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环境分析是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小编推荐)
教学环境分析是教学设计之前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
设计思想
一般在设计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往往会考虑用两节课的时间,第一课时:让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和图片,课上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第二课时重点组织学生做“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研究活动。笔者认为,第一课时若能用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相对真实的实物(或标本),让学生能近距离、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关系,比单纯地看图得结论要好得多。所以,设计这节课,我们是想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能利用已有生物学知识,提出相应的问题,然后再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通过“给生物找个家”的活动,让学生更直接、更亲近地去领悟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观察和思考,体验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建构起新的认知层次,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同时生物也影响着环境。
第二篇:教学设计最先考虑
篇一:《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
《最先与最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杂文由此及彼的写法;
2.领会鲁迅的联想思维及批判式思维; 3.理解“不耻最后”的精神实质。4.体会鲁迅对民族“脊梁”的思考。
说明:
写作显示思维,思维饱含人文。鲁迅进行杂文创作,与他的思维方式、创作目的有密切关联。《最先与最后》在形式上采用了由历史之论引入现实社会的方式,这种写法在鲁迅的诸多杂文中采用,只是有时候的表现是诸多社会现实现象的勾连,其本质都是联想式的思维。鲁迅如何运用联想式思维?对联想到的社会、历史现象作者是怎样的态度?联想、批判多种现象的目的是什么?这都有待于一一解决。作者在文中表明“不耻最后”者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不耻最后”其精神实质是怎样的?鲁迅为什么认为这样的人会是中国将来的脊梁。鲁迅的联想、批判与他的“脊梁”之思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这些内容,我们更能理解鲁迅,他广博的文史知识、对现实的深刻关怀,让他用超越时代的超前目光,看待民族之弊,期待立民族未来之光。了解到鲁迅深刻的思维和塑造民族健康人格的追求,才能真正理解鲁迅,并明白当下学习鲁迅的缘由。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借助关键词句了解作者对国人做法的分析、态度;理解“不耻最后”的精神内涵。2.难点:领会作者运用联想、批判式思维的方法和目的,体会鲁迅对民族“脊梁”的思考。
说明:
高二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借助关键词句把握文章内容、作者观点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特别是新疆班学生,需要逐步提高这一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在体会作者关键词句的相互关联中体会出“不耻最后”精神的内涵,加深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高二作文教学中重视议论文教学,鲁迅由历史之论引入社会现实,并利用联想思维将各种社会现象建立起联系的论证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借鉴。
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敢为人先、不耻最后的锲而不舍、独立思考判断的精神,体现出鲁迅坚韧的、始终保持个体独立之思的一面。在当今社会,以独立自由之精神、坚韧地面对社会之弊,此种精神尤为可贵。
鲁迅更为可贵的是他杂文背后的人文关怀。鲁迅之批判不是仅为表示内心的愤懑与不满,他的目的在于建立民族的脊梁,“立”具有新精神的“人”。除了本文,鲁迅在多篇文章中表达他对民族脊梁的思考。了解了鲁迅的“脊梁”之思,才能理解鲁迅的大情怀。【学前准备】 1.阅读《未有天才之前》、《论睁了眼看》:划出你觉得写得好的或不太懂的句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每篇文章提到的社会现象;概括每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2.阅读《最先与最后》:借助工具查阅“处事金针”、“不为戎首”、“锲而不舍”、“鏖战”、“土崩瓦解”的意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3.透过鲁迅杂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请写下你的思考,不少于300字。
【教学过程】
篇二:陈先云讲座笔记
陈先云讲座笔记
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有“三观”:
一是语用观:在语言教育教学中,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作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强调两个字,学习。不是马上运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和语言文字运用的区别。
从目标的角度,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可以这样定义:运用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规律,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问题,满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需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运用是目标,学习体现的是一种过程。
学校开设语文课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获得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不是已经学会了。
离不开一个核心词,叫训练。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叶圣陶说,训练有一个次递。正在编的国家教材,在训练的次递上,要比任何一套教材都更充分。强调两点,一是训练的要素。从语文的知识能力态度方法,从阅读表达等各方面将要素明确;二是训练的梯度。
有继承有发展有创新。
一定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还是需要的。
学习与学会的问题。
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三个目标,这里面是有层次的。
阅读和表达分两类课。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有方法的引导,要体现学生不懂到懂,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由不会到会,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亲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过程。
所以课标里说,要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
这次的国家教材还有一个重要特点,不以人文目标来组织单元内容。
二是目标观:我们考虑目标观,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思考的问题。写文章和写教学设计或上课,都要设计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个目标为什么要设计。支持的理念是什么。这是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提高的问题。
往往是不知道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目标的。这个目标设计出来是为什么的。要回答为什么。
课程改革最大的问题是教学目标泛化、虚化。三维目标比较虚。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还是它的工具性。出现教学目标的泛化虚化,是与语文学科定位在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新课标纠正了这一提法。
现在老师在语用观的指导下,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要考虑目标,也还有担心。决不是回到九十年代把语文课上得很繁琐、机械、枯燥。在树立目标观的时候,除了注意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还要注意情感目标。语文课一定要有激情,有意思。一定要考虑语文课的情感目标。
要牢牢抓住这两个目标:语言文字运用目标和情感目标。
现在小孩子的情感非常丰富、复杂、深刻,我们通过语文教学能提升学生对母语的情感,能认识民族语文的博大精深。我们之前强调语文选文的意义;这次选文,更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文本的经典性与典范性;所谓典范性,不一定是经典,如非连续性文本。二是有意义和有意思。(这三个方面没记清)
三是内容观:
语文这门学科不是以知识体系来建构的,在目前情况下,是以课文来支撑这个学科的体系。我们通过文选来支撑。
但是语文学科自设体系是内在的。我们通过文章的语言文字来作为载体,通过语言文字来发现和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知识能直接指向语文的能力。
听说读写思,这五个能力决不是抽象的。这五个能力都有具体的指向。每个年龄段,都有明确的主线。小学生思维的最大特点是想象。这次教材编选,三年级有个无拘的想象。想象有两种,大胆想象和合理想象。围绕中心写具体,六年级有一个单元。
这次教材不用老师去找知识体系。要树立内容观,不是让老师们去研究开发课程内容,这点我不太赞成。目前情况下是不现实的。从政策来说,也不允许。需要教育部审定通过。还是要强调基于教科书的层面去讨论、研究、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基于教科书基础上改革。
首先要认识到语文教科书不等于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的几个形态,包括标准课程(?);文本课程(教科书);实施课程(即是老师依据教科书实施);实验课程(要依据标准课程)。
进行课程改革,选择教学内容,要考虑学生的因素。
也要考虑到老师的因素。老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所谓的名师,像小品演员,像演二人转的,有的老师根本学不来。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几个不同维度。前几年有个误区,如每堂课让学生动手写一写。这不对。需要写的写,需要读的读。如《秋天的雨》,调查问卷时,学生最喜欢这篇,为什么不让学生好好读呢?有人认为,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了。这不对。这只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种形式。
二、怎么理解语言文字运用?
要从理解、表达、交流、分享四个角度来看。
过去的大纲,都提出来,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培养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理解和运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这次的课标,并没有体现理解。课程标准要继续修订。刘立民副部长说还要修订。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运用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了解体会把握文本内容的主旨,品味语言,交流感受积累语言。这都是理解的层面。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已有的能力去推测。
同一篇文章对同年龄段不同学生来说,存在着难易度。
同一篇文章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也存在着难易度。
以后只有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之分。没有人教版、苏教版等区分。
理解的重要途径是什么?读是最重要的途径。
小语会九十年代初提出一个口号,提出一个口号:以读为本。后来这个“本”老在变。最后不知道语文教学要干什么。我还是认为,还是要以读为本。
读书有几方面的含义。课堂上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还有一个读,课外阅读。这是一个趋势。希望能有由课内到课外的指导课。
元月份再开次会。
关于群读。它与群文阅读不一样。
本质区别:群读不限于文本;是强调一群,而不是一类的文。它相当于是主题性阅读。可以是文章,也可是非连续性文本。目标是提取整合信息的阅读。目的是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需要。它强调比较性阅读。(好似自己都概念不清)
比如到广州旅游,要先了解相关旅游信息,这是功利性的阅读;另外,还有为了深层次地解决某一个问题进行的阅读。如,老舍作品的研读,要了解其他方面,需要读更多的文字。
对群文阅读持保留态度。每册书有一套课外阅读导航。读要有层次。如何体现?有些基本规律要遵守。
一般来说,要有初读。疏通文意,整体入手,把握文本的内容。不要没有整体而直奔局部。然后是精读。读出词语、句子、段落之间的结合,读出节奏情感。这是重点部分。接下来就是诵读,不是每篇文章都需要诵读。
精读与略读的问题:读的方式很多,在小学语文阶段都要训练。朗读、默读、精读、速读、浏览等。都要训练,让学生在小学阶段获得一定的读书能力。这
次教材编选,有的文章很长,达到四千字左右。为什么?要从阅读策略来考虑。要抓住哪些信息? 精读与略读只是一个阅读的策略,不是一个课型。
略读课两个定位:一是由精读课文学到的知识能力方法迁移运用到略读课文。二是从阅读策略入手。新编教材是双线走的概念。
关于表达:表达有不同形式。广义来说,一个人通过口语、书面语、表情、动作、绘画等来表现自己,传递给别人,形成沟通。表达是个人的事情,呈现出来后,有沟通功能。语文最主要的表达是书面文字的表达。
现在叫习作,过去叫作文。低年级孩子口头语言是很生动的,为什么转化为书面语言时,无话可说,不会用词,不会造句呢?这是需要研究的。
口头语言的发展不能代表书面语言的发展,也不意味着口语训练的不重要。怎么把口头语言的训练转化为书面语言?还有很多研究空间。传统语文教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叫读写结合。
最有名的是丁有宽老师。
读写结合就是理解与运用的结合。理解是手段,运用是目的。读写结合,读说结合。人文主题的教材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如都是围绕关爱环保来说,从功能出发的训练点没办法体现。引导学生和作家作品交流。作品放到教科书后,意图和作者的原意有不同。对象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
在教材把握上,在目标定位上,教学过程上可能不一样。篇三:先学后教困惑及解答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模式中的困惑及对策
“先学后教”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其基本思想就是让学生人人都会学,人人都学好。从总体上来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向互动和内在结合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但在试行时一定会遇到诸多困惑。
困惑一:
学生发言的面变窄了。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可以有目的的请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难度系数不同的问题,这样就照顾了全体学生,特别是注意了后进生的关注。在新的教学方式中,学生需要先自学,然后同桌交流或小组交流,大部分课堂交流已经学会了的知识,同时也交流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准备在全班交流。我们发现,在汇报交流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课堂时间都属于优生,优生思维反应很快,后进生反应要慢一些,一节课几乎成了少数优生展示的平台。特别一些教师生怕自己在课堂上多占了时间,在汇报交流时,完全由学生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后进生彻底成了观众,观看优生的表演。长此以往,造成学生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优生发展又快又好,后进生则浑水摸鱼更差了。对策一:
1、学生的座位和小组分组时,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差异,进行差别搭配,让优生带动后进生学习。这样在同桌交流时,优生可以辅导后进生,后进生可以向优生学习,学习他们好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进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使学生的交流更有效,提高后进生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自信。
2、教给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孩子们在交流时往往是你在说,我也在
说,没人听,乱糟糟的乱作一团。教师要先教给学生进行交流的方法,一人说,其余同学要认真倾听,还要边听边思考,他的认识和我的认识一样吗?我们谁的思考更全面更好等等,等别人发言完毕自己再做补充或质疑。
3、教师要给足交流的时间。有的教师为了凸显实施新课程标准,专门设计了这个教学环节,但留个学生交流时的时间不够,就照成走过场,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发展,反而浪费时间。
困惑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体现了,教师还该不该讲?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有些比较有名的教学改革中也提出教师要少讲甚至不讲,导致我们有的教师就以为在现在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就必须把课堂全部还给学生,讲台让给学生,教师最好站在一边,只当旁观者,否则就没有践行新课程标准。
对策二:
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宽度和厚度,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的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不能作为旁观者,也就是教师的收放有度,对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一定要点拨到位,才能真正把知识落到实处。在学习汇报中,如果教师及时站出来进行适当的点拨,就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辨析能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如果教师及时站出来进行适当的评价,就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提高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及时站出来进行适当的指导,学生也就学会自己该怎样听同学的汇报,怎样思考,怎样给同学提出合理、有价值的意见,学生也就学会了学习。为了能有高效的课堂,所以教师不能一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教师应该发 挥的作用,教师该出手时就要出手。
困惑三:
大班额下,教学时间明显不够。在课堂上,教是为了达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教育,要想照顾全体学生,就让尽量多的孩子充分发言、充分展示。特别在小组交流和全班汇报时,往往要花很多时间,造成完不成教学任务;或者因为学生操作探索、汇报交流的时间多了,学生练习的时间就少了。
对策三:
1、教师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本学科整体性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能轻松自如的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收放自如,调控好教学时间。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方向发生错误时,不能任随他自由发展,而要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2、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还要根据课型而定,不能每节课都采用操作探究、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这样单调的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我相信通过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在总结,我们一定能找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篇:《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教学设计
教法展示
安排一课时。(下同)
1.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通过自读课文,要求学生能用“原文”正确无误地答出下列内容:
①作者的一个观点:“修辞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根据一定的目的精心地选择语言材料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或“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或“修辞不是把话这么装饰那么装饰,更不是自己制造什么花样翻新的说法,只不过从现有的材料中精心选择而已。”
②修辞选择的两个标准:一个是“准确,富有表现力”;另一个是“修辞有时代性,有社会性”。
③语言积累的三个结合:“它(按:指丰富语言)同思想的提高,知识的充实,生活经验的积累,关系非常密切。”
2.深入课文,思考论述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时,要求思考以下问题:
①作者是怎样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要点:开宗明义后即用生活现象印证,正面亮出观点时不忘修正一些人的误解。)
②课文在论述“两个标准”时如何安排层次?(要点:论述第一个标准时,先说明为什么语言运用要讲究准确和富有表现力;接着说明“主客观统一,表达效果才会更好”;最后论述对象和场合的问题。论述第二个标准时,先谈修辞选择因时代不同、社会不同而有异,其次提出了今天的社会对修辞选择有新的要求。)
③在论证修辞选择的条件时,作者强调了什么?(要点:积累语言的重要性。)
3.结合课文,迁移训练
课文后面设计的两道练习,可安排课内、课外各完成一道。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简单,层次清晰,文字通俗易懂。指导学生自读时,要求能够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并能用作者的观点去解释一些语言现象,增强学习修辞的意识即可。
(设计B)
教法展示
1.名例引路
即用某熟知的修辞例子让学生发表意见。
示例:相传王安石写“春风又绿江南岸”,先用“到”字,再改“过”字,又换“入”字、“满”字,经过多次更易,最后才选定了“绿”字。
要求:请比较一下“到、过、入、满、绿”等5个字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案(参考要点):“到、过、入”无非表示春天已经来临。“满”虽然能表示春意之盛,但并不确切,“风”和“满”配搭也很勉强。而“绿”既包含了“春到”,又表示“春满”,更富有春意盎然、春光明媚,使人产生如见其景、如入其境的真实感和美感。
2.金口大开
即课前布置学生备好《现代汉语词典》或关于现代汉语修辞知识方面的资料、书籍。课堂上由学生开放式地给“修辞”下定义或作解释,答案不求统一,《教师教学用书》上的“名家关于修辞的说法”可供参考。
3.课文采珠
即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弄清“一个观点”,熟悉“两个标准”,了解“三个结合”。(“
一、两、三”所指的内容见设计A)
4.火花碰撞
即由学生谈学习课文后的感受。学习课文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但以下几点应达成共识:
①课文的观点新颖,见解独到;
②课文对语言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③生活中应锻炼自己的修辞选择能力。
5.身体力行
教案点评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已经对修辞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和认识,因而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修辞的理解,然后再指导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认识修辞选择的重要性。
(设计C)
教法展示
1.阅读课文,了解“
一、两、三”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回答“
一、两、三”所指(具体内容见设计A)。
2.完成练习一,回答“为什么”
为节省时间;可将全班同学分成三大组。每组思考一段材料,着重阐述“为什么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原因。不必局限于《教师教学用书》上的“答案”,而应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发挥创造性,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理”即可。
3.结合练习二,补充实例,畅谈认识
举实例最好是自己或周围同学经历的;谈认识可深可浅,可长可短,但必须“真实”。
4.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地选择本班近期某人某篇作文,翻印给全班同学,要求运用所学知识或受到的启发,从修辞角度对作文作些修改,并列举修改的理由。
教案点评
学习修辞在于运用修辞。由这一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本文时,把握观点是基础,完成练习是桥梁,实际运用是目的。
第四篇:沉船之前 教学设计及预习单
《沉船之前》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对八年级学生而言,本文的故事内容较好理解。阅读难点在于:
一、理解作者塑造三组人物形象的目的;
二、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与追求,对荣誉感的保护,对责任的自我担当。
三、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去理解文章想表达的中心意思。教材分析:
本文是八年级第二学期 “面对灾难” 单元中的一篇文章,节选自电影小说《泰坦尼克号》,由三个主要场景组成,表现了三组人物在死亡面前所展现出的从容镇定,坦然面对。深情讴歌了在灾难和死亡面前所显示出的人性美:音乐家华莱士对艺术的理解所体现的人性美、老爵士本杰明对于绅士尊严与荣誉的维护所体现的人性美、船长老史密士对职责的履行所体现的人性美,表现了特殊个体在死亡面前所展现出的对于生命意义的不同诠释,给读者以巨大的心灵震撼与人生启迪。教学目标:
1.通过圈画、品读关键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2.通过文本细读,学习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适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意思。教学重点:通过圈画、品读关键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面对灾难时所表现出的人性美。
教学难点:通过文本细读,学习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适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理解文章中心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归纳学生课前的文本质疑,基本指向一个目的——文章想表达什么中心意思。
二、整体把握,梳理文本脉络
检查预习作业: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文章描绘了沉船之前的几个场面。
三、细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1.甲板上
学生默读文本,思考问题:在这一部分中,作者写了哪些人,他们正面对怎样的情形?他们各自的表现是怎样的?
通过梳理问题,师生共同归纳阅读叙事类文章时的基本关注点。教师小结:音乐家对艺术的理解与热爱体现出了人性美。2.头等舱
学生运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细读文本,思考问题: 老爵士在走到他最终的落脚处之前和之后有什么反常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原因支撑着他有这样的表现?
教师小结:老爵士对尊严与荣誉的维护体现出了人性美。3.船长室
学生继续运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的方法,细读文本,思考问题: 从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开始,有两个小时的逃生希望,船长为何没有弃船而逃? 教师小结:船长老史密士对职责的自我担当体现出了人性美。
四、问题探究,归纳阅读叙事类文章时的基本关注点
通过对本节课问题的梳理,分析本文素材之间的联系,师生共同归纳阅读叙事类文章时的基本关注点。
五、布置作业
运用阅读叙事类文章时选择恰当的关注点的方法,阅读本单元《俄罗斯性格》这篇文章,交流阅读感受。
板书:
落脚处 心灵的落脚处 音乐家华莱士 这里 对音乐艺术的理解与热爱 老爵士班杰明 这里 绅士的尊严与荣誉 船长老史密士 驾驶舱 船长的职责
《沉船之前》预习单
班级: 姓名:
1.初读文本,熟悉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描绘了沉船之前的几个场面?
2.阅读(或查找)资料,了解泰坦尼克号遇难的相关内容。相关资料:
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是20世纪初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豪华邮轮,号称“永不沉没”和“梦幻之船”。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顿起航前往纽约,开始了这艘传奇巨轮的处女航。4月14日晚,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倾覆,由于没有足够的救生艇和救生衣,1513人葬生海底,造成了当时在和平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航海事故,也是迄今为止最著名的一次海难。
英国绅士文化
英国绅士文化的最大特征就是:保守,礼貌以及尊重女士。绅士风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服装穿着合适得体。既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又要适合所在的场合。二是性格内向,幽默的社交方式。三是女士优先的礼仪原则。而沉默、平静构成了19世纪英国绅士的主要气质特征。
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形成的原因:首先,英国有一个较美国或其他欧洲国家更长的历史,较长期的封建统治使英国人更具容忍、安于现状的品质。加之英国处在一个与欧洲大陆相隔离的群岛上。其次,英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女王之一:维多利亚女王。维多利亚女王在位六十年。她在位的时期是英国逐渐走向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英国各种礼仪形成的最主要时期。她最终使英国成为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维多利亚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个人修养而享誉欧洲大陆。她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家规,对自己子女在修养方面要求相当苛刻,稍有不慎便对他们进行无情地鞭打和杖责。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要求自己处处做到高雅、体面、端庄、节制。这位英国女王的行为对以后英国的中产阶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他们相继模仿的最高标准。
英国爵位封号
在英国,拥有爵士的封号是高尚的荣誉,因此,爵士们都像鸟儿爱护自己的羽毛那样爱护他们的荣誉,勇敢,诚实,沉稳,镇定,衣着整齐,行为得体,是爵士们崇尚的绅士风度,贪生怕死,行为失范是他们嗤之以鼻的耻辱行为,因此,在许多场合,绅士们为了保护荣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3.对课文内容、主旨、语言等方面进行质疑,并把问题写在下面:
(1)
(2)
(3)
第五篇:教学设计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什么
教学设计我们首先应该考虑什么? ——学习《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有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高占国 最近学习了美国:威金斯Grant Wiggins & 麦克泰Jay McTighe 合著的《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 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一书,很有感想。本书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方法。对于我们研究教学设计非常有帮助。本文仅就其中的一些观点谈谈自己的感受。
下面这段话是该书中的部分内容:
“教师,他们往往有一种表达的欲望,这正是他们的苦恼之源。实质上,使学生少机械地接受或不接受那些事实性的东西,他们更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聪明的行动。”——格拉格(1940)这段引文引自哈佛商学院的一本出版物,其中介绍了本校所采用的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本书的名字即是“智慧不能言传”。
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以理解为目的的教学要求尽可能地少教。按照萨泽(1984)的话说:理解„„(对)辨别力与判断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理解比博学更有用。它产生于自我提问和他人的提问。
大部分理解与思考有关,对于思考来说,它是自己主动引发的结果,而不是通过训练产生的。在理解性教学中,学生必须要意识到,理解的实现依靠自己领会,而不是等着记录教师的答案。所以教师既要改变课程,也要改变教学风格,建构性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要:如果学生要理解复杂观点的意义,教师所提供的那些解释是远远不够的,他应该做出自己的解释与理解。
这个观点早在伯拉图时代就存在了。在他命名为《美诺》的谈话录中,苏格拉底指出,理解的含义更接近于澄清思想,而不是教给一些事实。严格而论,理解无法“教”会,只有学会。当人们对“美诺”表示怀疑时,苏格拉底通过一个没受过教育的奴隶进行对话来证明他的观点。通过提问,再加上奴隶自己的思考,在无法作出判断时承认自己无知,苏格拉底就使这个奴隶理解了一个几何问题:怎样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扩大一倍。苏格拉底后来指出,在教怎样一个事实的时候,如果没有如何提问,那个奴隶(学生也是这样)不可能理解这个问题的意义,并且很快就会忘记。他说:
只要真实的观念存在,它们就会表现出应有的价值„„但是它们往往不能存在长久。除非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它,它才能持久地保存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否则它会迅速地溜走。
最近,这一古老观点的正确性在第三次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大会上,再一次得以证明。在为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八年级学生举行的国际性数学快速中,美国学生成绩相当不佳。究其原因,我们发现,这种情况是由美国教师在数学中的教学方式所导致。具体来说即是,美国教师只是把重要的观念讲授给学生,而学生成绩较好的国家的教师则是通过举例、质询和讨论来揭示它们。在1998年,德国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21%,探究式占79%;日本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19%,探究式占81%;而美国教师在教学中讲授式占的比例79%,探究式占21%。
在对更为复杂的能力教学测验时,如“运用概念”和“发明新的应用方式和程序”等,得到的数据更令人震惊。德国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90%,概念应用占6%,思考与发明占4%;日本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40%,概念应用占18%,思考与发明占42%;美国教师在教学任务的时间比率中,实践性任务占95%,概念应用占1%,思考与发明占1%。
上面的数据强调,我们必须清楚教学目标,按照逆向设计的逻辑进行教学设计,这一切都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到最后,教学又回归到课本内容的传授上。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自主性的要求进行慎重的教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智慧,实现他们学习中的自我指导。
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和该书作者上面的观点,我认识到下面的观点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实践教学理念:
一、教学设计首先要设计的是教学目标
这是“逆向设计”的基本观点。“首先在大脑中产生关于结局的认识意味着对最终目的的清晰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你的现在,为了使你的行动一直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你必须明确意识到,你终究将归何处。——斯蒂芬·R·卡弗《高效率人的七大习惯》”
在传统的课程设计中,许多教师首先关注的书本内容、自己情有独钟的课文及组织已成定规的教学活动等。而不是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与标准来选择课程内容及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对此,我们主张使用相反的做法,即在课程设计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教学设计。这种观点并不新颖。1949年,拉尔夫·泰勒就已经清楚而简洁地将逆向设计的逻辑表述出来:
“教育目标成为课程设计的标准与出发点。通过它课程材料得以选择,课程内容得以形成,学习指导过程得以发展,评价工具得以准备„„教育目标陈述的目的在于确定学生身上将要发生的变化,以此来设计各种活动并使之指向既定的目标。”
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教学设计时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即教材来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当成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工具,这在实际上违背教学规律的。按照“逆向设计”的基本观点,应该在首先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考虑选择什么教学内容。“这一切都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到最后,教学又回归到课本内容的传授上。”这也完全符合我们国家课程改革倡导的“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二、设计教学目标要以学生的理解为目的
该书作者认为“我们应该适应学生自主性的要求进行慎重的教学设计,所有的设计都应当指向开发学生的智慧,实现他们学习中的自我指导。”“与其他设计职业如建筑学、工程学和绘画艺术家一样,教育设计者必须考虑到他们的“顾客”的需要。在其他设计领域内,各种专业设计都是坚决以客户为中心的。设计的有效性与它们能否完成顾客的目标相符合。在教育领域,因为课程、评价与学生指导设计的有效性最终取决于学生学习所取得的成果,所以很显然,学生是我们的顾客。”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教师首先根据教材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然后才考虑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设计一定是主观的,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所以,在我们今后的教学设计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思考这样设计的道理,使教学设计真正能够为教学对象学生服务,而不是相反。
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少教而让学生多学
在我平时接触到的教师的教学中,经常能够看到许多教师往往很怕教给学生的少,在教学中一节课内设计了许多内容,这个还没让学生理解就接着进行下一个。教学中是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而不是以“学”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如果按照以“教”为主的设计思想进行的话,就必然犯主观主义的错误。现在我们国家江苏省的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这一教学设计思想的具体实践。
通过以上三方面,我们明白了教学设计首先应该要考虑的问题,但是,为什么我们能够首先考虑这些问题,这个首先的首先应该是什么呢?我想我不说大家也应该明白的。
2007年8 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