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学校教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儿童家长
家长学校教案
学校:※※※家长学校 课题: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授课者:※※※
授课对象:幼儿生家长、一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目的: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学习家教知识,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教学重点:如何更新家长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教学方法:讲座 教学内容及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担。那么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儿童家长呢?
一、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榜样,形象影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利,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素质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品质——知识、学问、修养、才能,就象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就越强烈。”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侏儒的人,有个小朋友喊:“小蹲子。”而她的儿子说:“妈妈,那个小朋友多没礼貌。”可以看出,在妈妈的行为的影响下,孩子形成了美好的品德。家长的人格,对子女来说,是无形的影响,是无声的教育。不论是高尚的人格,还是低劣的人格,对子女的影响和教育作用,同样都是巨大的。
(二)努力提高文化科学知识水平。
家长除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外,还要尽可能地学习各种文化科学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要努力用科学文化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给孩子做出榜样,也是平时教育孩子所需要的。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需要家长有广泛的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辅导孩子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家长不懂得,就无法进行辅导。儿童求知欲很强,遇事好问“为什么”。家长知识贫乏,孤陋寡闻,当孩子提出问题时,或不知所云,或无言以对,一问三不知,就不能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还会使自己的威信无形中在孩子心目中降低了。家长只有善于学习,使自己成为孩子的良师,不仅为孩子做出了好榜样,也保护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家长的文化素质对孩子品质的教育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人的性格、情绪、意志、兴趣等个性特征,以及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等等。对于儿童来说,父母是最亲近的人,家长的喜怒哀乐对于儿童来说感染力很强。如果家长开怀大笑,儿童也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如果家长怒气冲冲,二、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提高教育子女的水平家庭教育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教育学,它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美学、卫生学、营养学等等。对于家长来说,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教育专家,但需要家长们了解孩子成长发育中的规律,否则会产生不良效果。例如:学龄前儿童,在3~6岁之间好奇心很强,经常充满了天真的幻想,往往向家长们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甚至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有些行为往往带有破坏性。这时,我们不能指责为“胡闹”、“捣蛋”,甚至于打骂他们,应该看到其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个性的萌芽,并给予正确的鼓励、引导,使之合理发展。例如:有的儿童喜欢将家中的电动玩具或收录机拆坏,究其原因是好奇心所致。了解这一特点后,家长们要正确引导儿童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从小培养儿童探究的兴趣和能力,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而有的家长不了解儿童的心理,常常训斥、打骂,从而扼杀了创造个性的萌芽。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在家长们的打骂声中,没有了爱迪生,也没有了爱因斯坦,没有了瓦特……。”再如儿童期是口语发展的最佳期,如果家长在这个时期逼着孩子写汉字、做算术,不仅没有达到教育目的,反而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进入学龄期正式学习时对学习产生反感情绪。为此,家长们应挤出时间来学习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如《中华家教》《父母必读》《家庭教育》《为了孩子》《儿童教育 》等刊物是家长们的良师益友。
人毛泽东也未曾跨进大学门;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却是学医的。他们都以自身成才的经历表明:成才并不都是每个人通向名牌大学之路后的结果。家长们应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需求及孩子本身条件寄予他们适度的期望,培养孩子多种兴趣,教育孩子健康全面发展。
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所谓环境,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氛围,它是指在环境中家庭成员产生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它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作风、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等。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性格活泼、开朗、大方、好学、谦逊、合群等;不良的家庭氛围,可使儿童性格变得孤僻、胆怯、放任、不懂礼貌、言语粗俗。家庭环境的好坏是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一)良好的生活环境。
家庭是人基本固定的生活场所,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儿童的生存离不开家庭。首先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管每个家庭因经济水平、住房条件各有不同,其布置条件不能强求千篇一律,但居室布置整洁、色彩素雅协调是能做到的,使孩子生活在一个环境舒适、宁静、温暖的家庭中。有些家庭不注意环境布置,不讲究清洁卫生,家中家具、玩具杂乱无章,污垢处处可见。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尽管经济条件很优越,家中布置很有现代气派,常吵架,十分有害于儿童的心理健康。有一个少年犯曾这样说:“我的童年是在父母吵架声中度过的。”这些都说明家庭的和睦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所以,家长要创造一种宽松的家庭生活气氛,要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孩子要严格,但严格不等于严厉、粗暴。对孩子态度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子女感到亲切,有话就愿意跟你讲,能够暴露真实思想。过于严厉、粗暴,家长和孩子关系紧张,孩子一见家长就害怕,就会对家长存有戒心,有意躲避,有意掩盖真实思想,不讲真话,只讲家长爱听的好话,已假象蒙骗,家长就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思想情况。我们家长要为儿童的一生负责,对家庭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在民主和睦的气氛中成长,家长要把孩子视作为家庭中的主要成员,在人格上要平等对待,不要把成人的意见强加于孩子的身上。儿童喜欢玩耍,家长要抽出时间跟孩子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独立个性。对孩子正当的行为及时肯定和鼓励,有不良的行为要讲明道理予以制止,不能简单粗暴的训斥、打骂。这样将孩子视为朋友,孩子也将你视为朋友。在这样一种文明、和谐的氛围中生活,家庭教育才能奏效。
五、积极配合学校、社会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的三大组成部分。在这三部分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无论在时间、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上都具有优势:时间最长,教育内容最灵活,教育的对象比较集中,方式也不受限制,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替代不了的。三者在培养目标上都是一致的,即把儿童培养成
第二篇:家长学校授课教案——怎样做一名合格家长[模版]
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铁岭县新台子镇中心小学家长学校讲师:王 杰
教学目标: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初步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教学重点:明确家长的职责,重视家庭教育。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家长 教学准备:大屏幕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在座的各位家长,大都三十岁刚过,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我们先来看一项社会调查
背景材料:
1、江苏常州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其中父母占54.4%。
2、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90%。
3、上海90%的青少年表示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
4、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个家庭进行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
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学问,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当然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广,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我们不可能通过这一节课就做到面面俱到,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我们应做些什么
二、我们应怎样去做
一、我们应做些什么
可能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进入小学,主要是来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感到这起码是比较片面的,不可取的。不错,小孩进入小学是要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了,但这绝对不是小学教育的全部,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儿童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学习的基础,还包括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如果说得简洁点,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的内容很多,对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讲,就是要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知道体贴、关心父母(例如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学会询问和安慰父母„„),同学之间也要和睦相处。我们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以为常了,到了学校,过上了集体生活,学会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学会生活。
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我们对一年级孩子的基本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技能。
1、关于生活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不用意志努力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使人终身受用。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的生活习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8点,早6点),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勤剪指甲的习惯,物有定所的习惯
2、关于生活技能
首先,要让孩子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五六十年代,小孩每天要花3小时做家务,现在则是花3小时看电视,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务,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我们可以用激励、奖励的方法让孩子乐于做事情。
其次,教育孩子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有些孩子的书包很乱,书、本子、废纸、水彩笔随便往书包里一塞,铅笔盒里也是乱七八糟的,结果到校后经常在找东西。因此就要靠家长动动脑筋了:教育孩子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并且要好好的爱护使用。做完作业后,先把所有的书放进书包后再去做别的事。这样的小事家长放心让孩子去做,不要帮他整理,而是教给他如何整理书包的方法,例如:语文数学书放在上面,各科的练习册放在一起,明天要交的作业归在一起,把书包当成自己的房间,每一本书就是房间里的摆设,最好每天都把书固定的放在同一个位置上,这样孩子到校后找作业、找书、找备用本时不必花太多时间了。
(三)学会学习。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任务主要靠我们老师在学校来完成。我们的建议是:重点抓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兴趣来自哪里?来自外在的鼓励,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来自学习的成功体验。现代社会中,许多家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帮孩子安排学习的内容,并没考虑孩子的兴趣,强加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样反而压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其实我们的家长也是可以的,例如针对期初拼音学习的情况,家长们就可以陪孩子做一些拼音游戏,制作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抽签认读、拼读等,与孩子猜字谜,进行词语接龙,找朋友等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故意输给孩子几次,让孩子有成就感,乐于去玩,同时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数学方面也可以通过玩扑克来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加减法计算等游戏,但是在玩的过程中千万别提学习,计算之类的话,即使孩子有错误出现,千万不要埋怨,仍然要高兴的引导,快乐的玩耍,否则孩子会感到厌 3
烦的。只要家长们善于动脑,其实引导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只有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性,就能使孩子们将苦学变成乐学。
2、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主要是良好的读写习惯(防止近视),阅读习惯(帮助选书买书,指导阅读),思考问题的习惯,朗读的习惯,整理文具的习惯。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是一样的,在这里不做过多讲解,这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家长必须坚持监督,一旦习惯养成将终生受用。其实,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他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也有成为一棵小草的可能,这就要看家长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养分了。因此,我们每位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成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在明确了我们一年级家长的的责任后,我们还应掌握一些育子之道,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么做。
二、我们应怎样去做
(一)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家庭教育
不要认为孩子上学了,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就没有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在所有外在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前主要是家长带大的,在家庭第一所人生的学校里,孩子大脑的意识、思维、对知识的认识、道德观念都随着大脑的发育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在独生子女时代,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姊妹间的磨合没有了,踏入社会前的彩排取消了,物质条件优越了,孩子得到的关爱增多了,对孩子的要求减少了,但现在社会的竞争加剧了,对人才的要求标准提高了。如果我们还用上一辈带孩子的方法带孩子,孩子必定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想一想最近几年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就知道了。尽管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耐挫能力差,心理不健康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将来能经得起大风大浪吗?要想教育出成功的孩子,父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多年教学的体会是:凡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凡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科研部门的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在座的家长朋友们,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
(二)积极配合老师、学校和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的教育出来的,”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如果各吹各的调,相互矛盾,教育力量就会抵消,甚至造成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
1、家长在与学校教育配合方面:
一要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授课等形式,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特别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
二要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虚心向老师请教科学的教育方法,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去教育,只有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2、家长与社会教育配合方面:
一要主动向孩子灌输社会提倡的主流文化,例如良好的公民道德规范和正确的荣辱观等。发现不文明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教育引导孩子,让他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孩子明礼诚信,知荣知辱,乐于奉献。
(三)我们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一年级学生虽然还是大人眼中不懂事的“小孩”。但是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 5
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出类拔萃。
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创建学习型家庭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可以钻研业务,读书,看报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家长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动是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成为了一名小学生,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争吵不止硝烟弥漫、战火不熄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所以说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别为一点小事吵来吵去的。
(四)家长要有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做好孩子的榜样。好习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凡是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事实都说明,家长道德修养不好,甚至行为不轨,子女往往形成很多不良品德,长大走上邪路。可见家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五)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比如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有一部分家长是用物质刺激和棍棒威胁来教育孩子的。这类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家长朋友们,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到这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是合格家长必备的素质的一部分,我希望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在今后能不断学习家教理论,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新世纪培养优秀的人才。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真正的人。愿我们的孩子都拥有最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7
第三篇:家长学校教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范文
家长学校教案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目标: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初步懂得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教学重点:明确家长的职责,重视家庭教育。
教学方法:实例感染、谈话讲授法。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尊敬的各位家长,下午好!
十分荣幸和大家一起探讨家庭教育问题,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服务,首先让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校参加这次家长学校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大家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动表示衷心地感谢。
各位都是学生家长,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但我们对孩子却拥有着同样的爱,我们都愿意把最好的奉献给孩子。在座的各位家长,大都三十岁刚过,从年龄段上说,你们都是新时期、拥有新思想的父母,我想各位对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一定有着自己的独特的方法和经验,所以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家长算是一名比较合格的家长呢?你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是怎样做的?(家长谈认识)看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父母都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是真的达到我们预期的教育目的了吗,我们先来看一项社会调查
背景材料:(课件出示)
1、700户家庭教育现状调查:最不喜欢的人,其中父母占54.4%。
2、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我心中的爸爸妈妈》500份稿件中,表示对父母不满的达90%。
3、上海90%的青少年表示对自己的父母不满,70%的学生认为父母不了解自己,34%不喜欢自己的家,上海调查:对子女教育感到困惑的占86.4%,非常困惑苦恼的占15%。
4、北京市教科所对1242个家庭进行调查,70%的孩子在家庭中没有得到较好的教育。
这些调查统计信息,真的是另我们做父母的震惊,更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想再请大家谈谈听了这些信息后做何感想呢?(家长谈)
背景材料:(课件出示)
据介绍,上海未成年子女的庭教育投入远高于美、加等发达国家,一般要占全家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美、加两国居民的教育支出比例仅为10%左右。
据报道:在对孩子娇宠溺爱数十年后,孩子会变得越来越粗鲁。2002年在公共场合只有10%的孩子彬彬有礼,2004年有三分之一的教师由于学生的行为“令人无法容忍”而离职。
思考:为什么如此高的投入并未得到预期的回报,甚至适得其反,会有那么多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恨父母,甚至在2000年浙江省有一个17岁的少年徐力竟然杀害了父母呢?原因何在呢?大家谈谈自己的看法(家长谈)是呀,问题的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许多家长对怎样当好父母缺乏足够的认识,不懂得怎样教育孩子,对待孩子,或重智轻德,只关心孩子的考分;或信奉“棒头出孝子”,教育孩子简单粗暴;或对孩子过度溺爱,百般呵护„„在家庭教育上形成了许多误区,由此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负面影响,这样必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延误。高尔基曾说:“爱自己的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做的事,但如何教育好他们,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如何做父母,如何做个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学问,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学习一辈子的学问,因此,本次家长学校活动,我们共同探讨一下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家长。(课件出示)
授课:
当然这个话题的范围很广,涉及的问题也很多,我们不可能通过这一节课就做到面面俱到,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将从下面两个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我们应做些什么
二、我们应怎样去做
一、我们应做些什么
可能有不少家长认为:小孩进入小学,主要是来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对于这个观点我个人感到这起码是比较片面的,不可取的。不错,小孩进入小学是要开始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了,但这绝对不是小学教育的全部,也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小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儿童今后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个基础,不仅包括学习的基础,还包括做人的基础,生活的基础。如果说得简洁点,就是要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这是我们小学教育的任务,也应该成为家庭教育的目标,因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
(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的内容很多,对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讲,就是要学会对人有礼貌,学会尊重人,学会关心人,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人相处。再具体一点,就是要对长辈、老师、同学有礼貌,学会尊重父母、尊重老师和同学(能够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知道体贴、关心父母(例如不给父母添麻烦、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关心父母的身体和情绪状态、学会询问和安慰父母„„),同学之间也要和睦相处。这些都是做人的基础,打好了这些基础,将对小孩一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的孩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已经习以为常了,到了学校,过上了集体生活,学会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有三个实例:
案例一
一位下岗女工,知道孩子喜欢吃虾,一次咬咬牙从菜市场买来虾,做好后端上桌,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舍不得动一筷子。眼看孩子已吃完饭,妈妈忍不住想去尝一下剩下的虾—— “别动!”她13岁的孩子说,“那是我的!”这位母亲在讲述这件事时,眼含泪水。
案例二
一个贫困大学生回家找父母要零花钱,父母说:“咱家哪有富余的钱,你上学的钱还是和别人借的。”孩子不领情地说:“你没钱干吗要生我!”
案例三
一位家境富裕的母亲,见女儿花钱大手大脚,就对女儿说:“你不用着急花钱,爸爸和妈妈这些钱,以后还不都是你的?谁知女儿听了把眼睛瞪得圆圆的,厉声对妈妈说:“我告诉你,从明天开始,你要省着花钱,这些钱都是我的了!”(听了这三个案例各位家长作何感想呢,你们不想说点设么吗?)
这三个孩子就是家长过度溺爱,百般娇宠的结果,造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关心父母,更何谈关心他人,那么这样的孩子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事实证明,凡是会尊重人、关心人,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人,都有非常好的人际关系,都有比较高的生活质量和事业成就。反之,往往在家庭和单位里,都人际关系紧张,到处碰壁,生活质量很差,事业也常常受到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干扰,心情压抑,即使事业有成也没有一点幸福感。我认识这样一个年轻人,他的家境不错,大学毕业后,依靠母亲的力量分到了一个不错的单位,参加工作大约三四年了,最初由于母亲的原因,单位的同事碍于面子,与他相处的还算不错,可是后来母亲退休,加之他的种种行为令人反感,人际关系很紧张,同科室的出去吃饭都没人叫他,即使他出钱请客也没人愿意赏光,据说每当单位会餐的时候,没人愿意和他坐一桌,吃饭时,如果哪道菜比较受欢迎,他会把菜端过来全部占为己有,他的一些做法总是让人无法接受。他不但在单位人际关系紧张,家庭生活也很糟糕,结婚不长时间就经常吵架,而且当着岳母的面就破口大骂,婚姻没有维系多长时间便离了。听说最近又结婚了,不过还是常常吵架。可见这个年轻人,从小就没有接受良好的做人方面的教育,结果成人了,既影响了工作又影响了家庭,即使家境再好,父母还是操不完的心呢!这就说明,从小进行做人的教育是何等的重要。另外,还有的家长认为,一点小事算不了什么。最近我发现我们班有个孩子,他的笔袋里的铅笔是与日俱增,我就很纳闷,他平时是最爱丢东西的,怎么突然会这么多铅笔,我怀着好奇心去问他,他没等开口,他的同桌说:“老师是他捡得,还有别人捡的他就说是他的,”我一看这些笔,的确花色不同,我就把他叫到我的跟前,与他聊天,这孩子说是他妈妈看他总丢铅笔,就告诉她这么做的,听他这人么一说,我恍然大悟,同时也为这位家长的做法感到生气,家长们呢,现在他拿的是别人的铅笔,将来就容易拿别人的钱包哇,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莫以恶小而为之呀!莫以善小而不为”呀!就像许多家长常说的:不求成才,只求成人。所以我们家长的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学会做人。
(二)学会生活。
这方面的内容也很多,我们对一年级孩子的基本要求是: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基本的生活技能。
1、关于生活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不用意志努力的、自动化了的行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使人终身受用。一年级小朋友要培养的生活习惯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晚8点,早6点),早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保持卫生的习惯,勤剪指甲的习惯,物有定所的习惯。在这里我着重讲一下培养孩子早睡早起的习惯。因为有的孩子要到八点才姗姗而来,但也有一部分孩子七点二十分就到校了,在这相差的半小时时间里,晚来的孩子比早来的要少做多少事,长此以往他们之间必然会拉开距离。所以家长要时刻提醒孩子不要睡得太晚,八点睡觉早晨六点起床,正好睡足十个小时。如果家长有事不能提醒孩子,就让闹钟来帮帮孩子,让孩子一听到闹铃响后就起床,一定要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校。要使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家长必须担任一个监督、督促者的角色。家长可以和孩子共同商议制订一个作息时间表,把表贴在桌边或床边等显眼的地方,时刻提醒孩子严格要求自己。相信过几个星期孩子就会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其他生活习惯也是如此,只要家长用心却培养,一定会有效果的。
2、关于生活技能
首先,要让孩子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在五六十年代,小孩每天要花3小时做家务,现在则是花3小时看电视,孩子之所以讨厌做家务,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干,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学习。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夏令营活动中,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鸡蛋发呆,老师问:“你不爱吃鸡蛋么?”“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的鸡蛋长得什么样?”“我们家的鸡蛋是白的,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后来才了解到,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都是切成四块摆好了放在面前吃。父母能代替孩子做事,但代替不了孩子的成长。孩子只有在学会处理各种事的同时,才能学会面对困难,过度保护的孩子长大后很怕失败,他承受不了失败。要让孩子自己走好脚下的路,输得起的孩子才是最成功的孩子。
在孩子做家务时,他做完了,你要向他道谢,鼓励他,如此一来,孩子就会为自己是家庭中一员感而到自豪,从而产生体贴心,责任感,自信心等等。给孩子与年龄相符的工作,不但家长轻松,还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但要提醒家长的是,要注意宽容和忍耐,就算他做得不好,也不要当面抱怨,你等会儿再偷偷重做一次就可以了,如果他弄得一团糟,也不要生气,为了教育,一定要让他做家务,慢慢地,他做事会越来越有条理性,也有了判断力和洞察力,这对他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
还可以用激励、奖励的方法让孩子乐于做事情。(比如家长要让孩子整理自己的房间,可以神秘的对孩子说:“今天妈妈想分给你一个任务,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把书桌整理好!等妈妈检查满意了,再送你一个惊喜。”妈妈给孩子承诺了,就必须兑现,给孩子买一本书,一方面给以鼓励,一方面培养孩子读书的热情。这岂不是两全齐美。)
其次,教育孩子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有些孩子的书包很乱,书、本子、废纸、水彩笔随便往书包里一塞,铅笔盒里也是乱七八糟的,结果到校后经常在找东西。做作业本子找不到,写字找不到笔,上美术课时工具也忘带,每天找东西的时间比学习时间长。我班的孙航、张志恒就是这样,开学有三个月了,可是每天他两的桌膛、书包是最乱的。而且经常会把作业落到学校或家里。因此就要靠家长动动脑筋了:教育孩子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并且要好好的爱护使用。做完作业后,先把所有的书放进书包后再去做别的事。这样的小事家长放心让孩子去做,不要帮他整理,而是教给他如何整理书包的方法,例如:语文数学书放在上面,各科的练习册放在一起,明天要交的作业归在一起,把书包当成自己的房间,每一本书就是房间里的摆设,最好每天都把书固定的放在同一个位置上,这样孩子到校后找作业、找书、找备用本时不必花太多时间了。
(三)学会学习。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三点: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要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任务主要靠我们老师在学校来完成。我们的建议是:重点抓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1、要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来自哪里?来自外在的鼓励,来自知识本身的吸引力,来自学习的成功体验。现代社会中,许多家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帮孩子安排学习的内容,并没考虑孩子的兴趣,强加孩子的意愿,对孩子进行灌输式的教育。这样反而压抑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这是一种教育的误区。我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夫妇对教育其子女干黎有一套独特的方式——兴趣引导、培养灵活思维。干黎刚上小学时,其母亲经常一面忙着做饭,一面给孩子出算术题,如:他妈妈在做饭的时候如果发现盐没了,就会让孩子去买,给他拿3元钱,让他买盐,再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必须把3元钱花完,他就会动脑筋去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她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兴趣,这种有趣的“厨房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干黎的学习兴趣,并使她养成了灵活的思维方式。
其实我们的家长也是可以的,例如针对期初拼音学习的情况,家长们就可以陪孩子做一些拼音游戏,制作拼音卡片,生字卡片,抽签认读、拼读等,与孩子猜字谜,进行词语接龙,找朋友等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故意输给孩子几次,让孩子有成就感,乐于去玩,同时让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在数学方面也可以通过玩扑克来比较数字的大小,进行加减法计算等游戏,但是在玩的过程中千万别提学习,计算之类的话,即使孩子有错误出现,千万不要埋怨,仍然要高兴的引导,快乐的玩耍,否则孩子会感到厌烦的。只要家长们善于动脑,其实引导孩子学习兴趣的方式多种多样的,只有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积极性,就能使孩子们将苦学变成乐学。
2、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家主要是良好的读写习惯(防止近视),阅读习惯(帮助选书买书,指导阅读),思考问题的习惯,朗读的习惯,整理文具的习惯。学习习惯与生活习惯是一样的,在这里不做过多讲解,这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家长必须坚持监督,一旦习惯养成将终生受用。最近不少家长反映这样一个问题:孩子回到家就做作业,可是一做就是1、2个小时,也没有忙完,作业量也不大,这是怎么回事? 针对这一现象,我想一定是孩子拖拉, 不专心,边写边玩的毛病导致的。养成立刻做作业的好习惯,学习自觉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这是孩子自控能力培养的根本,不能忽视。为此,可以制订几条规则,在做作业前让孩子自我监督检查:(1)收起桌子上一切与做作业无关的东西。(2)准备好必需的文具。跟学校里摆放的一样。(3)打开台灯,调好光线,坐在椅子上,把课本、练习本打开,拿起笔开始写„„(4)计时,作业期间不能上厕所,不喝水,不下位,不要叫爸爸妈妈。让孩子每天对照着这几条规则做,过一段时间,他就不需要逐条对照也能静下心来了。而且当孩子写完作业了,作为家长一定要看一看写得怎么样,要既有速度又有质量,如果很好一定要给予表扬鼓励,并且陪孩子玩一玩,让孩子体会到尽快完成作业的益处。
其实,孩子就像一粒种子,他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也有成为一棵小草的可能,这就要看家长要给他提供什么样的养分了。因此,我们每位家长都要重视孩子的成长,特别要注意培养孩子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在明确了我们一年级家长的的责任后,我们还应掌握一些育子之道,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么做。
二、我们应怎样去做
(一)我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家庭教育
不要认为孩子上学了,我们培养孩子的责任就没有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在家的时间最长,在所有外在因素中,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孩子从出生到上学前主要是家长带大的,在家庭第一所人生的学校里,孩子大脑的意识、思维、对知识的认识、道德观念都随着大脑的发育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通过家庭环境、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独特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品德和基本素质。在英国有一个爱德华家族,真正的书香门第,现在已传到第八代。老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勉,他的子孙中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同样在英国,有一个珠克家族,这个家族至今也传了八代,老珠克是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其子孙后代中,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汉,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死亡,60多人犯过诈骗或盗窃罪,7人是杀人犯,整个家族没有一个人有出息。根据上述特殊情况,让我们来做一个假设,珠克家族中的某一个人,当他还是婴儿时,就被爱德华家族抱养,这个人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家长发言)反之将爱德华家族中的婴儿放到珠克家族抱养,又会怎么样呢?所以说,家族最初及持续灌输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原则,将影响孩子一生。孩子好的行为和坏的行为和父母亲的教育关系极大,而一切良好行为的养成,靠的是父母亲的教育和父母亲榜样的力量。并非生在珠克家族的婴儿,生来就是酒鬼和赌徒,而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所以家庭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而且是主导教育,给孩子产生深入骨髓的影响,是任何教育也代替不了的。
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现在独生子女时代,四二一的家庭结构,姊妹间的磨合没有了,踏入社会前的彩排取消了,物质条件优越了,孩子得到的关爱增多了,对孩子的要求减少了,但现在社会的竞争加剧了,对人才的要求标准提高了。如果我们还用上一辈带孩子的方法带孩子,孩子必定不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想一想最近几年自杀现象屡见不鲜就知道了。尽管有各式各样的理由,但耐挫能力差,心理不健康是根本的原因。如果我们还用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将来能经得起大风大浪吗?要想教育出成功的孩子,父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我们多年教学的体会是:凡是家庭教育做得好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比较好;凡是家庭教育有缺陷的,孩子的发展一般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科研部门的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说在座的家长朋友们,我们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
(二)积极配合老师、学校和社会对子女进行教育。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缺一不可。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人不能够一部分一部分的来教育,而是由人所经受的种种影响的全部总和综合的教育出来的,”这就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如果各吹各的调,相互矛盾,教育力量就会抵消,甚至造成学生思想混乱,无所适从。因此家长要主动配合学校社会进行教育,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
1、家长在与学校教育配合方面:
一要通过参加家长会、家长学校的授课等形式,主动了解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特别是对学生各方面的要求;二要主动与任课教师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同时主要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取得老师对家庭教育的了解和支持。虚心向老师请教科学的教育方法,然后才能有的放矢的去教育,只有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双管齐下,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我班的窦瑶、于天博同学,他们的年龄小,不定性,有时不会听课,他们的家长就经常与我们两位老师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家以及在校的不同表现,交换意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现在这两个孩子已经比较出色了,上课特别积极,而且还很响应号召,他们已经融入了集体之中,所以说沟通很重要。可是有的家长却从来不与老师沟通,甚至家长会也不参加,有的家长我打电话过去,告诉她要经常关心孩子、陪孩子学习,他却说,“我一天这么忙,哪有时间陪他呀”我想再忙,自己的孩子还是要关心的吧!三要有意识地和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向学校正确的教育理念靠拢,我们要了解学校和老师有哪些要求,并积极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这样教育要求才能保持一致。只有了解好了,才能与学校同心同向。学校教育最怕的是相互抵触和干扰。(例如:学校要求不给孩子零钱,不买零食,不带玩具,不到地摊买吃的;要按时接送孩子,要到规定地点接孩子;不把车开到校门口接孩子或随意进入校园等。)四要支持孩子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有参与就会有进步。
2、家长与社会教育配合方面:
一要主动向孩子灌输社会提倡的主流文化,例如良好的公民道德规范和正确的荣辱观等。发现不文明的现象,家长要及时教育引导孩子,让他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让孩子明礼诚信,知荣知辱,乐于奉献。前几天我在六路公交车上看到了这样一幕,在中心市场站点,我刚上车,就上来娘俩,穿的挺讲究,手里拎了一大袋小食品,刚好坐在我的前座上,车还没有启动,两个人便打开一袋薯片吃了起来,你口我一口,而且是用手抓,不一会一袋薯片就一扫光了,这时那个孩子便顺手把食品袋丢向窗外,刚好仍在一个过路人的头上,还挨了骂,可是他不以为然。接下来那位妈妈又拿出纸巾,俩人擦擦嘴又擦擦手,然后把纸巾随手扔在脚下,而且那位妈妈又用脚向前面的座位下碰了碰。看到这一幕,我真的觉得汗颜,回到家我把看到的讲给了孩子听,他也很气愤,还说,这要是在北京,那么多外国人看到了,多丢国人的脸呀!我听了很高兴,我觉得这就足够了,不必多说什么,孩子已经知道了这是不该做的。我们做家长的就是要随时随地的教育孩子。让他们知荣知辱。(例子)二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存在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贪污腐败等不良现象,了解违背社会公德的人终究会受到惩罚和制裁的;三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主动为灾区人民捐款,为奥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等,在实践中认识社会,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
(三)我们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作为家长,其主观愿望都是关心、重视子女教育的。那么,孩子放学回到家里,应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顺利完成学业呢?
1、创设必要的学习场所
一年级学生虽然还是大人眼中不懂事的“小孩”。但是他们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希望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因此为他们准备一张书桌、一个书架、设置一个固定的学习角,是非常必要的。这既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也便于学习。为增强学习气氛,家长和孩子还可以在墙上布置些激励学习的字画条幅、学习计划、课程表等。
2、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
只要孩子是在进行正当的学习,家长就不要轻易去打断孩子的思路。我们常看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学习时,家长在一旁唠唠叨叨,教导不止,还自以为在督促孩子。殊不知,这种教育方式不仅破坏了安静的学习环境,更不利于的是孩子会因此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到以后家长的说服教育效果。
还有的好心家长在孩子做功课时,喜欢给孩子去送吃、送喝,以为这样可以补充营养,提高学习效率。其实,这不光打断了孩子的学习思路,而且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也会在娇惯中给“吃”没了。
3、避免“过度教育”
所谓“过度教育”就是指父母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子女管教过多,监督过多,尤其是在子女教育上的要求过多。事实上每个人的天赋和成长环境不同,实在无法处处都出类拔萃。作为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比不上别人,当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但若再逼他,他只有是更沮丧而已,退而求其次,让他成为一个守本分而有信心的快乐人,实比让他成为一个压抑、自卑的人要好得多。因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指导他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使其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让孩子从中体味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这无论是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对将来的处世做人都极有好处。实事求是,是为人之道,也是家教之道。
4、创建学习型家庭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爱学习的家长,其子女会有学习兴趣。其实,在工余时间,家长可以钻研业务,读书,看报等,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这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同时也给家庭营造了一种好学、向上的气氛,家长的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行动是必会对孩子产生影响,为孩子的学习带来促动力。须知,在一个天天行酒令、推杯换盏;日日设牌局,夹五胡飘的家庭中,再聪明的孩子也难以成才。
5、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孩子成为了一名小学生,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这时他们希望家长能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而不是“教导员”,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会激励孩子的向上心理。这对一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若孩子整天生活在枯燥泛味、责骂不休,争吵不止硝烟弥漫、战火不熄的家庭里,只会滋长压抑、悲观等消极情绪,何谈专心致志地学习?记得有一天,我班有个孩子,来的比较晚,进了班级就哭了,我问他怎么了,他告诉我,他的爸爸妈妈吵架了,边说边哭,我安慰了他一会,让他回到座位上课,可是我发现这一节课,他都没有专心的听讲,别看孩子小,她什么都懂,下午上学再来的时候,她乐颠颠的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他爸爸妈妈和好了。看到孩子高兴的样子,我也跟着高兴,所以说家长们,为了给孩子一个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别为一点小事吵来吵去的。
(四)家长要有良好的习惯和道德修养,在言行上做好孩子的榜样。
好习惯是成功的必要条件,那么凡是我们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做的,我们坚决不做。(不打麻将,不无节制地看电视,言行文明,尊敬老人„„)父母是子女最早接近之人。不论父母自身是否意识到,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不仅需要具备科学和家教知识,还要处处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子女树立榜样,率先垂范。如果家长自己整天沉湎于电视节目中,而要使孩子信奉读书比看电视更重要,更有益处,这实在是难为了自己的孩子。父母具备了良好的习惯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案例: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某个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必然会失去原有的份量。
例如:一位妈妈在家里给7岁的孩子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8点钟准时睡觉,早上6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孩子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晚上当孩子快要入睡的时候,客厅里还隐隐约约传来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音;有好几次,孩子早上自己醒来时都快7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孩子只好自己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
这就告诉我们家长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这个孩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陷入了误区: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有的家长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家长即使硬给孩子规定某种要求,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
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孩子。特别是幼年儿童,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化的特点,模仿性强,而家长就成为他们模仿的主要目标。家长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世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时刻影响着孩子。所以,人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他们,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可见孩子的模仿能力有多强。我们知道:在学校,学生是老师的镜子;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大家一定还记得这则公益广告吧(观看录像)这则广告我们虽然多次看到,但每一次都让人感动。我爱人的一位朋友看了这段录像后,就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你怎么就没给我洗一次脚呢?”他儿子反问道“难道你给我奶奶洗过脚吗?”当时这位爸爸哑口无言。是呀就像录像中说的一样,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设想一下: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你迟到,他肯定迟到;你撒谎,他肯定撒谎;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当一个孩子表现良好时,我们常说:“这孩子家教真好!”家教代表你教育子女的态度,也让我们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中,看到父母的真实的一面。
有些家长由于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好,他们往往因为一些小事儿吵架、打骂,在生活上互不关心,家务事互相推诿,对孩子的教育紧一阵、松一阵,对孩子的态度时好时坏,家长之间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不一致,爷爷奶奶一个样,爸爸妈妈一个样,还有的家长行为不端,喝大酒,耍大钱,性格孤僻、骄横,不求上进,有一篇报道,长春市警方抓获一个盗窃团伙,年龄都在14——17岁之间,11个青少年多半都是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子女,当记者采访他们时都说父亲成天喝酒,根本不管他们,喝醉就拿孩子撒气,致使他们从小就辍学,流落街头,慢慢形成了盗窃团伙,因为他们要吃要穿要花钱,钱从哪里来,只有去偷。
事实都说明,家长道德修养不好,甚至行为不轨,子女往往形成很多不良品德,长大走上邪路。可见家长的行为习惯和道德修养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五)要讲究教育方法和艺术,加强对家教理论的学习
有些家长认为养育后代是连动物都会的事情,还需要学习吗?殊不知,家庭教育也是一门科学。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得到家长的指导、帮助。家长只有掌握了家庭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懂得孩子在不同时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懂得儿童教育的方法和规律,才能为孩子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家长平时应通过家长学校的学习、读书、看报等途径,有意识地加强家教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的盲目性,乃至错误的认识和做法。
比如现在的家庭教育中有一部分家长是用物质刺激和棍棒威胁来教育孩子的。这类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案例:明明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好孩子,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明明乐颠颠地去吃饭了。可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理由,而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已经到了睡觉时间,而明明还是不肯洗脚睡觉时,妈妈就大发雷霆,以暴力相逼„„
这个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家长要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要像明明的妈妈一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遇到叫孩子吃饭,他不吃的现象,做父母的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并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时,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乖乖地去吃;另外当孩子赖在电视前不肯离去,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可以提前预告孩子,告诉他,如果想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拒绝他,同时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
如果家长不注重学习,观念不转变,在人生路上的指导可能就会发生问题。例如有的孩子到了商店,见什么买什么,不给买就在地下打滚哭,原因是什么?是因为第一次孩子这样,家长觉得难看,或者心痛,不买她哭,买吧!东西也不贵。孩子觉得哭是他的法宝,只要哭什么目的都能达到。他才不管你有钱没有钱,不管这个东西他需要不需要,也许拿到家一次没玩,就扔在那。如果你能给他讲明白,需要的就买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买,否则不带你到商店。如果你哭着要东西,再需要也不买,孩子慢慢就学会了克制自己。家长还应在教育中具有独创性,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地创造。因为孩子在不断地成长,问题在不断地变化,需要新的解决办法,不能千篇一律地套用某一个模式。优秀的父母应该在不断的探索与自我矫正中改善自己的教育方法,而这一过程要延续到孩子成人,走出家门为止。有个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太老实了,和小朋友玩时光吃亏,人家打他,他不知道还,教他都教不会,他对孩子说“别的小朋友不打你,你别打别人,他打你,你一定打他。”其实他的孩子才两岁多,这样的教育将来大了能不和别人打得头破血流?孩子有问题时,不要只批评孩子,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孩子的具体问题要靠家长的学习和琢磨,细心观察和研究。例如,孩子做作业一会站起来一次,一会站起来一次,有的家长采取反复批评,盯住、打骂或者逢人就讲孩子的缺点的办法,而有的家长不仅从培养孩子的兴趣着手,而且采取提要求、提醒、鼓励的办法,“孩子,你很有潜力,我看你半个小时站起来8次,你一定能做到半个小时站起来4次。”孩子半个小时站起来四次了,家长说“孩子你真了不起一下子就减少了一半。”孩子下次做作业,不用你说,自动又减少了一次,家长又表扬了一次,孩子一天做得比一天好,可是突然有一次孩子又站起来四次了,家长表示很理解,因为改正一个不良的行为,需要时间和毅力,需要家长的鼓励和表扬,而不是批评。孩子的不良习惯不可能今天一说,明天就改好了,而这些指导方法和解决办法,都是通过学习得到的。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观察、研究孩子,摸索、创造教育孩子的经验。有些父母本来经过学习可以为孩子的成长做一些好事,但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不愿下功夫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或者有错误认识,想当然的教育孩子,而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孩子有了问题以后,费了很大的劲去纠正孩子的某一个问题,却由于方法有问题,认识有错误而白费心力,适得其反。现在在高、初中出现问题的学生家长体会最深,说起来对孩子的教育后悔莫及。最令父母懊悔不已的不是努力没有收到成效,而是应作的努力没有去做。
为了孩子的前程,为了家庭的安定幸福,父母一定要把学习教育自己的孩子当作一项重要任务。不要等到十年后,突然发现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的差距那么大,再去为子女花钱托关系,上大学,找工作,到那时,家长花费的心血比从小教育费力多了,弄得家长苦不堪言,所以说早教育和晚教育,心情不一样,效果更不一样。家长朋友们,在这里我衷心的祝愿在座的父母都成为优秀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孩子。
家长朋友们,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到这已经接近尾声了,今天我们探讨的问题,不是家庭教育的全部,这只是冰山一角,但也是合格家长必备的素质的一部分,我希望今天的家长学校活动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家长们在今后能不断学习家教理论,总结经验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为新世纪培养优秀的人才。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身体和心理都健康的真正的人。下面把今天的家长作业发下去,希望家长们认真完成,明天让孩子带来。另外赠送家长们十条家教禁语,希望家长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最后我将这首歌曲《最好的未来》送给所有的家长,因为他们的出生给我们希望,他们的成长让我们的骄傲,让我们共同携手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用爱心伴随他们一路欢笑前行!愿我们的孩子都拥有最美好的未来!
第四篇: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一个学校最重大的事是教育孩子,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同样也是教育孩子。而往往我们当中有很多家长会认为,孩子上了学,吃穿问题由家长解决,而教育问题全部由教师去管这种观点是不对的,同样一个教师在同样一个班级上课,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很大的差异?这其中关键还在于家庭教育。
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教育得好坏将决定整个家庭的命运。子女的家庭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千家万户共同关心的话题。《教育信息报》曾刊登过一则消息,标题是《半数学生不喜欢家长》文章写道:“日前,某地市妇联对有读书孩子的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现:54.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而对‘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这个问题,9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女教育’。为什么,最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的家长却成了孩子最不喜欢的人?我觉得这些孩子决不是全盘否定“家长”,而只是不喜欢家长的某些教育方法和一些教育方式,如打骂、体罚、唠叨等等,这些已经不符合当今学生心理的发展。那么如何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在品行、性格、学习方面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影响呢?我想,从六个方面与家长进行沟通。
一、孩子喜欢什么样的家长?(孩子对父母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崛起,我们对子女的教养问题已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和关注,特别是对如何做称职的家长尤为重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终身之师,所以家长要胜任教师这一角色。孩子喜欢什么样的父母呢,很多学者都做过调查研究,在此方面,美国学者R、F尼赫茨为了弄清孩子对自已的父母究竟有什么要求,调查了十万个孩子。其中,有10条最有影响:
1、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
2、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
3、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
4、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
5、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
6、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
7、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
8、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
9、注意观察和表扬孩子的优点,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缺点;
10、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
以上10条要求,即有孩子对父母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方面的要求,也有孩子对父母教育方式方法上的要求。
二、我们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家长:
教育孩子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鼓励为主。年龄小的孩子通常是以成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孩子有了缺点,家长应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习别人的优点。当孩子在家长的教育下有了进步时,要多采用肯定、鼓励、表扬的正面教育方法,促使孩子的行为朝着家长所期望的良好目标前进。年龄大的孩子则应多与他沟通,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多了解孩子的心声,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向与要求要取得一致,包括父母双方、祖辈以及学校,这样就能促使孩子的行为向着同一个方向发展。如果施教者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势必互相干扰,使孩子是非不清,无所适从,甚至形成两面性等不良个性。
严爱结合。每位家长都深爱自己的孩子,但有一些家长对孩子爱得不当,出现了骄纵、溺爱的现象,这就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了。在教育孩子时,家长应做到严爱结合,要坚持原则。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如果家庭中经常充满欢声笑语和健康、美好的情趣,孩子生活在其中,身心就能健康成长。良好的亲子关系应建立在民主、平等、信任、尊重和爱的基础上,父母既是教育者,又应该是孩子的朋友。孩子不仅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怀,而且受到尊重。建立了这样的亲子关系,孩子就有了比较宽松、良好的成长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
三、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误区
1.养而不教,重养轻教
⑴有些父母比较重视供给子女吃的、穿的、用的,满足其物质需要,而忽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没有健康身体的是废品;没有真才实学的是次品;没有良好品德的是危险品。
⑵有的父母常说工作忙、时间紧、文化低、水平差,为自己未尽到教育子女的责任圆场。子女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关怀、呵护、教育。在子女成长时,女儿向母亲学会怎样做女人,和父亲在一起产生安全感、学会与异性交流;儿子和父亲接触时则学会自信和做男人,与母亲在一起感到人世间的亲切,也学会与女性相处。家庭的氛围也很重要,和睦、安全、亲切的家庭培养人乐观、平稳的个性,子女的一生都有益。但只有父母一方时,子女缺乏另一方的照顾,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如长期丢给老人,或全托,其中以父母都不照料子女问题最严重,祖父辈或老师们的照料不能代替父母的作用。缺少父亲的照料会使子女产生自卑和不安全感;没有母亲的关心会使孩子感到缺乏幸福感和亲切、温柔感,以上两者的任一方缺少都会使孩子在前途的选择、人际关系的沟通上产生障碍。
⑶少数人甚至认为教育是学校老师的事,以推卸自己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责任,使家庭教育留下缺口。
2.宽严失度,方法不当
⑴管教不严,错把宽容当爱护。
⑵管教过严,错把粗暴当严教。
⑶一味溺爱骄惯、偏袒护短甚至埋怨别人、责怪学校。
⑷一惯粗暴简单,一发现子女的缺点错误,就动辄训斥、辱骂、拷打、饿饭、关锁、驱赶。
3.缺乏一致,相互抵消
⑴父母对子女道德要求不一致。一个宽,一个严,一个说好,一个说坏,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唱对台戏,致使教育作用相互抵消。
⑵父母言行不一致。要求子女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一套。子女无所适从,对道德规范迷惑不解,甚至养成表里不一,见风使舵的习气。
4.言行不检点,身教言教差
⑴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出表率,或者行为粗鲁出口成“脏”,或者散布庸俗世故,宣扬封建迷信。
⑵家庭关系不和,甚至父母离异,造成家庭结构破坏。
⑶家风不正,有酗酒、赌博、偷窃、腐化等恶习。
5.过分要求,脱离实际
⑴对孩子的考试分数提出过分的要求。
⑵过分要求孩子老成或将过重的功课压在孩子身上。
(二)当前家庭教育对策
1.明确和提高为国育才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家长要对子女进行全面的注意,包括德、智、体等方面。若不注意子女的全面发展,无论子女成了“三品”中的哪一品,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以致终生遗憾。
2.在家庭里创造教育子女良好环境的新型家规,家长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
家长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子女不仅是社会主义的家庭本身就应当是民主的,而且是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家长应当尊重孩子,让他们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应当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不要嘲笑他们的幼稚,也不要训斥他们的谬误,要使他们感到父母同时也是自己的最亲密的朋友,并愿意把自己的苦恼、疑问、困难向父母提出来,求得指导。
3.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及成功经验,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家长应更加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注重自身的修养。因为,一句话、一件事的错误往往会使父母在子女的心目中失去威信。另外,一些不自觉流露出来的错误观念对子女的影响也往往较深,以后纠正需要很多倍的力气才行。家长要有更多的耐心,对子女的教育一定要抓紧,但不可过于急躁。对子女的错误观点的改变,只能依靠事实、道理、感情,而不能靠简单、粗暴的方法。
4.家长主动和学校配合,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教育子女单靠学校是不够的。
5.创建幸福美满、互助合作新型家庭关系,这是搞好家庭教育的根本保证。
四、怎样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
1.习惯是人们长期从事某种活动形成的比较固定的行为和倾向。这种行为和倾向一旦形成,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否则就会感到不适。因此,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2.良好学习习惯的内容包括:⑴热爱学习的态度;⑵善于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⑶科学的学习方法。
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有以下几方面:⑴抓态度作风。家长应经常检查孩子是否专心读书,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书写是否工整,对学习能否知难而上,持之以恒。⑵抓作业。家长应察看孩子放学回家是否自觉做作业,做作业前是否复习,做完作业后是否检查,对老师指出的错题、错字是否更正了,作业本是否整洁。⑶抓能力。家长应察看孩子是否有复习、预习、记忆、思考、写作、运算的能力。⑷抓技能技巧。家长应察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格式正确,写字是否又好又快,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学习效率如何。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⑴从“强制”入手,严格要求、耐心讲解、仔细观察、随时纠正。⑵要具体指导。一点一滴地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发挥模仿优势。⑶要因势利导。发现孩子自觉学习的行为时要及时鼓励,使之巩固,逐渐形成习惯。⑷不断提出新要求。要勤检查,勤督促,及时鼓励,提出要求。⑸要创造学习条件。要让孩子在书桌上学习,要给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5、文化水平低的家长怎样辅导孩子学习?
文化水平低的家长辅导孩子的确有一定困难。但决不是就不能辅导孩子学习。具体地讲,可以做下列事情:
1.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⑴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不在家打扑克、麻将,少看电视,最好给孩子一个较僻静的场所。⑵备齐学习用具和工具书。⑶订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杂志、参考书。
2.要减轻孩子的家务负担。学习是孩子对社会承担的头等义务,是艰苦的脑力劳动。家长一定要尽量减轻孩子的家务负担,让他们有充足的时间,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3.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要经常和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可以向老师请教解决办法。
4.要学会检查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⑴放学后家长要督促孩子认真做作业并检查做作业、预习、复习情况。⑵定时翻看孩子的作业本,看老师批改的多不多,打了多少分。如果错的多,分数差,就要帮助孩子查明原因,及时补救。⑶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整洁。这是检查孩子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
六、孩子没考好,家长怎么办? 孩子在学校要经历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这些考试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检验,也是对孩子的一种锻练。为此,家长对考试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应如何看待考试成绩呢?考试成绩可分为卷面成绩和标准成绩。卷面成绩与试卷的难易程度有关,试卷容易时,80 分可能是最低的得分;试卷难时,60分可能是最高分;若在同一天,先用容易的卷子考试,再用难度大的卷子考,得分自然是先高后低,这能说明学生的学习退步吗!可见,卷面成绩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标准成绩简言之即顺序分、名次分,它与试卷的难度无关,只与考生在整体中的位置有关,标准分越高在整体中名次越靠前。标准分具有可比性,即:同次考试标准分高的学生学习好;某次考试与以往相比,标准分提高了就说明进步了,标准分降低了就说明退步了。总之,对待学生的考试成绩看名次的进退比看卷面分更科学。
考试后,若孩子的名次(或标准分)低于以往,则说明孩子在这次考试中没有考好。孩子没考好,父母应该:
1.弄明白没考好的原因。是基础知识学的不好还是基本技能训练不够?是身体不适还是怯场?找出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2.孩子因没考好而苦恼、烦闷时,家长应给予关怀和安慰,然后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3.家长要主动帮助孩子总结经验、教训,也要从自己的方面找原因,制定出具体的努力措施。
4.家长要正确看待分数。要重视,但不要迷信,对孩子的成绩应有个全面的评价,不被分数左右。
家长同志们,社会、学校、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三个主要因素,而家庭环境,是关系到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因素。和谐、民主的家庭气氛,是建立良好家庭环境的基础,和谐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有依赖感,安全感,民主使孩子具有平等的意识,感到心情舒畅不受压抑,并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或学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家长要学会尊重并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在共同的活动(外出、购物、旅游、访友)中建立感情,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帮助引导他们处理各种事情,克服调节自己的情绪,达到心理健康,培养孩子自信心和健全的人格。家长同志们,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只要我们的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并能适应各种环境的考验,他们的学习就会成为乐趣。精神就会充实,朋友就会众多,生活就会更有意义。
让我们共同努力,满怀豪情。使我们的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存、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接班人。
第五篇:做一名好家长 2011年一年级家长学校教案
做一名好家长
主讲:一年级教师
感谢大家来到这里,参加吉利小学家长学校的学习。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教育,有着无数的家庭教育典范。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有关家庭教育的专著如《家训》、《家范》、《三字经》、《千字文》、《女儿经》,都体现出重视家庭教育的文化传统。那么现代家长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呢?怎样才能培养出优秀、合格的人才呢?
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不同于家长的其他能力,如职业能力等。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应包括与教育孩子有关的能力,了解孩子的能力,评价孩子的能力,指点孩子的能力,保护孩子的能力,给孩子做出表率,把握好教育分寸。
一、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力度(分寸)。(宽严适度)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中,最为关键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力度。怎样才能把握好这个力度呢?
1、要因人而异;
2、要因时而异;
3、要因材而异。
把握好力度说起来比较轻松,但做起来却很具体,关键是贵在坚持,要有一个长远规划。不要凭感情,随心所欲,高兴时对孩子百依百顺,不高兴时拿孩子出气。
二、正确评价孩子。
家长要学会评价孩子,懂得如何去评价孩子。
1、要学会一些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
2、评价要有依据,不要随心所欲。
3、不要过份贬低自己的孩子。
4、要学会表扬。
5、对孩子要讲诚信,说到做到。
三、协调好关系。(做孩子的朋友)
1、协调好家庭关系。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2、协调好家校关系。主动
3、协调好父子关系。
四、家长要学会自制、自控。
1、家长为什么会缺乏自制力呢?社会谋生的压力,家长感觉自己无能为力,家长不懂教育的规律。
2、如何做到自制自控呢?
多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系统教材,购一本家教教材)
多看书学习;(好的教子经验)
经常反省自己对子女的教育得失;
多与教师交流;
多表扬,少批评,每天用笑脸对待孩子。
3、明确育人任务:①、优育,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充沛的精力;②、优教,用现代的观念和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是家教的核心);③、优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物质和精神保障。④给孩子一个平等和谐的空间。(如:与孩子交朋友,做知心人,穿校服,不攀比)
家长朋友们!关于对孩子的教育,现在越来多的家长都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教育不仅仅是是学校单方面的事,应是家庭中的大事,是大家共同的事,是家庭和学校共同的事,希望大家在今后多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多关心和观注自己的孩子。
再一次感谢大家的参与!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
二、案例分析:
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
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
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
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四、总结:
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走好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抓孩子的习惯养成 授课目的:
1、让家长懂得在孩子启蒙教育中,抓“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迈好第一步;
2、分析我班孩子存在的具体问题,指导具体的应对策略;
3、家校共育,形成合力,群策群力管理班级,教育孩子。重点难点:
家长能对号入座,找准自己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从而因材施教,从孩子的习惯入手,走好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授课准备:了解学生特性 制作多媒体课件 授课时间:一个小时
听课人:一年级二班59名学生家长
授课过程:
课前导入:
亲爱的家长朋友,欢迎你来参加我们一年级一班的第一次家长学校讲座。在讲课之前,我想问你,你最关心孩子的什么?
对,我想很多人应该关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孩子的身体、孩子的心理,如果能答到孩子的习惯的话,那说明这位家长的认识非常有深度了。
今天,我讲座的主题是:走好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步——抓孩子的习惯养成一、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好习惯,使人成功,坏习惯使人失败。美国一个心里学家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俗话说,好习惯,益终身。因此,在孩子刚刚跨入小学大门的时候,正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机,不论老师还是家长,都要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都应该把工作的首要任务放在孩子习惯的培养上。
二、习惯坚持的三个原则:
1、注意第一次,狠抓初犯: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好。从第一篇作业做起,有违规就重做,决不姑息迁就。
2、一次也不例外:在好习惯尚未形成之前,不准有一次例外,一次小小的例外,就有可能破坏即将形成的习惯。
3、关键前三天,重在一个月:一般习惯的养成21天,头三天吃点苦,多点自制、多点暗示、要下功夫,过了三天,持之以恒,坦途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三、习惯的培养策略:
作业习惯
1、要书写认真
要求孩子每一次的作业都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否则擦掉或者撕掉重写。这样,只要他把字写工整了,出错的机率就会减少。
再次是进步时夸奖,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要发现有一次他能认真书写,错误减少或者没有出错,就赶紧夸奖,赞许的眼神,发自内心的喜悦,让孩子能感受到你的开心,是为他的进步而开心,还可以把孩子的作业或者试卷拿给其他家人看,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夸奖。
2、要独立完成
孩子一定要养成放学回家先做作业,然后再玩或吃饭的习惯。刚开始写作业时需要家长帮忙读题,因为孩子不认识字,读完题不要做过多解释,让孩子自己理解题意。做完后要让孩子自己检查一遍,有错题自己先改正,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奖惩制度,如果自己检查出来的错误,给予表扬并记录在案,最后有奖励,如果被妈妈检查出来的,又有一个什么措施,培养孩子学会检查的能力。
3、要杜绝磨蹭
磨蹭的坏习惯是很多孩子的通病,分析其原因,都是因为做事不专心造成,一会儿干这一会儿干那,让时间白白流逝;再剖析更深层的原因,是在孩子的心目中根本没有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不懂得珍惜时间。
方法一:发挥名人效应:鲁迅说:“节约时间,也就是使每一个人的有限生命更加有效,也等于延长了我们的寿命。”还有一句:“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您要经常给孩子灌输时间的重要性,讲一些名人珍惜时间、走向成功的故事,让孩子内心充满对名人的敬佩,让孩子明白严守时间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成功的保证。
方法二:做榜样型父母。如果自己孩子做事磨蹭,父母一定要在平时做任何事情时,专心致志,旁若无人,一气呵成,给孩子一个好的表率,因为身教重于言教。
方法三:不做多余关切。在孩子学习时,您千万不要打扰他,一会儿送水,一会儿询问,这些打扰都能使孩子给自己分心找到理由。
方法四:做好充分准备。在孩子做作业之前,一定要先让他把喝水、吃面包、上厕所、削铅笔等一系列工作完成,问他还有没有别的需要,没有的话计时开始!切记:在学习桌上不能放任何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您刚开始可以在同一个房间、孩子的背后监督,一发现他在写的过程中有分心现象,要立即制止。
生活习惯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事情全由父母包办,生活自理能力差。入小学后,许多事情不能由父母代办,而且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学习、劳动等任务。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适应小学的需要。
(一)、自己整理的习惯
作为家长,则要有目的的让孩子自己穿衣,独立睡觉,自己整理东西。收拾自己的教具、学具,整理书包,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孩子自己主动考虑很多问题。如:“这件东西放在哪里合适?”“还需要带什么东西?”“老师还有什么要求?”一次次重复这样一个过程,可以发展孩子的思维,对孩子今后的学习有重要的作用。
(二)、做家务的习惯
作为家长,可试图培养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拖地、擦桌子、择菜等。锻炼孩子的细心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很快适应小学的集体生活。
(三)、讲卫生的习惯
让孩子从一上学就养成自己自觉洗脸、刷牙、洗澡等卫生习惯,做到“五不”:头发不油,衣服不脏,脖子不黑,指甲不长,鞋袜不臭。
行为习惯
(一)、善于表现的习惯
孩子不爱表现自己,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弱点,一是要给孩子多创造这方面的机会。比如:带孩子多参加参加聚会,让孩子多在大家面前表演个节目;走亲访友时事先教会孩子见到主人应该说哪些话;多鼓励孩子参加活动; 讲妈妈小时候如何胆小的事例,给她提供更弱小的参照物,比出她的优势,用激发自信法激发孩子的好胜心和上进心,慢慢就敢于举手发言了。
(二)、注意力专注的习惯
训练孩子专心做完一件事情——整理房屋、书籍、玩具;画画、做手工、练书法、弹钢琴(练习定力和耐力);或者和孩子一起玩“木头人”、“躲过三”“明七暗七”等游戏;或者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让他坐硬椅子,这样更容易使孩子注意力集中。
(三)、文明礼貌的习惯
做父母的要经常教育孩子不做危险动作,不猛跑,不打架,不学脏话,与同学和睦相处,让孩子树立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知识有涵养的人。现在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打逗的现象是在所难免的,如果孩子之间出现了什么问题,请家长即时与我联系,希望家长能以心换心,相互理解。
结束语:
各位家长朋友,根据多年的教学和班级管理经验,以及这两个月以来对孩子们的初步了解,我从“学习、生活、行为”三个方面总结了孩子在启蒙阶段应注意培养的几个习惯,希望对您教育孩子有帮助。在今后的教育道路上,我们肩并肩,手挽手,及时沟通,多多交流,希望可爱的孩子在我们共同的教育下,扎扎实实走好启蒙教育的第一步!
作业:
分析孩子的三种行为习惯,制定出具体的教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