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0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第一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一、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4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教学目标: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

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

出示“西湖”图片: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说成美人,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昨天我们和苏轼一起领略了它夏季的雨景。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了解他吗?

(生答,师补充: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南宋四大家有“尤袤、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他的文章清新自然、生动逼真,被称为“诚斋体”。他自己被称之为“诚斋先生”。他一生写过二万多首诗,有一个集子,称为《诚斋集》。)⒊理解诗题。

(二)学习新课

⒈出示要求,自读古诗。⑴读通诗句; ⑵ 理解诗句意思。⒉初读课文

⑴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⑵出示古诗,自由练读,读好停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名读,读出韵味。齐读。

⑶师:同学们,这首诗诗句简洁,意境深远。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写的景色。⑷诗句中还有不懂的字词吗?

交流词语意思:晓出

毕竟

四时

接天

映日(5)谁能来说说全诗的意思?

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6)我们来给古诗和解释找一找朋友。我来读古诗,你们读解释。⒊精读课文

⑴师:诗人杨万里所写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这时的景色有什么特别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回到几百年前的那个夏日,走出净慈寺到西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

⑵你看清那美丽的六月荷塘了吗?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①无穷碧: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出示图片感受)

师讲解: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②别样红:在朝阳的照耀下,荷花格外地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教师小结:这 “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结: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PPT)

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把这美好的景色留在心中。⑶生齐读古诗。

(三)比较两诗的异同(1)出示要求(2)小组讨论(3)指名汇报

(4)小结:相同点:都是写六月西湖的景色。

不同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动态多(翻、遮、跳、入、吹),是楼上所见的雨景。句句写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只写“莲叶”和“荷花”两景,突出静态美,色彩美,无边无际的壮阔美。是在寺下所见的晴天湖景。两句议论,两句写景。

(四)总结:《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六月西湖晴天时的风光。用大片的荷叶做背景,又点染出朵朵荷花,构成了一幅鲜艳夺目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六月时的西湖荷塘的赞美之情。

(五)作业:

1.背诵古诗。

2.收集描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

第二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诵读教学设计

扬州市汶河小学

刘箭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了解诗歌大意。

3、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重点:诵读古诗。

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人们常说“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领悟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见证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怀念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从这些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依依不舍的眷恋,再来诵读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

1、杭州被誉为“人间天堂”,杭州最美的就是西湖,西湖,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你看——看了这么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南宋诗人杨万里也曾到过西湖,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看老师把这首诗写下来。(板书这首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如诗如画的西湖,感受西湖的迷人风光。

3、指名读课题。(题目这么长,谁能读好它)纠正节奏。

相机评价:声音响亮,而且能把课题当中的四个平舌音给读好了:慈、寺、送、子。范读,齐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从诗题你读懂了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5、谁送林子方?(杨万里)你对诗人有怎样的了解?(介绍作者)(课件出示)

南宋诗人,(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mào)、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今存4200多首。我们曾学过的——《小池》就是他写的。谁来背背?(课件出示《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 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

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想一想,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5、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课件出示全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全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别样:特别。

2、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3、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谁来说说西湖?(师补充介绍西湖: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西湖,就是浙江杭州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烟波浩淼、风景如画,是中外著名的游览胜地。)

2、(出示图片)这就是西湖六月的风光。你看,荷叶一片连着一片,荷花格外的鲜艳美丽。谁来夸夸西湖的美?(指名读诗句)

3、你还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西湖六月与其他季节景色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西湖四季图)

是呀,西湖的四季都美如画卷。而西湖的六月,比春季更富生机,比秋季更有活力,比冬季更色彩缤纷,莲叶,荷花是六月西湖最美的风景,作者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二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由读第二句诗,说说读懂了什么?

4、a 荷叶很多。“接天”:这万顷碧绿的荷叶,这一望无际的荷塘,无穷无尽,一直连接到天边。读出荷叶的多。

b 荷叶很绿。“无穷碧”:绿到了及至,没有办法用语言形容。读出荷叶的绿。荷叶的绿还富有变化呢,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这就是——无穷碧。

c 荷花很红,很特别。“别样红”:在朝阳的映照下,荷花却格外地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读出荷花的别样红。

5、这“无穷碧”、这“别样红”,组成了一幅美景,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时,一阵微风吹来,你还闻到了什么?

6、望着美景,闻着荷香,你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

诗人杨万里只用了28个字,把你们想说的,想画的,全表达了出来: 出示全诗,齐读全诗。

7、这美丽的画面是作者清晨送别好友林子方,走出净慈寺,在西湖边所见而做,所以诗歌的题目是——齐读诗题。

8、把美丽的诗句吟诵给朋友听。(配乐朗诵)

五、背诵古诗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个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记下来吧!

生自由背诵,指名背(2-3生)。全体起立,齐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留在心中。

六、拓展延伸,超越文本。

其实描写西湖的诗歌还有很多。

出示: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抹淡妆总相宜。

课后请收集关于西湖的诗歌。

其实送别友人的诗歌还有很多。说说你还知道哪些?

第三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能在古诗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毕”这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3.结合图画和注释,了解古诗的大意。

4.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感受意境,体会作者对六月西湖的赞美之情以及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古诗。

1.同学们,你们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形容荷花或荷叶吗?(课件出示荷花.荷叶图)2.八百多年前,诗人杨万里用一首诗将这样的画面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古诗诵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揭示课题,指名读诗题。)

3.谁知道诗题的意思?解释诗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净慈寺,是西湖边一座有名的佛寺。林子方,是诗人的朋友。4.谁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5.好像缺了个头,谁在送林子方?(课件:南宋 杨万里)学过杨万里的诗吗?谁来背两句。发现这些诗都是写什么的?(板书:景)

现在,我们来读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写的是什么?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1.想要学好诗,首先我们就要把诗读正确,读通顺。下面请同学们放开声音读一读这首诗,用“/”标出诗的停顿节奏,读不通顺的地方要多读几遍。2.指名读诗,并意正音(慈、毕),读出停顿。3.齐读。

4.诗,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这首诗写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呢?

让学生自由说自己的理解。教师不作更多的评价。(你怎么知道的?课前查阅工具书可是一个好习惯。语言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设计意图]:诗题较长,首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其意思,如果学生理解遇到困难,则通过找时间、地点的方式,降低难度,引导学生自主把握题意,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读出正确的停顿,读出对诗题的理解。在理解诗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地、自由的读诗句,要求做到正确、通顺,这是学习古诗的最低要求。通过指读后的评价,让学生(特别是学困生)树立学习古诗的信心。这一部分的教学着重关注学困生。这首诗的词句理解起来并不复杂,让学生在自主交流的过程中,对诗意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品读诗句,感悟诗情

1.从题目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可诗中着重写的是荷花和荷叶,(板书)诗中描绘了怎样迷人的风光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一组荷花莲叶图。)2.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示)

(1)谁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莲叶、荷花的颜色。()的莲叶()的荷花

(2)荷叶是嫩绿的,碧绿的、鲜绿的,荷花是红艳艳的,红彤彤的,那么诗中又是怎样来写这种绿、这种红的? 板书:无穷碧 别样红

(3)指导朗读:读出莲叶之绿,荷花之红。

3.探究原因,深入诗情:荷叶为什么是无穷碧,荷花又是别样红的呢?带着问题去诗中寻找原因吧。(出示全诗。)☆荷叶之多---“接天”:

(1)接天,你的感觉是?你能用几个词说一说荷叶的多吗?你来读一读,读出荷叶之多。(2)教师语言描述:满湖的荷叶,挨挨挤挤的,一眼望不到边,仿佛与天相连。远远望去,绿得让人心旷神怡,绿得让人陶醉。

(3)指导朗读:读出莲叶之多,之绿、之美。☆阳光映照---“映日”:

(1)早晨什么样的太阳?在明媚的阳光下,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2)指导朗读:读出灿烂阳光普照下荷花之红艳。☆特殊时节---“六月”:

(1)展开想像:出示:是啊,六月的西湖是一年中景色最美的时节,这时荷叶长得,荷花开得,六月早晨的阳光,映照在荷花上,荷花就显得更,也许早晨的荷叶上还有———,荷花上还有----,充分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你的眼前。谁说一说。

(2)指导朗读:读出西湖六月美不胜收的风情。☆作者心情---体会赞美、喜爱之情。

(1)诗中哪个词,表达出诗人对六月西湖景色的情有独钟?想一想“毕竟”这个词体现了作者那些感情?(赞美、喜爱,愉快)(2)指导朗读:读出对美景的赞美之情。

4、回归整体,读中悟情。

(1)指导朗读:读出美景,读出愉悦之情。(2)朗读评价,让诗情融入学生的朗读。

[设计意图]: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代人去学习古人的精华诗篇,尤其需要扎扎实实做好朗读指导。同时朗读的指导又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在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做到读正确,在学生逐步理解诗情的基础上,我又给与了层层深入,步步为营的朗读指导。在揭示出关键词“无穷”“别样”后,我让学生读好后两句,体会不一样的红,特别的绿。接着通过原因的探究,又有两个词语跳了出来,引导学生突出“接天”和“映日”,读出荷花的面积之大。“一切景语皆情语”,当悟出诗人愉悦的心情后,再在“面积广”“特别绿”“别样红”的基础上,再融入诗人的心情,读出诗境,品出诗情。这样的朗读,不只是形式上的多样化,而达到每一步朗读都有确定的目标,每一次朗读都是学生认识的一种提高,真正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中的语言极其简练但却很传神,如何体会诗中所描绘的情境?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去感受诗的美,诗的纯粹,诗的境界。在教学中,我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展开想像的翅膀,让这美丽的画面出现在眼前。用填空的形式可以降低说话的难度,在看幻灯说之后,其实也可以让好的学生不看前面幻灯讲,以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

四、入情入境,读写结合。

1.古人常以诗明志,以诗寄情。《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送别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谁来吟诵这首诗,重现千年前的这场送别。(配乐)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1.收集《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赠汪伦》等送别诗,感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与这类诗的不同。

[设计意图]:《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别具风格的送别诗,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一点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送别诗的共性。教材只是一种范例,在这个环节,努力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去读诗,去品诗,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后反思:

1.没有上出古诗课的感觉,朗读太少,没有感情。

2.大概能够理解古诗的意思。不能确定部分少数同学的听课效率。3.课上有些同学做小动作、讲话,一定要及时制止。4.整个课堂掌控欠缺,不够果断和运筹帷幄。

第四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丁家嘴小学 韦纯兵

一、教案背景 ⒈面向学生:小学 ⒉学科:语文

⒊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⒋教学时间:一教时 ⒌课前准备:

⑴诵读全诗,感悟诗人的情感。⑵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

二、教材分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西师版语文课本第十册第29课《古诗两首》之一,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所作,写的是晴好天气下西湖中莲荷的壮美。前两句议论,后两句写景,景在议后,目的是突现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这时风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与天接连的荷叶无边的青绿;与太阳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样的艳红。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⒉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歌意境。

⒊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⒈教师上网搜索图片有关文字资料做成PPT课件。⒉学生课前上网查找图片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师: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历来就被人们称为“人间天堂”,你知道那儿最有名的景点吗?

出示“西湖”图片:有人把它比作图画,有人把它说成美人,无论是久居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都为它的美丽所倾倒。古往今来,更是有很多的文人墨客用妙词佳句来赞美它。

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西湖的古诗。

板书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杨万里,你了解他吗?

(生答,师补充:杨万里是南宋四大家之一。南宋四大家有“尤袤、陆游、范成大和杨万里”。他的文章清新自然、生动逼真,被称为“诚斋体”。他自己被称之为“诚斋先生”。他一生写过二万多首诗,有一个集子,称为《诚斋集》。)⒊理解诗题。

(二)学习新课

⒈出示要求,自读古诗。⑴读通诗句;

⑵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意思。⒉初读课文

⑴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⑵出示古诗,自由练读,读好停顿。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指名读,读出韵味。齐读。

⑶师:同学们,这首诗诗句简洁,意境深远。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写的景色。⑷诗句中还有不懂的字词吗?

交流词语意思:晓出 毕竟 四时 接天 映日 ⒊精读课文

⑴师:诗人杨万里所写的是西湖六月的荷塘,这时的景色有什么特别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再回到几百年前的那个夏日,走出净慈寺到西湖边去走一走,看一看。

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

⑵你看清那美丽的六月荷塘了吗?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感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①无穷碧: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出示图片感受)

师讲解: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草绿、碧绿、深绿、浓绿„„绿得充满生机。

②别样红:在朝阳的照耀下,荷花格外地红艳,红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教师小结:这 “无穷的绿”和“别样的红”,给作者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结:难怪诗人一走出净慈寺就脱口称赞――“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让我们再来美美地吟诵这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把这美好的景色留在心中。⑶生齐读古诗。

(三)拓展延伸

⒈师:其实这首诗所赞美的只是西湖十景之一。你知道西湖有哪十大景观吗?

教师简介:它们分别是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猜猜这首诗写是哪一景呢?

出示“曲苑风荷”图片,师描述:这时西湖十景之二——曲苑风荷,湖面生长着成片的莲荷,初夏时节,清爽的湖风袭来,荷香伴着酒香,令人不饮亦醉。花开时节,清香四溢,景色更是令人陶醉。

⒉关于西湖还有很多令人流连忘返的美景,从很多文人雅士的诗句文章中我们都可以感受得到。

出示描写西湖的诗句,自由读一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孤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苏轼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白居易

五、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六月

西湖

荷叶

碧绿

荷花

红艳

第五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

课文情境图;搜集有关诗人及诗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1.“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

我们读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读过,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们读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这流传千古的送别佳句中,我们读出了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

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外;

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3.小结: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4.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2.谁来读?其他同学注意听,看他读准了没有。(指名两生,师生正音)

3.古诗还要读出节奏韵律,像这样(范读首句),谁再来读读?(指名两生,评价)

4.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的节奏韵律。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1.诗读正确了,那这首诗的意思呢?轻声读,可以借助注释,也可以想象画面,看看读懂了什么?和同桌说一说,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上面做个记号。

2.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交流古诗大意,两生左右,鼓励用自己的语言连贯地描述)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4.理解了诗的大意,相信我们能读得更好了,谁来试试?注意读出诗的味道。(指名评价)怎样才能读得更有感情呢?让我们品诗、赏诗,走入诗境。

四、品读诗境,感受画面

1.同学们,八百多年前的一个夏天,你,就是大诗人杨万里,刚刚走出净慈寺,清风拂面而来,一幅赏心悦目的景象映入眼帘……那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2.闭上眼睛去听,去想。(老师范读第三、第四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板书:蓝天、碧叶、赤日、红花

3.同学们,那不是一片荷叶,而是一池荷叶;那不是小池塘里的荷叶,而是西湖里的荷叶。你能描述那样的景象吗?

(1)重点理解:无穷碧

理解一:照应接天,指范围广。

理解二:指绿的程度。很绿很绿,绿得难以形容。

理解三:也许是指有很多很多种不同层次的绿:深绿、浅绿、淡绿、草绿、浓绿……

(2)想不想欣赏一下这样的美景?课件欣赏(远景),读好“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小结:是啊,满池的叶啊,满眼的绿呀,远远地伸向天边,与蓝天相接。

4.六月,正是盛夏,虽然是早晨,可是太阳已经是火辣辣的。在骄阳的映衬下,怒放的荷花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

(可以说说荷花在阳光下的照耀下的颜色、姿态等。)

(1)重点理解:别样红

理解一:特别的红,不一般的红。

理解二:红的有层次,有变化。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突出映日、红。)这荷花红得多美啊!谁能用比喻或者拟人手法来描绘一下?

(3)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这一美景?

5.看哪,那绿色的莲叶,极目一望,无边无际;那艳丽的荷花,娇艳妩媚,辉映朝阳。你能通过朗读,把这样的美景留在每个人的心中吗?

(1)同桌读。

(2)指名读。

(3)分角色读:男读叶,女读花。

(4)齐读。

6.荷叶田田,荷花朵朵,难怪诗人说――(引读,课件)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这是诗人由衷地赞美,谁来赞一赞?你能用自己的话赞一赞吗?(先试一试再指名说,注意赞叹)

五、感悟诗情,深度理解。

1.同学们,学到这里,有没有人会产生疑问呢?(题目中是送别,可是诗中描写的只有景色)是啊,这和我们一开始的猜测是多么不同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前两句说六月中的西湖,景色与其他季节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诗人认为他与林子方的感情与其他人是不一样的。后两句说满湖的荷叶一直绿到天边,荷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娇艳红润。也就是说诗人与朋友林子方的感情就像满湖的荷叶一样,友谊一直连到天边,像荷花一样在阳光的照射下红得发亮、红得似火。

总结:说得真好,有道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这首诗在景色中寄予了诗人的感情,这种手法叫:以景寄情(板书)

2.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谈谈自己读到的是诗人一份怎样的情。(学生自由朗读、品味)

现在,你就是诗人杨万里,老师就是要去外地做官的林子方,你心里藏着什么话要对老师说?

预设:

祝愿你前程如接天的莲叶一样无穷碧,事业像映日的荷花一般别样红。(我感受到了祝福之情)

你前程似锦,我真为你高兴。(我感受到了高兴之情)

西湖的景色这么美,你还是再逗留几天,好好地欣赏这西湖的美景吧。(我感受到了眷恋之情)

六月西湖的景色在是这样美,你要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今天的送别之情。(我感受到了惜别之情)

六、背诵古诗,演唱古诗

同学们,杨万里是南宋最著名的四个诗人之一,他的一些写景抒情的小诗特别有名。《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这首诗告诉我们,离别可以是一幅明朗的画,可以是一个动人的微笑,可以是一片广阔的美景。让我们把这与众不同的送别诗记下来吧!

1.生自由背诵,指名背(2-3生),齐背。

2.诗可以读、可以诵,还以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诗谱成的歌曲吧。听一遍,学唱一遍。

七、联系生活,学写诗句

1.老师相信,我们心中也有一片美丽的风景,你最喜欢哪个地方的景色?

2.让我们学习作者,采用以景寄情的手法来表达我们的喜爱之情。要写诗,让我们先来看看杨万里的诗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内容:选取典型景物

形式:对仗、押韵

总结:我们哪一个季节的景色都可以写,但注意,一定要选取出最有特色的景物来写,如果能对仗和押韵更好,不能的话也不要紧,但注意要把景色写美了。

3.仿写优美句子。选其中的一幅照片写,教师巡视。

出示:

(一)毕竟太仓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毕竟中,风光不与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馈交流。

美美地读一读。

5.总结全诗

同学们,“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年以来,人们已经渐渐不知道林子方是一个怎样的人,但是,人们却永远记住了杨万里送别他那天西湖上的景色,记住了杨万里和他之间的情分,记住了这开阔优美的诗句――(指读)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板书设计】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无穷碧 以景寄情

别样红

下载《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过程与方法:通过......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上感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会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会认“晓、净、慈、寺”5个生字。 2.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2、抓住关键词“无穷碧”、“别样红”感受六月西湖的美丽风光,并引导学生在探究其原因的基础......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案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山左口乡白石头小学沈素娥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深度备课 至关重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胥燕 龙都小语联盟送别诗一直是我喜欢的,感觉也是擅长的。在教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我通过情境画面导入,通过多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之情。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教学反思1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