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其教学反思—李安娜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一.复习导入:
师:孩子们,请回忆在识字四当中我们学习了三组成语,其中有一组成语告诉我们看事物要全面,不能以偏概全的是哪组成语?(指名说,生背诵——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其他同学同意他说的吗?(生回答:同意)一起背一遍。
师: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课题——13 坐井观天)齐读课题第13课《坐井观天》,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回答: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呢?)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60页,老师提出两点自读要求(出示课件:指名读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自学生字,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是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带着问题开始读吧!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生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坐好)
师:咱们解决下刚才提出的问题,课文写了是谁和谁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生回答: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
三,学习生字词:
师:读通了课文,相信同学们已经自学会了所有的生字词,老师现在开始检查,先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井沿
无边无际
相信
抬头
青蛙
对错
回答
还有
四.朗读感悟:
师:字词过关了,你们肯定能把课文读的更好,再读一遍课文,读完用坐姿告诉老师。师:在课文当中有两只小动物,他们是谁?(青蛙和小鸟,出示青蛙和小鸟的图)
师:青蛙在什么位置呢?(生回答:青蛙坐在井里,老师画出一口井,把青蛙的图片贴在井里)
师:小鸟在哪里?(生答:小鸟落在井沿上)谁愿意把小鸟落在井沿上。(点名生放小鸟的位置)他放的对不对?(生回答:对)
师:“井沿”是指什么呢?(生回答并指出井沿的位置)
师:教师边指图片边解释(出示井沿图片):井沿是指井口的边,接下来老师考考你们,那么桌子的边叫?床的边?帽子的边?“沿”的意思就是一个东西的边。
师:仔细观察“沿”,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沿右半部分上边的几没有钩,几的第二笔是横折弯钩,在这里变成了横折弯)请伸手,和老师一起书写“沿”,注意“沿”的第五笔是横折弯,打开语文书62页书写“沿”。
师:搞清楚了“井沿”的位置,大家请看,青蛙坐在井里,小鸟落在井沿上,正是因为他们俩的位置不同,所以青蛙和小鸟才会发生这场有趣的争论,他们为什么事情争论呢?(生回答:天有多大?)
师:青蛙和小鸟争论的话题是:板书——天有多大? 四.朗读感悟课文:
师: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的时候一共有几次一问一答式的对话?请你找一找并且画出来。(指名说:生回答3次,出示课件)
师:咱们分角色朗读,请一位男生扮演青蛙,一位女生扮演小鸟,其他同学读旁白(学生开始读)
师:这么有趣的三组对话,你们想不想读?(生回答:想)师:
(一)请看第一组对话
1.出示课件(指名分角色读,师读旁白)大家想一想,青蛙一直坐在井里,它从 来没有见过其他的小动物来光临,突然间一抬头它就看见了一只小鸟,应该怎样读?(指名生读)你读的真好!(全班齐读——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这遍就读的很好
2.刚才小鸟读的怎么样,评一评。可是老师觉得她刚才“一百多里”读的一点也不远,你们知道一百里有多远吗?一百里相当于在咱们的操场上跑了快300圈呢,这么远的距离,小鸟飞的多累啊,应该怎么样读?(生试着读)老师来读一读(师范读),你们愿意读吗?(全班齐读小鸟的话——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读的真好。
3.孩子们,你们读的越来越好,我们再分角色读一遍,你们有信心读好吗?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老师读旁白。
师:
(二)接下来,青蛙和小鸟又说了些什么呢?请看第二组对话。(出示课件,指名分角色读)
师:孩子们,第二组对话里有两个词语“大话”和“无边无际”,它们是什么意思?
师:什么叫大话?(指名答:吹牛的意思)
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生回答:看不到边际,形容非常广阔)回答的真好。
师:无边无际是指非常广阔,比如形容沙漠的广阔,可以称作无边无际的沙漠。请看这两幅图怎样形容草原和大海。(生回答)
师:接下来看“无边无际的‘际’”你发现了什么?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写成,第一笔叫做“横撇弯钩”,“双耳旁”要写的高而窄。
师:同学们,请看这个句子,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这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老师要考考你们,请你变成一个肯定的句子(带句号 的句子)并且意思不变!看看谁聪明能想出来。(生回答: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把变好的句子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句式不一样,但是意思却是一样的!
师:打开《成长足迹》13页完成第二题改写句子)
师:在第二组对话中,青蛙和小鸟的意见不同,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生回答: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而青蛙认为天有多大?(生回答:井口大,板书:井口大)为什么青蛙和小鸟会对天有多大产生不同的看法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师:请把你准备好的纸卷成一个圆圆的筒,然后举起来用筒看看大屏幕,你看到的大屏幕有多大?为什么?(生回答:只能看到一点,因为被纸筒挡住了)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大屏幕有多大由这张纸卷出来的圆筒有多大决定,其他人同意他的意见吗?(生:同意)请坐好把你手里的纸夹在语文书当中。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接着看这幅图,青蛙在往上看的时候,他的世界被厚厚的井壁挡住了,这就是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原因。
师:为什么小鸟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呢?小鸟说她飞了(生回答:一百多里)小鸟除了飞了一百多里,她还可能会飞到哪些地方呢?请你想一想。(生回答)小鸟去过很多地方,小鸟看没看到天的边(生回答:没有)所以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
师:请同学们再次读第二组对话,男生读青蛙,女生读小鸟,老师读旁白,看看谁读的好。
师:
(三)接下来我们看看青蛙和小鸟的第三次对话,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次对话:
师:在第三次对话中,青蛙和小鸟有一个相同的表情是什么?(笑)那么青蛙笑什么?(生回答)你觉得他是一只怎样的青蛙。(自以为是,傲慢)你来读一读!
师:小鸟又笑什么呢?(生回答)但是小鸟仍然很有耐心的劝告青蛙,谁来读读小鸟的话(指名读)师:孩子们,三段对话读完后,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生回答:小鸟说的对)那么青蛙错在哪里了呢?(生回答)青蛙听小鸟的劝告吗?(不听)真是一只自以为是又傲慢的青蛙。
师:怎样让青蛙明白天有多大呢?(生回答:让青蛙跳出井看看天有多大)师:青蛙听了你们的劝告,跳出了井,他会看到什么?他会说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师引导:青蛙来到学校,他看到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心的玩耍,在教室里学习,多么幸福呀!)
师:小青蛙跳出井口,他走遍世界各地,来到同学说的地方,非常的高兴,他大声说——(出示课件)世界这么大,我应该多出去走走,增长见识,不做井底之蛙。
师总结:孩子们,坐井观天就是形容一个人目光短浅,学完这课我们应该像小鸟一样站得高看得远,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增长自己的见识,这样你就不会是井底之蛙,而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师:布置作业。
下节课节流。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13课《坐井观天》,是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来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问题。如何在一节课中,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很好的品味语言呢?
首先是对“无边无际”这个词语的理解。首先让学生想象天有多大,在让学生说说无边无际的()拓展思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很大,无边无际。在此基础上回到文本,“我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想下来找点水喝”让学生说话,说说小鸟也许飞过哪里。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回答的十分精彩,小鸟也许飞过高高的山,大大的城市等等。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
然后是对寓意的理解。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实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还是老师给学生的。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我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1、抓青蛙说的“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这句话中的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在井底的软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
2、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
3、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4、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在课堂实际操作时,对学生的引导方式上有待改进,由于在课前没有精心设计语言,导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过于琐碎,看上去自己有点忙乱,教师的引导在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今后课堂引导要讲求技巧,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把学到的词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语文发挥其工具性作用。虽然我对教学中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几点还做得不够:
第一、准备还不够充分。虽然说,准备时间也有一星期,可是算起来,时间还是太紧了,白天上课没时间的,晚上的时间也少之又少,而在准备教案时花了很长时间,在背的时间上就少了,所以在上课时,我对教案不是很熟,在讲课是思维有点不清晰。
第二、我上课时语速还是太快。虽然比刚开学有所进步,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还是偏快一点,需有待改进。
第三、操练读课文、句子、对话的方式单一,不够多样化。
第四、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够好,没有及时纠正,可以通过表扬其身旁的同学以达到提醒开小差的同学。
最后要感谢我们年级组老师和我的师傅王静老师的点评,这对于我的教学行为有很大的帮助,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第二篇: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及反思
13《坐井观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班多了二个动物朋友,你猜猜是谁呢?(出示青蛙和小鸟图片)学生:小鸟和青蛙
今天我们将学习跟他们有关的寓言故事-----坐井观天。板书:13坐井观天 播放课件
l.“观”是什么意思?(看)
2.“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坐在井底看天)
3.谁坐在井里看天?它看到的天是什么样的?它的看法对不对?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读生字、词语。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生字的读音,看看课文分几个自然段?在每一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3.分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4.这是发生在谁和谁之间的故事?它们为一件什么事争论?谁的意见对?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1.读第1自然段。第1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井沿”是指哪里?(看图理解井沿。)
2.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一次对话。说说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些什么?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次对话。“你从哪儿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我从天上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语调要平缓。
3.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对话。“大话”是什么意思?课文里的“大话”是指什么?青蛙认为“天”只有多大?
4.“弄错”是什么意思?小鸟说谁“弄错”了?“弄错”了什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小鸟为什么会说天是“无边无际”的?(因为小鸟飞了一百多里。)
5.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朋友,别说大话了!…〃〃有那么远吗?”要读出劝告的语气,第二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你弄错了……”要读出肯定的语气。
6.读青蛙与小鸟的第三次对话。
7.青蛙为什么笑?(它认为自己的意见对,是小鸟错了。)8.小鸟笑什么?它为什么劝青蛙出井口看一看?(小鸟笑青蛙的确是弄错了,还自以为是。因为青蛙整天坐在井里,看到天的范围只有井口那么大,看不到井范围以外的天,这就是它看错的根本原因。如果青蛙能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就能看到天到底有多大。)
9.指导朗读第三次对话。表现出青蛙很自信的语气,小鸟耐心劝告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思考:青蛙和小鸟为天的大小发生争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对方错了,你认为谁对谁错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学生知道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所以我把教学目标定为“学习课文中的三次对话;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坐井观天”的比喻义,使学生懂得目光狭小、见识短小就会把事情弄错的道理;会分角色朗读课文。在教学中,成功地让学生了解了故事的寓意,会读出对话,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及时题目归纳和小结比较深奥,对于二年级的学生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虽然我对教学中各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我在以下几点还做得不够:
第一、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在上课时,我对教案不是很熟,在讲课是思维有点不清晰。
第二、我上课时语速还是太快。虽然比刚开学有所进步,但对于低年级的教学来说还是偏快一点,需有待改进。
第三、操练读课文、句子、对话的方式单一,不够多样化。
第四、学生的课堂纪律不够好,没有及时纠正,可以通过表扬其身旁的同学以达到提醒开小差的同学。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努力改正,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使自己进步得更快。
第三篇:坐井观天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坐井观天的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词语“无边无际”﹑“井沿”,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寓意。教学重点: 理解词语“无边无际”﹑“井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同学们能将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好吗?要想展示出自己最棒的一面,必须做到“大方、大胆、大声”。能做到吗?好,下面请示3位同学带领我们复习一下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指名带读)二﹑理解词语﹑情感朗读
1、刚才同学在带我们复习生字时,组了一个“井沿”,在课文的哪一自然段?谁能找到(指名读)
2、“井沿”指的什么地方?谁来把小鸟和青蛙贴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指一名同学上台贴图片)
3、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到底在争论什么问题?(天有多大的问题)
4、小鸟认为天有多大?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出来。(无边无际)
5、“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只能说出“大”。
6、我们的操场大吗?我们的夷陵广场大吗?能用无边无际形容吗?无边无际大到什么程度?(大到看不到边际)
7、还有哪些地方能用无边无际来形容?
8、既然这么大,小鸟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朗读)
9、我们还可以从小鸟的哪句话中看出天很大?(飞了一百多里)
10、青蛙认为天有多大?(井口)。所以它认为小鸟在说“大话”。什么是“大话”?(假的、夸张的话)显然青蛙很不相信小鸟的话。谁来读一读?出示青蛙的话,指名读,齐读。
11、你们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
12、为什么小鸟会对?(飞过很多地方,看过很多事物)
13、想像一下,小鸟曾经飞到过哪些地方?(高山、大海、森林)
14、是啊,小鸟飞过这么多地方,看到过很多事物,知道的知识自然多。这就叫“见多识广”(板书)跟我读。
15、青蛙为什么会错?谁来帮青蛙找找原因?(生说)
16、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目光受到限制,错把事物的一部分当成事物的全部,看事物不全面,这就叫“目光短浅”。(板书)跟我读
17、出示第6自然段,根据青蛙的表情和它说的话,再帮青蛙找找它还有什么错呀?(学生自由朗读并体会)
18、犯错不可怕,谁都会犯错误,可它虚心接受别人的劝告了吗?还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这叫“自以为是”。(板书)跟我读。三﹑理解寓意
1、现在同学们再看题目,“坐井观天”形容什么样的人?(目光短浅并且自以为是的人)
2、如果青蛙此时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生说)
3、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表演赛,找一组男生,一组女生来演青蛙和小鸟,看哪一组演得好。(指名表演,带上头饰)板书:
13坐井观天
小鸟
无边无际
见多识广
青蛙
井
口
目光短浅
自以为是
教学反思: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这篇寓言的教学重点是对词语和文本的理解,进行情感朗读,难点则是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说出文章的寓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突破重难点的。
第四篇:《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坐井观天
教材简析: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语言。它以浅显,简单的故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主要通过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天到底有多大的争论,来阐述深刻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学习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小黑板书写词条:小鸟、井沿、回答、弄错、无边无际、抬头、青蛙。
3、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课文第4——7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启发学生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大家都喜欢青蛙吗?我们都知道青蛙是益虫,它可以在农田里帮助农民伯伯消灭害虫,可是有一只青蛙就不一样,它住在井里,每天只望着井口小小的一片天,它在这里干嘛呢?同学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坐井观天》这篇课文,看看这只青蛙到底在干嘛。
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2、理解课题“观”就是什么?“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
二、自读课文。要求:标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再读课文。
1、拼读生字,初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音。
3、全体齐读,完成填空: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四、识字教学
1、看插图学习“沿”,理解“井沿”。
2、学习“信、际”,组词并书写。
3、课堂练习。
比一比,再组词。
井()沿()抬()际()
开()没()拍()示()
五、熟读课文:老师读旁白,孩子读小鸟与青蛙的对白。思考:这则寓言,写了小鸟与青蛙的几次对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读词语。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理解小鸟落在井沿上,在插图上指出井沿的位置。
(2)启发学生理解:“落”在句子里是什么意思?
(3)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2、整体感悟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第2——7自然段,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了起来?”
(2)青蛙认为天多大?小鸟认为天多大?轻声读读课文,划出有关的语句。
板书: 青蛙:井口那么大,天有多大?
小鸟: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理解“无边无际”。“无”是什么意思?“际”是什么意思?“无边无际”形容什么?用无边无际说话。
(反思:通过设问——还有什么是“无边无际”的?孩子回答“大海、宇宙”,于是连成话,大海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宇宙无边无际,宽得很哪!无形中进行了语言训练,巩固了对无边无际的理解,并帮助孩子积累运用成语。练习中的反馈也较好。)
(3)讨论青蛙说的话,进行语言训练。出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
①“那么远”是指多远呢?着重理解:“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
(4)“说大话”是什么意思?青蛙认为天有多大?
(5)分角色朗读第四、五自然段,青蛙与小鸟的对话。
3、学习第六、七自然段。
(1)过渡:天有多大?青蛙和小鸟的看法完全不一样,它们又争了起来。指导读出争论的语气。
(2)提问:青蛙认为小鸟说得对吗?为什么?
指导朗读“我不会弄错的!”
启发学生理解小鸟说的“你是弄错了”中的“是”在句子中的意思。
(3)提问:小鸟为什么要劝青蛙跳出井口来看看呢?
(4)读课文,引导学生领会青蛙和小鸟在这里各自的“笑”的含义。
(5)角色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反思: 抓关键词“天天”“一抬头”,借助青蛙课件,让学生边读边思:青蛙为什么会错?得出结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他的目光狭小,所见有限,导致它把天有多大都弄错了;抓青蛙的神态和表情。一个“笑”字溢出了青蛙的自高自大,听不进小鸟的劝告,自以为正确。通过对“笑”的揣摩,学生知道了,不学不问,不听劝告,还自以为是也是导致青蛙错误的原因。角色体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学生感情朗读,以致达到表演读的程度。)
三、总结课文
1、讨论:青蛙和小鸟谁说的对?谁说错了?为什么?
(反思:用因为„„所以„„说话,完成练习:《坐井观天》说的是()因为一直坐在()看天,所以看到的天只有()。而小鸟因为整天在天上飞来飞去,所以看到的天是()的,从而帮助突破难点——理解青蛙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错误的原因。)
2、听了青蛙和小鸟的话,我忍不住说:
3、如果青蛙接受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4、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反思:通过对小鸟和青蛙正确错误原因的分析,通过 练习拓展,学生自己悟出了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了“坐井观天”这则寓言,还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用学到的道理指导今后的学习生活。)
四、朗读全文,拓展延伸
1.配乐分角色读全文。
2.拓展延伸,出示:通过“成语故事”窗口,出示一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故事的题目。推荐全注音卡通丛书《成语故事》
第五篇:《坐井观天》 教学设计 +反思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会写“沿、际、信”等八个字。
2、了解“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初步了解课文寓意。
4、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和对话。教学重点:
1、认识“沿、际、信”三个生字。
2、会写“沿、际、信、抬、蛙、错、答、还”八个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初步了解寓意。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板书“井”
师:今天上课以前呢,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字,是? 生“井”
师:大家见过真正的井吗?今天老师给大家画一口井。(板书:画出井的样子)师:同学们找找看“井”都有哪些部件?(生答有“井口”“井底”“井沿”等)师:谁能帮老师找出“井沿”的位置?(生指出井沿)
师:井的边沿叫做“井沿”,那么床的边沿叫做?(生答“床沿”)大家摸一下自己的桌子边,叫做?(“桌沿”)大家看一下教室的窗户,窗户的边上叫做?(“窗沿”)
师:大家看一下这个“沿”的书写。观察田字格中的字。
师进行书写指导:提示:左右结构;左边偏旁“三点水”以前学过,复习,强调三点水的弧形;右上方重点强调“无钩几”,并用红色标注;右下方是扁口。生书写练习,师提醒注意姿势“身正,肩平,足安,臂开”。师:那么井的下边叫做? 生:井底 师:“井底”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叫做“坐井观天”(师生齐读)板书课题,生读。师:“观”是什么意思? 生:“看”
师:那么坐井观天的意思就是? 生:坐在井底看天。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由“井”的图片引出新课,中间穿插生字的认识及书写,注意知识间的衔接。由题目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读题后,让学生解释课题,了解坐井观天的意思,直接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初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数一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课文中()和()争论()
集中识字。利用“摘苹果”的游戏认读文中的生字词。
三、精读课文
师: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青蛙坐在(),小鸟飞来,落在()上。
(第一自然段运用多种方发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师:看到黑板上的井,谁能给老师手里的小青蛙和小鸟找到合适的位置?
(出示小青蛙和小鸟的贴图,请同学到黑板上贴,小青蛙贴在井底,小鸟贴在井沿上。)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位置,避免琐碎的问题。师展示青蛙的“蛙”,指导书写。师:我们还学过哪些虫字旁的字? 生:蜻、蜓、蚂、蚁……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阳光课堂》中我们见过一个题目,有相同部件的字有哪些?那么跟青蛙的“蛙”有相同部件的字你能说出哪些? 生:哇、娃、洼、挂、桂……
【设计意图】生字跟学过的字一起学习,更加有印象。注意形声字的学习。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连没学过的字都说出来了。那么我们回到课文中,青蛙和小鸟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朗读课文2-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三次对话。生自由读课文。
学习第一次对话。分角色朗读2-3自然段。师:小鸟说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那么谁知道“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 生:一百多里就是五十公里…… 师:举个例子吧,操场一圈有400米,那么围着操场125圈还要多就是一百多里,同学们说一百多里远不远啊? 生:真远!
师:那么小鸟飞了一百多里来到这里,又累又渴,想要喝水,注意一下红色字体的这两个字,“喝”“渴”,还在什么地方见过? 生:《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怎样来区分并且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有个三点水,喝水要张开嘴巴所以要有口字旁。师:说得真好。
我们再次分角色朗读第一次对话。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第二次对话。(课件展示第二次对话)师:谁能告诉老师“大话”是什么意思? 生:“大话”就是吹牛 师:青蛙认为井有多大? 生:不过井口那么大
师:所以青蛙认为小鸟怎么样? 生:说大话
师:青蛙的话是怎么说的?
生: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师:小鸟又累又渴,青蛙却不相信,“还用飞那么远吗?”是什么意思? 生:不用飞那么远。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反问句变为陈述句会了吗?那么老实再说一句话:“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生: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师:当青蛙这么说的时候,小鸟认为天怎么样? 生: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呢!
【设计意图】通过小鸟的两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启发学生认识小鸟为什么说得对,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师: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 生:没有边际。
课件展示图片,大海、沙漠、草原……说句子: 无边无际,大得很呢!师:这样一直固执的青蛙他不信呐,如果你是小鸟,你该怎样向青蛙解释呢? 再次读第二次对话,注意问句和感叹句的语气。课件展示第三次对话。分角色朗读。
课件展示:青蛙听了小鸟的话,真的跳出了井口。这下子,眼前突然一亮,它看到。于是,青蛙对小鸟说:“。”小鸟说:“。” 师: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补充完整完这段话。【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加强对寓意的理解。
四、总结
课件展示: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眼界狭小,自以为是。不要坐井观天,目光短浅。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要听取别人正确的建议,会有更多的收获的。
五、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3、课后读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教学反思:
本次磨课,我执教了《坐井观天》一课。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的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篇寓言故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往往对事物的认识是片面的。通过这次示范课,我也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不足,回顾整节课,我收获很大,具体反思如下:
首先,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课时一堂课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备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这节课中有的地方对学生的要求有些拔高。比如把“还用飞那么远吗”改为陈述句,这个在二年级的课表中式没有出现的,而我急于教会孩子一些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拔高了对孩子的要求。备课首先要看课标。我觉得不看课标上课严重了说是“违法”的,课标是我们备课上课的标尺。其次要读教参,然后还要定好教学目标,本单元的目标,本节课的目标都要十分清楚,最后设计好自己的上课流程。
其次,作为老师,我的语言要有感染力。在本次讲课中,我的范读比较少,这就要求我平时多练习基本功,可以对着镜子读书。再讲这样的课文时,可以以读代讲,充分范读,引导学生读得更有感染力,这也是语文学习的魅力之一,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之一。提高自己的说话高度,不要太口语化,练习语言的专业性是我近期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再次,对于孩子回答的评价说过好多次,可是在课堂的实施还是没有达到满意的效果。评价学生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评价式,也可以是启发式。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对孩子的评价方式太单一,基本都是评价式。语文的回答没有绝对的对和错,不应该以一种方式决定回答的对与错。以后的课堂应该试着抓住回答不全面的同学一步步引导他说出最接近的答案,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学生语文素养的生成也需要一步步生成,积累。
本次示范课暴露出的不足主要有:初读要求过多。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点要求太多,并且违背了初读环节的目的。我应该适当的减少初读环节的要求,只要求读准字音即可。在精读环节,开始我在自己画的井上让学生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这里又出示了课件,同样有井以及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这里我让学生贴图的目的是读懂第一自然段,正确找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应该是在多种方法朗读了第一自然段以后根据课文找出他们的位置,也就是正确理解了第一自然段,最后还是要回归到课文中来,这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摒弃的。这里的课件有些多余,不应该太依赖课件,应该以学生的需求为主,寻求一些好的助学策略。
指导生字“蛙”的书写时,我注意了生子的拓展,学生根据偏旁“虫字旁”回顾了学过的同偏旁的字“蜻、蜓、蚂、蚁”等,又用换一换的方式同时拓展了“哇、娃、洼、挂、桂”等字。学生表现非常棒,拓展也非常好,可是这个时候我应该适当地总结一下,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进行归类,让学生了解这一类的字词,更有效地学习。这个地方缺少了对生字的归类总结,有些遗憾。另外,小学低段的识字还是应该以理解为主,最好的办法是放在语境中。比如“挂”这个字,可以随便说个句子,我们的卫生流动红旗挂在了墙上。这样简单的句子就可以让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生字,更有效。
课文讲解过程中细节不够细致。第一次对话中有个句子“飞了一百多里”,对于“一百多里”我给学生的讲解是400米一圈的跑道我们要跑125圈还要多。这个例子从长度上体现了一百多里,可是我想要向学生传达的是小鸟飞了一百多里,证明天很大,操场的例子显然不太合适。在课堂上孩子给我的回答是一百多里就是五十多公里,显然孩子对这个距离是熟悉的,我可以找孩子熟悉的地点作为一个例子来向学生表达一百多里,这样表达效果会更好。
另外,第二次对话里有一句“还用飞那么远吗?”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首先提法就有点问题,我想表达的是“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这就有些语言不严谨。作为语文老师,还是要注意说问题的方式,注意用语专业性。另外,反问句变为陈述句对于二年级来说要求有些拔高,上课还是要以课标为主,根据课标要求制定学习目标。
本节课课后要求分角色朗读课文。三次对话我都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了,但是三次对话都太散,把整篇课文都讲散了。如果能抓住这个要求,在学完课文以后整体分角色把三次对话完整的朗读一遍会更好。
本次讲课暴露出的问题我将一一解决并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实施,这次讲课收获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