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

时间:2019-05-12 18:1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

第一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

古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目的要求:

1. 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表达的热爱早春,热爱自然的情感并背诵和默写这首诗 [教学难点]联系实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内容和步骤] [ 作者简介 ]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北魏贵族后裔,父仲卿,为小官僚。[译文]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近看没有绿色,远看草色青青。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赏析

这首诗又名《初春小雨》。诗中所写当是早春景物,主要写小雨后的京都景色。起始一句点明地点并描写了小雨所形成的情状——长安街上下着纷纷洒洒的细雨;这细雨看上去十分可爱,它落在地面上就像酥油一样软润,野草开始萌发;这种萌发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隐隐约约。这一句,真实的写出了在小雨中所看到的野草萌生状态。

三、四两句是诗人对前两句所写景物的评价。他认为,这是一年中春天最好最美的时节,要远远胜过含烟柳树绿遍整个皇都的时候。这种评价,实际上包含了比较,将“烟柳满皇都”的景象与“小雨润如酥”所形成的景色相比较,目的在于显示早春季节的可爱,并以“绝胜”表明了他喜爱的程度。景物典型鲜明、比喻贴切生动而构思精巧是这首诗的特点。早春的景物很多,诗人只写最具典型的小雨与野草,将他们安排于同一幅画中,鲜明的表现了早春的独特景色。比喻只有一个就是“小雨润如酥”,十分贴切的写出了小雨的软润状态,生动形象。将春雨、小草这些早春景物与尚未出现而又将要出现的“烟柳满皇都”景象安排在比较情景中,并以“绝胜”突出早春景物之美,构思十分精巧。

第二课时

无题

目的要求:

1、了解作者李商隐及其代表作品。

2、理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两个“难”的含义以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的本意和今天人们常用它来表达的感情。

3、理解古代女子在悲伤与痛苦的爱情之中仍然富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以及感受到作者李商隐的诗歌常以清词丽句构造优美的形象,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具有朦胧婉曲之美。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由李白、杜甫的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说出唐朝有“小李杜”之称的是李商隐和杜牧,从而导入本课。

2、作家、作品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诗人,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诗风与杜甫更为接近,“唐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者唯义山一人”(王安石语)。杜牧的诗风则更近似李白。

李商隐的爱情诗成就极高,他的《无题》诗十余首,取前两字为题而实质是无题的诗又有十余首,如《锦瑟》、《碧城》、《为有》等,其他似有题而实无题的诗若干首,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写幻想,写伤感:“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他的《锦瑟》文字锦绣华美,字面意义易于理解而内容极深,历来有“一篇锦瑟解人难”之称。此外的“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霜月》);“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晚晴》);“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等也都给人以极深的印象。

3、具体讲解:

学生自由朗读。读完课文后,独立思考理解。试用诗歌鉴赏方法。

4、赏析参考资料:

这首诗,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着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

开头两句,写爱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种力量的阻隔,一对情人已经难以相会,分离的痛苦不堪忍受。首句的“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

诗人在一句之中两次使用“难”字,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联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的深沉和缠绵;这样的缠绵情态,在“别易会难得”等平直叙述中是不易体会的。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点出分手时的季节,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暮春时节,东风无力,百花纷谢,美好的春光即将逝去,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抒情主人公既已伤怀如此,恰又面对着暮春景物,当然更使她悲怀难遣。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灵的创痛,也同眼前这随着春天的流逝而凋残的花朵一样,因为美的事物受到摧残,岂不令人兴起无穷的怅惘与惋惜!

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三、四句,“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双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眷恋之深,但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可是,虽然相会无期,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所以,这两句,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

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

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三、四句写的是诗人自己,下两句就转到对方身上,想象着对方别后的可怜生活。当她早晨起来,照镜子的时候,也许觉得镜中人的秀发已经不同于往常,容颜憔悴了。分别后她独自一人,夜深难眠的时候,月色之下,吟诗坏人,该会感觉天上洒下的月光是多么的凄清和寒冷。与杜甫名句“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相似,去替对方设想。是对写法。“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

末两句表明诗人并未放弃。尽管蓬莱仙山,凡人进不去,但毕竟不遥远,我可以请求青鸟使者替我传递消息。虽然青鸟使者是幻象,但可以猜想:她并不遥远,只是强大的政治阻力拦在中间。不屈的意志,爱情的哀歌!

5、欣赏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感受意境。背诵全诗并要求会默写。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象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第三课时

相 见 欢

李煜

目的要求: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

3、启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诵背全诗。

2、品味语言,体会诗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介绍

三、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

同学们自由的大声朗读。

2、听诗朗颂.学生听范读时老师要求,拿起笔在诗中标出重读、停顿

3、模仿齐读。

请同学们模仿齐读本诗,读完后同学们进行自评,老师进行总评:诗通过精炼、优美又有节奏的语言抒发诗人思想感情,我们朗读时,要用情去读,用心去悟。同学们刚才朗读时重读、停顿、语速读得都不错但感情不饱满,或者没有感情,这是因为对文章内容没有深入了解,下面我们就审美的眼光来观照课文,理解诗文的内容,想象意境。

四、理解内容

1、释词

锁:锁住,笼罩。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意思是离愁别恨像千丝万缕纠缠在一起。

聊:姑且。

2、古文今译

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正是新月如钩的时候。

载着梧桐的深院笼罩在秋天的肃杀气氛之中,更显得孤寂冷漠。剪也剪不断,越理越凌乱,那是深重的离愁别恨。

(这真是)一种痛苦的滋味萦绕在心头。

3、概括上下片内容

五、欣赏诗歌

1、“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这一句用“寂寞”“深”“锁”呼应上句的“独”字。作为被囚之人,词人表达了亡家失国的旧时国君的孤独寂寞之情。

2、“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句中“滋味”指什么?

亡国之君的孤独寂寞。

六、写作特点

用字准确,寓意深刻。如“无言独上西楼”中的“独”、“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寂寞”“深”“锁”。

七、小结课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文化已经浸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我们有令我们骄傲的唐诗、宋词、元曲,赏析并能背颂这之中一些优秀的诗歌,能陶冶情操,纯净心灵、提高文学养修。我国的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光彩夺目,我们可自学一些名篇,继承发扬祖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

八、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文。

2、课外阅读李煜诗词。

九、板书设计

相 见 欢

李煜

寂寞→离愁→在心头

抒发亡国之愁

第四课时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缘身在最高层。注释: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译文:

飞来峰上耸立着高高的宝塔, 我听见鸡叫便看太阳升起。

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站在最高层的地方。

赏析一:

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诗人还讲了一个传说:站在塔上,鸡鸣五更天就可以看见海上日出。请想想飞来峰那高耸云天的气势吧!

宝塔虽高,却不是高不可上。转眼间,诗人已登上塔顶,世界万物,尽收眼底,那游荡的云片再也挡不住视线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乍听起来,是在谈论观赏风光的体会;可一寻味,便会从中领悟到一条人生哲理:在社会生活和思想修养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吗?!在诗人,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对读者,这是引人向上的启示。

赏析二: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王安石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地联系起来,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他反对西昆派杨亿、刘筠等人空泛的靡弱文风,认为“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县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也。”(《上人书》)正因为安石以“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他的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奇崛峭拔,大都是书、表、记、序等体式的论说文,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变法革新服务。这些文章针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长篇则横铺而不力单,短篇则纡折而不味薄。《上仁皇帝言事书》,是主张社会变革的一篇代表作,根据对北宋王朝内外交困形势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完整的变法主张,表现出作者“起民之病,治国之疵”的进步

第五课时

苏幕遮

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苏幕遮:

此调原为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西域。“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幕,一作“莫”或“摩”。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面、拨头之类也。”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韵。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

片各五句四仄韵。

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

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品评: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

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

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

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

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

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

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

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

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

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

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

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

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

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

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第二篇: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共)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赏析

赠从弟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1、展开你的想象力,描绘“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中松树的形象。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颂的名句,请说说它好在哪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赏析“风烟望五津”中“望”字的深层含义。

2、《登幽州台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

1、试描绘“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所展现的内容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句历来以奇特贴切著称,是对其进行赏析。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参考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参考译文] 相见时难分别也难,东风无力百花凋残。春蚕至死丝才吐尽,蜡烛烧尽成灰烛泪才能滴干。

早晨只担忧鬓发改变了颜色。晚上长吟不寐只觉得月光清寒。

此去蓬莱仙山的路途并不遥远啊,我却只能烦请殷勤的青鸟去代为探候!

1、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春蚕”自然承上,并用“蚕吐丝”、“蜡流泪”巧妙比喻,用“丝”谐音“思”,用“到死”、“成灰”与“方尽”、“始干”两相对照,妙句天成,传达出刻骨铭心、生死不渝的儿女至情。缠绵悱恻,炽热浓郁,成为表达坚贞不渝的爱情的千古名句。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参考译文]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1、本文用比喻手法写离愁的句子:。

2.本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参考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参考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思念家乡黯然销魂,羁旅的愁思缠绕不休。只有在梦中得到暂时的慰藉。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词的上片写景,景中含情,写秾丽阔远的秋景,暗透乡思;下片抒情,情融景中,直抒思乡情怀。全词大笔振迅,意境深阔。参考答案:

[

一、1、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接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无动摇。

2、旨在勉励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忍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这里,青松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况。

二、1、望,远远的看见。表明诗人时刻关注着有人所达的目的地,说明诗人对友人极为关切。

2、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而王勃的这两句诗则全无伤悲之情,写的昂扬乐观,能给朋友以安慰和鼓励,这种对待离别的积极态度值得称道。

三、1、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压抑感和孤独感。

2、《登幽州台歌》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艺术上表现的最大特色是直抒胸臆,不借助具体的景或事,而靠感情本身的力量来打动人。

四、1、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青青的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2、依依惜别,对游人牵挂,感情沉郁真挚(2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或“莫愁前途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1分)

五、1、秋高气爽,长空万里无云,一群群大雁排着整齐的队列,向南方飞去。

2、这一句比喻新奇而独特,将不尽的流水与无穷的烦恼联系起来形象的写出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的满心的愁闷苦闷,似水难断。

六、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2、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七、1、以春蚕吐丝、蜡炬成灰来喻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贞情感运用对偶、比喻、双关修辞表现感情,形象生动,贴切感人。

八、1.剪不断理还乱2.对故国的怀念与被囚的孤独寂寞之情。点拨:从作者的写作背景思考。

九、1、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只有站的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到。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1、名句默写

(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2)表现松柏树不畏寒风冰雪、不惧外在压力的高贵品格的句子: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名句默写

(1)诗人赏景怡情,自得其乐的诗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宣州谢脁楼钱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你认为诗中哪一句可以概括李白的诗歌的特点。

3、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名句默写

(1)诗中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

(2)诗中对早春加以赞颂,且极具有哲理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写出你熟知的古诗中具有哲理性的诗句,并写出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源,才能将事物描绘得具体、生动,请写出古诗词中通过观察所得的名句,并标出作者或出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名句默写

(1)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关切之情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诗中写作者抱有无(6)诗中与“留命以待沧桑,保己以俟悦己者”意境相似,写尽甜情蜜意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中与李煜《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具有相似情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名句默写(1)词中点破题旨,直抒离愁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中勾勒出词人孤独身影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词中词人眼望楼外之景,心头笼上凄冷之情的句子

(4)词中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心绪烦乱,某事令人难以解决的词句

(5)词中人们用业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的词句:

(6)词中表达亡国后,词人因失去自由而寂寞悲伤的词句:

(7)词中点明亡国的离愁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独特感受的词句:(9)请你写出你所喜爱的古诗词中与“剪不断,理还乱”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无限愁绪的名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名句默写

(1)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词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愁绪描绘出来的名句:

(3)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5)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中与之意境相似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高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诗中寓境、景、理为一体,且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9)虞世南《咏蝉》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此诗中也能表现“登高望远”之意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请写出你积累的诗词名句中含有“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诗句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幕遮 范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从高低两个角度描绘出廖廓苍茫、衰飒零落的秋景的句子: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2、表现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的句子: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3、表现诗人夜不能寐,借酒浇愁,欲遣相思反增相思之苦的句子: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复习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复习

第一部分:原句默写

1、《赠从弟》(刘桢·汉)

,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岂不罹凝寒,!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唐)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怀酒。《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乱我心者。,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最是一年春好处。【无题】(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登飞来峰】(王安石·北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相见欢】(李煜·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清平乐·村居】(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第二部分:理解性默写

1、《赠从弟(其二)》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赠从弟(其二)》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一洗送别诗悲凉凄怆之气的诗句: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4、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的句子: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6、《登幽州台歌》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登幽州台歌》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9、《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0、《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11、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绪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无题》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5、《无题》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6、《无题》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

17、《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中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心绪烦乱,某事令人难以解决的词句:剪不断,理还乱。

18、《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中人们用业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的词句: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9、《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中表达亡国后,词人因失去自由而寂寞悲伤的词句: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

20、请你写出你所喜爱的古诗词中其他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无限愁绪的名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1、《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2、《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5、刘桢《赠从弟》中,借赞颂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行,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6、《登幽州台歌》中

写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句子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写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之间,孤寂悲凉之情油然而生的语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7、被誉为“诗佛”的唐代诗人、画家王维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还饱含深刻的人生哲理,如《终南别业》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两句诗就表达了“当你处于某种绝境,只要换一个角度来看,就会看到希望或转机”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和哲理。

28、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形象生动地传达出诗人绵绵无尽的愁情并被世人传诵的佳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表现诗人身处逆境时仍然豁达乐观的诗句是: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29、《宣州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既表现作者诗兴高远,感情豪壮,又表达诗人对美好的理想的追求的两句是:。表现诗人绵绵无尽愁情的语句是:。表现作者怀才不遇、意欲归隐的语句是:。30、《己亥杂诗》《相见欢》中表达离愁的诗句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和,理还乱。

31、刘桢《赠从弟》中,借赞颂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行,勉励从弟在恶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3、《赠从弟(其二)》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34《赠从弟(其二)》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35、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来表达真挚的惜别之情,成为写离愁的名句。李白在《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借景抒情,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含蓄地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与李白句子相似的句子还有岑差的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而高适在《别董大》中用“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安慰朋友;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36、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在《春酒》中无奈地感慨“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故乡,是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愁。

37、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④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⑴《赠从弟》中描写风狂的反复句是: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主旨句: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⑶《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⑸《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描摹愁绪的千古名句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想象写作者壮志豪情的诗句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⑺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第四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一、单篇训练 《赠从弟(其二)》

1、名句默写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2)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4)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5)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6)A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呤》)(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

(2)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格高洁的诗句:(3)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4)诗中赞颂“松柏”守志不阿,不肯向恶势力屈服的诗句:

(5)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6)古诗词中有许多托物言志,表达诗人高贵品质或远大理想的诗句,请写出其中边疆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赠从第(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1)

五、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赠从弟①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注释]①从弟:堂弟。②罹(lì):遭受。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

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2)

《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

1、名句默写

(1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诗句:(2诗中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的诗句:(3)诗中能够做为送给即将远行的朋友的一句话:

(4)诗中的千古名句:

(5)诗中表明不因行迹的疏远而淡漠感情的诗句:

(6)唐代陆龟蒙《离别》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句子,由此我们可联想到此诗中的句子:(7)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诗中此意思相似的诗句:(8)本诗中与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是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的”意思一致的句子:(1)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2)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或: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3)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4)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5)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6)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7)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8)海内存己知,天涯若比邻。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送杜少府之任蜀洲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2)(3)

《登幽州台歌》

1、名句默写

(1)诗中感怀大志之人的大悲怆、大寂寞的诗句:(2)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

(3)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

(4)屈原《远游》中有句云:“惟天地之无穷,哀人生之生勤。”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1)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1)(2)(3)(4)(5)(6)(7)(8)

(1)(2)(3)(4)(5)(6)(7)(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2)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

(3)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4)诗中包含哲理,并写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的诗句:

(5)诗中借他人自况,表达诗人对李云和谢公的推崇和高度评价的诗句:(6)诗中巧借比喻来抒发自己用远离现实来摆脱苦闷和烦忧的诗句:(7)诗中饱含诗人怀才不遇,理想不能实现,内心充满苦闷的诗句:(8)诗中诗人用以表达自己避世隐居思想的诗句:

(9)古诗词中有许多写愁绪的名句,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并注明作者和出处。《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1)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5)蓬来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6)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8)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9)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宣州谢脁楼钱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菜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通过高楼饯别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对岁月如流年华虚度的烦恼,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怀才不遇的愤怒,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对理想一定会实现的执着。

2、你认为诗中哪一句可以概括李白的诗歌的特点。答:中间小谢又清发。

3、赏析名句“抽刀断水水更愁,举杯销愁愁更愁”,说说你喜欢的缘由。

答:比喻奇特而富有独创性,同时又是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明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带来的烦忧苦闷。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1)诗中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勾勒出春天走近的过程的诗句:(2)诗中对早春加以赞颂,且极具有哲理的诗句:

(3)请写出你熟知的古诗中具有哲理性的诗句,并写出出处。(4)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

(5)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

(6)观察是写作的基础,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本源,才能将事物描绘得具体、生动,请写出古诗词中通过观察所得的名句,并标出作者或出处。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答案不惟一,仅供参考)

(4)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晴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①、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答: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②、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无题》

(1)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2)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

(3)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4)诗中借助神话传说,表达对思念之人的关切之情的诗句:

(5)诗中写作者抱有无限希望,但又深知这只是一种祈祷和祝愿的诗句:(6)诗中与“留命以待沧桑,保己以俟悦己者”意境相似,写尽甜情蜜意的诗句:(7)诗中与李煜《浪淘沙》中“别时容易见时难”具有相似情感的诗句:(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呤应觉月光寒。(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6)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7)相见时难别亦难。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象征手法描绘至死不渝的爱情,对此你还有有何看法,如有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两句诗在今天看来,也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1)词中点破题旨,直抒离愁的词句:(2)词中勾勒出词人孤独身影的词句:

(3)词中词人眼望楼外之景,心头笼上凄冷之情的句子:

(4)词中现在经常被人们用来形容心绪烦乱,某事令人难以解决的词句:(5)词中人们用业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的词句:(6)词中表达亡国后,词人因失去自由而寂寞悲伤的词句:

(7)词中点明亡国的离愁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到的独特感受的词句:(8)词中运用形象的比喻,将难以言状的愁绪描绘出来的名句:

(9)请你写出你所喜爱的古诗词中与“剪不断,理还乱”一样,运用比喻的手法来表达无限愁绪的名句。并标明作者或出处。

(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3)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4)剪不断,理还乱。(5)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6)寂寞梧桐深院销清秋。(7)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8)剪不断,理还乱。

(9)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

(1)诗中描写飞来峰概貌,并通过传说写飞来峰之高的诗句:(2)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3)诗中表现诗人虽然变化遇到挫折,但仍矢志不改的诗句:(4)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5)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中与之意境相似的诗句:(6)诗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用来表现塔高的诗句:(7)诗中寓境、景、理为一体,且含有深刻哲理的诗句:(8)诗中与孟浩然“鸡鸣见日出,常与仙人会”意境相似的诗句:

(9)虞世南《咏蝉》诗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之句,此诗中也能表现“登高望远”之意的诗句:(10)请写出你积累的诗词名句中含有“登高才能望远”的哲理诗句连续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1)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5)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0)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这一意象指的是什么?答:指困难、挫折、障碍等

2.你从这首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答: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任何时候都不要怕困难、挫折)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答: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分)答: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意思对即可,2分)

1、名句默写

(1)(2)(3)(4)(5)(6)(7)(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苏幕遮 范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高楼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课外阅读训练

1、名句默写(1)(2)(3)(4)(5)(6)(7)(8)

2、单篇诗词赏析训练

3、课外阅读训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11-12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2分)

答: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2.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划线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答:①“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②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

3.对这首诗分析错误的——项是(C)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多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B.颔联写归来后的感触,引用典故,隐含他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和因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

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表达出诗人要在前人失败之后继续向成功迈进的积极进取的情怀。

D.尾联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

4.“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 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答: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答出“运用比喻”、“生动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或“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即可)

三、下列对《水调歌头》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爰,下阙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7-14题。

六、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①、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第五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推荐]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一、[参考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二、[赏析] 1.赏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这里用 “松柏有本性”,是一种“比德”之说。从而进一步唤起人们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在这里,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2.《赠从弟》中与孔子“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思想一脉相承的句子是: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3.这首诗运用哪些技巧来写松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对比、反衬。把青松与寒风放在一起对比,以寒风的凛冽反衬出青松的坚韧不拔。诗人紧紧扣住松柏经寒不哀、枝干坚劲的特征来描写,写出了松柏的凛然正气,通过咏松柏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 追求。全诗格调劲健,语言质实,具有清刚之气。全诗章法浑成,承转自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一、[参考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透过迷漫的风烟似乎能望见巴蜀的五大渡口。

我之所以有依依惜别的情意,因为你我都是远离故乡,出外做官之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不要在分手时徘徊忧伤,像多情的儿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二、赏析

1.赏析“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气象阔达,志趣高远,表现真正的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

2.中心思想

朋友即将上任,诗人劝慰他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体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3.为什么这一首诗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

王勃的这一首,一洗悲酸之态,意境开阔,音调爽朗,独标高格。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参考译文]

【直译】

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历史上的那些事无限渺远,我深感人生无奈,独自凭吊,我眼泪纵横凄恻悲愁!

【意译】

回头看看哪有古代贤明君主的踪影,放眼望去也不见一个礼贤下士的君主,我真是生不逢时啊。

想到天悠悠而高远、地悠悠而广袤的天地之间,我独自忧伤啊,让人禁不住泪流满面沾湿了衣襟!

二、【赏析】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中“古人”“来者”各指什么?

古人: 来者:

2.《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文在艺术上的特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 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这首诗,我们会深刻地感受到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面前,仿佛兀立着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因而深深为之激动。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一、[参考译文]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二、【赏析】

1.赏析尾联中“偶然”二字的妙处。

2.试从禅学角度赏析王维《终南别业》。

这首诗把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居者的形象,如见其人。同山间老人谈谈笑笑,把回家的时间也忘了,何等自由惬意,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现了退隐者豁达的性格。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备。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参考译文]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忧。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借指李云的文章)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刚健清新。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清新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兴,飞跃的神思像要腾空而上高高的青天,去摘取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退隐江湖)罢了。二、【赏析】

1.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2.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激烈愤懑,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强烈不满和 对光明世界的执著追求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景)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议论)

一、[参考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二、赏析

1、品味名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写作特点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3、诗作主题

这首诗中,诗人选取常见的 和 描写了 之景,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清新的美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参考译文]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有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二、赏析

1、首句两次使用 字,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深沉缠绵;次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诗人心境的反映;

三、四句,诗人运用 和 两个比喻表现对对方的思念;

五、六句极写相思之苦;

七、八句表示既然相见无望,只好寄意青鸟,再写相思。

2、品味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诗作主题

全诗以一 字统领,抒写了无比深挚的 之情,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和深切的思念。

三、情感提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还寓含着一种超越诗歌本身内容而更具普遍意义的哲理:对工作或事业的忠诚执著,无私奉献。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一、[参考译文] 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

心中的思绪,想要减断,却怎样也减不断,想好好梳理,却更加的杂乱,这样的离异思念之愁,而今在心头上却又是另一般不同的滋味。

小结:词作上阙,全是词人眼中之景,色彩冷落凄清;下阙点破题旨,直抒。

二、品味名句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这样的情绪想要抛开不理,却是怎样也无法割舍,想要好好的梳理,却又更加的杂乱失序,于手法上作者利用了对峙的情绪,表达心中的冲突起伏,在词的架构上激起了波潮,也让整个情绪高涨。让读者随诗人心情起舞。

2、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样恼人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作弄着诗人,如今却更有不同的感受在心里头酝酿着。、作者在最后调侃自己,利用淡淡的口吻,轻轻道出一切只因为离愁而起,不过在这淡淡的背后,却隐藏着作者极深的哀痛

三、诗作主题

本词从渲染孤寂凄清的环境氛围入手,形象的展现了词人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表达了他的亡国哀思。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一、[参考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写飞来峰的,极写登临之高险。)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第三句运用典故,借用西汉人把浮云比喻为奸邪小人的典故。)

二、赏析

1、品味名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两句寓论于景,用“ ”、“ ”两词化实为虚,借景抒情,兼发议论。,常指代蒙蔽君王的奸邪之臣,此处用典而不露痕迹。加上“不畏”两字,更突出了诗人的 精神。为什么不畏,回答是站得高看得远,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

三、诗作主题

本诗借景抒情,含蓄而又深刻的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对前途充满信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立志改革的政治抱负和斗争精神。

理解填空

1、《赠从弟(其二)》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 ?。

2、《赠从弟(其二)》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诗中与此意思相似的诗句:。

3、《送本少府之任力蜀州》诗中表达诗人旷达胸襟,一洗送别诗悲凉凄怆之气的诗句:。

4、《登幽州台歌》诗中俯仰古今,暗示自己怀才不遇的诗句:。

5、《登幽州台歌》诗中写登楼远眺,表现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情绪的诗句:。

6、《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能够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表现诗人精神极度苦闷,无法解脱的诗句:。

8、《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自己被时间所抛弃、心绪被时间所扰乱的诗句:。

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表现春天朦胧美的诗句:。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诗中用反衬手法表现诗人对早春景色喜爱之情的诗句:。

11、《无题》诗中运用比喻修辞,以谐音双关的手法表达对爱情忠贞不渝的诗句:。

12、《无题》诗中原为表达思念之情,现常用来表达对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的赞颂的诗句:。

13、《无题》诗中用设想的语气设想对方为情所困,字字充满关切的诗句:。

14、《相见欢》词中人们形容只有自己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感受的词句:。

15、《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词中表达亡国后,词人因失去自由而寂寞悲伤的词句:。

16、《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高瞻远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

22、《登飞来峰》诗中表现诗人不畏艰难,极具有深刻哲理的诗句:。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练习

    课外古诗词练习《赠从弟(其二)》名句默写 (1)诗中赞颂松柏挺立不倒,经严寒而不调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以松为喻,借松的高洁品性赞“从弟”品......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

    人教版语文课外古诗词背诵(赏析版) 八年级上册 1《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春天的太阳散步恩惠,万物欣欣向荣)......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从军行·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注释】:1. 从军行:乐府《相和......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复习教学案

    八年级下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1、《赠从弟(其二)》诗中展示松柏意态从容、坚贞志节的诗句: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2、《赠从弟(其二)》陈毅诗中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翻译及赏析

    赠从弟(其二)——【东汉】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高耸立的山上的松树,在山谷中吹来的瑟瑟风......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背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音明义,突破重点难点,熟练背诵,并训练一定的评论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灿烂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诗中名句......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整理关 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八年级上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曰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