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时间:2019-05-12 18:5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第一篇:《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

(一)教学建议(500字左右)

1.在学习之前指导学生阅读有关朱德生平及朱德母亲的事迹,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2.本文写的是“回忆我的母亲”,这是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话题。尽管时代不同,“母亲”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是每一个时代都相通的。所以,教学本文,要适当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

3.文章的语言朴素真挚,但深沉的表达作者对母亲的崇敬和怀念,可让学生讨论文章语言的魅力。教学建议:两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他们对于作品内容已经具备了概括、分析的能力,但有些内容理解得不够全面、客观。不过,他们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只要给他们机会就会展示出来。因此,多注重课前预习指导,课堂引导得当,他们就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

二、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朱德母亲的传统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敬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2.理解文意,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教学方法

情境渲染法:运用多媒体技术加上教师深情的语言创设情境,营造与课文内容想吻合的浓厚的亲情氛围。

合作探究法:用于对人物性格和语言特点的分析。鼓励学生结合阅读经验,研讨交流,大胆质疑,以感悟作品包蕴的人文内涵。

诵读教学法:课文以质朴、真切的叙述语言再现了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形象。全文毫无夸饰之辞,直白,坦诚。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把握文中的母亲形象,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五、教学过程及要点

第一课时

/ 9

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回忆录的语体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沉而真挚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概括文中的母亲形象及其对作者的深远影响。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从前,有一个年轻人爱上一个姑娘,想要娶她为妻,姑娘说:“如果你要娶我,就带着你母亲的心来见我。”年轻人听了连忙去向他母亲要那颗心。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就挖出自己的心交给儿子,年轻人高兴的捧着母亲的心去见自己的情人。可是,路上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那颗还滴着鲜血的母亲的心连忙问:“孩子你摔疼了吗?”这,就是母亲心。天下母亲各有各的不同,但有一点:心是相同的!我们何以为报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看作者是如何回报母亲的深恩的?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1.读准下列字音,注意多音字的用法。

韶(sháo)关 仪陇(lǒng)祖籍(jí)妯娌(zhïuli)

溺(nì)水 私塾(shú)佃(diàn)农 横蛮(hângmán)

勉强(qiǎng)和蔼(ǎi)不辍(chuî)管束(shù)2.重点字词

好劳动:劳动好手。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的剥削、压迫穷人。

聊叙: 姑且谈谈。聊,姑且。

不辍劳作: 不停地劳动(耕作)。

慰勉:安慰勉励。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 9

3.作者简介

展示有关朱德的资料。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同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军事领袖,他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主要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朱德早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他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次年,他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开赴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4年10月,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被任命为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4、介绍文体知识。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属于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任务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在记叙的基础上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

回忆录具有以下特点:

(1)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2)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3)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如何读写人的回忆录:

(1)抓住叙写的主线就等于掌握了理解全文的钥匙。(因为回忆录是依第一人称叙写人物的,在阅读时应沿着叙写的主线,如作者描述了哪些具体的事件,进而把握所写人物的思想性格、品德、气质。)

(2)从记叙的字里行间和作者的议论中,弄清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回忆录的作者常常是带着感情来记叙的,不时还插入议论。)

5、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 9

三、整体感知,初识母亲

1、教师导学: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__________”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并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母亲是一个勤劳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

2、同学们跳读课文,并给本文可以划分层次并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3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第一层(第2-8段)写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第二层(第9-13段)写母亲朴素的阶级觉悟,她仇恨为富不仁者,支持和慰勉作者参加革命。第三部分(第14-17段)写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也表达了作者继续革命的决心。第一层(第14-15段)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深刻影响。

第二层(第16-17段)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和决心。

四、再读课文,走进母亲

1、作者对这位平凡而有伟大的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文章没有用完整的故事情节、细致的描写来表现人物,而是通过典型的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的。那么回忆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优秀品质就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①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的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②同学们再读课文,理解分析文中的事例,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完成图表。学生代表发言。

/ 9

③学生代表发言,学生相互质疑,解疑,互相评价。④师生共同进行小结。

教师点拨:朱德同志得到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的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⑤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谈谈你在这方面的体会。

/ 9

明确:朱德是领袖,是革命家,他心里装着人民,还装着党和国家。作者深知母亲逝世的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因此就要寻找补救之法,以报答母恩于万一。于是,从母亲的平凡,想到劳动人民的平凡,想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再进一步想到“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再通过一个设问句,使报答母亲深恩的感情上升为更博大的感情:“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文章倒数第二段表达了作者宽广的胸怀、崇高的精神。作者把爱母亲的感情与爱党、爱人民、爱民族的感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大大地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⑤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选材、组材。以时间为纵向顺序,以母亲的优秀品质为横向顺序纵横交叉、点面结合。虽然文章所记的内容时间跨度大头绪繁多,但脉络清晰有条不紊。

五、布置作业

自选题:

1、收集关于母亲的名言、诗文,做一个交流活动。

2、帮母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析文章语言,感受朴实真挚的语言所表达的真挚深沉的感情。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重点:圈点勾画文章中,自己认为写的好的句子,加以赏析。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在朴素的语言中表达真挚的感情,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跳读课文,赏析语言

1、教师:课文以平实朴素的语言表现了母亲勤劳朴实的特点。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热情洋溢的抒情,但于平静的叙说之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因此,文中寓意于平实、寓深情于质朴的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品析。

2、请同学们读课文,对课文的语言进行赏析,每位同学准备用“„„写(用)得好,写出了„„”的句式说一句话。

3、读课文,进行圈点勾画。

4、同学们准备发言,师生评价。

/ 9

如:①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了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了。这在母亲心里是多么惨痛悲哀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说说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这几句平实的话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是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在旧中国的农村,溺婴是常有的事情,朱家也不例外,因为家境贫穷,无法全部养活,才被迫忍痛溺死五个孩子。这个怵目惊心的事例,足以揭示旧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牛马不如的悲惨境遇,是旧中国农村的缩影。后一句是画龙点睛的议论,一个“多么惨痛悲哀”,一个“无可奈何”,字字滴血声声泪,悲惨万状万般无奈啊!

②但是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不降临到他们身上。庚子年(190O)前后,四川连年旱灾,很多的农民饥饿、破产,不得不成群结队去“吃大户”。(怎么理解“和平”一词?)

在这里,“和平”指中国农民勤劳朴实,很多人世代为地主耕种,尽管遭灾受难最为严重、惨烈,也能忍耐,能经受住煎熬,然而,灾难不会因为他们的“和平”而放过他们。“不得不”是无法忍耐的饥饿、破产逼迫着他们不得已而“上梁山”--成群结队去“吃大户”。这是最起码的自发的反抗行为,但连这样的行为也遭到最血腥的屠杀。

③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加点的“竟”字有何深意?)

在这样的语境中,准确地用上一个“竟”字,含义非常深刻,既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深情怀念与终生遗憾,又寄寓了作者把民族、人民、党的事业放在首位的崇高品质。

你体会到这些感情了吗?

这件事对少年时期的朱德触动很大。朱总司令为了民族抗战事业而愧对了母亲。„„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拨。

5.文如其人,朱总司令朴实、谦逊、忠厚诚恳,写出的文章也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情澎湃的语言,没有运用很多的修辞方法。有的同学因此认为本文不是一篇好文章,请结合具体语句说说你的看法。

甲生:文中没有用华丽的辞藻和慷慨激昂的词句去叙写、赞颂母亲。但是,在那平实的叙写中,在那简洁、朴素的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如“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思呢”。这些都是发自肺腑之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乙生:总司令回忆的是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母亲的生活经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真挚而深沉,读来亲切而感人。“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我从私塾回家,7 / 9

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些写亲身经历、切身感受的最朴实不过的文字,使我们看到了母亲“整日劳碌”、“汗流满面”的高大身影。“很自然地”、“就悄悄”、“便整日„„跟着”这些词语,说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母亲身教的巨大力量,使总司令从小养成了劳动的习惯,学会了许多生产知识。

老师:以上两位同学说得都很好。这篇文章以十分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真热感情。作者把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渗透在对母亲的回忆之中,在平静的途述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三、赏读课文,感悟升华

1、提问: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哪些丰富的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

2、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3、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4、让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节在全文中有何作用?与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有何作用? 明确:①总领全文,点明回忆的内容。②抒发作者悲痛的感情,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这位伟大母亲逝世后,当时延安各界为她举行公祭。党中央挽联:八路公助,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同志挽联: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不愧劳动阶级完人。

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德同志如何报答母亲深恩的呢?请一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文章最后两自然段。然后讨论、交流,作为文章的结尾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明确:①痛悼母亲的离去②对母亲的高度评价③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6、作者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大业而奋斗。

7、总结文章中心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继续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四、写写母爱,述说衷肠

/ 9

1.人们常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的影响呢?请写下你感受至深的一个片段。

2.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请就一些优秀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写成一篇读书随感。

推荐篇目: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3、教师寄语:同学们,善待我们的母亲吧——不仅仅是今天。当我们的母亲变得老态龙钟的时候,都请倍加善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无论世事如何改变,他永远是属于你的唯一的——母亲!谨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教师总结。

/ 9

第二篇:回忆我的母亲 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的 : 1.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教学设想: 1.使学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备的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与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2.学习运用质朴平实的语言,选择精当的材料来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的写法。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内容和作用。这些应作为重点讲清楚。

3.文中记叙的多是平凡琐事,涉及历史上的一些社会现象,学生不熟悉。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时间”概念一定要弄明确,不能模糊。这些难点一定要帮学生理解。

主要教法:设疑、点拨、讲析、讨论、总结。可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如文章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可列一个表,绘制在软片上,运用投影机,采用边讲析边打出相关的内容项目的方法,将思路逐步向学生理解,使学生对全文的主要内容能较好地掌握。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朱德同志有哪些崇高品质和革命精神?(学生答:艰苦朴素、坚韧不拔、以身作则、平易近人、关怀战士、与战士同甘共苦、忠诚于革命事业,等等)朱德同志的这些崇高的品质和革命精神的养成,固然与他接受马列主义,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革命实践分不开,但也同他母亲钟太夫人的教育、影响和熏陶分不开。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为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与敬爱之情,于1944年母亲逝世后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叙事散文。

板书课题、作者及写作年月。

二、指导预习

快速阅读全文,做到:

1.在阅读时,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有侧重地指导学生做好下列字、词练习。(1)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妯娌(zhïulǐ)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â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2)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黑的字注音。①不辍劳作(chuî):不停地劳动(耕作)。

②任劳任怨(rânyuàn):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③宽厚仁慈(rãncí):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④为富不仁(wãifù):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⑤节衣缩食(suōshí):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⑥支撑门户(zhīchēng):勉强维持家庭。⑦东挪西借(nuï):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⑧聊叙(liáoxù):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三、研习课文

1.什么叫回忆录?

明确: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2.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

学生议论:有“爱”、“敬”、“哀”、“思念”、“怀念”、“歌颂”、“赞扬”、“感谢”等等。

教师肯定同学们的这些看法,进一步提出: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学生议论,教师总结:“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怀着对母亲深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3.文章可分几个部分?全文共有17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第二部分。从第2段开始回忆往事,至第15结束。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有些同学对这样的划分可能有异议,主要在14、15段上。暂时搁下,待深入分析到具体段落层次时再研究讨论解决。)

4.研习课文第一部分。

请学生朗读或齐读这一部分。提问、思考、讨论:这一段写了几 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样写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写了两句。第一句交代了写作缘由。第二句“我爱我母亲”,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由母亲的逝世而忆及许多往事,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亲“勤劳一生”,母亲“勤劳一生”便成了全文叙事的线索,同时也才“值得我永远回忆”,从而点明了题旨。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以“勤劳”二字总领全文。作者热爱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忆和歌颂的母亲勤劳一生而起。(联系前面回忆录的定义)

板书: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5.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部分,思考回答:(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回忆了母亲两方面的事:一是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和宽厚仁慈的态度(2—7段);一是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对压迫者的反抗以及对作者参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14、15段,是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概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第一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层次。这里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歌颂了母亲怎样的美德?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第2、3段先记叙了“家境贫穷”的情况,母亲的“时间大半被家务和耕种占去了”。第4、5段写“母亲是个好劳动”,样样能干,“整日劳碌”。第6段写母亲“聪明能干”,勤俭持家。第7段写母亲“任劳任怨”,与家里人和睦相处以及同情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指导学生充分运用课文语言材料,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回答问题。)

作者通过这样平凡普通的事歌颂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美德。(3)作者记叙这方面的事情不仅歌颂了母亲的美德,而且还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这些美德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或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请将这样的语句找出来,仔细体味,并说明其作用。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归纳: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留 有深刻的印象”,是议论;第3段中“这在母亲心里……无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这种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和抒情,对记叙的内容有进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写事情的内在含义,抒发作者感情,歌颂母亲的崇高品质。

板书第一层意思(2—7段):写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4)第二方面的事,可划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层次。主要是写母亲具有朴素的阶级意识、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过哪些事来说明的?

教师提示:主要写了四件事。请同学课后预习第8到第15段,考虑这个问题。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理解·分析”一和“揣摩·运用”

四、五。2.熟读课文的后四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复习;研习课文第8—17段,归纳中心和写作特点。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

二、继续研习课文第二部分。

1.8—13段,按时间先后依次写了哪四件事?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要点: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这两件事放在第8段中写,没有分开,时间先后顺序有颠倒,同学们要注意。)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第四件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这两件事是分别在第9、10段中写的)

通过上述四件事的记叙,充分说明了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朴素的阶级意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压迫者的反抗精神以及对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的支持。

2.写了上述四件事后,作者又进一步回忆了自己离开母亲、投身革命、加入共产党后母亲的一些事。请同学们阅读第11、12段。思考:还写了些什么事?表现了母亲的什么精神品质?寄寓了作者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第11段写作者1919年将母亲接出来,可因为她“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回家继续劳动”。歌颂了母亲热爱劳动的崇高品质。第12段写母亲积极支持儿子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当1927年大革命受到挫折和困难时,为了支持儿子革命,她“独立支持一家人的生活”;当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时,她“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儿子革命,鼓舞儿子的革命斗志,“期望着中华民族解放的成功”。这充分体现了母亲支持革命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崇高品质。对此,作者是深怀敬意,永不忘记的。两个“永远想念”,母子之情感人肺腑。当听到母亲想见作者一面,未能如愿时,作者再也忍不住内心的巨大悲痛,深情地写道:“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一个“竟”字,含义深刻,既寄寓了作者把党、革命、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的崇高品质,又寄托了对母亲的无限哀思与怀念之情。

3.请学生朗读第13段。思考这一段追叙强调什么?说明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强调“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直到晚年(1944年)“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真可谓“勤劳一生”。母亲身上的这种勤苦耐劳的美德,正是中华民族广大劳动妇女的美德的集中体现。因此,作者对母亲的歌颂,也就是对中国千百万劳动妇女的歌颂。这样写的作用,既照应了前文,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请细读这一部分,体会作者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

板书第二层次意思(8—13段):写母亲坚强不屈的性格和反抗压迫、支持革命的精神。

4.这一层次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895—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紧紧围绕着母亲勤劳的品德及对作者的影响这一主线和中心,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有条理地组织材料,做到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同学们可以根据上面的研析,细心体会这种记叙方法和写作技巧。

5.学生个别朗读或大家齐读第14、15段(即第二部分第三层次)。思考:作者由衷地感谢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在段落结构的形式上具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从两个方面来写:一是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斗争的经验”,“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二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并“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母亲留给儿子的这些,确实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而作者也深深懂得其价值,写了自己的深切感受,从而对母亲发出由衷的感谢之情。对此要引导学生仔细体味感谢母亲的深刻理由。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运用了排比段。

板书第三层次意思(14、15段):由衷地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6.有的同学对14、15段这种划分归类认为不妥,多数同学同意。让同学们讨论,分别说说各自的理由。(提示:可从内容和写作方法上考虑)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补充:从内容上看这两段感谢母亲的内容,正是对第2到第13段所叙述内容的概括。从文章结构上看,这两段对文章第二部分有总括收束作用,而与第一部分照应并不紧凑。但第16、17段(第三部分)则与第1段(第一部分)前后照应,联系紧密,气脉相承。若把这两段归在第三部分,就会使结构上显得松散,气脉不畅。从写法上看,这两段的议论和抒情正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与前面记叙的事例内容割裂,记和议的相辅相成作用就会削弱,影响文章内容的准确表达。板书第二部分的意思(2—15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崇高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三、研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1)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含义?(2)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3)作者是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的?这给我们哪些深刻的启示?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总结:(1)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无限热爱的真挚的感情。

(2)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

(3)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报答母亲的深恩,才算爱母亲。为此,作者下定决心“能做到”,坚定信念“一定能做到”。这一段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解放天下劳动人民为己任的崇高思想,艰苦朴素的精神,宽广无私的胸怀,坚定的革命意志,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大业而奋斗。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三部分。

板书第三部分意思(16、17段):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四、回顾全文。

1.指导学生根据段落层次的意思,归纳整理写出本文的中心思想。2.进一步体会本文选材精当,安排得体和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1.背诵最后两段。

2.做“揣摩·运用”题六中的部分题目。

2.了解全文主要写了些什么,概括出母亲一生美德的几个方面;体会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的丰富感情。3.了解文章的记叙顺序和段落层次的划分。

第三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重点、难点)

一、【预习导学】:

1、有关作者及写作背景: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 7月6日),字玉阶,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1944年2月25日,朱总司令的母亲钟太夫人去世,总司令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 后,怀着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写下了这篇回忆性的文章。在这篇回忆性散文里,总司令追述了自己母亲的感人至深的一些事迹,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母亲及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赞歌。在平静的叙述之中,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深沉的爱是本文最大的特点之一

2、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是传记的一种,用回忆的形式记叙历史事件或个人的真实生活。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 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3、回忆录具有如下特点:

A、用叙述、描写的方法,追记本人或他人过去有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B、篇幅有长有短,带有文献性质。C、要求写真人真事,语言简明平实

4、阅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弄清字词的音、形、义,为理解课文内容扫清障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佃农()祖籍()妯娌()勉强()迁徙()慰勉()溺死()衙门()私塾()调料()血溅()瞒着()不辍劳作()任劳任怨()东挪西借()2).解释下列词语 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富不仁: 节衣缩食: 支撑门户: 东挪西借: 聊叙:

二、【合作探究】

5、再读全文,请你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根据倒叙—顺叙—倒叙把文章划分为三个段落)第一部分:(段)第二部分:(段)第三部分:(段)

6、母亲一生值得叙述的事迹很多,本文选择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安排这些材料的?表现了母亲的什么品质?(即根据课文内容填表)时 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表现说明母亲的品质 作者小时候

1895-1900年前后

1905年

1908年

1919年

1924—1927年(大革命)

1937年(抗战以后)

1944年

小结:从表中可以看出:课文围绕母亲________这一叙事线索,本文按________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三.当堂检测

请同学们用“母亲是……”的格式为题说句子,要求在课文 之中尽情搜寻、概括,从而理解课文运用不同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地立体地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特点。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2.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 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二.合作探究

精读课文,准确回答问题: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2.研习课文第一部分。讨论:第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14、15段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采用了什么表达方 式 ?有什么作用?思考这两小节与上文叙事之间的关系。答:(1)(2)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

(3)采用了 的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起到了

(4)这两小节与上文叙事之间的关系是:

4.作为全文的结尾,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怎样呼应的? 答:第16段有三层意思:

语段中的“创造了”——是指________;“创造着”——是指________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这样呼应的,即:________ 5.课文的语言质朴而富有深情。细读下面的句子,用心体会这一特点。(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答:

(2)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答:

(3)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加点的“竟”字有何深意?)答: 三.小结:

1.本文的布局特点: 2.本文的语言特色: 六.随堂检测

请你写一至两句有关母亲的名言: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练习

①每天天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②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③她的性格()(a、和睦 b、和蔼 c、和气),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④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很()(a、和睦 b、和蔼 c、和气),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⑤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⑥她自己是很节俭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a、管教 b、管理 c、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⑦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前边的括号中。依次是:

2、“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方法。3.这段文字记叙的重点是()

a、母亲勤俭持家的习惯及任劳任怨的态度。b、母亲勤劳俭朴的习惯及宽厚仁慈的态度。

4、对这段文字的内容归纳正确的一项是()a、写家人及母亲的勤劳、俭朴和仁慈。

b、写母亲勤劳、俭朴的品德和对我的影响。

c、写母亲勤劳、俭朴和仁慈的品德及其对我的熏陶。d、写我对母亲教育培养之恩的感激之情。

5、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

(三)片段写作、“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是本文的开篇,采用倒叙式的开头方式。假如要你以“美好的回忆”为题写一篇叙事散文,请模仿这种方式写一个开头段。

1、和蔼 和睦 管束

2、排比

3、A

4、C

第四篇:《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船寮镇初级中学徐阳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那些事迹。2.学会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

3.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等优良品格。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学会分析典型事例,感受人物形象。教学过程

一、导入

1944年4月10日,延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大会,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为党的领导人的母亲举行的公祭仪式。

下午2时,延安各界代表1000多人集结在杨家岭大礼堂,中共中央、陕甘宁边区政府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林伯渠等,延安农民劳动英雄田二鸿、工人劳动英雄郝作明和士绅商民代表均参加了此次追悼大会。

究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当得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尊敬,而纷纷来追悼呢?我们就从朱德所写的追悼文中去一探究竟。

二、读标题

1.齐读标题,朗读指导,注意语气平缓,适当低沉,突出重音。2.你读出文体了吗?从标题看,这是一篇什么文体的文章? ——回忆性散文。

课件展示回忆性散文和传记的区别,提醒学生记录。

3.作者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什么呢?请用以下句式概括。作者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填上一个提现母亲精神品质的短语)

三、读品质,学方法

刚刚同学们说出了好多这位母亲的美好品质,这些品质肯定不是空穴来风,现在请从文中找出那些让你十分有感触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可能能归纳出的形象特点:

1.勤劳朴实。第6、7、11、13段 2.聪慧能干。第6段 3.性格和蔼。第7段 4.宽厚仁慈。第7段

5.识大体顾大局。第10、11、12段

一点点一滴滴,一桩桩一件件,无不突显这一位伟大母亲的美好品格,这些品格,又对作为儿子的朱德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1.交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2.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3.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意志。4.这样的母亲怎能不让人敬佩!

四、布置作业

第五篇:回忆我的母亲 教案

教学目标:

回忆我的母亲

1.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抓住文章思想内容的要点,感受母亲的高尚品德,使学生了解作者对母亲深沉的爱。

3.引导学生理解母爱的伟大,感恩母爱。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的深刻情感。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交流感知:

1、新课导入:

了解回忆录的一般特点:写真人真事,记叙中可穿插议论、抒情;整体感受,概括事例,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谋篇、突出主旨的结果特点;深入领会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抒发的对母亲真挚深沉的爱。

2、作者简介:

朱德(1886-1976)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先后参加过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革命活动。朱德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

3、写作背景:

朱德的母亲钟太夫人钟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于革命事业。她勤劳一生,在世上活了86个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让我们怀着崇敬之心一起走进朱德的内心世界,回忆母亲的一生。

二、速读全文,师友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概括模式:文章回忆了(),赞颂了母亲()优秀批注:师友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请教其他师友。

三、研读共品:

1.师友讨论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并概括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总说。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对母亲的回忆。

第二部分:(2-13)叙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14-17)写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并表达了作者以尽忠于党和人民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2.师友共同品读本文主体部分:(1)第一部分:归纳明确:

①“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 ——交待写文章的缘由。②“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调。③“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明确全文叙事线索,引起下文。

(2)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母亲一生的经历,表现母亲的优秀品质,重点突出,层次清晰,脉络分明,请师友仔细研读第二部分:

请在2-8段中试着找出中心句,并用笔先标注出来。第2段:我家是佃农。

第3段: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第4段:母亲是个好劳动。第5段:母亲这样整日忙碌着。

第6段: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

第7段: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8段: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品质,抒发了()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决心。小结:第一层:(2-8)概述家庭情况,着重写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的高贵品质和坚强不屈的性格。思考:

1.为什么作者回忆母亲,选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①母亲是劳动妇女,是家庭主妇,选材范围只能是这些日常琐事; ②选材虽从小处着眼,但能于细微处见真情,写得真实、亲切、感人。

2.通过对这些琐事的回忆,表现了母亲身上具有怎样的美德?

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爱憎分明等美德。◆母亲作为劳动妇女,有着许多的优秀品质。作为母亲,她对儿子的事业又是怎样理解和支持的呢?师友研读第9段,思考:

①这段主要写什么?

送子读书

②为何节衣缩食也要送子读书? 支撑门户、被逼。

◆师友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立支持家庭生活,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第13段,到老不曾脱离劳动,热爱生产。综上分析,母亲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 深明大义,坚持劳动。

小结:(第二层9--13)叙述母亲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一生不曾脱离劳动,表现她深明大义,坚持劳动。◆研讨分析第三层(第14、15段):

1.归纳层次大意:感谢母亲对“我”的教育与深刻影响。2.师友互助思考:作者感谢母亲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①感谢母亲“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②“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3.有什么作用?

此处承接上文的事实发议论,不仅高度评价了母亲对作者的教育与影响,而且抒发了作者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4.重点体会:

在结构形式上运用了反复的手法,分列为两段;采用了带有抒情笔调的议论的表达方式。

(3)分析研讨第三部分(第16、17段):

朱德同志将“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3.总结全文: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母亲勤劳俭朴、坚强不屈等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尽忠于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教学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一、爱母亲 “寄其哀”

二、“述其德”:

勤俭简朴 宽厚仁慈 坚强不屈

三、报恩母亲、尽忠中国共产党。

下载《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回忆我的母亲》名师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 课题:《回忆我的母亲》 课型:新授课 学情分析:应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指导;加强合作。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并掌握课文新字和词语。 2.整体感知,领会以时间顺序组......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 回忆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 3、学习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

    回忆我的母亲 教案[五篇范文]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导入:从我们出生开始,就有一个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她爱护我们,他关心着我们,她就是母亲。但是在这个年纪,我们经常会跟母亲吵架,会有分歧,会摩......

    5回忆我的母亲教案(合集)

    常德外国语学校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主备人李耕 5、回忆我的母亲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二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王丽侠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写人的手法。2、领会以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 3、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4、揣摩质朴、真挚的语言......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学习目标 1.感受平实叙述中蕴含的对母亲的深情 2.学习通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不能照顾每个人,于是......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二 [精选]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研讨第10—13段,思考归纳各段大意。(提示:概括大意时注意使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儿子革命。 第11段,热恋故土,热爱劳动。 第12段,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