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目标:
1、教幼儿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
2、培养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教学准备:
1、知识准备:熟悉《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和幼儿扮小蝌蚪。
2、配班老师在场不同方位扮演(鸭、鱼、龟、鹅、青蛙)妈妈。
3、幼儿胸饰(可正反翻转)一面为小蝌蚪,一面为小青蛙。
4、音乐带。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和幼儿在场地中间蹲下作睡觉状)
(音乐声中)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轻轻地吹着,阳光照着池塘里的水,青蛙妈妈生的卵慢慢活动起来,变成了大脑袋,长尾巴的小蝌蚪,小蝌蚪们在水中游涞游去,十分快活。
教师和小朋友在描述中慢慢苏醒,随音乐在水中自由自在游涞游去,活动身体。
〔评:教师以角色身份带领着幼儿不受限制的自由活动,做游戏前的准备活动〕
二、中间部分
1、老师:听,什么声音?咦,小伙伴们,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让我们一起去问鸭妈妈吧!
2、小蝌蚪们游到鸭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鸭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鸭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去问鱼妈妈吧!
3、蝌蚪们游到鱼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鱼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鱼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乌龟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鱼妈妈,再见!
4、蝌蚪们游到乌龟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乌龟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乌龟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问一下鹅妈妈吧!
小蝌蚪:谢谢您,乌龟妈妈,再见!
5、蝌蚪们游到鹅妈妈那儿
小蝌蚪问:鹅妈妈,您好!您看见我们的妈妈了吗?她在哪里?
鹅妈妈答:看见过,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你们快去找她吧!
6、小蝌蚪继续游,青蛙妈妈来了。
小蝌蚪:啊!我们找到妈妈啦!
[评:小蝌蚪们高兴地跟着妈妈游涞游去,间或停下进行有礼貌的对话,有利于活动节奏的控制]
三、结束部分(小蝌蚪们翻出小青蛙胸饰)
(音乐歌曲小青蛙)小青蛙们高兴地围着妈妈跳舞,做各种亲热的动作,跟着妈妈一边呱呱叫,跟着妈妈一边学蛙跳。
第二篇: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小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备课教师:李翠芳 主题名称七彩乐园次主题名 称颜色对对碰活动名称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教学领 域健康活动目标1.练习原地转圈和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2.能用眼睛寻找目标后快速行动。3.遵守游戏规则,奔跑时能够避免碰撞。活动准备1.青蛙、鸭子、白鹅头饰各一个。2.幼儿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学会儿歌表演“小蝌蚪。”活动过程1.准备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孩子们:“你们都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吧,那你们有没有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游戏呢”?(没有)现在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一玩这个游戏,但在玩游戏前要先锻炼一下身体。让孩子们跟老师学小蝌蚪做操:“小朋友,们一起来做操吧!点点头呀点点头,伸伸臂呀伸伸臂,蹲一蹲呀蹲一蹲,弯弯腰呀弯弯腰,踢踢腿呀踢踢腿,跳一跳呀跳一跳,抱一抱呀抱一抱”。2.玩游戏“小蝌蚪找妈妈”。(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小朋友咱们在做游戏时要一边说儿歌(小蝌蚪,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转个圈儿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一边学小蝌蚪自由的游来游去,当念到“转个圈儿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时,就原地转圈仔细想;当念到“快去找妈妈”时,首先看清妈妈在哪里,然后赶紧跑到妈妈身边。活动过程(2)两位老师可以分别戴上青蛙、鸭子、白鹅不同的头饰,和孩子一起游戏。等孩子们都熟悉游戏玩法后,可以请孩子们戴头饰去扮演不同的小动物,以增加孩子们的乐趣。(3)请一名幼儿扮演“青蛙”进行游戏。游戏时提醒幼儿在奔跑时要注意避让,防止碰撞。3.放松活动“是快乐的小青蛙”。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青蛙,做放松整理各种动作。评价反思活动中引用了节奏欢快、富有童趣的律动,提高了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熟悉游戏后,请一名幼儿来当“青蛙妈妈”,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扮演“青蛙妈妈”的小朋友禁不住这么多人的包围而被挤倒了。于是立刻强调,小蝌蚪不能太挤,但是毕竟人多,还是会有小朋友挤向妈妈。最后让5名幼儿扮演“青蛙妈妈”,在听到指令后,小蝌蚪跑向了5个地方,孩子们被分成了5部分,拥挤的现象没有了。
第三篇:小班语言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设计意图: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这则故事,在较长的故事篇幅中,最主要让幼儿了解的就是青蛙妈妈的外貌特点,因此,我根据故事中的情景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小蝌蚪找妈妈”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让欣赏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理解故事内容,并学习复述故事中的对话。
2、学习安静的倾听故事,了解青蛙妈妈的外貌特征以及蝌蚪变青蛙的初浅知识。
活动准备:
1、幻灯片
2、图片:两只大眼睛;图片:嘴巴宽又大;图片:四条腿;图片:白肚子;
活动过程:
一、师幼一起扮演小蝌蚪,游进活动室。
(播放背景音乐)你们是谁呀?那我是谁呀?咦,我们的妈妈呢?姐姐带你们去池塘里找找妈妈吧。
二、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1、幻灯片(鸭妈妈的形象)
(1)我们看谁来了?我们问问看鸭妈妈看见过我们妈妈吗?(鸭妈妈,鸭妈妈,你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鸭妈妈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你们到前面去找吧。)(2)鸭妈妈说我们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
(3)出示图片: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
2、幻灯片(大金鱼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这是谁呀?大金鱼长得怎么样?(两只大眼睛,嘴巴宽又大)。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金鱼,大金鱼,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金鱼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2)大金鱼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有四条腿)
(3)出示图片:四条腿。
3、幻灯片(大乌龟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你们看谁来了?大乌龟长了四条腿,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乌龟,大乌龟,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乌龟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肚皮是白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2)大乌龟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肚皮是白的)
(3)出示图片:白肚子
4、幻灯片(大白鹅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你们看谁来了?白白的大白鹅我们问问看它是我们的妈妈吗?(大白鹅,大白鹅,你是我们的妈妈吗?)
(播放大白鹅的话:好孩子,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好孩子,快去找她吧。)
(2)大白鹅是我们的妈妈吗?它说我们的妈妈是怎么样的?(妈妈穿着绿衣裳,唱起歌来“呱呱呱”,走起路来一蹦一跳。)
(3)指出:绿衣裳。
5、幻灯片(青蛙的形象)
(1)游呀游,找呀找,我们看看青蛙长的怎么样?(她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绿衣裳。)
(2)我们问问看,它是不是我们的妈妈?(好孩子,我是你们的妈妈)
三、完整欣赏故事至唱起歌来呱呱呱……
1、噢,我们的妈妈终于找到啦!现在请小蝌蚪们回到池塘边的椅子上休息一下,听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边听边想,我们的妈妈到底长得什么样?
2、咦!你们发现了吗?我们的妈妈怎么跟我们一点也不像呢?我们来问问看,(妈妈,妈妈,我们怎么一点也不像你呢?)(播放青蛙的话:好孩子,你们会慢慢的长大,会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你们的小尾巴呢也会不见的,还会穿上绿衣裳)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小蝌蚪的转变:在池塘里,小蝌蚪们一天天长大,慢慢的伸出后退,伸出前腿,穿上绿衣服,呱呱呱的叫。
2、呱呱呱跳出活动室,去草地上玩。
第四篇:小班故事教案:小蝌蚪找妈妈
活动目标:1、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看图复述故事。2、感受妈妈们的热情和关怀。
2、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活动准备:
1、头饰:青蛙 小蝌蚪 鸭 鱼 乌龟的头饰
2、池塘(提供绿色彩带)
3、幼儿操作用图片2幅
4、教学软件一片、幻灯片、故事录音磁带活动过程:
一、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见过小蝌蚪吧,现在小蝌蚪长大了,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妈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蝌蚪是如何找到自己的妈妈的。
二、教师展示幻灯图,引导幼儿谈谈小蝌蚪遇到谁?他们会说些什么?
三、提供材料,让幼儿看图编故事1按照图书顺序编故事2按照幻灯片顺序编故事对话3 提供图片,让幼儿在操作板上进行排图讲述
四、集中幼儿,请1"2名幼儿介绍自己编的故事。
五、组织幼儿看vcd,与一起倾听故事。
六、听完故事后教师提问教师设
1、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
2、小蝌蚪看到鸭妈妈,是怎么询问?故事中的小蝌蚪和妈妈们的对话时都使用了哪些礼貌用语?这有什么好处?
3、动物妈妈们的外型特征有哪些不同?
4、鸭妈妈是怎么描述青蛙的样子的?她说的完整吗?
5、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你能说说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有什么本领?
七、集体边看vcd边学习复述故事,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的对话,幼儿复述时要启发幼儿通过不同语调速度音色和节奏来表现妈妈们的不同形象。(如乌龟妈妈比较憨厚;大白鹅速度较快,嗓门大,表现出热情)
八、小蝌蚪找不到妈妈心情是怎么样的?你如果找不到妈妈会怎么做?
九、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我们知道了,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组织幼儿看教学课件。
第五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
教学目标:
1. 会认“灰”,“迎”,“阿”“姨”“追”“顶”“披”“鼓”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什”
“么”“变”“条”等6个字,会用“快活地”造句,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 了解青蛙一生的变化,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懂得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它在不同阶段的体型变化
2、会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强化理解“迎”、“追”的意思
准备;
1 、生字卡,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具和有关青蛙的知识
2、简笔画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激发学习情绪。自学课文,结合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试读课文,理清层次,分段。泛读课文,教学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朗读全文。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谜语引入
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小蝌蚪)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青蛙)
同学们,你们觉得他们是一家人吗?为什么长相相差这么大?难怪小蝌蚪连自己的妈妈都不认识了,今天,我们就一起随着小蝌蚪一同去找妈妈。【出示多媒体出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大声地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画出来,等一下我们再来讨论这些生字,当然同学们对不认识的生字还可以怎么样认识它?(生:问老师、拼音认读、问同学、查字典。。。。)
你们说得对,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要借助各种方法去主动解决问题,那现在同学们就开始读课文《小蝌蚪找妈妈》
(生开始阅读)
2.检察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多媒体出示生字】
huī
灰:指认什么是灰色,再让学生发散说说还知道什么颜色
yíng
迎:先让学生理解走之底的意思是需要用到脚的,理解什么是迎,让学生表演
zhuí
追:让学生表演
ā yí
阿姨:连词教学
dǐng
顶:丁+页=顶,组词(如:头顶,顶着)
gǔ
鼓:让学生说说自己认识鼓吗,让学生看插图了解鼓的特征。
有:反义词“无”
什么:连词,组句(如:我什么也没有看到)
变:组词(如:变化,变亮,变脸)
条:初步让学生认识条为量词,说鱼时可以用“一条鱼”来说
鲤(lǐ)鱼: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发音强调韵母是un;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让学生联词。(例: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
bì
碧绿:让学生组词造句。(例:春天,树子披上了碧绿的衣裳。)
shāng
衣裳:“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学得真好!那我们把上面的生字齐声读一遍。
(生读)
我们读生字读得不错,大家看看老师手中的生字卡,现在老师让大家开小火车念,大家可要集中注意力了,其他同学要负责监督看谁读错了,你们愿意试试吗?
(生:愿意)
二、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你们掌握的可真不错,那同学们齐声朗读我们的课文,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几个自然段,标出这些自然段。并思考问题: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而它自己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最后小蝌蚪在哪里找到了它的妈妈?他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三、理清层次,分段
1.你们课文读完了,你们找出答案了吗?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生:6个)
2‘那看看大屏幕,老师刚刚提出的问题你们解决了吗,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呀?(生:鲤鱼妈妈、乌龟)
3.那它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生:他先是长出了两条后腿,再长出了两条前腿,然后尾巴变短了,最后变成了一只青蛙)
同学们,你们读了课文,也回答了老师出的问题,那你们可以回答老师这篇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学生归纳)
4.其实大家看我们的课文,第一段写的是什么?( 生:池塘有一群小蝌蚪、介绍小蝌蚪、小蝌蚪的样子)
对。第一段我们讲了小蝌蚪样子,这是在讲小蝌蚪找妈妈之前的事,对不对?(生:对) 那我们课文的第二段与第三段讲的是什么呢?(生: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鲤鱼妈妈和乌龟)
那最后几段呢?(生:小蝌蚪找到了它们的妈妈。并和它们一起去捉害虫)
5.同学们说的真好,下面认真听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老师范读全文。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6.学习第一部分(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1)同学们我们开始学习第一自然段,大家先齐读第一自然段。(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你们谁来告诉我,小蝌蚪是怎么样的?你来说,我来画好吗?
生: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是这样吗?
生:不对,尾巴太短了。
师:噢,那就这样吧,可以了吗?
生:可以了。
师:奇怪了,书上为什么不说“长尾巴”,而要多加一个“长”字,变成“长长的尾巴”?生:因为长长的尾巴比长尾巴感觉还要长一点,更加生动一些。
师:对,这样写会使原来的句子显得更加生动,那你们能举一反三吗?
师:大脑袋
生:大大的脑袋
师:宽嘴巴
生:宽宽的嘴巴
师:黑身子
生:黑黑的身子
师: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怎么样是“甩着”,你们来做做看。【让学生做手势】 生:做动作
师:你们看这个生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甩)
你们做的动作和字很像的,瞧,这竖弯钩多像一条尾巴!我 们的中国字多有趣。写一遍好吗?
生:写甩
师:恩!你们学得可真好!你们看,【多媒体】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生:一只
师:现在呢?
生:十二只!
对,这里有好多好多小蝌蚪,数也数不清,我们可以用个什么词呢?
生:一群!
真能干!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可以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快活地”的句式)
大家再齐读第一自然段。
下课。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与第一自然段,并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小蝌蚪。我们知道,我们都有自己的妈妈,小蝌蚪也不例外,可是,我们这篇课文里的小蝌蚪找不到他们的妈妈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小朋友们,结合你们昨天学到的知识,可以告诉我我们的小蝌蚪长什么样子吗?
生: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它的妈妈是谁吗?
生:青蛙。
师:对,看来你们的课外知识积累的很好,小蝌蚪的妈妈是青蛙。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小蝌蚪与青蛙,青蛙长着大大的脑袋吗?
生:没有。
师:青蛙长着黑灰色的身子吗?
生:没有。
师:青蛙甩着长长的尾巴吗?
生:没有。
师:他们俩长得可真不像,难怪小蝌蚪不认识他的妈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看看小蝌蚪是怎么找到他的妈妈的。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习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让我们大声的朗读第二三自然段。(生读)
同学们,你们读了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你们看,小蝌蚪在池塘里游哇游,过了几天,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来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
对,长出了两条后腿
【多媒体出示】
1.那同学们你们仔细看看第二自然段,想想,小蝌蚪找谁打听妈妈了?
(生:鲤鱼妈妈)
2.对,小蝌蚪游呀游呀,它们遇见了鲤鱼妈妈。它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生:想起自己的妈妈。)
3.对,他们想到自己的妈妈,小朋友们,你们能体会这时小蝌蚪会有什么样的心情吗? (生:思念、难过)
4.那,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那种思念难过的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5.说的真好,那你们结合小蝌蚪现在的心情,我们再来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
6.现在我来当鲤鱼妈妈,再请两个小朋友做小蝌蚪,你们来向我打听你们的妈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表演的时注意小蝌蚪在看见鲤鱼妈妈时用了个什么动词?(迎)
7.同学们觉得他们表演得好吗?
(同学们,你们刚刚看了两位同学的表演,再看看我们课文的插图,你觉得“迎”是什么意思?
(引出“迎”的意思:面对面的走到一起)
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遍。
(生齐读)
同学们,我们从鲤鱼阿姨那里知道了青蛙长什么样
(生:四条腿,宽嘴巴)【板书:四条腿。宽嘴巴】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哦,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知道了它妈妈原来有四条腿,宽嘴巴,于是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哦,又长出了两条前腿。
【多媒体出示】
(2)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小蝌蚪游哇游,他们遇见了谁呀? (生:乌龟)
(3)这时小蝌蚪与乌龟发生了什么事啊?用课本上的语言告诉我。
(生: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4)指导朗读。
(5)这一段了的“追”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结合我们课文里的插图理解。“追”和“迎”有什么区别?
(6)你们想,小蝌蚪怎么会把乌龟当着妈妈的?
(7)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为什么呢?
(8)师总结:小蝌蚪的妈妈是四条腿、阔嘴巴,但不等于四条腿阔嘴巴的就是青蛙。所以乌龟并不是小蝌蚪的妈妈。
(9)那乌龟说小蝌蚪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10)那同学们再把这两段齐读一遍。
2、学习第三部分。
(1) 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本篇课文的第三部分,他们对应的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啊?
(2) 那同学们大声的自由朗读这三个自然段。
小蝌蚪听了乌龟的话,又去找妈妈,它游哇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多媒体出示】
(3)小蝌蚪遇见了一只大青蛙,小蝌蚪这次怎么把青蛙认定是自己的妈妈的?
(生:因为它有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
(4)同学们,你们想想,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后面用感叹号,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
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
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5)你们说得都很好,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它们的话该怎么读呢?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青蛙的话。谁来试一试?
(生:分角色朗读。)
同学们你们看课文,你们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告诉我青蛙的样子吗?
(生: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双大眼睛。)
【板书】
(6)这个句子可真美啊!如果我们换一个说法:荷叶上有一只大青蛙,背上颜色是绿的,肚皮上的颜色是白的,眼睛是凸出来的。这两段话意思差不多,你们说,哪一段写得好?
(生:课文上写得好,觉得青蛙很美很可爱。)
(7)这些是写青蛙身上颜色的词,你们再看,写青蛙的动作也是很有讲究的,同学们找找用了哪些词?
(生:蹲披露鼓)
【板书:蹲披露鼓 】
(8)这些表示青蛙动作的词,都用得很好。但如果把“鼓着一对大眼睛”换成“瞪着一对大眼睛”,怎么样?
(生:意思就不一样了)
对,意思就和之前的`句子不一样了。我们课文可把青蛙写得真美真可爱啊,你们喜欢这样的青蛙吗?
(生:喜欢)
(9)那你们带着对青蛙喜欢的心情再齐读这一段话。(指导朗读)
(10)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 它发生了什怎么的变化呢?
【多媒体】
(11)你们可以把小蝌蚪尾巴不见了的这一段读一遍吗?
(12)已经是什么意思?自己结合课文想一想。
(13)小蝌蚪和妈妈一起捉虫了,同学们看看图,再自己读读课文
三、收尾,总结
1.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可算是学完了。你们再一起朗读一下全文。
2.同学们看看我们黑板上描写青蛙的语句,把我们的青蛙写得可真美!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多媒体】
3.小蝌蚪怎么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小蝌蚪又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谁能简单地说说?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变化。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2.在理解课文基础上,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结合插图和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讲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蝌蚪到青蛙的生长过程。
2.哪几个自然段讲小蝌蚪在找妈妈。
【教具准备】
粘贴纸、幻灯片、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我是小蝌蚪,当我看到别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自己的妈妈一起玩耍时,我多羡慕呀!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是谁?它在哪?听说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吧!
师:小蝌蚪遇到什么困难了?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2、板书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师:让我们帮小蝌蚪一起去找妈妈吧。
(一)教学字、词。
1.划出带有生字的新词。(读)
2.自学生字。反馈:学会了什么?
3.师重点教:
蹲——右半部笔画。
鲤、蹲——左半部最后——笔为提。
鼓——左上部上横长下横短。
碧——王大娘、白大娘,并排坐在石凳上。(谜语)
4.生字连词读。
5.书写生字、指导
第一课时
一、用谜语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1.师:大脑袋,圆肚皮,细尾巴,黑身子。变变变…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抓害虫,顶呱呱。(启发法)
2.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⑴ 小蝌蚪是什么样的?青蛙是什么样的?
⑵ 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⑶ 这篇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
师:带着这三个问题,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结合学习课文
1.齐读第一自然段。(出示:第一幅图的投影)
⑴ 师:这群小蝌蚪在干什么?(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提问法)⑵ 师:小蝌蚪的外形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的脑袋什么样?身子什么样?尾巴什么样? 在课文中把描写小蝌蚪的样子画出来。
(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提问法)
⑶ 师:通过回答以上问题,揭示了第一自然段内容。
⑷ 师:指导学生用粘贴纸粘贴出游动的小蝌蚪的粘贴画,并让仔细观察。
(指导观察法)
2.操作投影出现第二幅图。
⑴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生读小蝌蚪,女生读鲤鱼妈妈,教师读旁白。⑵ 师:第二自然段小蝌蚪有什么变化?他们遇到了谁?
(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遇到了鲤鱼妈妈)(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问了什么?鲤鱼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己读)⑷ 通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变→长出两条后脚。
找→鲤鱼
⑸ 师 :看投影,小蝌蚪见到鲤鱼的时候心情怎样?(学生发挥回答)⑹ 指导学生用粘贴纸长出后退的小蝌蚪和鲤鱼的粘贴画。
⑺ 师: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找妈妈。(激趣法)
3.投影打出第三副图。
⑴ 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名男生读乌龟,找一名女生读小蝌蚪,教师读旁白。
⑵ 师:过了几年,小蝌蚪又有了什么变化?他们又看见了谁?
(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了一只乌龟)(启发法)
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乌龟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引出板书。(长出两条前腿,乌龟)
⑸ 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学习内容,粘贴出长着四条腿,小尾巴的小蝌蚪和乌龟粘贴画。
⑹ 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成了妈妈,他们又照着乌龟的话去找妈妈(激趣法)
4.操作投影,出现第四副图。
⑴ 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
⑵ 师:过了几天,小蝌蚪变成了什么样?他们又遇到了谁?
(根据投影回答)(小蝌蚪尾巴变短了,他们遇到了一只青蛙)(提问法)⑶ 师:小蝌蚪叫了什么?青蛙妈妈说了什么?(学生自读)
⑷ 通过读第四、五自然段,从而引出板书。(尾巴变短了,青蛙)⑸ 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学生粘贴出青蛙的粘贴画。
5.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要求边读边思考。
⑴ 师: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小蝌蚪的尾巴不见了,天天跟着妈妈去捉害虫)
⑵ 通过读最后一自然段引出板书。(尾巴不见了)
三、巩固知识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的过程。
1.课件出现练习:填一填。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后腿),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青蛙)。
2.拓展:青蛙是捉害虫能手,我们应怎样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四、总结课文,深入引导。
导语: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是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到底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啊,请你们讨论一下,看看鲤鱼妈妈和乌龟谁说得对?
1.让学生归纳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四条腿,宽嘴巴,长着大眼睛,披着绿衣裳,捉害虫,顶呱呱。)
2.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青蛙)
3.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板书:尾巴变短了。)
4.请同学们看图(出示课件),仔细观察,看看小蝌蚪找到妈妈没有?师: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全过程,青蛙是人类的朋友,是庄稼的保护神,农民伯伯亲切地称之为“护谷神”。为了让这位朋友生活得更舒适、安全些,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应该用心去爱护关心他。同学们,你们能为他做点什么吗?(环保教育)
五、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两条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小蝌蚪两条前腿大眼睛绿衣裳青蛙妈妈雪白的肚皮
教学反思
这篇看图学文以浅显的文字生动地描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同时向学生叙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甩着长长的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了。我们这里是农村,学生有机会看到蝌蚪和青蛙,我在教学时结合课文插图和网上视频等资料,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小蝌蚪的变化过程,使学生通过了解青蛙的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