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美术上册 木板年画 教案 浙美版
最新版
木板年画
教学目标:
1.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多幅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典型图例,给予学生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感受。教师应通过讲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色彩搭配,加深学生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本课的前半部分是民间木版年画赏析,介绍民间版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色彩搭配的特点,以提问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实践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漏版制作法和纸版制作法,独立创作一幅版画。教学重点: 掌握制版技术。教学难点: 学会拓印方法。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厚卡纸或纸板、宣纸、中国画颜料、油墨、线绳、布料、调色盒、水粉笔、水杯、夹子、木蘑菇、刻刀等。
(教师)课件、年画图片和文字资料、刻刀、拓印用纸、木蘑菇、常用绘画工具。教学过程
1.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学生答:有水彩画、水粉画、水墨画、蜡笔画„„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2017.3.1 最新版
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学生答:吉祥图案、门神、福娃、民间生活、戏剧。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3)课件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比较单纯,色彩鲜艳„„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学生回答:民间木版年画画着许多人物和动物,看起来很夸张„„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
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
2017.3.1 最新版
7.课外延伸:课件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2017.3.1
第二篇:中国民间木板年画美术的艺术价值
课 程: 中国民间美术 学 院: 美术学院 专 业: 13版画班 姓 名: 朱琳 学 号: 13330123 授课教师: 陈建军
提交时间: 2015 年 1 月 15 日
中国民间木板年画美术的艺术价值
摘要:民间传统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故名木板年画。木板年画是我国民间美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仅手法多样,题材广泛,具有各种地域及人文风格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我国优秀的文化历史信息。而且,木板年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始于古代“门神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题材,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画面此案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如春牛图、岁朝图、合家欢、胖娃娃等,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
关键词:年画;木板年画;春节;民俗;民间文化。
正文:
由于对家乡年画的认识和了解,所以对此颇为感兴趣,因此就借阅了图书馆的有关书籍,并通过网上资料的查阅,进而确定了我所研究的主题及主要内容。
年画是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个门类,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代表。“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人人耳熟能详的古诗生动的描绘了我国人名自古以来欢庆纯洁的盛况,古代的桃符就是现今的春联、们画、年画的前身或先导。在中国历史上,民间的年画、门神,俗称“喜画”,旧时人们盛行于室内贴年画,户上贴门神,以祝愿新年吉庆,驱凶迎祥。每至岁末,城乡家家户户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等。
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狼嚎之声,以致夜不成眠。这时,大奖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的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两人的威武形象绘制在宫门上,称为“门神”。汉代民间以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效仿,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
民间年画是中国民间美术中较大的一个艺术门类,他从早期的自然,崇拜和神袛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消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的想感情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民间年画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较多的产地,其中河南开封的朱仙镇、江苏桃花坞、山东的杨家埠、天津杨柳青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年画四大家”。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文化艺术价值:朱仙镇木板年画是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朱仙镇木板年画继承了汉唐壁画的传统,有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淳朴的民族风格。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服饰学、美术学、戏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中国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长期的农耕时代,以其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信仰、审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至今,仍留存和传递着久远的人类文化记忆和信息。
朱仙镇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城南约10公里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镇之一。北宋末年,岳飞曾率领宋军在这里大破金兵,使朱仙镇名震海内。为纪念岳家军的功绩,老百姓在朱仙镇建了一座很有规模的岳王座,而今,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就设在这座古庙里。朱仙镇木板年画绮丽多姿,丰盛繁索、内涵深厚、历史悠久,充分体现了民间的视觉思维与造型的审美意识,与我国历代装饰艺术密不可分。
朱仙镇木版年画来自民间,流传于民间,别于历代宫廷文人画温文尔雅的格调。它线条粗犷奔放,情节鲜明感人,构图饱满匀称,形象古朴生动,色彩浑厚强烈,极富于装饰效果,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表现手法上,朱仙镇年画吸取了传统绘画技法及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人物故事,但对人物的衬景不作着意描绘,能做到恰到好处。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以简洁明快夸张的手法处理画面和刻画人物形象的。对神祗的形象塑造,特别突出头部形象,身体比例夸张,极具感染力。人物的面貌健美英俊而不带媚色,是朱仙镇年画最突出的特点。
朱仙镇年画源于民间,经历代艺人之手而融入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崇神意识,反映了农民希冀五谷丰登、富裕兴旺、和睦如意、平安吉祥、六畜兴旺等美好的生活愿望,以及扶正驱邪、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朱仙镇木版年画继承了中国古代优良的传统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点:整个画面饱满、紧凑、严密,基本不留空白,能做到主次分明,主体突出,不繁琐,表现出匀实对称图案的装饰味道。画面上艺人还采用了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使每件事物都能清楚地表现主体并为主体服务,画面的安排,不会使人感到有不合情理之处。虽然中国木版年画对中国民俗艺术以及世界艺术上都有其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中国士大夫阶层对木版年画艺术的不屑,使这门民间艺术在典章文集中一直都不被重视。也是由于年画本身的特性是要年年以新换旧且不易保存,于是幸存于世的木版年画实物却成了凤毛麟角。中国的木版年画反而在国外逐渐被重视的起来,但国内的文人画家以及收藏家仍对其视而不见。而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逐渐被世人认识并发现时,如今若要窥得年画全貌,还需要舍近求远到国外的博物馆才能看到起珍品,使人汗颜。
目前,我国国内收藏木版年画最多的地方则是上海图书馆,大约有三千六百余幅,而其大部分收藏还是来自于徐家汇藏书楼。徐家汇藏书楼还是当年在华生活的法国传教士亨利·多雷(1859-1931)的所有,但这个数字仍远远低于国外收藏。只是莫斯科博物馆的馆藏就找过了河南开封朱仙镇当地的收藏,藏有开封朱仙镇古版年画达118种之多。天津杨柳青年画当年则有上万种版样,现存世者两三千个。1963年3月12日,郭沫若先生在中国美术馆展看了四川绵竹地区木版年画的展出后,特别兴奋,即兴赋词赞曰:“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真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杨马,后来又有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但郭老现在这首《西江月》虽颇为通俗,但也未能引起当时世人对木版年画的重视,更令人痛惜的则是到了“文革”却将仅剩的几块老木板也烧了个精光。
而中国木版年画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载体,他不仅仅体现了我国艺术历史和其所在地区的经济、人文和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他饱满的画面和极具装饰性的艺术特点,在田野乡土中诞生,它淳朴、直率、诙谐、乐观。从任何角度上来讲都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的价值。我国木版年画如同京剧、相声等民间艺术一样应很好的保存下来并对其挖掘整理。后世无论从何角度去研究、鉴赏、传承,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而丰厚的文化遗存。历经千年,我们更应当认真挖掘和传承并发展其艺术魅力,在当今艺术领域让它显示出更加宝贵的艺术价值。
千百年来,年画不仅是年节一种五彩缤纷的点缀,还是文化流通、道德教育、审美传播、信仰传承的载体与工具;也是一种看图识字使得大众读物;对于那类事实题材的年画,还是一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媒体。民间传统绘画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辉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现代美术创作有着极为珍贵的借鉴价值。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肩负起传承优秀民间文化的任务,更好的传播诸如木板年画等的民间美术,让更多的人去享受其价值。
参考文献:
1.冯骥才,《年画手记》,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2.沈宏,《朱仙镇南华之旅》,中国画报出版社,2006年; 3.张道一,《民间木板年画》,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 4.王树村,《中国民间年画》,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3月; 5.郭沫若,词《西江月》,中国美术馆,1963年。
第三篇:浙美第9册木版年画教案
第5课 木版年画
教案
一、(一)教材分析:
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六年级第十一册中的第五课,属于“欣赏·评述”与“造型·表现”领域课。通过木版年画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国的民间艺术。这样的民间文化在第八册中第八课《年年有余》、第六册中第十五课《皮影》、第五册中第十六课《中国民间玩具》等课都有出现。而本课不仅是让学生欣赏木版年画,通过欣赏让学生用漏板的方法表现一幅木版年画。
年画(new year paintings)是中国画的一种。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名。传统民间年画多用于木板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陕西凤翔等。距今已有近600年历史,始创于明,在清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鼎盛。
年画是中华民族祈福迎新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是一种承载着人民大众对未来美好憧憬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内容题材非常广泛。从早期的自然崇拜,逐渐发展为以表现驱邪纳祥,欢乐喜庆,传说故事,节日风俗。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欣赏民间木版年画,学习民间美术的用色。让学生通过欣赏木版年画,感受年画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遗产。
(二)教材版面分析:
本课共占两个页面。左页面主要展示了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陕西凤翔的年画作品,使学生感受中国木版年画的代表,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构图安排,造型特点和线条色彩,让学生区别民间木版年画和其他画种的区别。
右页面主要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制作步骤,学习利用漏板手法制作一幅民间年画。并让学生了解民间木版年画的用色。并且还展示了两幅学生的作品。
(三)学生情况和教学闪光点
1、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和世界的基本看法。
2、教学闪光点:(1)教具的再用。导入时,我用红色的大门吸引六年级学生,并引出年画。打开后分别出示本课的重点:画稿:造型生动、象征意义;刻板:负形相连;印刷:用色单纯。作业展示中,又用红色的大门展示学生的作品。(2)在解决本课重、难点时,用边学边赏,通过年画制作的三个过程穿插对木版年画的欣赏,和解决漏板制作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木版年画的历史文化,通过欣赏民间木版年画感受中国民间艺术。
2、通过探究,欣赏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色彩和含义,体验漏板的刻板和印刷的乐趣。
3、通过欣赏、学习制作,激发起学生对民间文化遗传的热爱,对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
三、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两扇红色的门、三个步骤、学生的小型彩纸垫底
负刻版画稿和示范的作品。
学生:美工刀、剪刀、垫板、水粉颜料、盛水的杯子、毛笔、调色盘、抹布1块、旧报纸4张。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的重点:让学生了解年画的文化历史,通过欣赏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色彩和含义,体验漏板的刻板和印刷的乐趣。
教学的难点:体会到漏板的刻板和印刷的乐趣。
六、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各种民间艺术图片。(有春联、福、窗花、虎头鞋、风车等。)
1、教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2、教师问:在哪里会看到这些?(民间艺术)
3、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民间艺术,今天我们学的也是民间艺术的其中一种。它可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呢!
(一)红门导入,揭示课题(3分钟)
过渡: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东西,就在黑板上,我请一个同学来打开它,看看是什么。
1、打开卡纸
学生:出现了两扇红色的大门。(展示:两扇红色的门)
教师:这个大门我们会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学生:农村、寺庙、关府、皇宫。
教师:是的,其实除了这些地方,在我国的北方地区有很多这样的红色大门。每逢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在门上贴春联、年画。那你知道贴春联、年画的意思吗?
学生:象征吉祥富贵、喜庆等含义。
过渡:是的,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两幅年画。
3、木版水印
(1)教师:(出示两幅年画作品)你看到年画上画的是什么?
(展示:年画贴到红门上)
学生:神仙、武士。
教师:和你以前见到过的其它画有什么不同吗?
教师: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它是我们国家比较特别的绘画。大部分的年画都是在新年的时候贴,用来装饰环境,有祝福新年吉祥的意思。主要在我国有四大年画家,它们是——(示图文:天津杨柳清、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和四川锦竹。)(师生齐读)(2)欣赏视频。(图文结合)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去看看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制作年画的吧!(勾描——刻板——印刷——装裱)教师:原来,这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木版年画的水印工艺。也就是在木版上先刻好图案,然后用水印的方法制作。
4、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学习《木版年画》。(板示:木版年画)
(二)边学边赏,木版年画(12分钟)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用漏板的方法制作木版年画。
1、画稿:造型生动、象征意义。(1)首先,要先做什么呢?(示范作)教师:请1个同学上来打开红门。
学生:是画稿。
(板示:“大门上”的画稿)(2)欣赏《刘海戏金蟾》山东潍坊
过渡:那我们先画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人们画的年画。(出示)教师:这就是山东潍坊木版年画《刘海戏金蟾》。你看到画面里有些什么? 学生:一个孩子、青蛙、葫芦、铜币。教师:他的手里拿着什么?猜猜他在做什么?
学生:手里拿着铜币。好象很高兴的样子。
(板示:造型生动)教师:知道画面里的这些,有什么意思吗?
学生:象征着财源滚滚、富贵吉祥。
(板示:富有含义)(3)欣赏各种简单的画稿图。
过渡:古时候的人们表现了那么多有象征意义的木版年画作品。①教师:那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有象征意义的呢? 学生:“鱼”与“余”——年年有余; “鸡”与“吉”——吉祥; “葫芦”——福、禄; “寿桃”——长寿; “荷”——和睦; “狮子滚绣球”——喜庆; “瓶””与“平”——平平安安; “竹子”与“竹节”——节节升高; “龟”——长寿; “辣椒”——红红火火; “猪”——富足;
②(出示各类年画图)引导学生发现其中含义。
③(示简笔画:竹、鱼等)以简形图案表现有含义的形象。教师:欣赏图片。
过渡:画完画稿,接下来我们该做什么呢?
(板示:刻板)
2、刻板:负形要相连,图案要线线相连,不要断。(1)教师示范。
教师:画稿定好之后,我们要用美工刀把画好的图案镂空,刻下来。边刻边注意用刀的安全。老师发现,今天我们班级的同学不仅带了美工刀,还带了剪刀。所以,我教大家用剪刀也可以剪刻年画。(板示:负形相连)
学生:观察老师刻板、剪刻。
3、过渡:剪刻完图案,最后怎么样变出一幅年画呢?(板示:印刷)(1)欣赏用色单纯的木版年画。
教师:(出示清《二进宫》)你发现画面中有哪些颜色? 学生:有红色、黄色、兰色、黑色。
教师:是的,在年画里这几种颜色用的很多,一般只用这几种,有的还只用一种颜色。(板示:用色单纯,展示全红年画)(2)示范印刷。
教师:古时候的人们在宣纸上、绢上印刷,并且在宣纸上、绢上涂上颜色。我们今天在卡纸上印刷。我想请一个同学和老师一起来印一印。学生:仔细观察。
(三)体验制作,刻板印刷(20分钟)
过渡:欣赏了那么多的木版年画,也知道了漏板制作的三个步骤,从画稿到刻板再到印刷。今天,让我们感受刻板和印刷的乐趣,感受古时候的木版年画吧!
1、作业要求:
(1)接下来,请每个同学自己剪刻或选择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的画稿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感受木版年画的刻板和印刷。现在开始吧!(2)学生刻板、印刷。教师巡视指导。
2、作品展示:
(1)请印刷好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贴到我们的门上。(2)请学生说一说刻板和印刷的感受。
(四)拓展欣赏,木版年画(2分钟)
1、欣赏木版年画的作品在生活中的应用,再次感受木版年画造型的生动,意义的深刻和色彩的单纯。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仅仅感受了一部分的木版年画,课堂外同学们可以感受更多的木版年画,并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七、板书设计
木
版
年
画
画稿
造型生动、富有含义
刻板
负形相连
印刷
用色单纯
第四篇:六年级美术上册 电话亭 教案 浙美版
最新版
电话亭
教学目标:
1.了解公用电话亭的造型特点,知道电话亭已经成为生活环境的一部分。2.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提高动手能力与创意水平。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爱护公共设施、爱护环境的习惯。教材分析: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电话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沟通工具。同样,电话亭也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共设施之一。教材从现代社会生活实际出发,组织编写了这一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本课的编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一个电话亭,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以及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能力。
教材呈现了一组有代表性的电话亭图片,以此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作潜能。在教学设计中,应让学生体会到电话亭设计要考虑周围环境,与环境一起进行整体性设计,才能使之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教学难点:
运用不同材料设计一个造型新颖、外观优美的电话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城市中的公用电话设施,收集图片;手工用具、卡纸或瓦楞纸等制作材料。教师:课件、范作等。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播放课件中的图片(一个造型别致的电话亭),请学生猜猜这是什么?(2)教师揭题:《电话亭》。
(3)让学生说说了解到的各种各样的电话亭。(4)课件播放:介绍各种电话亭。
提问:看了这些电话亭你有什么感想? 知道这些漂亮的电话亭有什么用吗?
(5)教师小结:这么多漂亮的电话亭不仅为人们交流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还作为一种公2017.3.1 最新版
共设施与城市环境和谐相配,美化了市容市貌,成为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范作欣赏、加强理解。
(1)请学生看书中图示,了解电话亭各部件的名称。小组交流各电话亭的材质、色彩与造型特点。
(2)学生上台汇报。3.小组讨论,激发创意。
(1)提问:怎样设计电话厅的外形?分小组讨论外形的各种变化,进一步拓展思路。(2)小组汇报交流,教师概括小结,并示范几种基本形的制作方法。(3)小组讨论并交流美化方法。4.欣赏拓展,学习制作。(1)出示几种学生范作。
(2)明确作业要求:以个人或同桌合作的方式设计一个漂亮的电话亭。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并提示:外形和美化上都要有创意,要实用性和个性并重。5.展示交流,小结延伸。
(1)让学生将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同学间进行交流。
(2)请学生评评感兴趣的作品。(教师提示评价要点:造形、装饰、色彩等。)(3)请作者说说制作时的意图。
(4)小节拓展:电话亭是公共设施的一种,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公共设施,需要我们共同去爱护。
2017.3.1
第五篇:六年级美术上册 光与影 教案 浙美版(范文)
最新版
光与影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影子的变化,了解光影能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2.通过引导学生对光与影的观察、回忆、思考,初步学会用光与影来表现物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培养学生综合创作能力。
3.引导学生对生活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受并喜欢光与影,激发创作兴趣,拓展想象空间。教材分析:
光与影是什么?是母与子之间的默契与感应,是挚爱伉俪的如影随形,是明眸与心灵的互呈表里,是绿叶对根的深情相依。光与影的相聚是如此的美丽,或显现眩目的色彩,或呈现冷静的优雅,或表现和谐高古的沉静。
光与影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六年级学生能做较好的理解,本课教材编写时没有加入太多的专业术语,目的在于从贴近生活的现象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关注自然现象的习惯。
设计意图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从光影的黑白、黑白灰出发,由浅及深地发现光与影、表现光与影。通过游戏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逐渐认识不同角度的光与影,看光源,画光源,表现黑白及彩色光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透过音乐般律动的光与影,将认知的体验反映于表现光影给人的强烈效果上,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只有在创意上给观者强烈心灵体验的光与影才会美丽,完成后共同欣赏,分享。教学重点:
认识光与影的黑白灰;欣赏光影效果的作品。教学难点:
选择使用各种工具大胆的表现光与影。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自选画笔。
(教师)各种形式的画笔、色彩卡纸、图片、范画。(教师可采用的游戏参考:皮影、手影、剪纸、踩影子等加强对光与影的认识。)教学过程
1.有趣的引导及互动。
2017.3.1 最新版
(1)做游戏:光在哪里?我的影子在哪里?游戏的目的为了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光影、发现光影。
方法:在拉上窗帘的教室里,教师请五六位同学上来,表演光与影的游戏。一位学生拿着手电筒分别从前后左右向其余几位同学照去,下面的同学分辨光源,体会光与影变化。同时配音乐:可将阿牛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改成《一束光线照过来》,“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原来每种光影都不一样„„”
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影子随着光在变化了吗?我们应该怎么称这些光源呢?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左侧光源、右侧光源、逆光、顶光、正面光源等等。教师鼓励:我们也来表现在不同光源下的影子,好吗? 教师示范:用各种形式的画笔表现规则几何形体的黑白光源。学生练习。
2.继续了解——光影的黑白灰。
拍一段视频,给学生更直观的印象,操作如下:选取一个很暗的房间,突然照进一束手电筒的光,问学生,这个时候有什么样的对比光线,学生一般都能够回答:手电筒强烈的亮光和房间的黑暗形成鲜明的对比。
教师总结,只有黑和亮两种光影。这时微弱的电灯光亮起,黑暗的房间里霎时有了层次分明的色彩光影效果,但那束手电筒的光依然强烈。教师提问:这时房间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在这里光与影产生了层次,形成了黑白灰的关系,物体有了更明显的立体感。如果要表现的话,只要在暗的旁边加一块灰的面即可,请结合刚才的视频,参考课本上的图片,在你们刚才画的几何体上尝试一下好吗? 3.深入探究——有趣的色彩光影。
(1)教师提问:对光与影有了深刻的体验和了解后,想一想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光与影?你打算怎样来表现? 学生回忆、表述。
(2)展示光与影效果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方向、粗细、曲直的线条与块面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光影效果,还要发现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会形成互补色,了解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为补色的关系。4.布置作业,表达创意。
(1)教师提出工具与题材:选择你认为适合的笔在色卡纸上,画你心中的光与影。尝试用《光怪陆离》、《流光溢彩》、《五光十色》、《绚烂夺目》等等与光有关的词句为主题,表现你心目中花(也可选用其他简单且易表现的题材,比如:树与天空,房子与云朵„„)的光影效果。
2017.3.1 最新版
(2)教师提出创作建议:注意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注意点线面上下聚散的排列变化,可以表现具象的,也可以表现抽象和意象的,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心灵的体验。(3)学生进行作业。5.评量。
(1)能否表现黑白灰的光影效果。(2)能否表现色彩形式的黑白灰光影效果。(3)能否感知并欣赏作品的美感。6.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
(1)课外可以和同伴或父母一起去感受大自然的光与影。(2)可以用相机把生活中所见的光影拍下来。(3)也可以把你对光影的审美感受写下来。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