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会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他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同学分别说出对大海的印象:海水蓝蓝的咸咸的,海风吹在脸上的感觉很凉爽。
2、看来同学们和大海已经是老朋友了,那同学们再来说说大海边有什么呢? 同学:大海边有沙滩、有贝壳、还有礁石……
师:那今天我要给同学们上的音乐课跟什么有关呢?(大海)对了,首先我把这歌曲唱一遍,同学们仔细听了,等下我要提问的。
二、教唱歌曲《赶海的小姑娘》
教师范唱《赶海的小姑娘》歌曲一遍,同学们喜欢听这歌曲吗?(喜欢)那好,今天我们就认真的学,你们学会了,会比老师还唱得好呢!
1、分乐句教唱歌曲一遍。
2、用琴声伴奏较唱歌曲两遍。
3、重点讲解休止符和延音的唱法。
三、同学和老师一起把《赶海的小姑娘》完整地演唱两遍。结束新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教学目标:能为《赶海的小姑娘》创编几个舞蹈动作,并为同学们表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会演唱了《赶海的小姑娘》这支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来给这歌编舞蹈。
二、舞蹈教学
1、老师完整地示范一遍舞蹈,引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2、教师请个别学生到前面来模仿和创编舞蹈基本动作。
3、教师分乐句教学
三、活动结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民乐合奏《丰收欢乐而归》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中不同的速度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2、描述音乐表现的不同情感。教学过程:
1、第一遍欣赏乐曲《丰收快乐而归》。感受音乐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情绪?这种情绪是由什么音乐要素造成的(有自由的散板、中速的优美、快速的欢快等)?
2、教师介绍乐曲。这是民乐合奏《东海渔歌》的第四部分《丰收快乐而归》,表现了渔民们战胜风浪之后,满载丰收快乐而归的情景。乐曲有三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情绪是不同的,引导学生第二遍欣赏,分辨三个不同的情绪所引发的不同联想。
3、根据条件,教师可播放电影《海霞》的片段,补充欣赏电影插曲《织鱼网》,增加学生对大海边渔民劳动生活的感性认识。
4、分段欣赏:能分辨三个不同的乐段。(1)开始是由什么乐器领奏的?
(2)中间乐段抒情的旋律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
2(3)哼唱第三段的旋律或用打击乐器为旋律伴奏。
5、开一个音乐发布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如写一段短文、画一幅音乐情景图、演唱或演奏第三段乐段的主旋律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用圆润、流畅的歌声表达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的感情。
3、通过系列活动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三峡 宜昌”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是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是通过活动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教学准备:有关大海、三峡的资料,钢琴、绘画用品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形容大海的词语,你想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2、看一看:大海有关图片。
二、学唱歌曲:
1、师介绍创作背景及作者:
作者:王立平,歌曲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音乐,作于1983年。
2、初听歌曲,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3、采用听唱学唱歌曲:(1)跟录音学唱。
(2)生试唱,老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3(3)指名唱,其他学生点评。
4、讨论:怎样演唱才能更好地表达歌曲的内涵?
5、共同分析,深情演唱,采用多种形式演唱;齐唱;师评价。
三、引导创作:
1、提问:大家对自己家乡了解多少?
2、欣赏有关“三峡”系列景色(图片等)
3、提问:你能用哪些方式表达你对家乡的爱?(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画三峡”、“颂三峡”、“唱三峡”的主题)
4、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主题,进行创作,师作适当指点。
5、分别展示作品,学生老师分别作简单点评。
四、小结,结束新课。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歌曲《小螺号》 教学目标:
一、引导学生欢用快甜美的歌声演唱歌曲《小螺号》,抒发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情。
二、学习和正确运用波音、上滑音,充分发挥其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难点:多变的节奏和大跳音程:感受和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趣。教具准备:钢琴、网络资源。海螺、小螺号、瓶罐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复习《赶海的小姑娘》
三、引入新课
1、出示海螺,启发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和生长的环境,介绍海边的人们就地取材,4 将海螺加工制作成小螺号以及小螺号的用途。(传递信息)
2、放映大海、沙滩、螺号等幻灯片。(接下来请同学们来看幻灯片,看了这些美丽的图画后,你们知道了这节音乐课和什么有关系了吧?)
3、今天我们将要学唱一首新歌,歌名叫“小螺号”。
播放动漫《小螺号》(同学们先欣赏歌曲《小螺号》),感受并说出歌中的“景”是怎样描绘的?歌中的“情”是怎样表达的?
(我仿佛见到了宽阔的沙滩,辽阔的大海,海边还有一个小朋友正在吹小螺号)
4、跟着录音学唱歌曲,轻声地模唱几遍。好,现在请同学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哼唱。
5、讲解波音、上滑音,并要求学生找一找歌曲中有波音和上滑音的位置。
6、难点练唱。
(1)大跳音程。3 2 5 6 6 6(2)切分音及长音。1 6 1.1 — 美 吔!
7、逐句教唱(侧重难点)
8、学生跟琴声练唱
9、歌曲处理: 情感要求 :
第一乐段(1~16小节)欢快、跳跃有弹性,表达出螺号声声和孩子们 期盼的心情。
第二乐段(17~28小节)舒展优美、亲切自然。整体情绪:欢快、活泼、甜美地。
10、分男女生演唱,点唱。
11、学生试吹瓶罐,模仿螺号声,在歌曲合适处加入伴奏(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交换唱奏)
12、分小组唱,奏练习。
13、各组推荐两名学生作唱,奏表演。
三、课堂小结:
这一课的学习,大家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进步很快,还希望你们多利用课余时间练习,一定要背熟歌词。
第二单元 我们的田野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认识祖国田野的美丽。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CAI课件、录音机(音乐《我们的田野》)、VCD(歌曲《我们的田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我们的田野》。(课件出示课题)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田野吗? 生:田野上有野花。
生:田野上有弯弯的小河,河里有小鱼。生:田野上有花,有草,还有各种小动物。
师:这是你们眼中的田野,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是怎样描绘田野的吧!
(二)指导阅读理解
师:请你们打开书,轻声把诗歌朗读两遍,边读边想:你认为诗歌中的那一句写的很美,为什么?
生:“碧绿的河水,流过无边的稻田”这句写的很美,因为河水很绿,稻田一眼望不到边。
师:你能读读这句吗?(生读)
出示课件:动画碧绿的河水。教师范读。学生两人互读,指名读。
生:“无边的稻田,好象起伏的海面”这句写的很美。因为“起伏”特别美。师:“起伏”是什么样子?(生做手势)大家也做做。出示课件:稻田。
师:请大家在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这无边的稻田,在微风的吹拂下,就象海面的波浪一样一起一伏,滚滚向前,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睁开眼想一想,怎样才能把你的理解读出来呢? 轻声练习,再指名读,齐读。
生:“平静的湖中,开满了荷花”这句很美。因为荷花很多,都“开满”了湖。师:你认为这句该怎么读?读一读。(生读)出示课件:湖中开满了荷花。
师:看这荷花,荷叶在湖面上挨挨挤挤,花朵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已经盛开,真是美丽极了!你们喜欢吗? 生:喜欢。
师:画面这么美,那怎样通过朗读把这美尽可能的展现出来呢?(范读)轻声读读。两个人互相读读。指名读。
生:“金色的鲤鱼,长的多么肥大。”这句我特别喜欢,因为我喜欢鱼,鲤鱼颜色特别美,还很肥大。
师:那你就读一读这句话吧!(生读)
师:听的出来这句话确实很美,大家也读读吧。指名读。两人互相读。出示课件:鲤鱼。
师:看这颜色,看这个儿,怎么样。你们喜欢吗?那就把你们的喜爱之情溶入到这句话中吧。范读。互读。指名读。齐读。师:你们还找到了哪句?
生:“湖边的芦苇中,藏着成群的野鸭。”这句话美,因为我喜欢野鸭,野鸭很多还藏着。(读这句)
出示课件:芦苇和野鸭。
师:这高高的就是芦苇。咦,不是成群的野鸭吗,那些呢? 生:藏起来了。
师:这些野鸭时隐时现,有些被芦苇挡住了,就像在和我们捉迷藏似的。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师:还有要补充的吗?(没有)
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老师读全文)睁开眼睛,根据自己的理解把全文读一读。指名读第一节和第二节。
(三)提高、欣赏
师:诗歌通过河水、稻田、荷花、鲤鱼与野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多么生动美丽的田野画面。我想你们了解的田野景色肯定不仅仅是这些,现在就请你们把自己了解的田野景色给我们描绘一下。两个人先互相说说。然后指名描述。
师:你们描绘的真是多姿多彩,我也想描绘一下老视眼中的田野,愿意欣赏吗? 播放音乐《我们的田野》,同时演示CAI课件五个动画。配词:
1、田地里,满眼绿色,农民们在辛勤的耕耘。
2、秋天,高粱成熟了。看,这红红的高粱,在微风中向我们点头微笑。
3、青青的草地上野花遍地,有紫的,有黄的,有红的,有粉的,它们在争香斗艳。
4、一屡屡灿烂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照在林间,使林间的绿各式各样,或深、或浅、或明、或暗。
5、水塘里,碧玉盘似的莲叶浮在水面,淡黄色的莲蓬亭亭玉立,雪白的莲花张开了笑脸。蜻蜓飞来,更是别有情趣。师:这就是我为大家描绘的几幅田野风光,喜欢吗?
师:课本上《我们的田野》这首诗歌优美生动,如果配上美妙动听的音乐更是锦上添花。愿意听一听吗?(播放VCD《我们的田野》)。
第 二、三 课 时
教学内容:田野在召唤(歌曲)教学目标:
1、能用弹跳、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
2、让学生认识到表现田园的音乐既可以是优美的,也可以是欢快的。教学重、难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田野在召唤》。教学准备:钢琴、田野的挂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共同演唱《师生问好歌》。
2、做放松运动
二、新课教学
1、导入:大家请看田野的挂图。我们一起来复习我们学过的歌曲《我们的田野》。下面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田园的歌曲《田野在召唤》。
2、教师范唱
3、模唱歌曲
4、按节奏,读歌词
5、画图:把你读到的歌词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从歌词的内容、表现把它画下来)
6、教师对歌曲处理
歌曲具有朝气蓬勃、热情奔放的特点。歌曲一开始,就以鲜明的音乐形象表现出了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使人精神爽朗。上句前两小节的弱起小节及同音反复后的三度跳进,给人以明朗向上的感觉,上句第三小节的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又使人感到欢快、活泼、跳跃。
三、小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前奏曲》、《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乐曲、绘画作品的欣赏和散文的朗诵,了解表现田园小景的多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2、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用自己掌握的艺术手段创造性地表现一幅田园小景。教学过程:
1、音乐于绘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可以表现同一种意境。只是使用的材料不同。一种是用声音一种是用色彩。先请同学们欣赏英国画家康斯泰拨尔的《埃塞克斯的微合公园》,想一想画面上表现了什么?
2、讨论什么样的音乐意境与这幅画的意境相似。
3、教师简介法国作曲家比才的《小步舞曲》《间奏曲》旋律优美,与绘画的意境是相似的。《欢乐颂》是庄严的,不适合表现幽静的田园小景。
4、除了绘画、音乐,还可以用语言来表现田园小景。教师出示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片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
5、试一试,在《间奏曲》或《小步舞曲》的伴奏下朗诵。并感受、对比有音乐伴奏和没有音乐的朗诵有什么不同?
6、启发学生想一想,还可以用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吗(如唱歌、雕塑、影视等)?这一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7、分组准备用各自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一幅田园小景。
8、分组展示,师生评价。
第三单元 民族的节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快乐的泼水节》。
2、初步了解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并产生进一步了解的愿望和对音乐的亲近感。
3、学会几个傣族的舞蹈动作,随音乐表演。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泼水节的录像片段)
师:我们今天将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傣族人民泼水节情景的。
2、学唱歌曲《快乐的泼水节》
(1)教师范唱或播放范唱带,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情绪、音调、节奏、速度有所了解。
随范唱的录音学唱歌词。注意区分“X.X XX”“ X X X.X”这两种不同的节奏和第二段歌词“人人 都像只 ∣小水 鸟∣”节奏的正确。难点是结束句中“哎罗”两字,起于第二拍的后半句,可用指挥手势予以提示。
(2)引导学生分析乐谱,哪两个乐句节奏完全一,音调也大多相同,两处不同的音调你能唱准吗。
(3)学唱第一、二乐句的歌谱,可结合运用听唱法。(4)随伴奏带再学唱几遍歌词。
(5)介绍傣族乐器锣与象脚鼓的斗争,部分学生可用大锣和铃鼓模仿其音响。
3、学生几个傣族舞蹈动作,随音乐自由表演。
傣族人民与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很有特点,也不难学,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学跳几个傣族舞蹈的动作。
三、音乐活动:当学生初步学会后可让他们伴随《快乐的波水节》的音乐自由起舞,也可以作些即兴的变化,教师还可以再找些傣族风格的乐曲来代替《快乐的泼水节》,这不但可使学生更增添兴趣,而且可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傣族风格的音乐。
四、最后在边唱边舞蹈中结束全课。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四年级上册艺术教案
第一单元希望的田野
一.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会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
二.教学准备
1、准备歌曲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的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学生收集的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会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
活动一:那一片一片的金黄
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单元页,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的幸福,播种着希望。
2、欣赏各种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农村孩子可以到室外山坡上去观察美丽的田野,山清水秀,轻风不时送来阵阵泥土的气息,闭上眼睛闻一闻。城市孩子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的时间或节假日到乡间去体验田野的美、发现田野的乐趣,与农家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田野上飘来的歌
1、结合图片用美术摄影作品的欣赏,反复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引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
2、用废旧画报纸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的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
教学后记:
1、学生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合作地参与艺术活动。
2、描绘过程中学生有创意。
3、合唱时学生能相互相聆听、互相配合,声音是否圆润。
课题三农家孩子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由表达作为一个农家孩子的快乐,欣赏舞蹈《丰收之歌》并能主动参与表演活动,能富有情感地歌唱《山娃娃音乐会》。
2、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如能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的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丰收之歌》《山娃娃音乐会》等录音带、农村娃娃的活动图片,绘画和泥塑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泥土用具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等
活动一:丰收的旋律
1、丰收了,让我们来听听丰收时的旋律。听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画面呈现出农家孩子上学、放牛、打柴、游泳、爬树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回味、分享农家孩子的快乐生活并能有感情地歌唱。
2、师生漫谈、讨论:作为一个孩子,感到快乐的事还有哪些。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吗?
3、用田野中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造,发现身边许多常见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变成艺术作品。如用稻草进行捆扎。用树叶进行粘贴等。
活动二:学唱快乐的歌曲并用自制乐器伴奏
1、自编歌曲《山娃娃音会》,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唱准八度音程的跳进。
2、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3、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乡村学校因条件有限,上艺术课没有那么多的打击乐器,可发挥乡村孩子的聪明才智,相办法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
教学后记
1、学生能自由地表达农家孩子的快乐之情。
2、学生能自如地歌唱并表演《山娃娃音乐会》歌曲的内容。
第二单元祖国,您好 课题一七子之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的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
3、能在美术作品〈红烛颂〉的欣赏中,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
4、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椐歌词和诗歌内容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二.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等。
2、〈七子之歌〉录音带或光盘。
3、表现海外游子的诗歌、音乐作品和文章等。活动一:深情演唱〈七子之歌〉
1、观赏香港、澳门回归的电电视录像资料,讲述歌曲〈七子之歌〉创作时的背景资料,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将海外游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
2、听赏歌曲〈七子之歌〉朗读歌词并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歌词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歌唱练习,老师引导学生的感情地进行演唱和朗诵,初步感受多声部合唱歌曲的表现形式。回顾和复习第四、五、六册曾经学习过的音乐技能要素,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将歌曲的片段进行二声部练习,在听觉能力和音准、音高方面进行把握。
教学后记:
课题二今天是您的生日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利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
2、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进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3、在音乐和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
二.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
2、歌曲《今天是你生日》CD光盘。
3、有关国庆的诗歌与散文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颂歌献给我的祖国
1、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国庆节的资料(图片、文章、诗歌、歌曲等,由学生个人或集体进行朗诵,导入课题“今天是你的生日”。
《母亲的生日》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从五湖四海把家归。一家人亲亲热热炕上坐,为了你的美丽举起杯,祝你繁荣昌盛,祝你荣华富贵。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紧紧把你依偎,轻轻擦去脸上的热泪。
你显得伟大更无私更雄伟,我们儿女更加吐气扬眉,祝你前程似锦,2、采用接龙式的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可采用句子尾字做句首字的接龙形式,每个同学说一句,看谁接得最好、最生动。还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同学或参观过的天安门升国旗讲述自己的感受,分别进行总结。
3、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先朗读歌词,体会其中的含义,然后以听唱的方法进行学唱。
《澳门之歌背后和故事》 严桦 澳门就要回到祖国怀抱,那首真挚感人的〈七子之歌——澳门〉也伴着小学生容韵琳的领唱飘进了千家万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很多人注意到,这首歌最初还称为《七子之歌》,其实,《七子之歌》原本是我国着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一首组诗和名字,《澳门》正是其中的第一首。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鹏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首诗的来历:《七子之歌》是父亲1925年3月在美国写的。当时父亲在美国纽约艺术学生留学,在美国他感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和思乡情绪。他联想到帝国主义占领地的中国百姓,境总一定更悲惨,在《诗经·邶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与七个孩子失散了,孩子在流浪中受尽了苦,苦苦哀求回来。他借用这一典故,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亲被夺走的七子孩子,用似人和手法代他们倾诉“失善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七首诗总称为<七子之歌>。这些诗作一问世,即刻引起了强烈轰动。
研究中国近代的闻黎明研究员,是闻一多的嫡孙,得知《澳门岁月》剧组正在寻找澳门主题歌,便提供了祖父的《七子之歌》。何谓《七子之歌》,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着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喻为七个母亲离散折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的开篇直抒胸膛: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邶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上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初者土地,这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这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LNE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如今,“七子”中只有台湾尚未回归祖国。当年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岛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学后记:
第三单元欢腾的大西北
课题一青海湖边
一.教学目标
1、欣赏“青海湖”和“万山之祖——昆仑山”“黄河源头——卡日曲”“长江源头——沱沱河”及当地的风土民俗风光图片、歌舞等艺术作品,听赏、学唱民歌〈上去高山望不川〉。
2、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鸟”的手工制作、进行想像画创作和民间歌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3、学唱青海民歌〈四季调〉,并与〈花儿与少年〉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4、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5、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情境或音乐,根椐需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创作情境,培养学生和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青海的风光图片、工艺品、服饰的照片及美术作品。
2、有关青海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舞及民风、民俗、寺庙、鸟岛的录音、录像资料。
3、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4、有关乐器、录音机、扇子等。
5、《花儿与少年》舞蹈和器乐曲及民歌《四季调》的录音、录像带。
活动一:青海湖的故事
1、大家轮流做“主持人”导游“或”解说员,并将自己熟悉的、收集的有关青海的资料,如传说、民歌、舞蹈、青海少数的服装、饰品、民风、民俗、鸟的颜色、特征、神态、种态及青海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民族、江河源头等——表达、模仿、表演出来,师生进行评价交流。
2、根椐资料、音像和学生的讲述确定一个“主题”或“情境”,进行即兴创作或“配景”表演,比如“花儿会”“青海湖赛马会”配乐诗朗诵——“我是青海湖的一只鸟”“江河之源”等。
3、让学生地图上找到“江河源头”或找歌唱我国江河的歌和诗,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导演、策划、合作、表演的体验。
4、可选择一个好的“创意”在即兴表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创作一个小品或其他节目,修改完善,使之成为班里师生共同创作的具有西北风格的节目(哪怕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或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
活动二:舞蹈——《花儿与少年》
1、欣赏《花儿与少年》的器乐曲、舞蹈和原生态民歌《四季调》。
2、轻声哼唱、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民歌曲调,体验其风格和知高原上唱歌的感受。
3、体验西北少数民歌舞蹈和歌曲的风格特点;学习《花儿与少年》舞蹈中舞动扇子的手法及舞步《搓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节奏变化和舞蹈脚步的变化关系。
4、还可以观察扇子的形状、结构、在课前或表演前与学生共同进行画、折、制作扇子的活动和练习。
教学后记
1、关注并引导学生的评价,鼓励、表扬每一个学生,将有创意和创新的想法、动作设计及自己编演的节目、作品等记录拍摄下来,存入艺术挡案夹。
2、开展同学间相互评价歌曲、舞蹈的动作,互评、他评有进行、创意的同学。
3、表扬课后主动练习记唱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同学。
课题三黄土高坡鼓喧天
一.教学目标
1、介绍欣赏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氛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锣鼓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
3、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信天游》和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拥护八路军》。
4、练习剪纸、秧歌及速写。二.教学准备
1、陕北的风貌、民俗艺术的录像、图片、实物、艺术品等。
2、安塞锣鼓的录像资料、腰鼓演奏的方法,有关鼓的故事、传说,鼓手的服饰、用具等。
3、乐器(鼓)、绘画材料、工具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威风的锣鼓
查找关于“安塞锣鼓”的资料,讲一讲关于鼓的传说故事和“安塞锣鼓”的由来,并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图片或录像,同时听赏、学唱《信天游》,引导学生的探究、表演热情。
活动二:鼓声咚咚
1、制作腰鼓,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和节奏(鼓点的)敲法。可用硬卡纸画出或制作出与实物大小一般的“腰鼓”(每人制作一个,两头穿绳挂在腰间,鼓锤子也可先画出再剪下)。
2、引导学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头巾,在享受制作成功体验的同时,模仿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节奏等,合作、互动活动中反复进行练习和创作。
3、学会唱陕北歌曲《领唱秧歌》和《拥护八路军》,学习基本步伐;即兴编词跳秧歌。
4、用速写的方法结合自己学习路秧歌的动作,画一画跳秧歌的同学。
活动三:我创作的鼓乐真好听
1、取乐曲中或本地民间特有的喜庆锣鼓、秧歌与安塞锣鼓(陕北秧歌)进行对比欣赏,学习练习并熟记一两首锣鼓经,在学校的庆典活动中实际运用。
2、还可根椐已学习和熟悉的节奏及音乐知识,进行锣鼓经的简单记谱、编词创作和表演。
活动四:我们的心愿
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陕西及西北的民间艺术,开展剪纸、民俗、服饰的制作展示活动日或活动周。
教学思路拓展
1、可由安塞锣鼓引申介绍陕西省的其他民间艺术,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西北。
2、走出学校、访问民间艺人或观看民间艺人的表演,加深印象、进行一次民俗或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扩展学生的实践场所,形成弘扬民族文化的氖围。
教学后记
1、面向所有学生,鼓励每一个人,将他们制作的作品或舞蹈的照片存入艺术挡案夹。
2、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外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和表现能力。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
课题一大嘴先生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对有关青蛙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艺术课的学习,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材料进行青蛙造型艺术的表现。
3、结合歌曲学习巩固二声部的知识和技能,尝试运用表演、舞蹈等艺术手段进行青蛙题材的艺术表现,陶冶情操,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
1、自然界中青蛙的录像资料,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歌曲、影视艺术等。
2、青蛙造型表现所需的工具材料。
3、学习歌曲、舞蹈时所需的录音带、道具等。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小青蛙跳呀跳
1、通过观察、讨论,使我们认识到青蛙是自然与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但保护自然,造福人类,而且它们奇特的生理特征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进一步了解和爱护小青蛙。
2、借助相关乐曲或录音资料重新给同学们创设一个自然中的小溪蛙鸣的听觉氛围、使同学们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自由地进行方法表现。教师根椐同学们的不同需要,建议性地同学们介绍几种有关青蛙造型的方法如撕纸、剪纸、折纸等。
活动二:池塘里的小歌手(学唱歌曲)
1、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着绿袍。走路蹦又跳,雨后哌哌叫。(青蛙)
2、通过猜活动引出有关小青蛙的讨论。想一想,青蛙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怎样繁殖?与大自然的关系如何?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自然界中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
3、结合教学内容给同学们播放青蛙的影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看一看自然界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在对青蛙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重新欣赏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在艺术表现运用。
4、组织学生唱表现青蛙的四川民歌《数蛤蟆》和山东民歌《花蛤蟆》。对比两个不同地区的蛤蟆歌曲,说一说各自的音乐形象、旋律特点、调式特点并加以分析,然后根椐内容进行表演。
5、欣赏马来西亚歌曲《青蛙跳啊跳》,了解外国小朋友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教学后记: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0美术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1、色彩的冷与暖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运用色彩冷暖知识,给学生一把打开色彩知识大门的钥匙,使学生进 一步感受到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培养色彩美感意识,提高学画色彩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从盲目用色到懂得色性运用、色彩冷暖配置的知识上,有目的地正确地 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从感性到理性去认识色性,并会运用色彩冷暖对比的知识。
2、了解产生冷暖对比的原因,认识冷暖色彩并会正确运用。
教具学具:水粉颜色、毛笔、笔洗、调色盒、色相卡、色轮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请学生放置好学习水粉画的用具及美术书。
二、新授:
(一)导入
教师提问:
(1)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教师小结:看来大家都很有个性,都有自己比较喜欢的颜色。
(2)那你为什么喜欢穿这种颜色?
分别让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边板书“冷、暖”两种感 觉。
(3)通过观察,你体会并感觉到色彩有什么属性?
---色彩有冷与暖。
(二)导入课题:“色彩的冷与暖是色彩的一种属性。这节课我们就来体会一下这种 冷与暖的感觉,好不好?”
板书课题:色彩的冷与暖
三、讲授新课:
(一)结合作品,讲述色彩的冷暖对比是怎样产生的。
“色彩有有彩色和无彩色之分。除了黑、白、灰属于无彩色外,其余的色彩属于有彩 色。
这一节课我们来研究感觉一下有彩色的冷与暖。我们知道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 觉,色彩的冷暖是人们长期经验中联想的结果。”
1、看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
(1)冷色调画面《雪地》,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给人以冷的感觉。
(2)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问: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3)同时欣赏这两幅画面
启发提问:这两幅画面为什么会给人以不同的感觉?
师根据回答情况小结:那是因为它们有不同的色调(色彩总倾向)。通过观察比较,我们体会到不同色调的画面给人的冷暖感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温度相同的室内,一个屋
子涂成蓝色,另一个屋子涂成红色,两间屋子给人的感觉差别就很大。两间屋子给人温度 差别可以达到三、四度,原因是蓝色能减慢人们的血液循环,给人感觉较冷;而红色刺激 人们的神经,使血液循环加快,给人感觉较暖。
2、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讲解,体会色彩的冷与暖。
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回忆我们刚才作品里所见,再联想一下可以发现,在我们的周围生活里,什么事物常常给我们以冷和暖的感觉?看哪位同学想象的更丰富。
分别让生起来举例,如:太阳、火焰给人以暖的感觉;天空、大海给人以冷的感觉。
师小结给予鼓励:看来大家平时是很注意观察事物的。只有经常去注意观察事物,可 以帮助我们体会色彩中的冷与暖。究竟什么颜色属于冷色?什么颜色属于暖色呢?
(二)放映色轮,让生观察并谈谈对不同颜色的感觉,从色轮中区别冷暖。
(1)在12个基本色相中,最亮的黄色和最暗的紫色是以色彩明度为基准划分的。提问:仔细观察,在冷暖对比中最暖的是什么色?(朱红色)最冷的是什么色?(蓝 色)这两色是冷暖对比的中心轴。
(2)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色彩冷暖的规律。
提问:谁能从色轮中找出冷色和暖色?将色相卡分成两部分摆放(冷、暖两个序列),并说出自己分的规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给予小结:偏红偏黄的色彩属于暖色,偏蓝偏绿的色彩属于冷 色。因此在色环中红、橙、黄属于暖色,绿、紫、蓝属于冷色。
(3)绘画中色彩的冷暖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黄和黄绿比?黄暖黄绿冷;黄绿与绿比?黄绿又显得暖,而绿则比黄绿冷。所以,色彩的冷暖决不是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它需要相对比较去感觉。
(4)同样的一幅画面,用不同的冷暖色调表现时,给人的感觉是全然不同的。冷与 暖不同的色彩感觉在绘画中当然是很重要的问题。一样的画面它们的冷暖色调是完全不同 的。
(三)结合色相卡讲解色彩的补色对比。
在色彩中最富有明快强烈对比作用的是两个相互起补色关系的色彩,也就是三原色和三间色相对的三组色(显示色相卡),红绿、黄紫、蓝橙。在色彩中称它们为补色对比(板 书)。补色对比在绘画中运用很多,如我国民间年画中具有这种典型特征。
四、作业要求:
(一)内容:用不同的色彩组合,填涂一组同样的图形,看看它们的画面感觉有何不 同,体会色彩冷暖对比中的美感。(用色彩冷暖涂色印样)
(二)要求:将这四幅图分别涂成冷的、暖的、暖色调中偏冷的和冷色调中偏暖的。涂色时应注意色彩的搭配。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讲评学生作业,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2、线条的动与静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观察平行和弯曲的线条,使学生认识线条的曲直在视觉反应上产生的静止和流动的感觉。
2、运用线条和色彩进行作画练习,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
教学重难点:
1、感受线条的动与静。
2、用不同的线条表达流动和静止的感觉。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以前学过的《点、线、面》中的线条的种类。
师小结:板书——线条有粗、细、曲、直。
2、请同学说一说线条给人的感受,引出课题(板书)——线条的动与静。
三、讲授新课:
1、欣赏课件(流动的河流、静止的公路、地平线等),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样线条,给人什么感觉?
师小结:流动的河流展现的是曲线,有动感,而公路和地平线是静止的直线。
2、请同学回忆大自然中还有那些静态和动态的线条,它们各是什么样子。
师小结:平直与弯曲的线条会使人产生动与静的感觉。以直观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线条的曲直与动态的关系。
3、请学生欣赏课本范例,进一步感受线条的动与静。想一想,线条在绘画中的作用。
4、教师结合《色彩的冷暖》讲解线条与色彩在不同画面中的运用。
(1)暖色和曲、直线的配合,产生的视觉反映。
暖+直=温暖、平和
暖+曲=热烈、欢快
(2)冷色和曲、直线配合
冷+曲=宁静、幽远(如蜿蜒的河流)冷+直=单调、呆板
通过欣赏范图、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如何更好的应用线条。
四、作业布置:用平行或弯曲的线条,表达静止或流动的感觉并上色。
五、学生作画,教师指导。
六、课堂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七、拓展:教师展示不同材料、不同形式的作品。请学生欣赏。
3、美术的节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观察、体验美术作品中的节奏感。
2、通过绘画或剪纸等方式表现美术的节奏感。
教学重难点:
1、对美术节奏的理解。
2、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图形,表现美术的节奏。
教具学具:彩纸、剪刀、双面胶、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感受节奏
1、听——音乐
2、看——两幅绘画作品
(1)绘画作品中建筑物上窗户、柱子的有规律的排列、园林别墅中花草的间隔栽培。(2)二方连续纹样作品中垂直线、水平线、斜线、曲线的重复配置,冷暖色、明暗色的反复调和。
(二)新授:
1、通过听和看同学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和相同的感受?
(相同点:都能感受到节奏。不同点:听觉的节奏感较为强烈,绘画作品的节奏是一 种形式感。)出示课题“美术的节奏”
2、生活中有发现的节奏吗?这些节奏美吗?为什么美?
3、节奏的运用和表现
(1)欣赏课本插图:《自然界中的节奏》、《美术作品中的节奏》
小组讨论:图中分别给你什么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的表现形式,为什么?
(2)师:生活中处处有节奏,表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古今中外大师、画家、小朋 友都在用不同的工具、不同的材料,表达自已的情感,创作出了一幅幅优秀的带有节奏感 的美术作品。
(3)师生通过投影仪用彩纸、瓶盖等材进行摆设体验不同的节奏感。请同学形容一下不同的节奏给人的感受。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四、课堂展评:
五、小结:
4、变一变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分割组合的方法,产生变形的画面效果。
2、指导学生初步掌握割纸、粘贴组合的技巧。
3、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使用美工刀)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将图片,切成长条后排列,产生变形的效果。
2、割纸、粘贴组合技巧的应用。
教具学具:图片、美工刀、直尺、垫板、胶水、图画纸、卡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1、出现范例:两张相同图片,一张经过处理产生变形。
2、引导学生自学技法点击:
利用教科书中的“技法点击”培养学生自学意识。
3、请学生介绍操作方法。
板书:制作要点——分割:直线
组合:直线等距
4、提出问题:还有其它的分割、组合的方法吗?
5、教师根据学生的设想边小结边出示范例
制作要点:分割:直线、曲线„„组合:直线等距,直线不等距、曲线排列„„
(二)发展阶段
师:怎样来实现我们的设想呢?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操作难点和要点,讲解演示操作的方法分割:先用铅笔画出 裁剪线。另曲线分割必须先用硬纸皮做一把特殊的尺子,再画线;用尺子对准线,左手压 实,右手持刀裁剪。(也可用剪刀剪出)
组合:在底纸上,标出粘贴的位置;将裁剪好的纸条,排列起来达到满意的效果后,粘贴完成。
2、作业要求:把图片切成长条排列粘贴,产生变形的效果。
A、使用工具刀注意安全。
B、要求切割平整、排列组合有新意。
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四、课后拓展:
1、将制作好的作品挂在自己的书桌上。
2、可用此法布置班级。
3、制作小书签。
5、色彩的对比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学习和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
2、引导学生正确表达自己对色彩的感觉,提高学生画色彩画的兴趣。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学习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强烈对比效果。教学重难点:
1、从感受色彩对比以及产生美的效果,培养学生对色彩美的表现力。
2、大胆运用色彩对比知识于练习中。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出示冷暖色两幅图片
A、请说说你对这两幅画的感受。
B、组织学生用油画棒按色相推移排列成一个色环。
2、新授:
(1)师出示课件“色相环、对比色、补色”。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因为有了鲜艳的色彩对比,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今天我们继续来认识在色彩中对比最强烈、最鲜明的颜色。我们称两个相互作为补色的颜色为对 比色。
(2)师出示色彩的对比图片课件。学生了解色彩知识,感受。(3)欣赏和分析
A、欣赏民间年画,谈一谈运用了哪些对比色?说一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B、绘画中色彩的运用(进入绘画色彩的运用版块)。
C、谈校园的色彩,师引导,并对学生进行珍惜校园美的教育。(4)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
(5)师生总结梳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评:
五、收拾与整理
6、快乐的回忆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并用绘画或纸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纸版画的绘画技法,利用吹塑纸进行创作。
3、通过绘画和制作,培养学生观察力、创新精神和再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2、纸版画的印制,水份、颜料厚薄程度的掌握。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版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你生活中的有趣场面
2、新授:
(1)欣赏版画作品。
(2)师问:纸版画是通过什么方法加工完成的,它与绘画作品比较,有什么不同的 视觉效果。
(3)讲授纸版画的制作方法
3、作业:用纸版画的方法或者是绘画的方法表现出“快乐的回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7、登山游戏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画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在制作棋子,大家一起玩一玩。
2、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画一幅登山线路的游戏图,进行登山 游戏比赛活动。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欣赏老师的制作的登山图,请个别同学上台和老师一起玩一玩。
2、揭示课题:登山游戏
二、讲授新课
1、观察书本的图例,说说他们做的和老师有什么不同?
2、学生回忆,班级以前组织秋游登山活动,所走过的线路,或自己和父母出游所爬过的山,可以分为几个停靠点和终点。
3、组织各小组讨论,怎样把登山线路图绘制成一张登山地图,制作初稿。
4、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作业:学生分小组进行绘制一幅登山游戏线路图,同时用彩泥制作下棋必需的棋子。
2、要求:路线清晰、构图完整。
四、游戏:学生以小组为主进行登山游戏玩一玩。
8、校徽设计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学过的图案及色彩知识,进行简单的设计制作练习。
2、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标志的象征性及社会用途。
2、怎样设计校微,突出表现主题。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标志吗?
2、图标展示 禁烟标志。
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
3、师:这些标志具有什么作用?
师:小结,标志具有象征性,标志是代表或象征某一事物的特定视觉符号。
二、展示图标分析标志的象征意义。如:图
1、提问学生认识这是什么标志?为什么设计五个圆环相扣在一起?
师:小结,五连环是国际奥运会的标志,五个圆环连起来代表五大洲。
如:图
2、提问:学生见过或知道这是什么标志?能看得出来或感觉到这样的设计有什么意思 吗?
分析小结:这是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申办标志,由奥运五环色组成五星,相互环扣。象征世界五大洲的和谐、发展,携手共创新的地位。五星,是中国国旗的形象元素,象征主办国的地位。图形又似一个打太极拳的人形,以表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精髓。整体结构取自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八祥”之一“盘长”图(即“中国结”)藉以祝福北京申奥成功及2008年的奥运会吉祥如意。整体形象似行云流水,气韵生动,充满运动感,以此表达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
由四个元素组成1、五大洲的和谐发展。
2、主办国的地位象征。
3、吉祥图腾“盘长”预示申奥“如意”。
4、传统体育太极人形。
如:图
3、玛莎女子学校校徽。
提问学生:玛莎女子学校校徽是根据什么设计的呢?
师小结:是以拼音字母开头的“m”作变形处理成一名可爱快乐的少女形象。既似学 生的短发,又如翻开的书页,给人以很深的印象。
三、揭示课题《校徽设计》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范例
(1)校徽“精英小学”是根据什么设计的?(2)“江苏无扬五爱小学”的校徽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3)东荷小学的校徽与“东荷小学”有什么联系?
小结:校徽是一种标志,校徽设计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图形来表示,校徽设计既要 简洁又要把所设计学校的特色表现出来。
四、作业要求:为我的学校设计一枚校徽。
1、组织学生讨论发言:我们学校有什么特色?建设环境、字义、字母、象形„„
2、学习要求
(1)了解我们学校的特色。
(2)用文字或图形设计校徽。
(3)先画草图,并注明设计意图。
(4)然后用各种材料制作校徽。
五、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六、课堂小结:下节课带齐用具
9、精美的邮票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邮票图案独特的构图和色彩,认识邮票这一独特的美术作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设计、制作能力。
3、培养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设计一张图案简洁、主题突出、色彩鲜艳的精美邮票。
2、引导学生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创作邮票。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谜语导入,趣味引题 师:听说你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要出个谜语让你们猜一猜?薄薄一张纸,四边细牙齿,两地朋友要谈心,必须请它当差使。
2、揭示主题(精美的邮票)
师:过去是“一封家书抵万金”,居住在两地的人们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一封信寄往国外,当地的人们看到信就知道是从哪个国家寄来的。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邮票是一个国家的名片。现在通讯发达,寄信的人少了,但是,人们还是喜欢邮票,为什么?
师小结:对,邮票有收藏价值又设计的很精美。大家都很喜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精 美的邮票”。
二、讲授新课。
1、观察、欣赏邮票的特点:
师:邮票美不美?它和一般的画有什么不同?
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到邮票上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标记、边上有整齐的齿孔,它们和中间的图案一同构成了邮票的基本要素。
师:邮票的每一个图案,每一个主题都是画出来的吗?
师小结:邮票的主题很丰富,有军事、科学、植物、动物。有的是画的,有的是剪纸。邮票的内容包罗万象,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造型方面,邮票多种多 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2、作业:
(1)提出设计要求,小组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的邮票,你们想不想设计一张邮票?自己设计的邮票更有情趣。想设 计什么主题的?把邮票的各个要素安排在什么位置,用什么字体?画纸是横放还是竖放
(2)提出作业要求: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饱满,主题突出,色彩鲜艳,富于装饰性; 文字要精心设计,写艺术字,邮票的各个要素要安排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作业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五、小结:今天大家设计的邮票很精美,内容很丰富,色彩很鲜艳。今天设计的是长 方形的邮票,实际邮票的外形还有其他的,同学们要多加关注,用所学的知识设计更多更 美的邮票。
10、做年历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设计 应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认识年历的艺术特点,年历的作用及组成部分。
2、学习设计、绘制年历。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练习,培养协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年历的组成要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及设计制作能力。
2、月份版面的内容及排列,色彩的搭配。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明确年历组成的要素:有月份、日期,有反应人、事、物的各种图像。
2、发展阶段
(1)思考:你要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年历。(形式上、要素上、排列上、色彩上)
(2)欣赏书本范图,小组讨论用什么形式来表现本组月历。
三、作业要求:
1、每小组合做两个月份的年历卡。
2、手法不拘、构图合理、新颖,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作业评价:表扬优秀作业
六、课后拓展
1、可以把日历和图案结合起来,这样的年历也很有意思。
2、也可以作现在较流行的台历,图案、日历都可小一点,可以摆放在11、星座的联想 课时:2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感受太空的奥妙,了解星座形成的有关知识和命名规则。认识自己的星座图。
2、利用适合自己的各种材料、工具绘制自己的星座图。
3、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星座的图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星座进行想象并画出各种图型。
2、有关星座意境的想象和创造。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1)展示宇宙星空的图片,在宁静幽雅的音乐中将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到太空。
(2)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遨游。想象能看到什么?有什么样的景色
(3)星座的知识:天上的星星会按时间顺序出现。如果把同时期出现、比较亮的星 星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不同的星座。人们还根据它们不同的形状,命名成了不同名称的 星座。今天我们要来根据自己的星座进行联想和想象,把自己的星座图画出来。(板书:《星座的联想》)
2、欣赏课本的图片:
(1)大熊星座;(2)天龙星座;(3)天蝎星座;(4)处女星座;(5)水瓶星座。
3、拓展:
(1)你知道太空还有哪些星座吗?(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蝎座、射手座、魔蝎座、水瓶座、双鱼座、天瓶座„„)
(2)你想知道自己属于哪个星座吗?说说你是属于哪个星座的。
03/2105/20金牛座
05/2107/22 巨蟹座
07/2309/22处女座
09/2311/21天蝎座
11/2201/19 魔羯座
01/2003/20双鱼座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学生作品展示:表扬优秀作业
五、课后拓展
1、用泥塑、彩纸折叠等其他材料制作星座图。
2、表现立体的星座图。
12、窗外的景色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以及构思、造型用色等绘画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审美感受能力或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制作窗外的景色。
教具学具:手工工具、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学生欣赏,导入本课题。
2、学生回忆自家窗外的景色,并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3、自己家里窗外的景色好看吗?有什么特色?
4、有时候当你倚着窗户向外望还会有什么感想?
5、欣赏儿童优秀美术作品学习别人绘画优点:
(1)看看内容。
(2)画面的构图。
(3)画面的艺术效果如何(用什么表现手法处理的)
6、作业:本节课用纸制作可以打开的窗户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13、我心中的未来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用多种绘画形式表现出想象中的未来。
2、培养学生的构图、造型、色彩等综合美术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未来生活变化,激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构思、想象、构图及造型的表现。
2、构思、构图新颖、独特、能充分体现心中的未来。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你们幻想过未来吗?你们幻想的未来是什么样的?谁来描述给大家听?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都大胆想象,幻想出与众不同的未来。这节课我们要来表现的是《我心中的未来》
2、引导阶段:
(1)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科幻资料和图片
(2)引导学生欣赏范图:
详细说明作品:在构思、构图、色彩上的独特应用; 作品借助哪些因素幻想出对未来的向往?你可以借助什么东西来描绘对未来的向往?
3、发展阶段:
学生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构思,绘制《我心中的未来》的草图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艺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希望的田野 课题一 我们的田野
教学目标:
1、欣赏美丽的田野图片,在学习合唱歌曲《我们的田野》过程中,能和同伴自由交流,表达对田野的感受。
2、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会等。
3、能积极参加讨论、主动搜集资料,并积极参与艺术 活动,善于合作,在描绘过程中融入有创意的构思,合唱时把握歌曲的稳定感和层次感。教学重难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美术表现形式如剪贴、捆扎、绘画、摄影、泥塑等表达自己对田野的热爱和向往,在制作或绘画农村民居或未来的村庄过程中,能进一步会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及构图中的大小、虚实关系以及造型中的细节描会等。教学准备:
1、教学准备歌曲带〈我们的田野〉、各种季节的有关田野、村庄的风景画或图片等。
2、学生收集的农村的风光照片、彩色笔、会画纸、剪刀、胶水、废旧画报纸、泥土、各种树枝、树叶、草茎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那一片一片的金黄
1、在《我们的田野》音乐声中引导学生欣赏,那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带给我们对田野的无限憧憬,在那希望的田野上,人们播种的幸福,播种着希望。
2、欣赏各种风光的图片或绘画作品(有老师准备的,也有同学自己收集或拍摄的如山间流水、油菜花地,开满野花的山坡、勤劳朴实的老农、快乐顽皮的孩子),漫谈从这些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3、农村孩子可以到室外山坡上去观察美丽的田野,山清水秀,轻风不时送来阵阵泥土的气息,闭上眼睛闻一闻。城市孩子可以利用春游、秋游的时间或节假日到乡间去体验田野的美、发现田野的乐趣,与农家孩子一起分享彼此的快乐,用日记的形式记下自己的感受。
活动二:田野上飘来的歌
1、结合图片,反复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启发学生在这首优美的歌曲中感受到了
什么?引发学生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会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唱出心中的感受。
2、用废旧画报纸剪贴一幅(美丽的村庄),了解基本构图要领,用前后遮挡关系及近大远小的原理表现构图中的远、中、近景的层次感及韵律感,并结合体会《我们的田野》的合唱效果,理解艺术的通识、通感,如虚实、层次、对比、均衡等。
教学反思:
课题二 农家孩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由表达作为一个农家孩子的快乐,欣赏舞蹈《丰收之歌》并能主动参与表演活动,能富有情感地歌唱《山娃娃音乐会》。
2、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如能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的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教学重难点:
能富有情感地歌唱《山娃娃音乐会》;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田野劳动的动作,如能用泥塑、撕纸、表演、绘画的方法表现快乐的农家孩子。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丰收之歌》《山娃娃音乐会》等录音带、农村娃娃的活动图片,绘画和泥塑工具等。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泥土用具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材料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丰收的旋律
1、丰收了,让我们来听听丰收时的旋律。听赏丹麦歌曲<丰收之歌>,画面呈现出农家孩子上学、放牛、打柴、游泳、爬树等幸福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回味、分享农家孩子的快乐生活并能有感情地歌唱。
2、师生漫谈、讨论;作为一个孩子,感到快乐的事还有哪些。喜欢自己生活的环境吗?
3、用田野中的材料来进行艺术创造,发现身边许多常见的材料都可以通过我们灵巧的双手把它变成艺术作品。如用稻草进行捆扎。用树叶进行粘贴等。
活动二:学唱快乐的歌曲并用自制乐器伴奏
1、自编歌曲《山娃娃音会》,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唱准八度音程的跳进。
2、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3、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如乡村学校因条件有限,上艺术课没有那么多的打击乐器,可发挥乡村孩子的聪明才智,相办法利用身边的材料自己动手做一件打击乐器。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祖国,您好 课题一 七子之歌
教学目标
1、了解《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及历史,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
2、朗诵和体会闻一多的诗歌作品《太阳吟》片段,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
3、能在美术作品《红烛颂》的欣赏中,对作品主题、工具材料进行一定意义上的分析。
4、积极参加由歌曲、诗歌引发的表演活动,能够根椐歌词和诗歌内容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学唱歌曲《七子之歌》,体验和感受其作品的“绘画美”(意境)“音乐美”(节奏)“建筑美”(形式),了解新格律诗,能够根椐歌词和诗歌内容角色扮演不同的形象。
教学准备
1、有关闻一多的生平资料和作品及油画〈红烛颂〉等。
2、《七子之歌》录音带或光盘。
3、表现海外游子的诗歌、音乐作品和文章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深情演唱《七子之歌》
1、观赏香港、澳门回归的电电视录像资料,讲述歌曲《七子之歌》创作时的背景资料,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所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表演,将海外游了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
2、听赏歌曲《七子之歌》朗读歌词并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对歌词进行讨论,然
后进行歌唱练习,老师引导学生的感情地进行演唱和朗诵,初步感受多声部合唱歌曲的表现形式。回顾和复习第四、五、六册曾经学习过的音乐技能要素,要求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将歌曲的片段进行二声部练习,在听觉能力和音准、音高方面进行把握。
教学反思:
课题二 今天是您的生日
教学目标
1、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利用身边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表现。
2、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进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3、在音乐和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在合唱中进行注意情感的表达和二声部的演唱。
2、在音乐和美术作品欣赏中能够把握作品的主题和相关的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
1、有关国庆节的影视资料。
2、歌曲《今天是你生日》CD光盘。
3、有关国庆的诗歌与散文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颂歌献给我的祖国
1、学生在课前收集关于国庆节的资料(图片、文章、诗歌、歌曲等,由学生个人或集体进行朗诵,导入课题“今天是你的生日”。
《母亲的生日》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从五湖四海把家归。一家人亲亲热热炕上坐,为了你的美丽举起杯,祝你繁荣昌盛,祝你荣华富贵。
母亲啊,你为什么这样美,今天是你的生日,儿女们紧紧把你依偎,轻轻擦去脸上的热泪。
你显得伟大更无私更雄伟,我们儿女更加吐气扬眉,祝你前程似锦,2、采用接龙式的活动,用语言描述自己对祖国生日的祝福,可采用句子尾字做句首字的接龙形式,每个同学说一句,看谁接得最好、最生动。还可以请去过北京的同学或参观过的天安门升国旗讲述自己的感受,分别进行总结。
3、学唱歌曲《祖国有多美》,先朗读歌词,体会其中的含义,然后以听唱的方法进行学唱。
澳门已经回到了祖国怀抱,那首真挚感人的〈七子之歌——澳门〉也伴着小学生容韵琳的领唱飘进了千家万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很多人注意到,这首歌最初还称为《七子之歌》,其实,《七子之歌》原本是我国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的一首组诗和名字,《澳门》正是其中的第一首。闻一多先生的次子闻立鹏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首诗的来历:《七子之歌》是父亲1925年3月在美国写的。当时父亲在美国纽约艺术学生留学,在美国他感受到严重的种族歧视,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爱国和思乡情绪。他联想到帝国主义占领地的中国百姓,境总一定更悲惨,在《诗经〃邶风》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母亲与七个孩子失散了,孩子在流浪中受尽了苦,苦苦哀求回来。他借用这一典故,将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亲被夺走的七子孩子,用似人和手法代他们倾诉“失善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七首诗总称为<七子之歌>。这些诗作一问世,即刻引起了强烈轰动。
研究中国近代的闻黎明研究员,是闻一多的嫡孙,得知《澳门岁月》剧组正在寻找澳门主题歌,便提供了祖父的《七子之歌》。
何谓《七子之歌》,1925年3月,身在美国纽约的著名诗人闻一多有感于时事,将被帝国主义掠走的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和旅大喻为七个母亲离散折孤儿,并写出了七块土地对祖国的眷念,澳门便是“七子”之首。
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的开篇直抒胸膛: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邶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上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邶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初者土地,这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这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
ALSACE-LORRALNE耶?“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如今,“七子”中只有台湾尚未回归祖国。当年闻一多先生在《七子之歌——台湾》中写道: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岛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欢腾的大西北 课题一 青海湖边
教学目标
1、欣赏“青海湖”和“万山之祖——昆仑山”“黄河源头——卡日曲”“长江源头——沱沱河”及当地的风土民俗风光图片、歌舞等艺术作品,听赏、学唱民歌〈上去高山望不川〉。
2、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鸟”的手工制作、进行想像画创作和民间歌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3、学唱青海民歌〈四季调〉,并与〈花儿与少年〉进行对比分析、欣赏。
4、进行〈花儿与少年〉舞蹈的 欣赏、学习和重新创编,能由“景”而想,因“情”而动,能随着,〈花儿与少年〉的音乐即兴或在集体设计的表演动作中起舞。
5、尝试利用身边的材料、情境或音乐,根椐需要进行即兴创作、表演、创作情境,培养学生和参与意识和艺术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搜集、观察、整理、合作、交流与探究的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用已有的知识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鸟”的手工制作、进行想像画创作和民间歌舞基本动作的学习。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青海的风光图片、工艺品、服饰的照片及美术作品。
2、有关青海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舞及民风、民俗、寺庙、鸟岛的录音、录像资料。
3、学生进行绘画、手工制作所需的工具材料等。
4、有关乐器、录音机、扇子等。
5、《花儿与少年》舞蹈和器乐曲及民歌《四季调》的录音、录像带。教学过程:
活动一:青海湖的故事
1、大家轮流做“主持人”导游“或”解说员,并将自己熟悉的、收集的有关青海的资料,如传说、民歌、舞蹈、青海少数的服装、饰品、民风、民俗、鸟的颜色、特征、神态、种态及青海的地理环境、特有的民族、江河源头等——表达、模仿、表演出来,师生进行评价交流。
2、根椐资料、音像和学生的讲述确定一个“主题”或“情境”,进行即兴创作或“配景”表演,比如“花儿会”“青海湖赛马会”配乐诗朗诵——“我是青海湖的一只鸟”“江河之源”等。
3、让学生地图上找到“江河源头”或找歌唱我国江河的歌和诗,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的想像力,在学生已有生活积累、艺术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导演、策划、合作、表演的体验。
4、可选择一个好的“创意”在即兴表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创作一个小品或其他节目,修改完善,使之成为班里师生共同创作的具有西北风格的节目(哪怕是一首配乐诗朗诵或一组简单的舞蹈动作)。
活动二:舞蹈——《花儿与少年》
1、欣赏《花儿与少年》的器乐曲、舞蹈和原生态民歌《四季调》。
2、轻声哼唱、欣赏《上去高山望平川》民歌曲调,体验其风格和知高原上唱歌的感受。
3、体验西北少数民歌舞蹈和歌曲的风格特点;学习《花儿与少年》舞蹈中舞动扇子的手法及舞步《搓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旋律节奏变化和舞蹈脚步的变化关系。
4、还可以观察扇子的形状、结构、在课前或表演前与学生共同进行画、折、制作扇子的活动和练习。
教学评价建议
1、关注并引导学生的评价,鼓励、表扬每一个学生,将有创意和创新的想法、动作设计及自己编演的节目、作品等记录拍摄下来,存入艺术挡案夹。
2、开展同学间相互评价歌曲、舞蹈的动作,互评、他评有进行、创意的同学。
3、表扬课后主动练习记唱歌曲和舞蹈动作的同学。
教学思路拓展
1、根椐学生兴趣和学习可以直接从青海湖的鸟岛的“鸟”进入引导学生观察鸟的颜色、形状、飞翔及走动的协调动作,并和美术、舞蹈、音乐旋律、手工等结合进行教学。
2、观察或欣赏民俗馆和有关民族风情艺术作品展展览,了解艺术家们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采用对比的方式,半定学生的艺术感受。
教学反思:
课题二 黄土高坡鼓喧天
教学目标
1、介绍欣赏陕北地区的民俗、风貌、地域特点及民间艺术。
2、感受安塞锣鼓的热烈气氛,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氛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锣鼓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
3、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信天游》和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拥护八路军》。
4、练习剪纸、秧歌及速写。
教学重难点:体验安塞锣鼓粗犷、豪放的气氛和情绪,初步学习安塞锣鼓的基本步伐、敲击方法和锣鼓经。听赏、学唱歌曲《领唱秧歌》《信天游》和陕北民歌打黄羊调《拥护八路军》。教学准备
1、陕北的风貌、民俗艺术的录像、图片、实物、艺术品等。
2、安塞锣鼓的录像资料、腰鼓演奏的方法,有关鼓的故事、传说,鼓手的服饰、用具等。
3、乐器(鼓)、绘画材料、工具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威风的锣鼓
查找关于“安塞锣鼓”的资料,讲一讲关于鼓的传说故事和“安塞锣鼓”的由来,并欣赏安塞锣鼓的表演图片或录像,同时听赏、学唱《信天游》,引导学生的探究、表演热情。
活动二:鼓声咚咚
1、制作腰鼓,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和节奏(鼓点的)敲法。可用硬卡纸画出或制
作出与实物大小一般的“腰鼓”(每人制作一个,两头穿绳挂在腰间,鼓锤子也可先画出再剪下)。
2、引导学生用白毛巾做鼓手的头巾,在享受制作成功体验的同时,模仿学习腰鼓的基本步伐、节奏等,合作、互动活动中反复进行练习和创作。
3、学会唱陕北歌曲《领唱秧歌》和《拥护八路军》,学习基本步伐;即兴编词跳秧歌。
4、用速写的方法结合自己学习路秧歌的动作,画一画跳秧歌的同学。
活动三:我创作的鼓乐真好听
1、取乐曲中或本地民间特有的喜庆锣鼓、秧歌与安塞锣鼓(陕北秧歌)进行对比欣赏,学习练习并熟记一两首锣鼓经,在学校的庆典活动中实际运用。
2、还可根椐已学习和熟悉的节奏及音乐知识,进行锣鼓经的简单记谱、编词创作和表演。
活动四:我们的心愿
在教师指导下收集,整理陕西及西北的民间艺术,开展剪纸、民俗、服饰的制作展示活动日或活动周。
教学思路拓展
1、可由安塞锣鼓引申介绍陕西省的其他民间艺术,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大西北。
2、走出学校、访问民间艺人或观看民间艺人的表演,加深印象、进行一次民俗或民间艺术表演活动,扩展学生的实践场所,形成弘扬民族文化的氖围。
教学评价建议
1、面向所有学生,鼓励每一个人,将他们制作的作品或舞蹈的照片存入艺术挡案夹。
2、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课外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和表现能力。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大自然的小卫士
课题一 大嘴先生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和对有关青蛙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良好品质。
2、通过艺术课的学习,学会运用不同的表现材料进行青蛙造型艺术的表现。
3、结合歌曲学习巩固二声部的知识和技能,尝试运用表演、舞蹈等艺术手段进行青蛙题材的艺术表现,陶冶情操,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结合歌曲学习巩固二声部的知识和技能,尝试运用表演、舞蹈等艺术手段进行青蛙题材的艺术表现,陶冶情操,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兴趣。教学准备
1、自然界中青蛙的录像资料,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如绘画、雕塑、歌曲、影视艺术等。
2、青蛙造型表现所需的工具材料。
3、学习歌曲、舞蹈时所需的录音带、道具等。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青蛙跳呀跳
1、通过观察、讨论,使我们认识到青蛙是自然与人类的好朋友,它们不但保护自然,造福人类,而且它们奇特的生理特征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启示,进一步了解和爱护小青蛙。
2、借助相关乐曲或录音资料重新给同学们创设一个自然中的小溪蛙鸣的听觉氛围、使同学们在轻松、自然、和谐的气氛自由地进行方法表现。教师根椐同学们的不同需要,建议性地同学们介绍几种有关青蛙造型的方法如撕纸、剪纸、折纸等。
活动二:池塘里的小歌手(学唱歌曲)
1、谜语:小时穿黑衣,长大着绿袍。走路蹦又跳,雨后呱呱叫。(青蛙)
2、通过猜活动引出有关小青蛙的讨论。想一想,青蛙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怎样繁殖?与大自然的关系如何?说一说,你都见过哪些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自然界中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
3、结合教学内容给同学们播放青蛙的影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看一看自然界的青蛙是怎样生活的。在对青蛙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同学重新欣赏有关表现青蛙的艺术作品。让同学们初步了解拟人手法在艺术表现运用。
4、组织学生唱表现青蛙的四川民歌《数蛤蟆》和山东民歌《花蛤蟆》。对比两个不同地区的蛤蟆歌曲,说一说各自的音乐形象、旋律特点、调式特点并加以分析,然后根椐内容进行表演。
5、欣赏马来西亚歌曲《青蛙跳啊跳》,了解外国小朋友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翠竹声声 课题一 竹海漫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竹秀美、挺拔的自然美,有赏竹、爱大自然的情趣,体验竹带给人的美感及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
2、从日常生活常曲子竹器中感受造型和结构美,体验竹工艺的奇妙和情趣,尝试手工编织的方法制作自己喜欢的物品。
3、感受歌曲节奏、句式及情绪的变化,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歌唱,尝试自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
教学重难点:感受歌曲节奏、句式及情绪的变化,用自然、轻快的声音歌唱,尝试自编动作进行歌舞表演。教学准备
1、表现竹的有关诗人、美术作品或图片、照片与VCD光盘。
2、收集竹制品的(竹椅、竹席竹箩筐、竹背篓、竹匾、竹笔筒等)实物或图片等,了解有关竹制品的基本制作方法。
3、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的录音带,创设“竹林”的意境。
教学过程:
活动一:竹林深深
1、在教学创设“竹林”的意境(可用各种废旧挂历纸或其他剪成竹叶缠绵在教室的柱诚头上、窗沿上或盆景上)让学生在身临竹海的情境中赏竹、谈竹、论竹、品竹。
2、展示资料、交流对竹的体验。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展示或小组收集的竹的资料,表达对竹的情感。
3、欣赏竹景,感受自然美。在悠扬的笛声中,播放竹海、竹林的VCD画面或自制的课件、图片,师生一起感受竹景的色彩、形态、意境等,激发学生对赏竹的兴趣和爱竹的情感。
4、欣赏和感受童谣《翠竹儿》体验其情感,并引导学生用动作表现童谣。
活动二:竹乡娃娃爱竹林
1、欣赏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感受歌曲的民歌风味,理解歌词内容,体验竹乡
娃娃爱竹林的情感。
2、学唱歌曲《竹乡娃娃爱竹林》。
(1)引导学生讨论用不同的节奏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节奏韵律。
(2)引导学生熟悉和跟唱歌谱,按照歌曲乐句,激发学生用手拍手、拍肩、跺脚方式表现歌曲旋律的变化:
(3)采用集体、小组、个别、齐唱、分句按唱等形式学唱歌曲。
(4)用“柯达依手势”练习唱歌,唱到歌曲每一乐句的最后一长音时用手势表现音乐的高低。
3、请学生乐器的同学为歌曲伴奏或录音,学生边唱边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即兴舞蹈。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用不同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大自然中竹的感受和赞美,有赏竹、爱竹的情趣。
2、学生能体会并说出自己对竹所蕴涵的文化与人工精神的初步理解。
3、能用自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与情感。
4、愉快地唱《竹乡娃娃爱竹林》这首歌,对手工编织感兴趣,能通过观察,学习简单的编织方法,并乐于 交流自己的作品和编织方法。
教学思路拓展
1、请家长带学生装到生活中寻找竹,并写生画竹,或者柏竹林、竹景的照片。
2、让学生收集和观察日常生活的竹制品,发现其中用穿编方法制作的物品,并将学生自己穿编的物品相互欣赏,交流各自的穿编方法。
3、让学生尝试为歌曲、童谣配画。
4、将本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表达、童谣、歌曲的表演或美术作品用拍照等方法做记录,附学生的评价和老师的评价结果,存入艺术档案夹。教学反思:
课题二 竹韵传情
教学目标
1、喜欢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体验笛子、芦笙、箫音乐和竹竿舞、芦笙舞表现的情绪。
2、了解不同竹乐器(笛子、芦笙、箫等)的造型、演奏特点、音色及旋律风格,想像音乐表现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了解不同竹乐器(笛子、芦笙、箫等)的造型、演奏特点、音色及旋律风格,想像音乐表现的内容。教学准备
1、笛子、芦笙、箫的实物或录像、图片及音乐音像资料。
2、跳竹竿舞的竹竿或其他替代物。
教学过程:
活动一:竹乐悠悠
1、欣赏竹乐器,激发热爱民族乐器和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笛、笙、箫三种乐器的实物或看图片、课外,并知道它们的名称,了解其吹奏方法。
2、分别欣赏笛、笙、箫所演奏的音乐,感受音乐的音色与风格,体验音乐的情绪。
(1)欣赏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感受笛声悠扬、悦耳的美感和欢快的节奏与情绪。
(2)欣赏芦笙演奏的《赛马》乐曲,感受芦笙音乐明亮、清脆、优美及丰满。
活动二:欢快竹竿、芦笙舞
1、欣赏竹竿舞、芦笙舞录像或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视听感受竹笙舞台、芦笙舞音乐和舞蹈节奏、风格及欢快情绪。
2、欣赏和熟悉黎明竹竿舞蹈音乐,启发学生用拍手、拍肩、拍腿、踏步等不同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对笛子、芦笙、箫等几种竹乐器的造型特点、演奏形式、音色、旋律风格、音乐情绪的感受和评价意见。
2、学生能大胆地参与跳竹竿及芦笙舞、有舞蹈节奏感,会跳基本步伐、能够与同学相互合作跳舞。
教学思路拓展
1、引导学生收集有关黎族、苗族风土人情的资料,了解黎族和苗族音乐舞蹈的不同特色,学唱学跳黎族、苗族的舞蹈的基本动作,并开展小组竹笙舞比赛。
2、学生自己到音像店员查长购买有关笛子、芦笙、箫的吹奏音乐磁带VCD、CD光盘,在家里欣赏这几种乐器演奏的音乐,培养自主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音乐经验,并举行相关音乐茶话会
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照片里的故事 课题一 老照片 新照片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老照片、新照片,感受照片中人和事,体会照片独特的记录方式艺术价值。
2、通过听赏《好日子》,《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感受乐曲活泼、欣快的情绪,回顾童年和幸福时光。
教学重难点: 通过听赏《好日子》,《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感受乐曲活泼、欣快的情绪,回顾童年和幸福时光。教学准备
1、有关诗歌作品,不同内容、情景的摄影作品多幅。
2、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的录音带。
3、水粉颜料、调色盘等。
教学过程:
有引导学生围绕照片讲述照片上的人和事,选择学生熟悉和经历过的真实的故事,激发学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故事之中。
活动一:说说我的照片
请学生从家中将自己最喜欢的照片带来,在教室一角布置“我的一家”照片展,让学生想想、看看、说说,向老师和同学介绍“照片里的故事”。
活动二:以前的我和现在的我
师生课前搜集自己不同时期与家人的合影照片。
教师可出示自己小时侯与父母的合影,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照片,让学生猜一猜照片中的这个孩子是谁?激发起学生的观察兴趣然后再出示最近一段时间自己和家人的合影,请学生仔细对比观察,说说都有哪些不同(相貌、衣服和背景景物等),进而引导学生也将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进行展示并交流,谈谈观看照片后的感受,从中体会人的成长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发展。
教学反思:
课题二 幸福时刻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时刻,欣赏记录这一时刻的照片,听赏《好日子》这首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2、从生活中体会情感,体会通过画、做、唱、演等带来的愉悦感受。教学重难点:听赏《好日子》这首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从生活中体会情感,体会通过画、做、唱、演等带来的愉悦感受。教学准备
1、有趣的生活照片多幅。
2、描绘面部表情喜怒哀乐的绘画作品。
3、各种材质制作的相框。
4、彩绸、鼓及“大头娃娃”。
教学过程:
活动一:童年趣事
请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玩具、游戏等,将自己小时候发生的有趣的事,给同学讲述并表演。还可以邀请同学组成“临时家庭”,各自选择不同的角色,根椐不同的内容创编并表演。
活动二:美丽的相框
1、搜集各种不同的相框或其相关图、彩笔、作业纸、制作相框甩用的材料。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不同的相框所带给人的不同的感觉(形状、制作的材料不同、颜色的不同),并说一说自己所喜欢的相框的特点。
3、引导学生分析探究相框的制作方法,将自己的设计构思用彩笔绘制出来。
4、启发学生选择多种材料来设计装饰相框(如用贝壳、通心粉、方便面等材料装饰制作相框)。
活动三:欣赏与感受
1、欣赏能激发人们愉悦情绪的乐曲或歌曲。如《好日子》《幸福快车》《幸福谣》等。
2、学生“接力式”谈感受,用肢体语言或舞蹈动作表达自己的心情与感受(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及时点拨与引导)。
3、通过“幸福转转转”这一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类似于击鼓传花的形式),被点到的同学说一句祝福的话语送给在座的同学,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从而产生幸福 的感觉。
活动四:幸福时刻我来画
1、通过各种颜色的观察、感受、感悟色彩与人的面部表情的密切联系(例如,生活中的颜色,大自然中的颜色,喜庆节日的颜色等)。
2、由色彩感悟而引发的各种情绪感受,用面部表情表现出来(学生可以合作表演并通过角色的不同表现,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
3、将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自己制作的相框加以装饰。
4、班级“幸福时刻展示台”(用展示学生作品)。
教学评价建议
1、能用语言描述照片中的故事。
2、通准确地歌唱《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的歌曲。
3、能制作富有个性的相框或相机。
教学反思:
课题三 留给未来的回忆
教学目标
通过视觉的旅行、制作照片成长档案夹,来感悟生活中成长留下的足迹,引导学生对未来的成长设想。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的旅行、制作照片成长档案夹,来感悟生活中成长留下的足迹,引导学生对未来的成长设想。教学准备
1、歌曲《童年的回忆》录音带。
2、制作照相机的纸盒、卡纸、胶水、剪刀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我家的照相机
1、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家里的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在父母的指导下尝试拍照,了解照相机的简单使用方法,休验科技的发展和摄影的乐趣。
2、教师出示照相机,引导学生共同观察照相机的构造《镜头、快门、闪光灯、暗盒等》。
3、将自己家的照相机带到学校向同学展示并交流使用方法,比较不同型号的相机其外形和使用方法的不同,并将自己创作摄影作品的体会与大家交流。活动中要随时提醒学生爱护相机。不用手触摸镜头。
4、我们一起合个影,师生共同合影留念。如果没有条件。可进行绘画。
活动二 听赏〈童年的回忆〉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听赏乐曲〈童年的回忆〉,感受动听,迷人的旋律。展开丰富的联想。
2、搜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观察照片的时间、人物、景物、色彩对比。同学之间,:为什么自己喜欢这种风格特点的照片?
3、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做成一个“我的成长足迹”档案册。加以简单的文学说明,从制作、欣赏的过程中感悟生活中成长留下的足迹、并留给未来一个美好的回忆。
4、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童年最难忘的事,回忆童年时自己常做的游戏的印象最深的歌谣。
活动三:留下回忆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着照相机到户外或校园抓拍有意义的瞬间,并把自己的作品通过“校园一瞥”摄影展进行同学间的交流,同时选拔更加优秀的作品推荐投搞。激发同学争当“小小摄影师”。教学评价建议
1、是否能了解景、构图的基本知识。
2、是否分析比较顺光、侧光的逆光等知识。
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军旗飘飘 课题一 小兵的歌
教学目标
1、学生欣赏有关的电影剧照,了解故事情节和内容,感受战争年代小兵们的英雄气概,在生活中学习他们的勇敢、机智。
2、演唱歌曲《红星歌》,学生研究制作纸浮雕五角星、了解五角星的比例,感受和谐的比例关系。
教学重难点:感受战争年代小兵们的英雄气概,演唱歌曲《红星歌》,学生研究制作纸浮雕五角星、了解五角星的比例,感受和谐的比例关系。教学准备
1、歌曲《红星歌》录音带。
2、电影《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红孩子〉的剧照或录像带。教学过程:
活动一:看剧照讲故事?
1、学生搜集电影〈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红孩子〉中具有代表性的剧照,请学生观察回答:这是什么时候的故事?照片上的人物你都认识吗〉讲一讲这个电影的故事。教师同样也可以出示电影的几幅代表性和照片、请学生看一看、讲一讲〈教师学生在讲故事时连续播放〈红星歌〉
2、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为学生播放电影《小兵张嘎》和《闪闪的红星》《红孩子》《鸡毛信》的精彩片段,谈谈观后感。
3、学生有感情地讲述并表演其中故事片段。活动二:学唱歌曲《红星歌》
1、欣赏《红星歌》,谈一谈听完歌曲后的感受。
2、欣赏歌曲唱一唱,并请学生模仿小兵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所展现的内容和情绪。
3、教师可以播放《红星歌》的录像,请学生和录像中的人物一起演唱、表演。教学评价建议
1、能准确地歌唱《红星歌》,并体会出歌曲所包含的情感。
2、能运用纸制材料,并运用工具制作半浮雕塑的五角星。
3、能比较完整地介绍小兵的故事。
教学反思:
课题二 军民鱼水情
教学目标
1、通过唱歌曲《军队和老百姓》,感受歌曲的豪迈和雄壮,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反复重复的音调及其表现意义。
2、欣赏配乐朗诵魏巍的报告文学《谁是最可爱的人》片段,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的感情。
3、说说你所了解的解放军的感人事迹,如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等,学习他们为祖国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通过唱歌曲《军队和老百姓》,感受歌曲的豪迈和雄壮,引导学生发现歌曲中反复重复的音调及其表现意义。
教学准备:
收集《说句心里话》《咱当兵的人》《一二三四》等赞美解放军的歌并播放给同学们听,听后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教学过程:
活动一:学唱歌曲《军队和老百姓》
1、学生听赏歌曲《军队和老百姓》,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反复重复的音调及其表现意义,一再重复的音调是“军队和老百姓”一名,在这一句的重复中有在句中的的扩充一小节(3——5小节处),扩充两小节(6—9小节处)和一句尾的扩充(10—13)节处)。多次重复起到了一再强调和肯定的意义,使它为了一个核心的音调。
2、引导学生理解变化的重复是音乐中的常用的方法,重复有变化,避免了单调。结合上节课合作制作的五角星平面构成,感受音乐和美术重复、渐变的平面构成相联系,让学生感受通感通识。
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 三个和尚 课题一 瞧这三和尚
教学目标
1、有兴趣欣赏不同艺术形式表现《三个和尚》的故事,比较主要角色的造型特点,能在表演活动中再现三个和尚神采。
2、学生交流其中主要角色的神采和造型特点,能通过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表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美术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它以完美结合后带来的不同特点,引发学生哲理性思考。
教学重难点:学生交流其中主要角色的神采和造型特点,能通过歌唱、表演、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表现故事情节,感受音乐、美术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它以完美结合后带来的不同特点,引发学生哲理性思考。
教学准备
录像资料、黏土、废旧物品、水彩等画具。
教学过程:
通过《瞧三个和尚》的课题学习,使学生感受三个和尚在造型和音乐形象上的表现特点。三个人物在音乐、形象上的对比,生动、鲜明又十分有趣,给人的印象极深,自然地将生活中的理性思考留给人们。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椐学生的能力,选择教学资料,确立教学内容,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安排教学过程或活动,使学生能通过欣赏、交流评析、歌唱、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三个和尚的故事及寓意。活动一:三和尚的故事
快来看这三和尚,学生欣赏美术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片段,观察比较三个和尚在造型和音乐形象表现上的特点《高个儿—瘦和尚、矮个儿——胖和尚和小和尚》引发学生关注三个和尚间将要发生的故事。
2、〈三个和尚〉故事。学生观赏动画片,了解他们的故事,说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情节。
3、交流与感受。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和小伙伴一起进行故事内容片段的表演。在尝试进行戏剧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角色的心理,用不同的体态、音色、语音等表现的同时,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三个和尚〉。可采用听唱法进行学习,巩固正确的歌唱方法。在第一、二句的休止拍上,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的简单的伴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及学生演唱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在音乐中稳定的速度、八分节奏的准确掌握,增强合作意识。
5、交流与赏析。学生盼组表演,相互观摩。通过观察、评析达到合作与艺术表演能力的提高。
活动二:有趣的三和尚
3、有趣的音乐人物形象。学生分别赏描写三个和尚主题音乐,了解乐器的使用与音乐形象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对音乐形象描述的兴趣。
4、创编三个和尚的形象。播放教师课前剪辑的描写三个和尚的音乐片段,通过欣赏比较,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现三个和尚的形象。可以组内交流合作进行,突出人物的不同特点。
5、欣赏动画片〈三个和尚〉,通过欣赏剪辑后的动画片,学生在分析、研讨活动中,了解动画片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音乐的在其中的表现力与烘托故事氛围的作用。
6、有趣的三个和尚。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把故事的理解和感兴趣的内
容表现出来。如美术造型角色的形体语言、音色、语调、语速等。在课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肯定学生和创作,鼓励学生的合作。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能用心观察艺术的不同的表现,并能发现它们中的艺术要素对比。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与创造。
2、学生观看录像和他们表演时是否专心,与同学们讨论时是否有自己的见解。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在歌唱、创作和美术活动中的“闪光点”,并予以鼓励。
教学反思:
第九单元 艺术家的故事 课题一 遗失的乐谱
教学目标
1、有兴趣了解音乐大师莫扎特的童年生活。
2、学唱歌曲《摇篮曲》,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摇篮曲》,感受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
1、有关音乐家莫扎特童年生活的故事文本、图片、音像资料。
2、进行音乐活动的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春天的故事
1、安排学生在课前查找有关音乐家莫扎特的生平故事,特别是关于他童年的故事和传说等,分别讲述给大家听,听赏莫扎特的作品《渴望春天,感受和熟悉旋律,体会6/8拍欢快的特点,为学唱歌曲〈摇篮曲〉打下基础。
2、看图或用多媒体形式请学生感受莫扎特儿时的生活片段,引入老师讲述莫扎特童年的故事,了解音乐莫扎特。提问和讲述你从莫扎特的故事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莫扎特的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说一说,写出来,在班级里及黑板报的形式进行展示。活动二:妈妈怀抱最温暖
1、学唱歌曲〈摇篮曲〉。聆听音乐,感受6/8拍子音乐的强弱规律。通过聆听音乐的旋律和对节奏的感受,自由律动,感受歌曲的音乐形象,2、跟琴听唱,在听唱中培养学生自学歌曲的能力和音乐的记忆力、注意力。请学
生根椐自己的理解,把过去学习过的强弱记号标在歌曲中,再认真唱一唱,感受歌曲的表现力。分小组讨论,对歌曲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复习曾经学习过的知识,培养一种自我处理歌曲的能力。
3、对比第二册学过的舒伯特的〈摇篮曲〉,谈谈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活动三:心跟梦想一起飞
1、根椐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一个形态特别的摇篮。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2、用自己身边可以找到的各种材料,编一个小摇篮。(废旧纸材,如小纸船穿上两根绳就成了小摇篮了。
3、动手实践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和成就感,在活动中逐渐锻炼和获得。
教学反思:
课题二 人民音乐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从冼星海的故事片里感受生活的魅力,加深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初步理解,体验生活的乐趣。
2、学生能感受卡农式的音乐表现手段,从而对音乐学习的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难点:学生能从冼星海的故事片里感受生活的魅力,加深对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初步理解,体验生活的乐趣。教学准备
1、有关我国著名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艺术创作的故事。
2、歌曲《黄河大合唱》的录像带、CD光盘等资料。
3、有关《黄河大合唱》演出的录像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游戏里的哆来咪
1、这些东西真奇妙。本课教学前安排学生从家里自带玻璃杯2只,4个一组,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用不同器皿进行加水处理,组合成为有乐音高的器物(可以根椐器皿的实际,音高按顺序排列。另外,教师应该自备一套器皿)。
2、分小组请学生先自由地敲一敲不同音高的器皿,感受一下音乐的语言,再敲自己熟悉的旋律(歌曲)。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发现的问题的意识,在生动活泼中调动
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积极探索生活的乐趣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
3、活动中引出音乐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生活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生活艰苦,创作条件极其简陋,没有现在的钢琴、电脑合成器等创作设备。但冼星海发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运用自己身边生活中的物品和材料进行音乐创作。在一次吃饭当中,他正在思考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边吃边思考。饭后,他意识地边走边用手中的筷子敲打着空碗,突然间一段旋律从敲击中的流出,冼星海马上返回厨房,我来很多锅碗瓢盆,经过挑选和处理,组成一个特殊的“交响乐队”,冼星海既是创作者,又是指挥者和演奏者。久经不衰的《黄河大合唱》就这样在锅碗瓢盆的闪响声中诞生了。活动二:黄河的交响诗
1、听赏歌曲《保卫黄河》。说一说,你听了这首歌曲后的感受,它和我们平时或以前曾经学习或听过的合唱曲目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歌曲表达什么样的情境和思想?
2、配合播放有关影像资料,为学生提供创作和演出的背景材料《如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的有关片段》,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
3、用相同的节奏型进行“卡农”式的练习,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深了解并感受歌曲中“卡农”的表现形式。
4、试着学唱歌曲〈保卫黄河〉。
5、节选歌曲旋律片段。边听边敲节奏并哼唱,例如
初步掌握歌曲旋律中大跳的表现力及歌曲中难唱的部分。
B完整地听歌曲,并同时根椐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声部完整地敲击节奏,为学习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
活动三: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
1、聆听女声独唱〈摇篮曲〉和〈保卫黄河〉齐唱部分,说一说演唱形式的什么不同,并谈一谈听后的感受。
2、分小组讨论以前学过和听过的歌曲,哪些是宁静抒情的,哪些是雄壮有力的?
3、根椐〈摇篮曲〉或《保卫黄河》中的某个情节,创编一段小品,演一演。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对冼星海的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艺术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小溪江河大海
单元概述:
小水滴从哪儿来?它晶莹剔透,富有个性,充满自信。一滴水,可以滋润花草,使花草吐露芬芳;一滴水,送给焦渴的人,使他如获甘霖。小溪从哪儿来?它清澈透明、温和、含蓄,亲吻着大山和森林,汇入宽阔的江河。蜿蜒不息的江河拥抱着大地、村庄、城市,他奔腾向前,汇聚到气势磅礴、无边无际的大海。大海是那样辽阔深沉、变幻莫测,充满神奇和梦幻。小水滴因小溪而快乐,小溪因江河而骄傲,江河因大海而自豪,大海因小溪江河而豪迈。由自然界到人类,一个个有着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集体就像那江河,拥有灿烂的文化与文明的社会就像那大海。小小的我只有融入到集体中,才更显生命的存在和光彩;只有融入到充满人类希望和光明的社会中,才更觉人生的价值和辉煌。
本单元包括《滴水成溪》、《碧水的呼唤》、《蓝色畅想》3个课题。学生通过游戏性的艺术学习活动,从倾听水的声音,欣赏表现小溪、江河、大海的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作品中,感受小溪、江河、大海的自然美。了解小溪、江河、大海的自然美,了解小溪、江河、大海与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获得美的享受,积累初步的审美经验,发展艺术想象和表现力;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萌发环保意识,感悟和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的哲理,领悟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成就大业,从点滴小事做起的道理。
课题一 滴水成溪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感受形象美、线条流畅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课时建设:2课时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国画、油画棒、水彩等绘画工具和材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感受形象美、线条流畅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国画、油画棒、水彩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课型:音乐综合 教学过程:
溪水潺潺——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1、学生交流各自对小溪地感受,谈谈自己熟悉的描写小溪的文学作品。提问:清说说生活中你见到小溪的印象和感受,在此基础上朗诵你知道的描写小溪的诗文。
2、教师朗诵或放录音散文《两条小溪》,引导学生感受散文的语言美、韵律美、情感美、以精美。
3、学生讨论、交流自己对散文的记忆和理解,复述或朗诵散文《两条小溪》。
4、学生表演《两条小溪》。男女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模拟两条小溪蜿蜒流动;男女同学混合成四组,每一组为一条小溪,变换对性,交叉流动,汇成一条大河。
5、欣赏古筝曲《流水》或第6册《我爱家乡的山河水》单元中的《门前有条小溪流》。学生听曲联想“我是一条小溪流”,如我是一条细细的长长的小溪,我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我是一条快乐的小溪,我是一条舒缓的、明亮的小溪……并让学生用艺术形式自由表现。
6、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体验小溪的自然美和小溪蕴涵的无私奉献精神,不怕劳累,不断追求的人文精神。
7、欣赏表现小溪的山水画作品,感受水墨、线条的韵味及溪水与景物的关系,体会作品的秀美与宁静美。
8、激发学生绘画的兴趣,运用线条或国画形式画出“我心中的小溪”、“家乡的小溪”等作品。让学生运用浓淡墨色在宣纸上描绘出各种水的形态,采用泼墨和浸染法进行练习。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在教学情境的启发下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生活中所发现的颗颗小水滴汇成涓涓溪流的感受。
2、学生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语言美、旋律美、节奏美、线条美、色彩美,能用自爱、自豪的情感唱出《小小的我》。
3、学生能够掌握水滴的基本造型并运用水墨画进行创作,构图有创意;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表现主题。
4、学生能够体验到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并能自由交流对“汇涓成海,聚沙成塔”、“成就大业,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哲理的理解。
5、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小溪,表达水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思路拓展:
1、探究水滴、小溪、江河湖海的成因。讨论自然界水的声音、形状与音乐、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讨艺术创作中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和收集自己家乡或有关小溪的其他文学、美术、音乐作品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溪水的关注和喜爱之情。
3、举办学生表现小水滴、小溪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用艺术表现自然景象的欲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发现和感受大自然中小水滴的可爱和小溪清澈透亮、蜿蜒曲折、缓缓流淌的秀美,具有爱水、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2、体验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和自尊、自豪的情感,体会“汇涓成海、聚沙成塔”的哲理。
3、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等作品感受形象美、线条流畅美、旋律优美感。
4、感受歌曲乐句的变化,能用二声部或三声部的形式唱歌,能以小水滴为基本图形进行想象画创作。
教学准备:
1、各种水声音的录音,水滴、小溪、大海的图片资料。
2、歌曲《小小的我》、散文诗《两条小溪》录音磁带。
3、国画、油画棒、水彩等绘画工具和材料。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顽皮的小水滴
1、体验水声,引发兴趣,表达感受。
(1)教师播放录音,让学生仔细听辨各种水声(水滴滴落、小溪流淌、大河奔流、海浪涛涛)。
(2)学生交流各种水声给自己留下的感受,并能用相应的相声词表达,或用键盘乐器、打击乐器敲击模拟不同的流水声。
2、根据水流的不同声响的录音请学生用不同的线条(长短、粗细、曲直等线条)表现水的流动感。
3、看录像或课件,欣赏不同情景中的小水滴,观察小水滴的形状在不同光线下小水滴的颜色。
4、欣赏有关保护水资源的招贴画及节约用水的公益广告,讨论交流招贴画、广告“如果你不珍惜水,那么最后一滴水就是你的眼泪”的含义。
5、学生大胆创意,尝试绘制招贴画、广告或漫画,表达爱护水资源的情感。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在教学情境的启发下畅所欲言,谈出自己对生活中所发现的颗颗小水滴汇成涓涓溪流的感受。
2、学生能从描绘小溪的文学、音乐、美术作品中感受到语言美、旋律美、节奏美、线条美、色彩美,能用自爱、自豪的情感唱出《小小的我》。
3、学生能够掌握水滴的基本造型并运用水墨画进行创作,构图有创意;运用自己熟悉的绘画方法表现主题。
4、学生能够体验到小小的我与集体的密切关系,并能自由交流对“汇涓成海,聚沙成塔”、“成就大业,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哲理的理解。
5、能用自己喜欢的艺术方式表现大自然中的小溪,表达水与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思路拓展:
1、探究水滴、小溪、江河湖海的成因。讨论自然界水的声音、形状与音乐、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探讨艺术创作中联想与想象的重要性。
2、让学生了解和收集自己家乡或有关小溪的其他文学、美术、音乐作品等资料,激发学生对溪水的关注和喜爱之情。
3、举办学生表现小水滴、小溪艺术作品的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用艺术表现自然景象的欲望。
教学札记:借本课作业之际,我请学生们绘画一幅提倡节约用水的宣传画,并提出如果创意的好的话老师会将作业塑封,挂到水龙头旁边。所以学生创作热情比较高,画面效果都注意到了警示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第二单元 碧水的呼唤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长江之歌》歌词所蕴涵的诗意及磅礴的气势,能用打击乐器配合歌曲演奏。
2、熟悉歌曲联唱形式,能将自己学过和熟悉的歌唱大江、大河的歌曲即兴联唱。
3、有感情的朗诵歌颂祖国大江大河的文学作品,能体验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和意境。
4、欣赏和感受表现大江、大河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及形式美,能用美术多种形式表现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课时建议:1课时 教学准备:
1、表现三江之源及波浪滚滚的黄河、长江的照片或VCD光盘。
2、《长江之歌》、《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浏阳河》、及《太湖美》等与水有关的歌曲音响资料,各地方曲种表现当地与水有关的资料。
3、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美术创作“生命与水” 教学目标:
1、感受和理解《长江之歌》歌词所蕴涵的诗意及磅礴的气势,能用打击乐器配合歌曲演奏。
2、熟悉歌曲联唱形式,能将自己学过和熟悉的歌唱大江、大河的歌曲即兴联唱。
3、有感情的朗诵歌颂祖国大江大河的文学作品,能体验作品中抒发的情感和意境。
4、欣赏和感受表现大江、大河美术作品的色彩、构图及形式美,能用美术多种形式表现保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表现三江之源及波浪滚滚的黄河、长江的照片或VCD光盘。
2、《长江之歌》、《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浏阳河》、及《太湖美》等与水有关的歌曲音响资料,各地方曲种表现当地与水有关的资料。
3、学生绘画工具和材料。教学活动建议: 水的歌唱
1、欣赏照片或课件:三江之源及波浪滚滚的黄河、长江水,引导学生探索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江河的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你见过哪些大江、河流?他们的发源地在哪里?看到波澜壮阔的滔滔江水,你有什么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
2、欣赏歌曲《长江之歌》,感受歌曲旋律磅礴的气势与歌词中蕴涵的诗意。提问:你从这首歌的旋律中感受到了什么?从歌词中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3、接龙联唱:让学生演唱自己会唱的与水有关的歌曲(结合学生的经验和音乐积累)如《长江之歌》、《我的祖国》、《洪湖水浪打浪》、《浏阳河》、《太湖美》、《外婆的澎湖湾》等。
4、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请学生用不同的美术形式,小组合作绘制一幅山水画。
小小赛诗会
1、欣赏描绘祖国大江大河的美术作品,感受祖国江河的壮丽、神圣及表现形式的美感。
2、欣赏表现大江大河的诗歌、散文,感受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美和情感美。
3、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制作赛诗会节目单、道具等。
4、开展赛诗会表演,朗诵有关歌颂祖国江河的文学作品。清水长流
1、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水与人们的关系。
2、欣赏水利灌溉庄稼、人给花草树木浇水、山区人打井水、马在河边饮水、人们端着大腕饮水等图片或录像,感受水与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人们生命都离不开水)
问题思考:看到上面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收集展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资料,观察江河水污染带给人类的威胁,体验环境保护的重要。
4、欣赏图片或录像,讲述大禹治水的感人故事。
5、了解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启发学生设计保护水资源或“世界水日”的宣传画、广告(词或画),用美术或文学(编儿歌、短诗)、音乐(创编歌词)等形式表现防止河水污染及保护河水的情景。
问题探讨:地球上可以饮用的水有多少?每一天要用掉多少水?地下水面面临什么问题?谁是河流的头号杀手?
6、美术创作“生命与水”或“绿色行动——保护水”,组织学生进行集体长卷绘画活动,表达节水、爱护水资源的情感。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歌曲情绪、意境的感受和理解。
2、会准确唱3首以上与水有关的歌曲。
3、能积极地参与个人或小组赛诗会节目。
4、在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和保护水资源的美术创作活动中,有自己的独特构思和表现方法。
5、有兴趣关注水资源,对水与生命有自己的看法,有关注水污染、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情感。
6、能用绘画、创编短小诗歌、散文、歌曲、体态动作等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歌颂祖国江河的情感。
教学思路拓展:
1、启发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水与地球、水与人类生命的密切关系,收集有关歌唱大江大河的文学作品和歌曲作品,并参与社区保护水资源的文艺宣传活动等。
2、引导学生讨论、创编爱护水资源的文艺节目。教学札记:
中国古代艺术作品中对“水纹”的运用非常多,以次为范本,讲解表现水的流动、富有生命力的线,对学生能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课题三 蓝色畅想
教学内容:欣赏水、表现水、画水 教学目标:
1、体验探究水纹之美和大胆创作水纹画的乐趣。
2、能从水的不同自然状态中感受水纹的不同美感。
3、能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出具有美感特征的水纹。4 能对以线条为主的抽象作品进行审美评价,敢于表达自己的审美观点和感受。
教学准备:
1、表现水纹的绘画作品和工艺品以及学生绘画的纸张、笔墨等。
2、学生分组活动探究水的自然状态美所需的盛有水的塑料大盆和搅动水流的竹棍、王水中抛物溅起水花的纸团等材料。
3、有关水的谜语、文学作品。
4、教学场地的安排。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猜猜说说水
1、猜谜语——水。教师说谜语的谜面,学生猜谜底。谜语一: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水)谜语二:在小溪里游玩,在池塘里睡觉,在江河里奔跑,在大海里欢笑。(谜底:水)
教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谜语的谜底是什么?谁还会打出关于水的谜语?
2、讨论交流:水的样子
教师:从刚才的谜语中我们发现谁的状态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启发学生总结得出结论:运来水很特别,它没有形状,没有样子,但它存在于自然界中却又可以表现出许多美丽的姿态。
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描述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见江河流水的波纹状态,湖面上的涟漪给人的感觉(活泼、亲切、有扩张感),与水滴落到江面上、水坑里的感觉。
欣赏感受水纹的美感
1、欣赏涟漪图片,感受湖面荡起涟漪的情景。
教师:我们看到的涟漪就是水纹,水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呈现出万千姿态,情趣各异的水纹,而我们每个人的感受又会各有不同,请同学们谈谈看见涟漪,看见水纹的感受。
2、教师出示在透明塑料盆里撩动水滴到水面上,请学生观察说说看到水的样子。
请学生用线描的方式记录在纸上,感受不同水纹的不同美感。
3、欣赏马远的《水图》等表现水纹的美术作品,感受线描方法表现水纹的美感。多种形式探究表现水纹
1、学生尝试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自己所见所感受的水纹。(请个别学生在黑板上用粉笔即兴画出水纹,并请学生从美感角度评价并调整)
2、出示表现水纹的色彩作品,引导学生围绕作品本身的水纹形状,配合色彩及联想来欣赏作品,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熟悉材料:大、小面盆和水,绘画颜料等,学生分小组选择不同的材料,绘制水纹。
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些水纹画。比比看,哪一组的同学作出的水纹最多,最有特点,并具有独特的美感。同时把自己的操作感受都记录下来(出示作画用纸及范例)
4、绘制水纹图画。学生分小组动手作画,教师注意观察和辅导,引导学生注意创作来源:在水盆里搅动成漩涡,摇动成波浪,划动成三角形荡开,地税、泼水等溅起涟漪,鼓励学生在观察、感受的基础上大胆作画。
还可激发学生徒手沾上水粉或水彩颜料在纸上想象绘制水纹画。艺术通感体验
1、用在空中抛舞绸带,皱纹纸带表现水的流动或在地上、桌上摆放制作好水纹,然后用语言描述其形象和美感特征,并用抛舞绸带、皱纹纸带表现水纹。
2、欣赏歌曲画水纹。
教师唱歌曲乐句:“一条大河波浪宽”;“小河流水清亮亮”;“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洪湖水呀浪打浪”;“太湖水呀太湖水”......,学生闭眼倾听老师唱歌或播放录音,学生自由想象歌中的情景,并人选这歌中的一手,用水纹图画的方式表现歌曲的水势。
激情一刻
1、交流展示作品
学生围坐成圆圈,各组派代表演示和展示绘制的水纹画,有其他小组评价和打分,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不同水纹的不同美感。
2、请学生自我小结。教师引导学生谈本课自己获得的新经验,新收获、新进步、新的问题和困难或学习希望与要求。
3、教师小结。艺术来自生活,来自大自然。艺术可以赋予平凡的、平淡的事物以新奇与美丽,希望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用美的阳光来看待周围事物,用灵巧的双手创造美,把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主动欣赏和感受大海和色彩美、海面的辽阔壮美,表达出自己爱大海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与情感。
2、学生能表达自己对大海的真实感受并能交流自己对大海博大、宽容、孕育一切、包容一切性格的领悟。
3、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富有想象的参与歌唱、舞蹈和美术活动。教学思路拓展:
1、选择自己到海边的照片,收集有关大海的图片、诗歌、散文、故事、美术、摄影等资料。
2、欣赏寓言故事:《木偶探海》和《三船议海》以及有关表现大海的影视作品,引发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领悟作品的教育意义。
教学札记:
从小生活在海边的学生对大海富有深深的感情,能从不同角度表现大海的变化莫测的表情。
第二单元 运动场上
单元概述: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生命健康的支柱,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运动竞技场上,你会看到飒爽英姿的运动健将的身影,会听到欢呼雀跃的啦啦队的加油声,快加入运动的行列,奏响《运动员进行曲》,描绘一幅生龙活虎的运动群像,谱写一部运动员英雄的颂歌吧!有史以来,世界各地形成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以及与运动相关的文化。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对游戏性运动尤为喜爱。体育运动在锻炼孩子们身体的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顽强、竞争、拼搏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的主人,他们应该更加坚强,更加勇敢,应该用体育精神去激励他们,从学生个人成长的需要和情感出发,了解艺术与体育的联系,围绕体育运动和体育精神这一人文主题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各种艺术综合能力。
本单元分为《我们一起来运动》J快乐文明的啦啦队》两个课题,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艺术与情感、艺术与体育的融汇与交流,感受运动中热烈的氛围、澎湃的激情,表现其中蕴含的艺术元素,进而达到艺术与体育、艺术与生活的完美和谐。
课题一 我们一起来运动
教学内容:演唱歌曲,美术创作 教学思路:
1、充分挖掘我校的课程资源并运用于教学中。我校与“熊倪跳水学校”进行台作交流,各班都有跳水队的同学加人班级学习,他们在运动会上取得骄人的成绩,在训练中则非常刻苦。我想在艺术课堂上注入这种体育精神。
2、在一年级时学生曾经做过手影游戏,大家都非常喜欢。在光源下,学生有一种表演的激情,同时,学生各种动态的投影也是非常吸引人的。观察外轮廓可以帮助学生养成整体观察的习惯。
3、三、四年级的学生大多非常喜欢体育运动。让少数不爱运动的同学也动起来,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体育运动的了解、体验,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和关注。感受体育运动中顽强、自信、勇敢、拼搏的体育精神。
2、通过欣赏反映体育题材的音乐和美术作品,了解艺术不同的表现形式。
3、通过投影——描摹——添画,引起学生对整体形的观察,并用美术、戏剧等形式进行艺术创作。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录音机、啦啦队录影带、健美操磁带和录像带。《AC米兰啦啦队队歌》磁带、绘画用品等。学生准备水彩笔、水粉颜料、纸张、胶水、剪刀。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1、播放音乐《运动员进行曲》,学生伴着音乐节奏走进教室坐好。
2、新闻播放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班的徐君毅同学在省九运会跳水项目中获得了两枚金牌,让我们鼓掌祝贺他。我这里有一篇记者采访他的报道,我念给大家听听。(教师用身边同学的事迹激励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
请熊倪跳水队的学员为我们表演跳水。
(教师在课前准备好跳水的V平台,地上铺着海绵垫,熊倪跳水队的学生轮流表演。)
3、学生讨论
(1)欣赏完了表演,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2)请与表演的同学交流,了解他们的训练情况,一起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看一看、添一添、画一画
学生任意选择一个体育项目的经典动作进行模仿,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老师用写生灯照射,形成投影并投在背景的白纸上,看一看投在白纸上的人影。引导学生关注整体形。观察人物外轮廓,也能表现人物一定特征。再将外轮廓用彩色笔描摹下来(每小组上来二、三人一起画),仔细的分辨一下,头、颈、手臂和腿在什么部位,并添画出来,再看看他穿的是什么样式的衣服、裤子,把细节用线画出来(分小组进行)。
彩色的啦啦队员
1、用鲜艳的化妆油彩在自己的脸上绘制啦啦队队员的标志或色彩,或者绘制纸面具再戴在脸上。
2、自己设计并制作啦啦队的小标志、旗帜和吉祥物。
标志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种,它不仅要求色形简洁易自,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而且要有较深的内涵。标志设计看似容易,实际上很复杂,作为小学生要设计一个较好的标志是相当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欣赏、讲解一些好的标志来阐述标志设计的主要艺术手法。
标志设计的几种主要手法:一是文字型,要注意字体的巧妙运用和变形处理。二是几何型,如著名的奥林匹克运动五环标志。五个相连套叠的圆,象征了五大洲人民的团结,表明了长存于世间的奥林匹克精神。三是形象型,既可是具象形的刻画,又可进行形象的变形处理和人格化的漫画手法。四是综合型手法。
3、用一幅有声音的图画表现啦啦队员的精神风貌,并通过动作加以表现。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在表演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
2、根据不同运动项目自己创编啦啦队歌。
3、设计的标志基本符台标志特征。
4、在活动中培养台作精神。
5、以随机分层次评价为主,鼓励不同层次表现出色的同学。对有创意的作品进行评论,将学生的作品存人艺术档案夹。
教学思路拓展:
1、为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加油(课外活动)。
2、当学校有体育比赛或运动活动时,用自己设计的啦啦队动作、节奏、口号、啦啦队队歌、标志和舞蹈来为自己的参赛队加油。
教学札记:
学生制作了标志、旗帜、袖标、头饰、徽章等,使用的材料也丰富多彩,形成了一个气氛热烈的拉拉队。
第三单元 奇思妙想
单元概述:
在孩子们的眼中 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他们用自己奇妙的想像描绘着这个世界装点着这个世界。太阳可以是绿的 地球可以是方的 云朵可以是糖做的
一切的不可能在孩子们的畅想中均可以成为现实。他们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 飞翔在富有创意的想像天地 他们可以在夸张。变形的奇特世界中寻找飞扬的灵性
他们可以在荒诞、怪异的剧情演绎中诠释狂放的内心 他们可以在热情、跳跃的音乐中感受动感的激情 让我们走进这放纵思维、激荡情感的自由天地吧。
围绕奇思妙想的主题 本单元设置了《奇妙世界》、《自由畅想》两个课题 旨在打破学生思维上的固化
从看似规范的框架中跳出来,走向那异想天开的创意里。通过对下同类型艺术作品的欣赏、演唱、绘画和动手制作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奇思妙想后生发出不同的艺术手段表现对未来的狂想与勾勒、对现实怪诞的夸张 用奇妙的形式创作超时空、超常规的艺术氛围和艺术想像 并在其中寻找到创意的灵感。
课题一 奇妙世界
教学内容:欣赏并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奇妙的世界里寻找到超现实主义的粗以激越的情怀,并学会用抽象、概括、夸张、组台的手估表现艺术与生活、情感的关系,有有兴趣欣赏圣·桑《动物狂欢节》里的《钢琴家》。
2、学会运用多种艺术门类表现对未来奇妙世界的想像。能有感情地演唱《种太阳》。
教学准备: 歌曲《种太阳》、乐曲《钢琴家》,各种特性乐器,如双簧管等的录音带。毕加索、达利、蒙德里安、埃会尔的作品,各种乐器的图片。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大胆妙想
1、欣赏达利的超现实绘画作品,感受自由创想的艺术题力。
谈话——奇怪的艺术发现。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比如,地球绕着太阳转,雪花从天上飘下来、苹果树结出苹果、小猫长着四条腿、花盆中长满了美丽的花儿,小朋友们都长着一个脑袋两只眼睛等等,如果我们突发奇想一下,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太阳绕着地球转,雪花从地上喷出来、苹果树结满了鸡蛋、小猫长着四只汽车轮子,花盆中的叶子变成了一个个脑袋,小朋友的身体变成了可乐瓶,眼睛变成了童星、月亮等等。告诉你,那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偶尔来异想天开一下,还是很有趣的,如果画下来呢,就更有趣了。
2、讨论——奇妙的想法。请同学们对照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大胆设想,看看会有哪些奇思妙想?说的越出乎意料越好。
3、绘画——快乐错位。请学生自己寻求合作伙伴,用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或两人共同的创想。
4、评价交流作品。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像,体验创新和异想天开的快乐。
诗歌朗诵并配画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不知道何时出发? 那长着轮胎的大树滚动着欢迎客人到来; 那飘着长发的大鹿飞驰着送来可口美,那长着翅膀的天使正召唤大家飞往天堂。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就要准时出发。那留着胡须的大象晃动看等候宜人写临; 那转着方向盘的飞鸟盘旋着送来天国的琼汁,那张开双翼的列车正驶在奇妙世界的旅途。
学生产负据自己的想像用身体动作体现诗歌的内容并配画。创作一幅《世界真奇妙》的想像。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能有兴趣欣赏达利大师的画、欣赏埃合尔的作品,并能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教学札记:
这一课题的拓展范围十分广泛,孩子心中的魔幻世界可以有很大的表现空间。
课题二 自由畅想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到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到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2、学生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自由的遐想,创造出神奇的造型,演唱《天地之间的歌》,体会其中的情绪,体会组合的魅力,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能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增强动手能力。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准备:
歌曲(《天地之间的歌》录音磁带、具有丰富创意的艺术作品范例、废旧材料、手工材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活动建议: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怪异的创意中寻找到超越现实的美感,并体验到创造新奇事物的乐趣。
2、学生能运用多种艺术手段表现出自由的遐想,创造出神奇的造型,演唱《天地之间的歌》,体会其中的情绪,体会组合的魅力,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能动手做一些小制作,增强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歌曲(《天地之间的歌》录音磁带、具有丰富创意的艺术作品范例、废旧材料、手工材料,绘画工具等。
课型:音乐综合 教学过程: 电脑魔法师:
1、感知欣赏多媒体动画和奇特的配乐。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到一个很有趣、很快乐的地方。”内容大概:科幻王国里的一切都是有规律的,突然,一切快乐大错位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有趣、快乐、新奇的科幻意境,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艺术创造的兴趣。
2、积极想像,大胆表述。鼓励学生想饿“你去了科幻王国,你会发现哪些快乐的错位昵?”青学生自由讨论后回答。教师课堂示范“我听同学们说了这么有趣的事,我也想去科幻王国看一看。教师边跟同学讨论边在电脑上作画(可事先调入几个很普通的人物、动物和植物的造型,在电脑中采用复制、移动、添画、镜像、变形等方法加以变化,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3、出示若干幅电脑创意绘画,供学生欣赏。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你认为哪儿最有趣、奇特?如果你把科幻王国的快乐大错位画下来,你会怎么画呢?鼓励学生自由、愉快地讨论。
4、请学生将自己的想像、讲述在电脑上表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边画边把自己的想像用语言表达出来。学生作业时,配以快乐的音乐(学生根据已掌握的软件配上音效)。
5、展示作品,分享快乐。请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在网上发布,并把自己的想像用简短的语言同时发布。
怪里怪气:
1、奇特的时装展示会。让学生先欣赏一段时装表演的录像,再自己设计一种奇特的服装造型。
2、怪怪的舞者。让学生自由设计怪异的舞蹈动作,伴随怪怪的音乐,跳起怪怪的舞蹈。
3、奇妙的想法。让学生欣赏台湾绘本作家几米的画,谈谈感受并漫谈自己一些奇妙的想法。
4、奇妙的画。让学生先欣赏各种有奇妙构思和幽默表现的漫画,再自己画画各自心中的妙想漫画,或根据提示进行续画。
5、怪怪的游艺场。让学生分组台作设计怪怪的游艺场,放出怪怪的音乐,学生一起做怪怪的游戏。
6、怪怪的俱乐部让学生分组排演俱乐部精彩的节目,力求以荒诞、怪异的动作表现离奇的故事情节。启发学生用荒诞、怪异的表现手法表现戏剧情节,并进行情景剧的演出。
歌词怪唱:
1、怪怪的生命
你是一个怪怪的生命,来自异域他乡的传奇
你是一个怪怪的生命。来自遥远时空的神话
你穿着奇装异服,演绎着新时代的童话
你带着奇思妙想,放纵着新生代的通思
你摆着奇特造型,飞逸着新时期的梦幻
2、神奇的音乐会。组织学生欣赏谭盾的音乐《永恒的水》,从中感受音乐的神奇魅力。
学唱歌曲《天地之间的歌》:
歌唱《天地之间的歌》,在有感情演唱之后,让同学们自己创作歌词发挥想像,演唱自己填词的《天地之间的歌》。
教学评价建议:
关注并引导学生间的评价,让每个孩于在创意后都有成功感并将其作品保存,存入档案夹。关注孩子们愉快的表现程度,采用多种形式有效量化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绘画作品,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
1、听赏谭盾以“水”为题材的视听结合音乐——《永恒的水》》,以及圣 桑《动物狂欢节》里的《钢琴家》》,感受、理解那种源陇、变幻、讽刺的意境,在奇妙的世界里寻找到超现实主义的粗狂、激越的风格。
2、学会运用多种艺术门类,表现对未来奇妙世界的想像。如通过欣赏达利、埃会尔等画家的画,画出自己的奇思妙想,用抽象、概括、夸张、组台的艺术表现手祛表达作者对生活、观点、思想的表现。
3、能通过自己的感受亲身体验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利用身边的简易材料,大胆制作各种可发出声响的奇妙乐器,并为歌曲《大地之间的歌》伴奏。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乐曲《钢琴家》、《天地之间的歌》及谭盾的音乐MTV 〈〈永恒的水〉〉等。
3、各种可制作成特性乐器的材料,如水、废报纸、、绿豆、橡皮筋、不同材质的容器等。
4、毕加索、达利的画,埃舍尔的幻觉艺术图片。教学过程:
对奇妙世界的向往
1、“奇奇”和“怪怪”的故事导入
(师在左手食指及右手食指上画上脸谱,分别扮演“奇奇”和“怪怪”)
奇奇和怪怪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小哥俩脑子里总是装着许多奇怪的想法和问题。比如,太阳应该变成双色太阳——冬天挂红太阳,夏天则排蓝太阳、这样.人们就可以尽情是事客暖夏凉的季节变化了;空气如果是甜的,大家想吃糖时只需把舌头一伸,深深地吸一口气,就能体验到吃糖的感觉,又不用担心蛀牙;书包是启功能的核病好.放学了.户就沓成导找
可以 边玩边踢地回家,还可以免去肩膀负重对身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可惜他们的那些奇思妙想往往不为大人们所理解。于是,兄弟俩准备搭乘开往奇妙世界的专列去畅游一番,呼吸一下自由而带有灵气的空气------(随着由远而近的火车“鸣叫”声,黑板上出示一列空座位的长长的列车,车身标示:“畅游奇妙世界专列”。)
2、奇奇和怪怪向同学们打招呼: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一起去? 学生:想——!
奇奇(左手食指活动,教师配音):光想还不行,我得考考你们的脑瓜于灵不灵活,否则,你们就不能进人奇妙世界。
怪怪(右手食指活动,教师配音):是呀是呀!我来当主考官,每一组左边的同学做一个动
作,右边的同学需说出五种以上的相关答案,换过来,右边同学随便说一个词语,左边同学说出或表演出与之想关的事物或动作同样五种以上,想法越独特越好。比如,笑——乐山弥勒佛、开心一刻、没有疾病、捧着肚于擦眼泪的动作等等。凡通过了奇思妙想大比拼的同学便可搭乘前往奇妙世界的列车。
3、学生分组展开相互评价活动(制定符台主题的简要的评价标准)。
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各种奇思妙想的艺术构想中表现出对未来的狂想与勾勒,并在其中寻找到创意的灵感和乐趣。
4、和学生一起把他们心中独特奇妙的想法即兴编成诗歌,再配上熟悉的旋律,作为列车启动时的背景音乐。如
0 5&S03;| 1 1 1 1| 3 2 1| 5 5 5 5 |1 1 5| 1 1 1 1 |3 2 1 |7 2 1 6 |5-----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不知道何时出发?
那长着轮胎的大树滚动着欢迎客人到来;
那飘着长发的大鹿飞驰着送来可。美餐,那长着翅膀的天使正召唤大家飞往天堂。
开往奇妙世界的列车,就要准时出发。
那留着胡须的大象晃动着等候客人驾临;
那转着方向盘的飞鸟盘旋着送来天国的琼汁,那张开双翼的列丰正驶在奇妙世界的旅途。
给诗歌配上背景音乐k快乐的小队》的旋律,师生边喝边开火车,并给每一小队三分钟绘画的时间,学生可试着自己用线条、色彩来表达情绪(或愤怒,或高兴),或表现奇妙的世界,让学生自由想像,描画心中奇妙的王国。把每一句歌词配上一副形象的画,贴在黑板上列车的各节车窗上,作为送给奇妙世界的一份礼物。
畅游奇妙世界。
1、(多媒体课件出示)在奇妙世界的天空上,挂满了毕加索、达利的画,埃舍尔的奇妙的视错觉绘画,空气中回荡着圣
桑的《钢琴家》,渲染出圈服的气氛,使人产生种种幻觉。
2、教师引导欣赏部分绘画作品,如达利的作品《异常非凡}},让学生自己去说,去理解。讨论其中的意义:从瘫软变形的“钟表”联想到时间已没有意义,一切的规则被颠覆,荒谬成为惟一的秩序。
毕加索,他一生创作了成千上万种风格不同的绘画、雕塑,他不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东西表现出来,而且把我们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现出来。他一生始终抱着对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每次拿起颜色和画笔开始回一幅新的画时,对世界上的事物好像还是第一次看到一样。
埃舍尔的幻觉艺术,总让人感到扑朔迷离,如作品《飞鸟和国X,让同学们体会各种奇妙的图形带给人的视觉感受和奇妙的心理反应,讨论这些画妙在何处。
教学资料: 达利生平及作品
萨尔瓦多一达利(SalvadorDail),1904年5月11日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他是一位具有卓越天才和想像力的画家。在把梦境的主观世界变成客观而令人激动的形
象方面,他对超现实主义、对20世纪的艺术做出了贡献。达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他的绘画,他的文章、口才、动作、相貌以及胡须均给欣赏他的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印象。
达利年轻时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曾兼收并蓄多种艺术风格,显示出作为画家的非凡技能。但是,直到20世纪20年代末期,才由两件事情促使其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为从潜意识心灵中产生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祛,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达利发现这一方法后,画风迅速成熟,1929—1937年间所作的画使他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以一种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像并列、扭曲或者变形。达利对这些物像的描绘精细人微,几乎达到毫发不差的逼真程度,通常将它们放在十分荒凉但阳光明媚的风景里,令人联想到他的故乡加泰罗尼亚地区。在这些谜语一般的意象中,最有名的大概是《记忆的永恒》(1931年),画中以平静得可怕的风景为衬托,停留着一只柔软易曲、正在熔化的表。
达利还与西班牙电影导演布努埃尔共同制作了两部超现实主义影片,即《安达鲁的狗》(1928年)和《黄金时代》(1930年),同样充满怪诞但富于暗示的意象。20世纪30年代末,在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影响下,达利的绘画趋向比较古典的风格,并因此而被超现实派开除。此后,他花费大量时间设计舞台布景、时髦商店内部装饰以及珠宝饰物。在1950一1970年间他有许多宗教题材的绘画作品,但仍探索性爱主题,描绘童年记忆,并且让妻子加拉成为这些题材的中心形象。这些晚期绘画虽然技法纯熟,但客观评价低于其早期作品。在达利的著作中,最有趣味和揭露隐秘的是《萨尔瓦多一达利的秘密生活》(1942—1944)。他的许多作品中充满了暴力和对传统社会禁欲主义的批判。代表作有《记忆的永恒》、《悍妇与月亮》、《内战的预兆》等。
教学札记:
学生的想象画大多与日常生活有关。阅读范围广的男生的作品较女生更好一些。
第四单元
扬起风帆 单元概述:
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各种各样的船 它们有木制的、铁制的 大的、小的 捕鱼用的、交通
运输用的、军事用途的、科学研究用的 可谓形形色色。船承载着先民的希望 曾记否 郑和 下西洋扬帆千里、浩浩荡荡 麦哲伦环球航行 带来新大陆的曙光。
美丽的船儿 幢憬着未来 承载着梦想和美好的童话 让幻想为它引航 让欢乐为它扬帆
不管经过多少风暴海浪 涉过多少险滩暗礁 它都会更加勇敢坚强 在生活的海洋里乘风破浪
去远航。你的心中有船吗0心中的船承载着怎样的憧憬?你希望心中的船驶向何方,本单元设计了《远方的船歌》、《小纸船的梦》两个课题 从生活中的船、心中的船 引发
学生感受人与船的情感 通过绘画、制作、诗歌、欣赏歌曲、学唱歌曲、自编舞蹈等艺术形式
让学生感受与认识船的作用、船的历史、船的文化 捕捉生活中细微的事物 引发对生活的思
考。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等角度抒发我们的情感。课时建议:4课时 课题一 远方的船歌 教学目标:
1、观察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作用的船,观察船的外形、色彩、简单了解船的构造、作用,学会用艺术的眼光观察船、感受船的不同造型和流畅的曲线,并运用绘画、制作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
2、听党、学唱悠扬的船歌,感受艺术的魅力。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准备:
1、古今中外各种船的图片资料、美术作品、船模等。
2、绘画、制作时所需的各种工具、材料。
3、音乐录音带、VCD光盘、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 古老航迹
师生课前共同搜集有关船的资料(图片、船模、VCD光盘、描绘船的世界名画等)。
1、师生对话,引导学生讲述自己对船的了解和认识。
2、展示VCD或录像资料片中的船,与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船的作用,船的历史与现在,船的文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网络测览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知道它的用途。
3、生命起源于海洋,又回到海洋,探讨东西方文明的起源: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同学们可以分小组,进人“船的发展史”进行研究,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留言与讨论”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4、欣赏船模(木制、纸制、铝制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带领学生实地到船上参观。
5、结台相关主题的音乐欣赏相关的世界名画,利用模型或图片资料对船进行线描写生,初步了解船的构造和造型。
悠扬船歌
1、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夏日泛舟海上》,感受流水般的引子和旋律给人的动感,体验歌曲描绘的情景,谈谈音乐旋律的进行方向、音区、重复音及重复乐句,对表现主题形象的作用有哪些感受?
2、尝试用学过的美术语言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3、学唱印度尼西亚民歌《划船歌》,准确把握乐曲的速度、节奏、音准、表情风格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歌曲的调式、结构及伴奏乐器、和声等。
4、随着歌声自由地舞蹈。游戏:荡起船儿
1、欣赏不同地域表现船文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划龙舟、跑旱船等。谈一谈它们的历史由来。
2、了解跑旱船的历史。知道它是一些生活在陆地的人民为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创作出来的一种形式。与凭水而居的先民以吃粽子过端午节来祭奠屈原所表达的意义相同。
3、让我们共同创造性地为民间艺术表演跑旱船设计、制作道具。
4、伴随着音乐分组进行跑旱船的表演。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画出船的基本造型和特征。
2、能准确地歌唱《划船歌》并自由表演。
3、能采用会作的方式运用材料进行设计制作旱船形象,小组表演生动协调。教学札记:
线描的形式表现各种船的造型,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透视关系。课题二 小纸船的梦
教学内容:欣赏、绘画、朗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览图片、观察模型,了解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船的构造和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交流等形式了解船的发展。
3、在音乐声中感受船的不同造型和流畅的曲线,对船进行线描写生,初步了解船的构造造型。
教学准备:
1、网络课件。
2、欣赏音乐及学唱歌曲所需的录音磁带、VCD光盘等。
3、美术创作时使用的材料、工具及船的图片、模型等。课型:综合 教学过程: 扬起风帆
教师: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第四单元主题页。学生仔细观看。
教师:在单元主题页上有一首诗歌,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一遍。学生齐读:
大海的裙子 只要你
在海滩上走走 人海就会 在你眼前
兴奋地欢跳起来。朝你奔过来的浪花,是大海跳旋转舞时,飘过来的裙摆。
教师:同学们朗读的非常有感情,我们好像来到了大海边,请同学们再看主题页,海面上有什么?
学生:有帆船…… 船的世界
出示各种船的课件图片,请同学们感受并观察?
教师:今天我将和同学们一起研究、认识“船”,并出示课题。提问:你知道这些船的名称吗?
学生:自由交流,说出从川的船的名称(帆船、客船、货轮、水器股、航空母舰)
教师;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还想认识更多的船吗?打下网站,点击 船的世界”,你将看到各种各样的船,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船的名称河用简单的话说说它的特权。
学生:利用教学课件练习,集体交流汇报。
出示图片:这里亚和一些船的仅几 灿坤J认识这些船吗?让我们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吧!
(潜水艇、航空朗队一船、摩托艇、木榄消防部、境综船)(巡洋舰、护卫舰、中国福船、破冰船、挖泥船)
教师: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上通工具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占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1叶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十的呢?
船的发展史 “船的发展史”这一专栏主要介绍了这一知识。可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科能对图片上的船按照发展顺序进分排列。
学生;分小组进入船的发展史”进行研究。通过“留言与讨论”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教师;请一名学生上来对船进行排序,提问:为什么这么排?
学生: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它是一十一步发展起来的。
教师:在我们感叹船家族的庞大、船历史的悠久时,我们个禁要佩服船的设计者,他们在设计部时除了精心设计船的外形和构造还要精心考虑船的材料、使用的动力、及船的用途!真是不简单!
学生:画我心中的船
教师:出示船的图片或船模,你能用简洁的线条表现船吗7在进行线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帅真的很高兴,你们考虑的问题很周到,让我们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看看他们画的角度及线的疏密变化。
学生:自主分析四幅作品。
教师:相信你们都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小船画家!赶快行动吧!
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线描或在电脑上直接绘制。
教师: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说说你在绘时怎样构思的?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进行展示并讲解。
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船,并运用线描的手法绘制了船。通过今大的学习,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你还想知道有关船的哪些知识?请大家将感受与问题写在“留言与讨论”上。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自主分析船的外型特点并学会用线描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帅鼓励学生认识船的种类并能说出名称。参考资料: 船的历史
最早的船追溯到史前时代,它们只是一截飘浮的木头,用手划水而行。后来,人类用火或石器把木头凿空,制成独木舟;或把木头、一捆捆的芦苇绑一起,制成筏子。过了一段时间,人类在独木舟和筏子边制上木披,使其干燥和牢固。及后,人类发现风力可以推动船只,便在
船上安装各种类型和形状的风帆,造成帆船。19世纪以后,人类发明了蒸汽机,并把蒸汽机安
装在船L,蒸汽动力使螺旋桨旋转,推动船前进,轮船出现了。自此以后,轮船不断演变和发展,并成为水上的主要交通工具。赛龙舟
赛龙舟也就是赛龙船,这是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项全民游乐活动。这一项体育竟技活动盛行于整个江南的几个省份。
为什么要龙舟竞渡?民间通常的说祛就是为了拯救投江自尽的屈原。龙舟沿江撒粽子,为的是让水中鱼鳖下食屈原的尸体;同时人们敲打锣鼓,喊着号子,为屈原招魂。
隋朝的龙舟竟渡已变为“竟渡之戏二并有“跨歌乱响,喧振水陆”,岸上“观者如云”,可见是一种竞渡的比赛。
所谓龙舟者,首尾具龙形长可三、五丈,狭长如苇,舵窄仅容两人对坐,底尖。轻巧便捷,滑行如飞。各船有十余人分两排同向坐,各执短桨,如百足虫。船尾一人执梢,指挥进退。船上另有3人,一执旗,一击鼓,一敲锣,以助赛威。赛前,有祭龙头的仪式。
今天,赛龙舟作为一项有益的体育活动,几乎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特别是在农村,人们对赛龙舟夺锦标更是十分重视,他们说:“宁愿荒废一年田,不愿输掉一年船。”据说,夺锦归来,不仅会使村名大振,而且还会带来丰收与幸福。龙舟竞渡风俗不改,但其活动的意义却完全不同了!
跑旱船
当凭水而居的先民以吃棕子过端午节来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时候,一些生活在陆地的人民便创造了跑旱船的形式,表达的同样是对屈原的祭奠。
中国民间跑旱船的历史已有千余年。一种艺术形式只要延续近千年,其间肯定就会答本无数民间工艺以及能工巧匠的智慧。旱船就像龙舞一样,首先在扎制技术上就表现出了高超的技巧,以及形形色色的流派。旱船一般以竹或称秸扎形,围以纸帛有慢,彩绘其身,缚于表演者腰间或肩头,船的下端以蓝布遮脚,绕布帘脚一周有时还以线条绘饰成波浪。
跑旱船开始以悲情的形式出现,但当它由单义的祭祖发展成民间一种大型聚会活动形式时,便很自然地赋予了形形色色的民间生活内容。首先,跑旱船以夫妻或父女装扮亮相,女性行船,男的绕船而舞,极力模仿出捕鱼行船的水上生活,身缚旱船的女子表演的技巧大得多,提船、赔船、摇船,船的起伏摆动表现的是风浪漩涡,技巧高者能使其惟妙惟肖,几可乱真、一人表演得好,余者不服,相与竞技,跑旱船因此常常是几十条旱船齐头并进,飞舞旋绕,各逞其能。有了跑旱船随即又启发出跑驴、跑竹马等舞蹈,跑驴表现夫妻回娘家,跑马演绎昭君出塞,小可精彩,大方生动,呈现出民间艺术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教学札记:
学生带来各种材料制作海边场景的小模型,在音乐背景的渲染下极为生动。
第五单元 大自然的赠礼 单元概述: 我是一块普通的小石头,静静地躺在原野的尽头。我是一块奇妙的小石头,有着甜美的声音与迷人的歌喉;我是一块美丽的小石头,大自然赋予我斑斓的颜色;我是一块神奇的,岁月的年轮悄悄地让我铭记、唤我回眸……
孩子喜欢小石头,常常与小石头为伴和小石头做游戏.小石头的花纹能唤起我们无尽的遐想。小石头碰撞的火花能点燃起我们心中全部的热情与迫切的希望。小石头的声音曾激起我们无数个好奇与细细的思量,小石头的品行会告诉我们——你,应该怎样地成长。小石头真的很普通、很平常,以至于人们常常把它们遗忘。小石头确实是很可爱、很顽强,小小的身躯共同构成高楼的矗立与大坝的坚强。今天让我们带上自己心爱的小石头共同走进艺术的殿堂。
本单元以小石头为表现对象,通过《神奇的石头》、《藏在石头里的画》和《石头的述说》3个课题的呈现,借助表现石头的歌曲、表现石头的造型艺术作品和讲述石头的故事等形式,向朋友们展示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小石头的艺术长廊。让我们在自然中呼吸着美丽的气童,在自由中抒发着创造的理想.让艺术的生活伴随我们一起快乐成长。
课题一 神奇的石头
教学内容:欣赏石头作品、了解有关石头的故事教学目标:
1、能联系生活实际,以审美的眼光重新审视、欣赏身边常见的小石头,感受它们的质朴、自然之美。学习利用不同的石头纹理质地、形状特征进行石头拼贴、绘画等方面的创作表现。
2、学唱表现石头题材的歌曲,感受歌曲的精神内涵,品味音乐表现与美术表现的不同特
点。尝试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或舞蹈动作表达自己对不同特质石头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1、有关石头的音乐素材、图片资料
2、石头材料、双面胶、彩色卡纸 课型:美术综合
1、自然形态下较为常见的石头实物,自然界中有特点的是录象或图片资料。
2、以石头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作品和表现小石头的歌曲、舞蹈音像资料等。教学过程:
身边的小石头(石头粘贴)
1、组织大家到沙滩上、小溪旁、山脚下去采集自己喜欢的小石头,感受一下小石头在自然环境下的存在方式。亲近一下这些可爱的小石头,如摸一摸、掂一掂、敲一敲。说一说,你采集的小石头都有哪些特点,你都喜欢它们哪些地方,想一想你的这些小石头都有什么用途?
2、同学们一起欣赏有关石头的艺术作品,看一看艺术家是怎样运用石头进行艺术创作的。谁还知道有什么不同的石头艺术作品或有关石头的自然风光,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欣赏好吗? 想一想你手中的小石头都能做成什么?与身边的同学商量一下你们能否合作完成一件小石头的美术作业.
3、借助对优秀学生作业的欣赏激发我们进行小石头创作表现的兴趣,使大家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共同完成美术作业。、美术作业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的,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与石头一起搭配使用以此产生材料的对比美(如以橡皮泥或双面胶等为粘合剂进行小石头粘贴活动)。、结合美术知识的学习,师生自由欣赏表现小石头的音乐作品。也可以通过音乐来给同学们的美术学习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会唱歌的小石头(听赏歌曲)
l、谈一谈在自然界我们都听到过哪些石头发出的声音。接下来大家通过录音一起欣赏自然界中与石头有关的各种美妙的声响,如木鱼石受到敲击时发出的梆梆声,海水拍打礁石时产生的轰鸣声和钟乳石与水滴为伴鸣奏出的叮鸣声等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让大家一起到自然中去尝试敲击各种石头,感受体验石头发出的不同声响。鼓励大家用自己身边的石头打出不同的节奏并结台节奏进行体态律动练习。、师生共同探讨:“不但自然界的石头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有许多表现石头的歌曲更是美丽动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表现石头的歌曲,听一听歌中描述的是怎样的一个美
丽的传说。” 大家一起听赏歌曲《一个美丽的传说》。
3、结台听赏歌曲,大家自由地谈一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它表现了一个什么内容,你喜欢这首歌曲哪些方面?、联系歌曲学习的有关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想一想,在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最常见的小石头,我们能不能收集一些,用石头在我们的校园里摆出一幅美丽的图画。、结台美术方面的学习,并以此为背景组织学生自由地开展一些有趣的表演、游戏活动。
教学评价:
1、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评价,以便互相提高。
2、教师的评价语言应当及时而恰当,多以鼓励、表扬为主,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3、学生自己评价的时候,要求能找出自己作品的不足,特别是与其他同学作品之间的差距,提高下一步创作的质量。
教学札记:
在以前的科学课上学生曾详细学习过石头的各种知识。根据每块石头的具体形状、质地学生装饰出了许多有趣的图案。课题二 藏在石头里的画
教学内容:利用“吸附法”进行水墨画的表现教学目标:
1、观察石头纹理的线条、色彩变化以及对不同形状石头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借助在石头上面的绘画、石头肌理的拓印、以石头为媒材的手工制作等表现形式进行创作练习。
2、结合美术方面的学习和对表现石头歌曲的吟唱、表现自然乐曲的欣赏等形式,树立热爱自然、关注自然、师法于自然的审美理念。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准备:
1、世界著名岩画的图片资料,自然界中奇石、怪石的图片或影视资料。
2、具有美丽肌理呈现的各种天然石材图片,艺术家因形得意、因意创作的石头艺术作品资料。
3、现石头的歌曲、乐曲、故事、诗歌等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石头带来的联想
1、通过录像或图片向同学们展示自然界中的奇石、怪石,看一看它们的形状,听一听它们的故事,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师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去领略石头的风采。结台我们的生活和对自然界石头的了解,有目的地向同学们介绍表现在石头上的艺术作品。
2、欣赏史前岩画《受伤的野牛》,了解岩画表现了怎样的一个内容,寄托了人们什么样的
一种情感。结台汉代霍去病墓石雕和现代艺术家利用自然石头的形状创作的造型艺术作品的欣
赏,与同学们一起探讨有关造型艺术上的“因石象形、因形得意、因意创造”的基本内涵(循石造型的艺术手祛)。
3、鼓励同学们给自己收集的小石头涂上漂亮的颜色,想想看,根据你手中石头的不同形状,能进行哪些绘画、粘贴、添加等方面的创作活动?
4、结合美术的创作活动,师生共同欣赏有关表现石头的音乐作品。让我们在轻松快乐中完成自己的美术作业。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组织大家到大自然中去感受、体验石头的神韵,用自己的画笔直接在自然中的石头上作画,画出自己的心情,自己的感受。
石头上面的创造
经过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石头的种类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对石头的表现方法也有了一定的掌握。其实在石头表现L也不完全局限于画与刻L,有很多方法做起来也很有意思,而且耐人寻味。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人造“化石” 的表现方法。
1、与同学们一起了解化石的由来,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我们认识、了解这个世界具有些价值。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欣赏这些地球上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
2、同学们一起通过图片、录像欣赏化石,了解化石的种类,感受化石的古朴、自然之完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组织师生到野外去采集化石,体验采集化石的艰辛。
3、根据我们对化石知识的了解与认识,师生共同探讨人造“化石一的制作方法。
表现方法如下(参考学生用书的图片资料):
(1)一块自然形态下较平坦的天然石板,用清水洗净再用毛巾擦干。(2)将白胶用清水调稀,再加人适量吸水性较强的纸屑(如卫生纸、生宣纸等)制成纸浆,纸浆的干湿程度以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为准。
(3)用铅笔在石板上画出所要表现内容的大体形象。
(4)按照铅笔稿的大小比例在石头上刮添纸浆,用小竹板将刮添好的纸浆进行塑造,刻画出”化石”的骨胳结构和具体细节。
(5)待纸浆完全干透后用水彩色调出石头的颜色将“化石” ie匀,一块精美的“化石” 即被挖掘出来。
4、结合以上方法的学习,联系自己的审美感受,想一想我们还能创造出哪些与石头有关的 造型艺术作品。
开在石头里面的“花”
1、结合我们的学习内容给同学们推荐一前表现石头的诗歌,也可以根据你自己的爱好自由的选择喜欢的诗歌作品。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将自己写的表现石头的小诗朗诵给同学们听。
例如: 海石花 在我的窗前 你为什么不说话 是不是想你的海 你的妈妈 快告诉我—— 海石花
谁使你这样玲庞妩媚 谁让你这般洁白无暇 是不是在风里雨里 才有瑰丽的年华
2、看一看诗歌是怎样运用自己的艺术形式来表述“海石花”的。想一想,歌曲艺术表现手
段有哪些?同学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习过的表现小石头的歌曲如《雨花石}),师生共同吟唱这首歌曲,大家想一想这首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雨花石”是怎样的一种小石头,歌曲赋子了“雨花石”怎样一种精神。我们还见过哪些美丽、可爱的小石头,让我们尝试给这些小石头重新起个好听的名字。
3、同学们一起学唱歌曲《雨花石》。
4、师生共同通过录像或图片了解几种美丽的小石头如雨花石、玛瑞石、珊瑚石、绿石、化石、煤精石等等,让学生想一想你身边还有哪些不知名的小石头。把学生收集起来的小石头放到水中看看小石头随水波的晃动能产生什么样的视觉变化。
5、向学生介绍一种新的美术表现方法。吸附法:
准备一盆清水,在水面上点几滴墨汁,让墨汁在水面上自然流动产生肌理效果。然后取一张生宣纸轻轻地铺在水面上,水面上的墨迹就会吸附到宣纸上。将宣纸小心取出托婊好,一幅行云流水般的水墨肌理作品即可完成。将煤油代替水,油彩代替墨汁,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完成一幅油彩吸附作品(此种方祛表现石头纹理能产生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效果)。
6、在吸附法完成的作品上进行绘画、粘贴等形式的表现,就能创作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美术作品。
教学思路拓展:
可以将自己外出旅游时所搜集的资料或照片作成小档案的形式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教学札记:
让学生多接触多欣赏自然界的纹理美感,对拓展创作思路很有帮助。课题三 石头的述说
教学内容:复习歌曲、欣赏有关石头的作品 教学目标:
1、欣赏所收集的小石头,感受他们的自然质朴之美。尝试用审美的眼光,发现每一块小石头的独特风格。
2、重温歌曲《雨花石》,感受歌曲深情优美的意境,从而对石头的品格产生更深刻的联想。
3、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认识十六分音符及十六分休止符,并尝试创编节奏短句。
4、畅想“我想作一颗什么样的小石头”,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用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心中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准备:
1、自然形态下不同形状的小石头,自然界中有特点的小石头录像或图片资料以及以石头为载体的造型艺术作品。
2、歌曲《雨花石》的录音资料及电视剧《雨花石》简介或录像片段。
3、《雨花石》歌曲片段、节奏卡片、头饰等。课型:综合实践
发现你的美——我身边的小石头。
谈话式导人新课,师生共同交流:
1、生活中的平凡:介绍我的小石头。教师: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到户外去采集了不少小石头,有许多同学还在课余时间到其他地方采集了一些,今天让我们拿出自己最喜欢、最得意的小石头,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观赏小石头,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发现石头的自然之美、如
(1)你的石头是从哪里采集来的?河滩上的石头和山脚下的石头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 不一样呢?
(2)你的小石头哪里最吸引你?你最喜欢它的什么特点?(3)摸一摸自己的小石头,有什么感觉?
(4)观察一下,石头上有什么?它使你联想到了什么?
2、平凡中的美丽:欣赏有特点的小石头。
教师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之中,在他们的兴趣中抓到机会,展示图片资料和录像资料。如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潺潺的溪水流过,这石头给你的感觉还是那么坚硬如 铁吗?(播放影音资料:水边、泉边、海边的石头等)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虽然不语,却自巍峨,石头在这里默默展示着 他的阳刚之气。(播放资料:山峰上的巨石)
(3)“天生我材必有用”,看似平凡的丑小鸭,就是这样变成美丽的天鹅的。(播放图片:石头上的画《认错})、4同春天》等)
3、我们想说的话:小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安静地存在着,在不知不觉中,竟带给我们许多 霎
意想不到的惊喜,就象那句话常说的:“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师生在交流中升华认识:原来,有许多事物许多美丽需要我们去寻找、去发现。此处加人背景音乐《雨花石》。
二、歌唱你的美——音乐中的小石头。
背景音乐《雨花石》由弱变强,自然过渡到第二环节。
1、再次唱起深情的歌。
(1)播放歌曲录音;学生跟唱,重温歌曲的旋律。
讨论:今天再次唱起这首歌,跟以前唱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吗?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播放电视剧《雨花石》片段,老师简介剧情,并介绍雨花石的传说歌曲《雨花石》是电视连续剧《雨花石》的主题歌。雨花石产在南京市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相传在梁武帝时,此
地多石英质卵石,晶莹圆润。云光法师在此讲经,落花如雨,故名雨花石。解放前,蒋介石在
此屠杀我们无数革命志士,解放后,人民和党为缅怀革命先烈,在50年代修建成烈士陵园,毛
泽东为其题词“死难烈士万岁”。感受歌曲的情绪,结台刚才的所见所想,将自己的感情融人到 歌曲当中,完整地演唱歌曲。
2、平凡的音符串起不平凡的歌。
三、表现你的美——我心中的小石头。
教师:我们今天与小石头实实在在的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你们对小石头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你是一颗小石头,你想做一颗怎样的石头?你想对人类、对大家说什么?请同学们用目己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心中的小石头呈现给大家。把创作与想像的空间完全交给学生。可以画自己心中的石、可以写自己想说的话(诗)、可以表演“假如我是一颗石”
四、未完的故事——期待与小石头再相会。
出示图片:石头粘贴作品、化石图片、石制乐器等。
教师:今天是我们与小石头的初次接触,其实,它们还有许多的故事、许多的传奇等着我们去了解,请你们在课后查阅资料、与家人交流、有条件的也可以请教专家,把你们对小石头更多的了解带到我们课堂上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让我们期待着与小石头的再相会
在《雨花石》的歌声中结束课程,走出教室。教学评价:
1、及时捕捉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讨论交流中要对他们的奇思妙想、独特眼光和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2、关注师生的合作态度,在展示过程中注重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注重学生之间的互评,营造民主和谐的评价交流气氛。
教学札记:
学生表演时能有专业的指导就好了,毕竟这里面有许多专业技巧需要掌握。
第六单元 我们在成长 单元概述:
著名教育家陶行之曾这样说:“人人都说小孩小.其实小孩并不小,你若宾把他看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关爱学生,不仅仅要关爱他们的身体与智力的发展,更应注重其身心健康。当你俯身与孩子亲切地交谈后,你一定会发现,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会有那么敏感的情绪、会有那么奇妙的问题、会有那么美好的想像……甚至让大人们也常常会为之欣慰和感动。让学生的情感更丰富,内心世界更纯净.生活更快乐,是艺术教学的责任之一.
心理研究表明,1 0岁左右的孩子对生活学习的感受与评价能力发生很大的变化,他们开始喜欢用自己的眼光审视、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思所想,用独特的表现反映他们的现实生活及生活态度。设立《我们在成长》这一单元,在艺术的学习中关注学生内心的感受.给学生一块自主的表现天地,通过歌唱、绘画、戏剧性的情节表演等艺术活动,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足迹,抒发成长中的感受,排遣成长中的烦恼(如学习成绩不理想父母不理解、自由支配的时间少等)。并能在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及家长与孩子之间建立自然而愉快的对话平台.充分交流、相互理解,达到真诚沟通.升华情感,学会关爱。
本单元共包括《悄悄地告诉你》、《出其不意的礼物》两个课题。在运用歌唱、绘画、手工制作、泥塑、诗歌朗诵、角色表演等多种艺术要素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同时在表现中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课题一 悄悄地告诉你 教学内容: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歌唱、绘画、诗歌朗诵及分角色表演等艺术形式,能将成长中的故事(成功喜悦、失败、烦恼等)或自己的“小秘密’’自由地表达出来.
2、在交流与欣赏中,能体察他人的内心情感,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倾诉与关怀。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准备:歌曲磁带及相关美术用品等。教学过程:
美术日记一成长中的故事
1、我长高了:教师或学生展示自己不同年龄段的照片。照照镜子。找出其中不同特点,说说变化。引发学生关注自己成长的足迹。
2、交流成长中的故毫通过叙述自己成长中记忆深刻又有意义的故事,注意倾听他人的情感表白。在情感共鸣中,引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3、成长记录册:教师设问:能够记录你成长的物品有哪些?学生通过穿过的衣服、用过的物品、不同时期的话语或歌唱录音、不同年级的作业本等,发现成长的变化。
4、欣赏《(悄悄话》、《我的成长烦恼》等学生美术作品:了解不同的美术形式,学习从画意中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使学生间加强理解。
5、制作成长记录册:学生尝试用美术的方式,傲一做自己的成长日记。可以选择一段难忘的事件或一个动人的场景,进行记录性创作。并组织同学间的交流,还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邮寄给亲朋好友。使学生的艺术活动成为他们交流理解的新方式。
长呀长
1、我变了。学生寻找与自己成长相关的资料,发现能够伴随自己成长的事物,特别是一同成长的见证。如小树、作业本、身高测量记录等等。感受自身的变化,通过交流与回忆感受成长的力量。
2、朗诵有关成长的诗句:在有激励意义的诗句中,体会学生成长中的感受。
如李白的《别董大》: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劝学》》:少年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学习歌曲《(小小少年)。在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电影《[英俊少年]的片段欣赏进行歌曲的学习,体验歌词内涵,并能够准确、生动地演唱。
4、欣赏学生们表现成长中故事的美术作品,说一说你的想像,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进行编演活动,丰富藏面的内容。
悄悄地告诉你
1、欣赏图片《悄悄话》:这张图片的美术形式是什么?想一想小女孩和老爷爷会说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地探讨,提高欣赏能力
2、游戏活动“拷贝不走样”,传一句悄悄话(或演唱一句歌词),看一看哪个组最完整。请同学们想一想怎样才能持续传送正确?
3、朗诵诗歌《悄悄地告诉你》 下了一整天的雨,早起就是好天气。又在昨夜梦见你,我们快乐地游戏。都是怪我的粗。责备自己太大意。成绩又是一个不理想,爸爸又要狠狠来修理。
那么多的题目真的不欢喜,只想和你一起去看花开云起。想悄悄地告诉你,我用你送的蜡笔,画了幅画“特快”传给你。我不见你的地址,可爸爸就要去邮局。想悄悄地告诉你,我那十二分的惦记。再远的路没什么关系,我的心放在你那里。
想告诉你天天都想在一起,研究十万个为什么的问题,我的心放在你那里。想悄悄告诉你,我真想摸摸星星的样子,真想自由去太空旅行。悄悄告诉你,真想变小精灵到月球上去。
4、欣赏歌曲《悄悄地告诉你》:教师可以选用杨钛莹MTV作品,通过观察活动了解歌曲表达孩子内心情感的方式,体会孩子们天真可爱、渴望成长、渴望理解的心境。
5、写张《心愿卡》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一张设计好的卡片上,(同学间不写名字,打乱次序。)然后在学生之间传递。在交流中学生们达到相互合作,并评选出你最喜欢的心愿卡,收协在班级纪念册中。
教学评价建议:
1、活动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能进行相互交流。
2、是否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艺术作品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
3、有兴趣举行学生间艺术作品的展示会。教学札记:
学生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了“成长中的酸甜苦辣”,十分生动。课题二 出其不意的礼物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要求是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方式,制作礼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表现能力、同时在表现中激发学生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研究教学时,我设计了两个主人公“米”
和“由”,从他们闹矛盾到想请同学们帮助设计制作“出其不意的礼物”解决矛盾,到最后指出两个主人公其实就是“me”和“you”,我们在生活中都曾有意无意的伤害过我们的朋友,在拓展阶段以“钉子眼儿的故事”启示同学们要珍惜友谊,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同时配以相应的童谣贯穿了整节课。在技能技法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制作礼物记录自己成长中的故事或表达情感感受,在送“礼物”的过程中加强学生交往能力。
2.学生自己组织多种美术活动再现生活学习的感受,通过合作交流,增进友谊、相互理解和关爱。
课前准备:
课件 卡纸、彩笔、剪刀 教学过程:
一、请让我来帮助你: 今天老师要请大家帮个忙,有一位姓“米”的同学,他今天很烦恼,为什么呢?因为他昨天在和他的好朋友“由”同学开玩笑的时候有点过火了,结果“由”同学生气了,不理他了。(背景音乐伴童谣: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
“米”同学也很后悔自己伤了害朋友的心,那怎么办呢?(道歉)空着手去道歉?(带礼物)
什么样的礼物?(出其不意的礼物)板书课题
二、礼品店里找创意
谁来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出其不意的礼物?(……)
这样的礼物可不好找,咱们一起到“奇妙礼品店”去找找创意吧。课件“奇妙礼品店”:
大家好,欢迎光临“奇妙礼品店”!你们想找什么样的礼品? 我们店里这样的商品有平面的和立体的两类:(出示)
平面的主要是以各种纸为材料的,立体的主要是利用废旧物品改造的。谁愿意做个小小推销员,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两组商品。
为了让你们的介绍更专业,我要先为你们做一下培训。你要先向顾客介绍你这件商品的材质,再介绍它是用哪种美术技法制作的,最后介绍一下它的优点、用途或者是它表达了一种怎样的心意。让我来示范一下:
这是一件利用大小不同的旧塑料瓶子制作的套娃,主要运用了剪和贴的方法,在最里面的小瓶子里你可以放一张写着你道歉的话的纸条。这样当朋友一层层地打开套娃,最后才发现它,打开一看一定会非常感动,也一定会原谅你的!所以说它是一件非常好的、意想不到的礼物!欢迎您选购!
选两位同学做推销员,向大家介绍“礼品店”里的礼物。一位同学扮演“米”同学,挑选自己喜欢的礼物。
三,“me”和 “you”
“米”同学很满意的挑选了意想不到的礼物,找“由”同学道歉去了。啊呀,还忘了告诉大家“米”同学和“由”同学的名字怎么写了。(课件出示)“me” “you”
在这里“me”其实是我们每个人,我们都曾经有意无意地伤害过身边的同学、朋友或是父母家人,也就是这个故事里的“you”。也许你一直想向他道歉却羞于开口,那今天就让我们都来做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送给他,请求他的原谅好不好?
四、代表心意的礼物亲手做
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思考一下,运用哪些美术技法,怎样加工能让他变成一件“意想不到的礼物”。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和你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意见,也可以交换一下你们的材料。
谁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创意?
大家的创意还真不错,那就请放你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用你灵巧的双手把你的这份爱意表达出来吧!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五、我们永远是朋友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准备把它送给谁,这里面表达了你怎样的心意?(背景音乐伴童谣:你伸手指头,我伸手指头,拉拉钩,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呀!)
看来这件“意想不到的礼物”真的能消除“me”和
“you”的隔阂。但是虽然你通过道歉弥补了自己的过失,在被伤害的人的心里还是会多少留下一些阴影的。与此有关的还有一个小故事:“钉子眼儿的故事”,我把它存在咱们办电脑的桌面上了,希望课后大家找机会读一下。我希望大家今后还是尽量少说伤人心的话,少做伤人心的事,只有这样“me”和
“you”才可能永远成为“friend”!板书:
意想不到的 礼物
me you
friends 札记:
刚开始搞生命教育时,感到这个课题挺有难度,不知如何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去。但搞了一阵之后,发现生命教育很大,其实也很小:如何安全使用工具,保护好自己是生命教育,在绘画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意也是生命教育……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两个虚拟的主人公“me”和“you”的情感体验贯穿整节课,给同学们以启示:要珍惜同学间的友谊,不做伤害他人感情的事。在解释出这一点时,学生们沉默了,因为大家都曾有意无意的做过伤害自己最亲密的人的事情。我相信,此时无声胜有声,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更加珍惜友谊,珍惜亲情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欣赏、唱歌、绘画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唱歌、分角色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能将成长中的故事(成功、喜悦、失败、烦恼等)或自己的“小秘密’,自由地表达出来。
2、在交流与欣赏中,能感受他人的内心情感,关注他人的情感变化,学会倾诉与关怀,在成长中学会坚强,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
课型:综合实践 教学准备:
成长的照片、歌曲《轻轻地告诉你》磁带、学生准备的成长中的资料,如绘画作品、作业、照片等等。
教学过程:
(一)成长的记忆
1、教师:同学们,老师想看看谁有一双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猜猜这是谁?教师出示自己儿时的幻灯片,让学生猜一猜照片上的人是谁。(教师有时难免在孩子心中有点距离和神秘感,让学生看到老师儿时的照片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并且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觉得亲切。)教师:谁愿意对比一下儿时和现在的老师,说说你的感受昵? 34(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心中对老师的感觉,使学生和老师站在平等的位置上互相交流成长的感受。)成长的小故事:教师根据其中一张照片,说说自己儿时的小故事。
2、教师:那么刚才大家都认出这是老师儿时的照片,接下来你能猜猜这些小朋友是谁吗?(课件展示班里不同学生在成长的各个年龄拍下的照片,学生可以自由发言,让大家一起来分享自己的成长是件很愉快的事情,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和感触。)(二)奇妙的成长
教师:其实不止人会成长,世界上的所有小动物和植物都有他们生长的过程。一起来看一看。(伴随着《轻轻地告诉你》歌曲旋律观看一段植物和动物生长和成长的录像让学生感受万物的生长和自然界的神奇,也以此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奇妙和可贵。)(三)成长的脚印
教师:同学们,我们光着小脚丫走过沙滩会留下一串串足迹证明我们来过这里,那么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过,你留下了哪些“小脚印”呢?(分小组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如获得荣誉的证书、以前的绘画作品、成长的日记、成长中的照片等等,在交流中感受自己的成长,也学会倾听别人的故事,分享大家的快乐。)这个环节也可以动手制作一张“足迹卡”用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用可爱的图函或文字来记录你的这些“小成就”,这样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
(四)你的心情,我愿意听
1、教师:一同学们,有一个小朋友和我们一样每一天都在慢慢长大,可是在他长大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小烦恼,我们一起来看看今天他遇到了什么烦恼吧。
(播放影片(《成长的烦恼》的故事片段,故事中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或是快乐、或是尴尬、或是无奈的事情,看看别人的故事和自己引起共鸣,培养孩子积极地、健康地面对生活的态度。)
2、小组讨论:“在自己的成长中你遇到了哪些烦恼呢?”在这个环节中如果有些小朋友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烦恼,也可以不署名地写纸条悄悄告诉老师,老师可以和大家一起来为他解决,要鼓励孩子在成长中学会倾诉,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
3、戏剧表演:分小组把自己的烦恼编成短小的戏剧片段,表演给大家,学生互相倾听互相感受,寻找解决烦恼的好办法。
4、歌曲学唱《轻轻地告诉你》。
(五)绘画:谁伴你成长
教师:在我价的成长中总会有许多陪伴在你身边的人或者事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你的成长才有了丰富多彩的颜色,谁是你成长的好伙伴昵?我们用自己的画笔画下他们的样子,和大家一起来分离你成长的快乐吧。
(学生可以画下好朋友的样子、喜爱的小动物或者喜爱的卡通人物等在成长中对自己有意义的事物,然后在互相欣赏评价中体验成长的感受,给孩子一个充分的交流、对话的平台,学会真诚沟通。在绘画过程中欣赏歌曲((轻轻地告诉你)),制造愉快的氛围。)(六)课后延伸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张“亲子交流卡”,成长的环境是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创造的,孩子可以把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记录在卡上,包括感激、不满或者建议,让父母“回信”,这样孩子就会有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和挑战。
《成长的烦恼》资料介绍:
《成长的烦恼》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故事,因此它并不仅仅是演给孩子看的,关于如何对待成长中的孩子,成人反而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比如,父亲带儿子去看摇滚音乐,在儿子的同学面前对孩子倍加呵护,使儿子感到大跌脸面,伤害了一个成长中的孩子的尊严…··在这部戏里,父亲有时会向儿子认错,这也是中国家长没有的习惯。10年前的观众看这部戏的时候,经常惊叹美国家庭的现代化程度,注意房间的布局陈设,观察主人公的衣着打扮,三尺孩童拉开大冰箱,大吃冰淇淋的镜头,曾经令中国孩子羡慕不已。但今天,这一切已经不再引人注目,我们的生活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那似曾相识的故事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不再有遥远的感觉。10年前中国孩子直呼父母的名字会被认为是没有礼貌,而现在许多家长不会在乎孩子亲呢的直呼其名了。这是一部久经不衰的佳作,更是一本生动的相册,记录了一群孩子在成长中的一切,更是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
教学札记:
绝大部分学生选择用色卡纸做半立体的卡片,写上祝福的话送给父母。色彩的搭配很关键。
第七单元 樱花谣斗牛士 单元概述
樱花,花如云朵似彩霞 芳香无比美如画。同学们 你知道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吗?知
道那个美丽的岛国的文化、艺术和那里人民的生活吗,斗牛 一场真正的竞技活动 一场人与
动物之间力与勇的搏斗 你知道斗牛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吗O你可曾听过那动听的斗牛舞曲?你知道那个国家曾诞生过一位四世纪伟大的画家吗?能说出他的名字和作品吗?
随着年龄的增长
同学们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而艺术的世界是如此的绚丽多姿,如此的丰富多彩,让学生去认识、了解不同地域艺术的异同,感受多元文化背景下不同
艺术作品的魁力。艺术课将引领着学生走近一个个不同的地域和国家,以丰富的艺术视野,使学生在与不同文化的对话中成长。
本单元着重于艺术与文化、艺术与生活的关联,选择了东西方两个不同的国家,从比较的角度来感受文化,让同学们了解西班牙、日本两国的艺术。他们都继承了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艺术。特别是从不同的感觉中去体会和理解不同文化所带来的不同意境
在对比中体验艺术文化。
本单元设订了《轻歌曼舞樱花谣》、《激情澎湃斗牛士》两个课题
通过东西方文化艺术的欣赏、比较,感受不同的艺术个性,在绘画、歌唱、舞蹈、表演等艺术活动中,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释放。
课题一 轻歌曼舞樱花谣 教学内容:插花 教学目标
学生学唱歌曲《四季歌》,欣赏钢琴曲《樱花》,舞蹈扇舞、伞舞。感受日本音乐、舞蹈的民族特点。学生探讨日本绘画的特点,欣赏日本工艺品等活动,培养学生动手与即兴创作的能力。学生了解日本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并学习其主题歌,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教学准备
钢琴曲《樱花》、歌曲《樱花》》、《四季歌》》的录音带或VCD。2 学生课前搜集的各种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的资料或实物。3.插花运用的各种工具(色纸、剪刀、篮子、花瓶等)。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活动 芬芳花语
以钢琴曲《樱花》为背景音乐,在优美的乐曲声中,欣赏日本的美术作品,欣赏日本的各种小工艺品如插花作品等,感受浓郁的日本民族艺术风情。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到的各种日本小工艺品及美术作品,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了解日本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欣赏日本的绘画作品,了解其特点。
3.欣赏日本插花作品,了解插花的构图形式(如倒T型、新月型、三角型、半球型、垂直型),不同花代表的含义,学生动手时间用罐头瓶、报纸及橡皮泥设计一个花瓶,用各种纸制材料制作花朵,小组之间开展插花比赛,比比看哪个小组独具匠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动画欣赏
学生观看熟悉的日本动画片片段,如《聪明的一休》、〈〈花仙子》等,谈谈他们的形象特点、品质特征。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樱花》、《小机灵的歌》。2学生是否能运用美术材料进行简单的插花。-教学札记
日本的插花历史悠久,自成一套体系。学生日常生活接触较少,课堂上制作研究场面热烈。
课题二 激情澎湃斗牛士 教学内容:牛的变形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图片、交流搜集资料 了解西班牙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查阅、交流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的资料。在西班牙民族音乐中感受毕加索的美术作品,学习运用掌握简练、夸张的方法画牛的形象。
教学准备 网络课件、欣赏音乐及学唱歌曲所需的录音磁带。课前发动学生收集有关西班牙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景观和艺术家的资料及图片。
美术创作时所用的材料、工具等。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西班牙风情
1.出示西班牙的风景、建筑等图片。
教师一边播放拉威尔的《西班牙狂想曲》或《悲伤的西班牙》乐曲,一边同时欣赏西班牙的风景建筑。
2.深人的感受、体验西班牙。
提问:你知道西班牙这个国家吗?你想了解有关西班牙哪些方面的知识与资料?
学生:自由交流图片及查阅资料,说出西班牙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人文景观等。
教师:补充学生未查的有关资料并小结。
学生:利用网络学习,交流西班牙著名艺术家的资料。(重点是建筑和绘画方面)
教师小结:艺术的细流是那样无微不至地渗透在西班牙的每一个角落,在西班牙狭窄的石街道,在迷宫般的古城里寻觅、怀想遥远的年代,拖曳着你走人往昔的世界。西班牙位于欧三大半岛中最西的伊比利亚半岛,领土面积为505,992平方公里。地中海和大西洋从东到边将它紧紧环抱。西班牙汲取了欧洲和北非多种文化艺术的养分,继承了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富
有个性和创造性的文化艺术,建筑、绘画、斗牛在西班牙的现代生活中占有突出地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热情、浪漫的西班牙,去领略那迷人的异国之情。
点击毕加索的牛 1.西班牙的艺术家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自主介绍西班牙的艺术家。例如,委拉斯开兹(1599—1660):他在艺术上追求真实,注重人物的内心刻画,揭示其性格特征,对以后的欧洲和世界绘画有重要影响。他在构图和绘画技巧方面的探索和创造也为世界绘画史上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代表作有《教皇莫诺森十世肖像》、《菲力浦四世一家》、〈〈镜前的维纳斯〉、《纺织女》、《宫娥》等。
戈雅(174—1828):他的作品题材丰富,风格多变,技巧不断革新。许多作品以非的目光和心理分析的手法反映个人生活或社会政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在为皇家壁挂厂工期间,绘制了许多色彩鲜艳的风情画。他还留下了大量为皇室和贵族绘制的肖像,有的画十分精细(如《琴乔伯爵夫人像》),有的则带着讥讽的意味(如《卡洛斯四世一家》)。〈〈年
5月 2日马德里〉和 〈〈1808年 5月 3日马德里〉这两幅反映马德里人民反抗法国入侵的作者对西班牙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不朽颂歌。他最后的作品《布尔德奥斯的挤奶女》可以认是印象派绘画的先驱。
2.重点介绍毕加索的作品《变形的牛》毕加索是西班牙人,在西班牙南部濒临地中海、有着浑厚北非气息的马拉加,度过了童年时期。炫目的阳光,干旱褐红的土地,绽放着浓艳花朵的仙人掌,咸腥的海风,发出阵阵里的夏日果实,混和着汗与血腥的斗牛场,是索绕毕加索终生的梦,是绵延终生的画材,比如他画笔下的牛。
3.出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表现牛的作品。学生:分小组讨论毕加索美术作品的特点。教师:请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与生活中的形象有所不同,经过作者概括、夸张,还有些变形。教师:从牛的变形过程中,可以看到,毕加索的绘画作品从具象走向抽象的演变过程。
加索具有有极强的感受和抽象能力,使他能从客观中提炼出来最简练的线条,从而创作出抽象派绘画。
4.教师请学生小组探讨毕加索作品中的牛是怎样运用夸张和简练的方法绘画的。
学生:集体交流汇报。这些牛虽然不同,但却都抓住了牛的特点。
教师:在你所了解的作品中有没有运用这两种绘画的方法进行表现的。学生讨论交流。
课件出示3—4幅此风格的作品,学生欣赏。
教师:听了你们的汇报,老师很开心,相信你们也想向艺术大师毕加索一样,用自己的画笔画一头变形的牛。
学生创作
学生:在作业纸上进行创作。
教师:把作品展示给大家看,请同学们互评。
小节:今天我们用画笔画了变形的毕加索风格的牛,你还想用这种绘画的方法画些什么?
教学评价
1、关注并引导学生之间的评价,让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并将其作品保存,存人档案夹。
2关注同学们是否能感受到西班牙的艺术魅力,是否能自己能介绍西班牙的风景、建筑艺术家。
教学札记
许多学生无法摆脱思想上的束缚,独得变形较贫乏。第八单元 诗情画意 单元概述:
听说铿锵的声音里,隐藏着彩色点点,赤橙黄绿;看见那音符在空中飞舞,听那诗歌,分明流淌出浓浓的情意;听说五彩的图画里,能传出音韵声声,哆、、咪、发;摇曳的色彩里,声音悦耳动听,线条在交错中,飘舞轻盈……
听说诗情在秋天的云里;听说画意在王维的诗里;又听说它们在春天浙沥的小雨里;转眼 间又躲入寒冬洁白的冰雪里;听说夕阳有诗情,听说黄昏有画意……
诗情、画意,你到底在哪里?
本单元从欣赏入手,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拟人的方式提出诗情画意,和学生共同讨论,启发学生对绘画、诗歌、音乐的欣赏、分析,共同理解其中隐含的诗情画意,从中寻找诗情画意的源头。从诗与画、音乐与诗、画与音乐相互的关系中领略和学习对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感受其中的美,并尝试运用这些方法来表现美。通过艺术的实践,提高自已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表现能力。
本单元共设置3个课题:《寒冬里有你的消息》、《雨中有你的身影》、《生活中到处都有你》。以欣赏作为主要的艺术实践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及现实生活的感受、感知的能力,启发、引导学生在面对艺术作品时,如何去体会,并与之产生共鸣;在生活中如何去发现美,逐步培养自己丰富的情感。
课题一 寒冬里有你的消息 教学内容:欣赏、唱歌、绘画 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欣赏、学习和比较诗歌与绘画的相互关系,能在寒冬的景色里感受诗歌和绘画的魁力,寻找和发现在表现语言上的相同与不同,在对事物
的描写中,能理解到因为事物在观察角度不同、情感不同的情况下,会给事物蒙上截然不同的色彩。
2、能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逐渐积累艺术表现的语言。g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准备:
1、诗歌(表现冬天、梅花、四季景色等题材的作品),表现自然界景物和表现四季的音乐。
2、表现梅花、冬季的美术作品。i
3、美术工具:根据需要自己选择不同的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唱唐诗
1、在本课开始之前创设情境,由两个同学一起朗诵学生们从小时候就非常熟悉的唐诗,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绝句》“白日依山尽……”等,唤起学生对过去经验的联想。教师提示:谁还能朗读出其他诗篇,请大家分别朗诵几段。
2、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这些诗词中寻找和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所表现的画面和情景,说说诗人都是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色和事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3、在朗诵和讨论中教师向大家推荐一首好听的歌曲《唱唐诗》,这首歌曲描述了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心情。
4、学唱歌曲《唱唐诗》。冬天里的景色
1、老师或学生用一句话,引出本课主题所要欣赏的作品。(一年之计在于春,那春天一定有它的踪迹。可是,它是在笋出成林的竹林里?还是在鸭先知的舂江春水中?又或者是在山花烂漫的花丛中?春天的景色多得让我们目不暇接,又从哪里开始找起呢?老人们常说:“冬天来了,春天离我们还会远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寒冬里看看,看那里。有没有它的消息。)展示几幅表现梅花的美术作品。以及朗读毛泽东的《咏梅》诗歌。
2、师生共同收集描写冬天景色、景物的诗句。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对比、分析诗歌与绘画创作的艺术语言的运用。例如,在不同的表现梅花的作品中,于希宁先生的绘画,抓住了毛泽东主席《卜算子·咏梅》词中的“已是悬崖百丈冰”一句的景象,进行创作的。
4、谈谈对毛主席的这首词的感受,特别是在自己没有见到绘画作品之前和见到绘画作品之后,给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有没有不同。
5、根据诗歌所描绘的情境自己尝试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有声画、无声诗
1、欣赏绘画作品若干幅、诗歌若干首。
2、看看作品表现的是哪首诗?给诗歌配上绘画作品。
3、谈谈自己的看法(比如,表现了诗里的哪些景色?)。
4、与自己的作品比较,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春花有意、秋月有情
1、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自然界哪些是美的事物?(比如,舂花是美的,那秋月是否也是美的?)提问:什么是诗情画意?诗情画意隐藏在哪里?春花有诗情,秋月有画意,那秋花、冬月呢?带着问题进入教学,与学生一起去寻找它的踪迹。
2、自然界有春夏秋冬,我们读的诗里,也有很多是描写四季的,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中哪些是描写冬天的景物昵?(((江雪》、《梅花》、《逢雪宿荚蓉山主人》)和学生共同分析诗里的景色,启发学生理解诗中景色的优美之处。(比如,((江雪》中的空旷之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中的动静对比之美。《梅花》中的错觉美。)
3、请同学用恰当的语言和词汇描述诗中描写的景象(用语言来表达绘画,锻炼构图,比如,在什么位置有什么,什么在前,什么在后,有什么颜色等)。
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画。工具和材料自己选择。教学评价建议:
1、引导学生主动地思考,对学生产生的想法、感受、联想给予鼓励,对能产生与其他诗
歌、绘画作品联想的同学,提出表扬。
2、学生能体会诗歌里蕴涵的意境并能用较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演唱《唱唐诗》。
教学札记
学生一直以来都画热闹的儿童画,现在要表现国画的那种意境反而很不适应。
课题二 雨中有你的身影 教学内容:欣赏、唱歌、绘画 教学目标:
1、有兴趣听赏歌曲、欣赏诗歌,并能从中寻找美的痕迹。
2、在描写春雨的音乐和诗歌中,能感受到脖陇多姿的诗情和画意,能从诗歌中发现音节的美,在音乐中,看到色彩斑澜的美丽。
3、走进生活,去发现自己身边的诗情画意,并能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和技法去表现。
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准备:
歌曲:《春雨檬檬地下》以及其他描写春天或春雨的歌曲。图片:表现春天、春雨的美术作品、摄影作品或舞蹈。
诗歌:《明》、《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美术工具:水墨工具。教学过程: 春雨蒙蒙地下
1、听赏歌曲《春雨蒙蒙地下》,老师和同学一起来体会歌曲给我们带来的感受。让同学谈谈春雨、春天给人的感觉。特别对歌词所描绘的画意展开分组讨论:“春雨蒙蒙地下,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刷,绿了河边的杨柳,红了村前的杏花。这是生命在歌唱,这是种子在发芽。”朗读着歌词,在我们的情感联想中,是否仿佛出现了春天的景色?
2、学生收集描写关于春雨的诗歌。听赏诗歌《清明》、《雨中的你》、《那天,下着小雨》等。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歌曲中所表现的雨和诗歌中描述的雨的不同情感与感受。
3、根据歌曲和诗歌,自己模仿写一段诗歌或短文。春风啊,吹皱了那一池的看水
1、听赏歌曲《春雨蒙蒙地下》或其他描写春雨的歌曲,注意听歌曲的节奏、速度。
2、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意境,结台欣赏吴冠中的《春如线》尝试用点、线表现歌曲的旋律特点。
3、尝试用二拍子、三拍子节奏朗读诗歌,感受其中的不同。
4、根据节拍理解诗歌词句含义的变化。歌词是诗歌,诗歌是文学,在中国绘画中诗和画是不分家的。
春江的水,暖了!
1、欣赏诗歌《惠崇春江晚景》,根据诗歌,通过想像,用语言描绘画面。
2、欣赏惠崇《烟村沙汀图》》,感受他笔下的初春景色。
3、运用水墨的方法,结合曾经学习的绘画技巧,根据歌曲《春雨蒙蒙地下》,创作一幅自己身边曾经有过的初舂景色。
雨,打湿了我的画面
1、欣赏琵琶曲《雨打芭蕉》,体会和想像春雨中景物的样子,学习运用水彩颜色湿画法的表现形式进行美术创作。
2、在讨论自己感受的过程中,老师将盛满水的水桶摆放在同学面前,请大家将画纸放入水桶中浸湿,分别取出后尝试进行湿画法的表现。
3、在颜色与湿的画纸产生渲染效果后,可以在画面上进行必要的处理,表现自己的意境与想法。
4、学生之间交流自己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学评价建议:
全体学生能将自己对春雨的感受,运用不同的艺术语言进行表达。能举例说明自己对生活中的诗情画意的发现。
教学札记:
利用生宣纸的特性,学生表现的初春真的有“雨蒙蒙”的意境。课题三 生活中到处都有你 教学内容:欣赏、唱歌、绘画 教学目标:
1、在诗歌、绘画作品的欣赏中,发现它们选择景物的特点。分析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发现其中的色彩、空间、透视等问题。
2、在音乐作品中发现符号对情感的表现作用。
3、运用独特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从新颖的角度来表现常见的事物。教学准备:
1、音乐: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的乐曲。
2、图片;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等。
3、诗歌:通过自然景色进行情感描写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
4、美术活动工具准备:自选。课型:综合 教学过程: 乐曲中的色彩
1、欣赏《秋日的私语》。
2、请学生谈谈听后的感想,试着用语言描述和塑造一个情景,并谈谈这情景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3、教师拿出曲中的某一片段,带领学生尝试分析此片段的旋律对情感的表达。
4、根据乐曲请学生试着写一首小诗,用诗歌来表达乐曲的情感。光在变化
1、教师和同学一起展示自己查找的诗歌,绘画作品及摄影作品。
2、教师选择诗歌,请同学指出诗歌中所描述的色彩。
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谈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中的色彩有:“绿”、“红”、“青”。
3、请同学分析色彩的组合关系,用语言描述这些色彩在画面上是如何分配的。
整个画面是以绿色调为主的画面,画面中的红色和绿色形成对比的关系。绿和青色逐渐相接,绿色在逐渐变远的时候,色彩的明度、纯度会降低,与天空的青色变得相似。
4、欣赏莫奈的《睡莲》。进一步体会色彩之间的关系。
5、请同学利用对比色来表现此诗歌的意境。活动三:夕阳山外山。
1、欣赏有关夕阳,晚霞的图片,引导学生对夕阳下物体色彩变化的注意,通过晚霞的红色,让学生理解物体在光色的作用下,本身会反映光源的颜色。
2、利用不同色彩的灯泡,打在白颜色的纸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光源色对物体色彩的影响:
在阳光下,白纸的固有色基本没有变化;在白炽灯下,白纸的颜色会偏红橙色;在日光灯下,白纸的颜色会偏蓝紫色。
3、听赏歌曲《送别》谈谈歌词中描写的景物给你带来的情感体验。
4、运用光源色的原理创作一幅绘画作品。活动四:不变的景物,多变的眼睛
1、请同学根据诗歌用语言描述自己准备创作的绘画作品,描述内容包摇构图、色彩运用、景物造型、取景角度。
例如:《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看景色。
3、人们在欣赏诗歌时,往往将自身放在诗歌以外,其实在很多时候,将自己做为诗歌中的一个人物或许效果很好。不一定要做诗人的角色,也不一定要做诗人描写的那个人物,可以将自己虚拟在某一场景中,选择场景中的某一点,做为观察位置。
4、请学生根据描述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要求:反映诗歌的意境,而不是诗配画。角度选择要新颖。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是否能自觉运用对比色,光源色。
2、学生是否能用语言较丰富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3、学生是否能根据教师的启发思考问题,并提出问题。教学札记:
个别学生不懂得根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添加景物。第九单元艺术家的故事 单元概述
美,来自哪里?它来自生活,来自有灵性的舞姿.来自不朽的旋律和跳动的音符,来自色彩的运动与线条的组合。艺术的各个门类是可以相互借鉴、彼此营养的,无论是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它们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在艺术天地里,古往今来有多少艺术家辛勤的耕耘、探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传世的生活故事和佳话。使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和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高尚的情操,艺术修养等。
本单元共设立了《雀之灵》、《释放我们的视觉》、《圆舞曲之王》、《三毛之父》等4个课题,分别介绍了中外艺术家杨丽萍、蒙德里安、约翰·施特劳斯、张乐平的故事,从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艺术与文化等角度揭示了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多彩的生活。不朽的作品。
课题一 雀之灵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画孔雀、学孔雀舞蹈 教学目标
1.能够表演简单的民族舞舞蹈动作,做2—3种手势。2.学会用厚涂拓印法印制粉印版画。
3.选择3—5个适当的词汇进行表达和描述。
4.能够运用和组织过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教学准备
1.有关舞蹈家杨丽萍的故事资料。
2.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的影视资料(光盘)等。3.音乐活动的材料。
4.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教学活动
如诗如画雀之灵
1.按照课前的安排和要求,由学生分小组创作表现孔雀主题的儿童美术作品,表现形式、材料、工具不限,既可以采用不同的绘画表现形式,也可以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在漂亮的“孔雀世界”里引出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录像,大家共同欣赏。根据事先找好的资料,学生讲述舞蹈家杨丽萍艺术创造和艺术生活的故事。通过视觉感受和故事内容所表达的含义,将自己对作品的印象和感想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对其舞蹈作品所特有的风格和艺术形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分小组模仿杨丽萍舞蹈作品中特殊的舞蹈语言,例如,大家根据欣赏。讨论舞蹈《雀之灵》中的手势,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表演孔雀头部的形态,把自己的感觉和体会表现出来。
3.根据杨丽萍舞蹈艺术的视觉感受,创作一幅表现云南民族舞蹈的不同色纸的粉印版画作品。创作要求:复习第五册曾经学习过的表现方法,在本次创作中注意画面的构图,能够将主要人物形象比较恰当地安排在画面上。印制中需要采用厚涂拓印法,使画面上的形态具有装饰性,颜色比较饱和与厚重。
我们的舞姿
l.通过欣赏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从中能够学习欣赏经典舞蹈艺术作品的方法,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鉴赏力。采用语言表达的方式,每个学生自己选择合适的词汇说一说,例如,灵性、纯净、柔美、抒情等。
2.参考杨丽萍舞蹈作品影视资料,分小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模仿表演几个舞蹈动作,可以采取部分同学表演,部分同学帮助找问题的形式,互相评价和交流。
3.结会复习第五册教材中曾经学习过的单元《影子}),第七册教材中《照片里的故事})中关于逆光的知识点,对杨丽萍舞蹈艺术作品进行讨论,分析和说出这些作品的哪些地方充分地运用了光进行艺术效果处理。并利用太阳光或灯光等照明方式为同学所表演的舞蹈动作进行综合性构成活动,看自己的肢体动作在太阳光下面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可以将同学肢体表演的动作用粉笔画出来。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对大家的表演进行拍摄,举办小型的摄影作品展示。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均有兴趣欣赏并学习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2.学生能掌握粉印版画的方法和步骤。
3.在表现性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与同学交流、台作。课题二 释放我们的视觉
教学内容:了解现代派艺术作品并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对现代派艺术作品了解和初步理解。
2.能够用不同材料组台和绘制表现自己意愿的几何类型形式的美术作品。
3.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4.能够在听赏音乐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学准备
1.有关蒙德里安的故事、作品图片、光盘等。2.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3.有关乐曲的CD或录音资料盒带。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变化的树
1.讲述蒙德里安的生于故事和介绍他的作品。
一提起荷兰,同学们会想到自己熟悉的画家梵高,蒙德里安也是荷兰著名画家,他曾经在海牙、鹿特丹、巴黎、伦敦等世界十几个地方居住和创作。通过观看、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我们会发现他并不是专门画那些大大小小的方格子,实际上在他刚开始进行绘画表现时,也是一个非常写实的画家。他经常在月光下画速写,在平坦的荷兰牧场上画那些正在吃草的牛,画莱茵河畔的房屋、灯塔、教堂、森林等风景n 2.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红树》》、《灰色的树》、《开花的苹果树》》等树系》作品。
教师启发:大家欣赏了蒙德里安表现树的系列作品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家是否发现最有趣的是他画的树系列作品,他的画风从此开始发生变化。在《红树》、《灰色的树》、《开花的苹果树》等作品中,画面上的树从简洁、安定的树逐渐变化到看不到树的形状。他的作品逐步进入到抽象的表现形式。
3.选择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结合对树系列作品的欣赏,展开绘画创作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表现上大胆用颜色,自主地表现个人对“树”这个主题的理解。例如,在表现工具方面,有各种绘画材料,还可以有各种纸材料的拼贴等形式。
大大小小的方格
1.欣赏《有壶的静物》、《百老汇的爵士乐》、《构成》等作品。教师启发:许多同学会发现在蒙德里安的作品中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方格,这些方格组成的画面使大家感到特别奇怪,他为什么总是用方格来构成画面呢?这个问题可以引起许多同学的讨论兴趣。
例如,在他的茴面中多用红、黄、蓝三原色相互搭配,与黑色的横竖线相间隔,再用白色进行组合,画面似乎让我们有些看不明白。
在((百老汇的爵士乐》这幅作品中,他使用了像铜管乐器一样的黄色的垂直线和水平线构成画面,在霓虹灯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音乐的节奏感。
2.通过欣赏蒙德里安不同时期的作品,展开讨论,并发表白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看法。说一说,作品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和启发。例如,画画怎么可以这样来画?我也尝试着画一幅。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样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昵? 3.用自己身边容易找到的工具和材料,像蒙德里安那样进行创作,可以是平面绘画作品,用颜色画、有色纸粘贴t也可以是采用立体的形式,用颜色鲜艳的废旧物品组合成立体构成式的作品。例如,用大小不同的药品包装纸盒或其他物品的包装盒粘贴在一起,组合成一个自己认为好看的凰面,还可以用一个大的包装箱板做底版进行连接。
4.教师或学生选择一段音乐作品进行聆听,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绘画表现,表现的形式和造型可以自由发挥。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了解和初步理解现代派艺术作品。
2.学生能用不同材料组合和绘制表现自己意愿的几何类型形式的美术作品。
3.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
4.在听赏音乐作品后,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能用短文或语言对蒙德里安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札记:
部分学生不认可几何色块构成的画面。根据乐曲创作色块构成的作品,学生能较好的利用色块的间隔距离和色差表现节奏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现代派艺术作品并创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对现代派艺术作品了解和初步理解。
2.能够用不同材料组台和绘制表现自己意愿的几何类型形式的美术作品。
3.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4.能够在听赏音乐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学准备
1.有关蒙德里安的故事、作品图片、光盘等。2.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3.有关乐曲的CD或录音资料盒带。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活动过程: 生活里的插接 1.欣赏蒙德里安的作品,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验,启发大家寻找一下,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能否找到类似的形象或物品?比如,在我们生活中的广告、48 家具、建筑、服装设计中曾经有这样的表现形式,这种抽象的大大小小的方格就能够在诸多的设计中发现。
2.表演活动:分小组用不同的色纸或即时贴纸制作成大小不同的格子“服装”,套“穿”在同学的身上,由一个或几个学生当小“导演”,在统一指挥和调动中进行自由组合,组合时,身着格子“服装”的同学需要采用站、蹲、跪、扭动肢体等不同的形式进行组合。既要按照小“导演”的指挥和调动进行组合,又要在组合中主动参与意见,使自己小组的作品更加出色。其他观看的同学用照相机将组合场面拍摄下来,放在活动墙报中进行比较和评价。
在课前发动学生从自己家里找来自己曾经玩过的插接玩具,在欣赏蒙德里安作品的过程中寻找和发现大师作品与自己的玩具之间有什么相通的联系。安排家庭作业:用自己能够找到的材料动手插接一个几何形体类型的大脸谱。
百老汇的爵士乐
1.欣赏各种铜管乐器的图片或铜管乐器组成的乐队演奏时的影视资料。然后,教师为学生出示蒙德里安著名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在经过图像(图片)与美术作品共同的视觉感受之后,对蒙德里安创作思路发表自己的看法。
2.选择欣赏爵士乐音乐作品,根据对作品的感受进行美术创作。要求:特别关注每个学生自己的“自我感觉”,按照自己的个性思维进行创造,在无意识的涂抹和有意识的表现中增强自己对艺术学习的自信心,并能够给自己的作品取一个有意思的名称。
教学评价建议
1.学生能了解和初步理解现代派艺术作品。
2.学生能用不同材料组合和绘制表现自己意愿的几何类型形式的美术作品。
3.能与同学合作,用不同材料组合进行肢体表演。
4.在听赏音乐作品后,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创作。能用短文或语言对蒙德里安的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札记:
色卡纸的分割重组在学生的手中变成一幅现代味十足的画面。课题四 三毛之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漫画特点、表演 教学目标
由欣赏3l位画家为张乐平老人所作的不同的漫画肖像作品人手,了解不同的漫画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的思想和主题,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漫画创作。感受张乐平老人的连环漫画艺术作品,对作品进行描述、表演,能够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
1.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品(《三毛流浪记》等画册。2.美术活动的工具和材料。
3.自制CAI课件。课型:美术综合 教学过程
参观艺术小屋。
1.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艺术小屋”参观29位画家的作品。(课件显示艺术小屋,然后出示29位画家画张乐平的作品)2.教师:仔细观察,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29位画家画的都是同一个主题,同一个人。)3.教师:你是怎么看出来是同一个人的?(引导孩子观察,虽然画家用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进行人物形象刻画,但是画家都是抓住了人物的典型形象特征,并将其适当夸张,所以能看出来3l位画家共同的主题。)4.教师:你知道画上的老爷爷是谁吗?你知道29位画家为什么都来画他吗? 教师小结:张乐平是位造诣很高的艺术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残忍、欺诈和不平。颂扬了在极度凄苦无依困境中,依然意志坚强、乐观、善良、机敏、幽默的“三毛精神”。三毛的故事激起了一切善良人们的共鸣。张乐平和他的三毛活在几代中国人的心里。张乐平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
小小资料库:张乐平爷爷知多少 1.小组交流,将个人查找到的资料在组内进行资源共享,充实小组资料库。2.教师:你对张乐平爷爷了解有多少呢?(在全班进行知识抢答赛,比比哪个小组查找的资料多。)3.课件展示:张乐平生平
张乐平(1910--1992~),浙江海盐人,我国著名漫画家,他笔下的“三毛”,影响了中国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三毛爷爷”。张乐平学习美术,完全靠自学。他的母亲擅长刺绣、剪纸,是他最早的美术启蒙老师。1923年,他在小学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创作了平生第一幅漫画——《一豕负五千元》,讽刺军阀曹锟贿选,在当时曾轰动一时。1935年,张乐平笔下的三毛,开始在上海报刊上诞生,但当时没有形成系列的:三毛形象一。抗日战争期间,他用手中的画笔,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创作系列的“三毛形象”。1946年底,上海《申报》连载了张乐平的漫画(《三毛从军记》,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小小故事林:三毛的故事
1.教师快速画出“三毛”,请孩子们认识认识这个老朋友。2.小组讨论,分别说说这些画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故事。
3.小组合作自由选择其中的任意一幅进行创编表演。(可以用哑剧的形式,也可以让孩子们为漫画加上对白,教师要强调学生注意观察不同人物表情及肢体语言及心理特点的不同,不能让表演继续停留在肤浅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