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

时间:2019-05-12 19:59: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

第一篇:《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

郭富斌《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实录

教师:站在21世纪的门口,回望20世纪,有一个特别引人关注的现象,那就是在世纪之初人类命运的抉择中,集中出现了四大实验(幻灯1:一个世纪的回望)

四个实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不满:德国想用暴力手段改变资本主义的世界秩序;美国想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行自我调整和完善;瑞典则是在资本主义肌体上嫁接社会主义的因素;苏联的理想最高远,它要在推翻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重建一个全新的社会。我们今天就看一看,这个直接影响了10多亿人命运的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题(幻灯2:第14课《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教师:(问题1)大家请看,我所出示的课题与教材的课题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多了个“斯大林模式”。

教师:我为什么要加这样一个限制?这两个课题背后的差别是什么?最大的差别就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解不同:斯大林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还是一种模式。加了“斯大林模式”以后,非常清楚,斯大林模式只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没有加这个限定,很容易让人误解,斯大林模式和社会主义是完全划等号的,是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这其实是一个时代以来的一个历史的迷雾。出现这一迷雾的原因我们教材上有说明。大家把教材翻到第66页,看最后两个自然段。

学生:翻书,阅读,思考。

教师:〔问题2)为什么会产生这一误区?(幻灯3:一个时代的迷雾)

1.现实的因素

第一段里头有一句话,大家注意一下,就是二战以后诞生的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都是按照斯大林模式建立起来的。这就告诉我们,这个模式作为惟一模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社会主义的现实,大家都是按这一模式建立起来的,那就自然而然认为除此以外没有新的建立模式。

2.苏联的因素

第二个就是小字里头,讲了一件事情,就是当南斯拉夫想探索一条新的道路的时候,受到了苏联的压制。斯大林对苏联的建设经验有三个基本判断:第一,苏联的模式是成功的。第二,苏联的建设模式不仅可以建成社会主义,还可以建成共产主义。第三,苏联的模式,不仅适用于苏联,而且放之四海皆准,是建设社会主义惟一正确模式。

3.民族文化的因素

教师:我们教材提供的两个答案,能够帮助我们揭开这团迷雾的一部分,可是还不够,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因素,这就是和俄罗斯民族的一个梦想有关。大家知道不知道,公元10世纪,俄罗斯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基辅罗斯洗礼,俄罗斯人从此接受了东正教。这件事情它重要在哪里?它不仅在精神上统一了俄罗斯,而且,点燃了俄罗斯人的梦想。俄国人认为,莫斯科成了继罗马、君士坦丁堡之后的第三罗马,从此担负起拯救基督教世界及整个人类的神圣使命。哲学家别尔嘉耶夫说:“俄罗斯的全部特点就在寻找未来之城。”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俄罗斯人的使命是拯救欧洲和全世界。”可是,这样一个宏大的理想,受到了俄国落后现实的制约。在这样的背景下,俄国人一直在寻找有朝一日实现梦想的机会。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俄国,他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里头找到了让俄国强大,而且能实现千年梦想的一把钥匙。斯大林认为,他把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了,把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设想在苏联变成了现实,因此,苏联人就可以承担起拯救整个人类的使命。所以,在一些代表性标志中都能体现出它的这一想法。给大家看几个标志〔幻灯4:民族文化的因素〕

教师:大家知道俄罗斯的国旗是什么? 学生:三色旗。

教师:三色旗在古俄罗斯人时就有了,它一开始的含义:白色代表的是神圣上帝的世界;蓝色代表的是天空;红色代表的是整个人类。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这是俄罗斯民族的一面旗帜,可是,好像直接看不到俄罗斯人的印记。俄罗斯人在哪里呢?它飞翔在天空,它要把整个人类和上帝的天堂连接起来,是普度人类的纽带和桥梁;今天,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了,苏联人认为,它也承担了一个使命,就是把整个受压迫的人类和共产主义社会连接起来,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纽带和桥梁。

再看国徽,这是苏联1974年的国徽。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环抱了一个地球,中间的缎带上写了一行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它的最上面闪耀的是红五星,这个五星的形象是从哪里来的?它来自于克里姆林宫的尖顶,是斯大林用了4吨多黄金打造的五星,移植到这个国徽上,它要照耀整个地球。大家想一下:我们中国的国徽,它的最突出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天安门。

教师:对,它带有明显的民族特色。而苏联的国徽是以世界为舞台的。(幻灯5:独一无二的国歌)

还有它的国歌,长期以来是《国际歌》。我们的国歌唱什么?“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要为民族的解放而奋斗。”它唱什么?“英特纳雄耐儿就一定要实现,要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去奋斗。”

它的国名前所未有,它的全称叫“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大家和现实中的国名对照一下,会发现这个国名也非常奇怪。一般我们说国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个主体民族;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是不是有个地域特征。而苏联的国名,既无主体民族,也没有地域特征,这说明什么?同学们知道不知道,苏联成立的时候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学生:4个。教师:是4个。最后发展为多少个?对,15个。任何一个主体民族都可以以苏维埃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它可以从4个发展到15个,当然也可以从15个发展到150个„„所以,7O年代苏联外长叫莫洛托夫,当有人问他什么是社会主义,他的回答是:“社会主义就是苏联统治世界,而且全世界都说俄语,用俄文。”

我们通过这些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基本元素都可以看出,这个国家在一诞生的时候,这个模式在一建立的时候,就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斯大林模式它超越了国界——莫斯科是红色圣城,苏联是全世界人民追求正义和解放的圣地。课本第66页引用了一个美国记者林肯·斯蒂芬斯的一段话:“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他在美国做这样一个宣言,告诉我们什么信息?苏联的实验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和方向,而且它行得通。

下面我们就走进历史,看一看,这条未来之路是怎样探索的。

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建立、实验是与三个不朽的名字连在一起的,一个是马克思,第二个是列宁,还有一个是斯大林。马克思设计了实验,列宁建立了实验室并开始实验,斯大林最后完成了实验。〔幻灯6:一场悲壮的实验)

学生:(看幻灯和课本)

教师:苏联的实验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追随理想的实验,它是按照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名称叫什么?就是教材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是这个实验没有成功。列宁面对现实,从国情出发,又开始了新的实验,这次实验的名称叫新经济政策,就是第二目的内容。这个实验在列宁逝世后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斯大林中止了这个政策,在他的主导下最后建立起斯大林模式。苏联开始实验的时候,有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早期领袖瞿秋白到了俄国,他实际考察了这场实验,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同学们来看一看。(幻灯7:一个中国人的实验观察)

教师:去俄国以前,在他(瞿秋白)的想像里头,这场实验就是一个照方抓药的实验,按马克思设想进行的极其轻松的实验。可是,当他到了俄国以后,却说“西伯利亚旅行的教训,才使人知道大谬不然。”问题就产生了:去俄国以前的瞿秋白和去俄国以后的瞿秋白,他想像中的实验和看到的实验,出现了这样大的反差,这是为什么?一定是哪里出问题了!

大家看教材,有一个材料,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它的最基本特征是什么?〔幻灯8: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是不是很明确,有三大特征:一个叫“公有制”,第二叫“计划经济”,第三是“按劳分配”。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必须具备这三项原则,这三项原则是怎么来的?恰好是和资本主义现实对照的结果:资本主义私有制是产生一切罪恶的根源,要消灭罪恶就要消灭私有制;资本主义按资本剥削,按资本去分配,那我就按劳分配;资本主义通过市场来调节经济、组织生产,我怎么办呢?我实行计划经济。这就形成了人们长期以来区分两种社会的基本标准——说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说资本主义就是私有制、市场经济和按资分配。掌握这个区别至关重要,社会主义的分分合合,起起伏伏都和对这样的概念的理解密切相关。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不是在所有国家马上都可以变成现实呢?它有没有提出它的条件呢?是不是很明确,有一个历史的前提——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而俄国的现实是什么?(幻灯9:列宁的实践困境)

教师:不要说在俄国建设社会主义,就是把它提升到一个西欧普通文明国家的水平,还要进行很多繁重的努力。理想和现实出现了巨大的反差,这就要求,俄国的共产党人在实验的时候,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可俄国的实验偏偏是从书本开始的。〔幻灯10:追随理想的实验)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马克思构想

教师:看64页内容。有四项内容:第一是余粮征集制,第二是工业国有化,第三是取消商品贸易,第四是强制劳动。我们主要看一看这些内容和马克思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是一个什么关系?有没有体现出来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三大特征?先看有没有公有制的因素?

学生:国有化。

教师:有同学找到了,国有化。有没有按劳分配的因素呢? 学生:不劳动者不得食。

教师:对,强制劳动这一条中有不劳动者不得食的规定。那么,有没有计划经济的因素?

学生:看书、思考„„

教师:取消商品贸易,原来是市场来调节,现在怎么办呢?列宁说革命胜利后,黄金都没有用了,他要在莫斯科建造世界上第一个黄金厕所,而且,有些理论家说纸币也没有用了,以后我们的孩子只能到教科书里去认识花花绿绿的纸币了。这些东西都取消了,它要组织调节生产自然不能通过市场经济。还有,它把工业国有化了,收归国家所有,成立了一个国家管理总局去管理,这些都要求做出计划。1918年有位化学工程师给列宁写了一封信,他说我们要做一个计划,哪怕五年也好,今后做什么,怎么做。到了1920年2月,列宁要求制订全俄电气化计划,到这一年8月计划就出来了。虽然和以后斯大林的计划经济还有区别,但是计划这样一个概念、这样一个做法在俄国的实践中就已经出现了。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中,有了公有制、计划经济,也有了按劳分配,马克思对未来社会构想的因素全都有了,所以,俄国共产党人就想,我只要把这一政策坚持下去,社会主义就会在俄国建成。这也就是为什么战时共产主义这样一个在战争的特殊情况下设立的政策,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的主要原因。这一政策引发了问题,什么问题?就是忽略了俄国一个最重要的国情,它是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当时俄国有一亿五千万人,农民是一亿二千三百万,占总人口的82%。这样一个严重超越国情的政策,当然就受到了历史无情的惩罚——实验起火了:一把火是经济之火.带来了生产的极大破坏,造成了290亿经济损失;还有一把火是政治之火,它烧到了苏维埃政权的根基,先是农民,然后是穿工装的农民——工人,最后是穿军装的农民——士兵先后起来暴动,尽管把这些暴动压下去了,但是,苏维埃政权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2.前所未有的危机

教师:列宁说我们所遭遇的失败,比高尔察克这些白匪分子给我们带来的任何一次失败都要危险得多、严重得多。为什么?高尔察克是公开的敌人,而今天起来反抗苏维埃政权的是什么人?是苏维埃政权的支柱,是自己人。一个是来自外部的危机,一个是内部的危机,这样的危机当然是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面对实验着火后的残垣断壁,列宁必须思考:怎样重建社会主义大厦?

3.灭火后的思考

教师:列宁的思考是什么?

这有一段文字:“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转引自王斯德《苏联兴亡史》)

大家看一下文字的第一部分讲了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用冲击的办法直接过渡失败了。

第二段反思了我们的出路在哪里―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退了以后的这个实验就是新经济政策。(幻灯11:面对现实的实验)

教师:新经济政策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一个重大调整。主体内容是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全对应的。大家看表格,比如说余粮征集制变成了固定粮食税;从大中小工业国有化到现在开始了私有化过程,原来是“国进民退”,现在是“国退民进”;原来被取消的商品货币关系现在又恢复了。

大家想一下,私有制也好,市场机制也好,包括资本这些因素,是过去就有的,还是现在才有的?美国有没有?法国有没有?英国有没有?原来就有啊,我们怎么把它叫新经济政策呢?它新在哪里?

学生:凝视,思考。

教师:私有制、市场机制过去跟哪种制度连在一起?对,资本主义。现在列宁把它和什么制度联系起来了?社会主义!所以这是列宁一个伟大的突破,因此,课本才有一句话,说列宁找到了一条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什么道路?就是不堵塞资本主义发展,借助资本主义的一些因素来发展社会主义。列宁这样的一个伟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它否定了一个很重要的公式,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后来美国罗斯福总统又把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通过新政给否决了,最后邓小平在中国的改革实践中集大成——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整个实践揭开序幕的是列宁。列宁这样个实验,给农民的让步,带来了重大的收获。

按照西方经济学家的预测,俄国要恢复经济需要15~20年,而结果1926年就恢复了,只用了短短5年。列宁说谢天谢地,我们过去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现在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行走了!是天还是地救了俄国?既不是天,也不是地,是俄国农民!当然,新经济政策也给农民带来了直接的利益。我这有一个材料,是一个村子,它过去的照明用的是煤油和松明,在新经济政策时期装上了电灯,电灯照亮了他们的农舍,也照亮了他们的心房。(幻灯12:伊里奇之灯)

你看他们说什么:“苏维埃政权,你干得多么出色!”新经济政策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反抗的农民,破裂的工农关系得到了修补。可是,“伊里奇之灯”能照亮农民,但不能照亮布尔什维克领导层,他们从一开始就反对这项政策,认为搞私有制、市场经济,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就是资本主义在俄国复辟。所以在一次讨论新经济政策的高级会议上,列宁就发现一个现象,支持他的人只有两个,其他人或反对或沉默,列宁非常生气地说:当我看着你们的眼睛时,你们好像说同意,当我转过身的时候,你们又都说不,那好,我向中央提出辞职。这是列宁的第三次辞职。第一次是十月革命时要不要发动武装起义;第二次是要不要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这是第三次,要不要实行新经济政策。列宁靠他巨大的威望把它变成了一个党执行的政策,但是这个政策从来没有变成党的共识。在领导层支持列宁的、最坚定只有一个人——布哈林。当列宁去世后,就在苏共党内爆发了一场激烈争论,代表人物一方是斯大林,一方就是布哈林。教材67页有一组材料,比较详细地提供了论战的经过,大家下去看。论战的结局,斯大林获得了胜利,斯大林按照他的构想,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则上,开始了他主导的探索实验。(幻灯13:回归“理想”的实验;幻灯14:斯大林模式的建立途径)

斯大林探索的途径主要有三个: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第二农业集体化,第三阶级斗争尖锐化。非常简单的三句话,但有着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所有照搬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是按这样的方式搞社会主义。而且,按照这样途径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一定符合那三个特征: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通过这样的一个探索,苏联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我们先看这段材料(幻灯15:重工业为先导)

这是斯大林的一段话,他说,工业化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资本主义的,从轻工业开始;还有一种是社会主义,是从重工业开始。所以,这条道路的独特性首先在于是以重工业为先导的。这里要说明两点。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道路在俄国是有历史渊源的。大家都知道有个化学家叫门捷列夫,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发现者,他写了一本书,叫《工业理论》,提出了一个观点:重工业“这是工业发展的根”。还有我国有个史学家叫闻一,根据他的研究,苏联不仅是重工业为先导,在重工业里更偏重的是军事工业,它分一个A组工业,一个B组工业。A组工业就是军事工业,一五计划的主体就是A组工业,有一个代号叫C——3O计划,当时有一个口号,“先要飞机大炮,后要胶鞋面包”。所以,重工业为先导,更大意义上是以军事工业为先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这与对国家所处的整个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密切关系。斯大林认为,苏联处在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战争时刻都有可能爆发,因此,必须要优先加强国防。如果说它是一条现代化之路的话,首先追求的是一条国防现代化之路。

我们接着看(幻灯16:高速度为灵魂)

这两个材料都来自斯大林:一个是他1931年的一段讲话,决心在10年内赶上先进国家;一个是1946年卫国战争胜利后的讲话,宣布苏联用了大约13年的时间完成了这一历史壮举。13年时间把一个落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业国,这样的速度是不是常规的速度?当然不是。这是一条超常规、超速的工业发展之路,就出现了这条道路的第二个特征——高速度为灵魂。这个高速度为灵魂,我们以后有一个词叫“赶超战略”。我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赶英超美”,落后国家要赶上先进国家,当然不能跟在它后面,要走出来和它不同的新路,才有可能超越它。

“赶超战略”在俄国其实从彼得一世就开始了。自彼得大帝以来,俄国的最高统治者始终认为,俄国一直处在东方和西方的压迫之下,俄国只有走出来一条独特的、超常规的和超常速度的发展道路,才有可能摆脱这种困境。斯大林就是延续了这么一条思路。因此,在当时,他们建任何一个工厂,都不是单纯建一个工厂,而是看成建一座社会主义的堡垒。他们要和谁竞争啊?跟资本主义竞争,眼睛里、心里头始终瞄着一个国家,就是美国,在他看来,只有工业发展超过了美国,才算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因此,以美国为对象,要赶上它、超过它。对任何一个建设的慢速度都是不能容忍的。当时鼓动人们:“莫斯科不睡觉!克里姆林宫不睡觉!中央领导人不睡觉!斯大林不睡觉!”大家怎么办?——搞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搞社会主义1小时义务劳动,搞各种各样的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妇女突击队。当时最流行的词是什么——提前!什么都要提前,比如,五年计划要提前,五年计划四年完成;任何一个工厂也要提前。更极端的是要建一些大的工厂,提出要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出产品。一般的大型工厂建设周期都很长,有的需要几年,有的甚至十多年,而它要求当年建成。所以,那个时期的报纸更多地在宣传各种各样的“奇迹”——谁用了多长时间干过了哪些人需要多少年才能完成的事情;昨天还是一片荒原,今天就矗立起一座现代的工业城。这些做法当然能点燃苏联人民的建设热情,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也埋下了一个祸根,老是急于求成,而且,越来越离谱,到赫鲁晓夫时代,提出了一个口号——要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他还和尼克松搞了一次“厨房辩论”,两个人打赌,他说:你美国有什么了不起,你建国多少年了,300年,有人纠正说,没有,不到200年。他说,好,你100多年才发展成这个样子,苏联才40年,就有这么大变化,一定能在短期内超过美国。最后两个人的赌注是什么?我们的后代会生活在什么制度下。最后的结局很清楚,赫鲁晓夫的外孙女现在生活在美国,在一所大学任教。

在整个一五、二五期间,苏联的发展速度平均是13%。大家知道,中国今天的发展非常快,我们有一个速度概念叫什么?“保八”!我们保8%,就可以带来这样大的发展。今天热炒的一个话题是中国超越日本,GDP居世界第二。苏联是多少,13%!比我们还高了5个百分点,大家就知道苏联是怎样的发展速度了。

这条道路的第三个独特点就是以国家计划为指令(幻灯17:国家计划为指令)

教师:这个人的名字很长,是苏联计划委员会的副主席,他说:计划就是法律。什么意思?就是说对计划有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有没有商量的余地?没有,必须坚决执行。它的计划不是指导性的计划,它的核心词是什么?“指令”,是命令。这样的计划,就可以迅速地把领导人的意志变成一个蓝图,再把这个蓝图很快变成现实。那个时候,在苏联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画面,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办公室里面,斯大林伟岸的身影出现了,他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踱步,一会儿抽着烟斗,一会儿对着地图停下了思考,然后发布命令,由秘书记录下来,变成整个国家的意志去执行。

顺便给大家说一件事:斯大林作为这个模式最重要的设计者,从1929年以后,他再也没有下过基层,他所有的决策都是在克里姆林宫或者是郊区的别墅里面做出来的,很多重大的决定都是他在和领导人的宴会上杯盏交错中做出来的。所以,计划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演化为权力经济。

通过以上三个特点,我们很容易理解,苏联道路是不是和西方不一样,是一条非常独特的发展道路。对这一道路我们怎么看待呢?(幻灯18:一个永恒的话题)

教师:有人说,对斯大林模式有多少赞扬就有多少批判。我想提供一些角度,供同学们思考。

这是“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经济发展表”,我们看它的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是迅速跃居世界前列。尤其是前两项,工业总产值和机器制造业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一定要注意它的时间,从1928年到1937年,前后不过10年,所以被称为工业化的奇迹。矛盾的是,这样骄人的成绩,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幻灯19:两个冰冷的回应)

教师:一个是苏联解体前夕,有一个美国的教授到莫斯科和苏联的党政高层座谈——他发现支持改革前社会主义模式的人是9.6%,也就是说支持斯大林模式的人不到上10%!而主张改弦更张,实行资本主义的接近80%。这是一个特别值得我们深思的数字,一个使苏联取得了那样辉煌成就的一个制度、一种模式,竟然没有得到它的高层的认可!

还有一个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自己的一个调查——大部分人认为苏联既有伟大的成就,也有空前的问题。我们更要关往这样两组对立数字:一部分人认为苏联成就超过任何一个世纪,数量相当的另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不成功和最困难的100年。面对同样的事实,人们的认识反差怎么会是这样大?(幻灯20:三百年苦难的群体)

照片上的这个人叫伊萨科夫斯基。《春草国》是特瓦尔朵夫斯基的长诗,描绘农业集体化把农民带进了人间乐园,集体农庄就是农民自由劳动和丰衣足食的春草国,写得十分美丽和动人。而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农民是工业化最大的牺牲者。(幻灯21:工业化最大的牺牲者是农业和农民)

教师:这段文字是斯大林讲的。他让谁牺牲? 学生:农民。

教师:农民都做出了哪此牺牲? 先是失去了财富。通过什么失去财富?一个叫“贡税”。就是正常缴税以外无偿缴付的部分,类似于贡品,给神的,放在祭坛上的,都是无偿的,出于虔诚的信仰献出的。还有一个叫“剪刀差”。同学们可能不理解,就是把工业品的价格抬上去,把农产品的价格压下来,让资金从农村流到城市,目的是干什么?工业化是不是要资金,斯大林对工业化资金的来源有个总结:英国人的办法是搞殖民掠夺;德国人的办法是战争赔款;沙俄的办法是外国贷款;苏联怎么办?只能靠本国积累,一靠节约,二靠最大限度地从农民身上获取。农民应该——“公开和自觉地忍受这种牺牲。”

第二,农民失去了土地。通过集体化,十月革命后分给农民的土地又被拿走了。对农民来说,土地是他的命根子,失去了土地,农民就失去了站立的机会,失去了维护自己尊严和利益的能力。所以,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就很难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那样公开进行反抗。

第三,农民失去了自由。苏联给城市居民发有身份证,农民没有,没有身份证,农民就不能随意离开村庄,把农民牢牢束缚在集体农庄上。这样,在苏联就出现了两个中心,一个是城市,一个是农村,这叫城乡分治或者叫城乡二元化结构。在一个国家中呈现的是一幢裂开的房子,出现了两类人,他们说不同的语言,吃不同的食物,过不同的生活。而且,在政治上农民也受歧视,苏维埃选代表,125000个农民选1名苏维埃代表,是工人比例的1/4。

第四,一部分农民失去了生命。1932年,苏联的粮仓乌克兰出现了大灾荒。出现灾荒以后,通常的做法是什么?是不是救灾。可是,当乌克兰党中央书记向斯大林报告饥荒情况的时候,斯大林却说他在讲童话,不如辞职当作家。一个事实在斯大林眼中就变成了一个童话。(幻灯22:冷酷的法律)

还有,一些饥饿的妇女儿童偷偷剪下麦穗带回家,斯大林认为破坏集体农庄的财产,亲自出面主持制定了一个法令,俗称五穗谷物法,情节较轻者,剥夺10年以上自由,重者可以枪毙和没收全部财产。根据这一法令,到1933年判处了5万多人。

还有,一些农民不愿意加入集体农庄,有人就提出了一个口号: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苏维埃的敌人,可以作为富农分子加以消灭。消灭了多少人?有100多万个家庭,550到600万人。当然,这里的消灭不一定是剥夺了生命,有的是被关起来了,有的是流放了。大家想一想,俄罗斯农民的命运是不是苦难的?我为什么说300年苦难的命运呢?我是从彼得一世算起,因为这是俄国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社会的开端。西欧国家从中世纪走向近代的时候,他们的农奴制度是不是都废除掉了?而俄国走向近代的时候农奴制的枷锁依然套在农民的头上。到了1861年俄国才开始废除农奴制,可是废除的时候又把农奴剥夺得一干二净。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农民带来了曙光,苏维埃政权承诺给农民土地和面包。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拿走了农民的面包,集体化又拿走了农民的土地。所以,俄国农民的历史就是一部悲惨的历史。(幻灯23:俄罗斯农民的命运)

教师:这是担任过苏联总理的普里马科夫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话,他提出:应当从整体上考虑俄罗斯农民的命运,蒙受了太多苦难的俄罗斯农民今后该怎么办?我觉得这是所有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都必须共同思考的问题。马克思说过:在一切农民国度中,无产阶级若得不到农比的合唱,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苏联的历史是不是印证了这一论断?当苏维埃政权垮台的时候,农民是极其冷漠的。可以说,当年夺权得到了农民的支持,后来失去了政权和农民对这个政权的冷漠密切相关。(幻灯24:数代人吞食的苦果)

教师:斯大林体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后遗症非常严重。这是普京1999年的一段话。他说:“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经济造成的后果。”苏联式的经济是什么?斯大林模式。大家要注意,很多人都说,普京是对斯大林有深厚感情的一位俄罗斯领导人,而他却在苏联已经解体很多年后,说俄罗斯出现的很多问题,并不是转轨本身直接带来的,而是在还债,为过去的制度还债。而且他用了这样的句式——“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全部是为当年斯大林模式所有的做法、行为付出代价。而且,他还预言,这个代价不是短时间可以结束的,还要延续一段时间。

斯大林模式出现的问题,当年一些到苏联去的进步人士都有观察。(幻灯25:七十多年前的观察)

教师:在30年代出现了一批对社会主义抱有热情的国际友人到苏联去考察,一位是印度的泰戈尔,他写了一本书,叫《俄罗斯书简》,对苏联的成就大加赞扬,但同时,他也有一个看法,他说:苏联的办法是治病的办法,短期是有效的,但“这种疗法不能持久”。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作者,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1935年受斯大林邀请访问苏联,他把在苏联的见闻写进了《莫斯科日记》,奇怪的是,他当时不让发表,遗嘱要封存50年。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他在苏联看到两两类现象:一方面看到了社会主义事业的高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他对社会主义事业又是那样热爱,不愿意他所记录的那些污点和问题成为社会主义的敌人攻击苏联的武器,所以他选择了封存日记,希望50年后,苏联能解决他所看到的问题。

还有一个人,也是法国作家,叫安德烈·纪德,他在1936年去了苏联,这一年恰好是斯大林模式建成的一年。他是满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归。回国后他也写了一本书——《从苏联归来》。他说苏联是生虫的红苹果,红苹果虽然光鲜亮丽,但生了虫,就不能吃了。

这些友好的眼睛,看到了难堪的现实。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怎么看待斯大林模式?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让同学在课堂上回答了,大家下去可以继续思考这个问题。

我的想法是这样(幻灯26:柯林伍德的论述)

这是一个史学家,叫柯林伍德,他说:我们可能走得太远了,以至于忘了当初之所以出发的目的。什么目的?当年为什么要搞这样的实验?它的原点是什么?它的原点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的解放!

郭富斌:在苏联这面镜子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苏联小说《古丽雅》中说,人有四个高度,中学为第一高度。中学生的高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高度,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不合格的教师教出不合格的学生。我们需要一大批真正的“明师”——明白之师,明辩之师,明天之师,作为人类文明传播者的历史教师,责无旁贷。

课堂:师生分享智慧的场所

先简单说说我对历史课堂教学的理解。新课程强调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程资源多样化、最大化的背景下,在教科书和教参仍是许多教师作为主要教学依据的今天,与被学生视为第二生命的教科书相比,教师何以成为最重要的课程资源?70多年前,陈衡哲女士在《西洋史》序言中的一段话或许能为我们提供帮助,她说:“教科书减去了教师,便是一本白纸黑字的死书,我深望采用此书的教师们,能理解我编书的原旨,能给我以一点精神上的赞助。我尤希望他们能帮助青年们,去发达他们的国际观念,俾人类误解的机会可以减少,人类的谅解和同情也可以日增一日。这个巨大的责任,历史的著者不过尽百分之一,其余的九十九分都在一般引导青年们的教师上。”陈女士是过谦了,但她明白指出了教师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死书活起来。如何让教科书活起来,有两个基本路径: 一是与学生分享阅读的体验。历史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分享阅读体验的过程。教师阅读到达的地方就是教学到达的地方,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台海洪兰博士倡议把阅读作为教育的根本。她的推论过程是:阅读可以建构知识的鹰架,大量阅读后就架构了丰富的背景知识,建立常识、累积学识后,一个人就有了见识,而见识广才有可能有辩识的能力和00造力,孩子们的未来才有00造力。洪博士还认为,经验是达到学习的最好的方法,因为它促使神经的连接,但是经验要靠时间换取,而人的寿命有限。因此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经验,就必须快速将别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而吸收别人经验最好的方式便是阅读,因为它超越时空的限制。现在的问题是学生很少课外阅读,我们的教科书又不大适合学生阅读——提供了太多的结论,而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把它们联系起来。学生和教师的差别在于有没有背景知识来建构他的基模,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渠道接收信息,但没有经过基模解读的信息是没有大大意义的,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弥补学生的不足,与学生分享阅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给学生一个广度,最终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转化。

二是与学生分享人生的经验。历史教育就是一个个不同阅历的人对同一内容的阐释,历史教育是在一个集中的地点,短暂的时间内的交流,不是什么都要学生自己亲自经历。与学生相比,教师的社会阅历相对丰富,这是教师能够提供给学生最大的帮助,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策略性知识、专业性知识和经验性知识,其中只有经验性知识是独一无二的,是最具有个性特色的。新课程要求教师要以智慧点燃智慧,那么教师多少要显得有点智慧的样子。不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是资源的浪费,学生的损失。用力帮人的人是好人,用钱帮人的人是善人,用智慧带人的人是贤人。因此历史教学要贴近人生,不拘泥于教材,把教师自身的思想、自己的人生与课堂结合起来,拉近教材知识与学生的距离,教会学生感受和思考生活,给学生一个深度。

具体到本课,我与学生能分享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和人生经验呢? 主题:寻找苏联盛衰的DNA 与别的国家相比,在一定意义上苏联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有计划的建造起来的。20世纪,它在世界上迅速的崛起和迅速的解体是让人惊叹的两个“奇迹”。苏联从一个落后国家到一个超级大国可谓神速,1905年日俄战争还惨败给日本,到1939年诺门罕战役大败日本,报一箭之仇只用了34年,到1945年摧毁德国、扫荡日本,成为与美国并立的超级大国才40年,如果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只有短短的28年。

苏联从一个超级大国到解体更出人意料,46年,一个强大国家的生命年轮竟如此短暂,在世界历史中极为罕见。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备课时我勾画了一张苏联的生命周期表:1917年一个新生命诞生,1936年长大成人,1945年儿孙满堂,1956年重病,1986年手术,1991年死亡。对着这张表,我不时思索:这个新生儿月份不足,它的母亲虚弱不堪,它自己长期营养不良,成长环境不佳,也不大招人喜欢,是地地道道的欧洲孤儿,很少会有人看好它。是什么力量让它在20岁后奇迹般地从欧洲孤儿成为欧洲宠儿,30多岁时更是从世界的边缘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又是什么因素让它在年富力强时身患绝症不治而亡?

我想起了资中筠先生的话:20世纪两大问题——一个是全球化,一个是美国何以兴,苏联何以衰?“再进一步说,为什么20世纪资本主义不但没有如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所预吉的那样走向腐朽、灭亡,却反而又有了新的发展,继续显示其生命力?为什么曾经令全世界劳动人民和进步知识分子雀跃欢呼,无限向往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曾经是一时之雄的超级大国,竟在七十年后訇然解体,幡然易帜,作为一种制度在这一大片欧亚大陆上受到严重挫败。” 苏联兴亡的钥匙就是斯大林模式。成也斯大林模式,亡也斯大林模式。借用音乐家梅纽因描述20世纪时的说法:苏联的社会主义实验,激起了20世纪最大的幻想,同时又几乎毁灭了一切。

我们应该循着什么样的路径去探寻苏联的盛衰得失? 流程:苏联道路的前世今生

我设计了四个流程:“一个世纪的回望”“一个时代的迷雾”“一场悲壮的实验”“一个永恒的话题”,探讨苏联道路抉择的得失,试图帮助学生理解苏联为什么要寻找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它找到的是怎样一条路?还有没有别的道路可以选择?苏联一个国家的路怎样成为世界多国追求的理想之路,等等?

1.一个世纪的回望——斯大林模式的世界位置

意图:一是通过同时代的改革说明寻路的必然性;二是明确苏联道路的特殊性——以取代资本主义为己任。

四大实验中苏联最早,1917年开始,30年代完成;法西斯20年代兴起,30年代极盛;瑞典1924年初试,30年代正式开始;美国最晚,30年代大危机中被迫调整。

从现象上看,它们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资本主义危机的产物。有哲学家(斯宾格勒)在论证《西方的没落》,有文学家(罗曼•罗兰)在吟咏欧洲资本主义的挽歌:“对欧洲再也不抱任何„„希望整个欧洲就是一所疯人院”“永别了欧洲„„你在坟场中走着,步展维艰,这里就是你的归宿,躺下吧„„让别人领导世界!”而政治家们则忙于寻找挽救或埋葬资本主义的良方。从根源上讲,这些实验都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有关。资本主义以市场配置资源,而自由市场的本性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在空前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不断制造受苦受难的人群,于是出现了经济发展与平等正好成反比的现象。受害者与受益者日益壁垒分明,于是而有各种从受害者出发的学说和解决方案。费边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等纷至沓来,不管它们采取什么手段,之间有多少不同,但在关心弱势群体上是完全一致的。

对资本主义是修补还是取代,最终形成了两大类型改造方案:一种是在自由主义框架内的改良,一种是彻底推翻旧制度重建新的发展模式的革命。美国是前一种的代表,苏联是后一种的典型。

让我们重温当年苏维埃红色领袖的誓言:

列宁:给我一个革命家组织,我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斯大林:以布尔什维克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落后。赫鲁晓夫(1961年):我们将在20年内实现共产主义。

勃列日涅夫(1977年):我们正处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而发达社会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最近的入口。

说这话时,他们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多么的底气十足,多么的自信,以至于所有的反对声音都充耳不闻。普列汉诺夫曾预言苏维埃政权将先后遇到饥荒、经济破坏、工农联盟破裂、意识形态引起的内部解体四大危机(陈启懋《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跨世纪的大辩论》见《战略与探索》丛刊(2),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57页)。罗莎·卢森堡判断“在如此不幸的条件下,甚至依靠最坚定的决心和最强烈的革命毅力也不能实现民主制和社会主义,而只能去做以此为目标的微弱的、走了样的尝试。”(《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第632页)柯罗连柯警告:“你们在做第一个用压制自由的方法进行的社会主义试验。”(蓝英年、朱正《从苏联到俄罗斯》,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今天,一切已尘埃落定,时间也作出了裁决。我们不能不思考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判断上是不是过于自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沧桑150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专题研究报告十一“150多年来社会主义发生的重要变化”第二部分对社会主义完全取代资本主义的前景估计:“对社会主义各国来说,要在社会发展和现代文明的总体水平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估计还需要一百年到几百年的时间。目前,社会主义各国实际上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业化、现代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也必须不断进行,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很大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12页)报告最后的结论是,过去看轻、看短了资本主义,看近、看易了社会主义。

引导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黑面能不能蒸出白馍?改变用火行不行?原来用柴火现在改用炭火行不行?改用天然气行不行?改变蒸法行不行?最后蒸出来的只能是苏维埃黑面包——腥臊恶臭,难以下咽。

2.一个时代的迷雾——斯大林模式是怎样走上神坛的 意图: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苏联建立后激起了全世界无产者的希望,有人欢呼这是庶民的胜利,“试看未来城中,定是赤旗之天下”;有人认定这是“一块让人类再次得救的新大陆”,代表着“人类精神的新方向”;日本人秋田雨雀预告:知道了苏俄将来的,便知道了全人类的未来。

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世界各国追求进步的人们,或者以朝觐式的拜谒,或者以记者的述评,或者以文人式的寻味,奏响了一曲访苏交响曲。尤其是来自东方的朝圣者更是渴望:“进赤俄的东方稚儿预备着领受新旧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甘露了。理智的研究侧重于科学的社会主义,性灵的营养,敢说陶融于神秘的俄罗斯。灯塔已见,海道虽不平静,拨准船舵,前进!前进!”(瞿秋白《俄乡纪程》,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04页)

是什么因素让一个发生在俄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国家、特定时间的建设道路,被神化为全世界被压迫者的道路?我比较认同的是从历史文化角度解读斯大林模式神话的原因,美国国会图书馆馆长毕格林顿博士有段话对我印象很深:在某种程度上说,从人文角度对俄罗斯的观察,要比政治学、经济学这样的一些带有计算性质的学科更具有穿透力。(《20世纪俄罗斯》修订版序,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3页)

比较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在课堂上略去了对苏联强化斯大林模式三大文献的解读,呈现于此,仅供参考。

为此,斯大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总结和推广苏联经验。

一是把苏联经验写进宪法,用宪法保障它的权威性,不可挑战性。二是通过《联共(布)简明党史教程》,从历史角度,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指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方法和途径。该书一问世就被当成社会主义建设的百科全书,该书再版300次,发行达4300万册,成为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金科玉律。

三是从30年代后期开始历时15、6年编成《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从理论上论证斯大林模式的科学性。

正因为如此,斯大林才敢在1948年5月致铁托信中自信地宣布,“低估苏联经验,在政治上是极其危险的,而且对马克思主义者来说是不容许的。” 除了课堂上探讨的这三个因素外,形成这团历史迷雾和我们对马克思和社会主义的误读可能也有关系。在二百多年前,社会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和资本主义化是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发生的。正如熊映梧教授所说,这引起一场全球化的误解:市场经济成了资本主义的同义语和专利品。所以,马恩在设想未来社会时,提出必须消除商品(市场)经济。列宁在1908年断言:“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

其实,科学社会主义的00始人是非常清醒的,恩格斯1893年回答《费加罗报》时说:“我们没有最终目标,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关于未来社会组织方面的详细情况的预定看法吗?您在我们这里连它们的影子都看不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第628~629页)恩格斯还告诫说:“(谁)以为从他这本书里(资本论)会知道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看来到底是什么样子。谁期待得到这种愉快,谁就大错特错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第243页)我在备这一部分内容时,还读到了一个让人难以直面的历史追问:“在当年那些认为苏维埃俄国代表了人类来来的激进的中国人看来,宣传苏联,宣传苏联的成就、制度、意识形态等等,就是宣传真理,有如普罗米修斯将天火窃到人间一样。”“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了一场历时七十四年实验的终结,现在还剩下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些普罗米修斯窃来了怎样的天火?”(蓝英年、朱正《从苏联到俄罗斯》,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8、81页)

李大钊欢呼的《庶民的胜利》,历史的事实又是如何?实际把持苏联的是70万特权阶级和300万家属。在1989年“苏共代表谁的”一次调查中,认为代表劳动人民的是7%,代表工人的是4%,代表官僚的高达85%。我们不能不问理想何以褪色?

3.一场悲壮的实验——这是一条怎样走出来的路 意图:探讨历史的选择性是怎样被扼杀的。

苏联史学界有一条戒律——只承认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不能重新设计历史发展道路。连戈尔巴乔夫在1987年十月革命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中都说:20、30年代之交“帝国主义侵略威胁近在眼前”,因而“必须不是走,而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跑完由手工业和农村村社到发达的工业化的距离”“党不能选择除了加紧实现工业化之外的另外的历史道路”。

事实果真如此吗?真的是别无选择吗?列宁时代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两种选择;斯大林时代也有布哈林方案和斯大林方案的激烈交锋。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怎样的机制和因素在促使已被列宁所否定的战时共产主义还会在斯大林时期死灰复燃?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著名学者张建华的回答(《激荡百年的俄罗斯》,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页): 第一是历史文化因素所致。即俄国是一个有着三百年绝对专制统治历史的国家,以集权主义和权力本位主义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传统对苏维埃领袖和群众的政治取向发挥了重要影响。

第二是现实因素所致。即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处于极其险恶的环境之下,影响了苏维埃领袖选择党政合一、以党代政、意志绝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

第三是斯大林个人因素所致。即斯大林因其民族出身、教育水平和政治视野等因素限制,使其文化水平和民主意识无法与列宁等人相较,俄罗斯文化传统的惰性因素反而在他身上有明显的体现。

第四,与俄国历史上的赶超式发展传统有密切关系。列宁时期的军事共产主义实践实际上是这一传统的隐现,而斯大林直接继承了这一历史传统,斯大林模式实际上就是赶超模式。

第五,与社会主义革命意识形态先行和思想动员先行有关。马克思所00立的社会主义运动,从本质上讲是一场意识形态先行的革命,革命者将自己头脑中的新社会蓝图变为现实。这种意识形态先行的特点斌予了高度集中、政治权威和统一意志以天然的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因而有人认为,苏联模式不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具有明显的人为的政治斗争因素(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一个永恒的话题——这是一条怎样的路?

意图:对苏联道路的历史反思——它留下了怎样的足迹?是不是人类解放的光明之路?

陆南泉评论说:“苏联模式不是以不断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为目的的,不是将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其模式追求对象的。恰恰相反,苏联模式的目标追求超级国家化,党和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化,国民经济过分计划化,经济管理行政命令化,社会结构单一化,文化思想的高度统一化,社会模式的一律化,外交政策的扩张化,党中央决策的人格化。”(《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13~514页)

俄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完成民主化与工业化,而斯大林模式是一条片面追求工业化的道路,它割裂了社会正常发展进程,与工业化同步的,既没有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的转移,更没有实现政治民主化,相反是高度的集权化。斯大林模式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集权的过程。国家越来越强,社会越来越弱。同时,这也是一条以解放人为出发点而最后又奴役人的道路,是一条在农民占多数的国家牺牲农民利益的道路。工业化的成就与社会付出的巨大代价不成比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国家、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条道路中人是目的还是工具?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富强的目的是什么?国家强大与人民是什么关系?是国强民富还是民富国强?什么样的国家才值得尊敬?什么样的国家才能给人尊严?做大国公民还是大国寡民?

核心是引导学生认识:在一个落后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好两大问题:

一是关注农民,善待农民。世界各国的经验证明,必须要给农民出路—— 英国圈地运动中农民虽然失去了土地,但可以自由流动;法国小块出售土地,农民可以自由经营。

斯大林模式错误在于:第一,不相信农民;第二,不承认农民有不同于工人的特殊利益;第三,侵犯农民利益。控制了农民人身,剥夺了农民选择的权利。

二是怎样对待世界,尤其是怎样与西方国家交往。

当我们重新走进这段历史,会发现新经济政策的成功,甚至包括苏联的工业化奇迹的00造中,都离不开西方的身影。我根据齐世荣先生《近代世界九强的崛起》一书提供的资料,梳理了一份新经济政策前后的苏维埃政权国际处境大事表:

1920年l月1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解除了对苏俄的封锁。1921年3月16日,英苏贸易协定签订,打开了一扇交流之窗。1921年1月,协约国邀请苏联出席热那亚会议。1921年5月,苏德签仃《拉巴洛条约》。

1924~1925年,国际社会出现在法律上承认苏联的高潮。国际局势的变化让列宁作出两个重要判断:苏俄同先进国家完全隔绝的状态已经被打破;长期僵持,双方最后不分胜负的局面终于形成了。而且,列宁认为,苏联的经济潜力和市场会使西方国家与苏联发生密切经济联系的。

至于苏联工业化得到西方援助更是惊人。据高淑媛介绍(见卢之超《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95~101页): 1931年,美国有一半以上的机器出口到苏联,1932年英国出口机器的90%卖给了苏联。苏联三大钢铁基地中,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年产246万吨钢,是由450名美国工程师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美国格里钢铁厂为蓝本设计的,电力系统由通用电气公司设计和装配;库茨涅茨克钢铁厂由美国佛林工程公司设计,以艾佛哈德为首70名美国专家投入建设,德国、法国公司参加建设。第聂伯河水电站也是在美国提供技术设备和专家的条件下建成的,美国通用电气和纽波特一纽斯公司承揽。苏联汽车工业基础的三大汽车都是在西方技术援助下建立起来的。最大的高尔基汽车厂由福特援建;第二汽车制造厂由布兰公司改组扩建;雅罗斯拉大汽车厂由美国赫尔克里士公司扩充改建。四大拖拉机厂,有三个由西方援建,只有一个是自己独立建设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由近80家美国厂商制造设备,570名美国人、50名德国人参加组装。《为了工业化》杂志1933年7月5日发文称:“美国工程师们为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制定的计划方案使该厂在很短期间内竣工投产成为可能。”

美国与西方还帮助苏联发展飞机制造业。1937年,马丁格伦公司与苏联签订了设计轰炸机的协议。1939年,美国道尼公司在莫斯科建设一座生产轻型战斗机的工厂。船舶制造业也是如此,二战爆发前,苏联的商船有72%的船体和77%的船用发动机是外国制造的。

《为了工业化》杂志1933年8月4日:“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据说斯大林同美国官员约翰斯顿谈到:“在苏联约有三分之二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帮助或技术援助下建成的。”

苏维埃的敌人竟是苏联经济奇迹的参与者,让人唏嘘之余,是不是也多了一些思考。

附:与课题相关的主要参考书目

一、文化背景类

l.德•谢•利哈乔夫著,吴晓都等译:《解读俄罗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尼·别尔嘉那夫著,陆肇明、东方钰译:《俄罗斯灵魂——别尔嘉那夫文选》,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任光宣著:《俄罗斯文化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文池著:《在北大听讲座——俄罗斯文化之旅》,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

5.陈建华著:《阅读俄罗斯》,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6.徐葆耕著:《叩问生命的神性:俄罗斯文学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7.蓝英年、朱正著:《从苏联到俄罗斯》,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8.王蒙著:《苏联祭》,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9.冯骥才著:《倾听俄罗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李其容著:《白桦啊白桦——说不尽的俄罗斯》,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二、历史视野类

l.冯绍雷著:《20世纪俄罗斯》,三联书店,2007年版。2.张建华著:《激荡百年的俄罗斯》,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3.张建华著:《红色风暴之谜》,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4.邢广程著:《苏联高层决策70年》(第l、3分册),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

5.王云龙著:《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沙皇俄国最后60年社会转型历程解析》,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齐世荣著:《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沈志华著:《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8.黄苇町著:《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9.周有光著:《朝闻道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版。l0.李宗陶著:《思虑中国》,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

11.邢和明著:《中共眼里的苏联模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英〕唐纳德•萨松著,姜辉、庞晓明译,《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上、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3.李新等著:《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苏联俄罗斯卷》,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4.顾海良著:《斯大林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编:《世界沦桑150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发生的主要变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三、历史见证类

l.瞿秋白著:《俄乡纪程•赤都心史》,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2.泰戈尔著:《俄罗斯书简》,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版。

3.〔法)罗曼·罗兰著,夏伯铭译:《莫斯科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法〕安德烈•纪德著:《从苏联归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四、历史通史类

1.张建华著:《俄国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美)沃尔特·G·莫斯著,张冰译:《俄国史》,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3.(美)尼古拉•梁赞诺夫所基、马克•斯坦伯格著,杨烨等译:《俄罗斯史》(第七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五、历史专题类

l.〔苏〕B•C•列利丘克著,闻一译:《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2.马尔科维奇等著,李宗禹主编:《国外学者论斯大林模式)(上、下),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3.(苏)尤里·阿法纳西那夫著,王复士、赵玉龄等译:《别无选择——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和未来》,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李慎明主编:《历史的风——俄罗斯学者论苏联解体和对苏联历史的评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闻一著:《凯歌悲壮》,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6.王丽华著:《历史性突破》,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陆南泉著:《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8.徐天新著:《平等、强国的理想与苏联的实践》,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叶书宗著:《俄国社会主义实践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l0.郑异凡著:《史海探索》,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郑异凡著:《天鹅之歌》,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12.吴思远著:《苏联史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卢之超著:《关于斯大林问题的再认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4.侯铁建著:《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15.闻一著:《回眸苏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刘克明等主编:《苏联政治经济体制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刘祖熙著:《改革和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金雁著:《苏俄现代化与改革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沈宗武著:《斯大林模式的现代省思》,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0.肖德甫著:《世纪悲歌》,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2008年版。21.叶卫平著:《千秋功过,谁人评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2.王立新著:《苏共兴亡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23.张伟恒、曹长盛、杨阴兹著:《苏联兴亡和社会主义前景》,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六、历史人物类

l.姜长斌著:《斯大林政治评传》,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2.〔俄〕爱德华·拉津斯基著:《斯大林秘闻),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3.(苏〕西蒙诺夫著,崔松龄译:《我这代人的见证——关于斯大林的思考》,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版。

4.郑异凡著:《布哈林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5.(俄)尼•谢•赫鲁晓夫编著:《赫鲁晓夫回忆录》〔第一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第二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

岳麓版第三单元第14教材分析《程标准》对本教学内容规定为:⑴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⑵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本的三个子目,分别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斯大林模式的建立和影响。学生分析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理解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利弊等,难度不大。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和作用。①“非常”政策的实行与中止。②制定国家政策与保护农民利益。③中国经济建设改革与借鉴苏联(俄)经验教训。①分析图表及文字材料②经济政策比较③历史现象联想④问题探究①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索充满艰难和曲折。②经济建设要符合生产力水平。③以史为镜,增强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新经济政策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与意义。斯大林体制表现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利弊及影响。重点和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难点:斯大林模式及其评价教学方式教师引导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相结合。教学用具采用制作PerPint的方式辅助教学。教学过程㈠新导入使用投影,放映幻灯片。教师不必急于回答问题,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并由此导入新。左图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期的群众争议的情景,请问: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什么会引起群众的争议?主要是哪个阶级不满?苏维埃政府改变政策了吗?

2、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那么,之前的苏维埃政府为何要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呢?㈡师生互动第一目放映幻灯片,指导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掌握知识要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政治经济形势严峻

目的:⑴战时: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胜利。⑵战后: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内容: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化、强制劳动、取消贸易、集中分配等

评价:⑴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大作用。⑵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引起新的经济政治危机。堂探究问题1分析P110《内战时期的苏俄形势》图和中间的小字,从哪些方面体现实行战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过程: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归纳提炼主要内容。提示:①从地图看:外有英、法、美、日,从东西两面进攻苏联国土,内有捷克军团和白军发动叛乱。②从文字看:红军只控制全国的1/4,原料缺乏,铁路瘫痪,工厂大量停工,粮食短缺,人民忍饥挨饿,反革命活动猖獗,列宁被刺。结论:政治经济形势严峻,只能采取非常措施。联想: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采取的“恐怖政策”。说明: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是必要的。问题2

919年俄国1普特(1638千克)粮食的价格阅读表格,请你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发表看法。国家征购价

6卢布国家零售价

30卢布黑市价格200卢布过程:自由发言,归纳提炼。提示:①国家的这种做法,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保证了红军的军粮供应,对战胜敌人、捍卫苏维埃政权有重大意义。②苏俄政府的粮食征购价格极低,几近于无,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农民意见很大,又带来新的政治危机。结论:这不是一种理想的经济政策,战争结束后还试图用这种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显然是行不通的。(承上启下,转入第二目)第二目放映幻灯片,让学生围绕要点阅读文,勾划要点。

二、新经济政策

背景:国内战争后,经济严重破坏,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不满。

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开始: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内容:固定粮食税政策、允许资本家经营部分企业、允许自由买卖等评价: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和苏维埃政权。⑵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堂探究问题3阅读材料

……最严重的事是,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反布尔什维克政府的兵变。这里的水兵大部分来自农村,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l921年初,他们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在基地举事,提出“没有布尔什维克的苏维埃”的口号,夺取了当地政府的权力。

请问:喀琅施塔得事反映了1921年苏俄怎样的政治形势?过程:学生自由讨论,然后请一位同学回答。提示:喀琅施塔得事集中反映了当时苏俄国内危机的严重程度,它以最尖锐的形式向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提出改变政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联想:法国大革命时雅各宾派没有及时改变恐怖政策,结果出现“热月政变”,雅各宾派下台。苏俄及时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为新经济政策,结果经济得到了恢复,政权更加巩固。由此可以体现无产阶级领袖和政党的英明。说明:所谓“新经济政策”,是在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比较以后出现的新名词。那么,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底有哪些不同呢?(引入下面的问题)问题4比较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程:放映幻灯片,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

表一历史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二

内容名称

内容农业工业商业分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三

特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表四

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提示:答案基本上没有难度,大都能从本找到,但要注意语言精炼准确。如果学生不能分析特点,教师应当启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则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用幻灯片打出材料——『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为什么这样说呢?由此转入第三目。第三目放映幻灯片,先引导让学生阅读文。这是本的难点,老师随堂走动,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疑问。

三、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斯大林体制)

1、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主要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就和弊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客观评价:取得过巨大成就,但超越了苏联生产力水平,二战后成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斯大林模式,为日后苏联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要点序号化

放映苏联经济建设成就的相关图片:《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宣传画》、《第聂伯河发电站》、《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共青团城的建设者们》。适当补充:⑴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经济建设意义很大: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扫除了大量文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借鉴苏联计划经济的一些做法;苏联经济军事实力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消极影响也同样是巨大的。⑵斯大林模式不仅是经济上的,也是政治上的,如高度的权力集中,民主集中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个人崇拜盛行,等等。⑶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客观原因有俄国专制主义传统、落后的经济文化、国际环境的恶劣等;主观原因如斯大林的个人因素、错误的理论指导等。堂探究问题回到上一张幻灯片,并阅读P113“阅读与思考”题:为什么邓小平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指什么?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过程:随意抽查,提问学生。提示:思考角度:⑴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⑵斯大林模式的弊端;⑶根本问题是斯大林体制存在着超越生产力的缺陷,最终会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引伸:新中国经济建设应该从苏联历史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教学总结师生共同梳理本脉络:

背景____________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影响____________背景__________________新经济政策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

确立__________________斯大林体制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不论是列宁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还是斯大林创立“斯大林模式”,无不是苏俄、苏联历史的转折点。在历史的转折关头,一个大国的领导人做出这样或那样的选择,都是关系到国这家命运的重大事。斯大林体制确立后逐渐僵化,对苏联影响巨大。有关情况,第18还会涉及。后练习

1、有人说:“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请查阅相关资料,想想这是为什么?

2、历史小论文:你如何看待斯大林体制?(不少于300字)教学反思

对本涉及的许多经济政策,学术界讨论十分热烈,观点颇多,因此,在讲时要尽量按教科书讲解,避免得出与教科书相反的结论。教师不必讲得太多,应充分发挥和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讨论的氛围。同时,本与第18是一脉相承的,教师要把握住这个大方向,以便学生形成为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下载《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设计(西安中学特级郭富斌)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