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作文指导景物描写
作文指导
景物描写
芷江县麻缨塘中学 张冬娥
【知识技能】指导学生掌握景物描写方法 【过程方法】
1.调动各种感官描写景物 2.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描写景物 3.一切景语皆情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热爱生活。教学流程设计
1.小练笔,用几句话描写我们周围的景物。2.导入课题、展示目标 3.探究写景方法 4.小试牛刀 5.大展、师生点评 6.整理、小结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课前小练笔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景物的描写。下面请大家拿出本子和笔,用几句简短的话描述一下我们周围的景物。
二、导入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好的文学作品离不开成功的景物描写。成功的景物描写是有法可寻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大家先请这节课的课题时。
PPT展示学习目标
1.学会调动各种感觉角度、运用修辞手法来写景,运用借景抒情写法进行景物描写。2.从描写景物的实践中去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热爱生活。
三、小组合作探究
(一)调动各种感官描写景物PPT3 师:从景物的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着笔,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来发现美,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景物,丰富细腻,有立体感,让人身临其境,让人感觉很真实,就好像自己正在那样经历一样,很有”实在“的感觉的。
小组活动:
1.赏析名篇,作者调动了哪些感觉来描写例1中的景物。2.调动感官,分别从视觉、听觉、味觉、感觉的角度仿写一句话。出示例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明确:赏析这一段描写,借助人的视觉、味觉,听觉,描摹出了江南的水乡夜景,可见经过多种感官的参与,就能将难以捕捉的景物描摹的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二)学会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景物
师:运用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可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可以传达出作者对生活中的事物的独特感受。拟人可以使语言更生动,使文章更有文采。
小组活动:
1.赏析名篇,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修饰描写景物。2.运用比喻、拟人分别修饰仿写一句写景的话。
例2.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赏析明确:“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比喻非常形象地写出了荷叶的美“;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运用拟人的修辞,生动地写出了白花的娇美情态。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写景要形象
(三)探究借景抒情的写作方法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写景的目的最终还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因此融情于景,或借景抒情,是写景作文的共同特征。不管写什么景物都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在景与情的关系上,情是第一位的。要根据情感抒发的需要去选景、写景,而不是根据写景的需要去抒情,这一点大家要明确。面对相同的景物,因为感情不同,描写出来的景物特征就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主要表现在运用不同情感色彩的字词句去写景,景中含情。
小组活动:1.赏析名篇,下面景物描写抒发作者哪些情感。
2.运用借景抒情仿写一句写景的话。
例3.佳作欣赏既然是深秋,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赏析明确:这段景物描写是“我” 渐近故乡时在船上所见。那“阴晦”的天气,“苍黄”的天色,“呜呜”的冷风,“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活气”,活画出一幅死寂般的故乡冬景图。作者用这些语句极力渲染了农村萧条、荒凉、沉寂的气氛,以烘托“我”当时的悲凉心情,以表现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酷蹂躏下农村日益衰败这个主题。
三、小试牛刀
1.题目:以《我的家乡》,写一段文字,试着调动三种以上感官,从不同角度去写出景物的特点。2.名师指导
(1)你看到了哪些景色?(2)你看到了哪些颜色?
(3)你听到了什么?(4)你感受到了景物有怎样的特点?(5).运用这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
四、作品展示PPT12 1.学生作品展示 2.师生点评 3.教师作品
4.请学生点评教师短文
我的家乡是一个距县城百来里的偏僻小山村,家乡很偏僻,但景色不错,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溪像一条银带子,一年四季都在缓缓地流淌着,那是孩子们的乐园。夏天,凉凉溪水刚刚没过孩子们的腿肚子;在小溪里戏水,抓小鱼,是童年最惬意的回忆。家乡多山,山高,连绵的群山像绿色的海洋,又像一个个绿色巨人,巍然耸立。高大的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树林,有成片的杉树林,枞树林,茶树林,望不到尽头;还有高高低低的桔树林,从这山延伸到那山,秋天一到,桔子黄了,棵棵橘树挂满黄灯笼,满山遍野,满眼尽是黄金色;山坡上,有的草色已黄,有的草色还绿,微风吹过,小草们微微点头,风里带着山里野花的芬芳、新翻泥土的清香和成熟桔子的甜蜜,传来果农嘻嘻哈哈的欢笑声,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又是一派丰收的景象。
这就是我的家乡,冷水溪,一个美丽的地方。
五、整理
学了调动各种感官、恰当运用比喻拟人修辞、借景抒情等写景方法。学会调动观察生活,热爱生活,观察生活不止用眼,还要用心思考。作文要选亲身经历的,自己最熟悉的,写出你独到的体会和感受。
第二篇:初三作文指导之景物描写
《初三一轮复习作文指导——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教学设计
相公中学丁文艳
教学目标:
1、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
2、通过景物描写片段的练习,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细微之处见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注意抓住特点多角度描绘景物
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会迁移,在实战演练中自觉运用景物描写
教学原则与策略: 本课本着学以致用,一课一得的原则,采取下列教学策略: 启发——讨论——归纳——理解——运用——评价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你还记得朱自清《春》中那片烂漫的春花吗?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回顾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思考:文章中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这一部分是景物描写。首句用拟人、回环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紧接着通过三个比喻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开展联想,运用超前夸张,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野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自然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巧妙运用。这包括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绘。
这节课我们将借助课本中的丰富文本资料,仔细分析其作用,体会其方法,并在片段练习的实战演练中培养自己进行景物描写的能力,使文章情景交融,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自主探究—重温经典
课文中我们还学过哪些写景的文字曾深深地打动了你,找到他们,重新回味,体会下这些景物描写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
(自主学习,回扣课本,搜罗课本学过的文本资料自主研读,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体会并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四、展示明确——技巧总结
(一)学生分小组展示课文中精彩写景片段的赏析并从中归纳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提炼技巧:师生借助经典段落的赏析总结景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A.景物描写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2.烘托人物心情
3.渲染气氛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5.深化作品主题
B.景物描写的方法
1.抓住特征,加入修饰语,巧用修辞。
2.调动多器官,多角度描写。
3.虚实结合,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
4.动静结合5.注意安排好写景的顺序
6.正侧面描写相结合7.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五、实战演练——片段练习
1.教师出示情景设置:这次考试成绩又不理想,放学了,我带着糟糕的试卷回家去。
要求:运用景物描写,表达出自己当时的心情。篇幅可长可短,不少于150字,片段即可。
2.学生小试牛刀,根据探究所得进行微型写作。
六、修改评价——佳作欣赏
1.修改交流。学生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出示评改要求:
用红笔把景物描写部分勾画出来,并标注你所使用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如你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是否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并用简洁的文字说说其表达效果。
2.佳作共赏。对学生评出来的佳作教师引导进行共同赏析,为其他同学提供借鉴。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自己忧伤的脸。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把图钉洒在我的心上,再一个个被用力地踩了进去。“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
刺耳的五个字幽灵般在我脑际纠缠不散,失望的泪水不能自已地滑过我的脸颊,肆意地滴在紧紧握住的那张单薄的试卷。乌云变成打翻了的黑墨汁,浸染了整片天空,狂风抓乱了我的长发,雨飘零而至。悲伤就像秋千荡了出去又回来„„ 几多寒暑,几多日夜,我挑灯夜读。多少次累得昏睡,睡醒又读;多少次整夜无眠,撑开双眼。疲惫的身躯、煎熬的心灵,换来的,竟是这?!
回家的路竟格外长。我该怎么办?
点评:本文的成功在于着力渲染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起笔一句拟人手法的环境渲染,就让人物羞愧、绝望的内心呈现于读者眼前。继而让读者在体味“图钉”、“幽灵”、“黑墨汁”、“秋千”这些贴切而新奇的比喻之时不知不觉地随着涓涓流淌的文字沉浸于作者悲伤、黑暗的心灵世界。时至夏日,天气越发炎热,火炉似的太阳将大地烤得火热。辗转于繁华的街头,一切喧嚣都变成了远处落寞的声音。独自走在街头,一种莫名的伤感涌上心头,或许是因为这闷热的天气,或许是因为考试的再次失利。
点评:小作者一开头就极力地渲染这天气的炎热,其烦闷焦躁的心情可见一斑。街头的繁华与喧嚣更反衬了我的落寞与伤感。
3.总结:景物描写可以助力写作
A.开头用景物描写可以营造氛围,先声夺人,成就凤头。
试着比较下这两个开头哪个更好?
①在一个清晨,我不得不与她分离,内心痛苦极了。
②清晨凉风飕飕,阴冷厚重的雾帐吞噬了一切——包括你转身离去的背影,你正从我的心上走远。竹林中的露珠正啪啪地滴落,一声声,一粒粒,敲碎了我的心。
B.文中还可利用景物描写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C.结尾用景物描写余音袅袅。
如我们曾在同步中接触到的《栀子花笑了》一文中,栀子花的描写反复出现,既渲染了
秋日校园温的氛围,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侧面烘托了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文章结尾还借助栀子花的香气和拟人化的“花枝招展”,含蓄地表达了主旨:异性之间存在着像栀子花一样芬芳美好的友谊。
七、学有收获——课堂小结
1.景物描写要明确写景的作用
2.景物描写应运用写景的多种方法,力求生动
3.景物描写应直接或间接为主旨服务,描写应做到情景交融
八、作业布置
1、修改课堂上的景物描写片段,誊抄到作文本上。
2、构思大作文《那一天》。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叙事中适当穿插景物描写。写完后要用红笔把景物描写部分勾画出来,并标注你所使用到的景物描写的方法。
附录佳作:送你一轮明月
阴沉的天空扯来一片乌云掩住了自己忧伤的脸。鲜红如血的分数,像把图钉洒在我的心上,再一个个被用力地踩了进去。
“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你没有及格!……”
刺耳的五个字幽灵般在我脑际纠缠不散,失望的泪水不能自已地滑过我的脸颊,肆意地滴在紧紧握住的那张单薄的试卷上。
乌云变成打翻了的黑墨汁,浸染了整片天空,狂风抓乱了我的长发,雨飘零而至。悲伤就像秋千荡了出去又回来……
几多寒暑,几多日夜,我挑灯夜读。多少次累得昏睡,睡醒又读;多少次整夜无眠,撑开双眼。疲惫的身躯、煎熬的心灵,换来的,竟是这?!
回家的路竟格外长。我该怎么办?
“小佳!怎样,这次考试?”小羽轻轻走了过来。对于“怎样”,我已无心回答。我停止了挪动的脚步,耷拉着头,只顾自言自语:“有什么用!?努力又怎样?什么考试!我……我再也不会了!”我哽咽住了。小羽似乎觉察了什么,她一手用力握住我的手,一手搭在了我肩上。
“小佳,不是这样的……你看!”她用搭在我肩上的左手划出了一道弧线,停滞在了半空中。“看,这月亮多美啊!在这黑暗无垠的夜空中,在寥寥宇宙中,它放弃了么?它为何不同周围一样?它用力地绽放自己的光辉,照亮大地和夜空。它不畏惧黑暗,因为有理想啊!”我猛地抬起头,她的双眼闪烁着晶莹的光,双手揽我入怀:“小佳,一次考试又能说明什么?你就是那轮月亮,不要惧怕眼前的黑暗,只要努力还怕发不了光吗?”
她温暖的胸膛包裹着我。风停了,雨住了,月亮出来了。我从她闪烁的双眼中看到了光明,似乎她就是天空的那轮明月。我用力地点了点头,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人生漫漫,难免会有失意、伤痛、迷茫。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水的月光涤净心中失意的尘埃。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洗的清辉拂去伤痛的心痕,洒满人生的道路。
送你一轮明月,让如珠的璀璨划破迷茫,直伴我们迎接下一轮的太阳。
第三篇:景物描写(习作指导教案)
“景物描写”习作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
2、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出景物的美丽,表达赞美的情感。
3、培养写作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出景物的美丽,表达赞美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重温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重回广阔美丽而又欢腾的锡林郭勒大草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写一写我们喜欢的景物。
二、学习写法
1、出示《庐山的云雾》第二自然段(课件)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指读课文。
庐山的云雾如此千姿百态,让我们读了就能感受到。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写得这么好呢?看看文章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中心句,其他内容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所以能突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师补充:这种前面总写,后面分写的结构就是总-分结构,更能突出中心。)
比喻特别多,后面的“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都是比喻。(师补充:这些比喻使我们仿佛看到了不同地方的云雾的不同样子,特别形象生动)
观察的顺序性:山头、山腰、山谷到遮挡山峰,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由中心句统领的总分的结构,清晰的描写顺序,形象的比喻使文章条分缕晰,庐山的云雾呼之欲出。
2、同时出示二三段
第三自然段也有这些特点,我们把两段对比一下,所描写的景物又有什么不同?
前一段是静态描写,后一段是动态描写(对了,动静结合展现了景物的不同特点。)
3、出示《锡林郭勒大草原》
快速默读,这篇课文也是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写大草原。与14课相比又有哪些不同?
中心句单成一段,第三段是过渡段。
三、应用实践
1、下面我们仿照这些写法,写一写我们都熟悉的景物。课件出示图片:南操场
2、两年多来我们都是在南操场活动的,对它的印象一定很深。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对南操场感受吗?
学生自由谈。
预设:南操场很美丽、南操场很舒适、南操场是我们的乐园„„(出示)
3、为什么说南操场(美丽、舒适、是乐园)? 小组内讨论并写在纸上(用彩笔写在A4纸上)展示,小组长介绍,评价。
4、作文的主干出来了,谁能给作文加一个开篇和结尾?(出示开篇和结尾的方法)学生口头加开篇和结尾。
5、小结:回忆刚才的我们集体作文的方法,先确定写哪一处景物,思考景物的特点,确定中心句。再选好喜欢的开篇和结尾的方式。这样作文提纲列好了。充实内容后作文就完成了。写好的作文要进行修改润色才会更好。
四、独立写草稿
1、出示习作要求,指读。
2、构思并打草稿。同时出示积累好词佳句。
3、完成片段的读给大家听。
第四篇: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写景作文指导:小学生怎样描写景物?
1、观察:写什么。
在写景物之前最关键的一点是对景物进行细致的观察,离开了观察凭空而作,是写不好景物的。观察时要注意以下三点:第一,要按顺序观察,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一定要有顺序,这样写作时条理才能清楚;第二,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观察,仔细分析,捕捉并发现景物的特征,比如:形态、颜色、变化等;第三,要边观察边想象,把自己观察时的真实感受体现出来;第四,要边观察边记录,把观察到的简单地记录下来,以备写作时参考
2、构思:怎么写。
观察到的景物不一定都要写下来,要有重点地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那处景物来写;写作写时一定要注意写清自己是按什么顺序写。在小学阶段写景的文章一般的写作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比如小学教材中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按照游览顺序“路上——外洞——空隙——内洞——出洞”写的;《四月的天山》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进入天山——在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来写的。
3、表达:写具体。
知道了写什么,怎么写,这只是解决了写景文章的大概框架,具体怎样写具体,让景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才是写景文章的重点。那么,到底怎样写具体呢?概括起来就是“突出景物特点”。如何突出景物特点?表达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运用大量的修辞方法,比如《桂林山水》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写出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尤其写漓江水“绿”时,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把“漓江水的绿”比喻成“无暇的翡翠”,突出了漓江水绿的程度,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漓江水真绿,达到了表达的效果。
4、悟情:表达真情实感。
写景的文章是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对景物的喜爱之情的,每一笔描写,每一次想象,都体现了你的真实感受,所以,用你的真情实感来感染读者,来激发读者的喜爱之情。
第五篇:小学作文指导之一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
小学作文指导之一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
一、定点写景。
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点写景法。
1.按照空间顺序,一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如:
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南眺望,整个广场尽收眼底。广场中央矗立着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广场南端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西两侧,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巍峨壮丽的人民大会堂遥遥相对。
这段描写从中央写到南端,再写到两侧。有如:
站在湖边,我静静地看着:湖面很平静,水清澈见底,湖水由浅到深,银白、浅蓝、墨绿,界限非常清楚。天山的白云和两侧的山峰,清晰地倒映在水里,把天、山、湖融为一体。在这平静的湖水中,惟一活动的是鸭子。一群白鸭边游边叫,一会儿张开翅膀扑打水面,溅起无数的水花,一会儿用脚掌在水中拨动,荡起一圈圈波纹。
这段描写从湖面到天山的白云,再到两侧的山峰,最后回到湖面上的鸭子,按空间顺序由近到远、由远到近地把湖面周围的景色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如:
多美的雪花呀!开始零零落落,又小,又厚,又柔,又轻,就像那高贵的白天鹅轻轻抖动翅膀,一片片小小的羽毛,飘飘悠悠地落下来。接着,小雪变大了,变得密密麻麻,像谁用力摇动天上的玉树琼花,那洁白无瑕的花瓣纷纷飞下来。后来,雪越下越大,小雪花们在半空中你拉我扯,你抱住我,我拥紧你,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无数扯碎了的棉花球从天空翻滚而下…… 这个例子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了开始下小雪花、小雪花变大、雪越下越大的美景。
二、移步写景。
就是不固定立足点与观察点,而是一边走一边看,依次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如《参观人民大会堂》一文,作者首先“登上台阶”,看到了庄严的国徽、12根大理石;接着“进了大门”,参观了中央大厅;穿过大厅,又“走进大礼堂”,详细介绍大礼堂;从大礼堂出来,又“上楼参观北面的宴会厅”;最后“又参观了好几个会议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