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 黄丽丽
第一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课件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课件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二课 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教学方法: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过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学生袁帅遭绑架后,机智与歹徒周旋,最后得以逃生。并协助公安机关将歹徒抓获。2.讨论案例:
青少年年龄小,身单力薄,在面对身高力大,用心险恶的犯罪分子,不仅要勇敢斗争,更要强调善于斗争。要依靠自己的聪明智慧,机智巧妙地战胜敌人,保护自己。否则,单凭勇敢,鲁莽从事,硬拼硬干,可能会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智勇双全”,才是预防和对付侵害的正确原则。3.怎样预防侵害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
第三课 安全与我同行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道路交通法》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知识目标——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知道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预防。
3、能力目标——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交通法的行为的辨别能力。重点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有限,对枯燥的法律条文的理解比较肤浅,因此,本课重点以让学生了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为平台,着重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的意识和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合理想象
依据教学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实情景:(图片展示)这是我校一学生在马路上玩耍时的情景,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其合理想象:“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拉近了课本与学生的距离,在感知的环境中学生有了表达的欲望,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了平台。
2、合作交流,大胆探究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导出可能出现车祸与不可能的两种情况,并启发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其原因是什么?并相机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交流、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分析能力,以及让他们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的道理,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教师就此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自觉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现,撞击情感
在学生感知、认知的基础上,为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不失时机地播放录像,(图片展示)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场景和极有说服力的数据,学生的心灵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会感到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它离我们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举事例
在学生的情感与画面场景产生共鸣时,同学们会情不自禁的说出感受,这时教师结合画面真情告白:面对这一幕幕令人触目惊心的车祸现场,一个个瞬间消失的鲜活生命,您是否还要尝试。继而,让学生列举学校、家庭、社会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的实例。以此来培养其辨别能力,增强安全意识,促进良好行为道德的成长。这时,讲解《道路交通法》的有关条文就水到渠成了,从而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同时给学生指出教材中出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已废止,现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
总结:同学们,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交通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只有自觉遵守交通法,让交通安全警钟长鸣,幸福才能与我们同在,安全才能与我们同行。
第四课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学目标:
学生知道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志线的作用。
2、学生知道有关的交通法规。
3、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交通法规。重点难点:
1、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作用。这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2、有关的交通法规。这是重点。教学方法: 识记法、情景模拟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1、运用电脑播放一组“因违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的新闻。(让学生认识到违章的后果,使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同时也 受到深刻的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么重要,增强交通安全意识。)
2、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引导学生清楚是因为违章而造成的),那么你 们在生活当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规和认识了哪些交通标志呢?他们的作用及意义又是怎 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介绍这些内容。(引出本课的重点与难点,着重讲述)
二、学习各种交通标志(重点、难点)
1、请学生拿出事先做好的各种标志卡片,在课堂上展示、介绍,并说出这些标志所代表的 意义、作用。⑴互相向同桌介绍。⑵全班学生自由交流。⑶请学生学生到讲台上介绍。注:这样使学生在有效的空间上自由交流,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感性上有了一些 认识,使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轻松、愉快,而且有助于学生加深认识。
2、学习日记。(1)出示讨论题: a.根据刘岩日记的内容,找出并确认她在日记中,所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b.说一说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各自的作用。(2)展示考察日记。(声、形、动画同时展示)(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小组讨论。(4)集体交流(边交流,电脑一边展示日记中提到的各种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及其作用)
3、触类旁通学习其它的交通标志。(1)电脑展示各种交通标志。(2)有的电脑展示,有的请同学说后再展示。(3)引入:这些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是为了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我们要不要听他们 指挥呢?(回答要),但我们还要听谁指挥?(交通警察、同时出示文中交通警察的图 片)
4、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听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一 要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和识记各种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的图案,理解它们代表的意义,按照它们的要求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车辆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则,我们的生命 财产才能得到保证,交通才会有秩序。
5、引言:为了保证交通安全,除了上边这些必要交通技术措施外,国家还用法律的形式,制定了一些强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全称叫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 例》,简称“交通法规”。
三、学习“交通法规”一段文章。
1、指导学生阅读后,告诉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是国家于 1988 年 8 月 1 日施行的,是全国统一的交通秩序管理的基本法规。它不仅是小学生的行为规范所 要求的,而且对公民都具有约束力。法规的内容十分全面和详细,在这里我们仅就与我 们有关的部分摘录,供同学们了解和学习。
2、叫学生边读边议。(1)国家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条款?(2)制定这些条款对我们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学生要据亲身体验,或者听到、看到的事例,踊跃发言,畅谈制定这些条例的道理。
3、利用电脑展示插图,启发学生说出每幅图的内容,使他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应该学习和遵 守的。
四、模似从学校到书店的活动,其中设置了许多“关卡”,让学生实践。
五、总结: 通过 “注意交通安全”一课的学习,使我们又学到了许多有用的知识。我们不仅认识 了交通标志,而且还能从法律的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规的意义。交通安全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 息相关的大事情。为了他人和自已的安全,我们一刻也不能忽视。我们不仅自己要自觉遵守 交通法规,还要向家长和你熟悉的人进行宣传,使大家共同来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第五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
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1)播放课件(2)分组自学(3)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
(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六课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教学目的:
1、让学生知道儿童都有哪些社会保护。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
2、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课件:
六、一儿童节解放军叔叔给同学们送来了新图书,文化馆的阿姨送来了电影票,海洋馆还准备为中小学生举办专场海豚表演。
学生说天天过“六一”就好了。老师说,当然不能天天过“六一”节,但天天都关心儿童、爱护儿童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保护儿童不仅是家长和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师:大家想一想同学们还受到哪些来自社会各方面对我们的关爱呢?
生:讨论并发表个人见解(方方面面的)师:播放课件“科技馆对学生半价开放的情境” 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 请同学们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2条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科技馆、文化馆、体育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科技馆,学生[日期:2009-5-8 11:05:59] [字体: 小] 半价(板书)
师:请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样的关爱呢?
(1)出示课件:放学后童童和同学们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说,商场旁边新开了一家电子游戏厅,今天放学早,我们去玩一会吧。大家同意了。于是童童、小民和几个同学就朝商场走去。到了游戏厅„„。童童、小民边走边想国家真的管中小学生去电子游戏厅的事吗?
(2)谁来谈谈你的见解呢?学生踊跃说出自己的看法(3)课件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条规定: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置明显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4)同学们大声读一下这条法律 板书:游戏厅不去
师:社会对同学们的关爱方方面面都有体现,我们再来看一段案例。同学们以小组形式讨论学习好吗?老板用童工违法,播放课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1)播放课件(2)分组自学(3)以抢答形式汇报
(4)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8条。(5)生:大声齐读
(6)禁止使用不满十六周岁童工(板书)
三、生活应用
(1)播放课件,“孩子自己买游戏机算不算数”
春节时,10岁的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的压岁钱,妈妈让他把钱放在抽屉里,并告诉他,用这笔钱要经妈妈同意。一天,趁妈妈不在,他拿钱买了一台游戏机。妈妈回来知道后,严肃的批评了他,并找到经理立刻退游戏机。妈妈能退掉吗?为什么?(2)同学们谈见解
(3)师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第58条
四、教师总结
师手指板书,师:谁来看板书说一下社会都给了我们那些关爱呢?生看板书回答。
师:学校家庭社会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做人的环境,我们应当用百倍的努力回报他们。做一个自尊自强自立的好孩子。
五、板书设计 把社会关爱送给孩子
(一)、科技馆学生半价(贴图)
(二)、不进游戏厅
(三)、禁用不满十六岁童工
(四)、不满十周岁,无民事能力,民事行为无效。
第七课 纪律帮了我们 什么是纪律?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一般来说,纪律有三层含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 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这三层意思概括了纪律的基本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良好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外在的强迫纪律逐步过渡到内在自律的过程。“无规矩不成方圆”是句俗语,常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规矩、规则、做法、否则无法成功。它本来来自木匠术语,“规”和“矩”是校正圆形﹑方形的两种工具。“规”指的是圆规,木工干活会碰到打制圆窗、圆门、圆桌、圆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规”画圆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谓曲尺,并非弯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横成直角的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门窗桌凳必备的角尺。顺便说一下,现在常说的曲尺手枪,是因为它像木工使用的工具曲尺呢。纪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纪律做为一种人们的行为规则,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因此具有历史性的特点。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养成集体行动的习惯。他们总是成群结队地寻食打猎,如果没有一定的行为规则,就无法进行协同活动,甚至连抵御野兽的侵袭也不可能。所以纪律就作为人们的习惯因此而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工业革命的到来,生产越社会化和现代化,分工越精密,协作越广泛,纪律就越重要、越发展。例如,一个现代化大企业生产的一件产品,就有成千上万个零部件,这就需要许多人相互配合、进行协同作业,也就必须制订一套具有高度科学性的工艺规程和规章制度。由此看出,纪律的演变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有哪些法纪?
纪律:学校纪律,包括课堂纪律、考试纪律、集队纪律、作息纪律、劳动纪律等。校外纪律有乘车、求诊、购物、安全纪律等包罗万有。法律部分:
小学阶段:《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知识;
中学阶段:《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娱乐场所管理条例》等知识。为什么要遵守法纪?
遵纪守法对我们重要吗? 我举几个真实的例子,希望大家从中判断纪律的重要性。例一:在一次现代战争中,A军部署了一个连队星夜潜伏在一处山谷,准备待黎明时分发起总攻占据某高地。在行动前,首长申明了伏击行动的纪律:在伏击期间,不准发出声音,不许制造烟火。但在伏击行动中,有一位战士因为忍受不了烟瘾发作而吸烟,结果被敌军侦察发现火光,派兵将山谷包围而导致整个连全军覆没。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项秘密任务,当晚要采取行动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的逃犯,长官强调,行动完成之前,任何参战警员不得向外透露行动消息。一名参战的新警员在一
间公共场所的厕所内打电话给其家人报停晚膳,在电话内容中透露了行动内容,结果恰好让逃犯的另一个朋友在旁边厕所无意中听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转移了,致当晚行动失败,那位泄密的新警员亦因此受到了处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例三:浙江省乐清市某中学两个同班同学小吴和小高因不遵守课堂纪律,在课堂上互相扔砸东西,发展到在课堂上打架,致小吴被打成10级伤残,花去医药费4多万元。后来双方家长公堂对薄,乐清市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由被告小高赔偿原告损失40多万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不遵守纪律可能导致人身受到伤害和经济受到损失。
从以上几个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纪律实在太重要了。国家制定法律,学校规定纪律,是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从而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学习,使同学们得到健康成长。如果同学们法纪意识不强,就会违反纪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学生之所以会成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纪律,法制观念淡薄,加上受到社会上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增强法纪意识。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经常违反纪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对他们欢迎吗? 回顾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学带头遵守纪律?你对他们欢迎吗?
相信同学们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确的答案。那么,对违纪的同学要不要处罚? 对一些光讲道理不听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要的。惩罚教育有利于提高孩子的
第二篇: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案目录
目
录
第1课
做守法小公民 „„„„„„„„„„„„„„„„„„„„„2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第5课
第6课
第7课
第8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 „„„„„„„„„„„4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8 我们都有一个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11 我国的法律大家庭——认识民法、刑法„„„„„„„„„„„14 珍爱生命 维护健康——维护生命健康权 „„„„„„„„„„19 自由可贵 人格无价——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20 幸福家庭 人生基石——父母有义务抚养孩子 „„„„„„„„27 1
第1课 做守法小公民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法?知道守法的重要性。2.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3.树立做守法小公民的决心。教学难点:
本课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难度。解决方法:
多设计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教学过程:
一、合作学习:什么是法?
问题:我们做事都要有一个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法”。那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
交流:做游戏时候,要有规则。人多拥挤时,要排队。„„
小结:是的活动有了法则就能顺利进行。“法”能很好地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利益。
二、采访专家:了解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1、记者采访:
专家:校法制副校长:孟昭华指导员 校法律顾问:张琴律师
记者:学生们自由发问自己心中一切有关法律问题的疑惑,由专家们进行针对性的普法宣传。
2、总结宣传:由专家总结介绍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法。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有关父母对于子女的抚养与教育义务的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法》 „„
三、模拟法庭:导行。
环境布置:模拟法庭,设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陪审团。审判专题:
1、事关县长(教育重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怎么生活(宣传重点:离异且不生活在一起的父或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与教育的义务。)
3、外号的烦恼(教育重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情况严重时有可能触犯法律,受到制裁。)
四、讨论总结:争做“守法小公民”
讨论的第一个方面:守法好处多。
讨论的第二个方面:我们还可以在那些方面做到:更好地遵守法律?
第2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了解宪法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通过指导学生了解宪法,树立学生知、守宪法的观念。2.行为与习惯
通过指导学生了解宪法,使学生能够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在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履行相应的义务。
3.知识与技能
帮助学生了解宪法内容,培养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4.过程与方法
通过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我们每个人都要遵守它。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了解宪法,树立知、守宪法的观念;
2.通过资料搜集,小组讨论和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它。教具准备:
写有宪法规定的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人们的幸福生活,每个国家都制定了许多法律,有的是为了保护我们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诉讼的权利(《九年制义务教育法》、《劳动法》、《民事诉讼法》)等,有的与职业相关(《教师法》、《律师法》等);这些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制定的法律都要符合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全体人民的利益,这就需要一个母法,这部法律就是宪法。我国的宪法就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你想了解有关宪法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二、对宪法的初步认识
1.通过查资料,请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宪法知识。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
三、对宪法的深入认识
(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听小英父亲当选人大代表去开会的案例,你能从中 了解到哪些有关宪法的知识;
2.你知道人民代表是怎么选出的吗?(人民代表是由年满18周岁、有选举资格的公民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来自于人民内部。)
3.人民代表的任务是什么呢?(是把大家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开会时带到会上去讨论。)
4.人民代表大会多长时间开一次?(每年都召开。)
5.小英的爸爸是大家选出的全国人民代表,人民的事情由人民决定,因此他代表人民参加讨论,决定国家大事。
6.你看每年在北京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都有象小英爸爸哪样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代表研究讨论全国人民对国家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决定国家的大事。所以,在我们国家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7.我国宪法非常重视这一点,把它列在了宪法规定的最前面(出示投影)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8.指名学生读这两条规定。
(二)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看“选民榜”的故事,你从中了解到哪些选举的知识? 2.公民有哪些重要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什么是选民榜?(是红纸黑字,上面写有参加投票选举的人员名单)4.哪些人才有资格成为选民?(18岁以上,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所有公民)5.对于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于公民的这项权利,宪法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出示投影)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知识小竞赛。
①我们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的公民。宪法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法律,除规定国家的很多大事外,还规定了每个公民享有的最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最基本义务。例如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你还知道其他哪些权利和义务呢?
②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后进行抢答。
权利:人身自由;信仰、不信仰宗教自由;受教育权利;劳动、休息等权利。义务:劳动、受教育、服兵役、纳税、爱护公共财产、维护国家统一、保卫祖国等义务。
③宣布“知识小竞赛”各队的得分情况,请获胜队上台,老师颁发“普法卫士”奖章。7.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索取之外还要付出,同样的道理,我们在享有刚才同学们举例的这些权利的同时还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正如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那样:“凡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指名读)
(三)宪法规定国家的重要机构
1.一个国家有很多大事要办,所以要设很多办事机构。国家必须设立的最重要的、决定国家大事的机构都规定在宪法中,都有哪些重要机构呢?
2.请学生自由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段,想一想这是一个什么机构,设立这样的机构是用来干什么的?
什么机构:人民代表讨论,决定国家大事的机构。设立机构的用途:负责制定法律,决定国家发展大事。机构的地位:权力最大的机构。
3.请学生自由讨论其他三个重要机构,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机构,设立这种机构的用途。(汇报反馈)
国务院
①什么机构:按照人代会制定的法律管理国家各项工作的机构。②设立机构的用途:为了使国家发展得更快,人民生活得更好,与人们衣食住行密切相关。
中央军事委员会
什么机构:管理军队的机构。
设立机构的用途: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法院、检察院
①什么机构:处理各种纠纷、矛盾、违法犯罪行为的机构。
②设立机构的用途: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保障人民的安宁和幸福。
4.除了这些重要的国家机构之外,你在本地还知道哪些国家机关呢?说说这些机关的名称:简单介绍一下各机关主要管哪方面的工作。(班庄镇人民政府、司法局、财政局、派出所等)
四、总结
1、同学们,通过我们课前收集资料、课堂上交流对案例的体会、开展权利义务知识小竞赛、讨论国家机构的用途。对于宪法,我们应该了解地更加深入和透彻了。我们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享有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义务;宪法还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等重要机构。第3课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认识国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会唱国歌;明确在升国旗,奏国歌时的要求。2.初步了解《国旗法》对于国旗,国徽,国歌等的相关法律规定。教学准备:
1.国旗一面,国徽一个,国歌磁带、录音机,祖国地图、天安门画图、国歌词曲各一张。
2.相关法律条文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让你们听一首歌,听后请说一说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你以前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听到过这首歌(教师放《国歌》录音)。(这首歌叫《国歌》,这首歌在升旗时我听到过;每天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时,都能听到。)
2.这是我国的国歌,歌名叫《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展示国歌词曲)国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我们的革命先辈用热血和生命在和敌人最顽强的斗争,这首歌曲雄壮激昂,鼓舞了大家继续战斗,成为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在新中国成立后,就被定为国歌了。
小黑板: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决议: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二、教授新课
(一)认识国旗活动。(板书:国旗)
1.小朋友们,咱们是哪国人?祖国的名字叫什么?(我们是中国人,祖国叫中国)2.中国是简称,她的名字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的版图形状像什么(教师展示中国地图)(祖国的版图像一只大公鸡。)
3.对,我们祖国就像一只昂首挺胸的大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老师要求你们收集的国旗图片,大家都带来了吗?
4.好,现在分小组活动,观察你们收集的国旗,看一看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的。各组观察讨论3分钟,然后由各小组发言人发言。
5.学生讨论,然后汇报。6.教师小结: 国旗是红色的;国旗是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例为3:2 ;上有五个五角星,这五个五角星都是黄色的,一个大五角星,四个小五角星。
7.谁能说说国旗为什么用红色呢?(红色鲜艳,好看;听辅导员老师讲过,我们的国旗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辅导员老师还说过,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说我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呢。)
8.五角星为什么一个大四个小呢?(一颗大星象征中国共产党,四颗小星代表四个阶层,象征全国人民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
9.同学们,我们祖国的首都在哪里?[北京](教师展示天安门画图)10.教师简单介绍首都。
11.小黑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旗。
(二)认识国徽活动。(板书:国徽)
1.教师把国徽教具抬着绕教室走一圈,学生仔细观察。
2.我国的国徽是什么样的?国徽是由哪些图象组成的(国徽上有齿轮、麦穗、稻子、五角星、天安门,还有红绸。)
3.教师介绍:齿轮的中心交结着红绸,叫经绶。齿轮、麦穗、稻穗象征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天安门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国旗、五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
4.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10月1日] 5.教师介绍:1949年10月1日,首都 30万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来到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在国歌声中按动电钮,亲手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国旗。毛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6.小黑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组织和公民都应当尊重和爱护国徽。
三、指导练习
(一)指导学生升国旗。
1.现在我们来演习升国旗仪式。同学们,你们在哪些地方看见过升国旗的场面?(我看见过电视中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场面;体育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得了前三名时,领奖台上升起五星红旗;学校星期一早上,都举行升旗仪式;国庆节那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升旗仪式。)
2.同学们都看到过升旗,你们会升旗吗?升国旗时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立正站好,唱国歌,行队礼。)
3.国旗是国家的象征,我们要尊重国旗,升国旗、奏国歌、唱国歌时要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4.小黑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3条规定:举行升旗仪式时,在国旗升起的过程中,参加者应当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并可以奏国歌或者唱国歌。全日制中小学,除假期外,每周举行一次升旗仪式。
6.好,现在我们开始演习升国旗。
升旗活动开始:一名旗手,两名护旗手,在播放《出旗曲》的录音声中从教室门口走向讲台,全班同学立正。(播放《国歌》录音)
(二)辨析:国旗能不能这样挂?
1.教师描述情景:兵兵在上学路上,看到一家宾馆并排挂了三面旗帜,中间一面是国旗。这三面旗帜高度一样,而且常年不换。他很困惑,国旗能不能这样悬挂呢?
2.同桌讨论,汇报。
3.教师小结,出示小黑板:《国旗法》第15条规定:国旗与其他旗帜同时悬挂时,应当将国旗置于中心,较高或者突出的位置。第17条规定:不得升挂破损,污损,褪色或者不合规格的国旗。第18条规定:国旗及其他图案不得用于商标和广告,不得用于私人丧事活动。
四、活动小结
1.今天,我们认识了国旗、国徽、祖国版图;学会了唱国歌;明确了升国旗、奏国歌时的要求;举行了升旗仪式。通过今天的活动,小朋友们要更加热爱我们的国旗.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课后延伸:检查一下附近的单位,看看国旗悬挂是否正确。第4课 我们都有一个家——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况,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视频,图片等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渴望祖国统一的民族。
3、了解我们国家是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权利和义务参政议政,使学生感受到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
4、让学生明白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教学准备:
视频录像,图片,录音机及磁带《爱我中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出示世界地图),那个像只昂首高唱的大公鸡的地方,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
2、是呀,那就是我们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呢?谁愿意说一说。
那里有长江,黄河,有辽阔的草原和高高的喜马拉雅山,有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有56个民族,各民族都有着灿烂的文化、美丽的服装、动人的歌舞。各民族同胞像兄弟姐妹一样,团结和睦,生活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守护家园、让祖国统一、使亲人团聚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神圣职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都有一个家”(揭示课题)
二、活动一:香港属于中国
1、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2、同学们有了两种意见:有的同学说香港属于中国,有的同学说不属于中国。你同意谁的意见,说说为什么?
是呀,香港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有一段时间被英国殖民者占领了。不过现在它已回到了我们祖国大家庭里了。
3、你知道香港和澳门是什么时候回归的吗?
4、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当时的盛况录像,让学生身临其镜感受当时情景。边看边叙述: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香港、澳门先后摆脱外国人的统治,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成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中国的五星红旗在香港、澳门的土地 上自由地、高高地飘扬。香港、澳门,还有台湾都是中国的领土,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和澳门现在已经回到祖国大家庭,台湾也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
5、瞧:法博士也来参加我们今天的法制课啦!今天他给我们带来什么法律知识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三、活动二:56个民族,56朵花
1、我们国家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吗?
2、是呀,每年春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哪个民族的代表都是不可缺少的。有了全国各民族的代表,国家就能通过他们了解各民族的要求,集中各民族的智慧,各民族会更团结,我们的国家将会建设得更美好。
3、(出示)法博士:《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4、你熟悉哪些少数民族?他们有些什么特点?向大家介绍介绍?
5、游戏:谁愿意上来表演少数民族的特点动作,让其他同学猜。
6、老师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7、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每个民族都有美丽的民族服饰、优美的音乐舞蹈、动人的传说和悠久的文化传统。这一切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8、法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四、活动三: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1、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都在保卫我们的祖国? 是的,就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解放军叔叔。
2、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
3、贝贝为什么要和妈妈到边防部队去看爸爸和其他和爸爸一起保卫祖国的各民族的解放军叔叔呢?
4、播放一段边防的录像,让学生深切得到体会。
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其他的工作,一定要到边防来当解放军呢?
6、法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和教育程度,都有义务依照本法的规定服兵役。
五、活动小结:
通过这节法制课你学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和大家交流交流。在《爱我中华》的歌声结束本节课。第5课 我国的法律大家庭——认识民法、刑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民法、刑法以及相关的一些基本法律知识;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护法,并能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教学重点、难点:
1、初步认识民法、刑法。
2、能根据民法、刑法的基本原则分析案例,指导学生依据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
1.老师、学生在课前,收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相关报道,以便上课时交流、讨论; 2.邀请部分家长,最好是在公安局、法院、检察院工作的家长,参加到本次课堂教学中来; 教学过程:
一.介绍法律大家庭的基本情况: 1.指名说说你了解哪些法律? 2.请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有所了解的有关法律,出示有关法律名称。3.如果法律规定的内容撞车了该怎么办?
4.出示由许多法组成的一棵树,老师指图讲解:如果把国家的所有法律比喻成一棵大树的话,宪法就好比是树根和树干,其他的法律就是树根上长出的枝条,纸条上再长树叶,这就构成了法律的大家庭。
5.今天我们先来认识民法和刑法。二.认识民法
1.老师宣讲有关民法的知识。
2.民法就在你的生活中,你知道吗?请学生听录音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对未成年人制定的监护人制度。听后谈一谈你听懂了什么。
3.运用你学到的民法知识来解决小海、大明的纠纷。观看四位同学的表演《不能自己做主把随身听卖掉 》,看后讨论,你认为小海的妈妈说的对,还是大明的妈妈说的对。请出法博士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条的规定,进一步明确民法中对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作的限制性的规定。4.听听小欣的疑问,请学生扮演小欣,说说未成年的他发明能申请专利吗?法博士介绍民法通则中第94、95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6条规定,进一步明确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不受侵犯。
5.你有没有自己的智力成果?你觉得该怎样保护自己的权益?法博士建议:可请爸爸妈妈帮你注意一下是否有被侵犯权益的现象,如果有,应该依法寻求保护。
三.认识刑法。
1.老师介绍有关刑法的知识。
2.观看电视录像,看后讨论:那两个男青年拦路抢劫的行为是犯罪吗?他们会被判刑吗?法博士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3条规定,使学生明确拦路抢劫是犯罪。
3.你知道还有哪些行为也是犯罪?你知道刑法中对这些犯罪行为规定了哪些相应的刑罚?
四.总结交流。1.过渡语。
2.出示练习题:针对下列案例进行讨论,判断哪些是民事案件,哪些是刑事案件。(1)甲偷了乙4000元钱。(2)欢欢的小狗咬伤了邻居。
(3)张李两家不和,一天因为房地基纠纷,张某将李某打成脑震荡。
(4)小杨向小孙借了5000元钱,小杨写了一张借条,答应过半年还钱。但已经过了8个月,小孙催了几次,小杨还是赖着不还,于是小孙把小杨告到了法院。
你还能举出其他的案例吗? 3.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许多法律知识,尤其对民法、刑法有了更多的认识,回去后你想做什么作业? 第6课 珍爱生命 维护健康——维护生命健康权
教学目标:
1、知道生命和健康对于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最为重要的,生命健康权神圣不可侵犯。
2、了解法律赋予我们维护生命健康的权益及其适用范围。
3、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侵犯生命健康权的非法行为时,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重点:
了解法律赋予我们维护生命健康的权益及其适用范围并懂得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它们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教学准备:
1、课前了解并搜集有关维护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条文。
2、制作课堂教学辅助软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鸟儿在树上歌唱,小朋友欢快地上学去,自然界一派生机,人们每天都感受着生命的存在。有了生命和健康,人们才能幸福地生活、学习、工作。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珍爱生命 维护健康》(出示幻灯片),听一听法博士又向我们介绍哪些法律知识。
二、知事明理学法
1、请同学读课文,边读边想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有哪些? a.交流:
(学校的教室、设施要安全达标,保证同学们生活、学习在安全的环境中;公园要按照法律的规定建设和管理游乐设施,保证游人安全;
交通法规要求人们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生产食品的工厂、饭店要保证食品符合卫生标准„„)b.教师小结:
是啊,在实际生活中,法律在各个方面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只要各行各业以及每一个人都按照法律的规定去做,我们大家就会生活在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中。同学们还未成年,像幼小的树苗一样需要精心的照顾。因此,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另外还做了许多特别的规定。板书:法律在各个方面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幻灯片演示)
2、再读课文,看看有哪些法律条文保护着我们的生命健康权? a.交流:(幻灯片演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第119条规定: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第18条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除未被监护人的利益外,不得处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7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第26条规定: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27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1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抚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由所在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b.读一读这些法律条文。
三、据法导行
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些法律了,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怎样使用法律武器保护我们的自身合法权益呢?好,小小法博士又要开始今日说法了。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结合教材中提供的案例,或者是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案例,讨论交流,帮助合作,依据上面我们学习的法律条文,说说我们应当如何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2、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3、好,法博士论坛开讲,哪一小组愿意上来说法?全班结合“换同学们清洁的空气”、“小学生不要去救火”、“谁出钱给小丽治牙”、“谁应当对小刚被狗熊咬伤负责”、“体罚学生造成伤害要负法律责任”等案例讨论交流。
4、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侵犯生命健康权的非法行为时,会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危险,我们应当做到哪些?结合p23“知识窗”学习。
(要听家长、老师的话;不要玩火玩电、不要到禁止有用的地方游泳;不要在有危险的地方玩耍;遇到危险时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出摆脱危险的办法等。)
5、总结:让生命之树常青,享有健康的生活,是每个人共同的心愿。让我们在法律的保护伞下,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第7课 自由可贵 人格无价——维护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人不仅需要自由,还需要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人也应当尊重别人。
2、了解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行为:
尊重别人,学会保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以下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地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教学准备:
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投影,故事录音。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喜欢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吗?为什么?(在天空中飞翔的小鸟很快乐,因为它们很自由。)
2、我们人也一样,每个人都知道自由的可贵,都不希望失去自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7课:自由可贵 人格无价(板书课题,齐读。)
3、人不仅需要自由,还需要得到尊重。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人也应当尊重别人。人们只有生活在自由、又相互尊重的环境中才会愉快。因此,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聆听录音故事,学习法律知识:
(一)老师,你不能把学生锁在教室里
1、聆听录音故事:
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有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了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情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情给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又有铁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有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找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张老师很惭愧,当场向波波和波波的爸爸道了歉。事后,张老师还受到了校长的严厉批评。
2、你认为波波有什么错误的地方吗?那张老师又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呢?
3、出示PowerPoint幻灯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4、四人小组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
5、大组交流:
重点理解:
人身自由
拘禁 逮捕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看图片,开火车读词语。
6、学习法律知识:
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力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
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不过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他人是要负刑事责任的。
7、如果你是波波,经历了这件事以后会怎么对待自己的作业和自己的学习?
8、你想对张老师说些什么呢?
(二)不能这样找手表
1、聆听录音故事:
军军是五年纪3班的班长,对工作很负责任,平时老师不在的时候,都是他管理班里的事情。一天,大家正上自习的时候,小红突然发现放在文具盒里的手表不见了。那块手表非常漂亮,下课的时候还在,怎么刚上课就不见了呢?“肯定是被哪个同学给偷走了,真不像话。”军军和同学们都非常气愤。“怎么办?”一个同学提议搜查。军军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让所有的同学排成队,由两名班干部搜身,还有两名班干部搜查每个同学的书包和课桌。正在这个时候,班主任老师回来了。看见班里的情形,老师很吃惊,忙问怎么了。军军向老师报告了情况。老师听后对军军说:“你们为小红找回表的想法是好的,但方法不对。按照法律的规定,不仅你们,连老师都没有权力搜查同学的身体和物品,只有公安局的叔叔,经过特别的批准,才能进行搜查。”
2、演一演。
老师说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在课文中画出来,自己读一读。
3、你们遇到过这种情况吗?你们会怎么解决的呢?那么老师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 于是,老师让同学们都坐下,然后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你们之间有一个同学可能是一时糊涂,犯了个错误,拿走了小红的表。老师相信他现在已经意识到这样做是不对的。老师也相信他有改正错误的勇气。”老师说完,找来一个大纸盒放到讲桌上,说:“现在请同学们依次从讲桌前走过,把手伸到盒子里,看看最后小红的表会不会出现。好了,现 在我们大家都把眼睛闭上,只有轮到上台的同学才可以把眼睛睁开。”最后,小红的表果然出现在盒子里了。军军非常佩服老师,也明白了,即使目的是好的,也要讲究方法,不能违法办事。
4、老师说的对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小法官是怎么解析这件事的。
老师说的对,搜查公民的身体或者住宅是只有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根据侦查案件的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并得到批准后,才能行使的权力。除此以外,公民有权利拒绝任何组织或个人搜查自己的身体或住宅。像有些商场的保安人员认为顾客有偷东西的嫌疑,就擅自对顾客进行搜身,这样的行为是明显违背法律规定的。
5、小组讨论:
人格尊严
人格尊严是每个公民大神圣权利,它涉及一个人的形象、声誉和大家对他的评价。人格上的伤害,会给人的心灵带来很深的创伤,对人的打击或许比身体上的伤害更严重、更持久。因此,在我国法律中,有很多关于保护公民人格尊严的规定。保护人格尊严既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
(三)老师不能侮辱学生的人格
强强是小学三年纪的学生,因为智力发育得比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就这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个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了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肃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
1、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2、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吗?你想对这些犯错的同学或者老师说些什么呢?
3、听一听法博士告诉了我们有关人格尊严方面的哪些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4、小小法官又对我们说些什么呢?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因此,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件事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了强强的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责任。
维护人格尊严包括很多方面,一个人的姓名、肖像、隐私等,与个人的形象、名誉等有关的东西,都受到法律的保护,是不容非法侵犯的。
5、你明白了什么,能跟你的小伙伴分享分享吗?
(四)请不要把我家里的事告诉别人
1、聆听录音故事:
小娟的家里很困难,父亲去世了,奶奶病在床上,就靠母亲一个人支撑着这个家。小娟是个非常要强的姑娘,不仅帮助母亲干许多的家务,而且学习成绩也很好。她从不向老师、同学说起自己家的困难。直到有一天,老师到小娟家家访,才了解到这些情况。老师很感动,回校后,向同学们讲了小娟家的情况。同学们纷纷提出要捐款帮助小娟。没想到,当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们的捐款交给小娟时,她却怎么也不肯要,而且还抽泣了起来。老师和同学们都很意外:难道我们做错了吗?
2、出示PowerPoint幻灯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你知道什么叫“隐私”吗?
老师和同学们的确做错了。虽然大家帮助小娟的心是好的,但是却在无意之中侵犯了小娟的隐私,对她的心灵造成了不应有的伤害。隐私就是一个人不愿意被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小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她家的情况,这是她的权利。老师知道后,事先没有征求小娟和她母亲的意见,就向同学们公开了,这种做法侵害了小娟的权利。像考试成绩、家庭情况、身体疾病等等,这样的信息,也都属于同学们的隐私,未经同意,一般是不能随便被披露的。
(五)照相馆不能擅自把顾客的照片摆出来
1、聆听录音故事:
青青是个漂亮的小姑娘,特别喜欢照相。一天,同学们告诉她,在学校附近一家照相馆的橱窗里看见她的照片了。青青非常吃惊,跑去一看,可不是,橱窗里有一张很大的照片,正是上个月妈妈带她来照的。青青找到照相馆的经理,要求撤下自己的照片,但是经理看她年纪小,根本就不理她。青青回家告诉了爸爸,爸爸和她一起找到了照相馆。经理却说,用青青的照片是因为青青长得漂亮,这也等于给青青做了宣传,没什么不对的,怎么也不肯撤下照片。最后,青青的爸爸代青青把照相馆告上了法庭。青青和爸爸能打赢这场官司吗?
2、你有这样的经历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呢?作为一个懂法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这件事情呢?
3、青青和爸爸能够打赢这场官司吗?为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4、小小法官告诉我们:
肖像权是公民人格权的组成部分,法律禁止他人非法侵害。照相馆未经青青及其监护人的同意,使用青青的照片,侵犯了青青的肖像权。照相馆应当立即停止侵害,撤下青青的照片,并向青青赔礼道歉。青青爸爸代青青和照相馆打官司,是可以打赢的。除了这种情况外。随意修改、丑化、侮辱他人的肖像,在法律上也是不允许的。
三、小结导行:
(一)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呢? 出示PowerPoint幻灯片: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地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二)我们还学习到了一系列的法律相关术语:(齐读)
人身自由
拘禁
逮捕
人民检察院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人格尊严
(三)懂得了这些知识,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人身自由和人格尊严。在日常生活中,你会怎样运用这些武器来保护自己呢?可以下位说给你的小伙伴听,也可以回家给你的爸爸妈妈“上上课”。第8课 幸福家庭 人生基石——父母有义务抚养孩子
[教学要求]
1. 通过对6个案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对父母有义务抚养孩子的相关规定,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2. 通过讨论和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3.把所学的法制知识和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能力,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法律。[教学重难点] 《父母离婚了也要抚养孩子》 《父母不能这样教育孩子》 《妈妈,请不要翻我的日记》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法制小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小朋友们在爸爸、妈妈的爱护下,像小树苗一样茁壮地成长。为了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有健康成长的环境,法律中对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也作了专门的规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出示课题。二. 新授:
(一)《明明的父母不能这样做》
1. 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出示),先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读看。2. 你同意明明爸爸这种把孩子赶出家门的做法吗?为什么? 3.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明明这样的情况?
4.(出示)法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8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一发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5. 通过这样的法律规定,你对明明爸爸的这种行为有没有什么新的看法? 6. 明明爸爸的这种做法是违反法律的,根据法律规定,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否则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二)《父母离婚了也要抚养孩子》 1. 指名读案例。
2.你对案例中所说的有没有什么不理解的?(离婚指父母双方解除婚约,即不再一起生活,不再是夫妻;青少年法律援救中心指通过法律手段来援助和救助青少年的机构)3. 通过思考案例你知道了什么?小组讨论一下。4.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5.班级讨论。师小结:小强的父亲没有履行自己抚养子女的义务,法院会帮助小强维护自己权益的。父母对孩子负有法定抚养义务,即使离婚了,只要有抚养的能力,就不能免除这种义务。从孩子出生,到他能够独立生活前,父母都应该为子女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条件。夫妻离婚后,对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按照法律的规定,父母有教育、保护孩子的权利与义务。
6. 出示法博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第37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三)《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
1. 我们每个孩子都爱自己的父母。爸爸妈妈除了平时供我们吃穿上学,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之外,还怎么样呢?(教育我们)是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个案例。2. 指读案例。
3.法律还管家长教育孩子的事情吗?根据你课前上网查阅的相关法律资料,你认为法律管不管这样的事情,同座位讨论一下。讨论,教师巡视。4. 班级讨论。
5. 是的,法律中确实有这样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1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离异双方对子女都有教育的义务,任何一方都不得因离异而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所以,家长有义务正确教育子女。
(四)小组合作学习三个案例。
1.书上还有三个案例,它们说了什么呢?四人一小组自选其中的一个,自己看一看,把不明白的地方讨论一下,并想一想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2.小组讨论自学,教师巡视。
3. 班级讨论。你想说一说哪个案例。(学生说到哪个大屏幕就出示哪个。每个案例先让学生自述,教师再进行引导。)
※
《小军不能离开父母单独在外面住》 1.你有没有在外面居住的经历?
2.你觉得未成年人能够在外面独自居住吗?为什么?
3.小军离开父母单独居住,对他的成长很不利,孩子脱离父母的管教,容易沾染不良习惯和受坏人引诱,走上犯罪道路。另外,孩子离开父母的保护,也容易发生危险。因此法律作出规定,不允许小孩离开成年人单独居住。
4. 那么,法律上有没有相关的规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5.(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9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
《父母不能这样教育孩子》 1. 你觉得超超的父母做得对吗?
2.你的父母是怎样教育你吗?打过你骂过你吗?
3.因为我们的孩子有时会顽皮不听话,父母急和生气,可能有时会打骂孩子,但你也要理解父母,要努力做一个好孩子才能不让父母操心。但有的父母虐待孩子或利用暴力把孩子赶出家门,这就构成犯罪了。
4. 法律对此有相关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0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未成年人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5. 出示小小法官:按照法律的规定,父母有管教孩子的权利。同学们在家里要听从父母的管教,尊重父母的意见。当然,父母的教育方式有些是不正确的,比如,虐待孩子或者赶出家门等粗暴行为,像超超爸爸的做法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事与愿违,这对做父母者来说,是深刻的教育。同学们也要注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离家出走。家是我们最安全的地方,离开家可能要面临很多的危险。如果遇到像超超这样的情况,可以向公安机关或者青少年保护组织反映,请求他们给予帮助。
※
《妈妈,请不要翻我的日记》 1.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你的日记放在哪里? 2.你对文中的这位妈妈有什么看法?讨论。
3.出示小小法官:丽丽妈妈的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像日记、书信这样的东西,属于公民隐私的范围,孩子的隐私权同样受法律的保护,父母也应当尊重孩子人格尊严,爱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不应采取侵犯孩子人格尊严的方式,方法。父母对孩子确实有教育管理的责任,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但父母的教育管理也要符合法律的规定,不能侵犯孩子的合法权益,同时父母也要给孩子树立一个事事都要守法的榜样。三. 总结:
父母的监护职责除了抚养、管理、教育未成年人外,还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可以管理孩子的财产;可以代理孩子去打官司;如果孩子的行为给别人造成了损失,父母要负责赔偿等等。孩子未成年人之前,父母有义务在这些方面对自己的子女负责。四. 小小论坛:
(出示)当我们在家庭的庇护下,幸福地生活、学习的时候,也要想到自己的责任。现在在家里,你要做一个让父母放心、满意的好孩子,让家成为安康、幸福的乐园。当你长大成人的时候,你就有责任汇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按照法律的规定,你就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果到时候,你拒绝赡养父母,也将受到法律的惩罚。1.讨论。
2.你懂得了什么?你知道该怎样做了吗?
第三篇: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课教案
2.1班
课题名称:请尊重我的隐私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权。
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保护自我的隐私。
教学方法:
例举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拆或查看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网上聊天记录、手机短信等个人信息,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未成年人也应学会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非法窥看。
二、过程:
1.出示案例:小花是武隆县某小学六年级学生,一直以来小花的成绩总是令父母满意,可在最近几次测试中成绩连续下降,妈妈非常担心。于是家中就发现:小花与同学通电话时,妈妈会拿起另一部电话;小花与同学上网时,妈妈会悄悄地站在她身后;小花的书包这些天总是有被人整理过的迹象。
2.小组讨论案例:
你觉得小花妈妈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3.讲解个人隐私权
(1)个人隐私的含义: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比如个人独特的生理特点、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私生活)等。
做练习:
请判断下列哪些为隐私。
1、老师的收入。
2、我往来的朋友
3、犯罪嫌疑人的信件往来
4、甲同学向老师报告乙同学偷了3元钱
5、个人病情
(2)个人隐私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意义: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尊重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权,就是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4)小结
4.结合理论,联系案例。
(1)小花的行为作了危害社会的事吗?
(2)小花的妈妈的行为是爱还是侵权?从哪里看出来的?(3)如果你在生活中有碰到过类似的事情,你会怎样处理?
(4)小结: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权。要大胆向家长说,这是属于我的隐私,请你尊重我的隐私。但是,我们不能敌对家长,毕竟家长是为了我们好。
5.辩论赛:“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要求:
(1)分为正反方进行辩论:
(正方:隐私就是丑事;反方:隐私不是丑事)(2)说出支持你观点的理由。
第四篇: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小學法制教育教案
五四班 黃麗麗
第一課 安全與我同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課件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並相機板書。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課件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總結: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二課 學會自我保護 教學目標:
通過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自我保護の意識,並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重點難點:
學會如何實施自我保護。教學方法:例舉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導言:
保護未成年人雖然是全社會の責任,但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部門只是為未成年人の健康成長提供了必要條件。要使自己の合法權益得到保護,避免身心傷害,還要未成年人自身の配合,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過程: 1.出示案例:
案例:學生袁帥遭綁架後,機智與歹徒周旋,最後得以逃生。並協助公安機關將歹徒抓獲。2.討論案例:
青少年年齡小,身單力薄,在面對身高力大,用心險惡の犯罪分子,不僅要勇敢鬥爭,更要強調善於鬥爭。要依靠自己の聰明智慧,機智巧妙地戰勝敵人,保護自己。否則,單憑勇敢,魯莽從事,硬拼硬幹,可能會受到更大の傷害。所以,“智勇雙全”,才是預防和對付侵害の正確原則。3.怎樣預防侵害學會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護好自身の安全,盡量減少所受の損害,不要輕易付出生命の代價,不要錯過任何逃生の機會,更不能放棄求生の信念。這就要求當事人應當按照環境の變化,沉著應對,設法周旋,冷靜處理,從而達到保護自身の目の。預防侵害の手段和方法:(1)義正辭嚴,當場制止。(2)處於險境,緊急求援。(3)虛張聲勢,巧妙周旋。(4)主動避開,脫離危險。(5)訴諸法律,報告公安。(6)心明眼亮,記勞特點。(7)堂堂正正,不貪不沾。(8)遵紀守法,消除隱患。
第三課 安全與我同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提高安全意識,願意自覺去學習《道路交通法》の有關知識,在學習中增強與同學の合作交流意識。
2、知識目標——初步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知道每一個公民都要自覺遵守交通法,明白交通安全重在預防。
3、能力目標——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交通法の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交通法の行為の辨別能力。重點難點:
根據學生の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の有限,對枯燥の法律條文の理解比較膚淺,因此,本課重點以讓學生了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為平臺,著重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の意識和良好の交通行為習慣。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合理想象
依據教學需要,我首先出示真實情景:(圖片展示)這是我校一學生在馬路上玩耍時の情景,教師在指導學生觀察の基礎上,引導其合理想象:“將會出現什麼樣の結果?”這樣拉近了課本與學生の距離,在感知の環境中學生有了表達の欲望,為下一步の學習搭建了平臺。
2、合作交流,大膽探究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導出可能出現車禍與不可能の兩種情況,並啟發學生分組進行交流其原因是什麼?並相機板書。這一環節の設計通過交流、探究,培養學生の合作意識與分析能力,以及讓他們懂得“道路安全,防患未然”の道理,不能存有僥幸心理。教師就此揭示今天の學習主題—自覺遵守交通法。
3、事故再現,撞擊情感
在學生感知、認知の基礎上,為更進一步激發學生の情感,教師不失時機地播放錄像,(圖片展示)通過這些觸目驚心の場景和極有說服力の數據,學生の心靈會受到強烈の震撼,他們會感到交通事故隨時都可能發生,它離我們很近,很近。
4、直抒胸臆,列舉事例
在學生の情感與畫面場景產生共鳴時,同學們會情不自禁の說出感受,這時教師結合畫面真情告白:面對這一幕幕令人觸目驚心の車禍現場,一個個瞬間消失の鮮活生命,您是否還要嘗試。繼而,讓學生列舉學校、家庭、社會中不遵守交通法或交通安全事故の實例。以此來培養其辨別能力,增強安全意識,促進良好行為道德の成長。這時,講解《道路交通法》の有關條文就水到渠成了,從而順利完成知識目標。同時給學生指出教材中出現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已廢止,現行法律是2004年5月1日起實施の《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法》。
總結:同學們,交通事故形形色色,多種多樣,交通安全是一個永恒の話題,我們只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讓交通安全警鐘長鳴,幸福才能與我們同在,安全才能與我們同行。
第四課 注意交通安全
教學目標:
學生知道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志線の作用。
2、學生知道有關の交通法規。
3、學生懂得應該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重點難點:
1、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作用。這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2、有關の交通法規。這是重點。教學方法: 識記法、情景模擬法、講解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
1、運用電腦播放一組“因違章而造成重大交通事故”の新聞。(讓學生認識到違章の後果,使學生帶著一種無比高漲の情緒從事學習與思考,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の情境。同時也 受到深刻の教育,懂得注意交通安全是多麼重要,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2、提出問題:為什麼會發生這樣の事呢?(引導學生清楚是因為違章而造成の),那麼你 們在生活當中知道哪些交通法規和認識了哪些交通標志呢?他們の作用及意義又是怎 樣の呢?今天,我們就來重點介紹這些內容。(引出本課の重點與難點,著重講述)
二、學習各種交通標志(重點、難點)
1、請學生拿出事先做好の各種標志卡片,在課堂上展示、介紹,並說出這些標志所代表の 意義、作用。⑴互相向同桌介紹。⑵全班學生自由交流。⑶請學生學生到講臺上介紹。注:這樣使學生在有效の空間上自由交流,發揮了學生の自主性,同時感性上有了一些 認識,使這一節課の學習顯得輕松、愉快,而且有助於學生加深認識。
2、學習日記。(1)出示討論題: a.根據劉岩日記の內容,找出並確認她在日記中,所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b.說一說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各自の作用。(2)展示考察日記。(聲、形、動畫同時展示)(3)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分小組討論。(4)集體交流(邊交流,電腦一邊展示日記中提到の各種交通信號、標志、標線及其作用)
3、觸類旁通學習其它の交通標志。(1)電腦展示各種交通標志。(2)有の電腦展示,有の請同學說後再展示。(3)引入:這些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是為了保證車輛和行人の安全。我們要不要聽他們 指揮呢?(回答要),但我們還要聽誰指揮?(交通警察、同時出示文中交通警察の圖 片)
4、小結:通過前面の學習,我們知道了要想做到交通安全,一要聽從交通警察の指揮,一 要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和識記各種交通信號、標志和標線の圖案,理解它們代表の意義,按照它們の要求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車輛行人各行其道、各守其則,我們の生命 財產才能得到保證,交通才會有秩序。
5、引言:為了保證交通安全,除了上邊這些必要交通技術措施外,國家還用法律の形式,制定了一些強制性の規定,這些規定の全稱叫做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 例》,簡稱“交通法規”。
三、學習“交通法規”一段文章。
1、指導學生閱讀後,告訴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是國家於 1988 年 8 月 1 日施行の,是全國統一の交通秩序管理の基本法規。它不僅是小學生の行為規範所 要求の,而且對公民都具有約束力。法規の內容十分全面和詳細,在這裏我們僅就與我 們有關の部分摘錄,供同學們了解和學習。
2、叫學生邊讀邊議。(1)國家為什麼要制定這些法律條款?(2)制定這些條款對我們有什麼好處?不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 讓學生要據親身體驗,或者聽到、看到の事例,踴躍發言,暢談制定這些條例の道理。
3、利用電腦展示插圖,啟發學生說出每幅圖の內容,使他們懂得哪些行為是應該學習和遵 守の。
四、模似從學校到書店の活動,其中設置了許多“關卡”,讓學生實踐。
五、總結: 通過 “注意交通安全”一課の學習,使我們又學到了許多有用の知識。我們不僅認識 了交通標志,而且還能從法律の高度去理解交通法規の意義。交通安全是與我們日常生活息 息相關の大事情。為了他人和自已の安全,我們一刻也不能忽視。我們不僅自己要自覺遵守 交通法規,還要向家長和你熟悉の人進行宣傳,使大家共同來維護良好の交通秩序。
第五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
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師: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師: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科技館,學生半價(板書)
師: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大家同意了。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到了遊戲廳……。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遊戲廳不去
師: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1)播放課件(2)分組自學(3)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5)生: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媽媽能退掉嗎?為什麼?
(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生看板書回答。
師: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六課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教學目の:
1、讓學生知道兒童都有哪些社會保護。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
2、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重難點:了解自己の合法權益,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の合法權益
教學方法:引導合作探究 教學准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課件:
六、一兒童節解放軍叔叔給同學們送來了新圖書,文化館の阿姨送來了電影票,海洋館還准備為中小學生舉辦專場海豚表演。
學生說天天過“六一”就好了。老師說,當然不能天天過“六一”節,但天天都關心兒童、愛護兒童是應該の,也是必須の。保護兒童不僅是家長和學校の事,也是全社會の事。《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師:大家想一想同學們還受到哪些來自社會各方面對我們の關愛呢?
生:討論並發表個人見解(方方面面の)師:播放課件“科技館對學生半價開放の情境” 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 請同學們齊讀《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2條規定:博物館、紀念館、影劇院、科技館、文化館、體育館、動物園、公園等場所,應當對中小學生優惠開放。科技館,學生[日期:2009-5-8 11:05:59] [字體: 小] 半價(板書)
師:請看下一案例你又感受到怎樣の關愛呢?
(1)出示課件:放學後童童和同學們一起回家。小民忽然說,商場旁邊新開了一家電子遊戲廳,今天放學早,我們去玩一會吧。大家同意了。於是童童、小民和幾個同學就朝商場走去。到了遊戲廳……。童童、小民邊走邊想國家真の管中小學生去電子遊戲廳の事嗎?
(2)誰來談談你の見解呢?學生踴躍說出自己の看法(3)課件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33條規定:營業性電子遊戲場所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外,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並應當設置明顯の未成年人禁止進入標志。(4)同學們大聲讀一下這條法律 板書:遊戲廳不去
師:社會對同學們の關愛方方面面都有體現,我們再來看一段案例。同學們以小組形式討論學習好嗎?老板用童工違法,播放課件:商店老板雇用童工(1)播放課件(2)分組自學(3)以搶答形式匯報
(4)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28條。(5)生:大聲齊讀
(6)禁止使用不滿十六周歲童工(板書)
三、生活應用
(1)播放課件,“孩子自己買遊戲機算不算數”
春節時,10歲の兵兵受到了2000多元の壓歲錢,媽媽讓他把錢放在抽屜裏,並告訴他,用這筆錢要經媽媽同意。一天,趁媽媽不在,他拿錢買了一臺遊戲機。媽媽回來知道後,嚴肅の批評了他,並找到經理立刻退遊戲機。媽媽能退掉嗎?為什麼?(2)同學們談見解
(3)師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12條,第58條
四、教師總結
師手指板書,師:誰來看板書說一下社會都給了我們那些關愛呢?生看板書回答。
師:學校家庭社會為我們提供了良好の學習與做人の環境,我們應當用百倍の努力回報他們。做一個自尊自強自立の好孩子。
五、板書設計 把社會關愛送給孩子
(一)、科技館學生半價(貼圖)
(二)、不進遊戲廳
(三)、禁用不滿十六歲童工
(四)、不滿十周歲,無民事能力,民事行為無效。
第七課 紀律幫了我們 什麼是紀律?
為維護集體利益並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の規章、條文。
一般來說,紀律有三層含義: 1.紀律是指懲罰; 2.紀律是指通過施加外來約束達到糾正行為目のの手段; 3.紀律是指對自身行為起作用の內在約束力。這三層意思概括了紀律の基本內涵,同時也反映出良好紀律の形成過程是一個由外在の強迫紀律逐步過渡到內在自律の過程。“無規矩不成方圓”是句俗語,常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の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它本來來自木匠術語,“規”和“矩”是校正圓形﹑方形の兩種工具。“規”指の是圓規,木工幹活會碰到打制圓窗、圓門、圓桌、圓凳等工作,古代工匠就已知道用“規”畫圓了;“矩”也是木工用具,是指曲尺,所謂曲尺,並非彎曲之尺,而是一直一橫成直角の尺,是木匠打制方形門窗桌凳必備の角尺。順便說一下,現在常說の曲尺手槍,是因為它像木工使用の工具曲尺呢。紀律是怎樣發展起來の?
紀律做為一種人們の行為規則,是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產生而產生,伴隨著人類社會の發展而發展の,因此具有曆史性の特點。在原始社會裏,人們在共同生活中養成集體行動の習慣。他們總是成群結隊地尋食打獵,如果沒有一定の行為規則,就無法進行協同活動,甚至連抵禦野獸の侵襲也不可能。所以紀律就作為人們の習慣因此而產生。隨著生產力の發展,特別是隨著大工業革命の到來,生產越社會化和現代化,分工越精密,協作越廣泛,紀律就越重要、越發展。例如,一個現代化大企業生產の一件產品,就有成千上萬個零部件,這就需要許多人相互配合、進行協同作業,也就必須制訂一套具有高度科學性の工藝規程和規章制度。由此看出,紀律の演變標志著人類の進步。
與我們密切相關の有哪些法紀?
紀律:學校紀律,包括課堂紀律、考試紀律、集隊紀律、作息紀律、勞動紀律等。校外紀律有乘車、求診、購物、安全紀律等包羅萬有。法律部分:
小學階段:《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等知識;
中學階段:《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為什麼要遵守法紀?
遵紀守法對我們重要嗎? 我舉幾個真實の例子,希望大家從中判斷紀律の重要性。例一:在一次現代戰爭中,A軍部署了一個連隊星夜潛伏在一處山穀,准備待黎明時分發起總攻占據某高地。在行動前,首長申明了伏擊行動の紀律:在伏擊期間,不准發出聲音,不許制造煙火。但在伏擊行動中,有一位戰士因為忍受不了煙癮發作而吸煙,結果被敵軍偵察發現火光,派兵將山穀包圍而導致整個連全軍覆沒。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要付出生命の代價。
例二:某地警方部署了一項秘密任務,當晚要采取行動抓捕一名躲藏在其朋友家の逃犯,長官強調,行動完成之前,任何參戰警員不得向外透露行動消息。一名參戰の新警員在一
間公共場所の廁所內打電話給其家人報停晚膳,在電話內容中透露了行動內容,結果恰好讓逃犯の另一個朋友在旁邊廁所無意中聽到了消息,就提前通知逃犯轉移了,致當晚行動失敗,那位泄密の新警員亦因此受到了處分。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工作出現嚴重失誤。
例三:浙江省樂清市某中學兩個同班同學小吳和小高因不遵守課堂紀律,在課堂上互相扔砸東西,發展到在課堂上打架,致小吳被打成10級傷殘,花去醫藥費4多萬元。後來雙方家長公堂對薄,樂清市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一審判決,由被告小高賠償原告損失40多萬元。這個事例告訴我們,不遵守紀律可能導致人身受到傷害和經濟受到損失。
從以上幾個事例可以知道,遵守法律和紀律實在太重要了。國家制定法律,學校規定紀律,是為了維護正常の教學秩序,從而保障學生の安全和學習,使同學們得到健康成長。如果同學們法紀意識不強,就會違反紀律,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一些在校學生之所以會成為罪人,主要是不遵守紀律,法制觀念淡薄,加上受到社會上不良行為の影響。所以,我們必須增強法紀意識。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經常違反紀律?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你對他們歡迎嗎? 回顧一下自己班有哪些同學帶頭遵守紀律?你對他們歡迎嗎?
相信同學們心目中一定已有了明確の答案。那麼,對違紀の同學要不要處罰? 對一些光講道理不聽の學生,進行懲罰是必要の。懲罰教育有利於提高孩子の
第五篇:小学法制教育教案
法在我心中
教学目标:
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并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重点难点:
学会如何实施自我保护。教学方法:
例举法,讨论法。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保护未成年人虽然是全社会的责任,但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部门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要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避免身心伤害,还要未成年人自身的配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过程:
1、简单讲述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规。
2、法律知识竞猜
(1).在公车上看到小偷正要偷东西,你应该怎么做?
A.见义勇为,和小偷搏斗
B.大声地叫“抓小偷”
C.悄悄的当作没看见
D.动动脑子巧妙地提醒那个被偷的阿姨注意自己的钱包
(注:见义智为比见义勇为更好)(2)法律是什么? A.规则
B.习惯 C.纪律
D.有强制力的规则
(3)小明今年12岁了,小明的下列做法中哪种是法律不允许的?
A.小明把爸爸的一台笔记本电脑送给了特别要好的朋友亮亮
B.小明把一本自己喜欢的童话书送给了自己的同桌张丽丽
C.小明自己从超市里买了一个足球回家
D.奶奶给小明1000元钱作为压岁钱,小明收到后很开心
(4)某小学周末组织学生到村敬老院为老人做好事,8岁的王某在为一老人擦窗户玻璃时,不慎从2楼窗台跌下摔伤,经医院诊断治疗花去医疗费一万余元,对于王某摔伤的赔偿责任,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王某摔伤是为敬老院擦玻璃,应当由敬老院负主要责任。
B、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做好事才出的事故,学校应该负赔偿责任 C、学校在组织学生外出活动时,应先做好安全教育和指导
D、学校不应该安排8岁小学生擦二楼的玻璃这样具有危险性的工作(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A.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B.营业性歌舞厅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C.只要有正式营业执照的商店,就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D.任何经营场所可以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6)听奶奶说旁边的建筑工地挖出了宝贝,很多人都去捡宝贝了,小华应该怎么办呢?
A.不捡白不捡,捡了宝贝,同学们肯定都特羡慕 B.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所以要上交给国家
C.不捡白不捡,捡了宝贝,卖了能发财
D.不捡白不捡,捡了宝贝,可以自己玩
(7)小林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受伤的小猴子,小林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A送给好朋友
B.留在家里作为自己的宠物
C.宠物店老板给了小林50元钱,小林把猴子给了他
D.给动物园打电话,告诉他们自己这里有一只受伤的小猴子 半路上,他企图*污杨某,却被杨某狠狠地咬断一截舌头。歹徒惨叫着逃走了,但他因落下伤残,很快就被公安机关捕获。
(8)某幼儿园用校车接送幼儿,由于司机和随车老师的疏忽,在下车时未注意到还有孩子未下车,就锁车离开,由于当时天热,校车又是全封闭的,孩子后被发现闷死在车里,孩子的死亡应当由谁负责? A.司机负责
B.随车老师负责 C.幼儿园负责
D.幼儿园、随车老师和司机共同负责
3、怎样预防侵害
学会自救,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身的安全,尽量减少所受的损害,不要轻易付出生命的代价,不要错过任何逃生的机会,更不能放弃求生的信念。这就要求当事人应当按照环境的变化,沉着应对,设法周旋,冷静处理,从而达到保护自身的目的。
4、预防侵害的手段和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
(4)主动避开,脱离危险。
(5)诉诸法律,报告公安。
(6)心明眼亮,记劳特点。
(7)堂堂正正,不贪不沾。
(8)遵纪守法,消除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