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之二 作者:方明珠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
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
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指导读
4、齐读
六、作业
1、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
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
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
3、指一名同学讲
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4、小结,引出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
(1)自由读,(2)指名读,再评议
(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
(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
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执
(2)知错就改
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第二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参考!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出西汉刘向的《说苑》。故事讲述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并下了死命令不准别人来劝阻他,一位少年巧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智劝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吴王醒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它是历史故事中包含着寓言故事,而故事里又隐含着道理的一篇文章。全文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联系上下文或生活积累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质疑讨论,以说促读,理解语言文字,感悟少年的聪慧、勇敢,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不要只看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祸患。
4.利用网站查寻收集资料,拓宽视野,对春秋时期各国争霸的历史背景有一定了解,逐步培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难点: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攻楚”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准备:
《螳螂捕蝉》课件、相关学习网站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努力创设自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对教材大胆处理,不拘泥于面面俱到;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体现了教学多元化。整节课围绕“激趣导入--整体感知—自主质疑—读懂故事—体会联系—感悟形象—迁移内化”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抓住“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这一中心问题,通过自主朗读、合作讨论、读议结合、启发说话等方式解决问题,理解课文,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螳螂捕蝉”既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个能启迪人智慧的成语故事。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走近她。(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齐读课题。什么是螳螂?(指图,介绍)那么,“螳螂捕蝉”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
诸侯国 禀报 固执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3.指名分节次朗读课文,纠正误音,读通课文。
4.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情吗?用一到两句话概括。
三、自主质疑,明确目标
1.多媒体出示首尾两段话: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2.自由读,思考:读了这两段话,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交流质疑
3.多媒体出示整理、归纳的三个问题:
(1)少年说了哪番话?
(2)吴王为什么恍然大悟?他悟到了什么?
(3)大臣、少年都劝吴王。大臣劝,吴王执迷不悟,少年劝,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是为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四、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1.少年说了哪番话?指名找出,多媒体出示: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2.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蝉 螳螂 黄雀
3.蝉、螳螂、黄雀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着祸患这“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什么呢?
出示蝉、螳螂、黄雀、少年的位置图(板书用箭头画出),指名学生说他们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是什么。
4.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五、讲解局势,体会联系
1.我们被这个有趣的故事给吸引了,听了这个故事后,吴王“恍然大悟”。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2.多媒体出示《春秋列国图》,从这幅春秋形势图上看,再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假如你是吴王,“悟”了什么道理呢?
3.吴王一心想去攻打楚国,却没有顾到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追问:怎样的后果?(国破家亡、吴国灭亡、百姓生灵涂炭)
4.螳螂捕蝉和吴王攻打楚国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小结板书:楚国←吴国←诸侯国
六、品味“巧劝”,感悟形象
1.小组讨论:从课文可以看出少年是什么样的人?
2.全班讨论,预设:
A勇气可嘉、爱国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B足智多谋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3.少年以他的机智、勇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不想夸奖夸奖他?谁来夸一夸他?
七、总结全文,迁移内化
1.故事这么精彩,不讲出来多可惜啊!你能根据板书和自己的了解把课文复述出来吗?
2.指名复述,评价
3.今天,我们学习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故事,在世界文学宝库中还有很多寓言故事,阅读它们,能使我们收益匪浅。
推荐同学们以下两个网站,课后阅读寓言故事,并做好读书笔记,写下你阅读的寓言故事的大意,以及你的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23.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隐藏的祸患。
第三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4、书写生字新词。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螳螂捕蝉这一故事。
2、明确故事寓意,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感受少年的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
深刻理解故事寓意,感受少年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观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螳螂捕蝉》,学会了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寓意
1、螳螂捕蝉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段直接写“螳螂捕蝉”。
2、出示第9、11段文字,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故事中有那几个角色。(蝉、螳螂、黄雀、少年)
3、深刻理解寓意。
a.这些角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蝉,齐读描写蝉的句子:“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b.读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蝉?如果你是这只蝉,心里会想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
c.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蝉的身后,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蝉的同伴,你会怎样?可是蝉却浑然不觉,它——读句子。
d.蝉被什么蒙住了双眼?
同样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的还有——螳螂、黄雀。
e.出示变换顺序的句子,指名读。
4、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蝉悠闲喝着露水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三、揣摩文章表达。
少年是怎么运用这个故事达到劝说目的的?
1、默读课文2-12节,用心揣摩少年和吴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词句划下来,可以写写体会。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给文中对话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回顾全文。
故事说到这里,吴王什么反应?
理解“恍然大悟”,积累词语:如梦初醒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幡然醒悟
联系第一段,吴王明白了什么?
出示春秋形势图。
口头填空:吴王出兵攻打楚国,
正如;
正如;
正如;
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
五、质疑深化人物。
1、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却没被处死?他的劝和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为什么选择在花园,只有他和吴王两个人?)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六、课外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不能只顾——,不顾————。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作业:根据所提供背景,写一段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2、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感受少年这个人物,体会人物的特点、品质。
一、 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约在25前春秋末期,在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若干个诸侯国,(出示春秋形势图)他们之间为了利益经常发动战争,给当时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的故事——《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的概括能力很强,说得很完整,事情的前因后果都说清楚了)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板书吴国攻楚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吴王非常固执。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了吴王,吴王终于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你们还记得大臣们劝说时,吴王是怎样说的吗?(生: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二、 学习新课
(一)学习故事
过渡: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避免了血鱼腥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有如此大的作用呢?
1、出示故事,指名读。(第9、11节)(读得字字清楚,读得字正腔圆)
2、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个故事,留意描写蝉、螳螂、黄雀动作、神态的字词,想一想,它们在想些什么呢?
3、交流
(1) 谁来说说那只蝉?指名,它在想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评点后再指名读,着重读好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高高在上的位置让它高枕无忧呀 边吃边唱,真叫一个逍遥自在呀 你把这只得意的蝉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2) 谁来继续交流螳螂?它在想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螳螂:一拱、一举、一捕,生动刻画了一只急切觅食螳螂的模样。你想怎么读?
如果能加上螳螂的动作读,就真的绘声绘色了。谁来读一读?(重点落在急切)
(3)黄雀:它在想什么?指名读。(既吃螳螂又吃蝉,一箭双雕)
4、它们的想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是什么?
指名回答。(你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呀!)
出示: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隐伏”是什么意思?
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身后的隐患又是什么?(说螳螂的时候,板书黄雀在后)
引读:蝉悠闲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
螳螂一心想着捕蝉,却不知道——————
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
它们都——————却没顾到——————
5、它们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板书)呀!
这个故事的`确很有意思,连身为一国之君的吴王都被这个故事吸引住了,让我们也来学着少年,根据老师的提示,绘声绘色地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出示:动词提示)
(二)明白道理
1、听了少年这个故事,吴王明白少年讲的故事所饱含的道理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恍然大悟”,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A指名说 这么一个故事与吴王攻打楚国有什么联系呢?(它与吴王攻打楚国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你理解得很透彻,走到吴王的心里去了)
吴王眼前的利益是什么?他身后的隐患又是什么?(完成板书 吴国攻楚,诸侯在后)
(出示春秋形势地图),同学们,你们看,当时的楚国在离吴国很远的地方,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必须千里迢迢、长途跋涉,势必造成后方空虚,周边的邻国就可以乘虚而入,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
这不正是课文第一节中大臣劝说吴王的话吗?一起来读读。出示“吴王准备出兵……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国的人民要遭殃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吴王的王位也将不保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要国破家亡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后果这么严重,可当时的吴王听得进大臣们的劝告吗?(继续出示吴王的话)谁来读吴王的话?指名读。
(评读:真是固执呀 真是太霸道了 高高在上,惟我独尊)
可是听了少年这一番话,出示引读最后一节。吴国的黎民百姓就此避免了一场厄运。
B后悔自己的行为,
C感谢少年
(三)感悟少年
1、同学们,文中的少年是什么身份?(侍奉吴王)大臣们无法劝阻的事,却被少年一个小小的故事给劝阻了。从表面上看,他有没有说一句劝说的话?(没有)他只是给吴王讲了个有趣的故事而已呀。实际上,少年劝了没有?(劝了)有没有像大臣那样劝?(没有)能不能像大臣们一样劝?(不能)他是暗暗地劝,不露痕迹,不动声色。少年真是太聪明了!(板书:智)
2、少年的机智表现还不只于此,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8节,对课文中描写少年的语句圈圈划划,仔细地琢磨琢磨,你从哪里还感受到少年的机智?爱动脑子的同学肯定有新的发现。
3、指名交流:
(1)拿着一只弹弓 归纳:巧妙呀,只有这样才让吴王相信他确实在打鸟呀,真是巧拿道具引吴王呀!
(2)花园 转来转去 沾湿 毫不介意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终于
师引: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呀?是呀,只有这样才能遇到吴王呀,只有这样才能给吴王讲故事呀!真是一个勇敢而执着的少年呀!
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为了劝说吴王,那他为什么不到大殿上在大庭广众之下去向吴王讲这个故事呢?而是煞费苦心地在花园里转来转去,寻找机会呢?
(预设:A他要把故事讲得真实可信,所以不能在大殿上讲。你看他还特意拿了一只弹弓呢。B因为吴王不听大臣的劝阻,下过死命令,谁要劝阻他,就会被处死。C不能让吴王意识到少年是在利用故事劝阻他,否则即使少年说得再正确,吴王也不可能会接受的。D因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吴王是一国之君,他怎么能更改自己的决定呢?所以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这个故事是给吴王台阶下,为了保护吴王的面子。E身份不允许他到大殿上去劝。)
道具选得巧妙,地点选得巧妙,时机把握得巧妙呀!谁来读这段话,给大家展现这位机智的少年形象。练读这段话。
(3)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这样说才能让吴王有兴趣听他讲故事呀,谁来读,让人一听就有兴趣?(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4、小结。少年选择的是吴王每天必到的花园这个地点,看似不经意实则精心安排地见到了吴王;接着他又巧妙地用弹弓作道具,话语富有悬念,一步一步地引着吴王对自己讲述的事产生浓厚的兴趣;更巧妙的是,少年编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让吴王明白了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恶果,最终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他的这一番劝说可谓是巧劝、智劝、妙劝!(板书见——引——劝)
5、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5、故事读到这里,相信大家一定被他的智慧与勇气所折服。你的心里是不是更加钦佩这个少年了?分角色朗读3~ 12节。
三、总结谈感受
1、今天学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2、指名谈感受
一个好的主意或者建议要想让别人去接受或者采纳,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就像文中的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3、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受益颇多,我们在生活中,既要警惕“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恶果,但也不能因此而犹豫不决,束手束脚,也需要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四、作业延伸(1为必做做题,2、3为选做题,任选其一)
1、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低年级的同学听,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原话,并加上你丰富的想象。
2、吴王作为一国之君,说话一言九鼎,他之前已经准备攻打楚国,并已下了死命令,那他该怎么在大臣面前收回自己的话?怎么向大臣解释这件事?动脑筋想一想,把它写下来。
3、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个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相似的事例,写一篇100多字的感受。
捕
板书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少年
攻
吴国——楚 诸侯在后 (智)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见——引——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相机出示下面一段话: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读出螳螂的紧张和专注。
(2)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这个故事是谁说给谁听的?他为什么要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了这段话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
(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b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赏读:(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4
一、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听说训练,指导复述
1、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四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四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2、(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1)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3、(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
4、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教师将几位同学的听写作业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扼要地评点。)
5、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从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6、(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
7、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8、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9、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师:(惊喜地)你们听出些什么来了吗?
(师:对!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动听了。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师: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10这个故事就叫——
(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读文明理
1、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来完整地读一读这个故事。(教师让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2、谁想把这个故事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少年的那句话给吴王的启示最大。
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句话为什么能给吴王以启示呢?(提示:再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谁像螳螂,什么是蝉,什么是黄雀。)
3、师:这句话让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的意思是(生说)
(出示:听了少年的一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是呀!吴王是个聪明的大王,他明白了
(学生齐读句子)做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身后隐伏的祸患。
这就是少年要告诉吴王的一个道理(齐读)做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身后隐伏的祸患。
这也是这则寓言故事要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齐读)做事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身后隐伏的祸患。
三、质疑感悟人物形象
1、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提的问题能解决的让学生自己解决)(老师现在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2、师小结: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3、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演?(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三、演故事
四、拓展
同学们,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1、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劝动吴王吗?请你谈谈你的想法。
3、再读读其他的寓言故事看看从中明白了什么。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注意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正确听写“螳螂捕蝉”故事中的关键词语,能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复述寓言的主要内容,感悟句子的特点;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事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知道吴王为什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少年巧劝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谋。
5、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进一步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大语文学习观。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1、2、3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4点。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
1、上课铃响之前播放动画片《螳螂捕蝉》。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螳螂捕蝉》,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要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后,播放中国水墨画动画片《螳螂捕蝉》,优美的音乐、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复习时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是要语言连贯,这样既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又训练了“说”的能力。]
二、复述“螳螂捕蝉”
1、过渡:《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就是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这则寓言又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呢?先听写四组词语。
2、一组一组地听写: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眼前的利益 隐伏着祸患
3、课件出示以上词语
⑴核对听写情况
⑵朗读这些词语
⑶教师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听
⑷学生借助词语和插图,复述“螳螂捕蝉”这个小故事。(一遍)
⑸学生复述,交流评价。
4、总结:小故事——大道理
[设计意图:《螳螂捕蝉》这则是课文的重点,我就把它调整到第一步来完成。为了完成复述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先听写关键词,在听老师复述,最后学生复述的方法,这样做学生能经历听、说、读、写、看图、思的学习活动,我希望能起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检查字词、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复述、感知寓言特点和阅读寓言的方法。]
三、理解“恍然大悟”
1、过渡: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后,又是怎样呢?(恍然大悟)
2、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⑴理解 “恍然大悟”。
“悟”是什么意思?“大悟”呢?吴王明白了什么?
“恍然”什么意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吴王的话?试试看。
⑵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些语句相照应,找出来读一读。
相机理解“处死”、“死命令”、“固执”……体会的吴王的固执,大臣的着急,吴国危险的.处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恍然大悟”组织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所指,并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吴王的话。然后,联系全篇,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
四、品味少年之“智”
1、过渡:大臣劝阻无用,吴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站了出来,成功地劝阻了,挽救了吴国。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少年的语句,说一说你的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⑴“拿着弹弓、转来转去” “三个早晨” 说明了什么?“毫不介意”什么呢?少年在意的是什么呢?
⑵“终于”能表现少年怎样的心情?
⑶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练习感情朗读。尤其是吴王的心理变化。(关心——好奇——大悟)
⑷探究小结:“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三天中看见的趣事吗?(联系时间、地点、弹弓等体会少年的智慧)
[设计意图:理解少年的智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来品悟,自然会轻松一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三个词来交流,并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深入吴王和少年的内心,感悟少年规劝的巧妙。]
五、积累中华成语
1、总结寓言“螳螂捕蝉”。
2、联系“围魏救赵”从反面理解“螳螂捕蝉”。(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3、激发谈话: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精华!成语大多只有四个字,或记载着一段历史,或蕴含着深刻道理……你知道那些成语呢?说说看。
学生交流后出示成语先说说你听说过那些,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再齐声朗读。
4、结课,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语“螳螂捕蝉”,也认识了这么多的中华成语。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只是沧海一粟。同学们,你想学习更多的成语吗?建议大家阅读课外书籍——(出示书籍封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属于总结和拓展部分。我有“螳螂捕蝉”讲到“围魏救赵”,再到更多的成语,学生对成语这样的传统文化会越来越向往。此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作业,自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6
【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身后隐患危险的做法,从而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本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恍然大悟”、“固执”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1. 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学习生字词,熟读小故事。
2. 教师制作PPT教学课件。
【课前游戏】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师的姓和动物有关,那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含有动物的成语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动物有关系(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螳螂捕蝉也是一个成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几个字——
(生:黄雀在后)
2.完整地说。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默读问题)
2.好,哪位同学结合投影上的提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 谁讲的故事?讲给谁听?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少年、吴王)
三、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 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 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1. 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其实它们三位把头往回一调,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把头往后调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
(2)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好吃吗?还没吃到就……惨喽!)
(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
(吃到螳螂了吗?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
2. 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身后的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依次板书)
3. 谁能同时面对它们三位用一句话告别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三)领悟寓意,创新复述
1. 少年对吴王所讲的这番话,吴王听懂了吗? 从哪儿看出来?请齐读。(出示课件)
2.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学生自由回答。
3. 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个,同学们读一读,积累积累。它们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
4. 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板书:攻楚,诸侯)
5. 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还特别的有……
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绘声绘声地讲好它呢?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好?讲好!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6. 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
四、推敲字词,体味妙劝
(一)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1. 吴王所悟出来的结论和当初大臣们所劝阻吴王的理由一样吗?(课件切换)
2. 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读来听听。吴王悟出来的和当初大臣们所劝说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当初大臣们劝说得到的结果是?
3. 固执是什么意思?你身边有没有固执的人?给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固执的?能举个例子吗?
4. 你们劝他了吗?有用吗?他明知自己错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你怎么劝说他还是要坚持到底。
(二)推敲字义,品味巧劝
1. 可是见过像吴王这么固执的吗?他是怎么说的?生读。
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2. 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说说看,你会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课件出示两个“死”句)
3.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4. 从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很坚定,吴王很固执)
5. 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第一句男同学,第二句女同学。男生注意了,你们现在是固执的吴王啊。
6. 大臣们苦苦相劝,那就是个死呀!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不但没死,反而得到了吴王的夸奖。这是什么世道嘛?谁来评评理?究竟是为什么?
(巧劝、智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
五、拓展延伸
1. 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课件)
2.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像少年这样善于巧(智)劝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下,下次课我们再来分享。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并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一天,吴王决定出兵攻打楚国却招来群臣的反对。那么大臣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前因后果
1、(PPT出示课文1节)
(1)指名朗读,思考:
从这句话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指导有感情的读。
(2)如果吴王是个理智的、开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3)可事实上吴王是怎么说的`?(出示相关句子)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2、结果怎样呢?(出示课文12节)指名读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从这个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对照起来看:你有怎样的疑问呢?
三、研讨故事的经过
1、请同学们自由学习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少年劝说究竟妙在何处,他说了那些话?可以圈圈画画,并简单地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出示图文,指导学生观察。
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学再来读,师生评析。
(2)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会蝉的心情。
“螳螂”:“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3)现在,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有意思在哪里?
交流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说说它们的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哪些?
(4)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就是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补上:“黄雀在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5)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地图,如果你是吴王,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地图,会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与故事结合起来体会其中的道理。PPT出示。
这两个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PPT出示)
四、合作探究
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由此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
2、“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类似的现象吗?
五、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PPT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六、布置拓展小练笔
(PPT出示练习)
1、我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2、我会演节目: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利用课余时间我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吧,相信你一定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为复述课文打好基础。
3、体悟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4、通过交流、探讨,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良好的积累、观察、思维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动画视频。
2、学习生字:螳螂
3、为动画起片名。
4、说带动物名的成语。
5、告诉学生: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范读课文,交流词语的意思。
3、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
1、指导有感情地读。
2、根据故事情节,引出道理。
3、故事带给我们的思考。
4、告诉学生:勤于观察才能有所发现。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四、再读课文。
1、根据板书质疑。
2、读文谈发现和疑惑。
3、设疑、存疑。
4、告诉学生:冷静思考,是一切智慧的开端。
五、布置作业。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4、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大王与大臣们看待问题的不同。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简介、认读生字“螳螂” “蝉”(预习准备:了解螳螂和蝉)
3、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整个故事可用八个字概括: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自学:
(1)文章中有些字一字多音,在下列词语中,你能读准吗?
打着鸟 转来转去 禀报大王
弹弓 举起前爪 乘虚而入
(2)想想下列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读一读。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恍然大悟
(3)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明明是一个历史故事,却为何用“螳螂捕蝉”作题?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中蕴含一个寓言故事,是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我们把他称为历史寓言故事。
4、让我们先走进寓言版的“螳螂捕蝉”。
三、了解故事
1、指句读。出示语段,再指名读,读出“精彩”“有趣”
2、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蝉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3、可是为什么蝉、螳螂、黄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细读这段文字。
4、交流
生:我觉得蝉非常悠然自得,只顾喝自己的露水,因为它自由自在,也就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危险。
师:不错,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蝉很悠然自得的?
生:“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悠闲、自由自在”表明蝉很悠然自得。
生:那螳螂的眼里只有蝉,所以它一心只想如何把蝉捕到手。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从这个“拱”字我感受到螳螂势在必得的心态。
师:说得很好,有谁来说说黄雀的?
生: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伸长脖子”表明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急切地想要吃到螳螂。
师:说得真好!因为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所以黄雀也就对身后的危险放松了警惕。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历史版的“螳螂捕蝉”。
5、齐读第一自然段,。
(1)引读: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 (师述: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大臣的反对是非常有道理的。)
(2)可是吴王呢?——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吴王的固执、权威)
(3)吴王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呢?难道他不明白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偷袭吴国的惨重后果吗?
生: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丧失了理智。
师:说得真好。如此看来,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这样当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
6、那么,少年是如何改变吴王的决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①少年讲了件有意思的什么事呢?请大家先读一读课文9—11小节,再想一想能不能也讲一讲这个故事。
②指名讲这一故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螂
黄雀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
(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小组讨论交流
b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在这部分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即在默读课文时可以在书上勾勾画画,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写在旁边。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设计这样两道练习,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教学的训练,更是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生活积累与现时感悟的冲突,激活思维。并且鼓励学生有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教材中的名家名篇,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感悟、欣赏比理解内容更重要。〕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苏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11、出示: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五、评析少年形象
1、同学们,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一位与我们同龄的少年,他做出了许多大臣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佩服吗?
2、你为什么佩服他呢?出示:认真得读读课文的2——11自然段,细细地品位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然后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友情提醒: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写,要写得有理有据,如果能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和生活经验来写就更好啦!
3、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析
你的叙述方法老师很欣赏,你用了总分的句式把自己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说得有条有理。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
你不仅用了文章中的语句,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真不错!
……
六、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少年啊!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向这位少年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也耐人寻味,它所蕴涵的道理我们也要牢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隐患。
七、作业布置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把这篇课文的故事情景表演出来?(想)那好,这个工作留给你们课后去精心准备,呆会儿,我去建议你们的语文老师利用下节语文课展示你们的准备成果,好吗?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
这是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的(说苑正谏).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不要顾此失彼,要通盘谋划.
教学目的:
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构想
本文由学生自读,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并当堂背熟全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二、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两人一组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逐字逐名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在每句话前标上序号,全文共七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逐字逐句对照注解,译文,准备.
(2)投影出来,学生口头完成练习:
“其”常作(1)他,他们(2)那,那个,那些.
这两种解释,下面每个“其”指的是什么.
告其左右曰( )露沾其衣( )其上有蝉(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面不顾其后之患也( )乃罢其兵( )
(3)学生试讲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试讲,老师做必要的指点,讲解.重点理解和解释”阅读思考,练习中带点的词语.逐字弄懂第五句话,准确地译成白话.
四、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指名详细讲述故事
2、画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含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提问:(1)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力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算计他呢.(2)课文告诉我们处理问题时,应该怎样做?围绕句子含义谈感受.
板书:欲得其前利不顾其后患
3、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1)学生发言
(2)老师补充完整
五、背诵古文
1、自己背
2、指名试背.
六、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老师过渡,导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新的复术形式:创造性复述,练习了两种形式(1)扩展内容;在文中啬一些情节或细节。(2)续编故事:在课文的结尾续写一些情节.这篇课文我们采用扩展内容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复述.
2、思考: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层.
(2)吴王开始是怎决定的?
(3)吴一听了少孺子的话是怎么想的?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吴王明白了少孺子所讲的故事中的道理,考虑了攻打楚国的利弊,放弃了派攻打楚国的想法。
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分组试讲
(2)指名复述。
(3)全班评议
七、总结
1、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没把他置于死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扩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不要只顾眼前顾此失彼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3、《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 隐伏 念头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诸侯 得奖
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误音。
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
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六、作业
1、描红
2、《习字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起因 固执攻楚
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
结果 打消念头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体悟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3、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弄清楚吴王攻打楚国与“螳螂捕蝉”之间的关系。
2、感悟少年的足智多谋和他巧妙的劝说方式。
教学过程:
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螳螂捕蝉》这篇课文。(板书课题)
一、基础达标:
补充下列成语,并说说成语的意思。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后患。
二、设问导读
(一)、理解故事,明白道理。
1、在文中找出叙述这个故事,读一读。
(1)、齐读螳螂捕蝉的段落。(媒体出示)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评价。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
2、根据课文内容用图示表示出“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内容。
并说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从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
蝉←(捕)←螳螂←(啄)←黄雀←(打)←少年
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自己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我们应当有长远打算,否则后患无穷。
3、少年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吴王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吗?(明白)从文中哪里可见?(恍然大悟)
(1)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
(2)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回到第一小节)
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你们说我这个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
(3)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追溯根源,明确形势。
1、请同学们用心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分析,明白了自己就像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眼前利益,却没有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即“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2、当时的局势,(楚国)是蝉,(吴国)是螳螂,(其他诸侯国)是黄雀。填在上面图示中相应的位置。
(三)、合作探究
1、少年能劝说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少年是怎么劝说的?和大臣们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用一个寓言故事来劝,是直接讲这个故事的吗?而是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智劝、巧劝。(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少年委婉、含蓄,步步为营,不露痕迹。而大臣们是直言相劝,直截了当,难以奏效。
2、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吴王:固执但能知错就改
少年:A、智慧——不正面讲对错,用自然界里的故事,揭示道理,用故事启发吴王。
B、勇气——冒死劝诫,勇气可嘉。C、讲话很有艺术,很有技巧。
D、耐心——为了说服成功,耐心等待机会
三、巩固练习:
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我从少年身上学
到了;从吴王的
身上得到的教训是();
从螳螂捕蝉的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是()。
四、拓展练习:
吴王之前下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
五、作业:
1、请大家把螳螂捕蝉的故事相互演一演。
2、请大家回去后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家长听。
附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蝉←螳螂←黄雀←少年(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5
时间:战国时代
地点:王宫内
人物 吴王:吴国大王
朝廷大臣
少年:侍奉吴王
第一幕
[幕启。早朝时,吴王想去攻打楚国,大臣们立马反对。
吴王:(略带怒气)本王一定要去攻打楚国,难道这也错吗?
大臣1:大王,您去攻打楚国,可要三思而后行啊!
大臣2:对啊!大王,虽然您去攻打楚国的胜算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王:总之,本王一定要去攻打楚国,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退朝!
[退朝后。
大臣1,2:我们都是一片赤诚,一心为国着想,可是吴王怎么领会不到呢?
看来真实天亡国啊!
(这些话都被侍奉吴王的少年听到了,他决心帮助那些大臣们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把命令下死了,怎么办呢?
[幕落。
第二幕
[幕起。第二天,他拿着一只弹弓在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第三个早晨他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吴王:(奇怪)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你的衣服都被露水打湿了!
少年:回禀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那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什么是呀?
少年:大王,您看,这棵树上有一只高高在上的蝉,自由自在的喝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拱着身子,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却又不知道,有只黄雀就在它身后。
吴王:(夸奖)你看的真仔细!那黄雀要啄是螳螂吗?
少年:是的,那黄雀要啄是螳螂,却又不知道我正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大王,其实,其实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道理呢!
吴王:你接着讲。
少年: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着眼前的利益,却没想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呢!想必,人的一生也如此吧!
[听了少年的话,吴王恍然大悟,越想越觉得他讲的有道理,最终,打消了攻打楚过的念头。
第四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声有色地朗读,体会古文的简洁、优雅,培养学生热爱汉语的情感。
2.运用组词、拆词、对照注释、联系语境等方法,能读懂古文的意思,理清故事的情节。
3.想象生动而富有情趣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画面,能完整而生动地讲述这个故事。
4.揣摩三种动物的内心,创设对文中角色说话的情境,明晰寓言的道理。能联系到生活实际,谈自己得到的启发。
5.讲述历史故事《螳螂捕蝉》,文、白对读,了解古代寓言文化。
教学过程
一、音韵渲染,朗读激趣,重在积累。
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寓言故事,题目是【齐读】《螳螂捕蝉》。【出示】请看,这个寓言故事和我们平时读到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这个故事是古人用文言写成的,称作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已经沿用了3千多年,是我们现代汉语的源头。】
【悠悠古琴音乐响起】先听我来读一读这个故事。【教师范读】
请大家试着读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两遍。
【指名两名学生读。小组接龙读。】
光读准确还不够,古文要读出它特有的韵味。我们来看最后一句,比较长,注意了停顿就能把握语句的节奏。【听我读】谁来试一试?指名读,一起读。【古文的停顿一般是根据词句的意义来划分的。】
文中还有一个语气词多次出现,发现了吗?语气助词适当夸张拉长,也能读出古文的韵味。【再自由练读全文,用心体会词句的停顿和语气。四位学生开火车读,每人读一句。相机纠正,请学生跟读。读得好的做小老师带领大家读。】【齐读整篇古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反复诵读中,我们会逐步感受到古文特有的优美音韵。
二、读懂文意,想象画面,意在入境。
1.【出示学程单1】这样的文言文能读懂吗?自由朗读,自己先说说古文的意思,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看看下面的注释,也可以联系故事的情境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试着讲讲这个故事。【教师巡视,发现疑难,及时点拨。】
2.指名一位学生交流寓言的意思。
3.寓言中出现了哪几个角色?听到过蝉叫吗?一起来学着叫一叫吧。【点击视频】看到过螳螂吗?能不能模仿螳螂的动作,表演一下!提高难度,谁来学一学黄雀拍着翅膀啄食的情景。
4.真是惟妙惟肖!通过想象和表演,我们就能看到有意思的画面。你觉得这个寓言中哪些画面很有意思,让你读着仿佛就在眼前?请你用自己的话描述文中的一个细节,可以用动作来配合你的讲述。
交流六个学生。
5.想象说话:蝉,螳螂,黄雀,此刻心里在想什么呢?
三、情趣讲述,角色对话,旨在明理。
1.【出示学程单2】寓言故事,如果你能有声有色地讲述,那就更有意思了。谁能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点评。】现在提高要求,你讲故事时可以加入动作,甚至还可以想象和创造,比如,你可以加入动物的心理活动。【小组里再练一练,指名两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2.听着故事,想象着当时的情景,你想对蝉、螳螂、黄雀说些什么呢?【从正面告诫它们,应该怎么做?】【板书:善思(深思熟虑)、慎行(谨慎行事)】
箭头理清关系:是呀,蝉关注的是 ,螳螂想抓的是 ,黄雀盯的是 ,童子瞄准的是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看到、听到或者亲身经历过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事后祸患的事情呢?
3.关于这则寓言,古书上还记载着这么一个故事:在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教师讲述《螳螂捕蝉》】引读故事。
师:猜猜,吴王听了故事会说什么?【他悟到了什么道理?】【板书:善思(深思熟虑)、慎行(谨慎行事)】
【示战国地形图。】
四、文白对读,拓展延伸,了解文化。
1.让我们来读读这个意味深长的历史故事。【分角色读故事】
《螳螂捕蝉》出自汉代刘向《说苑·正谏》,像这样有意思的寓言还有很多:(苏代以“鹬蚌相持”劝止赵惠王伐燕,陈轸以《画蛇添足》劝止昭阳攻齐,季梁以“南辕北辙”劝止魏王伐赵,)还有《郑人买履》《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寓言,听过吗?这些古代寓言都被收录在这本书中《先秦寓言史》。这些寓言无不透出祖先的智慧,折射历史的光芒。当今世界,很多古文化古文字都消失了。唯独古汉语绵延千年,直到今天,它仍是一条母亲河,承载着我们汉民族的智慧和文化。
2.课后请大家背诵文言文《螳螂捕蝉》,让我们的语言仓库储存一些古汉语的材料。朗读文言文《鹬蚌相争》《画蛇添足》,并试着讲讲这两个故事。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的故事由西汉刘向编撰的《说苑正谏》中的《吴王欲伐荆》改编而来,讲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说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的故事。等到开始深入研读文本,才发现麻烦大了:这篇课文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寓言故事!课文中少年讲的螳螂捕蝉的故事是个寓言,但整篇文章其实是个故事,其结构类似于“文包诗”,螳螂捕蝉只是“故事里的故事”。可是教参里面很明确地说它就是一篇寓言,查了相关资料,也都说是寓言。到底是故事还是寓言?这个问题令我非常纠结。因为不同的文体,采取的教学策略是不同的。后来我想,编者把这样一篇故事放在六年级下学期,应该是有意图的。小学阶段学过的很多寓言故事,学生对于寓言的特征已经比较了解了,这个故事安排在这里,更多关注的可能是寓言的运用。当然,这篇课文中少年的高明不仅仅在于寓言的使用,但我的着眼点最后还是落在了寓言上,确定的基本教学思路是学寓言,用寓言。
基于这个想法,第一次试教时我把寓言故事拎出来单独讲。按照寓言的一般教学思路,读故事,明道理。然后讨论少年为什么要用这个寓言来劝吴王。结果发现,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游离于文本之外的,原本精彩的故事变成了枯燥的分析,试教的效果也非常糟糕。
后来,我调整了教学思路,把寓言放在故事中,重点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少年为什么选用这个故事来劝吴王?力求在把寓言的文体特点不着痕迹地融入到故事的教学中去;二是少年为了用好这个故事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这个问题着眼让学生体悟于少年劝说的巧妙,同时我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少年的一举一动和讲寓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选择清晨,手拿弹弓,都是为了给增加故事的真实性,为让吴王相信这个故事做好铺垫。
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我还是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性,采用了自读、讨论、交流的方式。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自读自悟。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我设计了“少年,你的心思我来猜”的课堂情境对话。最后再让学生为吴王设计讲话稿,让他们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回顾整个备课、上课的过程,我发现还有这样几个不足与教训:
1、文体需要关注,但不能被文体束缚。因为本次研讨的主题是“关注文体”,为了突出寓言的文体特征,我把故事进行了重组,却忽视了情节的连贯性。虽然在课堂上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整堂课还是由我在牵引着学生,有些问题的设置生硬而牵强。
2、忽视了表达形式的体悟。这篇文章语言精炼,含蓄,很有嚼头。细细研读,无论是寓言中反复出现的“却不知道”还是少年与吴王的对话,都值得好好地品味。但是因为课堂重点和容量的关系,没有能够深入文字,是个遗憾。
3、课堂应变能力不强,关注教案甚于关注学生。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环节:如果吴王就在你的面前,你想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和他讲道理?学生回答说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当时心里意识到这个答案不妥当,但是为了保持课堂的流畅,轻易地放过了这个本该精彩的生长点。
新的一年,新一轮同研共进活动又开始了,这一学期我们又将进行哪些思考,收获怎样的精彩呢?共同期待着……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4、学习课文第一段,了解大王与大臣们看待问题的不同。
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板书并简介、认读生字“螳螂” “蝉”(预习准备:了解螳螂和蝉)
3、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整个故事可用八个字概括: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检查自学:
(1)文章中有些字一字多音,在下列词语中,你能读准吗?
打着鸟 转来转去 禀报大王
弹弓 举起前爪 乘虚而入
(2)想想下列词语的意思,有感情地读一读。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恍然大悟
(3)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明明是一个历史故事,却为何用“螳螂捕蝉”作题?这是一个历史故事中蕴含一个寓言故事,是一个大故事套小故事,我们把他称为历史寓言故事。
4、让我们先走进寓言版的“螳螂捕蝉”。
三、了解故事
1、指句读。出示语段,再指名读,读出“精彩”“有趣”
2、蝉、螳螂、黄雀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及到自己的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蝉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3、可是为什么蝉、螳螂、黄雀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呢?让我们一起再来细读这段文字。
4、交流
生:我觉得蝉非常悠然自得,只顾喝自己的露水,因为它自由自在,也就没有意识到身后的危险。
师:不错,你是从哪个词看出蝉很悠然自得的?
生:“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悠闲、自由自在”表明蝉很悠然自得。
生:那螳螂的眼里只有蝉,所以它一心只想如何把蝉捕到手。
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生: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从这个“拱”字我感受到螳螂势在必得的心态。
师:说得很好,有谁来说说黄雀的?
生: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弹弓在瞄准它呢。“伸长脖子”表明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急切地想要吃到螳螂。
师:说得真好!因为黄雀对螳螂的渴望,所以黄雀也就对身后的危险放松了警惕。接下来让我们走进历史版的“螳螂捕蝉”。
5、齐读第一自然段,。
(1)引读: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劝阻的理由是—— (师述: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大臣的反对是非常有道理的。)
(2)可是吴王呢?——这句话该怎么读?(读出吴王的固执、权威)
(3)吴王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呢?难道他不明白如果其他国家乘虚而入偷袭吴国的惨重后果吗?
生: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利令智昏,在利益面前丧失了理智。
师:说得真好。如此看来,吴王之所以执迷不悟,是因为他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他只觉得胜券在握,因此下了死命令,这样当然就不再有人敢冒死相谏了。
6、那么,少年是如何改变吴王的决定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3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相机出示下面一段话: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读出螳螂的紧张和专注。
(2)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这个故事是谁说给谁听的?他为什么要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了这段话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
(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b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赏读:(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新词的意思。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拟定小标题。
3、把握文中人物性格,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成语引入,激发兴趣。
1、作为六年级的学生,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成语故事就是其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比如“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这样的成语你能接一接吗?
2、你也能说吗? 根据学生所说板书课题:螳螂捕蝉。理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
一、解析课题,质疑激趣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
出示课题《螳螂捕蝉》的图片和文字图。(字理析字词:螳螂、捕、蝉)
2.请大家读一读课题。(生读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认为课文会写些什么呢?
生自由谈。
3。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篇寓言故事,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它到底写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划出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词。
(3)遇到较难读、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部分词语,指名认读后齐读。
(2)文章中还有什么字不会读的吗?
(3)读了这些词语,你觉得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能用上其中的词语来说说吗?
3.这个故事是怎么发生的?经过呢?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用四字小标题来概括出来。(板书:起因经过 结果)
根据学生回答来板书:(固执攻楚 巧妙劝说 打消念头)
谁能用自己的话具体来说说这件事讲了什么?
三、品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品“不堪设想”,明后果危险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不堪设想”这个词语。谁能读一读呢?读到这个词语,你会想到什么呢?
2.是什么不堪设想呢?课文里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找找看,是哪句呢?读句子: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是——“侯”。看到这个“侯”字,你想到了哪个字? (字理析字:候、侯)
生自由谈。用什么方法来区分这两个字? 我们先来看看它们的古文字是怎么写的。
3.在中国古代,进入春秋时期以后,基本为混战时期,诸侯国实力不均,春秋五霸就是在这个时期产生的。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当时的形式。
4.其他的诸侯国乘虚而入的后果怎么样?
(事情的后果很危险,很难想象。)
所以“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不能想象、很难想象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5.想到不堪设想的后果,该有多少人去反对啊!可是吴王还是——固执攻楚。
(二)品“恍然大悟”,识少年机智
1.过渡:后来仗打起来了吗?(没有)
什么原因呢?(因为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后恍然大悟。)从学生的回答中引出(恍然大悟)。
它是什么意思?聪明的你们可能知道了。如果我们了解了他们的字理,相信你们印象更深。
2.文中谁恍然大悟了呢?(吴王)是谁有这么大的本事让他恍然大悟啊?(少年)
3.这少年就这么轻松地一劝说,就能够让吴王打消念头,你觉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啊?能够用什么词语来夸夸他吗?(板书:机智勇敢)
从哪里看出来的呢?文中哪些语句告诉了我们呢?生交流。
生甲:“少年连露水打湿他的衣裳和鞋子,也不在意。还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师相机提问:少年为什么在那转来转去?还连续转三个早晨?)
师:从这里可以感觉少年劝说吴王的决心很大,是个顾大局的人。连续转三个早晨就是为了引起吴王对他的关注。他只是一个侍奉吴王的下人,这样吴王才能注意到他啊!这个办法想得真好、真聪明 !
生乙: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
师:少年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调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生丙:“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劝说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
师:不动声色、晓之以理
生丁:说故事巧。
师:故事从头到尾都没讲到攻打楚国有危险,但是却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真是妙,智慧啊!
师:还你发现了什么?你找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戊:少年善于观察。有耐心。不是直接劝说吴王……
是少年的——巧妙劝说让吴王恍然大悟的啊!
(三)品“死命令”,解吴王固执
1.过渡: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吴王呢?我们可以从两句话中去了解他。这两句话都有一个“死”字,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它们。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2.这两个“死”的意思一样吗?怎么不一样?我们先来看看“死”的古文字是怎么样的就明白了。(字理析字:死)
生自由答这两句话中“死”的意思。
(1)失去生命;
(2) 不可更改。
3.由此可见吴王真的很固执!(板书:固执)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专横 暴君 顽固 暴躁……)
我们来练读这两句,读出这样的感受。 指名读。指导:在表现吴王的专横时,要注意哪个字呢?(处死 死命令)
4、谁敢劝谏谁就——死!这个时候,一个少年却巧妙劝说了吴王,更突出了他的——(勇敢爱国)(板书:勇敢)这就是大智慧、大爱啊!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5
[教学设计]
一、成语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八字成语填空
八仙过海,鹬蚌相争(),百尺竿头()
2、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说说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
3、根据学生所说板书课题: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展示自己的积累成绩,达到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着力集中,品读主体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应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
1、自由朗读,圈画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板书并显示三者关系)
2、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词语朗读体会
3、交流反馈时分别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想象“蝉”、“螳螂”、“黄雀”,心里都在打什么如意算盘呢?
4、如果你遇见这种状况,你打算怎样告诫它呢!
(有了体验随后再指导学生练读故事自然水到渠成。)
三、参照对比,探究寓意
引导话题讨论:寓言就是借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我们以前接触过的掩耳盗铃、狐假虎威都是如此。那么螳螂捕蝉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的?
1、组织小组讨论,随机总结名言,齐读加深感受。
师: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a.“恍然大悟”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
自己也象蝉、螳螂、黄雀一样,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没有想到……
明白了自己想到攻打楚国的事,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吴王还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
b.读到这里,老师还想知道,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呢?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
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如果少年真那样做的话吴王可能就回杀了他。
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
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这样,少年就可以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
所以说少年的劝与大臣们的劝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对呀,少年选择了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2、出示有关福祸联系的警句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引领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和最后一节,理解“恍然大悟”,发散想象“不堪设想”的后果,进而理解螳螂捕蝉一语双关的深刻含义
4、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5、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四、再读探究,感受智慧
1、在这里围绕少年身上哪些闪光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阅读课文2——8自然节,抓住关键语句,揣摩品味,做到有理有据。
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以读促悟,使学生在言语实践中真正“动”起来。
2、激趣:想不想当一回智慧的少年?又想不想做一回“权倾天下”的大王呢?
学生一定兴趣盎然,此时友情提醒大家:注意人物的身份、谈吐;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
3、指导分角色朗读,配上古筝曲,同学们应该会读的有生有色。
五、创设复述、升华情感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觉亲。”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才能妙笔生花;孩子学课文只有入境才能情真一切。)
情境一:模拟吴王早朝,面对众臣解释与少年的这段趣事,奖励少年,学生一定会说的百花绽放,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
情境二:生活中也有许多当代吴王,比如小明同学每天不问学习,只顾沉迷于网络游戏,怎样规劝他既内化了寓意,学以致用,又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了说服别人的口语交际训练。
六、作业布置,延伸课外
本着新课标中语文作业的布置应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无限延伸课堂,加强实践性的宗旨与大阅读的精神,布置以下作业:
1、排演课本剧《螳螂捕蝉》,评选优秀导演、演员
2、收集寓言故事,在班级举行一次寓言故事赏析会
[课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螳螂捕蝉》
[教材解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设计理念]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应找准切合点,直奔中心,使其形散神聚。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应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意力指向第9、11自然段。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一是体现了合作式学习,学生对故事的复述、表演等,都以同桌或小小组的形式进行;二是倡导了个性化学习,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表现课文。教师通过简笔画的形式板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以人为本,注重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教学思路]
强调“三重”。即重感悟、重积累和迁移、重情趣。
重感悟,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多次对话中逐渐加深感悟,深刻领悟本文中使吴王明白“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真正内涵。
重积累和迁移,感受文本时,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教师的语言叙述也尽量精简优美,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注意课外读物的推荐,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情趣,使文本内容直观化、情境化、生活化,使语文学习更贴近学生,走进生活。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读螳螂捕蝉这则很有趣味的寓言故事。
2、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会写了。
3、先请同学们听写五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三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
(1)蝉悠闲自由自在
(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5)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
4、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全对的学生举手。有味地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讲故事、学生复述
1、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2、师:同学们读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3、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
4、指名讲述、师边听边评。
5、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6、这个故事就叫——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三、设疑披文、揭示寓意
1、少年侍卫为何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劝阻吴王攻打楚国?)
2、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3、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4、谁来做一做楚王读好这一句话。(指名读,评价。)
5、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吴王悟到了什么呢?
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我觉得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少年是一个爱国的人。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
6、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专制蛮横、知错就改)
三、合作表演、深化体验
1、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2、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可以同座合作,也可以下位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合作,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自由演练。)
3、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准备表演,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
四、作业
1、继续写好剧本,练习表演。
2、推荐寓言书读一读。《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中国古代寓言》。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在教《螳螂捕蝉》并没有“循规蹈矩”逐段教学,而是根据教材本身特点,大胆地重组教学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默写五组词语,然后让学生讲讲《螳螂捕蝉》的故事,最好能用上默写的几组词语;(2)完整地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讨论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对吴王讲这个故事?由此感悟到少年是智劝,并体会人物形象;(3)课文表演,先不加指导让学生自己表演,再让学生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后再让每个人根据当时情境写台词。这堂课我感觉(1)容量很大,学生的阅读准备还不够充分,所以时间有点仓促。(2)本文的寓意的揭示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感觉印象还不够深刻。我应该以这个为“线索”,多次反复,循序渐进,让中心更加显得明确。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几个吗?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师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3、《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 瞄准 毫不介意 螳螂捕蝉 隐伏 念头 不堪设想 乘虚而入 侍奉 固执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 诸侯 得奖
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误音。
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
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
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六、作业
1、描红
2、《习字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起因 固执攻楚
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
结果 打消念头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注意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正确听写“螳螂捕蝉”故事中的关键词语,能借助这些关键词语复述寓言的主要内容,感悟句子的特点;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事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联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知道吴王为什么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阅读课文第二部分,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体会少年巧劝吴王的决心、勇气和智谋。
5、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进一步渗透“处处留心皆学问”的大语文学习观。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1、2、3点。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中的第4点。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理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内容
1、上课铃响之前播放动画片《螳螂捕蝉》。
2、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10、螳螂捕蝉》,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要说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后,播放中国水墨画动画片《螳螂捕蝉》,优美的音乐、意境深远的水墨画、想象丰富的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学习的情境。复习时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说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但是要语言连贯,这样既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又训练了“说”的能力。]
二、复述“螳螂捕蝉”
1、过渡:《螳螂捕蝉》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就是讲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大道理,这则寓言又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大道理呢?先听写四组词语。
2、一组一组地听写:
蝉 悠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眼前的利益 隐伏着祸患
3、课件出示以上词语
⑴核对听写情况
⑵朗读这些词语
⑶教师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听
⑷学生借助词语和插图,复述“螳螂捕蝉”这个小故事。(一遍)
⑸学生复述,交流评价。
4、总结:小故事——大道理
[设计意图:《螳螂捕蝉》这则是课文的重点,我就把它调整到第一步来完成。为了完成复述的学习目标,我设计了先听写关键词,在听老师复述,最后学生复述的方法,这样做学生能经历听、说、读、写、看图、思的学习活动,我希望能起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检查字词、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复述、感知寓言特点和阅读寓言的方法。]
三、理解“恍然大悟”
1、过渡: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后,又是怎样呢?(恍然大悟)
2、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⑴理解 “恍然大悟”。
“悟”是什么意思?“大悟”呢?吴王明白了什么?
“恍然”什么意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吴王的话?试试看。
⑵这一段与前面的那些语句相照应,找出来读一读。
相机理解“处死”、“死命令”、“固执”……体会的吴王的固执,大臣的着急,吴国危险的处境。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恍然大悟”组织教学,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语的具体所指,并联系有感情地朗读吴王的话。然后,联系全篇,很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
四、品味少年之“智”
1、过渡:大臣劝阻无用,吴国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站了出来,成功地劝阻了,挽救了吴国。同学们,你们想过没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吴王改变了主意呢?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少年的语句,说一说你的体会。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⑴“拿着弹弓、转来转去” “三个早晨” 说明了什么?“毫不介意”什么呢?少年在意的是什么呢?
⑵“终于”能表现少年怎样的心情?
⑶朗读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心理,练习感情朗读。尤其是吴王的心理变化。(关心——好奇——大悟)
⑷探究小结:“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三天中看见的趣事吗?(联系时间、地点、弹弓等体会少年的智慧)
[设计意图:理解少年的智慧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来品悟,自然会轻松一些。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三个词来交流,并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的方法体会,深入吴王和少年的内心,感悟少年规劝的巧妙。]
五、积累中华成语
1、总结寓言“螳螂捕蝉”。
2、联系“围魏救赵”从反面理解“螳螂捕蝉”。( 魏国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国任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采取避实击虚的灵活战术,直接攻打魏国的国都大梁,魏军只好回军救援,解了邯郸之围。)
3、激发谈话:泱泱大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语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精华!成语大多只有四个字,或记载着一段历史,或蕴含着深刻道理……你知道那些成语呢?说说看。
学生交流后出示成语先说说你听说过那些,是通过什么途径知道的?再齐声朗读。
4、结课,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成语“螳螂捕蝉”,也认识了这么多的中华成语。然而,这些只是冰山一角,只是沧海一粟。同学们,你想学习更多的成语吗?建议大家阅读课外书籍——(出示书籍封面)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属于总结和拓展部分。我有“螳螂捕蝉”讲到“围魏救赵”,再到更多的成语,学生对成语这样的传统文化会越来越向往。此时,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的作业,自然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这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身后隐患危险的做法,从而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本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
联系课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恍然大悟”、“固执”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学习生字词,熟读小故事。
2、教师制作PPT教学课件。
【课前游戏】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师的姓和动物有关,那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含有动物的成语呢?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动物有关系(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螳螂捕蝉也是一个成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几个字——
(生:黄雀在后)
2、完整地说。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默读问题)
2、好,哪位同学结合投影上的提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谁讲的故事?讲给谁听?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少年、吴王)
三、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的注意,或是你从中发现了什么,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出示课件)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二)角色体验,加深理解
1、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发现:其实它们三位把头往回一调,完全可以看到身后的危险,这灾难就是可以避免的,但它们为什么不调头呢?我来找三位同学替它们回答。
(1)蝉啊,蝉!你为什么没把头往后调一下,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我看你是只想露水不要命呐!)
(2)螳螂,你为什么没调头看看身后的危险呀?
(好吃吗?还没吃到就……惨喽!)
(3)黄雀,你为什么没把头转一转哪?
(吃到螳螂了吗?现在后悔了吗?来不及了!)
2、从这三位的回答我们明白了,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身后的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依次板书)
3、谁能同时面对它们三位用一句话告别一下。看看文中哪句话最合适?谁来读这句话,真的让它们听到,你是在告诫它们。先自己练习一下。
(三)领悟寓意,创新复述
1、少年对吴王所讲的这番话,吴王听懂了吗?从哪儿看出来?请齐读。(出示课件)
2、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还有哪些词语也含有突然明白的意思呢?
学生自由回答。
3、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个,同学们读一读,积累积累。它们都是表示一下子明白过来的词语。
4、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奇怪了!少年这番话并没有提到攻打楚国的事呀,为什么吴王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这两件事儿有什么联系呢?
原来吴王攻楚就像螳螂捕蝉一样: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吴王攻楚,诸侯在后。(板书:攻楚,诸侯)
5、少年说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现在看来它不但有意思,而且还特别的有……
谁能把少年所讲的这个既有意思又有(意义、哲理、道理、寓意)的故事绘声绘声地讲好它呢?我刚才说的是什么好?讲好!自己练习一下,同桌之间互相讲一讲。
6、哪位同学当一下少年,给我们这些好奇的吴王讲讲这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插图)
四、推敲字词,体味妙劝
(一)联系生活,理解词义
1、吴王所悟出来的结论和当初大臣们所劝阻吴王的理由一样吗?(课件切换)
2、大臣们是怎么认为的?读来听听。吴王悟出来的和当初大臣们所劝说的理由是一致的,可是当初大臣们劝说得到的结果是?
3、固执是什么意思?你身边有没有固执的人?给我们讲讲他是怎么固执的?能举个例子吗?
4、你们劝他了吗?有用吗?他明知自己错了还要坚持自己的意见,不管你怎么劝说他还是要坚持到底。
(二)推敲字义,品味巧劝
1、可是见过像吴王这么固执的吗?他是怎么说的?生读。
这分明就是下了一道——死命令。
2、这两句话里面的“死”意思一样吗?说说看,你会哪一个就说哪一个?(课件出示两个“死”句)
3、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对字词的理解一定要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4、从这两个死你领悟到了什么?(吴王攻打楚国的决心很坚定,吴王很固执)
5、下面我们就分角色来读读这两句,第一句男同学,第二句女同学。男生注意了,你们现在是固执的吴王啊。
6、大臣们苦苦相劝,那就是个死呀!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不但没死,反而得到了吴王的夸奖。这是什么世道嘛?谁来评评理?究竟是为什么?
(巧劝、智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
五、拓展延伸
1、从中我们能看出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课件)
2、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像少年这样善于巧(智)劝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搜集一下,下次课我们再来分享。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4、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螳螂捕蝉这一故事。
2、明确故事寓意,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感受少年的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故事寓意,感受少年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观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螳螂捕蝉》,学会了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寓意
1、螳螂捕蝉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段直接写“螳螂捕蝉”。
2、出示第9、11段文字,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故事中有那几个角色。(蝉、螳螂、黄雀、少年)
3、深刻理解寓意。
a.这些角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蝉,齐读描写蝉的句子:“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b.读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蝉?如果你是这只蝉,心里会想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
c.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蝉的身后,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蝉的同伴,你会怎样?可是蝉却浑然不觉,它——读句子。
d.蝉被什么蒙住了双眼?
同样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的还有——螳螂、黄雀。
e.出示变换顺序的句子,指名读。
4、根据提示复述故事。
蝉 悠闲 喝着露水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三、揣摩文章表达。
少年是怎么运用这个故事达到劝说目的的?
1、默读课文2-12节,用心揣摩少年和吴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词句划下来,可以写写体会。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给文中对话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回顾全文。
故事说到这里,吴王什么反应?
理解“恍然大悟”, 积累词语:如梦初醒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幡然醒悟
联系第一段,吴王明白了什么?
出示春秋形势图。
口头填空:吴王出兵攻打楚国,
正如 ;
正如 ;
正如 ;
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
五、质疑深化人物。
1、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却没被处死?他的劝和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为什么选择在花园,只有他和吴王两个人?)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六、课外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不能只顾——,不顾————。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作业:根据所提供背景,写一段话。
赵国想要出兵攻打燕国,燕国认为强大的秦国会从中得利,灭了燕、赵两国,于是派苏代去游说赵惠王,请你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则寓言来写写这个故事。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确螳螂捕蝉的寓意。
4、感受少年的智慧,学会通过委婉的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感受少年的智慧。
教学时间:两课时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螳螂捕蝉》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故事内容,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重视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板书:螳螂这是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 故事:话说有一天,这只螳螂来到一个花园里,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这只螳螂一看,馋坏了,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边补充完整题目)
请问:这只螳螂吃到蝉了吗?为什么?你怎么知道?
3. 小结
这是一条成语,你知道它来源于什么呢?(寓言故事)
上一个练习中,我们复习了几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你能说几个吗?
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
二、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想一想:文章借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朗读体会。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如果也按螳螂、蝉和黄雀这说法,那么它们在课文中分别指哪些呢?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讨论并出示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1) 吴王为什么攻打楚国?你知道当时的情况吗?把你找的资料告诉给大家
(2) 乘虚而入是什么意思?诸侯国怎么乘虚而入?
(3) 堪的意思是什么?那么不堪设想呢?你来帮它设想一下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吧。
2、指导朗读,注意突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3、这种情况,吴王设想过没有?他是怎么说的?
指导读出吴王凶残、固执的口气
4、你觉得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5、齐读课文第一节。
四、学习课文最后一节:
1、那么吴王最后有没有攻打楚国呢?你从哪儿知道的?
2、出示课文最后一节
什么叫恍然大悟?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这番话是哪些话?
五、学习第二至十一节。
1、画出少年的话,同桌一起读读,边读边想,哪句话最使吴王恍然大悟?
2、交流,出示句子。指名读,想想:吴王悟出了什么?
板书: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3、齐读这句令吴王恍然大悟的句子
4、吴王从没设想后果的固执到恍然大悟,你觉得这个少年怎么样?
5、在读读2---11节,你觉得哪些地方反映出少年的机智?
6、师:如果说大臣的谏是直谏、力谏,那么少年的谏就是智谏巧谏
齐读2-----11节,体会少年的机智
你能读读吴王的话,读出恍然大悟的口气来吗?
3、现在,你再来看看吴王又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知错就改)
五、总结课文:
1、小结:
吴王看到楚国过力较弱,想要去攻打楚国,他没想到其他诸侯国对他虎视眈眈,可算一个没远见的人;还听不进大臣的劝说,可算是个固执的人。然而,一个侍奉他的少年却让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个少年是怎么做的 呢?我们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2、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体会螳螂捕蝉的含义
(2) 抄写词语
(3) 理解不堪设想,乘虚而入,恍然大悟的意思,并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2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们要上的课文是——螳螂捕蝉,(教师板书课题)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同学们已经能根据声旁准确地读出读音了,咱们大声地念念它,好吗?读“螳螂”二字——齐读课题
过渡:螳螂捕蝉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这个故事中蕴藏着非常深刻的道理,想知道吗?
二、自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1、轻轻地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读课文,碰到生字,对照着文后的生字表认认、记记,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读完后啊,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认真地读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完后,试着用简要的话来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学生朗读情况:刚才,老师巡视了一番,发现咱们六的同学读书可认真啦!想必,你们对课文内容一定有所了解了吧?
4、指名学生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们的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决心已下,不容劝说。在大臣们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了吴王,使吴王恍然大悟,从而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指名两生说,第一生说完后要给予明确地肯定,指出更清楚的要求。一定要说出“固执”和“恍然大悟”两词)
评价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二自然段。
(一)第一自然段(出示)
1、教师手指文字,叙述:你们看,起初,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是极力劝阻,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会——不堪设想(着重号点出),你怎样理解“不堪设想”呢?(不敢去想象,说明后果非常之严重!)你能想象一下不堪设想的后果吗?(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将造成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是啊,尽管后果这么严重,可吴王却固执己见,(着重号点出“固执”)你又怎样理解“固执”呢?——坚持自己的观点,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并且他还说——引读“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2、你能把第一段读好吗?自己去练练,争取读出自己的感受!(自由练读——指名读、评——齐读)
(二)第十二自然段
如此固执的吴王后来是——呈现文字——恍然大悟(着重号点出)最后,打消(着重号点出)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三)质疑
把这两段话连起来读读,看看能不能把你心中最大的问号问出来?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臣都说服不了吴王,而一个少年却能?
为什么吴王起初是固执不已,而后来却恍然大悟,从而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如果学生问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他从这两段文字中寻找答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
少年的这番话是什么样的话?(“这番话”下加——和?)
这位少年的一番话中究竟蕴藏着怎样的道理?(“道理”下加——和?)
评价过渡: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问题的学习不叫真正的学习!”看来啊,同学们真的会学习,真的会思考!
四、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
1、那么,少年的这番话究竟是怎样的一番话呢?(出示9、10、11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文字,其他同学思考:少年的这番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3、指名学生说(螳螂捕蝉的故事)是的,它其实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
4、出示自学要求:认真地、反复地读读这个故事,边读边想象,抓住一些关键的词语(出示关键词语的着重号: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伸长脖子、瞄准)争取把这个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5、学生读、自由练说
6、出示图片: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讲述这个故事,苏老师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幅插图,对照着插图,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说。
7、指名两生说。
8、原先固执的吴王就是听了这样一个故事(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出来,将“这番话”下的——加?舍去)才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9、那么,究竟这个故事蕴藏着怎样的道理呢?(指名说)
10、出示9——11自然段,在“它们……祸患呢!”下出现下划线。齐读这句话
11、出示:此刻的吴王恍然大悟:我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12、是啊,正是因为少年的那番话,才使吴王悟出了如此重要的道理,实际上,这个道理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借鉴的。
13、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最后一段文字)
五、评析少年形象
1、同学们,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位少年,一位与我们同龄的少年,他做出了许多大臣们不能做到的事情,你佩服吗?
2、你为什么佩服他呢?出示:认真得读读课文的2——11自然段,细细地品位文中描写少年的词句,然后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这位少年的敬佩之情。友情提醒:一定要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写,要写得有理有据,如果能结合以前所学的课文和生活经验来写就更好啦!
3、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析
你的叙述方法老师很欣赏,你用了总分的句式把自己对这位少年的印象说得有条有理。
有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
你不仅用了文章中的语句,还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真不错!
……
六、课堂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少年啊!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也要向这位少年学习,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也耐人寻味,它所蕴涵的道理我们也要牢记:遇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身后的隐患。
七、作业布置
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想不想把这篇课文的故事情景表演出来?(想)那好,这个工作留给你们课后去精心准备,呆会儿,我去建议你们的语文老师利用下节语文课展示你们的准备成果,好吗?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利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4、理解语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5、从少年言行的巧妙,体会少年的机智、勇敢,以及他为国家利益着想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2、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方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感受。”教学中,我结合本课特点,准备采取以读代讲的形式,通过朗读、默读、浏览、速读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想象、课件、图片的展示等手段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分角色读,在读中自读自悟,加深理解文中的寓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和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是一则寓言。寓言就是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相信聪明的同学们通过学习一定会明白的。
二、了解课文大意
1、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2、同桌之间互相说说
3、引导学生直到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三、精读课文
师:一篇600多字的课文,同学们用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还要把书读厚。既然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那我们就仔仔细细的读一读,课文是怎样描写他的,你认为这个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理由。老师建议大家默读,边读边划一划,思考一下。(生默读课文。)
5、师说明交流方法:先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再说说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然后说说理由。(生交流。)
6、学生全部交流完后,师:大臣们劝阻不了吴王,而这位少年却劝阻成功了,少年的劝叫什么劝?(生答)少年敢于劝阻,而且是巧劝,妙劝,智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四个字的词回答。(生答)那么比较而言,大臣们的劝是一种怎样的劝?快速读读前面的内容,说一说。(生答)
7、指名学生回答应该怎样读这段对话。按照自己的体会自由读一读,然后分角色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段落)
8、指名学生回答这段对话中哪句是最关键的。蝉、螳螂、黄雀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读读课文中对应的句子。(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然后用简短的话概括一下三者的关系,让学生到黑板上把它们的关系表示出来。
9、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时的动作。然后齐读这一部分,体会用词的准确。
10、让学生看板书,把板书内容替换一下,并说说替换后的关系,然后读读相应的课文内容。
11、吴王听了少年的一番话有什么反应?(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了)吴王一下子明白什么了?
12、学生谈学习课文的收获。(学生谈完收获后,出示成语的寓意。)
四、布置作业(课件出示)
小练笔:帮吴王设计一份早朝稿
(友情提示:如果你是吴王,他第二天早朝时将如何面对那些力劝他的大臣们?怎样才能既不失一言九鼎的大王身份,又能为自己的“死命令”自圆其说?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尽量用上文言文哦。)
板书设计:
蝉 ← 螳螂 ← 黄雀
楚国← 吴国 ←诸侯国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教学背景
由于本班学生平时对古代历史故事、成语故事、古代诗文等传统文化较为感兴趣,因此教学前我便布置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做好预习作业。学生在预习时遇到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个记号,上课时勇敢、大胆地质疑。
教学课题《螳螂捕蝉》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讲述了一位少年用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即将被身后的黄雀啄食的故事,来劝诫吴王不要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本文重在要求学生不仅要注意故事的情节,而且也要善于思考其中所含的道理。因为课文内容并不复杂,对成语的理解通过预习就能解决。所以,在教学时,我并没有在这个环节上下太多的功夫。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是个怎样的人”这个环节上。对于“少年的聪明”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但只是停留在表面文字上,课文的细节描写却体会不到。这就需要教师往深层引导。少年在“谁在劝阻就会有杀头之祸”的情况下仍然劝说,“露水打湿了衣服和鞋子仍毫不在意”,为了等待吴王“连转了三个早晨”,“我在大鸟”……少年的一行一动和不露声色的语言,无不告诉人们这是这位爱国的少年精心策划的计谋,无不体现了少年的足智多谋、智勇双全。学生也感受到了这是智劝、巧劝、妙劝,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先前的理解,少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
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我果断地将学习的主动权抛给学生。亲切随和的话语,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的状态。从题目入手既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还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转变为“学生问,学生答”。我始终认为,开启学生知智慧的大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告诉他们答案更有效。
当时觉得这份设计已近乎完美。但一堂课下来,总是留有些许遗憾。开头揭示课题后,是由我给学生解答什么是寓言的,如果这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是寓言会更好,在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时,个别环节处理的不够灵活,在出示《螳螂捕蝉》原文时如果让学生读一读,再找出文中揭示这篇寓言故事的寓意的语句,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对课文的理解会更加深入。看来,一节好课的标准是无止境的,努力永远不能停止。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这是文言文,选自汉代刘向所撰的(说苑正谏).课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不要顾此失彼,要通盘谋划.
教学目的:
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教学构想
本文由学生自读,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设计自由读、试读、品读、指名读、引读、男女生分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读中理解,并当堂背熟全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课文
二、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1、默读译文,了解故事的内容.
2、两人一组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逐字逐名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在每句话前标上序号,全文共七句话.
2、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逐字逐句对照注解,译文,准备.
(2)投影出来,学生口头完成练习:
“其”常作(1)他,他们(2)那,那个,那些.
这两种解释,下面每个“其”指的是什么.
告其左右曰( )露沾其衣( )其上有蝉( )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 )面不顾其后之患也( )乃罢其兵( )
(3)学生试讲每句话的意思.
学生试讲,老师做必要的指点,讲解.重点理解和解释”阅读思考,练习中带点的词语.逐字弄懂第五句话,准确地译成白话.
四、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指名详细讲述故事
2、画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含义。(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提问:(1)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这句话的含义是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力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在背后算计他呢.(2)课文告诉我们处理问题时,应该怎样做?围绕句子含义谈感受.
板书:欲得其前利不顾其后患
3、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
(1)学生发言
(2)老师补充完整
五、背诵古文
1、自己背
2、指名试背.
六、练习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老师过渡,导入:
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新的复术形式:创造性复述,练习了两种形式(1)扩展内容;在文中啬一些情节或细节。(2)续编故事:在课文的结尾续写一些情节.这篇课文我们采用扩展内容的方法进行创造性复述.
2、思考:
(1)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层.
(2)吴王开始是怎决定的?
(3)吴一听了少孺子的话是怎么想的?又做出了怎样的决定?吴王明白了少孺子所讲的故事中的道理,考虑了攻打楚国的利弊,放弃了派攻打楚国的想法。
3、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1)分组试讲
(2)指名复述。
(3)全班评议
七、总结
1、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没把他置于死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
2、学习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扩写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不要只顾眼前顾此失彼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2、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群雄并立,出现了许多诸侯国,它们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这一天,吴王决定出兵攻打楚国却招来群臣的反对。那么大臣们的理由是什么呢?
二、引导学生研读故事的前因后果
1、(PPT出示课文1节)
(1)指名朗读,思考:
从这句话里,你们读懂了什么?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指导有感情的读。
(2)如果吴王是个理智的、开明的、民主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做?会怎么想?
(3)可事实上吴王是怎么说的?(出示相关句子)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2、结果怎样呢?(出示课文12节)指名读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他悟到了什么道理?从这个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些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将故事的“前因后果”对照起来看:你有怎样的疑问呢?
三、研讨故事的经过
1、请同学们自由学习课文第二至十一自然段,想想少年劝说究竟妙在何处,他说了那些话?可以圈圈画画,并简单地写上你的感受。
2、交流:
(1)妙在少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出示图文,指导学生观察。
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指名同学再来读,师生评析。
(2)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会蝉的心情。
“螳螂”:“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读一读
(3)现在,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有意思在哪里?
交流出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说说它们的利益分别是什么?祸患又是哪些?
(4)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就是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补上:“黄雀在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吗?
(5)下面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地图,如果你是吴王,听了这个故事,看了这幅地图,会明白什么道理?引导学生与故事结合起来体会其中的道理。PPT出示。
这两个事情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6)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PPT出示)
四、合作探究
1、同样是劝说,为什么其他人的话吴王没有听,而少年的话却让他改变了主意了呢?指名交流。(友情提示;请注意提示语,想一想少年和吴王说话时是怎样的语气?当时有什么神态、动作?)由此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篇课文?
2、“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中看到的趣事吗?
3、举例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类似的现象吗?
五、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PPT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六、布置拓展小练笔
(PPT出示练习)
1、我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2、我会演节目: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的。利用课余时间我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吧,相信你一定行!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第五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 “恍然大悟”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中的寓意。教学难点 :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你觉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弄清课文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2.指名读。3.师生评价。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1.完成习字册描红。2.熟读课文。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所说的话。(2)你自己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固执”可以看出吴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会听大臣们的建议吗?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直接劝说,让吴王感到没有威严,所以失败。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用一个故事来“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
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的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是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赵国在后)螳螂―――蝉(黄雀在后)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