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教学目标:通过帮助学生分析大学生活的特点,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尽快适应新环境;让学生了解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帮助学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树立新的学习理念,珍惜大学美好时光。
教学重点: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依据时代大背景和社会大舞台确立自己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自我,协调人际关系,确立新的成长与发展目标。把个人立业成才的追求与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结合起来,尽快进入创造性学习阶段。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参与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柳青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新”的重要表现就是我们面临着一个全新的生活、学习、工作环境。对于一个大学新生来说,离开过去熟悉的环境,离开深有感情的老师和同学,离开疼爱自己的父母,踏入一个全新的环境,同学们既会充满好奇和兴奋,也容易遇到不适和困难。能否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将关系到我们在大学三年的顺利成长。
有人说,大学生活有什么不能适应的?未必。
例子:
萧雷是上海一名大学生,可他仅在上海呆了半年,就要离开学校去出家,而且希望到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里面去修炼。他的同学感到他的想法太古怪,以为他心理出了毛病,于是将其情况汇报给了心理咨询老师。心理医生约了他,通过心理测验及谈话,判断他的心理是正常的。
在同学、辅导员、系里领导苦口婆心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学校不得不请来了他的父亲。父亲萧平贵是位农民,为了供养儿子上大学,已经欠了几千元的债务。此次到上海,因为他没有体面的服装,连衣服鞋子都是借别人的。他听说儿子竟然想出家,差点被气死。对他这样的农民来说,儿子生病或者出交通事故死了,尚可以理解,但儿子要出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萧平贵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儿子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希望儿子回心转意。然而,萧雷最终还是独自去了九华山。
在他出家的前几天,他与心理医生有过几次深入的谈话。心理医生原本想劝他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后来也理解了他的想法。原来萧雷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小县城度过,清泉、幽谷和清新的空气一直陪伴着他。而大上海车水马龙,噪声、污染的空气令他头昏脑胀,难以忍受。在不适应上海环境的同时,又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于是萌发了到清凉世界过没有烦恼的生活的念头。
萧雷在九华山生活了半年之后,发现出家人的生活与他想像中的生活根本不是一回事,于是,半年后,他下定决心结束了独伴青灯古佛的生活,重新求学。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面对从中学到大学这种生活环境的转变不能适应,严重到走上极端。当然,这种情况很个别。但是,不少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感到程度不同的不适应,这是客观存在的。课堂讨论:你感觉大学和高中有什么区别?有哪些方面让你感到不适应吗?
(一)大学一年级新生容易产生的心理问题
新鲜,自由,轻松,快乐,又有一点点隐隐的担忧。表现在:
(1)失望感。进大学前,许多同学对大学了解甚少,往往凭着想象,把大学描绘得过于理想化,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过高的期望。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完善、不如人意的地方,与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感到困惑、迷惘,继而产生失望、情绪消极低落。
(2)自卑感。不少同学过去是学习尖子,老师称赞,家长夸奖,同学羡慕,自我感觉良好。进入大学后,人才荟萃,高手林立。不少人在学习上的优势将会削弱甚至消失,面临学习成绩的重新排列组合的局面。过去可能是“鹤立鸡群”,现在成了平凡之辈,这种心理上的落差容易导致自卑感。这种地位的变化和心理落差产生了自我评价失调。特别是农村来的同学,没有特长,没有名牌服装,不会讲普通话,自卑感可能会更强一些。
(3)孤独感。同学们在中学时代忙于高考,人际关系的好坏好像不是太重要,不大注重与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进入大学后,同学们首先面临的是重新确立新的人际关系,重新结识他人,要与来自不同地区,性格习惯各不相同的同学朝夕相处。由于没有人际交往方面的经验,有的同学总是期望别人理解自己,自己又不善于理解别人。有的同学思维方式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造成与同学难以沟通。有的同学因缺乏交往经验不会交往;有的同学因性格内向、孤僻不会交往,造成与同学难以沟通,感到孤独压抑,甚至发生矛盾和冲突。
(4)空虚感。我以前学习时都有老师监督、提问、还有相应的复习资料和每周测试,如今这一切都没有了,我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过去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行动有方向,每天感到很充实。经过紧张的高考进入大学后,极易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松懈感,一下子没有了明确的目标,失去了方向,心理上出现了无目的状态,感到无所事事,不知干什么。有的同学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常常抱怨、后悔、气馁,出现消极情绪;(结合事例)有的同学没有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上(同中学相比)好像失去了手杖,没有了依靠,不知所措。于是经常上网聊天、玩游戏、打扑克、看小说等,明知不该如此,却又控制不住。
(5)被动感。由于对学校环境、规则、运作缺乏了解,有的同学还是用过去的思维方式来应对大学生活,因而显得处处被动。例如,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有的人直到上课铃响后还未找到教室;有的同学早上起不了床,因为过去都是父母提醒;有的同学不能安排好日常开支与消费,以至于常为生活费倍添烦恼。过去凡事都有班主任安排好,现在什么都要靠自己,感到很不习惯。
总之,环境的改变容易使人产生各种各样心理,有些心理是可以理解的。例如生活不适应、想家等,我们的态度是,应当主动地调适自己的心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这种环境,而不是抱怨,也不是逃避。对大学新生的同学而言,要适应大学生活,首先要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
(二)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与中学生活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学习要求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1)学习内容更为广泛。
首先要完成学位课要求的课程。
学位课要求的课程顾名思义是你要想拿到学位证必须要学的课程。大学实行的是学分制,你要完成规定的学分需要上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科目英语和政治,政治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必修课是学校规定你必须学的;选修课是根据个人兴趣或者为了凑够学分自己选修的课,你所修的必修课和选修课一般会采取考试或考察的形式来判定你的成绩,这些课程要求你至少达到六十分,如果不及格要补考,补考科目达到16个学分就不能拿到毕业证。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你要想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顺利毕业,你必须按时来上课,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前认真复习,考场不能作弊,否则将前功尽弃。当然,你要想被评为三好学生,或者是想拿到奖学金的话,考试分数是越高越好。
其次,还需要学习提升素质类的内容。
你们毕业后是要走向社会的,大学是一个半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结束、走出校门找工作时,仅仅拿到毕业证是不够的,还需要知识面广,语言表达能力强,能够恰当地协调人际关系等等。这就需要同学们不能仅限于学习学位课要求的课程。还要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课余时多到图书馆借些书来看,要尽量多听些讲座,要进行体育锻炼,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从课堂以外获取知识,提升个人素质。
第三是要学做人。
学做人是要学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大学是一个精英荟萃的地方。硫酸泼熊,虐猫的,得抑郁症的,诈骗的,自杀的都有。他们的悲剧在于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没有学会做人。实际上,我们学习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于获得人生幸福。精英荟萃的地方,要能够容忍别人比自己强,有时候,不是你不优秀,只是别人太优秀了,中国有句古话“人逼人得死,货比货得扔。”要能够容忍自己暂时是一棵衬托别人的小草,要给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让自己成长为一棵树。在被人鄙视时要能够昂起头,保持自信和尊严;在面对贫困和苦难时要能够保持坚韧和顽强;在平淡的生活中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和谐和快乐,是你在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应当认真学习和体会的。
第四,学处事。
人是社会的人,当你成功时希望有人为你喝彩,当你失败时希望有人同情和安慰,如果无论你干什么都没有人理睬,那将是一件多么恐怖的事情,人生在世是需要别人关注的,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恰当地处事。买早餐,两人都有错。要确立善为本的理念,要宽容,注意讲话的技巧,细心观察那些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如何表示赞许和反对、如何表达对别人的尊重和真诚。认真观察模仿。
(2)学习的途径更多。
1、书本,中国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高尔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能让你变的智慧和强大。
2、老师,大学里聚集着众多学者和专家,他们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具有丰富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有着丰富大人生阅历,向他们请教通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同学,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细心观察,同学们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长处。
4、互联网。内不修,问老婆;外不修,问百度。注意网络安全。
(3)评价标准多元化。
高中时,老师家长同学评价你好不好的标准只有一个,是什么呀?是分,确切说高考科目学习成绩好就是什么都好,高考科目分数低就什么都不好,以分定英雄。现在到了大学,好的标准有所变化,学习好是好学生,领导和组织能力强是好学生,有特长能歌善舞、能写能画是好学生,能够进行理论创新和发明创造是好学生。
(4)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自主性特点:要求学生增强主体意识,自主能动参与学习。
大学阶段的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大大增加,专业方向确定,需要大力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有些学生习惯了高中时代的生活,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均由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乍一离开这样的环境,确有不适应之处。仅就学生而言,确有一个急需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大学的学习方式相对中学而言有更多的不同,主要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你的自觉性去消化吸收,即便你整个的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补充完善。大学由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加大,而且课堂时间有限,讲课方式不同于中学,很多课基本上都是满堂灌,上课一般不提问,如果你上课不认真听讲,只要你不影响课堂纪律,老师也不会提着名字批评你,老师基本上只管传授知识,听进去没听进去是你自己的事情。课余时间学习不学习也是你自己的事情,考试能不能及格,毕业能不能找到工作也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是自己管不了自己,不能自觉地学习,那么你的大学算完了,白上了。
广泛性特点:学习的多层面、多角度。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吸收知识。
毕业找工作时,你有大学毕业证,别人也有,你凭什么比别人的竞争力更强呢?就看你在大学里是不是比别人学到了更多的知识。除了专业学习外,应适当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大学主要实行的是学分制,除了公共科目、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属于必修之外,各专业都开设选修课,同学们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能力选修相关课程,还要尽量多听课外讲座、学术报告,另外扩大阅读面。利用学校各种可用资源,大学图书资料和各种信息丰富,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样化,熟悉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搜索资料和掌握信息,成了必备的学习技能。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监督,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你要时刻记住,你今天多点努力,你找工作时就会少一些困难。
探索性特点:在学习的中的创新意识和初步的创造性活动。21世纪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在学习专业知识,在社会实践中要试着去创新。如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等。
专业性特点:大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专业方向和需要来展开的。
你们毕业之后,很多人的工作都是和本专业有关的,所以你平时的学习和实践都要围绕本专业进行,举例,学淡水鱼的学生爱画画。
这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2.生活环境的变化。
(1)日常生活以自主管理为主。
中学阶段多数同学不住校,有些学生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空间,起居由父母安排。进入大学之后,同学们离开父母远离家乡,住集体宿舍,共同起居,独立生活,衣、食、住、行、学等日常问题都要自己安排。特别是要学会计划用钱,开始一两个月用不完,后来越来越不够用。
(2)业余时间充足。
中学阶段生活领域较窄,基本上是两点一线(从家门到校门),生活的中心内容是学习,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进入大学犹如从“小天地”来到“大世界”,生活的领域大大拓宽,校园内有各种社团和协会。这对自理能力强的同学会很快适应,应对自如。对自理能力弱的同学,可能会计划失当、手忙脚乱、顾此失彼。
(3)人际关系是多方位的。
中学生大多依赖性较强,由于父母的照顾和学习的压力,不善交往,交往的渴望不那么强烈。进入大学,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如:饮食、语言、作息、卫生等习惯),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生活习惯难免会有些不同,有步调不一致的时候,同学们要学会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
(4)竞争是多元化的。
中学时代人际交往较为单一,主要限于学习交往。从中学到大学之后,我们跟周围的人所比较的范围发生了变化。进入大学后与别人比较的方面越来越广泛,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比如还有体育、文艺修养等,当选班干部,入党,找工作等,学会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变得非常重要。
因此,同学们要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既要学会过集体生活,又要学会独立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3.社会活动的变化。
(1)校园内的社团活动丰富多彩。
中学时期课余时间很少,校园生活单一。进入大学后,党组织、团组织、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种社团组织活动增多(百团大战),各种课余活动也丰富多彩,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多了,这些活动既可以锻炼组织协调能力,也可以培养人际沟通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的机会大大增加。因此,在这百团大战中,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时间和精力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先看看它的性质、以前组织的活动,再找师哥师姐聊聊,看该社团的口碑如何,最后要看它的会费是否合理。如果上述方面你都能满意,那就去报名吧!精力有限,建议同学们参加一到两个社团,不要贪多,正确处理好各种学生组织工作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课余生活,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2)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多样。
参加社会活动,可以学习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领导和组织能力,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色、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比较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时选择的余地大。崔永元。但是参加社会活动也不是越多越好,可能会羡慕那些出去赚钱的同学,举例,我建议大家把必须做的事和尽量做的事分开,根据你自己的大学规划,把你要做的事情分为两类,必须做的事就大胆实践,勤奋严谨,努力做到最好。尽量做的事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尽力而为就可以了。
4、管理制度的变化。第一从教学管理看,中学实行学年制,学生必须读满规定的学年,考试合格才能毕业。大学实行学分制,(学分是衡量学生是否完成教学要求的标准),学生不受学年限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提前修满学分提早毕业,也可以延长学习时间(举例)。
第二从管理方法上看,中学时代学校、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生采取直接管理,事事由班主任安排。大学则更多强调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第三从管理系统上看,中学的管理大多是通过班主任实施,而大学的管理属于“全面管理”、“网络管理”,学校各个职能部门都直接参与学生管理(如思想教育管理、学籍管理、宿舍管理、社团管理、课外活动管理等)。
(三)积极适应新环境
为了尽快适应新环境,缩短适应期,掌握大学生活的主动权,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大学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学会生活
高中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从吃饭、洗衣服到理发,有的家长甚至每天给孩子收拾床被、打洗脸水等,等到上大学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没有了父母、长辈的悉心照料,许多事情要开始学会独自处理了,可以说,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
刚入大学的新生,首先应学会日常生活的打理。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学会自己料理床铺,收拾房间,学会自己洗衣服,缝补衣服,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和同学进行交流就更好了,因为同学间的互相影响和互相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2)学会理财
独立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钱财的管理。由于家长一般每月或每几个月给一次生活费,大学生就要自己独立计划如何进行消费。计划不当甚至没有计划的学生常常在最初的时间里大手大脚,喜刷刷,把后面的伙食费提前花掉,每个月一到二十号就断炊,每天绞尽脑汁地想着怎样编个理由问家长要点钱,每天饥肠辘辘,愁眉不展,哪有心思学习。因此,大学新生要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有了这些基本情况的分析,再确定自己每个月的“消费计划”,使之切实可行。并且要尽量按照计划执行,多余的钱可以存入银行,以备急需时使用。
案例:父亲卖血供子读书。富日子富过,穷日子穷过。不攀比。
大学生在经济上尚未独立,要体谅父母的难处,要把住生活关,善于自律。特别是那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家庭条件不是太好甚至可以说是困难的同学,一定不要自卑。我们现在是学生,学生时代艰苦一些肯定不是坏事。没有任何一个人会笑话学生的贫困!因为这不是我们的错,更说明不了我们的任何问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标准因人而异,盲目赶时髦只能是东施效颦!要学会正确的“比”,要知道“比”什么才能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我们今天在学校里面生活艰苦,但是想一想,我们的父母为了供养我们上大学,他们在家里过着比我们更加艰苦的生活。不管我们的同学来自多么困难的家庭,我们的父母肯定比我们生活过得苦。父母总是希望子女在学校能生活得尽可能好一些,所谓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我们今后有出息。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在学校里面叫苦呢?有什么理由不用功呢?拿出我们的行动来,困难只是暂时的!
(3)学会适应集体生活(互动教学:相亲相爱一家人)上大学前,即使住校的大部分同学的生活也是以家为基础的,日用品和衣服是从家里拿的,生病了父母马上就会到身边照顾你,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是父母会帮助解决,家是你生活的基础,安全的屏障。在大学里,没有日用品要问室友借,生病室友照顾,遇到问题要室友为你出谋划策,实际上在这个校园里,宿舍就是你的家。你和宿舍同学的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你的心情是否愉快以及是否有安全感。处理好和宿舍同学的关系非常重要,几点建议:1边界,是同学不是家人,说什么做什么,必须尊重别人,考虑对方的感受。例如,值日。2注意讲话技巧,没有实质性的矛盾,不要咄咄逼人,要委婉一些。3要宽容,不要斤斤计较。例子,乡巴佬鸡蛋,郑板桥难得糊涂。
总之,上大学后,大学生应该摆脱过去的依赖心理,在辅导员、班主任指导下自觉主动参与集体生活,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独立处理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注意向高年级优秀学生学习,听取他们介绍自己成长的体会和经验。
(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要求都不同了。同学们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素质上不断提高。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自主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学习。它要求同学们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自觉适应专业要求和社会需要,积极、主动地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和方法,使自身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具体要做到:
对自己现有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以及学习兴趣、特长等有一个比较客观和准确的评价和把握;
善于识别自己的教育条件和学习条件,逐步寻找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
学生应主动地寻求老师的帮助,一个自主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是决不会放弃请教老师的任何机会。
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社会需要和个人爱好,在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有选择、有侧重地扩充某些知识,发展某些能力;
不断修正自己的学习目标,确定今后事业发展的方向。
大学如同高中一样,也是一种学校,但是一种特殊的学校。它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寻求知识的场所。它需要学生们积极主动学习知识,研究学问,进而培养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学里,当然有教师的引导、授课,而且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但就学生学习进步而言,主要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探寻、去钻研、去拼搏。我国古谚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角色的转变,学习方法也应该有所变化。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大学的学习方法与中学有很大不同,比如,不再是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等。大学的学习是变被动为主动,并非仅仅是听课和读教科书,和老师同学讨论、阅读参考书目、听学术讲座等等,都是学习,关键是要充分利用这些校园中的特殊资源,并将学到的知识很好地整合。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正确认识到角色的改变,尽早做好思想准备,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由此观之,大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步入这个环境的大学生,理当树立一个全新的意识:即独立自主,自己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再也不能依赖于“事事有人管”的环境,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它承认一切学习的价值与作用。不能只局限在一个专业,甚至一个领域,要自觉地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更新知识或获取知识。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由于自动技术的发展,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与此同时出现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工种的更新必然导致职业和岗位的频繁变动,如果我们不建立全面学习的观念,就会很被动,甚至会被淘汰。因此,大学生在学校,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多学知识,学好知识。要学会如何收集、处理、选择和管理信息;学会分析和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向书本学,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注意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他人协作;学会按照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做人处事,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创新学习是一种以求真务实为基础,吸收前人留下的知识,而又不受这些知识的约束,采取创造性方法,积极追求创造性成果的学习。一般说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维持性学习,也称适应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获得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提高解决当前已经发生问题的能力,即“学会”。另一种就是创造性学习,也称自主性创新性学习。它的功能在于通过学习提高一个人发明创造、创造新知识的能力,以迎接未来社会的迅猛发展和变化。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首先要坚持脚踏实地,打下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又要善于思考,勇于开拓,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旧的思维定势,努力从事探索活动,培养创新精神。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事业,要求同学们在大学阶段就自觉培养创新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善于组合、加工、消化已有知识,而且要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勇敢地追求真理,掌握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养成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为将来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进入十倍速度的学习理念的时代。电话从发明到1000万用户。用了30年;inter网发展到1000万用户,只用了3年。现在有手指文化,大拇指经济的说法。这一切都说明我们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任何人来说,仅凭已有的知识都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树立终身求知、终身学习的理念,大学期间就要为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大学毕业只是告别学校,并不是告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得新本领,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微软,百分之十的知识是原有的。
5、培养优良的学风
勤奋:就是要发奋努力、不畏艰难、锲而不舍永不懈怠。
严谨:就是要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做到严肃、严格、严密。
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
创新:就是要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学习和思维。
(五)、客观全面认识自我。
由于环境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对大学生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以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人,现在以综合能力和素质评价人。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跟周围同学的比较时,实际上学习成绩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人们更多的体现说你做得好还是不好在于你在联欢晚会上的节目表演得如何,在运动会上你跑得多快,跳得多高。还有在集体活动中你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如何,在日常的闲谈、卧谈会上,宿舍同学聊天的时候你的知识面如何,你对克林顿的情况了解多少,你对我们中国足球队的阵容有何看法,对国际形势、国内形势、粮食价格、股票的动荡等等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
同学们平时可能会经常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有很少的同学比较后非常自信,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都占有优势,但是还有更多的同学越比较越感觉自己和别人差距很大,越比较越没有自信越痛苦。这就需要同学们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悦纳自我,找到自信。
(1)、要正确看待自己跟周围的人的差距
课堂讨论:你认为自己有哪些长处?你认为你跟别的同学有差距吗?你认为这些差距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该怎样解决?
当你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后,要对自己做客观地分析,我觉得我们可以来想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首先我们跟周围的人有差距这是必然的,这个差距也不是因为我们能力的差别造成的,那么主要是什么造成的呢?第一,是跟家庭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普通话、课外书、琴棋书画。第二,跟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写字、英语、踢足球、下围棋,从来都没有接触过,肯定水平不高。第三,跟自己过去的努力程度有关。写作、学习成绩。
然后我们可以把这种差距分成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属于我们必须得赶上去的,如果我们不能够弥补这样的一种差距的话,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比如说专业课的学习,比如说人际交往的能力,这都会对我们将来的发展产品非常巨大的影响。如果我们发现跟周围的人有差距,那我们就要真正的用心的去改变,那么这种改变和改善就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意味着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边,跟别人相比这个差距是一直存在的。担心让别人知道我现在还不如别人而感到丢人,这种差距并不是因为我们的能力问题,而是因为我们过去的家庭的生活条件和我们所处那个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水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到了这儿之后,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样的一个现实,但我们要有一种自信心。例如讲普通话。正确对待别人的评价,保持自信和自尊。
第二类差距是其他能力方面的,如果这种差距能被赶上的话,当然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但赶不上也无伤大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期望自己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贝多芬不会因为打拳打不过阿里而自卑,因为他的价值不在拳头上,而在于为人类留下了许多美妙的音乐;阿里也不会因为创造不出第九交响曲而自卑,他的价值在于拳头。大学是全国优秀青年的聚集地,每个人都具备许多优点。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赶不上别人没关系,即使硕士、博士、专家,大多也只有在特定领域有所专长,离开这个领域他们与普通人没什么差别,一个核物理专家不可能对物价、股票的动荡了如指掌。我们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最重要的问题上,用不着为对自己不太重要的问题徒伤脑筋。
(2)、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
《做人的权力》这本关于心理健康的书在罗列了很多权力后,讲到:有一条权力最容易被忽略,那就是“你有不如别人的权力”但很多人都自动放弃了,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能不如别人。别人比你强,这是客观事实,你接受不接受都是这样,所以你必须用平和的心态接受这一事实,不要嫉妒别人、仇恨别人。另外也要不自卑,在承认与别人有差距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自信心。
(3)、要不断吸取别人的长处,提高自身的修养水平。
我们要心悦诚服地看待别人的优势,虚心学习别人优点,而不能耿耿于怀。
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细心观察,同学们身上有很多值得你学习的长处。
要主动地取人之长处,补己之短处,人生是看未来的,不是比现在的。
人生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很多人都中途止步不前了,谁坚持不懈地前进,谁就会成为最成功的人。
举例
(六)、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特别是大学一年的学生,如何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已成为同学们的必修课。
什么叫新型的人际关系呢?
我们在上大学之前,我们的人际关系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我要跟谁交往,我要跟谁打交道,我不考虑别的,就考虑我是否看得惯他,就是我喜不喜欢,我愿不愿意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的人际关系我把他叫做儿童式的人际关系。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只是考虑一种个人意愿的问题,喜不喜欢,高不高兴。
这样的人际关系和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里面讲的人际关系是不一样的,或者叫做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人际关系是什么样呢?成年人的人际关系首先你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跟其他人在一起,也就是说建立和保持跟周围的人的一种良好的、和谐的关系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这两方面是有非常明显的差别。
第二,如何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
(1)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
大学里的人际交往首先不能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人。比如,一个宿舍里住6个人,有的人习惯开着录音机睡觉,有的人习惯没有动静睡觉,有的习惯9点睡,有的10点,有的11点,还有的12点睡。这时候应该达成一致,集中大家的意见,形成一种共同的约束,睡觉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大家必须遵守。不能将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否则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原则,重在相互协调,不断调适,不是简单的单方面服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一种能力,在不断的调适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跟各种不同的人保持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在大学、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中要注意的一点。
(2)正确对待同学之间出现的摩擦或冲突。
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即如何看待同学之间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的小的摩擦或冲突。首先,同学之间产生摩擦和冲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因为来自不同地区的同学生活不一样,各种各样的生活习惯、各种各样的做事方式,要想达到一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里的关键就是怎样来看待这种摩擦和冲突,可以说绝大多数同学都不是故意跟谁过不去,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前提。这样,问题就可以通过交流、沟通来解决。
(3)要主动交往,交往总要有一方主动才能开始,不能处处等着别人给你打招呼。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还要参加集体活动,创造交往的氛围和条件。
(4)要把握好“度”,君子之交淡如水,平淡方能持久。
(5)要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光明磊落,宽容待人,讲正气,重大义,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古人云:爱人者人恒爱之。(举例)
(6)换位思考:玫瑰花
防止错误倾向:功利、情绪化、老好人、一味退让倾向。
(六)、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中学的学习,目标明确,就是上大学。
课堂讨论:上了大学后的目标是什么?(互动)
有的同学说不知道;有的同学说没想;有的同学说还没来得及想也不愿意多想或没有时间多想。刚进入大学的同学都有一种轻松的感觉,认为上大学的目标实现了,大功告成了,过去太累了,可以松口气了,有一种满足感,心理上出现了无目的状态。这个时期被称为“理想间歇期”或“动力真空带”。
例如:重庆商学院大学生智能开发研究室曾对大学生跟踪调查,发现大学四年,大家对大学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比如让一群入学不久的大一新生谈高三生活和大学生活比较的感受。他们一致认为高三生活太苦了,令人不堪回首。对大学生活,他们认为比高三开心多了,轻松愉快,没有负担没有压力,活动内容丰富,令人感到新鲜、兴奋。又让一些大三学生谈对高三生活的回忆和大学生活的感受,结果发现,他们对高三生活回忆多,肯定多,赞美多。对大学生活不满多,否定多,遗憾多。他们争相谈高三,对大学不愿多谈。他们说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历中,只有高三付出最多,也最有价值,高三那一年最苦,但对自己的人生贡献也最大。
从调查中看出,大一学生和大三学生有不同的感受,说明大一学生在新生活的兴奋中忘记了奋斗目标。而大三学生在经历了一段松懈之后,对比体验到了只有努力奋斗的人生才是充实的。看了这个调查,同学们应该问问自己,你的目标是什么?
1、目标的功能
目标是人们活动所追求的预期结果,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使之产生自觉行为的必要前提。它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维持作用,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没有力量,没有积极性。人在实现了一个目标之后,必须及时确定下一个奋斗目标,才能使自己有新的前进动力举例: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旅游,分三组。
第一组只说:跟我走,去哪里,有多远都不知道。
第二组说明:跟我走,10公里远,走2小时。
第三组说:跟我走,10公里远,每一公里有一个标志。
结果:第一组走了不到2公里就有人叫累了,“怎么还没到?”“究竟要到哪里去?”有人不想走了。
第二组走了5公里也累了,心想“才走了一半呢”,意志低落,垂头丧气。
第三组走了6公里也有人喊累了,但走到第8公里时,情绪开始高昂起来,因为马上快到了。走到第9公里的时候,胜利在望了,大家欢快地唱起歌来,几乎是跑步前进。
这个例子告诉同学们,目标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要摆脱空虚无聊,就要树立一个目标。目标有大有小,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他的行为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理想就像罗盘,引导着人生航船的方向,一程一程向前推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立志成才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
进大学前我们好像一直生活在夜里,看不清周围的事物,只能朝着不远出的一盏明灯前进,那盏灯就是大学这个目标。进大学后天亮了,从前的灯就变得不明显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而且周围的环境变得清晰了,我们会发现周围许多同学都有闪光点,虽然自己成绩比别人强些,但很多方面可能会不如别人,会发现周围的很多同学身怀绝技的。因此很多同学上了大学后会产生自卑感,这就是相当平庸化导致的结果。每一个进入大学的同学都背负着来自家长、老师、朋友及自身的期望,这种期望越高,在相当平庸化的现实中反差越大,适应起来就越难。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之所以不适应相当平庸化的现实,就是由于我们是根据周围人的期望来认识自己,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我们是怀着梦想跨入大学校园的,谁都不希望带着遗憾离开。可是有些同学在进入大学后变得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了目标。同样有些人,有远大的目标,却不能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我们,阻碍我们的身心发展,使我们无法发挥自己的最佳状态。
2、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制订大学生活规划。
同学们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一两项自己能够达到的好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制定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来一个规划,在你规划的时候我有一些建议,你们毕业后的出路基本上有四个:一是专科升本科、考研究生,继续深造;擅长学习考试的同学可以以此为目标,记住你必须学好专业课,学好英语,学好政治公共课,将来只有过四个线才能考上。二是毕业后从事技术性的具体的工作,专业知识精深,知识面广,力争能够知识创新或者技术创新。以上两类注意不要书呆子,要适当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三是毕业后从事组织和领导工作,适当学习、确保自己能够顺利毕业的基础上多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和实践活动,扩大知识面,提高个人素质。四是毕业后自己创业。
大学生活一般要有几年时间,但转瞬即失,很快就会过去。因此,切实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十分紧迫而必要。大学生们应抓紧时间,早作规划,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增长更多的才干,以便毕业后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活的目标必不可缺,每天做一点点,每天就会进步一点点。不必那么心急,慢慢的你会发现你的规划就这样实现了。
从中学进入大学,在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尚未适应新的环境之时,难免会有些不舒服的感觉,这是非常自然的,不必为此而焦虑。但是对新的生活多一些心理准备,一定会适应的更快、更好,希望能够通过以上这些,使大学新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心理、了解自己,做好心理准备,顺利完成学业,做一个有良好心态的快乐而又成功的人。
问题探索:
1、你如何利用时间?
做个研究,检查你自己如何利用时间。要严格点!记录至少一周(最好是两周)内的活动,看看你将时间花到哪里去了。带本小记事本在身上,写下每隔一小时内你所完成的事。一周后,总结你花在个人、社交、工作和课业活动上的时间。然后问问自己下列问题:
□我以自己希望的方式利用时间吗?
□我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吗?
□我觉得事情做得很仓促吗?
□我能必须做的事和喜欢做的事分别安排妥当吗?
□我这个星期要如何利用时间才会比上星期好?
□我花太多时间看电视吗?
2、《你的问题出在哪里》(创造思考园地)
如果能够认清你的时间管理上的问题,你便能减轻生活上的压力。在读完下面每一句引言后,写下你立即的反应。
“即使我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我似乎也没把重要的工作做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计划的完成日期,但我总要拖到最后关头,才会逼迫自己去完成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很难开口要求别人帮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如果我希望事情不出差错,我得亲自去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要求以书面形式写出,不少于1000字,下周上课时交,手写和打印稿都行)
1、我准备这样渡过大学生涯„„
2、我有一个梦想„„
3、我是“我”
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二)
二、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时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承担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不同时代的青年面对不同的历史课题,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
救亡图存
抗日战争
抗美援朝
社会主义建设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进入21世纪的大学生,是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历史大变革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是在国内改革开放继续深入的大潮中,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的大学生。
那么,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哪些历史使命呢?
1、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所谓“继往”,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继承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使中国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前进。彻底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把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继承下去,这是跨世纪一代大学生的责任。
所谓“开来”,就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逐步摆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发达状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中国历史的新篇章。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更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生逢盛世,同学们的成长成才和创业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同学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绘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一页,使自己不愧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继承者,不愧为中华民族勇于开拓进取的新一代。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学习,不仅是大学生的学习目的,而且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特有的人生荣誉。中国在百年历史上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长期以来,“振兴中华民族”始终是中国人民的追求的理想,正是这一理想激励无数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永往直前,奋斗不止。如今革命先烈的这种理想将要由我们这一代亲手把它来实现,这既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誉,也是我们的使命。我们应该加倍的努力。
2、迎接挑战的历史使命。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的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的挑战。这些挑战,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迅速发展的中国需要大学生。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扩大对外开放的中需求大学生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需要大学生。
一是面临世界技术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地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幻灯片:一个不能在国际舞台上以科技实力赢得优势的国家和民族,就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酷现实。卫星]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来说,必须加快发展自己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科技方面不受制于发达国家,我国要争取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对国际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例: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2006年9月9日再次升空,21日返回。)
高科技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
军事安全
二是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潮流。国际局势正发生新的深刻变化,(邻国:泰国的军事政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将长期存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加剧,围绕资源(石油)、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举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保持清醒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强调“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运动都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国际形势的发展也是绝对的,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当时国际形势大有美国一极化的趋势,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兴起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8+5”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与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矛盾出现尖锐化和长期化的趋势
美国与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对立以及在安全上的矛盾由来已久,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冷战时期美苏矛盾的延续。美国与伊斯兰世界的矛盾更是根深蒂固,是植根于文明、信仰和价值观的冲突。现在出现的新趋势就是俄罗斯与伊斯兰极端势力有可能结合,某种程度上形成对抗美国的合力。如果这一结合出现,必然导致美国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进一步扩大,美国的国际环境将更加恶劣。
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内部关系发生微妙变化,表现出逆向演变的趋势
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特别是伊拉克战争后,美国与被布什称为“老欧洲”的矛盾更加尖锐。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中国发展的内外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历史剧变。在此背景下,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从克林顿到小布什,美国的对华政策一直延续着先较量,后合作的传统,但奥巴马却改变了这一惯例,自上台之后就不断向北京释出善意,强调中美合作的必要,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出现了高开高走的良好态势。
1993年,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上台后,把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确立为白宫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对华政策呈现出浓重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上,克林顿坚持与中国的人权状况挂勾,人权问题成为当时困扰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1994年,克林顿签署美国对外关系授权法,公然声称要提高台湾的国际地位。1995年,时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访问美国,触及中方底线。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的冲击出现严重倒退。
从1996年开始,白宫逐渐调整对华政策。时年5月,克林顿宣布无条件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进而在知识产权问题上和北京达成协议,中美关系触底反弹。
1998年,连任之后的克林顿延续对华接触政策,并对中国进行了长达9天的访问,中美关系进入稳定发展的新时期。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白宫一度把中国定位成地区安全的威胁和战略竞争对手,对华政策再趋强硬。时年4月,他宣称将竭尽所能协助台湾自卫,并扩大对台军售。而当月发生在南海的撞机事件,更使中美关系再度降至冰点。
9·11事件的发生改变了白宫的对华政策。小布什意识到,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恐怖主义少不了中国的合作。2002年,中美两国元首实现互访,小布什明确宣布不支持台独。2005年,白宫把北京明确定位成利益相关者,期待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更积极角色,中美关系再度回暖。
相比之下,奥巴马上台后的对华政策有着完全不同的参考背景,金融危机的阴霾和中国的迅速崛起,令白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
于是,上任不到一年,这位立志变革的美国总统在气後变化,清洁能源,中美贸易,国际金融秩序,以及地区安全等一系列问题上寻求与北京对话,并不断强调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从上海到北京,不论是与青年学生的互动,还是和中国领导人的会晤,奥巴马的首次中国之旅尽显平和与谨慎。除了在经贸和人权等问题上不愿多作让步之外,美国总统的对华政策展现出别样柔情,中美关系也呈现出更为密切的发展态势。展望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下述几个重要方面将会逐渐有较好的提升和发展:
一、美中两国战略经济对话将继续保持下去,而且会更有绩效,更有实质性的提升,而不存在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可能被奥巴马政府中止的可能性问题。
二、美中战略(政治)对话,也将会在更高、更新的层面上向前发展,对话的层级将会仿效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提升到国务卿级别。
三、美中战略军事对话,也将提上日程。可以预料在加强和提高美中军事交流程度和层级的基础上,势将逐渐过渡到美中国防部副部长级定期对话,并顺势最终实现美中战略军事对话的部长级层次。
四、奥巴马政府会如奥巴马本人所说的乐见一个强大和平的中国的崛起。虽然奥巴马也曾说过中国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是竞争者,但是奥巴马本人及其政府的对华认知和对华政策,势将因上述三大关系的改善及改进,必将会演变成:中国既不是盟国,也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是可靠的可信任的合作伙伴。为此,奥巴马政府将会希望、要求、请求中国同美国一道承担更多的世界大国责任,发挥更大的全球大国作用。
五、台湾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核心利益,是美中关系中最敏感的问题。奥巴马政府将会在布什政府的台湾政策基础上,回归克林顿政府的“三不政策”(一、不支持一中一台和两个中国,二、不支持台湾独立,三、不支持台湾加入需要会员国身份的国际组织)。而且也自然会把对台关系纳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框架内,逐渐减少对台武器供应,并尽力促进两岸和平解决分歧,乐见两岸和平发展。这一点既是由中国的对美政策、美国国内和国际形势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国民党马英九执政排除台独后,两岸已经进入良好发展、和平发展的大势所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地位的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第二,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20多年来中国海军、陆军、空军等的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发展模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世界各地“中国热”持续升温。正确认识我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就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胡锦涛同志在第11次驻外使节会议上提出的要“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既要正视我国全球性影响日益扩大的现实,同时又要坚持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定位,要坚持承担与我国实力相称的国际责任,在国际事务中继续发挥重要建设性作用。
新形势下,我国外交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同各大国的关系总体稳定。一批发展中大国加快崛起,推动世界力量对比进一步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同周边国家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我国在当前的国际体系改革进程中处于相对主动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建设性作用。在准确把握机遇的同时,更要清醒认识挑战。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一面仍很突出,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对我国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冲击不容忽视。不少国家对我国快速发展尚未做好心理准备,我国将长期面临外部各种牵制,将不时受到“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干扰。三是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定的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特殊的责任。在世纪之交,江泽民曾向全国大学生明确提出:(幻灯片:“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你们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代。我们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目标将在你们这一代手中实现。你们树立什么样的理想,学到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对于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能否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开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提出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这是当代大学生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步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的矛盾和问题。中共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科院报告称中国综合国力排第六
中新社北京一月五日电(记者 于晶波)中国社科院今日公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 《二00六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实测结果显示,中国综合国力排名第六位,属于国力次强国家,整体国家实力大大低于美国,排在英国、俄罗斯、法国和德国之后。
据悉,该黄皮书在具体测度了各国经济力、外交力、军事力和国力资源、政府调控力的基础上,考虑了各类力量分配协调性,对主要大国进行了综合国力实测。
实测结果显示,美国以几乎所有项目的绝对优势居第一位,综合国力遥遥领先其他国家,显示了其超强国力;英国综合国力排在第二位,在资本力、信息力、人力资本和技术力上具有一定优势;俄罗斯综合国力排名第三,但各种力量极不均衡。存在的问题
报告同时显示,排名第六的中国国力资源的发展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裕的资本资源、长期稳定的国内环境等。在中国国力系统中,外交力、军事力较强,而国力资源只高于俄罗斯与印度,国力结构并不均衡。
现在,中国人口问题的主要方面,已从人口数量问题转变为人口质量问题。“独孩政策”的问题已经开始表现出来:一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二是人口质量。2020 年至 2050 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从 12% 上升到 20% 以上,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高度老化。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今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是不断上扬的趋势。世纪之交时,大概每 100 个劳动适龄人口要负担约 10 个左右的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而到 2050 年,这一比例将上升到 100:30。
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5.5%,消耗了世界54%的水泥,30%的钢铁。粗放型,不能可持续发展。
第二个方面,现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的代价我国已经支付不起。20005年,七大水系中,近30%水体失去实用功能,太湖、滇池和巢湖严重污染;40%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1/3国土面积遭受酸雨污染;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据我国专家偏保守的估计,每年由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亿元。
200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名义汇率计算)单位:美元
排名 国家(或地区)1 卢森堡 69,056 2 挪威 53,465 3 瑞士 49,246 4 爱尔兰 46,335 5 丹麦 45,015 6 冰岛 44,133 7 美国 42,076 8 瑞典 38,451 9 英国 36,977 10 日本 36,486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 1,352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任何时候都面临着挑战,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在国际竞争中,不进则退。只有敢于迎接挑战、战胜挑战,才能把握和创造机遇,才能把握和创造未来。当代大学生应当增强紧迫感、危机感,有志气、有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使中国成为国际竞争舞台上的强国。同学们应该自觉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在为国家、社会作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理想和抱负,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胡金豹
1988年,胡金豹带着一个课题来到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实习。1990年,胡金豹毅然做出一个“傻乎乎”的决定:放弃保送上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机会和待遇优厚的工作,留在铸造厂攻读“实践硕士”。
胡金豹扎根艰苦的工作环境,孜孜以求地致力于科技创新,追踪着当今国际铸造业技术发展的步伐,为一汽这个有近50年历史的特大型国企的振兴和崛起奉献着智慧和汗水。
清华大学毕业后,胡金豹被分配在一汽铸造一厂工作,铸造一厂是出名的苦、脏、热、累、呛的生产厂,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他十年如一日,扎根于生产一线,不浮不躁,埋头苦干,锐意创新,与工人们摸爬滚打在生产现场。与胡金豹同来的很多大学生相继离开了铸造厂,而他却一次又一次地谢绝了一些外资企业的邀请和读研究生深造的机会。因为胡金豹感到,铸造厂需要知识,需要技术,这里正是他实现人生理想和自身价值的舞台。他坚信只要立足岗位,刻苦钻研,埋头苦干,同样可以成才。
进入90年代,一汽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对铸件技术含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铸造工艺的落后日益成为制约生产的“瓶颈”。为了攻克难题,胡金豹付出了极大的艰辛。经过300多个日夜的不懈努力,他终于开发出了“稀土铬钼锰硅”这种新型添加合金。这套全新的铁水材质工艺应用理论,被中国铸造协会和国内有关材料专家们誉为灰铁材质上的一场革命!
1998年,经过反复实验,他终于在不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的情况下,把柴油机缸体含碳量的工艺范围拓宽了一倍,突破了传统灰铁工艺的禁区。这项工艺实施后,不仅大大提高了柴油机缸体强度,赢得了用户赞誉,而且使生产能力提高30%,实现了多品种、大混流的生产作业。这项创新被专家们誉为是90年代国内柴油机缸体铸造工艺上的最大突破。十年来,胡金豹从一名普通的工艺员成长为青年铸造专家,共完成工艺改进200多项,其中十三项技术创新被称作是对传统铸造工艺的重大突破,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胡金豹在紧张攻关的同时,还注意向工人传技术,传知识,利用工余时间进行多层次培训,使这些长年劳作的一线工人,获得了难得的理论知识。在胡金豹的影响下,一汽青工中形成了技术创新浪潮,一大批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刚入厂时,铸造厂正在经历告别生产30多年的可锻铸件,转产球墨铸铁的关键改造时期。厂里把胡金豹作为技术骨干安排到球铁熔化车间负责技术攻关。当时由于铁水成分不稳定,废品率非常高。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胡金豹一边同工人师傅实际操作,一边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为了观察冲天炉脱硫现象,他每天不知多少次爬上20米高的加料平台,炉内是1300多摄氏度的铁水,车间温度也在40摄氏度以上。胡金豹白班夜班连着上,有时还要连三班。长时间在炉火旁工作,脸都被烤得起皮„„3个月后,试验成功了,技术赶上了国外生产水平。
1993年,被称之为“铸造工艺品”的汽车缸盖出现了批量废品,几经攻关未能奏效。作为技术员的胡金豹急了。他查阅了大量资料,没早没晚蹲在现场,几天几夜不回家,一周连做四轮试验,几十公斤重的铸件一天搬动上百次,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现场。300多个日夜过去了,由他主持的前三套改进方案均遭到失败。面对各方压力,执拗的胡金豹义无返顾投入新一轮改进,终于使废品率得到明显控制。胡金豹没有满足,又大胆提出了改变合金配制和孕育剂的新建议。又是300多个日夜的苦战,他开发出的新型合金材料,不仅攻破了多年困扰铸造行业的质量难题,而且为以后生产高强度、易漏薄壁铸件开辟了新路。
1999年,胡金豹担任灰熔车间副主任。走马上任不到1个月,因工艺陈旧,这个车间出现了漏炉。几十吨铁水从电炉底部向外流,灼热的气流夹杂着烟雾充满车间。没等铁水完全冷却,胡金豹就冒着80多摄氏度的高温,率领工人们清炉,汗珠子从身上噼里啪啦往下掉。20多吨重的大铁块如小山一样盘住了炉前的地坑,他们整整在炉前清理了近10个小时,干完活已是半夜。面对饭都没吃就累得睡着了的工人,胡金豹产生了一个“以技术创新带动车间进步”的念头。于是,他安排时间向工人们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同时,一个以“创新创效”为主题的提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活动也在全车间蓬勃开展起来,短短几个月就收到建议70多条。很快,这个车间的产量、质量等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增长,由原来全厂排名倒数第一,一跃成为各项指标都居前列的先进车间。
2004年7月,胡金豹担任特铸厂厂长。他在一线与技术人员攻关改进工艺,使废品率大大降低;他抵制通过人情的不正当进货渠道,坚持货比三家,寻找最经济的原料;他细算能源成本,避开电价高峰时间上班,降低电力成本„„一汽特铸厂是一个连续6年亏损的企业,胡金豹上任8个月竟然让其扭亏为赢。
15年来,同来的大学生及周围同事相继离开铸造厂这个环境艰苦、挣钱不多的地方另谋高就时,胡金豹没有动心;一些单位高薪高职聘请他,他没有离去。他说:“我热爱铸造专业,我的事业在这里。”
胡金豹改进大小铸造工艺200多项,打破了铸造厂40多年的传统工艺,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效益更是高达上千万元,也有人说根本无法统计„„
看到自己的一项项技术创新应用于生产,解决了多年来无法攻克的难题,创造了经济效益,胡金豹由衷地感到:世界上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他满足的了。在这里,他真正体会到了自身存在的价值。他已与火热的熔炉和热情质朴的铸造人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殷切希望,也是大学生需要确立的成才目标。
“五点希望”和“四个统一”的成才目标:
成才是历史使命对大学生的要求,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大学生的自我心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大学生提出了的“五点希望”,即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这“五点希望”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体现,是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和素质要求的核心。
为此要坚持和实践“四个统一”,即:“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在中国的教育中,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德才关系问题。宋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中,对德才有这样的精辟论述。他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
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比较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智不仅是指人的智力,更体现人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对于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大和很强的渗透力。文化素质体现在广博精深的知识储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
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已成为人才竞争的物质资本。2001年世界精神卫生的主题是,健康体魄+健康心理=美好人生。拥有健康的人生是拥有成功人生的前提。惟有健康的人,才有精力发展事业,也才有机会享受成功的果实。
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健康发展、和谐发展的一代新人。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当代大学生承担着历史的重任,是富有朝气、充满生命力的群体。良好的形象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同学们要适应时代要求,自觉地塑造积极健康向上的崭新形象。
树立振兴中华、勇于奉献的形象。当代大学生应当把自己的崇高理想落实到建设祖国、振兴中华事业上来,始终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为己任。同学们生逢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极好历史机遇,理应树立起“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把为振兴中华作贡献作为自己不懈奋斗的目标!
树立追求真理、善于创新的形象。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培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朝气蓬勃、思维敏捷、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多创造活力的诸多优势。夯实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把握正确的方法,使自己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主旋律。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党永葆生机的源泉。”离开了创新,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古今中外,有出息、有作为的民族,永远是在不断创新中前进的。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之所以延绵不断,奔腾向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代代批判继承,代代创新发展。
树立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形象。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以造福国家人民。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司马迁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就是说,只有用“德”来统帅“才”,才能保证“才”的正当发挥;只有以“才”支撑“德”,才能真正有益于国家和人民。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树立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形象。当代大学生应当学会以开阔的视野观察不断发展的中国,观察日新月异的世界。用宽广的胸襟向历史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新时代的大学生,要把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和集体的“大我”之中,在维护和实现国家与人民利益的过程创造个人的人生价值。
树立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形象。当代大学生要努力将书本知识和实际行动密切联系起来,塑造“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良好形象。“知行统一”是和道德人格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一个人能否做到言行一致,是他能否在立身处世等方面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既要重视言,更要重视行。(听其言、观其行)要看他能否做到言行一致。一个大学生如果能够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做到言行一致,老实做人,踏实做事,他一定是个非常受欢迎的人。(举例)
具有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将更加深入,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营造法治、诚信的环境,完善诚信的制度。新世纪新阶段,加强法治、诚信建设愈益成为一项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要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模范。教学小结: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到大学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性,明确了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珍惜大学的美好时光,尽快实现角色转换,制定一个较为清晰的目标,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素质,为将来成功地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绪论适应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三)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大学生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澄清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并自觉践行。明确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掌握修养的方法,做到“知”、“行”统一,提高自我修养和法律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正确认识学习知识与学会做人的辩证关系;如何做到知行统一,德才兼备。
教学方法及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案例教学,教师部分讲授,重点指导学生实验性参与讨论并思考相关问题。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过程
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在总结大学德育工作的丰富经验和长期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意识和心理素质教育的系统理论和知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其目的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跨世纪接班人。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性质和任务
性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体,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帮助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的一门课程。
任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重要意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融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现实性、针对性很强。学习本课程的意义在于:了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精神文明和法律素养。只有明确了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掌握修养的方法,做到“知”、“行”统一,提高自我修养,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具体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学习知识和学会做人来看。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做人。本课程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学习知识与学会做人的辩证关系,避免走入“重智轻德”的误区。全面、深入地理解素质教育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深刻领会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对自身、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课程的学习中从不同方面理解做人的道理。
第二,从人才的评价标准来看。人才的评价和选用通常讲德才兼备。德的内涵包括个人品质、伦理道德、政治品德;才指才智、才干、才华等。对于人才来讲二者不可或缺。一般强调德更为重要,所谓“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就是这个道理。在“德”与“才”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既重德又重才,坚持以德为先,而非等量齐观。德为导向,才是基础;德靠才来发挥,才靠德来统帅。比如有的企业用人的标准是:有德无才的人可以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用,有才有德的人必须大用。甚至于有的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废品,无德无才是毒品”。可见,品德是衡量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
当代大学生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最前沿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腐败和高科技犯罪等现象,为人们敲响了正确把握德才关系的警钟。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德”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德才兼备也是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
第三,从人的全面发展来看。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在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全面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性追求。
就德而言,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德在青年人的成长成才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同学们从进入大学校园起,就应当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统领,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以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增强遵纪守法观念,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就智而言,智是大学生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能否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才的重要基础。在智育方面,同学们需要刻苦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专业系统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培养解决理论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
就体而言,健康的体魄是大学生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条件,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在体育方面,同学们要了解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身体健康,才能胜任今天的学习任务和明天的工作职责。(举例:中国的小胖子;小学生近视眼)
就美而言,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美育方面,同学们需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念,加强审美修养,提高审美能力,认清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发型、服饰等)
大学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德、智、体、美方面的素质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应努力成长为健康发展、和谐发展、主动发展的一代新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从本课程的特点来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特点是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突出的综合性、鲜明的实践性。强调引导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青年时期注重修养,陶冶情操,对自己的一生将会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相结合的辩证过程,外部的教育和他人的帮助只是这个过程的外在影响条件,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躬身实践,才能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心灵的品质,落实为自觉地行动。因此,本课程特别强调自觉修养,同学们不仅要学习正确的理论知识,更要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身体力行,化知识为德性,化德性为行为。
(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方法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地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学习科学理论。这里所说的科学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构建本课程的理论基础和贯穿本课程的灵魂,也是学习本课程要把握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中,既要注意学习和掌握课本中的结论,更要着重把握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来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认识和解决人生和自己成长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注重学习基本知识。本课程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伦理道德和法律知识。这些知识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成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课程要注意汲取和把握这些思想成果,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思想境界、培养法律素质。在学习好本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
第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学习理论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会生动而具体。本课程的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又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定要密切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建设、民主法治建设的实际,密切联系自身的学习和生活实际,真正领会和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要积极主动地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从实际生活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理解。
第四,注重知行统一。本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学习本课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前人说过:“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通过个人的主观努力和亲身实践,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慎独自守,防微杜渐,才能实现提高自己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学习目的。
教学小结:通过这次课的学习,我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及实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明确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大家要明确奋斗目标,掌握修养方法,提高自我修养意识,做到“知”、“行”统一,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思考题:
1、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3、进入大学后,如何从小事做起,迈好人生的重要一步?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教学目的和要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最富于理想的年龄,也是信念信仰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理想和信念基本特征及相互关系,懂得人生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帮助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在思想认识的基础上,自觉地投身于实践,将理想的实现落实为自我完善的具体过程,并能正确地对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教学难点:为什么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怎样把理想化为现实。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相结合,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时数:6课时 教学内容:
【案例】1953年,耶鲁大学对毕业生进行了一次有关人生理想的调查。当被问及“你是否有清楚明确的人生理想?”时,(这样的理想要以达成书面的计划为准),结果只有3%的学生做了肯定的回答。20年后,有关人员又对这些毕业多年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那些3%的学生,在财务收入上远高于其它97%的学生。
那么,这个案例引发我们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呢?我想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都应该思考一下,你们是不是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呢?20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萨特曾说过,人就像一头驴,拉着一辆车,在车辕上绑着一根长棍,长棍前面吊着一根红萝卜。这头驴想要吃到那根红萝卜,就用力往前拉,但随着车子往前移动,那根红萝卜也在往前移动。于是,这头驴总是吃不到那根红萝卜,但由于这头驴想要吃到那根红萝卜而做出的不断努力,就使这架车不断地前进了。理想之于人和社会,正如那根红萝卜之于那头驴和车子。
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三个问题:
(1)我是谁?(2)我来大学做什么?(3)我大学出去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课后上交)“我是谁?”这是一个角色定位和角色认同问题。对“大学生”这一角色,如果模糊不清,就会出现角色错乱,大
一、大二就会变成高
四、高五;而如果认同不自信,“university”则成为“由你玩四年”,大学人生有可能成为“大混人生”。
“我来大学做什么?”,这是一个主题定位和态度问题。大学的主题是什么?是单纯求学,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修身求学,一心追求真善美?是做单一型人才还是当复合型人才?是被动求学还是主动奋斗?选择不同,最后文凭的含金量决然不同。
“我大学出去后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一个定向问题。进入大学,前途选择并没有结束。将来是赶快毕业直接工作,还是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将来是进入蓝领、白领还是金领职业层次?不管怎样选择,改变命运的钥匙掌握在自己手里,成功的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头脑的人。
现在很多大学生奉行这样的信条“我平庸,我快乐”。有的同学认为“追求理想是痛苦的根源,追求平庸才是快乐的根本”;还有的人认为“人的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给自我预留的生活空间就会越来越不宽松,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我想这不只是一个同学的观点,而是很多同学的想法。我在网上有到一首打油诗:“天上纷纷掉饲料,一天到晚睡大觉,天下人人都爱猪,所有屠夫都死掉。”我想这首打油诗主要是在讽刺那些无所事事的懒汉。但是开个玩笑的话,我倒觉得这样的描述对于现在的一些大学生也是挺贴切的。现在的大一学生普遍的一种状况就是处在“理想间歇期”——原来的理想和目标已经实现,而新的理想和目标尚未确定,这个空档时间就称为“理想间歇期”。很多同学觉得考上大学之后暂时没有什么值得进一步努力的事情了,大学又有着打发不完的时间,所以目前整天无所事事。如果仔细想想,这段无所事事的日子和放牛娃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想,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个同学又不是都没有理想的,甚至可以说在座的每个人都是不缺乏理想的。有的同学可能会说,“老师,我就没有理想,我活得也不错”。但是你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到大学的校门的?是不是要经过小学、初中和高中几个阶段走过来?肯定是这样的。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初中是小学的目标,高中是初中的目标,大学是高中的目标。这之中每个具体的目标都可以说是你们每个人在不同阶段的理想。它们可以叫做阶段性理想和近期理想。如果这样分析,还有的同学还会说,“我每上一步学,都不是我自愿的,我才没有为自己确定什么阶段性的理想呢,我是出于无奈才来上大学的”。那我想问问,你所指的无奈是什么?是不是就业的压力?是不是不上大学就找不到好的工作?这个回答也应该是肯定的。这里所说的要找到一个好工作,它也是一个理想,它是我们后面要提到的职业理想。还有的同学会说,“找不找好的工作也无所谓,我的态度就是只要有饭吃,有钱花就行”。那这样的态度其实也是一种理想,它是我们后面所说的生活理想,是一个人对于生活方式所抱的一种态度。列举了这几种情况,其他的情形就不再分析了,这些都说明,其实理想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具体的,而不是空洞的。
这样,我们再回头想一想,人为什么要有理想就不难回答了。简单地说,人活得要像一个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这其中精神生活是更为重要的内容。人的精神生活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而不是甘于现状,不思进取。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没有经过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这里我借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没有理想的生活也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说过这样的话。人有了物质才能生存,人有了理想才谈得上生活。你要了解生存与生活的不同吗?动物生存,而人生活。
人必须要有理想,那么,理想是什么?它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什么样的作用?理想与信念的关系如何?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怎样去实现崇高的理想信念?这将是本章同大家一起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辞海》中写道:理想是“同奋斗目标联系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理想也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理想的含义进行了不同的解释。社会学家从社会学角度说,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合乎客观发展规律的想象和希望。心理学家从心理学角度说,理想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实现可能的信念。政治家从政治学角度说,理想是人们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表现。那么,在我们人生哲学人生学中,理想的含义又是怎样的呢?“在一定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为了进一步理解理想的含义,深化对理想的认识,我们有必要分析理想一般具有哪些方面的特征。
2、理想的特征
理想的特征概括起来大体包括6个方面,即时代性、阶级性、现实性、超越性、实践性和多类型性。(1)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既不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总是同一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是一定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可见,理想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生活在一定时代的人们的理想必然会被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通俗一些讲,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
比如:远古时代钻木取火的人们,绝对不会设计出长江三峡工程的蓝图;老牛拉破车的人们,也想不到乘波音飞机旅行;刀耕火种的人们,更不能设计出电脑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案。奴隶社会的斯巴达克起义,仅有反抗奴隶主压迫,向往人身自由的理想,而绝对没想过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著名诗人流沙河有这样一首诗:
理 想
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 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离乱的年代,理想是安定; 安定的年代,理想是繁荣。
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揭示了“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必然带着特定历史时代的烙印”。
当然,理想不仅受时代条件的制约,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也不断地调整、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想。
(2)理想具有阶级性
不同时代,社会存在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不同的。那么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的理想是否应该是一样的?其实,不是的。下面我们先来看两段经典的论述:
“住在皇宫里的人与住在茅屋里的人想的是不一样的。”
——费尔巴哈(德国古典哲学家)
“在阶级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
——毛泽东
理想作为一种意识,在阶级社会里又受到一定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每一个人都是站在一定的阶级立场上,用一定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社会,提出奋斗目标的。因而,即便是同一个时代,不同的阶级也会有着不同的理想。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的理想是希望把奴隶当成“会说话的工具”永不改变;而奴隶则想获得人身自由。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有着“达官贵人、光宗耀祖”的理想;而广大农民把“有地种”、“有饭吃”视为理想。在资本主义社会,律师希望家家打官司;玻璃商则希望家家户户的门窗一夜之间被冰雹打碎;资产阶级的利益被隐藏在“自由、平等、博爱”的面纱后面,希望发大财、赚大钱;而工人阶级则把推翻资本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为自己的理想。
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近代的历史,这一点同样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同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面对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样的共同时代主题,不同的人们对未来有着不同的设计和追求,进而采取了不同的行动。
农民阶级的代表洪秀全一心想建立“人均贫富、有田同耕”的“太平天国”; 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康有为则追求“大同世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孙中山倡导“民主、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则追求共产主义。以上现象,反映的正是理想的阶级性。(3)理想具有现实性
理想不单纯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理想来源于现实,是在现实中产生的。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此,理想不仅表现为主观的外在形式,更有着客观的物质内容,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另外,理想在现实中产生的同时,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也就是说,理想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既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那么,这里我们一起来比较三个概念:理想、幻想和空想。这三个概念都有一个“想”字,这正是它们的共同之处,即都是人们的一种想法、一种意志,都具备“意识”的主观形式。它们的区别在于内容。理想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幻想的内容是对客观的更高超越,与现实有很大差距,尚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但非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将来有可能实现的,比如古人曾经幻想“嫦娥奔月”,当时是不具备条件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今天人类已经能用航天飞机把人送上月球,幻想也就变成了现实;空想的内容则是纯粹主观的东西,是缺乏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因此是不可能实现的。人们应当树立理想,可以有幻想,但不能有空想。
(4)理想具有超越性和预见性
理想是人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对未来的预见和构想,也就是说理想是以现实为基础的,但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不是对现实的模写,而是对现实的一种超越。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正因为理想是对现实的超越和对未来的预见,因此,理想往往总是那样的美好,让人神往。
(5)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具有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理想在实践中产生,是人们一定的社会实践的产物,同时理想一旦确立又指明了进一步实践的方向;另一方面,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实践,理想必须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6)理想具有多类型性
由于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和对未来想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人们的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第一,从理想的性质上划分,有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
也就是说理想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那么,评价一种理想是否科学有没有客观的标准呢?这个标准是什么呢?有两条:一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不是合乎历史的前进方向;二是看这种理想是不是符合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是不是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这是衡量一种理想科学与否的标准。有的同学可能要问:“非科学的理想,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不符合多数人利益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怎么还有实现的可能呢?”是的,有的非科学的理想当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实现的,比如社会的发展也会出现倒退,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短暂的,改变不了它灭亡的命运。
在某些情况下,或者某些特定的语境中,我们常说的“有理想”就是指“有科学的理想”。科学的理想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的一致性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因而,对人们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从理想的层次上划分,有崇高理想和一般理想。第三,从理想的时序上划分,有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
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本世纪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我国人民的近期理想。
第四,从理想的对象上划分,有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指处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包括个人具体的职业理想、生活理想和道德理想。社会理想,指社会机体主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在全社会应该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我们将再第三节论述。
第五,从理想的内容上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
生活理想,即人的理想生活,是指人们对未来的物质、精神生活方面的向往,它包括人们对吃穿住用的构想以及对爱情婚姻家庭方面的追求。生活理想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职业(工作种类、工作部门、业绩成就等)的向往和追求。它包括择业和创业两个方面。道德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道德关系、道德标准和道德人格的向往。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向往和追求,包括对未来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的设想和规划。
关系: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其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的,它决定和制约着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调节和控制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社会理想,就会产生高尚的道德境界和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具体说来,就是做什么人、干什么事、过什么生活都和社会理想有关系。因此,社会理想是一个人全部理想的核心。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社会理想,才能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联系起来,把个人的工作和生活变成为社会理想奋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社会理想也不能脱离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而孤立存在。一个道德上人格低下、投机钻营,工作上挑肥拣瘦、拈轻怕重、一事无成,生活上追求腐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很难说他能具有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是关于“理想的含义与特征”的内容,下面我们来看“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对于信念的含义,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信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现象,它来源与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二,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同时要受认识的制约。第三,信念是一种综合的精神状态,不是单纯的认识或想法,而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和统一。尽管信念是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的,但信念强调的不是认识的正确性,而是情感的倾向性和意志的坚定性。可见,“信”是信念突出的本质特征,即便是对于外界歪曲的反映而得来的认识,只要人们相信,就有信念确立。信念的强度,则取决于人们的信任程度。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信念的特征,对信念特征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信念含义的进一步理解。
2、信念的特征
关于信念的特征,大致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信念具有稳定性
人的信念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当的稳定性,而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而且,一个人的信念不仅基于他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他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斯大林曾说过,手帕都不是轻易更换的,更何况人的信念呢!因此,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不论是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都不会轻易改变。比如,无数的革命先烈,即便面对敌人的屠刀也大义凛然,高喊“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从不放弃自己信仰的“主义”;而“法轮功”在理论上、行为上都是极其荒谬的,是反人类、反科学、反社会的,是害人害己的,可还是有那么一小撮人顽固地坚持而不走正路。这从正反两个方面,印证了信念的稳定性。
【案例】20世纪初发生的令人震惊的物理学家自杀事件
1895年以前,科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如果宇宙是一座大厦,原子就是建造这座大厦的最小单位——宇宙之砖。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笃信这个理论。然而,科学上的一系列发现,很快将物理学界流行的观点打破。1895年X射线的发现,1897年电子的发现,1898年居里夫妇铀的发现等等。到20世纪初,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原子不是最小单位,原子之中还有原子核,周围还有电子。对于这些新的发现,用原子论的观点是无法解释的,原来笃信原子论的科学家陷入彷徨、苦闷之中,其中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曼等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念,竟然走上了集体自杀的道路。
科学家们的自杀固然是非常令人遗憾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信念的稳定性。正是由于信念具有稳定性,因此,对于错误信念者的教育、引导和转化就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具有长期性。
(2)信念具有执着性
信念的执着性与信念的稳定性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执着性是信念在意志上的反应,更多地是指具有坚定信念的人的强烈持久的精神状态和积极进取的行为状态。对于正确信念的执着,往往能够促使人们事业的成功。对于错误信念的执着,就会使人的行为出现偏差。
(3)信念具有多样性
信念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政治立场等不同会具有不同的信念。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比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事业的、学习的、生活的诸多方面的信念,可见,对于同一个人来说,信念也是多种多样的。
(4)信念具有层次性
信念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分。人的不同信念之间常常具有内在联系,并构成一个有机的信念体系。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从而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高层次的信念便是信仰,信仰是信念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附:解释一下信仰和迷信
对某种宗教或某种主义信服、崇拜,而奉为言行的准则。这是《新华词典》就“信仰”这一词条给我们做出的解释。从本质的意义上说,信仰即是对万事万物存在惟一性真理的坚信不疑的认定。
可见,宗教确实是“信仰”,但也只是“信仰”的一种或者说一个方面,而不能够成为代表“信仰”这个概念的全部。所以我们的国家信仰的“马列主义”当然也是标准的“信仰”,而在这一信仰感召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那个多灾多难、而又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年代,曾出不穷地涌现出了千千万万的楷模和表率的英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为了自己信奉的理想,一个人可以抛头颅洒热血吃尽苦头,而万劫不悔。
“信仰”这个概念是很中庸的,是个标准的中性词,没有什么褒贬之分。我们的“马列主义”是“信仰”,而且在信仰他的人群中他就是“唯一的”、“伟大”的人生信条;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也是“信仰”,而在信仰他的人群中他同样是无可比拟的伟大存在和信条。这些明显符合我们广大人民利益和善良价值观的固然是毫无疑问的“信仰”,但是那些我们看起来不够善良,不能够符合大众利益的极端的诸如“纳粹主义”、“霸权主义”、“单边主义”甚至“XX功”之类的邪教又何尝不是那些信奉者们眼中的奉行不悖的“信仰”呢?所以,“信仰”本身是没有什么褒贬性的绝对客观而中性的词语,一个名词。
《新华词典》对于“迷信”词条的解释有两条:1)相信神仙鬼怪。2)盲目地信仰和崇拜。对于第一条解释,我们不必去深究,孔子都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我们也用不着耗费那时间去求证到底有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应该注意的或者说我们必须注意的,也是我们唯一要注意的、真正让我们能够区分“迷”和“信”的事第二条解释:“盲目地信仰和崇拜”。这中间的这个“盲目”,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
我们说到“信仰”,不管高尚也好或者平庸也好,不管是有益于大众也好或者只是利己也好,我们应该都还能够分辨是非,懂得取舍,但凡真正值得去信仰的“信仰”,应该都是不会去煽惑、鼓动别人盲从的。而且我们也能够利用这种信仰来调校自己的言行来符合这个信仰的规范。
但是“迷信”则不同,个人认为,这个本身就是某些人或者团体通过有意地、有企图、有目的地打着“信仰”的旗号而炮制出来的似是而非的理论或者教条,来愚弄大众,鼓动、煽惑更多地人盲目地跟从自己的旗帜的一种手段,比如“XX功”、比如所谓的四大邪教之类。
(5)信念具有亲和性
亲和性是信念在感情上的表现。一个人对和自己信念相同或相近的人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志同道合就是信念亲和性的表现,相互之间有共同语言,感情上比较接近。如果彼此的信念不同或相反,则可能导致人们之间关系上的疏远和情绪上的对立。
我们了解了理想及信念的含义与特征,那么理想、信念两者存在什么关系呢?
(三)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虽然理想和信念同属精神生活范畴,但毕竟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两个概念。两者的侧重点不同: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的侧重点在于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实的,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两者的联系在于,理想和信念同属人的精神生活范畴,都是人的精神支柱,都是对社会存在的主观反映。如果说理想指的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的话,那么信念就是对实现奋斗目标所抱的坚定态度。信念的坚定基于理想的选择;理想的实现依靠信念的力量。
在人的生命历程中,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崇高的理想和科学信念具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的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火车轮船需要动力才能朝着既定目标前进,动力越大,跑得越快,人呢?人需不需要动力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同样需要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世界里,而是活在精神世界里,活在理想与信念之中。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碗饭,一杯水就可以了;但是要想活得精彩,就要有精神,就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在论及理想信念时,海伦·凯勒有这样一句非常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于在地上爬。”她接受了生命的挑战,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盲聋哑集于一身的弱女子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理想和信念像熊熊燃烧的烈火使她才走出黑暗、走出死寂,理想和信念像巨大的羽翼,帮助她飞上云天。
【案例】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可是,真的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这是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的一个显著表现。
(一)理想信念架设人生奋斗的目标,指引大学生走正确人生之路(导航)
“青年啊,你们面临开始活动之前,应该定定方向。譬如航海远行的人,必先定个目的地,中途的指针,总是指着这个方向,才能有达到那个目的地的一天,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李大钊
凤凰卫视台有个节目的说法很经典,叫做“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所以,人生的目标问题解决得如何,对人的一生具有决定的意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要使有限的人生过得有意义,就必须具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许多事实证明,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界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看到未来的希望,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案例】罗杰·罗尔斯是纽约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那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里出生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他们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长大后很少有人获得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上了大学,而且成为了州长。当有人问他“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宝座的”这个问题时,他讲了一个少年时代的故事。
1962年,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皮尔·保罗被聘为罗尔斯所在的诺比塔小学的董事兼校长。保罗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几经管教、惩罚都无济于事。最后,他以给孩子看手相为名鼓励孩子上进。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出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从那一天起,纽约州州长就是一个目标,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他说话时不再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他成了班主席。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
罗杰·罗尔斯不经意之间制定的人生价值目标成了他日后学习工作的不竭动力,在这种价值理想的召唤和鞭策下,他终于实现了当纽约州州长的人生价值目标。综观历史,横看现实,崇高的价值目标对于人们的人生价值选择,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确立了崇高的价值目标,他就会自觉地以自己的全部感情、意图、希望和行为服从于这一目标,他就会达到理想的客观效果,就会得到肯定的价值评价。(我们在座的同学条件要比他好多了,能否也为自己树立一个价值目标?)
而如果缺乏崇高理想或者没有理想,就会像失去航标的无舵小船,在生活的海洋里随波逐流,不是被大浪撞毁在礁石,便是被潮水搁浅在沙滩。
进入大学后,处于断乳期的新同学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比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择友、恋爱、克服困难和挫折。理想信念的导航作用对处于迷茫状态的大学生来说更为重要。
【案例】博士行乞南京街头
大学生是国家花巨资培养的人才,大学生能否确立理想信念,将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
(二)理想信念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引导大学生塑造和成就自身(动力)
伟大的人生源于伟大的目标,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动力。有位心理学家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即动力=目标价值×期望概率,形象地揭示了个人拼搏的动力与理想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当一个人为了具有巨大目标价值的理想而奋斗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内在动力。反之,如果目标价值不大或期望概率较低,就会因丧失信心而缺乏动力。
理想信念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案例】清华大学食堂28岁的切菜工考托福630分的传奇故事。
托福考试满分是670分,清华大学的优秀学生考过600分也不易,可一个每天三顿为清华学子切菜卖饭的农民工,头回上场就爆出冷门——2004年考出了630分。生在江西一个小山村的张立勇当年29岁,做农民工10年,即将拿到北大国际贸易专业大本文凭。张立勇在高二时,为了供妹妹上学,中断学业出外打工。1996年6月7日,在叔叔的帮助下,21岁的张立勇来到了清华大学第15食堂当上切菜工。他暗下决心,要做一个勤奋好学的年轻人,要配得上清华。
张立勇将自己感兴趣的英语作为突破口,开始了自学。他每天早上4时多起床听收音机学英语,天天晚上学到后半夜。清华、北大、人大的英语角,从此多了一位农民工。8年了,他几乎每周坚持去一次。
张立勇参加了托福考试,成绩是630分。他没有去申请留学,考试只为检验学英语的成果。一时间,在清华大学 B BS(网络论坛)上,关于张立勇的话题成了热点,清华学生将他比作《天龙八部》中那位深藏不露的少林寺“扫地僧”。
当然,塑造和成就一个什么样的自我,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也是我们进入大学以后非常迫切明确的一个问题。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因此,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有没有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做人”,有理想应该摆到突出重要的地位。
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把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标准概括为“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中理想和信念是“德”的重要内容和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理想”是“第一有”,因此,他指出:“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江泽民结合新的实际,对我们青年提出新的希望,那就是希望我们“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其中,“理想远大”被放在首位。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希望我们广大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成为“新的一代”,即“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
(三)理想信念构筑人生精神的支柱,激励大学生刻苦努力学习(支柱)
邓小平同志曾对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的重大作用作过一系列精辟的论述。他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
人不仅有自然属性,还有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因此,人不仅需要物质享受,而且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如果没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纵然有丰裕的物质生活,也不会感受到人生的真正意义。而精神生活的充实,很重要就是表现在有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些人仅从自然的生理需要出发,沉湎于物质享受,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那就把人降低到了一般动物的水平。可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有没有精神,有没有理想,人的思想境界、精神面貌、情操志趣、生活态度和生活质量就会大不相同。人如果有崇高的理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就不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消极现象所迷惑,就不会被前进中的一些暂时的困难、挫折所压倒;就能始终以坚定的信念、高昂的热情和旺盛的斗志奋勇向前;就能在道德发展的阶梯上不断攀登,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完美的人。【案例】视频:爬雪山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战土缺衣少食,面对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爬雪山,过草地,闯天险,翻过六盘斗山,攻占娄山关,穿过金沙江,抢渡大渡河,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终于摆脱了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老红军肖华有一首诗词:“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打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真实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理想赋予红军战士强大的精神支柱。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习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相联系,使理想信念之花结出丰硕的成才之果。下面我们来看我们大学生群体里的两个特例,可以说是由于理想信念的缺失或偏差导致的悲剧,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积极意义。
【案例】视频: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徐本禹 马家爵(略)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是科学的理想信念呢?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案例】视频:中国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信仰是人的最基本、最深刻的精神活动,体现着人对价值理想的建构或最高价值的承诺,融系着人对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寻觅,因而它在根本上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凝聚或者整合着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然而,信仰危机已认为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被视为一种“现代性”(modernity)现象。美国著名哲学家、神学家保罗·蒂利希认为“在我们时代,对怀疑与无意义的焦虑压倒了一切”。英国当代著名社会理论学家和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个人的无意义感,即那种觉得生活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东西的感受,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现实或物化了的“实在”被理想化,而理想和精神(心灵)则被现实化和物利化。随着市场经济及其功利化价值取向的横冲直撞,伴随着“上帝死了,什么都可以做了”的呼喊声,人们冲破了所谓“传统道德”的束缚,涌入了一个多元价值观相互冲撞、道德理想被挤为碎片的所谓“后现代”的生活方式。虚无,迷惘,绝望,焦虑,没意思,荒诞性,反道德,无深度,丧失自我,礼崩乐坏,垮掉的一代,中心解构,过把瘾就死,„„人们用很多新创的话语来描述“上帝死后”的世界。正如一位作家所说:“人在谋杀上帝的同时,也就悄悄开始了对自己的谋杀。非神化的胜利,直接通向了非人化的快车道”。没有了信仰,就没有了终极关怀和价值根基。正如没有了道德信仰,道德丧失了存在的最终理由和精神支柱,道德的大厦就会倒塌,神圣和崇高就会遭到冷落乃至鄙弃一样。因而,如何整合人们信仰的碎片,如何支撑起人生价值大厦,就成为时代呼唤的一个最强音。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承担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伟任,与此同时也在提升着自身的价值,而要达到这双重目标,没有崇高及坚定的信仰不可能的。那么,要确立什么样的科学信仰以及如何确立科学的信仰呢?
科学信仰对人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在社会政治方面的信仰应该也只能是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整整160年了。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尽管经历了风霜雨雪,但作为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科学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的历史地位始终没有改变。
不仅无产阶级政党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思想理论基础,就连有头脑的资产阶级思想家都对马克思主义推崇备至。例如,美国资产阶级著名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就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观察社会历史的解剖刀,” 强调“每一个要洞察社会历史底蕴的人都必须想马克思主义学习”。
这在西方发达国家绝不是个别现象。1996年伦敦出版界传出了爆炸性新闻:
《共产党宣言》因销售量之大而列入英国畅销书行列。1999年,西方发达国家某机构评选100年来影响世界的十大名人,马克思因得票最多而排名第一。2002年,一年一度的马克思主义论坛年会在伦敦召开时,与会者达到了5000人。论坛的组织者约翰·里斯说,目前百姓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与10多年前相比,有较大改变,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更接近马克思当时的观点了。大多数与会者的共同看法是: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它仍是建设一个美好世界的指导思想!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情况下,这样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深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马克思之所以在千年之交能获得世界人民如此高的评价,我想,主要是因为这位伟人创立了伟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而这一伟大的理论又为人类的历史开创了新的时代篇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它的科学性。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那个年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其内在矛盾也开始彻底地暴露和展示出来。当时,思想界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人类向何处去;资产阶级向何处去;无产阶级向何处去。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全面继承了西方文化中最有价值的科学精神,同时还批判吸收了以往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思想成果,尤其是其先行者和同时代人在解决时代课题时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对以上三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研究了人类向何处去,发现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了历史唯物论;研究了资产阶级向何处去,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创造了剩余价值学说;研究了无产阶级向何处去,发现了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创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正是这三大研究、三大发现、三大创造,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从此以后,资本主义的灭亡不再只是人们的猜想,而被置于现实社会的基础之上;埋葬资本主义不再仅仅是个别天才人物的事业,而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不再是知识分子理想的憧憬,而是现实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正如列宁曾指出,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走向共产主义的论断,是他完全依据对资本主义社会所做的最确切、最缜密和最深刻的研究,借助于充分掌握以往的科学所提供的全部知识而证实了的结论。
“凡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他都有批判地重新加以探讨,任何一点也没有忽略过去。凡是人类思想所建树的一切,他都放在工人运动中检验过,重新加以探讨,加以批判,从而得出了那些被资产阶级狭隘性所限制或被资产阶级偏见束缚住的人所得出的结论。”(《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99页)总之,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类的进步和解放指明了正确方向,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同时,信仰现象十分庞杂,不同信仰的精神境界和济世胸怀差别悬殊。有的只是对某种现实异己力量的盲目崇拜,本身比较庸俗和低级,缺少精神性价值,比如对金钱和权力的崇拜等。有的信奉超越人的精神实体,表现出一定高度的道德要求和境界,但其崇高性往往章又是以虚幻为代价的。宗教信仰就是如此。有的信仰也讲人的超越力和解放,但注重的是个人痛苦的解脱,而不是社会的解放和发展。也有的信仰只是对小团体尽忠,并成为这个小圈中的人们的感情纽带。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境界和济世胸怀的崇高性、博大性是任何其他信仰不可比拟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命运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马克思主义之前也曾有种种同情人民群众的思潮或学说,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真正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成为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获得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崇高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二)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崇高性。马克思主义自身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虽然经历了一个半世纪时代发展变革的考验,却依然历久弥真。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那样巨大的作用,带来那样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持久生命力还来源于马克思主义本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作为一个以指导革命与建设为己任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不但不排斥而且最能够吸收、提炼人类创造的一切科学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160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要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就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发展、完善和创新的历史。(如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三)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马克思主义不是产生于书斋之中,不是脱离现实的,而是适应现实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时期。1825年起,三次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连续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开始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转向阻碍生产力的发展;1831年起,三次大规模的工人运动相继高涨,表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的工人阶级没有自己的思想武器,所以斗争还是自发的。然而工人阶级的斗争由自发到自觉,必须有自己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诞生的。因此,马克思主义一经诞生,便迅速与工人运动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一百多年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无产阶级谋求解放的斗争汹涌澎湃,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变为社会实践。所有这些表明,马克思主义不仅是认识世界的科学理论,更是改造世界的科学理论。在伦敦海格特公墓的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实践、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基本特征。总结:正是由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当然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思维空间】剖析下列观点:
A说:“共产主义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可望不可及,太渺茫了。”
B说:“现在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超出了人们的思想觉悟。” C说:“发展市场经济就是‘一切向钱看’,讲共产主义理想太空洞,还是讲实惠为好。”
思考:应如何走出“渺茫论”、“怀疑论”和 “无用或无关”论的认识误区?
总结: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包括一些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确实存在着一些片面的、模糊的看法,如“渺茫论”、“怀疑论”或“破产论”“无用论”或“无关论”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和迷惘,影响着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人生的发展。
1、“渺茫论”的认识误区。持“渺茫”观点的人认为,共产主义的设想虽然美好,但是无法通过实践来检验,是可望而不可及,是渺茫的幻想,跟过去人们设想的“世个桃源”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错误观点,源于对共产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片面理解。如前所述,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理想、一种理论体系、一种社会制度,同时也是社会的一种现实运动,是实现理想的实际运动。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绝不是空谈,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经过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既是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实构成部分,又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创造条件的。人既需要享受,也需要创造,真正的人生乐趣不在于享受,而在于创造。创造需要理想,共产主义既为人们的创造活动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和目标,又能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和积极主动的奋进精神。我们虽然不能享受共产主义社会的完美和幸福,但崇高的理想与能动的实践统一于创造活动中,这本身就是理想的生活,并会使人执着地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另一方面,这种“渺茫”的错误还在于不懂共产主义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阶段性质变到根本性质变的漫长的历史过程。量变、阶段性质变和根本性质变都是共产主义历史发展整个链条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是某一代人或者若干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共产主义不可能由一代人建成,更不可能使为之奋斗的每一代人都能充分享受其最终成果。但是,每一代人的努力又都能够在共产主义发展链条上产生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并能或多或少地享受前人和自己创造的这些成果。实践告诉我们:共产主义既是可望的,又是可及的,绝不是渺茫的。
2、“怀疑论”或“破产论”的认识误区。持“怀疑”观点的人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存有种种疑虑。他们认为,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宣传共产主义理想超出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因此,他们主张只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提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之后,“怀疑论”者更是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并进而得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已经失败”的结论。这种“怀疑论”是毫无道理的。毫无疑问,进行理想教育要注意层次性,要考虑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和人们的思想觉悟水平,要用共同理想来动员、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但是,这一切与宣传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矛盾。既然共产主义是科学真理,既然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宣传共产主义理想,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为什么反倒不能宣传呢?更何况人的共产主义理想不是天生的,而是从外部灌输、教育才可以形成的,否则,人们永远达不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同时,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本身具有超前性,它基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如果否认这种高于和超越,完全拘泥于现实,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理想的产生,就只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的宣传教育,人们也就失去了长远的、根本的、明确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作为空前宏伟的崭新事业,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必然会充满着曲折、坎坷和挫折。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就更增加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难度。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也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失误。更严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可能出现暂时的倒退甚至复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已经失败。正如邓小平深刻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3、“无用论”或“无关论”的认识误区。有种观点把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分离开来,认为社会理想的实现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发展关系不大,也不能给人们带来任何实惠,对于个人成才和人生幸福都不具有实际价值。我们所说的人才,是指建设美好社会所需要的栋梁之材、有用之材。在当今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任何有志于成才的人,都必须树立这一共同的理想,并把它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个人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之源,不断地追求崇高理想,不断地实现个人的完善。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涌现出的大批英雄人物、劳动模范、创新标兵,无不是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旗帜下成长起来的。认识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动上的错位。离开了崇高的社会理想,无论什么样的个人才智,都只能是自我欣赏、故弄玄虚的小伎俩,无缘于人才这一美名。离开了崇高的社会理想来设计自我发展的人,由于目光短浅,看到的往往是眼前的实惠,想到的往往是个人的享乐,从而陷入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泥潭。不可否认,在现实生活中,有人靠投机取巧、损公肥私而爆发,每日花天酒地、玩世不恭,但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眼里,他们虽然活着却已经死了,成为不齿于人类、无异于虚度人生的行尸走肉。因此,我们时常强调,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离开崇高理想的指引。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案例】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莱兰的研究认为,人们最重要的需要是成就需要(理想信念)。他用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成就需要(理想信念)的语词数量的多少来预测这个国家未来20年的经济发展水平。
根据戴维•麦克莱兰的调查:1925年英国国民经济情况很好,当时英国拥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25个国家中列第五位。但他的调查也发现当时英国中小学课本中关于成就需要(理想信念)的语词数量已急剧减少,青年一代中追求理想信念、追求成就的人很少了,他警告英国政府,50年代中期英国将面临极大危机。
进入50年代,麦克莱兰的预言得到了证实: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一蹶不振;朝鲜战场上英国兵战斗力最差,不如土耳其、卢森堡这些小国家的兵。到1950年麦克莱兰再次调查表明,英国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数,在39个国家中已下降到第27位。戴维•麦克莱兰的研究方法许多专家不认可,但他的研究结果——预测的准确性却令那些专家们信服。由此可见,这种具有高成就需要(理想信念)的人才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众多有正确理想信念的建设者,这是无庸质疑的事实,但是这还不够,这些建设者还必须具有共同的社会理想。否则,社会主义建设的期望就会因为社会成员一盘散沙的状况成为劳而无功的事情。要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共同的理想和信念,让人们意识到一旦脱离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很容易走向失败。这个理想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一)什么是共同理想
共同理想,就是一定的历史时期人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共同理想是社会赖以维系的理性基础。全体人民所具有的共同理想,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根本所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其人民没有共同理想或者丧失了原来的共同理想,即便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充裕的人力资源,也难免要衰落、要解体。因此,人们在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着混乱与茫然,则是最深刻的社会危机。这样看来,理想问题不只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所以,一定历史时期的人们应该有个共同的理想,朝着这个目标去奋进。
共同理想对于我们国家更有现实意义。因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我国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可避免会出现社会意识的多样化,这就必须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社会各个阶层广泛认可和接受、能有效凝聚各个方面智慧和力量的共同理想。有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二)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集中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集中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武器。
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的基本要求
在当代中国,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怎么还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呢?原因是这样,“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就是说在中国,我们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因此,“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理所当然地成为这个共同理想的内涵要求。
弄清了以上逻辑后,我们分析和考察的重点应该是“为什么要‘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通俗一点讲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信任中国共产党?它值不值得信任的问题。我们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为什么,原因在于:
第一,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作了这样的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性质表明,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一点已经为中国现代历史所证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是党的生命线,这一切都是党受到广大群众衷心拥戴的根本原因。对党的信任与对政府的信任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主张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而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的法令政策。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它是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代表机构。政府来源于人民,代表着人民,并为人民而工作。当前,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并不是由于党的本质造成的,而恰恰是那些意志薄弱者在权力、金钱、美色和腐朽思想面前打了败仗,背离了党的性质和宗旨,丧失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立场,也不再配享有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腐败和官僚主义等问题,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正日益走向深入。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中国近代的历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第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革命、崇高的理论,也就是说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活动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不懈的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科学已经被实践证明和正在被实践证明。
第四,中国共产党经过八十多年的奋斗,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八十多个春秋,在八十多年的奋斗历程中,党所建立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取得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概括为9个方面:
(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我们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创了正确道路。(4)我们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中国人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5)我们建立了独立的和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6)我们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全国人民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
(7)我们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的空前团结。(8)我们锻造了一支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建立起巩固的国防。
(9)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截然不同的两个八十年。在前八十年中,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战乱不断,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饥寒交迫。在后八十年中,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空前团结和组织起来,冲破重重难关,革命斗争不断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日益昌盛,人民的社会地位、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从这前后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深深认识到,中国能从最悲惨的境遇向着光明的前途实现伟大的历史转变,就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五,中国共产党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坚毅品格和博大胸怀,具有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和能力。任何人都可能犯错误。中国共产党在认识上和实践中也曾出现过失误,有的失误后果还是非常严重的,比如说文化大革命,最难能可贵的是党敢于正视错误、修正错误,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另外,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的廉洁性也不尽如人意,与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有些地方、有些部门腐败现象还比较严重,党反腐倡廉的任务还很重。但是,腐败自古有之,国外也有,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如何治理腐败是个世界难题,中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在腐败问题上,有的大学生持双重标准,这是错误的。例如:韩国前总统因腐败受到惩治,有人说:国外真是政治清明,只要腐败就一定追究。中国高官腐败被惩治,却说:中国共产党连高官都腐败了。国内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人说:社会主义要完蛋了。国外发生罢工示威,却不说资本主义要完蛋了,而说:看看国外真民主,人们敢于表达心声。这样的双重标准其实是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在腐败问题上,还要辩证地看暴露出来的腐败案件的数量问题。不能因为暴露出来的量多就简单认为腐败问题越反越严重,而要看到暴露出来的多了就说明隐藏下来的少了,实际上反映我党治理腐败的决心和力度之大。我们要看到的是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的坚定决心始终没有动摇,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党加大了反腐力度,更加注重队伍的廉政建设。
从以上五个方面的分析看,共产党是值得我们信任的。那么“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要求我们怎么做呢?那就是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党的领导。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的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就不能改变”——邓小平
首先,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以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不灾难深重的历史。自鸦片战争起,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各个阶级都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
社会主义事业在中国已经取得举世成就,中国已经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历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表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一直在沿着这条道路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2007年10月15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其次,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必须借鉴苏联被和平演变的教训,认清西方敌对势力在主导全球化的优势下的种种反社会主义渗透。
社会主义苏联演变成今天的俄罗斯,是分批次进行的,先从意识形态领域开始,然后进入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第一阶段,一批高级知识分子作家、艺术家、新闻记者在报刊上攻击社会主义;第二阶段,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哲学家等发表言论,要求经济市场化和政治民主化,就是要全面实现资本主义化;第三阶段,政治家即共产党的高级官员,用共产党和政府的权力,推行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措施。在经济上,摧毁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培育和扶植了一个新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摧毁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翻了苏维埃政权,推翻了共产党,建立起一个代表新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同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相对立的政权。前苏联剧变的实质是理想信念的蜕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经想方设法地打击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在劳而无功之后,他们想到了和平演变。
【案例】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老祖宗杜勒斯强调:“我们要把共产主义精神连根拔除,将其民族精神庸俗化并加以消灭。这样一来,我们就将使他们一代不如一代,„„我们将从争夺青少年下手,始终要在青年身上下功夫,对他们进行腐蚀、分化、瓦解。我们要在他们当中培养出间谍、世界主义者。我们将为此而努力。” 早在50年代,美国中央情况报局就制定了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其中:“第一条,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藐视、鄙视并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育。为他们制造对色情产生兴趣的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耻。一定要毁掉他们一直强调的刻苦耐劳精神。„„第九条,要利用所有的资源,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环球》2001年9期)
对此,我党早就有所意识,邓小平同志指出:西方政敌长期以来对我们发动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目的是和平演变,手段是用意识形态搞垮中国青年一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要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如果我们不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那么,中国不可避免会走向衰落。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信心也是一种信念,即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和信念中,必然包括对于我们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在内。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大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探索和斗争,许多志士仁人为之流血牺牲,但都没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
经过新中国成立50多年特别是近2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改革开放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2005年2月初,法国经济类报纸《回声报》副主编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的著作《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一书出版,一度登上法国畅销书排行榜。书中三句话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变化,他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最大,中国经济腾飞改变全球格局,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事实,这么大的国家(13亿人口)在这么长时间内(25年)保持这么高的增长率(平均每年8%),这在经济史上没有先例。中国是推动世界前进的因素,中国的选择就是世界的选择。”这是西方的经济学家对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评价和结论。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共同奋斗。当代大学生,要树立为祖国繁荣富强贡献青春力量的远大志向,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谱写壮美的青春之歌。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具有现实的可能性,但并不等于现实。理想是基于现实,指向未来,超越现实,高于现实的。理想作为人们对未来的一种设想,是人们为自己人生发展设定的价值目标。它本身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要实现它,或将它转变为现实,肯定有一个充满矛盾斗争的过程。一般说来,理想总是美好的,可是,现实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这种差别,必然引起二者的对立与冲突。现实生活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面对真善美,会使我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人性光辉的温暖,对未来充满希望。而面对假恶丑,会使我们感到憎恶和不快,但对未来不能因此失望。我们改造现实,就是要改造现实中的假恶丑。也正因为现实中有那么一些假恶丑,才需要我们为了美好的未来树立理想。那么,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究竟应该怎样才能通过改造现实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呢?
一、立志为先
前面我们讲过,在中国古代,理想就叫做志,也就是志向,是人的独立人格和自由意志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有许多关于“志”、“立志”的表述,其中有许多立志警句广为流传。比如:
孔子: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王守仁: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谢良佐:人须先立志,志立则有根本。譬如树木,须先有个根本,然后培养,能成合抱之木。” ——《宋元学案》卷二十四
王阳明:志不立,如无柁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王阳明全集》 可见,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志向”的,在今天我们强调立志,强调确立科学的理想和信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那么,我们在今天应该如何“立志”呢?在“立志”方面,应该把握什么呢?
(一)立志当高远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文集·诫外甥书》
古语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乎下,得乎其下下”,意思是说,人所确立的目标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实现,要想使自己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得到实现,就必须志存高远,博大理想。
古今中外无数英雄人物和革命领袖在早在他们的青年时期就立下了远大志向,并一生奋斗不辍: 【案例】同为16岁时的李四光,借用孙中山“努力向学,蔚为国用”的话语作为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终生铭记。
周恩来早在南开大学附中读书时即种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火种。
马克思也在中学时代就立下了“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志向,并且为了崇高理想的实现而全力以赴,终生不悔。
恩格斯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奔向“生活的顶峰——建立功勋”,为新世界开辟一条前进的道路。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曾立志“写下整个社会的历史”。为此,他每天严格执行着这样一个时间表:O点至次日早8点写作;9时洗热水澡;10时至下午4时写作;5时至7时吃晚饭、会客和阅读、构思;8时到11时睡觉。在这个时间表中,每天的写作时间是14个小时。其实这还是正常情况,在多数情况下,他的写作时间延长到20小时左右。巴尔扎克在20多年中以《人问喜剧》为总题写下了96部短、中、长篇小说。恩格斯赞扬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给我们提供了法国社会最佳的现实主义历史。
毛泽东十五六岁就“身无分文,心忧天下”,立志让祖国“富强、独立起来”,他把自己“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壮志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毛泽东志向远大,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而一个人的成就与其理想的高低成正比,理想越高远,他成功的希望也越大。正如爱因斯坦所言: “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当然,作为青年的我们,在解决了立志的问题之后,还要看我们立的什么志。
(二)立志做大事
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孙中山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理想时,当以国家前途和民族的命运为己任,不能局限于对自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心,应把个人放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虽然是由自己来确立,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时代所赋予的。个人的理想只有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真实美好的。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仅仅从个人出发去设计和追求个人理想,这种“理想”必定是苍白的、渺小的,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后果。正如马卡连柯所说:“任何一种不为集体打算的行为,都是自杀的行为,它对社会有害,也就是对自己有害。”
当然,强调个人理想要符合社会理想,并不是要排斥和抹杀个人理想,而是要摆正个人理想同社会理想的关系。
【案例】鲁迅弃医从文
鲁迅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两次改变志愿终成文豪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深思。最初的时候,鲁迅看到中国工业破败,屡被外国欺侮,便决定走工业强国之路。1898年5月,鲁迅到南京投考江南水师学堂。次年2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在南京的4年间,中国经历了怵目惊心的剧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义和团运动遭到镇压、八国联军蹂躏国土,这促使鲁迅更加急迫地寻找新鲜的知识和救国的真理。
1902年1月,鲁迅在矿路学堂毕业,旋即赴日本留学。同年4月,鲁迅到东京入弘文学院普通科江南班学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正在东京进行反清活动,留学生中分为反清与保皇两派。鲁迅经常参加反清的集会,课余还大量阅读近代科学、哲学和文学的书籍,开始考虑改造国民性问题。他毅然剪掉象征清朝统治的辫子,并在断发照片上写诗明志:“我以我血荐轩辕”,表示他誓为祖国人民解放而献身的决心。这期间,他发表了根据外国作品改写的小说《斯巴达之魂》,论文《中国地质略论》,与友人合编关于中国地质和矿产分布状况的专著《中国矿产志》,还翻译了科学幻想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进一步表现了青年鲁迅爱科学的热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弘文学院结业后,鲁迅于1904年9月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他立志学医,是希望用新的医学来“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他学习勤奋,受到教师藤野严九郎的热切关怀和帮助。不久,他在有关日俄战争的幻灯片上,看见一个替俄国军队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抓住杀头,而围观的中国人竟无动于衷。这使鲁迅痛切感到:医学并非紧要,如果思想不觉悟,即使体格健壮,也无济于事。当时他认为头等重要的还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并于1906年春天重返东京。弃医从文后的鲁迅笔耕不辍,终成一代令世人敬仰的大文豪。
从鲁迅人生经历中,我们看到他曾有过三种不同理想的选择:实业救国;学医救国;弃医从文。从鲁迅理想的三次转变中,始终是把个人的志愿同国家民族的需要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他发现中国民众精神麻木,使鲁迅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事实上,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与基础,而社会理想则是个人理想的升华。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正如2007年10月13日,十七大代表徐本禹做客中国网《中国访谈》畅谈人生、理想、使命。他谈到:
“立志最主要还是把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祖国、集体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不能仅仅考虑自己。应该在考虑自己的同时,还要考虑祖国的需要和集体的需要。当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做得事情才更有意义,能够得到社会上面的认可。”
因此,青年学生在确立个人理想的时候,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二、认识为随
(一)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理想与现实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现实是理想的基础,但理想不是现实,它高于现实,是未来的现实,二者统一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理想概括了现实中具有生命力的真善美,扬弃了现实中的假恶丑。也正因为它高于现实,它才具有激发作用,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动力。也正因为理想与现实之间有差距,人们才不满足于现状,才会有积极性去不断改造现实,从而创造出美好的未来,人类社会也因此得到快速发展。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我们先来分享一个案例。
【案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发现,假如一个人如果是个没有理想的现实主义者,就如前面故事中那个要了一篓鱼并很快吃光它们的人,其人生意义不长久。
当然,如果一个人是光有高远目标而不正视现实生活,那么他不可能实现理想,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那么,理想与现实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1、理想来源于现实。理想源于现实,是指理想的形成必须以现实为根据,是现实发展的条件和主观要求的统一。因此,有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往往有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理想。比如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很多人的理想是保家卫国、救国救民与水火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战争形势下,很多人想当将军;在和平时期,很多人愿当建设者的重要原因。
2、理想高于现实。理想源于现实,但它不等于现实,而是高于现实。理想高于现实,是指理想是经过人脑加工的设想和预期,表达了人的美好愿望,是集中了现实中美的、善的、有前途的东西加以整合形成的,因而是高于现实、优于现实的。它对现实的反映是超前的、指向未来的。特别是科学的社会理想,它是基于对客观世界矛盾运动的规律性认识,能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上,在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上,把握历史的发展,因而就更是引导现实的旗帜,变革现实的力量。
正因为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所以我们要确立正确的理想,必须克服两种倾向:
第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在大学新生中,这种用用理想来否定现实的倾向也比较普遍。如有的同学进大学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浪漫,把大学当作“理想的乐园”,一接触实际发现并非如此,便一下子跌进了深渊,迷茫、厌倦,甚至一蹶不振。这些都是不对的。
第二是用现实来否定理想。当发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觉得实现理想很困难、很渺茫,认为还是“实际”一点好,不要做什么“理想主义者”,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污。有的人因此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如大学生中的“29岁现象”,它主要指有的学生刚开始走向社会的时候,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但时间长了就不以为然,甚至自己也搞起腐败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信奉“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走向拜金主义泥坑。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3、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虽然是人们关于未来的一种设想,不等于现实,但又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现实。如早在中国古代,腾天飞行便是人们的理想。但由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们只能把这种美好的理想通过一些神话故事如嫦娥奔月等形式表达出来。但正是在这美好设想的激励下,一代又一代人为了人类上天的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在20世纪初,美国的莱特兄弟以火一样的热情和百折不挠的毅力,经过上千次的试验,终于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飞机,使人们翱翔太空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所以,我们需要看到,理想在具备一定条件时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青年大学生在对现实进行把握,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敏锐的洞察力,既正视现实又不屈从于现实,分清主流和支流,立足现实,改变现实,用科学的、发展的眼光来正确看待社会现实,力求看得深一些,看得远一些。只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才会对社会现实有一个比较正确的了解,为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奠定认识基础。
(二)正确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是人们头脑中对于未来的美好设想,它虽然美好,但是它还是一种意识,要把这种意识转化为现实,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还有许多能够想到或预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因此,实现理想的过程充满着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认识。
第一,理想的实现具有长期性。一般说来,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超常比实现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总是需要长期奋斗。
【案例】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7年,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用了3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写了40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著名化学元素周期表创始人门捷列夫,给人类留下包括物理、化学、工业技术、社会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的著作340多篇,他的格言是:“终身努力,便成天才!”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年过七旬以后,双目半盲了,但仍笔耕不辍,直至临终前仍然笔不离手。
这些伟人的风范为我们做出了卓越的榜样。让我们看到,在成才道路上,我们只有做到“锲而不舍”才能“金石可镂”。
相反,如果我们对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没有充分的认识,我们很容易在满怀着热情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由于感受最多的是实践过程中的单调和枯燥,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我们就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不能把理想坚持到底。中国有句俗话“望山跑死马”,意思是说,看起来山离我们很近,似乎马上就能到达山脚下,但把马累死也难以到达。理想实现的长期性是对人们的耐心和信心的考验,对此必须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理想的实现具有艰巨性。任何一种理想的实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因为理想的超越性决定了它不是现实状态的简单延伸,而是要对自我和现实做出较大的改变才能实现。而这种改变必然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困难,一个人只有在战胜困难而取得成功时才是最幸福的,同样,理想只有在各种阻碍中为自己开辟走向现实的道路,才是最可贵的理想。正如李大钊当年所指出的:“老于旅途的人,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高兴兴地向前走,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马克思说:“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不经过一番磨练,是成就不了事业的,唯有艰辛劳动所得,才能真正品尝到胜利果实的甘甜。
第三,理想的实现具有曲折性。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候有一条道路似乎很直接,离目标最近,但走到最后却发现与理想目标隔着一道鸿沟,可望不可即。有时候人们走上一条迂回弯曲的道路,似乎越走离目标越远,但实际上却真正能到达终点。
这正告诉我们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不是笔直的,而是充满了曲折。追求理想的道路就像盘山公路,正是在转弯中不断地接近目标。比如,无产阶级追求的是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但在中国却首先要为实现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而奋斗。社会主义本来是消灭私有制,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要允许和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假如我们不联系我们的大目标来考虑这些,会感到困惑与不解,但如果把它们看作是实现最终理想所必经的阶段,我们就能对正在做的事情充满热情。
为此,我们要对理想实现的曲折性有充分的认识,不然我们可能会对理想的实现有一种盲目乐观的情绪,当困难来临时,我们可能会不能承受之重而一蹶不振,感觉理想的实现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事情。
只有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有充分意识,我们才不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被打趴下,才能真正实现理想。
三、意志为辅
意志在人生的旅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能否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有坚强的意志。
“优秀的性格与钢铁般的意志,比博学和智慧更重要。” ——爱因斯坦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华罗庚
这里的“努力”就是指意志。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支配,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毫无疑问,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保障,任何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必须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我们首先来看看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邰丽华是如何凭借她顽强的意志实现她艺术表演家的愿望、走向成功的。
【案例】视频:邰丽华
点评:通过这段视频,我们看到的是:由21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舞蹈的整齐程度出人意料。整个舞蹈时间六分钟,秒秒精彩,让人不忍放过任何一个镜头,20多个小姑娘的舞蹈是那么美丽,眼神是那么自信。它展现了生活在沉默世界的群体对艺术的执著,她们依然可以凭借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艺术的参悟用曼妙的身姿和整齐划一的动作从内心深处奏响生命中最美的乐章。
当代青年大学生欲获得追求理想的成功,同样必须靠顽强的意志。它是行动的强大动力、克服困难的必要条件、更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案例】英国有1.35万家麦当劳,拥有它的人是一个叫琼森的人。当初琼森只是一个打工的,根本无法具备麦当劳总部所要求的75万美元现款和一家中等规模以上银行信用支持的苛刻条件。只有5万美元存款的琼森决意要在英国创立麦当劳事业。但5个月,他只借到4万元,面对巨大的资金落差,琼森没有放弃,偏要迎难而上。
于是,他叩响了伦敦银行总裁办公室的大门。在听完他的表述后,银行总裁说,让我再考虑考虑吧。琼森心头掠过失望,但立刻镇定下来说:可否让我告诉你我那5万美元的来历呢?回答是“可以”。“那是我6年来按月存款的收获,我每月坚持存下1/3的工资,雷打不动,从未间断。6年里,无数次面对过度紧张或手痒难耐的尴尬局面,我都咬紧牙关挺了过来。我立下宏愿,存够10万美元开创自己的事业,现在机会来了,我要提前开创事业。”
送走琼森后,总裁立即驱车前往那家银行,亲自了解琼森的存钱情况。果然6年来琼森风雨无阻地准时存钱,总裁听完后大为动容,立即打通琼森家的电话,告诉他伦敦银行可以毫无条件地支持他创建麦当劳事业。
在这里我们看到,成就来自勤奋,勤奋来自坚强的意志。然而,坚强的意志来自后天的培养和锻炼。那么,怎样培养坚强的意志呢?
1、在体育运动中锻炼。可以说,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是一种克服困难、增强毅力、提高信心的运动,通过体育锻炼不仅能锻炼一个人健康的体格,还能培养一个人勇敢、机智、果断、勤奋等意志品质。
2、在执行学习计划中锻炼。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同学做事虎头蛇尾。精心制订的学习计划,坚持不到一周,便甩到一边去了。出现这种情况或许有两个原因:
①计划订得要求过高,不合乎实际,即使竭尽全力也难以执行; ②缺乏坚强的意志,一遇到困难便采取妥协、逃避的方法。
因此,制订计划时,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一旦定下来,就要坚持执行。大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在总结他取得的成就时说:“全部秘诀,在于我每天准确地工作,我给自己定出规则,无论如何,每天早晨必须做什么,而
且
保
持
对
于
工
作的良
好
状
态。
”
3、在改变坏习惯中锻炼。在改变不良习惯时,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你可尝试一个下列方法:
①与自己或别人订个契约。如,你平时有作业拖拉的坏习惯,你可在作业之前,向自己提出在多长时间内一定完成的要求,或与家人商订时间,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完成,便给自己相应的惩罚。
②避免引起不良行为出现的条件。如有些同学读书或作业时,一会儿照照镜子,一会儿吃些零食,一会儿又受不住电视连续剧的诱惑。如果你有些习惯,可把镜子收在抽屉里,不买零食,不在有电视的房间学习等等。
③为不良行为制造一个不好的结局。据说,有一位营业员为了克服爱与顾客吵架的毛病,她买了一种跟人开玩笑的小玩具,样子像打火,但一摁就受到电击,她把这个东西放入口袋里,每到想发火时便揿一下小玩具,几天后,发火的行为减少了许多。后来,当玩具不在口袋里时,手只要往口袋里一伸,便能起到制止发火的效果。如果你有学习时不专心、常常开小差的毛病,能否想办法为它制造一个不好的结局呢? 当我们培养了坚强的意志后,也就为实现我们的理想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躬行为终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的最后过程无疑是躬行,是实践。正如克雷洛夫所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因为纯粹思想层面的理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理想是对未来的设想,是尚未实现的蓝图,它不等于今天的现实,而只是具备了变成明天现实的可能性。要想达到理想的彼岸,必须通过实践,离开了实践,理想不会变成现实,只能是空想。立足实践,多干实事是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
【案例】某广告公司以非常优厚的薪水招聘设计主管,求职者甚众。几经考核,10位优秀者脱颖而出。汇聚到了总经理办公室,进行最后一轮角逐。总经理指着办公室内两个并排放置的高大的铁柜,为应聘者出了考题——请回去设计一个最佳方案,不搬动外边的铁柜,不借助外援,一个普通的员工如何把里面那个铁柜搬出办公室。望着据总经理称每个起码能有500多斤重的铁柜,10位精于广告设计的应聘者先是面面相觑,不知总经理缘何出此怪题,再看总经理那一脸的认真,他们意识到了眼前考题的难度,又都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那并排的两个铁柜,有人还上前推推外面的那个纹丝不动的铁柜。毫无疑问,他们感觉到这是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3天后,9位应聘者交上了自己绞尽脑汁的设计方案,有的利用了杠杆原理,有的利用了滑轮技术,还有的提出了分割设想„„但总经理对这些似乎很有道理的各种设计方案根本不在意,只随手翻翻,便放到了一边。这时,第10位应聘者两手空空地进来了,她是一个看似很柔弱的女孩,只见她径直走到里面那个铁柜跟前,轻轻地一拽柜门上拉手,那个铁柜竟被拽了出来——原来里面的那个柜子是超轻化工材料做的,只是外面喷涂了一层与其他铁柜一模一样的铁漆,其重量不过几十斤,她很轻松地就将其搬出了办公室。这时,总经理微笑着对众人说:“大家看到了,这位蒋芸女士设计的方案才是最佳的——她懂得再好的设计,最后都要落实到行动上。”那9位落选的应聘者都心悦诚服地向蒋芸祝贺,因为通过这次考试,他们真切地明白了——失败的理由可能会有许多,但成功的理由却只有一个,那就是行动远远大于思想。
再如:我们大家熟知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可以说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尽管移山任务十分艰巨(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他还是通过“每天挖山不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行动,终于实现了移山开路的理想。如果用陆放翁的话来说,就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家知道,在我国民间流传有三首很有意思的诗歌。
《昨日诗》:“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知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
《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岁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我生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其实,这三首诗歌吟唱的都是同一个主题:那就是劝勉人们,要用实际行动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
想做和做是有一定区别的。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个人是通过空喊口号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所有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都是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逐步接近理想直至实现理想。如果在确立理想之后,不及时地付诸实施,那么我们最终只能看到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而不能看到那个曾经豪情满怀的年轻人。要实现我们的理想,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从平凡做起
我们要实现我们崇高的理想,就要从平凡的工作做起。伟大来自平凡,任何伟大成就,都是由无数具体、平凡的工作积累、发展起来的。
【案例】作家梁晓声谈教子与成功
记者:你和上大三的儿子通常都谈什么话题,对他是一种怎样的教育?
梁晓声:„„我对他一再的教育还是过普通人的生活。因为中国的文化,我个人认为恐怕有一些要思考的方面,说到底中国也罢,发达的欧美国家也罢,无论一个国家发达到什么程度,其大多数人还是普通人!
中国近几年的文化过分地宣扬所谓成功者,而且所谓的成功者又过分地用金钱收入,所过的生活方式来确定他们成功的个人质量,这样会使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处于一种浮躁的心理,每个人都感到自己是一个平凡的人,惶惶不可终日,仔细想想这样一种状态是不好的,它和宣扬安贫乐道不一样,安贫乐道是一种不奋斗不争取不向上的颓废的状态,而我所说的是一种普通人的地位。
我对儿子的教育是作为一个青年,如果你的人生要确立一种目标的话,首先要把它定位在平凡和普通上。在这个基础上再施展自己的能力,超越平凡。但也要作好一生都很平凡的准备,同时还要确信平凡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贫穷也不是令人沮丧的事情,如果不是这样,全世界岂不都要自杀?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事实上社会的伟力是通过平常人来体现和衬托着。
作家梁晓声关于理想目标的看法,从一个侧面给我们一定的启示:人生需要树立理想,但理想的确立必须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否则理想就是空想,不仅起不到对人生的指导作用,反而让人耽于空幻的不切实际的想象,徒留痛苦;对理想的追求更要脚踏实地,立足现实,超越现实,立足平凡,超越平凡。
(二)从小事做起
曾经有这样两个小故事:一个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
【案例】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执行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袋中掏出石子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多捡些呢? 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此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不是吗?教育送给别人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歌谣里讲的。
【案例】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实现理想目标如同登台阶,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才能最后到达。而每一步、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会给人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同是也增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心。因此,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从学好每一门功课、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抓住大好时光,刻苦功读,全面锻炼。为今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三)艰苦奋斗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理想化为现实的中介是实践,靠的是艰苦奋斗。实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途径和坚实桥梁。艰苦奋斗是一个国家、群体或个人求生存、谋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主体精神和人生风格。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历史上,凡是有成就者,其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才能、闪光的智慧、不朽的业绩,无一不是从艰苦奋斗中得来的。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上甘岭精神、大庆精神、好八连精神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创业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表现,就是靠这些精神,中国革命和建设才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会无法回避地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践,去奋斗,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
理想的大道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充满了艰辛和困难,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离不开艰苦奋斗,实现个人的远大理想和成才目标,同样离不开艰苦奋斗。有人说居里夫人是成功的,但你知道她是怎么成功的
【案例】居里夫人的成功就得益于她的艰苦奋斗。她从小就立下了学好科学,造福人类的志向。后来,她在一间简陋的储藏室里做实验,忍受着经济的贫困和放射性元素的侵害,经历了数不清的千辛万苦,终于用4年的时间从数吨沥青中炼出了1克镭,献给了人类。她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在于她认为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居里夫人说过:“理想的琴键,只有扣动奋斗的琴弦,才能奏出人生美好而动听的音乐。”
当然,对于艰苦奋斗要根据社会的进步赋予新的意义和时代内容。我们并不主张在物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人为地过着一种苦行僧似的生活,清教徒式的生活。艰苦奋斗主要还在于一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种奉献的精神。有的落后闭塞地方的人,满足于一天三餐有饭吃,不思进取,艰苦是艰苦,却没有丝毫奋斗的精神。对于青年大学生来说,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品质表现在日常生活上,就是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和生活作风的侵蚀;表现在学习上,就是要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地学习理论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水平;表现在工作上,就是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四)正确应对顺境与逆境 【案例】视频:洪战辉
【教学互动】学生列举:自己最敬佩的逆境成才之人
点评: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有时处于顺境,有时处于逆境。那我们怎么看待理想实现过程中的顺境贺逆境呢?对于顺境和逆境,我们应该有一个客观辨证的认识。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顺境、逆境也是如此,它们都有利的方面,当然也有弊的方面。
1、对顺境与逆境的利弊分析
顺境之利: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容易接近和实现目标。
顺境之弊:顺境中的宽松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滋生骄娇二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第二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一)教学目的绪论部分着重围绕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的要求,帮助大学生认识大学生活特点,促使其认识到其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部分是本教材的前提和切入点。
(二)教学要求
1.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大学生活的特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把握人生的关键时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把自己锻炼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2.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做好承担历史使命的准备。
3.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教学重、难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大学生活在三个方面具有显著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
2.生活环境的变化
3.生活活动的变化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做到“三个不仅”: 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 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培养能力; 不仅要钻研学业,而且要提高素质。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应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
1.勤奋
2.严谨
3.求实
4.创新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2.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三个方面的挑战:
——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面临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1.德——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人才素质的条件
4.美——人才素质的内容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一、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
1.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灵魂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主题 3.4.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精髓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基础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 “八荣八耻”可以概括为“八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国家观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人民观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观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观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集体观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信观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纪观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生活观
——以上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
——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人们在为实现本阶级利益而进行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特定品质,是人的各种素质中最重要的素质。道德素质:是人们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水平的综合反映,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法律素质:是指人们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素养和能力。)第四节 学习本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本课的意义——三个有助于: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道德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道德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二、学习本课的方法 1.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2.注重学习和掌握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注重联系实际 4.注重知行统一
(五)本章小结及思考题
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2.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成才目标是什么?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内涵的理解。
4.结合实际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教学目的
理想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二)教学要求
1.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自觉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三)教学重、难点
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意义;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认识。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一)理想的含义与特征
1.理想的概念:
是在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2.理想的特征:现实性、多样性、预见性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1.信念的概念: 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强烈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2.信念的特征:稳定性、层次性(其中,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3.理想与信念的关系: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一)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是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2.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即能使人心灵充实安宁,避免空虚迷茫,又可塑造高尚人格
(二)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
是科学性、革命性与崇高性相统一的思想体系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实践性是其基本特征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一共同理想具有令人信服的:
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以及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立下鸿鹄之志,搏取辉煌人生
2.立志做大事——即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3.立志须躬行——千里之行始足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做起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长期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2.艰巨性:实现理想必须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3.曲折性: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即对立又统一: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追求理想需要有执著的信念,为理想而献身,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理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而艰苦奋斗是成就伟业不可或缺的条件
(五)本章小结: 思考题:
1、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如何认识个人理想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3、如何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的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青年学生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坚定的爱国者,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二)教学要求
1.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2.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3.自觉培养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4.了解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把弘扬时代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学重、难点
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自己的同胞就是爱人民群众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祖国的灿烂文化,就应该认真学习和真正了解祖国的历史,深入理解祖国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
4.爱自己的国家——爱祖国就要心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就要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摆在首位
5.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1.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位卑未敢忘忧国”;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民族团结和睦,始终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
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和神圣职责。4.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 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民族自强精神;
开拓进取的民族创新精神;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四)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
——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相统一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
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热爱祖国是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团结统一
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3.爱好和平
中华民族历来以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联欧亚--开辟丝绸之路;
通亚非--郑和七下西洋; 历万难--玄奘印度取经;
为传经—鉴真东渡扶桑
4.勤劳勇敢
是中华民族创造一个个人间奇迹的重要精神动力
5.自强不息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 “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等,都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 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两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2.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
3.改革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 4.改革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2.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行为三个方面。其中:
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
——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爱国思想是人们对祖国的理性认识
——爱国行为是人们身体力行、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要承担起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当代大学生是促进民族团结、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生力军
三、增强国防观念
(一)增强国防观念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
国防观念:
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国防建设的目的、内容、途径和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主要包括:规范忧患意识、国防目标意识、规范竞争意识、国防责任意识、国防法制意识和国防献身意识等
(二)增强国防观念的重要意义
1.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报效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2.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履行国防义务、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必然要求 3.增强国防观念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新时期,大学生应当继续坚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努力做到:
“立报国之志、增建国之才、践爱国之行”
(五)本章小结及思考题
1.怎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教学目的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履行对祖国、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二)教学要求
1.正确认识人生目的对人生实践的重要作用,明确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科学的人生观。2.正确把握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立志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3.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环境与处境。
(三)教学重、难点 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
第一节
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1.概念
(1)世界观:
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之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2)人生观:
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3)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产物。(4)人的属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2.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二者紧密相联:
一方面,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另一方面,人生观影响世界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是指社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人生观主要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三个方面来体现: ——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 ——人生态度:回答“人应该怎样活”
——人生价值:回答“人怎样活才有意义”
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其中:
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决定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1.人生目的决定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
人生目的即规定了人生活动的大方向,又是人生行为的动力源泉 2.人生目的决定持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采取不同的人生态度 3.人生目的决定选择什么样的人生价值标准
正确的认识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总之,人生目的是人生的航标:
第三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复习纲要
绪论
四、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主要知识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
一、适应人生新阶段
主要知识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培养优良学风。
教学重点:认识大学生活特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教学难点: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二、肩负历史新使命
主要知识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教学重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教学难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
三、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主要知识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学重点: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教学难点: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主要知识点: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理.想.、.信.念.
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主要知识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重点: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教学难点:
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主要知识点: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教学重点: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教学难点: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一、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主要知识点: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教学重点: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爱.国.主.义.
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主要知识点: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教学重点: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教学难点: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重要概念:民.族.精.神.
三、做忠诚的爱国者
主要知识点: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教学重点: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教学难点:非传统安全威胁 重要概念: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主要知识点:世界观与人生观;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教学重点: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教学难点:世界观与人生观 .......重要概念:世.界.观.、.人.生.观.
二、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主要知识点:价值观与人生价值;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教学重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教学难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
三、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主要知识点: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教学重点: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一、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主要知识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道德的历史发展。
教学重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教学难点: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重要概念: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主要知识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学重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三、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主要知识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与原则。教学难点:
四、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主要知识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教学难点: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
主要知识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教学重点:公共生活及其特点;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公.共.生.活.
二、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主要知识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教学重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重要概念:社.会.公.德.
三、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主要知识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法律规范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教育作用;
第六章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一、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主要知识点:职业与道德和法律;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职.业.、.职.业.道.德.
二、大学生择业和创业
主要知识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
三、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
主要知识点: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教学重点: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爱.情.、.婚.姻.、.家.庭.、.婚.姻.家.庭.关.系.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主要知识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重要概念:法.律.、.法.律.体.系.、.法.律.的.运.行.、.法.治.、.依.法.治.国.
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主要知识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教学难点:
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主要知识点: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教学重点: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教学难点:
四、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主要知识点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教学重点: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教学难点: 重要概念:法.律.思.维.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一、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主要知识点: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教学重点: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
教学难点:我国的国家机构、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 ..................重要概念:取.得.国.家.赔.偿.权.、.物.质.帮.助.权.
二、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主要知识点: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我国的经济法律制度; 重要概念:抽象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犯 ..罪.构.成.、三、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主要知识点: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仲裁法律制度;
教学重点: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
教学难点:重要概念: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仲裁
第四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提纲
―――- 更 登 格 西 第一章:走进大学生活
开创美好未来
第一节:适应人生的新阶段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 1.生活的集体性和自理性; 2.学习的选择性和自觉性;
3.课外生活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4.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二、积极适应大学生活: 1.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2.客观全面认识自我; 3.学习人际交往方法;
三、尽快确立成长目标:(人才全面发展的新要求)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点; 5.劳是人才素质的源泉.
第二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树立科学的健康观:
1.传统观念:健康就是无病.
2.健康的定义:A 没有身体欠缺和疾病;B 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善于控制和协调情绪,心境良好; 3.能适应和改进现实环境;4.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5.人际关系融洽和谐; 6.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8.能了解并恰当地评价自己。
三、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生活适应问题: 对策:积极挖掘与利用机遇和条件,根据自我需求改造环境。(变不利为有利)
2、学业问题:
对策: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加强自学,合理构造知识体系。
3、人际交往问题:
对策:正确对待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异性关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周末恐惧症)
4、情绪问题:
对策:正确感知、适度表达、有效调整个人情绪变化。(对待事、物提不起精神,懒于参加各项活动)
5、性与恋爱问题:
对策:正确掌握性知识,走出性知识误区,避免引发心理问题。
正确对待单相思和失恋。
6、焦虑问题: 对策:(考试焦虑)正确对待考试;
(自我焦虑)正确对待个性差异。
7、其他焦虑:
包括:性格缺陷的弥补、对未来求职择业的困惑等,对策:应及时疏导、调适和化解。
四、保持心理健康:
1、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
a.健康的心理是保证大学生正常学习的必要条件; b.健康的心理是对促进大学生学习具有推动作用; c.健康的心理是完善大学生各项人格的重要方面。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关注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健康: a.坚持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b.培养和完善人格;
c.投身实践,扩大交往,建立社会支持系统。(2)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a.学校教育应注重于“五学”教育;
(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b.逐步形成学校、社会、自身共同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c.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咨询观念。
第三节: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关系,是在人们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
二、人际关系(交往)建立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真诚原则; 3.宽容原则; 4.互惠互助原则。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公正客观的评价自己)2.完善性格,增强人际吸引因素;(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心理品质)
3.掌握交往艺术;(语言艺术;非语言艺术;学会微笑和赞美;学会幽默)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平等意识强;
2.感情色彩浓;
3.富于理想化。
五、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表现:
1.认知障碍;
2.情感障碍;
3.人格障碍
六、常见人际交往障碍的克服方法: 1.提高认识,掌握技巧。(肯定对方;真诚热情)2.充分实践,改善措施。(学会“心理互换”的交往办法)3.培养良好的交往品质。(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第二章: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人生信念
第一节:树立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一、理想:
(一)理想的含义: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现实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对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二)理想的分类:
1、生活理想;
2、职业理想;
3、道德理想;
4、社会政治理想
(三)理想的特征:
1、超前性和预见性;
2、时代性和阶级性;
3、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理想的作用:
1、人生的指明灯;
2、人生的力量源泉;
3、人生的精神支柱
二、信念:
(一)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状态。
(二)信念的特征:
1、稳定性;
2、多样性;
3、执著性;
4、亲和性
(三)信念的作用:
1、信念具有指挥、导向作用;
2、信念可以激发或毁灭潜能;
3、坚定的信念是成功的动力。
第二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一、什么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即共产主义理想的全部含义。包括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共产主义理论体系和共产主义运动三方面的内容。
二、为什么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对人生有什么作用):
1、一个真正想为人类解放和幸福、为社会进步服务的人,必然选择共产主义理想;
2、实现共产主义理想需要多代人的努力奋斗;
3、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四个现代化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是不行的。
三、为什么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无比光明的前途:
1、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找到了正确道路;
3、我们有良好的国际国内和平建设和发展的环境。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的实现具备的特征:
1、艰巨性;
2、长期性;
3、曲折性
第三章: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第一节: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一、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2、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3、道德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4、道德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三、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是:
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包含的三个基本点:
1、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2、一切言行以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为标准;
3、始终和人民一道努力奋斗。
四、为什么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表现;
2、为人民服务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的,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3、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4、为人民服务应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5、为人民服务精神有利于形成和发展良好社会道德风尚。
五、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
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集体主义:指一切言行以合乎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为最高标准。科学地理解集体利益必须抓住三个基本原则: P42
第二节:社会公德
一、社会公德的含义: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二、社会公德的特点:
1、基础性;
2、全民性;
3、相对稳定性。
三、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
2、助人为乐;
3、爱护公物;
4、保护环境;
5、遵纪守法。
第三节:职业道德
一、职业与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
职业道德:指所有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二、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
2、诚实守信;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三、职业道德修养的前提条件:
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四、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坚持理论联系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第四节:家庭美德
一、家庭美德的含义: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关系交往的行为规范。
二、家庭美德的主要规范:
1、尊老爱幼;
2、男女平等;
3、夫妻和睦;
4、勤俭持家;
5、邻里和睦。
三、家庭美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P57-59(4点)
第四章: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一、爱国主义的含义:
爱国主义是人们忠诚、热爱、报效祖国的一种情感、思想和意志于一体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实践行为。
二、爱国主义传统的(独特)内容:
1、不畏艰险,开拓进取,不断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2、反对国家和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在外来入侵面前,团结对外,奋起抵抗,坚决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
4、反抗一切障碍历史发展的反动势力,推进祖国前进与社会进步。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点:
1、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2、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的统一;
3、热爱祖国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
4、热爱祖国与坚持马列主义的统一。
二、新世纪青年的三大历史任务: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2、努力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3、维护祖国利益,维护世界和平。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4、爱国主义是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二、爱国者的含义:
爱国者是指凡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具有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中华民族的成员。
三、如何做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坚定的爱国者):P72(3点)
第五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第一节:人生价值的特点和取向
一、人生价值的含义:
人生价值是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
二、人生价值的内容:
1、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2、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
3、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4、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
三、人生价值的基本特征:
1、客观性;
2、社会性;
3、创造性。
四、(怎样培养)大学生的现代价值观念:
1、集体合作的价值观念;
2、崇尚科学的价值观念;
3、勇于开拓创新的价值观念。
第二节:人生价值的评定与选择
一、正确评定人生价值的客观标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主要包括的内容: P83(3点)
二、人生价值的评定原则:
1、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2、坚持责任与贡献的统一;
3、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的统一。
三、人生价值的科学选择:
包括: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和最优价值目标的选择
第三节:人生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一、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P86
二、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
1、提高竞争能力和创造能力;
2、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第六章:法律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法律的基本特征、本质和历史发展
一、法的概念:
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效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广义和狭义的法的概念的区别:P93)
二、法律的特征:
1、从特点上讲,法律是概括性、普遍性、严谨性的行为规范;
2、从来源上讲,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从内容上讲,法律是国家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4、从实施和保障上讲,法律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三、法律的本质:
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律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3、法律最终决定统治阶级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指国家制定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修改或者废止法律、法规的活动,建成法律的立、改、废。
二、我国社会主义立法的特点:P98(2点)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定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2、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法律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
4、坚持群众路线,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总结吸收我国历史经验和借鉴国外经验相结合的原则。
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适用特点:P(102)(4点)
五、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
五、我国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2、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3、坚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
4、坚持专门机关工作和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
六、法律的效力:
1、法律的效力:法律规范所具有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保证其实施的普遍约束力。(本书所讲的法律效力只是指狭义的法律效力即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效力)
2、狭义的法律效力分为:对人的效力、对事的效力、空间效力、时间效力。
(对人和对事的效力先于空间与时间的效力范围)
3、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的规定:P104(4点)
4、我国法律对事的效力的规定:P104(2点)
5、我国法律生效时间的种类:P104(3点)
第三节:社会主义法律意识
一、法律意识的概念:P105
二、法律意识的分类:P105
三、分类意识的作用:P106
四、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 P107(3点)
第七章:宪法
第一节:宪法的概述
一、宪法的概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基本内容P109)
二、宪法的基本特征:
1、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
2、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
3、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三、宪法的基本原则:
1、人民主权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原则;
3、法制原则;
4、民主集中制原则
第二节:我国的基本制度
一、国家制度的概念:
国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宪法、法律规定的有关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方面的制度的总和。
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
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四、现代国家结构形式类型有:
单一制和复合制(联邦制)
(我国采取的是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五、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特别行政区制度: P116
六、我国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
第三节: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一、公民的概念:
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按照该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自然人。
二、公民基本权利的特点:
1、广泛性;
2、现实性;
3、和义务的平等性;
4、和义务的一致性。
三、公民基本权利包括(内容):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权利和人身自由;
5、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6、监督权利
7、社会经济权利;
8、特定主体的权利。
四、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保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4、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5、依法纳税;
第四节:我国的国家结构
一、国家机构的概念: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行使国家权力,按照一定的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不同职能和层次的国家机关的总称。
二、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原则:
1、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2、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原则;
3、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4、精简和效率原则。
三、我国国家机构体系: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3、国务院;
4、中央军事委员会;
5、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6、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7、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第八章:民法
第一节: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含义: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三、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概念: P134 第二节:民法基本原则与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法的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自愿、公平和诚实守信原则;
3、保护自然人、法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4、禁止民事权利滥用的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具体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符合民法所规定的法权模型要求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关系
三、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P137
四、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3、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
第五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一、中国当代著名法学家——韩德培
韩德培(1911年2月——2009年5月29日),江苏如皋人,生前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国际法研所名誉所长,系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名誉会长、“新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中国大百科全书》“当代中国的法学人物”专条之一;学术论文有《国际私法中的实质与程序问题》、《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等;《美国国际私法(冲突法)导论》和《韩德培文选》也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好评。
1、人物简介
出生日期:1911年2月
去世日期:2009年5月29日21时
出生地 :江苏如皋
研究方向:国际私法
工作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
荣誉: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国际法研所名誉所长,系中国国际法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名誉会长、“新中国国际私法学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获美国密苏里州首府堪萨斯市市长授予的“荣誉市民”称号、《中国大百科全书》“当代中国的法学人物”专条之一。
其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国际私法中的实质与程序问题》、《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应该重视对冲突法的研究》、《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论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等。主编的著作主要有:《国际私法》、《环境保护法教程》、《现代国际法》、《中国冲突法研究》、《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等。其中,《国际私法》。
近年来,由他撰写的《美国国际私法(冲突法)导论》和《韩德培文选》又相继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好评。
主编的统编教材:《国际私法》先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图书提名奖;
任总主编的《人权的理论与实践》曾获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2000年主编的新的法学核心课程教材《国际私法》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 主编的《环境保护法教程》是建国后第一部有关环境法的教材;还主编有:《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环境法知识大会》等,发表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论文。
现代意义上的法学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那时的中国方始引进西方现代法律科学。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上),可以找到名列其上的10位中国当代最著名的法学家,韩德培先生是最后一位离开人世的——2009年5月29日晚9时,一代法学泰斗与世长辞。
2、人物生平(1)从私塾到大学
韩德培幼时常在祖父膝下听他讲述当年驰骋马背的军旅生涯,继承了祖父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来到人世间的韩德培却是个苦孩子——那时韩家已逐渐败落,更惨的是韩德培8岁便失去慈母,小小年纪便尝到了家庭贫寒、幼年失母带来的世事炎凉。6岁时,韩德培进入私塾,期间读了《大学》、《论语》、《孟子》、《幼学》等,接受了严格的书法训练,因此打下了扎实的旧学基础。10岁时,韩德培转入京江小学读书,京江小学是旅居如皋经营钱庄和银行业的镇江人开办的,对语文、算术、英语课程特别重视——熟悉韩德培的人都知道,他不但懂英文,还懂法文、德文、日文和俄文,出色的语言能力与他小时候所受到的良好外语训练有关。1928年,韩德培师范毕业。
1930年,他又赴杭州赶考,一举考中浙江大学史政系。半年之后,当时的教育部决定将浙大史政系合并到中央大学,韩德培也随之转入中央大学。初到中央大学,一次旁听课却改变了韩德培的志向与爱好。当时,讲课的教授是后来当过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长、时任中大法律系主任的谢冠生,他主讲的是“法律就是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纠纷”。韩德培还清晰记得,“谢教授讲话不带讲稿,只拿粉笔一支,他教法理学,引经据典,侃侃而谈,不仅条理分明,而且把一般人心目中枯燥无味的法学课程讲得趣味无穷”。后来,韩德培还旁听了谢教授主讲的“法理学”、“中国法制史”和“罗马法”,教室里坐不下,他就站在窗子外面听。
由此,韩德培对法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知道了法学是一门解决人与人之间纠纷的一门学问,对社会非常有用。因此,他找去谢教授谈了自己想学法律的想法,在谢教授的帮助下,他如愿以偿从史政系转到了法律系。当时,中央大学法律系开设课程非常齐全,比如,刑法、民法总论、物权法、亲属法、程序法等,有许多来自于司法实务部门的人前来授课,包括最高法院的审判员、司法行政部的官员等。“从史政系转到了法律系,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但我无愧于我的选择”,如今已是一代法学大家的韩德培如此评价当年自己的选择。
(2)留学北美
1934年,韩德培从中央大学法律系毕业。旧中国贫穷落后,备受列强欺凌,韩德培深感要提高民族素质,实现国家富强,教育十分重要。求知若渴的他希望能到国外去深造,然而出身贫寒的他只能等待时机考取公费留学。时值中大需要一位主编学报和校刊的编辑人员,韩德培毛遂自荐,承担起了这项工作。机遇在5年后才终于降临,中英庚款董事会在中国招留英公费生,然而24个名额中,攻读国际私法的名额只有1个。经过激烈竞争,28岁的韩德培夺得留学剑桥大学的机会。可正当韩德培等准备出发之际,欧战突然爆发——韩德培只得回到中央大学一面等待消息,一面继续从事教学工作。可是,欧战愈演愈烈,到英国去留学已经非常困难。
1年后,中英庚款董事会决定所有考取的24名公费留学生一律改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学习。1941年7月底,韩德培和一道考取中英庚款公费留学生的钱伟长、张龙翔等人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韩德培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去便是5年。在多伦多大学学习的第二年,韩德培在著名国际私法学者莫法特·汉考克教授指导下写作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是《国际私法中的实质与程序问题》。他搜集和引用了大量的英美和加拿大的判例,结合英、美、加一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汉考克教授审阅过这篇论文后,很高兴地评价道:“你写的论文很好,我不用改任何一个字。”这样,韩德培很顺利地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获得硕士学位。这是当时该法学院所能授予的最高学位。
1942年,韩德培以特别研究生的身份来到当时世界上声望最高的哈佛大学法学院,利用那里世界上最好的一个法学图书馆所收藏的极为丰富的书刊,进一步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研究。在哈佛的3年,韩德培把主要精力集中于阅读国际私法、国际公法和法理学三方面的书刊,并尽量搜集有关的资料。特别是在国际私法方面,他花了较多的时间,做了大量的详细的笔记。此外,他还选听了当时几位有史学者的课,如格里斯沃尔德的“国际私法”、赫德森的“国际公法”和庞德的“法理学”,受益颇深。在哈佛,韩德培还撰写了一些国际私法新著的书评和评介庞德的社会法学派学说以及凯尔森的纯粹法学说等文章,发表于浙江大学发行的学术刊物《思想与时代》及其他刊物上。
(3)与董必武结交
1945年应著名法学家周鲠生校长之聘回武汉大学任法律系教授,后兼任法律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常委兼副秘书长、副教务长兼法律系主任。1980年、1981年分别创建了全国高校中第一个国际法研究所和全国唯一的环境法研究所。先后任武大法学院名誉院长,国际法研究所所长,环境法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和第三届特约成员,国务院经济法规研究中心顾问,国家环保局顾问,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顾问等。现仍任职于武大法学院并兼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国际法研究所和环境法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中国国际私法学会、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等学会名誉会长。在国外,还曾兼任国际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同盟理事,环境法研究中心理事,世界城市与区域规划学会理事等。
1945年秋,建立联合国的筹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董老应邀到纽约演讲。在演讲过程中,一些亲国民党的留美学生别有用心,提了一些无理取闹的问题。当地的华文报纸还进行了歪曲报道。
韩德培感到非常气愤,提笔给董老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那些无理取闹的人根本不能代表留美的中国 学生。韩德培知道董老曾经在日本研修过法律,本身也是个法学家,所以还在信中向董老请教:未来的新中国是否需要法制建设?应该怎样进行法学研究?
董必武很快回信:“我能辨别会场上的人,我能区别凤凰和乌鸦。”董老还很明确地告诉韩德培:新中国当然需要法制,没有法制不行;研究法学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中国的法学就必须联系中国的实际。
新中国成立初期,韩德培任武大法律系主任,但怎么从事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才能适应建设新的国家的需要,他心里没谱。于是他又请教主持全国政法工作的董老。
1955年前后,董老到武汉视察,专门把韩德培叫到他身边聊天。韩德培还向董老谈了谈武大法律系的改革情况。
3、学术成就
其代表性的学术论文有:《国际私法中的实质与程序问题》、《国际私法中的反致问题》、《应该重视对冲突法的研究》、《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趋势》、《论我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等。主编的著作主要有:《国际私法》、《环境保护法教程》、《现代国际法》、《中国冲突法研究》、《中国环境法的理论与实践》、《国际私法教学参考资料选编》等。其中,《国际私法》。近年来,由他撰写的《美国国际私法(冲突法)导论》和《韩德培文选》又相继出版,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好评。主编的统编教材《国际私法》先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一等奖、首届中国图书提名奖;
韩老被公认为是我国当代的一位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德高望重的法学家、教育家,特别是国际私法领域的一代宗师,在国内外法学界久负盛名。[2]
1993年,韩德培在“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重构”一文中,提出了重构我国国际私法的基本思路,他1999年主编的《国际私法新论》创立了现代国际私法学新体系。
在法学领域,韩德培造诣最深的是国际私法,他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际私法学理论体系,被公认为是新中国国际私法的一代宗师。
韩德培有个形象比喻,国际私法就好比一架飞机,其内涵是飞机的机身,其外延则是飞机的机翼——内涵既包括冲突法,也包括统一实体法,甚至还包括国家直接适用于涉外民商事关系的法律;而两翼之一则是国籍及外国人的法律地位问题,这是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前提,另一翼则是发生纠纷时,解决纠纷的国际民事诉讼及仲裁程序,这包括管辖权、司法协助、外国判决和仲裁裁决的承认执行。
在探寻法学理论前沿阵地同时,韩德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咨询意见,取得了突出成绩。鲜为人知的是,韩德培的这门学问曾给国家挽回了上亿美元的损失。
1981年,我国国民经济计划进行幅度较大的调整,需要终止“文革”后期签订的几个重点工程项目的涉外合同。然而,合同的另一方——日本、西德等公司提出,终止合同必须赔偿100%的经济损失,还要加上因与中国签订合同而未接受第三国订货的间接损失,赔偿额高达数亿美元。
受当时的国家进出口委员会特邀,韩德培和另一位研究国际公法的法学家周子亚先生及李双元副教授一道进京提供咨询,仔细研究了合同书和国际上有关法律条文,写出了一份报告。
报告引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和日德两国民法典,充分说明了中国公司不是根本违反合同,不应当承担100%的赔偿责任。报告还指出,对方也具有采取合理措施帮助减轻损失的责任。中方只能“适当补偿”,而非对方提出的“充分、有效、即时的赔偿损失”。这份报告有理有据,经过谈判,将损失减少了3/4。
3、学术观点
韩德培关于国际私法的法律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立现代国际私法的理论体系
对于国际私法的范围和体系,韩德培强调用发展的观点,结合国际民商事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提出调整国际民商事关系的统一实体法是现代国际私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确评估冲突法的前途和作用
对于冲突法的发展前景,韩先生认为,尽管冲突规范并不规定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缺乏一般法律规范所具有的可预见性、明确性和稳定性,但不能据此否定它是一种法律规范,因为法律规范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由于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复杂性,国家在调整这种关系时,既需要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又需要在无损于自己权益的前提下,发展平等互利的对外关系。因此,它需要一种比较精巧的法律制度能够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而能同时实现上述两方面的任务。冲突法如果运用得当,就有助于实现这样的任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冲突法不象实体法规范那样明确、具体,而保留一定的灵活性,这不但不是它的缺陷,而且可以说正是它的特点与优点之所在。所以,只要民族国家还存在,各国民事法律就不可能完全统一,冲突法就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法律制度。当然,各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冲突规范进行改进,而西方国家对冲突规范采取“软化处理”的潮流值得中国学者密切关注。
论述国际私法的发展趋势
韩先生通过广泛深入的研究当代国际私法的晚近发展,高度概括和论述了国际私法的若干发展趋势:(1)传统的“分配法”框架与重视政府政策和实际结果相结合的趋势;(2)冲突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的趋势;(3)公法与私法相结合的趋势;(4)偏重适用内国法和国际私法的法典化、国际化。(5)设计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方案。早在1983年,韩先生就注意到,香港、澳门的回归和中国的统一事业将使解决区际法律冲突的区际私法在中国的国际私法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他除了在他所领导的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组织全国的学者来研究这个问题以外,自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超前研究,并在1988年6月于北京召开的中国国际法学会年会上作了题为《论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的专题发言,从整体上探讨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是如何发生的,它有些什么特点以及应如何解决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后来,韩先生与黄进教授合作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问题研究》,详细讨论了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产生和特点,探讨了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的途径和步骤,并从总体、识别、反致、外域法内容的查明、公共秩序、法律规避、属人法、合同关系的法律适用、物权关系的法律适用等方面对未来的中国区际冲突法作了一些设计。
探索中国国际私法的立法体系
在中国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韩先生立即提出应该重构中国的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在1993年于深圳召开的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年会上,他与肖永平博士合作发表了《市场经济的建立与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重构》。韩先生提出重构中国国际私法的基本思路是:(1)更新观念,实现立法观念的科学化;(2)改善领导,实现立法程序的民主化;(3)增加投入,实现立法手段的现代化;(4)脱离民法,实现立法体例的法典化;(5)大胆引进,实现立法内容的国际化。因此,会议成立了一个以韩先生为组长的《示范法》起草小组,并确定了小组成员及其分工。1994年7月,韩先生在外交学院主持了第一次起草小组工作会议,完成了《示范法》第一稿。以后,他组织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对《示范法》进行了5次讨论和修订。该《示范法》是中国国际私法学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法学界第
一部完全由学术研究团体起草的《示范法》。
倡导比较国际私法的研究
在九十年代初期,韩先生提出要组织力量对不同国家的国际私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以便开展国际私法的比较研究,为中国国际私法的完善作充分的理论准备。因此,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一些研究生相继以澳大利亚、瑞士、加拿大、荷兰等国的国际私法为题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
与此同时,韩先生自己对美国冲突法、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和欧盟国际私法也作了深入的研究。
二、欧美著名法学家
1、人物简介 理查德·A·波斯纳(Richard Allen Posner,1939年1月11日--)是美国联邦上诉法院法官,曾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律经济学运动的重要人物。
波斯纳1959年本科毕业于耶鲁大学,196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后,曾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William J.Brennan的法律助手,1969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法学院。
1973年美国法官Richard Posner(也是芝加哥大学教授)发表《法律的经济分析》,奠定了“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架构;Richard Posner曾说:“对于公平正义的追求,不能无视于其代价!”,就是指法律原则,不能缺乏经济学的效率概念。
2、人物生平
1)思想形成
波斯纳,1939年元月11日出生在纽约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律师,母亲是一位“非常左倾”(波斯纳语)的公立学校教师。他1959年以最优生毕业于耶鲁大学英文系,1962年以全年级第一名毕业于哈佛法学院。在法学院期间,他担任过《哈佛法学评论》主编(president)。他没有拿过Ph.D,但他曾获得过包括耶鲁、乔治城等国内外大学的荣誉法学博士。1962年毕业后,一直到1967年,他曾先后在联邦最高法院担任大法官布冉能法律助手一年,并先后在其他政府机关任职,同时开始接触并自学经济学,形成了他的学术思想。1968年,他加入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成为副教授;次年,他来到了芝加哥大学,担任教授;1973年一部《法律经济学分析》,给整个法律界带来了一场“革命”(《纽约书评》语);1978年以后又成为法学院讲座教授。1981年,里根总统提名他出任联邦第七上诉法院(在芝加哥)法官至今,并在1993年到2000年间因为资深担任首席法官(院长),兼管该法院的一些行政事务。
(2)身体力行
任法官期间,波斯纳还一直担任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高级讲师;每年至少上两门课。同时,他每年平均撰写80件以上的上诉审判决意见(这意味着每周近2件),这个数量之多位居撰写司法意见最多的美国联邦上诉审(包括最高法院)法官之列(比美国联邦上诉审法院法官撰写的司法意见平均数大约高出两倍)。重要的是,不像绝大多数法官,波斯纳从不用法律助手捉刀代笔,他总是自己披挂(或赤膊)上阵。他说出来的话,用我遇到的一位他的前法律助手说,打出来就是一段文稿,几乎不用修改。他不仅产出数量多,而且质量也很高。他的上诉审判决意见也是为其他联邦上诉法院引用率最高的法官前茅(大致高出平均数3倍)。而他的学术著作也是如此,据1999年的几个研究分别发现,1978年以后出版的引证最多的50本法学著作中,波斯纳就占了4本(并属于前24本之列),数量第一;他的总引证率也是有史以来最高的(7981次),比位居第二名的学者(德沃金,4488次)高出近
80%。无怪乎,一个有关波斯纳的幽默就是,“谣言说,波斯纳每天晚上都睡觉”。
3、人物评论
1999年底,《美国法律人》杂志年终刊评选了100位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法律人,自然有霍姆斯、汉德、卡多佐等已故法官、学者、也有不少实务律师、法律活动家,其中有13人有专文介绍,其中之一就是波斯纳。当时的哈佛法学院讲座教授、现任斯坦福法学院讲座教授理查德·莱西格(曾担任过波斯纳的法律助手)撰写了一篇极为精炼且很有意味的、题为《多产的偶像破坏者》的波斯纳简介,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一个全面、复合的法官、学者波斯纳。经莱希格教授同意和杂志社的授权,我将这一短文翻译如下,作为这一文丛译序的结尾,在必要的地方我还加了脚注。
理查德·波斯纳自1981年以来一直是美国第七巡回区上诉法院法官,自1993年以来一直担任首席法官。他是著述最丰的联邦法官,前无古人。任职上诉法院、却仍属最多产的法学家之列,同样前无古人。如果引证率可以测度影响力,那么当仁不让,波斯纳是在世的最有影响的法学家,他的30本书、330篇论文以及1680篇司法意见都是引证最多的;同时也属于受批判最多之列。
人们称波斯纳为保守主义者,但真正保守主义者也许会质疑他是否忠诚(因为他怀疑原初意图论,批评反毒品战)。他是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创始人,但他对法律经济学的影响却不限于此。他既是这一运动的詹姆斯·麦迪逊,又是亨利·福特:他把一套关于法律规则与社会结果之间关系的实用主义见解(规则如何影响行为;行为如何更能适应相关的法律规则)都投入了生产,他把这套方法运用于无穷无尽的法律题目,运用于一切,从合同和反托拉斯到宪法的宗教条款以及法官行为。
在过去的几年里,波斯纳写作的题目有些与性的规制相关,其中还包括一本有关艾滋病的著作。他还把经济学镜头对准了老龄化。他考察了引证率,努力测度了另一位非同小可的法官本杰明·卡多佐的影响。他还是“法律与文学”运动的一位中心人物,并就法理学、道德理论和司法行政管理问题有大量著述。在他1995年的著作《超越法律》中,他坚定确立了一个承诺,很可以抓住他的个性:没有单独哪种进路,包括法律经济学,能永久地捕获法律的复杂性。
因为波斯纳有他自己的生活。波斯纳的童年是左翼的(一个著名的故事是,他曾把自己的电动玩具火车送给了卢森堡夫妇的孩子),此后他逐渐右转。当年,他的本科教育是英国文学;如今,他的影响却是在经济学。他当过法官亨利·弗兰德利和大法官威廉·布冉能的法律助手,后来又出任过瑟古德·马歇尔的下属,但波斯纳的思想属于他自己,似乎没有受这些导师的影响。他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变化,都出于他的问题,或来自他对对象的质疑。没有谁可以声称波斯纳属于自己这一派。
波斯纳法官的杰出之处还不仅这些。波斯纳写作就不是想让人舒舒服服(他最新的著作,有关弹劾克林顿的《国家大事》,肯定不会让任何人舒服。),当然,这倒也不是说他写作就有意让人不快,或是要让人犯难。仅此一点就区分了他的语词世界与那个以符合民意调查为宗旨的语词世界;也就区分了他与公共生活领域内的几乎任何其他人。也因此,哪怕有种种更好的理由,波斯纳也完全不可能被任命为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波斯纳从没想过要保持智识的诚实,他只是诚实而已。他让过于简单的分裂双方都很失望。他写作严肃且涉及广泛,目的只在参与。这是位不懂得算计的经济学家和公众人物,在他身上,确实有些世所罕见的和非同寻常的东西,或许还有点反讽。但这正反映了波斯纳最深刻的信念:一个学者――进而一个法官――的最大罪过就是循规蹈矩。
成就与著作 波斯纳定理
该定理是指如果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而抑制交易,那么,权利应赋予那些最珍视它们的人。理查德·A·波斯纳提出的法律的经济分析进路(即用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法律问题),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条件的基础之上的:
1、行为人的行为是他们在特定法律条件下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结果,当事人对一定权利的不同估价是其交易得以进行的原动力;
2、法律制度在运行中会给当事人带来收益和成本,故可用最大化、均衡和效率来评价法律行为;
3、财产权利界定清晰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制定使权利让渡成本比较低的法律,可促使资源流向使用效率高者手中,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2)波斯纳法律经济学 波斯纳学说的三大终极难题
1、波斯纳所讲的要最追求财富“最大化”究竟是什么意思?
2、“财富最大化”一定带来幸福吗?人的所有各种幸福都可以用财富换取吗?会不会有时候人更大的幸福之源是财富以外的事物,要得到它正好必须放弃全部或一部分财富?
3、如果“财富最大化”并不是在一切情况下都等于“最大的幸福”,甚至有时候“财富最大化”还正好带给某些社会成员痛苦而违背正义,(例如我们要牺牲某些社会成员的尊严使其痛苦,才能促成社会总体财富最大化),那要请问波斯纳能不能划清范围,或至少提供一组抽象的准则以供人判定哪一些法律案例是财富最大化哲学可以合理适用的、哪一些是不能适用案例?
(3)名声与成就
波斯纳是美国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最杰出的法律经济学家之一,是经济分析法学说的集大成者。波斯纳作为经济分析法学最杰出的代表,其经典著作《法律的经济分析》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深刻的经济分析法学著作。在1991年5月24日的美国法经济学学会全体会议上,科斯、卡拉布雷西、梅因、波斯纳被授予法经济学的“四位奠基人”的荣誉称号。
(4)著作
2007.Economic Analysis of Law,7th ed.(《法律的经济分析》)2003.Law, Pragmatism and Democracy(《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
2001.Antitrust Law,2nd ed.(《反托拉斯法》)2001.Frontiers of Legal Theory(《法律理论的前沿》)
1999.The Problematics of Moral and Legal Theory(《道德与法律理论的疑问》)1998.Law and Literature(revised and enlarged ed.)(《法律与文学》)1996.The Federal Courts: Challenge and Reform(2d ed.)(《联邦法院挑战与改革》)1995.Overcoming Law(《超越法律》
1990.The Problems of Jurisprudence(《法理学问题》)1981.The Economics of Justice(《正义/司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