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化教学的流程
小班化教学的流程
备课
1、教学目标要求分层,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坡度合理;
2、教学方法和手段恰当,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1到2位学生的不同要求;
3、分层次精心设计练习,落实到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4、每堂课后有课后笔记,有针对1~2名学生的教学反思;
5、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创设最佳空间形态,有课桌排放图示。上课
1、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环节清楚、突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
2、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学生有发言和活动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教师的关爱;
3、积极贯彻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分层施教,有重点针对4~5位学生的个别辅导;
4、保证练习质量和练习时间,充分照顾每个学生的需求;
5、将探究型学习的方法引入课堂,培养自学能力;启发质疑问难,注意及时反馈;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问中学、用中学
6、课前准备充分,每学期每位教师自做教具、课件3~4件,期末教导处回收、评比;并传给下一年级使用。作业
1、内容精选,难易适度,分量适度,必须做到分层次出题或有针对2~3位学生的个别作业;
2、课后练习严格控制时间;
3、当天作业及时批改,实行面批,养成学生自觉订正的习惯; 辅导
1、注意每堂课内的个别辅导;
经常分析学生学习情况,有重点地制定针对4~5位学生的辅导计划,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尤其对班级中学习有困难学生作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析;制定辅导计划(包括辅导对象、辅导时间、辅导内容以及辅导的预期效果等);认真记录辅导情况;习惯养成
在教学中让学生养成①、当小老师的习惯②、问的习惯 ③、记的习惯 ④、读书的习惯 ⑤、复习的习惯 ⑥、考自己的习惯 ⑦、检查的习惯 ⑧、时间运用的习惯。
第二篇:小班化教学基本流程
小班化教学流程及要求(试行)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夏教基[2013]17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五个优化的教学常规环节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结合我区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提出如下课堂教学展开的一般流程,供各校借鉴、参考。
一、组织形式
在新学期初,将班上学生,根据性别、性格、成绩、习惯、表现等,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人数依班额规模而定,原则上每小组人员不超过8人。由班主任老师指定或小组成员推选小组长。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为主。座位形式可依据实际确定或变动,但必须便于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便于师生、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
二、课前准备
教师一是要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与要求。二是要认真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保障,教师要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做到超前备课;教案设计要完整,目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分析详实;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突出生本意识;练习与作业的设计要保持一致,突出分层要求,体现差异;教师要合理运用资源,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好课件。
三、过程实施
1.课堂导入(1-2分钟)
导入要强调开放,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探究新知的兴趣。导入方式很多,除课题直接导入外,现实世界中事实、现象、热点都可能与新课有关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导入要强调开放。开放要合理,要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明或暗的联系;开放意味着发散,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经验;开放要深刻,要引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打开无限的多种可能的空间。
教师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想法或预习时收集的信息,进行交流,开发学生的原始性资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高质量生成打好基础。
2.揭示目标(2分钟)
课堂导入环节结束,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引向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上来后,教师要利用学生探究欲望高涨的契机,引导学生将思维、精力投放到课堂师生探究的主问题上来。当然,这一探究的主问题,是由教师直接端出来,还是学生提出来,亦或由师生讨论共同得出,应视具体教学内容及教学情境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课堂师生讨论互动的主导问题及课堂教学目标,应少而精,切合当下这堂课的个性特质,一般情况下,重点解决一两个主导问题即可。力避用零碎的一连串的小问题追问学生,师生探究的主导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度和张力,有较大的覆盖面,以刺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问题要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同伴互助,在教师的点拨帮助下,能够得以解决,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智力和智慧的发展,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智力探险的乐趣。
3.合作探究(5-8分钟)
明晰了教学目标,明确了主问题,教师需引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之前,要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自主学习过程要充分展开,要有时间保证,这是合作的基础。当然,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需要一步步培养的。学生最开始不会,教师要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一旦养成,能力会水涨船高,接下来的合作探究质量才会芝麻开花。
合作学习的形式很多,如同桌互学、小组讨论。组织好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有许多策略方法。要保障人人参与,让优等生不抢尽机会,要让潜能生有话语权,都要仔细研究,关注细节。
4.展示交流(8-10分钟)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好合作学习成果交流活动。此环节能在师生、生生多向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形成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培育学生的思维品质,总结学科学习方法、思维方式,从而达到借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教师要对课程、教材的有深刻理解,对学情有准确把握,对学生有发自内心的喜爱和关心;教师要有吩咐的课堂实践智慧。在教学实养成反思重建的意识与习惯。
5.归纳小结(3—5分钟)
在学生充分展示交流的基础上,适时、恰当地引导学生对学习、探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小结,指导学生学会寻找规律,学会归纳、总结,从而提升学习能力。这一环节中,学生找错误,分析原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既是补差,又是培尖,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提高,既帮助学困生解决基本问题,又通过纠正错误,训练一题多解,使尖子生理解更加透彻,促进其求异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一题多解的运用能力。教师要让更多层面的学生发言,及时评价、补充、纠正。
6.当堂训练(15分钟)布置课堂作业,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当面批改学生作业。通过完成课堂作业,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目标。①课堂作业时间应15分钟为宜; ②课堂作业有典型,适度和适量;
③课堂作业要低起点、多层次,有必做题、有选做题,还有思考题;
④关注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⑤要随时注意矫正学生的坐姿和不良习惯,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四、课堂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要及时、恰当,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一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并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学习的情感,是否有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是否能用不同的方法;二是要学生的学习行为。当学生的回答或学生的学习行为出现一些问题时,教师要点出其中的不足,及时予以纠正,使其加深印象。三是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布鲁纳主张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且自动的思想家”,他认为“这样的学生当他在正规学校的教育结束后,将会独立地向前进”。教师要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学生听。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发展了思维能力。
第三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地合作学习
2014
经过一年的小班化实验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小班化”教学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小班化教学”强调让每个学生受到充分的教育,强调因材施教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它能让学生享受多种教育资源,使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小班化的小组合作学习尤其重要。在这一年里我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小班化教学下的合作学习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小班化教学,人少了,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真正实施差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依据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共同特点和基础,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可在群体中增加个别化教学的因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的学习,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要充分发挥小组评价机制。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不仅要采取集体奖励的强化手段,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互助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对学生的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形成“组荣我荣,组耻我耻”的观念,增强小组的凝聚力,强化小组成员的交流、合作,促进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现在我已从“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对学生的评价也由原来的“这个同学说得真棒”变为了“这个小组的意见真好“。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小学合作学习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
三、选准时机恰当的运用小组合作。
突破重难点时,运用“合作学习”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面对疑难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的潜能。在解决学生的质疑时,组织小组讨论,有助于确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提出的疑问,选取有代表性的在小组中讨论,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可以发挥学生的协作精神。当遇到问题有多种答案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利于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创新精神。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畅所欲言,体验交流的喜悦,树立信心。学生们也可以从交流中得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灵感。例如:每个单元练习中都有不同要求的口语交际训练。组里的几个同学可以一起合作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一起合作讨论、交流。每次的配画文,都是在小组内朗读,让每位同学都能有机会评价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在互相评价中扬长避短。
小班化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但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了合作技能,懂得了互助学习,学会了如何共处。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问题,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小班化教学
在初中小班化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近几年,随着初中入学生源的减少,我校也全面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其实在工作之初,我就接触到一些有关小班化教学的信息:美国实行小班化教学要比中国早的多,这是国情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有些是可以学习的,在美国,一个小班仅有15人,给小班授课的老师能够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用于帮助每个孩子。小班授课也增加了课堂的安全感,秩序和纪律性。按照常识,老师们在现代化的学校里给小班学生授课,孩子们学到的东西会更多。小班上课对提高学生成绩也有显著效果。美国的经验我们不能照搬,在我国初中三十六人以下的班级称为小班,所以结合学校自己的情况和学科特点,我们应在学习的基础上去摸索自己的特色小班之路,以下是我在这几年的小班教学中的几点感悟与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 班级环境的安排
我们在小班化教学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和谐的个性,更应注意充分发挥班级环境对学生的积极影响,使学生有展示自己的空间,给孩子们创造出美的环境。
由于小班人数少,活动空间大,所以完全可以在教室四周建成一个个科学角、读书角、生物角、艺术角、玩具角、数学角等,甚至让每面墙每扇窗都会说话,这些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参与完成。我们只要注意到环境要趋于现代化、动态化,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凭着兴趣与好奇心随学随用就算是成功了。有条件的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如开发有学生日常生活照的班级年历等等。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座位优势。小班化教学应对教学空间和环境的优化设计变得更加“讲究”,可以摆成“U”字型、梅花型、秧田型、对称型、周边型、品字型、围坐型等形式,座位的优化有助于让学生摆脱紧张感,进行轻松平等的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至于哪一种座位设计更佳,我个人认为还是由班级人数和教学内容决定,比如说班级会议可以用“U”字型、劳技课、专家讲座可以用围坐型、信息技术课上我们可以用梅花型等等。
第二部分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学的策略,只是教学方法比教学策略更具操作性。以下介绍的几种教学方法,在我日常的教学中都经过实践,较之以往学生班额数较多的“大班”,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得到比较充分地运用。
一、分组教学法
根据学生差异、兴趣爱好和需求,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同质,有利教师重点辅导,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异质,有利于同学相互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并可在教案的制定上体现出不同分组和不同要求的特点。分组时我们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分组前了解学生,按教学需要进行编组。
2、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分组要求。
3、同质分组是动态变化的。要看情况变化而随时调整分组。
4、要求每个小组起个响亮的组名,同时要明确分工,以增加小组的凝聚力。
二、个别指导法
教师深入小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特别关注和帮助有困难、不常举手和不愿表演的学生,或对学有余力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三、五官体验教学法
让学生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摸一摸和说一说等,调动学生装的五官来体验,从而产生欲望,培养经验。这在实验课的教学中经常要用到,我们要注意以下两点:
1、根据支教材需要和教学实际设计体验内容,课前准备好相应的教具和学具。
2、让学生从自己的五官体验中或得感受,领会教学内容,并得到更为深刻的印象。
四、活用资源教学法 抓住教学环境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交往,并锻炼他们的勇气和胆量,培养良好的气质。这在学生汇报课等内容教学中常用到,我们在设计组织时应注意:
1、教学环境主要是教学的人际交往环境,教学的人际交往,要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从教师出发的人际交往局面,要创造条件让教学人际交往环境以学生为主,从学生出发。
2、要鼓励学生发问,由同学回答或老师回答,由学生主持或讨论。
3、教师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开展人际交往,而且尽可能促使人人参与。除此之外还有鼓励教学法、动手操作教学法、师生交融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就不一一介绍了,总之学无定法,教无定法,而小班可以让这些教学方法更好的发挥出他们的光彩。
第三部分 自主学习
在进行小班化教学过程中,要把自主学习看成培养孩子能力的主要原则。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教学要以人为本、以生为主,让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是灌输的对象。而在小班化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地位有了更多的转变,成为有益学习的探索者,积极进行语言实践的主人。
小班化教学,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一个主旨,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挖掘创新的因素,在指导观察中培养创新精神,在启发想象中激活创新的火花,在活动类课程中发展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 分层教学
学生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个别差异。在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数少,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每一个学生,去读懂学生这“一本书”,注意让学生主动、自由、充分、和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教学中,我们强调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可以将学生按照不同的程度分成三个层次。A层次为学习能力强、现实水平高的学生;B层次为能力、水平一般的学生;C层次为能力较弱、水平较低的学生。分层的结果不需要公开,分层可因不同学科而异,且可随着教学活动的进展和学生能力的变化重新分层。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布置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让所有的小班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练习、作业,在老师的奖励、同学的鼓励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自尊要求。
后记
小班化教学,必将成为我国本世纪教育的主流。根据几年来的实验表明,在小班中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参与意识、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比对照的“大班”都有明显进步。我们坚信,小班化教学既继承了班级授课制的所有合理内核,又克服了个别教学的缺点,既不过分增加教育的成本,又可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感悟
八年级数学
九台市莽卡满族中心学校
雷振国
第五篇:小班化教学
小班化教学工作总结
学校“小班化教育”研究课题的实施又经历一个里程,近年来,我们树立了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开拓创新,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下,我们在教学上大胆改革,不断创新,走小班化的改革之路,收到了一定的办学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一、努力创设小班化教育的良好环境(一)优化教学的外在环境 1.校园布置
教室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对我校这样性质的学校来说,学生大部分时间在教室里活动,我们经过多方考虑研究,把教室定位成“孩子们成功的学园、开心的乐园和温馨的家园。”
为了营造这样的环境,学校在今年搬进了新校园。为了让校园的操场,教学楼内的墙面、走廊都会“说话”,使之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儿童天地,校领导特地请来专家为学校进行设计、布局。并在教学楼四层增加了各种艺术教室。为学生愉快学习提供了简洁、美观、实用的学习环境。
2、教室布置
教室的左面墙上安装了软木板,老师们将那里布置成评比栏或荣誉角、学习园地,学生优秀的作业包括写字、作文、数学、绘画、手工等等都展示出来,孩子们可以随时感受到成功的滋味。各班教室后面还增加了图书柜,摆放着各种少儿读物,供学生阅览扩大视野;有的班还开辟了生物角,摆放着花草虫鱼,供学生观察增加生机„„
对于刚入我校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如何使他们能很快适应学习生活,老师们也下了一翻功夫。她们充分利用教室环境,营造英语学习的气氛,将各种绘有图案的单词卡片贴在墙报上,对帮助学生熟记英语单词很有帮助,既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又为英语教学的促进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学生上路快,效果显著。
小班教室的空间也给教师的办公方式带来了变化。为了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我们在教室里给教师安排了办公角,这样的安排明显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更为直接、及时,师生关系也就更为融洽。教室里有了办公桌,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可以面批,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及时发现每个学生各自知识上的缺陷,并给予辅导,这样一来对学生更牢固的掌握基础知识无疑效果是明显的。
在环境的布置过程中,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使师生关系格外融洽。可见,小班环境对学生情感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二)优化教学的心理环境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环境除了以上教室等设施及布置所构成的教学环境外,还包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交往、学生之间交往所形成的教学氛围及人际关系等心理环境。1.师生关系的定位
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
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对话的关系。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师生都是课程的资源,也是课程的建构者。因此我们要求每个老师都要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师生关系。
小班的组织形式不同于大班,因此,无形间给师生彼此的认识提供了更多时空。教师能在单位时间内关心更多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受教师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教师基本能做到“面向全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教学信息的传递。2.教学气氛的营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创设各种教学氛围,在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在课堂中时常会表现出满意、愉快、合作、互动和互助等积极的情感状态。
在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也是充分利用小班的空间优势,随时调节着课堂气氛。我们经常看到语文课、数学课以及其他学科课上,孩子们不拘一格尽兴表现的场面。课堂上孩子们或小组讨论,或即兴表演,而老师则穿行其中或参与、或点拨,灵活的教室布置给学生带来更多的空间;老师亲切的话语,平等的姿态拉近了距离,课堂上不时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研究中我们发现,许多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小班的条件下能发挥得更突出。如采用游戏活动、角色扮演、戏剧表演、创意练习、影视欣赏等各种生动有趣的动态教学。
(三)优化课程的设置
小班化教学由于资源上的优势,在很大一个层面上为课程的设置安排提供了广泛的空间。我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开设一些兴趣课程(校本课程),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课程的实施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真正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二、积极实施多位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在本轮的研究中,我们分低、中、高年级段,分别尝试了游戏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的研究: 1.游戏学习
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得到培养。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动、乐意玩的年龄特点,课堂上老师们开展了一些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在游戏中巩固知识。例如: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两节英语课,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鉴于此,范君、马颖两位老师通过教学课件的使用,使学生要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上课时,借助电脑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演示,让学生用眼观、用耳听,用脑记。同桌相互说,佩带上道具上前面表演等等学习方式,由于教学中老师注意了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而且两位老师还及时给予学生小贴画作为鼓励,所以学生学习的情绪很高涨,两节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自主学习
新课程重体验,重实践。让学生亲自体验,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尝一尝、说一说、摸一摸、做一做、想一想,都能促使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思考,进而学会创造。3.探究学习
以自主性、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为主要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操作上我们强调“先放后扶”,即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实践、体验的基础上,教师再给予精当的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使学生的探究、理解进一步深入。教师的“扶”,扶在学习方式的指导、重点难点的突破、困难学生的辅助、新旧知识的联系、合作交流的组织等方面。
三、初步的成效
我校开展小班化教育不仅是切合时势的教育改革,同时也正是我校教育改革的一次磨练,一种机遇。通过将近两年的尝试,我们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小班化教学,学生得到较好的发展
1.多样的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的发展。经过实践我们发现小班学生各种能力整合得比较全面,学生性格更加活泼开朗,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更为和谐。
2.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逐步养成。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实验、出小报、摄影、仿写、表演、实践、调查等多种形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不少。有的尽管只是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但是我们却看到孩子们的设计、想象、思维非常精妙。
(二)小班化教学,教师得到较大的进步 众所周知,任何一项实验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同样,在这个过程中也为教师的发展带来了契机,开展小班化实验以来,我们觉得对教师的促进作用还是比较大的。1.教学观念得到转变。
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为教师了解新的教育形势提供了较多机会。教师们也能虚心求教,认真探索,尝试新的课堂教学方法。正是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们开始重视教法研究,也重视学法指导,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抓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2.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作为一名教师,能否把握好课堂教学,能否紧扣教学要求上出有质量的课,能否在学生中取得较好反馈,这是至关重要的。小班化教学实验为我校的青年教师们成材创造了条件。她们在这片“试验地”里,毫无拘束地自由探索,尝试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使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我校青年教师不但得到了培养,更拥有了较多“亮相”机会。她们通过校研究课、评优课、开放课,区“东兴杯”赛课等方式,展示自己,显露才华,同时又能取长补短。正是在这不断的学习、探索、研究、展示中,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了学校的主心骨,成了小班化教学实验的领头羊。像学校的高育红、鲁娜、张彦荣等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们深深感到:小班的魅力在于:我们自主地发挥,让自己有个发展表现自我的空间;小班的美丽在于:老师能顾及到每一个孩子,让我们表现更加出色;小班的精神在于:培养孩子的自主自立自强和互帮互助的精神。我们会在不断的探索、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