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设计(共5则)

时间:2019-05-12 19:29: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群文阅读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群文阅读设计》。

第一篇:群文阅读设计

群文阅读——《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沂水县道托镇中心小学 武纯军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领悟一方面和多方面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教学内容:

《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祖母的芒果树》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领悟一方面和多方面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主题回顾(2分钟)

1、“露从今夜,月是故乡明”。思乡,是所有游子共同的情怀。通过第二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不断感受着款款思乡情,浓浓恋乡意。那,思乡是什么呢?

2、大屏幕出示:(一行一行出示)

思乡,是外祖父慢慢地抹净墨梅图;(指名读)思乡,是回忆童年时代美丽的桂花雨;(指名读)思乡,是怀念家乡可爱的小桥;(指名读)思乡,是眷恋村旁潺潺的流水;(指名读)思乡,是热爱美好和睦的人家。(指名读)

3、真好。联系着这一单元学过的课文,你能从这些诗句中想到哪些表达方法?(指名说)[第1句与《梅花魂》有关,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思乡之情的;第2句与《桂花雨》有关,是通过一方面来表达思乡情的;第3-5句与《小桥流水人家》有关,是通过多方面来表达思乡情的。(板书:细节、一方面、多方面)]

4、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将学习4篇思乡方面的文章,进一步领悟这两种表达方法。

二、阅读概览 初步领悟,对比阅读《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

(一)(出示学习要求)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两篇文章。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思乡之情的? 学生快速默读,独立思考。(7分钟)

(二)集体交流《中秋月圆》(6分钟)

师:咱们先来交流《中秋月圆》,作者是怎样表达出思乡之情的? 预设:

1、生:作者写了中秋节前,他每天都偷吃一个月饼,结果过节的时候月饼都叫他吃光了。通过这件事的回忆来表达他的思乡之情。

师:真简练。你结合着具体的事情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这就叫有理有据。咱们就这样交流。

2、生:我发现作者除了写事以外,还对中秋节夜晚的景色进行了描写。(生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作者想到童年时代的中秋节是那么美好,而现在只能一个人孤独地面对着月亮,不能和亲人团聚,所以他非常地思念家乡。

师:你读懂了作者的心啊。作者正是通过优美的景物描写来表达他的思乡之苦。(若学生未能交流这段话,则问:作者还写了家乡中秋节美丽的夜色,发现了吗?生找出来读。师问:为什么要写夜色?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交流)

3、生:作者还写了一家人在枇杷树下过中秋节温馨愉快的情景。通过这件事的回忆,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师:是啊,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当作者想到这一幕,怎能不加倍地思念亲人,思念家乡?

4、师:大家看,作者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事,始终是围绕着——中秋节来写的。这和咱们学过的一篇课文有点相似——《桂花雨》。它们都是围绕着一个方面来写的。

5、通过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你觉得思乡还是什么呢?(大屏幕出示)思乡,是回忆童年时代美丽的桂花雨; 思乡,是(1)生说,师指导、修改。(3-5人)(2)请一生写在黑板上。

(三)集体交流《我的故乡在蓬莱》(6分钟)

过渡:《中秋月圆》是通过回忆中秋节的美景和乐事来表达思乡情的。那么,《我的故乡在蓬莱》一文,作者又是怎样来表达思乡之情的呢?

预设:

1、生:作者通过回忆蓬莱阁壮观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读有关句子)师: 是啊,这饱含深情的文字是对蓬莱阁的赞美,更是对故乡的思念。

2、生:作者还通过对海市蜃楼的描写,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生读有关句子)师:说得好。如此神奇的景象,怎能不引起作者的思乡之情?

3、生:作者通过写渔民捕鱼的热闹情景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生读有关句子)师:你有一双慧眼啊,读懂了文字背后所隐含的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

4、生:我发现这篇文章和《小桥流水人家》很相似,《小桥流水人家》写了小桥、流水、人家;这篇文章写了蓬莱阁、海市、海上捕捞,它们都是通过多个方面来表达思乡之情的。

师:你太了不起了,你能联系着以前学过的课文来比较着读,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若学生未能交流出这一点,则引导学生与《小桥流水人家》进行对比,从而发现这两篇文章的共同点)

5、师:现在,你认为思乡还是什么?(大屏幕出示)思乡,是怀念家乡可爱的小桥; 思乡,是眷恋村旁潺潺的流水;

思乡,是热爱美好和睦的人家。《中秋月圆》《我的故乡在蓬莱》《祖母的芒果树1》《祖母的芒果树2》

思乡,是 生将所说的句子板书在黑板上(3人写)

(四)小结

师:刚才咱们读了两篇文章。《中秋月圆》通过一个方面、《我的故乡在蓬莱》通过多个方面来表达思乡情的。因此,我们在习作的时候根据需要,既可以从一个方面写,也可以从两个方面、三个方面、四个方面写。

三、片段分享 赏析精彩,对比阅读《祖母的芒果树1》和《祖母的芒果树2》 过渡:思乡使人感到甜蜜和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痛苦和悲伤。咱们将要读的第三篇文章写的就是一位泰国老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不过,这篇文章很奇怪。有人说它写得太简单,既不具体也不生动;有人说它语言简洁,非常精彩。想读这篇文章吗?

1、打开第1个信封,快速默读,想一想这篇文章到底写得怎么样?(2分钟)

2、老师想听到你最真实的回答,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怎么样。(2分钟)

预设(1):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师引导他们争论,使学生认识到细节描写的作用。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师:你觉得哪写得好?(生说)有不同观点吗?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好。

师:你觉得哪写得不好,如果让你改,你打算怎么改? …………

师: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好的同学请举手。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够好的请举手。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答案就在第二个信封里。打开第2个信封,快速默读。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到底哪一篇更好?

预设(2):学生都认为这篇文章好。师问:这篇文章好在哪?(2-3人回答)。师适当反驳:你觉得这样写,能表达出浓浓的思乡之情吗?

师:看来大家都是“简约派”。这篇文章真的足够好吗?请打开第2个信封,快速默读。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到底哪一篇更好?

预设(3):学生都认为这篇文章不好。师:老师觉得这篇文章很好。这篇文章多么简练啊;事情写得多么明白啊。(生会反驳)师:你觉得哪写得不好?如果让你改,你打算怎么改?引导学生说出细节描写的好处。

师:到底谁说的对呢?答案就在第二个信封里。打开第2个信封,快速默读。比较一下,这两篇文章到底哪一篇更好?

3、生默读(3分钟)

4、师:有的同学脸上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我想你的心中一定有答案了。这两篇文章到底哪一篇更好呢?(多生回答)认为第四篇文章更好的请举手。大家都认为第四篇更好一些是吗?

那第四篇文章到底好在哪呢?请你结合具体的句子,有理有据地谈。

[如果仍然有同学认为第三篇更好,则师说:你现在是孤军奋战,你不打算改变自己的观点吗?老师对你由衷的钦佩,坚持自己的观点比盲目地听从别人更可贵。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为什么你仍然认为第三篇文章更好一些呢?生说。师:你觉得这句话能表达出浓浓的思乡情吗?谁来说服他?(生说)来看大屏幕上的这个句子。(出示一组句子对比。)师:你觉得哪个句子更生动,更感人?引导学生分析。再问生:你现在觉得哪篇文章更好?师: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哪些?再继续交流。]

5、交流。(6分钟)(1)学生交流有关句子。预设:

祖母弯下腰,慢慢地从地上、泥土中捡起一颗颗小芒果,盛在一个竹篮里,拿回家来。生:我认为这句话写得好。(生读)我通过“慢慢地”,体会到祖母非常失望和伤心的心情,这株芒果树是她从故乡带来的,表达出她对故乡的思念。而第三篇中与它对应的那句话,就体会不到这种感情。师:你仿佛走进了祖母的内心。你抓住了祖母细微的动作,体会到祖母对故乡的思念。像这样细微的动作,咱们在《梅花魂》里学到过,属于——细节描写。像这样的细节描写还有哪些?

(2)重点品析(大屏幕出示)

祖母走回家来,把芒果洗干净,放在一个盘子里。

祖母的脚步走得极慢,好像不愿意离开这株芒果树。她一步一回头地走回家来,用清水把每一颗小芒果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这些小芒果整齐地排列在一个盘子里。她一句话也不说,凝视着这盘小芒果,呆呆地坐在那里。

生交流。预设:

生1:“一步一回头”这个动作描写非常生动,表现出祖母非常失望的心理。因为这株芒果树是祖母从泰国带回来的,寄托着祖母对祖国的思念,现在小芒果全掉在地上了,所以祖母非常失望和伤心。

师:这也是细节描写。第一句话能体会到这种感情吗?(不能)。师:这句话中,像这样细节描写还有很多。

生2:“用清水把每一颗小芒果洗得干干净净”“把这些小芒果整齐地排列在一个盘子里”从这些动作描写中,体会到祖母非常伤心。

师:这伤心的背后是祖母对故乡深深的思念。这又是细节描写,看似平淡的几个动作,却使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第一句话能体会到这样浓的感情吗?

生3:“她一句话也不说,凝视着这盘小芒果,呆呆地坐在那里”这几个动作和神态描写中体会到祖母的伤心和思乡之情。

师:这还是细节描写。细致入微地神态描写把祖母的伤心刻画得入木三分。第一句话能体会到这样浓的感情吗?(交流一次追问一次)

6、总结

师:听了大家的交流,老师终于知道了是什么原因使这篇文章比第三篇文章更生动、更感人。你知道吗?(细节描写)(请多生起来回答)正是由于有了这些细节描写,才把祖母失望、伤心和思念家乡的感情表达得这样充分。看来,在咱们的习作中,一定要重视——细节描写。

咱们集体读一读这段话。

7、师:思乡还是什么?(体现出细节描写)。(大屏幕出示)(3分)思乡,是外祖父用细绸子慢慢地抹净墨梅图; 思乡,是。生将所说的句子板书在黑板上(3人写)

8、同学们请看黑板,这一行行饱含深情的诗句,是咱们同学集体创作的,真了不起呀。在优美的《思乡曲》中,咱们深情地齐读这首诗。

四、主题拓展 总结提升(2分钟)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引导学生围绕板书,结合自己的习作来谈)

2、同学们,这一单元的作文主题是“二十年后回故乡”。通过前几课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这次习作已经有了很多的思考。希望大家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在习作课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板书:

月是故乡明

思乡,一方面 学生板书的第一篇文章的诗句

多方面 学生板书的第二篇文章的诗句1 学生板书的第二篇文章的诗句2 学生板书的第二篇文章的诗句3

学生板书的第四篇文章的诗句1 学生板书的第四篇文章的诗句2 细节描写 学生板书的第四篇文章的诗句3 6

第二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学习目标:

1、通过群文阅读比较发现写人文章的一些规律,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克服作文的畏难心理,激发对作文的热爱,对阅读的兴趣。

2、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运用默读、精读、浏览、跳读、扫视、批注等阅读方法。教学内容:

群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 推荐阅读:《少年闰土》原文 学习方法:

1、教师问题引领,学生分组合作,通过群文阅读去比较,去发现,去交流,去思考,从而获得写作的一些方法。

2、让学生在获得写作方法的同时,即时运用这些方法。完成一篇作文的大体构思,学以致用。

课前准备:

四张表格:

1、文章人物、内容

2、文章结构顺序

3、人物描写

4、群文阅读探究总表。

请同学们课前阅读三篇课文《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完成表格1、2、3的填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周,老师问同学们学语文什么最难。有很多同学告诉我作文最难,特别是写人的作文。交给老师的纸条上这样写着:写人的作文太难了,要写人的优点、缺点,还要是特点,还要写外貌、性格、爱好,还要写什么口头禅之类,非常麻烦!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这个难题,通过群文阅读来探寻写人作文的奥妙,找寻写作的方法,让我们笔下的人物也“活”起来。

二、群文阅读指导

(一)让学生发现群文阅读的重要方法——比较

三篇文章放在一起,我们会自然的对他们进行——比较。会发现它们的不同点,也会发现他们的相同点,通过思考从而找出写作的一些方法。(板书)

(二)群文阅读合作探究

1.师引导生第一次合作探究

写人的文章一定要从无数多的人中选出一群或一个来写。比较这三篇文章作者选择的写对象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发现什么问题,又有什么收获,之后我们也来确定自己这次写人作文的写作对象。解决第一个问题:写谁?

不同点:选择的人不同。

相同点:作者对他们的写作对象非常熟悉或了解。请你在写作对象栏填上一个姓名或称呼,这个人一定是你非常熟悉或了解的。(学生填)解决第二个问题:拟题目?

当我们选好了写谁,一般就会给作文拟个题目。如何给写人的文章拟题目,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比较。看到文章题目栏。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题目中都有姓名

不同点:有的只写了姓名,有的还表明了人物的年龄阶段,有的还写出了与作者的关系和称呼。

看来我们拟题目,也可以写出人的姓名,或表明与“我”的关系,以及对人物的称呼。但是我们平常给作文拟题目很少用到姓名,这又是为什么呢?(詹天佑——名人;鲁迅——名人;闰土呢?——《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是选自鲁迅小说《故乡》,本来是没有题目的,后来是编者加上去的,为什么有用了姓名呢?因为鲁迅笔下的这个闰土形象得到了人们的喜爱家喻户晓,也成了名人)。

请你把拟好的题目写在题目栏最右格。(学生填空)

2、学生小组合作尝试进行阅读探究。

(1)第二次阅读探究:写作目的(为什么写?)

拟好一篇作文的题目,你准备干什么?准备写些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人? 我们来进行阅读比较,看看作家们又为什么要写这个人?一定是这个人的外在或内在的一些特点或品质触动了作者,让作者有所思有所感。学生阅读填表,交流探讨:

周晔写鲁迅是为了表达对鲁迅的()之情。

鲁迅写闰土是为了表达对少年闰土的()之情。

吕行华写詹天佑是为了表达对詹天佑的()之情。

师小结:我们写人是为了表达对人物的态度情感。生活中,我们会对人产生丰富的情感态度,有了这些情感态度我们就想表达出来,我们常常用说话的方式来表达。其实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请你想想你选的这个写作对象他哪方面的特点品质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你对他有怎样的情感态度?想好了就填写写作目的最后一栏。

(2)第三次阅读探究:写作内容(写些什么?为什么写这些?)小组合作;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填写表格。(3)第四次阅读探究:写作方法(怎么写?)

小组合作;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生总结;填写表格。小结: 我们笔下的人物有了“灵魂”、“骨架”,又有了“血肉”,他就“活”起来了。

三、阅读延伸

1、总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一些写人作文的方法。“人”是地球上最独特神奇又极为复杂的生灵,我们写人就是在了解别人,认识自己,经过不断努力,我们一定会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写出像孙珺羿、马家泺等同学那样既让自己满意又让别人喜欢的作品。

2、阅读推荐:同学们课后可以去读读《少年闰土》原文,还有《绿山墙的安妮》,马克吐温曾评价该书:安妮是既不修的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

第三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

爱,让灵性绽放

执教年级:六年级

议题:爱,让灵性绽放

篇目:《金色的脚印》

《天鹅的故事》

《科霍河畔的奇遇》

《藏羚羊跪拜》

《蜥蜴的故事 》

《羚羊的故事》

《瞎眼狐清窝》

一、研读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透过文中动物的做法,感受到动物之间的亲情,进而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怀、爱护,激发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

2、透过文中人物的善良,从而受到同情弱者和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二、研读准备

教师:教学PPT文本

学生:文具盒水彩笔

三、研读活动

(一)歌曲导入(独唱《一个真实的故事》,教师由歌曲过度到教学中。)

(二)学习《金色的脚印》

1、我会想我会读

PPT出示“思考问题”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交流分享

(1)抽生回答两个问题。(板书)

(2)你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爱的?(抽生回答,PPT出示精彩语段,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小结:(凸显主题“爱,让灵性绽放”)

(三)学习选文

1、我会读(PPT出示“阅读要求”)【范学一篇选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边读边勾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同时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课文哪些语句能体现出他们之间的爱?

2、小组选学选文,学后组内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

3、我会做做一份“读书卡” 或者“阅读海报”。

4、回报展示选学成果。

5、在展示中,小组成员补充阅读中的勾画的能体现“爱”的语段。(全班视情况朗读)

(6、交换自己感兴趣的文章。待定)

四、课堂小结

1、背景音乐情感升华。

2、PPT推荐课外阅读篇目。

2、课结束分享对联。

第四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所有绽放,皆有情意

——“触摸自然”群文阅读

教学内容:《青海高原一株柳》《野百合也有春天》《石赋》

教学目标:

1.学习三篇课文,通过多种阅读,感受三篇文章表达的意象。

2.品读重点段落,体会作者通过这几种自然景物展示的不同情意。

3.对比朗读三篇课文,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通过比、对、读、议,用结构化的方式统整三篇课文,提升学生学习课文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比、对、读、议,用结构化的方式统整三篇课文。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铺垫议题:

1.同学们,古典诗词像春花,古典诗词像秋月,我们一起齐诵古诗。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奇峰一见惊魂魄,自是造化一尤物。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些古诗的相同点是?对,大自然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江涌溪鸣,蝉虫凄切。它们奏响了我们第一单元的主题,那就是什么?(触摸自然)板书:触摸自然。同学们,今天,我们将继续走进大自然,继续美的旅程。

2.这次我们学习三篇课文。齐读课题两遍。这三篇课文描写的自然景物是:板书:柳树、百合、石头。你觉得它们美吗?(生活中到处可见,觉得很平凡;百合还有美丽的身姿和诱人的香味,但是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美。)

3.你们认为的美,大多是从外表来评价的。今天早读,大家预习了这三篇文章后,这些自然景物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又是什么呢?

4.自然界中,柳树随处可见,为什么说它神奇?百合只是一朵花,为什么说它顽强?石头呢?更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柔弱普通的它们究竟有种怎样的美让我们有如此的感受呢?我们就去三篇文章中寻找答案吧。

二、抓住重点,引出议题

1.三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呢,小组确定展示课文。

2.默读课文,根据提示自学:

神奇的柳树、执着的百合、作用很大的石头,作者是如何通过语言文字,也就是通过哪些方面给我们展示的?提示:我们这次的展示不抓词句品析,只从整体框架上去解读三篇文章。

3.自主合作,进行展示。

《青海高原一株柳》点拨:环境恶劣:生存环境恶劣、自然气候恶劣,但是它生命力顽强,有毅力,有韧劲。

“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为主线贯穿全文:在青海高原荒芜与苍凉的环境中,这株柳是多么的独特!(读)它的高大粗壮让人震撼,它的挺拔屹立让人敬畏(读);在高原严寒和雷轰电击的恶劣天气的情境中,柳树的坚贞力量和不屈的生命力光彩就是一种美(读);灞河柳风姿万种,但是高原柳的不抱怨、不畏怯远胜这种美无数倍。(读)。课文环环相扣,把高原柳的神奇美凸显与放大。

高原柳的美在于,高原柳的美在于(多个学生说)

小结并板书:顽强有毅力

《野百合也有春天》点拨:自身的生存环境恶劣,他人的讥笑嘲讽精神打击

悬崖再高,也抑制不了我的理想,野百合是这样想的(读),又是这样做的(读)讥笑嘲讽再猛烈,我自执着坚守,野百合是这样说的(读)。百合的美仅仅是它的身姿和清香吗?那是什么?

板书:执着有信念

《石赋》点拨:从建设作用、考古作用、观赏作用、雕刻作用、文化作用、历史象征等方面来给我们展示这一自然景物的特征。

建筑师说

考古学说

观赏者说

雕刻家说

文学家说

革命家说

你说

(茶几、大坝、河堤、受灾的群中说、农民伯伯说)

它,就是这样,让美无处不在?小石头作用大,这难道不是因为它有宽广的胸怀吗?

板书:宽广有胸怀

三、找相同点,点明议题

1.通过触摸自然,我们欣赏自然的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美丽吗?

更是什么?(学生交流,可以读课文)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齐读:顽强有毅力,执着有信念,宽广有胸怀,这才是最持久的美丽。

2.作者和大家一样,也在有感而发,这三篇课文抒情言志的段落是。

它们是美的,我们的朗读也是美的。

出示《青海高原一株柳》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

每一个怒放的花朵,都是一种生命的诉说,女同学读出它的柔中带刚的感觉。

出示《野百合也有春天》最后一个自然段。女生读

男同学最能读出石的坚硬和掷地有声。

出示《石头赋》周总理的话。男生读。

3.小结:同学们,触摸大自然,我们发现大自然的美不仅在于有声有色,而且是有情有意。因此,板书:所有绽放,皆有情意。

3.现在,你发现三篇课文的相同点了吗?围绕中心句,层层展开叙述,展示了自然界生命的力量,而且给予我们人生思考,给予我们成长的营养素。

都写了这些自然景物的生存环境,都很恶劣,他们都是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存下来。

(幻灯片出示:1.恶劣环境。2.积极意义。3.借间抒情,托物言志。)

4.通过这一组课文的阅读,我们发现自然的美是多么的丰富多彩。

四、找不同点,深化议题

1.其实,也是各美其美的。思考一下,你发现三篇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A作者抒情的方式不同,有的借景抒情,有的借物抒情,有的叙事抒情。

B作者描写的自然对象不同,有花有树有物。

C虽然都是恶劣的环境,但是地点不同。有的在高原,有的在悬崖,有的无处不在。

D虽然都是恶劣的环境,但是恶劣的程度不同。

E它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绽放的方式不同,有的长成大树,有的开出花朵,有的用途广泛。

2.孩子们,为什么同样是自然景物,三篇课文却要选择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恶劣程度,不同的精神品质呢?

A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一山一水,皆有情意,都能给予我们启示。

B生活不是平坦的,有无数的结需要我们去解。遇到这些结的地点不同、程度不同,这些不同就是在激励我们,无论什么结,只要有毅力,有信念,有胸怀,都能克服。

3.小结:是啊,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触摸自然的真正含义——所有绽放,皆有情意。(齐读)

五、拓展延伸,丰富议题

1.相同的自然景物不同的情意。

同学们,《青海高原一株柳》给予我们“顽强”,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表达的是什么感情?柳树还有什么积极的意象?点拨:柳条下垂,代表谦虚。

2.不同的自然景物相同的情意

相同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情意,其实,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有相同的情意。同样,青海高原的柳象征顽强,那什么还象征顽强呢?(凌寒傲雪的梅花、四季长青的松柏、迎霜独放的菊花、不屈不挠的小草)

3.同学们,植物绽放有情意,那动物有这样的情意吗?谁还有情意?

小结:走进大自然,用你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大自然进行心灵对话,你会发现,所有绽放,皆有情意!美,无处不在!(齐读)

六、诗句结课,延伸议题

(菊:超凡脱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莲:纯洁高尚)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落花,无私奉献)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蜜蜂,无私奉献)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大鹏:志趣理想)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七、板书设计:

所有绽放,皆有情意

柳树

顽强有毅力

百合执着有信念

石头

宽广有胸怀

……

……

第五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金沙县大田中学群文阅读材料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大田中学 张毅

教学内容:

八年级人教版第二单元第一课 我的母亲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一组略读课文和同步阅读课文的阅读,引导学 生走进文本,学习作者用生活中平凡小事表达真挚情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阅读,感受文章主题。以阅读为平台,回归 多彩现实,联系实际,感悟生活的点滴,熏陶情感、发展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文中获得爱的教育,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通过一组文章的阅读,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并能联系实际感悟 生活,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

教学准备:课件、“生活的启示”阅读记录卡。展示课型:群文阅读课 单元主题:母爱

议题:如何通过生活琐事反映父母对子女的爱。

一、导入:

同学们,父母对我们的爱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是一部永远拍不完的电影,她值得我们用一辈子去欣赏、去品味、去敬仰。在第一单元中我们在胡适的《我的母亲》中感受到了胡适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感激,今天我们还要分享一组优美的文章,再次感受父母爱的伟大。

二、读文

(一)请学生用默读的方式快速阅读这六篇文章,归纳出每篇文章的大体内容。

1、《纵使花容落尽,也要演绎母亲的角色》描写了一位为了能让孩子出生,不惜一切的母亲形象。

2、《最后六条毛裤》描写了一位身患绝症仍为孩子织毛裤的母亲。

3、《呵、母亲》诗歌中诗人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4.《孩子,妈妈为什么打你》作者通过解释为什么打孩子间接表达了对孩子的爱。

5、《慈母情深》通过描写向妈妈要钱买书一事表达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下载群文阅读设计(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群文阅读设计(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合集]

    群文阅读“爱心,成就了他人也幸福了自己” 雅安市宝兴县五龙中心校 张光玉 议题分析 以“爱心,成就了别人也照亮了自己”为题,是要让学生知道爱心的意义和价值,积极主动地关爱......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团结的含义”主题群文阅读 教学内容: 关于“团结合作”的多篇文章阅读。《字典公公家的争吵》、《三只蚂蚁拖蚯蚓》、《猴子兄弟盖房子》、《团结的力量》及音频《三个和尚......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走近鲁迅”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旺苍实验小学 熊英 【教材说明】 六年级上册五单元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了《少年闰土》、《我......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走近毛泽东”教学设计 兴文县城西学校黎 彦 教学目标: 1.理解文本内容,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了解毛泽东。 2.学会用不同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能从文中找出......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里心中小 吴振江 教学内容:《给予是快乐的》《给,永远比拿愉快》《一个苹果》 教学目的: 1、训练学生快速阅读,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训练学生快速找出......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精选)

    六年级一班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吴燕玲 细节描写——魅力的放大镜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节描写的概念在和在刻画人物形象中作用。 2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拓展视野,激发阅读兴趣。......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大全

    群文阅读---“人间真爱”教学设计 金沙县第二小学 罗光乾 设计理念: 以“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让学生通过阅读类似材料,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温暖......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群文阅读 一、课前词语热身。 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出示: 慎重静谧豪放无聊偶然崭新漂移引人注目毫不可惜随遇而安坐卧不安消磨时光不可思议精神大作枉费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