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实施问题的分析和反思
教学实施问题的分析和反思
我校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只了解课标的框架,对课标具体的内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实施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情感态度,而忽视了双基,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
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
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理念理解一知半解,导致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理念;第二、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第三、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思
(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
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
一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在上岗前已经进行了更新理念的培训,但是那是属于轰炸性的洗脑培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教师真正明白什么是新课程。二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评价的操作等,应根据新理念进行专项解读和研究。
三是培养、训练教师自觉解读教材、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只进行教材分析,应以教材分析作为载体来培养、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二)改革培训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的指导
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靠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行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就是要强化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凸显教师参与。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并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析,并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注意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参培教师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让教师充分思考,深入讨论。要形式多样,除了重视案例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指导,如开展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教改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
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给骨干教师指路子,压担子,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让骨干教师充分展示,让其他教师全面学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201
2姜家营乡中学 年9月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的全面分析与
反思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几乎所有的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如何理解和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怎样改变教学方法以达到新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教师的行动研究。然而,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已无法满足广大教师的要求,迫切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研究理念,以解决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教师行动研究以其研究性、实践性赢得了广大教师的认同,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然而,在新课程背景下,由于教师对行动研究的特点以及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区别缺乏明确的认识,因此在教师行动研究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1.教师行动研究并非基于问题性的研究,而带有较大的功利性:教师行动研究的目的是问题的改善与解决,但许多基层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时,对于问题解决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估计不足。在新课程的背景下,一方面,有些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时,在认识和行为上存在着偏差。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开展课题研究并不是为了工作需要,更不是为了教
学的可持续发展,而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硬”性任务,或者是为了评定职称和竞聘上岗而进行的功利性研究。还有些人把参与课题研究当成一种负担,甚至四处找关系发表论文,这种功利性行为很难产生物化成果,也不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有些教师不是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是为了求得理想的研究效果而随意编造数据,或是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采取选择性的态度,从而使研究过程受到扭曲。对于这些现象,个别学校为了提高自身的知名度,不仅不对教师的这些行为予以制止,甚至还愿意支付大量的费用鼓励教师去获得某些科研机构的奖励,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和学校科研成果的质量。
2.教师行动研究并非基于科研性的合作,而只是一般性的交流:教师行动研究的合作性一方面是指与理论工作者的对话与合作,教师在与理论工作者对话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教育理论、教学策略和方法,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提升自己的理论素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获得课题研究所必要的专业引领与理论支持。另一方面是指教师要学会和同事之间进行对话与合作,形成一种“经验分享、彼此支持、共同成长”的研究团体。但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许多教师与校外专家的合作经常是基于表面现象,或只是一般性的交流,具有很强科研性质的交流却很少,更谈不上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有的教师甚至在业务上是处在一种“自我
封闭”的状态,他们的思想仅仅是封闭在自己个人的狭小圈子内,不愿意听从同事和他人的意见,更不愿意与校外专家合作。但如果没有同行或专家的合作与交流,教师行动研究就不能摆脱个人经验的狭隘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果仅凭经验或者“固步自封”的方法开展研究,那么他们的研究和教学将缺乏创新性和开拓性,这就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3.教师行动研究并非基于过程性的反思,而只是结果性的反思:过程性研究是在对牛顿经典科学决定论范式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建立的,它的发展正在引起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乃至人文科学领域研究范式的转变。所谓过程性反思是基于过程性研究的反馈。它是把对行动研究的过程性反思看成是一种研究过程而存在的,认为研究的过程是相互联系不可割裂的,与社会、环境等系统之间也是和谐统一的。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有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容易满足于以往的教学经验,机械地按部就班,把自己看成是机械的“教书匠”,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全然不顾,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同时,还忽视对各种新的教学情境及教学问题的反思,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敏锐的应变能力,从而影响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但是,有些年轻教师,为了满足自己工作晋级的需要,只注重教学结果的改进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却忽视了对教育教学问题及其原因的反思,不能批判性地审
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依据的思想、概念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关特殊问题缺乏改进策略,从而影响了教师行动研究的进程。
4.教师行动研究并非基于全面性的改进,而只是研究思路的窄化: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以书本知识为本位,以教师为本位,以教师的教案为本位”的严重弊端。由于上述弊端的存在,使得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时,其视野被狭隘地限定于科目内容及其教学方式的改进上,而对科目内容以外的多种教学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连贯性,诸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教育教学与学校环境乃至与社会关系的改进却很少关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还有许多教师出现了改进措施与问题归因和定位不相匹配的情况,从而影响了教师行动研究中改进措施与问题归因一致性和连贯性的研究。这削弱了新课程改革中教育教学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的研究,也阻碍了教师实践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师后续性的研究。
二、针对上述问题,我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1.克服教师行动研究的功利性思想要想克服教师行动研究中的“功利性”观念,一是要提高实施课题研究的能力。课题研究只是学术研究的一种形式,但绝不是全部。如果只是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评职称或竞聘上岗而做“课题”,那么就失去了课题研究的学术性意义。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
时,应该提高课题研究的“含金量”,要通过对困扰自己教学发展的问题进行研究,应按照科研程序进行深入的研究,让理论研究在实践的有力支撑下更加充实,同时,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的研究由“要我研究”变成“我要研究”。二是教师要走出撰写论文的误区,进入科学的研究范围,不能让功利性的研究,如论文、评职称和竞聘上岗等牵着自己的鼻子走,而应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见解,通过写论文、发表文章,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表达出来。
2.培养教师的全面合作意识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的集体智慧。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合作。教师必须改变彼此之间孤立与封闭的做法,学会与他人合作,包括与同类学科教师的合作和不同学科教师的合作等。在研究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校外专家之间存在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之间应互相尊重,心理相容,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提高教师之间的科研合作能力。此外,教师应积极参加校外专家的各种教育讲座,接触和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和新的教育方法,提升自己在专业方面的水平。教师应养成与专家和其他同行之间沟通、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培养自己浓厚的科研兴趣,从而实现教师由“我要做什么”到“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做会更好”等思想观念的转化。
姜家营乡中学 2013年9月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的
全面分析和反思
我校自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只了解课标的框架,对课标具体的内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实施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情感态度,而忽视了双基,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
——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
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理念理解一知半解,导致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理念;第二、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第三、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思
(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
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 一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在上岗前已经进行了更新理念的培训,但是那是属于轰炸性的洗脑培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教师真正明白什么是新课程。二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评价的操作等,应根据新理念进行专项解读和研究。
三是培养、训练教师自觉解读教材、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只进行教材分析,应以教材分析作为载体来培养、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二)改革培训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的指导
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靠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行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就是要强化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凸显教师参与。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并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析,并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注意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参培教师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让教师充分思考,深入讨论。要形式多样,除了重视案例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指导,如开展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教改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
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给骨干教师指路子,压担子,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让骨干教师充分展示,让其他教师全面学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姜家营乡中学
2014年9月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与思考
我校自2002年秋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对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够准确。许多教师只了解课标的框架,对课标具体的内涵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思考,在实施教学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中一再提到的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现在有些教师过分强调情感态度,而忽视了双基,丢掉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
——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
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新理念理解一知半解,导致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落实新理念;第二、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第三、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思
(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
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 一是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虽然教师在上岗前已经进行了更新理念的培训,但是那是属于轰炸性的洗脑培训,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只是停留在表面,对深层次的内容,许多教师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培训,让教师真正明白什么是新课程。
二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评价的操作等,应根据新理念进行专项解读和研究。
三是培养、训练教师自觉解读教材、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只进行教材分析,应以教材分析作为载体来培养、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二)改革培训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的指导
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靠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行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就是要强化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凸显教师参与。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并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析,并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注意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参培教师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让教师充分思考,深入讨论。要形式多样,除了重视案例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指导,如开展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教改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 骨干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不容忽视,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给骨干教师指路子,压担子,利用公开课、示范课等活动,让骨干教师充分展示,让其他教师全面学习,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姜家营乡中学
2015年9月
实施新教材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和反思
我校自2002年秋实施新课改以来,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几年来,我们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深深感受到了新课程给学校生活带来的可喜变化,但同时,也看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和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到位。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反思,透彻地把握、理解教材。但部分教师对教材把握不到位,认为新教材改变了过去以知识为本位的呈现方式,知识是不成系统的、零散的。这种认识导致在教学中的一些偏差,如:教师对基本的识字、写字教学不予重视,学生写的字越来越不像样,教师也不再给学生板书字的写法,用字卡和幻灯片代替了教师的示范,这是不可取的。
——对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够全面。当前,语文课堂逐渐“活”了起来,形式丰富多彩。然而,形式与内容如何统一,不少教师理解不够全面,主要表现是重外在形式,轻双基训练,导致语文课活而不实,扎扎实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丢掉了。重个性阅读,轻教师引导,不少老师往往曲解“个性化”,使阅读教学走入误区。重“表层言语”,轻“内在言语”,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思考
对于新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旧的教学观依然占据着教师的思想,羁绊教师的教学改革; 第二、急功近利导致浮躁教学,影响教学质量;好地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进而推进新课程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新教材中的反思
(一)改革培训内容,凸显培训重点
反思几年来的实践,在培训内容上,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抓好学科培训工作: 一是课标解读具体化、系统化。培训不能只对课标进行框架式的分析,更应关注教学中的实施问题,对教师进行具体、系统化的培训。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话、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评价的操作等,应根据新理念进行专项解读和研究。
二是培养、训练教师自觉解读教材、科学使用教材的能力,不能只进行教材分析,应以教材分析作为载体来培养、提高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
(二)改革培训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的指导 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只靠单纯的理论讲授是不行的。新课程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教育也应该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就是要强化实践指导和案例教学,凸显教师参与。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和教师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各种教学案例,并加以归类、总结,作出原因分析,并初步设想解决办法。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参培教师对各种案例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在合作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要注意在培训中充分考虑参培教师的参与面和参与度,让教师充分思考,深入讨论。要形式多样,除了重视案例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实践指导,如开展听课评课、经验交流、教改沙龙等活动,及时了解、解决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姜家营乡中学
2014年9月
第二篇: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分析、反思、改进措施
问题一 展示课堂教学魅力,给学生营造新的成长空间
人们常说:“谁拥有未来的教育,谁就拥有未来”。新世纪的主人,就坐在我们教学的课堂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为他们的今后发展做好充分准备,让他们成功地跨入21世纪。为此,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让新课程以其鲜活的生命力在课堂上逐步繁茂起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认真反思,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深入下去,真正给学生营造一个新的成长空间。为此,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一、以人为本,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二、注重全方位互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1、控制教师讲授时间
为使教学时间的分配有重大的转变,教师应该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时间,使之占一节课的三分之二甚至更高的比例。也许有人会质疑:教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够理解呢?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一幅醒目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其中深刻的内涵,足以说明教学过程中,教师少讲,学生多讲、多做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中,教师所花时间虽不多,而课堂教学效果会呈现质的变化,学生对知识有兴趣了,思维活跃了,教学目的也达到了。新课程主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活动”是可以做到的。表面看,时间优化降低教学强度,但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正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教学的综合实力不仅未削弱,反而得到加强。
2、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过程
要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变成一个探索的过程,教师要重视这一过程的设计。通过设计观察、操作、实验、猜想、归纳、类比等活动,提供学生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使学生对这一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3、在分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
在分组讨论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启发学生的思维上,要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为此,教师要设计优秀的、恰当的、有必要的问题供学生讨论,同一问题还可设置讨论的层次和深度。当有了一种解决方法后,让学生进一步研究,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解题有一种反思,首先验证,然后找原因、甄别、类比归纳。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也使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战胜困难,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力量和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最终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大家经历了小组讨论、小组与全班交流、个体与个体交流和个人与全班交流的全过程。这期间教师不是无所作为的,而是全面巡视小组活动;捕捉各种信息;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解答学生的问题。
充分发挥教育智慧还应表现在:当学生提出或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让资源共享;及时判断其正误,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并迅速加以有效指导,用适当方法点拨和引导,让学生恍然大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发展。
叶澜教授说得好:“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和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我们正在努力朝着这个方向迈进,超越自我,超越过去,以新的教育理念、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构造新的教育平台。在此基础上,将一切有利于生命成长和创造的东西进行吸收和转化,并运用于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生命活动更精彩。
问题二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的制定是基于许多新的观念基础上的,因此,能否理解、认同、内化这些新的观念,是关系到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要反复抓、抓反复的贯穿于课改始终的工作。可以说制约新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师资水平,教师的成长,观念更新是前提,专业化成长是基础。
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必须具备以下观念:
第一,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也是很多年以来就倡导的,“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就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具有民主、平等的意识,还要建立教学民主的策略和规则,而现实情况并不乐观,可以说还远远没有形成。
1、现实反思。教师未能具备民主、平等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基本没有民主、平等的因子遗传下来,而家长制、一言堂、对权力的崇拜、等级观念可以说已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到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行为。另一方面是我们对教学的认识,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学的认识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过程”。这些对教学的定义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去说的,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要求、学生照办,教师出题、学生考。教师永远占据主导地位、是主动的,学生永远是从属地位、是被动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不可能也不需要师生的平等,教师就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具备民主思想,这也导致了教学方式上的“一言堂”、“灌输式”。稍开明点的教师最多来点“启发式”、“讨论式”,但还是限定在老师设计的范围内。
2、现实需要。现在,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新课程把教学的实质定义为交往、互动,没有交往发生的教学不能叫做教学(最多可以叫做报告),这种观念的转变,必然导致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过程的交往、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做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要实现这种转变,如果教师不具有民主、平等的思想是万万不可能的,而如何将民主、平等的思想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是关键,一些实验区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旧瓶装新酒”现象恐怕与之有非常大的关系。
3、解决对策。如果没有了不平等形成的教师的权威,没有了师道尊严,没有了教师对学生的绝对控制,我们的教师是否还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是否还能很好地组织教学?答案肯定是不唯一的,有的教师能做得很好,而有一些(恐怕数量不少的)教师恐怕很难适应,甚至连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很难维持,教学质量更难以保证,这部分教师又很容易回到教学非民主化的老路上去。因此,如何营造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同时做到“活而不乱、秩序井然”,就成为摆在全体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而又非常现实的问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水平。当外在的权威失去后,当学生知道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和知
道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时,当强权和体罚成为过街老鼠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就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水平去建立。当课堂向学生开放时,向学生的思维深处开放时,教师能不能驾驭得了课堂,就要看自己的修养和水平,而不是单单靠所谓的教学机智就解决得了的。提升教师的人文修养和学术水平,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不是靠学校规定学几本名著或什么读本就能解决的,这应该是教师的内在要求,应该是自己一辈子的追求,是终身的学习。二是教师要探索实行教学民主的程序、策略,同时要指导学生建立在分工、合作、讨论、交流时需要遵守的规则、规范和程序,[需要注意的是合作也罢,讨论交流也罢,一定是出于学生内在的需要,而不能是教师出于教学的需要。] 随着规则的不断建立和内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要求就不再是禁止和惩罚,而是放在了注意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上,放在了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吸收别人的观点,学会分工、学会协作。这种规则的确立一定是民主的,有利于全体同学的;而对规则的内化以至形成学生的行为习惯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规则看守一切”,在培养公民的民主精神和实施民主的规则方面,教育应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第二,教师要建立现代课程观。首先要弄清课程、教材、教科书三者的关系,现代教育观念认为: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教材;教材除了教科书以外还包括大量的教学辅导用书、视听教材、电子教材、由自然或生活事件转化来的现实教材,以及传承人类文明的各种物化形态和非物化形态的等等都可视为教材;课程不再是规范性的教学内容和教材,也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即课程在本质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的一刀切的内容,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其自身的理解,课程实施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造适合其个性发展需要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过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是外在于课程的,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都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活力的部分,都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课程不是“死”的,而是动态的、创生的。很显然,上述三者的关系是依次包容的关系,即课程[教材(教科书)]。
不难发现,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囿于教科书的范围内,甚至不敢越雷池半步,是很难实现课程功能转变这一课改重要目标的。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教师对教材必须有透彻的理解和体系上、结构上的把握。这是前提、是基础。这种理解和把握表现在两个维度:一个是学科知识内在的规律和系统的知识结构,明了知识的内涵及发展变化,且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能让学生迅速建立这种知识体系的运作策略;另一个是学科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的结合点,即例子,也可以说是问题情境,这是由教科书走向教材进而创生课程的生长点,许多教师只会教教材而不会用教材教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找不到生长点。一个教师如果只会教课本上体现出来的知识点,甚至只会按课本顺序讲一遍课本内容,举一些课本和教参上的例子,而不会结合学生的实际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会设计一些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就不会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没有了交流、互动,课程的创生就成为一句空话。其次,教师要有高于学科知识的更为广阔的知识储备。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现在又提出来只有一桶水还不够,还要有一池活水,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否则的话自己囊中羞涩如何与学生交流?而教育的现实状况并不乐观,在学校里年龄超过45岁的有多少人还能继续上课?又有几个人还能教好课?“医生越老越值钱,教师越老越不受欢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
重要的原因就是“越是教书的越不看书”,有多少教师能做到经常“与大师对话、与现实中创造出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对话”?又有多少教师能坚持记教育日记、写教学反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用在一些教师身上最为恰当不过了:教了一辈子的学,就只会自己所教的那一门学科的那一个学段的知识(教初中的是初中水平、教小学的是小学水平),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的减退,参加自己所任教的那门学科考试也不及格;没有爱好,没有所长,一旦退休连个乐子都找不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更应该是教师的身体力行,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与学生共同成长”,否则就要被学生抛在后边,被社会抛在后边。
实施新课程中的问题分析、反思、改进措施
毛
新
英
贤 台
中学
乡
第三篇:大病医保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论文
大病医保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李静
【摘 要】大病医保自实施以来,在多个地区包括湛江、玉溪等地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虽然这些地方的实施细节都有不同,但还是能从中得到一些共性及需要重视的问题,对大病医保的进一步推广也有借鉴作用。真正的推广大病医保,使得个人能从中真正受益,需要弄明白大病的界定到底采用何种方式,掌握每种方式的利弊何在。以及大病医保的筹资是否合理、体现公平;医院总额预付制的推进对老百姓看大病有无影响,封顶线和医保目录的设计是否体现了人性化,考虑到不同人的支付能力,是否有其他的方式保障老百姓的健康权益等等,我们会在本文中涉及这些内容,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加大我们对大病医保的认识程度,更好的实现大病医保保障老变形权益的特点。【关键词】大病医保,筹资方式,城乡统筹,多级合作
引言: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保障了人民的基本诊疗需求,是为补偿劳动者因疾病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但随着基本医疗保险的逐步完善,人们对健康需求的逐步提升,为了满足重特大疾病患者的需求,真正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核心问题,大病医保制度的完善成为当务之急。引言2012年8月24日,国务院六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大病保险实施方案,并积极尝试创新大病保险模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时强调,要围绕“十二五”深化医改重点工作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重特大疾病保障水平;破除以药补医,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大病医保实施两年以来,收获了很多,也发现和改进可很多问题。《意见》出台对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意义重大。国家提出大病医保新政,实际上是基于基本医疗保险的大病补助政策,但在对待大病医保的问题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做法,真正发展下去的办法就是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持续良好的大病医保的实施问题。
大病医保作为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又一大举措,有着更加重要的发展意义,所以不管是关于大病的界定,还是基金的来源、支付方式的改变、报销比例的合理性和公平性等问题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更好的实现全民保障。下面针对出现的问题做一下分析。
(一)大病医保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大病医保自实施以来,各地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构成、统筹程度等存在差异,大病医保政策落地后百花齐放。但也因为各个地区的不同出现很多问题。1.1“大病”的界定 传统认为的大病是病情严重的病种,但在不同的地区,有的以病种划分大病,比如将大病界定为“恶性肿瘤、心肌梗死、脑出血、抑郁症中后期等”[1];也有的地方将医疗费用的高低来作为界定标准,因为有的病种虽然够不上大病,但是慢性病病情稳定,病程较长,对家庭构成的经济压力不亚于“恶性肿瘤”,但是也子啊一定程度上会引起过度医疗的现象。所以在大病的界定上很多医院的医保办都是采用病种的方式,我觉得欠妥。因为医疗保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人们因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进行缓解,如果疾病带来了压力,但作为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论文
基本医疗保险“短板”的大病医保还不能改善的话,那么大病医保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
1.2大病医保基金的来源 《意见》中指出大病医保基金来源于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的结余[2],从历史资料也知道截止2012年末,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7644亿元,当然这个没有将新农合的部分包括进去,但是仅仅靠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基金是不可持续的。随着医疗费用上涨和保障水平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性将受到冲击。因此,要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政府和居民多方筹资的机制,并且政府要在大病医保筹资上承担更多责任。而且在我看来,大病医保作为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性”的保险项目,是否可以增加对参保人的收费,或者额外收费,其余一部分采取从结余中抽取的方式,而且可根据结余的多少和未来发展趋势对抽取比例进行调整等,这样既实现了全民参与,又保证了结余部分对突发性卫生事件的保障力。且部分地区出现的医保基金赤字,乃至全国未来可能出现的赤字,无疑值得我们重新审视我国当前医保制度,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和保障范围。
1.3报销比例、封顶线与药品目录的合理性 大病医保新政出台之初,规定说在基本医疗保险之外报销至少50%,大病医保实施之后,各地的报销比例不尽相同,东莞市各级医疗机构总体报销比例平均水平在75%左右,不同地区有高有低,据研究医保报销比例超过75%、接近80%时,医疗资源浪费明显增加,那么合理的报销比例的设定是合理利用医疗资源的前提,且一半以上的医疗费用都来自于大病,那么控制好大病的医疗费用对整个社会医疗资源状况会进行重大影响。封顶线的设计合理性与否在于将多少人剩余的高额费用排除在大病保险之外,体现了大病医保的保障水平。如果有很多人的医疗费用都超过封顶线,那么封顶线的设计就是缺乏合理性的;如果只是少数人的费用超过了封顶线,那么我们就要思考这部分人群是否需要额外的补充医疗保险或者是根据其具体情况实施社会救助。医保目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病医保的保障水平,也影响着大病医保基金的支出,我认为医保目录的制定是在不浪费医疗资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的花费,那就需要合理的制定医保目录,将真正需要的药品放入其中,特别是一些专科医院的很多药品都不在医保目录内,使得大病医保的保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有学者指出大病保险如果严格限定在政策范围内报销目录,则对于高额医疗费用患者的保障水平有限,因此适当拓展大病保险的政策范围内报销目录,符合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客观要求。但也需要在良好的制定之后,加强监督,防止过度开药的情况发生。
1.4支付方式的改变 2010年时上海开始实行总额预付制试点,包括很多医院在内的三级医院参与其中,后在2011年9月27日,卫生部发文,号召各地学习上海的合理控费经验。马晓伟副部长将其意义概括为,在价格体系等配套措施未做
[3]调整的情况下,上海医保的总额预付制改革成效显著。具体体现在上海各医院总的医疗费用的增长变缓,甚至有5所医院出现了历史性结余。这在控制医疗费用上是有效的,但是大病的治疗上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为大病相对来说要花的医疗费用更多,这使得很多医生受限制,因为不同科室有要求、不同的医生也有限制每月不能超过多少的费用,所以会出现医生建议病人去另外的医院进行诊治的现象,会出现月末或年末相互推诿或医生不上班的现象。这种支付方式改变来控制不合理诊疗所带来的可能会有不良效果,对大病医保的有效实施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是否进行支付方式的再改革,统筹各个方面出现的问题是对政府、医院、社会提出的又一个问题。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论文
1.5因地制宜的实施大病医保 前面也提到大病医保开始实施后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方法,几年过去也各自形成了适应当地经济、政策的要求的特色大病医保。其中的不同之处包括筹资方式、与不同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合作的类型以及统筹方式等。比如江阴模式是从2001年开始实施,经办方是太平洋保险,采用的是保险合同的方式,在基本医保之外,个人再缴纳一定比例的资金购买大病保险产品。而洛阳就是采用委托中国人寿进行管理的模式,其中中国人寿承担城镇职工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大额补充医疗保险、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保险等6项业务,形成了“政府组织引导,职能部门监督管理、中国人寿承办业务、定点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运行机制。也有的地区采用政府主导型,比如玉溪,是在基本医保基础上,财政为全市176万参合农民人均增资100元,提高新农合农民大病报销比例。虽然有些地方经济发展较好,有上不封顶的待遇,但是对中国大部分地区没有普及性。虽然不能直接复制以上较为成功的案例,但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以适应当地的发展。虽然大病保险并不是以补充险进行推广,但是很多地区都是采用向个人再收一定的费用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市可以拖动大病医保的参与度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医疗费用进行了限制。
(二)大病医保出现问题的解决思路 大病医保的实施需要政府、医疗保险公司、社会团体、个人共同的协作才能更好的完成,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下看法及可能的改进意见。
2.1进行城乡统筹,更好的实施大病医保 从上面不同地区的模式对比可以看出成功的案例中都是采用城乡医保统筹的方式。公民应该享有同等待遇,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一体化,这样既节约了管理成本又彰显了社会公平,而且打通基金可以很大程度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减少了政府的财政压力。而且政府正在进行城市化推进,不管是市级统筹、还是县级统筹都是顺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要提高大病医保资金的统筹层次,可以从目前的县级统筹向地级市和省级统筹迈进。具体的统筹方式,可以是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城乡统筹,也可以是行业统筹、区域统筹等。
2.2加大多方面共同参与 很多地区都是采用从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结余中来负担大病医保的费用,但是这样对结余资金会产生很大的冲击,我认为应该采用多方筹资的方式,不仅是从结余中抽取,应该从个人中进行筹资,来加大参与度。大病医保可以看做是基本险与补充险的结合[3]。同时政府应该在大病医保筹资上承担更多的责任,可以对个人进行补助,像玉溪模式和湛江模式中,政府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对人们的保障作用也会相应的加大。也可以将一些社会慈善结合进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病医疗救助,一个健康和谐的社会需要彰显慈善救助和社会公益的道德良心,因而需要不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大病医疗救助。目前,一些公益基金开始参与中国农村部分地区的儿童大病医保,例如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发起的“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项目,以湖北省鹤峰县为首个试点地区,引入商业保险,儿童免费获最高20 万元赔付。还有一些慈善组织通过对特殊重大疾病患者的医疗救助,例如由明星范冰冰为主的“爱里的心”公益活动,为很多西藏地区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免费进行治疗,从而彰显慈善公益理念。这些在一定程度都是对整个国家的大病群体进行帮助的行为,在大病医保的实施中真正实现了多方面的共同参与。
2.3支持将管理交给商业保险公司 国家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在承办好大病保险业务的基础上,提供多样化的健康保险产品[4]。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政策首先是对健康保障意识的一次大范围普及,医保在大病保险上选择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 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保险》论文
本身就是对商业保险公司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和服务品质的重要肯定, 有利于改善大众对商业保险公司的信任感和认知度。从而对商业保险机构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机遇,当然政府的监督是不能少的。
2.4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 合理确定大病医保的补偿范围和支付标准、医保目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病医保的保障水平,也影响着大病医保基金的支出。为切实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必须扩大报销目录。但新增大病医保项目需要建立一个共同参与选择的机制,所有医疗服务项目都按照公众的价值标准进行重要性排序,医疗服务项目按照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进入医保目录。支付标准对于调节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具有重要作用。支付标准的确定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按照病种进行支付,二是根据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数量进行支付。两种方式各有利弊,如果按病种支付,各地可以从个人负担较重的病种起步开展大病保险,但是由于大病患者一般都在大医院就诊,按病种支付导致大病医保基金都流向大医院,从而助推大医院的进一步扩张。在我国,公立大医院垄断了公共资源,由此产生了垄断利润和寻租成本,大医院的扩张会加剧垄断,也会增加医疗保险机构对大医院的监管难度。如果按照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进行补偿,其优点是可以直接补偿需方,但对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并且支付标准的制定是关键。据称70%~80%的医疗资源用于疾病的后期诊疗,那么在控制医疗费用时最好的从源头上进行预防,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管要切实解决大病致贫的问题,要从源头抓起,居民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防病于未然,从而减少大病支出,实际上随着人们需求的改变,预防在生活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要,体检类的业务也可以加大发展起来,同时将体检与医保相结合,体检费用进行一定比例的报销等方式促进人们体检的积极性等对对后期疾病有着良好的预防。另外还要加强对基金的使用管理,确保医院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在必要时,可以采取警告、取消医保定点医院资格等措施[5]。
各地在制定大病保险实施方案时,应采取试点创新的思路,拓展融资渠道,如通过加大个人缴费,购买商业配套的补充保险,从而尝试逐步拓展基本医保的政策范围内报销目录,以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医疗需求。同时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不合理的医疗费用支出。我相信,在政府、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以及社会力量的多元参与和协同推进下,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慈善救助以及商业补充保险相衔接,形式多样的大病保障制度,定能切实维护老百姓的健康权益。更加完善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翟绍果.大病医保,好政策还需好配套.就业与保障,2012,10:50.[2]曾耀莹.大病医保因地制宜.中国医院院长,2012,20:42-44.[3]张贵民.上海预付制:渐进式改革.中国医院院长,2011,24,40-44.[4]王月慈.浅析大病医保新政与我国商业重疾险的关系.经济视野,2014,10.[5]张海红.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基金的实践与研究.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理,2004,1.
第四篇:《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3篇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烙饼问题》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临近期末,“数学广角”的知识成了这段时间的教学重点。本册(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包括了: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方法)、排队求等候时间总和、田忌赛马(对策论)这四个内容。看看课时安排,只有四课时,书上的内容,也好像很浅显。可是实际教学当中,要把各种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下去,知道过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下面就“烙饼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以“烙饼”为主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围绕怎样烙饼,亲身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本节课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我把各小组汇报的不同方案在黑板上展示出来,让大家来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然后,我又分别让学生讨论烙4——9张饼的最佳方法,从而总结得到规律:双数张饼就2张2张地烙;单数张饼就用最优方法先烙3张,然后再2张2张的烙,或者先2张2张地烙,剩下3张的时候用最优方法烙。至于求“最少要用多长时间”这个问题,用次数×每次所用时间即可。
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尝试,再进行比较,既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2在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多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为了更好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我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1、设计可操作学具。考虑到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统筹问题,为了帮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课前我针对例题设计制作了相关的学具,用圆片代表饼,这样便于学生借助学具的操作,在直观中调整,在操作中发现,能更加自然地感悟简单的优化思想。
2、动手操作,理解方法。动手实践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表象经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抓住了烙3个饼最少要用多少分钟这个难点,让学生通过操作,说理,再操作来加深印象,体会最少用9分钟的道理。在研究3张饼的烙法时,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然后动手操作并给同桌展示说明,学生经历了在操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的过程,通过同桌合作,形成了自己烙3张饼的方法,接着,由学生展示不同的烙法,并从中选择出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这样,学生解决了烙饼需要最短时间中的基本问题。在最后又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完成表格。发现“饼数×3=最快时间”;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就两张两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就先两张两张的烙,最后3张饼用轮流烙饼法烙,这样做最节省时间”这些规律。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存在着不足,一节课下来,也有几点值得深思,反思自身,在很多方面还需努力啊,主要罗列几点,提示自己:
1、放手的力度不够,特别是让学生找烙饼规律时,我讲的还是太多,此外本节中练习的不多,还需要搜集练习。
2、在课堂上要多用激励性语言来鼓舞学生,语言还应再简练些。
3.课堂情绪调控有待加强,受学生的状态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4.我对于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处理的不到位。如:有一名学生自豪的说:“老师我可以6分钟完成,就是把第三张饼分成两半放到锅的两边一起烙就行了。”等像这类的问题处理的不到位。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3“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整节课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我渗透了以下理念:
1、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
“生本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前我让学生进行了自主小研究,要求让学生以圆形纸片替代饼,自己先进行烙饼活动,自主探究1张饼,2张饼,3张饼的最少烙饼时间。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并且,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我们生活服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2、解放学生的口,让学生畅所欲言。
课堂上,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特别是3张饼怎么烙这个重难点,让学生说,让学生议,充分以生为本,师只在关键处引导,这一环节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水尝水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
3、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
“烙饼问题”,它所呈现的是优化问题,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要遇到的问题,例如,我们出门旅行就要考虑选择怎样的路线和交通工具,才能使旅行所需费用最少或者所花的时间最短;所以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这种数学思想方法。这节课中我认为学生体会的还不错。
本节中也存在很多不足,“生本理念”体现的还不够,教师放手的力度不大,特别是让学生找烙饼规律时,师讲的还是太多,此外本节中练习的也不多。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4《烙饼问题》教学反思在教学“烙饼问题”时,我借助课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理解情境图里的内容。并提问,“烙1张饼需要几分钟?烙2张饼需要几分钟呢?”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最少呢?理解了问题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分小组交流讨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案,我让学生把各小组的不同方案展示出来,让大家比较各种方案的优劣。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发现更优的方案。本节课学生人人参与教学活动,用橡皮在两面分别写生“正”和“反”,小组合作模拟“烙饼”,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有思考、有总结、有收获,最终达到提炼生成知识的目的。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一、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老师要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组织了一系列的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了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了优化思想。
二、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上,体现了“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在解决问题中,特别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到了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了优化意识,在合作交流中积累了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魅力。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5本节课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新课程标准,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初步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1、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客人到了,请客人吃东西’这常见的招待客人之礼”来导入,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2、创造学习机会,体现“以人为本”。
一个个具体事例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优化思想,而不是以老师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维。比如,为客人烙饼。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烙饼这件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断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发现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注重体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特别注意运用不同的方式让每个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结果,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
课堂上,我主要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会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滋生优化意识,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数学的魅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
4、以生活事例为切入口,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在解决“怎样让三位顾客都能尽快吃上菜”这个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对本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当然,从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有位小朋友竟这样问我: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3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钟就不够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我私下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
(2)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严谨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每一个细节,从而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饼的时间与所烙饼的个数的关系时,我应该及时提问:“烙2个饼需6分钟,烙3个饼需9分钟……,每个饼需3分钟,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而事实上是有特例的:当饼的个数是1个时,就不符合此规律。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应抓住时机拓展延伸,从而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通过辨析来修正此规律。
总之,重新创造和使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在优于教材上提供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资源。至于所上的课,我不管失败还是成功,只要自己努力钻研了,其结果并不重要。我总相信这样一句话:不磨高一尺,怎能道高一丈呢?
在解决“怎样让三位顾客都能尽快吃上菜”这个问题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尊老爱幼”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以上是我自己对本堂课教学之后的一些感想。当然,从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值得自己深思。例如:
(1)生活经验对数学学习有较好的帮助,但有时也有负作用。例如,在小组交流“三个饼如何烙,能尽快吃上饼?”时,有位小朋友竟这样问我:其中一个饼烙了一面后拿下,过了3分钟就要冷了,再烙另一面3分钟就不够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但若把它当成一个数学模型来研究时,这些就忽略不计了,这就是数学与生活的区别。所以对这种情况,我私下及时对他作出回应,并给予解释。
(2)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更是严谨的。教学中如何把握课堂每一个细节,从而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例如,在提升烙饼的时间与所烙饼的个数的关系时,我应该及时提问:“烙2个饼需6分钟,烙3个饼需9分钟……,每个饼需3分钟,有没有不符合规律的?”而事实上是有特例的:当饼的个数是1个时,就不符合此规律。所以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有欠缺,应抓住时机拓展延伸,从而来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通过辨析来修正此规律。
总之,重新创造和使用身边的教学资源要在优于教材上提供资源的情况下进行,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资源。至于所上的课,我不管失败还是成功,只要自己努力钻研了,其结果并不重要。我总相信这样一句话:不磨高一尺,怎能道高一丈呢?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6《烙饼中的数学问题》是人教版教材第七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本节课的教学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优化思想。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爸爸妈妈和我每人要吃一张饼”来导入,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充分地感受到数学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生活的需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烙饼这件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断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发现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开始,我先以“如果一面需1分钟,两面都要烙,那么烙一个饼要多少分钟?如果烙两个饼呢?”开始提问,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如果烙一面需要1分钟的话,那么饼的张数乘1正好就是最节省时间。接着,提问若每面烙3分钟,2张饼需要几分钟,3张饼,4张饼……以3张饼作为关键,让学生用圆片代替饼摆一摆,用图画一画,表格填一填,让学生在观察、对比的过程中,体会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完成烙饼这件事,为学生提供了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不断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生发表自己看法的过程中,发现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体会快速烙饼法的好处。
在讨论出三张饼的问题后,我提出了四、五、六、七、八张饼最快需要多长时间,我让学生分别用表格填一填该怎么烙饼最节省时间,在填出表格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单数、双数的烙饼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得出,要烙的饼数是单数的话就两张两张地烙,要烙的饼数是单数的话先两张两张地烙,后三张用快速烙饼法烙。同时,我引导学生观察需要烙饼的张数和时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推理和猜测出:饼的张数乘3就是最节省时间,接着我追问3是什么,得出烙一面的时间×饼的张数=最节省时间。
总体来说,这节课上得挺顺利,但我感觉我一直带领学生一步步操作,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朝这方面努力。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7“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关于这方面的教学建议,《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最佳方法,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大问题“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循序渐进设计了烙2张、3张、多张饼的探究过程。为什么不提烙1张饼的过程,我是从两个方面去思考的:一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给定信息中明确了每次可以烙2张饼,没有必要浪费;二是在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不便于建立“饼数×3=最少时间”的数学模型;还有就是在烙3张饼时就会碰到烙1张饼的情况,这也会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个强大认知冲突,我就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小组合作中重点讨论烙3张饼的思维过程,学生将烙饼的方法记录在作业纸上,代替烙饼的纸都编了号、并且注明了饼的正面、反面,汇报时学生讲述起来非常清晰完整。通过合作、学生动手操作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动眼、动手、动脑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们做到了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在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小组讨论交流,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学生启示:1、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和烙饼所需要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2、仔细观察烙饼的张数不同烙饼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2张2张的烙就可以了,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单数,可以先2张2张的烙,最后3张用快速烙饼法最节省时间。(我们把自己探讨的烙3张饼的方法称为快速烙饼法)得出结论:每多烙一张饼,时间就增加3分钟,用饼数乘烙一面饼所用的时间,就是所用的最短时间。(饼数×3=所需最少的时间。)
本节课的成功处在于,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学生推上主体地位,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刻、细致,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在课堂上,问题由学生来提,答案由学生来找,整个课堂是学生在探究、在发现、在解读,教师把自己巧妙地“隐藏”了起来。但这种“隐藏”并不意味着教师退出课堂活动,相反,教师要更好地扮演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环节、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等方面上。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8“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2“数学广角”的内容。和以往的教材相比,是新增加的内容。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一些优化的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是通过烙饼问题,使学生认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烙饼问题”学生是陌生的,而且“烙3个饼”的最佳方法与实际生活是有距离的,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如何突破难点,让学生真正掌握,初步感受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呢?本节课我能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打破常规教学。
很多老师在教学这个内容时,都是从烙一张饼、两张饼所需要的最短时间学起,这样设计比较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容易从1张饼、2张饼的方法得出烙3张饼所需最短的时间,但是这样设计也是将难点放低了,学生不需要进行太多的思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而我大胆的直接提出“烙3个饼至少要多少分钟”来教学,因为要想解决“烙3个饼至少要多少分钟”必须也要考虑烙1张饼和两张饼所需的最短的时间。我认为这样的设计很有魄力,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究、比较与讨论,终于使学生从中得出烙3张饼的最佳烙法,这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大胆创新的教学,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广阔的思维空间。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这是叶澜教授建立的“新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她主张“当前我国基础教育中课堂教学的价值需要从单一地传递教科书上的呈现的现成知识,转为培养能在当代社会中实现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习的基本权利”还给学生,使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自己的手中。新课标也强调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在本节课,本人能始终把学生放在学习的第一位。本课以烙饼问题组织一系列的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应用价值,体会优化思想,而不是以老师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思维。比如,“烙3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让大家吃上饼”,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对比的过程中掌握最佳烙法;又如,在总结“烙饼的总时间=烙饼个数×每面要烙的时间”这一规律时,老师没有简单的将结论给出,而是先让学生解决“烙4张、5张、6张、7张饼”最短需要几分钟,然后再提出“如果要烙100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寻求规律,让学生思维不断碰撞,最终生成“求最佳烙法所要的时间的方法”,上升到构建数学模型,形成数学理念的高度。整节课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引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悟优化思想
新课标提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获取知道的学习方式之一。本节课在教学中本人立足学生的“数学现实”,先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积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猜想、交流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思维能力。放手让学生讨论,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始终让学生面对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是重点环节。直至将“想法”与“发现”提炼、升华为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重现课堂开放、生动的本来面目。如为了寻求“烙3张饼,最少需要多少时间”的优化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所获得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学生的新的认识不是通过教师板着面孔的说教得到的,而是来自于发挥集体智慧的讨论,是学生自己“悟”出的,变“教”为“探”,环环相连,激活课堂。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发现了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妙处,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一节课下来,也有几点值得深思,反思自身,在很多方面还需努力啊,主要罗列几点,提示自己:
1.课堂情绪调控有待加强,教师受学生的状态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自我调节。
2.我对于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性问题,处理的不到位。
3、一个小小的疑惑:很多教师提出疑问,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与众不同,是否合适呢?会不会拔高要求?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9《烙饼问题》是人教版新课标新增的内容,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策略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烙饼问题的突破口,形成了多种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的圆片代替饼,经历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规律——建构模型”的过程,整节课我着重渗透了以下理念: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新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这节课我以小红家吃烙饼——正反面都要烙,(演示烙饼的过程)锅里一次可以同时烙2块饼引出问题:怎样才能尽快吃到饼。让学生操作、讨论、交流。进而研究3块、双数饼、单数饼……,并从中发现规律。
2、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方法。
教学时我先设疑“锅里面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烙熟一张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让一家三口尽快吃上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理解题意,有个别学生已经说出了9分钟这个答案,但是大部分学生说还是不明白的。这时我就顺势让学生拿出圆片代替饼,让学生先独立操作演示。然后让他们同桌演示,有困难的互相讲解帮助。这样,几乎全部学生都理解了这个优化过程。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烙饼的策略。
3、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同时,适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新课标指出:
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除了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外,我还不失时机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课的开始和结尾适时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另外还对学生进行了数学史的教育,意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0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烙饼问题》教学反思。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教学反思《《烙饼问题》教学反思》。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1“数学广角”的知识成了这段时间的教学重点。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包括了: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统筹方法)、排队求等候时间总和、田忌赛马(对策论)这四个内容。看看课时安排,只有四课时,书上的内容,也好像很浅显。可是实际教学当中,要把各种方法在课堂中落实下去,知道过程,掌握方法,灵活运用,这其中的容量是很大的。下面就“烙饼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烙饼问题”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向学生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让学生从中体会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本节课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基础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情境,以“烙饼”为主题,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围绕怎样烙饼,亲身经历探索“烙饼”中数学知识的过程,逐步掌握烙饼的最佳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我突出了以下几点:
1、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理解方法。
教学时我先通过一个设疑“家里的锅每次只能烙两张饼,两面都要烙,烙熟一张饼的一面需要3分钟,怎样才能让一家三口尽快吃上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理解题意,有学生说出了9分钟这个答案,这时部分学生说不行的,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说可以的。我就顺势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圆形纸片代替饼,让学生先独立操作演示。然后让他们同桌演示,有困难的互相讲解帮助。这样,几乎全部学生都理解了这个优化过程。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烙饼的策略。
2、渗透数学方法的同时,顺势进行理性地提升。
在教学怎样烙饼省时时,学生通过操作后掌握了三个饼的烙法,但是光有这些感性的认识是不够的,怎样让学生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提升呢?我让学生来说说怎样表示刚才的操作方法,有的学生用写过程的方法,这时我就给学生提示了列表的方法:
饼的张数123
第一次正正
第二次反正
第三次反反
学生通过列表来表达过程,对烙饼的策略有了进一步理性的提升。在进一步寻找规律时,也不再是简单的操作,而要求学生操作后通过想像和思考来得出烙4张饼、5张饼、6张饼、7张饼……的策略
3、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观察总结规律。
在学生得出烙2张饼、3张饼、4张饼……所需的时间后,下一步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谈谈发现的规律并加以总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我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种规律:①如果要烙的饼的张数是双数,可以两张两张地烙;如果要烙的张数是单数,就先两张两张地烙,剩下的就用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来烙。②每多烙一张,就多用3分钟。③烙饼的张数和时间的规律:用饼数乘3就可以知道烙饼的时间。
爱因斯坦说“比宇宙更辽阔的是什么?是想象力。”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向书本、向权威质疑挑战,敢于标新立异。本节课结束时有学生提出:“如果一次能烙3张饼、4张饼或更多的饼,需要多长时间呢?”我相信,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烙两张饼,烙3张饼的最佳方法的过程,学生是有能力推导出一次烙3张或4张饼的最少时间的。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2本节课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
成功之处:
1.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在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准备的圆片进行动手操作,通过操作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每次烙完一张饼,6+6+6=18(分钟)
(2)第一次烙1号和2号饼的正面,第二次烙1号和2号饼的反面,第三次烙3号饼的正面,第四次烙3号饼的反面,3+3+3+3=12(分钟)
(3)第一次烙1号和2号饼的正面,第二次烙1号的反面和3号饼的正面,第三次烙2号和3号饼的反面,3+3+3=9(分钟)
然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观察,哪种方法可以尽快吃上饼呢,为什么?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最后达成共识:每次总烙2张饼,别让锅空闲,这样应该最省时间。
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要烙4张饼、5张饼、6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由此得出:饼的张数×每面烙的时间=所需最少时间。
2.延伸拓展,启迪思维。在学生发现烙饼的规律后,教师提出当每次最多能烙3张饼,这个规律是否依然适用呢?你又会发现什么呢?学生经过思考发现只要把饼的张数×每面烙的时间=所需最少时间转化为总面数÷每次可烙的面数×每面烙的时间=所需最少时间就可以得出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总面数÷每次可烙的面数”实际上就等于饼的张数。
不足之处:
由于对烙饼问题进行了拓展,导致练习时间不充分,学生对于烙饼问题的规律掌握不够熟练,出现了应用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对于每面烙的时间理解不到位,把每面烙的时间和烙一张饼所用的时间混淆,没有注意到必须用饼的张数乘每面烙的时间。
再教设计:
对于烙饼问题的拓展可以留给学生课后进行思考,应该留有更多的时间对本节课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不留知识上的盲点。
《烙饼问题》教学反思131、创造多种形式,突破重、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很短的时间让学生了解烙一张、两张饼至少需要的时间,为探究三张饼的最佳烙法作好铺垫。在探究三张饼的最佳烙法时,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要12分钟,我就问:“还有更省时的方案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他们重新思考和操作。于是出现了两种方法:第一种先烙烙两张,再烙一张,学生提出异议,并让他进行板演,出现我们预设的第二种方法:三张轮换烙。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两种轮换烙的过程,直观比较出第一种要烙4次,而第二种只需烙三次,节省3分钟,又通过表格的填写加深三张轮换烙的方法。为什么第二种三张轮换烙方法会比第一种方法节省3分钟呢,通过再现直观图,学生得出:保证每次锅子里总有两张饼呀。并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为了突出“如何用优化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一教学重点,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在探究烙两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时,有的学生说要12分钟,有的学生说6分钟,从而引发分歧,激起学生争辩及思维的碰撞。再通过各自陈述理由后对比发现:锅子里同时烙两张饼更省时省资源,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重要性。其次,在探究三张饼至少需要几分钟的时候,有的学生说要12分钟,有的学生说要9分钟。再次引导学生对比发现:两张同时烙法操作起来简单,三张轮换烙法虽然复杂,但更省时,也符合题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选择优化思想解决问题”重要性的印象。另外,在探究6张饼的最佳烙法时,也许有的学生会选择用同时烙法烙三次,有的学生会选择用三张轮换烙法烙两次。虽然两种方案都是需要18分钟,但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发现,用同时烙法烙三回操作起来更简便。让学生再次感受到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还要选择操作过程的最优化。
2、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操作实践。《课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如,我让学生明确要求以圆形纸片替代饼,与家人或小伙伴进行烙饼活动。这一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中来,在操作中感知,在实践中升华。我要求用学具同桌模拟烙饼,一人烙饼,一人记录。有多种方案的请轮流记录。并且,这一环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了生动,现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时时为我们生活服务,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
3、解放学生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上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展示、再全班交流,这一环节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是生生之间的互动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通过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形成条理化,规律化的知识结构。在研究“烙3张饼需要多少时间”(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时,由于有小精灵的要求“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这句话,所以在实际的课堂里,虽然出现像教材中提到的烙一张饼要6分时间,烙3张饼要18分这一方案,但很快被孩子们自己给否定了,因为四年级学生能充分利用“每次能烙两张饼”这个条件。
4、给孩子一个发展的课堂。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9张饼呢?”你发现了什么“。在课堂中,学生能根据表格中的烙饼方法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把多张饼都转化成两张同时烙或三张轮换烙,还有的孩子还从表格中发现双数饼了两张两张的烙,单数饼先两张两张烙,最后三张轮换烙的规律;还根据表格中的烙饼张数和烙饼的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饼数×3=烙饼总时间“这一规律,使整节课得到升华,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它不仅仅是承载数学知识的地方,它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教师只有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才能给学生一个创新的课堂,一个发展的课堂。
第五篇: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工程问题》教学反思
回归教材,大胆放心。
这是听完邵老师的点评,我脑海中浮现的八个字。工程问题是新教材中的新内容,学生在此之前,零散地接触过这一类问题,初步了解过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现在将这样内容放于“分数除法”的应用中,只要的目的就不是让学生系统掌握工程问题,而是分数除法的一种特殊应用,作为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还应该把握好解决问题的一般形式。这是我没有正确解读教材,从而出现的两个误读。
如何将复习时间缩短?新课一开始的复习用时过长,但并不是特别必要,造成后面练习时间不长。我可以在新授过程中,从学生提取信息引出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进行简短的复习。在练习题的设计中,第二部分的练习要求的思维程度已经抽象化,但是在后来的新授环节思维程度又降低一个层次,这样会混淆学生思维,也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
完整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出现信息,可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找信息,找问题,提问题。然后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在学生说一说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寻找到解决的方法,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到最后的回顾反思。最后,应该让学生再一次回顾解题的过程。从分析和思考题目中,归纳或感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多让孩子体验失败。在让学生动手解一解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假设了最为方便的数据。这样的“越俎代庖”实际上会滋长孩子懒惰的学习习惯。不妨就先放手,让学生自己假设数据进行解题,然后再择优数据,说理由,会让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练习环节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不要总是一对一。
本节课中做的比较好的是,认真倾听学生的的发言,及时做出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