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设计和反思1
李时珍夜宿古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在前后联系中品词析句,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3.深刻理解李时珍所宿古寺环境之破败、察访药材过程之艰辛,体会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而甘于吃苦、不怕冒险的伟大精神,激发学生由衷地产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揭示课题。
1谈话: 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根据老师给的几个提示,猜出相关人
物。
(1)19年 史学家 砸缸 《资治通鉴》
(2)远渡重洋 生物学家 青蛙卵剥离手术
(3)江苏宜兴 《奔马》 画家
(4)一万余里 “医林二圣”之一 《本草》
2、简介李时珍
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和张仲景一起被称为“医林二圣”
李时珍的一生成就很多,他为了编写《本草纲目》,研读过八百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为了察访药材,行程一万余里。他编写的《本草纲目》是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李时珍在创造本草纲目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板书:夜宿古寺)齐读课题。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学生质疑: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
4、那么就请大家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收获(出示读书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号,并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二、初读课文
1、检查生字情况 ① 谁来读读这些词?出示: ②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lěi
yuán 长年累月
断垣残壁
②由生字串成的主要内容(略)
2、指名回答分段
3、那现在谁能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吗?(为了察访药材而一心赶路,所以错过了客店)
三、精读课文
(一)第一部分(1-4节)。
1、出示第一自然段
重点理解感悟“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好几个月”,体会李时珍吃苦耐劳的精神。
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从哪儿看出来的?(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名读
他为什么说,在破庙例过夜要比住在家里苦多了呢?(指名说)出示第四自然段:
学生交流,重点体会“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长满青苔、厚厚的蜘蛛网” 指导朗读,体会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 教师板书:住破庙
(二)第二部分(5-7节)
2、除了住得苦,你还感觉他有什么苦?(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喝泉水、吃干粮 指导朗读
面对这些磨难,李时珍是怎么看的呢?出示李时珍和徒弟的对话。指名学生分角色读
重点体会“长年累月”并板书,让学生想象李时珍这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教师可出示冬天、夏天的图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发挥想象)再指名学生想象说
这么多年,他都挺过来了,当遇到哪些困难的时候,是什么想法支持他坚持下来呢?(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指名朗读这句话 分角色朗读
再次感受他的伟大(读“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板书:万民得福
值得 再指名读这句话,齐读
他认为一人苦,而使万民得福,值得(板书)
(二)、学习课文第三部分(8-13节)
1、为百姓经历生活上的困苦已让我们对李时珍生起敬佩之情,然而更让我们感动的却不止这些。
默读第8-13自然段,画下让你感动之处,在旁边写出你感动的原因。
2、交流。
“庞宪,趁着大好„„记下来吧。”(放弃自己休息,在月光下记录)出示他在月光下记录的图片,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若有所悟。” 李时珍为什么要尝药?指导朗读
尝药会存在怎样的危险?想象,并指名说
从这几句话中,你读懂了李时珍的内心了吗?指名学生说
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但李时珍还在认真辨别着,记录着。(天已晚,李时珍依旧没有放弃工作)
3、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上列句子
四、想象拓展
此时,瞻仰着他的像,你想说些什么呢?
五、作业
1.讲述《李时珍夜宿古寺》这个故事
附板书设计: 李时珍夜宿古寺
住破庙
一人
苦
喝泉水、吃干粮
万民得福
值得
长年累月
端详、扯下、嚼嚼
(不怕吃苦,工作严谨、认真、踏实)
教学反思:我的教学设计:从课文的第一段感受李时珍师徒两人生活条件的艰苦;从李时珍与庞宪的对话和他亲自品尝药草体会他为了编好《本草纲目》不怕吃苦,严谨认真的作风。
在处理第一段时,我出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他们当时的条件很艰苦?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第4自然段中有关描写词句并说清自己的理由。抓住“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厚厚的蜘蛛网”体会出这是一座荒废多时、十分破败的古寺,而且古寺的条件十分差,很久没有人来了,也很危险。但这一环节中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说完之后没有点到“破败”这个关键词上来,让学生充分感知“破败”这个词。
课文第七自然段中有两个对比:住在破庙和住在家里,万民得福和自己吃苦。强调出自己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对比后,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李时珍在家中,该是怎样的生活呢?通过生活场景的再现加深对其理解,就避免了学生左猜右想,却答不到要点的困难处境。
第二篇:1 教学设计反思
《别挤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联系生活,结合时代背景感悟诗歌内容,使心灵受到感染及教化,懂得我们的生活需要真诚、善良、宽容等。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理解“别挤”的含义,使学生心灵受到感染及教化,懂得我们生活需要真诚、善良、宽容等。
教学准备:幻灯片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板书“挤”,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听过、看过或亲身做过的“挤”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师:板书“别”“啦”,学生齐读课题。
二、了解作者,背景铺垫。
1、师:你对作者狄更斯了解多少?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介绍狄更斯。
2、媒体演示:狄更斯的头像。
师:老师还查找到了比较详细一点的有关狄更斯的资料,你们读一读。
生自由读:查尔斯.狄更斯英国小说家,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承担起繁重的家务劳动。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任报社采访记者。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他的语言质朴、生动,表现力惊人。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矛盾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董贝父子》,《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等。马克思把他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狄更斯所生活的年代,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繁荣的同时,现实的阶级矛盾也逐渐加深统治阶级疯狂追求利润,想发横财,工人们失业无家可归.狄更斯从人道主义出发,呼吁统治者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能剥夺劳动人民的权力,劝戒统治者要讲道德,有良知。
师:(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还有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学习诗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写作用意.)
3、师:你认为狄更斯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答略
三、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能把这首诗歌读正确、流利吗?先自由读一遍,注意读准字音。
师:抽生分小节朗读,并给予及时的评价。
师:齐读诗歌
师小结:短短的时间,同学们就能把这首诗读正确、流利,甚至有的同学还能读出自己的语气,读得声情并茂,真不错!
四、深入研究。
师:如果你们能细心品味这首诗歌,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请同学们细细的品读这首诗,边读边圈画,可以动手写一写批注。如果有疑问可以由小组同学帮助解决。
生品读诗歌汇报交流
汇报交流第一小节。
1、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
生
1、“你”指的是没有道德规范或不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生
2、挤的意思是不道德的行为。
生
3、我知道容纳的意思。容纳:在固定的空间或范围内接受。
生
4、„„
2、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 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生: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可能是指思想上的追求,精神上的需要。
师:出示“留白”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这里没有()之分,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
3、你可以尽情地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
生:你可以尽情地追求,指的是自己想要的一切。
师:出示“留白”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我要尽情地追求,我在()中追求()。
师:自由的天地里,我们都在尽情地追求,享受这份尽情的快乐,然而,如果别人的追求伤害了你,你还会快乐吗?如果你的追求也伤害了别人,别人还会快乐吗?
4、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感受压抑。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不能让别人感受到压抑。
师:我们在追求自由的时候,应当如何保证不使别人受到压抑?
师:出示“留白”练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对“规则”与“道德”的理解具体化形象化:
“当我()时,我()。”
师:狄更斯的这首诗来自生活。请同学们用心朗读第一节的每句诗,用“只有„„才„„“说出狄更斯想表达的意思?
生读诗歌第一小节交流。
(只有保证自己不使别人受到压抑,才能自由追求最好的一切。狄更斯呼吁人们摒弃不道德的行为。)
师:诗歌的第一小节告诉人们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时不要侵犯别人的权利,要容纳别人,不使别人的感情受到压抑。朗读的时候应该胸怀宽广语气是告诫的语气。)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是啊!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我们挤伤了别人的脚,也挤走了自己的文明;长长的队伍中,我们挤出了自己的位置,也挤走了别人的尊重。狄更斯先生高喊“不要挤”,究竟是不要挤走什么?
生汇报交流第二小节。
生
1、不要把善良从内心深处挤走,生
2、不要把道德从内心深处挤走,生
3、不要把良知从内心深处挤走,生
4、不要让丑恶挤进心灵,„„
师:丑恶在这里有什么深刻含义?
生:丑恶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猜测、妒嫉等不良心理,丑恶心态。
师:请同学们用心朗读第二节的每句诗,用“只要„„就„„“说出狄更斯想表达的意思?
生:只要善良、严防丑恶、要有道德、要做好事,要对每一天负责„„就能问心无愧。
师:面对自己的心灵和行为,你问心无愧过吗?
生自由说(若无愧,则赞扬。若有愧,人无完人,谁能无过,改了就是好样的。
师:把第二节诗中的“你”换成“我”齐读第二小节,读出自己的问心无愧。
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狄更斯不仅呼吁人们摒弃不道德行为,还希望世界上的人们真、善、美,能和谐相处。
师:世界这么大,作者为什么在结尾还要一再呼吁“不要挤,千万不要挤”?
(照应开头和题目,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五、概括中心
师:齐读这首诗歌,想一想作者通过本诗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作者以形象的语言启发人们,不要为了获取自己的私利而不择手段,伤害他人,要用宽容、善良、真诚的心去和别人平等和谐相处。
师:丁丁和冬冬学习这首诗歌时有了他们不同的发现,请同学们自己在下面默读我的视角。填写自己的阅读视角。
(生填写自己的阅读视角)
六、总结升华
师:这是一首能让人的心灵受到洗涤的诗歌,它表现了狄更斯向往和追求人间美好的一切,追求真善美,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让我们再一次朗读这首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也受到洗涤和净化。
(生齐读)
七:作业超市
1、朗读并背诵诗歌
2、仿写第二小节
教学反思:《别挤啦》这首诗是北师大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首诗歌。全文的语言流畅,感情充沛,读起来也显得朗朗上口,是一篇学生喜欢朗读的文章。对于孩子们来说,这首诗歌与顾拜旦《体育颂》那篇课文的内容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介于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的积累都有限,因此大多数学生还不能旁征博引地理解这些语句。在课堂上,让孩子们用身边的事例丰富对文中语言的理解,将抽象的语言形象化。学生们把自己身边的不道德行为、社会中的不道德现象甚至关于对世界的和平问题的看法都谈了出来。学生们自己总结了“真诚”“宽容”“善良”“健康”“和平”“和谐”“平等”等词语,懂得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知道了在生活中自己应该怎样做。但是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所以在朗读上就要下功夫。学生在联系生活谈自己感受、收获,都是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的。而朗读的梯度是先是“正确、流利”,在细读基础上,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和在自己理解基础上,再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也就是体现了语文课的 “读中感悟”。
第三篇:教学设计及反思1
《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无锡市滨湖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在丹桂飘香的季节拉开了帷幕。钱老师有幸被推荐去赛课。抽签、备课、试上、再上„„《春江花月夜》的课堂教学历经几次修改。
首次试上,笔记本上写满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维目标明确,有诗歌鉴赏方法的指导。例如,学完这首诗教师总结说:我们收获了很多,除了无尽的美感,还了解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拿到一首诗,我们知道该如何下手了:
1.读——美读几遍,初步感知;
2.找——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体会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找到景物与情感的匹配点,整体感知诗歌。
如果长期坚持使用这种切实有效的方法,将有利于学生诗歌鉴赏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线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设主线,明思路
张若虚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因为《春江花月夜》“孤绝横篇,竟为大家”。〔1〕这首诗也被闻一多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2〕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铺开,月是诗人跳动的脉搏,月光洒辉处,江水、沙滩、桃树、花林、飞霜、白云、扁舟、镜台、砧石、鸿雁、鱼龙、思妇、游子组成了一副幽美恬静、充满人生哲理的画卷。
落月摇情,情韵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荡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学呢?
别林斯基有句话说得好:“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因此,赏析这种情韵幽雅的美文,应该是一次赏心悦目的心灵之旅。学生是读景、赏景的主角,教师是导游。“美在哪里?”这条学习主线,应“念”而生。
围绕这条主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流程:美听—美读—美品。其中,美品是关键,它可以设计以下两个思考题:
1.你在诗歌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月亮的推移为顺序找出描写对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体现人物情感的词)。
2.你最喜欢哪句诗?说说喜欢的理由。结合你最欣赏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语言品一品。
再次上课,我们明显感到,课堂是教师的课堂,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仅有的一次讨论也只是流于形式。学生似乎是游离于课堂的陌生人,课堂冷冷清清,局面尴尬。
传统教育确实存在忽视学生个性,忽视学生自主意识的弊端,强调集体意识和绝对服从,用一种僵化、教条的思想禁锢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结果是学生个性品质缺失,自主意识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怀缺失,公民意识缺失。高中新课程的实践者应充分意识到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点,培养高中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与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价值判断力、初步的全球意识与国际视野、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批判思维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敬业精神以及健全的身体心理素质是我们的责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个体,尊重生命,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我们真切地感到,课堂不能静若止水,需要波澜起伏,需要激荡人心,需要创造一个美的艺术境界,否则便会枯燥无味、苍白无力。那么怎样为教学创造一个艺术的境界呢?
二、二改:创设艺术氛围,营造审美情境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需要创设迷人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深入诗文的深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创设:
1.美导。
一位同行的导语设计值得借鉴:在我国浩瀚的诗海中,有无数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写下吟诵月亮的美丽诗句,同学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学生打开了记忆仓库之后,教师再深情地说:“是啊,月在诗歌中似乎成了诗人生命情怀的寄托,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寂静凄凉,‘明月松间照’的宁静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相思,‘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惆怅无奈,还有‘一夜飞渡镜湖月’的梦幻神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张若虚,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笔下那轮明月的光华吧。”
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沉浸于超常的审美情境、倾心于审美的心境和把审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阅读对象的审美注意。
2.美听。
教师范读,学生倾听潺潺连绵的流水、流利婉转的鸟鸣,他们情不自禁地沉醉于这迷茫朦胧的月色中,沉浸于浓浓的思念、深深的愁绪里,浸入美读酿成的美境中。有了这种倾听,那种跃跃欲试的萌动之心,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读。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需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3〕诵读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自由体验读、个人表演读、小组竞赛读、集体体悟读。诵读这首诗要读出轻重,读出抑扬顿挫,读出激情。各种形式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于自己的体验之中,选择、感悟、深思,产生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参与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经过反复朗读,学生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诗中表现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沧桑之叹,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体悟,学习的积极性也被激发出来了。更重要的是:美读,不但了解作者说了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有了沟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学生进入了“其言若出吾之口,其意若出吾之心”的最佳状态,在吟诵过程中,语感语气有了,内容有了,思想有了,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通过第三次上课,我们认为,对文本的解读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是整堂课的主题。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读,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因此,《春江花月夜》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不在课外延伸了多少,而应该在美品课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课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壮观而有活力;
(2)月升——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无处不在,江天一色,清纯空灵;
(3)月落——落花摇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雾,迷茫无尽;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飞霜、沙汀、白云、青枫、扁舟、高楼、玉户、闲潭、落花、海雾、江树等,春江潮动,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伤美,优雅空灵的纯净美,交织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江月夜图。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无奈。“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诗人又顿悟,人生是短暂的,而人类则是绵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让人读出了人生短暂的悲剧之美、宇宙无穷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荡涤万物,充满生命活力的壮观美,跃然纸上;江水流春,江树迷蒙,凄凉感伤之情油然而生。诗中的情感美还指落月藏海雾,月落妆台,长夜不眠的思妇的依恋惆怅之情;春光将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读“落月摇情满江树”,那月光之情,思念之情,诗人之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学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讨问题,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选择的自由,不受约束,大胆想象、联想,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并阐述自己的理由,再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维、分享阅读成果。
诗歌欣赏没有标准答案,因此要给学生一个艺术再创造的空间。虽然学生谈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们已在教师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浓浓的审美乐趣。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要,也是对学生价值的认可,它能唤起学生积极探讨的活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这样设计,更是从课堂教学的完全预设转向动态生成,赋予了课堂活力,使课堂异彩纷呈,活力四射。
总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学设计是以课文为载体,从课文出发,通过听、读、品,把朗读、美品、探究合为一体,让学生真正领悟课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从而最终学会鉴赏诗歌
第四篇:《学奕》教学设计1及反思
《学奕》初实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教师用故事导入新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内容。采用点拨引导,合作学习,明确故事说明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体会故事中人物不同的学习态度所导致的不同的学习结果。
2、教育学生养成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1、对照注释,掌握生字词,弄清句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个人的不同表现。
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导入本课。
2、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4、看课文插图:仔细看图,他们在干什么?三个人各有什么表现? 生自由议后老师总结:
一个老人捋着胡子教两个学生学下旗,左边一个托着下巴正专注地学下旗,另一个则心不在焉。
课文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呢?下面请同学们看书.四.展开讨论,探讨主题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从中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生交流。
1)引导:“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2)你有过专心致志的经历吗?当什么的时候,你是专心致志的。有这样的精神肯定会获得成功;(板书:学有所成)3)一个人学得专心致志,另一个人学得怎么样?结果如何?(心不在焉、心神不定、一心二用„„ 板书:一无所获)师总结:我们看不管下棋,还是做其他事。智力是不是最主要的呀?最主要的是什么呀?态度。这真是态度决定一切。我们看这篇文章,刚开始大家觉得不好懂,现在读出了韵味,同学们都学得专心致志,由开始的不会读,到后来的熟读甚至背诵,其实文言文学习并不困难,秘诀就在多读多背而已。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地把全文读一遍。(齐读)能背诵吗?学生试背全文。
五、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学了这篇课文,今后你准备用怎样的态度学习?
六、作业:
1、背诵积累本篇短文。
2、你能用自己的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学 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另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第五篇:1粉刷墙壁教学设计及反思
《粉刷墙壁》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粉刷墙壁”的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和掌握合理搭配的策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引导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成功的体验和愉悦。
教学重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学习卡、学生准备卷尺、计算器。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教室干净吗?学校准备为我们教室进行一次粉刷,你们高兴吗?但学校想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计算一下教室的粉刷的面积,和所需的涂料,并且帮助学校设计一个最省钱的购买涂料方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粉刷墙壁”。(板书课题)
二、自主解决问题
(一)测量计算粉刷面积
1、师:如果要粉刷教室的墙壁,我们需要调查哪些数据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⑴、教室的长、宽、高
教室的长: 宽: 高: 教室5个面的面积:
⑵、门的长、宽 门的长: 宽: 1个门的面积:
⑶、黑板的长、宽
黑板的长: 宽: 1个黑板的面积:
⑷、窗的长、宽
3个右窗的面积: 2个左窗的面积: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要调查这些数据?我们要粉刷的面积是哪些?
2、测量计算
师:由于我们今天要粉刷的是教室的墙面,老师已经测量了教室的长是10米、宽是6米、高是2.8米,而黑板、窗户、门的长和宽我们还不知道,哪位同学愿意帮助大家测量一下?
需要注意的是教室只有一个门、一个黑板、3个窗户。测量时以“米”为单位,测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生:测量汇报数据,各小组把数据填在学习卡上。
3、根据上面的数据算出要粉刷的面积
师:好了,有了这些数据,你们能帮助老师算出教室实际粉刷的面积吗?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利用好手中的数据和小组成员共同计算,完成合作二中的内容。
生:小组合作,进行计算。(注意得数保留整平方米)
4、汇报,分别说说计算结果。
师:总结五个面的面积-门、窗、黑板的面积=粉刷面积
(二)购买涂料
1、同学们粉刷面积算出来了,接下来我们应该去做什么?(生:买涂料)对,到底要买多少涂料?怎样购买呢?昨天老师了解了一些关于粉刷墙壁的知识,调查到的了一些资料,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小黑板出示以下内容)
每平方米约用涂料0.5千克 粉刷墙壁一般要粉刷两遍,第二遍所需的涂料是第一遍的2/3 大桶: 6千克 57元
小桶: 4千克 40元
师:看了这些信息,你都知道了什么?第二遍和第一遍所需涂料一样多吗?哪遍多?为什么?
师:购买涂料时,怎样买合适?你认为大桶和小桶哪个便宜?为什么?
2、小组分工合作
师:那同学们你们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再帮老师算一算粉刷教室需要多少涂料?花多少钱吗?我们还是以小组学习的形式完成合作三的内容。
如果学生在算的过程中算不出怎么买最省钱,可以用列表法,每一小组都分有一张表格,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大桶的只数 小桶的只数 所需付的钱数(元)
3、汇报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购买涂料也是有学问的,如果有足够钱的话我们可以买质量较好的产品,如果钱不够用,可以买便宜一点的,但可不要贪小便宜,因为如果涂料不合格,里面含有的甲醛超标,对我们向身体的危害可是很大的。还有看了上面的数据大家知道要粉刷一间教室的墙壁就要花这么多的钱,试想,如果要刷整个教学楼的墙壁那要花多少钱呀,所以通过今天的实践课,请同学们更加要爱护我们教室的墙壁。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37页的1、2题。
四、总结全课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粉刷墙壁》教学反思
其实粉刷墙壁一课如果当成是一道练习题,也有不少同学能完成的了,但是放在综合实践应用上,它却是一节很有意思的课,我
也好好利用了这次机会,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合作,发展学生实际测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前一节课,我先布置了学习任务:预习粉刷墙壁一课,完成测量计算,还详细地布置了任务要求:
1、全班分为8组,每组4人,选一个组长。
2、小组成员合作,分配好任务,列清单。如:XXX负责XXX工作,3、测量需要的数据(不必太精确),方法:米尺,步测,算地砖等等。
4、计算:合作计算,精确到厘米即可。
5、上交一份工作报告,要包括成员的任务分配,原始数据,列式,计算过程等。
布置任务当天下午,班上很多同学就带了米尺来测量,午读前,几个人一堆,有的量窗,有的量门,量教室的宽,后来发现米尺短了,就在那里量一块地砖的长度,懂得实际应用,好事。只是教室的高,学生有点犯愁,米尺偏软,学生又不够高,我就帮忙量了一下,给了学生一下数据,然后就看着他们忙得不亦乐乎。第二天上午,虽然只交上来4份作业,但是其中有一份真的很令人兴奋,学生不仅认真测量,还给工作报告涂上颜色,设计得很精致,一直都知道,不要小看学生,确实。
这次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我也趁机奖励学生,还把他们的作品都贴在教室后,希望能以此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后可以多点创造类似的活动,让学生学得更实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