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氧化还原反应顺序认识微课教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顺序认识微课教学设计
宁波滨海国际合作学校 李发顺
教学目标:
以Cl2通入FeI2溶液中实验现象为例,探究Fe2+和I-哪一种离子先被氧化,并与其还原性强弱比较,从中找出同一氧化剂(还原剂)与不同的还原剂(氧化剂)反应时的先后顺序问题,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顺序的理解。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结论与已知微粒还原性强弱Fe2+ 难点: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还原性离子遇到同一氧化剂时反应的先后顺序,并进行推论。教学过程: 打扫卫生,先擦窗还是先擦桌椅?擦窗要踩在桌椅上,桌椅还得重擦。氧化还原反应中也有这样一类先后反应顺序问题或者是反应后是否要重新消耗的问题要探讨。 问题:已知氧化性Br2>Fe3+>I2,还原性I->Fe2+>Br-。将少量Cl2通入FeI2溶液中,是Fe2+先被氧化还是I-先被氧化呢? 请同学提出可能假设: 假设1:Fe2+先被氧化 假设2:I-先被氧化 假设3:两者同时被氧化 实验:再在支试管中加入2mL0.5mol/LFeI2溶液,再加入1mLCCl4溶液,逐滴加入新制氯水,并不断振荡,观察试管中液体颜色变化并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3+生成? 在整个实验中我们发现上层的溶液浅绿色变成了黄色,而下层的CCl4层开始没有出现橙红色,直到后续再转为橙红色。说明Cl2先将I-氧化后氧化Fe2+,假设2正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如果是Fe2+先被氧化成Fe3+,I又会将Fe3+还原成Fe2+,而I被氧化成- -I2,实验也证实如此,原因就是I还原性比Fe2+强,所以I在更高位如同要擦的“窗户”,- -而Fe2+在相当于低位的“桌椅”。结论1:相同的氧化剂(微粒)氧化还原性不同的物质(微粒)时,还原性强的物质(微粒)先被氧化。 知识运用:若将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是Fe2+先被氧化还是Br-先被氧化呢? 这时我们要判断还原性谁更强?谁是我们要擦的“窗户”问题。 由还原性顺序可知道Cl2通入FeBr2溶液,先氧化的是Fe2+后氧化Br-,由已知条件知道Fe2+还原性比Br-强。 推论:在氯、溴、碘单质的混合溶液中滴加FeCl2溶液,写出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推知:氧化性Cl2>Br2>I2,当同一还原剂(Fe2+)还原氧化性不同的氧化剂时,氧化性更强的Cl2首先被还原。 结论2:相同的还原剂(微粒)还原氧化性不同的物质(微粒)时,氧化性强的物质(微粒)先被还原。 知识运用:在Fe2(SO4)3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阳离子是 。(忽略溶液中的H+) 在上述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可以与Fe3+和Cu2+发生反应,这两种离子的氧化性顺序是Fe3+>Cu2+,所以首先发生的反应是Fe+2Fe3+=3Fe2+,其次发生的反应是Fe+Cu2+=Fe2++Cu。所以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可能是Fe2+、Fe2+和Cu2+、Fe2+、Cu2+和Fe3+。 《氧化还原反应》 一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在已学的课程中,燃料的燃烧,金属的冶炼等都涉及到氧化—还原反应。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三的时候已经初步接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而且学生已经学过化学中的四大反应类型,对于化学反应的分类具有一定的认识,对这方面的知识总体来说不陌生,而氧化还原反应是建立在初中学过的知识之上的,因此学生学习起来上手应该不难,但需要教师做好导引工作,让学生明白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了解化学反应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从反应中反应物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来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就是从本质上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变化来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 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范围。 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 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准确描述概念、深刻理解概念、比较辨析概念的能力。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表征。五 教学策略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范围。 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解决问题,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各种各样的化学反应使我们的生活异彩纷呈,丰富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根据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我们将化学反应分为了这四类,那么请同学们看这个化学反应属于四大反应类型中的哪种呢?播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分析判断。得出不属于任何一种反应类型。 教师活动: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也就是说,在初中阶段我们所采取的分类方法并不能够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我们需要一个更加全面的分类标准,能够囊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同学们什么叫做氧化反应呢?什么叫做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 :回答思考 教师活动:氧化反应是得到氧的反应,还原反应是失去氧的反应。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氢气得到了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在一个化学反应当中有得到氧的物质就会有失去氧的物质,氧化铜失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在一个化学反应当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给这样的化学反应起了什么名字最合适呢? 学生活动:氧化还原反应。 教师活动: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的角度来看,有什么发现呢?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你们的心得体会。播放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例子(都是得失氧的方程式)请同学标出反应前后各个元素的化合价。学生活动:动手标出化合价。 教师活动:以氢气还原氧化铜为例,反应前氢气中的氢元素化合价是0价,反应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那么,在这些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有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了。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呢?有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也就是说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是要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从这个角度来分类,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就叫做氧化还原反应。那什么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再回到之前四大类型概括不了的化学反应那)从新的角度来看,这个反应是什么反应呢?氧化还原反应。请同学们来判断下列那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播放ppt,让同学从化合价的角度来判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巩固练习)学生活动:看元素的化合价,来判断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教师活动: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讲每个方程式中的元素化合价变化)那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吗?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来讲解。下课。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选自于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是中学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重要部分。氧化还原反应是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工具,更是元素化合物以及电化学学习的理论基础,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中学化学教学重难点之一。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已经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只是还不能将氧化还原反应有机统一起来。在学生已有的初中基础上,可以从得氧失氧---化合价升高、降低----原子失去电子、得到电子等角度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从表象到实质,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的带领学生理解领悟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三、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借助价类二维图和已学习的化学反应,联想化学反应分类新视角,继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通过对化合价的分析,借助线桥表征,认识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并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3.基于化合价的变化与电子转移的相关性,从微观上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能对其进行分析; 4.通过四大基本反应与化合价的变化,从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评价目标】 1.通过借助价类二维图对不同含铜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归纳认识到化学反应分类新视角,继而 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发展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2.通过线桥表征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化合价的升降变化; 3.通过宏观化合价的变化理解微观电子的转移,发展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2.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 1.归纳法 2.讲授法 3.PPT演示法 …… 六、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环环相扣,逐步驱动的方式串联起来。环节一:展示4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反应,引入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CuO与C;Fe2O3与CO的反应。借助价类二维图,让学生用箭头画出元素的变化,发现除了得失氧之外还有化合价的变化;(引入线桥)分析讨论氧化还原的宏观特征。环节二:复习判断四大基础类型的化学反应,结合氧化还原的宏观特征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环节三:根据初中学习过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原因,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观本质---电子的转移。环节四:归纳总结,随堂练习。 七、教学过程 [情景引入](PPT展示图片) 上课。从图片上我们看,同学们结合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分析化学反应,总结相同点。引入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引导]也就是说燃烧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情景引入](PPT展示铁在氧气中燃烧,碳在氧气中燃烧,苹果变暗的图片) [讲解]燃烧和苹果变黑过程都发生了氧化反应 [提问]判断它们是氧化反应的方法是什么呢? [过渡]对,同学们对知识掌握得很牢固。现在请同学思考另外一个问题: [PPT展示]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图 [提问]我们学过的还原反应又有哪些呢? [提问]判断它们是还原反应的方法是什么呢?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 【思考与讨论】教材P20 2CuO + C = 2Cu + CO2↑ Fe2O3+3CO= 2Fe+ 3CO2↑ 完成表格 [提问]那么,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是独立发生的呢 ?以2CuO + C = 2Cu + CO2↑反应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 从前面我们可以知道可以通过得氧失氧来判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那对这个反应的分析我们也采取这种方法。 [副板书]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CuO + C === 2Cu + CO2↑ 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 [讲解]分析发现,在碳还原氧化铜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而同时碳发生了氧化反应,由此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 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呢?请同学们讨论分析刚才自己所学出的学过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并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讨论,回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是同时发生的。 [点评学生回答并总结] 同学们的想法是正确的,下面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规范表述: 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一、定义: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设问]前面我们是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前提条件是氧的参与,是否氧化还原反应只能发生在有氧参与的反应中呢?老师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不是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存在于无氧参与的化学反应中,如铁从铜的盐溶液中置换出铜。那么有什么判断方法既适用于判断有氧参与的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又适用于判断无氧参与的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并回答【思考与讨论】教材P20第二问。 [针对学生回答点评,并指出]有一些同学已经发现了,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如: 【PPT展示】 2CuO + C = 2Cu + CO2↑ Fe2O3+3CO= 2Fe+ 3CO2↑ [总结] 其他的氧化还原反应也同样存在化合价的变化,那我们来总结一下:物质所含元素 化合价升高 的 反应 是 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 化合价降低 的 反应 是 还原反应。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二、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讲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这个特征,同学们思考下我们还可以将化学反应进行怎样的分类? [讲解]同学归纳得非常好,有元素变价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元素变价的反应叫非氧化还原反应。随着我们学习的深化,我们对概念的认识也逐渐地深入。初中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仅仅局限于有氧参与的反应,而从化合价是否变化的角度去判断适用于所有反应。 [板书]三、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升降 【学以致用】分析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设问]同学们对这种判断方法掌握得很好,那同学们有没思考过,化合价的升降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钠与氯气反应以及氢气与氯气反应这两个反应中元素原子所发生的变化。 [PPT演示]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PPT演示] 化合价升降的原因: 电子的得失 [PPT演示] 跷跷板动画,物质得失电子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边看边讲解) [过渡]这是钠和氯气反应的情况,钠跟氯通过电子的得失分别达到稳定结构,那对于氢气与氯气的反应呢?同学们阅读教材22的内容,请一位同学回答一下,氢气和氯气反应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是因为? [过渡]我们同样通过动画来模拟整个变化过程。 [PPT演示] 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的过程 [讲解]氢原子与氯原子各以最外层的一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对,这个电子对受到两个院子核的共同吸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 [PPT演示] 氯化氢的形成(简化版) [讲解]在氯化氢分子里,由于氯原子对共用电子对的吸引力比氢原子强一些,所以,共用电子对偏向于氯原子而偏离于氢原子。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总结]对于反应物原子获取电子能力相差不大的反应,化合价升降的原因是:电子的偏移 [讲解]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即电子的转移。那么氧化还原反应又可以怎样表述? [PPT演示]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化学反应称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我们自己动手来分析一下其他氧化还原反应,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讲评]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氧化反应表现为被氧化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其实质是该元素的原子失去(或偏离)电子的过程。还原反应表现为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其实只是该元素的原子得到(偏向)电子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板书]四、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小结] [过渡]回忆下初中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他们分别是?而这节课我们还学过一种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 [提问]那么我们现在便已经学习了三种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刚才学到的知识填写以下表格,并画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的简单示意图。 [PPT展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怎样?(表格) [PPT演示]用图画表示 八、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定义: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二、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 三、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依据:反应中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升降 四、实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学习目标: 1.能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2.能指出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3.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情景一 因为是复习课直接由学生通过做练习发现他们的问题并从本题目中找到氧化还原反应和四大反应类型的关系。【小组讨论一】 1.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A.CaO+H2O=Ca(OH)2 B.2Na+Cl2=2NaCl C.2H2O2= 2H2O D.CaCO3 =CaO+CO2↑ E.Fe+CuSO4=FeSO4+Cu F.H2+CuO= Cu+H2O G.3C+2Fe2O3= 4Fe+3CO2↑ H..NaOH+HCl=NaCl+H2O I..2NaOH+CuSO4==Cu(OH)2↓+Na2SO4 属于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 属于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 【学生板书结果】 【学生讲解】 【学生总结】 【发现的问题】 : 第一,学生讲解时候对于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的概念掌握不够 第二,部分同学化合价还有问题 第三,用图表示四大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欠缺。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1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趁热打铁】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综合练习二11题 情景二 仍然学习自己用双线桥法分析并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虽然双线桥法是个难点但是毕竟是复习课,通过学生思考回顾之后再来讲解效果更不同。 【学生活动二】 黑板分析并讲解 例1.在Cu+2H2SO4(浓)==CuSO4+SO2↑+2H2O反应中,_______是氧化剂; _______是还原剂; ______元素被氧化; _______元素被还原; _______是氧化产物; ________是还原产物; 电子转移总数为________。 例2.在2KClO3 = 2KCl + 3O2↑反应中,_______是氧化剂; _______是还原剂; ______元素被氧化; _______元素被还原; _______是氧化产物; ________是还原产物; 电子转移总数为________。 【通过练习总结】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 氧化剂: 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 还原剂: ____电子,化合价_____,被_____,发生_____反应 【强调】氧化剂和还原剂都只能是________ 【学生板书结果】 【学生讲解】 【学生总结】 【发现的问题】第一:得失电子的数目太差了 第二,氧化剂发生的是还原反应还会混乱 第三,两剂必须在反应物中还得强调 第四,我们做的练习还不够 情景三 升华到具体到本质物质卫生么具有氧化性或者还原性,从本质上分析,这个较难要先对学生作引导,通过提问一步步得到结论 【引导思考】请标出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并与小组讨论哪些物质可以作氧化剂哪些物质可以充当还原剂? Na2S S SO2 H2SO4 【结论】元素处于最高价:该物质只具有________。 元素处于最低价:该物质只具有________。 元素处于中间价:该物质既具有________又具有_______ 【学生讲解】 【学生总结】 【趁热打铁】 1.在下列反应中,HCl 作氧化剂的是()A.NaOH+HCl=NaCl+H2O B.Zn+2HCl=ZnCl2+H2↑ C.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D.CuO+2HCl=CuCl2+H2O 2.下列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l2→Cl- B.S2-→H2S C.Cl-→Cl2 D.MnO4-→MnO42- 情景四【变式题】 【请与同学交流】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Zn+2H2SO4==ZnSO4 + 2H2↑ 比较这个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同一种元素体现的吗?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景五 当堂检测(2014年水平测试)16.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稀硫酸与锌粒反应 B.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 C. 浓硫酸与铜反应 D.三氧化硫与水反应 (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综合练习一)16.下列反应氯元素被氧化的是() A.KClO3=2KCl+3O2 B.MnO2+4HCl=MnCl2+2H2O+Cl2 C.2HCl+(CaOH)2=CaCl2+2H2O D.5Cl2+I2+6H20=10HCl+2HIO3 下列反应中水分别起什么作用? A.2Na+2H2O=2NaOH+H2 B.2Na2O2+2H2O=4NaOH+O2↑ C.Na2O+H2O=2NaOH D.3NO2+H2O=2HNO3+NO E.NaH+H2O=NaOH+H2↑ F.2F2+2H2O=4HF+O2 G.Cl2+H2O=HCl+HClO H.SO2+H2O=H2SO3 【学生小结】 请学生小结本节内容并反思自己学习目标是否达到 【作业布置】 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上有关本节的题目全部做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课标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真正理解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贯穿于整个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的学习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 本节的教学思路是通过分析参加化?W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并探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通过分析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所承担的角色,引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课标要求 (1)通过熟悉的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2.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举出生产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实例。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提出问题,引入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氧化还原反应,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有利有弊。只有充分学习和研究,才能避免有害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让更多的氧化还原反应造福于人类。让学生关注化学与生命活动的联系,体会化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三、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包含三部分内容: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以往教学通常将本节分为3课时,每一部分为一课时。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线索,通过“化合价变化”这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揭示其实质为“电子的转移”。本节课在设计时注重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由学生熟悉的五彩缤纷的焰火引入,以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结束,交相呼应。 2.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内容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是高一学生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电解质之后的又一难点。将这两课时合为一课时,也成为教师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果在一节课中将多个概念传授给学生,那就是一节失败的课。真正能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层层递进地学习、理解这些概念,领悟相互之间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那才是一节成功的课。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分析化合价的升降,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2.难点 理解电子转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五、教学方法 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在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上设置疑问,并引导学生通过思考、练习、实验来解决疑问。例如,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后,利用学生熟悉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引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教学过程顺理成章,易于学生接受。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循序渐进,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解决新知识学习中的疑问。由于本节内容理论性较强,教学中多处采用举例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熟悉的化学反应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志和实质。通过练习,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讲练结合,实现高效教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最为直观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引发学生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很高兴引领大家学习氧化还原反应,今天我们将走入氧化还原反应的世界。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它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 同学们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29个由焰火组成的神奇大脚印和绚丽多彩的焰火吗?这就是由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也有很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大家请看屏幕(展示图片)。 2.设计思路 氧化还原反应对学生来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导入环节的设置就是先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建立熟悉感,更好地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3.引入正题 给出常见的几种化学反应,让学生标注化合价。然后分成两类,我们把化合价变化的称为氧化还原反应。在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教学中,先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呢”,然后以氯化钠的形成为例,以图片的方式展现钠原子和氯原子之间电子的转移。 假设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由电子的转移引起的,接下来学生进行分组实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解释为铁失去电子转移给了溶液中的铜离子,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并在铁钉上析出。理论分析如此,那么实际是否符合理论分析呢?采用演示实验,把铁钉和铜片分别连接导线,串联电流表后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按照理论分析电路中应该有电流产生,则电流表的指针应该发生偏转。实验现象证明确实有指针偏转,说明理论分析正确,电子转移引起了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有机结合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精神,又节省了时间,达到了实验效果。最后归纳小结,提炼精髓。 4.概况整合 实质标志:电子的转移,化合价变化形成氧化还原反应。 5.课前准备 (1)搜集教学素材,如氧化还原反应的视频、生活中氧化还原反应的图片、防腐剂图片等。 (2)设计幻灯片辅助教学。 (3)准备一个演示实验和两个分组实验。 (4)设计教案,设计、印刷导学案。 七、教学评价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中重要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这节课循序渐进、有条理地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一一介绍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层层递进地学习、理解这些概念,领悟其中的关系,自主地进行探究和思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把难懂的理论知识学得更加轻松,是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最佳效果,也是最终目的。第二篇:氧化还原反应的微课
第三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第四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第五篇: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