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24: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桂花雨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桂花雨教学设计》。

第一篇: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组的一片略读课文。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期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中,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

课文有6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开篇明旨,写清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第二至四自然段写童年的“摇花乐”,五六自然段写母亲爱家乡的金桂,我爱家乡的“桂花雨”。【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4年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生字生词的能力,高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勤于动脑,照我的基础知识比较丰富和牢固,有自主提出质疑和自主提问的求知兴趣,各方面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人文性阅读的厚度,和思维能力不够全面,对于本课主旨的掌握能力尚显不足,想象力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朗读时不能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仍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把我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文体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努力构建创新性课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师生课堂教学和交流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在对于教材的初步分析和学情的基础上,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桂花雨》。

2.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把握课文主要脉络。

3.展开联想,想象“摇花乐”的场景,体会作者深沉真挚的思乡之情。【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品味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工具】

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教学材料】

作文练习本或者草稿纸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桂花雨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花?(PPT图片)金秋时分,桂花飘香,桂花的香味道弥漫着菁菁校园,也溢满了台湾女作家琦君的童年生活。望向窗外,满是迷人香气,那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一洒美丽的桂花雨。

设计理念:通过教师语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谈话导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课堂,启发学生的课堂思维。

二、整体感知,学会抓内容

1、出示阅读提示或者学生自己默读课文中的提示:(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勾画自己最喜欢或者印象最深的句段,多读几遍,抓住重点字词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哦)学生自己阅读文章,老师巡视指导。

2、点明重点,适当点拨

师:你读出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是桂花香、摇花乐。

师:我们先来学习桂花香这一部分。你勾画了哪些关于桂花香的句子?

学生勾画,然后交流

设计理念:通过阅读提示,教给学生方法。通过师生交流,保证学生能够掌握课文脉络,明白主旨大意,便于课堂重难点的突破。

三、以读感悟,品读桂花香

3、老师把握机会出示语句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桂花香的特点?

预设答案:太,非常的意思,表现出桂花浓郁的香气,十分迷人 师:为什么在句子开头用了可是?

这是什么手法?

预设答案:与文章第二自然段照应:桂花树样子笨笨的,花也很小,可是作者仍然喜爱桂花,她喜爱的是桂花的香气——对比烘托。

师:尽管桂花显出笨笨的样子,个字小小,可“我”喜欢的仍然是桂花!

喜欢的是桂花的什么 ?(香气)

{让学生读,小组读}读出桂花的香气,读出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品味作者陶醉于桂花雨中,心旷神怡的感受。(过渡,接引他处)谁还勾画的有关桂花香气的句子?

设计理念: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是把我本文主旨,体会作者文章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提高学生人文阅读水平的重要方法。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师:你认为这句话中那些字词能够体现桂花的香?

预设答案;香飘十里。十里有多远?{运用现实感受,便于课堂教学成果深化}

浸:泡(近义词),沉浸。为什么用“浸”而不是“泡”{美感,情感,书面}如果这时候我们走进这个村子推开十几家邻居中一家邻居的门,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原来桂花的香气真的是无处不在的。读出桂花的香气来。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师:边读边思考,你认为那些字词应该品味一下?如{全年、整个村子、浸}。整个村子浸在什么里?

母亲把桂花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个毛家老婆婆,邻里之间关系怎样?那么整个村子仅仅是沉浸在桂花香里吗?“ 我”摇桂花的乐趣,母亲送桂花的欣慰,过全村人沏桂花茶,品尝桂花糕——由此可以看出村民们的关系怎么样?整个村子还沉浸在什么里?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品出桂花的清香,感出邻里之间的和睦友爱,勾勒出整个村子幸福的生活。(由学生自由思考,发挥想象)

设计理念:品“浸”字,与作者、文本尝试进行对话,体会课文重心。

四、妙笔生花,悟写摇花

(1)细读课文,情景相融

教师范读,过渡下文

桂花成熟的时候,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同学们,如果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是湿漉漉的,香味就差多了。

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事情?(预设为摇花乐)课文第几自然段写了摇花? 第五自然段。“摇花是一件大事”说明了什么?那里体现出来了?

——我总是缠着母亲问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指导朗读:是啊!这就是摇花的乐趣,桂花雨的奇妙。可是老师觉得你还不够“乐”,能更“乐”一些吗?能再“使劲”些吗?这么摇,可摇不下桂花啊!教师范读:老师带大家一起去享受摇花的快乐,桂花雨的美丽!大家闭上眼睛。

(2)设置问题,引领下文

母亲对桂花雨的态度是怎样的?那里可以看出来?

——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师:关键词是那个?家乡的好在那里?(联系上文)预设答案:桂花雨,摇花乐,桂花糕,桂花茶,人情和睦友爱等。

师:母亲为什么要这么说?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情感?(自由发挥)

(3)扩展思维,小试牛刀

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着我,于是——(引读第八小节)我是不是偶尔想起童年的美好回忆?(不是,“又想起”说明我时常想起)哦,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其实也都是源自我的一种什么情怀——思乡—— 于是 我又想起了

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 还有

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那„„ 哦 童年„„ 哦 故乡„„

(我又想起了什么呢?童年和故乡留给了我什么呢?将省略号后面的空白补充完整,写在自己的纸上——)将学生们的结果进行交流,点拨修改后,互相朗读

设计理念:语文能力的发展不能脱离语文的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读写结合”。

师: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有什么能超越思想的情感呢?细读,读出思想情感,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你觉得作者是怎样的人呢?PPT出示作者的简介

五、阅读拓展,领悟乡情

1“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这一份情。像树木花草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烟愁》

2“故乡,我们哪一天回去?家乡味,我们哪一天能再尝呢?”(《家乡味》)3“说实在的,即使是真正天然的矿泉水,饮啜起来,在感觉上,在心灵上,比起大陆故乡的‘山泉’来,能一样的清洌甘美吗?”(《水是故乡甜》)

4“来到台湾,此心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了着落,对家乡的苦念,也就与日俱增了。”日里想,梦里思,“昨夜梦魂又飞归故里,躺在双亲的墓园中,拥吻着绿茵覆盖的芬芳泥土,望着悠悠出岫的白云,多年抑郁的情怀得以暂感舒松,可是短梦醒来,泪水又湿透枕边,美丽的家园啊!它依旧是海天一角,水阔山遥” 《乡思》

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用各种方式朗读,教师注意进行较难的生字生词的指导和对思想句子的人文点拨,加深师生间的思想交流,提高学生兴趣

设计理念:体现语文课做加法的艺术。实践将课本教厚的理念,并引领学生的课外阅读。将课堂向外延伸,开阔学生的认知层面,提高阅读能力。

六、老师寄语,进行小结: 呷几口桂花茶,这香沁人心脾; 尝一口桂花糕,这味唇齿流芳; 摇一把桂花树,这情终生难忘。

感谢琦君,感谢她给我们带来美好的童年回忆。同学们,让我们也用手中的笔,去撷取童年生活的浪花,描绘下来,去传承人生历程中的奇迹!设计理念:总结全文,发挥结课艺术,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

【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香 摇花乐

香飘十里 家乡——杭州 “大事” —— 总是缠着 我可乐了

太迷人 我喊着

第二篇:《桂花雨》教学设计

精品课程资源教学设计

7*《桂花雨》教学设计

古镇冈南小学区凤仪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生字。阅读过程中理解自己的新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桂花香、桂花带给我们的快乐以及字里行间浓浓的乡情,进而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表现出来,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二、教学难点

体会母亲和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三、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出课题,简介作家

导入: 同学们,在你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难忘或有趣的事情吗? 1、同学们,刚才我们分享了童年的故事,美好、快乐,又幸福。一个人长大以后,当他回忆自己的童年,更是回味无穷。台湾著名的女作家琦君用自己的笔端回味了童年摇桂花那段美好的时光。

电击鼠标:[简介作者:琦君,1917年生于浙江永嘉县,十二岁时随父母迁居杭州,读中学。1949年去台湾,后来定居美国。]

2、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琦君的童年,去感受她所奇妙的童年经历——板书《桂花雨》。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家庭的实际,让学生回忆自己的儿时趣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让我们用心读读课文,把生字念准,把课文读通,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交流生字和难读的句子。

三、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受文本所蕴涵的丰富内涵。

1、默读课文,质疑问难:

读课文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问题随之产生,有一些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也有一些是非常有价值的问题。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找出最让你疑惑的一个问题,用横线划出来,打上问号。

2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的问题,大家共同确定哪个问题最能统领全文,最有价值。(请3位)

3、提出问题:

[为什么‚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设计意图】:精彩的课文是生活的缩写。对它的直接造访和叩问就是一种极大的幸福。学生直奔课文的思想情感,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旨。

⑴ 先请你自己读读这句话,找到‚这里‛是什么地方?

来读一读描写杭州桂花香的句子。

[‚杭州有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杭州的桂花很香,从‚全是‛和‚才是香飘十里‛感受到)

⑵ 这里的桂花真香啊!可是母亲说——(引出学生读),那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又是怎么样的呢?请你再读一读课文。

⑶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桂花很香呢?请用——找出来,并标出序号。

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

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你从哪个字特别感受到桂花的香?浸是什么意思?

(没错,桂花盛开时,满树生香,花香飘逸,整个村子像被泡在桂花的香气里。但这香真的能比过杭州的桂花香吗?)

(没错,花开季节,杭州的桂花更多,香气更浓烈,然而母亲说——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⑷ 感受‚香‛以外的乡情: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是啊,这里也写到了一个——(‚浸‛加圈)同学们,桂花只在秋天开放,而且只有琦君家的院子里种着桂花,那为何说是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呢?

(说得真好,家家户户都可以分享桂花,喝几口桂花茶,这香沁人心脾,尝一口桂花糕,这香唇齿流芳。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是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沉浸在了乡里乡亲间浓浓的——(乡情)里。

【设计意图】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说话的能力,更好地理解作者对故乡的爱恋。

⑸ 现在,同学们领悟到母亲为什么这么说了吗?

(出示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母亲这句朴素的话,其实包含着‚月是故乡明‛的道理。母亲每年都闻着院子里的桂花香,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丰收的喜悦,馈赠的快乐……桂花,已充盈了她生活的全部的空间。还有什么桂花可以和它相比呢?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母亲爱家乡的桂花,其实是对家乡的一种思乡的情怀。所以当我把一袋桂花给她时,母亲深情地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指导朗读母亲的话)

【设计意图】抓住母亲说的话,在矛盾冲突中来体会桂花香的丰富内涵,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并通过指导朗读把浓浓的思乡情推向高潮。

4、感受家乡桂花带给我的快乐:

而对于童年时的我来说,除了闻花香,吃桂花糕,桂花给我印象更深的是什么?——对,是快乐。

你从哪一段感受到了桂花带给她的快乐?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

(是啊,我是多么急切地盼望着摇花,感受这快乐啊!请同学们自由读第八自然段,用——画出摇桂花的句子。)

出示:[‚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

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①、师: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纷纷扬扬的桂花落在了你的——,落在了你的——,你的——你的——,你的——,可以说是落得我们—— 你会有什么感觉?

教学预设:(桂花轻轻落在头发上、脸上、颈间、身上、手上……有一股痒痒的、酥酥的感觉。多舒服啊又像母亲在亲切地抚摸着我。多幸福啊!)

②、老师也想大家享受摇花的快乐,请大家轻轻闭上眼睛——‚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听着听着,你笑了,你能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瞧,天真烂漫的琦君,使劲地摇呀摇,桂花像雨一样落下来,她和小伙伴们蹦跳着,欢笑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多么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就让我们想象着这样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这段话)

【设计意图】“摇花乐”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段落。教师采用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等方法使孩子们身临其境,使孩子们读出情味,使孩子们心驰神往,使孩子们领会其精妙所在。

③、是啊,这桂花雨,让我们沉浸在桂花的香气里,更让我们沉浸在浓浓的乡情和无尽的——

(板书:快乐)中,难怪母亲这么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引读第八小节)[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小结: 桂花的香,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其实也都是源自我对故乡的——思念

板书: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

【设计意图】:一篇好文章,如同一幅好画、一坛好酒,需要细品,才能品出它的美、它的味,它的情,才能真正的拍手称妙。师生共同品读、赏析、比较,想象,实现美文美读、美悟、美育。

四、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并布置练笔练习。

许多年过去了,作者琦君早已告别了童年,离别了母亲,远离了家乡,如今,她已经89岁高龄,可是她依然喜欢用自己的笔写童年,写母亲,写故土。——感谢琦君,感谢桂花,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到了童年的美妙,故土的美丽,人生的美好。让我们也来写写自己记忆深处的童年趣事。

出示[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进行小练笔,激发情感,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难点的理解,更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7*桂花雨

桂花香点点桂花雨

摇桂花

思桂花片片思乡情

第三篇: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主次,能说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2.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桂花这一场景之中。

3.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到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所表达的感情。

【阅读提示】

中国有这样一个民俗,每当桂花开放时,很多百姓喜欢摘一朵桂花挂在胸前,香气扑鼻。但从未听说过什么桂花雨,它能下雨吗?本文作者通过回忆童年的美好时光,表达了纯真的思乡之情。

【学习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词语解释】

姿态:姿势;样儿。

台风:发生在太平洋西部海洋上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

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

【难句解析】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句话并不是说“这里”的桂花没有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而是仅仅打个比方,是说,在母亲的内心,时刻惦记着家乡的一切,家乡的东西是最好的,没有什么比得上。

【语言积累】

指指点点 香飘十里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态。

【品读感悟】

本文作者回忆童年生活后,采用记实性的手法写下了这篇佳作。从文中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浸透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对那些身处异乡的人来说,此文的确使人容易产生共鸣。

【文本链接】

桂花:桂花以金黄色的花色、浓郁的花香,为秋天倍增异彩,被人们推崇为金秋娇子。它是一种常绿灌木或小乔木,也称木樨,原产我国。除观赏外,花可提取香精或直接作食品香料,如酿制桂花酒等;花及枝叶都可制药。

【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盛开——怒放 喜欢——喜爱

反义词:香——臭 盛开——凋零 担心——放心 【教法建议】

1.可以从学生童年生活中不能忘怀的人或事引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童年生活中一件最有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激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探究。先安排学生自由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再安排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分别写了哪些内容,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课文中的重难点,教师要做一定指导。

3.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是教学的重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然后一边读一边结合课文插图想象摇花乐的情景,和作者分享童年的欢乐。

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是教学上的难点。杭州的一处小山全是桂花,香飘十里。而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可仿照这个句式,让学生说说,以便他们对母亲的话有更具体的感受,如,这里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这里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4.要注意朗读的指导。

5.课文中的许多情景都可以形成生动的画面。如,桂花盛开时香飘十里的情景,摇落桂花时那飘洒的阵阵桂花雨。这些情景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体验进行想象。如,看过桂花的学生,可以回忆桂花盛开时的景象。又如,学生可能有淋雨的经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还可以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6.可以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这篇课文的感受,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④点击课件,电视屏幕上出现“我”帮母亲摇桂花时的情景,使学生也感受其中的乐趣。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六、板书设计

第四篇: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台湾著名作家绮君写的文章《桂花雨》,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读到这个题目,你的脑子里产生了怎样的想象?想得都很美妙!看,这就是桂花飘落的画面,真的就像下雨一样,多美呀!让我们一起再美美的读读题目。

二、字词

笨笨拙拙

桂花卤

檀香

左右

糕饼

尤其

新鲜

吩咐

1、指名读,提醒吩咐的咐读轻声。

2、理解撮。大家看,撮在课文这句话里,谁来读一读: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撮一点桂花,撮是什么意思?(取、拿、抓、捏)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那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当我们不能确定字词的意思,一定要去查查字典词典,这样你的理解就有把握了。这个字在字典里有6个意思:

①聚起,多指用簸箕状的器具铲起东西:~成一堆。~土。~合。②摘取:~要。③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药。④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千分之一。⑤量词:一~米。⑥吃:请你~一顿。

看一看,撮在课文里应该选哪一个意思?读一读: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3、大家看,这就是桂花,很细小,所以要弄一点的话,就要用手指去捏,这就叫撮,来,伸出右手,我们都来撮一点桂花。

4、理解拣。下面我来说一句话:我从地上捡起一本书,应该用哪个捡?这个捡是什么意思?我再说一句:我从一堆书中拣出一本故事书。应该用哪个拣?这个拣是什么意思。

5、开火车读。

7、写字。

观察一下,这两个字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预设1:左的上面的横短,右上面的横长。对,它们的横长短不一样,所以看看这两个字的宽窄有不同吗(左:上窄下宽,右:上宽下窄)。

观察得真仔细,左,上窄下宽,就像一个三角形;右,上宽下窄,就像一个倒立的三角形,记住它们的形状了吗?

三、初读

1、指名读四、三段,问:课文里提到的一场一场的桂花雨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试着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吗?

2、香

四、精读

(一)桂花香

1、大家都觉得桂花很香,那么,课文哪些句子写了桂花的香,请你快速的浏览课文找一找。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读一读你画的写桂花香味的句子。

2、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

1)这句话出现在课文的第一段。谁来读读这一段。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桂花树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桂花不与繁花斗艳,可是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看出来了吗?这一段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对比),你怎么看出来的?

作者不直接写桂花好的地方,而是先写它这个不好,那个不好,最后说就是这一点“香”好,这就是对比的好处,可以更加衬托出桂花的好处——香,使我们对它的香味更加印象深刻。

2)人家写出了对比,你能读出对比吗?谁来试试?

3、第一段里有写桂花香的句子,其它段落还有吗?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 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4、看来,桂花的香气味儿可真不一般哪!下面,我们就比一比,谁能读出这迷人的香气?选出你自己喜欢的一句自己先练一练,待会儿我们就比一比。

(二)摇花乐

1、感受了桂花迷人的香味,让我们再一起和童年的小绮君去摇桂花,去共同感受属于童年的这一份快乐。

2、默读课文的第三段,找找哪些句子写出了我摇桂花的快乐?用波浪线画出来,多读几遍,想想作者是怎样来写我的快乐的?

3、“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1)这是写我摇桂花的什么?用了哪些动词:铺、抱、摇

2)想不想像绮君这样来摇桂花?谁来学一学,准备好了,我来读给你配音。还有谁想摇?谁来配音?来,起立,我们一起摇,看谁摇下来的桂花多。

4、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1)这句话写了小绮君的什么?读一读她说的话,说说她的快乐在哪里?说桂花落下来像下雨,这是作者在摇桂花时的什么?(想象),是啊,作者不停的摇桂花,摇啊摇啊,桂花纷纷落下来了,(老师走下去,走到学生身边)落到你的头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脸上,落进你的脖颈里、鼻尖上„„师:(深情地)此时此刻杜老师觉得我 就是小琦君,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到我的头上,像给我带了一顶金色的王冠。好美呀!那么你呢,你就是小琦君,此时此刻,你又有怎样美妙的感受?来,和我们分享一下。

你们想象得都很美,令人陶醉,怪不得小琦君要喊出来,一起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2)一个“喊”字喊出了心里的快乐,(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喊呢?会是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表情,做什么样的动作?)让我们再喊一喊

3)这段话中,作者除了用文字表达自己快乐,还用了什么方式来传达自己的快乐?(叹号)

是呀,作者连用了三个叹号,可想而知,作者摇桂花时的心情是多么快乐!所以,标点符号同样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感情。让我们把这三个叹号表达的快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同学们,通过朗读大家都深深感受到了摇桂花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怎么样,还想摇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5、同学们,沐浴着这场桂花雨,感受着这份快乐的还有谁?是呀,感受着这份快乐的还有作者的父母,父母的快乐在哪里,快到第三自然段找一找,谁来读读第三段写父母的句子。

6、小结:同学们,摇桂花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全家带来了快乐,这就是一种天伦之乐呀!那么,享受这欢乐的还有谁呢?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四段,看看桂花还给谁带来了快乐?(整个村庄),是呀,摇桂花,晒桂花,收桂花,喝桂花茶,做桂花卤和桂花糕饼,一年都是桂花香,一年都是桂乐乐,家乡的人就在桂花的香气中幸福生活着,同学们,这种幸福在作者的心里就是一种珍贵的乡情呀!

(三)乡愁

1、可是后来,作者一家离开了家乡,迁居到了外地。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出示:可是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吗?(不是)那么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就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呢?(下面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好了,哪个同学来说说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在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2、同学们,你们都明白母亲的心意了,母亲不是比香气的浓和淡,而比得是感情的浓和淡。

3、让母亲念念不忘的可是一种思乡之情呀!这种思乡之情就是一种乡愁。所以在绮君母亲的心里,桂花还是故乡的香。如果有一天,你真正远离了自己的家乡在外地工作生活,你要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你会怎么说:————还是故乡的—————————————。想想,什么事物最能代表家乡,最能表达你对家乡的感情。

3、如果把大家说得合在一起,就是一首深情的小诗,给它取个名字就是乡愁。同学们,乡愁是最牵动人心的,绮君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都六十多岁了,为什么经过了那么多年她还会时时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为什么她对故乡有这么深的感情呢?听了老师介绍她的生平以后,你就会明白了。

琦君: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11岁来到杭州,32岁移居台湾,60岁移居美国,84岁回故乡探亲,86岁定居台湾。

她的一生都在漂泊,都在背井离乡。所以,她只有用笔不停的写自己的童年,写自己的亲人,写自己的故乡,以此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她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

每回,写到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

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

如果让我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所以,琦君记忆中的桂花雨仅仅是那纷纷飘落的桂花吗?那是什么?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那是一种乡愁,一种浓得化也化不开的乡愁。

下面,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5、布置作业:推荐几本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烟愁》《细纱灯》《水是故乡甜》《琦君说童年》。

第五篇:《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构思大气、意蕴丰富、语言质朴的回忆性借物抒情散文。台湾作家琦君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桂花香气弥漫,故乡如影随形,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文章四溢浓浓思乡之情。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丰富而真挚,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中。文章的语言质朴淡雅,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教学设想:

为了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读好这篇散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对教学作了如下设想:

1、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新教材单元教学的要求,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拟定教学目标。

2、依据新课标倡导“简简单单教语文”的教育思想,课堂上围绕“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让学生以读悟情,以读为凭借,让学生充分地触摸语言,品悟语言,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引领着学生在课堂中学会生活,让学生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度过语文课

3、依据著名语文课堂教学名师李民卫东倡导的“感悟式课堂”策略,进行充满美感的感悟式语文课堂教学尝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一节真实、朴实、扎实的语文课。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能力:学会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路及主题。

2、过程与方法:“感悟式”教学流程,想方设法给学生学习、思考的凭借,让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获得言语智慧的生长。

3、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人文精神的教导,体会文章丰富的意蕴: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对童年快乐生活的眷恋和热爱;对家乡人和年丰、四邻友好生活的热爱;对桂花质朴无华,默默奉献的赞美等,同时,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让孩子们碰到好文章,学会感动;有收获的时候,学会分享等。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再现“摇桂花”的情景,感受“摇花乐”,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

教学难点:

理解母亲所说的那句话的真切含义。

一、导入。金秋十月,桂子飘香,桂花,走进了无数大诗人的诗篇,也走进了台湾女作 家琦君的童年生活,今天,我们继续来欣赏这场特殊的雨。板书课题 读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时侯,我最喜欢桂花。出示,“小时候,我最喜欢桂花。” 朗读。学生回答

跟老师一起来把这一部分读一读。

二、感受摇花乐。过渡:我最喜欢桂花,因为桂花树的姿态,因为桂花的香气,更因为童年时我最爱做的事——摇桂花。

桂花给我带来的快乐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和她一起摇桂花吧。轻声读第3自然段,画出能看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

A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大事” “缠”

感叹号)

你的生活中的哪些事情可以称做是大事? 我是怎样缠母亲的,想象。朗读,生生对话 从句子最后的感叹号你能发现什么吗?(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孩子眼中的大事必定是最看重最喜欢的事情,作者把摇桂花陈做是大事能看出他的喜欢。是啊,他对摇桂花是多么向往啊。多么急切的心情啊。真够缠人的。

表面看是在问妈妈,其实这句话流露出作者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迫不及待 这样急切地盼望着摇桂花的日子早些到来,看来摇桂花一定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了。)指导学生读出这样的心情。

(再急切一些,再缠得厉害一些。)

B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乐”

“帮着” “使劲”。)读出这一份快乐。

(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能不激动吗? 是啊,盼望了这么久,就等这一天了。

孩子的快乐相信你们是最能体会的,谁来读出这份发自内心的快乐。)

C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纷纷” “满头满身” “喊” 三个感叹号)(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纷纷和满头满身能看出桂花很多。

喊可以读出作者的激动和兴奋。

不然的话就用说了。

连用三个感叹号可以看出作者有多么快乐,语言已经不能完全表达了。)过渡:同学们有过在小雨中漫步的经历吗吗?那可是一件非常浪漫而有诗意的事情啊。你能把你在小雨中的情景或者感受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吗? 指名描述

真够美的。此时我站在那桂树下,纷纷落下的,是那散发着醉人的香气的金黄的桂花,你能想象得出当时的情景吗?(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你可以用上这样的句式:桂花落在。我能看到什么,闻到什么,感觉到什么呢?)

是啊这样的情景多么让陶醉啊!此时,在这桂花雨中我会有怎样的表情怎样的动作呢?(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这是动作,表情,心情,语气)

把这些表现加到喊的前面,这叫提示语,根据提示语不同,朗读也应该有相应的变化。加上提示语读

边读边演一演。)

过渡: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这醉人的桂花雨中笑着,跳着,喊着,完全陶醉了。我相信学到这里同学们已经明白了,我最喜欢桂花是因为桂花能给我带来——快乐。板书:快乐

父母对桂花的喜欢。

其实喜欢着桂花,并且从中感受到欢乐的不仅仅是作者一人,快速默读课文三四小节,想一想还有谁?

默读后交流并板书: 父母

村庄

我们先来学习描写父亲和母亲的段落。出示母亲洗净双手……

女同学读写母亲的部分,男同学读写父亲的部分。读完后交流从中读出了什么。母亲

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从这些句子中你能读出什么呢?(“洗净双手” “撮” “水晶盘”)(及时评价引导学生的发言:

母亲在拿桂花前还特意洗净了双手,不肯弄脏了桂花。只用手指尖撮了这么一点,对这桂花真够珍惜的。

这可不是一般的盘子啊,用这么好的盘子来放桂花,真够喜欢的。)父亲

人在高兴时都会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父亲高兴了就吟诗作对,出示父亲的诗: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

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能读懂父亲的这首诗吗?提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者句子。(竞:赶紧,忙着

解:明白,体会)

你最喜欢哪句话,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入梦甜。

那想象一下,作者在做着这个甜美的梦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这首诗,那就应该背掉它。学生一起背诵。

过渡:从父亲的诗中可以看出,我们一家人,摇落了桂花都有了各自的收获,我收获了童年的欢乐,母亲收获了对一家人爱的表达,而父亲则收获了浪漫的诗意。难怪我们一家都会这样喜欢着桂花。

同样喜欢着桂花的还有整个的村庄。自读课文第四段,看看从中你能读出什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3、桂花真是香,我不禁又想起了作者在树下的赞叹。出示:好香的雨呀,它香了

让我们也沉浸在这桂花香中齐读课文的3、4小节。

三、品读感悟思乡情。

过渡:当童年渐渐远去,故乡也已模糊,故乡的桂花成了一份遥远的记忆。(教师引读56小节)出示母亲的话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你知道母亲为什么这样说吗? 你还能读出什么?

(因为那桂花有着全家人的劳动,全家参与摇桂花,其乐融融,是一份美好的回忆。桂花陪伴了母亲好多年,有感情了。母亲想家了。)是啊,我们可以想象,假如有人对身处外地的母亲说,这里的水可真甜,母亲会怎样回答呢。假如有人说,这里的人可真好,母亲又会怎样回答呢。

月是故乡的明,人是故乡的亲,母亲的话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的思念。板书:思念

指导朗读,读出思念的感觉。

过渡:母亲思念着故乡,作者同样如此。12岁 时琦君离开浙江老家去外地求学,1949年移居台湾,27年后,又去了美国。这漂泊的生活让她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所以作者说(教师引读)每到这时 再读,读出思念。

联系作者的生活的经历,想一想,每到这时,我想起的仅仅是摇花乐和桂花雨吗? 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

(母亲

父亲

旧宅院

故乡

祖国)播放音乐 过渡:俗话说叶落归根啊,2005年已经是85岁高龄的琦君老人坚持来到了浙江永嘉的故乡老宅看一看,她要了却生命中最后的心愿。同学们现在听到的是著名的《思乡曲》,让我们在这小提琴声中读好课文的56两节,读出母亲和我对故乡的那份眷恋。指名读。

同学们,桂花雨是美的,是香的,小时侯,它带给我的是无穷的快乐,几十年后记起仿佛就在昨日。而如今岁月的流逝,它带给我的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一种缠绵的乡愁……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过了另一篇同样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同样是思乡之情的表达,和我们的课文相比较,你能发现哪些不同之处呢?(《乡愁》是在直接抒发自己的一种思乡的愁苦,而桂花雨却是借回忆自己童年时喜欢桂花并且享受着桂花带来的欢乐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这就是所谓的笑着流泪,更能打动人。)

四、推荐阅读 鲁迅的朝花夕拾和琦君的散文集桂花雨。桂花雨

快乐 喜欢 思念

我(父母 村庄)

下载桂花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桂花雨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桂花雨教学设计

    一“香”一“乐”总关情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句容市实验小学 高晓凤 212400 一、 教材简解: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弥漫着作者淡淡的思乡情绪和对......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

    桂花雨教学设计

    课题:桂花雨 本课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箩、杭”两个生字,读读记记“迷人、尤其、香飘十里”等词语。 2、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自读自悟,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桂花给作者带来哪些美好的回忆。3.借......

    《桂花雨》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会认“箩“杭”两个生字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桂花雨 教学设计

    《桂花雨》教学设计 1.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

    《桂花雨》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桂花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2个生字,会写“兰、箩”等10个字,会写“桂花、木兰花”等5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本内容,说说“桂花”给“我”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