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五里屯小学
沈丽娜
教材解读:
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提出了将一本书读精--”一遍又一遍地读”。作者以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只有选择带一样东西娱乐的假设开始,引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以新鲜的比喻,即反复地读一本书,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来说明选择的理由。然后继续假设,列举了“一遍又一遍地读”的方式和方法,只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地读,就会常读常新,百读不厌。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2、情感目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并受到启示。
3、能力目标: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过程方法: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教学准备:
整理部分读书名言与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难点: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走遍天下书为侣板书设计 · 朋友
家
故地
第一课时
一、课前投入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谈话导课)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二、课上质疑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
三、课中研讨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出示关键句子:“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四、课后实践
通过学习课文,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读自悟过程中,抓住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落。同时,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对话,交流自己读书经历与方法,让学生展示自我阅读的成功,激发学生动脑、动口的表达欲望。读中学写,既整合了教学内容,又体现了扎实的语文实践学习。]
第二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读书明理,读书启智。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热情去拥抱书籍,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不断思考,几番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与书共鸣,读出自我……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感受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3、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4、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课时安排】 2课时。【课前准备】
1、让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把相关的句子制作成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漫谈引入,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在设想中,让学生尽情地说出自己的选择和理由,然后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相机理解“毫不犹豫”的意思,朗读体会。(“毫不犹豫”的意思是一点也不迟疑,很坚决果断。文中指在常人难以作出选择的问题上,自己会坚决地选择一本书,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朗读体会“我”对书的痴爱。)
3、这个“我”是谁?(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有助于拓展思维。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学生自由读课题,教师随机点评:“你的声音真好听!╱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你用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
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怎样与书作伴侣? 与书为侣有什么感受?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读课文前,先琢磨琢磨题目的意思,猜一猜,想一想,是一种很好的读书习惯。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更是一种会学习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老师巡视、倾听、随机点评。)2、反复朗读难读的段落:(教师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老师指导全班同学反复读。在语境中检查字音,纠正字音,识记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读,扫除阅读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通过概括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读书交流,探究体验 1、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现在,让我们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来细细地体会其中的道理。请大家默读课文,用心思考。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全班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书作为自己的伴侣的原因。(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随机点评。)
3、书像她的一个朋友,像一个家,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 ⑴自由练习读。
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反复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全班交流:
你可以抓住一个词、一个句子、一处标点、一段话来谈你的体会和发现。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①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②对比阅读,抓住“?”读出反问的语气感受反问的语气,以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①理解比喻写法的好处:作者把书当作什么?(一个朋友和一个家)②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联系生活畅谈书与“家”、“朋友”的相似之处: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设计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家总让人感到温馨和留恋,而且家每天都回,谁也离不开,作者把书和家相比,表示对书的喜爱犹如爱家一样。读自己喜爱的书,就是回自己温暖的家。另外,作者将书比喻为家,不仅表达了喜爱之情,还说了家从不同角度去看,会发现不同的美,来说明一本书值得反复去读。)
(朋友,是你孤单寂寞时的陪伴,是你伤心难过时的安慰。朋友能给你快乐,给你许多新鲜的东西。谁不愿意与朋友在一起呢。把书当作自己亲密的朋友,足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珍爱。)③作者还把书当作什么?(一个与我同船的人,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感受?(“故地”,老地方,这里指书已读多遍,了解并熟悉;“想去就去”,是说方便,随心所欲,想读就读。随时想去就去,也就是打开自己喜爱的书就开始阅读,那么简单地就开始了故地重游。这个比喻真形象。)⑷朗读体会: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
①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由前面的“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到现在的“就是”“也是”,愈加表达出了作者对书浓郁的情感,对一本书喜爱到百读不厌的程度。
②仿写:书像一个朋友,像一个家;书就是一位朋友,就是一处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正是这些贴切的比喻,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爱书之情,读书之法。其实关于书的比喻有很多,高尔基也曾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你读过这样的句子吗?或者结合你自己的课外收集到的名人名言,也试着用“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也是_____。”来说一说。
读中理解,读中感悟,体验情怀,悟出写法。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或名人名言,仿写中进一步感受爱书之情,明白读书的意义,增强读书的兴趣。4、创设对话情境,师生合作朗读体会作者对书的无限喜爱之情。
采用合作朗读的形式,引导学生读中领悟设问和层层深入的写作方法,深华情感。
四、复习生字,活用新词
1、出示生字“侣、娱、趟、诵、盒、豫、趟、零、编、某”,引导学生识记,交流一些易混易错字的笔画。如“豫”的左边的是“予”不是“矛”,“零”的下边是“令”不是“今”,“某”的上边是“甘”不是“廿”。
2、挑选自己喜欢的字组词后再编个故事或片段、诗歌等。
五、置留问题,布置作业 1、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又是怎样去对待这个书本朋友呢?怎样去阅读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整理自己的读书方法,收集名人读书小故事。另外在书库中选择你曾经很喜欢的一本书,再读一读,看看有没有见到朋友般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刚学过的课文中你自己喜欢的段落。【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书
朋友
伴侣
家
第三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学习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第二课时
激趣读文,深入感悟 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
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 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
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
1.读一读“阅读链接”——《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
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
第四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案例
一、“有效问题”的提出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延伸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九册中的第三课。一上课王老师就利用轻松的谈话导入方式给学生抛出了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让你独自环绕世界旅行,而且只能带一样供自己娱乐的东西,你会选择什么呢?为什么?”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大部分学生提到了“书”,于是老师板书出了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一问题的提出,一方面迅速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一方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埋下了一个伏笔。这一问属于“有效提问”。)
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在学生读完课文之后,王老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作者为什么会把书当作伴侣,他是如何读书的呢?”学生根据刚才读到的课文的内容,纷纷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就像朋友,就像家„„”,“一遍又一遍地读,首先„„然后„„还会„„最后„„”(这个问题的提出,既有助于学生对课文题目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掌握了一种读书方法。这也属于“有效提问”。)
„„
在课文结束时,王老师给学生抛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谈谈你对书的认识及今后该如何地去读书?”学生的回答有浅有深,有简单有复杂,有照本宣科,有发挥想象。(这一问题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通过学习本课,对书的重要性和读书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的基础上提出的,是需要学生经过回顾、思考、想象才能够回答完整,回答合理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的一个平台,效果是不言而语了。)
二、“无效问题”的提出虽然能够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但实质上是在浪费宝贵时间
还以王老师讲授的《走遍天下书为侣》为例,在本课中我觉得有几个问题属于无效提问。其一,师为了给学生解释清楚作者把书比作“朋友”、“家”而提出的问题:“你愿意见到你以前的朋友吗?”,“你会舍弃你熟悉的家吗?”学生的回答是不约而同“愿意”、“非常愿意”,“不会舍弃”、“家怎么能舍弃呢”。这些学生不经大脑思考,脱口就可以回答出的问题,实在属于毫无价值的问题。其二,师在让学生了解作者对书的喜爱和读书方法后,随口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这也是一个不经大脑,附和老师的问话而作出的一个回答。还有“书为什么要一遍一遍地读?”等问题。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要检查昨天的作业,我们要组织学生纪律,我们要进行课前导入,我们还要让学生自己阅读等这都需要时间,如果我们在讲授的过程中,不能把握好知识点,不能提出“有效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是信口开河,张嘴就一个问题,让学生随口回答地在浪费时间,那么这课堂也就不能称之为“课堂”,就应该改为“屠宰场”了,因为它无形中会浇灭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它无时不刻地屠杀着孩子们美好的灵魂和青春。
话虽严重了一点,但这的确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实质上也是一种劳动,课堂上的“有效提问”就是一种“有效劳动”,“无效提问”也就是一种“无效劳动”,“无效劳动”是收获不了成果的。如何才能实施“有效提问”?这需要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巧妙设问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积极回答,并且改掉自己不良的随口发问的习惯,这样,教师的劳动都会成为“有效劳动”,都能收获到丰硕的成果。
所以说“课堂提问应取‘大’而舍‘小’”。
第五篇:走遍天下书为侣教案
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伴侣、娱乐”等词语。
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⒊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_,也是________”。教学重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⒈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⒉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PPT):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毫不犹豫”的意思;表达了对书喜爱的程度。齐读读出“我”对书的痴爱。)
⒊这个“我”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的话。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⒋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⑴谁愿意来读课题?指名读,齐读。你念得真准。“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伴侣、同伴)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⑵读了这个课题,你心中有什么疑问? 你猜猜作者会在文中告诉我们什么? 预测:作者为什么要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⒈现在,我们就去书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把自己认为不好理解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的读书情况。(词,句)字词句大家都读通顺了,相信大家在读课文时一定会读得更好。
3,指名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三、感知作者以书为友的理由
1、创设情境,质疑: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师:跟随这一叶孤舟到达这茫茫大海
音乐响起:
当第一缕晨曦穿破云雾,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月光伴随孤独挥洒,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乡愁如薄雾缠绕,我静静地读这本书
当暴风雨即将袭来,我还是静静地读这本书 多少个白天、多少个黑夜,陪伴着她的只是这一本书
师:此时你们心中是否有什么想问问作者?
生:你要读那么多遍不厌烦吗
生:为什么选择一本书
生:不觉得孤单吗
2、作者是怎么回答的呢?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来,自由地读读作者的回答吧!
四、领悟作者与众不同的观点
1、谁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作者的态度、语气表达出来。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句。
2、交流
生: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师:你有过类似这样的感受吗?
生:我知道这是爸爸买给我的新书。
师:此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份心情送到书中读。
生读
师:高兴的心情请你带上笑容来读。你自己感受到了吗?带着微笑读,不仅要体会心情,还要带着表情来读。谁还愿意来读一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的是?
师:回到这样的家,除了惊讶、高兴,你还会有怎样的心情呢?
生读
生:我还会非常激动。
师:那就激动地读,再激动一点。
师:比第一次激动多了。还愿意读读其它的句子吗?
生:是的,我愿意读到能背诵的程度。
师:让我们一起坚定地说。你从哪个词语听出来的?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照顾下后面同学,你来
要是稍微读得再快一点,再坚定一点
师:让我们一起来坚定地说——生齐读
师:还愿意读读哪个句子?
生:“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
师:你发现这是什么句子了吗?反问句的语气特别强烈,谁还愿意把反问句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还有愿意读读其他句子吗?
生: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
师:见到了朋友,发现朋友居然还懂这个。你会有怎样的心情?
把惊讶送进去读,兴奋送进去读,把激动送进去读(齐读)
3、练习
朋友经常相见,可总是还能有新的了解,那叫——常见常新;家每天都回,可也总有新的发现,那叫——常回常新。其实,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体会作者情感我们要触摸作者思想,作者用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其实要说的是什么? 生:要说的是一本书
师:一本书能够怎样?你可以找到书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也可以用自己概括的话来说一说。生:能让你找到快乐
师:作者其实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观点呢?能找到书中的语言吗?
生: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
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这叫做常看——常读常新。
师:那么一遍又一遍读这本书,能发现什么东西呢?你已经读了一百遍了,第一百零一遍读这本书,你还会说什么?或者不经意的发现,或者不引人注意的地方,你会说什么?“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东西,不管你读多少遍”。
生:这段句子的什么这么好?
生:我怎么从来没有发现小草的生命力是那么地顽强
师:是啊,你多读就发现了
生:我还会说,我怎么才发现作者还有这种打算 师:这样的发现的确是不容易的 师:当你拥有了新的发现,此时你会拥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引读,回归课题: 师:所以,我相信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十遍,因为——(引读)你总是能发现新东西。
我想,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五十遍,因为——(引读)你愿意把一本书读上一百遍,因为——(引读)
你愿意像作者一样——“走遍天下书为侣”,因为——(引读)
4、多么独特的观点,老师多想与尤安艾肯有一番面对面的交谈,你们愿意当一回尤安艾肯女士吗?你们现在就是作者的代言人,你们要把作者的毫不犹豫、义无返顾,通过你的朗读、回答表现出来。(师生对读)
五、存疑结课
1、作家毕淑敏用一生的精力来读一本书《人鱼公主》,师配乐朗读毕淑敏《常读常新》。
师: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感受,每一遍读都有的新的发现,这就是—
生:常读常新
2、写话:在你的眼中,一本你喜欢的书又是什么呢?
一本好书能让人“常读常新”,就像,就像。
3、通过大家的体会,你们已经深深地明白,书是能够——(生:常读常新,)但是怎样才能常读常新呢,怎样一遍又一遍地去读一本书呢?相信我们下次还能从这献词中有新的发现。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长满书的大树》,里面收录了每年在世界儿童图书节的献词,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并且能从中常读常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