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9:3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宁宁 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并理解词语,能能辨析同义字同音字。2.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3.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2.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并理解词语,能能辨析同义字同音字。2.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3.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识记“词语盘点”,5分钟后听写。1.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纠正。

3.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理解的,全班交流。4.选择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自由读第29至第32课,(1)同桌互相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1.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2.检测

复习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重点复习“赖 驾 幻 ” 理解“呼风唤雨”(2)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课后第三题。(3)比较“发明和发现”举例说明

(4)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来形容。复习30课*《电脑住宅》

(1)读课文,想像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复习31课《飞向蓝天的恐龙》(1)读课文,背诵感兴趣的部分。

(2)恐龙变成鸟的依据是什么?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3)体会用词的准确性,找重点句,如“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点睛之笔”什么意思?(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为什么这是“点睛之笔”? 复习32*课《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1)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特殊乘客指谁?(2)重点读 3、6小节

3.这学期的课文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有被称为 的钱塘江大潮,有气魄雄伟,在古建筑史上被誉为伟大奇迹的,有老舍笔下的那只性格 的猫,还有丰子恺写的那只 的白鹅„„

在本册学过的课文里,我们认识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有独自一个游欧洲的德国小姑娘,有从地图上发现陆地漂移学说的,有 而读书的少年周恩来,有

教学反思: 的作家叶圣陶。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件www.xiexiebang.com四上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9、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习目标:

.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情分析:

本课大体上讲了20世纪科技的发展,展示20世纪主要发明的图片,学生很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明白“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实现的。让他们理解20世纪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30、*电脑住宅

一、教学目标、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让学生读课文,感受电脑住宅的奇妙之处,充分肯定科技的作用,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电脑住宅,想在增加什么功能,学生兴致很高。

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往;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结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题。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

(二)初读感知、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默读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

▲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1)制作表格

住宅的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2)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五)导语激励: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的21世纪创造出你的神奇。

五、课外拓展

我来当设计师: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难点重点、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2、语句表达很准确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很多学生对恐龙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起来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天的过程。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读P151第2题: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用序号标出。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

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句意思。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

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板收)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

.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交流搜集的信息

二、学写田字格字

.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3.抽说、补充

4.扩词

5.书写

三、评选优秀奖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的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特殊乘客”怎么特殊的?什么是“特殊乘客”?学生急于知道,读课文后知道原来是——蔬菜。蔬菜到太空“游玩”一圈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人类根据需求,保存有力的变化。于是出现“太空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XX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课

件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总复习复习多位数的认识(2课时)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具:题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4231579、30050082、3960400000、7000700070、700300009、26740020000、315400000、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80000、9000000、47000000、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325600000000、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9528641、799000、380800、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2)2709546312、983536478、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6、比较大小

1650010○16500100;350020○530020;2509200○2509000;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2)最小的数;3)一个0都不读的数;4)只读出一个0的数;5)要读出2个0的数;6)约等于3亿的数;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练习二十一1、2、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复习乘法和除法(3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教具:题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乘法和除法”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乘法和除法。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口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直接说结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说一说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3、复习积的变化规律,商不变的规律。不计算,直接写出下面的积或商。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据什么算出结果的?

4、复习笔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2)245×27=、530×48=、509×50=、802×37=。组织学生笔算,说一说笔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决问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1)甲火车14小时行驶1750千米,乙火车10小时行驶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路程÷时间=速度

2)有26条船,每天收入78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4——8

复习空间和图形(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掌握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培养学生画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空间与图形。

2、打开数学书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这两个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角的度量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出题进行判断。

1)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2)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用三角板拼角:75度、105度、120度、135度、150度、180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3)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钝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画指定度数的角。65度、100度、155度。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2、复习近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学生画垂线。

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3)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三、练习内容:

1、出示角:学生量出角的度数。

2、出示图,计算角的度数。

3、出示图,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4、出示图,看看哪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哪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5、完成总复习12题和13题。3)总复习9、10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练习二十一9—10题

复习统计(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重点:会画垂线和平行线

难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垂直与平行的概念 教具:题卡 学习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统计”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复习统计。

2、打开数学书看第六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二、复习知识点

1、统计

问: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

2、总复习13题

回答问题。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一13题

根据数据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所给的问题,你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三、综合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60400、9024700、24950000、695200、38000200、305076000

2、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七百八十万零二十人、十五亿三千零八万零九、四亿零五十万零三。

3、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127×63、3276÷84、74×59

5、估算

297×3、789×4、5392÷9。6、1)125的40倍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2)756里面有多少个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7分别画一个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8、你会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9、你会用一张长方形纸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10、解决问题

1)一只山雀5天大约吃800只害虫,30天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条船可坐50人,要同时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综合练习试卷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主备人:王宁宁 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并理解词语,能能辨析同义字同音字。2.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3.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难点:

1.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2.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并理解词语,能能辨析同义字同音字。2.回顾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3.复习本单元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三、出示自学指导

(一)自由识记“词语盘点”,5分钟后听写。1.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2.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纠正。

3.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不理解的,全班交流。4.选择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三、出示自学指导

(二)自由读第五至第八课,(1)同桌互相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3)弄清课文、古诗所蕴含的道理。1.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2.检测(1)、请同学们快速回顾一下,第二组中我们都学了哪些课文?谁来填一填。出示:

在第二单元,我们跟随大作家叶圣陶一起观察《

》,还和法国作家法布尔参观了 《

》;我们还重回宋朝,和苏轼一起《

》,和陆游一起《

》,真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啊!

(2)、从这些课文里你读懂了哪些道理?又探寻到了哪些奥秘呢?(3)复习古诗

(出示古诗题目)谁来背背这两首古诗? a.出示:《题西林壁》)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哪句诗让你看出苏轼是细心观察的?他是怎么观察的?(板书:多角度)他又思考出什么深刻的人生哲理?

b.你能运用这些诗句填一填吗?(4)复习《爬山虎的脚》

古往今来,叶圣陶先生又是怎样观察发现事物的?我们来读读叶圣陶的表达出示短文,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细心观察?。

a、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1、轻轻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观察仔细?

(一顺儿朝下)这是抓住叶子的朝向观察的。

(均匀 没有重叠 不留空隙)作者观察了叶子的分布情况。

(动态描写)

2.叶圣陶先生不仅观察仔细,还很会表达,不仅写出了爬山虎叶子的静态美、还写出了它的动态美。让我们一起美美的读读这段话。多么美丽的叶子,你能把这绿得新鲜,在墙上铺得整齐又不重叠得叶子记在脑海中吗?老师给你一分钟时间,看着这幅图,想一想,背一背。

3.(出示图片)让我们看着图片一起背诵。

b、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1、自由读读这段话,感受感受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2、你们有没有发现,作者除了细心观察,观察的时间还怎么样?(板书:时间长)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原先、现在)(4)复习《蟋蟀的住宅》

除了细心观察,还要学会持续观察。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就做到了这一点,他研究昆虫30余年,而且记录的语言也非常生动。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

法布尔的著作叫什么?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a.出示: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如果感到疲劳,他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头,触须轻微地摆动。b.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c.作者是怎样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出来的呢?(拟人)这样表达有哪些好处?把蟋蟀当成人来写,就更形象、有趣了。也表达出了作者对蟋蟀的喜爱.。

四、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希望同学们以后都能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表达的人。

教学反思: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学情分析:

本课大体上讲了20世纪科技的发展,展示20世纪主要发明的图片,学生很感兴趣,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明白“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是怎样实现的。让他们理解20世纪发生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30、电脑住宅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想象出课文描写的场景和事物。

3、和同学就感兴趣的课文内容展开讨论、交流,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和便捷。

4、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一边读一边想象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让学生读课文,感受电脑住宅的奇妙之处,充分肯定科技的作用,发挥想象设计自己的电脑住宅,想在增加什么功能,学生兴致很高。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从择山洞而居,到结茅而往;从土瓦房到今日的高楼大厦,人类的住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的住宅会如何呢?今天让我们结识一座电脑住宅。

2、引入新课,板题。

3、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师对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板出来)

(二)初读感知

1、你想了解这座电脑住宅吗?请你自读课文,读准课文的字音。

2、检查生字的读音。

(三)默读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

2、那里的电脑有什么功能?是怎样工作的?

▲过度激趣:刚才你们都到了电脑住宅里参观了,哪个地方的设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指名汇报,指导朗读。

(四)小组合作探究。

1、学习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

(1)制作表格

电脑住宅

住宅的设施

如何工作

有何功能

(2)以电脑主人的身份向参观者介绍一种或几种设施的布局功能以及使用方法。

2、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五)导语激励:同学们,科学技术能带给人类美好的未来,但是最美好的是能够创造美的人!你们愿意做这样的人吗?

那我们该怎样做呢?……

(六)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了电脑住宅,不但领略到它的神奇,还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让我们努力学习本领,在科技迅猛的21世纪创造出你的神奇。

五、课外拓展

我来当设计师:

如果由你来设计一栋电脑住宅,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电脑学校、电脑商场、电脑医院……想一想,看谁的设计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舒适、最方便的享受。

31、飞向蓝天的恐龙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学新词;

2、理解一支恐龙怎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书上恐龙图(恐龙能行走,并配叫声)。辽西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图、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段落(“其中,……崭新的生活天地”),小黑板。

2、学生准备:各类恐龙的模型、图本、信息。字、词典。

难点重点

1、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2、语句表达很准确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很多学生对恐龙很感兴趣,先让学生起来讲解恐龙的种类,生活习性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恐龙飞天的过程。

教学教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出示书上恐龙图,引入课题

以前,同学们观看过恐龙展览,刚才屏幕上又再现了活灵活现的恐龙。下面,我们来学习关于恐龙的课文。

二、读课题质疑

1、齐读课题

2、质疑1、预习时读了课题,你产生了疑问吗?请举手。如有的学生没产生,就让他们再读读课题想想。2、产生了什么疑问?分别抽说。相同的意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我们知道的恐龙没翅膀,怎么能飞向蓝天呢?恐龙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奇怪!恐龙还会飞呀!

3、初步释疑

①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哪些地方回答了你的疑问?请举手,请再读读想想。不知道的请读课文找答案。(给一定的时间读书)

②范读、生边听边想。

③分别抽说(说得不对的,全班读书、争议、再说)

辽西发现了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出示课件,师讲解。第三自然段回答了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④过渡:这个问题放在第二节课去深入的研究。下面,我们先学习生字新词,扫除阅读障碍。

三、学生字新词

1、出示小黑板生字新词。

2、提自学要求:学生字的音形,根据课文内容理解新词意思。互帮:不懂的词意,查字词典和同学商量。教师巡视,对差的引导。

3、分别抽读生字,说形和词意。

4、读生字新词(抽读、齐读、去掉音节读)

四、读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1、自读课文,句出不懂的词。

2、自查字、词典,不懂的同学商讨,教师巡视参与引导。

五、自读自悟第一、二自然段

1、先说方法:读懂每句话的主要意思,串起每句的主要意思,就是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2、自读自悟,教师巡视引导。

3、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一起逐句讨论,有不同理解,说出理由)。

4、抽说,有不同意见可站起说出你的理解。

六、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引入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恐龙怎么会飞的疑问,同时也找到第四自然段是这个疑问的'答案。下面,我们来认真阅读第四自然段。

二、阅读第四自然段,理解恐龙演化成鸟类的过程

(一)读P151第2题: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根据课文想象一下,再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一说。你对题目的要求怎么理解?(想象,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要认真阅读弄清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才能用自己的话有条理说。

(二)弄清共几句

①先读书,用序号标出。

②抽说,出错教师点拨。(这自然段长句多。如“庞大家族:冒号后的句子具体指出庞大家族有哪些。前后都是围绕相同内容说的。一共8句。)

(三)阅读、理解

1、默读想象,教师巡视引导。(给一定读书时间)

2、教师读,全体学生想象表演。(出示本段文字理解)

3、先用自己的话有条理地说说,教师巡视引导。

4、小组讨论(要求:逐句讨论,每句意思。每人都说,不同的可根据课文内容讲出理由。达成共识。)教师巡视引导。

5、抽说,有不同意见,师生再谈、再说。(板收)

6、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a、引读;

b、齐读。

三、感悟

学了本文后,你有些什么感受?

以恐龙化石,科学家能推出恐龙成鸟类的演变过程。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讨论、抽说)

科学技术发展。多学科学文化,去钻研事物……。

四、理解文中表达准确的句子

1、自读理解,并小声说说;

2、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理由)

3、抽说(恐龙种类多,演化成多鸟类是其中的一部分,所以“一支”用得准确。演化需要非常长的时期,所以用“温长的演化”很准确。)

4、同学们以后在用词说话,写作时,学习准确确地运用词语。

5、找找本文还有这样的句子,读读、想想、说说。

五、拓展

交流搜集到的各种恐龙的图片,模型和信息。

六、回家搜集动植物或古猿演化成人的过程,下节课交流

第三课时

一、交流搜集的信息

二、学写田字格字

1、自己观察田字格的字:1)、写时注意什么地方;2)、间架结构怎么安排

2、讨论以上两个问题

3、抽说、补充

4、扩词

5、书写

三、评选优秀奖

32、飞船上的特殊乘客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学习课文,了解我国生物科学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学技术所创造的奇迹,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关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的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特殊乘客”怎么特殊的?什么是“特殊乘客”?学生急于知道,读课文后知道原来是——蔬菜。蔬菜到太空“游玩”一圈后,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人类根据需求,保存有力的变化。于是出现“太空蔬菜”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20xx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国航天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还记得吗?对,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在“神州五号”飞船上,除了我们伟大的飞行员──杨利伟叔叔,还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们到底是谁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感知

1、请自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谁?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种子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兴趣的语句勾画下来。

2、集体交流:

(1)科学家从参与太空“旅游”的植物种子中筛选培育出优良品种,加以推广,种植出产量高、品质好、生命力强的农作物。

(2)为什么从太空回来的植物种子会发生变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优良的,并经过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终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与我们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长、颜色的变化

B、味道:更鲜美

C、营养:更丰富,抗病力强

D、其他价值:药用、美化、绿化

(5)同学们也收集了一些课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让我们一起来大开眼界吧!(指名学生上台进行介绍,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种子经过一番太空旅行,就获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谁是那位伟大的魔法师呢?

4、总结:

科学的领域无边无际,聪明勤劳的科学家们在这片领域进行着不断的开发、创新,才能创造出一个个奇迹。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第八单元找规律的教学设计

3.第八单元可能性教学设计

4.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习作的教学设计

5.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6.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7.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8.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作文:未来的住宅

9.语文第八册第6单元教案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第八单元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林州市第一实验小学管智平逯计梅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略读课文《飞向蓝天......

    四年级语文第八单元复习教案(精选合集)

    第八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语言两则》 《文成公主进藏》 《普罗米修斯》 《渔夫的故事》 二、复习目的 1.进一步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情节以及人物的精神品质。 2.......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复习

    第八单元复习资料 词语 远征典礼委员协商外宾汇集按照预定排列波浪爆发诞生奋斗庄严宣告欢呼电钮肃立瞻仰肃静漂浮选举骑兵高潮次序光明磅礴拟定地域殉职奔赴尊重踌躇黯然操......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第八组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其中有篇幅短小、发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有内容通俗、情节引人入胜的民间故事;有想象神奇的神话......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作文 未来的教室 未来的教室比现在大一倍,它非常宽敞,墙壁是隔音材料制作的,窗户既可以调温又可以调光,窗台上摆放着各种鲜花,我们每天都置身在舒适的学......

    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8分)yī lài gǎi guān xiōng měng yīn tè wǎngmiáo huì pēng tiáo mǐn jié táng niào bìng二、照样子,连一连,写一写。(15分)舟 合 鸽 (鸽......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12月份多媒体授课资料 29 掌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一、词语第1单元一(一个、一天)     二( 二月、二十)     三(三天  三月)上(上学、上衣)      口(人口、开口)      目(耳目、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