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和反思(许超烨)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作者的描写顺序感知文章大意,并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爬的?
2、体会作者如何准确生动的用语言描写出爬山虎的特点的、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生答)如果我们想要种葡萄,我们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呢?(生答)
师总结:如果要种葡萄,首先得搭架子,这样葡萄藤才能攀援生长。但是有一种植物,它不用搭架子,也能自己往上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植物吗?(生答)
师:这种植物就是爬山虎。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它可以自己往上爬吗?让我们带着一个疑问一起学习一下《爬山虎的脚》。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播放配乐朗诵音频,请同学们认真听,并思考如下问题:(1)、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你能说出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吗?
3、从每个自然段所讲的内容中,你能明白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叙述的吗?(层层深入)
(三)、粗读,理解一、二自然段。
1、出示爬山虎叶子的图片。
2、爬山虎的叶子长得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得出的结论?
3、爬山虎的叶子颜色有什么特点。
4、看了作者对叶子的描写,你有什么感受?你能带着你所理解的感觉读出这个自然段吗?
(四)自主研读3—5自然段,体会重点 创设情景一:
师: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来描写爬山虎和爬山虎的叶子,可是我们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这样写是不是多余了?让我们带着疑问解读接下来的自然段,再回头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问题:
1、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什么样子?什么颜色?
2、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3、作者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什么?(蜗牛的触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比喻的用法,作用是生动形象地把爬山虎的脚的细的特点体现出来了)
4、你能根据作者的描述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吗?看看你们理解的是否在准确。
5、让我们一起有感情的朗读第三自然段,并配上我们所理解的爬山虎往上爬的动作。
创设情景二:可以看出,我们的作者观察非常的细致入微,把如蜗牛的触角那么小的爬山虎的脚描写的如此生动形象,让我们不得不佩服。但,老师有个疑问:既然爬山虎有这么细嫩的脚,那,它是怎么爬的呢?让我们一切来看看第四自然段。问题: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并画出爬山虎爬的过程中动作的词语。
2、这是作者的描述,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把爬山虎爬的过程说出来吗?
3、你能把爬山虎爬的过程表演出来吗?(生讨论,练习,请到讲台表演)
4、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
创设情景三:可以看出,爬山虎是靠着墙不断往高处爬的,确实很厉害。这里,老师又有一个疑问:如果爬山虎的脚没有触到墙,它还能往上爬吗?我们来看看接下来的自然段里,我们的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问题:
1、爬山虎的脚没触着墙会怎样?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会怎样?„„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总结:可见,爬山虎的脚是多么的牢固啊!
(五)、探究、感悟写法。问题:
1、作者对爬山虎的脚做了一个细致的介绍,可作者为什么要写爬山虎的叶子,是不是多余了?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你觉得这个写作顺序好不好?这个写作顺序对你们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有没有好处?
3、作者通过观察爬山虎,写出如此优美细致的文章,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或你有什么想对作者说的?
针对《爬山虎的脚》这一课的教学,教学反思如下:
一、成功之处:
1、采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话题,有提问的方式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很好的衔接主题。
2、充分考虑和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把握重点、体会课文大意。
3、问题的设计详略得当,能够抓住重点。语文教学中,有效的问题设置往往能够很好地指导学生阅读,使教学思路和脉络清晰,好的问题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比如说本案例中通过“爬山虎不用搭架子,也能自己往上爬,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这个设问,即抓住了本文重点,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
4、充分使用各种手段,如画画,表演,调动课堂氛围,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在玩中学,学生不会感到疲惫。
二、不足之处:
1、作者这篇文章很优美,适合多朗读,再设计中朗读的成分还是过少。
2、生词的讲解被忽略的,在讲解自然段的时候也正是一带而过,没有过多讲解,对于学生记忆生词不利。生词的讲解也应该详略得当。
3、本课的目标是感悟作者的写作手法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方法,以及体味文章语句的优美。三个重点往往容易顾此失彼,比如观察方法只是最后略带提了一下,没有详细的从文章找体现了作者观察很细致的句子,从而总结出这一结论。
第二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课堂教学中学生永远是最主要的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与反思
背景: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加快步发大胆进行改革,使学生在愉快中进行学习,既学得好,又发展了能力。
问题与问题解决:
在进行本课教学之前,我安排了预习题,其中最后一题为: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爬墙图”。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好多同学没有认真听我讲课,而是一直在摆弄他们的画。我立刻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必须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投其所好:采用竞赛的方式,让男女同学各选一名代表,上黑板展示自己的画。学生们的情绪都被调动了起来,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表现得都相当认真、慎重,选出的同学画得也非常细致。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间为了找出对方的缺点都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起来。不一会,就纷纷举起了手:从爬山虎的颜色、叶片、茎、脚生长的位置、脚的样子,甚至连爬山虎的生长经历中的变化也都提了出来,课堂气氛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也被同学们的这种学习和钻研知识的热情所感染。在我脑海中原来设计的一大堆板书一下子被一幅精美的图案所代替了:对,应当进一步扩大战果,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画一幅爬墙图,要求是看谁画得准、画得像。立刻之间所有的学生都动起笔来。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同学也在那儿埋头苦干起来。我找了一名小画手,上黑板作画,让它作为本课的教学板书。我看着同学们的画,我内心一阵阵激动和兴奋:我所要讲的、要强调的居然都在同学们画图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指正,许多细微的知识点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一个一个地突现出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叶柄的反面的;叶片是一顺儿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细丝头上长出的小圆片巴住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整堂课完全在学生自主活动中、在学生动手创造与发现中完成了,有的同学的表现还替代了老师的角色。课的最后在黑板上仅留下了一幅精美的图案“爬山虎的爬墙图”和同学们无限的遐想与创造空间。
反思与讨论:
我深深地感触到:
1、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有体验的权利,让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求知;
2、在课堂教与学的活动中,学生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他们更需要兴趣。
3、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美术、音乐等的有机结。
4、学生资源是最丰富的宝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新的课程理念,给了我新的教学思想,指导我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远航。附录:
在后来的作业课中我问学生:学了这一课有什么收获?学生们有的说他认识了爬山虎;有的说他开始喜欢爬山虎了;有的说画图、写作必须认真地观察、比较才能做得更准确;还有的竟然说爬山虎很可爱,能美化环境,建议学校四周的围墙前都种上爬山虎,把我们的校园打扮的更漂亮些,真让我没有想到。这些不都是我这一课教学所期望的吗?甚至超出了我的期望: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知道了运用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我在叹服学生的同时,认真地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如果我没能及时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状况;如果我没能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如果我没能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同时去亲自动手体验;如果我只是按照事先备好的教案进行……那这一节课的效果会是这样的吗?
第三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光辉乡中心小学
陆
兼
设计意图:
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入课文,在讲解的过程中,采用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也就是导
思释疑的方法贯穿全文,让学生去领悟,感受文本,这样既从感性上认识到语言的形象性,使学生
体会到作者对爬山虎的细心观察。同时插入一些背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3、4两段。
2、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知道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细心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3、4两段。教学难点:了解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知道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今天就来猜猜老师出示的谜语吧: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过渡:丝瓜和葡萄向上爬都是靠的什么 ? 搭架子 前几天老师让你去观察的爬山虎,你发现爬山虎向上爬靠得是搭架子吗?不是,靠的是脚。
二、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脚写得大一点 看了老师所写的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啊? 预设:
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板书学生回答
三、研读第三段:
1、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3、4、5)
这三段中的哪一段能回答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2、找一名同学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考虑咱们刚才提出的问题: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
板书:位置 :叶柄反面
形状:枝状 像蜗牛的触角,还像什么? 颜色:嫩红
作者之所以能把爬山虎的样子写得那么具体,是因为作者------“注意观察了”。我们一起来细细
地读读这一段,自己背一背,体会作者的细心。三分钟后抽查。
四、研读第四段 作者还注意了什么?
1、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变、巴、拉、贴、爬
学生汇报:教师演示,学生利用这些动词来说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总结:是啊,爬山虎就是这样今天一脚,明天一脚。这个月一脚,那个月一脚,历经两三个月,甚至半年,在你不经意间爬到房顶上去了,你要不花点时间,还真不知道它是怎么爬的。所以除了认
真看之外,还要坚持观察。
五、研读第五段 作者还注意到什么了?
触着墙的------枯萎
没触着墙的-------变成灰色
“如果不仔细耐心地去看,就不可能发现……就不可能发现…… 所以着个注意多么重要啊!”
今年,作者注意了爬山虎的脚,过去没注意,那他过去注意了什么?
爬山虎的叶子。
六、小结: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看一下爬山虎那美丽的叶子。课下争取背过第五段。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1、什么样的? 位置:叶柄反面
2、怎样往上爬的? 形状:六七根细丝
颜色:嫩红
第四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反思
背景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我国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写的一篇常识性的文章,文章语言朴素,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课文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简要地介绍爬山虎美丽的叶子,第二部分着重介绍爬山虎的脚,脚长在什么地方,长什么样,是怎样爬墙的,触着墙和没触着墙时的不同情况。文章这两部分之间又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没有爬山虎的脚这么努力地一步一步往上爬,就没有这满墙的绿色波纹似的叶子。
学生进入三年级,写作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而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描写具体,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很好范例,更重要的是很多细致准确的描写是本文作者叶圣陶经过长期认真仔细的观察而得来的,值得学生好好地去品味去学习。根据教材的这些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用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有关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样子、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及其作用;积累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知道只有留心观察的人才能写出好文章。
4、知道爬山虎脚的特点、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其中“了解爬山虎脚的样子、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墙的及其作用,并能用自述的方法来介绍”又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案例描述:
在处理教材上,我将课文顺序作了一些变动,第一节在引入部分即出示,让学生整体感知爬山虎这种植物的特点之后,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理清文章的脉络,找出课文哪几小节写了爬山虎的脚,并以作者对爬山虎的观察了解探究为线索,分三个方面学习了课文的三~五小节,然后再回过头来引发学生思考,课文除了介绍爬山虎的脚还介绍了什么,引出第二节“叶子”的教学,并进一步设疑: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还要写爬山虎的叶子,这一节是否可以不写?从而帮助学生理清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爬山虎的作用。
在教学第三小节时,我主要采取图文对照的方法,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句子,说说写了脚的哪几方面的特点,从而概括出爬山虎脚的特点,体会作者的用词准确,观察细致。再请学生看着画面参照板书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是(),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是()。然后引导学生找到“注意”这个词,告诉他们作者能把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写得这么细致,靠的就是认真仔细的观察。
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读读圈圈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并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然后运用做一做、演一演、画一画的形式直观指导学生了解爬山虎攀爬的方式,并学习文中与之有关联的词句,在充分理解爬山虎攀爬方式的基础上,我再次让学生自己组织语句来介绍一下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爬山虎新长出的脚()时,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把()向上(),使它()在墙上,再长出新脚,再(),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在教学第五小节时,主要引导学生找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和没触着墙时的不同情况。并播放视频指导学生读出感情。在总结过渡时,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平时观察爬山虎时可能更多的是注意它又绿又密的叶子,很少会关注它的脚,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使学生懂得只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生动写清楚,仔细观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基础。
教学第二节时,我通过读句子、放录像,找找描写爬山虎叶子美的词句,指导学生品味朗读,积累优美的语句。教学反思:
由于这篇课文是名家名篇,文本中值得推敲讲授的地方很多,备课时总觉得什么都不愿舍弃,最好全部塞给学生,所以在第一次试教时就觉得时间不够用,有的环节比如第二节讲得过多过细过难。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35分钟,抓住重点难点讲精讲透,使提高课堂效益不再成为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这也是我这学期一直在实践的方向。纵观整堂课,觉得以下几点做得较好,达到了效果。
一、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化解课文难点。
课文第四小节,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教学时如果单单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触、巴、拉、贴)再把课文读上几遍,学生也未必能真正理解爬山虎到底是怎么爬的。而这也是我在备课之初觉得最疑惑和困难的地方,在与备课组老师研究讨论后,爬山虎攀爬的方式在我头脑中逐渐清晰了。教学中我让学生们先找出有关的动词,重点突出这些动词,边完成填空边朗读,加深印象。再让他们把手伸出来,把自己的一条胳膊当作爬山虎的一根茎,手指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片,桌子当墙面,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演练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最后指名让学生到讲台前来演示。同学们的演示必定会存在偏差,于是我先纠正学生“爬一脚”不正确的姿势,再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边画边借助学生的手演示爬山虎的脚生长——巴墙——再生长——再巴墙„„的过程,直观形象地演示使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爬山虎的攀爬方式与动物攀爬方式的不同之处,引出文中“一脚一脚”的真正含义,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众所周知,如果课件出示过多过于花哨,那些五光十色的画面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而恰到好处的使用媒体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课的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我将从网上下载的一段2分多钟的教学视频进行剪辑,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表现叶子美丽以及爬山虎的脚巴墙牢固这两个内容,每段为时仅30秒左右,在教学适宜时机播放,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学生朗读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第二小节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我在音乐声中请学生欣赏爬山虎爬满墙头,在微风中荡漾摇摆的动人情景,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这种植物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再回过头来说感受、感情朗读,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2、再现过程,解决难点。在教学第五小节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是怎么样的时,我先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相当”,“相当牢固”就是“十分牢固”、“非常牢固”、“特别牢固”,引发学生的好奇,爬山虎的脚真的能巴在墙上这么牢固吗?此时适时播放录像,学生十分感兴趣,影像直观的画面,直接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空白点,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十分有效。
三、“教”“练”有效整合,提高课堂有效性。
课后“阅读芳草地”、“词句活动室”以及“语言直播厅”的练习设计得都比较好,我将这些练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既省去了另外讲解的时间,又切实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实现了教学目标。
比如,我将“阅读芳草地”中“找出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爬墙的?相关句子”与“语言直播厅”中“展开想象,以爬山虎的口气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脚的本领。”这两个要求结合起来,融入三~五小节的教学中。学习第三节后,请学生看着画面参照板书来介绍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是(),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是()。学习第四节后,让学生自己组织语句来介绍一下爬山虎是怎么爬的:爬山虎新长出的脚()时,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把()向上(),使它()在墙上,再长出新脚,再(),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在此过程中,我结合课文的学习,在黑板上清晰详尽地板书,成为学生说话的有效“扶梯”。在最后总结全文时,我将前面这几个环节的说话内容进行总结梳理,转换成第一人称,设计了“爬山虎的自述”:我叫爬山虎,我能够爬满整堵墙全靠()。我的脚长在(),是(),像()。我新长出的脚()时,头上就变成小圆片,()住墙,把()向上(),使它()在墙上,再长出新脚,再(),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没触着墙的脚会慢慢(),触着墙的脚会从开始的()色变成()色,可别小看它,它在墙上巴得可()了,不花点力气,休想把我从墙上拉下来。这样既降低了每次说话练习的难度,又可以总结梳理前面各环节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主动积累课文语言,运用课文语言合理组织语句进行表达。
所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最后来不及把这段自述连起来完整地表述一遍,自己反思一下,觉得可能还是由于过渡语速放慢,课堂交流的回合稍多了一些的原因,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对课堂节奏的调控。
第五篇:《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
设计意图
《新课标》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对学生来说,就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叶圣陶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点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本节课可以很好的启发学生留心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并能够运用学到的观察方法指导自己的观察实践,提高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文中不仅讲了爬山虎“脚”的颜色和样子,以及怎样“爬”等知识,还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这种藤本植物特有的生活习性。本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爬山虎的脚的特点说明白的。
学情分析
小学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学生第一次接触爬山虎,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课堂上异常活跃,肯动脑筋,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且大多数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于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滞后于直观感受。本课教学内容有益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深入、细致的观察习惯和能力。首先,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命名会倍感兴趣,有助于诱发观察的欲望;其次,在表达方式上,本文采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再者,课文在描写上细致入微,有助于学生阅读和观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流利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体会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4、继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了解爬山虎叶子、脚的特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逐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难点:使学生清楚爬山虎是如何爬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谜语:
(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2)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2、导语:
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有脚。)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叶子)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叶圣陶爷爷就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拿自己和作者对比,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3、对课题质疑。
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置换角色,从课题质疑,可激发探究的兴趣,又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二、检查自学情况,理清文章脉络
1、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2、检查交流:(1)生字词认读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漾起 拂过
叶柄 蜗牛 紧贴 蛟龙 枯萎 逐渐 牢固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识字能力,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方法学习生字,那么我们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评、正音)
(2)理清文章脉络: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师:想一想课文从哪几个部分写爬山虎的? 生:叶子 生:脚
师:哪几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 生:第2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生:第3、4、5段写了爬山虎的脚。师:3、4、5段又分别写了脚的什么?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生: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生: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理清脉络,使学生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感知,同时巩固根据意思归并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搜集资料:通过搜集资料,你了解到什么?
师:(实物投影爬山虎的图片)爬山虎其实是一种植物,又叫“常春藤”、“地锦”、“巴山虎”。多年生落叶藤本。它的茎如不攀援在别的物体上就无法向上生长。爬山虎的茎上有卷须,卷须生有许多分枝,每根分枝上的末端都有吸盘,能够附着在墙壁上或岩石上。爬山虎附着在墙壁上非常牢固,不用大力气,很难将它的茎扯下来。爬山虎的生长速度快,如在墙边栽一棵,它的茎很快蔓延到整个墙壁。它冬季落叶,春季重新萌发生长,秋天叶色变为黄色或红色。5月一6月开花,9月一10月结果,浆果蓝色。
(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对爬山虎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1)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生: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 生读
师: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师: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师: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 师: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师: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2)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师: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
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 生:枝状、细丝 生:嫩红色
师: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容易发现吗?难怪“我”原来也不知道爬山虎是有脚的,那么,为什么我们就知道了,而且知道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呢? 生:留心观察
师:留心观察到的脚是什么形状? 生:枝状,细丝
师:一根根细丝就像什么? 生:蜗牛的触角
师:你见过蜗牛的触角吗? 生:蜗牛很细,而且头上还有小圆点
(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和学生理解的含糊点进行提问,有利于对文章的把握。)
师:这么恰如其分的比喻,不知道又是因为什么而来的呢? 生:留心观察
师:那么,留心观察到它的颜色是怎么样的? 生:嫩红色
师:通过留心观察,作者都发现什么秘密? 生归纳
(渗透留心观察习惯的培养)师:大家来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好不好
(学生通过简笔画来明白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子)(3)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师: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师: 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生:触--→巴--→拉--→贴
师:原来是这样,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师:谁来当一当爬山虎的脚,爬给大家看看?(通过动作演示,深入了解爬山虎是怎么爬的)(4)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师: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生: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师:“„„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 生: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
师: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四、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五、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本文作者叶圣陶。
3、拓展阅读:叶圣陶《稻草人》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教后反思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着重介绍了它的“脚”。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如果用单一的抓重点句、重点词谈体会,再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的方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语言感知上的疲劳,学生便会缺乏兴趣,注意力分散。因此本节课可以加入一些其他元素,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简笔画助理解
直观形象的简笔画,可以将语言文字所叙述的事物,描绘成鲜活有趣、看的喜爱、感受真切的东西,使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情趣万千。教学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爬山虎的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时,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起初大部分学生画得不正确,但是结合着图画来讲爬山虎的位置时,学生很快就能弄明白到底它的位置在哪里。
2、小模仿大收获
课文第四自然段,讲述的是爬山虎怎样爬墙的,如果单单的让学生找到几个表示动作的词来说一说是怎样爬的,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因此,我让同桌之间进行小游戏:一个学生把两只手伸出来,把同桌的背当作爬上虎的一根茎,手当作爬山虎的细丝,手指肚当作细丝的小圆点,演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接着指名让学生到黑板上来演示,把黑板当作一面墙,先把手指肚触着墙,胳膊弯曲,手指伸直向上拉,胳膊伸直,整个身体就贴近黑板,就这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经过同学们的演示讲解,那么爬山虎到底是怎样爬墙的便显而易见了。
看似简简单单的两个小活动,不仅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高涨热情,更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得很难理解的爬山虎的脚的位置,还有它是怎么爬的,在轻松愉快的画一画、做一做中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