工作,受到了街道的认可,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市推进和谐促进会网格式管理工作会议上,我们村受到了的表扬。和谐促进会工作也得到了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太阳公司马信阳先生,捐助了1万元和谐促进基金。

09年,在派出所、综治办和全村保安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发案总体呈下降趋势。刑事案件比上年下降了36%,但各类治安案件却比去年上升了16%,治安形势依然严峻。

09年,我们还做好了村企业的生产安全监管工作。每月开展例检,重大节日开展重点检查,确保生产安全。

第五方面 妇女、计生、老龄、文化、工会工作情况

2009年,我村计生工作顺利通过市计生局的考核。全村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符合率达到100%,综合长效避孕率达到75%。在每年二次的五查二测活动中,全村共有90%的育龄妇女进行了检查,同时对各年龄阶段的育龄妇女开展了四期培训教育。妇女计生线及时对重点对象,违法怀孕对象进行调查走访,并上门进行思想开导,通过摸底走访,全面了解情况。

09年,又有5户家庭享受60周岁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政策。至年底,全村共有24户家庭享受每年960元的经济补助。

配合街道早教中心,做好0-3周岁幼儿早期亲子活动,受到家长好评。

扎实做好妇联、工会工作,在街道组织的文艺汇演中,村选送的文艺节目获得好评;同时积极参与宗汉十大孝子评选等活动,倡导敬老、爱老之风。

09,根据社区服务大厅建设的需要,搬迁了村南片老年活动室。

第六方面 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09年,村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加强,环境建设投资加大,群众环境意识普遍提高,环境面貌逐步改善。

一是成立文明劝导队,积极参加省文明卫生示范城市创建工作。

二是完成环境整治配套工程。

本,贯通了东小路下水道,重建了4所厕所、完成了各主要道路旁的绿地美化和卫生死角清除,提高整体环境卫生质量。

三是开展庭院整治工作。在环卫所常年保洁的基础上,村聘请的3名同志长期做好对环卫所服务范围外的绿化区块、卫生死角、房前屋后的清洁工作。09年我村又一次高标准通过了市庭院整治复评。

第七方面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方面情况

全力做好09医保参保工作。本实际参保2142人,村开支补助经费7.53万元,参保率超过93%。

从5月份开始,本村启动了合作社股份制改造工作。在本次改造中,股份经济合作社改制办公室主任施叔利、入户调查员何永康、陈尧灿、朱佰军等同志工作扎实有效,村文书杨迪科、大学生严洫群等工作细致完备。本村有股权农户1139户,全村共设置股权5000股,其中4700股分配给农户,300股由村留置。在抄写东周塘片股权证书时,出现了一点小差错,就是在抄写名字时,没有严格按照身份证上的名字进行抄写,现在正在更正,极大部分已经下发。

为了方便群众办事,根据上级要求,我们村的社区服务大厅正在建设中,预计新年后可以在新大厅办公。根据本村村民居住分散、互联网普及的现状,村建设了周塘东社区服务网,扩大服务面,方便村民办事。服务网域名是www.xiexiebang.com,只要你的家庭通互联网,就可以进入村网站查看资料和信息。

做好低保户、残联、军属优扶、慈善救助、居家养残等工作。

第八方面 新江路北延工程拆迁配合情况、住房困难户房屋安置工作情况。

新江路北沿工程从06年至今已有三年多时间,到目前为止,还剩下3户住房没有拆迁,我们将配合街道继续做好这方面工作,努力把新江路北沿工程早日完工。

关于新江路北延工程中我们村的老年活动室、厕所、绿化、水泥路等财产的赔偿问题,原定在12月底结清,但由于街道原因,至今尚未结清,我们村正积极催办。

关于部分党员、村民代表、群众强烈要求的新江路拆迁的土地等各类帐目公布问题,街道领导已再次明确,待新江路工程结束审计时公布。

认真做好星光家园住房困难户23套房屋的安置工作,其中已有8户住房困难户分配到了房子,现正在抓紧审批。在这次的房屋分配过程中,我们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努力使那些真正的住房困难户高高兴兴搬入新居。

同志们,2009年是我村各项事业取得进步的一年,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本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我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是村集体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如果不改变现状,要发展集体经济,要增加村民收入困难重重。

二是村干部配置中,人员种类不够合理。主要表现在负责文书与村民日常办事服务的工作人员偏少、工作压力过大。由于分配到本村的大学生村官频繁调动,致使很多工作前后不能衔接。因此,综合性的村日常事务服务工作特别是文字证件等方面的村民日常服务工作都集中在文书杨迪科一人身上,作为文书本人工作繁忙,而对群众来说服务可能不够倒位。

三是村干部的社会管理意识、服务意识与服务水平较虽前些年已有较大增长,但尚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四是由于解决道路、环境、设施等遗留问题和厂房、厕所等重建,工程支出增加,集体开支加大。

五是由于企业不景气,闲散无业人员增加,社会稳定工作和社会治安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认真解决好这些矛盾和问题,对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继续作出不懈的努力。

第三篇: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案例:“话说匈奴,走近昭君”主题小报比赛

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案例:“话说匈奴,走近昭君”主题小报比赛

活动目的:

1.通过组织学生在课堂中办“话说匈奴,走近昭君”主题小报的活动,巩固学生对匈奴的兴起和对我国古代历史所做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关系,呼韩邪归汉、昭君出塞等基础知识的掌握。

2.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筛选、加工等处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通过此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昭君出塞促进了汉甸的友好相处,受到后人的称赞。也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活动准备:教师:1.拟定好本课所办小报的主题:“话说匈奴、走近昭君”。选择与小报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料三十份左右。按下述相关要求打印整理好,每组学生各一套。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办主题小报的资料,是活动开展的关键,资料中包含有四种类型:

一是直接为学生巩固重、难点知识服务的资料,二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趣味性和拓展性的资料,三是与小报主题有关的资料,四是主题小报中报头、栏目、各类标题的多种设计(字体的不同选择、字号的大小、排列的方式等)。同一种资料的文字字体、大小、排列方式均采用多种格式,以供学生选用。

2.提前向学生介绍课堂办主题小报活动的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把教师提供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课前自己准备的资料,进行筛选后,用小剪刀把选中的材料及标题等剪下来,贴在8开的纸张上,在课中迅速的完成办一份主题小报的任务。各小组完成小报制作后,由教师和同学共同评比和总结。

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在课堂中进行,节约了学生办报的时间,培养学生信息的处理能力,体现了团队互助精神,同时办出的小报均有一定的质量,可读性、存例性高。学生:了解办小报的一些基本知识;还可以自己搜集部分与主题相关的资料用于办报。(最好是打印好,如果无条件打印,也可以手抄,但一定要整齐美观,以免破坏小报的整体水平。)以小组为单位,结合组员的特长,每组推选主编一人、美工、编辑多人。

活动步骤:

1.教师用二十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新课的讲授后,开展课堂办主题小报比赛。

2.学生分为6组,每组有组员7—8人。组长领取办报资料,分发给组员快速阅读并筛选资料。将符合小报主题的资料挑选出来,再根据小报的版面,将选择的报料进行剪辑、粘贴;还可用彩色笔进行美术加工。

3.最后用五分钟进行小报评比、展示。活动过程:

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进行“话说匈奴、走近昭君”课堂办小报比赛活动来巩固和加强本课知识的掌握。请各小组长领取办报资料。

全班六个组长迅速领取资料后,各组按计划进行活动。下面介绍办报过程的几个片断: 片断一:主题的确定

第一组的主编A同学将材料迅速分发给组员,同时组织大家明确办报主题:“话说匈奴、走近昭君”。然后要求组员分头阅读材料,根据办报主题,挑选出自认为符合要求的材料。

第二组的主编B同学与组员讨论后,结合他们自己的部分资料,经请示教师同意,自定小报主题为:逝去的民族──匈奴

第三组受第二组启发,很快确定了主题:昭君在线

学生自己重新给小报命题超出了教师的设想,故资料中没有给学生准备打印好的报头,学生们决定自己绘制报头;

片断二:版面的安排

第二组同学早有准备,负责美工的同学在小报中间绘制好报头后,马上把一位组员准备好的二篇题为“崇尚武力的匈奴族”、“匈奴古城统万城将全面恢复绿色”圆形排版的资料剪下来,对衬地贴在报头下方。

与此同时,主编和组员商量后,选择了一幅竖排隶书体栏目小标题:“人物传奇”贴在主编安排的位置,资料中提供有三种不同字体和排列方式的“冒顿杀父夺权”的故事,他们稍加商量就选了其中一幅剪下来贴到小报上。

第五组主编C同学,事先就找了一份本地晚报做样板,参照晚报一版的排版格局,组织同学们在教师所提供的资料中选择合适的报头、栏目、文章标题的字体、字号等。

片断三:内容的舍取

第四组的同学争吵了起来。原因是究竟用哪一则资料来说明“祖国历史是由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民族友好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这一观点,有三位同学主张用“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这则资料,而另外三个同学主张用“汉匈文化交流”这则资料,短暂争吵后他们做出了选择。

第六组的同学为一个小栏目的设置与否,也进行了商量,同学D主张在小报上发表一则“看图作文”的征文启示,图就是课本74面的《昭君出塞》图,文体不限。但其他同学反对,理由是征文活动他们无力组织。D同学向老师求援,老师果断的支持,决定搞这个活动,同学们在课后写的征文可以交给老师,由老师评选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扬,同时建议此组在办下一期的主题小报时,可以开出一个小栏目发表征文中最好的一篇,使征文活动成为此组今后办小报的一个特色栏目。D同学马上在其他同学配合下拟定征文内容。

片断四:最后的加工

小报的内容基本剪贴完了,各组的美工同学用彩色笔在小报上绘制各种美丽的线条和插图,还有的同学用面巾纸轻轻的擦拭小报上多涂的胶水等,更有同学跑到其他小组去侦察“敌情”。整个办报过程中,学生分工合作,紧张有序,争先恐后。

各小组完成小报制作后,直接贴在指定的位置。在教师组织下,师生共同点评。在点评中教师从小报的选材、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对各小组的小报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同时重点表扬了各组同学在活动中的创造性。如第二、三组同学自定义小报报头(主题)、第六组同学开展“看图作文”征文活动,把历史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延伸到作文写作等。

学生天地:

8开纸数张、剪刀、胶水、彩笔、自备资料。背景资料: 1.崇尚武力的匈奴族

匈奴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原先分布在蒙古草原上,他们逐水草而迁徙,以游牧为业,兼营狩猎;住毡帐,食畜肉,是强壮凶悍的马背民族。

匈奴人从幼年时期起,便开始训练骑马和射箭。匈奴人发明了马蹬,拥有桥状的马鞍,可以长时间骑行而不感到劳累。匈奴的战术特点是惊人的闪电式攻击,他们是一支由轻骑兵组成的军队,一天之中可以几次更换坐骑来保持高速的行军速度,这点使敌人对他们感到十分惧怕。匈奴特有的弯弓尤其令敌人害怕,他们站在马蹬上,可以向前、向两边或向后射箭,有效攻击距离可以达到六十米,远远超过普通的弓箭和投掷武器,而且箭头呈三楞状,可以轻而易举穿透敌人的鳞甲。

匈奴,是惟一对当时的三大帝国──汉、波斯、罗马均构成过直接威胁的民族。2.冒顿杀父夺权

冒顿是头曼的儿子。当他已被定为继承人的时候,头曼单于宠爱的阏氏生的少子,欲废冒顿,送冒顿到月氏为人质。此后,头曼发兵攻月氏,欲激怒月氏而杀冒顿。月氏果然欲杀冒顿。在紧急关头,冒顿盗其善马,亡归匈奴。头曼见冒顿勇壮,觉得杀了可惜,遂改变主意,命他为万骑将领。

冒顿日夜练兵,教士卒射猎鸟兽。他以鸣镝为号令,规定:“鸣镝所射,而不悉射者斩之。”以鸣镝射自己的善马。有些将士不敢发箭,冒顿便把他们统统斩杀。而后,冒顿又鸣镝射其爱妃。将士仍有犹豫未射者,冒顿又把他们杀掉。不久,冒顿以鸣镝射其父的善马。将士皆随鸣镝发箭,至此,将士已养成绝对服从军纪的习惯。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冒顿率将士随其父狩猎。突然,冒顿鸣镝射其父头曼单于。将士皆随鸣镝放箭,头曼单于被乱箭射死。冒顿既杀头曼单于,随即尽杀其后母与弟以及大臣中不服从者,自立为单于。

冒顿意思是“英雄”、“圣者”,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09年至174年在位,是我国匈奴族著名的政治家。

3.昭君家乡的传说 在王昭君的故乡,千百年来留下了许许多多关于昭君的美好传说。有一则关于香溪的传说是这样的:一天,昭君在溪中沐浴,不慎将一颗珍珠遗落水中,从此溪水变得清澈透明,香气四溢,因而得名“香溪”,亦称“昭君溪”。香溪中那美丽珍奇的桃花鱼,也伴随着王昭君的传说。桃花鱼是一种罕见的腔肠动物,正规名称是桃花水母。它手指大小,体若伞状,色泽透明。游动时,若伞之张收。三月桃花水中,它们浮游于碧波上下,与岸上桃花相映成趣。有古诗单咏此鱼“春来桃花水,中有桃花鱼。浅白深红画不如,是花是鱼两不知。”传说昭君出塞之前,汉元帝特许她回乡省亲。探亲期满,告别亲友时,正值桃花三月天。她乘舟沿香溪而出,自知此一别乡,再无归期,不禁泪如雨下,泪珠落入溪中,与水面落花相合,化为桃花鱼。

4.汉匈两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尽管匈奴贵族和西汉中央政府之间经常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是汉匈两族人民之间却保持着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秦末汉初,匈奴族居住在阴山以南到黄河之间一带,同汉族人民杂居,双方建立了亲密的关系,互通关市。匈奴的马匹、牲畜大量运进内地,先进的养马技术也传到中原;汉族穿井、筑城、和统计人口、牲畜的方法也传到匈奴。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不仅丰富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内地各民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同时也促进了匈奴族文化经济的发展,部分匈奴地区已出现了农耕和定居生活。

第四篇:历史名人故事与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历史名人故事与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案例

教学背景

上完一节复习课,临近下课布置学生课后预习下一章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同学们听完后发出了叹息声,在下边私语起来:“唉,又要学枯燥乏味的文言文了,真没意思!”一个个都皱起了眉头!

我看到同学们的状态,心里突然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是啊,文言词、句读起来都觉得拗口,又枯燥乏味,实际生活中又没有什么用处,也难怪同学们如此厌烦,感觉学之为难!针对这种现况,课下我想了很多,为了让学生学好高中文言文知识,必须要讲好这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文章!

教学目标与学生状态分析

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结束初中时代的学生生活。初中的文言文教学,只是要求学生读读背背的整体感知过程,不作具体要求。到高中阶段,对其有了更高的要求:要积累语言材料,增加感性知识;要大量积累文言字词句的知识,达到熟读成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作品及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内容分析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策略

本文为文言文,又是高中语文课中的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在学生心中大多数认为文言文枯燥乏味,难懂难理解。上好这关键的第一节课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利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师:初中我们学过《曹刿论战》,请问这篇文章选自哪本书?

生:选自《左传》。

师:好,回答的非常正确,那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

生:《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左丘明。

师:谁来补充?

师: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关于《左传》,关于左丘明。

一、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详细的记述了东周前期255年间{起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等重要事件,同时也比较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作者在选材、描写和评论时,往往带有自己的褒贬和爱憎。作者以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认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对大小历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动的记述。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文本十倍)。《春秋》和《左传》原本各自成书,到晋代杜预作《春秋经传集解》,始把两书合在一起。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它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祥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娩而有致,人物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关于左丘明

左丘明姓丘,名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对左丘明的姓名有很多观点,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还有观点认为他姓丘名明,因其世代为左史官,司马迁《史记》称其为鲁君子,又说他失明或无目,因此许多人认为他是一位瞽蒙,又称‘瞽史’,即盲史官,所以人们尊其为左丘明。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孔子言与其同耻。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太史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尊称其‘左丘’。

左丘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据有鲁国以及其它封侯各国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着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左传》,和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丘明死后(约公元前450年),葬于肥城。肥城为古肥子国,是左丘明食邑。《魏书.地形志》载:富城有左丘明墓。富城即今肥城一带。宋王去非〈吊左丘明墓〉诗云:“荒草迷离土一堆,坟前古木亦凋衰。传留千载英魂渺,每到都君一泪垂。”相传左丘明告老还乡(约公元前470年),即一直居住在都君庄(即今肥城市衡鱼村),且世代繁衍于此已八十代。现有左丘明所植银杏树一株,及相传为左丘明用过的石碾、石碓、左丘井、左丘明后裔为感谢唐太宗敕封左丘明为经师从祀文庙(625年)所植的槐树、左丘明六十八代孙丘行键的墓碑、左丘明六十九代孙丘涟的故居、孔子七十代孙袭封衍圣公题写的匾牌等古迹和文物。左丘明墓几经战乱劫灾,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遗址尚存,已经修复。

师:同学们,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左传》,我们要从学习《左传》中的文章去了解。所以我们今天要学习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师:《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课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奚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关于烛之武

根据方炫琛《左传人物名号研究》:烛之武之烛为其氏,武为其名或字,‘之’字则为氏与名字间之语助,如介之推、佚之狐等皆是。故《后汉书‧张衡传》只称其曰烛武。《左传》杨伯峻注:烛之武,据《水经‧洧水注》‘南历烛城西,即郑大夫烛之武邑也’之文,似以采邑为氏。烛邑当在今新郑县西南,郑地也。然推研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之言,在此以前未必能得采邑,《水经注》所言或系附会之谈,或因此后尝得邑而言之。若系此后尝得烛邑,因而氏烛,则此时决不以烛为氏可知。故《通志‧氏族略》三谓:“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犹言介之推、佚之狐也。”洪亮吉《诂》云:“春秋时氏烛者不止一人,齐景公时有烛雏,见说苑;吴有烛庸、晋有烛过,见子华子。”则郑樵之言亦不免臆测。

师:同学们齐读课文,注意正音正词,进一步理解课文。

师:布置作业,课后反复阅读课文,疏通文章,简析文意,理清层次!

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我认为虽然与同学之间的互动少了,但是通过老师的介绍关于《左传》关于左丘明及本文故事发生的背景,发现同学们都明显的感兴趣,注意力也相对的集中了许多。在完成后面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一直表现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提出了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问题,表现出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课后我鼓励学生,要学好文言文就应该多读作品。在读的过程中,不要把作品单纯的翻译,那样会感觉吃力和乏味;而要先去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再以一种读故事的心态去品读理解。在以后学习过程中印象就会更加深刻。通过不断阅读积累文言知识,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下载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案例走近秦皇汉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