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共五则)

时间:2019-05-12 19:42: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第一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 3.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教学重点】

1.领悟“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教学难点】

1.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教学过程】

过渡语:同学们,这个星期我们学习了三篇描写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这些文章之中用了许多的说明方法,那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哪些说明方法呢?(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让我们一起到具体的句子中去看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97页。

一、我的发现

1.初读句子,说说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师:自由读一读“我的发现”中的两个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城墙顶上铺着方转,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打比方),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作比较)。

(2)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列数字),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作比较)。

2.再读句子,畅谈从课文中的两个句子能发现什么。

(1)师:看来同学们对说明方法已经十分清楚了,那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两句话,你还可以发现什么呢?

生1:都用了作比较的方法。

生2:作比较的部分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

生2:作比较以后能够使物体的特点更加具体、想象。生畅谈,师引导归纳: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

(2)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俗话说,动脑要与动笔结合,现在就请同学们拿出笔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发现了“两个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作比照,解释说明事物的特点,使得事物的特点更加具体、形象。”那小林与小东又发现了什么呢?自由读一读小东与小林的对话。并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

3.读一读小林与小东的对话,将“自我发现”与“他们的发现”进行比较。(1)用横线划出小林的发现:这些句子的后半部分,都拿我们熟知的事物来比照。

(2)用波浪线划出这种写法的作用:十分具体形象。(3)读一读“发现”和“作用”部分。(自由读、齐读)

(4)联系旧知,出示句子:太阳离我们有1.5亿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3500年。

师:我们的小东不仅发现了这样写的作用,还联系了以前学过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①讨论:用 写出了,真是具体形象!②用横线划出作比照的部分。4.做练习巩固

过渡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我们一起来做几道练习。(1)这座塔很高。①这座塔很高,差不多有10层楼房那么高。

②这座塔很高,从塔下走到塔顶,足足要花20分钟。

(2)这棵树的树干很粗。例句:

①这棵树的树干很粗,直径长达10米,周长约31.4米。②这棵树的树干很粗,差不多21个人才能够将它完全包住。

(3)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例句: ①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是我们教室大小的10倍。

②这个阶梯教室大约有350平方米,如果绕教室四周走一圈,差不多要6分钟。

5.教师小结

如果要使某一物体的特点写具体、形象,可以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在写作之中也可以运用这点。

二、日积月累

过渡语:现代的作者拿具体事物来比照将我们景点的特点描写得具体、形象,而古时的诗人,行至某处,都会吟诗作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景点的楹联。楹联是对联的一种,旧时贴在庙宇、寺院的楹柱上的对联,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种独有的文化遗产,它能够用非常简洁、非常对称的语言把这一景点的特色描写出来。想去看看楹联吗?请同学们翻到“日积月累”部分,自由地读一读这几句楹联。

1.出示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2.朗读楹联

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纠正字音,指导学生读好对联。3.学生交流对这几幅对联的大体理解,相机出示相关风景图片

师:将对联读好是首要任务,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一fù对联

(1)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颐和园月波楼)①读这一组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大意:小路两边幽竹茂盛,竹子的影子投下来,路上像是铺满了或浓或淡的云。入夜后,帘纱半卷,月光如泻,四周好像罩上了一层薄纱,各种花木的影子印在窗帘上,深深浅浅,很是好看。

②指导朗读、背诵。(2)树红树碧高低影 烟淡烟浓远近秋(四川青城山真武殿)①青城山是一座道教名山,自古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欣赏图片。根据对联和图片,猜猜这是怎样的青城山?

生:树叶高高低低,红红绿绿,影影绰绰,烟云或浓或淡,或近或远。②师:在同学们看来,这是一幅怎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觉?(舒服)那作者是这样的感受吗?提示出自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

师:同学们“福堂观”是唐王朝祈福之地,但是当时唐王朝快接近灭亡了,“祈福之地却不福唐王朝”,作者处景生情,内心非常地忧郁。

树叶不论是红是绿是高是低,都显灰黑之影,烟云不论是浓是淡,都在多事之秋。

③指导朗读、背诵。

(3)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山东济南大明湖)①提示来自清朝刘凤诰咏大明湖的诗句。②出示大明湖风景的图片。

③根据图片和对联,想象大明湖的景色:湖面上都是荷花,柳树栽种在湖岸上,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在湖中。

④指导朗读、背诵。

(4)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江苏苏州沧浪亭)

①提示这是一副集句联,上联出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句出自苏舜钦的《过苏州》。

简介沧浪亭:沧浪亭是宋代著名的诗人苏舜钦的私人花园,当时是一个废园,苏舜钦用了四万贯钱买下它,傍水筑亭,取名沧浪亭。说起这副对联,还有这一个传说:据说,他买来以后很高兴,就请他的好朋友欧阳修来为沧浪亭题诗。于是欧阳修就写下了“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这样的诗句,后人就把欧阳修和苏舜钦的两句诗合成一副对联,刻在了沧浪亭的楹柱上。

②出示沧浪亭的图片。

③说一说诗句的大意:清风明月是无价之宝,远山近水都是有情之物。④指导朗读、背诵。4.熟读背诵 ①“对联连线”加深理解。②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③尝试背诵。5.出示其它楹联

九洲积气峰前合/万里浮云杖底来(山东泰山晴光阁)

峰从西竺来 云根无住/泉自上方出 月印常圆(杭州灵隐寺山门)好官况味清如此/君子交情淡不妨(沈阳故宫书房)烟笼古寺无人到/树侍深堂待月来(北京陶然亭)

门辟九霄 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 俯临千障奇观(泰山南天门)师友肯临容膝地/儿孙莫负等身书(福州林则徐故居)

三、宽带网

1.让学生回去查找有关“世界遗产”的图片、诗词、楹联、故事或传说。2.课堂中呈现部分“世界遗产”的图片、诗词、楹联、故事或传说。

第二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重点)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借助图片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难点)

5.和大人一起朗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难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教师)

2.字卡。(学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识字加油站

1.(多媒体出示喜羊羊图片)导言:我们的好朋友喜羊羊来了,它还给我们带来了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引导学生相机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pào)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导学:喜羊羊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听一听,它又说了什么?(课件出示泡泡语:你能看图背诵这首儿歌吗?)

6.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速读速背儿歌。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图片导入,引领学生在趣味观察中认识儿歌中的主体事物。在此基础上的认字都是以“自主交流、活动探究”的形式完成的,既提升了识字实效,又尊重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观察,我的发现

1.导言:由于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现在喜羊羊要带我们去汉字王国逛一逛。一年一度的汉字王国运动会的开幕仪式就要开始了,让我们随着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队伍参加。

2.课件播放第一支走来的队伍——口字旁家族,并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1)齐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口字旁)

(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导学:这支队伍想扩充,还有哪些字宝宝可以参加呢?(预设:“喊、叹”等。)

3.课件播放第二支走出来的队伍——提手旁家族,并相应出示生字“提、拔、捉、拍”。

(1)导言:观察生字,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提水、拔萝卜、捉小鸡、拍球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并再举几个例子。

4.课件播放第三支走出来的队伍——足字旁家族,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导言:最后一支队伍比较特殊,大家来看看都有谁呢?(生齐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一组字又有什么相同点。(课件出示足字旁)

(3)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动作有关,学生举例子。(跺脚、跳跃等)

设计意图:借助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自主发现中了解汉字造字规律,初步树立归类识字的意识。

三、情感体验,字词句运用

1.导言:喜羊羊在汉字王国玩得特别愉快,它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它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课件出示青山和清泉的图片,并注明这两个词语,突出“青”和“清”两个字。)

(1)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字,你们发现了什么?

预设:读音相同,意思不同。“青”表示绿色,而“清”表示清澈和清楚。

(2)课件出示:“远处有()山,近处有()泉。”学生试填,并说明理由。

(3)学生小组讨论还可以用“青”和“清”组哪些词,并用词语造句。

2.课件出示:“在”和“再”。引导学生说出哪个是“再见”的 “再”,并说明理由。

预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再见”这个词,“再”表示又一次的意思。

3.教师引言:“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地点,比如:在家、在场、在外面……

4.课件出示选字填空:放学了,大家()教室门口和老师说()见。

(1)指导学生用“在”和“再”填空,并说明理由。

(2)课件出示选字组词练习:()家、正()、()学校、()次、()来。学生讨论怎样填写,并用填写的词语造句。

5.完成教材64页的翻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设计意图:通过生动的图片,直观理解“青”和“清”的意思,再填字组词造句,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比较两组同音字时,都是先理解再运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借助有趣的“翻字典游戏”激发了学生查字典的兴趣。

第二课时

一、诵读歇后语,日积月累

1.导言:喜羊羊今天给我们带来几幅图画谜语呢,谁能猜出每幅画的谜底?

(1)课件出示图片:小葱拌豆腐。

导学:大家看看这盘菜的颜色,用一个词来形容。

预设:又青又白、绿白相间、清清(青青)白白……教师给出一清(青)二白。

(2)课件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图片。师生交流共同猜谜语。

2.引学:刚才我们猜的是歇后语,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像谜底。

(1)请你读一读教材中的歇后语,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

(2)同桌对读歇后语,一人读前一部分,一人读后一部分。

(3)课件出示歇后语的前一部分,学生齐说后一部分。

3.拓展其他歇后语。

(1)课件出示几个课外歇后语,小组交流学习,互相纠正字音,反复练读,直到全组同学都会朗读为止。

(2)借助图片指导学生边读边理解,最后熟读成诵。

4.小结:歇后语的种类有很多,有谐音类、喻事类、喻物类、故事类等,内容广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主要以读为主,熟读成诵。让学生以多种方法练习朗读,借助图片,在读中感悟,并鼓励学生去搜集、去积累。

二、共同阅读,感悟道理

1.导言:一个晴朗的日子,乌鸦找到了一片肉站在大树上,正准备回家喂宝宝,却遇到了树下寻找食物的狐狸。(课件出示:短文插图)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课件配图播放故事)

2.学生初步了解短文内容。教师出示字卡,指导学生学习发音易错的生字。

3.指导朗读短文,把短文读得正确、流利。

4.引导学生思考交流:狐狸几次对乌鸦说话?乌鸦有什么表现?画出狐狸的话读一读,想想狐狸为什么要这样说话,乌鸦为什么上当受骗,通过这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讨论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三、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1.回家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

2.把搜集到的歇后语和同伴交流一下,看看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的能力。一年级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交流和表达。教师应充分给予他们思考、表达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语言,在交流中感悟内容,在交流中明白道理。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减少语文园地的内容带给学生的枯燥感,我设计了“喜羊羊参加运动会”的一系列情境。借助课件里的图片和动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以语文园地中的各板块内容为主体创设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观察与倾听上,迅速提升了学习效果。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吧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应表达的语气。

3、说出发现。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全班交流后归纳:同样的内容,标点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4、组内读句子的,比比谁读得好。

5、拓展:

⑴游戏强化标点用途:同桌选择自己喜欢的标点,各说一句话,互相表演,表达自己扮演的标点所表达的语气。

如:生1:吃饭啦!

生2:吃饭啦?

⑵进一步发现:同样的内容,标点标在不同的地方,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⑴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⑵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⑶小组汇报。

⑷游戏巩固生字。

2、我会连:

⑴生读一读,连一连。

⑵交流。

⑶拓展练习:

打开()茂密的()()的乌云

辨别()满天的()()的空气

寻找()清新的()()的枝叶

3、读读背背:

⑴自读节气歌。

⑵说说自己已知道的节气。

⑶再读读后面的24节气的名称。

⑷对比说说儿歌每一行都讲了哪些节气。

⑸看挂历,具体的了解24节气分别在哪一月的哪一天。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景,感知动物的奇妙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播放“动物世界”的光碟,让学生随录像去感受动物世界的奥秘。

3、交流看后的体会。

二、交流互动

1、我们身边有哪些动物?(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知道的有哪些动物?你知道哪些动物的生活习性?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组内交际,生生互动

1、当解说员:

选定自己最喜欢动物,在小组内谈谈动物的生活习性。同学讲时要用心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随时提问,讲的同学要给予说明,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如:我是小白兔,非常可爱、活泼……

2、派代表全班交流,大家补充。

四、由说到写,实现迁移

学生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在旁边写上几句话。

五、赠送作品,互相交流,听同学的意见,再修改

第三课时

一、展示台

1、生说说自己课前都搜集到了哪些自然知识。比如:风景图片,描写祖国山河的诗句,风雨雷电自然现象的谜语、诗歌、谚语、采集、制作动植物……

2、生展示搜集的资料,在组内交流交流。如:你搜集到的是标本,那么可以说说该标本的生活习性,样子等。

3、全班交流。

二、宽带网,拓展学习导语

课文中,生活中,我们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发现了春天的美丽迷人。其实呀,大自然还有好多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呢。

1、阅读宽带网,告诉我们两种有趣的动植物。

2、在组内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非常有趣的,推选出组内的小博士。

3、号召学生争做“小博士”在读书或看电视时留心观察了解动植物。

【课后反思】

学生对自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如何有效提高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为他们的搜集创造条件,是一个难题。如果这个难题未能得到解决,孩子的综合实践将是一句空话。“展示台”“宽带网”的设计,都说明在这一册更注重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这同时也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年龄小,虽然兴趣浓厚,但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我校是寄宿制的,有时就根本不具备同公办学校学生的条件,他们在放学后,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搜集,但我班这么多学生,光靠老师一人指导,而且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够,非常不便,学生也只是一时兴起,真正做到的也只是少数几人。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3、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4、进一步巩固用音序法查字法查字典的知识,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5、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的特点。

6、阅读故事《狐狸和乌鸦》,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练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初步了解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歌,认识8个汉字,进一步体会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2、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提高归类识字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关联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识字3》的内容,生自主朗读,说说在这一课中“青”字加上偏旁组成了哪些新字。

2、师激趣:其实在汉字中,像“青”这样特别爱交朋友的汉字还有很多,我们今天再来认识一位(板书:包,指名生认读)。

3、师质疑:“包”加上不同的偏旁,又能变成哪些新的`汉字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趣味识字”吧!

二、学习“趣味识字”

1、生自主阅读小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生朗读小儿歌,正音识字。

(1)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吃饭、能干、吃饱、茶水、泡茶、轻轻、抱着、鞭炮。

(2)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强调:“能”既是鼻音,又是后鼻音;“茶”是翘舌音;“轻”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抽读卡片,巩固学生认读。

(3)生再次练习朗读小儿歌,将儿歌读通读顺,读出节奏。

3、巩固识字。

(1)单独出示儿歌中出现的八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教师识记方法。在此过程中,师适当指导:“饱、泡、炮”这三个字都是“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构成的;“饭、茶”也可以通过借助偏旁来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轻”与“经”比较记忆。

(3)师再次随机出示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4、发现规律。

(1)师引导学生找出儿歌中由“包”字加偏旁组成的六个汉字,交流这六个汉字是由“包”加上什么偏旁组成的。

(2)指名生交流,师出示六个汉字:饱、泡、跑、抱、袍、炮。指名生说说这六个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适当小结:相同点是六个汉字中都有“包”字,而且读音与“包”相似;不同点是偏旁不同,意思也不一样。

(3)鼓励学生结合儿歌内容说说这六个汉字的偏旁与汉字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4)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包”字加上不同的偏旁组成了六个汉字,这六个汉字的读音与“包”相似,而不同的偏旁表示了汉字不同的意思。像“饱、泡、跑、抱、袍、炮”这样的汉字叫做形近字,与我们在《识字3》中学习的由“青”字组成的一组汉字一样,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汉字中的大部分字都是形声字。

三、学习“我的发现”

1、师过渡:同样的汉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很多新的汉字,同样,同一个偏旁加上不同的汉字也可以组成新的汉字。中国的汉字就是这么神奇有趣,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吧!

2、生自主认读“我的发现”中的三行汉字,读准字音,并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发现。

3、指名生分行朗读汉字,并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第一行汉字都是口字旁,第二行汉字都是提手旁,第三行汉字都是足字旁。

4、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每一行汉字在字义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第一行四个口字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都与嘴巴的动作有关;第二行提手旁的汉字表示的都是手部的动作;而第三行足字旁的汉字是与脚部动作有关。

5、拓展巩固。

(1)鼓励学生想想还有哪些口字旁、提手旁、足字旁的汉字,看看这些汉字的意思是不是与偏旁有这样的关系。

(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板书:喊、喂;打、抱;路、跃。师教读,并适当讲解意思。

(3)师出示三点水旁、木字旁,鼓励学生写出几个带有这样偏旁的汉字,进一步体会带有相同偏旁的汉字所表示的意思与这个偏旁有关。

6、师小结:我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可以通过关注汉字的偏旁来理解这一类汉字的意思,这样识字更有趣,也更有效果。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很多的汉字朋友,而且发现了汉字的字形和字义之间的有趣联系,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识字中,也能关注到这一点,进一步提高自己认识汉字、理解汉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辨析两组同音字,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同音字。

2、进一步巩固学习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提高自主识字的能力。

3、正确朗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大致了解其意思,初步体会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

教学过程

一、出示汉字,谈话导入

1、师出示几组同音字:香—乡;青—清;再—在;夕—西,指名生认读,说说这几组汉字有什么特点。

2、生交流,师小结:每一组的两个汉字读音相同,意思却不一样,这样的字叫做同音字。

3、师谈话:汉字中的同音字有很多,虽然它们的读音相同,但是在用法上却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区别它们。

二、辨析同音字

1、生自主朗读“选一选,填一填”中的句子,尝试将正确的汉字填在括号中,再读一读。

2、指名生朗读句子,并交流自己所填的汉字是什么,为什么填这个汉字。

3、根据生的交流情况师明确:

“青”指的是一种颜色,“清”是三点水旁,一般用来表示水很干净,所以第一句话应该这样填;“远处有(青)山,近处有(清)泉。”

“再”一般表示再见、再一次的意思,“在”表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等”,所以第二句话的括号中应该填:“放学了,大家(在)教室门口和老师说(再)见。”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巩固“青—清;再—在”这两组同音字的不同用法。

(1)师出示相关练习:

qīng:()色、()水、()蛙、()洁

zài:()会、()哪里、()也不会了、我()早晨读书。

(2)生根据同音字的不同意思自主进行填空,并说明原因。

5、拓展练习。

(1)师出示另外两组同音字:香—乡;夕—西。指名生认读。

(2)鼓励学生分别用“香”“乡”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香”指的是味道;“乡”指的是家乡、故乡。

(3)鼓励学生分别用“夕”“西”组词,体会二者意思的区别,师小结:“夕”指的是傍晚、夕阳;“西”指的是一个方向。

6、师小结:辨析同音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词语和句子,根据汉字的意思来正确区分。

三、巩固音序查字法

1、出示“语文园地三”中学习的《音序查字法口诀》,生齐读,并指名生说说音序查字法的几个步骤。

2、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一步:找汉字音节的第一个大写字母;第二步:在字母栏下找到相关音节,看看它在第几面;第三步:翻到字典正文的这一面,依次寻找,就能找到这个汉字。

3、根据以上方法,生用音序查字法在字典里查到“溪、解、准、楼、伯”五个字,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4、指名生交流自己是如何查到这几个字的,在交流中进一步巩固音序查字法的基本步骤。

四、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主朗读这四则歇后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短语。

2、指名生分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师适当正音。

3、正音后再次让学生练习朗读,师提醒学生每行短语的中间部位要注意停顿。

4、师举例引导学生体会歇后语的表现形式:

(1)出示第一则歇后语,指名生朗读,指名生交流这个短语中出现了什么物品(小葱、豆腐),它们是混合在一起的,所以叫“小葱拌豆腐”。

(2)师出示“小葱拌豆腐”的图片,生结合图片和生活体验说说这两种物品放在一起是什么颜色(有绿色和白色)。

(3)生再次朗读第一则歇后语,师引导学生体会前后两部分有什么关系。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生自主朗读并比较每则歇后语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6、指名生朗读剩下的三则歇后语,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师适当讲解并小结:这几则短语,前半部分讲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现象,后半部分则是一种比喻的意思,整句联系起来十分生动有趣。像这样的语言形式就叫做歇后语。

7、大致理解这四则歇后语的意思。

师描述一种情况,鼓励生说一说用哪一条歇后语比较适合。(如:一位同学期中考试没有考好,当他拿着试卷回家的时候,心里十分紧张,担心爸爸妈妈会批评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情就可以用“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来形容。)

8、通过师生对读、自由朗读、联系意思等方法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四则歇后语。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汉语表现形式十分丰富,歇后语就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种,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我们会经常接触到歇后语,希望同学们能记住它们,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它们。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故事《狐狸和乌鸦》,分角色朗读对话。

2、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狐狸是怎么骗到乌鸦口中的肉的。

3、通过阅读,让学生明白爱听好话容易上当受骗的道理。

4、初步了解《伊索寓言》这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出示狐狸和乌鸦的图片,指名生说说这两种动物的了解。

2、师相机小结:在人们的心目中,狐狸是狡猾的,一肚子的坏主意;而乌鸦呢,浑身长着黑色的羽毛,叫声也很难听。这两种动物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

3、师板书故事标题:狐狸和乌鸦。指名生朗读题目。

二、初读故事,了解故事大意

1、师播放故事的录音,引导学生认真倾听。

2、生借助拼音自主朗读故事,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相机正音,指导学生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在朗读中引导学生学生或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1自然段:狐狸看到乌鸦嘴里叼着一片肉。

第2自然段:狐狸主动向乌鸦打招呼,乌鸦没有理睬。

第3自然段:狐狸问候乌鸦的孩子,乌鸦还是没有回答。

第4自然段:狐狸夸乌鸦的羽毛漂亮,嗓音动听。

第5自然段:乌鸦得意地唱起了歌,结果肉从嘴中掉了下来。

第6自然段:狐狸叼起肉跑掉了。

4、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交流的过程中,师适当引导学生把故事的内容说清楚,说完整。(狐狸想骗乌鸦嘴里的肉,就主动向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乌鸦的羽毛和嗓音,结果乌鸦上当受骗,嘴里的肉被狐狸骗去了。)

三、再读故事,理解被骗原因

1、师过渡:狐狸是怎样一步一步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故事,看看狐狸都用了哪些方法?乌鸦的反应又如何?

2、生自主阅读故事,边读边与同位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生交流,师在以下地方重点指导:

狐狸的表现:

(1)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眼珠一转”体会狐狸在动脑筋,想办法与乌鸦套近乎;抓住“亲爱的”“您”这两个称呼体会狐狸对乌鸦的尊敬。

(2)第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赔着笑脸”体会狐狸为了达到骗到肉的目的,不在乎乌鸦的不理睬,通过问候孩子来向乌鸦示好。

(3)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摇摇尾巴”这个动作体会狐狸继续讨好乌鸦的心理。

(4)师质疑:狐狸是真的喜欢乌鸦,才会主动与乌鸦打招呼、问候乌鸦的孩子、夸赞乌鸦的吗?引导学生在刚才阅读交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狐狸是为了骗到乌鸦嘴里的肉,才主动与乌鸦打招呼套近乎、问候乌鸦的孩子、说假话来拍乌鸦马屁的。

(5)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狐狸的话,结合狐狸的动作和表情读出狐狸的虚伪和讨好的语气。

乌鸦的表现:

(1)指名生交流乌鸦的变化:没有回答—看了一眼还是没有回答—非常得意,唱了起来。

(2)引导学生思考乌鸦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结合狐狸的表现和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乌鸦在狐狸一步一步的讨好下,逐渐放松了警惕,把狐狸的假话当成了真话,最终上当受骗。

4、鼓励学生探究乌鸦上当受骗的真正原因,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小结:爱听好话和假话,喜欢别人奉承,就会让别人抓住你的弱点,从而上当受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阅读了《狐狸和乌鸦》这个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这本书(师多媒体出示《伊索寓言》这本书),在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很多既有趣又深含哲理的小故事,希望同学们课后可以读一读。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生活中获得的启示,想一想生活中给你以启示的小事,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表达练习。

课前准备:

1、留心生活中带给自己启示的事情或漫画。

2、搜集平时在书中和生活中读到的有启示意义的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引入新课,明确要求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引起我们思考,让我们获得启示。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吧!

2、请三位同学阅读一下书上的要求。

3、明确要求。

说一说生活中让你受到启发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讲清楚,把得到的启示说明白。

交流给你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说说是什么,再说是怎样理解的,还可以联系生活,通过事例来说一说对自己的启发和帮助。

介绍一幅漫画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直接写漫画给自己带来的启示,也可以根据画意编一个故事,让读故事的人自己体会漫画的含义。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面的建议中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交流:生活中给你带来启发的事情;给你带来启发最大的名言警句;给自己带来启示的一幅漫画。

2、自己根据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说,再练一练。

3、在小组内和同学进行交流,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1、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不仅要评同学说得怎么好,还要说说自己听后受到的启发。

3、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的不同角度给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师总结。提示积累

看来在生活中会给我们带来启示的东西还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图画,甚至一件东西都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和思考。

第二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

在进行口语交际时,同学们有的选择了一些小事,有的选择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画。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

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三、试写初稿。自行修改

1、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2、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

四、小组评议,互改

1、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2、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

五、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评。

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成功的原因,对其它同学进行一个启发。

六、作业

自行修改,并工工整整抄在作文本上。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5

【我的发现】

这项训练包含两组句子,它们的共同点是每组句子的文字都相同,但标点不同。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朗读、体会出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进而认识到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朗读体会,并挖掘学生的语言基础,丰富学生的语感,在探究与发现中,体验祖国语言的丰富。

〖过程建议

1、出示“句号、问号、感叹号”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对它们的了解。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语言积累,用三种标点分别说一句话,小组内互相交流。

3、出示教材中的两组句子,让学生自主观察,朗读,比比谁读得好。

4、共同讨论,每组中的两个句的意思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小组游戏练习:一生说句子,一生点标点。比比哪组说得准确。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安排了认识十个生字的任务。每组中有一个熟字,一个新字,采用了换偏旁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记。是对学生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的一次巩固。由于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增进乐趣,体会方法,发展能力。“我会连”是两组“词语搭配”练习。由于涉及的词语都是学生熟知的,因此,要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自主完成。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读读背背”中安排的积累“节气歌”。节气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应努力挖掘课程资源,激发学生对节气等相关知识的兴趣,促进学生的理解和积累。

〖过程建议

读读认认:

1、首先出示每组字中的熟字,让学生认读。然后换掉熟字的偏旁,让学生猜读,进而体会形声字的特点。

2、揭示新组成字的读音,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组内读理解。

3、整体出示,生字、熟字及词语。引导学生朗读,区分体会。

4、游戏“找朋友”:利用偏旁卡片,组织学生进行组字游戏,巩固识字。

我会连:

1、分组出示两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连线。

2、同桌互检,朗读巩固。

3、启发思考:照样子,你还能说几个吗?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读读背背:

1、自由练读,思考:你对节气等相关的知识了解吗?教师简要介绍。

2、组内练读,参照教材,认识歌中的每句话所说明的节气名称。

3、练习背诵,小组比赛。

【口语交际】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奇妙的动物世界”。这是在本组课文教学内容基础上对“热爱自然,了解自然”这一单元主题进行的深化。其目的是实现主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全方位链接,进而激发学生了解动物的兴趣和亲近动物、爱护动物的健康情感。口语交际活动作为延伸与深化的一个载体,要力求发挥交流活动的优势,积极创设情境,实现积极互动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交际中,真正表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相机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交际思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交际准备

1、准备“动物世界”的光盘、或动物图片挂图等。

2、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

〖组织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利用准备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察。

2、交流观后的感受。

3、教师小结导出话题。可以借鉴教材短文中的第一自然节,激发学生兴趣。

二、展开话题

1、启发谈话:你知道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动物呢?(空中飞的、地上跑的、水中游的)

2、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对它了解多少?和哪些动物间发生过有趣的事情?

3、个别学生交流自己的体验,教师有意识地点拨方法,帮助学生表达清楚,强调注意的问题。

三、组内交流

1、选择自己喜欢,了解的动物,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说说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它们之间发生的事情。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如: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有不明白的问题及时提问、大家可以互相补充等。

四、全班交流

1、组内推选代表讲给全班同学听,同学们互相提问或进行补充。

2、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表达情况。

五、动笔习作

教师组织学生把组内和在全班交流的内容写下来。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展学生的思路,可以写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与小动物间发生的趣事等。鼓励学生敢写,多写,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六、互读简评

在组内互相交流自己写的片段,读一读,评一评。教师可以选择优秀的内容,进行全班展示读。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改。

【展示台】

根据本组教材的内容主题,“展示台”安排了展示学生学习和了解到的自然知识,为学生的停息收集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活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兴趣和能力,表达交际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此次活动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为活动展示做好准备。比如在学习《古诗两首》一课后,引导学生搜集描绘祖国山河和自然风光的优秀诗句和图片;学习《最大的“书”》,引导学生采集制作动植物或矿物标本;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之后,引导学生搜集、查找其他常见的辨认方向的方法等。

教学中,要努力营造和谐交流的氛围,积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搜集的充分展示创造机会。如:组内交流,择优推荐;分类展台,自主介绍等,激发学生的热情。也可将活动延伸到课后。如:举办“标本世界”、“锦绣山河”等专题性的小展览,供学生参观,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学生的搜集,进行简要的分类,并将同学按资料类别他成若干小组。

2、组内交流,由小组长组织组内的同学分别展示自己的搜集。教师巡视点拨,引导学生说清从哪搜集的,内容是什么,从中学到了什么或受到哪些启示,不清楚的地方同学间互相发问或补充。

3、每个小组推选代表,参与全班的“最佳展示”。

4、教师小结,鼓励评价。布置指导学生课后举办专题小展览。提示学生:写上资料标签、内容简介、讲解词,想好版面设计形式等。

【宽带网】

这次宽带网中介绍了两种有趣的动物,一个是食虫的植物“猪笼草”,一种是热带鱼。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大自然的习惯。

〖过程建议

1、出示短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组内交流读后的感受。

2、利用短文的最后一自然节,启发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中奇异现象?

3、教师启发学生交流搜集相关材料的途径,鼓励学生课外搜集。

4、建议学生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的专刊。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无限的延伸,/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相信大家一定对生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二、自主准备

1.默读提示,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2.投影出示

三、内容

1、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生命现象;

2、讲讲自己知道的热爱生命的故事;谈谈自己获得的感受、得到的启发。

3.回忆本组学习的几篇课文,浏览搜集的资料,阅读教材中提供的三段文字。

4.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定交流的角度,想一想自己打算怎样说。

5.自己轻声练习讲述。

四、畅所欲言

1.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互相评议、指正。教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个别指导。

2.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交流,要求讲话学生清楚流畅地表达,听者认真、安静地倾听。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进行评议、辩论。

五、总结评价

1.自我评价自己在这节课中发言是否踊跃,表达是否清晰,态度是否大方,思维是否敏捷,与同学的交流、合作是否积极等。

2.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3.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article/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习作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内容具体;

写出真实感受;

题目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誊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成语故事

一、复习导入

1.读词语卡中的词语。

2.听写其中的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同学们,学习完本组课文后,你发现一些句子有较深的含义吗?下面请同学们先来看看小林和小东都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交流小林和小东的发现。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理解句子较深含义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总结方法。/article/如仔细想、联系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等方法。

3.快速浏览本组课文,你还能发现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或言外之意。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先指导学生读正确,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认识,之后请学生快速背诵。

2.教师补充出示一些名言,请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a.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丁玲

b.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c.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d.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e.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3.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热爱生命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4.鼓励学生课下将自己最喜欢的生命格言制成书签。

四、成语故事

1.自己读故事,感受句子的含义,画出不懂之处。

2.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故事的理解,互相质疑解难。

3.全班交流,说一说这个成语故事蕴含的道理,结合实际谈谈自己对这个成语的体会。

4.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7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课前准备】

课件或投影(“日积月累”中的词语),十二生肖邮票挂图。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活动的主题:“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二、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⑴ 按小组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⑵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民主推荐:

1、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总结颁奖:

三、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里的人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1、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3、⑴ 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⑵ 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⑴ 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⑵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⑴ 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⑵ 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⑴ 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⑵ 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⑶ 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⑷ 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⑴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⑵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

板书

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口。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②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

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

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明确要领,指导书写

1.强调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课件

出示所有要写的生字宝宝:之、近、远、义、相、习、玉。(喜欢哪个生字宝宝就学写哪个字。)

3.师指导书写本课生字。

(1)观察例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语文书中的书写范例,看一看每一个笔画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边观察边书空。

(3)学生完成书中写字练习,先描红,重点

看清

难点

笔画的写法,再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鼓励学生多观察,掌握“、”“ 辶”的写法。

4.教师

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聪明的小朋友们回家给爸爸妈妈背诵这篇课文吧!比一比谁背诵的《三字经》最多。com

设计意图:采用明确姿势――出示生字――找出喜欢的生字――学习书写的过程,将写字教学扎扎实实落到实处。

教学反思

本文作为《三字经》国学经典的选文,教学中真正将识字与读文,朗诵与理解结合起来,将识字与读文作为教学重点,把朗诵与理解视为难点,并在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巧妙地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上,处处从学生实际出发,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时,采用先学后教与先教后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与交流的平台,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将识字课教学变成培养学生发现兴趣和热情探索的热土。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9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3.具体生动的讲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课前准备

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收集的父母对自己的爱的资料。

收集关于爱父母的名人名言。

教学过程

一、讲故事启发谈话,提示学习活动

1.师动情讲述故事《妈妈的礼物》。

2.师述:同学们,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微不至的,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小故事呢?

生先小组里讲述自己知道的关于父母之爱的动人小故事,再举手交流。

例:《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血乳》等

3.小结:听了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大家心里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你的吗?

二、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师述:同学们,你的爸爸妈妈向你倾注了无限的爱意,今天你可以给大家谈一谈,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

2.学生小组交流。

3.请代表上台交流。

三、引导交流,激发爱父母的感情

1.师述:我们的爸爸妈妈是如此的爱我们,可是我知道,有的同学在家里稍有不如意的地方,便经常和爸爸妈妈大吵大闹,随意乱发脾气。但我也知道,有的同学在家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通过综合性学习,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爱我们的父母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述:你以前是怎么做的呢?

4.师述: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做了哪些关爱父母的事情?你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又有什么感受呢?

四、创设情境,激发交流欲望

1.师述:有一个小朋友以前是一个很调皮的孩子,他不知道父母究竟有多么的爱他,可是有一天他终于明白了父母对自己的好,可是,他却不知道如何去向爸爸妈妈表达自己的爱意,你能帮助他,给他想个好办法吗?

2.生讨论交流,推举出小组的优秀建议。

五、活动小结

六、布置作业

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交流,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习作

一、提出任务

在综合性学习中,你已经了解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在口语交际活动中,你已经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这次习作,就请你用一两件事,写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也可以写一写发生在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的事。

二、选材构思

1.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三、动笔起草

1.师述: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起草,注意写一写自己在整个这件事情中的心情。

2.学生动笔写,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回家将这个作文读给爸爸妈妈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第三课时(讲评修改)

一、朗读欣赏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

二、评议

1.师生共同评议。

2.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再读欣赏,誊写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字多义的现象,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2.归类认识槐、梧等八个字。

3.积累名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学生小声读课文中的两组句子。

2.实物投影显示,学生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3.师总结:

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他的意思是不同的。这就是汉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我们要知道汉字的准确意思,就要把它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

二、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学生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3.自学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检查,教师抽查认读情况。

5.自读韵文,了解树木的常识。

三、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古诗。

2.自由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

3.师谈谈古诗大意。

4.学生背诵古诗。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1、发现汉字具有偏旁表义的特点。

2、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巩固学过的字词。

3、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教学重点】

识字及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如何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老师考考你们的记忆,我们已经掌握了哪些识字方法?(如:熟字加偏旁,加一加,减一减等识字方法)

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谁能从“我的发现”中发现什么新的内容。

2、展示课前板书:钢 铜 铁 钉

⑴ 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们读一读这几个字?

提醒学生把其中的两个生字多读几遍。

⑵ 问:你们发现这几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都有一个金字旁(用红粉笔板书出来)

那么这说明了这几个字都和什么有关呢?(与金属有关)

对了,同样衣字旁表示这些字都与服装、被子等有关,而病字头表示这些字都与病痛有关。

边说边板书:金字旁 与金属有关

衣字旁 与服装、被子等有关

病字头 与病痛有关

⑶ 出示生字卡片,让生一起来把这些字读一读:

开火车读。

对于生字的读音要特别注意读正确。

后鼻音:钉、疼、痛、疯

“裙”是二声,“袄”读三声。

3、师小结归纳:

汉字的偏旁有表义的构字特点。

4、给生字组词,能组几个就组几个。没组对的师要及时纠正。

二、日积月累

1、完成“我会填”:

⑴ 抽生把所学过的数量词复习一遍。

可参考教室内的实物说一说。如:一把椅子、一张桌子、一台电视、一扇门等。

⑵ 填词练习:

① 让生先自己独立在书上填写。

② 小黑板出示:一只()一个()一把()

一块()一条()一盘()

抽生回答。老师板书。

⑶ 巩固练习:你问我答:

同桌互相合作练习,一个问,一个答,把自己想到的数量词说出来,填上恰当的词语搭配。

2、完成“我会读”:

摘苹果,认词语:

⑴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好多又大又红的苹果,想要吗?要想得到这些苹果,必须准确读出苹果后边的词语,能行吗?

⑵ 师在黑板上贴出“苹果”,每个“苹果”后面都有一个词语。

抽生上台摘苹果,摘一个苹果,就大声地将苹果后边的词语读出来,读正确了,全班跟着读三遍,然后就把苹果拿下去,否则苹果就得重新上树。

⑶ 全班看着书齐读词语,可采用竖着读、横着读的方式,也可边拍手边读词语。

⑷ 读词语比赛:

全班分成4个大组,比赛读词语,老师打分。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吐字清晰、无错字的一组为优胜。

3、读读背背:

⑴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儿歌《走山路》,这首儿歌是以绕口令的形式出现的,学完以后,我们大家来比赛,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它背下来,而且背得又快又好。

⑵ 让生自由读儿歌。可默读,大声读,想象读。

⑶ 边读边看边思考:图上画了哪几种小动物,它们在干什么?(有小猪、小兔和小鹿;它们一起手拉手地走山路)

抽生回答。

⑷ 全班齐读儿歌。不要求很快的语速。

⑸ 谁愿意来试着背一背这首儿歌?

抽生背诵。可多抽几个。背完评价。

⑹ 全班一起背诵,不会背的可看着书读。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语文园地五优质教学设计

2.有关《语文园地五》的教学设计

3.《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方案

4.小学《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5.《语文园地五·习作》教学设计

6.《语文园地五》教案教学设计

7.《语文园地三》 教学设计

8.语文园地系列教学设计

9.《语文园地八》教学设计

第三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

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能正确朗读并背诵古诗《悯农(其二)》,激发学生阅读积累古诗的兴趣。(难点)6.在师生共读故事《拔萝卜》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能发现每组字的偏旁,并尝试写出几组这样的字,拓展识字。

教学难点: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读准字音。【教学准备】

课件、拼音卡片、生字卡片;课时准备: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孩子们,在《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你最喜欢哪只羊呢?(随着学生发言相机板书羊的名字)我们今天就分成懒羊羊、美羊羊、沸羊羊和喜羊羊四个小队进行“羊羊小队PK赛”。大家有信心取胜吗?(有)那我们就出发吧。

2.课件出示闯关图。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趣味识字。(懒羊羊)

(1)过渡:“羊羊小队PK赛”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2)屏幕出现打乱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上午、下午、晚上),请同学们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相机学习“午”“晚”。

(3)导学:同学们,你们真聪明,能按照顺序排列时间。

如果老师再给你几个表示长时间的词语,你能排列吗?相机学习“年”“昨”“今”。(打乱顺序出示“天”“月”“年”三个字。)(4)第二关:打乱顺序出示表示时间的词语,请同学们一一排列出来。(5)通过刚才的比赛,同学们齐心协力地帮时间宝宝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下面,我们再复习一下它们的名字。(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生字变色放大)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我的发现。(美羊羊)

(1)过渡: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顺利闯过第一关。让我们一起挑战第二关。(2)(显示第二关)出示木牌,上面写着:采摘苹果我最行。

播放课件:将书上的字制成苹果树。秋天到了,美丽的苹果园丰收了,瞧!满树的红苹果多可爱呀!仔细看看,你还发现了什么?对,淘气的字宝宝跑到苹果上了,你认识这些字吗?

(3)自己练读,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他同学。

(4)教师出示课件:两个小朋友走进画面,挎着的小筐上面分别写着“草字头”和“木字旁”。看,他们来摘苹果了。请把属于他们的苹果放到正确的篮筐里。

(5)课件显示:“草字头”的字放进第一个篮子里。“木字旁”的字放进第二个篮子里。咦?聪明的小朋友,你能猜到他们是根据什么采摘苹果的吗?

(6)小组讨论:按照偏旁部首来摘苹果的。(偏旁部首表示字的意思)(7)你还知道其他“草字头”和“木字旁”的字吗?

(8)小结:小朋友们,你们认识的字真多。瞧!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一个偏旁,就有那么多好朋友。在我们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多留心这样有相同偏旁的字,这样才能打开汉字的大门,成为识字小达人!

3.字词句运用。(沸羊羊)(1)导学:请学生读要求。

(2)师:(出示拼音卡片:z、zh、s、sh、n、l)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各小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它们每个都带上今天的好朋友,你还认识它们吗?(出示书上的音节)指生读。

(3)出示生字卡片,两组词同时出现,圈出不同部分。分小队认读。小队长组织,每人同时读一组。(如:你们、家里)(4)打开书,同桌比读。

(5)游戏:小羊吃青草。两个小队一组。(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几轮游戏)分别选出六名学生扮演羊,头饰上写着词,另一队扮演青草,头饰上写着音节。让“羊”去“吃草”。其他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看哪只“羊”“吃草”动作最快,评出“最佳小队”。

4.日积月累。(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真棒!一气呵成,连闯三关。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日积月累”,到古诗的浩瀚大海中捧一朵美丽的浪花吧!

(2)看图说话,了解图意:出示古诗插图,让学生说说画的内容。

(3)导语:夏日的中午,火辣辣的太阳高高地挂着空中,农民伯伯不辞辛苦地在田地里耕种,一滴一滴的汗水从头上滴下来,落在泥土里,粮食来得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反映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快来读一读。

(4)借助拼音,先圈出带“l、n、s、sh、z、zh”的字,划出平、翘舌音,读准古诗。(5)指导朗读。①老师范读。

②读准“锄、知、中、餐”这几个字的读音。③注意诗中的停顿。④学生与同桌一起练读。(6)练习背诵古诗,看谁背得快。(7)谈谈读古诗后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复习古诗

1.过渡: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羊羊小队一起连闯四关,你们高兴吗?我们在古诗海洋中采撷的那朵最美的浪花,你们背给爸爸妈妈听了吗?

2.指几名学生背诵,全班齐背。

3.小结:小朋友们背诵得可真好!这节课,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故事王国,一起分享一个有趣的故事,好吗?

二、掌握笔顺规则,认真书写(喜羊羊)1.过渡: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喜羊羊他们可高兴啦!他们想邀请你们去他们家做客,你们高兴吗?可是你们看,他们每个人的羊屋都有一把奇怪的钥匙。(课件出示:四间羊屋,每个字在羊屋上闪出,只有认真观察的孩子才能想出打开门的方法)2.小组讨论:仔细观察前两间羊屋,动脑想一想: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呢?(从左往右)对啦,开门的顺序就是从左往右。

3.学生汇报,师板书。

4.再看看后两间羊屋,上面的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先撇后捺)

三、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标上自然段并校对,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2.分自然段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四、复述故事,拓展思维 指导学生按下面的提问进行复述。课件出示:

1.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2.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3.小姑娘会怎么说呢?(来了来了)4.接着谁来了?(小狗)5.小狗会怎么说呢?(汪汪汪,来了来了)6.小狗喊谁?(小猫)7.小猫会怎么说呢?(喵喵喵,来了来了)8.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萝卜拔出来了)小朋友真棒,有谁能告诉老师,萝卜是谁拔出来的呢?对了,大家一起把萝卜拔出来了,大家的力量真大!

9.观察课本上的四幅图,每幅图画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指导表演,感受道理

1.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的走路动作。

六、布置作业,分享收获

回家把这个故事读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第四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教学设计

授课对象:卫民路小学三、二班学生 设 计 者:郑芳芳/ 中牟县卫民路小学

【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教学目标】

1.了解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归类识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2.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3.展示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

4.体验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的父母对自己的爱。说说自己应该怎样爱父母。【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识字卡片,挂图等。【课时安排】 二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巨资,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3、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4、拓展练习:此外,“光”还有多个意思,(出示小黑板)(1)景物:如,风光;(2)光彩;荣誉:为国增光;(3)比喻好处:沾光;(4)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5)明亮;光明;(6)光滑;光溜:这种纸很光;(7)身体露着:光着头。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5、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6、组织小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拓展练习:关于抽字,还有有一些其他的意思。如“抽”还有:(1)从中取出一部分:抽查;(2)吸:抽烟;(3)收缩:这件衣服刚洗了一次,就抽了不少。【出示小黑板】谁能根据其中的一个意思来说一句话呢?比一比谁聪明。

8、我们再来读一读上面的句子,看自己能否发现这些特点。你能否可以仿照例子说一些类似的句子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预设:如第一组:“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第二组:“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谁能正确地读一读下面的短文中的字。①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② 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指明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2、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3、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4、赛一赛,谁读的准。

5、自由读韵文。比一比谁先背诵会。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设计意图】 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课件

2、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3、自由读诗句。

4、说一说对诗句意思的大致了解。

5、练习背诵诗句。

6、拓展延伸:把这首诗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二、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小能手,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今天我就给大家一个机会,让每一个人都展示自己风采。你可以朗读,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手工制作,还可以展示自己画的图画,还可以唱歌或表演舞蹈等等。我们先分小组展示,大家可以在小组内演一演。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②小组同学帮助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在表演中展示,学生一定会情趣盎然,一定会快于表达。引导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根据本班教学实践,灵活选择展示的方法和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成果展示与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把活动成果与参与程度、态度、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采用比赛、游戏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学习目标:

1、交流感受到的父母之爱及对父母之爱的回报,注意用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2、写父母对自己的爱要表达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3、能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述。

4、认读与树木有关的形声字,背诵古诗《游子吟》。

5、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故事《妈妈的礼物》

学生准备;感受、回报父母爱的小制作、作文、记录等等。课时安排:

3—4课时(其中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故事激情导入,感受父母之爱。

1、老师动情讲故事《妈妈的礼物》。

有个孩子,在他出生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就非常伤心:“啊,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这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自在街上徘徊,泪水模糊了双眼,撞在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还关切地问:“孩子,你哭什么?”

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的妈

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惊奇地问。

老人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眼前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 明亮的眼睛,让你去观察世界;给了你耳朵,让你去倾听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走遍世界 ;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改造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孩子陷入了深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2、激情导入: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世界上最亲情的爱是父爱。我们每一天对生活在快乐的日子里,在父母的关怀下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准备一下,今天我们就来一个口语交际大赛,说一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感受伟大的母爱,使他们受到情感的震撼,进而激情导入,让学生打开心扉,为下一步交流父母之爱奠定前提。)

二、明确交际要求,引导交流,进一步体会父母之爱

1、教师提示:爱的方式不同,如生活中的爱、生病时的爱、学习上的爱、游戏中的爱等等,你愿意介绍哪一方面父母的关爱呢?(学生思考)

2、课件出示要求:说一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可以从某一件具体的事情来说;也可以结合你的一些感受来谈;还可以一边说事情,一边加入你的感受,注意把事情的过程说完整。

教师激励:父母是如何关爱我们的。比一比谁说得好。有信心吗?

3、小组交流。每人说一件事情,谈谈父母的关爱。小组中选出发言代表。

4、小组派代表全班交流。

(1)教师提示:具体生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其他学生当评委,等同学讲完后,评价一下他讲的如何。

(2)学生交流比赛

(3)学生评价。

(4)老师总结评价。

[设计意图:提出交际要求,鼓励学生具体生动的讲故事,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感悟到了生命的精神世界,拨动了学生情感思维的琴弦,打开学生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心声,产生自己的思想。]

三、讨论交流,怎样爱父母

1、教师启发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父母这样爱我们,我们应该如何爱自己的父母呢?

2、分小组讨论:谈谈应该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3、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4、集体讨论:如果自己在向父母表达爱时遇到问题或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课件出示:

① 不会向父母表达爱,怎么办?

② 自己想向父母表达爱,但父母不同意怎么办?

③如父母不在了或父母不在身边,你应该怎么办?

5、大家互相交流,想办法,出主意。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交流父母之爱的基础上,敞开心扉谈怎样爱父母。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小学生的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小学生动脑、动嘴的能力。]

四、生活拓展

1、自己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让父母感动一次。

2、与自己父母一起交流一次,体验爱和亲情。

3、动手做一件小礼物,在父母生日时送给他(她),让父母惊喜一次。

[设计意图:在拓展活动中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激活学生的情感思维,创造条件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

附课堂检测:

1、说一说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的?

2、怎样爱自己的父母? 答案:(略)

要求具体生动地讲述。

第二、三课时习作教学

一、启发谈话,导入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已经进行了口语交际的练习,每一个同学都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把自己的心里话用优美的语言写出来,就是很棒的作文了。大家愿意写出来吗?

2、指导阅读习作提示。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激励学生写作信心,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读阅读提示,初步明确写作要求,为下一步具体写作奠定基础。]

二、同学交流,选材构思

1、写前思考:哪一件事让你感触最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事情发生的地点,事情中的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事情的经过,事情的结果。在整个这一件事情中,你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2、同学之间交流交流,注意把事情交代清楚。

[设计意图:写前思考,让学生寻找写作素材,理清写作思路。同学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打开。]

三、确定内容,自主习作

1、老师强调: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2、出示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①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清楚。

②要注意把事情经过写具体。人物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神态有什么变化,心情有什么变化等,要写具体,力求写得活灵活现。

③结尾要自然,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设计意图: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路,使学生想写、乐写。进一步明确习作要求,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学生习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四、范文引路,引导修改。

1、范文引路

①出示范文

生日礼物

今天是我的生日。

以前,每年过生日,爸爸妈妈总是给我买来许多好吃的和好玩的。可是,今年却不同了,我过生日这一天,爸爸给我买了一个地球仪。难道这就是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吗?我瞧了一眼,很不高兴。

晚饭后,妈妈拿出地球仪给我讲了起来。妈妈指着地球仪告诉我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大海,哪里是南极,哪里是北极,哪里是中国,哪里是我的家乡……我越听越有趣。啊,多么好的生日礼物啊!

原来爸爸妈妈是为了让我开阔眼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我高兴地说:“爸爸、妈妈,我明白你们为什么给我买这样的礼物了。”

老师点评:由不喜欢到喜欢,写出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自然贴切。爸爸妈妈的爱是多么有价值啊!

我给妈妈买礼物

平时,都是妈妈给我买礼物。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决定拿出平时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妈妈买礼物。

到了商场,一看,东西真多啊!我一个柜台一个柜台地去挑选。最后,我看中了一枚胸花。这枚胸花是白颜色的,四周镶着一颗颗亮晶晶的珠子,看上去闪闪发光。我想,妈妈带上它一定非常漂亮。于是,我就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家,看见妈妈正在厨房里。我连忙走上前去,双手托着胸花,说:“妈妈,这是送给您的节日礼物。”

妈妈高兴极了,伸出双手接了过去,说:“唉呀!真是太漂亮了。谢谢你,我女儿长大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真高兴。

老师点评:开头交代了买礼物的原因,亲切自然;中间写了买礼物的过程,十分具体。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妈妈见到礼物后的高兴心情和对我的夸奖,十分有趣。

2、教师小结:刚才,老师从内容和体裁两方面点评习作。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自己的习作,看看有什么需要修改的?

3、学生自己读习作,尝试修改。

4、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同评议。

5、针对已发现的问题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设计意图: 范文引路,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借鉴的范例;指导评说,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的智慧,酝酿写作的情趣,打开写作的思路,;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自改和互改,反复修改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习作水平。]

五、再读欣赏,誊写

1、小组之内交流读习作,自己先说说自己的文章最得意的地方或特点。

2、誊写作文

[设计意图 :组织学生就自己的想法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表达真情实感。发现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习作中的不足,为学生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附课堂检测:

写一写爸爸妈妈的爱,题目自拟。

答案:(略)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的汉字最有趣,有的字就像孙悟空一样,会变化意思。读一读下面的句子,你能够理解带点的字的意思吗?

2、指导学生读第一组句子。出示句子: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原野上。弟弟把我的零用钱都花光了。

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组织小学生讨论,练习句子理解字的意思。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光”是“只、单”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光线”的意思;第三个句子里,是“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的意思。)

3、下面我们理解第二组句子。出示句子:

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在第一个句子里,“抽”是“把夹在中间的东西取出来”的意思。在第二个句子里,是“(植物)长出”的意思;在第三个句子里,是“打”的意思。)、联想发现:你还发现了哪些字也有这个特点? 如:花

a.公园里的花可多了。b.奶奶眼睛花了。c.我不乱花钱。

d.林子里鸟可真多,有白的,有黄褐的,还有花的呢!(让学生试着说一说。)

5、总结,拓展

我国的汉字大多一字多义,了解一字义的现象,对阅读、写作都大有好处。理解一字多义并不困难,可以联系上下文,可以查字典,还可以向人请教。

[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联系句子,进行讨论,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解字的意思,这样就激发了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恰当地进行拓展练习,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使学用学会应用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认认

1、自读韵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

① 让学生先借助拼音,自己读准字音。

② 同桌互相检查。

③然后教师抽查本班学生认读情况。指名学生读,开火车读等

3、比一比谁聪明,谁能说说认识的字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认识的字基本上是带“木”字的形声字。)

4、看一看谁细心,谁能说说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翘舌音?

(“桐、桑、棕、橡”是后鼻音,“桑、棕”是平舌音)

5、赛一赛,谁读的准。

6、说一说你在读韵文的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关于树木的常识。

[设计意图:采用比赛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式学习,这样,学生就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有趣快乐。]

(二)读读背背

1、出示古诗课件

2、小组练习读,试着说说诗的大意,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3、教师点拨提示:乐府诗《游子吟》,诗的大意是,孩子要离开母亲远行,母亲一针一线仔细地为他缝制衣衫,针脚缝得密密的,担心他不能早日归来。母亲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了小草,这样无私的母爱,做子女的如何能报答得尽?

4、自由读诗句。

5、练习背诵诗句。

[设计意图:背诵乐府诗《游子吟》,了解诗的大意,丰富了学生的情感,积累了语言。]

三、展示台

让学生课前准备自己要展示的内容

1、激发情趣、启发谈话

这几天,无论是课内学习还是课外综合性学习,同学们都感受到了深深的爱,它是我们生命的养分,也是世界和谐美好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把父母批改过的习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中为回报父母之爱的各种小制作、记录等准备向大家展示。

2、分小组展示。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让学生在全班汇报之前进行组内“演练”。

3、组织交流、展示风采

①学生展示。

②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注意要以鼓励为主,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

4、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①自己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②小组同学帮助总结经验,找出成绩和不足。

[设计意图 :引导每个活动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根据本班教学实践,灵活选择展示的方法和方式。在展示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把成果展示与对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回顾本次活动的过程,把活动成果与参与程度、态度、合作意识等各方面结合起来,进行适当的

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巧妙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争取做得更好。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主人。]

附课堂检测:

1、我会认。

槐 树 梧 桐 榴 桂 桑 榆 松 棕 橡

2、读句子,你发现了什么?

妈妈不光为我做饭洗衣服,还教我读书。明亮的灯光,洒在我的作业本上。我很快就把饭吃光了。

爸爸从书架上抽出了那本他最珍爱的书。小麦抽穗了。

他把鞭子挥一挥,猛抽了一下。”

附答案:

1、略。

2、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现象,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词的意义。

下载《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重点)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难点) 3.......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将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迁移,继续深化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2、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认真揣摩文章中的一些句子的深......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范文合集

    语文园地五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话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推荐]

    第五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 宣州新田小学:高小平设计理念: 本设计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参与、合作的意识,教师成了平等中首席。教师启发谈话以激发习作兴趣,指导交流以引发思维,拓展思......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 1、以“保护文物”为题,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文物保护意识。 2、学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提高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 3、领悟并在学习中......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教学内容背景材料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117页。 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趣,巧设与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