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简介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嘉 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当时,契丹(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
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暴()霜露 暴()秦之欲无厌
③泪()牧以?()诛
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散约败
(①sàng shuài ②pù bào ③jì chán ④shù shǔ ⑤cóng zòng)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
②()粮而景从
③悉使()兵负草填之
④革灭()尽之标
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
(①赢 ②赢 ③赢 ④殆 ⑤怕 赔)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①六国互丧 父
焉
覆
②思厥先祖 ③始速祸
④至于颠⑤其实百倍;
(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③速——迅迅,快。④颠覆——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⑤其实——连词-(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3盖失强援()
○4今言“华”为“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5弊在赂秦()
○6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7或曰:“六国„„”()
○8或未易量()
○9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10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1爱惜○2吝惜○3发语助词(表原因)○4大概○5弊病○6困顿(失败)○7有人○8或许○9拿用○10凭借)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②诸侯;秦。③刺秦王;抗秦之。译文(略)。)(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渭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语序改变同前小题。)三.研习新课
1.诵读第1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提问:
○1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2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3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B 不赂者以赂者丧。
2.诵读第2段。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提问: ○1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2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3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3.诵读第3段。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提示:上段分析韩、魏、楚三国是合着说的,它们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相同的,即以地事秦。这段分析齐、赵、燕三国是分开说的,它们的灭亡原因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提问:
○1问:齐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哪一句是照应开头“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句话的?作者对秦持怎样的态度?
“与赢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五国既丧”。从“与赢”一句可以看出作者的批评态度。
○2问:作者对燕、赵持怎样的态度呢?赞扬什么?批评什么?这二者是这二国灭亡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是怎样的原因?
有赞扬,有批评。以武力对抗的政策。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3问“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这两句话是照应上文哪一句的?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小结:可见,作者这样来论述齐、燕、赵三国的灭亡,是为了证明本文的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
○4问: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为什么在此前要加“向使”二号?注意“或未易量”一语,它说明什么?
?(“三国各爱其他„„良将犹在”。)(因为事实已经成为过去,是小则能办到的。)(不能轻易地断定谁胜谁负。)这告诉我们作判断切忌武断,要注意分寸。
4.诵读第4段。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提问:
①“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如何解释?
A秦人欲吞灭六国而不能
B秦人惶恐之极,寝食不安
(A以“之”为代词,代六国,用比喻写法;B以“之”为结构助词,无义,全句写实。)
小结:B正确,解句要注意上下文,上句说“并力西向”,对秦造成极大威胁。○2问:“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有怎样的作用?它们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3问:前一层跟上段末句是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段句求从消极方面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4问:“有如此之势”这句话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5.诵读第5段。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提问:
○1问:本段末句“苟以天下之大”是指什么说的?它跟上句“夫秦与六国皆诸侯”一句有什么联系? “六国破亡之故事”又是指什么说的?
(“天下之大”指的是全国政权,指北宋朝廷;“诸侯”指地方政权。)(以土地事秦而求苟安,然终不免于灭亡。)
○2问:这样来比较有什么意图?
(全国政权的力量自然大于地方政权,更不应当对敌采取妥协的政策。)
○3问:为什么不这样写,“苟以我大宋之大„„”?
(古人有为尊者讳的习惯。修辞中亦有“避讳”一格。)
四、难点、重点分析
1.讨论: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提示:可以从作者意图、文章布局和思路、重要的论断等方面进行考虑。
方式:四人一小组。讨论后谁代表发言。
小结: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步,不赔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 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了。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2.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分析: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爱共地,齐人匆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3.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分析: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胜炙人口的政论佳作。
第二篇:苏洵《六国论》教案
《六国论》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教学重点]
理解它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以两副对联“:萃父子兄弟于一门, 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引入对苏洵的介绍。
二、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人称“老苏”,与儿子“大苏”(苏轼)、“小苏”(苏辙)并称“三苏”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三、解题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六国论》,谈谈六国灭亡的道理。分为两种:一种是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一种是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四、写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北宋王朝,对内专制集权,对外卑躬屈膝,内忧外患,始终不绝。北宋初期,西、北方边患严重,自开国至英宗治年年间,宋和辽与西夏开战,败多胜少。军事上的软弱无能导致外交上的妥协投降,北宋为求苟安,年年割地纳贡。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而这样沉重的负担,全落在百始头上。国难当头,矛盾尖锐,苟洵针对这样的现实写作此文,用于讽喻宋王
五、教授新课
1、听录音,校正字音 弊在赂(lù)秦
思厥(jué)先祖父
暴(pù)霜露
如弃草芥(jiè)
洎(jì)牧以谗诛
革灭殆(dài)尽
2、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3、研读课文第一段 1)、小组朗读第一自然段
2)、落实重要词句: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互(交互,引申为相伴)丧,率(全,都,一概)赂秦也
盖(副词,表猜测原因)失强援,不能独完(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3)、问题
提问: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问: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明确:A 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 不赂者以赂者丧。
问: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引发以下议论。
4)、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研习第二段
1、小组朗读第二段。
2、重点词语
秦以(相当于“于”,在)攻取之外
较(比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这)/实(实际上)百倍
思厥(其)先祖(祖辈)/父(父辈)
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至于(到了„„的结局)颠覆,理固(本来)宜(应该)然
此言得(符合)之(上面的道理)
3、问题
提问: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明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问: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明确:A 以地事秦,导致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刺激了贪欲和扩张的野心。
B 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问:本段的中心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
明确: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三、研习第三段 1.齐读第三段。
2.重要词句:
义(坚守正义,名作动词用)不赂秦
斯用兵之效(功效)也
至丹以荆卿(表示对人的尊称)为计
始速(招致,动词)祸焉
向(先前)使(假使)三国名爱其地
胜负之数(命运),存亡之理(道理)
当(应当)与秦相较(抗衡),或未易量(估量)
3.问题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提问: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4.背诵这两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已学知识
二、研习第四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并力西向(进军),则吾恐秦人食之(结构助词,无实义)不得下咽也。
为(治理)国者无(不要)使(让自己)为(被)积威之所劫(胁迫、挟持)哉。
3.问题 提问: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提问: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提问: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三、研习第五段。
1.齐读本段 2.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3.问题
提问: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4.背诵这两段
[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思考和练习”。
[教学反思] [板书]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非兵不利
战不善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
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第三篇: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1
最近看了许多古代文人的文章,发现:古人好“古”。有许多文人志士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议论纵横,有理有据,说得头头是道。孔子曰:“吾非圣人,好古,敏儿求之者也。”看来古人对“古”热议有加,但我谨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认为史论仅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主义”,有点纸上谈兵。
以苏辙的《六国论》为证。子由认为,六国之士虑患甚疏,才致以亡国。他指出,六国中韩、魏紧邻秦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志诸侯。”六国当团结一心,援助韩魏,方可挡强秦。但于我个人看,这说法有史论常见的三大矛盾:
一、苏辙是站在后人的角度反观历史,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但是谁知道秦国会统一天下呢?这就像一个人去考语文,等考卷发下来一看,阅读没做好,追悔莫及,然后再说当时我要如何如何理解就好了。事实上,你当时多花时间做阅读,可能后面的作文就写不完了。要是按他说的做,灭了秦国,说不定一统天下的就是楚国了,然后苏辙再写个《新六国论》,讨论秦国和其他五国怎么对付楚国。这就是史论第一大矛盾——时间矛盾。
二、六国有没有过对秦国的联合征讨?有。苏秦凭借一己之力完成六国合纵,齐力攻秦,迫使秦国弃地入关,据险以守。然而最后为什么失败了呢?请注意,六国是六个国家,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六个省。他们各自心怀鬼胎,只要自己的利益没了,立马卷铺盖走人。而苏辙想让六国不依不饶地长久抗秦,这就是让历史的潮流,按照自己的一厢情愿去发展,太过理想化,所以史论的第二大矛盾就是——理想矛盾。
三、苏辙说:“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意思是让韩、魏抗秦,其余四国在暗中帮助。假如你是韩魏之君,与其牺牲自己国家的领土完整,却让那四国金瓯无缺;自己舍命攻秦,却让那四国安居乐业,还不如直接投奔秦国,坐享秦国的俸禄算了。这就是史论第三大矛盾,让个人和组织干不符合他们利益的事,我称之为动机矛盾。
综上所述,可见所谓“史论”跟历史之间有很大的距离,甚至根本是矛盾的。还有很多写个人的史论,像《豫让论》,认为豫让在其主智家被灭后附于刺客之流谋刺赵家公不是义举,当在智家因侵吞邻家封地被灭之前以死相谏。还有《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说蔺相如完璧归赵是运气,还把理还给了秦国……这些史论观点标新立异,也不无道理,但看一个人过于片面,仅从单一的历史事件来研究。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些文章就不可谓通古今之变了,有失全面。
话虽这样说但史论也有不小的`文学价值,倒也无可厚非。但我个人以为,历史的作用不在历史本身,更不是用来标新立异,显示自身观点的厉害。最重要的是,透过历史看到今朝,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所以只有链接现实的史论,才最有意义和价值。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2
今读二苏《六国论》颇感新奇,曾不想这旧事之中还有这么多道道。不过,依我之见,二苏文章看似行文舒畅,合情合理,但考虑到当时的政治因素,就不难看出其中包涵了作者的政治思想。这也就影响了作者看待六国破亡事实的眼光,其文恐怕未点到实质。
苏澈的《六国论》认为,六国灭亡在于不能联合魏韩,使力量未被团结。我说非也非也。
在《过秦论》中就有提到六国曾在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的合纵下“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这时的秦国又是怎样的呢?秦国“开关延敌”,这就不得了了。吓得诸侯“逡巡而不敢进”,于是“从散约败”。试想,十万之地,百万之师,这是必争的战斗,可诸侯却不能将“叩关而攻秦”坚持下去,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诸侯畏秦之势。六国虽然合纵,但各国都有本身利益的考虑,所以就造成了他们徘徊不定,导致对秦之势的惧怕,从而败北。诸侯畏秦之势,在史记中也有记载。说,秦围赵,平原君赴楚魏求援。结果楚王和魏王都有疑虑,不敢出兵。魏国的十万大军其实已压赵境,只秦国一句“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以拔赵,必移兵先击之”,使十万大军不敢越赵境一步。幸有信陵君假传魏王军令,毛遂拔剑威胁楚王,才得以救赵。
那么苏洵的六国论又是怎么说的呢?苏洵说“六国破亡,弊在赂秦”。六国的灭亡在于用土地贿赂秦国。他的理由是贿赂秦国不仅使自己失去了强大的依靠,还使“暴秦之欲无厌”,从而走上了灭亡的道路。我说非也非也。
这“六国破亡,弊在赂秦”的观点看似很有道理,但我们应该看深一些,问一句“为什么六国要赂秦?”当年秦攻赵,说,信陵君和春申君帅军击退了秦军,但还有后话。后话是赵向秦求和,赵国割地。看,秦军已被击退,困乏不已,按常理来讲赵国即使无力追击秦军,最次也应该是退守城池。他完全没有必要去赂秦,但赵国却向秦割地求和,以求一时之安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秦国之势在当时以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程度。故六国灭亡不在于赂秦,而在于惧怕秦国之势。
秦以其势统一了天下,其实纵观当时之局,可得势者并非只有秦国。在当时可与秦较力者,还有齐、楚二国。此三国实力其实难分伯仲,只是秦国更懂得如何使自己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在此,秦国的连横策略,便起到了削弱他国气势的作用。楚王因张仪一句笑言而破除了同齐国的联盟,又经过与秦魏齐之战,使之锐气大减,即而灭亡,起因受苏秦谗言,广树外敌,连年征战,致使其国力削弱,孤立无援,结果导致齐国气势锐减。此后,秦国以其无以可敌之气势占尽天时,地利,从而一统天下。
由此,我们知道其实统一天下,并不一定要有过于强大的军队,有的应该是气势。商汤凭七百里的地方,统治了天下;周文王以百里之地,号令诸侯。凭的是什么?是气势!秦国有强大的气势,而诸侯畏惧它的气势,这就是六国灭亡的真正原因。
六国论苏洵读后感3
怎样才能读好书?毫无疑问,一个好的时机非常重要,而暑假就是一个好的时机。走到书店,买了一本《苏轼传》,翻开了它,我仿似翻开了苏轼那传奇的一生……
苏轼,南宋著名豪放派诗人,与其父和其弟:苏洵和苏辙合称三苏,被列进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门三杰,多么令人惊叹啊!苏洵没有考上进士,只得期盼两个儿子,不料两个儿子都那么争气,双双中举,这也是苏轼传奇而又不幸人生的开始。
在王安石变法之前,苏轼有一段潇洒的时光,试问天性爱玩的他怎会安于寂寞?此时,兄弟、妻子都在身边,也许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在神宗上任,用王安石来变法后,他可就不是这么好过了,因为朝廷分为了保守派和新法派,两个派别之间斗争不断,苏东坡也时常受牵连,从这里调去那里,然后再去那里,要知道以前的交通可一点都不方便,这样的舟车劳顿也许只有乐天的苏东坡能受得了了,他的妻子王弗在这之前去世了,苏轼为纪念她而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在不久之后,他的父亲也去世了,这让苏东坡悲痛欲绝,回家为父亲和妻子守灵。在他人生中后段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后来他与司马光在是否完全废除新法这个问题上有争议,在司马光去世后,与他一个派别的人就设计去陷害他,大发文字狱,让苏东坡受了不少无妄之灾,著名的“明月几时有”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完成的。晚年的苏东坡就更加凄苦了,被当时的皇帝一再贬职,永不升官,而且三个妻子都先他而去,这让人如何说苦!
当然,苏轼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悲苦的,他的诗书才华可是完全免检的,他的才气也让他拥有了很多朋友,在他受苦难的时候,可没少朋友来帮他。他与朋友佛印之间有许多趣事,还记得有一次在船上,他们出的对联“狗啃河上骨(和尚骨),水流东坡诗(尸)”,让我哈哈大笑,大喊妙绝了。东坡的另一个朋友陈季常也是大家很熟悉的人,因为“河东狮吼”就是从他怕老婆流传出来的。
苏东坡可不只受朋友们的欢迎,他同样也是百姓爱戴的对象,对于一个会苦中作乐的人是不会悲观的。他每到一地都会尽量为百姓谋福祉,为百姓做事,深受百姓喜爱,从诗中“为报倾城随太守”就可以看出,这可不是因为他长得帅,是因为他心系百姓,当然,可能也与他的名气与才气有关。记得在书的后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这就是他,一个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看了《苏轼传》,仿佛经历了他的一生,往事历历在目,给人以启迪,又让人感慨无限。在书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传说:在苏轼出生时,旁边有座山一夜之间草木枯死,怎么救都是荒地,后来在苏轼去世一年之后,那座山又恢复了生机……这个传说给人无限遐想,也许是因为他吸取了那山的灵气了吧,所以他才这么出众……
闲暇时,捧起一本书,你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第四篇:《六国论》苏洵三维目标教案
六国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激情背诵课文,掌握文中“弊、率、完、患、暴、再”等词语的意义。
2、了解“得、非、或、相、势”等多义词的义项并了解使动用法。
3、学习本文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朗读,小组探讨,交流分享,共同完成对课文的把握。
2、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体会文章的意图及作者的动机。
3、通过思维训练,促进培养学生质疑创新的精神及认真做事的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借古讽今,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培养我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和“以史为鉴,共创未来”的与时俱进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文实词与虚词。
2、理清文章的论证过程。
3、领会文章中心思想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选自《贞观政要》唐吴兢编著)
如何以史为镜,关键在于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事实之间的内在联系,理出导致王朝兴替的中心线索,才能达到借鉴史实、古为今用之目的。战国七雄,何以演变为秦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二、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遂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他。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人竞相模仿。因此,苏洵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祐集》
苏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将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七雄争霸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即除秦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大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骄惰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苏洵生活年代(1004年),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找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 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北宋的这种输币、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所以,苏洵写了《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进行讽谏,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蹈覆辙。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速读,熟悉课文。
2.教师范读,正音,并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
3.学生依书下注释,粗通文意,有疑问的地方勾画出来课堂提问。
4.学生熟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1.对课文熟读成诵。
2.课后练习二、三、四。五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分析本文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一、检查作业
课后练习二、三、四
二、把握文章论证结构
1.第1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最后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2.第2段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第3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路秦”的中心论点。
4.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5.第5段,借时讽世,借古喻今,讽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三、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用攻战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与赂秦中秦之所得、诸侯之所失对比,说明秦不用战争就能获得土地,六国不用战争就失去土地,因此六国最终灭亡,是历史必然,将秦与六国对比,将六国与六国对比,同样证明六国破亡为历史的必然。
2.引证法
引用苏代的话,证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观点。
3.例证法
列举六国灭亡的史实,证明观点。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五、板书设计
论证方法
1.对比论证
2.引证法
3.例证法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对比阅读苏辙《六国论》
一、检查作业
1.回顾全文的论证结构。
2.检查背诵。
二、结合课后苏辙《六国论》作比较阅读
1.学生自读苏辙《六国论》。
2.分组讨论两文异同。
3.总结
(1)相同点:
两文都很重视韩魏两国在七国纷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苏辙认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应“厚韩亲魏”。苏洵也认为“以地事秦”中韩、魏两国最为突出,“为积威之所劫”,最终招致灭亡。
(2)不同点
①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
苏洵认为在于六国争相以地赂秦。苏辙认为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
②两篇文章的最终目的。
苏辙就史论史,结尾只表示了悲痛的感情。苏洵是借古讽今,由论史转向论策,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策略。首先,不赂秦,不附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其次,“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些策略实际上也是对北宋朝廷说的。
苏洵的忧国之心由此也可见一斑了。
三、布置作业
1.进一步落实背诵。
2.归纳整理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等现象。
四、苏辙《六国论》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2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3,发愤西向,以攻山西4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5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6,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7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8也,而在韩、魏之郊9;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10秦之冲11,而弊山东之诸侯12,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睢13用于秦而收韩,商鞅14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15。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16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17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18,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19区区20之韩、魏,以当21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22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23,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24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25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26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27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28,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29尺寸之利,背盟败约30,以自相屠灭31,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32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词句注释
1、六国:齐、楚、燕、赵、韩、魏。世家:《史记》记述诸侯王的传记称为世家(农民起义领袖陈涉、儒家创始人孔丘也被列人世家,此属例外)。“六国世家”,即六国诸侯王的传记。
2、窃:私下,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3、五倍之地、十倍之众:谓六国与秦相比,有其五倍的土地、十倍的人口。
4、山西:古地区名。战国、秦、汉时期,通称崤山或华山以西为山西。这里指崤山以西。
5、咎:怪罪。
6、疏:粗忽。
7、势:大势、形势。
8、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9、而在韩、魏之郊:韩国疆土有今山西东南部和河南中部,介于秦、楚、魏三国之间,为军事上必争之地。故云秦吞六国,首先战事当发生在“韩、魏之郊”。郊,邑外为郊野。周制,离都城五十里为近郊,百里为远郊。
后泛指城外、野外。与下句“韩、魏之野”,的“野”,同义,都是田野、国土的意思。
10、塞:阻塞,挡住。
11、冲:要冲,军事要道。
12、蔽山东之诸侯:遮蔽了崤山以东的各诸侯国。
13、范雎:字叔,战国时魏人。后入秦说秦昭王,他曾劝说昭王:“天下无变则已,天下有变,其为秦患者孰大于韩乎?王不如收韩。”(《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收韩,收服韩国。
14、商鞅:也叫卫鞅,卫国贵族,公孙氏。后入秦,劝说孝王伐魏,“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即秦并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鞍将而伐魏······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于秦以和。”(《史记·商君列传》)故云“用于秦而收魏”。
15、“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16、乘:乘势攻击。
17、附:依附。
18、障:屏璋。
19、委:托付。20、区区:小,少。
21、当:抵当。
22、折:损折。
23、东诸侯:山东的诸侯,这里指齐、楚、燕、赵。
24、摈(bìn):排除。
25、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26、寇:敌寇,侵略者,这里指秦国。
27、出身:献身。
28、“以二国”三句:意谓用韩、魏二国的力量共同对付秦国,齐楚燕赵四国则可在后方休养生息,并且暗地帮助韩、魏二国的急需之物。阴助,暗中帮助。
29、疆埸(yì):边界。
30、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31、自相屠灭:指六国间自相残杀。
32、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第五篇:《六国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
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
【教法设计】 引导——启发——点拨
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而是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情性,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在学生转变观念后,可启发学生以一篇议论文的观点来分析文章,对不明确的问题适当适时点拨。(可适当运用一些多媒体辅助工具)
【学法设计】分析——归纳——联想
【教学过程设计】——(以40分钟为标准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钟)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课件显示)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题解 “论”的文体(课件显示)
分析课文(共22分钟)
教师背诵文章第一段,并分析文章论点的提出—指出本课的学习重点(7分钟)
学生自主分析文章后四段(以二、三段)为主,体会文章的结构和思路。
教师点拨(15分钟)(课件显示)
补充背景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各家关于天下兴亡的观点(高一年级为主,适当联系初中内容)(课件显示)
《过秦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伶官传序》: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记身
《谏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阿房宫赋》:戒奢以俭
《触龙说赵太后》:磨炼国君意志,培养能君主
《邹忌讽齐王纳谏》:广开言路
《勾践灭吴》:励精图治,心忧天下,尊贤重士,法纪严明
《《出师表》:广开言路、亲贤远佞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总结课文 发课外练习(苏辙、李桢《六国论》节选比较阅读)(课件显示,课后完成)
机动时间(5分钟)
课堂注意1学生课前要充分预习,解决字词及课文翻译
2以课文分析为主,翻译为辅。
3使学生明白文学和历史的区别,不要陷入历史史实的纠缠中
【教学媒体设计】可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
【课堂板书设计】
大欲大患
固不在战 强弱
胜负
赂秦力亏 奉之弥繁 不战 韩 魏 楚
破灭之道 侵之愈急 已判
以地事秦
六国破灭 抱薪救火
齐人与嬴 终继迁灭
弊在赂秦 不赂秦者 不助五国 势所不免
以赂者丧 燕谴刺客 齐 燕 赵
(盖失强援 始速祸焉 智力孤危
不能独完)赵失良将 战败而亡
用武不终
(课件显示)
【课外能力迁移设计】
六国论(节选)
苏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国天下诸候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候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取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秦兵未出,而天下诸候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六国论(节选)
李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心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sàn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正确义项依次是()
(1)窃怪天下之诸侯
(2)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3)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4)天下诸侯以自困矣
a.偷偷的 过失 排除 困惑
b.私下(自谦词)责备 排斥 困乏
c.私下(自谦词)责怪 排斥 困窘
d.(谦词,不译)责怪 摈弃 困窘
2.解释《六国论》(李桢)加点的词。
罪秦();曾无虚岁();向使()视秦也无异也()
3.翻译两文中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2)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
4.下列各句加点词用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2)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3)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4)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5)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6)若此可以应乎无穷 a.(1)(4)b.(1)(3)(6)
c.(1)(2)(3)d.(4)(6)
5.苏辙以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
6.李桢认为六国与秦国相同处在于 ;不同之处在于
7.李桢以“未必不复增一秦也”的意思是 ;他以为六国“视秦无异也”是因为,他观点的局限性是。
参考答案
【课外能力迁移】
1.c2.以为秦有罪;竟;假使;比。3.(1)那秦国将有什么作为呢?(2)只是他们自己不能做秦国所作的事情。4.a 5.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6.六国皆欲为秦所为;秦得天助而六国未得天助。7.六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六国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认为秦统一六国得天助,有种天命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