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兵马俑第2自然段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片断教学设计 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品读第二小节,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画出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并在印象深刻的句子旁边写写你的体会。
2、师巡视指导
3、师生交流
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见过现实中的足球场吗?告诉你们,真实的足球场有我们学校200米跑道的操场近三倍那么大呢。两个半足球场,就等于是我们操场的几倍大?差不多有7.5倍那么大!我们平时绕操场跑步时就已经觉得操场很大了,而秦兵马俑的俑坑居然是它的7.5倍,那该是多大啊!齐读这句话,让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这种场面的大。
你们读的时候注意到没有?作者为了表现俑坑的大,是把它和足球场进行比较的,这种把一件事物和另一件事物对比着写的方法,叫做——(作比较)
过渡句:刚才有同学从作比较这一句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那有没有同学能从其他方面也感受到这种宏大的规模呢?
B、“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多个。”
从这句话中,是什么让你尤其感到兵马俑确实规模宏大?你是注意到了这些数字是吧?作者用了详尽的数字来说明兵马俑的规模宏大,非常使人信服,那么,这种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就叫列数字!
C、“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读了这句话,你感觉秦兵马俑带给你什么感觉?(如若生回答不出可引导他用书中的词语叙说:气势恢弘)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特别能反映出这种恢弘的气势?能再读一读吗?读出这种恢弘的气势!
4、感悟本段的写法
a、了解第一句是个中心句
B、在参观时,你是有感受的,能想像的,记得把这些感受和想像描绘出来。
C、作者为什么会有“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帅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的想法的呢?(观察仔细,边看边想。)(能工巧匠把他们建造得惟妙惟肖,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让作者产生了这样的联想。)
第二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2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今天我们班就组成秦兵马俑考古学习小组,将一起出发,到这个神奇的地下王国去看一看。
1.轻声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
2.这两个方面是用哪句话连起来的?
二、学习过渡节
1.齐读。
2.这一小节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三、精讲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指名读第二节,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高大?
2.师生讨论
3.交流:具体数据三个俑坑
4.指导学生看课件,同桌讨论
5.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
读最后一句话,体会其恢弘气势和高超工艺。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精讲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自主探究)
1.轻声自由读课文4——9节,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
2.同桌相互合作,浏览学习专题网站中的文字及图片,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进行深入研究,说说它的特点。
3.讨论交流
(1)指名学生说出各种兵马俑的特点,并谈谈体会。
(2)指名学生谈谈自己最感兴趣的兵马俑。(看相关的图片及文字)
(有感情地读相关文章)
4.小结:同学们书读得很认真,图观察得很细致。确实,秦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引读:第10小节
5.指导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4——10自然段。
五、总结全文。
1.小结: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2.对呀,秦兵马俑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激起了我们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也激发起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一起怀着热爱、自豪的感情读最后一节。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查阅有关西安兵马俑的网站,进一步了秦兵马俑。
小结:站在兵马俑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来自千年传递的信息。秦兵马俑考古回来,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自由说)
第三篇:第(8----9)课时《中庸》第十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第(7---8)课时
《中庸》第十三自然段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四会市东城街道陶冲小学
教材分析:《君子之道费而隐》出自《中庸》,全文主要讲述的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行阐发,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理,发人深省。教学内容:《中庸》第十三自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识记文中的名句。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2)理解中庸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原则与精神实质。要求学生了解《中庸》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2.过程与方法:
(1)默读与诵读相结合,细读与速读相结合。
(2)以教师的导读为抓手,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史书的兴趣。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中庸》第十三自然段: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①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②。’执柯以伐柯,睨③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④。忠恕|违道不远⑤。施诸己|而不愿⑥,亦|勿施于人。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道不可须臾离的基本条件是“道不远人”。因为人人按照自己本性行事,人人皆能知能行。就好比一条大道,所有的人都可以行走。相反,如果不从自己脚下走起,而是把道弄得离奇高远,道就无法实践了。所以君子只是从人身具有的本性出发,教化人能改正错误就可以了。从大处着眼,从小事着手,是我们处世的基本姿态。
2.①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②。’执柯以伐柯,睨③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④。忠恕违道不远⑤。施诸己而不愿⑥,亦勿施于人。
3.播放本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朗读节奏。
二、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练读句子。2.指名逐句读句子。3.师范读正音。(板书:读准)重点指导:柯(kē)倪(nì)4.划分朗读节奏。(板书:读顺)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①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②。’执柯以伐柯,睨③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④。忠恕|违道不远⑤。施诸己|而不愿⑥,亦|勿施于人。
5.学生同桌练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有节奏。教师巡视适时指导。6.检查朗读情况。
读准第一、二句: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介绍孔子。
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接读。
三、读懂句子。
1.阅读【注释】
①《诗》:此诗引自《诗经·豳风·伐柯》,是赞美周公的诗。
②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伐柯:砍伐木料,制作斧柄。柯,斧柄。《周礼》云:“柯长三尺,博三寸。”则,样式,标准,规定,法则。指斧柄的形式样板。③睨(nì):斜视。
④以人治人:以人固有之道来治理人。改而止:改正错误就行。⑤忠恕违道不远:能够以忠恕处世,那么距离中庸之道就不远了。忠,尽己之心。恕,推己及人。违,离开,违背。
⑥施诸己而不愿:别人施加给自己而不愿承受的行为。⑦君子之道四:指孝、忠、悌、信四个方面的行为。⑧庸德:平常的道德。庸言:平常的言语。
⑨有余不敢尽:有能力做到的方面也不敢随便夸耀。⑩慥慥(zào):忠厚诚实的样子。
2.逐句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句意:孔子说:“道是不能离开人的。如果有人实行道却离开人,那就不可能实行道了。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句意:《诗经·豳风·伐柯》说:‘砍削斧柄,砍削斧柄,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握着斧柄砍削树木来做斧柄,应该说不会有什么差异,但如果你斜眼去看,还会以为差异很大。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句意:所以君子根据为人的道理来治理人,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行。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句意: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四、学以致用
听故事,说体会:听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以德感人
三国时北海人王烈,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没有做官,但在老百姓当中,却具有很高的威望。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盗牛的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今后绝不再干这种事。现在,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了。”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立即托人赠给盗牛人一匹布。
有人问王烈:“一个做贼的人,很怕你知道,你反而送布给他,这是什么道理?”
王烈说:“做了贼而不愿意让我知道,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就是为了激励他改过从善。”
一年以后,有一天,一位老人挑着重担,正在艰难地赶路,忽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帮助老人挑着担子走了数十里,到了老人家门口,把担子放下,不告诉姓名就走了。后来,还是这位老人,在赶路时丢失了一把宝剑,被一位过路人发现了。
为了避免让人任意取走,过路人便留下来看守,等待失主。待老人去寻剑时,发现那位守剑的人,正好又是上次替他挑担子的人。
这次老人得知了他的姓名,便去告诉王烈。王烈听后,很受感动。他说:“惭愧啊!世上有这样好的人,我却没和他见过面。”随即设法打听,原来竟是从前的那位盗牛人。王烈不禁大吃一惊,十分激动地说:“一个人受了感化以后,改过从善的程度真是不可限量啊!”
五、背诵中庸十三章上半部分。
1.指名背诵。2.小组背诵。
六、感情升华。
1.配乐朗诵。
2.学生说学习体会。3.教师小结。
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是传统文化使古老中国荣获“礼仪之邦”的美誉。让我们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做个文明有礼仪的中国人。
七、教学板书:
八、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中庸》第十三自然段:“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调节人际关系靠什么?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
2.出示本节教学内容:“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
3.播放本文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及朗读节奏。
二、读通句子。
1.学生自由练读句子。2.指名逐句读句子。3.师范读正音。(板书:读准)
4.学生同桌练读,比一比谁读得准确、有节奏。教师巡视适时指导。5.检查朗读情况。
个人读。小组读。齐读。接读。
三、读懂句子。
原文:“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造造尔?”
译文:“君子的道有四项,我孔丘连其中的一项也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儿子应该对父亲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臣民应该对君王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弟弟应该对哥哥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作为一个朋友应该先做到的,我没有能够做到。平常的德行努力实践,平常的言谈尽量谨慎。德行的实践有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努力;言谈却不敢放肆而无所顾忌。说话符合自己的行为,行为符合自己说过的话,这样的君子怎么会不忠厚诚实呢?„”
四、学以致用
听故事,说体会。听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以德感人
三国时北海人王烈,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并没有做官,但在老百姓当中,却具有很高的威望。有一个人偷了别人的一头牛,被失主捉住了。盗牛的说:“我一时鬼迷心窍,偷了你的牛,今后绝不再干这种事。现在,随便你怎样处罚都行,只求你不要让王烈知道了。”
有人把这件事告诉了王烈,王烈立即托人赠给盗牛人一匹布。
有人问王烈:“一个做贼的人,很怕你知道,你反而送布给他,这是什么道理?”
王烈说:“做了贼而不愿意让我知道,这说明他有羞耻之心。我送布给他,就是为了激励他改过从善。”
一年以后,有一天,一位老人挑着重担,正在艰难地赶路,忽然遇见一个人,这个人帮助老人挑着担子走了数十里,到了老人家门口,把担子放下,不告诉姓名就走了。后来,还是这位老人,在赶路时丢失了一把宝剑,被一位过路人发现了。
为了避免让人任意取走,过路人便留下来看守,等待失主。待老人去寻剑时,发现那位守剑的人,正好又是上次替他挑担子的人。
这次老人得知了他的姓名,便去告诉王烈。王烈听后,很受感动。他说:“惭愧啊!世上有这样好的人,我却没和他见过面。”随即设法打听,原来竟是从前的那位盗牛人。王烈不禁大吃一惊,十分激动地说:“一个人受了感化以后,改过从善的程度真是不可限量啊!”
五、背诵中庸十三章下半部分。
1.指名背诵。2.小组背诵。
六、感情升华。
1.配乐朗诵。
2.学生说学习体会。3.教师小结。
中庸作为孔子思想的精华,却因人们的曲解和误解被“粗暴”扭曲,使它失去了应有的光彩。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中庸之道》来正确地理解中庸,认知中庸,还原她本真的面目,进而感知她动人的魅力。
七、教学板书:
八、教学反思:
第四篇:第课时《中庸》第一自然段教学设计
第(1)课时
《中庸》第一自然段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东城中心小学
教材分析:
《中庸》是国学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儒家阐述“中庸之道”,并提出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教学内容:《中庸》第一自然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准字音,熟读、背诵第一章的内容
(2)积累文言知识,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理解“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和”这几个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的意思,理解课文第一章的思想内容并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能熟读《中庸 》中的第一章内容,并做到当堂成诵。
3.情感目标: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培养学生能学而致用的精神,激发热爱文学经典的热情。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对知识能学以致用。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齐背《大学》,引入学习《中庸》。
二、简单介绍中庸的作者及主题思想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期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三、简单介绍《中庸》第一章,了解这一章的主题思想。第一章是全篇的主题,正面提出了“中和”(即中庸)这一范畴。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强调在《大学》里面也阐述过的“慎其独”问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本章是从情感的角度切入,对“中”、“和”作正面的基本的解释。“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
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个人还没有表现出喜怒哀乐的情感时,心中是平静淡然的,所以叫做“中”,但喜怒哀乐是人人都有而不可避免的,它们必然要表现出来。表现出来而符合常理,有节度,这就叫做“和”。二者协调和谐,这便是“中和”。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人们生活就幸福了。本章具有全篇总纲的性质,以下十章(2-11)都围绕本章内容而展开。
四、诵读训练
1.播放《中庸》第一章的朗读视频,感受文言文的朗读韵味,注意正音。首先请同学们来听配乐范读,在听的过程中请认真的参照范读感受其诵读的节奏、语速、停顿,并注意生字生词及多音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3.学生齐声朗读。4.学生分小组朗读。
五、播放《中庸》第一章的翻译朗读视频,理解重点词语。1.小组合作理解第一章的重点词语。如“天命、率性、、见、中、乎、节、致、和”等。(学习方法指导:借助注释、听视频的翻译。)
2.小组汇报,师适时点拔、补充。
(1)天命:天赋。(2)率性:遵循本性,率,遵循,按照。(3)莫: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更„„”的意思。(4)见(xian):显现,明显。(5)乎:于,在这里有比较的意味。(6)中(zhong):符合。(7)节:节度法度。(8)致,达到。
3.读译文
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的时候也是谨慎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六、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庸》第一章所阐述的意思。方式:在小组里说,同桌互相说,自己说。
七、师补充资料。(古人对中庸主题思想理解的资料)
中庸之道是目前全世界最为重视的合理主义。它注重人在处世的行为及态度上的“适度”。要求人们时时检点自己的行为和心态,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辨察、修正其中的丑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准。以求在为人处事上达到最理想的效果!中庸之道的关键是对人的思想及精神世界的构建,重在时时刻刻对人的灵魂进行洗礼,让灵魂保持纯洁、高尚以及正直!
中庸不是教人软弱,而是教人自立、自强、自信、自息!“中庸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理想状态。是做人的最高境界,也是完美境界,所以它是无法达到的,但是可以无限地接近。
八、诵读欣赏。
九、学以致用。学生分小组讨论: 1.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
2、在生活中怎样做到不偏不离,遵循一定的原则?(例如:乘车、吃饭等)
十、小结
十一、教学板书:
十二、教学反思:
第五篇:《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3课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理解“左右”“一般”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
3.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我们要尊重自然,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重点:
体会“我”和同伴们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四)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课前准备:课件;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例子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常说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人类也以爱护动物为己任。某类动物种群濒灭亡,我们人类去拯救;某动物受到伤害,我们人类去救治。我们总骄傲地说,因为人类也是动物的朋友!但是大家有没有想到过,有时人类好心地为动物做的一切,给他们带来的可能是灾难,因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自然之道”(板书)
二、自由朗读,自主预习
1、同学们想到加拉巴哥岛去看一看吗?(想)那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
2、读课文后告诉老师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4、体会句子画线部分在表达意思上的作用“太平洋绿龟的体重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幼龟体重不到它的百分之一。幼龟一般在四五月间离巢而出,争先恐后爬向大海。”
/ 4
5、同学们,我们上岛去咯!走一走,瞧一瞧,你看到了什么?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三、以演促读,感悟“蠢事”
1、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懂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请自由读第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这三个自然段叙述的情景。如果你会表演了,也就读懂了。
2、演中促读,演中理解:
A)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扮“幼龟”“嘲鹰”,带头饰上台表演,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欲出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拉”,评议“嘲鹰”的表演。
B)先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或表情的词语,如“焦急”“若无其事”“冷淡”“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再分角色朗读,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最后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就叼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3.看到眼前发生的一幕我们的态度和向导有什么不同?自然课文第四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温暖和向导神情的词。
(1)体会我们的“紧张,焦急”向导的“若无其事”。
(2)你读了“若无其事”吗?向导为什么这样说?(明白自然之道)指名读。
4.向导的冷淡招来了我和同伴的呼喊,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我和同伴是呼喊的?学习小组先交流后汇报。
生1:(大声喊)不能见死不救,向导。生2:向导快救幼龟!生3:嘲鹰快把幼龟放下!!
回答:我们干了一件什么样的“蠢事”?
5.齐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向导的“若无其事”、我们的“紧张”。
/ 4
6.比较句子:下面两个句子有什么异同? 我们干了一件蠢事。
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通过比较,并联系课文明确:我们的确是弄巧成拙,好心办坏事,是“愚不可及”。
然后范写“愚蠢”,学生在草稿簿上写两遍。
四、导读课文,感悟“启示”
1、观察课文插图,用文中的话说说插图的意思。
2、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就描述了这幅图的情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
3、默读六、七自然段,展开想象:
食肉鸟吃饱后发出欢乐的叫声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飞上去听听好听?先学习小组讨论再汇报。
4、学生汇报:
生1:嘲鹰吃饱了欢乐的叫着说:“幼龟太美味了!比猪肉炒粉还好吃!” 生2:鲣鸟吃饱了说:“我好久没吃这样的美味佳肴了,把我给撑坏了!” 生3:嘲鹰吃饱了高兴地唱着:“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幼龟跑~今天我吃得饱饱的啊~~嘻嘻„„”
5、比较句子,体会“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a)向导一边走一边说:“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 b)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
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当时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对大家说一说吧!
五.朗读课文,总结全文。1.全班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段。2.教师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自然之道》知道了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己生活的方式和规律。这就是自然之道。如果违反了规律就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要尊重自然,3 / 4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六.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或听过类似的事情? 2.学习小组之间交流,再汇报。a.揠苗助长。
b.老虎圈养编失去野性。c.候鸟迁移不能挽留。d.温室难育参天大树。
3.让学生懂得只有遵循“自然之道”,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存。七.板书设计
23.自然之道
游人:紧张、焦急—震惊、悔恨 向导:极不情愿—悲叹„„
“救” 害
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