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
文章摘要: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徐缓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用孩子的口述诉说在老师身边的成长过程,歌颂了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2、初听音乐.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3、复听,体会歌曲的演唱形式
4、分几部分学习聆听音乐
5、随着音乐找、听高……
在老师身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2、学生演唱,讨论并设计几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2、注意演唱姿势,用歌声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1=c 2/4 1 2 ∣ 3 4 ∣ 5 —∣5 4 ∣ 3 2 ∣1 — ║
节奏练习: x x x x x∣x x x x x 0∣x x x x x∣x x x x x 0‖ 新授歌曲
1、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徐缓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用孩子的口述诉说在老师身边的成长过程,歌颂了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2、初听音乐.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3、复听,体会歌曲的演唱形式
4、分几部分学习聆听音乐
5、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6、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7、念歌词,体会情感,8、教师一句一句教唱,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并唱准休止.9、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10、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11、学生演唱,讨论并设计几种演唱形式 歌表演
指导学生分组以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可以加强学生的整体合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更加热爱班集体.)
小结、下课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能够让学生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体验歌曲 教学难点: 认识并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符和节奏 教学过程:
1、听《歌声与微笑》音乐进教室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什么时候啊?(9月10日)那今天,老师给 大家一个机会,让你来对老师说一句心里话.3、请学生自由说
4、师: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有人把老师比做“蜡烛”,今天,老师也带来 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老师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师的爱,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想用歌声来表达对老 师的崇敬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请学生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3、请学生说一说听完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录音用“lu”进行哼唱
5、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6、师: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
7、引导学生用稍弱、稍慢的情绪进行演唱
8、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9、引导学生用感激的心情演唱
10、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三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11、师:这一段要用怎样的心情、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呢?
12、引导学生用乐观、豪迈的心情,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13、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稍慢的情绪演唱,第二段用 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表演
1、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 颂我们的老师,分小组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2、教师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分小组创编,教师参与其中
4、请学生上台表演,时给予评价.在优美的歌曲中,“音乐四十分”又要和同学说再见了,在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我们
今天学的歌曲唱给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妈妈听,好吗?同学们,再见!
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3、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新授歌曲
1、初听音乐.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2、复听.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3、复听.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4、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5、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6、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7、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8、唱歌词,随琴一起.9、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10、有感情地演唱.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重点: 欣赏《国歌》及轮唱练习教学难点: 轮唱练习教学过程:
一、听《红旗飘飘》这首歌.1、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3、提示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运用音乐要素及 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 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5、指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6、教师一句一句教唱,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并唱准休止.7、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8、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反馈与评价:
1、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 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2、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背景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 上进行汇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今天我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同学们都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呢?希望同学们下节课用歌声来告诉老师.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独立自信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二、欣赏钢琴曲《扑蝴蝶》,体验扑蝴蝶的愉悦心情.教学重点: 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独立自信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难点:
1、附点音符.2、弱起的乐句.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1=c 2/4 1 2∣ 3 4 ∣ 5 —∣5 4 ∣ 3 2 ∣1 — ║ 新歌教学
1、谈话导入,简介歌曲.这是一首雄壮而带号召性的儿童队列歌曲,歌曲成功地塑造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勇敢前进的音乐形象.2、听歌曲录音.3、学生视唱旋律.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5、依琴学唱歌词,唱准附点音符及弱起小节.6、歌曲的感情处理.第一乐段要唱得雄壮有力、饱满连贯,力度mf ,进行曲速度,表现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和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第二乐段,前面两个乐句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是少先队员在队旗下铿锵有力的誓言,这里采用mp 和音量,但要唱得坚定、刚毅.接着连续三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由弱到强进行铺垫,将结束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推向高潮.7、学生表演唱.歌表演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用齐唱和领唱、轮唱的歌唱形式来完整的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历史,明白红领巾为什么红得那么鲜艳,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赞一赞”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抒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更深刻的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样,一方面比较符合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少先队员的时代荣誉感.为下面教唱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怀着感恩和轻松的心情来认真的学习歌曲.第四单元
欣赏 运动员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够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
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有关画面,学生观看.2、介绍
简介五环旗、奥运精神等知识和我国的奥运冠军.二、音乐运动会——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一)运动员入场
1、导入
运动员入场,所有的运动员做好准备.2、聆听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3、跟唱
4、讨论
乐曲给了你什么感觉?
5、介绍进行曲风格特点
6、律动
师:下面请运动员们起立,昂首挺胸地跟着音乐踏步,围教室一圈,进入比赛.7.讨论:(1)在运动场上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2)合唱与铜管乐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调两种表现形式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8.聆听《运动员进行曲》.要求细致地听各声部是怎样表现的?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各有哪些声部承担?(如果记不住可以边听边用纸与笔作些图形记录.)9.讨论合唱曲的结构.10.根据音乐的结构,各组讨论设计队列队形的变化.11.在音乐声中各组队列队形展示.三、下课 学生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用“啦”跟唱出教室.教学反思: 课堂一开始,学生通过听赏、谈话和观看课件,增强了对祖国的认识,对奥运的认识,激起了他们的爱国情绪和运动激情.在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时,想不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音乐做出简单的律动,把所有同学的情绪都带动起来了.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2、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监看、热爱体育运动.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2、歌曲有一定的长度和难度,要求唱的整齐划一,并富有一定的表情,会有一些难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来!随老师一起运动运动!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播放《健康歌》,师生一起律动.)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运动!歌中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生:多喝水,早睡早起,做体操等.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哪些运动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啊? 生: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师:歌中的小朋友也喜欢运动!听,他喜欢什么运动啊?
二、学习歌曲
1、播放《小小足球赛》课件
2、播放歌曲范唱
师:这场球赛精彩吗?你从那几个乐句看出来的?请仔细看歌片聆听.生听后回答:“你在前面攻,我在后面守”“十号,射门”等.这可真是一场紧张又有趣的比赛啊!你们想不想加入这场比赛啊?那么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吧!
3、学习第一段歌词(1)、听唱法分句教唱
注意音准节奏,特别是这一乐句“小小球儿脚下传,凌空一倒勾”.教师应特别强调附点唱法和唱足时值.还有音准的把握,可让学生模唱体验.(2)、生随琴唱第二段.注意速度稍微放慢.(3)、有感情地、自信地表现激烈又有趣的足球场面.带着这种情绪演唱第一段.4、完整演唱全曲 艺术处理
启发学生自己发表意见,怎样唱好歌曲.供学生参考的建议有(1)、适当的地方加上拍手(2)、分角色或分组演唱
(3)、按强弱规律表演唱(动作表现强弱)
红队、黄队开始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处理方式,展示给大家.另一小组评价其优点和不足,教师评出优胜队.5、再次欣赏《小小足球赛》课件,并随着演唱.(起立)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字叫《小小足球赛》,你们的表现太棒了!个个都像一名出色的小小足球队员!在这里,老师祝愿你们这些未来的国家足球运动员们,早日
实现你们的愿望,从现在做起,好好锻炼自己吧!教学反思
本节课前半部分还不错,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高涨,基本达到了我的目的.但是在后半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难点处理的环节上,尽管我反复强调,但学生还是把握不好,所以在教法上我还得多下功夫,找到突破问题的关键,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第五单元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2、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感情与恩情,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 母和身边的 人,并由爱小家延伸到爱大家.3、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2、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说到“家”,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如果要给“家”的前面加一个形容词,你会怎么形容你的家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二、学习新歌
(一)初步感受
1、初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
2、再次欣赏,这首歌有几个乐句,是怎么分的?
(二)学唱歌曲
1、通过比较学习乐谱,师生合作演唱旋律.2、学生跟琴学唱歌曲.3、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绪.三、歌曲处理:
1、导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3、“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把这两句来试试.4、跟着琴,完整体验.5、抽生表演唱.四、音乐活动
1、拓展
(1)试当小作词家(2)小组汇报:试唱
2、活动
(1)欣赏几首与家有关的歌曲(2)完成连线题 歌名 序号 表情记号
《爱我中华》 ① 热情、自然、诙谐地 《吉祥三宝》 ② 温馨、优美、抒情地 《让爱住我家》 ③ 欢快、激昂、奋进地
五、课堂小结 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2、初步感受侗族风情,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侗家儿童的快乐,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和谐幸福.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一首新歌,歌曲的名字叫《共有一个幸福的家》.侗族人民能歌善舞,侗家风景秀丽迷人,侗家小朋友快乐幸福.下面就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领略侗家风情.欣赏过后可得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文件)《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歌曲教学
(一)熟悉歌词
1、侗族的风景真美呀!这首歌很欢快,好多同学没有听清歌词.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歌词吧.(按节奏读歌词一遍)
2、再读歌词两遍.[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三、学唱歌曲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已经把歌曲最难的部分学会了.我真为大家高兴啊.2、现在再来听听歌曲,你会觉得这首歌很简单啊!(播放音乐)
3、觉得哪个地方演唱有困难,大家指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4、生小声跟唱.(随机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
5、大声演唱.四、感情处理
1、我们听到录音机的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的啊? 生:情绪:欢快
2、说说这首歌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快乐? 生:因为侗家儿童的生活很幸福.3、下面就请大家带着欢快的情绪跟伴奏一起来唱一唱.注意身体要做直,吐字要清晰,咬字准确.4、大家唱得真好,还有同学想加上表演动作呢.来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示你的快乐.5、让我们用欢快的情绪优美的动作来表达我们的快乐之情吧.五、课堂小结
1、学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收获?
生:了解了侗族小朋友,观赏了景观,唱了也罗歌,很开心!
2、侗族小朋友的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是56个民族的快乐.最后让我们来欣赏《爱我中华》这首歌唱民族团结的歌曲吧.第六单元
欣赏《新疆之春》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认识小提琴的音色.感受新疆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春天的美好吧.二、欣赏歌曲
1、听赏〈新疆之春〉
师:刚才大家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一起来听赏吧.(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并配合新疆风俗民情的画面.)
2、赏析〈新疆之春〉
师:大家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新疆.)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新疆之春〉.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这里主要聚居这维吾尔族的人民.他们能歌善舞.通过刚才的聆听,同学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说出乐曲的风格特点,即这首乐曲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
师:现在让我们仔细听赏乐曲.(乐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师: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说一说,乐曲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向大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
(组织学生讨论,说出歌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所表现的情绪.乐曲的第一乐段主题强劲有力,音乐活泼、跳跃.第二乐段以具有强烈的舞蹈性节奏的节奏,表现了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
小结: 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丽春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曲,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等有利手段,让学生从视听等各个角度感受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也感受了新疆乐曲的风格,通过长笛与小提琴的音色对比,让学生真正认识了小提琴.在以后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应多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乐器.小巴朗,童年的太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2、通过小组创编《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培养学生的合作、创编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在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的歌曲声中,跟教师一起跳新疆舞蹈.2、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娃哈哈》是哪个名族的歌曲?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新歌,也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学唱新歌
1、学生听赏歌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2、简介歌曲,说说歌词的内容.“小巴郎”在维吾尔语中指儿童,“亚克西”的意思是好样的,有表扬、夸奖的意思.3、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乐谱,学唱歌曲.4、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再学唱歌曲.5、讲述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并范唱.6、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唱歌曲.7、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8、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9、分组通过歌唱、律动、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10、自评、师评、他评
三、观看舞蹈《天山欢歌》
(1)介绍新疆歌舞: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流传至今,传播的媒介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情感的肢体语言.在新疆,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歌声、舞姿去判断他的民族,判断他所生活的地域.新疆歌舞品种多样,个性鲜明,千百年来在族群中自然传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吹雨打,但它依然在民间顽强地生存着.(2)请学生观看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四、教师小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各位同学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第七单元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2、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3、通过歌曲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学难点:3— 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小宝宝睡着了》.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熟悉的歌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可以跟着歌曲轻轻地唱一唱!(生边听边唱)
这是什么时候,是谁唱给谁听的?你觉得这首歌应该怎样唱?(生个别说一说)拥有妈妈的关爱,这小宝宝可真幸福呀!那你们呢?你的妈妈是怎么关心你的?(生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教学.1、初听歌曲.今天,老师还带了一首特别的摇篮曲,请你们听听这首摇篮曲特别在哪里,让我 们闭上眼睛,再仔细地、美美地听一遍(.生闭上眼睛听一听,师在结束句时用“呣”哼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里的孩子给妈妈送去了幸福.你也想给妈妈送去幸福吗?让我们学好这首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好吗?
2、学唱歌曲.(1)、模唱旋律.你得应该用什么情绪、声音和速度来演唱,才能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呢?(用深情、轻柔的情绪,轻柔,柔美、圆润的声音,注意适当的呼吸,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妈妈睡着了,我们用“呣”,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地、有感情地唱一唱.(师生哼唱歌曲)
这声音真好听,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再来一次吧!(师生哼唱歌曲)带有感情的歌声,即使没有歌词也会让妈妈感动的,如果加上歌词效果就更好.(2)、学习歌词.请大家跟着老师按音乐节奏来念念歌词.让们跟着音乐轻柔地念一念.(跟音乐念一念).(3)、分段学唱.多么优美的歌呀,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唱第一段好吗?(跟音乐唱第一段)注意: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5”、切分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2”的时值唱足.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注意: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解决第一段的重点后,可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来唱一唱.跟音乐唱第二段、三段.最后一句的音高用手势来表示,帮助学生就体会这个旋律的唱法和所表达的感情.尾句虽然只有一个字,是用哼鸣来演唱的,但却包含着我们对妈妈深深的感情,因为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完整地演唱(看课件演唱).师:唱的真好,我想妈妈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一定会被感动的.三、感情升华.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有个小朋友是这样做的.你们想做些什么呢?(学生说说)
四、小结:《感恩的心》.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回家给妈妈唱一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他们一定会很感动的.就让我们在歌声中表达对父母无限的爱吧!(随音乐出教室)
祝福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祝福妈妈》,感受歌曲情绪,了解藏族歌曲的特点,能够饱含深情的演唱歌曲.2、通过学习歌曲,对学生进行感恩母爱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祝福祖国.教学重点、难点
1、唱歌《祝福妈妈》 2教学音乐知识连线.2、体会歌曲《祝福妈妈》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歌《祝福妈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的把歌词读一遍,读完请举手.二、学唱新歌
1、学生读歌词(同时放《祝福妈妈》伴奏一遍)师:放下手,关于歌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呀拉索”是什么意思?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想问的吧!《祝福妈妈》是一首藏族歌曲,“呀拉索”是藏语中的感叹词,没有实际意义,类似普通话里的“啊、哎、、、、、、”,以后,如果你在歌曲中看到这三个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首藏族歌曲了.2、初听歌曲(听赏《祝福妈妈》一遍)
3、复听歌曲
师:西藏太美丽、太神奇了!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真的到西藏去看看.下面同学 们打开书,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向往随音乐轻声跟唱一遍.4、教师带有感情的范唱歌曲.5、分段分句的教唱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连续高音和附点部分,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换气时机.6、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7、学生轻声跟唱师: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放开声音唱一唱.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8、再次跟伴奏演唱歌曲
9、教学连线——圆滑线、延音线
下面同学们休息一下,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歌曲中有很多“︵”的符号吗? 生:发现了,在音符上边.师:它连接了两个音或多个音符,是不是?生:是.连接不同音符时,它叫圆滑线.演唱时要唱的连贯、圆滑.连接相同音符时,它叫延音线.演唱时要唱成一个音.(示范圆滑线、延音线的唱法)
10、跟伴奏演唱,体会连线的唱法.(学生再次跟唱一遍)师: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教师鼓掌)
三、情感处理
1、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歌曲的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呢?(小组讨论汇报)
2、分析歌曲唱法:歌曲前半部分描写了用“白云做棉袄”、“星星做项链”、“太阳的温暖”、“我唱歌儿”做礼物送给妈妈,是叙述的语气,要唱的稳一些,“祝福妈妈幸福安康”一句要用心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后面的“索、、、呀啦索”表示对妈妈的无限祝福,要大声唱.要让妈妈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热情.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而我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妈妈,你们知道是谁吗?(祖国妈妈)让我们认真做礼物,高声送祝福,把祝福送给自己的妈妈和祖国妈妈好吗?
3、学生带有感情的跟伴奏齐唱.4、齐唱《祝福妈妈》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手握在一起,齐唱《祝福妈妈》,让五彩气球把我们真诚的祝福带给我们亲爱的妈妈,好吗?(好)
四、小结
(齐唱《祝福妈妈》结束)
第八单元 欣赏《喜洋洋》 教学目标:
1、在《喜洋洋》的气氛中表演、创作,体现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创造能力.2、通过欣赏民族乐曲《喜洋洋》,感受乐曲的轻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3、通过学习乐曲,激发学生对我国民乐的喜爱之情,自觉去发现、去欣赏.教学重点难点:
1、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感悟《喜洋洋》的气氛.2、如何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在创设情境中,进入角色,开展活动.教学过程
二、初听第一遍乐曲,整体感受.(引语:小朋友,你们见过丰收的场面吗?那金灿灿的稻谷,红彤彤的枣,晶莹剔透的葡萄你们看到这种场景,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到了山西的农村,你们听,农民伯伯正演奏着丰收乐曲呢?)(给学生一个支点,有了想象的空间)[媒体出示劳动场面(初步感受乐曲)]欣赏《喜洋洋》 问:欣赏了乐曲,你们有什么感受? 关于这首乐曲,你们有问题问老师吗?(让学生质疑,引发思考的神经)
三、再听乐曲,表现不同情绪.媒体出示丰收场面,放乐曲.(引语:关于你们问的这些问题,在下面的欣赏中你们会有满意的答案.小朋友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吧,是啊,好一派喜洋洋的丰收的场面,农民伯伯在劳动时
多高兴啊!让我们也去分享他的喜悦吧.欣赏时,要求学生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
欣赏后,小朋友交流,用简单的线条、图画或颜色来表示农民伯伯丰收情绪.得出结论:a段欢快的劳动b段舒缓的休息c段再是欢快的庆祝丰收.四、再次欣赏,辨析乐器.引语:人们在劳动时,多么欢快呀,还有乐器伴奏呢,你们听出来有哪些民族乐器吗?(自由说,再看媒体.)媒体:板胡、二胡、笛子的图像,并配音乐.这首乐曲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用你喜欢的乐器为农民伯伯伴奏吧!打击乐器演奏,欣赏a、b段.七、情境创编.——学生们用舞蹈、伴奏、等综合表现乐曲情境.(引语:今年真是大丰收,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庆丰收吧!)创设丰收的场面:收稻谷,背者蘑菇跳回家,采摘果子,围着动物跳舞,打扮场院,贴窗花,扭秧歌,跳莲花棒,打击乐器伴奏等等,小朋友们在喜庆的丰收气氛中尽情表现自己.八、结束: 小朋友在《喜洋洋》的乐曲声中跳出教室,结束.
第二篇:冀教版四年级小学音乐教案
在老师身边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饱含深情的歌声表达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2、学生演唱,讨论并设计几种演唱形式。教学重点:
1、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2、注意演唱姿势,用歌声表达出对老师的崇敬和热爱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运用动作、唱歌的形式来表现歌曲,培养学生即兴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发声练习1=c
2/4 1 2 ∣ 3 4 ∣ 5 —∣5 4 ∣ 3 2 ∣1 —
║ 节奏练习:
X X X X X∣X X X X X 0∣X X X X X∣X X X X X 0‖ 新授歌曲
1、导入: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徐缓抒情的儿童歌曲,歌曲用孩子的口述诉说在老师身边的成长过程,歌颂了教师为培养下一代呕心沥血忘我工作的精神。
2、初听音乐。谈谈你对歌曲的感受。
3、复听,体会歌曲的演唱形式
4、分几部分学习聆听音乐
5、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6、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7、念歌词,体会情感,8、教师一句一句教唱,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并唱准休止。
9、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10、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
11、学生演唱,讨论并设计几种演唱形式
歌表演
指导学生分组以领唱和齐唱的演唱形式来完整的演唱歌曲。(可以加强学生的整体合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更加热爱班集体。)小结、下课
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能够让学生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2、能够用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歌曲。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体验歌曲 教学难点:
认识并唱准歌曲中的切分音符和节奏 教学过程: 导入
1、听《歌声与微笑》音乐进教室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什么时候啊?(9月10日)那今天,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让你来对老师说一句心里话。
3、请学生自由说
4、师:有人把老师比作“园丁”,有人把老师比做“蜡烛”,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老师都能感受到大家对老师的爱,有一群小朋友他们也想用歌声来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请学生听录音,感受歌曲情绪。
3、请学生说一说听完的感受
4、请学生跟着录音用“lu”进行哼唱
5、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一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6、师:你觉得第一段要用怎样的速度、力度来演唱呢?
7、引导学生用稍弱、稍慢的情绪进行演唱
8、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二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9、引导学生用感激的心情演唱
10、请学生跟琴学唱第三段,教师予以及时引导
11、师:这一段要用怎样的心情、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唱呢?
12、引导学生用乐观、豪迈的心情,稍快的速度来演唱
13、请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要求:第一段用稍弱、稍慢的情绪演唱,第二段用感激的心情,中速演唱,第三段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表演
1、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接下来我们决定举行一个小小音乐会来歌颂我们的老师,分小组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
2、教师讲解具体要求
3、学生分小组创编,教师参与其中
4、请学生上台表演,时给予评价。小结
在优美的歌曲中,“音乐四十分”又要和同学说再见了,在课后,老师希望同学们把我们
今天学的歌曲唱给我们的老师,我们的妈妈听,好吗?同学们,再见!
愉快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愉快的梦》,指导学生用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意境。
2、了解6/8拍的含义,并能在歌唱时突出节拍特点。教学重点:
1、歌曲《愉快的梦》的旋律尤其是二声部的教学以及情感的启发、引导。
2、乐理知识6/8拍的了解。教学难点:
1、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2、6/8拍的强弱规律的把握。教学过程:
1、师生问好
2、乐理知识:6/8拍的认识。
师: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拍号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学了这个三八拍子。但是,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个新的拍号,它也是以八分音符为一拍的,那么它是什么呢?(出示6/8)3、6/8的含义及强弱规律。
师:能不能整齐的告诉我六和八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师:它的强弱规律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师:那么6/8拍的歌听起来是怎样的呢? 新授歌曲
1、初听音乐。
师:有一个日本小朋友,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也做了个神奇而愉快的梦,那么他梦到了些什么呢?让我们闭上眼睛,姑且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2、复听。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哪里是他最愉快的地方?你能在这个地方举一下手来告诉我们吗?
3、复听。
师:歌曲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表现它的这个愉快呢?你能不能从力度,演唱形式这两个方面来说说呢?
4、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5、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6、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7、念歌词,体会情感,强调惊喜的呼喊声。
8、唱歌词,随琴一起。
9、分析歌词内容,前半部分优美的,后半部分愉快的,结束句是渐弱的。
10、有感情地演唱。课堂小结:
师:虽然做梦很虚幻,但是如果人类没有梦的话,那我们到现在还没有飞机,也没有电视机,更不用说电脑啦,飞船啦等等。所以做梦是一件好事,但是做了梦之后,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让它美梦成真,岂不是更好吗?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就努力,为了能让你美梦成真,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带着美丽的梦走向你们的将来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教学重点:
欣赏《国歌》及轮唱练习教学难点: 轮唱练习教学过程:
一、听《红旗飘飘》这首歌。
1、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2、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录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提示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指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6、教师一句一句教唱,强调歌曲中的休止符,并唱准休止。
7、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8、引导学生完整的演唱歌曲。反馈与评价:
1、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2、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背景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上进行汇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小结
今天我们对国歌有了更深的了解,那么同学们都有什么更深的体会呢?希望同学们下节课用歌声来告诉老师。
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
一、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独立自信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二、欣赏钢琴曲《扑蝴蝶》,体验扑蝴蝶的愉悦心情。教学重点:
能够用饱满的热情、奋发向上的情绪独立自信地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学难点:
1、附点音符。
2、弱起的乐句。教学过程
一、发声练习1=c
2/4 1 2∣ 3 4 ∣ 5 —∣5 4 ∣ 3 2 ∣1 —
║ 新歌教学
1、谈话导入,简介歌曲。
这是一首雄壮而带号召性的儿童队列歌曲,歌曲成功地塑造了少先队员朝气蓬勃、勇敢前进的音乐形象。
2、听歌曲录音。
3、学生视唱旋律。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依琴学唱歌词,唱准附点音符及弱起小节。
6、歌曲的感情处理。
第一乐段要唱得雄壮有力、饱满连贯,力度mf,进行曲速度,表现少先队员的自豪感和誓作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决心。第二乐段,前面两个乐句与第一乐段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是少先队员在队旗下铿锵有力的誓言,这里采用mp 和音量,但要唱得坚定、刚毅。接着连续三名“向着胜利勇敢前进”,由弱到强进行铺垫,将结束句“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推向高潮。
7、学生表演唱。歌表演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演唱,用齐唱和领唱、轮唱的歌唱形式来完整的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教学反思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了解少先队的光荣历史,明白红领巾为什么红得那么鲜艳,理解中国共产党是少年先锋队的创立者。“赞一赞”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抒发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更深刻的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样,一方面比较符合学生的特点,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少先队员的时代荣誉感。为下面教唱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从而使学生在本节课怀着感恩和轻松的心情来认真的学习歌曲。
第四单元
欣赏 运动员进行曲
教学目标:
1、听赏铜管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时,能够跟唱主旋律,随着音乐踏步,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
课件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有关画面,学生观看。
2、介绍
简介五环旗、奥运精神等知识和我国的奥运冠军。
二、音乐运动会——听赏《运动员进行曲》
(一)运动员入场
1、导入
运动员入场,所有的运动员做好准备。
2、聆听
播放《运动员进行曲》。
3、跟唱
4、讨论
乐曲给了你什么感觉?
5、介绍进行曲风格特点
6、律动
师:下面请运动员们起立,昂首挺胸地跟着音乐踏步,围教室一圈,进入比赛。7.讨论:
(1)在运动场上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
(2)合唱与铜管乐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调两种表现形式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8.聆听《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细致地听各声部是怎样表现的?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各有哪些声部承担?(如果记不住可以边听边用纸与笔作些图形记录。) 9.讨论合唱曲的结构。
10.根据音乐的结构,各组讨论设计队列队形的变化。 11.在音乐声中各组队列队形展示。
三、下课
学生随着《运动员进行曲》踏步,用“啦”跟唱出教室。教学反思:
课堂一开始,学生通过听赏、谈话和观看课件,增强了对祖国的认识,对奥运的认识,激起了他们的爱国情绪和运动激情。在播放《运动员进行曲》时,想不到大部分学生都能跟着音乐做出简单的律动,把所有同学的情绪都带动起来了。
小小足球赛
教学目标
1、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能灵活运用休止符及上滑音、下滑音的唱法。
2、培养学生自然、有表情地演唱,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与表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监看、热爱体育运动。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歌曲有一定的长度和难度,要求唱的整齐划一,并富有一定的表情,会有一些难度。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来!随老师一起运动运动!会唱的同学可以跟着唱一唱!(播放《健康歌》,师生一起律动。)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运动!歌中告诉我们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 生:多喝水,早睡早起,做体操等。
师: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哪些运动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啊? 生:跳绳、踢毽子、打篮球等。
师:歌中的小朋友也喜欢运动!听,他喜欢什么运动啊?
二、学习歌曲
1、播放《小小足球赛》课件
2、播放歌曲范唱
师:这场球赛精彩吗?你从那几个乐句看出来的?请仔细看歌片聆听。
生听后回答:“你在前面攻,我在后面守”“十号,射门”等。
这可真是一场紧张又有趣的比赛啊!你们想不想加入这场比赛啊?那么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吧!
3、学习第一段歌词(1)、听唱法分句教唱
注意音准节奏,特别是这一乐句“小小球儿脚下传,凌空一倒勾”。教师应特别强调附点唱法和唱足时值。还有音准的把握,可让学生模唱体验。(2)、生随琴唱第二段。注意速度稍微放慢。
(3)、有感情地、自信地表现激烈又有趣的足球场面。带着这种情绪演唱第一段。
4、完整演唱全曲 艺术处理
启发学生自己发表意见,怎样唱好歌曲。供学生参考的建议有(1)、适当的地方加上拍手(2)、分角色或分组演唱
(3)、按强弱规律表演唱(动作表现强弱)
红队、黄队开始讨论并说出自己的处理方式,展示给大家。另一小组评价其优点和不足,教师评出优胜队。
5、再次欣赏《小小足球赛》课件,并随着演唱。(起立)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的歌曲名字叫《小小足球赛》,你们的表现太棒了!个个都像一名出色的小小足球队员!在这里,老师祝愿你们这些未来的国家足球运动员们,早日
实现你们的愿望,从现在做起,好好锻炼自己吧!教学反思
本节课前半部分还不错,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高涨,基本达到了我的目的。但是在后半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难点处理的环节上,尽管我反复强调,但学生还是把握不好,所以在教法上我还得多下功夫,找到突破问题的关键,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第五单元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可爱的家》,并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
2、学生在欣赏中体会感情与恩情,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能关爱父 母和身边的人,并由爱小家延伸到爱大家。
3、通过音乐学习,学生能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与歌唱技巧。教学重点难点:
1、学唱歌曲《可爱的家》
2、理解歌曲的音乐情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说到“家”,你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呢?
2、如果要给“家”的前面加一个形容词,你会怎么形容你的家呢?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英国歌曲《可爱的家》。
二、学习新歌
(一)初步感受
1、初听歌曲,说一说歌曲的音乐情绪是怎么样的?
2、再次欣赏,这首歌有几个乐句,是怎么分的?
(二)学唱歌曲
1、通过比较学习乐谱,师生合作演唱旋律。
2、学生跟琴学唱歌曲。
3、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4、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绪。
三、歌曲处理:
1、导语:那么,在整首歌曲中,力度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2、“虽然没有大厅堂,冬天温暖夏天凉”一句,作者表达对家的热爱时,情绪非常激动,所以要唱得“强”一些;
3、“可爱的家庭啊”一句,速度减慢,作者将对这个家的爱又深埋心底,所以,要唱得“弱”一些;把这两句来试试。
4、跟着琴,完整体验。
5、抽生表演唱。
四、音乐活动
1、拓展
(1)试当小作词家
(2)小组汇报:试唱
2、活动
(1)欣赏几首与家有关的歌曲
(2)完成连线题
歌名
序号
表情记号
《爱我中华》
①
热情、自然、诙谐地
《吉祥三宝》
②
温馨、优美、抒情地
《让爱住我家》
③
欢快、激昂、奋进地
五、课堂小结
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活泼欢快的歌声来演唱《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2、初步感受侗族风情,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侗家儿童的快乐,进而引导学生认识民族团结的和谐幸福。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音乐的情绪。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一首新歌,歌曲的名字叫《共有一个幸福的家》。侗族人民能歌善舞,侗家风景秀丽迷人,侗家小朋友快乐幸福。下面就请同学们边听歌曲边领略侗家风情。欣赏过后可得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播放视频文件)《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歌曲教学
(一)熟悉歌词
1、侗族的风景真美呀!这首歌很欢快,好多同学没有听清歌词。那就让我们先来学会歌词吧。(按节奏读歌词一遍)
2、再读歌词两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美丽的侗族有大体的印象和产生主观的感受,激发了学生喜爱侗族之情,为下面的教学作好了铺垫。]
三、学唱歌曲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已经把歌曲最难的部分学会了。我真为大家高兴啊。
2、现在再来听听歌曲,你会觉得这首歌很简单啊!(播放音乐)
3、觉得哪个地方演唱有困难,大家指出来然后我们一起来解决。
4、生小声跟唱。(随机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
5、大声演唱。
四、感情处理
1、我们听到录音机的小朋友是带着怎样的情绪演唱的啊? 生:情绪:欢快
2、说说这首歌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快乐? 生:因为侗家儿童的生活很幸福。
3、下面就请大家带着欢快的情绪跟伴奏一起来唱一唱。注意身体要做直,吐字要清晰,咬字准确。
4、大家唱得真好,还有同学想加上表演动作呢。来用你喜欢的动作表示你的快乐。
5、让我们用欢快的情绪优美的动作来表达我们的快乐之情吧。
五、课堂小结
1、学了这首歌,你有什么收获?
生:了解了侗族小朋友,观赏了景观,唱了也罗歌,很开心!
2、侗族小朋友的快乐也是我们的快乐,是56个民族的快乐。最后让我们来欣赏《爱我中华》这首歌唱民族团结的歌曲吧。
第六单元
欣赏《新疆之春》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小提琴独奏《新疆之春》,感受音乐的情绪与意境,并能将乐曲的几个乐段用不同的图形或动作表现出来。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的情绪,并能认识小提琴的音色。感受新疆歌曲风格。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
师:同学们,在春天里,你们看到了怎样的美景呢?(引导学生说说字看到的及感受到的。)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春天的美好吧。
二、欣赏歌曲
1、听赏〈新疆之春〉
师:刚才大家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一起来听赏吧。
(播放小提琴独奏曲〈新疆之春〉,并配合新疆风俗民情的画面。)
2、赏析〈新疆之春〉
师:大家能听出这首乐曲是哪个民族的音乐吗?(新疆。)
师:这首乐曲的名字叫做〈新疆之春〉。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治区。这里主要聚居这维吾尔族的人民。他们能歌善舞。通过刚才的聆听,同学们,在音乐中体会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主说出乐曲的风格特点,即这首乐曲浓郁的维吾尔族民间音乐风格和热情奔放的性格特征。)师:现在让我们仔细听赏乐曲。(乐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
师: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来说一说,乐曲中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向大家描绘了什么样的美丽景色,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
(组织学生讨论,说出歌曲的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所表现的情绪。乐曲的第一乐段主题强劲有力,音乐活泼、跳跃。第二乐段以具有强烈的舞蹈性节奏的节奏,表现了人们跳起欢乐的手鼓舞的情景。)小结:
师:春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季节,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今天我们歌唱了祖国美丽的春天,感受了新疆的美丽春天。让我们珍惜这美好的春天,为创造祖国更美的春天努力吧。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小提琴独奏曲,本节课我主要运用了多媒体等有利手段,让学生从视听等各个角度感受了新疆的风土人情,也感受了新疆乐曲的风格,通过长笛与小提琴的音色对比,让学生真正认识了小提琴。在以后的音乐欣赏过程中应多让学生掌握各种不同的乐器。
小巴朗,童年的太阳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伴奏。
2、通过小组创编《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培养学生的合作、创编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情绪饱满地、准确地演唱歌曲《小巴郎,童年的太阳》,并体会到新疆音乐独有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在维吾尔族民歌《娃哈哈》的歌曲声中,跟教师一起跳新疆舞蹈。
2、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娃哈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下,《娃哈哈》是哪个名族的歌曲?
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新歌,也是一首少数民族的歌曲,那么下面我们一起去欣赏吧!
二、学唱新歌
1、学生听赏歌曲,并随着歌曲拍手或做简单的动作。
2、简介歌曲,说说歌词的内容。“小巴郎”在维吾尔语中指儿童,“亚克西”的意思是好样的,有表扬、夸奖的意思。
3、出示《小巴郎,童年的太阳》乐谱,学唱歌曲。
4、学生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并找一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用相同颜色的彩笔在乐谱上画出来。再学唱歌曲。
5、讲述歌曲中的弱起小节,并范唱。
6、教师一句一句的教唱歌曲。
7、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8、全体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9、分组通过歌唱、律动、等形式表现《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10、自评、师评、他评
三、观看舞蹈《天山欢歌》
(1)介绍新疆歌舞:新疆各民族的舞蹈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流传至今,传播的媒介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具情感的肢体语言。在新疆,你可以通过一个人的歌声、舞姿去判断他的民族,判断他所生活的地域。新疆歌舞品种多样,个性鲜明,千百年来在族群中自然传承,经历了时代的变迁,经历了风吹雨打,但它依然在民间顽强地生存着。(2)请学生观看新疆歌舞代表作《天山欢歌》。
四、教师小结
新疆是祖国的一块宝地,各少数民族的歌舞都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相信通过这节课,各位同学已经对新疆民族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你们继续关注新疆,关注民族音乐。
第七单元
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让学生会用慢速体会歌词意境,并能用深情、轻柔的歌声演唱歌曲,感受歌中宁静、和谐、温馨的画面。
2、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3、通过歌曲情景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创编能力及表演的能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教学重点:
用深情、轻柔的情绪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用歌声表达对妈妈的爱。教学难点:3— 5的跳进,一字多音的准确歌唱。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听《小宝宝睡着了》。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熟悉的歌曲,请你听一听、想一想: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可以跟着歌曲轻轻地唱一唱!(生边听边唱)
这是什么时候,是谁唱给谁听的?你觉得这首歌应该怎样唱?(生个别说一说)拥有妈妈的关爱,这小宝宝可真幸福呀!那你们呢?你的妈妈是怎么关心你的?(生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
今天,老师还带了一首特别的摇篮曲,请你们听听这首摇篮曲特别在哪里,让我
们闭上眼睛,再仔细地、美美地听一遍。(生闭上眼睛听一听,师在结束句时用“呣”哼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歌《唱给妈妈的摇篮曲》,歌里的孩子给妈妈送去了幸福。你也想给妈妈送去幸福吗?让我们学好这首歌作为送给妈妈的礼物,好吗?
2、学唱歌曲。(1)、模唱旋律。
你得应该用什么情绪、声音和速度来演唱,才能表达出你对妈妈的爱呢?(用深情、轻柔的情绪,轻柔,柔美、圆润的声音,注意适当的呼吸,慢速有感情地演唱)
妈妈睡着了,我们用“呣”,跟着优美的音乐轻柔地、有感情地唱一唱。(师生哼唱歌曲)
这声音真好听,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再来一次吧!(师生哼唱歌曲)
带有感情的歌声,即使没有歌词也会让妈妈感动的,如果加上歌词效果就更好。(2)、学习歌词。
请大家跟着老师按音乐节奏来念念歌词。让们跟着音乐轻柔地念一念。(跟音乐念一念)。(3)、分段学唱。
多么优美的歌呀,我们跟着音乐轻轻地唱唱第一段好吗?(跟音乐唱第一段)注意:四分休止符、连音线的地方要唱好,唱准低音“5”、切分音,比较拖足3拍半和不拖足3拍半的感情,“2”的时值唱足。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注意:重点练唱第一段歌词。解决第一段的重点后,可以将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这一句也来唱一唱。跟音乐唱第二段、三段。
最后一句的音高用手势来表示,帮助学生就体会这个旋律的唱法和所表达的感情。
尾句虽然只有一个字,是用哼鸣来演唱的,但却包含着我们对妈妈深深的感情,因为们对妈妈的爱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完整地演唱(看课件演唱)。
师:唱的真好,我想妈妈听到你们这样的歌声,一定会被感动的。
三、感情升华。
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有个小朋友是这样做的。你们想做些什么呢?(学生说说)
四、小结:《感恩的心》。
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却是无止境的,让我们用一颗感恩之心去回报我们的父母吧!回家给妈妈唱一首《唱给妈妈的摇篮曲》,他们一定会很感动的。就让我们在歌声中表达对父母无限的爱吧!(随音乐出教室)
祝福妈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祝福妈妈》,感受歌曲情绪,了解藏族歌曲的特点,能够饱含深情的演唱歌曲。
2、通过学习歌曲,对学生进行感恩母爱教育,让他们从小懂得孝敬父母。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祝福祖国。教学重点、难点
1、唱歌《祝福妈妈》 2教学音乐知识连线。
2、体会歌曲《祝福妈妈》的内涵。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一首新歌《祝福妈妈》。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的把歌词读一遍,读完请举手。
二、学唱新歌
1、学生读歌词(同时放《祝福妈妈》伴奏一遍)师:放下手,关于歌词,大家有什么问题吗?生:“呀拉索”是什么意思?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想这个问题也是大家想问的吧!《祝福妈妈》是一首藏族歌曲,“呀拉索”是藏语中的感叹词,没有实际意义,类似普通话里的“啊、哎、、、、、、”,以后,如果你在歌曲中看到这三个字,就应该知道这是一首藏族歌曲了。
2、初听歌曲(听赏《祝福妈妈》一遍)
3、复听歌曲
师:西藏太美丽、太神奇了!希望同学们长大以后真的到西藏去看看。下面同学
们打开书,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向往随音乐轻声跟唱一遍。
4、教师带有感情的范唱歌曲。
5、分段分句的教唱学生,注意歌曲中的连续高音和附点部分,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换气时机。
6、反复教唱歌曲中的重点难点。
7、学生轻声跟唱师:同学们学得真快!我们放开声音唱一唱。大家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8、再次跟伴奏演唱歌曲
9、教学连线——圆滑线、延音线
下面同学们休息一下,请看大屏幕,你发现了歌曲中有很多“︵”的符号吗? 生:发现了,在音符上边。师:它连接了两个音或多个音符,是不是?生:是。连接不同音符时,它叫圆滑线。演唱时要唱的连贯、圆滑。连接相同音符时,它叫延音线。演唱时要唱成一个音。(示范圆滑线、延音线的唱法)
10、跟伴奏演唱,体会连线的唱法。(学生再次跟唱一遍)师:同学们唱的太好了老师为你们鼓掌!(教师鼓掌)
三、情感处理
1、下面小组讨论一下歌曲的情绪,我们应该怎样把这首歌唱的更好呢?(小组讨论汇报)
2、分析歌曲唱法:歌曲前半部分描写了用“白云做棉袄”、“星星做项链”、“太阳的温暖”、“我唱歌儿”做礼物送给妈妈,是叙述的语气,要唱的稳一些,“祝福妈妈幸福安康”一句要用心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祝福,后面的“索、、、呀啦索”表示对妈妈的无限祝福,要大声唱。要让妈妈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与热情。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妈妈,而我们又有一个共同的妈妈,你们知道是谁吗?(祖国妈妈)让我们认真做礼物,高声送祝福,把祝福送给自己的妈妈和祖国妈妈好吗?
3、学生带有感情的跟伴奏齐唱。
4、齐唱《祝福妈妈》师:同学们,让我们把手握在一起,齐唱《祝福妈妈》,让五彩气球把我们真诚的祝福带给我们亲爱的妈妈,好吗?(好)
四、小结
(齐唱《祝福妈妈》结束)
第八单元
欣赏《喜洋洋》
教学目标:
1、在《喜洋洋》的气氛中表演、创作,体现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创造能力。
2、通过欣赏民族乐曲《喜洋洋》,感受乐曲的轻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
3、通过学习乐曲,激发学生对我国民乐的喜爱之情,自觉去发现、去欣赏。教学重点难点:
1、情境创设,引导学生,在音乐体验中感悟《喜洋洋》的气氛。
2、如何让学生理解音乐情绪,在创设情境中,进入角色,开展活动。教学过程
二、初听第一遍乐曲,整体感受。
(引语:小朋友,你们见过丰收的场面吗?那金灿灿的稻谷,红彤彤的枣,晶莹剔透的葡萄„你们看到这种场景,将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今天,老师就带你们来到了山西的农村,你们听,农民伯伯正演奏着丰收乐曲呢?)(给学生一个支点,有了想象的空间)[媒体出示劳动场面(初步感受乐曲)]欣赏《喜洋洋》 问:欣赏了乐曲,你们有什么感受? 关于这首乐曲,你们有问题问老师吗?(让学生质疑,引发思考的神经)
三、再听乐曲,表现不同情绪。媒体出示丰收场面,放乐曲。
(引语:关于你们问的这些问题,在下面的欣赏中你们会有满意的答案。小朋友感受到欢快的气氛了吧,是啊,好一派喜洋洋的丰收的场面,农民伯伯在劳动时
多高兴啊!让我们也去分享他的喜悦吧。
欣赏时,要求学生感受乐曲情绪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出来
欣赏后,小朋友交流,用简单的线条、图画或颜色来表示农民伯伯丰收情绪。得出结论:A段欢快的劳动B段舒缓的休息c段再是欢快的庆祝丰收。
四、再次欣赏,辨析乐器。
引语:人们在劳动时,多么欢快呀,还有乐器伴奏呢,你们听出来有哪些民族乐器吗?(自由说,再看媒体。)媒体:板胡、二胡、笛子的图像,并配音乐。
这首乐曲就是由这些乐器演奏的,用你喜欢的乐器为农民伯伯伴奏吧!打击乐器演奏,欣赏A、B段。
七、情境创编。——学生们用舞蹈、伴奏、等综合表现乐曲情境。
(引语:今年真是大丰收,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庆丰收吧!)创设丰收的场面:收稻谷,背者蘑菇跳回家,采摘果子,围着动物跳舞,打扮场院,贴窗花,扭秧歌,跳莲花棒,打击乐器伴奏等等,小朋友们在喜庆的丰收气氛中尽情表现自己。
八、结束:
小朋友在《喜洋洋》的乐曲声中跳出教室,结束。
侗家儿童真快乐
教学目标:
1、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和谐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
2、通过《侗家儿童多快乐》的演唱,感受侗族儿歌的风格特点,体验侗族民间音乐的美感和侗族儿童的生活情趣。教学难点:
能够用和谐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情导课:
师:对于上节课我们学习的这首维吾尔族民歌,同学们表现得棒极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祖国是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都非常的团结友爱。而且有好多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到美丽的侗族那里去看一看,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想)二 学习歌曲 老师简单介绍侗族风土人情。(多媒体播放侗族风光图片)教师总结:侗族的风光是这样的美,侗族的人们是这样的热情好客,你们听,侗族的小朋友已经为我们欢歌载舞了,让我们赶快去听一听吧。3 欣赏歌曲《侗家儿童真快乐》(感受歌曲情绪,联想场景)再次欣赏《侗家儿童真快乐》(感受侗族歌曲的典型节奏是怎样的)5 大屏幕出示三条节奏同学们选一选,读一读,拍一拍。老师指出歌曲中的生字并介绍歌曲,学生自己按节奏轻声读歌词,再齐读歌词。放录音,以听唱法学生自学歌曲。(1~~2遍)用“耶罗”轻声模唱歌曲(1~~2遍),然后随琴填词。学生指出歌曲中难唱的乐句,学生帮忙解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第一段。10 随琴自学二段词。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11 学习二声部的旋律。(1)用手拍节奏,随琴填词。
(2)同坐分声部练习,分组练习两声部。(3)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4)找两名学生分声部演唱歌曲。(5)分组随伴奏演唱。三 总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快乐的音乐四十分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同学们,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感受?(高兴,很快乐,感到侗族景色很美,歌声更美。)师:是的。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在座的每位同学都会有自己最真实的感受。侗家那美丽的风光,动听的歌声,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生活在民族大家庭的幸福和快乐。无论你属于哪个民族,我们都要团结友爱,因为只有民族团结,才有国富民强。好了,同学们再见。四 小结
多媒体播放《爱我中华》下课。
第三篇:冀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
教学内容
1、听赏《我是一年级小学生》
2、唱歌《要做好学生》
教学目标
1、感受两首儿童歌曲所表达的成为一年级小学生的愉快心情,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能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自然流畅地演唱歌曲《要做好学生》。教学过程
1、导入。师生问好,介绍自己和音乐课,语言要生动亲切。教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为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了,现在你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简短回答。
教师:我们现在来听一首歌,听一听歌中一年级小学生是怎样表达他们愉快心情的。
2、播放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3、让学生说一说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由歌词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情绪,让学生回答这首歌曲是“愉快活泼的”还是“悲伤的”。可出示代表音乐情绪的“笑脸”和“哭脸”图案,让学生选择。
4、复听歌曲,和着歌曲击掌打节拍,感受歌曲四二拍子欢快活泼的特点。
5、再听歌曲,带领学生模仿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引导学生和着音乐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情绪的感受。学生动起来即可。
6、入唱歌教学环节。
教师: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我是一年级小学生》,下面老师也给大家唱一首歌,歌的名字叫《要做好学生》。教师弹唱歌曲《要做好学生》,学生初听歌曲。
7、教师:大家喜欢这首歌吗?让我们一起来学唱吧。
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并用第一拍击掌,第二拍拍膝的方法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
8、放录音,边听歌曲边按上述方式打节拍。
9、教师弹奏旋律,师生用“啦”模唱旋律。
10、再放录音,师生一起加词跟唱。
11、教师伴奏,学生演唱。
12、歌曲最后四个小节句幅较长,可作为难点反复唱。从歌词内容出发,引导学生用轻巧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并进行音乐表现方面的处理。
13、结合歌词进行品德教育并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2、活动《快乐的音乐课堂》 教学目标
1、能够以明快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们来上音乐课》
2、了解常见的音乐课堂实践活动,并通过抢答、唱、跳、奏、模仿动作等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教学过程
1、导入,参照教科书7页的节奏图谱念歌谣,创设愉悦的情境。
2、复习歌曲《要做好学生》。
3、学唱新歌《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歌,歌名叫做《我们来上音乐课》。请大家先来听一遍。
播放《我们来上音乐课》的录音,学生初听歌曲。
4、教师弹唱歌曲,学生复听歌曲,并用击掌的方式打节拍为教师“伴奏”。
5、教师分句弹唱,学生分句跟唱,解决歌曲中不易唱准的难点。如:3 5 6 — 5 6 1—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7、教师:在《我们来上音乐课》这首歌曲中,唱到了同学们可以一起唱歌、跳舞,那么,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上,同学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8页和9页上的图片或录象片段等,让学生说出其他音乐活动。
8、鼓励有歌唱、舞蹈和器乐演奏特长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表演,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表演或与学生一起合作表演。
9、进行“学一学,猜一猜”的模仿游戏。先请一些同学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或模仿其他音乐活动动作,然后请另外的同学说出这些动作的名称。
10、教师:今天的音乐课大家玩得非常开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喜欢我们的音乐课,热爱音乐活动。最后,让我们再来唱一遍《我们来上音乐课》。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示学生用正确的歌唱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和自然的声音来歌唱,鼓励学生大胆地自信地歌唱,学生都能够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完整的演唱歌曲。欣赏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欢快活泼的基本情绪,并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创编简单的律动动作进行表演,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唱歌《同学的名字》。
2、活动《新朋友见面会》 教学目标
1、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同学的名字》。
2、体验四四拍子的节拍特点。
3、学生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能与他人合作边唱边介绍自己。
4、初步认知木鱼、三角铁、双响筒、碰钟、铃鼓、响板、手铃和沙锤等课堂打击乐器,感受和听辩它们的音色。教学过程
1、导入。教师引领学生口数1、2、3、4,同时做拍手拍肩律动,为学习4/4拍子的歌曲做准备。
2、做上述律动,并按歌曲旋律节奏朗读歌词,询问学生的名字。
3、播放歌曲《同学的名字》,学生初听,感受歌曲音乐情绪。
4、复听,轻声跟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齐唱,边唱边拍手拍肩,并在教师示意下随时回答自己的名字。
6、师生对唱,也可同桌或分组对唱。
7、过渡环节。以拟人化的语言向学生介绍几个“乐器朋友”。
8、教师逐个出示相关课堂打击乐器,说出它的名称和音色特点。语言要生动形象。
9、把乐器发到学生手中,让学生敲敲打打,充分探究和体验乐器特点。
10、以“爱护乐器,珍惜友谊”为主题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管弦乐曲《口哨与小狗》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口哨与小狗》,让学生懂得人与动物是好朋友,要保护动物,热爱生活。
2、能够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
3、能够通过扮演小主人公和小狗,用体态动作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同学的名字》。
2、播放录有口哨和小狗叫声的录音,并让学生模仿一下。
3、出示乐曲名称《口哨与小狗》,播放乐曲,学生初听,感受乐曲情绪。
4、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听音乐时,联想到了什么画面。如果学生提到了吹口哨的少年,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个小主人公的心情怎样的,是高兴的还是忧伤的?要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5、复听。可出示与乐曲内容相关的幻灯片或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
6、再听乐曲,要求学生在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左手食指,没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随节拍摆动右手食指,听辩口哨音色,并初步感受音乐结构。
7、分小组讨论小主人公在路上是怎样行走的?小狗又是怎样蹦跳奔跑的?创编小狗奔跑、小主人公行走的各种动作。
8、听音乐,各小组派代表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9、以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等内容为题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好朋友》。
2、为歌曲即兴创编歌词并表演。教学目标
1、通过对歌曲《好朋友》的学习,体验和培养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情感。
2、能够背唱歌曲《好朋友》,并能为歌曲创编歌词。
3、能够随歌曲做简单的表演动作。教学过程
1、以课本插图导入,设问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创设同学互相帮助的友爱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听歌曲,要求学生回答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歌曲旋律是否好听,初步感受歌曲情趣。
3、复听歌曲,师生边听边在小过门和衬词处拍手,节奏可以设计为“ X X”或“XX X”。
4、教师分句教唱,并指导难点。学生仍在小过门和衬词处做拍手动作。
5、完整唱,同时随歌曲两人一组进行表演:在两个小过门处做梳头和扣纽扣的动作;在“团结友爱手拉手”一句,两人拉手举过头顶随节拍摆动;在衬词“嘿”初,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两人相互击掌。
6、设问:同学之间有没有互相帮助的事情?有没有为大家做好事的同学?试着把它编进歌里去好吗?
7、学生分组讨论,并创编歌词。
8、各组演唱并表演动作,师生共同评议。
9、教师伴奏,各组依次把自编的歌词连起来以接龙的形式唱,教师在曲末
10、小结。
第三单元 爱祖国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唱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教学目标
1、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音乐情绪,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2、能够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产生对国旗的崇敬和热爱之情。
3、掌握碰铃的演奏方法,能够用碰铃为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设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教师简要介绍关于国歌的知识,如:国歌的原名称、词曲作者、何时定为国歌等。
3、复听。让学生听后说说这首歌曲在音乐情绪上的特点。可以自由发言,也可以由学生选择教师给出的选项,如:
1、欢快活泼
2、优美抒情
3、雄壮有力。
4、设问:同学们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到过国歌?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学生联系实际发言。如:在电视上看到天安门升旗仪式时,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在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世界冠军颁奖时??当时的心情是庄严、自豪、激动的??
5、设问:升国旗奏国歌时,同学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6、教师:让我们全体起立,以崇敬的心情再一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再听录音,可同时播放相关的VCD画面或电脑多媒体课件,也可展示升国旗的图片、幻灯片。
7、教师:升国旗奏国歌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因为国旗和国歌都是祖国的象征。下面,我们将学唱一首赞美国旗的歌:《国旗国旗真美丽》。
8、初听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9、设问:歌词中都唱到了什么?教师可通过对“金星”、“小红云”等词语的解释,向学生介绍国旗图案和相关知识,也可演示关于国旗的图片、幻灯和课件等。
10、师生共同按节奏朗读歌词。
11、复听。师生随音乐即兴做律动。
12、教师弹琴范唱,学生随琴跟教师默唱。
13、教师弹琴带领学生模唱唱名二至三遍。
14、完整演唱歌曲。
15、教师介绍碰铃演奏方法。
16、教师弹琴、学生演奏碰铃或做肢体律动,师生共同演唱《国旗国旗真美丽》。
17、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亲亲太阳》 2、活动《娃哈哈》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歌曲《亲亲太阳》对国旗的赞美之情,感受歌曲优美抒情的音乐特点。
2、能够边唱边表演《娃哈哈》,通过歌声和舞蹈动作表达生活在祖国怀抱里幸福愉快的心情。教学过程
1、复习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2、教师:今天我们再来听赏一首赞美五星红旗的歌曲,名字就叫《亲亲太阳》 3、初听。
设问:歌曲中的太阳指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4、复听。播放与音乐形象、节奏相吻合的舞蹈画面,通过听觉、视觉相结合的手段,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音乐情绪。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由教师自编舞蹈并现场表演,效果会更好。
5、师生共同讨论歌曲的音乐情绪。
6、教师:《亲亲太阳》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今天我们还要听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名字叫《娃哈哈》。
7、播放音乐,也同时播放舞蹈画面。师生、边听音乐边击掌拍膝,感受歌曲节拍的特点和欢快的音乐情绪。
8、师生边击掌边按歌曲节奏以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9、教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并击掌为教师伴奏。
10、分句处理难点。
11、学生演唱《娃哈哈》,教师伴奏。
12、教师:老师跳的好不好?请给我一点鼓励的掌声吧!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跳好吗?
13、教师进行舞蹈动作的分步教学。
14、师生一起随音乐完整表演。
15、学生自由结组进行歌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16、小结。
教学反思:在听赏《国歌》时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生活实际,能够谈出聆听时的心情和感受,并能够认识到国歌同国旗一样都是祖国的象征。也知道在升国旗奏国歌时自己应该怎样做。接着听到《亲亲太阳》时学生能够感受到歌曲亲切、深情的音乐风格,并能引起共鸣。在为《国旗国旗真美丽》伴奏时,由于学生已经在上一节课中认识了打击乐器以及演奏方法,学生能够自己完成歌曲的伴奏,不足的是有些同学在伴奏中的动作有些过大和复杂,影响到歌唱的效果。
第四单元 蹦蹦跳跳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跳跳跳》。
2、听唱《大家一起跳起来》 教学目标 7
1、能够用欢快活泼的 情绪和轻巧的 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跳跳跳》。
2、能够用自然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跟唱歌曲《大家一起跳起来》。
3、体验24拍34拍的 节拍特点、强弱规律。
4、认识双响筒、三角铁两种常见打击乐器,能用它们为歌曲《跳跳跳》、《大家一起跳起来》伴奏。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跳跳跳》。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2、复听。感受歌曲欢快的 情绪。听完后可设问:歌中唱的 是什么游戏?你跳过橡皮筋吗?歌曲是欢快的 还是沉重的?
3、教师引领学生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同时可继续做拍手、拍肩的律动。
4、跟录音轻声哼唱。
5、教师伴奏,学生随琴完整演唱歌曲。
6、让学生说说橡皮筋的 动作,以游戏经验启发学生用轻巧、活泼的声音唱好歌曲。
7、把乐器双响筒发给学生,看谁能说出名字。
8、自然随意地跟着《跳跳跳》的录音敲打。
9、教师示范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在教师的 带领下边唱边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
10、播放《大家一起跳起来》音响,教师随音乐做拍手、拍肩的律动,学生跟做。第一拍拍手,第二拍和第三拍拍肩。
11、再放录音,让学生说说这首歌曲和《跳跳跳》有什么不同。教师不必急于指出学生的正误,可对比做两种不同的打节拍方式,对学生加以指导。
12、跟录音轻声哼唱。
13、教师范唱,学生跟唱。
14、每人发一个三角铁,让学生回忆乐器的 名称,并探究乐器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师讲解正确的 使用方法。
15、放《大家一起跳起来》录音,学生跟随教师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目标
1、认真听赏《玩具兵进行曲》,能够配合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玩具兵。
2、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并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能够发挥想象力,编出符合音乐情绪的小故事。
3、学会《大家一起跳起来》的步伐动作。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跳跳跳》,学生听音乐,并自如地跟唱。
2、复习歌曲《跳跳跳》和《大家一起跳起来》,并边唱边拍手、拍肩。
3、初听管弦乐曲《玩具兵进行曲》,感受乐曲情绪。
4、听后,让学生展开联想,描述一下自己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画面,音乐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复听。听完后要求每人根据音乐自编一个小故事。教师挑选几名表现踊跃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大家听。
6、在学生讲完之后,教师讲述《玩具兵进行曲》所描绘的音乐故事。
7、再完整听一遍,学生分小组模仿玩具兵表演。
8、教授三拍子舞蹈《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动作。动作虽然简单,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仍有一定难度,须反复练习。教师要耐心示范。
9、放《大家一起跳起来》的音乐录音,学生做动作。
10、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快乐阳光》。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教学目标
1、听赏《快乐阳光》,感受歌曲欢快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
2、学习集体舞《大家一起跳起来》,感受三拍子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快乐阳光》,感受歌曲的 基本情绪。
2、在音乐伴奏下,教师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3、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朗读歌词。
4、复听歌曲,听完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联想,或把想像的 内容画在纸上。
5、再听歌曲。教师提出:同学们要像歌中唱的那样,争做快乐天使、爱心天使、美丽天使,让爱河快乐永在我们身边。
6、复习《大家一起跳起来》的基本舞步。
7、学习队形。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多少以及音乐教室场地大小,决定一起练习还是分小组练习。如果有条件,可到体操房或大操场练习。在学习过程中,请学生注意同学间的配合。
8、教师和学生一起喊节拍做动作。
9、随音乐表演。
10、小结。教学反思:在教学《玩具兵进行曲》时,我先让学生完整聆听乐曲,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使学生对乐曲有良好的感受。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己是玩具兵,并随着音乐进行表演,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效果很好。在学习歌曲《跳跳跳》时通过多次的聆听分句教唱歌词,并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但能够演唱歌曲,还能背唱歌曲。在活动中学生认识了三角铁和双响筒并用他们为歌曲进行伴奏,最后一部分同学伴奏一部分同学跳集体舞,课堂气氛活跃,达到教育目的。
第五单元 安全岛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红绿灯》,念小歌谣。
2、活动《颜色汽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轻松自然、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红绿灯》,感知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2、认识并掌握打击乐器木鱼的演奏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用双响筒、木鱼、碰铃等打击乐器为歌曲《红绿灯》伴奏。
3、能够积极参与活动《颜色汽车》,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和综合性艺术表现能力。教学过程
1、讲几个关于红绿灯的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听歌曲《红绿灯》。
2、揭示谜底。设问:歌中唱到了红绿灯是怎样指挥交通的?复听歌曲。
3、教师按歌曲节奏念歌词,并在四分休止符处撞击碰铃。学生随教师做一遍。
4、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并示范演奏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边念歌词边用木鱼在四分休止符处敲击。
5、再听歌曲,学生小声跟唱。
6、教师范唱,学生分别用双响筒、木鱼、碰铃自由为教师伴奏。
7、学生演唱,教师伴奏。教师要及时辅导学生用正确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8、边做律动边念唱教科书25页上的小歌谣,巩固对四分休止符的认识,同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9、教师:路上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汽车更要遵守交通规则。下面我们就要玩一个叫做《颜色汽车》的游戏,看看哪位同学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司机。
10、随音乐有秩序地进行游戏。
11、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交通警察》
2、听赏《马路上的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平稳的行进速度和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交通警察》,能够边唱边做律动。
2、听赏《马路上的车》,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初步认识领唱、齐唱的演唱形式。能够边听赏边跟唱齐唱部分。教学过程
1、教师可用设问形式直切教学主题。如:同学们谁知道交通警察叔叔是怎样指挥交通的?谁能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学生简单回答并模仿指挥交通的动作。
2、初听歌曲《交通警察》,感受歌曲的基本情绪和节拍特点。
3、复听歌曲。让学生伴随音乐踏步、行进或指挥交通手势,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4、教师范唱,学生可自选打击乐器或击掌为教师伴奏。
5、学生跟琴或伴奏带演唱,教师要从歌曲的节奏、音符的时值和演唱的声音等方面进行辅导。
6、导入第二部分听赏歌曲《马路上的车》
初听前,教师可提问学生都见过哪些类型的汽车。学生简单回答。教师让学生带着“歌中都唱到了哪些汽车?”的设问进行听赏。
7、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赏边跟唱歌曲齐唱部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反应能力。
8、为巩固教学,可让学生分小组边听赏,边跟唱,边表演。
9、小结。教学反思:在歌曲《红绿灯》的教学中我根据歌词特点创编谜语,用以引导学生,让学生从歌曲中寻找答案,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听的也很认真。在教休止符的时候我带领着孩子通过拍手、拍肩的小游戏进行教学,受到好的效果,避免了直接理论上的说教。听赏乐曲时我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和认识的汽车,增强趣味性,感受歌曲鲜活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歌曲的演唱形式,感受领唱、齐唱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第六单元 动物音乐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听赏管弦乐曲《狮王》和《小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并能够感受音乐所刻画的动物形象。
2、聆听音乐时,能够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情态或体态反应,能够用动作模仿动物,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学过程
1、初听乐曲《狮王》。听赏前告诉学生音乐描写的是一种动物,要求学生听完后说一说音乐描写的是哪种动物。
2、讨论乐曲刻画的是什么动物形象,可出示动物图片供学生选择,用以提示。
3、复听乐曲。听后,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一头怎样的狮子,进一步感受音乐形象和气氛。
4、学生讨论狮子形象(威严,脚步沉重、坚定,小动物都很害怕它??)
5、再听乐曲。可设问:你听到狮子在干什么?是否听到狮子的吼叫声?如果需要,可提示学生音乐用什么方式、在何处表示狮子在吼叫。
6、随音乐表演狮王。
7、初听《小象》。设问:这也是一首描述动物的乐曲,听一听乐曲表现了什么动物?
8、复听乐曲。设问:你感受到的乐曲是欢快活泼的还是舒缓抒情的?是否听到小象的叫声?
9、师生讨论有关象的常识。如:象长得什么样子?吃什么?它的鼻子可以干什么?等等。
10、再听乐曲。学生随音乐表演。
11、比较《狮王》与《小象》在音乐表现特点上有什么不同。
12、小结。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大白象》 教学目标
1、能够用自然、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大白象》。
2、能用碰铃、双响筒为歌曲《大白象》伴奏,体验3/4拍子的强弱规律。
3、通过歌曲《大白象》的图形谱,培养学生音的高低概念。教学过程
1、以讲歌词中故事的形式导入,或回顾上节课听赏的乐曲《小象》导入。
2、初听歌曲《大白象》,感受歌曲基本音乐情绪,并讨论歌曲的情绪。
3、复听歌曲,边听边体验歌曲节拍。教师可引领学生在第一拍击掌,第二和第三拍用右手食指点左手掌心,或在第一拍用手掌拍课桌,第二和第三拍用指尖 轻扣桌面。
4、教师弹琴范唱,学生用碰钟在每小节第一拍为教师伴奏,并可以小声跟唱。
5、要求学生用手指点着教科书上的图形谱和教师一起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跟伴奏演唱歌曲。
7、解决演唱音准、节奏、音色、表情等方面的难点。可结合图形谱提示学生音准。
8、完整演唱歌曲。
9、跟教师模唱乐谱。
10、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除了使用双响筒之外,还可以用什么课堂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11、各小组分别展示表演,用碰铃、双响筒等打击乐器边奏边唱。师生共同评议。
12、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活动《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能够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两只老虎》,并以音乐游戏的方式创编歌词和短小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初听歌曲《两只老虎》,师生共同探讨歌曲的趣味性。
2、复听歌曲,学生即兴随音乐做律动。如:在第一和第二小节,伸出两根手指随节拍左、右摇动;在第三和第四小节,模仿跑的动作;在第五和第六小节,用手指指头部和身后等等。
3、再听歌曲,边做律动,边跟唱。
4、教师伴奏,师生完整演唱歌曲。
5、教师带领学生模唱乐谱。
6、为歌曲填上新的歌词。先请学生听老师为歌曲填的新词。
7、请学生自己为歌曲填词,并自信地唱给大家听。
8、以问答的方式演唱歌曲。
9、师生围坐一圈,以问答接龙的游戏方式演唱和创编歌曲。
10、唱答部分既可以是动物的叫声,也可以是对动物的动态描述。在演唱和创编过程中,如果有的学生唱答不出来,就要到圆圈中央为大家表演这种动物的神态和动作。
11、小结。
教学反思:本单元都是围绕着动物展开的,孩子们都很喜欢动物。在听赏乐曲时我先出示了几种动物,让学生听音乐后进行选择,学生能够根据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正确的选择出来。在表演动物是我先让学生说说狮子和象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等,并模仿它们的叫声,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在歌曲《大白象》 教唱时我通过拍手游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拍特点,并指导学生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七单元 睡吧,小宝宝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摇篮曲》
2、唱歌《小宝宝,睡着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摇篮曲》,使学生感受歌曲甜美的意境,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2、用轻松、柔和、甜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
3、进一步体验3/4拍的节拍特点。教学过程
1、初听《摇篮曲》,回答歌曲中描写了哪些小动物,教师把学生说出的小动物贴在黑板上或用电脑课件放出来。学生可以模仿小动物睡觉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听。教师启发学生跟着歌曲的节拍用手轻轻拍节奏,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感受歌曲的 意境。
3、再听。让学生说说歌曲速度和力度上的特点,并设问:这首歌曲为什么不可太快、太强呀?
4、再听时,请学生用心听辨一下,这句歌词的演唱和别的 地方有什么不一样。
5、最后,全体同学听着音乐,自由选择歌曲中的小动物头饰和教师一起进行表演。
6、学唱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教师让学生听一遍歌曲录音,体会一下这首歌曲和刚才的《摇篮曲》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7、教师进行范唱,学生安静地听,进一步体会歌曲安静、甜美的意境。
8、朗读歌词。方式一:参照教科书38页节奏图示有节奏地朗读,边朗读边按节奏拍手、拍肩或拍腿。方式二: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采用上句接下句的方式朗读。
9、再听歌曲,随录音小声跟唱。熟悉之后,要求学生带着感情连贯、轻柔地歌唱。
10、模唱乐谱。
11、提供碰铃、三角铁等课堂打击乐器,让学生分组尝试为歌曲伴奏。
12、分组展示,边唱边奏。
13、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赏歌曲《美梦歌》。
2、活动《宝宝要睡觉了》
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美梦歌》,感受歌曲优美、抒情、安宁的意境。
2、能够自信地表演《宝宝要睡觉了》,培养学生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说说做梦时的感受,做过哪些梦,有哪些感想。
2、初听歌曲《美梦歌》。初听之后,请学生将自己的感想用彩笔在纸上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
3、复听。设问:歌曲是快还是慢?声音是大还是轻?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然后引导学生说出歌曲很优美,给人以安静的印象。
4、再听。引导学生边听边自由地做轻柔的律动。用碰铃为歌曲伴奏,体会歌曲舒适、安宁的情绪以及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5、开展活动《宝宝要睡觉了》。设问:在现实生活中,如有小宝宝要睡觉,你该怎样做?
6、请学生观察教科书39页上的两幅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7、听教科书配套音响《宝宝要睡觉了》,让学生说说联想到了什么情景。
8、分组讨论用什么形式表演《宝宝要睡觉了》,然后随音乐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最好。
9、小结。
第四篇: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炊烟》教学设计
玉田三小
王洁丽
一、教材分析: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的邂逅。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女主人的热情爽朗、男主人的朴实憨厚以及他们美好的心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理解“无声无息、寄宿、回荡”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 “塞”这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利用字典、词典进行独立自主的识字,提高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品味感受“山里人”的热情,淳朴,激发学生要向“山里人”那样多献出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学会感恩,让生活会更加美好、幸福。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山里夫妇的淳朴与善良,体会真诚奉献所带来的温暖与幸福。
2、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遇到不懂的记下来。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学情简析:
课文篇幅短小,字里行间渗透着人与人之间浓浓的真情,学生应该能够读懂,但作者为什么以“炊烟”为题,学生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一定困难。
六、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检查预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炊烟》,举起你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炊烟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注意我们在写的时候左边的火字旁要写得窄一点,右边部分要宽一点,左边谦让右边,这样写出来的字才美观。写字谦让,做人也要谦让,这样才会和谐。)好,读一读课题。
2、昨天我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老师你读了几遍课文吗?不错,那我来考考你们好吗?(1)看大屏幕,这些都是课文中的词语,会读吗?那我们来开火车读一读,要特别注意红色的生字。(2)出示“塞” 师:这里有多音字,知道是哪个字吗?它有几个读音?(3个)我们来分别组一个词------师:好,词语预习的不错。我再考考你们,课文写了几个人物啊?他们分别是----女主人、男主人和我。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谁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指名学生汇报,师评价。
(二)创设情境,品读课文。
1、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个同学真了不起,把课文内容概括得既简练又完整。看来,你很会读书呀!我们读书就是要用心,边读边思考。那就让我们像他这样,用心地读一读课文吧!先来看看课文的开头,自己读读。
师:在山里走了大半天,那是多长时间啊?如果是早上出来,现在可能已经是-----(下午两三点钟了)别人都早已经吃过了午饭,可我的感觉却是------所以此时,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可这深山密林的,哪里会有吃的呢?正在这时,我看到了炊烟,我马上想到------我的心情-----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炊烟真的会呼唤我吗?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总结:的确,炊烟不会呼唤我加快脚步,但是看到了炊烟,就看到了希望,此时,我已经忘记了身体的疲惫,一心只想着-------
2、默读课文,感受人物形象。
在炊烟的指引下,我来到了小木屋,那么木屋主人是怎样款待我这位又累又饿的过路人的?他们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继续默读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一画。
(1)学生默读勾画。(2)交流。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总结:我发现了,你们找到了女主人这四次说的话,轻声地读一读,想象一下女主人说这些话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课件出示:
“客人来啦,快进屋吧!” “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钱?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学生读后谈。(女主人的表情)
师:说话时总带着笑,可以看出女主人的性格怎样?(开朗)对,更准确地说应该是爽朗。(板书:爽朗)既爽快又开朗,是吧?
3、走进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格。(1)读中感悟
有了这些体会,这些句子我们该怎样去读呢?要想读好这些句子,我们还得走进女主人的内心,联系上下文看看这些话是女主人在什么时候说的,她当时会是怎样想的呢?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吧。学生读文感受。交流:
“客人来啦,快进屋吧!”
好,准备好了吧。看第一句,谁来读读?这是女主人在什么时候说的?她是怎样说的呀?(笑着叫起来)女主人这样说是想请我-------怎么请呢?谁再读读这一句。
师:看到我这样一位山外来客,女主人一定看出我此时是又累又饿,所以她满脸笑容,主动请我进屋休息,这样的迎接和招待会让我这位陌生的客人感受到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
(这是在什么时候说的?我为什么不好意思?)女主人的回答是-----此时她又是怎样想的呢?
这样的回答又会让我这位客人感觉------谁再来读读这一句?
师:让我们看一看,接下来女主人为我做了哪些事呢?看大屏幕,(出示:她端来一碗……)谁来读一读?
交流:女主人都为我做了哪些事?(简单地说:端茶、刷锅、洗菜、做饭)你觉得她做的怎么样?(1、用心 2很快 你从哪个词感受到的?带着这种体会读一读)
师:透过女主人忙碌的身影,你知道女主人在想什么吗?那我的心里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总结领读:是啊,作者满怀希望来到这里,得到的是真诚的帮助,是贵宾般的款待,小屋是暖的,茶是暖的,心也是暖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暖暖的感动一起读一读这段话吧!
“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谁再来读读?这句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女主人的意思是----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述一下她的意思吗?那这句话该怎样读呢?谁来试试?大家一起读读。
女主人忙前忙后,为我做了一顿怎样的饭菜呢?我们一起来读。(出示:不一会儿……)这是一顿怎样的饭菜?
丰盛(很多,从哪儿看出来的?)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喷香(好吃,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这么多的饭菜一个人吃得完吗?那为什么还要做这么多?她是怎样想的呢?(是啊,这就是山里人的淳朴!)你联系上下文体会得不错!
“钱?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
(这句是在什么时候说的?你知道女主人此时是怎样想的吗?从哪儿知道的?瞧瞧,就是这样一个女主人。谁再来读读这一句?如果你就是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受到了这样热情的款待又不求回报,你的心里会是什么感觉?一起来读一读她说的话。)(2)分角色表演,总结人物形象。
老师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咱们一定都喜欢上了这位女主人了吧。能不能带着我们的体会来演一演啊。谁愿意来演一演女主人?这么多!好,我请出四位同学。
其他同学,你们就是小导演啊,给这些女主人提一点建议,他们演的时候得怎么样? 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当导演啊,那也给我们自己排排戏吧,他们在演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闲着啊,我们可以演一演-----客人。可以。好,那就像刚才小导演们提醒的那样,带上表情,加上动作,准备准备,看大屏幕: 师:在山里走了大半天,我是又累又饿,来到小木屋前,只听女主人热情地招呼(第一名女主人读“客人来啦,快进屋吧!”课件出示)
早过了午饭时间,我很不好意思地问道:(齐读作者的话课件出示)女主人爽快地回答:(第二名女主人读“那还要问?坐下,先喝碗茶!”课件出示)说着女主人为我倒茶、刷锅、洗菜、做饭,她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茶,又把那锅一连洗了三遍,红薯白菜在山溪中洗得干干净净。很快,一桌丰盛的饭菜就做好了,有……(课件出示:白白的大米饭香甜的红薯,几碗新鲜蔬菜 一盘喷香的腊肉 齐读)看!客人啊,你觉得这顿饭菜怎么样啊?
看到这样的美餐,你说----(出示:竟是这样美的午饭!)你是怎样想的?
师:是啊,谁也不曾想到,女主人居然做了这样丰盛的饭菜。虽然比不上城市大饭店里的豪华盛宴,但此时在我的心里却是------(人间美味)
这时,女主人热情地说道(第三位女主人读“吃吧,能吃多少就吃多少。”课件出示)客人们,我们还饿着肚子呢,那就别客气啦,大口大口地吃吧。这饭菜味道如何啊?瞧,她笑着看我们大口大口地吃,女主人,你为什么笑啊?(第三位女主人回答)多好的女主人啊!吃饱喝足,我们掏钱给她,可她却说(第四位女主人读“钱?”“这儿不是饭馆,快放回你的口袋里。如果不忘记山里人,以后再来!”)
师总结:孩子们,你们都沉浸在这个故事中了。读到这儿,演到这儿,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到黑板上)女主人勤劳能干,热情爽朗,善良大方,她给我们留下了这么美好的印象,那男主人呢?他是怎样款待我的?他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描写男主人的句子。
“她的丈夫走出来,微笑着朝我点头。”
“都是自家种的,带着路上解解渴。”男主人笑着,声音很轻。(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男主人虽然很腼腆,但是我们同样能感受到他的好客。谁来读一读描写男主人语言的句子。
评价:你觉得他读得怎样?
师小结:其实,不管是女主人的热情开朗,还是男主人的腼腆朴实,他们对客人都是真诚的,他们淳朴的笑容、贴心的话语都体现了山里人……(热情、淳朴的性格。)
(三)续写结尾,情感升华
师: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美餐,又背上了主人热情赠送的黄橘,我走了。(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师小结:受到款待的客人回头再望一望,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配乐)此时此刻,袅袅的炊烟还在山间优美地飘动,木屋主人还站在屋前不停地向我挥手告别,看着眼前这一幕,回忆着木屋里发生的一切,作者的内心是什么感觉?
(所以作者说,课件出示:再来是没有机会了,但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山间优美地飘动着的炊烟……)
透过那缕飘动的炊烟,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还有什么?拿起你的笔,在书中的空白处写一写吧!
师总结:是啊,他们有着大山一样的纯朴和热情,在作者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总结
师:这篇课文学完了,相信大家还沉浸在这暖暖的感动之中。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人、很多事也会给我们带来同样的感动,那就让我们用心去感受吧!
(五)布置作业。
1、写一写本课的生字。
2、思考:课文为什么以“炊烟”为题?如果让你给课文起一个题目,你打算起什么呢?
七、教学反思:
几次讲《炊烟》这篇课文,我感觉收获颇多。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分析词句、理解内容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自己会学语文,会用语文。这也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具备很高的语文素养。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为了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我们要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
在这节课的准备及几次试讲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自己在课堂上的教学机智还很欠缺,评价语言很匮乏;有时我虽注重学生的朗读指导,但朗读的次数过多,情感朗读的指导也过多,有些束缚学生,这就导致课堂显得拖沓,重复;还有就是在“写”的环节,有的学生还是无言,没有情感体验,今后对这些学生要多些指导与帮助。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量地发挥自己的优点,同时尽量地弥补、避免自己的不足,相信通过我的努力一定能把语文课讲的更好。不灰心、不放弃,再努力,这是我对自己的鼓励!
第五篇: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升和毫升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升”和“毫升”以及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
本单元的教育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了解容积的意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
2、通过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感受“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表达实验的过程和结果。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挑战性,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本单元重难点: 认识“升”和“毫升”,知道1升=1000毫升,会用字母表示升和毫升。本单元共安排了2课时。第1课时,认识“升”和“毫升”。第2课,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第一课时 升和毫升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3、积极参与“玩水”的实验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和数学活动经验。教学重点: 升和毫升的认识 教学难点:
容量概念的形成和正确读取量杯量筒液体的多少。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饮料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瓶饮料(出示饮料),你们知道哪个瓶子里的饮料多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左手拿的瓶子里饮料多,用眼直接看出来的。
师: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可以用数来表示饮料的多少了。(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知。
1、实验,容量。⑴出示两杯不同颜色的水(高度不一样)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杯水多呢? 生:红色(蓝色)
⑵再出示两个杯子。(大小不同)
师:哪一杯装水多?有什么好办法?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⑶提出小组合作实验,在实验中考虑有什么好的方法,让学生积极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师:你们都想到了哪些方法?
生1:可以把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里。
生2: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然后再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师:同学们真聪明,你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鼓励的语气)小结: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的容量大。(出示课件)
2、实验,认识升和毫升。
⑴出示两个高度一样、装着水的高度也一样、但粗细不同的两个瓶子。(用不同颜色区分)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瓶子。比一比,哪个瓶子装的水多?你是怎么比较的?现在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
师生交流。
生1:用一个大杯子,先把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做一个记号,然后倒出来。再把另一个瓶子的水倒进去,和刚才做的记号比较。
生2:分别倒进两个一样大的杯子里,再比一比哪个多。生3:用量杯也可以测量出哪个瓶里的水多。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许多好方法。那现在,我们就来按刚才的方法试一试吧。
⑵师:如果要精确的知道液体的容量,就要用到计量液体的工具(认识量筒和量杯),计量液体,如汽油、饮料、药水、等,用升或毫升做单位。
师:升用字母“L”表示,毫升用字母“mL”表示。(出示课件并板书,学生读一读)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液体用升或毫升来计量? 生:油,牛奶,可乐,啤酒。
⑶用量杯测量两个瓶子中液体的多少。师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读出两个量杯中红色液面和蓝色液面所在的刻度。(学生汇报,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三、巩固练习。
第1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并填空。然后全班交流。第2题,分小组进行实验,完成后汇报结果。第3题,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然后全班交流。生1:用量杯或者量筒,准确量出同样多的水。
生2:用两个同样大小的杯子,然后分别倒进水,使两个杯子液面高度相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知道了容量的概念和认识了测量工具,还知道了升和毫升分别是用字母“L”和“mL”表示。并学会了怎样读量杯和量筒的液体。)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了解升和毫升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经历小组合作探索“升”和“毫升”之间换算关系的过程。
2、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3、体验“升”和“毫升”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重点:
知道1升=1000毫升,或1L=1000 mL,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解决生活中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00 mL的量筒和1000 mL的量杯以及水槽。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毫升和升分别用用字母“mL”和“L”表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他们。幻灯片演示,指名读一读。
二、学习新知。
1、师:升和毫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分组作个小实验。在实验之前先让学生讨论、猜想。
2、在讨论、猜想的基础上,提出实验要求。⑴ 看清楚量筒的刻度。
⑵ 每次装入量筒的是100毫升而不是装满量筒,从水槽中取水。⑶ 记录倒入的次数和每次倒后量杯中的毫升数。⑷ 小心不要打碎仪器,也不要伤到自己。3、分组实验。
教师要指导学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4、汇报交流。
交流各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如果出现了情况,说明可能是倒的时候出现了失误,实验要认真严密。)在得出10次正好倒够1000毫升水的基础上,师介绍1000毫升也叫1升,并板书:1升=1000毫升或1L=1000mL
三、巩固练习。出示练习题。
5升=()毫升
3升=()毫升 4000毫升=()升
8000毫升=()升 指名说答案并说思路。
四、综合应用。做练一练。
第1题,看图,先让学生了解“净含量”的含义,再读出各种容器中液体的净含量。还可以举出其他例子,丰富课程资源。
第2题,先让学生看清题意,了解两种包装的酱油容量及价钱,再回答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单价不同的原因,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第二问学生可连加得出:4袋250毫升的酱油是1000毫升酱油,然后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便宜多少。
第3题,让学生认真读题,清楚题中有那些数学信息,需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思路。
【课后反思】
第二单元
除法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及连乘的基础上安排的。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整数除法的单元。主要内容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和乘除混合运算及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本单元教育目标:
1、会口算几百几十除以整十的除法,会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2、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乘除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说明结果的合理性。
4、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5、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情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于数学方法来解决。
本单元共安排了12课时,其中除法安排了7课时,乘除混合安排了3课时,探索乐园安排1课时,综合应用1课时。
第一课时
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2、了解列表法,会计算简单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3、在自主探索、交流个性化算法的过程中,体验算法多样化。教学重点:
简单的几百几十除以整十数的除法。教学难点: 算法多样化。教学准备: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师:同学们,今天夏天我国的四川遭受了近百年来的大旱,田地的禾苗都旱死了,许多的农民都颗粒无收。得知这个情况后,许多人都自发的往灾区送去粮食。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二、自主探索。
1、让学生根据问题情景自主探索。
师:请同学们列出算式,自己试着算一算,然后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
2、交流个性化的算法。
学生自由发表不同的意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代表性的想法。生1:因为5×50=250 所以250÷50=5 师:这种算法非常好,又快又准确,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算的? 生:根据乘法口诀想到的。
师:像这种除数是整十数的,我们可以利用口诀直接计算得数,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 生2:想25÷5=5所以250÷50=5 师:你真棒,巧妙地利用了商不变的性质求商。
师:同学们想法都很正确。我们的好朋友聪聪是这样想的。(如果学生提到类似聪聪的列法时,师要加以肯定,并板书。)
出示列表法。1辆 50袋 袋 2辆 100袋 3辆 150
袋
4辆 200
袋
5辆 250想1辆车运50袋,2辆车运150袋……5辆车运250袋。师:像聪聪这样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三、巩固练习。师:同学们都学会了这样的口算方法,老师这还有6道口算题,你们试着做一做吧!出示试一试。
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口算方法。
四、解决问题。做练一练的第1、2题。
让学生先读题,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做练一练的第3题。让学生计时比赛。做练一练的第4题。
首先帮助学生弄明白题目要求,然后再做题。可以让学生在图上连线,也可以组织学生口答。
五、小结。
指名说说这节课的收获。【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估算和自主尝试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2、掌握用整十数除三位数和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用整十数除三位数和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去年我国成功的发射了“神舟六号”飞船,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航天飞船,学校决定组织全校师生去参观航天博物馆。
出示文字和表格。
二、探索新知。⑴ 明确题意。
师:你从这段话和表格上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需要我们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样理解“每批参观的人数不得超过60人”和“至少要分几批参观”的意思? ⑵ 独立探究。
请同学们估计一下,至少要分几批参观呢?
师:刚才同学们估计全校师生至少要分9批参观。那你们能用竖式计算吗? ⑶ 小组讨论。
商8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⑷全班交流,写出算式和答语。
通过集体交流使学生明白:523里面有8个60,还余43,所以8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你的算法。(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我们估算的要分9批,为什么计算的结果是8批呢?(指名1人回答)
师:对,就像这位学生说得剩下的43人还要再组一批。那你就说说怎样写答吧。(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答:全校师生至少要分9批参观。)
三、尝试应用。出示试一试。
师:如果全校师生每70人分成一个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个组呢? 学生独立思考,用竖式计算,然后再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剩下的33人不够分成一个组,所以最多分成7组。
四、巩固练习。
第1、2题,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弄清题意后,让学生先估计一下,然后在计算。第3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关注计算的正确率。问题讨论:
这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亮亮和丫丫的答案,再用画图的方法解释。使学生理解:每20米1个间隔,先求出可以分成几个间隔,用除法计算。因为路的两端都要植树,所以植树棵数=间隔数+1。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不调商)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不调商)笔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愉快的暑假结束啦。假期里你们不但学到了许多课外知识,而且身体也长高了是吗?这不,小明的妈妈就准备为小明买一双鞋。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小明在商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
二、自主探索。
1、解决问题(1)。
呈现情景图,让学生了解图中的信息。
师:我们现在就来帮小明妈妈算一算。(提出问题1)让学生先估算,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了解23接近20,可以把23看作20进行试商。让学生列式,并用上节课的知识试着用竖式计算。生自主探索计算。
交流算法时,重点使学生理解除数23接近20,把它看作20计算比较方便。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商3的书写位置。(这里如果出现学生在竖式中把商3和20来相乘,教师要重点讲解。)
教师板书竖式计算。
2、解决问题(2)。
师:同学们真聪明,刚才你们共同探索出了除数接近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那么,我们用这种笔算方法帮小明的妈妈解决第二个问题好吗?(提出问题2,生列出算式)
提问:把69看做几十试商比较合适,为什么?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出来。(生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纠正)集体订正。
三、尝试应用。
师:你们表现的真棒,帮小明妈妈解决了问题。老师这里也有几个题,需要你们帮助算一算,你们愿意吗?
出示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三道题的除数各看做几十来试商,再独立完成。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全班指导。
四、综合应用。做练一练。
第1、2题,是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3题,按题目要求,先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然后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点检查学生竖式的书写情况。
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问题讨论:
这是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给学生尽量多的交流机会。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帮小明的妈妈解决了鞋价问题,还掌握了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接近整十数)的方法。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这节课就到这里。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调商)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3、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教学重点: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一位数的除法。教学难点: 调商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希望工程吗?它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多,希望工程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它帮助了很多失学儿童,今年光明小学的同学响应希望工程的号召,向山区的小朋友伸出了援助之手,你们想去看一看吗?
二、讨论方案,学习新知。
师:这就是光明小学的同学们捐书的情景,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些什么? 生1:我看到三个同学正在包裹图书。生2:他们捐赠的图书想通过邮局寄走。
生3:光明小学总共捐赠图书196本,多少本包一包,正好能包完呢? 师: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先来讨论第一个方案:
1、讨论方案(1)
先让学生计算,然后交流、讨论。
提问:如果每包10本、30本、40本、50本,可以吗?
小组内分工计算一下,把你的计算结果在小组中交流并共同探讨。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每包本数是整十数都有余数。
师:既然每包本数是整十数都行不通,我们就一起来试试第二个方案。
2、讨论方案(2)
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再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商9大了,改商8”是在调商。了解把接近整十数的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也会出现不合适的情况,所以需要调商。
如果学生做竖式计算有困难,教师可演示竖式计算过程,边演示边讨论: ①8为什么写在个位上。②商9大了,该怎么办? 师:这个方案还是不行,那我们一起来讨论第三个方案吧!
3、讨论方案(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试算。
交流算法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师:现在以小组为单位,选出一个代表,把这个竖式小组内演示一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两道算式,你发现这样类型的题应该怎样计算了吗?
生:先把除数看作整十数,然后试商,商大了,要把商调小,商小了,要把商调大。
三、实践运用,巩固提高。做练一练。
第1题: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让学生很快说出商,交流时,让学生重点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第2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第3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然后再填表格。第4题: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估计的商是几,再计算
【课后反思】
第五课时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
3、能把已有的知识和计算方法迁移到对新问题的探索中,有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的除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启发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运动? 我们一起去看看第17届世界杯的有关情况。
2、引出新知。
师:谁来说说你了解到哪些信息,遇到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共有736名运动员参加,有32支球队参赛,平均每队有多少名运动员?
师:该怎样列算式呢? 生:736÷32
二、学习新知。
1、师: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使学生了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大于除数,商一定是两位数。
2、让学生自己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生:写好竖式后,我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32除73够除,所以我在十位上试着商2,32乘2等于64,73减64等于9,再把个位上的6拉下来,在商的个位上商3,32乘3等于96,96减96等于0,所以最后得数是23。
如果学生说不出以上步骤,教师可板书演示竖式计算过程,边演示边讨论。①把32看作多少来试商。
②商2应该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③73减64的余数为9,接着该怎么办?
三、巩固新知。做试一试。
师:同学们掌握得不错,我们一起来做下面的练习,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312÷24
672÷84
79÷16 567÷27
752÷47
135÷28 提问:怎样判断商是几位数?
生:如果除数够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就是两位数,如果除数不够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商就是一位数
师:说得非常好,你能很快计算出它们的结果吗? 给学生时间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结果。
三、实践提高。做练一练。
第1题:先看图,然后边提问题边计算。第2题: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第3题:可先让学生估计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第4题:引导学生读懂题中的信息和问题,理解“这辆车全部通过隧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车头进洞到车尾出洞,所以,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走的路程是隧道长加上汽车的长。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且商的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且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
3、能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两位数且商的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难点: 商末尾的0。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这是一张有关港口的画面,你观察到了哪些信息? 生1:我看了工人们正在忙着运输。生2:春光公司一共要出口680吨粮食。
生3:我看到了许多箱子整齐地摆在码头上......
师:这些箱子就是运输业常用到的集装箱。它可以方便快捷地运输货物,你还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4:集装箱的种类有两种,有能装载22吨的,还有能装载17吨货物的。师:他们遇到了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装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二、学习新知。
师:你能很快说出该怎样列算式吗? 生:680÷22 师:非常好,估计一下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生:两位数,因为用除数22除被除数的前两位68够除,所以商是两位数。让学生试算。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个位上写0的道理。
如果学生做竖式有困难,教室可作为引导者示范竖式过程,边演示边讨论: ①3商在个位上还是十位上,为什么? ②22除20不够除,个位上不能上“1”怎么办?
师:结果出来了,30余20,30和20的单位各是什么呢?相同吗? 生:30的单位为“个”,20的单位为“吨”。师:究竟需要几个集装箱呢? 生:31个 师:为什么?
生:因为剩下的20吨也需要一个集装箱,所以总共需要31个集装箱。
三、巩固新知。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学生,如果我们选择另一种集装箱,每个集装箱装载17吨,这回需要多少个呢?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四、实践练习。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掌握这种竖式计算题了,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练习: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
练一练第2题,读题,使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已来农村的巨大变化。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提出倍数问题。
练一练第3题,先谈一谈有关避暑山庄的见闻,激发学生对祖国名胜古迹的热爱之情。讨论问题时,要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几时可以到达,首先要求出路上行驶了几个小时。
练一练第4题,可先讨论一下要求平均每平方米收青菜多少千克,必须先求什么。
【课后反思】
第七课时 把除数看作几十五来试商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把除数看作几十五来试商的笔算方法。
2、能把除数接近几十五的数看作几十五来试商,并进行计算。
3、能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感受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能把除数接近几十五的数看作几十五来试商,并进行计算。教学具准备:书上的图片及写有练习的小黑板。板书设计:
把除数看作几十五来试商的笔算除法 160÷24=6……16(竖式)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谁了解猫头鹰?它有什么特点? 生:相互交流自己知道的知识。
师:既然猫头鹰是人类的朋友,那它遇到了困难我们就应该帮助它。老师叙述猫头鹰的难题:(有月亮)现在是夜里12点,再过160小时还会有月亮吗?
生:交流方法,讨论出是用160除以24。
师:我们如何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漂亮的情景图,提出猫头鹰的困难,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帮助别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习计算方法。
1、讨论方法。
师:我们要想帮助猫头鹰首先要解决哪个问题?
生:讨论交流并说出再过160个小时是白天还是黑夜的问题。师:怎样计算出160个小时后是什么时刻? 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激发、引导学生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美丽的情景中学习本课的重点,体现新课表中的数学情景教学。)
2、交流方法。
师:引导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计算。生:利用两次调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可以把24看作20来试商,结果商8大了; 可以把8改为7来试商,结果商还是大了。师:我们可以把24看作25来试商吗?
生:按照老师的引导进行试商,结果是商6余16 师:这回该知道再过160个小时是黑夜还是白天了吧?还会有月亮吗? 通过余数学生们都看出是下午4时,是白天,没有月亮。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来尝试计算的过程,再进行交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彻底理解本课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练习。
1、试一试。
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试做。
先自己试做,再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试商的。
2、练一练。(2、3题)
先让学生读题,了解题的大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结果。第4题,以比赛的形式完成。
第5题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先求什么,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主要目的是通过做题再次巩固加深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八课时
连除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两个算式改写成用一个连除算式的过程。
2、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
3、在自主解决问题和改写算式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顺序在实际运算中的合理性。教学重点:
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连除式题,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难点:
能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喝牛奶吗?牛奶可以使我们身体强壮,下面我们就去看看王爷爷家的奶牛。
二、教学新课。
1、牛奶问题。(1)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试着解决问题。(2)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思路1:先算4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再算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思路2:先算1头奶牛每个星期产多少奶,再算1头奶牛每天产多少奶。(3)结合交流情况,指导学生试着把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计算。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的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连除的运算顺序。
2、公文包问题。(1)出示情景图。
让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鼓励学生试着解决问题。(2)交流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思路1:先算一箱公文包多少钱,再算一个公文包多少钱。思路2:先算3箱一共有多少个公文包,再算一个公文包多少钱。(3)交流算法。
指导学生试着把两个算式列成一个综合算式并计算。重点帮助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的算法改写成一个算式时加小括号的道理。了解含有小括号的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在乘除混合运算中,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巩固练习。做练一练。第1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读题,弄清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解法1:960÷4÷3=80(袋)解法2:960÷3÷4=80(袋)
第3题,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比较两个题有什么异同,再解答。第4题,稍有难度,注意提醒学生统一质量单位。【课后反思】
第九课时
乘除混合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会计算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能解决一些简单应用问题。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指名说说最喜欢看什么书?
二、教学新课。
1、读书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三位小朋友的读书情况。出示情景图。
(1)观察情景图,了解相关的数学信息和要求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解决问题。(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重点说解题思路)指导学生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进而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做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算法和结果。
使学生明白:在只有乘除法运算的算式里,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三、巩固练习。做练一练。
练一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其他练习题是文字叙述的简单问题,可先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再独立完成。
第十课时
乘除混合(带小括号)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的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乘除混合、带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过程。
2、理解乘除混合和带小括号的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式题,能解决简单应用问题。
3、在自主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体验同一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会计算带小括号的乘除混合式题,能解决简单应用问题。教学难点:
解决简单应用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说说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新课。电视机问题。
1、出示电视机厂的生产情况和问题(1)。
①让学生说说“照这样计算”的含义,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②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思路1:先算1天生产多少台,再算半个月生产多少台。
思路2:先算半个月里有几个3天,有5个3天就生产出5个108台。③结合交流情况,鼓励学生试着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第2种思路列综合算式时,因为要先算15÷3,所以需要加上小括号,即:108×(15÷3)。
2、出示问题(2)。
引导学生说一说题中的问题,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交流时,如果学生写出带小括号的算式900÷(108÷3),要组织学生讨论一下为什么要给108÷3加小括号。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练一练的其他题,让学生先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在列综合算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学生是否正确使用了小括号。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时 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问题,经历自主探索典型数学问题、形成数学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并解决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能表达思考和解题的过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教学重点:
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思考并解决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
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教学过程:
一、给书问题。
1、出示情景图。
提问:亮亮要给红红几本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2、交流解题方法。
要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
教师重点指导丫丫的算法:把亮亮比红红多的本数除以2,就是亮亮应该给红红的本数。
二、还钱问题。
1、出示情景图。
观察情景图,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使学生理解售货员的话(你们俩的钱凑在一起正好能买两个)的意思,再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2、交流学生思考的方法和计算结果。
先求一个铅笔盒的价钱,再求红红应该给丫丫的钱。
列式为:(20+14)÷2=17(元),红红只带了14元钱,应该还给丫丫17-14=3(元)。
三、帽子和围巾的价钱。
1、出示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读懂题意,同桌合作解决问题。
2、交流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
把两组物品中同样的东西去掉,先求出2条围巾的价钱,再求1条围巾的价钱。即:66-34=32(元)32÷2=16(元)。再根据2顶帽子和1条围巾的价钱是34元算出1顶帽子的价钱是9元。
四、手套和袜子的价钱。
可先让学生自己解答,再交流。重点使学生了解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
五、瓶和壶的容量。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发现图中的等量关系,再进行推算。由第一排和第二排比较,得知1壶=2瓶。由第一排和第三排比较,得出1瓶=2杯。
所以1瓶=2×200=400(毫升),1壶=2×400=800(毫升)。【课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
参观植物园 教学目标:
1、结合参观植物园,经历小组合作,根据现实情况制定租车方案、参观路线的过程。
2、能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情合理的方案和路线,并能表达制定方案及路线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3、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制定合理的方案和路线。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学校要组织我们参观植物园,你们高兴吗?外出参观我们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呢?
二、教学新课。
1、租车方案。
(1)交流组织师生外出参观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租车和相关的信息。
(2)提出问题(1),讨论一下各种车型最多能做多少名师生,然后交流,再计算结果。(3)提出问题(2)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把制定的方案写下来。
(4)交流各组制定的租车方案,说明自己制定的方案的合理性。(5)讨论“议一议”的内容。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有道理即可。
①租3辆豪华大巴比较舒适,51×3=153,能坐下150人,还余3个座位。一共需要用600×3=1800(元)。
②都用48座的大巴车需要4辆,要用500×4=2000(元),花钱不是最少。原因是空座位太多。
2、参观路线。
(1)出示植物园主要景区分布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2)提出分组参观和设计参观路线的要求。①按自己的兴趣分组。②参观时间是9点到11点半。(3)讨论“议一议”的内容。
使学生明确制定参观路线要考虑以下情况:
①行走需要的时间及速度。如果园区的路程比较远,那么路上用的时间多,玩的时间就相对少了。
②每个园区参观的时间。要根据内容合理安排。(4)小组合作制定参观路线。(5)交流各组制定的路线及对活动时间的安排。
【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
线和角
本单元内容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图形的认识中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角,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及对线和角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包括直线、线段和射线,角的概念、角的度量和角的画法等内容。
本单元教育目标:
1、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4、在探索线的特征、两条直线位置关系及角的图形特征和大小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操作、实验等探索性、挑战性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本单元共安排了7课时,其中认识“线“安排了3课时,认识“角”安排了3课时,探索乐园安排1课时。
第一课时
线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经历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过程。
2、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3、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点:
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概念、异同。教学难点:
对于直线、射线的长度理解。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直线和线段。
1、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
指导学生通过课本中的情景图和教室里诸如黑板边缘的线段等的实物,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及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然后说明“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
教师示范画出一条线段图,并说明一条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是有限长度的,可以度量。
2、引导、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线段向两端无限延长会怎么样?鼓励学生用语言、动作描述出来。
然后指出:把一条线段向两端无限延伸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是无限长的,无法度量。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启发学生想象:如果线段的一段无限延伸会怎么样? 说明: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学生讨论得出一条射线有且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是无限长的,无法度量。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4、观察教材上的插图,使学生了解探照灯射出的光线、太阳照射的光线,都可以近似的看作射线。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还有哪些可以近似的看作线段或射线。
如:拉直的鞋带像线段、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像射线等。
5、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小组讨论,再交流。
不同点
相同点 点 线段 两个端点
线都是直的
射线 一个端
点
直线 没有端
二、做试一试。说出各条线的名称。
让同学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线③是一条曲线,学生说不上来,教师要给予说明。
三、画线段。
1、复习线段的特点,提出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的要求,让同学自己试着画。
2、学生交流画线段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视情况进行指导和示范,并说明线段的表示方法。(先点一个点,把直尺上的0刻度对准这个点,用笔从0开始画到4,再点上一个点。画出的线段可以记作:AB=4厘米。)
四、练一练。
1、自己画一条线段,注明线段的长度。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学生画出的线段可能各不相同,教师要关注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
2、量一量下面线段的长。
(学生第一次接触类似的问题,首先让学生找出对应的线段,再自己测量)
3、下面分别给出了3个点、4个点和5个点。在每相邻的两点之间画线段。
(由学生独立完成。答案分别为三角形、长方形和正五边形。注:①题目中相邻两个字很重要。②画图要规范,用直尺、铅笔作图。)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看图讲故事、看图回答问题和测量活动中,感受在两点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理解并能应用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教学难点:
理解并能应用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
1、观察情景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
2、在讲故事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数学问题,了解小狗走的路(直线)比主人走的路近。
二、看图回答问题。
1、先观察情景图,了解、交流图中的信息。(1)从小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
学生讨论,实际数一数,了解小明家到学校有3条路。(2)你估计小明去学校走哪条路?为什么?
答案不唯一,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要给予肯定。但要使学生明白,走中间的直路比较近。
三、测量。
量一量,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
1、先让同学估计一下,从A到B的三条线中,哪条最短,大约有多长,然后再实际测量。
2、交流测量结果,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测量中体会、了解“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最后指出: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四、练一练。
1、(1)乘火车,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2313千米。
(2)乘汽车,从北京到广州的路程是2529千米。
(3)乘飞机,从北京到广州的航程是1966千米。问:为什么乘坐三种交通工具所行的路(航)程不同? 组织学生读题,了解题中的信息,然后针对问题进行讨论。
2、观察图中大连与上海间的铁路线和水运线。哪条线长?为什么?
观察线路图,找出铁路线和水路线,再讨论。大连到上海的铁路线弯度大,水运线比较直,所以铁路线长,水路线短。
3、在A、B两点间画出三条线,并分别测量这三条线的长度。
让学生自己画,测量出长度后,再交流。熟记“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做实验和画直线的活动中经历认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过程。
2、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会经过一点或两点画直线。
3、积极参加试验和动手操作活动,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
会经过一点或两点画直线。教学难点:
了解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学过程:
一、小试验。
把一块木板固定在墙壁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1、提出试验问题,让学生猜一猜。
2、根据本班情况,学生分组试验或师生共同试验。
3、师生边试验边体会。
(1)在木板上钉一个钉子,无论钉在什么位置,木板都可以转动,不能固定。
(2)在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就可以将木板固定在墙壁一定的位置上。
(3)钉三个或更多的钉子,会增加木板的牢固程度,对木板的位置没有作用。
4、得出结论:把木板固定在墙壁上,用两个钉子就可以了。
二、画直线。(1)过一点画直线。(2)过两点画直线。
1、提出画直线的两个要求,让学生自己尝试画直线。
2、交流、展示画直线的过程和结果。
结合自己画的直线,讨论“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得出结论: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最后,教师指出: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数学上也叫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介绍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试一试。
要把下面的木板固定在墙上,请你在木板上画出钉子的位置。(引导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再交流。重点让学生说一说需要几个钉子。)
四、兔博士网站。
在测量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时,常按下面的步骤进行:(1)两个人先在A点和B点各插一根标杆。
(2)第一个人在A点指挥,让第三个人把另一根标杆插在C点,使B、C两点的标杆同时被A点的标杆挡住。
(3)用同样的方法再把另一根标杆插在D点……(4)把所有这些点连接起来,就定出了一条直线。
直线测定后,就可以用卷尺或测绳量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了。
本题旨在让学生了解测量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时采用的方法,可以在课后或活动课上让学生分组实际做一做。
【课后反思】
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实际物品中找角、认识角、认识量角器和测量角的过程。
2、认识角,会读、写角;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角,会读、写角;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教学难点: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演示动画“角的认识”。
2、师: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一个新朋友——角。
二、引导探究。
1、初步认识角。
(1)演示课件“角的认识”。
(2)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认识”,演示角各部分名称和读、写法。(4)引导学生利用两根硬纸条和一个小钉子摆角。
2、联系实际,深入感知。
(1)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生活中哪有角?(2)启发学生用纸折出或剪出一个角。
摸一摸自己得到的角的顶点和边,感受角,教师选择有代表的角贴在黑板上展示。
3、讨论尝试,比较大小。
(1)出示教材上的两个角,提出活动要求,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探索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2)交流学生比较的方法。
4、认识量角器。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讲解:量角的大小,要用量角器,因为它的形状是一个半圆,所以又叫半圆仪。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 °”表示,结合图片,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和内外圆刻度。
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5、量角的方法。(1)自学教材第40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6、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角的测量方法:把量角器放在要测量的角的上面,角的顶点要与量角器的中心重合,角的一条边要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重合,角的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指的度数(外圈从左向右读,内圈从右向左读)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
由学生试着测量,教师注意检查、指导学生的测量方法。
2、练一练。
第1题,测量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再交流。使学生知道三角板上各角的度数。
第2题,如果学生测量时有困难,可以指导学生先将角的两条边延长后再测量。第3题,让学生按要求折一折,测量后再交流。
【课后反思】
角的分类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认识平角、周角和角的关系的过程。
2、知道周角、平角的概念和周角、平角、直角之间的关系;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大小的关系。
3、通过操作、观察、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对数学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关系。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折纸吗?今天我们就用纸来折出各种各样的角。
二、教学新课。
1、教学平角和周角。
(1)指导学生照书上的方法折一折。然后交流折纸的过程和结果,说一说折成的是什么角,是怎样知道的。
(2)指导学生把刚才折成直角的纸打开,观察发现了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指出: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3)按照上述方法指导学生认识周角。
2、认识直角、平角、周角的关系。
(1)提出“议一议”的两个问题,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依据。
使学生知道:1个平角等于2个直角;一个周角等于2个平角或4个直角;1个平角是180°,1个周角是360°。
(2)认识平角、周角。
教师拿出一把折扇进行操作,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角,重点观察平角和周角。
3、认识角的关系。
(1)指导学生操作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角的变化,并说说各是什么角。
(2)教师示范,在学生再次认识各种角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出小于90°的一类角和大于90°而小于180°的一类角,它们分别叫做锐角和钝角。
三、巩固练习。做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按要求排列,再交流。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做。交流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画法的时间。第3题,先找出不同的锐角、直角、钝角,再测量它们的度数。
第4题,先观察、讨论每相邻两个角有什么关系,再利用平角是180°计算各角的度数。第5题,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折的时间。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角可分为五大类 直、平、周角最特殊,锐角小于九十度,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答。【课后反思】
角的画法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经历用量角器和三角板画角的过程。
2、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3、在画图的过程中培养认真、细心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掌握按指定度数画角的方法。教学难点:
按指定度数正确画角。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预做准备。
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
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
锐角()
钝角()
直角()
平角()
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师:我们已经学过测量角的方法,如果知道一个角的度数,怎样画出这个角呢?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教师明确研究任务:画一个40°的角。
2、利用活动角,渗透角的画法。
学生活动:(1)利用活动角和量角器,想办法摆一个40°的角。(2)同学之间互相利用量角器检验。
(3)请摆的比较准确的同学介绍摆角的方法。
(4)尝试摆不同的角。(按老师要求)
3、尝试画角。
教师要求: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40°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检验)学生活动:(1)尝试并体验画一个40°的角。
(2)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画角时遇到的问题(3)请学生介绍准确画角的技巧。
三、归纳小结,质疑问难。
1、引导学生小结“角的画法”。
(1)先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所画角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2、让学生质疑问难。
师:有什么问题需要请教大家或要提醒别人注意的问题?
四、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用量角器画出20°、70°、95°、135°和165°的角。同桌互相检验。
2、用量角器画出30°的角。(集体订正。)
提问:如果不用量角器,你能准确地画出30°角吗?(利用三角板的30°角)
3、用一副三角板画出15°、150°和165°角。(1)动手尝试(2)集体订正(3)合作交流 提问:你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五、发挥想象,培养创新。
1、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下面度数的角。
45°
135°
75° 学生演示折角的方法
2、利用手里的学具画135°的角,看谁的画法最多?
(90°+45°、180°-45°、60°+30°+45°、用量角器、用三角板)
【课后反思】
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而发现图形中隐含规律的过程。了解图形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发展初步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探索活动的挑战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 发现图形的规律。探索规律(1)
指导学生先观察三个图中正方形的排列方式,找出规律(从排列的形状和正方形数的增加中都可以发现规律),然后选择图号(图②)填在横线上。
探索规律(2)
指导学生先数出每个图中分别有几条射线和几个角,把数的结果填在表中;再观察统计表并交流发现了什么规律。
射线条数的规律是,从左向右,逐个图形递增1条;角的规律是,1、2+1、3+2+1、4+3+2+1。射线的条数和角的总个数的关系是:有几条射线,角的总个数就从1加到几。
探索规律(3)
每个图中的线段条数与上图中角的个数排列规律类似。(有几个点,线段的总条数就从1加到几减1)让学生自主探索规律,然后按规律接着画。
【课后反思】
四.计算器 本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认识算盘,知道算盘上各部分名称,会用算盘上的算珠表示数。
2、认识计算器,会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的四则计算。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4、通过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感受社会的进步和现代计算工具为人们带来的便利,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认识计算工具 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提供的图文资料,经历了解计算工具演变的过程。
2、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知道计算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3、感受计算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教学重、难点: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计算器”这一课。我们先了解一下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怎样计数的。
引导学生自学49页
师: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1、古代劳动人民用算筹计算。
2、然后逐渐发展为用珠算计算。
师:提到珠算同学们可以看一下51页的“知识窗”,初步了解一下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珠算是什么样的。
师:通过自学你了解到什么?
1、珠算分为两种。一种是7珠算盘,一种是5珠算盘。
2、算盘结构分为“档”、“梁”、“框”;珠子分为“顶珠”、“上珠”、“下珠”、“底珠”。
3、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拨数,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空挡表示0,可以任选一个档做个位。)
二、了解计算机。
师:是啊!正因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才使得我们的计算方式不断更新,才使得我们的社会不断进步!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计算机已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计算机的应用十分广泛,导弹操控,人造卫星,航天飞机操控,医疗、气象、机器人、银行结算等等都可以用计算机进行。下面我们看书的50页,了解一下计算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自学书50页。提问:
1、通过自学我们了解了计算机在我们生活中各个领域的运用,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2、你利用计算机做过哪些事情? 让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反思】
使用计算器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过程。
2、了解计算器上常见功能键的名称,学会用计算器计算。
3、对计算器充满好奇心,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电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认识电子计算器。
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化了的计算机——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等特点。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首先我们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我们手中的计算器。
(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计算器介绍常用键的功能和使用方法。)on/off是开关机键;ce是删除键。+、-、×、÷、=键是四则运算键。
学生对计算器常用键了解之后,师随便报数,生按键。(提醒学生先开机,注意归位和小数的按法。)
师:看来同学们都熟练掌握了各个键的用途了,下面我们来做一道题。尝试计算: 5040+1073=6113 先让学生自己算,再交流。重点关注操作的步骤。
师:同学们做的都很好。为了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指令,每输入一个数据后必须迅速校对。让学生说一说使用计算器计算的感受?(方便、快捷、准确)师:人们正在用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是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更高效。
二、巩固练习。
师:好,下面咱们来做几道题,看看同学们是否都熟练掌握了计算器的使用!
1、做53页“试一试”。
要求先用计算器计算,再试着用笔算一算。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尝试进行较大数目的加、减、乘、除计算。
2、指导学生做“练一练”。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让学生讨论一下小强家这个月大约能剩余多少钱。首先说明这不是估算问题,而是一个生活经验问题。因为这个家庭除去以上主要支出外,还会有其他支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谈想法。
三、发展练习。
1、380+192+43=
816÷68×27= 师小结: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题目,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按键。
2、675÷5-79=
385+36*19= 师提示:按四则运算顺序计算。
四、课外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非常出色,老师也很高兴。同学们都上过信息技术课,电脑也称“计算机”,和计算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脑也具备计算器的功能。回家后或者上信息技术课时,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畅想一下,未来的计算器会是什么样的?
【课后反思】
探索乐园 教学目标:
1、经历用计算器自主探索、发现、交流数学运算规律的过程。
2、在探索计算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和归纳推理,了解一些运算中的特殊规律。
3、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激发学习数学和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
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教学难点:
有条理的思考和归纳推理。一.探索活动Ⅰ
1、教师说明这节课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计算中的一些规律,引起学生的兴趣。
2、师生共同认识给出的计算程序框图。
可采取教师口述要求和步骤,学生自己选数进行计算的方法。也可让学生在看懂框图的基础上,独立选数、计算。
3、交流学生选取的数和计算的结果。
通过多个同学、选不同数计算结果的一致性,使学生确信这种运算的规律。
4、任意选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和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按上面的规律探索。
由学生独立进行,最终结果都是6174。
二、探索活动Ⅱ
1、读程序图,弄清选数、运算要求和程序,了解单数、双数的含义,由学生用计算器探索。教师提示: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观察每次的结果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再进行下一步。
2、交流探索的结果。
让学生确信,不管选什么数,只要按规定的程序计算,结果都得1。
3、提出问题(2),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次体验这种计算程序的神秘性和结果的一致性。教师结合“兔博士网站”中的内容,介绍著名的“角谷猜想”。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
三、探索活动Ⅲ
提出探索活动要求,任选一个进行探索。其中,“单数乘5加1”运算结果没有规律。让学生体验数学的探索性和挑战性。
【课后反思】
五
认识更大的数 本单元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况,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与同学进行交流。
3.能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描述、表示现实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有说服力的说明。4.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5.了解某些现象可以借助数字来描述,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读、写亿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经历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的过程。
2、认识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理解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能读、写万以内的数。
3、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 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课前准备:一张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谁能说出一个万以内的数?并指出每个数字的意义。(使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的。)
生:3578,3表示3个千,5表示5个百,7表示7个十,8表示8个一。
6954,6表示6个千,9表示9个百,5表示5个十,4表示4个一。
二、自主探索。
1、读亿以内的数。
(1)师:请同学们读出课本第56页的文字
(2)交流读数。(给学生自主尝试的机会,培养读书自学的习惯。)教师板书:17501读作一万七千五百零一
384402读作三十八万四千四百零二
2、认识亿以内的数位表。
观察亿以内的数位表,提问:它和以前学过的数位表有什么不同? 生:这个数位表中有个级、万级。
师:的确是这样的,我国记数时,习惯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这样分级就可以使我们在读、写一些比较大的数时,既方便又不容易出错。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位。
3、认识亿以内的数的组成。
(1)你能把17501写在数位表中吗?(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写数的机会)(2)交流学生写数情况。讨论每个数字的意义。
(3)写出其他三个数。交流写法。(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
4、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1)让学生再读三副图下面的说明文字,说一说:这三件事情中的数据有什么共同点?根据这几个数据有哪些想法?(在具体情景中感受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能力。)
(2)排序并讨论方法。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题,先自己读,再全班读。
练一练第2题,先读题,再让学生写数,然后全班交流。
练一练第3题,先读一读表格中的信息,接着再讨论问题(1)。引导学生通过销售量逐年增加,联想到关心体育事业的人越来越多等。再提出问题(2),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填入表中,最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整万数的改写 教学目标:
1、经历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的过程。
2、掌握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万”为单位表示数。
3、体会用“万”为单位表示事物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课前准备:香港、澳门区旗图片、模拟网络课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吗? 学生答不出,教师介绍。
香港回归的时间: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归的时间:1999年12月20日。师:请同学们看这两面旗。出示两幅旗的图片,介绍旗子的图案
师:这是我国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内容,一方面丰富学生的社会知识,培养关心祖国、关心香港和澳门的感情。并自然引出人口问题。)
2、交流读书了解到的数据信息。
师:你们想了解一下这两个地区有多少人吗?请同学们翻开书第58页,自己读一读。师:把自己读书了解到的数据和有关信息交流一下。学生说出两个地区的人口数。香港:6780000人 澳门:440000人
师:这两个数据是我国2000年进行第五次人口普查时统计的结果。(了解数据信息和有关问题,使学生知道数据的真实性。)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数据,并写出来。师: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数,并写出来。教师在数据后面写上“读作”两字。请两个人板演。
师:来!一起检查一下,这两个同学写得对不对?(既是读写数的练习,更是下面数的改写的实践经验。)
2、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据有什么特点,然后指出: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比较简便。并鼓励学生自己改写。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数,你发现有什么特点? 生:个级都是0。生:是整万的数。
师:说得对。像这样个级都是0的数,我们把它叫整万的数。在实际生活和使用时,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如,我们知道10000可以写成1万。(观察数的特点,进行必要的启发,在学生以有的知识背景下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己改写数的正确率。)
3、交流、检查学生改写的结果。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改写。6780000=678万
440000=44万
(交流改写时的想法,一方面分享、学习他人的方法和经验,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思维的能力。)
4、提出试一试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完成。7200000=720万
............
(在学生再次自主写数、改数和丰富的数据交流中,总结整万数的改写方法。使学生经历方法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改写方法。)
三、课堂练习。
练一练第1题,学生看图读文字,并写出横线上的数。
(感受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用两种方式改写,巩固学生写数,改写数的知识。)练一练第2题,出示图片和相应的文字,要求学生读一读,再改写,最后订正,说说改写的方法。
(再次感受大数与生活的联系,巩固改写的方法)
四、网络学习。
利用模拟网络课件搜索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口数。还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回家后,实际上网查一查。
(利用模拟课件,满足了解各省、市、自治区人口数的要求。启发学生课外网上学习。)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2、了解到了那些知识?
3、你还想了解什么?
【课后反思】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的具体事例,经历把精确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的过程。
2、知道什么是精确数,理解四舍五入法的意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
3、了解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教学难点:准确地求出近似数。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
除汉族外,其他的都是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民族叫少数民族吗?
中国人多数是汉族,所以把人数比较少的民族叫少数民族。我们应该关心少数民族的同学及每一个人。你们想了解一些少数民族到底有多少人吗?(课件出示课本60页的四幅图)
二、自主学习。
1、观察思考: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幅图,思考以下问题:
图中有几个少数民族?人口数各是多少?这个数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回族:8602978人 纳西族:278009人 壮族:15489630人 蒙古族:4806849人
这几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数都是1990年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得到的真实数据。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做精确数。
2、求近似数。
在实际生活中,还经常用近似数描述一些事物。你能把少数民族的人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吗?
让学生试着改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把你们改写的结果汇报一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8602978≈860万
278009≈28万
学生说想法时,可能不完整,只要意思对即可。
(尝试改写近似数的过程,使同学们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有了初步的了解)
3、四舍五入法的意义。师: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一个近似数,可以用四舍五入法。也就是把一个数按要求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时,要看千位上的数是否满5,如果不满5,就把万位后面的尾数舍去,并加上“万”字;如果是5或比5大,把万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万位进1,最后加上“万”字,并用“≈”表示。
把壮族和蒙古族人数用近似数表示。
15489630≈1549万
4806849≈481万
学生改写后,让学生具体说一说改写的方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四舍五入法。
4、尝试练习。
(1)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本61页四副图下面的数据,试着判断哪个是近似数,哪个是精确数。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2)把上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
5、小结。
本节课你学了哪些知识?有哪些疑惑?
三、课堂练习(课件出示)
1、判断。
(1)2105643=211万
(2)850000≈85万
(3)784999≈79万
(4)2198000≈220万
(让学生通过判断,分清什么情况用“=”,什么情况用“≈”,熟练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
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4512000、7898521、4510236、95000、154980、9825009
3、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数。47()690≈48万
665()987≈665万 4()6213≈45万 69()0123≈698万
(这几道题稍有难度,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课后反思】
认识一亿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一亿、体验一亿有多大的过程。
2、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知道10个一千万是一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3、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亲身感受一亿的实际意义,培养初步的数感。教学重点:认识亿级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教学难点:区分计数单位和数位。教学过程:
师:今天我们来认识大数,首先咱们先来数一数。
一、跟老师一起数 1、2、3、4……十个1是多少? 10、20、30、40……十个10是多少? 100、200、300、400……十个100是多少? 1000、2000、3000、4000……十个1000是多少? 1万、2万、3万、4万……十个1万是多少? 10万、20万、30万、40万……十个10万是多少? 100万、200万、300万、400万……十个100万是多少? 1000万、2000万、3000万、4000万……十个1000万是多少?
二、体验一亿 知道一亿有多大吗?
1如果一秒数一个数,昼夜不停地数,从一数到一亿大约要多长时间? 生先猜测,再指导用计算器计算。(三年零二个月)
2如果一亿个人手拉着手(每人间隔1米)可以绕地球两圈半。
3一亿如此之大,可还有比一亿大的数。比如我国人口是13亿。全世界人口超过60亿,会写这两个数吗?(指名上黑板上写出这两个数)
师:像我们刚才说的这些数就给我们的数位顺序表增添了新的成员,从一亿开始我们还可以继续往下数。
1亿、2亿、3亿、4亿……十个一亿是十亿。10亿、20亿、30亿、40亿……十个10亿是一百亿。100亿、200亿、300亿、400亿……十个100亿是一千亿。
三、区分数位、计数单位。
1、师: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叫做计数单位。
启发学生思考: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在讨论的基础上,介绍十进率计数法。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打开书63页,让学生看定义。
指名读数位,计数单位的定义。对比着来理解、区分并记忆两者(多指名)
2、让学生观察数位顺序表,指名读,并熟记。提问: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是什么位?第九位呢? 百亿位是右起第几位?百万位呢?十亿位呢?
3、做试一试。
学生写完后,同桌先互相检查,再全班交流。
四、知识延伸。
让学生课下搜集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五、练习总结。做书上64页练一练。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先读一读,再改写。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