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小班教案《大拇哥》
小班教案《大拇哥》
成都市第二十二幼儿园 徐青
活动目标:
1.通过手指游戏理解传统民间儿歌的内容。2.体验用手指表演儿歌的快乐。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大拇哥》 2.手指玩偶。活动过程:
一、玩手指游戏熟悉各手指的名称。
师:“今天,老师请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老师出示戴了指偶娃娃的手。“原来他们是手指宝宝。”
老师扮演手指宝宝和小朋友问好,“你们想认识我们这个大家庭吗?”
师:“我是大拇哥,我长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们想认识吗?我旁边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小朋友们,你们好!”(老师走在幼儿中间去,互动式的和他们打招呼。)站在中间,个子最高的是三姐姐;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间,不高也不矮的是四小弟;个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的是小妞妞。(老师每介绍一个手指时,引导幼儿向手指宝宝向问好,一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一方面也是幼儿认识手指宝宝的过程。)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我们这个大家庭了吗?” 老师引导幼儿说出每个手指的名称。
师:“手指宝宝们说呀,他们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将其中一个手指宝宝藏起来,请小朋友来猜一猜是谁藏起了,好不好呀?”(在游戏中引导幼儿正确说出手指宝宝的名字)。
二、学习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接下来呀,我们的大家庭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
老师配合动作,引出儿歌内容: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师:“好听吗?那我邀请小朋友们的手指大家庭,我们一起来念儿歌吧!来,伸出你们的小手。”(老师带领)
幼儿自己表演儿歌。
三、幼儿表演儿歌。
请幼儿和自己的同伴,两人一组,相互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师:“谁愿意和你的同伴到前面来表演?”幼儿表演后,老师及时给与评价与鼓励。学习经验延伸:
语言区:将手指玩偶投放到语言活动区,幼儿与同伴边玩边念儿歌。
日常活动:可作为准备活动、餐前活动的手指游戏。
第二篇: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大拇哥》及教学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大拇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小班社会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快来看看小班社会教案《大拇哥》含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习儿歌,有表情地会朗诵儿歌。
2、通过观察图片、手指等游戏了解儿歌。
3、感受同伴之间的游戏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手指画一张。
2、幼儿用书一套。
3、磁带。
活动过程:
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幼儿的趣味性,然后提问幼儿故事中所包含的几个问题。?
如:故事中讲述的手指妈妈有几个宝宝,宝宝的名字叫什么。
展示幼儿图书,手指画面提问有关手指的问题。
如:第一幅小孩指的哪个手指,手指叫什么名字。
通过简笔画,加深幼儿对手指的认识。
如:画个手指画,提问幼儿手指的名字。
通过场景、变换等魔术等形式来引导幼儿玩游戏、念儿歌,反复练习。
放磁带让幼儿伴读,之后一边伴读一边作动作。
幼儿与幼儿之间分角色表演,为巩固幼儿对手指的认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以至于达到会说会唱儿歌的最终目的。
仿编儿歌。
如:小手指一起伸,看看手上几个宝。1、2、3、4、5。
宝宝宝宝真可爱,妈妈紧紧把手搂。
大拇哥最懂事,二拇弟、四小弟都听话。
小妞妞最淘气,认为自己是老小。
总是欺负大拇哥、二拇弟、四小弟。
妈妈就是中三娘,每天搂着宝宝唱儿歌去看戏。
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教学反思:
大拇哥,二拇弟,三姐姐,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手心手背,心肝宝贝,这是我给小朋友上的一节语言活动《大拇哥》。这首儿歌短小精悍,内容也较容易,主要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同时还能活动幼儿的手指,锻炼手部肌肉,促进幼儿小肌肉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增加幼儿生活情趣,五个手指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团结友爱,从而潜移默化的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刚开始我玩了一个 “大拇哥睡觉、大拇哥起床”的游戏,由于小朋友基本上都认识大拇哥,所以在说大拇哥的时候进行得比较顺利,小朋友也玩得挺开心的,接下来我介绍的是二拇弟,我是大拇哥,我长得矮矮的、胖胖的,我在家里是大哥哥,我还有四个弟弟妹妹,你们想认识吗?我旁边的是我二弟叫二拇弟,教师引导幼儿向二拇弟问好,一方面是加强幼儿的礼貌教育,另一方面也是幼儿认识二拇弟的过程。然后继续玩二拇弟睡觉、二拇弟起床的游戏。接着我以同样的方法认识其他三个手指的名字及主要特点。三姐姐:站在中间,个子最高;四小弟:站在三姐姐和小妞妞之间,不高也不矮;小妞妞:个子最小,又矮又瘦,站在最后面。这一环节下来幼儿对三个手指认识得比较好了,有了这个环节铺垫,以便更好地进
入到下一个环节来学习儿歌。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们利用手指偶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孩子学得很投入。
一节课上下来孩子们基本已掌握了儿歌的内容,并能边念儿歌边用动作表示。从这一活动中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可在教育中使用一些拟人的手法,多利用一些教具,多采用一些游戏的形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及方式,让孩子们喜欢、接受,学起来也更加的轻松。体现一个在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
小班社会教案《大拇哥》含反思这篇文章共3545字。
第三篇:幼儿园小班优秀音乐教案《大拇哥》及教学反思
小班优秀音乐教案《大拇哥》含反思适用于小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游戏创编简单歌词并演唱歌曲,学唱歌曲,并学会一问一答地接唱歌曲,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优秀音乐《大拇哥》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学会一问一答地接唱歌曲。
2、通过游戏创编简单歌词并演唱歌曲。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进场音乐《手指家庭》;手指娃娃手套;各种小动物胸饰;地垫。
【活动过程】
一、进场。
放进场音乐《手指家庭》幼儿与教师做动作走进教室围坐地垫上。
二、发声练习。
用歌曲1115665—33221—来问候幼儿,幼儿用歌声回答。
三、用“手指娃娃手套”介绍小客人,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戴上“手指娃娃手套”分别用各种角色的声音来介绍五根手指的名称,为歌词做铺垫。
四、引出歌曲《大拇哥》。
天手指娃娃还给我们带来一首好听的歌儿呢,名字叫《大拇指》。
教师跟着钢琴范唱歌曲,教师一边范唱歌曲一边出示相应的手指娃娃。
五、幼儿与教师唱歌曲。
-今天赵老师找不到我的“五根手指娃娃”了,小朋友们,你们和我一起唱把它们一个一个找出来好吗?
-分别唱五根手指,唱到“我在这里”时,教师出示手指娃娃,表示已经找到了。
-当小动物来演唱歌曲。教师可请幼儿幼儿自由选择当什么小动物,当老师唱到哪个或哪些小动物时,这些小动物就起立歌声回答,“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
-教师唱幼儿名字,幼儿接唱歌曲。老师用歌曲唱到哪位小朋友的名字,哪位小朋友就接唱歌曲。
六、游戏《找朋友》。
-请全体幼儿起立围成一个大圆圈,圆圈中间有个小舞台,教师示范:站在小舞台上去找朋友,如:把歌词中的大拇指改成想找朋友的名字来唱并要求幼儿做动作,唱到名字的小朋友唱歌做着动作回答他并与他拉手交换位置,再由他演唱传给下一个小朋友。
七、结束。
小朋友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可是我的“五个手指宝宝”又不知道去哪玩了找不到它们了,小朋友们我们开着小火车一起再唱歌把它们找出来好不好?跟着钢琴一起唱着歌曲走出。
教学反思:
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本文扩展阅读:人手进化出了猿手所无法相比的拇指,人类的拇指远比猿类灵活有力,使人类拥有了准确的抓握能力,最终发展出使用工具的能力。竖起拇指表示对一个人的赞赏。
第四篇:《大拇哥游记》读后感
大拇哥游记是一个童话故事,剧情颠覆常规很新颖也很有感触!给想要离家的孩子有一定的启迪,下面是我对这篇文章的读后感!
大拇哥只有大拇指那么大,他想要去环游世界但是他的父母只能顺从它,他的父亲给他拿针做了一个剑,本来想在家吃最后一餐但是他被烟囱吸了出去到了别人的家里!这历险的过程中他还曾偷过国库里面的金币,但是她只拿了一个,他还被牛吃进了肚子里,差一点被消化了,在肚子里说话牛的主人却不知道他在哪里只能把牛杀了,但是他没有受伤!侥幸的是他被人扔到了香肠的肉里,还经历了火烤烟熏,真的是太难过了!一年过去香肠被拿出招待客人,他逃了出去,狐狸把它放进了嘴里,但是要放了他有一个要求就是必须把他家里的鸡鸭鹅都给他吃,虽然这个我读后感觉他的要求太苛刻,但是他给拇指背了回去,拇指也兑现了他的诺言!他也把那一块金币给了他的父亲,但他爸爸说的那句话让我感动!对你的爱胜过那些鸡鸭鹅!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读后感是这样的,生活就是这样,父母让我们出去社会并不是锻炼我们独立,生活不容易,但是父母的爱比任何事情都要重要!他们更关心的是我们过得好不好,有时候我们是自私的想早早远离家庭的束缚,但是儿行千里母担忧!这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们有时间的时候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他们不容易!有时候甚至是很难过的!我们有时候一句关心他们的话就会让他们开心好久!
第五篇:音乐游戏《大拇哥》活动反思
音乐游戏《大指哥》活动反思
兴趣是孩子打开音乐圣殿的金钥匙。孩子需要快乐的音乐,更需要快乐的学习。从选择好教材、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入手来引发小班幼儿“玩音乐”,从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对音乐的热情。
孩子喜欢能真正唤起孩子的兴趣的,形象准确生动,旋律流畅上口充满童趣的歌曲。如歌曲《大指哥》,就非常适合刚入园不久的小班孩子。这首曲子简单易学,教师可以让孩子边唱边做动作;可以和老师对唱,也可以和同伴一唱一答,一人问一人答或一人问几人答、几人问几人答等;可以改编歌词,即兴编唱其它手指、身体其它部位、小朋友名字、幼儿戴上头饰扮演的小动物等;还可以戴上手指木偶结伴相互问好;在认识各种乐器时也可以用上这首歌曲,老师提问,孩子敲击手中的乐器并回答。虽然是熟悉不变的旋律,可孩子们却能百玩不厌,兴趣不减,在这样“玩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发展了多方面的能力。
游戏是孩子最热衷的活动,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枯燥的音乐教学已经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所以在音乐《大指哥》的教学中我以手指游戏展开活动,带幼儿边唱边玩手指游戏,在游戏中我不时变换游戏角色,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基本掌握对唱方法,熟悉歌曲旋律后,我发现部分幼儿的兴趣减退了,当我请幼儿跟着老师学唱歌曲时,声音就更小了。看来一定要找些有新意的东西来引起他们的兴趣。“曹欣悦,曹欣悦,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我自弹自唱,幼儿听得笑眯眯的。一下子幼儿的眼睛亮了,我知道他们肯定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我鼓励幼儿,老师唱前半句,幼儿唱后半句。如我不断变换幼儿名字,被叫到的幼儿积极地唱答,效果非常好,幼儿都喜欢老师用自己的名字唱歌,而且个个坐得很神气。随着幼儿对歌词的熟悉,我对幼儿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请幼儿用大指哥的歌词来唱,两手放在后面,当唱到“我在这里”的时候两只手都伸出来并做双手翘起大拇指的动作。也许是我变换了教学方式,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这首歌曲,而且在平时也很喜欢唱,有时还会用自己的名字唱,真是很有趣。通过这样的情境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生活,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形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上音乐课不能让小孩子们专门唱,必须变换形式让幼儿有兴趣地去唱,以便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提高效益,使每一个幼儿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从而也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