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历史教案
教学教案
课程名称:历史授课对象:小学授课时间:二课时 1-3年级(90分钟)
第一课时
课题: 历史入门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对历史有初步的理解和认识;
2、了解中华文化,感受中华历史纵横几千年的博大精深;
3、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各朝代的更替有初步的认识,记住各朝代名称。
教学方法: 交流法、启发法、板书图表法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时常自称是炎黄子孙,有谁知道炎、黄指的是谁吗?
2、谁能说说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二、补充讲述炎帝和黄帝的故事
黄帝是中国古代第一个部落首领,就是华夏部落,还称为有熊氏。然后有了炎帝,成为姜姓部落的首领,也被称为神农氏。
相传在上古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住着许多分散的人群。他们按照亲属关系组成了氏族,很多氏族又联合起来组成了部落。黄帝和炎帝就是其中两个大部落的首领。
后来,他们联合在一起组成了炎黄部落联盟,黄帝成了这个联盟的领袖。黄帝的妻子亲自教给炎帝部落的人养蚕缫丝,黄帝让人把造车、造船的技术教给他们。炎帝也把木犁和草药送给了黄帝。他们相处得很好。中华民族的历史,从此就开始了。所以中国人就把黄帝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并自称是“炎黄子孙”。
三、介绍从秦到清的朝代
熟记口令:
1、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2、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四、互动交流
1、大家还记得哪些朝代吗?
2、我们来比比哪位同学能说出最多的朝代名称。板书设计: 按时间顺序写出朝代名称
秦、西汉、东汉、三国(魏、蜀、吴)、两晋(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南:宋、齐、梁、陈,北: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吴越、南汉、楚、前蜀、闽、南平、后蜀、南唐、北汉)、两宋(北宋,南宋、辽、夏、金)、元、明、清
第二课时 课题: 历史人物与故事
教学目标和要求:
1、对相关历史人物与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从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中反思并提升自我;
3、以生动形象的历史小故事丰富课堂,激发和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各故事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及教育意义。
教学方法: 交流法、启发法
教学准备: 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大家还记得上节课炎帝和黄帝的故事吗?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了解更多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吧。
二、讲述历史故事及其教育意义
1、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这个故事后来也就演变为一个成语:卧薪尝胆。越王勾践让我们明白一时的吃苦不算什么,只要刻苦自励、奋发图强,就一定能干成一番大事业。
2、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都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上进提高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前来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讨论:“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讲诚信的人才能有威信,从而更好地做事。
3、古时的大将军廉颇,因看不惯蔺相如一再立功,便扬言要给蔺相如一个下马威,于是蔺相如就处处躲着他。蔺相如的仆人看不惯了,蔺相如就对他说,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要是国家起内讧,其他国家就会来攻打自己国家,那就对国家不利了。廉颇知道了这番话,感到十分羞愧,就背上荆条向蔺相如道歉,二人也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这个负荆请罪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勇于承认并主动道歉。
4、唐太宗得到一只漂亮的鸟,在玩鸟。魏征刚好来,唐太宗把鸟藏在衣服。魏征知道此事,故意胡扯半天,等魏征走了鸟也闷死了。魏征死后,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要多听取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我。
三、互动交流
同学们对哪个故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四、讲解历史剧本《晏子使楚》
人物:晏子 楚王 城门卫兵 武士
画外音: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齐正派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晏子来到楚国城下,只见城门关着,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
晏子:这是个狗洞,不是城门。
卫兵:我国大王说了,你人矮,只配从这小洞里钻进去。晏子: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你去问问你们大王,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画外音:卫兵向楚王报告了晏子的话,楚玉只好吩咐大开城门迎接晏子。
士兵:大开城门,有请大夫!
(晏子大步走进大厅,与楚王并排而坐)楚王:(冷笑地)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严肃地)这是什么话?我国首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都把袖子举起来,就能够连成一片云;大伙儿都甩一把汗,就能够下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说齐国没有人呢?
楚王:既然你们齐国有这么多人,为什么打发你这么一个人来呢?
晏子:(为难地)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君之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就派到这儿来了。卫兵:押犯人上!(两犯人被武士押上)
楚王:那个犯人犯了什么罪?他是哪里人? 武士: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众大臣及武士等哈哈大笑)
晏子: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桔,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桔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大王,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楚王:因为水土不同吧?
晏子:是啊,齐国的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唉,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晏子:(拱手)哪里?其实,敝国想与贵国结成盟国,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楚王:(笑)好,那我们两国就此结成盟国吧,从此一同对付敌人吧。(剧终)
五、布置作业
课后排练课本历史剧《晏子使楚》
第二篇:历史教案
七年级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学案与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二、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战,学术氛围浓厚,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孔子和老子起了先锋带头作用。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
诸子百家,奇花绽放,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要求学生培养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百家争鸣的背景以及影响方面,培养学生全面的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讲出孔子的主要思想,“百家争鸣”的影响
(2)难点:“诸子百家”及其主要主张,“百家争鸣”及“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
四、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师生互动、表格制作等多法结合。
五、教具(媒体):
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PPT演示文稿和视频)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分封制下,周天子享有绝对的权威,但是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里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到了西周末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间势力增强,纷战不休,社会动荡不安。而社会上的动荡不可避免的促进了当时学术思想的解放和发展。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是如何让百家齐放的。现在同学们先把书翻到46页,浏览一下全文,大致了解一下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
(二)开始讲课
1.中华文化的勃兴
(二)(板书)
春秋时期
(师)好,同学们,大家看完课标下面的卷轴里的内容,说说你们觉得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生)残暴统治比老虎还厉害。(师)嗯,老师也这么觉得。这就说明啊一个国家的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关键在于统治者的贤德。现在我们来看看最后提的两个问题,怎样评价孔子,以及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新课。
你们看46页右边的这幅图,这幅图是孔子的画像,看他的手势是双手交合于胸,这就是孔子所谓的“礼”,体现了孔子的精神“悠悠万事,唯此为大,克已复礼。”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孔子,他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死于公元前479年9月11日,享年72岁,在现在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当时啊可是“人逢七十古来稀”,是很长寿的哦。名丘,字仲尼,汉族,鲁国陬邑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同学们,在古代呢,一般人是不会叫人家的姓的,而是叫字,比如三国里的曹操,别人都会叫他的字孟德,而表蔑视的时候才会叫姓,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哦。
刚才我们看标题知道孔子是一个思想家,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但是在当时的社会,武力才是获取成功的捷径,所以孔子的想法是不受当时的统治者的重视的,也就注定了他颠沛流离的一生,直到晚年才重回故土。
其次孔子还是个教育家,主要有四点基本主张:第一个是“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便是著名的七十二贤。七十二人中有很多为各国高官栋梁,又为儒家学派延续了辉煌。最主要的有子路、颜回等等。
(师)第二个是因材施教,相传子路和冉有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孔子说:“父兄尚在,怎么能听到了就立即做呢?”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立即去做呢。”孔子说:“听到就做吧。”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要与父兄妹商议;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可以立即做。这令我觉得迷惑,请问是什么原因呢?”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他进取;子路勇于作为,所以要他慎重。”
第三点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也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后有不懂的就要问,虚心求教并不是丢人的事情。
第四点是时常复习学习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也就是学过的知识时常温习,不是也很愉快么,你们愉快么?
(生)不愉快。
(师)看来你们还得好好练练功夫啊,在这里老师要补充一点,很多人都觉得《论语》是孔子写的,其实这是不对的,《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生前的言语集结起来的,《春秋》才是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后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的。
对于孔子我们应该客观的评价,褒贬都有。可以说孔子代表了一个时代,他的思想是超前的,但是也有他的局限性,以及他对于封建势力的妥协性。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其中的一些思想直到现在仍然受用,感染了每一代人,也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而对于孔子思想的影响,老师给同学们念一遍,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这些地区又被称为儒家文化圈。(师)大家觉得孔子厉不厉害吗?(生)厉害。(师)在春秋时期啊,还有一个人被孔子夸为“能上天入地一般的人物。”大家想不想了解他啊?(生)想。(师)他就是老子,又称老聃、李耳,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关于老子的传说,最可信的就是他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那么老子有哪些思想呢?其一,老子的哲学里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指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两方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句话来理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一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其二,他在政治上提倡“无为而治”。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为所欲为。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小国寡民,也就是国家小,人口少,和邻国老死不相往来。如果当时的诸侯都信奉老子的黄老无为,也许就不会又春秋战国的争霸,不过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师)同学们,你们是喜欢孔子的入世呢,还是老子的出世啊?(生)有饭吃就老子,没饭吃就孔子。
(师)这想法倒实在,但是有时候精神上的满足比物质上的更让人觉得有价值。因为物质上的东西,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却是可遇不可求的,以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战国时期
前面我们讲了春秋时期的两位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而战国时候争战更加激烈,领导者想获得成功就必然需要人才,所以这个时候著书立说的就像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浮出水面。现在老师给大家放一段视频,看看里面出现了哪些人物? 大家可以看到里面出现一个标题“百家争鸣”,大家觉得这是什么意思?(生)一起争着说话。
(师)恩,差不多,百家争鸣是指春秋 战国 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接下来,老师会重点讲其中的儒·墨·道·法·兵。大家先看看书的P48,然后帮助老师完成表格。墨家:战国初期,墨子,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宣扬“非攻”,谴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如果现在的仕途任人为贤,我想我们的世界会更加美好。所以同学们都应该好好学习,以后为祖国做贡献。儒家:孟子和荀子
孟子
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仁者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主张不要过分的索取自然资源,也就是现在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以看出先人的智慧。大家看P49的小字,荀子
“知天命而用之”,按自然规律去办事 道家:庄子
大家对庄子应该不陌生吧,庄周晓梦迷蝴蝶,他发展和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做任何事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批评孔子在鲁国想恢复西周制度的做法,劳而无功。
法家:法家学派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早期代表人物有李悝、吴起、商鞅等人,后期法家韩非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集大成者。
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这里同学们要分清秦国和秦朝的区别,秦国只是一个小诸侯国,而秦朝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封建制国家,以后考试谁写错了,老师可是要生气哦!
兵家:春秋晚期的孙武。《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和金庸小说中的《武穆遗书》可是又异曲同工之处,这里老师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一个东西,以后谁知道了可以告诉老师哦,老师虚心求教。
孙膑 继承并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反对空谈仁义,提出了“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与战国争雄的形势相适应。
现在我们可以把书翻到46面,回顾书卷里的问题,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学生自己先回答,老师总结)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概括起来是以下几点因素:
其一,政治因素。当时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诸侯国林立纷争。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这便给百家争鸣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术氛围。
其二,经济因素。当时经济有了极大发展,这使得有某些人成为有闲阶层,有时间从事自己的学术活动。
其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
其四,文化因素。当时“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其结果是打破“学在官府”的局面,使原来有贵族垄断的文化学术向社会下层扩散,下移于民间(这种历史现象被称为“文化下移”),致使“私学勃兴”。
其五,学术自由因素。各学术团体于政治权势是相对于独立的。他们虽从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利益出发,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但是他们并非政治附庸,依附于某个政治权势集团,而是“用我则留,不用我则去”。
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这也是促成百家争鸣的另一重要因素。
既然有原因必然就有影响,那大家觉得影响是什么啊?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没有当时的“百家争鸣”,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就不会五彩缤纷。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儒家思想就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课后练习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第三篇:历史教案
历史教案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朝代名
一、目标
1,对中国古代朝代名有大致印象
2,熟记中国古代朝代名
3,基本掌握了解中国古代朝代名及历史大事
二、过程
1,引入 武侠剧 古装片
大家有没有看过西游记(作为冷场的提示)啊?~~那大家还记得西游记里面那位皇帝是叫什 么名字吗?(唐太宗)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西游记里面所说的唐僧和唐太宗是出自哪个朝代 的呢?(唐朝)好~~除了唐朝以外中国古代还有哪些朝代呢??那你们喜欢哪个朝代呢?
三国演义 东汉末年
红楼梦 清朝
水浒传 北宋
倚天屠龙记 明朝
天龙八部 北宋末年
射雕英雄传 神雕侠女 南宋
笑傲江湖 明清之间
鹿鼎记 清朝 好~这些都是历史朝代,那么除了这些朝代,大家还听说过别的朝代么?
2,列出朝代名
黄帝 炎黄子孙
尧舜禹(大禹治水:变堵为疏,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提醒同学们要抵抗网吧诱惑)
夏(4000 多年前 有了历法 又叫夏历 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复习月亮运行周期}制定 又叫阴 历 也就是现在的农历)
商(封神榜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妲己 哪吒 二郎神)
周(西周和东周(春秋和战国))卧薪尝胆
百家争鸣 孔子 儒家
秦(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统治中国的“皇帝”,兵马俑,万里长城)
汉:(西汉和东汉)项羽和刘邦打架,然后刘邦打赢了,刘邦就做了皇帝,建立汉朝
三国:提问 大家都知道哪些三国时代的人物啊? 三顾茅庐 乐不思蜀 过五关斩六将
两晋:王羲之 墨池
南北朝:提问:知道圆周率么?知道几位?祖冲之 数学家
隋:隋唐英雄传
唐朝:唐诗 大家都认识什么唐代的诗人呢??(小白,小甫)
五代十国: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朝:宋词
元:元曲
明:郑和下西洋
清:甄嬛传
3,记忆口诀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朝代至此完。
第四篇:历史教案
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教学目标
1、掌握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和两个阶段及其特征,五四运动取得的结果和意义。
2、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的过程,掌握中共一大的内容并分析其缺陷。
3、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学会归纳课文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4、通过学习本课,是学生学会从图片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本文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之一的开端,五四青年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是及其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6、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教学重点
1、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教学难点
1、五四精神。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合作探究法、交流答疑法、启发引导法、对比讨论法、情境再现法、设问法、讲述法、观察图片史料法、归纳小结等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自制多媒体教学课件、自制图文卡片、远程资源图文资料等。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多媒体展示】第九课《新文化运动》的复习提纲。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地点? 生:1919年,上海
师: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和旗帜是/ 生:《青年杂志》的创办,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师: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生: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师:它的基本内容有?
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宣传马克思主义。
师:同学们都回答得很好,看来你们下去是认真复习过的,老师希望你们能够一直保持这个好的学习习惯。
二、导入新课
师:在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840年到1949年,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分界点是1919年五四运动。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大区别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的革命。
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学习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期间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比如: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等。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来学习《五四运动和中共的成立》。【板书】第10课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播放】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多媒体展示】歌词: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
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
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
师:《中国共青团团歌》中的“‘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同学们知道五四是什么节日吗?为什么要把五月四日作为我国的青年节呢?这都是我们这节课要学到的内容。
【板书】
一、五四爱国运动
师:同学们,请看课本第一段小字内容,从中找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学生看书。
师:好了,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生:在巴黎“和平会议”上帝国主义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并且无理由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完整,但是却过于啰嗦,太长了也不便于同学们记忆。所以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你们讨论出来了吗? 生:(无人回答)
师: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因为帝国主义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等正义要求和无理由将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都是在巴黎和会上发生的,而却都属于外交的一部分。【多媒体展示】《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建表》图表
师:至于山东问题,在近代一直比较敏感。先是德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把山东划分为势力范围,接着英国强租威海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派海陆军两万余人,在山东登陆,侵占山东许多地方。接着,1914年9月,英国派军队1500人在青岛附近崂山登陆。10月底,英日联军发动对青岛的军的进攻,11月攻占青岛。德国驻胶州湾总督华德作为俘虏被押送到日本。这样,德国控制的胶州湾就转到了日本手里。【多媒体展示】《二十一条》的部分内容
师:日本急欲将武装侵略山东的事实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并进一步扩大侵略,1915年初,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中,第一条内容就是要求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特权,并加以扩大。段祺瑞控制北京政府以后,大量向日本借款,以扩充自己的实力。日本成绩提出在山东驻军等侵略要求,段祺瑞政府竟表示“欣然同意”。
同学们,从上面可以看出,一战期间日本出兵山东,造成事实上的占领,并且通过袁世凯、段祺瑞两政府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也参加了对德作战,是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的。【多媒体展示】思考题(略)
师:现在同学们根据上述情况,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二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请大家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
生:(讨论)
师:看来同学们都讨论好了,那我们就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
生: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性质,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之中,经济依旧落后,政治上依旧是专制主义占上风。
师:还有吗?有没有同学要进行补充的?„„好,请A同学起来回答。生:北洋政府推行卖国政策,现实袁世凯答应了“二十一条”,后是段祺瑞对日本在山东驻军要求“欣然同意”。人民群众对政府极为不满。还有就是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又培养了一批先进的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师: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对这个问题稍作解释。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他取得的推翻清朝统治的胜利,证明了列强及其代理人毕竟不能任意的支配中国的命运。这次革命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中国人民思想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辛亥革命也是失败的,因为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为了继续探索新的道路来求得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又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个潮流是生气勃勃的、前进的、革命的,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再有就是日本侵占山东,独霸中国,引起中国人民的不满。因此,当1919年的巴黎和会无视中国的正当要求,决定将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权力转交给日本时,消息已传到国内,激发了各阶层人民的激烈愤怒。以学生为先导的五四运动就如火山爆发一半的开始了。
刚才我们谈的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下面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之一,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生:A:辛亥革命后,中国仍然没有摆脱贫穷和落后,国力还很衰弱。
B: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综合国力依然很弱。
C:北洋政府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
师:确实是这样,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没有大的进步,综合国力依然很弱。所以依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关于五四运动的内容看一下,然后填屏幕上的空。【多媒体展示】
一、五四爱国运动
导火线: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 ※爆发:(第一阶段)
时间: 年 月 日
中心:
口号: 主力: 领导者:、师:看完了吗? 生:看完了。师:那就请大家一起来说一说答案是?
生:时间是1919年5月4日,中心是北京,口号是外争主权,内出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主力是学生,领导者是陈独秀和李大钊。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但在这我要补充一点,【多媒体展示】“还我青岛”的图片
师:请同学们看到平幕上的图片,这图片上写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这一句也是五四运动的斗争口号。那么这幅图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
生:愿为收回国家领土,不怕牺牲、斗争到底。
师:对,这幅图反映了学生积极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具有为收回青岛主权而不怕牺牲、斗争到底的爱国精神。
接下来我们看五四运动的发展和最终结果如何? 【多媒体展示】※发展(第二阶段)
时间:1919年 月后
中心: 主力: 阶级()
结果: 释放 学生;罢免 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 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
师: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问题来回答。
生:先从北京开始,六月初转到上海
师:也就是说,第二阶段是从1919年6月开始的,中心在上海。那么主力是?
生:工人
师:取得的成绩或者说结果是?
生: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板书】发展:5月4日 → 6月初
(中心:北京)(中心:上海)
(主力:学生)(主力:工人)【多媒体展示】《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的图片
师:同学们,从这幅图片中能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的爱国压力,释放被捕学生。
师:它证明北洋军阀政府曾经镇压学生运动;但是,北洋政府迫于人民的压力,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五四爱国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被捕学生返校受到热烈欢迎,说明五四爱国运动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和拥护;被捕学生敢于斗争的爱国行为值得炎黄子孙为之自豪和骄傲。【多媒体展示】“五四”传单
师:请问从这段材料中体现出来的五四精神,你认为是什么? 生:A:忧国忧民 B:不屈不饶 C:乐于奉献 D:敢于斗争
E:团结、奋发、向上
„„ 【播放】五四运动爆发视频片段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爱国青年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示威游行。)师:让我们回到92年前的5月4日,加入这个行列吧!”
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师:五四爱国青年为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的利益,游行、罢课;其行为是忧国忧民;他们声张正义,不屈服于北洋军阀政府和列强势力,坚持斗争,不惧入狱,其行为是不屈不饶;他们勇当先锋,担当重任,敢于与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势力斗争到底;其行为是敢于斗争;他们磊落光明,义愤填膺,反帝反封,救国救民,报效国家的伟大壮举是乐于奉献。
五四青年的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
【多媒体展示】五四运动的有关材料
师:现在请同学们联系材料根据所学内容,分析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生:五四运动师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师:(拍手)很正确,但在这我还是要强调一点,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也就是说,五四运动的性质包含在其历史意义之中,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正的明白了,那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生: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师:意义是?
生: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促使了人们的觉醒,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的开端。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在谈到五四运动的意义时提到,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那么,除了五四运动以外,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的条件还有哪些?它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它的诞生有什么意义?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具体内容。
先请同学们看书,思考中共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板书】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多媒体展示】思考题
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那么,它成立的阶级条件应是什么?
生: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师:中共作为一个政党,他有自己的指导思想。那么请问,他成立的思想基础应是什么?结合五四运动的意义回答。
生: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师:中共成立由一个过程,请问他成立的组织条件和干部条件是怎样具备的?也就是问中共成立的前期准备有哪些?
生:1920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先后在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的成立准备了条件。【多媒体展示】阶级条件:工人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发展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
组织条件: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师:在上面三个条件都具备以后,共产党的成立就是自然而然、顺理成章的事了。
【板书】
2、中共一大
师:请同学们看有关中共一大的内容,找出相关信息。【学生看书】
【多媒体展示】
二、中共一大
时间: 年 月
地点:上海,后改在 的一只游船上
代表: 等13人,共产国际代表也出席了会议。
内容:
1、通过了党的纲领:①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2、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 为中央局书记。
师:现在请同学们填一下屏幕上的空。时间是? 生:1921年7月 师:地点? 生:上海 师:代表?
生: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师:内容是?
生: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选举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选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师:真聪明,你们都是一百分,大家都是全对。【多媒体展示】《参加中共一大的正式代表》的表格和共产党在早期组织的分布图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然后思考:陈独秀没有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学生讨论】
生:A:陈独秀率先发动了新文化运动,在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是主要代表人物。
B:在五四运动中,陈独秀是主要领导人之一,影响深远。
C:陈独秀在上海创建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
师:不错,原因是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爱国运动中的巨大影响,并且他是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发起者之一。【多媒体展示】“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
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原因是什么? 生:消息泄露
师:接下来我们对中共一大的内容做一个简单分析,以加深大家的影响。
第一,大会通过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一点上来看,一方面确定了党的远期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对党成立后第一个奋斗目标的实现又不符合当时的国情。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由于中国革命的敌人力量是强大的,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阶段,民族资产阶级是团结的对象而不是革命的队象。如果把资产阶级也当做敌人,无疑会增加革命的难度。从这一点上来看,一大是有局限性的。
第二,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如果不解决农民问题,革命就不会成功。因此,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忽视农民问题。同学们弄清楚了吗?
生:弄清楚了。
师:载着我们分析了中共一大的局限性,那么这些局限性在什么时候被突破呢?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中共二大的召开。【板书】
3、中共二大 【学生看书】
师:看了中共二大的内容,那么中共二大的民主纲领是如何制定出来的? 生:大会在分析国情的基础上,重申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现阶段即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建立民主共和国。
师:民主纲领的制定有什么意义? 生:这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的方向。
师:最后,根据一大和二大的内容,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板书】
4、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
师:同学们看到书上的最后一段大字内容了吗?这就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它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复习总结
【多媒体展示】复习提纲
师:现在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我们利用最后的这点时间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首先,是五四爱国运动,在五四爱国运动中同学们要掌握的有:导火线,两个阶段的时间、中心、主力、口号或要求,还有五四运动的结果和意义。其次是中共的诞生,需要掌握的有:中共一大的内容和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共一大的内容包括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与者等。这些都是本节课必须掌握的重点,希望同学们下去后利用课余时间认真记忆。
四、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的作业书上的练一练和动脑筋,这两道题做到作业本上。还有就是练习册。作业明天下午午自习后交。
【板书设计】第10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爱国运动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条件
2、中共一大
3、中共二大
4、历史意义
第五篇:历史教案[定稿]
教学目标
1.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列强对中国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贩卖华工;列强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进行早期资本输出。
2.通过分析列强攫取中国的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入侵的状况;通过分析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的经济侵略活动,使学生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进程。
3.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增强学生对外国侵略者的憎恨,培养和激发他们发奋图强、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建议 本节教材地位分析
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势力逐渐侵入中国,终于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近代中国,海关主权是列强侵夺的首要目标。在西方列强迫使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几乎大部分条款都与侵夺我国关税自主权及海关行政管理权有关。中国海关主权的丧失,使中国经济大门的钥匙揣在了帝国主义的袋子里。列强借此加快了对华的商品输出,并且开始对华资本输出。教材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①通过对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能够学会综合考察、全面认识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②通过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手段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而且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提供了思维素材。重点分析
①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是重点。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成为世界上关税最低的国家,大大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资源。学习这一内容,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本节的内容,又进而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是重点。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等方式,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使中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以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重点突破方案
①关于“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建议教师首先简单介绍海关和海关关税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然后提问学生列强夺取中国海关的三个步骤,最后与学生分析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后果及英国占优势的原因。
②关于“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学生,这一时期西方列强以倾销商品、掠夺原材料、走私鸦片为主要方式对华经济侵略的原因,以便使学生掌握工业革命的后果。然后提问学生,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商品输出开局不利的原因,以便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最后提问学生,1865年中国第一次出现外贸逆差说明了什么,使学生认识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重大后果。难点分析
外国商品摧垮中国的自然经济,打开中国市场是难点,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未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难点突破方案
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认识和分析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情况。
课内探究活动的设计
关于“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和“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参见“重点突破方案”;关于“早期的资本输出”,建议教师首先向学生解释清楚什么是“资本输出”,然后提问学生“列强”进行“早期资本输出”的手段都有哪些?再想一想,这些手段会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第四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重点:①“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②“列强在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难点:一些基本概念的如“洋行”等的理解。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分析为主的综合法 教学过程 :
首先提问学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有哪些?”引入本课主题。
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教师首先介绍背景:19世纪中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是多方面的。因为海关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所以,在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关税协议后,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就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目标。然后请学生看书整理具体过程中的三个阶段。最后请学生分析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影响都有哪些?为什么英国在这场争夺中占有优势?
“学生看书整理具体过程”和“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影响”两个问题比较容易;而“英国在这场争夺中占有优势”的原因则需要学生从初三所学过的《世界历史》中去寻找答案,教师可以适当点题说明应该从英国最早完成工业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方面考虑。
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要讲清三个问题:走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关于走私鸦片,照教材讲即可。关于倾销商品,要强调外国商品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开始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以后,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才逐步实现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关于“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答出下述特权:如海关管理权、内河航行权、内地通商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关于掠夺原料,要提问学生,外商如何收购中国土特产品?最后启发学生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经济侵略活动的重要影响是什么?使学生认识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已经被打开,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三、贩卖华工
教师根据教材讲授就可以了,主要是揭露殖民主义者的罪行,让学生知道贩卖华工跟奴隶贸易一样残酷。
四、早期的资本输出
教师在介绍“资本输出”的定义后,应该直接提问学生,早期资本输出的手段有哪些?影响是什么?
前一个问题,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在学生回答完整后,教师简单介绍“洋行”的概念。然后再要求学生回答后一个问题,注意这一个问题不要求学生回答完整(后面的章节还会详细讲到)。小结(略)教学设计思想:
①通过学生看书整理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具体过程中的三个阶段,通过引导他们分析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以及英国在这场争夺中占有优势的原因;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早期资本输出的手段和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通过教师对于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背景的介绍,“资本输出”和“洋行”等概念的解释和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设计 第四节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势力的入侵
一、列强攫取中国海关管理权 1.从关税协定到海关总税务司 2.英人赫德掌握海关大权
二、列强对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1.鸦片走私更加猖狂 2.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倾销商品 3.压低价格收购原料
三、贩卖华工
四、早期的资本输出 1.办洋行 2.开银行 3.经营轮船公司 4.设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