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学设计(范文)
五年级下册《西双版纳密林奇观》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在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按照“总-分-总”的思路给课文分段,学会抓住景物特点具体描写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与总结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西双版纳的奇异景观。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按“总-分-总”的思路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
语文课上,老师曾带着同学们游览了四川的九寨沟、广西的桂林山水,今天老师还想带着同学们去旅游,去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影片,影片中景色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你知道这是哪里吗?请同学们说说看。(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色)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走进西双版纳,去看看那里的密林奇观。
二、探究新知(30分)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习并搜集有关西双版纳的资料,现在请你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2、初读课文
同学们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请同学们带着你想知道的问题自由的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然后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3、教学第二部分(直入重点段)(1)在众多的奇观中,你们最喜欢看哪一处奇观呢?请同学们快找一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写了独木成林这处奇观。
(2)快读一读这个自然段,找一找这一段有几句话,哪句是中心句?
(3)(出示独木成林的图片)这就是独木成林,这样奇异的景观怎样形成的呢?(4)出示独木成林的景观。请同学们快到书中去寻找答案。(5)看看专家是怎样解释的。(看录像)
(6)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观你当时的心情如何?请你用这样的感情来读一读这一段。(7)指导朗读,师生评价。
(8)小结:在你的朗读声中我和同学们共同感受到了西双版纳密林中的奇异景观,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学习这个自然段中我们都用了哪些学习方法?请同学们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树上植物园这处奇观,学完后小组汇报你们的学习成果。(出示图片:树上植物园)
(9)密林中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观呢?
(出示图片)同学们请看,这就是神奇的树和天然水壶,请同学们快找一找这两处奇观在哪个自然段。
(10)用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这两处奇观,学完后汇报你的学习成果。
4、总结写作方法
通过学习你们发现2——5自然段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吗?(总—分—总)
5、教学第一部分
西双版纳的密林不止是美丽的,更是神奇令人向往的,你们知道它在哪儿,还有哪些资源吗?请同学们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了这个自然段后获得了哪些信息?
5、课后延伸
(1)听了同学们的汇报使我们感受到了西双版纳的密林是神奇的、美丽的,你们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吗?(2)坐上旅游车随着我们的导游一起走进西双版纳的密林,共同领略那里奇异的景观吧。谁愿意当导游带着同学们走进西双版纳呀?带着同学们走进西双版纳,去欣赏那里的密林奇观好吗?
(3)导游领入。(边导游,边播放密林奇观)(4)看到这么神奇的景观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呢?
三、总结(5分)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同走进了西双版纳,看到了那里神奇的景观,而且我们还学到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下课后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描写一处你喜欢的景物。板书设计: 西双版纳密林奇观 独木成林
西双版纳 树上植物园 美丽神奇 密林奇观 神奇的树木令人向往 天然水壶
第二篇:《密林怪客》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
2、理解新词语的意思。
3、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梗概
三、教学过程
1、揭题
题目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课文的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很能多信息,我们也可以从课题推想出课文的内容(板书课题:密林怪客)
①理解课题(从题目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密林:茂密的树林怪客:奇怪的客人
②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A、怪客是谁B、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B、怪客做了哪些怪事
C、主人又是怎样接待的?
这几个问题老师也很想弄清楚,你们能帮老师弄清楚吗?怎么做才能弄清楚呢?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A、带着刚才的问题读课文,找相应段落。
B、读准生字,记住字形,了解意思(求助:字典、同学、老师)
②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驻扎潜伏侦察津津有味猛虎落在后面
(zhu zha zhuzha)
A、投影出示:由一名学生上台完成选择题。
B、教师强调多音字,并齐读掌握。
3、讨论分段:刚才的四个问题你能解答多少呢,我们就结合课后习题4共同解答。
①齐读要求。
②讨论并明确。
③以小级为单位,相互朗读你最喜欢的段落。
4、深入学习第2段(发现怪客):从刚才读书的情况看,许多同学都很能喜欢发现怪客这一部分,那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一部分。
①根据标题,提出疑问。
谁发现?
怎么发现?(耐心潜伏)
做哪些怪事?
②同桌交流并明确:
怎么发现
出示句子: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潜伏条件差、潜伏时间长、紧张与欣喜的心情。
做了什么怪事
出示句子:
抓动词体会猴子很多,动作灵敏,活泼可爱。
③朗读体会。
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 :复述
第三篇:《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镜泊湖奇观》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的词句。
3.理解体会课文语言,想象镜泊湖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国山河的壮丽。
4.能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并尝试运用。
1.理解体会课文语言,想象镜泊湖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国山河的壮丽。
2.能体会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并尝试运用。
1.导语
师:我国地域广阔,有无数的名胜古迹,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有一处令人向往的湖泊
镜泊湖。
2.读题。
师:为什么要把这个美丽的湖泊命名为镜泊湖呢?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原因。
3.学生自由读课文,围绕问题组织交流。
传说镜泊湖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镜泊湖湖面水平如镜。
1.导语。
镜泊湖一个名字就那样神奇,镜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课文上说镜泊湖的景色是奇观!
镜泊湖奇观到底奇在哪呢?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并在课文中做好记号。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组织交流。
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奇在吊水楼瀑布。
奇在地下森林。
1.分组研读、讨论。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爱好,自愿组成学习小组研究镜泊湖的神奇之处。教师巡回指导,随机参与学生的讨论。
2.课堂交流、汇报。
按小组汇报研读、讨论结果。教师随机指导:
奇在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学生会认为:峰峦绮丽多变如屏似壁、退避三舍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课文相关描写的部分。
引导学生理解如屏似壁、退避三舍的意思,想象奇观。
奇在吊水楼瀑布学生会认为吊水楼瀑布溅起千万朵银花、势如千军万马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想象瀑布的样子和气势。
奇在地下森林学生会认为火山口似乎要吞没一切和林木却欣欣向荣很神奇。并让学生朗读。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想象。
3.诵读积累、比较。
让学生自由读表现镜泊湖奇观的句子。
比较这三处奇观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后,还觉得有什么地方还不明白?可以再细读课文,找出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
1.可补充阅读《大漠奇观》扩大学生的阅读,强化对课文写作特点的领悟。
2.练笔。
描写一处景物,要写出景物的动态和静态。
镜泊湖
奇观
传说是宝镜从天上掉下来变成的 镜泊湖边和湖中的峰峦
湖面水平如镜
吊水楼瀑布
地下森林
第四篇:沙漠奇观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沙漠奇观》是“快乐读书屋”中的一篇以科学说明为主的游记见闻作品。文章所记叙的环境是我们难以见到的大沙漠,所涉及的科学道理也是学生尚未接触的物理知识。这篇课文叙述形象,场面宏大,景观奇特,是一篇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科学说明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引导,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得。本课的设计力求为发展学生独立阅读能力,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提供较宽广的空间。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合作学习、多向互动,通过大胆观察、猜想、概括、评价、交流等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了解沙漠中的自然奇观,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通过自读自悟,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3.认识10个生字,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比鲜段闹械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绷私馍衬奇观形成的原因。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抓住文眼,激发兴趣
1.请同学说说课前搜集的有关沙漠的知识。
2.出示沙漠奇观的课件让学生观看。
过渡:茫茫大沙漠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奇观,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去体验沙漠奇观。(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了解学生自主读书的情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解决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4.熟读展示。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情况。
三、抓住重点,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画出沙漠中的自然奇观及形成原因,再读一读,体会沙漠的奇妙。
2.小组合作交流,填写表格。
奇观名称〖现象〖形成原因3.在全班交流填写表格的答案。对于学生填写得不够准确、简练的地方,通过再读课文,进行改正。
4苯岷媳砀瘢利用课件学习第4-7自然段,了解海市蜃楼、沙柱、沙鸣现象与产生的原因。有了直观感受后,再有感情地读介绍描写奇观的段落。
四、检查识字
1笨纯魏笠认的字,自己练习读一读,如果有不认识的,再看看在文中的注音,把它记住。
2蓖桌之间互相考一考,把字音记准、记牢。
3苯淌Τ鍪境鲎挚ㄆ,用抢答的形式,巩固识字。
五、拓展延伸
1.你还了解哪些有关沙漠的知识?课后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多方面、多角度地了解沙漠。
2.指导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课本中的《迷人的蝴蝶谷》。
第五篇:课文《密林怪客》教学设计(最终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扎、落”;理解12个新词语的意思;能写出“埋伏”、“顺从”的近义词;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思念”、津津有味“各写一个句子。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
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复述课文。
难点: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小猴子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读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围绕提出的问题读课文。最后想想,用这个题目好在哪里。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投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14个,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2、初步会用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方法阅读课文。
3、能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解课文第一段,理解“深山密林”、“不翼而飞”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和新词。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初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点: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推想课文内容。
1、出示课题:17密林怪客
什么是“密林”?什么是“怪客”?
2、读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从学生的回答中,归纳出以下几个问题:
①“密林怪客”是指谁?
②怪客是怎样被发现的?
③怪客干了什么怪事?这件事情的结果怎样?
2、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思想以上问题。
二、学生自学课文。
自学要求:
1、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想想新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3、在不懂的地方写上问号。
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重点指导:潜、侦、缩、蹲、梭记字形,重点指导:缩、津、窜、逮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指导读好长句。
3、比一比,组词。
炊()踪()帽()驻()
吹()窜()冒()住()
4、完成作业 本第1题。
三、给课文分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
件什么事?按“出现怪客――发现怪客――喂养怪客――怪客致谢”的过程给课文分段。
2、讨论,较对。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6自然段
第三段:第7-8自然段
第四段:第9自然段
四、作业。
1、抄写生字和新词。
2、完成作业 本第2 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左顾右盼”、“一跃而起”、“津津有味”等词语的意思。
2、感受边防战士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
深入阅读全文。完成有关作业。
教学难点 :
感受边防战士爱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考:怪事发生在哪里?怪事怪在哪里?
2、讨论交流。
怪事发生在密林深处的边防军驻地。
板书:接连几天都奇怪不翼而飞
3、读句子,说说“不翼而飞”是什么意思?
4、指导朗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段。
默读课文第2段,按照“潜伏侦察、发现怪客、围捕怪客”找到相应的自然段。
1、学习“潜伏侦察”部分。(第2、3自然段)
①轻声读这一部分内容,边读边划出表现们潜伏侦察工作非常艰苦的词语或句子。
②讨论。板书:戴防蚊帽、耐心、潜伏
③从这些词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吗?(战士侦查怪客工作非常艰苦。)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2、学习“发现怪客”部分内容。
①读第5自然段,圈出描写猴子动作的词语。
②讨论,板书:睁、左顾右盼、跳、一拥而上、掀开、抓着、抢着
③读读句子,说说“一拥而上、左顾右盼”的意思。
④用自己的话说说竹架上的饭不见的原因。
3、学习“围捕怪客”部分内容。
①指名读第6自然段。划出描写战士们动作的词语。
②说说“一跃而起”表现了战士们的什么特点?
③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讨论,划出表现战士们精心喂养小猴子的词语和句子。
3、指名回答,读读这些词语和句子,体会战士们对小猴子爱护之情。
4、除了喂养、护理小猴子,战士们对小猴子的爱护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把小猴子送回了竹林。)
5、读读本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段,思考:当被送回竹林的猴子们又来了,战士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2、出示句子:看到这情景,战士们乐得脸上像盛开的山茶花。
“这情景”是指什么?
你觉得这句话写得好吗?好在哪里?(用了比喻,把战士们脸比作了山茶花,使句子更生动,表现了战士的高兴、激动的心情。)
五、复述课文。
1、理清复述要点:
出现怪事地点怪事
发现怪客侦察怪客出现
喂养怪客喂养护理
引来怪客感谢
2、学生自由准备,要求: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议。
4、同桌互相说。
六、完成作业 本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