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抄袭教案 拿来的就是自己的?
在一些学校,教师备课形式化、疲于应付——
抄袭教案,拿来的就是自己的?
孟寺信立霞
收集整理
(摘自2014年1月16日《中国教育报》02版)
好的课堂,少不了一个好的教学设计。然而,这个被称为教案的东西,往往让一线教师又爱又恨。当前,教师备课存在形式化和应付的现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依旧年复一年按部就班检查教案,教师们也是年复一年地敷衍了事抄写教案。小陈是一名在成都市某小学从教10多年的教师,她告诉记者:“厚厚的一摞教案,是教师们不得不完成的任务,最终却只是学校领导桌上的摆设。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学校公开的秘密。”
抄教案是否理直气壮?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这时,能有一个好的范本作为借鉴未尝不可。所以,不少人认为新教师抄教案、下载教案算得上“理直气壮”。
“新教师需要有一个模仿和积累的过程。”成都市川大附小分校教师姚芳也认同这一观点。不过,她认为如果工作3年后仍然抄教案,这位教师的教学生涯就“堕落了”!一位成熟教师,课堂上仍然是照葫芦画瓢或者是完全凭现场自由发挥,肯定会误人子弟。
阿坝州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窦远林说,教师每天都要翻越“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这“三座大山”,工作的艰辛是不言而喻的,的确需要减负和改革。“但是,我们既要认识到编写教案的艰苦性,又要看到教案编写的重要性”。
窦远林说,事实上,教案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呈现方式,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收集资料,一遍遍处理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
一般来说,对缺乏教学经验的新教师而言,完全照抄教案虽然费时间,但依然很有必要。成都实验小学副校长李蓓说:“对新手来说,即使是抄一遍也有好处。”
教案检查方式是否合理?
由于抄教案现象的普遍存在,引起很多教师对教案检查的抵触,有的教师认为教案检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教师的沉重负担,应该废除;有的教师认为教案是教师认真备课的呈现方式,如果不检查,部分教师就不会认真备课,必然影响教学质量。
成都实验小学教师黄敏认为,一次性检查一个学期的备课教案,这不合理、不科学。她建议:“对老教师,教案检查不宜过细,量不宜过大。可以按照单元结构来备课,只粗线条勾勒单元的整体设计,然后选择其中一篇课文写出精而细的教案,体现出教师的智慧,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备课。”
李蓓告诉记者,成都实验小学从2007年就开始实行分层备课。有经验的教师只需要在教材上备课,因为他们已经非常熟悉教材和教学过程,完全没有必要手写教案;骨干教师可以选择电子备课;从教五年以下的教师则一律要求手写教案。事实上,那些在书上备课的老教师反而非常认真,有很多闪光点。
集体备课的改革与尝试
近年来,不少学校对备课进行了一些改革与尝试:由个人备课(有的只要求书上备课)到年级组集体备课,实施“集体备课—个性修改—教后反思”等策略。
成都市盐道街小学东区教师王燕说,备课是教师最基本的工作,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备课时出现抄袭的现象,也就是所谓的“拿来主义”,这并不可怕。关键问题是,怎样将“拿来”的教案和教师实际教学联系起来,将“拿来”的东西转变成教师自己的东西。
在盐道街小学东区,每年放假(寒假、暑假)之前,同年级的教师一起将下学期的教学内容进行分工,全组教师在假期共同完成下学期整期的备课内容;有了初步教案之后,同年级的教师们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形成符合整个年级特点的教案;一个年级的教师们有了共同的教案之后,每名教师在上课前还要根据自己班上孩子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再次备课,采取在年级共同的教案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和批注的形式,形成符合自己班的个性化教案。经过以上三步,“拿来”的教案基本都转变成教师自己的东西。
姚芳认为:“老教师既需要别人现成的设计,更需要自己细心琢磨,将书上的东西变成自己的。至少要保证一个单元或者每个板块有一篇详案。”
王燕说,每个月末,教学部门都要检查教师们在年级组的共同的教案的基础上是否进行了补充和批注,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个案。此外,教学中,教师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班的情况,临时调整教案,并在反思中体现修改的内容和原因。若尔盖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蒋贤树认为,教学设计必须坚持做到课后写教学反思,所写的教学反思要切合实际,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记者 李益众)
第二篇:抄袭害了谁教案
抄袭害了谁
教材学情分析: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抄袭、花钱请别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并不鲜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有更严重的趋向。本课的设计遵循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深入现象和行为的过程剖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辨析,再对行为后果与人格方面的理性反省,最后总结与提升认识的过程。层层深入,不断提升。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学生中发生的抄袭现象,激发矛盾;通过分析讨论,让学生认识到抄袭是一种对人、对己、对社会有害的事情。
2、过事例深入明理,使学生懂得真本领不是抄来的,抄袭行为害己害人。
3、引导学生懂得真本领需要自己不断努力得来,小学生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课前准备:
让有关学生将P31-32页上的连环画改编成小品《沉重的书包》,并排练表演。一.小品导入,揭示课题。
1、看小品《沉重的书包》(选择学生根据书本P31-32故事《沉重的书包》排练。)
2、想想说说:
(1)金宇为什么要去抄袭?
(2)金宇抄袭别人的答案时,他又为什么要犹豫呢?
(3)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会这样沉重?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
3、师述:金宇为了得到一只新书包,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抄袭了同学的答案。(相机板书:抄袭)他虽然背上了新书包,却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感觉感到自己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而不诚实的人是让人看不起的。同学们,在不会做题目时,我们该不该抄袭呢?抄袭害了谁呢?
二、阅读体会
1、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我的作文》
2、思考:为什么李诚的作文能得高分,却不会写信呢?
3、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不是自己的真是成绩,对自己的成长、对社会都是没有意义的。
4、读故事《马玉奇失去了什么?》。
5、读后思考:
(1)马玉奇真的考了好成绩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她呢?(2)她失去了什么?
(3)马玉奇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4)从马玉奇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抄袭作业的同时,自己的人品也沾上了污点。
6、再问: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了《马玉奇失去了什么?》你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三.拓展认识
1、补充故事《作弊也是犯罪》。新课 标第 一网
2、想一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和现今的美国都将在重大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视为犯罪? 四.总结感悟
师:通过上面三个故事的阅读,你认为抄袭害了谁? 生: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害了社会„„
第三篇:抄袭害了谁教案
《抄袭害了谁》 教学设计
如东县洋口小学 戴春红
教材学情分析:
“诚信”是有序、有效和成熟社会的重要标志。在小学阶段,抄袭、花钱请别人代做作业、考试作弊等现象并不鲜见,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有更严重的趋向。本课的设计遵循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入手,深入现象和行为的过程剖析,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辨析,再对行为进行后果与人格方面的理性反省,最后总结与提升认识的过程。层层深入,不断提升。教学目标:
通过呈现学生中发生的抄袭事例,让学生辨析认识抄袭是一件对己、对人、对社会有害的事情,对诚实做人、诚信为本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课前准备:
让有关学生将P31-32页上的连环画改编成小品《沉重的书包》,并排练表演。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看动画故事《沉重的书包》 2.想想说说:
(1)金宇为什么要去抄袭?
(2)金宇抄袭别人的答案时,他又为什么要犹豫呢?
(3)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会这样沉重?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
3.师述:金宇为了得到一只新书包,在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时抄袭了同学的答案。(相机板书:抄袭)他虽然背上了新书包,却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他感觉感到自己是一个不诚实的人,而不诚实的人是让人看不起的。同学们,在不会做题目时,我们该不该抄袭呢?抄袭害了谁呢?
二、阅读体会 1.学生自己阅读文章《我的作文》
2.思考:为什么李诚的作文能得高分,却不会写信呢? 3.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如果不是自己的真是成绩,对自己的成长、对社会都是没有意义的。4.读故事《马玉奇失去了什么?》。5.读后思考:
(1)马玉奇真的考了好成绩为什么没有人相信她呢?(2)她失去了什么?
(3)马玉奇应该怎样才能得到同学们的信任?(4)从马玉奇的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抄袭作业的同时,自己的人品也沾上了污点。
6.再问:我们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读了《马玉奇失去了什么?》你现在又有什么新的感受?
三、拓展认识
1.补充故事《作弊也是犯罪》。
2.想一想:为什么古代的中国和现今的美国都将在重大考试中的作弊行为视为犯罪?
四、总结感悟
师:通过上面三个故事的阅读,你认为抄袭害了谁? 生:害了自己,害了家人,害了社会„„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师问: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课题。
二、联系实际,实话实说 1.在我们学习中,其实也有许多抄袭的现象,回忆一下,你看到过哪些抄袭的现象?
2.请你分析:这些同学为什么要抄袭呢? 归纳:
1.因贪玩作业来不及做。
2.这道题实在太难了,做起来太麻烦了,还是抄别人的吧,这多省事呀!3.考试时想考出一个好成绩,得到老师的表扬,爸爸妈妈的奖励,同学的羡慕。
4.抄袭没有人知道,不会被人发现的。5.就抄这一次,下次绝不了。6.你能说说这么做的害处吗?
三、小小判官
1.多媒体出示P33上的四幅图,提问:下面是几个小学生的做法,你觉得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2.思考
(1)当抄袭不被人告发时,可以这样做吗?
(2)当功课不会做时,可以抄袭吗?应该怎么做说说你的理由。(3)如果你很想去玩,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会抄别人的作业?
(4)为了“集体的成绩”,能这样做吗?为什么?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
3.有些同学对抄袭不以为然,还这么想——(1)给别人抄袭是为了帮助别人。
(2)抄袭是我自己的事情,又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所以偶尔抄袭不算犯错。如果他们是你的同学,你准备怎么劝阻他们?
四、辩论台
1.师问:有人说抄袭是欺骗自己,有人说抄袭是欺骗别人,你的观点呢? 2.让学生独自充分思考,在交流。
归纳:抄袭既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别人。
第四篇:·小议“拿来”之后
·小议“拿来”之后改革开放十年来,我们确实大胆地从国外“拿来”了不少: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自动化的生产线,还有许许多多的外国文化产品。这些促进了我们生产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生产力,甚至对我们的文化教育事业也是有益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问题。这使我想起了鲁迅先生说的一句话:“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也就是说,光“拿”是不够的,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加以选择、创新。
这并不难做到。例如,1988年义利食品公司引进了一条生产面包的流水线。引进前,日产量为六车,但现在要求日产19─22车,这无疑要提高机器的强度,对洋设备加以改造。义利厂二十余名技术人员,经过17天苦战,终于使该流水线日产量达到25车。这证明,对外国的东西,我们完全有能力做到在“拿来”的基础上进行改造。
你也许会说:生产技术上的革新容易办到,可文化上又如何革新呢?其实,这也不难。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译制片的剪辑。我们现在看到的国外影片,绝大多数都经过了剪辑。剪辑的过程,就是一个取精华除糟粕的过程,这就使我们能欣赏到国外的经典名著,了解其风土人情,同时,又免受西方不良生活方式的腐蚀。
以上提到的,都是由于我们在“拿来”之后,注意运用头脑加以改造创新,使“拿来”的变成了自己的,为我服务。而有时,由于我们只注意“拿来”,忽视了挑选或创造,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就拿我们这些十六七岁的青年人看的书来说,有些是“进口”货,其中以教育类为最多。这些书中提倡青少年刻苦钻研、力求上进是好的,但有些书过于强调了“个人”。像《想像自己是个大人物》一书中提道:“青年人应该想到自己是上帝,即使无相助也会成功。”还有:“要注意显示自己,无论在哪或什么问题上都应说:‘我想我一定强过任何人。’”如果我们这代人接受了这些理论,势必影响到人际间的团结、互助。如果我们的翻译和编者在编译此书时,稍加留心把它改为:“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我想,会更适于我国的实际。这样,我们就把“拿来”的变成了“自己”的,并且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服务。
类似的例子,不必多举。我想:只要我们在“拿来”的同时,真的是“用脑髓”而不只是用“手”,只要我们在拿来之后,经过挑选、分析和创新,那么,“拿来的”就会成为“我们自己的”;“拿来的”会为我们服务,满足我们各方面的需要,实现毛泽东同志所主张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第五篇:拿来艺术美文(本站推荐)
明日就要考试了,可我却丝毫复习不进去,因为心里清楚的知道,我根本就考不过去,因为我没有认真的背东西。
现在更是被不进去了,我乏了,前一个时辰与母亲大闹了一场——
躺在落在地面上的书籍上躺着,哭泣、悲愤、怨恨,不同流合污也是一种错?为了梦想而努力也是一种错?不想敷衍工作也是一种错?······
我决定要当一位作家,因为我真的很喜欢写,我的文字又不是没有被推荐过,为什么总是得不到家人的许可,为什么搞艺术的与“穷”沾了边,即使穷,但是志不穷,也终会成为富人的,不是吗?历来哪位作家、画家、明星、富豪,不都是历尽坎坷万难才最终走向成功的吗?而且现在时代在转变,为什么提倡大学生去创业,因为经济学家预测到很快就没有工可以打了,为什么现在就业难,因为这是一个看重效益的时代,不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计划经济时代了,“铁饭碗”只停留在上个世纪,作为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应该怀揣美好的理想去拼搏、奋斗,而不是寻找一个不切实际的“铁饭碗”安逸的度过一生,说实话,创造型的人永远比研究型的人挣得多,我立志当作家,就会源源不断的学习、探索、观察,即使不成功,我也可以将头脑中的知识变成另一种方式变成钱财,如果成功了,那会不同凡响;若是我就每天不学习,带着实用主义找“铁饭碗”般地混吃等死,那就枉费自己曾有过年轻的岁月了。
擦干眼泪,飞奔到阳台看着窗外的一栋栋建筑楼,就如同一道道坚固的铁柱子,锁住了人类的自由,更锁住了人类的灵魂,心里暗暗想:难怪中学时老师说现代人再也写不出古人那样优秀的作品了。现代人,都被房子、车子、包包、品牌等身外只为眼中绑架,连大学生都贷款买名牌,人类的灵魂,也随着时代病了吗?
唉!许久不叹气的我真的是累了,“把我的艺术还给我,把我最初的美丽的梦想还给我!”一滴泪又花落脸庞,“妈妈,您真不该送我上学,不送我上学受教育,我就不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您说我看书看的有病了,那么我想问您?如果您讨厌我买书,还不是因为从事了自己不喜欢又干不长反而被剥削的工作,从而需要解除负面情绪而花了不少冤枉钱,如果我一直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学则自己喜欢的,就不会有抱怨、不会有负面,更不会为一些心灵之汤类的书而一掷千金了!”我的价值,不应该被一个“铁饭碗”工作而绑架,这个时代,早已淘汰了享受安稳、企图一劳永逸的人,七零后的价值观不应该安在九零后的年轻一辈身上,我们没有你们那个时代分房子的好政策,我们年轻人只有固定的千元工资,即使攒了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可能连个人的温饱都供不起,还要面临随时被老板炒鱿鱼的担心,其实我们年轻人即使工作了也要把大把的时间纠结在与老员工的争斗上,而无法踏实的工作。
我是为艺术而生的人,我喜欢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只怨在我幼小的时候,父亲败光了我能够受好的教育的钱,让我没有权利去接受适合自己的艺术教育。但是,现在我长大了,即使没有收入来源,即使不幸成了沿街乞讨的可怜人,我也要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昂首挺胸的走下去,直到成功的那一刻。因为我要,拿回来属于自己的艺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