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题第一单元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有些种子太小,我们要用(放大镜)来看。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播种方法:(选种、松土、下种、浇水)。
①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②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适量的土。③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在用土盖上。④往花盆里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7、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8、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料都是(绿叶)提供的。
10、植物的叶子是(平展)的,这样(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茎上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1、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子)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12、光和作用公式: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13、植物体内有叶绿体,因此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是(绿色)。
14、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15、凤仙花的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
16、果实是由花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是:(种子、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凤仙花从播种到发芽大约需要4天,从发芽到长出花蕾需要65天,从花蕾到种子成熟需要20天,从播种到种子成熟共(95)天。
18、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9、凤仙花在(幼苗生长)过程中长得最快。凤仙花(长出花蕾)以后不再长高。20、茎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如(凤仙花)的茎——(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茎;(红薯、南瓜、草莓)的茎——(匍匐茎)。21、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2、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3、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24、凤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呈卵圆形,没有明显叶脉;以后长出的叶子呈锯齿形,有明显叶脉。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
25、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写观察日记。
26、凤仙花又叫(急性子)、(指甲花)、(芨芨草)、(别碰我)。
二、判断
1、植物的种子颜色、形状、大小都是一样的。(×)2、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3、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4、植物的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是为了好看。(×)
5、观察一朵凤仙花,我们可以直接用手把它的各部分撕下来。(×)
6、不论种子怎么放,它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7、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8、“一年之计在于春”,所以只有春天才是播种的好季节。(×)
9、植物一生生长所需养料全部是叶通过光合作用提供的。(×)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1、种子萌发时最先长出茎。(×)
12、植物都是用根来繁殖的。
(×)
后
代
1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
14、凤仙花是从种子开始它新的生命的。(√)
15、凤仙花的种子先长芽,再长出根。(×)
16、每种果实中的种子的数量是一定的。(×)
17、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18、植物种子萌发时,根的生长方向一定是向上的。(×)
19、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20、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可以往凤仙花周围的土壤上浇水。(√)
21、凤仙花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2、风仙花长出的第一对叶子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相同的。(×)
23、我们发现凤仙花最先发育出根。(√)
24、子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5、茎具有运输作用,主要是因为茎内有许多小管子。(√)
26、每一个凤仙花果实里一般有2——5粒种子。(×)(15——20粒)
三、选择
1、在自然条件下,___A___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A.有些 B .很多 C .全部
2、植物叶片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主要是为了(B)A植物身体的平衡 B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太阳光
3、金鱼缸里养些小草的主要作用是__A______。A.释放氧气 B .显得美观 C.清洁水质
4、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一定都需要____C___。A.阳光 B.水分 C.土壤
5、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凤仙花的种子看得更加清楚的是(A)。A、放大镜 B、小刀 C、绳子 D、尺子
6、具有支撑植物作用的是___b____。A.根 B.茎 C.叶
7、植物自己制造“食物”的器官是(C)。A.根 B.茎 C.叶 D.根、茎、叶
8、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B)。A.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B.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
9、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D)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A.根 B.茎 C.叶 D.种子
10、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的是植物的(C)。
A.根 B.茎 C.叶
11、凤仙花适宜生活的环境是(D)。
A、黑暗湿润 B、黑暗干燥 C、向阳干燥 D、向阳湿润
12、几位同学在往花盆里播种凤仙花种子,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小块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装进细土。这样做是为了(C)。A、使凤仙花的种子发芽更快 B、使凤仙花的种子容易呼吸空气 C、防止花盆内积水使凤仙花的种子腐烂 D、增强土壤的肥力 1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是(C)
A、阳光、土壤
B、肥料、温度
C、水分、空气、温度
14、植物的枝、叶、花等能伸展到一定的空间,是因为茎有(A)A、支撑作用
B、固定作用
C、运输作用
15、凤仙花最早的两片叶是由(B)长成的。
A、胚芽
B、子叶
C、种皮
16、我们种下的种子最先长出来的是(A)。A.根
B.茎
C.叶
17、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是植物的(A)。A.根
B.茎
C.叶
18、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大部分是(A)A、自己制造的 B、从土壤中吸收的 C、从空气中吸收的
19、植物体各部分所需养料是由(B)来完成运输的。
A、根
B茎
C叶
20、凤仙花果实里的种子数量是(C)
A、2个
B、3个
C很多个
四、连线 将下面的植物与它们的外部形态连线。
凤仙花 攀援茎
牵牛花 缠绕茎 葡 萄 直立茎 红 薯 匍匐茎
五、回答:
1、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经历哪几个阶段?它们的身体分为哪六个部分?
答:(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2)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2、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答:璃罩中的盆栽植物能利用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和作用,并释放出氧气,供玻璃罩里的小老鼠呼吸作用,所以小老鼠短时间不会被憋死。
3、怎样证明茎能运输水分? 答: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②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变化③芹菜的茎变红,说明茎能运输水分
4、在做研究的植物根的作用的实验时,你观察到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吗?说明了什么? 答:水量变少②说明根能吸收水分
5、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
幼苗
→
生长
↓
↑
开花
← 结果
6、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
实验材料: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试管、水实验步骤: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实验结果: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变少)。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第二篇: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2、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4、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5、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过程与方法:
1、种植和培育植物。使用放大镜。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以已有经验或观察到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现象进行记录。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3、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主要材料清单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荽、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平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单元课时安排
每课1课时,机动、整理1课时,合计8课时。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认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教学难点】 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教学准备】
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记录本上把“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画下来。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请把自己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
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教学准备】
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等种子、透明塑料杯或玻璃瓶、吸水纸等。【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记录本的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花台上,种植凤仙花。【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教学反思】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教学重点】
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难点】
根吸收水分的实验。【教学准备】
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作业布置】
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矿物质 【教学反思】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
研究植物叶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3、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引领学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4、师:组织学生交流。(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5、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6、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二、我们的思考
1、师: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呢?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2、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问题。
三、叶为植物提供“食物”
1、师: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2、生:讨论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4、师: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P11页上内容。
5、师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6、师:(总结)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回家仔细地去观察一棵植物,观察植物的叶子分布的情况,想想植物的光合作用。【板书设计】 4.种子变成了幼苗
阳光
二氧化碳+水——→氧气+养料 【教学反思】
5、茎越长越高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过程与方法:运用统计图表整理观察记录的结果;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统计图分析植物茎生长的规律;有依据地对植物茎的作用进行猜测;设计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用适宜的方式描述实验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难点】
凤仙花植物茎的生长变化和植物茎的作用。【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
学生准备:三周前凤仙花生长记录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理有关茎的观察记录
1、师:我们已经知道:植物的根能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绿色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先来看一看,在凤仙花植物生长的过程中,茎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①带领学生整理幼芽出土以来,有关茎生长变化的观察记录。重点整理幼芽出土以后一周,凤仙花茎的颜色、硬度和高度。②利用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变化的数据,画出凤仙花植株高度变化统计图(学生在记录本上画)。学生画好后,教师讲述柱状统计图。柱状统计图是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常用的方法。③指导学生分析柱状统计图,引领学生根据柱状统计图预测未来几周的时间里凤仙花植株高度将如何变化?
二、植物茎的作用
1、师:植物的茎总是把根和叶连在一起,那么,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到底起什么作用呢?茎内是什么样的,能承担这样一些功能呢?将你的想法记录下来。
2、师:①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的问题。②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③引领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茎有什么作用?);对问题的可能答案作出假设(运输水分和养料);设计实验(运输水分的实验);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收集信息);得出结论(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3、生:做茎运输水分的实验。
4、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三、提醒学生注意
1、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
2、关注凤仙花开花前的征兆。【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
5.茎越长越高
科学探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教学反思】
6、开花了,结果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用适宜的方式整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分析观察到的现象获得结论;使用工具按照从外到里的顺序解剖花。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命现象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难点】
凤仙花花开花落及结果的过程。【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朵凤仙花,一株凤仙花,一个凤仙花的果实,镊子、一张白纸。学生准备用于交流观察的记录单。【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任务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二、整理并交流我们的观察记录 交流活动: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记录本上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三、研究花变果实的过程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采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
3、师:指导学生解剖花。(解剖花时,要用镊子细心地从外到内撕下花的个部分。提醒学生注意: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解剖下来的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教师直接告诉学生花的每一部分的名称。)
4、生:学生解剖花。(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四、观察凤仙花的果实
1、师: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呢?它在生长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师:组织学生观察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和未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师:引导学生关注完全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果实里面有什么?(种子)
4、生:观察凤仙花果实。观察完了以后汇报。
5、师:总结。【作业布置】
继续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过程,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 6.开花了,结果了
花的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果实是由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教学反思】: 7 我们的大丰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绿色开花植物通过种子繁衍后代;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用估算、制作统计图表等数学方法研究科学问题;通过整理观察记录,发现植物生长的规律;用适宜的方法陈述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神奇,激发学生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体会资源共享的快乐,提高合作意识;树立用证据表达观点的意识。【教学重点】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教学难点】
整理观察获得的信息,发现凤仙花生长的规律,【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几张主要生长阶段的凤仙花照片。每组准备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学生准备个人的观察日记或观察记录表。【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经过几个月的种植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今天,整理我们观察获得的信息,开个成果展示会吧。
2、生:赞成。
二、我们收获了种子
1、师:统计一下,你观察的一株凤仙花大约收获了多少粒种子?
2、生:按照自己的观察记录表汇报。
3、师:引领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统计。(通过统计活动,学生获得了一株植物结出的种子数,意在让学生通过数据真切感受“收获”,体会植物物种得以延续并壮大的原因。)
三、我们获得了植物生长变化的数据
1、师:引领学生把观察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通过分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
2、师:指导学生根据观察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
3、师:指导学生在记录本上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
4、师:引领学生掌握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种子萌芽、幼苗、开花、结果。
5、师:引领学生了解植物的六种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师:引领学生通过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了解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7、师:根据单元起始课学生记录的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经历了这样的种植活动,对植物生长变化过程的认识有了哪些提升。【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阅读“资料库”里《凤仙花》和《多种多样的茎》两篇文章。了解凤仙花的有关知识;了解“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板书设计】 7.我们的大丰收
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
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 【教学反思】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模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1、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变化过程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这是物理变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2、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第三课 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
1、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在口腔里主要是淀粉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麦芽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第四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而是醋酸钠的新物质。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人们利用这个性质生产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五课铁生锈了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
2、金属生锈的危害:金属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会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因为钢铁制品的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比如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的表面有红褐色的物质(铜)附着,这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蜡烛燃烧),改变颜色(铁钉生锈、碘酒和米饭),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沉淀物(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淀粉和碘酒)。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七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和水)。基本方法有: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隔绝水分);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烧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隔绝水分和空气);
③制成不锈钢;(改变内部的结构)
2、铁在与水、空气隔绝的地方不生锈。铁在多水的空气环境下最易生锈。尤其在有盐存在的潮湿、有空气的环境中铁生锈明显、速度加快。
第八课 物质的变化和我们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两者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大小、位置的改变。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现象的发生。两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而成。
第四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留下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个足迹。
4、月球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叫做()。
5、月相在()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
6、月相变化是()围绕()公转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
7、月球是一个()、()的(),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也就不同。
8、()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9、环形山的形成与许多因素有关,()是主要原因。
10、有关环形山形成原因,目前公认的观点是(),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层,使撞击更猛烈和频繁。
11、()和()是日、地、月三个天体运动形成的天文现象。
12、()运行到()和()中间,地球处于月影中时,因()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而()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13、月球运行到()中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因月球挡住了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如下图所示:
()()()
而月食则是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居于()之间,三者在一条直线上,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就发生了月食。如下图所示:
()()()
14、()和围绕它运动的()、()和()组成了()。太阳系是一个较大的()。
15、以()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及其卫星、()、()(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
16、太阳系里有八大行星:()。
17、人们为了便于辨认星星,把看起来不动的星星分成群,划分成不同的(),根据其形态想象成()、()或()的形状,并给它们命名,这些人为划分的区域就称为()。
18、()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在天空中的()。如果从不同角度观察,图形不同。
19、()的明显标志就是我们熟悉的、由七颗亮星组成的()。20、()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属于()。
21、随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在天空中是运动变化的。
22、()是星座的主要标志。()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
23、夏季天空中有许多亮星,其中的三颗亮星()属于()、()属于()和()属于()构成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人们称之为()。
24、宇宙空间分布着大小不同的()。
25、()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
26、宇宙是()的,()的,组成宇宙的()也是运动变化着的。
27、太阳系和众多的恒星一起组成的一个(),被人们称为()。
28、银河系大约由()颗恒星组成,直径有()。
29、光的传播速度是(),()就是光在()中所走的距离,它是用来计量恒星间()的单位。
30、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100亿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
31、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发源地。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的古籍上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32、我国的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载人飞船()和()圆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现在()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
第五篇: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红星小学代继安
一填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和()的国家,丝绸约有()年的历史。
2蚕 宝宝的家要(),()。
3蚕宝宝爱(),要经常()桑叶也要()()‘
4蚕宝宝最喜欢吃()
5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和()。
6蚕宝宝是蚕的幼虫,()是蚕的成虫。蚕一生经历了()()()()四种形态。
7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部有(),一般有()。
8蚕一生要脱()次皮。
二(简答题
1蚕宝宝的饲养与护理是怎样的?
2画一只昆虫并标出各部分名称()三部分,头上有()和一对())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