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欣欣多姿多彩的面具教学设计123
面具教学设计
一、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二、课时:1课时
三、教材分析:面具是人类最古老的造型表现艺术之一,它的起源、演变和发展折射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面具艺术造型奇特,想象丰富,用材广泛,它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神秘诡异的艺术魅力不断激发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后人不断获得艺术灵感的源泉。本课中把原古面具和现代面具作为知识点了解,学生在了解和和承袭祖国优秀民间艺术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品位。本课利用本地简易材料,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
四、设计思路:通过学生表演,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分析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了解面具的设计方法和造型特点,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和性格特征上常用的方法,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和制作。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索、合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洞口、动眼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目标:
1、认识面具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感受面具呈现的诡异神秘之美,提高鉴赏美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体验合作创新的乐趣。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面具艺术为切入点,拓展学生关注人类自身的发展,思考人与自然地关系,通过对艺术行为本身的认知与体验,引导学生探寻艺术的本源。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面具艺术特点的分析,着重分析原古面具的艺术特点。对面制作材料的理解以及材料的综合理解。通过教师引导,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一件面具作品。
难点:对面具的感知,创作过程中灵感的捕捉,让学生设计制作出有个性、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七、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教学,采用示范法,学生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分组合作制作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最后的成果展示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自己作品的介绍与展示,是学生体会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西游记》主题曲,同时几位同学戴着表演任务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说他们头上戴的是什么呢?他们表演的是什么呢? 生:面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师:那你们想制作一个面具吗? 生:想、、、、、2、揭示课题:多姿多彩的面具
3、引导欣赏:
(1)欣赏非洲面具、藏戏、傩戏面具(集中欣赏){因为是一类型的原始面具人为将原始面具和现代面具分开,与后现代威尼斯面具区分}(2)师:刚才同学们看到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吓人、恐怖、丑陋、、、、、师: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这些面具吓人、恐怖呢? 生:凸出的眼睛、血盆大口、苍白的脸。。。
师:小结(对!是面具夸张的造型、浓烈的色彩或强烈的对比色彩所决定的。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以为用面具舞可以处魔消灾、赶走疾病、瘟疫和死亡吓走妖魔鬼怪。师:面具多种设色,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如下我们列举了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对颜色的把握采用互动的方式传授)
4、转入
师:(1)欣赏那么多的原古面具,同学们想一想在现代、面具用来有什么用呢?
生:七嘴八舌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课件!
(3)欣赏威尼斯舞会面具为代表的外国面具
师:刚才看到了那么多的现代面具其实面具在现代已成为节日庆典、戏剧的道具,或成为人们娱乐的装饰品。谁来说说,你们认为现代面具的色彩和装饰有什么不同?(颜色搭配、装饰多种多样)
5、教师示范简单制作步骤:
(1)我们运用卡纸对着,画出外形并剪裁,然后在脸上找出眼睛、嘴巴的位置。
(注意讲细节、外形该长还是圆之类)(2)出示已做好的或半成品的白面具(3)边讲边往面具装饰
我手边有些材料,我可以、、、、、、、(4)简单粘贴一些装饰之后,出示已做好的成品 ◆ 原始图腾类型 ◆ 装饰美感型 ◆ 创意独特型
贴于黑板上,启发某些差点的学生,避免有的学生做不出来,课堂作品大白板(5)
第二篇:《多姿多彩的面具——画说脸谱》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多姿多彩的面具——画说脸谱》
教材分析
本课题《多姿多彩的面具——画说脸谱》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下册。这一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本课题是“校园艺术节”单元的一个活动内容,名为“面具设计与制作”。教材中选取的大量图片是贵州、西藏地区的面具,我们的学生对此比较陌生,这一内容并不贴近江苏地区学生的生活。因而我设计了适用性更加广泛的脸谱设计与制作为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并能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入手,以提高学生对脸谱的审美能力为主,不但使学生学会脸谱的造型特点,更能使学生参与到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中来。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也有所了解和把握,对《西游记》人物熟悉喜爱。但是在形状与色彩这两大元素的综合运用时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引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脸谱文化,了解和掌握一定的绘制脸谱的方法
——技能目标:1.通过分析、评述,体会从不同角度欣赏脸谱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2.运用设计脸谱的基本知识,尝试设计绘制一个个性鲜明的脸谱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提高对脸谱的审美能力,参与对传统艺术的传承
知识要点:脸谱的造型特点,色彩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脸谱的造型特点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自主设计绘制脸谱
教具选择:多媒体课件,西游记人物面具,脸谱工艺品 学具准备:白纸,上色工具(或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活动
(一)认识脸谱 1.用《西游记》人物的面具导入
教师拿出《西游记》人物的面具,提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上面的人物是谁吗?我想大家不会陌生吧?学生齐答。
教师指出这些面具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乐,也许现在有的同学的家里还有一些其他面具。并且,在多姿多彩的面具世界里,还有一种是可以直接画在脸上的。提问学生:那叫什么呢?学生齐答:——脸谱。
教师归纳:脸谱是一种面部化妆谱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带面具逐渐演变出来的。脸谱与戏剧表演相得益彰,深深吸引着人们。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2.生活中的脸谱
教师请学生例举在什么地方见到过脸谱?
学生举例后,教师进行补充:2004年2月在我市的荆川公园举办的戏曲脸谱展览,吸引了很多市民的观看;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和平展览会银奖的常州的梳篦现在和脸谱一起走向了世界„„然后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种特殊的面具——脸谱。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联系学生生活,用学生经常看到的面具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了解生活中脸谱的运用,自然地导入课题。】
活动
(二)走近脸谱 1.看看猴脸谱
教师介绍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戏剧种类多种多样,因而脸谱也就非常的丰富。然后请学生观察这几张不同的猴脸谱,找一找它们的共同点分别在哪里?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出示三张猴脸谱的图片)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嘴巴都尖尖的,脸型都好象一个“Y”„„这些都是猴子的面部特征,难怪为了表现孙悟空是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他的脸谱也用到了刚才同学说的那些要素(出示孙悟空脸谱的图片)。2.看脸谱、猜人物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教师出示三张脸谱,请学生猜猜其中哪一个是包拯?并说出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脸黑,头上有月牙等等,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其他特征。
教师小结:同学们猜的很准确。所以在舞台上,脸谱除了在演出时起到增加形式美的作用以外,还能表明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他特点。即使人们听不懂唱词,不知道人物姓名,也可以根据脸谱来猜出他们的性格。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用看两个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用学生熟悉的人物来拉近学生与脸谱的距离,并引出脸谱的作用,为后面教学重点的引出做铺垫。】
活动
(三)解读脸谱
教师结合刚才的两个游戏,指出脸谱的造型特点就是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突出、强化人物的性格特征。让我们一起来从“形”和“色”两个方面来解读脸谱。
1.“形”——连连看
教师出示后羿、包拯、窦尔墩、鲁智深、猪八戒五张脸谱(图3),人物下面标注姓名(不常见人物由教师简单介绍)。请学生完成连线题,思考脸谱图案的造型依据。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找到脸谱图案设计的根据——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2.“色” A.连一连
教师指出:同学们可能刚才也注意到了不同人物脸谱上色彩的变化。这些颜色是单纯为了美观而运用的吗?你知道这些颜色的象征意义吗?让我们再来完成一个连线游戏。教师出示七张人物脸谱,请学生同桌讨论然后连线不同色彩的脸谱以及相对应的性格。
学生讨论后回答,有不同意见的提出来大家交流,最后达成共识:黑(包拯)——刚直、白(曹操)——奸诈、红(关羽)——忠勇、绿(程咬金)——鲁莽、黄(典韦)——智勇、蓝(窦尔墩)——凶猛、金(牛魔王)——神怪。
B.读一读
教师补充陕西流传的关于脸谱的民谣,师生齐读:红色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色色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C.听一听
教师播放《唱脸谱》片段“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请学生注意听其中关于人物的脸谱颜色的唱词。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色彩、线条都会代作者说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所以同学们在设计时就可以从“形”和“色”这两个方面
说课吧 www.xiexiebang.com
来入手,从人物的传说、身份、兵器、性格、相貌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配合适当的色彩加以渲染、夸大和形象化。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连线游戏、念民谣、听歌曲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牢固地掌握新知。】
活动
(四)我的脸谱——“大画西游” 1.教师请学生根据对《西游记》人物的理解,任意选取其中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为他设计绘制脸谱。同时提示学生从人物的长相、性格、兵器、身份、传说等特征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加以表现,并运用夸张的形象和色彩进行造型。
2.教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头戴自己制作的脸谱,上台表演展示,其他同学猜测他所做的是《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相互评价。教师在这里可以对学生的作品从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简评。
【这个活动的设计目的是通过《西游记》的人物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用主题音乐的播放营造氛围,并通过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
结语:同学们的创意都非常精彩,连老师也忍不住想要参与进来。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我国的传统艺术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使富有民族性的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第三篇:面具教学设计
面具教学设计
面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教学难点:
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课前准备:
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和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展示面具实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讨论:
(1)你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面具?它有什么作用?
(2)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手法?
(3)如何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
(4)油水分离的画法是怎么样的?
3、小结和示范油水分离法:
第一步:用油画棒着色面具,流白边。
第二步:把纸轻轻的团起来,再展开。人美版第五册教案 第5课 面具
第三步:anxue.c用墨或水粉把画面涂满。
第四步:用清水冲一遍。
三、布置作业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堂指导。
五、作业展评。
六、拓展:
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并让学生回家试一试。
面具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并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学习材料: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二、我国的面具艺术:
1.面具的由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2.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
3.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4.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
5.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面具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五官造型循有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条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等。所有这些,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面具的耳翅多采用龙凤及象征吉祥的花草作为装饰图案。
6.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观众祈福祝愿,求神祖保佑。藏戏的角色大都使用面具装扮,只有少数采用简单的化妆。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7.彝族面具:“撮泰”、“吞口”
三、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四、在观看面具作品后,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五、作业要求:
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
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面具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面具文化、娱乐方式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眼光,从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使学生了解面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角色,从祖国和世界多元美术文化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有表情的面具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苏教版美术教案
2、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分析面具的设计方法、造型特点、色彩内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现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点上常用的夸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纸和废旧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可以单独完成作品,也可以与同学进行合作,锻炼动手能力,提高审美眼光,培养互助精神。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现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学难点:
巧妙利用材料设计出具有新意、有艺术效果的、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图片,范作苏教版美术教案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绝技变脸图片导入
二、新授
1、构思脸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来;
3、选择适合的材料表现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体;
5、注意色彩的搭配;
6、制作头箍,粘贴要牢靠;
7、将面具加在头箍上。
三、指导学生练习:
作业基本要求:
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动夸张、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确、各部件粘贴牢固。
作业提高要求:
1. 尝试用不同的手法去装饰面具。
2. 运用废旧的礼品盒、衬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
面具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 体验创造性的装饰面具的乐趣,在交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2..尝试用各种辅助材料进行脸谱装饰,联系粘、画、剪的技能。
3. 了解多种动物的轮廓并能画出来,能够用鲜艳的色彩大胆的绘制面具。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卡纸或挂历纸、毛线、彩条、彩笔、胶棒
心理准备:根据主题活动,为幼儿创设相关的环境,激起幼儿兴趣,同时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更好的参与活动,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可把桌椅围成圆圈,让孩子更方便的交流操作。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吸引孩子学习的兴趣
师:叮铃铃……
幼:谁呀?
师:我是小小邮递员呀!
幼:哪里来的信呀?
师:东营来的信呀!
幼:送给谁呀?
师:送给***
幼:叮铃铃……
(这个小游戏孩子们都会玩,在课后已经玩过几次。信依次送给34个小朋友,最后送到老师手里)
师:哈哈,信又送回老师手里了,那让老师帮小朋友们看看信上都写了些什么呢?竖起耳朵仔细听哦!噢!信上说啦,森林里呀,要开一个联欢晚会,请咱们大一班的小朋友参加。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去森林里和小动物们一起开晚会啊?
幼:想……
师:恩,老师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去,但是信上说啦,这是动物的联欢晚会,每一个小朋友都必须亲手做一个面具,带着这个自己做的面具才能和小动物一起玩呢!
幼:老师,可是我不会做啊?
师:看,这封信里小动物已经告诉小朋友们面具应该怎么做了,让我们一起来学做这个动物面具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仔细听哦!仔细听你才会做,老师看看那个小朋友做的最好看,能第一名去参加晚会!
(二) 结合图片,讲解动物面具的做法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边说边出示老虎面具的图片,看看他有什么特点?头上写着一个字,是什么字?
幼:老虎,上面写着“王”,老虎是森林之王。
师:对,这是老虎,森林之王,看看他的毛是什么颜色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老师边说边在小黑板上画老虎的轮廓,依次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特征)
师:我们做面具的第一步是画,首先在你的卡纸上画出你想画的动物的图案,然后给它涂上相应的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动物?它的身上有很多的什么啊?
幼:狮子,身上有很多的毛,长长的胡子
师:对,狮子的身上有很多的毛和胡子,那么老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狮子的胡子用什么来做的,想想老师让你们带什么来了?
幼:毛线
师:对,毛线可以当成狮子的胡子。那要怎么做呢?看,把毛线剪成一截一截的然后用胶棒把毛线粘上,就是狮子的胡子了。如果不想用毛线的话可以直接画在卡纸上,图上相应的颜色就可以了。
(老师依次呈现多种动物的面具图片,兔子、猫咪、蝴蝶等,简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画法及做法。比如说兔子的头发可以用胶棒把彩条粘成小卷,粘在兔子头上就是头发了。)
这一环节是关键环节,知识目标3在这一环节得到解决。
(三)提出要求,教师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面具
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面具,老师在做之前再依次强调,先在卡纸上画出图案,然后涂上相应的自己喜欢的颜色,再用剪刀按照轮廓剪下来,最后用毛线穿上戴在头上。
这一环节是解决能力目标2的关键环节,孩子在操作时教师适时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注意特别照顾操作能力较差的幼儿,并记得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四)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
好,我们的面具做完了,但是啊,森林晚会要求很高,你们做的面具必须很完美才行,现在请小朋友欣赏、评价一下,你的小伙伴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有哪些不好的地方,比如说,我觉得她画的很好,或者涂的颜色不够亮,给你的伙伴指出来,并给你的面具起个好好听的名字,我们互相改正,争取做一个最最完美的面具,好不好?
这一环节是解决活动重难点的关键环节,情感目标1在这一环节得到实现。在互相交流欣赏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延伸】
对幼儿的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与活动的前延后续分不开的,所以在活动结束后,播放《森林进行曲》,组织幼儿带上自己制作的面具,加上班上的动物木偶,一起开一个小小的联欢晚会。
面具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小泥人
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了解立体雕塑头型的基本常识——基本形与附属形。用瓶子和泥条组合成的头像为基本形,五官和头发为附属形。掌握搓泥条,用泥条缠绕瓶子,并采用捏、揉、粘、抹等技法进行像的造型创作。
2.隐性内容与目标: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学习立体雕塑的基本知识。作品新颖生动,富有美感。
学习材料:本课教学所用材料,除胶泥、彩泥、纸黏土外,还可以用面粉加水粉颜料用水和起来使用。
教学过程:
(1)布置学生感受搓泥条方法。
提问:①搓泥条有几种方法? ②说说搓泥条时双手是怎样配合的?
(2)体验用泥条缠绕瓶子。
提问:怎样缠绕泥条才能又快又好?学生分组独立或二人合作缠绕瓶子,由两组学生代表总结成功的经验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五官、发型设计。①欣赏图片资料。②布置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所见、所想的.五官和发型。
(4)布置学生完成头像作品。教师巡视辅导。
(5)展示作品,小结讲评。
第二课时 泥面具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3、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二、教学重难点:
1、用橡皮泥制造面具,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2、制作各种有趣玩具和玩法。
三、教具准备:橡皮泥、面具
四、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出示几个“蹦蹦跳跳”的玩具实物,用故事表演的形式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由此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说明教学目的要求。
2、探究质疑,把玩具分给学生。学生看看这些玩具是如何制作而成。
3、演示制作立体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制作步骤。
4、尝试制作纸弹簧。
5、交流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6、综合制作,设计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和玩法
7、欣赏评价。
8、表演游戏。
三、布置作业:设计各种有趣玩具。
面具教学设计6
1、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色彩上、造型上设计面具。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面具与学生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从小学生们就带着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题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本课的重点是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难点是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造型表现能力,因而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表现方法,开拓学生的创造思路。
3、学情分析
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与发展,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他们在形态与神态的表现上给人造成的感觉也是多样的,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它的装饰艺术表达的内容广泛,表现的形态也是千奇百怪,因此,它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本课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4、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演示法、合作探讨等
5、教学媒体设计
一、使用环境:本课件应用power point软件制作。
二、设计意图:课件利用音乐和丰富的视觉画面和多媒体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头脑中对面具的造型、色彩以及艺术表现的认识与了解。通过欣赏各地区的面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设计,探究用不同的表现方法完成作品,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
三、课件使用:
第一部分:参观博物馆。通过了解面具的来历,欣赏我国面具和世界各国面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面具的表现特点。
第二部分:学生作品展。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更好的完成制作面具。
第三部分:课后拓展。演示新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
6、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剪刀、彩色纸、各种废弃物、面具、图画纸、彩色笔、胶水、课件等。
一、创设情境.
师:每年的万圣节到来的时候,西方的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的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开一个盛大的假面舞会,你们想不像参加啊?揭示课题《面具》 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面具?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万圣节假面舞会的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情感得到诱发.
二、讲授新课
关于面具有许许多多的知识,老师今天请来了明明博士,带领大家一起去博物馆参观啦。
1面具的来历。你们知道面具的来历么?欣赏完视频后学生总结,为什么原始人要戴着面具跳舞呢?
2欣赏中国贵州的戏面具和藏戏面具。感受戏面具的原始、狰狞和藏戏面具的夸张造型。
3欣赏世界各地区造型各异的面具。总结面具的特点:造型夸张变形、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探讨面具的制作方法 :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几个面具,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讨论几个问题:
1,这些面具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用了怎样的制作步骤?
3,对称的部分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
4,面具还可以做成什么形状?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发现并掌握新知识点和技能点.
汇报交流。
欣赏学生作品。
三、学生创作
布置作业: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我们一起去参加假面舞会,好吗?
四、总结
自我评价:请几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面具,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评他的面具.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1,播放音乐,参加假面舞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2.课外延伸:大家的面具做的真棒,用了这么多种方法,不过,老师这还有一种新的制作方法,看谁能学会,老师期待着下节课看到大家的作品。
7、板书设计
8、练习设计
下面我们也来做一做面具,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的材料,大家可以互相讨论一下,这些材料适合做面具的哪一个部分,不会做的地方你可以请你小组里的同学帮忙,面具做好后,我们一起去参加假面舞会,好吗?
面具教学设计7
课题:面具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他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点突出的面具。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特点。
教学难点:用绘画的方法表现面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教师出示意大利面具,让学生欣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面具”。
二、讲授新课
1、提问:大家以前见过什么样的面具,对面具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回答,说一说自己见过的面具,并把自己课下了解到的有关面具的知识和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
2、欣赏分析,
师讲:面具的历史非常悠久,它的形象与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请他带领我们到面具博物馆去去参观一下。点击课件,由课件中的动画人物明明博士为大家讲解。
第一展厅:面具的来历,为什么带着面具进行表演?课件通过一段视频和文字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了面具的起源和历史。
第二展厅:中国的面具。
1、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面具是贵州傩戏面具和西藏自治区的藏戏面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傩戏面具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表情,接着课件出示藏戏面具,教师简单介绍。
2、小组讨论: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傩戏面具和藏戏面具有什么特点,讨论完教师请学生回答。
第三展厅:介绍世界各国的面具特色。
分别介绍了非洲、美洲、。意大利、印度、日本、朝鲜、大洋州的面具。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分析世界各国和不同民族面具的不同风格和特色,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展厅:生活中的面具。
让学生了解到贴近生活的面具的`特色。
3、总结
师讲:通过“明明博士”的介绍,我们欣赏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面具,了解了各地面具的不同风格,掌握了很多关于面具的知识,了解到了面具的设计形式多样。(板书总结面具的几种风格)
4、欣赏学生作品
这节课我们要用绘画的方法表现面具。(课件出示一些学生作品,欣赏分析)
5、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面具的画法,并出示几幅不同风格的范画。
三、实践探索
让学生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面具。
绘画要求:请你画一个单色(线描)或彩色的面具,比一比谁画的面具最有创意,造型最独特。
四、展示评价
把作品都拿到前面进行展示,同学之间互相进行评价,请你夸一夸同学的作品,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五、课后拓展
请同学们课后利用网络查找一些有关面具的更多知识,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面具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表情系列课的最后一节课。通过前面“表情丰富的脸”(一)(二)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充分了解了表情在表现人物外形特征上的重要作用;以及表情对于提升动物形象生动性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引导学生从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以自主探究的学习形式,通过讨论、欣赏、制作、游戏展示,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做,体会制作的快乐,变废为宝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从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认识面具艺术,了解面具与人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运用废旧材料选用恰当的材料,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技法,设计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通过自编自演面具表演活动,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使学生体验面具带给自己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感受面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认识现代面具艺术对环境、对气氛所起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认识、了解有表情的面具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探索、研究其变化。
四、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各种有表情的面具造型,尝试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装饰制作,使之形象化、艺术化。
五、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针线等
六、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
欣赏藏戏或傩戏的表演片段,观察其中出现的面具,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它的颜色和表情是怎样的?猜测面具上的表情,说说看这些面具给你什么样的`感觉?想想:人们为什么要戴面具呢?
直观了解有表情的面具是个什么样,从造型、色彩等几方面去欣赏,让学生感知艺术。
二、讨论: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面具?你看到的面具是什么样子的?人们在藏戏和傩戏表演时所用的面具和平时在游乐时看到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从原始宗教仪式,到各种化妆舞会和狂欢的节日,还有小朋友别出心裁的游戏,现代面具是人们辞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人们创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想一想:我们在画表情丰富的脸时,五官的变化对于表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
刚才欣赏的面具中,又是怎样通过五官的变化来表现表情的呢?藏戏与傩戏都来源于古老的宗教活动,这些形象为了让人们产生敬畏之心,或是趋邪避凶,往往都是面目狰狞。通过欣赏,再联系前面已经学过的表情知识,看看这些面具的特点,五官是如何变化的,让学生初步知道面具如何具备表情。
学生交流准备的材料,讨论这些材料适合用来表现面部的哪个部分,或者可以用来增强效果。
学生准备的材料五花八门,各种材料有各自的特性,有的柔软便于造型;有的坚硬但有立体感;有的细碎但适合表现细节,所有材料要求学生观察、了解过后让它们都能物尽其用,从而使做出来的面具造型独特,形象饱满,特征明显。
三、制作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所准备的材料来制作一个面具。
四、表演
佩戴上面具,进行一次化妆表演,相互欣赏评价。
这个环节的设计就是让学生体会成功,在玩中学,在乐中做,边玩边学,增加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美的事物,即使是将被丢弃的废旧物品,经过我们的奇思妙想与创造,也会产生奇妙的造型。
面具教学设计9
一、看图猜诗,读题导入
1、同学们,前阵子有一档节目很火。出示(中国诗词大会图片)
里面有一个环节,看图猜诗句,老师特别喜欢。
2、逐幅出示。咱们也来练一手吧。(依次《所见》《宿新市徐公店》《池上》)
3、这一幅幅有情趣的画面配上有情趣的诗,借用诗人王维的话,真是“诗中有情趣,情趣中有诗”啊!板书:情趣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这样一首富有情趣的古诗。
出示诗题《四时田园杂兴》,板书诗题,齐读课题。
5、同学们,这是诗人范成大辞官回乡,隐居江苏石湖,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风景,不同的四季劳作,随兴写下的60首《四时田园杂兴》,今天学习的是夏日中的一首。
二、读懂诗意,想象画面
1、你们都学过了是吧?那一定可以读得很好听,读。
2、保持好节奏和感觉,背一背。
3、既然已经学过了,诗意也一定读懂了。选择你喜欢的一句来说说意思。
4、指名交流。
第一句:男人白天下田去除草,女人晚上搓麻线。
第二句:村里的男人和妇女每个人都有各自担任的工作,各自要忙的事情。
第三句:儿童虽然还不会参加耕地和织布。
第四句:也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学着种瓜。
连起来完整地说说。
5、在这首诗中,作者是捕捉下了哪几幅画面呀?(板书:昼出耘田、夜绩麻、学种瓜)出示图片
6、多么有趣的画面呀。但是像你们刚刚这样简单的解释是否觉得太干巴巴了,听着有意思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起把这首诗说得有意思,让诗歌的语言丰满起来,让富有情趣的画面形象起来。
7、教学“昼出耘田”
咱们先来看“昼出耘田”,有多少同学在乡间真实看到过这样的场景呀?(举手不回答)真羡慕你们,那么回忆或者想象一下,那会是在什么时候?是怎样的人?在什么样的地方?在怎么样的“耘田”?同桌之间先交流一下这4个问题,看看两人谁能用更长更生动的句子回答好。
(1)在什么时候?(季节,时段,天气……)
在一个夏日的早晨,天还蒙蒙亮,公鸡还没打鸣……
(2)怎样的人?(年龄,外貌……)
可以是一个壮丁,一位大伯,也可以是一群农家的男人们……
(3)在什么地方?(此处就是展示你们环境描写的功底了)
一望无际的`稻田,水稻换上了耀眼的黄绿色新装,每根稻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努力地生长着,像一支支直冲天空的毛笔。同时不甘示弱生长着的还有杂草们,也在和水稻一比高下似的……
(唔,没关系,可能思绪还没有打开,请来读读李老师也是花了不少时间写出来的句子。)
(4) 怎样耘田?(这个问题是重点得好好思考了,咱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描述呢?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他们光着膀子,露出黝黑的肤色,点缀在一片金黄之中。只见他们左手抓起草,接着一旋转,右手用镰刀轻轻一割,一棵草便乖乖地投降了。他们就这么一直重复做着同样的事,不时地把额头上的汗珠一抹,往地上一挥,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边除着草一边还哼着小曲。看着渐渐泛黄的田地,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不禁呢喃:“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错,一定会获得大丰收,今年粮食不用愁了!”
——读着读着,觉得一群怎样的农家男人?(勤劳)一起夸夸他们吧,(出示:农家男人真勤劳呀!)现在李老师以这句话为总起句,把刚刚我们说的内容根据环境和人物描写分了段,一起连了起来,自己默读一遍。
昼出耘田:
农家男人真勤劳呀!
在一个夏日的早晨,天还蒙蒙亮,公鸡还没打鸣,一望无际的稻田已经苏醒了,水稻换上了耀眼的黄绿色新装,每根稻秆都擎起了丰满的穗,努力地生长着,像一支支直冲天空的金黄色毛笔,同时不甘示弱生长着的还有杂草们,也在和水稻一比高下似的。勤劳的农家男人们纷纷出动了,他们光着膀子,露出黝黑的肤色,点缀在一片金黄之中。只见他们左手抓起草,接着一旋转,右手用镰刀轻轻一割,一棵草便乖乖地投降了。他们就这么一直重复做着同样的事,不时地把额头上的汗珠一抹,往地上一挥,但他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边除着草一边还哼着小曲。看着渐渐泛黄的田地,心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不禁呢喃:“今年的庄稼长得真不错,一定会获得大丰收,今年粮食不用愁了!”
——看呐,我们一起把诗中的四个字变成了如此优美的两段话,读着读着是不是更有画面感了?
三、仿写片段,指导交流
1、那么“夜绩麻”和“学种瓜”的场景你又想如何描绘呢?学着前边的写作方法,选择你喜欢的画面来写一写。(师巡视,拍照投映,讲评)
示例:
夜绩麻:
农家妇女真勤劳呀! 月亮姐姐悄悄地躲到大树后面去了,纺织姑娘已经开始唱歌了,听——丝丝唧唧……微弱的煤油灯光下,勤劳的妇女眯着眼,娴熟地搓着麻绳,搓了一根又一根,一直忙到月明人静的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伴着一阵阵虫鸣,进入梦乡。
学种瓜:
村里的孩子们真懂事呀! 看着爸爸妈妈们都那么的勤劳能干,村里的小朋友们也闲不住了。你瞧,那些孩子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凑在桑树荫下,在学着种瓜呢。他们挽起衣袖,拿起铲子挖了一个坑,一个扶瓜苗,一个填泥土,一个浇上水,还挺有模有样的。他们看着绿色的小苗,想着结出的大瓜,不禁唱起了“小小苗,快长大,结出的瓜儿甜又大!”
2、展示交流评价
写出劳动特点。
结构清晰,表达完整。
把画面细化具体,描绘生动,富有情趣。
四、拓展运用
我觉得同学们也很了不起,这么短时间就能把画面描绘出来,让诗中的场景变得更生动更立体了,诗中的情趣也就显现出来了,再稍加笔墨呀,就能让这首七言诗变成一篇大作文。这就作为作业留给大家了。
现在李老师还带来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另外一首,也是发生在夏日。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 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麦花:荞麦花。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成粉可供食用。篱落:篱笆。蛱(jiá)蝶:蝴蝶。
1、跟李老师读。
2、这首诗的意思不难理解,一起读读译文。
梅子快要成熟了,变成了金黄色,杏子骨肉肥厚;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白天变长了,人们都忙着在地里干活,门前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3、同学们,虽然诗歌语言浅显易懂,但诗中的情趣需要我们想象和感悟,更需要我们动情的用笔描绘。下面就是见证你们妙笔生花的时刻了,请在这译文的基础上把这首诗扩写成一篇文章,要注意抓住最重点的几幅画面着重进行描写,也别忘了给自己的文章取个好题目哟!
4、生写
5、评价交流
语句连贯通顺,表达清楚
语言形象生动,运用修辞
有想法,有领悟,富有情趣
六、延伸诗句,情趣读诗
1、像这样富有情趣值得我们扩写描绘的诗句,在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随处可见呢!老师信手摘下三联。
2、一起读读
3、诗中有情趣,情趣中有诗。我们把生活写进诗里,也可以把诗写成生活,更可以把生活过成诗!
面具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有表情的面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2、观察、欣赏各种有表情的面具,提高欣赏水平;
3、运用这些有表情的面具进行表演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面具的特征,并运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教学难点:制作出有立体感的面具;
教学准备:
学具:厚薄、色彩各异的卡纸、彩纸,剪刀、胶水、纽扣等生活材料。
教具:范作、面具、音乐、学生作品等
一、游戏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我们就一起来做个游戏吧!
1、游戏的名字叫“我来说,你来猜”(课件)
老师介绍这个动物的相关特征,请大家猜一猜老师说的是什么动物呢?
同学们准备好了吗?请看屏幕(课件)
①身上长着毛————有高超的捕虫本领————嘴巴直直尖尖的————“森林卫士” ————啄木鸟(图片)
②身上有斑纹————属于水陆两栖类动物————眼睛鼓出————它的声音————青蛙(图片)
③善于奔跑————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脖子细长————鸟类中最大者————鸵鸟(图片)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真了不起!
二、介绍面具的历史
一直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好朋友。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制作了各种各样的动物面具戴在脸上。大家请看(点击第一张图片)这是原始人用木头雕刻出来的面具,看起来有点夸张,有的同学也许要问,原始人为什么要戴这么夸张的面具呢?原来,在古代的原始部落里,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不能做出解释,他们就认为只要戴上这种夸张的'面具,就好象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可以驱妖降魔。古代面具还可以作为图腾来崇拜,同学们看到的第一个面具是用白铜合银做成的,面具像个乌龟的样子,乌龟在古代是长寿的向征。这个龟样面具寓意着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第二个面具是印第安人的木雕面具,也寓意着吉祥如意。图腾面具还可以用于狩猎,举行欢庆活动时也经常被使用,前不久在欧洲的一个小镇上,人们戴上了牛头面具在进行欢庆游行活动呢!由此可见,面具古代就有,而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三、揭示课题:动物面具
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制作动物面具。(板书:动物面具)
四、面具的制作方法
1、听说我们三(2)班今天要制作面具,几位动物面具新朋友可等不及了,一定要汤老师带他们来做客,大家想不想见见它们啊?大家用热烈的掌声邀请它们出场吧!(教师拿出制作好的动物面具)
2、老师邀请几为小朋友上来,戴上动物面具给大家展示一下。
3、(请同学上台戴面具),下面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动物面具的造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面具?它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出来的吗?你还有其他表现方法吗?
(举例:兔子鼻子(立体、揉纸团,你有不同的做鼻子的方法吗?);狮子棕毛(剪法?你会?其他方法?简便);材料(有糖纸,还有报纸……)
4、制作的方法:
制作手法:剪、撕、贴、揉、卷;(生边讲老师边板书)
材料巧妙利用:巧妙利用,尽量不浪费;
空出眼睛的位置,如何剪眼睛(对折剪);
5、制作步骤:确定动物~~~厚纸做外形~~~剪、贴、画、撕等表现脸部特征?(教师示范)
五、分组制作
一、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已经跃跃欲试了,在开始制作之前请同学们听好老师的作用要求:
请五人小组成员商量一下准备合做什么动物面具,然后组长给各人分工:谁做脸形?谁做眼睛?谁做耳朵……商量好了吗?想一想,大纸做什么?小纸做什么?还有些废旧物品就请大家发挥创造力,装饰到作品中去。
二、教师分组指导
六、展评作品
1、先完成作品的小组请一同学上台展示面具。
可以模仿动作,用几句话介绍自己的作品。
2、做完的同学也可以帮助其他同学!
七、总结合影留念
今天大家合作的作品真棒!动物面具做的也很棒,下面请大家戴上你的作品,老师给大家来个面具合影好吗?准备好了吗?老师说123,你们一起说茄子!123,茄子!(合影留念)
八、下课前收拾桌面、地面。
好,下课!请每组把桌面、地面的垃圾整理干净。
面具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5册《面具》。
教材分析: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内容。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演变与发展,与种族的信仰、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最早体现在原始乐舞、武术、图腾崇拜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以及地域、种族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风格迥异,争奇斗艳。在形态与神态的表现上给人的感觉也是多样的,有的滑稽怪诞、有的粗犷奔放、有的狰狞恐怖、有的质朴天真……这充分体现出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它的装饰艺术表达内容广泛,表现的形态也是千奇百怪的,因此,它给人们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学情分析:面具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小学生们就戴着孙悟空、猪八戒等一些面具嬉戏、玩耍,因此,本课的内容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以及想象、创造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在小组学习氛围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面具的欣赏,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2、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教学准备:图画纸、彩色复印纸、水彩笔、油画棒、墨汁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教学过程:
常规训练:课前欣赏一幅画。(一幅画的欣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一、引导自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很久没有与你们做游戏了吧?现在我们做一个游戏好吗?请用你的声音表达出你想做游戏的热情。游戏都是有规则的,请同学们按着规则来做,用小手捂住眼睛,同时也要闭上眼睛,不许偷看哦,老师相信每位同学都能做到诚实守信。
教师戴上京剧脸谱面具,与学生一起倒数10个数后学生睁开眼睛,看看是否可以认出老师。再做一次,教师戴上舞会面具,学生们很惊讶,好漂亮啊。这是什么呀?面具。(板书《面具》,展示课件)
(利用游戏导入,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面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出示学习目标
(1)让我们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风格的面具。
(2)用不同材料以及表现手法制作有特点的面具。
3、出示自学提示(自学教材10页――11页)
(1)面具有什么作用,又有什么特点。
(2)运用绘画、设计、夸张等手法制作面具。
(3)小组讨论:每一种设计手法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种手法,为什么?现实生活中,你在哪些场面见过面具?(自学提示明确学生要了解面具文化以及特点,同时也了解本课的.重难点。)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
(1)学生自学、看书,查阅课前收集的材料。
(2)同学之间对学,相互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谈出自己的理解。
二、指导展示
1、学生展示,师生研讨,教师范画
(1)小组代表展示。师出示课件,学生一起了解面具是人类的产物,是集雕刻、绘画、工艺于一身,适于面部装饰佩戴的艺术品。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面具艺术,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10页,我们来欣赏这些作品。
(2)藏戏面具是表演时佩戴的,特点是角色性格明显、造型夸张。(配以课件)
(3)贵州傩戏面具是驱逐瘟疫的迎神赛会时佩戴的,特点是原始、狰狞。(配以课件)
(4)外国面具也是非洲面具,特点是色彩简单、图案朴素。(配以课件)
(5)通过欣赏了解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面具。这些面具不同之处是有的滑稽、有的粗犷、有的狰狞、有的质朴,共同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此环节是我本课设计的重点,引导学生认识面具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面具的生产背景,培养学生对美术课学习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主动尝试解决问题。)
2、相互评价与交流
(1)把自己见过的面具以及特点、材质等介绍给同学。
(2)小组讨论探究制作方法(绘画法――油彩分离法)。
(3)制作过程:外形(不受限制)、眼睛要镂空、装饰(美化)。
(4)教师演示。油彩分离法的过程:油画棒画好图案(注意颜色要厚点涂),空白地方涂上墨,用手把画团一团,把画展开在清水中冲一下,晾干,作品完成。
3、提出质疑,师生共同答疑
三、辅导检测
1、创作实践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面具。
(2)可两个同学合作完成一幅面具。
(3)教师巡视辅导。
2、体会乐趣
(1)试戴感受乐趣。
(2)学生在组之间介绍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
3、评价小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出自己的收获。
(2)教师进行总评。
(3)展示多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配以课件)。这些面具用了哪些材料?是怎样制作的?你喜欢么?回家可以试一试。
四、板书设计
面具
方法:
1、绘画(油彩分离法)等学过的绘画形式。
2、制作(手工)。
过程:1、外型设计 2、镂空眼睛部位 3、装饰(美化)
面具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
②☆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种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③△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
情感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具
图画纸、绘画工具、生活中的废弃物
学具
图画纸、绘画工具、生活中的废弃物
教学过程
一、出示实物,导入课题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现代儿童面具,与学生交流:这是什么?(面具)你们都用它来做什么?(做游戏、演节目…)那你们知道远古时期面具是用来做什么的吗?一起看一段视频。(播放时教师边做讲解)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富有奇幻色彩的面具世界。(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讨,表现创新
1、欣赏中国的地方特色面具。
①贵州傩戏面具:这些面具有什么特点?(原始、狰狞)
②藏戏面具:面具的色彩运用有什么特点?(金色和黑色相搭配,形成强烈对比。)它们的设计有什么特点?(造型夸张、性格特征明显)
2、欣赏国外的面具。
①非州特色面具。与前面的面具有什么不同?(色彩简单、图案朴素)
②其他国家面具。
3、欣赏现代生活中的面具。
面具发展到今天具有更多的装饰作用。(欣赏生活中各种场合出现的面具)
4、你们会用哪些方法制作面具呢?(绘画、剪贴…)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种神奇的制作方法。看仔细。教师示范油水分享制作方法。(边制作边讲解方法)
5、教师演示拼贴画的制作过程。
6、展示用废旧材料制作的面具。师:看看这些面具是用什么方法和材料制作的?(生答师总结)
三、出示要求,学生实践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夸张的面具。
四、展示交流,多元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组织学生评价
3、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作业设置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夸张的面具。
板书设计
5、面具
面具的历史
面具的特点: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
中国面具
外国面具
课后反思
《面具》这一课从总体上看是一堂较成功的课。本课通过学生搜集资料,教师课件演示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在教师演示课件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全体学生进行了参与,师生互动,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不仅让孩子感受到面具文化的艺术特点,了解到世界很多国家各种风格的面具,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学生设计制作面具给予了良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的创造力、合作学习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以上从学生的作品足以体现。
第四篇:面具 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人美版美术教案第13册第12课
面 具 设 计 制 作
教学目标:通过对面具艺术的欣赏,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情感表达方式和审美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对面具文化的学习,认识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了解面具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并初步学会面具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对材料的理解(材料的色彩、肌理、特点)和对材料的综合利用。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出有新意的、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学习材料:
卡纸、及时贴、色彩工具、剪刀、羽毛等。
教学过程:
一、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面具及相关知识。
二、我国的面具艺术:
1.面具的由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2.面具是人们节日、祭祀活动中进行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之一,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品,它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几千年来,由于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今。
3.面具制作所用的材料,大多数采用木头、石、布、瓷、皮、龟甲、铜、纸、棕、竹、瓢、泥、石膏、甚至用塑料、玻璃钢等。
4.中国传统的面具艺术以其功能来区分,包括跳神面具、节祭面具、礼仪面具、镇宅面具、戏剧面具等。
5.地戏一种当地盛行并世代传承的祭祀娱乐风俗活动。因演出时不用戏台而在平地举行,由此得名。地戏流布于以贵州安顺地区为中心的10余个县、市的郊区和农村,故习惯上又称为安顺地戏。地戏的演出都要佩戴面具。面具由头盔、面孔、耳翅三部分组成,采用镂空雕与浅浮雕相结合的雕刻技法,加以贴金刷银亮丽多彩的覆色。面具头盔的装饰极为考究,有龙凤、大鹏、白虎、花鸟、星宿等诸多图案。五官造型循有一定的程式,如眉毛“少将一支箭,女将一条线,武将如烈焰”;眼睛“男将豹眼圆睁,女将凤眼微闭” 等。所有这些,体现出人物性格的鲜明特征。面具的耳翅多采用龙凤及象征吉祥的花草作为装饰图案。
6.藏戏是在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杂技以及藏传佛教祭祀礼仪等形式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载歌载舞类似歌舞剧的广场艺术表演形式。表演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歌舞祭祀仪式,向观众祈福祝愿,求神祖保佑。藏戏的角色大都使用面具装扮,只有少数采用简单的化妆。面具多为纸胎或布质,很少使用木材雕刻。制作精致,造型独特。面具轮廓造型和眼睛、鼻子、嘴等有吉祥图案构成。脸上嵌贝壳、玛瑙、绿松石,面具额头中是太阳、月亮,两耳有流苏。
7.彝族面具:“撮泰”、“吞口”
三、国外的面具艺术:
1.先欣赏一段“假面舞”表演。
2.欧洲面具:欧洲民间面具常用于民间节日和祭祀。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有狂欢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中世纪。该节日曾与复活节有密切关系。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大斋期,斋期里,人们禁止娱乐,禁食肉食,反省、忏悔以纪念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于是在斋期开始的前3天里,人们会专门举行宴会、舞会、游行,纵情欢乐,故有“狂欢节”之说。如今传统的狂欢活动保留了下来,成为人们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重要节日。
威尼斯狂欢节最大特点是它的面具,其次是它华丽服饰,这一传统追述到1700年前,权贵和穷人可以通过面具融合在一起,他们互相尊敬地打着招呼,在面具的后面,社会差异暂时被消除。
3.非洲面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多样性。木头、植物、陶土、金属、皮毛、贝壳、玉石等材料综合运用制作而成。洗练的手法和荒诞的造型结构传达某种神秘的信息。
4.现代面具:
四、在观看面具作品后,学生谈自己对面具的认识和感受。
五、作业要求:
1.设计大胆创新,造型独特。
2.运用剪、刻、粘贴、彩绘等方法,制作平面或立体的面具。
3.选择易找的材料,进行材料的综合利用。
4.在面具创作中,大胆综合地运用色彩,并注意效果强烈,色彩搭配合理。
第五篇:《面具》教学设计
《面具》
合江县人民小学校 程月
课业类型:造型表现课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多种不同风格的面具,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学习表现特点突出的面具,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氛围中,互相交流,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多风格的面具欣赏,了解面具的文化,感受其艺术特点,学习表现面具的方法。
难点:面具的表现手法及材料的运用。三:教学准备:
图画纸、彩色卡纸,水彩笔、油画棒、刮画纸、剪刀、胶棒以及生活中的废弃物等。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请五个学生上讲台,带上面具进行兔子舞表演。台下同学跟着音乐的节奏鼓掌,在活跃的气氛下导入新课。板书本课题目《面具》
3、讲授新课:
(1)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国的面具以及外国的面具。具体介绍中国的傩戏面具、藏戏面具、萨满面具,分别有什么特点。外国的代表威尼斯面具介绍和特点分析,播放一段关于威尼斯面具的小视频。
提问:面具有什么共同特点和不同点?用了些什么材料?(2)小组研讨面具的特点。(夸张手法、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3)学生交流自己想怎样设计面具?都用哪些材料?(4)教师利用一些学生作品分析如何运用夸张手法进行表现。(5)师生一起讨论制作方法:
教师进行面具制作示范:面具制作的步骤,首先画上轮廓,再画上五官位置,眼睛可以用纸杯进行制作,示范将纸杯剪开成发散状,启发学生思维用多种方式进行面具的制作。
包塔面具制作示范:首先将纸对折,然后只用画出半边面具,再把面具剪下来就可以得到包塔轮廓。然后示范眼睛的具体剪法。
分为三个类型的小组来进行面具制作:
1、手工组,用彩色卡纸、纸杯等材料来进行制作。
2、刮画组,用刮画的方式来制作一个面具图案。
3、绘画组,用绘画涂色的手法表现一张面具丰富的色彩。
五、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一张面具作品。指导要点:
(1)形象要大胆夸张。
(2)形象要狰狞,让人看了有点害怕。(3)注意安全。
六、小结:
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作品。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概括总结本课内容。
七、拓展延伸:
除了课本上制作面具的方法,你认为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制作面具?回家自己动手做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