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35: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通过诵读、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词的意思。

3、通过拓展资料,感受田园生活的安然闲适。理解词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教学程序:

一、朗读检测,了解学情:

师:(大屏幕出示词)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词:清平乐村居。你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预习?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然后说说他哪一句读得特别好。

2、齐读。

二、读通:

我们在二年级时还学习过一首《村居》,大家比较一下诗和词在形式上有哪些不同?看谁说的全面?

预设:

1、词有词牌名和题目。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如沁园春、卜算子、浪淘沙、水调歌头等。诗只有题目。

2、词的句子有长有短,诗每一句字数相等。

3、词分为上阕和下阕。

/ 4

老师补充:有的诗词牌就是题目,而且不分上下阕如《忆江南。

4、诗和词在形式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押韵圈出押韵的字来。

5、古代没有标点,古代还是繁体字,现在看看,你是否还会读。(出示竖排繁体字《清平乐村居》)

三、读懂:

1、读着读着,我们就走进了画里面,走到了长满青草的小溪边。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A、我看到了长满青草的小溪边,有一座低矮的的茅草屋。茅檐-----茅草屋

B、我看到了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翁、媪 C、我看到了三个孩子。

师:你最喜欢哪个孩子?为什么?

理解“无赖”的意思-----淘气可爱。古今意思有分歧。如妻子、媳妇。

2、现在再读一读,你又从字里行间听到些什么呢?

醉里吴音。重点讲解“吴音”“相媚好”

3、面对这样的额孩子,这样的生活,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老夫妻会说些什么呢?

/ 4

幸福就是尽情的享受天伦之乐,与金钱的多少无关,与房子的大小无关。

四、体情:

1、(出示辛弃疾的资料)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并号称“苏辛”。

他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的民族英雄,是一位有着20年战争生活的将领。他出生时,北方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亲眼目睹了无数百姓在金人的统治下,饱受战乱之苦,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因此他的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出示宋代诗人吕本的诗句:城北杀人声彻天,城南放火夜烧船。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过惯了金戈铁马、浴血拼杀的战争生活,现在这样一幅温情的画面展现在眼前:宁静的乡村、恩爱的夫妻、健康的孩子,一派天伦之乐。

2、我觉得不仅仅是老夫妻醉了,还有词人辛弃疾醉了,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词诞生了,一起来读-------

3、在词人的眼中这是一个怎样的村居?

说话:

这是一个-------------------的村居。

/ 4

预设:充满温馨、幸福美满、安静祥和、清贫但幸福、无忧无虑的、清新秀丽、充满亲情的。

4、吟唱:

在古代,词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就像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可以配上你熟悉的曲调来唱唱。

/ 4

第二篇:五年级《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五年级《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五年级《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词作。作者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对农村安宁平静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设计理念:

1.从儿童出发,在文化的视野下,引导儿童漫步诗词王国,“让学”于生,以生为本,顺学而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意、得言、得法。

2.诗词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的抒情艺术,品读诗词应从形象入手,从意境入手,所谓“情缘景发”“意与境会”“思与境偕”,把握诗词韵感,体会诗词美感,领会诗人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初步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词的意境,初步体会词人的情感。

3.初步感受品读诗歌,体会古诗词“炼字”的妙处,学习遣词造句。

学习任务:

任务一:品读诗词,感悟诗情。

任务二:拓展诗词,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26课《清平乐 村居》,边板书边复习词牌名。

2、这首词描绘了哪里的景象?

3、这首词给我们展现了那几幅画面?(乡村美景图、夫妇对话图、三儿勤劳图)

过渡:这节课就让我我们走进这三幅画面,体会词人的情感。

民主导学:

任务一:品读诗词,感悟诗情

学习提示:

边读边想象画面,组内选择一个画面来交流(我从------看到了-------的画面,感受到----------。)

学生组内交流,师巡视。

展示交流:

预设:

一、乡村美景图

1、我从“茅檐低小”这句中看到了一座低矮的茅屋,让我感受到这家人生活十分清苦。

2、我从“溪上青青草:这句中看到了茅屋前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3、我从图上还看到了茅屋后有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长得郁郁葱葱,小溪里的荷花姿态优美,一阵风吹来,正随风舞蹈呢。

4、我们感受到这个乡村景色秀丽,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朗读来展示这里的美。

过渡:好一幅清新秀丽的乡村美景呀!(师相机板书:清新秀丽)

我们都陶醉在这乡村美景中了。

二、夫妇对话图

1、我从“相媚好”仿佛看到了一对老夫妇正亲热地坐在一起打趣聊天。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一起来读这句。

2、想象老夫妇的对话:我们仿佛听到他们在说:

翁:老婆呀,看我们的儿子多懂事呀!

媪:这都是你教育得好呀!

翁:瞧!那小溪里的荷花开得多美呀,就像是孩子们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媪:是呀,就连那调皮的小儿子也被这你迷人的荷花吸引了。

翁:老太婆,虽说我们已老,但你在我心里永远是最美的!

媪:我们这个家全靠你一个人来扛,辛苦你了老头子。

3、有感情地读这句。

这对老夫妇多么恩爱和睦呀!一起带着这些感悟读这句。

这是多么温馨、幸福的一家人呀!再来读这句。

三、儿子勤劳图

1、我从“大儿锄豆溪东”这句仿佛看到了大儿子正在满头大汗的锄豆,多么勤劳能干的儿子呀!

看到锄豆的大儿子,让我们想起了《锄禾》这首诗,一起来背。

2、我从“二儿正织鸡笼”这句看到了心灵手巧的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

此情此景,老师不由得想起了“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我从“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句仿佛看到了小儿子正专注地趴着剥莲蓬。我还读出了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相机理解“无赖”(看似责备,实则喜爱,写出了作者对小儿子的喜爱之情)。

多么懂事可爱的三个儿子呀,让我们读出他们的勤劳、懂事。

4、文中的“卧”能换成“趴”、“躺”等词吗?指生说

(让我们想想小儿子会怎样卧?可以是趴着,可以是躺着,可以是侧着身子,想怎么卧就怎么卧,怎么舒服就怎么卧。一个“卧”字写出了小儿子的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多么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呀!

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现这世外桃源般的美吧。

多么温馨、恬静的田园风光呀!让我们跟着这优美的音乐一起读。

5、师:这样的生活怎能不让人陶醉呀!此时大家觉得文中的“醉”仅仅是指老夫妇酒后微醉吗?还指什么?有什么人被陶醉了?被什么陶醉了?试着来说一说。

老夫妻“醉”了,是因为:————————

词人“醉”了,是因为:————————

我们“醉”了,是因为:————————

6、我们从“茅檐低小”知道了这家人生活清苦,但词人为什么会陶醉于这样清苦的乡村生活吗?让我们走进辛弃疾,看看当时的写作背景,大家就会明白的。

出示资料: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他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地方,亲眼目睹了汉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渴望收复失地,渴望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生主张北伐抗金,并提出有关方略,均为被采纳,并受到反对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归隐在江西上饶地区,在这期间写了许多宁静安逸的田园诗词。

从这段资料中,我们知道辛弃疾生活在战乱时代,所以他渴望这种安居乐业的田园生活。让我们把这份恬静安谧的田园风光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吧。(一起背)

下面我们继续用“读诗词,想画面”的方法学习其它一些词。

任务二:拓展诗词,想象画面

词人辛弃疾还有一首描写“醉”的词,一起来欣赏,看看这首词又把我们带入了怎样的画面中。(看视频)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马作的卢飞快,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弦惊。

八百里分麾下炙,了却

君王天下事,五十弦翻塞外声。赢得生前身后名。沙场秋点兵。可怜白发生。

注释: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八百里:牛名。麾下:部下。麾(huī):旌旗。炙:指烤熟的牛肉。

五十弦;一种古代乐器。翻:演奏。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作:如,象。的(dì)卢:骏马名,一种性烈的快马。

霹雳:本是疾雷声,此处比喻弓弦响声之大。

指生说。(我们仿佛看到了马蹄四起,战士们奋勇杀敌的画面,看到了战鼓雷动,战士们整装待发的场面)

这真是金戈铁马的战场,谁想带着这些感受来读这首词。

请男同学一起来读,读出战士的勇猛。

这真是气吞万里如虎。老师也想来读一读。(配乐读)

“可怜白发生”一句写出了词人已经年过花甲,却还没看到战争胜利,词人心中渴望的是什么?(词人渴望报效祖国,渴望国泰民安,渴望百姓安居乐业)我们读出了此人的悲壮和遗憾。

同是醉里,所处的地点不同,但所表达的思想却是相同的。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陶醉于这温馨恬静的田园生活中,陶醉于这充满魅力的古典宋词中,让我们的精神得到了愉悦,真是一种美的享受。

词在宋代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蕴藏在无穷的艺术价值。俗话说:学无止境。请同学们课后继续研读宋词,感受古典文化的艺术魅力。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泰州市扬桥中心小学

朱小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布置学生预习,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重点难点:

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前在黑板写上 村居)请大家看黑板,一齐读一下,还记得我们背过的这首诗吗? 指名背 集体背

2、导入:

同学们学得很好,这是一首多么精彩的古诗呀,短短28个字,就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生机与童趣的画面,真不愧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的瑰宝呀。不过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不是诗,而是 词(板书),一首宋词,它与唐诗、元曲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们要学的这首词的题目也是《村居》,不过在的前面还要加上“清平乐(”板书),知道为什么吗?对了,这就是词的特别之处,词起源于唐代,到宋代发展到巅峰,人们写了词之后还要谱上曲子来唱,“清平乐”就是其是一种曲子,其它比如还有“西江月”、“菩萨蛮”、“永遇乐”“满江红”等等,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词牌名”。后面的“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现在明白了吗?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风格清新的宋词。

二、学习《清平乐》

T:老师相信大家的自学能力,谁来读,不仅读得正确,而且读得字正腔圆。S1:读

T:“翁媪”读得特别好,来一起读一下。S:读

T:不过最后一句,……我理解你……(正音:卧剥)。把东西的外壳去掉的可以读“bao”。我们应该感谢他,没有他的提醒,我们可能还发现不了。T带读,边读边打拍子。(上阕)

T:你的脚丫准备好了吗?这叫踏歌……表示“手舞足蹈”。一齐来。S:读。

T:提个小要求,稍微停顿一下,再读。下阕的节奏太快了一点,不要紧,大家放松,来,再来体验一下。S:再读。

T:这是一种形式,来帮助我们理解。古人喜用平、仄音,平声音拉长一些,仄

声音拉短一些。(师读)

T:老师不用手势,你可以点头,最的用你的声音……

(不仅仅体现读,还把“词的知识”渗透进去,如“上阕”、“下阕”,词讲究合仄压韵,平声音拉长,仄声音短)

(三)T: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读了这么多遍,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S大儿子图景,(T:我们送他一首古诗)吟诵《锄禾》 S二儿子图景,(T:他为什么要这样啊!)S说 S小儿子图景,(T:看到这个画面,我们一定回想到过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S背)T:还有吗? 茅檐低小 读 溪上青青草

不是“草色遥看近却无”,而是“……青草绿”。

T:把上阕看到的一幅幅画,用你的声音告诉大家,读啊~

(四)T:真好,谢谢你们,你们怎么这么了不起啊?要把这几句话连起来,还有一幅画我们没有发现,快去看看它是谁? S:小溪!

T:你有一双会发现的慧眼,看那,溪上……溪东……溪头……(放水流的声音)T:溪水—— 流 潺潺 哗哗 淙淙

T:这真应了那一句:溪水人家绕!

(五)想象

T:诗人会在哪里?他在远处看到了什么?近处看到了什么? 小溪的对面。

诗人还会在哪里?

会在屋子里,因为主人请他进屋喝茶了。我觉得诗人就是“翁媪”。

T:无论在哪里,诗人哦,也成了画中的景。

(六)醉

T:古人做诗讲究不重复,可诗中用了这么多的“溪”,你觉得重复了么? S说理由。

T:那我们就把这幅美景留在我们的心中。(T领题,手势指挥,S读)T:吟着吟着就产生了感慨,给这幅画送一个字,一句话。美!

快乐!

还是乡村好!和谐!

T:所有的景物汇成了诗中的一个字,是哪个?(醉)读!真应了那句话,“沉醉不知归路”。让我们走进这画中,和他们用吴侬软语和他们谈谈。(用方言读诗句)说话训练:读着“醉里吴音相媚好”,我仿佛听到了…… 出示:我仿佛听到翁媪夸赞对方说:“……” S1——S7(精彩!丰富学生的理解。体会用词的绝妙!老师的串讲巧妙插入“白头偕老”一词。引入《最浪漫的事》(歌词:我知道那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坐着摇椅慢慢聊)。得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T:那就快把这个感受带到诗里读吧!说话训练,出示:

读着“……”,我仿佛听到了夸赞…说:“……”。

T:我们可以想象他们“相媚好”。我听到……我听到……我听到……

醉啊!

(八)卧

研究“小儿”,出示句子: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1、读句 2、看图

3、换成“躺”、“趴”,你有什么感觉?

4、T:我们会想仰卧,侧卧,俯卧。不管怎样肯定是他最舒服的姿势。你们再看看他的小脚丫。送他一个词!

S: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快乐

…… S:无赖 T:你用了诗中的一个词。

T:小儿卧在哪儿,观察他的表情。他一动不动,他静静的,他是那么的……你能送他一个词么?

S:专心致志 目不转睛 心无旁骛……

T:他不仅要给自己吃,还要给两个哥哥吃,还要给年迈的父母吃。这一动一静,勾画出了多美的图,“动如脱兔,静如处子”。

T:现在请同学站起来说,你为什么用“无赖”。……你在家,父母有时候说亲昵地说,瞧你那“熊”样儿!……其实,这才是真正的喜爱!那他们不喜欢大儿子,二儿子么?

齐读“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得出:醉中还有最!

(九)情境

1、经不住,我也想走上前来问问翁媪,……我就是诗人,你们是翁媪,我想问问。

2、现在我是大儿子,你们是诗人辛弃疾,哪位辛弃疾想问我……

引出:“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三、思想提升。

小结: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从词中我们能看到辛弃疾对传统一中国,让每个老百姓都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次走进这美好的村居。学生再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同学们,宋词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宛动听的歌,一段绵长不绝的情。请同学们根据今天的学习,将《清平乐 村居》改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板书设计)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1140---1207)

景: 美

人: 醉

田园生活

其乐融融

情: 真

第四篇: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在多层次阅读过程中体会词境,感受乡村生活的安宁美好。教学难点: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理解词,板书课题:清平乐村居

2、正音:乐(yuè)

齐读课题

(简介)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题目。读课题时,中间注意停顿,再一起读一遍。

3、设疑:辛弃疾的词中究竟描写了怎样的乡村,怎样的人家呢?让我们打开课本,一起来学习这首词。

二、初看画面,反复诵读。

1、课件出示整首词,自由朗读,把每个字读正确,读响亮。

2、指名2-3名学生读。相机正音:翁媪

莲蓬

卧剥

3、指导朗读:

读词跟读诗一样要慢点,如果能注意适当的停顿,那就更好了。这首宋词有上下两片,两片之间的停顿要长一点。

4、指名读,其余同学看插图,一边听他读,一边看着图想象每句话写了些什么。

三、想象画面,品悟词意。

1、(出示插图)这首词朴实易懂,联系插图,哪些词语、句子你自己能读懂?

2、生交流:

▲感悟大儿、中儿的勤劳孝顺 师点拨:

(1)古诗词的语言和我们不一样。“豆”是庄稼,真正锄的应该是草。

(2)中儿是什么意思?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这两个儿子怎样?怎么夸他们?(3)练习朗读。▲感悟小儿调皮可爱。师点拨:(1)无赖

①一般情况下“无赖”是指什么样的人呢? ②在课文中是这个意思吗?

③从“无赖”这个词你读懂了什么?(2)卧

①“卧”可能是什么姿势?(躺

趴)②从“卧”字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无拘无束

自由自在天真可爱 调皮可爱)

③练习说话:看看图,想象一下小儿顽皮的样儿,可以自己说一说,还可以同桌讨论讨论。

(3)指导朗读:小儿顽皮的样儿该怎么读出来呢? ▲感悟景美 师点拨:

(1)读到“青青草”,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绿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条什么样的小溪?

(3)瞧,他们就生活在这样优美的山村,你能按顺序说说这乡村的美景吗?(可以由远到近,也可以由近到远)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风景,真是如诗如画呀!你能读好吗? 指名读。(草真青啊!)

小结:瞧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农村真是自有一番乐趣呀。那就让我们走进画中,听他们聊聊吧!▲感悟: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师点拨:

(1)理解“翁媪”“翁媪”分别是图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画面,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关系是?(夫妻)所以,在这首词里“翁媪”的意思是?

(2)理解“相媚好“

(3)理解“醉里吴音”

师相机讲解“吴音

说说这老两口是怎么“醉”的?

四、生成画面,读写结合。

1、这首村居描绘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画面。同学们自己读这首词,感悟。

2、交流看到的画面

五、简介作者,深悟诗情

1、浏览资料幻灯出示:辛弃疾出生于被金人侵占的北方,亲眼目睹了汉人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过上安定宁静的生活,一直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却遭受奸臣打击,被贬到远离战火的江西农村,一住就是18年。这首词就在他被贬之后写的。

2、我相信,现在你们再读这首词,一定会有更加独特、深刻的感受。再读这首词。

3、交流再读后的感受。

六、丰富画面,吟唱背诵。

1、师引背。

2、欣赏歌曲《清平乐村居》

七、总结课堂,延伸课文。

1、现在这和谐美好的村居就像这首词中的那条小溪缓缓流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间,流淌永远。

2、出示课后作业

(1)回家把这首词唱给爸爸、妈妈听。(2)收集辛弃疾的其他词作来读一读。

第五篇:五年级上册 清平乐 村居 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备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教学方法:诵读法、角色扮演法。教具准备:

插图、卡片、投影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理解生字词,指导书写。教学过程:

一、揭题,介绍“词”:

㈠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一位著名的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词《清平乐 村居》。(板书:清平乐 村居 宋 辛弃疾)

㈡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词有它自己特殊的表现形式。词有各种格式。每一种格式有一个名称。《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中,“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这首词的题目。

二、初读,整体感知:

过渡:《清平乐 村居》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呢?

㈠自读。请同学们自己反复读读课文,细细看看课文中的插图,想一想,这首词描写了什么地方什么样的情景?

㈡听读。我们来听听录音朗读,然后模仿录音朗读。注意:剥的读音。㈢学生再练读。㈣指名读。

三、再读课文

㈠老师范读,指导读长句。㈡学生自读。

㈢图文结合初步理解词的意思。

出示插图,问:图上画了什么?图文对照理解词义,学生之间互相质疑释疑。

四、指导书写 ㈠学生自渎生字词 ㈡分析字的结构。㈢老师重点指导。㈣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品读中想象词的意境,体会作者感情。教学进程:

一、检查复习

㈠默写生字词,互相指正。㈡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生再读课文,了解课文意境。

三、细读,理解词意:

过渡:同学们,词和诗一样,语言十分精练。我们要想理解这首词讲了什么意思,必须得弄明白每个字、词的意思,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词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㈠自学思考。㈡逐“片”讨论:

⑴上片的“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这两 句话是什么意思?谁能有条理地说说?

提示:“檐”、“吴音”、“相媚好”、“翁媪”的意思;作者的思路。过渡:一对白发夫妻操着吴音正在亲密地聊天,他们为什么感到这样幸福呢?请同学们细细阅读下片。⑵追问: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呢?(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提示:作者采用白描手法,直接描写三个儿子的行动,刻划他们的形象。小儿剥莲蓬吃的那种活泼天真的神情状貌,最有趣了!

⑶配乐朗读。

四、展开想象,描述词境。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是的,这户人家虽然住的是——“茅檐低小”,但是周围的环境很美——“溪上青青草”,这户人家翁媪之间——“醉里吴音相媚好”,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创作了这首词。

㈠请同学们选取课文中描写的一个情景,结合课文的插图,展开丰富的想象,把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写出来,或者选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和大家交流。

㈡交流。评价。

㈢小结: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一样。作者用精炼、生动的语句,通过写景与叙事,创造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描绘了一幅宁静、悠闲的乡村生活图。这样的情景作者不但十分的喜欢、而且非常的——热爱、向往、羡慕。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写下来。板书设计:

26.清平乐 村居(宋 辛弃疾)

茅檐 低小 青青草 翁媪 吴音 相媚好 大儿 中儿 小儿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知识点

    五年级语文《清平乐村居》知识点 【原文】 清平乐·村居(作者: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借助画面与注释,了解词的大意。 3、在了解词的一般特征......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 以宜完小王稳雄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菜园子中心小学 任春香 【教材简解】 《清平乐·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词。它通过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描写以及对翁媪及其......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人教版五年级教材小学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教材简介: 《清平乐.村居》清新淡雅,是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写的一首描写农村生活的著......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26 清平乐 村居 《清平乐 村居》是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田园小令。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生活和劳动场景,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景。好似一幅有声有色的农村风......

    清平乐 村居教学设计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这首词的内容,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看想思,利用多媒体课件的......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汇总

    《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杨琼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相媚好、无赖、卧剥”。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标: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