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诗经》两首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贵州省首届重点课题“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研究与实验”(2013A11)铜仁二中课程改革语文校本化探索与实践
《<诗经>两首》“问题化生态课堂”学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诗经》的有关常识,培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深刻体会《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初步培养鉴赏作品中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探究学习,通过这两首诗歌中的乡情之比较,探讨诗歌中的乡思情结的内涵,体验这一美好的感情。
3、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反复吟咏,体会感情;
2、了解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的特点;
3、培养自主学习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本文是诗歌,重在反复吟咏自我体会。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诵读课文,反复吟咏,读出节奏,读出感情,细细品味。理清思路,体会感情,同时也要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比兴手法是《诗经》独创,重章叠句也新颖,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语境,让学生掌握。因而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难度不大。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结合注释,读懂文章,以鉴赏为重点,反复品读,揣摩其意味,在问题中学,在学中会提问,将诗歌上成具有浓厚文化气息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态课堂”。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课前完成问题化预习)活动
一、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养成习惯,勤于动笔(教师检查)活动
二、学会积累,完成问题
1、你找出哪些生字词?
氓()
蚩蚩()
匪()来贸丝
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尔卜尔筮()以我贿()迁
于()嗟()鸠兮
犹可说()也 其黄而陨()
淇()水汤()汤
渐()车帏裳 靡()室老矣
夙()兴夜寐
咥()其笑矣
隰()则有岸
言笑晏晏()3.你能按要求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并按要求答题吗?(1)通假字
①将子无怒:
②于嗟鸠兮: ③匪我愆期:
④犹可说也: ⑤隰则有泮:
⑥岁亦莫止: ⑦彼尔维何:
⑧玁狁孔棘:(2)词语解释
①将()子无怒
②以我贿()迁 ③载()笑载言
④女也不爽()
⑤不遑()启()居()
⑥忧心烈烈()⑦载()饥载渴
⑧王事靡盬()⑨忧心孔()疚()
⑩四牡()业业()(3)古今异义(古今)①至于顿丘:
②秋以为期:
....③泣涕涟涟:
④将子无怒
..⑤以我贿迁:
⑥总角之宴:
..⑦忧心孔疚:
⑧彼路斯何:
.⑨四牡业业:
⑩小人所腓:
(4)词类活用 ①三岁食贫:
②士贰其行:
..③夙兴夜寐:
④雨雪霏霏:
...(5)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
①秋以为期:
②莫知我哀:
③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④蜀道之难,难于上
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
.4.你了解《诗经》吗?
(1)《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的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原本只称《诗》,是儒家的经典之一。(儒家奉有“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乐》《春秋》)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
《诗经》按其表现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称15国风,大都是民间的歌谣,它和屈原的《离骚》后人经常把它们并称为“风骚”,本用来指两大文学流派,后人多用来指文人如“迁客骚人”。但是再后来的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风骚”其意却大相径庭,如“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卖弄风骚”等。
“雅”分大雅和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它是一种正统音乐。“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表现手法来分可分为赋、比、兴三类。
赋,指铺陈排比,使诗歌显得整齐匀称,有气势。
比,即比喻,是《诗经》开创的修辞方法。
兴,即由此物引起他物。如《信天游》中的“羊群要有领头的羊,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兴也是《诗经》首创的修辞形式。
5.通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
《氓》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自主学习
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完成问题
1、再读诗歌《氓》,你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首诗写了什么吗?
明确:通过一个妇女的哭诉叙述了她从恋爱、结婚直至被遗弃的过程,表达了她的怨恨和反抗之情,反映了妇女在不平等社会制度下的悲惨遭遇。
2、《氓》全诗共六章,你能概括每章内容吗?
明确: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比、兴);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比、兴);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赋);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赋、比、兴)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请结合具体词句,你能概括每个阶段女主人公的性格和心情吗?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温言相劝,善解人意。“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天真痴情,甜蜜温馨。“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沉痛告白,告诫女子。“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忠于爱情,却遭变心。“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勤劳辛苦,无怨无悔,却遭虐待。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亲人误解,独自伤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认清现实,清醒刚烈。
2、你如何看待女主人公的婚姻悲剧。
提示: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在经济上、政治上都处于附属地位,她们的生活天地狭小,生活的幸福与否全寄托在丈夫身上。如果遇上一个对感情、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丈夫,那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3、《氓》中有哪些诗句是比兴句?好处是什么?
明确:“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是比兴句。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开头,先以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女,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将结局悲惨,悔之晚矣。第四章紧承上一章的“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虽然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
好处:结构上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线索似断实连;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①比兴句唤起人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一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密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②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女主人公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作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活动
三、学会思考,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生成探究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
(2)有感而问,能借感受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探究的过程不能偏离文本;
(4)要有效探究,注重探究的效果和成果的价值。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写了什么?(2)为什么写?(3)怎么写?
(4)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5)本文的实用价值。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3)遗漏问题,教师补充。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欧阳修:《氓》,据《序》是卫国淫奔之女色衰而为其男子所弃困而自悔之辞也。今考其诗,一篇始终皆是女责其男之语。凡言子言尔者,皆女谓其男也。至于“尔卜尔筮”独以谓告此妇人曰:“我卜汝宜为室家。”且上下文初无男子之语,忽以此一句为男告女,岂成文理?据诗所述是女被弃逐怨悔而追序与男相得之初殷勤之笃而责其终始弃背之辞。(《诗本义》卷三)
高亨:这首诗的主人是一个劳动妇女。她的丈夫原是农民。他们由恋爱而结婚,过了几年穷苦的日子,以后家境逐渐宽裕。到她年老色衰的时候,竟被她丈夫遗弃。诗的主要内容是回忆已往,诅咒现在,怨恨丈夫,慨叹自己的遭遇。(《诗经今注》)
陈子展:《氓》篇和《谷风》一样,也是弃妇之词。这都是关于民间妇女生活的故事诗,可以作为小说来读。陈沣《读诗日录》说:“此篇绝妙。”《谷风》篇的弃妇确是由于其丈夫得新忘旧,《氓》篇的弃妇像是由于其夫始乱终弃。(《诗三百解题》)
《采薇》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自主学习活动
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完成问题
1、再读诗歌《采薇》,你能感受到此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吗?
明确: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明确: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明确: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2、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3、第六章写了什么内容?戍卒有归乡的喜悦吗?
明确:战士(戍卒)返乡)① 动作:“行道迟迟。”风雨凄迷,道路泥泞。戍卒一个人踽踽独行,面带苍凉和忧伤,步履沉重而又缓慢。日思夜想的故乡就在前方,那条熟悉而又陌生的乡路就在前方延展,戍卒内心却充满赶上和愁苦。② 心里:“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雨雪霏霏,旷野迷茫,戍卒孤独而无助地发出一声悲叹“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归途漫漫,道途险阻,行囊匮乏,又饥又渴,这眼前的生活困境又增加了他的忧伤;一别经年,生死存亡,两不可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忧惧又袭上了心头;战争结束了,战争所造成的痛苦依旧在心底绵延。曾经的种种,已化为不可弥合的心灵创伤,隐隐作痛。戍卒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向故乡,前路迷茫,物是人非。
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这一句景与情的关系怎么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明确:杨柳迎风招展,轻盈婀娜,秀色可人。美好的时节却“往”矣,能不感伤吗?戍边抗敌,义务所在;但分别在即,却难言豪壮,只有离别之痛。一路行来,“依依”的杨柳牵扯起的是依依的惜别之情,离愁别绪溢满心头。“杨柳依依”以乐景写哀情,极言其哀。
“霏霏“状凄迷纷乱之景。自然之雪,也是诗人心中之雨雪。此时,征人心中也是一片迷茫,一片阴冷,一片纷乱。”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生命虚耗,徒留伤悲,战争对于征人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以哀景写哀情,极言其哀。
(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活动
三、学会思考,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
(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一:学生生成探究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1)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有感而问,能借感受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探究的过程不能偏离文本;
(4)要有效探究,注重探究的效果和成果的价值。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写了什么?(2)为什么写?(3)怎么写?
(4)写得怎么样?好在哪里?(5)本文的实用价值。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
(3)遗漏问题,教师补充。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
《诗经》中重章复唱的手法非常普遍,希望同学们课外阅读《伐檀》《硕鼠》《无衣》《关雎》《蒹葭》,体味重章复唱、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并尝试着把《无衣》与《采薇》、《关雎》《蒹葭》与《氓》进行比较阅读,这样对相近题材的了解会更加全面。
第二篇:《谈中国诗》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谈中国诗》“问题化生态课堂”教学设计
设计人:艾振东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全文的脉络结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了解中国诗与西方诗的异同。
3.熟知中国诗特点,提高解读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2.鼓励学生对作者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提高自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热爱生活,热爱诗歌,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难点突破】
1.引导学生了解中国诗的一些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分析含义深刻的语言,品味作者用语之机巧。
2.对文中的比喻进行分析,体会比喻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三、教学设计:
【设计类型】
“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 【设计特点】
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
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
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
“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
【设计说明】
在现代文学习中,关键在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把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互动讨论、反复品味,使学生学会鉴赏,敢于表达观点,将这节课上成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生态化”课堂。【教学策略】
重难点突破方法:默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
四、课时计划:
一课时:以理解本文主要内容为主,着重讲解作者观点。
五、教学过程:
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
第一步:自主预习
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 1.给加点字词注音和解释
颦蹙(pín cù)精髓(suǐ)梵文(fàn)轻鸢(yuān)譬(pì)如 咻(xiū)咻然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颦蹙: 回肠荡气:
2.阅读作者简介,为了知人论世,你能搜集一点作者的轶闻趣事吗?
(1)作者简介
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晓畅多种外文,包括英、法、德语,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等。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其妻杨绛为翻译家、作家.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学术著作《宋诗选注》、《谈艺录》、《管锥篇》、《七缀集》等。《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等译本。《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多卷本《管锥篇》,对中国著名的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阐发、辨析。
(2)轶闻趣事
80年代,从天上往钱家掉金子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在钱钟书的身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竭诚邀请他前往讲学半年,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携夫人同往。像这样的价码,恐怕也是让大陆的歌星大腕们咋舌的吧!可钱钟书却拒绝了。他对校方的特使说:“你们的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种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英国一家老牌出版社,也不知从什么渠道得知了钱钟书有一部写满了批语的英文大辞典,他们专门派出两个人远渡重洋,叩开钱府的门,出以重金,请示卖给他们。钱钟书说:“不卖。”与钱钟书签署了《围城》版权协约的美国好莱坞片商,多次盛邀钱钟书夫妇时间自便地做客观光,随便吃住,或监督影片制作,他们都摇头婉拒。
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 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
2.你画出哪些重点的句子?
提示:作者关于“中国诗”特点及写作目的的句子。3.你如何理解“中国诗”?
中国诗,首先它属于诗歌范畴,加上“中国”二字,必定有着一定的“中国特色”。
(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
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学案(问题)导学或主题学习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 1.你能说说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吗?
作者列出了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和具体特征,指出中国诗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为文化论。
2.你能根据文意说说中国诗的发展特点吗?
A、中国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B、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3.能否从文中找出中国诗的具体特征?
A、篇幅短小
B、言有尽而意无穷
C、笔力清淡,词气安和
3.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写作目的的内容吗?
中国诗并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中国的”更重要。
活动
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
1.你能说说作者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比喻吗?
A、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
B、比起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C、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这种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2.上述三个比喻,有何深意?
A、鞋子与脚:押韵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篇幅小也形成了中国诗的特点。中国诗形式和内容相辅相成。
B、桃核象牙:中国诗讲究精雕细琢,中国诗人往往更加精心创作。C、哈巴狗儿:中国诗与外国诗并无本质不同。
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3.你能说说本文的语言特色吗?
学生自由陈述。
4.本文的主旨探究。
文章先谈作者论诗的根本立场。就是说必须用比较文学的观点来对待,然后重点论述中国诗的各个特点。最后论说中国诗的与外国诗虽有具体特征的差别,但没有本质的不同,反对中西本位文化论。启示人们,论诗必须据本国文化根基而加以论述,只有这样才全面科学。
活动
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 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
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
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生成问题。
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
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
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
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
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
(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
第五步:成果展示
展示探究成果,打开思维障碍,促进交流合作。(1)分步展示,质疑解疑。(略)(2)自由提问,设擂展示。(3)遗漏问题,教师补充。
针对学生探究情况,学生可自由提问,先由学生回答,难点问题可由教师点拨或回答。
第六步:迁移应用(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应用能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读了钱钟书的《谈中国诗》,钱先生说,谈中国诗必须要有比较的立场,即不仅要有纵向的比较,而且更要有横向的比较,“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样才能居高临远,“对本国诗尽职”。他运用这个方法,不仅看出了中国诗的特征,而且看出了中国诗和世界诗歌的相通相融的关系。钱钟书先生根据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对中国格律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索,指出“一篇里不许一字押两次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的诗篇幅”,可是,“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正是因为篇幅简短,才使中国的诗“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形成了特有的“富于暗示”的诗风。钱先生的这一论断,对中国格律的作用给予了科学的分析。更有趣味的是,钱钟书先生通过对中外文艺思想史的研究,发现中国的诗歌、绘画乃至哲学,都是“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作者对于中国诗的这些看法,你同意吗?学了本文后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学生自由表达观点。
第三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诗经》的有关常识,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
2、诵读文,理清文叙事线索,体会感情。
3、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
1、能够准确地诵读本诗,通过阅读注释来自己翻译文,并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理清诗歌的叙事情节是个重点。
3、分析把握诗歌当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诗歌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艺术效果。
2、学会比较分析,理解“赋”“比”“兴”写作手法。
教具方法:多媒体
诵读法、讲解法、讨论点拨、改写创新。
第一时
教学要点:
学习《卫风•氓》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
二、《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1)“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2)“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3)“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1)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
(2)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3)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
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
《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
春秋赋诗言志,战国著述引诗。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
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梳理文叙事线索。
四、具体研习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后明确。
1、从第一、二章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女子:纯真、热烈、专
一、痴情、温顺迁就。
男子:表面忠厚、殷勤主动、性情暴躁。
2、“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两句话揭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在春秋时期,随着私有财产的不断形成和父系社会的进一步确立,男女不平等现象产生。《氓》反映了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
明确:不好,这是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重点聚焦: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结合后练习第2题)
4、诗三、四、五章刻画了女主人公是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勤劳、忠贞,同时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的怨恨情绪。、结合最后一章,全诗表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勤劳、温顺、忠贞、坚强、刚烈
6、结合后练习二,从全文看,本诗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明确:全文直陈其事,运用了“赋”的写作手法。也运用了“比”“兴”的写作手法。
五、艺术鉴赏:
板书一: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热情、温柔、纯真。
女主人公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氓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板书二:结构图
情节
感情基调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恋爱——热情、幸福
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婚变——沉痛、怨恨
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决绝——清醒、刚强
六、思考下列问题
1、应如何看待诗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2、试分析“氓”的性格特点?
3、《梁祝》和《氓》都是以爱情为题材的,但反映的是两类“士”的形象,对此,你有什么思考?怎样认识这一现象?
七、作业:翻译诗歌第六章。
第二时
教学要点:
学习《邶风•静女》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巩固上节内容
1、默写《氓》的前两章。
2、描述《氓》中女主人公形象。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文,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诵读的节奏:“
二、二”节拍)
2、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文。
3、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文,标明疑问。
4、学生质疑,教师解答。
、梳理文叙事线索。
三、探究创新:练习改写《静女》,可以改写成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四大文学体裁中的任意一种!
四、熟读文,当堂背诵。
五、后作业:
第四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课标要求中学生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学情分析:
初中生对于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形象思维能力和对于诗歌的鉴赏能力还有待于提高,品析语言的能力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3.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能力目标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2.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德育目标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记载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而“爱情”呢,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学习《诗经》中的两篇关于爱情方面的诗歌,了解一下两千多年以前的古老的民间恋歌。让我们一起走进古典文学的殿堂,领略古典文学的魅力。
二、资料助读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指名学生说出课下收集到的《诗经》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就是铺陈叙事。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就是启发
风,不同地区的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
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
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主要是宗庙乐歌。
学习《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笔(mào):挑选。
突破字词难点:
注意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关关雎鸠 君子好逑 左右流之 寤寐求之
寤寐思服 琴瑟友之 左右芼之 钟鼓乐之
(答案:)
鸟鸣声 配偶(与“逑”字面完全不同)捞取(与下文“采”“芼”有动作上的先后)
时时刻刻都在追求 思念(今指衣服或“吃”)
弹琴鼓瑟,亲近(名词作动词用)拔取 敲钟击鼓,使„快乐(使动用法)
二读,把握诗意
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三读,注意情感
1、这首爱情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不啻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2、学生交流朗读情感: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
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
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它是描写男子追求女子的一首古老的情歌,感情质朴纯真,语言朴素优美,韵律和谐,意境优美。
3、学生结对自由感情朗读全诗。
4、听《关雎》配乐朗读,然后模仿朗读,进行朗读指导。
5、分析主人公形象特点。四读,探究特色
品读全诗,探究一下有什么写作特色? 重章叠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起兴
以雎鸠鸟的交颈和鸣、亲密依偎,起兴自己对姑娘的相思之情。
以荇菜的流动不定,起兴窈窕淑女的难以追求。双声叠韵
双声叠韵的连绵词的使用,一方面增强了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另一方面使得描摹意象活泼逼真、声情并茂。
双声:参差 辗转 叠韵:窈窕 辗转
四、试背全诗
学习《蒹葭》
一、导入
多媒体显示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有未读文章先有情之效。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二、资料链接、、《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
《蒹葭》选自十五《国风》的《秦风》,属秦国民歌。“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是一首描写对意中人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的诗。
蒹葭的意思是 芦苇,生于水边。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三、参照《关雎》的学习方式,分组自习、探究《蒹葭》
(一)成果展示
1、文中描写蒹葭的句子有那几句?有什么作用?
蒹 葭 苍 苍,白 露 为 霜。
蒹 葭 萋 萋,白 露 未 晞。
蒹 葭 采 采,白 露 未 已。
作用:
给人萧瑟冷落之感,既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又有主人公凄婉感情的流露。
2、诗中描写了哪些艺术形象? 蒹葭、霜露、秋水、伊人、青年
3、试分析“伊人”和“青年”的形象特点
4、试听《蒹葭》配乐朗读,教师指导进行模仿练习朗读。
(二)试背全诗
(三)能力拓展
1、《关雎》和《蒹葭》这两首诗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有什么相同点?(1)“起兴”。
《关雎》诗歌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蒹葭》借景起兴,对蒹葭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2)重章叠句
《关雎》反复咏叹。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蒹葭》三章句式相同,每句只更换一两字,表现了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2、《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四、美读全文《诗经两首》
五、课堂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1)()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篇诗歌。
(2)“四书”指()、()、()、()
(3)、诗经六艺指()、()、()、()、()、()。
2、拓展一下 朗读《诗经》中的另一首爱情诗,体会其思想感情。
木 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文字
2、收集《诗经》中自己喜欢的篇目加以赏析。教学反思:
《关雎》和《蒹葭》选自《诗经》。《关雎》写一男子对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写一位恋者在深秋的清晨,在蒹苍露白的河畔,徘徊往复,神魂颠倒,心焦地寻求他思念的恋人。两首同为爱情诗,都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感情是率真、淳朴、真挚、健康的。采用了重章叠句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文字虽然简单,但给予人们的症状感却丰富,丰富到“我们只觉得读了百遍还不厌”(《中国诗史》)。
教学本文,应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应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了解《诗经》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学习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认识《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另外还应引导学生多读多背《诗经》中的名篇,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课堂教学采用朗读法、讨论点拨法、品读法等教学方法。注重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全面领略诗歌的美感,力求在诗歌鉴赏和文化积淀上都有所收获。
第五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
2、朗读背诵这两首诗,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及表达的感情。
3、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重点:目标3.教学难点:目标4.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爱情、战争是人类生存与生活中两个重要的话题。我们的先民为之奋斗而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学习的是《诗经》中的两首爱情诗。二.《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称《诗》,编成于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共305篇,所以也叫《诗三百》。孔子将《诗三百》做为道德教育的教材,自汉以后儒家学派把它当成经典,奉为“六经”之一,才称为《诗经》。《诗经》广泛地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富于写实精神,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⑴、“风”有十五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是当时人民的口头创作,反映了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喜怒哀乐,是《诗经》中的精华。
⑵、“雅”分大雅与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⑶、“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3、《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⑴、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铺陈 ⑵、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喻
⑶、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联想
4、风、雅、颂和赋、比、兴合称为“诗经六义”;诗、书、礼、乐、易、春秋合称“六艺”。《诗经》中的《国风》和《离骚》并称“风骚”,代表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文学传统。“风骚”后代指文学才华。春秋赋诗言志,战国著述引诗。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诗无邪。”孔子:“诗可以兴(联想政教),可以观(观察得失),可以怨(讽刺政治),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5、学习生字:
雎鸠(jū jiū)窈窕(yǎo tiǎo)溯洄(sù huí)寤寐(wù mèi)蒹葭(jiān jiā)晞(xī)湄(méi)跻(jī)坻(chí)涘(sì)沚(zhǐ)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关雎》:
第一章:以起兴手法开篇,由雎鸠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联想。
第二章:写君子对淑女的极度思恋和追求而不得的痛苦。第三章:描写君子在想象中与淑女成婚的情景。《蒹葭》:
第一章:用景物衬托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见的怅惘。第二章:进一步写男主人公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怅惘心情。第三章:继续写男主人公克服艰难险阻,仍追求不到意中人。
四、古汉语知识:
1、词类活用:
(1)、琴瑟友之(友:名词作动词,交友,亲近。)(2)、钟鼓乐之(乐:使动词,使···快乐。)(3)、道阻且长(阻:动词作形容词,险峻。)(4)、道阻且右(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2、古今异义:(1)、关关雎鸠(古义:拟声词。今义:关联。)
(2)、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液体移动,流动。)(3)、蒹葭苍苍(古义:茂盛的样子。今义:深绿色;苍茫。)(4)、道阻且跻(古义:高。今义:登上,上升。)
五、教师小结:
《关雎》这首诗通过写一个男子对心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以及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蒹葭》这首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想象,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朦胧恋情。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对美好的人或物,都会产生爱慕之心。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心中爱慕之人称为“梦中情人”。《关雎》这首诗便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场对“梦中情人”的浪漫的追求。那么追求的过程是如何的?追求的结果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入《关雎》,欣赏一场古人的爱情戏吧。
二、诵读,熟悉字音,结合注释掌握文意
1、范读正音。老师饱含情感朗诵或播放名家录音。
2、学生齐读、男女生分读、个别诵读
3、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义。
三、共同研讨文意:
1、浪漫的爱情往往离不开浪漫的场景,请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发挥想象力描绘出来。
明确:“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深情描绘:“清清的河水,水波荡漾。水中有座芳草萋萋的绿洲,绿洲之上一对鱼鹰正在伸长脖颈一唱一和地关关鸣叫。河的两岸长满了葱绿的荇菜,随着微风参差摇摆。要采摘它们需要时左时右地努力。美丽的姑娘啊,要得到你的爱情,不也跟采摘荇菜一样,要想尽办法去接近!”
2、《关雎》中有一句对心中恋人的赞美已成为赞美女性的现代成语,请找出。明确: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人又是如何表现自己的爱慕之情的?请找出相关语句。
明确: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文静美丽的姑娘啊,醒着梦里追求她。美好的姑娘难追求啊,白天黑夜想念着她。绵长的思念啊,教人翻来覆去难入睡。)
3、爱慕之深,日夜思念,以致夜不成眠,可见相思之苦。既然如此,那就大胆地去追求美丽的姑娘吧。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展开爱情攻势的?
明确: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如此煞费苦心先“友之”:亲近她,再“乐之”:取悦她。结果大概可以猜到了,自然会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四、文学常识补充:
1、“兴”手法的运用:
一开始我们分析场景,大家也许注意到了,这些场景是分散描绘的,基本是一句场景一句叙事夹杂进行。这也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叫作“兴”,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例如开篇先言他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用一唱一和的雎鸠鸣叫,引起所咏之词:“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物”与“所咏之词”不是毫无关联,而恰恰是有共通点的。正如上例雎鸠的相互鸣叫与君子对淑女的爱慕是一致的。试从文中再找几例并分析其共通点。
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时左时右采荇菜的动作和千方百计接近淑女是共通的。
2、重章叠句:
诵读时能发现,许多句子是重复出现的,这种手法有利于反复吟唱,以充分地表达出诗人细腻的思想感情。例“窈窕淑女”“参差荇菜”等。
五、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二。第三课时:
一、导入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诵读、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
三、赏析、思考下列问题。
1、诗人心中的恋人不知在何处,诗人寻找了几处地方? 明确:三处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明确:“长”、“跻”、“右”。
3、诗人面对如此曲折艰险的路,又是什么态度? 明确:“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四、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教师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教师总结:看来本诗的确“言尽而意无穷”,给了我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开拓、创造的空间。正是这种多重意境交相叠合的开放式结构,使这首言情之作成为极富张力,意蕴宏深,多姿多彩的诗的极品。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具体赏析诗歌的美。
(1)、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伊人”的高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2)、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3)、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
教师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读。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五、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六、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的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于于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七、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