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课题分类及选题指引-智慧教育智慧校园(共)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
“十三五”规划科研课题分类及选题指南 附件2:
科题立项选题,也是对课题本身及学校实际情况加以研究的过程。除申报指南所列课题,申报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技术处理和适当变通。限于数量,本课题申报指南除个别特色题目外,均未对教学领域进行学科细化。申报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名称的表述中自行嵌入学科化或个性化字样,对其进行加工改造。例如“课堂教学创意与教学策略创新研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改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意研究”、“小学作文活动课堂教学策略创新研究”等多种多样的研究选题,藉以强调申报单位特定的研究角度,从而使子课题研究更加具体化和更具可操作性。
一、重点课题
1、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及发展战略研究
2、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研究
3、智慧教育助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
4、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与区域协作研究
5、教育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关系研究
6、区域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7、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
8、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研究
9、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机制与实施策略研究
10、智慧校园建设与学校教育现代化研究
11、市级教育云平台建设及资源共享应用研究
12、区域智慧校园建设模式研究
13、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研究
14、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15、微课、翻转课堂的开发、管理与应用模式研究
16、“智慧云课堂”应用平台的建构与应用研究
17、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研究
18、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19、智慧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20、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
21、促进教育变革的智慧学习环境研究
22、智慧教育环境下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研究
23、MOOC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24、新媒体在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25、教育云对教育均衡的促进作用研究
26、网络互动教学及其环境研究
27、移动校园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28、移动互联时代的微校园建设与运营
29、基于“微校”平台的移动学习研究 30、信息技术环境下家校教育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31、基于数字化平台下的校园办公管理研究
32、以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校园的研究
33、义务教育阶段创客教育研究
34、区域中小学校教育技术装备建设专业化研究
35、校企联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36、智慧校园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与运营管理
37、基于移动互联的教师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管理 模式的研究
38、中外智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
39、“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在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效果研究
二、独立课题
40、基础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41、教育信息化促进课程改革的创新研究
42、区域信息化教育环境的创新应用
43、智慧校园环境下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应用研究
44、区域性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45、智慧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46、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运用研究
47、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实施方法研究
48、智慧校园创新应用模式研究
49、基于外语特色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 50、区域、学校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提升策略研究
51、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调查研究
52、小学信息技术微课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
53、利用微课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54、小学语文、数学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55、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
56、高中生物微课的开发与应用
57、专题学习微课、同步教材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
58、微课学习应用平台的研发及应用模式研究
59、中小学“微课”教学资源的应用实践研究 60、初中学校微课程资源的开发、管理与应用研究 61、区域微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 62、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育应用研究 63、翻转课堂的设计模式与应用效果研究 64、“翻转课堂”在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 65、中小学翻转课堂实践模式与案例研究 66、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语文课的应用研究 67、信息技术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的有效途径研究
68、校企联合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69、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途径与模式研究 70、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研究 71、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方法与
策略研究
72、信息化环境下个性化学习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73、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74、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生学业测量与评估研究 75、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76、信息化环境下教育管理者领导力的实践与研究 77、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提升课堂效率的研究 78、个性化智能教学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 79、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研究 80、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研究
81、网络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82、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的实证研究 83、借助信息技术提升班主任教师多元技能的实践研究
84、小学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策略研究 85、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有效转化策略研究 86、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87、基于现代智慧课堂环境下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88、中小学云课堂教学应用策略研究
89、数字教育资源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90、基于网络环境下电子备课在中小学的有效应用研究
91、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及其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
92、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93、利用信息技术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模式与效果研究 9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评价研究 95、多媒体技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 96、信息技术环境下主题班会课的研究
97、信息技术与小学各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98、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 99、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拓展式阅读教学的研究 100、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101、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德育课程研究 102、信息技术课程与德育的融合 10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研究
104、信息技术环境下加强校园德育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05、利用网络学习空间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研究
106、中小学德育视频资源建设及应用研究 107、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108、信息技术支持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研究 109、“数字化”背景下学校、家庭、社区协同教育的策略研究
110、家校合作构建学生成长“网档” 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发展
111、信息化环境下家校协同发展教学模式的构建 112、利用电子书包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与成效研究 113、电子书包的推进模式与策略研究 114、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115、基于电子书包的教学案例研究 116、电子书包或其它终端学习产品应用研究 117、基于“电子书包” 的校本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
118、电子书包研发与家校协同教育模式研究 119、移动校园构建的研究与实践
120、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资源开发及应用研究 121、基于移动学习终端的一对一数字化学习研究 122、基于无线互联网的移动学习模式与策略研究 123、基于智慧教室环境的互动教学研究 124、智慧教室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125、在“智慧教室”环境中教学模式的研究 126、云计算环境下多媒体教室一体化构建研究 127、创客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128、创客教育促进学习变革研究
129、利用小学社团活动,开展创客教育的实践研究 130、基于互联网+开展中小学创客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131、中小学科技教学活动中创客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应用策略研究
132、信息技术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 133、基于网络的教师“校本培训”研究
134、信息技术环境下农村小学差异化教学策略研究 135、农村高中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融合的实践研究 136、校外教育管理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137、中小学机器人教育应用研究
138、交互式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9、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 140、网络环境下课堂作业管理与评价研究 141、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案例研究 142、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研究
第二篇:智慧校园
摘 要: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智慧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处于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过渡期,数字校园已初步完成了教育信息大跨越,高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整合也已初步实现。但大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仍处于完善与发展阶段,在对用户的服务上,存在着支撑能力较弱、缺乏深入的应用融合等弊端,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分享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高校信息化发展。针对以上弊端,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活力与转机。该文对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智慧校园在高校师生及教职员工的校园学习与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展望智慧校园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 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摘 要: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智慧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处于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过渡期,数字校园已初步完成了教育信息大跨越,高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整合也已初步实现。但大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仍处于完善与发展阶段,在对用户的服务上,存在着支撑能力较弱、缺乏深入的应用融合等弊端,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分享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高校信息化发展。针对以上弊端,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活力与转机。该文对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智慧校园在高校师生及教职员工的校园学习与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展望智慧校园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 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一)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二)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三)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四)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二、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一)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三、结束语
伴行3618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第三篇: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心得体会
2016年9月,江西省上饶县石人乡小学全校教职工进行了重要的培训——《智慧校园》,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培训实验学校,尤其是石人乡小学,他是贫困山区的农村小学,能赢得这次培训实验机会,是我们石人乡小学师生的荣幸。这次培训实验以信息化时代的资源建设与教学创新,以其渊博及国际领先的信息化教育理念解开了智慧校园建设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谜团,将翻转课堂、魔课、微课等最新教学理论,围绕着数字校园网络规划与建设、平安校园规划与建设、数字校园建设与运用等方面,为我们石人乡小学今后的学校信息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卓有价值的依据。
在学习中,老师们认真记笔记。通过培训,老师们饱餐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一线教学领域综合运用的大餐;通过培训,丰富了老师们信息化教学理念与素养,使得我们的眼界得以开阔,理念得到提升,认识得到提高;通过培训,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智慧课堂的魅力,既可以让学生实现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又可以让老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动态教学,整个课堂充满温馨而又富有趣味。总之,这次《智慧校园》培训实验带给我们的触动是深刻的,收获是卓著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在今后各自的工作岗位中,我们将以先进的理念为引领,积极投身到数字化校园建设和信息化教学实践中去,做数字化校园资源建设的先行者、实践者和引领者,为我们石人乡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石人乡棉岗小学 领悟者:胡权
2016年10月10日夜
第四篇:智慧教育
智慧教育
我国教育信息化正由初步应用融合阶段向着全面融合创新阶段过渡,无论从国家地区的宏观层面、学校组织中观层面,还是学习者个体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都是一个平衡多方关系、创新应用发展、追求卓越智慧的过程。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也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阶段。本文拟对智慧教育、智慧环境、智慧学习的基本关系进行梳理,并提出智慧教育的理解图式。分析认为,智慧教育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需要以智慧学习环境为技术支撑、以智慧教学法为催化促导、以智慧学习为根本基石。智力强调认知、推理、决策和问题解决能力,它主张一种较为纯粹的理性思维能力。智慧则更加强调(默会)知识、智力、创造力的综合运用以及心智运算向外部实践的转换,重视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在学习、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引领作用。
智慧是人类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对智慧的作用更为巨大。因此,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信息技术在学习环境创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非传统的班级授课环境所能企及。
“智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事物认知的识见,二是对事物施为的能力,而这种识见和能力均具有创新的特点。因此,本文所指的智慧教育专指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为发展学生智慧能力的教育。
我们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从而提升成才期望,即培养具有高智能(High-Intelligence)和创造力(Productivity)的人,利用适当的技术智慧地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不断地创造制品和价值,实现对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灵巧机敏的适应、塑造和选择。因此,发展学习者的智慧是智慧环境、智慧教学和智慧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
对于推进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事件当属IBM 的智慧地球战略。2008 年,时任IBM 首席执行官的彭明盛(S.J.Palmisano)在所作的报告———《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中首次提出了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的概念。“智慧地球”表达了IBM 对于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构建这个新的世界运行模型的一个美好愿景。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的强力支持,地球上“几乎所有东西———任何物理对象、过程或者系统———都 可 以 被 感 知 化、互 联 化 和 智 慧 化(Instrumented,Interconnected and Infused with Intelligence)。”人类世界也随之转变,正朝着更小、更平、更智慧的方向演进。“智慧地球”思想渗透到不同领域中,不断催生出许多新的概念,如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水资源、智慧电网、智慧教育等。IBM 认为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为:学生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和资源的全球整合以及教育在 21世纪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利用智能化技术(灵巧技术)构建智能化环境,让师生施展灵巧的教与学方法,使其由不能变为可能,由小能变为大能,从而培养具有良好价值取向、较高思维品质和较强施为能力的人才。
智慧具有“双重词性”,既可充当动词(学习作为运用智慧的过程),也含有名词的含义(智慧作为学习的一种结果),即智慧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智慧教育的基本假设是:以先进的、适宜的信息技术作为基本支持,设计开发各种新型的、能适应各种特定的学习/教学需求的智慧学习环境,利用计算系统或其他智慧设备分担大量繁琐的、机械的、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者将更多心理资源(如注意力、工作记忆、动机系统)投入到更为复杂、更有价值、更需智慧的学习任务中,有利于发展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能力、平衡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学习方式创新、保障机制创新等方面。这一系列重大创新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恰当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源引起学与教的方式的深层变革,为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条件,智慧教育已然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最新追求。
智慧教育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强调学习是一个充满张力和平衡的过程,揭示了“教育要为学习者的智慧发展服务”的深刻内涵。
置身于智慧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借助智慧终端,通过无缝接入方式访问互联网络,快捷提取所需的知识信息,选择适宜的网络服务,将有限的注意力和心理资源投入到更需要它们的复杂的和高价值负载的学习任务之中,直接参与问题定义、形成方案和行动实践的过程,不断发展学习者应变复杂情境和问题的智慧能力。
智慧学习环境的首要任务是促进智慧能力发展和智慧行动出现。智慧学习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能够主动感知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动机水平和学习任务等重要信息,将低水平操作、简单记忆等简单的、结构化的、非挑战性任务交由计算机代理,让学习者将更多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复杂的、非结构性、挑战性任务之上。
技术可用于感知周围世界发生了什么,分析有关风险和可能的新信息,提供选择方案以及采取行动。
学习具有显著的情境性、社会性、真实性、建构性、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不同的学习环境与之相适应。
智慧教学法更加强调信息技术在促进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变革,建构文化共享(伦理、责任、价值认同、利益观)的学习共同体,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和实践机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慧教学法主要体现为: 根据特定的教学/学习情境(如问题情境、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风格与偏好、学生人数、施教环境、师生的信息素养、现有设备、服务人员等)的特点和约束条件,教师要善于利用 TPACK 思维框架,保持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法三者的动态平衡,并智慧地、灵活地、富有张力地选择应用恰当的教学法、学科内容以及支持技术,促进学习者智慧学习的发生和智慧行为的涌现。智慧学习旨在通过恰当地利用技术促进智慧学习在学习者身上有效地发生。智慧教育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学会如何利用富有智慧的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实践。慧学习就是要主动灵活地运用适当的技术促进学习者建构意义、合作共赢和创新实践,不断改善优化和适应环境。智慧学习是一种学习者自我指导的以人为本的学习方式,它通过智慧信息技术与学习活动整合让学习者容易访问到资源信息,以支持学习者之间或者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有效交互,同时还需要设计自我指导的学习环境。
首先,智慧学习是对合作学习的实践,并通过合作学习而不是单方面知识的传播,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果,尤其是利用社会网络进行社会学习的理念是智慧学习的关键。其次,它可以有助于形成设计自我导向学习的环境。第三,智慧学习是对非正规学习的实践,打破了日常生活、工作、娱乐和学习之间的壁垒。第四,智慧学习不仅要求“真”,更要求“善”、“美”(目前,国际上所谓的 Smart Learning 似乎对 Wisdom 有所忽视或关注不够),即智慧学习需要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基本事实和客观规律(主观符合客观)、运用知识技能创造符合自己—他人—社会需求的制品(客观符合主观),促进学习者与环境的相互影响、彼此塑造、双向适应(主客体相互符合达到自由的境界)。
智慧教育是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和知识爆炸的产物,是智慧地球战略的延伸。
1)智慧教育环境可以减轻学习者认知负载,从而可以用较多精力在较大的知识粒度上理解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将知识学习上升为本体建构。
(2)智慧教育环境可以拓展学习者的体验深度和广度,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知、情、行聚合水平和综合能力发展。
(3)智慧学习环境可以增强学习者的学习自由度与协作学习水平,从而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和集体智慧发展。
(4)智慧学习环境可以给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学习扶助,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成功期望。
学习的主动性、协作性、创新性、适应性、实践性,要求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自组织能力,这对已经习惯了传统授受主义的学习者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自组织学习要求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要学会自我指导、自我监控、自我协调、自我管理,并在实践中作出正确决策和采取正确行动。
智慧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多种学习路径、多样的教与学方法完成智慧学习,以满足社会及自身的需求。
学习空间
个人学习空间应作为连接虚拟学习环境和个人学习环境的中部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适合自己认知能力及学习风格的学习空间,在教师指导与自主学习中找到一种平衡。
个人学习空间作为网络学习空间的一种特有形式,可以将个性化学习与自主学习恰当结合,利用技术与教学的融合需求,以云平台为资源支撑、学习分析学等新兴技术为依托,旨在为学生提供智慧化学习环境。个人学习空间应具有以下特征: 1.个性化与自主化
个人学习空间毋庸置疑应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学习空间选择恰当的学习资源,在学习空间中学习者可以展现自己的个人风采,根据自己的学习风格选择高质高效的学习路径,充分体现个性化与自主化。2.智能化与服务化
在以新技术为依托的个人学习空间中,智慧学习环境的构建应是个人学习空间的主体特征。在以学习分析学、大数据等技术为基础支撑的学习环境中,可以通过智能化的教学与管理诊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学习策略或方法的调整,让学习者在可感知、智能化、服务化、自适应的学习空间中完成智慧学习。3.开放化与协作化
开放化与协作化是个人学习空间应具有的另一大特征,学习空间应是开放和共享的,通过学习社群、协作性学习等形式使学习者将自己的心得感悟、学习资源与他人交流,促使学习者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其学习经验,使个人学习空间在充分保证学习者个人自主支配控制学习节奏的权利外,又不完全要依赖于学习者个体,有助于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智慧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智能化学习环境的支撑,所以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需注重新技术与先进教学理念的深度融合,应以云平台为基础资源支撑、通过学习分析技术对学习数据的挖掘更好地分析学习效果、选择教学策略与学习路径,以社会性软件构成的学习社区为交流平台,完成协作性个性化学习等。
当前学习过程中需要信息技术破解的主要瓶颈问题即为情境化学习环境的建立,个人学习空间应注重关于问题与任务布置、知识构想与归纳等疑难知识点环境的构建;学习者在智慧教室、自学系统中完成知识的吸收与内化后进行考试,学习分析技术通过对学习者相关学习数据的挖掘,进行学习质量分析,为学生优化学习方式方法提供依据与指引。
智慧教育理念下个人学习空间的构建,无论是对于正式学习还是非正式学习均提供了合适的学习环境,个人学习空间中灵活多变的智慧学习模式可以有效促进学习方式方法的变革,丰富多样的智能化学习资源可以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也可以弥补单一学习环境下资源匮乏的弊端,智能化的交流方式可以实现协作交流、及时反馈,也使得一对一的学习支持服务实现成为可能,对于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具有核心支撑作用。
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通常指整个学校的学习环境,主要研究技术丰富的环境下,如何改造学校的环境,以便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技术丰富的教室项目的目标是研究技术丰富的教室环境和教师专业发展如何推动教室环境的积极变革以促进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方面学习的提升。同时,该项目试图辅助学校实现技术和学习环境的融合,以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个问题解决者、研究者、沟通者和技术专家。改变教学方式
改造课堂环境,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方便接入各种技术和资源;其次由于教师对新技术进入 课堂的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需要给授课教师配备指导老师,以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在技术接入和教师辅导的基础上,授课教师会采用技术增强的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此时往往能收到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最终获得提升。
构建一个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并研究在这种环境中特定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学习
空间要满足“以老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不同需求;结构、通风、采光等设计要有弹性,可根据未来需要随时调整;要能支持个人自学和小组学习等具有操作性的建议。
改变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21世纪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灵活、多变、支持多种教学法的学习空间;未来的学习空间可以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即动机、协作、个性化和灵活;学习空间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支持学生的协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环境,并能根据需求灵活改变空间布局。精心设计的学习空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投入学习。在设计学习空间之时,就应该把学习者考虑进去,这样会让学习者感到自己可以控制环境,进而可以控制自己的学习。研究证明协作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无线网络的技术环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对话、问题解决和信息分享;移动和无线技术使得多样的教学法成为可能,因此灵活性是学习空间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多媒体设备、课桌椅等室内的装备要可移动,室内的温度、声音要可调节等。
学习空间是促进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 特定的学习空间会激发和促进特定的学习活动 ] 大卫·拉德克利夫(David Radcliffe)教授(2008)提出了学习空间设计和评估的教学法—学习空 间—技术(Pedagogy-Space-Technology,简称PST)框 架 [13]。认为在社会信息化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法和学习空间三者之间互相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三者的作用关系。信息技术拓展了学习空间,使学习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空间,还包括虚拟空间;信息技术增强了教学法,使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学习空间可以促进教学法,灵活、丰富的学习空间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也可促进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只有当综合考虑物理和虚拟的学习空间、教学法以及数字技术,才能促成有效学习的发生。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学习空间是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是在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为了实现学习者自主、灵活和投入的学习而开展的研究;在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投入的同时,为今天的学生准备明天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尽快适应。
学习空间设计指的是整个学校空间的设计,包括教室、图书馆、室外学习区域等物理空间的设计,同时也包括学校虚拟空间的设计,可以说学习空间是一个教育机构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整合,目的是适应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促进学生有效、高效和投入地学习。虚拟学习空间建设需要打通各个不同的虚拟平台,实现跨平台的整合,为学习者提供统一友好的界面,让学习者用简单、自然的交互能够深入其中。
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是学习空间建设的目标。以教室为例,高清摄像头、宽带网络和多屏触摸板的配置使得身处不同地区的教师和学生在物理教室环境中实现和面对面效果一样的实时互动,利用混合同步网络课堂实现并超越真实物理课堂的效果,真正实现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融合。
服务于学习者,为其提供智慧学习环境,实现自适应和个性化的学习之外,公共学习空间的学习数据分析还可以为教育机构、教育体系和社会三个层面提供政策决策的参考。
当前学习者是在数字技术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往往被称为“数字土著(Digital Native)”,数字土著一代具有不同于以往学习者的学习特征,他们喜欢与人协作、对技术使用依赖、偏好连接和体验式学习。学习空间的建设要考虑新一代数字土著的群体学习特征,创建能够支持学生彼此协作、便捷接入网络、促进真实学习的环境,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推动自适应和个性化学习。
学习空间建设的目的是为学习者创建虚拟和现实无缝融合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轻松、有效和投入地开展正式和非正式学习。
学习空间是指用于学习的场所,它与教学空间、教学环境、教室等概念的内涵有相似之处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如:(1)学习可以发生在任意场所,既包括教室、实验室等传统意义上的用于教学的场所,还包括图书馆、宿舍、办公室等场所。(2)学习既可以发生在物 理场景中,又可以发生在虚拟场景中,学习空间通过物理场景与虚拟场景的有机耦合来实现对学习的支持。(3)学习空间是以促进学习为目标而构建的,与教学空间、教学环境等概念蕴含着强调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不同,学习空间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丰富学习者的学习经验,学习空间对“教”的支持也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出发点进行设计的。(4)学习空间蕴含着当代主流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它强调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主动学习与协作学习,由此,“主动学习空间”、“协作学习空间”等能够体现这种知识观与学习观的术语频繁地被研究者使用。(5)学习空间蕴含着“信息技术增强”的隐喻,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促进学习者学习所需物理场景和虚拟场景的创设提供了支持与可能。促进学生参与、社会性交互、提升学习效果
按照先进的设计理念科学构建的学习空间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可以促进 学生理解相关概念及掌握基本操作
第五篇:分享教育智慧
选择与坚持
——在清华大学2015年第一次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
话
华大学校长 陈吉宁
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共有1318名同学获得博士、硕士学位。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同学们奋力拼搏完成学业表示祝贺!同时,向悉心指导你们的老师、辛勤培育你们的家人和一路支持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在今天这个场合,给大家讲点什么。大家知道,在过去几次毕业典礼上,我曾经讲过理想、担当、良知、敬畏等这样一些关于价值信念的话题,勉励同学们在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家庭责任的同时,肩负起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类文明进步的时代重任。这既是对同学们提出的一些做人做事方面的希望,也是我自己经历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选择与坚持。前不久,我在台湾访问的时候见到一本书,书名叫《Outliers》,书的内容与去年全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主题很吻合,我就买了下来,在回北京的路上很快读完了。书中讲了很多故事来说明社会环境、机遇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过,我从这些故事中得到了一些新的不同的感受和启示,在此与大家分享。
第一是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不要怨天尤人。这本书讲到加拿大冰球国家队的故事,作者发现在这些国家队选手中有一个规律性现象——他们大部分人都出生在1、2月份,很少有在年底出生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这个冰球运动狂热的国家,教练们会挑选9到10岁的小选手组成“巡回赛小组”,而分组的时间界线恰好是1月1日,换句话说,1月1日到当年12月31日之间出生的球员会被分在一组。对10来岁的孩子来说,几个月的年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那些大月份出生的小孩发育更成熟,更容易在同组竞争中胜出。而一个小选手一旦被选中,他将拥有更好的教练、更出色的队友、参加更多的比赛。久而久之,这些孩子的成绩会越来越好,其中最优秀的一部分人就进入到国家队。大月份出生的运动员从一开始幸运地获得了那些微小的机会,并通过努力逐渐把这些机会累积成自己的优势,最终成为国家队选手。这个规律不仅存在于加拿大冰球运动中,在美国的棒球运动、欧洲的足球运动甚至在学校教育
中也有类似现象。
这告诉我们,每件事情的起步阶段都很重要,不要因为事情小就忽视它,不要因为是刚开始就不认真去做。同学们,你们离开学校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能是积累未来发展优势的那个机会。希望大家迈好这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把自己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洪流中,即使遇到了困难和挫折,也决不要消极悲观、怨天尤人。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体
会。
第二是要长期坚持,全心投入,不要轻易放弃。大家在学校时有不少观看高水平演出的机会。当我们陶醉于婉转悠扬的乐曲时,经常会赞叹演奏者的高超技巧,并可能会将此归功于他们的非凡天赋。《Outliers》这本书却讲了另外一个发现: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专业的学生,他们从5岁左右开始学琴,到20岁时,那些具有成为世界级独奏家潜质的学生都至少练习了10000小时,那些被认为比较优秀的学生累计练习了8000小时,而那些被认为将来只能成为一名音乐辅导老师的学生只练习了4000小时。这就是所谓的“10000小时法则”,如果一个人的技能要达到世界水准,他(她)的练习时间通常需要超过10000小时。这个法则也应验在我们熟知的很多著名人士身上。比如,比尔•盖茨就几乎把自己的青少年时光都用在了计算机程序开发上。从1968年他上七年级开始,到大二退学创办微软公司,这期间盖茨持续编程有7年时间,远远超过10000小时,据说当时世界上有盖茨这样经历的人不超过50个。因此,当1975年个人计算机开始进入家庭时代的黎明时刻,能占据最有利的位置去拥抱第一缕曙光的人,自然非“盖茨”们莫属。前不久,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来清华演讲,我问了他一个问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什么最重要?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不要放弃”。我们的古人也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做一件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你才能从中产生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和洞察,这是一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重要过程。没有这样的积累,即便机会到了你的面前,也很难能把握住。所以,平庸与卓越之间的差别,不在于天赋,而在于长期的坚持、持续的投入。这是我想告诉大家的第二点体会。
我要说的第三点是,要懂得取舍,有所不为,不要被眼前利益所诱惑。去年下半年,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在清华有一个对话活动。当被问到“在过去3年中哪些是你做的最困难的决策”时,库克回答说,最难的是“决定不做什么”。因为苹果公司有太多伟大的、令人兴奋的想法。他又被问到,是不是要从好的想法中选择最好的想法,去掉次好的想法?令人惊讶的是,库克说,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最好的想法,但苹果公司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并努力把它做到极致,其他的都会果断放弃。同学们,人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对优秀的人而言,选择更是人生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你们走向社会,将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诱惑,也会遇到很多的挑战、挫折。每当这时候,你都是在回答与“选择”相关的问题。我希望大家,无论面对机会还是挑战,都能有舍弃的胸怀和勇气,都能从国家利益出发、从大众福祉出发,选择最有价值的事情,专心专注地做下去,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事业中让自己从优秀走向更加优秀。
同学们,刚才我讲的是自己从很多人、很多事中得到的三点感悟。当然,即使大家做到了这三点,也未必一定能获得你所期望的结果。刚才童之磊校友就讲到他从2000年创业至今,所经历的多次挫折和失败。但我相信,只要做到了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勇于舍弃,你们就会从自己的每一次经历中收获对成功与失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时候,世界依然属于你,创造精彩人生的空间依然为你敞开。正如敬爱的朱镕基学长在纪念经管学院建院30周年时,对清华同学们讲的那样,“要大胆地试,不要怕失败;
你们还年轻,失败了也无所谓”。
谢谢大家!
改变,从创新思维开始 ——在2015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上海交通大学
校长 张杰
2015年3月21日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相聚在体育馆,这不禁让我回想起了你们刚到交大的情景。当初,你们从东川路800号的思源门进入校园,来到体育馆报到,你们第一次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校园。你们还记得当初这一段重要的路程走了多少步吗?
求学岁月,一路走来,我们共同收获了许多值得一生珍藏的记忆。我们亲眼目睹了李政道图书馆的拔地而起:也许你们都知道里面珍藏了中国唯一的诺贝尔奖章原件,却很少有人知道,里面还有一座“诺贝尔山”,刻满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未来,在这里被刻上名字的人,可能就在你们中间!你们亲眼见证了致远游泳健身馆的开馆:这所让上海同城高校特别羡慕嫉妒的室内游泳健身馆,虽然,让你们少了去隔壁华师大的借口,却也多了和同学相约的理由!在你们即将告别的时候,承载着你们欢笑和记忆的菁菁堂也将迎来建成后20余年的第一次大修,大修也许会改变了她当初的容颜,却永远改变不了你们定格在这里的青春年华!
你们中有人说过:“这是我所度过的最充实最快乐的岁月,在这里遇到了令我醉心的研究方向,遇到了高山仰止的导师,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更重要的是,我也在不断地遇到崭新的自己,人生若此,何复他求。”求学的过程,你们尝过很多人没尝过的苦,也见过很多人没见过的风景。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提议,咱们为自己一路走来的成长和蜕变鼓掌!
说到蜕变,不仅你们在变,整个时代也在不断改变。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小人书,《科学家谈21世纪》。这本书对我的成长道路有过很大的影响。书中,科学家们构想的无线电话机、袖珍计算机、自动驾驶汽车,在当时都是令人神往,却又遥不可及的梦想。但当我们真正迈入21世纪,书里描绘的未来场景有许多都变成了现实;甚至不少书里没有提到的事物,也正在被不断地创造出来,这一切都源于创新。在这个时代,社会日新月异,改变不断发生,如果我们再来重新认识“创新”,我们会发现:创新不仅是创造发明,创新更是颠覆重构,颠覆固有的思维模式,重构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
我们整个人类的生存与进化追根溯源都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植物,就没有五彩斑斓的自然,更没有我们人类。但你们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人类能够不依靠植物,进行人工光合作用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屏幕上的这幅画。这是一位6岁小女孩心目中的未来。画上的未来加油站里,“树叶”正在通过人工光合作用,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燃料,为汽车“加油”。这不只是一个小女孩的梦想。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的薄膜,可以成功实现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将水转化成氢燃料。同时,我们交大的科学家们也正在通过模仿自然界树叶的生物结构,研制低成本的人工光合作用材料。预计不久,人们将创造出一个安全、高效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届时光合作用将不再是植物的专利,人类的能源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革。我想,当这一天真正到来的时候,加州理工学院的托马斯•罗森鲍姆校长一定会为之倍感骄傲!
创新驱动了整个人类经济社会的变革。200多年前,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00多年前,电力技术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他们都给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巨大变革;同样,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也必将对现有的经济社会和生产生活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在这个时代,许多看似天方夜谭的故事都可以一一实现。在这里,我想和在座的同学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和交大老师有关。我们都有这样的就医经历:看病、拿药,药瓶上统一写着,一天几次,每次几粒。传统的医疗手段,通常是“因病施药”,而不是“因人施药”,这是因为当前的药物不能根据患者个人的特点实现精准配制。对于这个问题,何志明与丁显廷老师,正在进行药物筛选的突破性研究。他们将工程学的控制理论与生物医药的实验手段相结合,引入正反馈回路,革命性地改变了复合药物筛选过程,大幅度地提高了筛选的效率,降低了成本,为实现个性化精准医疗打下了基础。我相信,终有一天,你们看病就医时会出现这样的场景:通过你们上传的个性化信息,医生在最快的时间里筛选出廉价而有效的药物组合,为你们“私人定制”治疗方案。个性化医疗将掀起新的健康革命。
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和在座的大多数同学一样都是90后,但在毕业后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所创立的公司融资近5000万,估值一个亿,成为行业的翘楚。福布斯将他列为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最成功的创业者。这位成功的青年创业家就是我们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届校友齐俊元。在校读书的时候,齐俊元就怀有创业的梦想。最开始,他做过一个项目,没有成功,总结经验时,齐俊元发现公司30几个成员间的协同效率很低,常常因为沟通不到位影响项目进程。于是,他萌生了开发协同软件的想法,一个基于云服务的项目协作平台,Teambition协同软件项目由此诞生。未来会有一天,人们只需通过这样的协同软件,即可在家里和世界各地的团队成员讨论工作,执行工作任务,研发一个项目,甚至打造一架无人机。大家可以畅想一下,这种协同的工作模式不断发展,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改变。毕业择业之际,你不用再为选择跨国工作或是国内就业而纠结。工作场所的界限将被打破,距离将被重新定义。
第三个故事的主人公就坐在你们中间。你们从小有没有过做诗人的梦想,希望有一天能够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优美句子?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时代缺少诗人?在我们今天的会场里,有一位大家所熟知的“明星”毕业生,他就坐在台下。他就是研会微博的“主页君”,媒体与设计学院毕业生马仁义同学。他在去年策划的全球华语大学生短诗大赛轰动一时。“我想变成天边那朵白云/用尽整日晴天/只从左边/移到右边”。《不急》、《过故人庄》这样的诗歌一时成为大家朋友圈中的热点。让微诗歌借助新媒体的力量焕发光彩,诗歌创作的灵感通过阅读和分享不断碰撞,从而点燃人们内心创作的火种,促进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断涌现。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或许也是未来的文化创新的方向。也许将来你们可以期待,几万个满怀创作激情的普通人通过新媒体的平台,不断地进行思维的碰撞和创作的共享,共同写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荷马史诗》与《神曲》。
同学们,这个时代奔跑的速度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只有颠覆性创新,才能引领这个不断加速的时代。在交大读书的岁月里,你们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练就了创新的思维。未来的日子,希望你们都能够不断打破思维的惯性,让创新融入你们的血脉,让创意改变世界的未来!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皎皎白驹,在彼空谷”。转眼又到了送别的季节。今天,你们即将从交大开始远行,你们也将走完体育馆到思源门的最后一段旅程。我要回到这次讲演的开头:你们知道这段路究竟有多少步吗?
电院的许经纬同学在这里告诉大家答案。他说:“我从新体育馆走到拖鞋门要2046步,以往觉得交大校园走也走不完,如今却希望这段路再长一点。这是关乎回忆的一段路,是浸染责任、感恩、激情与梦想的一段路。我想我会慢慢地走、认真地走。这段路如此,走出校门,依然如此。”
你们不愿将就着与交大道别!你们说“凡风儿吹不散的往事,让她沉淀到心底;凡时光解不开的情谊,后会有期时再叙„„”——我想对你们说“吹不散的不仅是往事,还有我们的理想;解不开的不仅是情谊,还有我们的约定”——无论今后你们散落在哪里,交大永远在这里等你!
心中有梦,风雨前行——王恩哥校长在2013年研究生毕业典礼
日期: 2013-07-11 信息来源: 新闻中心
今天,同学们即将告别母校,迈上人生新的征程。看到身着毕业礼服、信心满满的你们豪。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你们,表示最热们的父母、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以及关心和支持你们成长的每一位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对于今年毕业的研究生,我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四年前我曾担任研究生院院长,和同都很出色、很活跃,也很辛苦、很坚定。我知道,你们常为了得到更准确的实验数据而通宵学位论文而闭关静思;我也知道,你们不只是爱学习、会读书的“研究僧”,你们也热爱生场奋勇争先,在“十佳歌手”的舞台一展歌喉,也会时不时游走于各大购物网站秒杀淘宝,险排队去买康博斯的鸡腿饭;我还知道,你们不仅在未名BBS上或潜水、或灌水,每日关注也时时关心母校点点滴滴的发展,常给校长信箱写信建言献策。在燕园生活的尾声,你们通考验,也经历了今年就业市场最为严峻的挑战。湖山为铭,燕园是证。这些为大家所共同拥未来岁月的风雨洗礼而更加清晰、更加深刻。今天这场庄重而又意味深长的仪式,是母校为别。此时此刻,我想告诉大家:2013届全体研究生同学们,祝贺你们!昨天,我和本科毕业生谈了自己对青春和梦想的一点感悟。今天,我想同研究生同学交流一些对事业与人考。在这里,我先和大家分享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叫“奋进”。
从今天起,同学们将背上行囊,离开燕园,奔赴人生的下一站。而在1987年的今天,有一位你们的师兄放弃了留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机会,选择到湖南的一个贫困县扎根。他就是北大建国以来第一位村官——吴奇修大学习期间,吴奇修跟着老师到各地开展农村经济调查。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被沿海地区和贫困地的巨大差距深深触动了。他说:“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我们学了这些知识后,能不能为这些最需要得到帮民做些什么呢?”回到基层工作后,一些猜疑和非议随之而来。有人说,是不是成绩不好,被发配回来了?还是不是读书读傻了?吴奇修既不争辩,也不解释,踏踏实实埋头苦干。他一直在农村扶贫帮困,后来又到偏僻南部山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团结带领村民艰苦创业,在7年时间里使贫困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全省小康示全国文明村。
在北大,像吴奇修这样的校友还有很多。我建议大家读读他们的事迹,从中可以感触到一代代北大人青春时代脉搏。今年,北大又有330位博士和硕士毕业生选择到西部和基层建功立业,学校对此十分欣慰。在未来里,母校会一直关注大家、支持大家、帮助大家!只有奋进的青春,只有沉潜到深处的青春,才能经得起时间最终放出夺目的光芒!
第二个故事叫“坚持”。
前不久,在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联合举办的2013“数学发展前沿”研讨会上,一位默默无闻20北大校友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高度关注。他,就是北大数学系1978级校友张益唐。怀着破解尖端难题的梦想博士论文中探讨了代数几何领域最难攻破的“雅可比猜想”。为此,他耗费了多年心血,却因博士论文未能发业后找不到工作。他一度做过临时会计、餐馆帮手和送外卖的服务员,后来在北大校友的帮助下,在一所大学份非固定编制的助教工作。在现实社会中,张益唐校友的境况在一般人看来无疑是失败,甚至是潦倒。但他自不以为意,在为生计奔波劳碌的同时,依然执着地思考那个让他着迷的数学问题。如今,张益唐因为对解决“数猜想”这一世纪难题作出了突破性贡献而一举成名,但他的内心仍如过去一样淡定。他说:“我的心很平静大关心金钱和荣誉,我喜欢静下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和张益唐一样,俞敏洪、李彦宏等众多优秀校友都在历经创业艰辛之后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未来追逐梦生道路上,同学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未曾想到的困难,遭遇很多无法预料的羁绊,甚至忍受很多难以忍受的痛苦办?想想张益唐校友的故事。要淡定,要坚持。就如《中国合伙人》里面所说,“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只有坚定梦想,才能坦然面对甚至懂得享受你所遇到的艰难困苦。
第三个故事是“奉献”。
上世纪60年代,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先后研制成功。举国振奋,举世震惊。这一伟大成就的取得离们的校友、“两弹元勋”邓稼先十余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辛劳。在人迹罕至的西北边陲从事如此艰苦卓绝的事业有一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我时常在想,是什么,支撑着邓稼先度过了一场又一场风沙呼啸、见证了一次生离死别,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从回忆邓稼先的文章中,我读到了一个细节:在一次地下试验前的检某个关键的信号突然测不到了,危险性极大,人们纷纷劝邓稼先回去,但他严肃地拒绝道:“不,这里就是战不能走!”
往往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格。邓稼先这种大无畏的精神背后,饱含着一代科学大家的怀和奉献精神。之后,邓稼先的挚友杨振宁先生在纪念他的文章里动情地写下这样一段话,“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如果他再次选择人生的话,仍会走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每当读到这段文字时,我的内心都非常激动。同学们,我丝毫不怀疑,你们将来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光环、掌声,但那是否就是你们人生的终极意义?想想邓稼先,想想无数舍弃“小我”而换来“大我”的北大先贤!世,不要问自己从这个世界带走了什么,而要问自己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奉献”的人生,远比“拥有”更广阔、更精彩!
奋进、坚持、奉献,这既是人生的三个阶段,也是人生的三重境界。只有激情奋进的青春,只有坚持不懈只有无私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回忆。今天,我把这三个词送给大家,希望它们能同学们未来事业与人生的左右,我也更期待你们能以自己的经历,为这三个词增添新的注脚!
同学们,母校的梦想、老师们的梦想,是为国家和民族培育最优秀的人才,期待着北大的学子,能以更加胸怀和包容的精神,成为伟大时代宏伟事业的缔造者和推动者!临行之际,作为校长,我想把自己很喜欢的三给大家,作为毕业的礼物。
第一句——“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林则徐语)
人生如登山,如远航。跋山涉水,极限莫过于登顶珠穆朗玛和完成环球航行。就在过去一年,我校黄怒波2010、2011年两次登顶珠峰后,第三次问鼎世界之巅;而我们另一位校友郭川历经海上近138天、超过2160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世界纪录。最近我曾与两人分别交谈,他们给我留个共同的印象:那就是拥有高远的目标,以及对于目标显露出的坚定意志与执着追求。怒波登峰,郭川争流。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完成如此壮举,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巅峰和彼岸。攀登与航行的不在于前进的速度,而在于旅途之中排除万难,持之以恒,不断战胜精神世界和体力极限的一次次自我超越。只要不断向自己内心的巅峰前进,不管行至何处,这种人生必将是充满意义的人生,充满乐趣的人生!
第二句——“高怀见物理,和气得天真”。
这十个字,是两年前这个季节2011届物理学院本科毕业生送给我——他们时任院长的礼物。同学们告诉们费了好大的心思想给我一份礼物作为留念。他们想象我的样子,就写下了这句话。实在不敢当。但我确实非一直把它挂在办公室里。这短短两句话,何尝不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参照。只有虚怀若谷、凝神静思,才能洞察真理;只有心平气和、淡泊明志,才能领悟天地的精髓。走出校园,同学们将面临一个复杂的社会,梦想的“往往一时敌不过现实的“骨感”。棱角也许会被磨平,梦想也许会遇到羁绊,但学生时代的朝气、淳朴、率真能丢弃。希望大家常抱赤子之心、永怀光明大意,看待名利“淡如秋水”,对待他人“和若春风”;也希望大不惊,百折不挠,不计较一时的得失,“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最后一句是《道德经》里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梦想。你们可能梦想着能有一个好offer,能早一点发一篇核心章,能遇到一个心爱的伴侣,或者能在北京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买上一套房。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人的一生有宏大追求,也要有细微事务,再伟大的人,也要过日子。不扫一屋者,何以扫天下?作为校长,我现在每天醒自己想些小事,最好做一两件具体的事,这样的一天我才会感到踏实。我坚信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道理:积小积少成多。同时,我们也要牢记生命中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民族国家的责任,对于天下道义的担当家记住总书记回信中引用的那句欧阳修的名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将志向放得更高一些,眼光放得些,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团队、集体乃至国家的梦想;同时,也要将步子迈得更稳一些,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一滴的努力和进步中,日积月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知道,典礼结束后,同学们还会到校园的各个景点拍照留念。今天,我想为你们推荐一个地方——就在凯原楼西侧的石板路上,镶嵌着7块印有足迹的铜砖,这是法律系77级校友为纪念他们入学30周年而给母校足迹。在这串足迹旁边的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走了很长的路走到这里,又走了很长的路走到今天;我里重新集结,吹响号角,走向明天。”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和所有的老师、学长、在场的以及场外的父母亲人,共同见证了你们人生中最重次成长。从今天开始,从2013年7月10日开始,你们将以北京大学博士、硕士毕业生的身份,开启人生新的请同学们记住,母校将永远站在你们身后,最诚挚地期待着你们,也最无私地支持着你们,盼望你们从此刻出这里出发,一步步走向成功,创造辉煌,成为北大明天新的骄傲!
同学们,母校祝福你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