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
1、燕 子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燕子、偶尔、聚拔、掠过、荡漾、演奏、赶集、稻田、一圈、音符、赞歌、生机勃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课文范读录音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活引入:小朋友,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的小鸟从南方飞来了,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吗?(燕子)
(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时一短横不能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燕子的文章,来进一步了解这可爱的小精灵。
二、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汇报自读情况。
(1)找出各自需要强调的生字词。
①有关字音方面的:“俏”、“拂”、“增”。②有关字形方面的:“聚”下面不要写成“水”。“倦”下面不要写成“巳”
(2)理清课文思路:课文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3、再读课文,抓住特点
(1)思考:作者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燕子,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2)小组读、议。①观察顺序:由近至远。②从燕子外形、飞行及停歇三个方面来谈自己初步的印象。
三、合作研习
1、学习第1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感悟:羽毛:一身 乌黑发亮 翅膀:一对 俊俏轻快 尾巴:剪刀似的
②教师借助挂图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妙处。③小结:作者抓住燕子羽毛、翅膀、尾巴的特点来写燕子外形,给我们展示了一只活泼、可爱、机灵的燕子。
④读读:多么可爱的燕子呀!谁能带着你的感受读读第1自然段?(指学生读后评议,再读)
四、学习2-4自然段
1、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让我们用必来感受春天!请大家试着想象你听到的画面。(师播放课文录音,生闭眼想像)。
①谁能描述出刚才自己想像的画面?(生畅所欲言)
②春天真是光彩夺目,生机勃勃啊!把这种感觉带入朗读中吧?(生自读、全班读)
③小燕子为春天增添了活力,让我们一起走进飞行中的它们吧!
2、指学生读第3自然段。
(1)引导学生交流,并说说是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①燕子飞行时很轻:从“掠过”、“沾”等词理解; ②燕子飞行时很快:从“斜”、“一转眼”等词理解;
③燕子飞行时还很美:从“斜着身子掠过”、“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圈地荡漾开去”解。
(2)小结梳理:可见燕子飞行时是多么(快乐)、(灵巧)、(迅速)。(3)指导朗读:师生赛读,表演读。
3、教师引导:燕子飞累了,落在电线上,那又是怎样的一幅画面?(1)指学生自由读第4小节,思考:你觉得这节中哪些句写得特别好,为什么?
(2)学生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的妙处。(3)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五、教师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梳理。
2、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4、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课前准备 : 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背诵激趣。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伴随我们成长,谁能背诵几首给大家听听?
2、谈话引入:听着同学们琅琅地吟诵,老师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对古诗的热爱,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再次走近它,领略它的意蕴和魅力。
3、板书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咏 绦 泗 傧
(1)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识记生字,鼓励有创意的识记方法,(2)教师出示“咏“的意思,引导学生根据书中的注释初步理解其它几个字的意思。
(3)指名读两首古诗,教师正音。
三、再读《咏柳》,感知诗意
1、教师配音范读,学生边听边想:作者咏的是什么时候的柳树?找出依据。
2、学生再读,说说诗句的意思。四、赏析诗句,体现诗美
(一)体验柳之美
1、作者咏的 是怎样的柳呢?自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说一说。
2、指导朗读体会柳树的特点
3、教师引导体会(1)姿态之美。赏析“高”“垂”(2)色彩之美。赏析“碧玉”和“绿丝绦”
4、反复朗读,体会柳树之美。
(二)体会春风带来的生机之美
1、学生听朗诵体会 :早春的柳树,除了让人觉得姿态美,颜色新之外,还让你产生怎样的感受?(生命力强,富有生机)
2、学生反复朗读,进一步感受柳树的生机。
3、诵读感悟:是谁带给柳树如此的勃勃的生机呢? 赏析体会“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含义。(1)学生看课件。
(2)谈谈观看后对诗句的理解。
4、再读全诗,在反复吟诵中感受柳之美,诗之美。
五、拓展延伸,感悟诗情
1、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了细细的嫩嫩的碧玉般的柳叶,它还裁出了什么?
2、作者贺知章所咏的仅仅是柳吗?(赞美生机勃勃的春天,对春天的热爱)
3、配乐让学生反复吟诵。
3、荷花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教学重难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写荷花的诗句。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诵诗引入
1、交流课前积累的关于荷花的古诗。
2、多么动人的诗句,这节课我们跟随叶圣陶爷爷去欣赏公园那满池的荷花。
二、指名读一自然段。
1、作者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看一池荷花的呢?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知道的?(赶紧、跑)
2、同学们真厉害,已经学会从文章中的语言体会出作者的感觉了。请一位同学,再读第一段,希望你们也能把那股子“急”的味道读出来好吗?(指名读)
3、全班齐读
三、品读2、3自然段
1、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边读边想课文中一共描写了哪些不同的姿态的荷花?找到读一读!(生自由读书)
2、指名读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似乎马上要破裂似的。”(指导读好“两三片、全”)
3、这里写了荷花的几种姿态?(看图找出几种姿态的荷花,体会作者用词的生动、准确)
4、满池塘里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本上描写到的姿态,荷花肯定还有很多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生自由想象荷花的姿态)
5、俗话说“红花还需绿叶配”,荷花固然很美,可是荷花再美也离不开荷叶 的衬托呢?找到课本第二段中描写荷叶的句子好好读一读,体会体会荷叶的美美在哪里?
6、“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用什么比喻什么?
7、不光荷花、荷叶美,作者的用词也非常美,你发现了吗?(感悟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字很美,同学们在好好读一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交流一下,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
8、同学们用心去品味了,才能有这么多感受。再美美的读上一遍,边读边想象,这一池美丽的荷花就会在你的眼前。(生齐读第二段)
9、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于是,面对这满池的荷花,作者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接读“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同学们,你能想象这幅“活的画”是什么样的吗?那这位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
10、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夸夸神奇的大自然?(齐读)
四、学习4、5自然段
1、过度: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像作者一样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愿意变成一朵荷花吗?请大家把眼睛闭上,老师满足你们的要求。请你们从座位上站起来吧!
(放音乐)这时候,你就是一朵洁白娇嫩的荷花,穿着雪白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师用二人称的口吻描述四自然段的内容,让学生进入情境想象)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当你变成了一朵荷花之后,你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生想象说话)
我感觉大家都陶醉了,让我们全班同学都来做荷花,读一读这一段吧!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学生在音乐声中读第四段)
3、师范读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回答泡泡里面的话。
4、小结: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仿佛一幅活的画,让我们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忘记了自己是在看荷花呢!
五、作业
这么美的画卷,这么美的文字我们应该把它美美的读一读,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你们说呢?(背诵喜欢的部分)
课后反思:
4、珍珠泉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并在读中欣赏、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理解并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并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品味珍珠泉的美景。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把内容写准确,写形象的方法。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珍珠泉何以为珍珠”为探索主线,力求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和谐互动的实践氛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热情参与,积极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走进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寻美、体验美和交流美,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问促读
1.珍珠(教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谁见过珍珠?来介绍介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为什么课题中要加上“珍珠”一词呢? 下面请大家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细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作者家乡的村里,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
思考以后在小组比赛朗读交流。
二、自主学习,以疑促读
1.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要读出问题来,然后尝试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决问题,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
三、细读课文,以赛促读 一)学习第三节
全班朗读交流,估计学生从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师相机引导 出示“有时候„多像一串彩色的珍珠啊!”
1、①你从什么地方觉得他美?把他读出来。②指名朗读。评议。
③随机解“筛”(配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这为什么用这个“筛”字。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特别是“水泡闪亮闪亮的“等句子。
3、再读,你还喜欢哪些对水泡的描写,为什么? 出示“最有趣的„水泡了。”
1、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可能还喜欢水泡的有趣。特别注意以下地方——嘟噜——嘟噜,扑哧
一笑,还有第五自然段的三个问句,都要体现“有趣”。
2、课件随机演示声音,形状,色泽,动作的图片,让学生形象感受。
3、拓展练习:你还想说这是怎样的水泡?
填空:()的水泡
4、通过朗读表示可爱的,喜欢的语气。请学生来读一读,然后互评
5、泉水晃荡,泼洒一路珍珠。多么富有情趣,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评一评。
6、你最喜欢什么样的珍珠?把喜欢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二)、学习第二小节。
(1)引入:珍珠泉的水泡美,那水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读。(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清深绿(3)齐读描写珍珠泉的水的特点的句子。(4)练习说话,出示句式: 水是那样清,清得()。水是那样绿,绿得()。水是那样深,深得()。任选其中一句说一说。
五、体会感情,以品促读
师:假如你是作者,向别人介绍珍珠泉时,语气是怎样的呢?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为什么这样说?
练习朗读,体会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赞美之情,为家乡有此泉而自豪。2.课文中采用了多种方法描写景物特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这些句子是怎样描写景物特点的,学生互相读、交流、评价。
3.其实,老师这儿还有一篇类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请同学们仔细阅读,与这篇文章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相似点。
四、布置作业
1.摘录喜欢的词句,背诵喜欢的段落。
2、请你选取你喜欢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他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中。
板书设计:
泉水:绿 深 清
4、珍珠泉 水泡:晶莹闪亮
爱泉水 更爱家乡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2、学习正确使用量词,积累成语。
3、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景物,扩展对大自然景物的观察视野范围,学习作家敏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积累更多的精彩的描写片段,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课前准备
搜集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成语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 我的发现
1、游戏:找敌人:出示20张写有动、静、得、失„„的卡片,找10组反义词。
2、游戏:找朋友:出示20张写有动、静、得、失„„的卡片,把它们组成10个词语。
3、学生自己读词语,读后让他们说说有什么发现。
4、交流后让学生明白,每个词中两个字的意思是相反的,合成一个词时又表达另外一个意思。
5、想一想,还有哪些词有这个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类似的词语。(如:轻重、开关、昼夜、阴阳、主次、男女、是否„„)日积月累
1、我会填
(1)自己尝试填一填,并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板书。(略)(3)除了书上的词,你还可以怎么填?
如:一(身)羽毛,一(支)羽毛,一(堆)羽毛
一(股)清泉,一(潭)清泉,一(眼)清泉 一(束)金光,一(道)金光,一(缕)金光 一(串)珍珠,一(颗)珍珠
(4)列举一些比较特别的让学生填。
一()蚊帐 一()圆月 一()新月 一()清烟 一()井 一()布 教师小结:掌握量词是学习中文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注意积累,平日写作、说话更要注意正确运用。
(5)选择其中一个短语说一句话。
如:一阵微风吹过,柳枝随风飘动,就像一位姑娘在梳理长发。燕子有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
2、读读背背(1)学生自由读成语。
(2)认读生字,指导读准生字的音。(3)开火车读成语。
(4)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试着体会成语的意思。(5)引导发现:看看每一行成语有什么特点? 第一行:多用于写花草树木的成语。第二行:写日月的成语。第三行:描写山峦的成语。(6)背诵成语。
(7)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大自然景观的成语。(老师板书成语,便于学生抄写、积累)
如:柳绿花红、枝繁叶茂、万紫千红、月朗星稀、艳阳高照、明月如镜、连绵起伏、山清水秀„„
宽带网
1、以三段不同的描写小草的段落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1)学生朗读句子: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2)老师读句子,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你的眼前仿佛有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读了这三个描写小草的句子,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
2、学生朗读“宽带网”中的描写,体会语言的优美。(读一读、评一评、谈一谈)
3、读自己搜集的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断、语句让同学欣赏。
4、鼓励学生积累:同学们,我们祖国的语言丰富多彩。古今中外,作家手中的生花妙笔,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精彩描写。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交流的仅仅是极少的部分。在课外阅读中,我们时常会读到描写大自然的精彩片段,我们可以随手把它们记下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作业
1、和同学或家长做对反义词和填量词的游戏。
2、做读书摘抄卡,积累描写大自然的成语或优美片段,准备展示交流。
3、阅读描写景物的文章,学会品读欣赏。
3、师生合作探究习作要求
(1)说说这次习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进行归纳,抓住关键词“景物特点、“一定顺序”、“热爱家乡”、“丰富想象”,让学生明确要求,抓住重点,有的放矢。(2)教师相机板书 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按照顺序,清楚表达。真情抒发,热爱家乡。美丽传说,丰富想象。
三、指导选材,寻找家乡美
1、谈话:同学们都亲临了家乡的景点,现在请你们当一回小导游,带大家一起游览家乡最美的地方,好吗?
(1)小组交流互说,(2)各小组选代表全班说,(3)教师巡视辅导,根据学生具体感受给予指导,以激发他们想说、敢说、详细说为目的,达到每位都能完整表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2、师生交流,汇报整理写作材料。
四、指导构思,叙说家乡美
1、学生独立构思,并想想用什么顺序来表达。(1)游览顺序((结合《记金华的双龙洞》)(2)由近及远,由面及点(结合《荷花》指导)(3)总分总(结合《珍珠泉》的描写)
2、师生交流,确定如何突出景物特点。(以《荷花》第2自然段中抓住荷花的香味、颜色、形态进行描写为例)让学生体会交流,结合自己游览的景点从最美的、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寻找景物特点。
3、体会如何在语言中表露情感,以《珍珠泉》为例,体会“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句中包含着热爱和自豪,指导学生在习作中适当运用,增强情感的表达。
4、培养想象力,感受传说的神奇
以〈荷花〉中“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为例让学生体会想象的魅力,且运用。
5、指名说文,其他评议,教师指导。
五、独立习作,书写家乡美
看,很多同学都能说出家乡景物的特点,有些说出了家乡景物的美,有些说出了家乡景物的神气奇,还有的进行了补充,都很不错!想把你们说的写下来吗好请拿起你们手中的笔开始习作!
第二篇:最新一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教案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春夏秋冬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
2、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能主动积累四季的词语。
3、体会四季景色的不同。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词意。
课前预习:1)读词语 2)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读词识字: 1.出示文中四季图。
(1)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二)借助偏旁识字:霜和雪
(1)交流:生活中大家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2)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霜、雪”。认识部首“雨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雨字头的生字?
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三)读词解词识字: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
(四)教学词串: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1)出示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语,相互正音。(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霜” 比较识记法:如“入—人” 加一加:如“洛—落、票—飘” 通过形象演变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六、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1、春夏秋冬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池青草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复习生字:
1、做游戏:我读你指。
2、小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3、给生字组词。
4、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 夏雨—夏雨落 秋霜—秋霜降 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三、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要写的生字,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2、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师生评价。
四、课堂检测:
2、姓氏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弓字旁、走字旁和金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识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标小节 3)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了解儿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遇到读不准的生字,请教老师或者同学,反复读几遍。2.指名朗读,集体订正后齐声诵读。
3.自由朗读儿歌,一边读一边想:儿歌一共几小节?从中读懂了什么? 4.指名朗读,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四、开展游戏,趣味诵读。(一)诵读第一节。1.各自读、齐读第一节。2.了解第一节的姓氏介绍方法。
出示:什么李?木子李。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1)说说发现了什么。(用把字拆开的方式来介绍姓氏。)(2)出示几个姓,学生尝试拆解。如“章—立早章”“吕—双口吕”“林—双木林”“陈—耳东陈”“黄—草头黄”等。
(3)齐读第一节。同桌用玩拍手游戏的方式朗读第一节。3.采用不同的方法讲述。
(1)除了拆字法,还有什么方法也能讲清自己的姓氏呢?
(2)照样子说一说。出示:你姓什么?我姓方。什么方?方向的方。①师生问答。②学生同桌之间游戏问答。(二)诵读第二节。
1.引读:师:中国姓氏有很多—— 生: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指导读好“郑”字,它的韵母是后鼻音。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姓氏,接一接。3.认识复姓。(1)跟着老师读好复姓。
(2)教师介绍复姓。师生补充自己知道的复姓。
四、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张”“赵”“钱”,学习新部首。(1)指名朗读生字。
(2)介绍部首:“弓、走、钅”。说说一个字在做部首时和原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小组合作交流。
国:四四方方一个框,里面住着小玉儿。(猜谜法)方:“放学”的“放”去掉反文旁,就是方。(熟字拆解法)双:又又成双。(部件组合法)王:王王王,王丽的王。(介绍班级同学姓氏法)3.出示字卡,学生领读、自由读、小组读、开火车读。4.比一比,看谁组的词语多。(把生字进行组词。)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背诵课文。
六、课后检测:
板书设计:
2、姓氏歌
木子李 古月胡 弓长张
口天吴 双人徐 言午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复习生字、新词:
1、做游戏:我读你指。(认读生字、词语)
2、小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3、给生字组词。
4、反复朗读课文,加强巩固。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班内交流读。
三、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2、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
四、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3、小青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掌握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正确地认读本课的词语,认识病字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课前预习:1)读课文 2)画词 3)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1、说说你对青蛙有哪些了解。
2、青蛙穿着绿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个字表示的是绿色的意思吗?(青)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做识字游戏:你读我指。
2、齐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并组一个词。
3、拓展:还有哪些带有“青”的形声字。
4、观察“清”“晴”“睛”“情”“请”的特点,了解性生字特点,通过偏旁识字。
5、识字歌谣:草青青 河水清天晴朗 好心情 眼睛亮 请你来
6、怎样区分“睛”和“晴”?
1)“晴”:太阳出来就表示天气晴,所以是“日字旁”,表示与太阳有关。
谁能给“晴”找个相对的朋友?——阴 扩词: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练习说话)2)“睛”的部首是“目字旁”,表示与眼睛有关。
7、交流汇报识记其他生字:眼 保 护 害 事 让 病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背诵课文。
六、总结: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我们要一起保护小青蛙,回家把这首儿歌背给你们喜欢的人听,让他们和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吧!
七、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保护 爱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第二关: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或老师。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2.找朋友游戏。
一名同学手中拿着一张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要快速找到这个生字的形近字卡片,然后站在一起,同时要用自己的生字卡片上的字组一个词语。
3、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三、反复朗读课文,加强巩固。
1、小组读课文。
2、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青、清、气、晴、情、请、生”。2.学生认读生字,给它们按结构分一下类。
上下结构:青
左右结构:清 晴 情 请
独体字:气 生
3、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的发现:
4、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检测:
板书设计:
3、小青蛙
青 请 清 晴 情
4、猜字谜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又字旁、两点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出谜底的。
3、有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的兴趣。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课前预习:1)读课文 2)用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生字组词读句子。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学习第一则字谜。
1.指生读第一则字谜。生评议。2.赛读。
3.相机学习生字“相、遇、喜、欢、怕”,认识“又字旁”。(1)指多个学生领读词语:相遇 喜欢 最怕
(2)同桌互读三个词语,并分别用“相遇”“喜欢”和“最怕”说话。
(3)导学:谜语中说的是“谁和谁相遇?”“什么喜欢什么?”“什么最怕什么?”(4)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5)汇报交流,相机指导:
①“相、欢、怕、遇”可以用“加一加”“猜字谜”等方法识记。②“喜”可以用“猜字谜”“扩词”等方法识记。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第一则字谜。5.指导猜谜。
(1)导学:谁来猜猜谜底?(生:秋)说说你为什么会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评一评。(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
(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读读吧!边读边回想谜底是怎样猜出来的。
四、学习第二则字谜。1.指生读第二则字谜。
2.相机学习生字“言、互、令、动、万、纯、净”。
(1)指多个学生领读短语:互相尊重 令人感动 万里无云 纯净透明(2)同桌互读四个短语,选择喜欢的两个短语说话。(3)导学:把四个短语放回到谜语中还能读好吗?(4)学生小组内认读生字并交流识记方法。相机指导: ①“动、纯、净”是左右结构,“令”是上下结构,可用“加一加”“猜字谜”方法识记。②“言、互、万”是独体字,可以用“扩词”“识记笔画”等方法识记。3.指导朗读:男女生赛读第二则字谜。4.指导猜谜。
(1)导学:谁能猜出谜底?(生:青)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猜。(2)揭底:我们来看看谁猜得对呢?(出示谜底)(3)导学:哪些同学猜错了,说说你猜错的原因。(4)朗读:多有意思的字谜呀!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吧!(三)巩固生字。
1.挑战过关。(认读生字)第一关:读读带拼音的生字。第二关:擦掉拼音认字。
第三关:读读你手中的生字卡片,遇到不会的及时请教身边的同学和老师。第四关:读老师手中打乱顺序的生字卡片。第五关:开火车读,看看哪组最棒!2.创编字谜: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编字谜。
五、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字、左、右、红、时、动、万”。2.学生读字。
3.导学:这几个生字宝宝,你能给它们按结构分类吗? 上下结构:字 半包围结构:左 右 左右结构:红 时 动 独体字:万
4.根据结构特点,看老师范写,抓住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字、右、红”的书写。
5、独立写字。
六、总结:学了这一课,大家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检测:完成小状元 板书设计:
4、猜字谜
秋 请 情 晴 睛 口语交际
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认真倾听《老鼠嫁女》的故事,听后能够复述故事。
2.掌握并运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要领,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养成倾听与表达的习惯。课前准备: 1.相关图片、视频、录音、头饰等。(教师)2.了解生活中各种角色最强和最弱的方面。(学生)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激发兴趣。
1、听听这段音乐,人们好像在干什么?哦,原来是老鼠在嫁女儿,(出图)老鼠爸爸要把女儿嫁给最神气的人。他找到了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猫,到底哪个是最神气的新郎呢?
2、这里有一个故事,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们就知道新郎到底是谁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
二、倾听故事,了解内容。
1、学生边看图边听故事,想一想:故事中的老鼠夫妇想把女儿嫁给谁呢?最后谁成了老鼠夫妇心目中最强的新郎呢?
2、汇报交流:
1)故事中老鼠想把女儿嫁给太阳、乌云、风、围墙、老鼠和猫。2)你听得真仔细!你知道谁最后成了新郎吗?最后猫成了老鼠的新郎。
3)小朋友们听得很认真,很轻松地就找到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还知道谁是最后的新郎了。4)听故事就应该听仔细,才能记得牢。老师把这些新郎人选都请到了黑板上,你们能结合生活,说说它们最强的本领是什么吗? 5)学生同桌交流,自由说说主要内容。
三、学讲故事,把握内容。1.教师示范讲故事,学生发现要领。
1)下面请你们再听老师讲一遍故事,仔细观察,看看老师是怎样讲故事的。2)同学们要记住,讲故事时的语言一定要清楚,表情丰富,有的地方还加上动作。2.学生试讲第一节,师生评议。
1)请你自己试着讲讲第一幅图画上的内容。
2)从前,有一对老鼠夫妇,他们养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他们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想,一定要给女儿找个最好的新郎,嫁出去。
3)你讲得真好,“从前”这个词用在故事的开头,很恰当。这个故事开头不错,下面我们按照图画上的内容继续讲故事,请你们先自己试着讲一讲,再讲给同学们听。3.学生结合图画自主讲故事,学生评价。1)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并指导学生的语言。
2)谁愿意先来讲讲这个故事?你的小手举得最高,你来试试。3)指名讲:
大家好,我来给大家讲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老鼠嫁女”。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咦,这是谁家在办喜事啊?原来是老鼠家有个女儿要出嫁。老鼠妈妈问老鼠爸爸:“我们的女儿嫁给谁啊?”老鼠爸爸是个老糊涂,说了一句糊涂话:“谁最神气,我们的女儿就嫁给谁。”老鼠爸爸去问太阳:“太阳,太阳,你是不是世界上最神气的人呀?”太阳说:“乌云会遮住我,看见乌云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乌云,乌云说:“大风会吹走我,看见大风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大风,大风说:“围墙会挡住我,看见围墙我就害怕。”老鼠爸爸又去问围墙,围墙说:“老鼠会打洞,看见老鼠我就害怕。”“噢!太阳怕乌云,乌云怕大风,大风怕围墙,围墙怕老鼠,我们老鼠怕谁呀?”老鼠爸爸想了想,乐得笑哈哈:原来猫咪最神气,女儿应该嫁给他。又是敲锣鼓,又是吹喇叭,老鼠女儿坐花轿,一抬抬到猫咪家。过了几天,老鼠爸爸和老鼠妈妈到猫咪家去看女儿,可是女儿在哪儿呀?他们就去问猫咪,猫咪拍拍肚子说:“我怕别人欺负她,啊呜一口吞下了她。” 4)评议:
师:这个故事讲得太精彩了!谁能说说精彩在哪里呢?
生1:讲故事的声音很洪亮,我们听得很清楚,故事的内容十分生动,让大家越听越爱听。生2:他讲故事时先问好,又说了故事的名字,这样做很有礼貌。生3:他按照图画顺序讲故事,结尾处是自己想象着加上去的。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听出了这么多讲故事的小窍门,尤其是讲故事时自己发挥想象这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四、表演故事,升华理解。
1、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个故事,下面我们来试着演一演,请小朋友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2、小朋友们,我看到大家在小组中表演得绘声绘色,十分热烈,下面哪一个小组愿意到前面来为大家表演故事?老师来做音响师,帮忙放音乐。
3、指一组到前面表演故事,师生评议。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们学会了怎样听故事,讲故事,只有会听才能会讲,希望你们成为善于倾听,乐于交际的有心人。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巩固声母,读准音,认淸形,会背诵并默写声母表。
2.借助拼音和情境识记生字,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训练。3.借助“读一读,写一写”,认识并巩固带有韵母an和ang的字。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认读词语。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趣味识字:
1、导学: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天气?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学生汇报知道的天气,老师把你们刚才提到的描写天气的词语写出来,你们还能准确地读出它们的名字吗?
3、课件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字词带拼音。(1)学生自由认读。(2)小组内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4、学生自由读生字并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汇报交流。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按结构进行归类识字。
左右结构:阴、阵、冰、冻 上下结构:雷 独体字:电夹 2)按部首进行归类识字。
耳刀旁:阴阵
两点水旁:冰冻 3)字谜识字:大雨大雨真正大,盖过大田还不大。(雷〉
四、字词句运用:
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起走进“字词句王国”,进行闯关^1^。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关一一读记大关。(一)第一关:读记大关。
1、出示:汉语拼音字母表。
2、导学:同学们第-关有三个要求,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闯关要求:1)能够正确认读字母。2)能按顺序背诵字母表。3)能默写字母表
3、学生在小组内比赛识记和默写字母表。
4、汇报交流。
(1)小组举行背诵字母表接龙游戏。(2)各小组推选代表进行背诵比赛。(3)进行连接错乱的字母闯关游戏。(4)填空比赛。各小组推选-名代表到前面填写,其他学生在练习纸上填写。(出示字母表,适当缺少大小写字母)
(5)默写声母表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全对的多。成功闯过第一关!(二)第二关一一读写大PK。
1.导言:瞧,第二关用石头排成的小路多么奇特!〔出示“读-读,写-写”的生字〕 2.同学们先自己读读这些字,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1)学生自己各自读石头上的字。(2)同桌之间互读。(3)全班比读。
4、学生自由练写,展评指导。
(三)第三关:读一读。
1、老师范读,学生说体会。
2、学生朗读,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读正确。
3、比赛读,评议。
4、说一说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地方?它们有什么不同?
5、导学: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它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6、练习背诵。
五、课后检测:
3.第二关我们必须读准每个石头上的生字,才能顺利过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异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激发学生书写汉字的兴趣。2.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丰厚学生的文化积淀。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短文,了解生活中相互联系的事物,感受朋友在一起时的欢乐。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书写提示:出示:白回国
1、指生领读生字。
2、导学:你们知道这几个字的书写规则是什么吗?
3、小组讨论试写。
4、汇报交流。这儿个字的笔顺规则:先外后内再封口。
5、学生范写。其他同学练写。
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练读,同桌互读,全班比读。
2、小朋友们,你们发现它们的特点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呢?
3、交流特点并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春天的成语。
4、学生在小组内合作,用描写春天的成语讲故事。
推荐代表全班交流:
五、和大人一起读。
1、同学们,生活中你知道谁和谁好吗?
学生自由发言。如:我和妈妈好,哥哥和弟弟好。
2、除了人,你还知道谁和谁好吗?今天,我带来一首关于好朋友的儿歌,名字叫“谁和谁好”。
3、同桌互相读,如果同桌朗读时遇到了困难,请你帮助他解决。
4、检查朗读。(1)指学生朗读。(2)男女生比赛读。(3)全班比赛读。
5、你知道谁和谁好吗?他们是怎么样好的?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6、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藤和瓜好,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① ② 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③ ④ ⑤ 为什么“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
汇报交流。因为它们住在一起,离得近天天在一起,所以它们手拉手,不吵也不闹。指导朗读。
你还知道了谁和谁好?儿歌里还说到谁和花好? 学生汇报。
蜜蜂做了什么?花又做了什么?
汇报交流。花里面有花粉,蜜蜂每天都去采花粉,然后带回家酿成香甜的蜂蜜。相机指导朗读。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导学:风做了什么?云怎样做? 汇报交流。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相机指导朗读。
仔细看,还有谁和谁好? 学生汇报。
小朋友之间又做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汇报交流。我和小朋友好,大家唱起歌,开心又快乐。相机指导朗读。(2)蜜蜂和花好,蜜蜂来采蜜,花儿仰脸笑。
① ② ③ ④ ⑤
(3)白云和风好,风往哪里刮,云往哪里跑。
① ② ③ ④ ⑤
(4)我和同学好,大家唱着歌,一起上学校。
① ② ③ ④ ⑤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儿歌。
7、拓展:你还知道谁和谁好,仿照儿歌的形式说一说吧!
四、总结:
今天,我们的旅途充满乐趣,也学会了很多的知识。这节课你又学会了什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一说。
五、课后检测: 读读童谣和儿歌 教学目标:
1.鼓励学生阅读童谣和儿歌,在交流阅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阅读的乐趣。
2.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激发学生产生读童谣和儿歌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养成独立进行课外阅读童谣和儿歌的良好习惯。
3.在充分的阅读中,引导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培养语感。2.学生和家长一起读书,并准备一本童谣或儿歌的书带到学校。教学过程
一、背诵童谣,激发情感。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谣或儿歌吗?把你喜欢的一首童谣或儿歌背给大家听听。2.从你们洋溢着快乐的小脸可以看出,儿歌和童谣真的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吧》,分享童谣和儿歌带给我们的幸福和快乐!
二、尝试提问,感受阅读。(一)学习童谣——《摇摇船》。1.读读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同学们真会学习,能提出很多的问题。下面你们就带着这些问题读读童谣,从中找到答案。3.出示学习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童谣。(2)和同桌比比谁读得最正确。
(3)带着问题再读童谣,看谁解决的问题多。4.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童谣。引导学生正音。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外婆为什么叫“我”好宝宝?
摇船怎么会摇出那么多好吃的?
① 对呀,明明是摇船,怎么还摇出好吃的了?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② 学生尝试解答。
③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童谣。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童谣。(二)自学儿歌——《小刺猬理发》。1.学生按要求自学儿歌。2.汇报交流。
(1)指学生比赛读儿歌。
(2)学生尝试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学生互相补充,鼓励学生说完整的话。(3)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问题?
为什么小刺猬最后成了小娃娃呢?(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可以老师问。)①问题提得真好,是呀,明明是小刺猬,最后怎么成了小娃娃呢?谁能帮他解答这个问题? ②学生尝试解答。
③老师追问:男孩子头发长了就像小刺猬,你看见过谁的头发像小刺猬吗?
④对呀,男孩子头发长了就要去理发,那女孩子头发长了,又一直不理发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说出要留长头发的话,平时要勤洗头。)⑤小结:
天气渐渐热了,小朋友的头发长了,容易出汗,也容易生小虫子,有的头发弄到眼睛里,细菌也会影响我们的视力,所以我们要经常洗头、经常理发。小刺猬是怎样理发的? ①学生尝试解答。
②导学:你们有没有去过理发店理发呢?理发师是怎么给你理发的?(自由说,出示词语:嚓嚓嚓,引导学生边说边做动作。)(4)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小刺猬去理发后变干净变漂亮了,我们以后可一定要经常洗头发,经常理发,这样你们才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的!7.指导学生比赛背诵儿歌。8.听儿歌,边跟着做动作边唱。
三、借助插图,学会分享。
1.出示课文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说了什么? 2.与人分享是一种快乐,下面就和小组同学像书上的小朋友那样学会分享!3.小组合作交流:
在小组里读一读或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儿歌或童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谈谈自己对童谣或儿歌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有的同学也会这个儿歌或童谣,可以进行补充或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
4.和同学交换自己带的书,也可以和同学一起读一本书。
四、布置作业。
1.请爸爸、妈妈带你到书店逛一逛,选一选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2.把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背给喜欢的人听。
第三篇: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教案
《敬畏自然》 所在单元: 三单元 授课学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准确理解并识记“敬畏、蓬蒿、精巧绝伦、不自量力、相形见绌、咫尺、深邃、混淆”等生字词;
2、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能力目标:
1、抓住文章的重点、关键句,理解分析课文,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2、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
3、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学生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
一是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者是如何得出“敬畏自然”这一观点的,二是学习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把抽象的道理说的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
一是理解“敬畏自然”的内涵,二是理解文中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教学手段与方法:
1、边读边想
2、自主探究
3、合作研讨 教学准备: 风景图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狼藉(jí)咫(zhǐ)尺 呐(nà)喊 相形见绌(chù)美味佳肴(yáo)沾沾(zhān)自喜
(二)根据意义写词语
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对自己估计太高。(自不量力)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方的不足之处。(相形见绌)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精巧绝伦)美味的饭菜。(美味佳肴)
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沾沾自喜)
二、出示图片,从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导入新课。
三、课堂活动
1、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默。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 人 与 自然 的关系,作者否定了“ 征服自然 ”的口号,提出了“ 敬畏自然 ”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敬重畏惧并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使自然界更美好,从而使人类的生存更为美好。
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答:作者之所以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④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答:因为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的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再则,敬畏自然就是爱护自然,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2、结构解读
引论 征服自然 不自量力(第 到第 自然段)
敬 比喻
畏 人类智慧不值得骄傲(第 到第 自然段)拟人
自 本论 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第 到第 自然段)对比 然 宇宙生命(第 到第 自然段)反问 结论 敬畏自然 和平共处(第 到第 自然段)
3、句段品读。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答:①大自然使人体众多细胞分工合理并且相互协调;②大自然创造了人类有感情会思维的大脑;③大自然创造了人体难以形容的美。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答:宇宙是通过人类来认识(欣赏)自己、表达自己的。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
答:与上句的比喻“肌体”相呼应,增强文意的连贯性,突出强调了人类与宇宙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意思对即可)
(4)5~7自然段中作者最终要表达的观点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4、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把问题和讨论结果写在下面)
5、本文许多语句富有哲理性,请仔细体会:
(1)、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掉入陷阱,就是危机。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类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严重后果,危及人类自身。)(2)、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创造了人类这种智慧生物,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这句话是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3)、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人类之外的一切,也是生命的种种存在形式,所以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是我们的弟兄。)
6、你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解决。
7、本文多处运用反问句来为文章增色,试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比较一下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作用:反问句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思考,发人深省。
8、深入思考:
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
(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求得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是因为人类与自然本来就是一体的,尽管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爱护自然,就是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就是敬畏和爱护我们自己。)
四、拓展探究:
请说说人与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并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五、课堂练习: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2、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是它们的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3、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1)、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2)、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3)、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4、词语积累:
深邃:深奥 殊不知:竟不知道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映照:照射 诚然:实在 蓬蒿:飞蓬和蒿子,借指原野 断言:很肯定地说 可人:可人意,使人满意
六、课堂小结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作者认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七、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陈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等词的读音形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4、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情感与价值目标:
6、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教学重难点:透视文章写作内容,深入理解作品传达的强烈的忧患意识。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那是西北地区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 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 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默读),整体感知 思考: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3、造成罗布泊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什么?
4、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过去:“绿洲”“仙湖” 现在:“沙漠”“神秘” 变化原因:“改道”“四盲” 同样的悲剧:“青海湖”“月牙泉”
深层原因: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全文表达了作者对罗布泊消失的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二)字词掌握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清、凄凉。和煦(héxù):温暖。
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吞噬(shì):吞食;并吞。裸露(luǒlù):没有东西遮盖。
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戈(gē)壁滩 无垠(yín)边缘(yuán)
(三)介绍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新闻的特点要求真实,文学的特点则要求艺术加工,讲究形象性、抒情性。
作者在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叙述事实、列举数据都真实可靠。但是报告文学不同于调查研究报告,是富有文学性的。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形象地描写了今日罗布泊,特别是对枯死的胡杨林的描绘,对罗布泊荒漠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写得形象鲜明,情境凸现,饱含痛惜之情。
(四)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1、找一位学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
2、组织学习思考、回答问题:
(1)青海湖、月牙泉正在上演怎样的悲剧?()(2)作者引用了具体数据,告诉人们同样的悲剧仍在继续,呼吁人类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引导学生把数据整理出来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在文中划出直接表达作者忧患意识的句子。进一步明确作者充满了忧患意识。
三、说话训练
假如你是一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
四、小结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五、板书设计 仙湖 罗布泊 荒漠 青海湖 月牙泉
生态意识 环保意识 可持续发展意识 真实 形象 生动
六、作业布置:
课后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的恶化。
旅鼠之谜 陈霞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特点。
(2)了解北极旅鼠的三大奥秘。
2、技能目标:理解本文独特的写法,体味其知识性、趣味性。学会生动形象地介绍科学知识,清楚明了的说明复杂事物,逐步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的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关注社会问题,善于观察生活,热爱自然。
教学重点难点:
(1)把握文意,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2)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即说明文与记叙文的杂交种。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放出旅鼠的图片,学生描绘一下旅鼠的样子。这种生活在北极草原上的小动物,有许多难解的谜团。几个世纪以来,科学家绞尽脑汁却始终解不开它们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旅鼠之谜》,去探索一下。
二、检查预习:
1、请学生介绍课前收集的作家、作品。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地质学家.1991年他独闯北极,深入到阿拉斯加北极爱斯基摩人聚居区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成为直接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朋友的第一个中国人.1992年回国后撰写了大量文章介绍北极的各种情况。他的主要著作有 《神奇的北级》、《南极之梦》等。
2、读一读,写一写: 徘徊 媲美 笃信 幼崽 啮齿 仓皇逃窜 饶有兴趣 神秘莫测
焦躁不安 东跑西颠 鼠目寸光 传宗接代 道听途说 若有所思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奥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明确:三大奥秘
(1)繁殖力惊人,为动物世界之最。一对旅鼠,一年就有百万后代。
(2)旅鼠的繁殖并非年年如此,一旦繁殖过多,就有种种奇怪的自杀行为,或停止进食,或在天敌面前主动挑衅,或改变毛色,吸引天敌。
(3)死亡大迁移,数百万旅鼠汇成浩浩荡荡的队伍,奔向大海,葬身大海。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交流。学生可能有的答案有:
(1)、大自然有许多奥秘人类还无法解释,有待继续研究(2)、人类也不应该毫无节制的繁衍下去
(3)、在位梦华和丹尼斯身上我们看到了为科学的崇高献身精神(4)、只有创新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
(5)、自然界本身就具有调节机制,一旦被破坏,就会向新的平衡转化
2、重点品味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学生自由讨论,鼓励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1)、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学生思考、明确: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用文学的笔调介绍科学知识。记叙的框架、说明的内容、对话的方式
通篇寓知识于叙事之中,让人既长知识又有兴趣。(2)、学生自主选例评析,品味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六、延伸拓展:
除了旅鼠之外,其他动物也有一些奇异的现象。请根据你的观察和了解,说说某种动物奇异的表现及其原因。
七、课堂小结:
《旅鼠之谜》是一篇文质兼美的科学小品。文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旅鼠的三大奥秘,新奇有趣,意味深长。自然是一位智慧老人,他用多种形式启发我们。从旅鼠的身上,我们如果反观人类自身,也许会领悟到很多…… 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
2、完成课课练。
3、选择北极旅鼠三大奥秘中的任一一个奥秘,大胆而合理地猜测一下吧!大雁归来 陈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出现的生字词
2、积累有关大雁的诗词句
3、了解大雁的生活习性,体会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过程与方法:
1、读课文,把握内容。
2、体会作者感情,把握文章主旨。
3、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语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的爱鸟情怀,激发学生珍爱野生动物的感情.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大雁倾注的感情。教学难点: 品味句子表达的深刻含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 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迁移法.教学内容: 一 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大雁归来》。对大雁,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古人也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在古诗词当中也经常出现,你能否说出几句?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二、与文本对话,整体感知课文
1、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边读边思: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2、进行朗读擂台赛。
3、整体感知课文 出示问题: 作者笔下的大雁有哪些特点?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后归纳:(1)来的季节是三月春天.(2)飞行的路线是笔直的.(3)三月的大雁一触到水就叫,喧嚷.(4)十一月的大雁一声不吭.(5)爱寻食玉米粒.(6)常六只或以六的倍数列队飞.(7)四月夜间,大雁会一阵阵喧闹.多媒体显示:多姿大雁图
三、与作者对话,品读课文。
(一)1 出示《辞海》中对大雁介绍的文字,分析在语言上与课文的区别.体会课文语言的特点: 大雁,属鸟纲,鸭科,是雁亚科各种类的通称,一种大型游禽。
形状略像家鹅,群居水边,往往是千百成群。主食嫩叶、细根、种子、或农田谷物。每年春分后飞回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群雁飞行,排成“一”字或“人”字形。选自《辞海》
讨论,总结:《辞海》中的语言重说明,客观介绍科学知识.课文是知识性、形象性、抒情性的完美结合.2、含英咀华:
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或语段朗读,用你最喜爱的方式理解和体悟,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与同学们分享。
(二)与大雁对话,感受大雁形象
1、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大雁,将大雁人性化了,请具体说说作者笔下的大雁具有哪些人性化的行为和感情?
2、作者在《沙乡年鉴》的序言中提到在大雁身上找到可“失去的东西”,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你觉得作者找到了哪些我们人类正在“失去的东西”?如果你在场的话,你会感受到什么?
可以选用下列句式:
①读 句(段),我发现这是一种 的大雁。②在大雁身上,作者找到了 让我感受到
(三)质疑解惑:对于文中的语句还有没有存在疑惑的地方,先在小组范围内讨论解决,小组内无法解决的,提出来师生一起研讨。
四、与自我对话,聆听心灵的声音
由于岁月的变迁,环境的恶化,更是由于人类的残忍,我们可爱的动物朋友正慢慢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从地球上消失.(一)资料链接
展示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的图片、资料;穿山甲:,蜂猴,豚鹿等
中国科学院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提供的资料表明,远古时代
500年才有一种兽类灭绝。但20世纪以来,4年就有一种哺乳动物灭绝,是正常灭绝速率的125倍,而且这一趋势还在加剧。科学家们统计,在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中,有5025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边缘,其中我国已达390多种.(二)心灵驿站:
以前大雁是传信的使者,今天老师化身为一名邮递员,为你传信,你会把信写给谁?会写些什么呢?请你写一封短信,并读给大家听。
五、我的收获:
学习完本节课后,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吗?说一说,与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六、作业布置
1、积累诗词句。
2、写一封保护动物的倡议书
喂——出来 陈霞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准确掌握并识记“哂笑、牟取、众目睽睽、棘手、铆钉、贪婪、履行”等生字词;
2、.简要了解微型小说和科幻小说的有关文学常识以及本文作者的基本情况; 能力目标:
1、垃圾的现实情况,理解文章的主题,探讨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相统一的方法;
2、本文的主旨和合理想像的写作手法,锻炼想象能力 3.扩大词语掌握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常识,树立环保意识,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难点:
1.想象奇特的艺术美。
2.文章中两处照应题目的“喂――出来”的作用。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合作探究法
3、延伸迁移法.教学过程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shen3)笑 牟(mou2)取 众目睽(kui2)睽 棘(ji2)手 铆(mao3钉 贪婪(lan2)履行(lǚ)2.解释下列词语。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二、导入
1、导语
同学们,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科学发展到今天,让人类很有成就感。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却又渐渐远离了自然,人类不断地征服自然,而大自然有时又无情地报复了人类。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未来社会,看一看哪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一天,一位正在悠闲休息的人听到了一声奇怪的呼唤“喂——出来”,这声音从何而来,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共同走进日本作家星新一创作的科幻小说《喂——出来》,去联想,去想象,也许小说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愉悦,更多的是深深的思考。
2.作者简介:星新一,日本现代小说家。被尊称为“日本微型小说之父”。
3.文体介绍:
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像。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样式。一般认为英国诗人雪莱之妻玛丽•雪莱(1797—1851)的《弗兰肯斯坦》是第一部科幻小说,法国作家凡尔纳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我国高士其等也写过不少优秀科幻小说。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说说文章标题“喂——出来”是什么意思?互相交流看法。
四、学习课文
学生质疑,小组合作讨论,共同解决问题。1.故事真否?(否。不会有此一个无底洞。但有生活的真实性。)2.围绕的话题是什么?(环境保护问题。)3.洞是真的无底吗?’(表面上是无底的,正像我们的世界,表面上是无边无际,实际上是有限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4.为什么题目用“喂——出来!”
(既可以首尾呼应,又表现了无底洞已经溢满。地球已经拥挤。)5.洞是比喻什么?(人类生存的土地。)6.文章中写了几种人?各有什么表现?和生活中的这些人是不是相像?(为己名利而忙碌的各种人。)7.这几种人你最赞同的是哪个?最想否定的是哪个?(不统一答案。)8.作者要说的道理是什么?(作类比自下而上的世界是有限的,一切破坏环境的举动,到头来都将危害人类自己。)
五、探究活动 1.讨论文章主题。
这篇小说写得比较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有下边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2.想一想,在小说结尾,那奇怪叫声以及那块小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天上掉下那块石头以后,接下来可能还会发生什么? 学习展开想像,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续写结尾。
六、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说。文章设想地球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子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人间。显然小说采用了夸张和想像的形式,但现实中我们何尝不是凭着侥幸心理,依赖着这样那样的“无底洞”?
科学幻想是在现实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想像,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到现实中寻找故事的影子,让他们自己探究作品有什么寓意,又有什么现实的针对性。另外,本文的情节特别是结尾很有特点,是一个循环式的结构,体现了作者“谁制造的祸害,谁去承受”的想法,阅读文章要注意把握。
七、布置作业
第四篇:三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燕子》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为专题,采用“三精带一略”的形式构建,选编了精读课文《燕子》《古诗两首》《荷花》,略读课文《珍珠泉》,一个语文园地。自然景物旖旎绚丽,四篇课文视角迥异,各具特色:呢喃的紫燕、婀娜的柳丝、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如珍珠般的泉水,这些美景在作者的笔端涓涓流淌,点点入胸的鲜活文字更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学习本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揣摩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品味赏析之余还可以从中了解作者的观察方法,积累优美句段。通过说、写及课外搜集活动,扩大对大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二、学生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组课文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燕子、柳丝、荷花和泉水这些景物都是学生身边的景物,加上以前又接触过类似的文章,一定会兴趣盎然。与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的同时,还要了解作者观察的方法,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对于这一点教师不能停留在苍白的写作技法的指点上,而应该结合课文,寓方法于文字中,使学生易于接受。
三、教学设想:
1、走进生活。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进一步观察身边的景物,加深切身体验,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2、创设情境,美文美读,在反复诵读中积累优美句段。
3、阅读名家的相关文章,扩大对自然景物的了解,感受家乡和大自然景物的美好。
四、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字,积累优美句段。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观察身边的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观察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时间安排:
本单元教学可用13---14课时
1.燕子 2课时 2.古诗两诗 2课时 3.荷花 2课时 4.珍珠泉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4课时
单元复习课时
1.《燕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14个生字及“聚拢、偶尔、荡漾、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的光彩夺目,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由近及远细致观察的方法及拟人、比喻等的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课型:新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
一、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二、读准生字字音,记住字形,并初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三、搜集相关燕子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当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时候,有一种鸟会从南方飞回来,是什么鸟?(燕子)2.说说燕子给你的印象?(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
3.是呀,春天来了,小燕子又来到我们身边,它在田野里、在小河边、在村子里飞翔,装扮着美丽的春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作家郑振铎先生笔下的《燕子》。(板书:燕子)(指导书写: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错写成“艹”,生一起书空)
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
1.指名朗读课文,了解学情正音。
(1)正音:“俏”读“qiào”,要和“悄”区别读音和字形。“拂”的读音是“fú”,不要错读成“fó”。(区分拂、佛)(2)词语:
A.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读了这些词,脑中呈现什么画面?)B.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几痕细线(体会量词的用法)2.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燕子?学生讨论交流。
从四个方面介绍燕子,分别写了燕子的外形、增添生机、飞行、停歇。(板书:外形 增添生机 飞行 停歇)
三、精读课文,体会感悟
师:课文是如何描写燕子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一)体会燕子外形:活泼机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应扣住哪个词来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板书:活泼机灵)
2.你能通过朗读把燕子的活泼机灵表现出来吗?指名朗读。
“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注重对“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等词的感悟体会)
3.讨论:作者写燕子的外形是从什么写到什么?也就是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体会从全身写到局部的叙述方式)4.试背第一自然段。
(二)感悟燕子:增添生机
1.这段话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细地读一读相关的句子,边读边想象。2.抓住以下句子体会。
(1)“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对比句子:才下过细雨,微风吹拂着柳丝。读一读,比一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蒙蒙的”“细”写出了春雨的特点,如:如烟如雾;春雨润物细无声;沾衣欲湿杏花雨;像牛毛、像细针。
②“千万条”的“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将柳丝的数量、颜色等描写得淋漓尽致。其实,这一句描写的情景将和我们下一课要学习的古诗意境很相似。引导孩子们读《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想象:“赶集似的聚拢来”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花儿争相开放)3.师:正因为有了这光彩夺目的春天,所以作者禁不住赞叹: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请美读第二自然段,读出春天的“光彩夺目”,读出燕子的为春光增添的“生机勃勃”。
(三)领略燕子飞行、停歇之美
我们从读中感受了燕子的外形美,从读中感受了燕子为春光增添的生机美。那么燕子的飞行及停歇又美在何处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第三、四自然段。1.赏析燕子飞行之美。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想:燕子是如何飞行的?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划出你认为好的词语。
(2)交流。
A.“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
B.“掠”写出了燕子飞行的速度很快;身姿灵活。
C.从“唧唧叫着”感受到燕子飞行时的欢快心情。D.“沾”写出了燕子尾尖轻轻点了一下水面。
师:你能把“掠”和“沾”换成其他的词吗?(可能的答案:飞、贴)师:有原来的恰当吗?读一读。
因此,我们在写文章是一定要把句子写具体,写生动,文章才有味道,大家才爱看。
(3)让我们齐读这一段,领略燕子飞行的轻快之美。2.领略燕子停歇之美。
师:请同学们用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学第四自然段。
(1)边读边划出你认为好的句子,想想好在哪里?(2)交流。
A.有几队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
(落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疲倦了要休息的样子,比停恰当。)B.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几痕”“五线谱”用得好。“几痕”说明了距离较远,模模糊糊,若有若无。“五线谱”把停歇的燕子看作是自然形成的曲谱。燕子自然成了“音符”。)
比喻修辞:把什么比作五线谱,“停着的音符”指的是什么?(分清本体喻体)
四、小结过渡,读中升华
这节课我们领略了燕子外形之美,飞行之美,停歇时的音乐之美。怪不得画家画春天,少不了燕子;作家写赞美春天的诗文,少不了燕子;歌唱家唱赞美春天的歌,也总少不了燕子。
可以说,如果少了燕子,春天就会失去一半的美。所以说,燕子的到来,为光彩夺目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
让我们饱含激情,再次齐读课文,唱响春天的赞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
A.乌黑光亮 俊俏轻快 活泼机灵 光彩夺目 B.一身羽毛 一对翅膀 一圈波纹 几痕细线 2.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回顾脉络,点拨观察、写作方法
1.齐读全文。
2.回顾课文脉络,点拨作者的观察、写作方法。
(由近到远,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飞行及停歇的顺序)3.作者郑振铎如何做到让文章优美?(细致观察、丰富想象、细腻表达)
三、指点背诵方法
1.背诵本课,可以按照课文脉络来背诵,记住每段话中描写的先后顺序,如,第一自然段由全身到局部(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的顺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细雨、微风、柳丝、草、花到燕子的顺序背诵。2.试背全文。
四、指导识记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 赶集、聚拢、增添、掠过、稻田、尾尖、偶尔、一圈、荡漾、音符、演奏、赞歌、沾了一下水面、飞倦了 2.自己观察识记,集体点拨。“聚”的下面不要写成“水”; “尖”上小下大;
“稻”右下部第一笔是撇,中间横没有连着; “演”字里面有一横,写时不要丢掉; “倦”字的右下不要写成“巳;
“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3.师根据需要范写,学生书写练习。4.自评互评。
作业布置: 1.积累语言练习: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2.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予。3.背熟课文。
板书设计: 燕子 外形:活泼机灵 增添生机
飞行之美 停歇之美
教学反思:
第五篇:语文主题学习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教案
七下一单元“仰望星空”教学设计
【单元主题学习内容】
1.本单元教材共有五篇课文,其中《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孙权劝学》是精读课文,分别用1课时精读;《回忆鲁迅先生》是阅读课文,共用1课时泛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共有60篇课文,计划用5课时自主阅读和汇报交流;写作训练1课时。
2.课型解读:本课型以课文为中心,向阅读材料辐射,从而达到以一篇带多篇,以精读带泛读,课内大量阅读,不断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语言积累的目的。沟通课堂内外,创立宽松、自主的听说读写的大语文环境;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教学内容:
学习本单元全部生字词;精读《孙权劝学》。2.教学目标:
(1)识记本单元词语的音、形、义,积累掌握《孙权劝学》中常用的文言词语。(2)在朗读的基础上,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翻译课文。(3)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对话,评说人物特点。(4)领悟开卷有益的道理,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3.教学设计:
(一)创设悬念,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他也是咱们安徽人,他是谁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他有关的一篇文章。(板书文题:孙权劝学)
(二)范读课文,正音断句
1.师范读,生听读,注意正音断句。2.生试读,生评议,师随机纠正。
3.指名读无标点课文,要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投影无标点课文)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1.交流学习资料,明确课文背景。(投影作者作品及文中人物,呼应导语)2.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译课文,圈点勾画疑问之处,小组讨论解决或师生全班共同解决。(投影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及示例)
(四)演读课文,感知内容
1.发问文题——孙权劝学的对象是谁?为什么要劝学?怎么劝学的?结果如何? 小组合作讨论,明确答案,理清课文思路。(板书: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2.分角色演读课文,模仿并感受人物对话中的语气、神态、心理,完成课后练习二,评说人物形象特点。(板书:对话 善劝 肯学 敬才)
(五)赛读课文,探究质疑 1.师生赛读,尝试背诵。
2.从文中找出能够表现吕蒙就学前后鲜明对比的两个成语,并以此说一段话。(板书: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对比)
3与《伤仲永》比较阅读,找出异同点。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板书 同:与学习有关;异:《伤仲永》----少年不学,泯然众人 先叙后议 《孙权劝学》----成年肯学,刮目相待 对话描写)
4.本文主要人物是谁?用哪一个成语能概括本文的思想主题?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完成课后练习一。(板书:开卷有益)
(六)齐读课文,梳理总结
1.以练习题的形式梳理与巩固本课的知识点。(投影练习题)2.请学生对照板书,回顾本课教学内容,齐读课文。
(七)拓展阅读
师生共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仰望星空》241页《任末好学》、243页《邴原泣学》、247页《司马光好学》,对照注释,理解文意,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写篇读后感。
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 精读《邓稼先》 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探究文章在记叙基础上议论、抒情的特点。(2)学习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方法。
(3)学习邓稼先为祖国繁荣、民族强盛而献身的精神。3.课前准备:
(1)阅读课文,理解、识记重要注释,利用工具书查找生字词。
(2)借助注释、资料,理解《吊古战场文》、《中国男儿》两个古诗文小段。(3)尽可能多地搜集邓稼先的轶事及图片。4.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课前从2015感动中国人物“两弹元勋”于敏入手,导入新课。
然后让学生迅速浏览课文,概括各部分大意,并思考其中的联系。(学生积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师生总结)
小标题1.展示背景──邓稼先是一位对祖国、对民族的发展有着巨大贡献的科学家。
小标题2.简介邓稼先生平经历和巨大贡献。
小标题3.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凸现邓稼先的人品,揭示出它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性贡献的原因。
小标题4.作者为邓稼先成功地领导原子弹工程,自力更生,获得巨大成就感到骄傲。
小标题5.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对所从事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
小标题6.对邓稼先的总评价──赞歌、挽歌。
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此种手法,超凡脱俗,别具匠心,增强了出场人物的使命感。)
(二)精读赏析:在该环节中,教师抛出主问题:邓稼先具有怎样的品格?为什么把他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教师引导学生精读第3、5部分内容,明确: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有烘托作用。奥本海默出类拔萃,是美国一
流核物理专家,在世界早有声望。此处对比,不仅说明邓稼先的贡献与奥本海默齐名,还比他多了好多优秀品质,旨在更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邓稼先的人格魅力,更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坚毅和奉献精神。这样,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三)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汇报“爱国”的名诗名句和名人名言,并联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读过的爱国篇目谈谈学习了《邓稼先》一文的感受。
2、自主阅读《丛书3·仰望星空》第17页《仰望星空的秘密》、第72页《天地苍茫一根骨》、第75页《流放出生命的光彩》,让学生找出文章运用对比的地方,品味令自己感动的句子,然后全班交流,并要求学生把本课的阅读感受写在日记上。
第三课时
1.教学内容:
精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学习本文过渡自然、严谨条理的结构。(2)品味精妙的语言,分析本文在叙述中插入形象描写的作用。
(3)学习闻一多先生澎湃的爱国激情、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3.教学设计:
(一)导入:在世界近代史上,闻一多先生是唯一一个被数颗子弹从背后卑鄙地射杀的诗人。尽管时代已相隔久远,但一想到这残酷的事情,我们还是会进步助一阵阵心疼!正如闻一多先生是那样地心疼李公朴的死,正如那些“李公朴”们那样地心疼万千底层百姓的挣扎着的生存。面对死亡,闻一多先生没有丝毫的惧怕,他曾说过:“生
命的量至多不过百年,他的质却可以无限度地往高深醇美的境域发展,生命的艺化便是生命达到高深醇美的方法。”让我们永远称颂这位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今天我们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起来缅怀闻一多这位伟大的民主战士。
2、简介闻一多。指名学生介绍自己查阅的材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中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2、闻一多先生恪守着怎样的“说”和“做”的原则?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材料来表现人物?
(三)品味语言
本文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富于感情和音乐美,把你最欣赏的句子划出来并简析。
1、生动形象:不仅描写的语言是形象的,叙述和议论的语言也是形象的。例如“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就包含了比喻,即形象,含义也更丰富了。
2、精炼含蓄:比如一格“说”字,很普通,作者却赋予多种含义。开头饮用的闻一多先生自述中的“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与第5段“他并没有‘说’,但他‘做’了”中的“说”和第6段中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这里的“没有‘说’”,主要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地美德:“做为革命家”,闻一多的“说”,是对于革命的宣传和动员,使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实际上也就不但使“言”,也是“行”了。一个“说”字,竟然表达了这么多的意思!
3、富于感情:这篇文章的叙述、描写抒情化,令人无法分清哪些是记叙,哪些是抒情。例如:“饭,几乎忘了吃”,本来是极平常的一句赞语,却与上一句“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形成了对比,意蕴就丰富多了。同样,“夜间睡得很少”这种句子原也并不怎么精妙,但跟着一个情由未尽的“他惜寸阴、分阴”,给人的感觉就不一般了。由于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就能把平常的语句便的不平常了。
4、富于音乐美:
⑴作者善于使用成语或仿成语结构。如“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等词语,结构整齐,有节奏感。
⑵作者惯于使用对句的形式。如一开头的“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就是对句,又如“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动不想,无声无息”“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还有末段的“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这些成对的句子,有些具有对比的性质,有些则是并列的性质,有的是更为整齐的对偶句。这些句子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四)拓展延伸
自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83页《最后一次讲演》、61页《沉船——为邓世昌而作》、64页《血祭——献给抗日战争的殉国者》,品味文章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语言,感受人物的伟大之处。
第四课时
1.教学内容:
自读《回忆鲁迅先生》《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2.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思路,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2)找出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句子,并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3)品味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3.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回忆鲁迅先生》
1、文章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画出对鲁迅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鲁迅怎样的性格特征,用“我从第()段的第()句这一()描写看出鲁迅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
(三)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说说其间写了哪几件事。
2.画出对贝多芬进行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分别表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性格特征,用“我从第()段的第()句这一()描写看出贝多芬是一个()的人”的句式说话。
(四)学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自读课文,划出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人的句子,指出描写类型,并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2、在描写人物上,你从本文中得到哪些写作启示?
(四)拓展延伸
自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3·仰望星空》102页《囚首垢面的鲁迅》、189页《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96页《金岳霖先生》。
第五——九课时
学生自主阅读《丛书3》,摘抄好句好段,做读书笔记,诵读美句美段,分享读书收获等。
第十课时
1.训练内容: 写人要抓住特点。2.写作目标:
(1)写人要抓住特点。
(2)学习对人物进行恰当地描写,突出表现其性格特点。3.教学设计:
(一)回顾本单元课文都是怎么写人的,总计人物描写的方法。
(二)自读《丛书3》第195页、203页、210页、213页、216页、220页、226页的写作指导内容,系统掌握各类描写方法。
(三)学习课本P110-111的写作指导。
(四)写作训练——根据课本第112页的提示,完成练习二《我的同学 》或练习三《我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