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

时间:2019-05-12 02:3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

第一篇: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

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

第一次考,报了一建和造价共8门,几个月奋战,终于全部通过了,一建成绩先出来,看到通过的时候还是抑制住兴奋的心情,忐忑等着造价的成绩,当看到造价成绩的那一刻才真正轻松下来,心中的激动无以言表,考试中在QQ群里遇到了很多很好的考友,大家论坛上也找了很多的学习资料,曾经看到过“要过一建抄书三遍”的说法,也看到过一些考友几年实务过不了而背诵整本书的经历,很能体会到大家在考证这条道路上的艰辛与汗水,晚上12点在电脑前写了个帖子,主要是学习过程中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或多或少能有所帮助,帖子发出后有褒有贬,大部分人都是祝贺和学习,也有少数人觉得我是吹牛或者炫耀,或许看到成绩那一刻,心中的兴奋在言辞中有所表达,如果哪位同学觉得刺激到你的话请见谅。

1、关于主动和信心

我相信通过这种考试的,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勤劳和汗水换来了,很少有人或者几乎没人可以不看书不做题蒙过的,如果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最好别试了。另外学习要主动一些,帖子回复中有人问报考条件,考试科目的,我就不再回答了,这些内容百度一下不用30秒你就能看到全部资料,如果连这些你都不愿意主动动手去做,只是坐等别人回答的,我觉得以这种心态去考试不够主动,比较困难。如果你认定要考试,首先树立信心,每年成绩公布都有很多通过的人在论坛上晒分数,谈感想,如果你想明年成为他们中的一员,那么,从现在开始,要有考试势在必得的决心,当年的高考都考过了,我想只要拿出高考时一半的劲头,这种及格考试不在话下。当然,现在大家都在工作,可能平时也很忙,但大家想一想高考前你们晚上是几点睡觉的?早上几点起床的?平时上班不影响工作,下班时间的作息时间和高考的时间看齐,还怕通不过?如果你们下班后加班也多,早上也起不来,平时很少抽出时间来,建议考试也别报名了,省几包烟钱。如果你报了势在必得,决不放弃任何一门的决心,和高考复习那种劲头,恭喜少年,明年分享感想和经验的很大可能就有你在其中。我在QQ群里看到有些人说今年实在不行要保住哪科,放弃哪科的时候我会主动跟大家说我第一年考,报了八门,一次通过。我是想让大家知道,既然有人能做到,不用胆怯,你也能做到。

2、关于时间分配

有人问到我两个考试是怎么分配复习时间的,我觉得我这次比较侥幸,时间的分配是歪打正着了。原本我12年的目标是造价,没想过考一建的,复习时间比较早,5月份开始,淘宝上明确记录了我买教材的时间,当时复习的时候,我发现造价和一建有相通的内容,所以我临时决定报了一建,选了最大众化的专业——建筑工程。虽然考试安排是一建先考,造价后考,但因为当时造价已经看了一部分教材了,就不想断开,所以把造价先看完,再转头复习一建的内容,复习完一建直接考试,等一建考完,剩下大概一个月时间再回头复习巩固造价。大概的顺序是:复习造价——复习一建——一建考试——再复习造价——造价考试,事实证明我这样的时间安排是比较合理的,考试的时候,因为一建复习完后直接参加考试,所复习的内容都比较清晰,不会忘记,考完一建后,因为复习造价的时间已经比较久了,有些内容会已经忘记,但是毕竟复习了一遍,再复习起来不会很费力,再用一个月时间简单巩固一下以前复习的内容,基本可以应付考试了。

3、关于效率

时间紧,课程多,怎么才能高效率的复习是很多同学困惑的问题,尤其是报了8门,都是首次考试的,首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这个毋庸置疑,这个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要有投机的心理。提高效率我觉得通过做题来复习效率是比较高的,有些考友做大量的题,以题海战术来应付考试,这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是如果在做题中能在做题中复习、总结知识点,效果可能会更好,举两个例子供大家参考,一建法规里有一道去年考题,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个题目基本肯定去年考了今年不会考,但是和他相关联的点一定要注意,调解书有生效时间,判决书也有生效时间,仲裁裁决也有生效时间,一定要把相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做题才会有效果,去年考了一个,今年很有可能考另外两个其中的一个,做一道题,要复习三个知识点,这样效率才会高,如果做一道题只记一个知识点,效率就明显低了。另外造价土建计量中有一道题目,深基础与浅基础的埋深分界是几米?如果你没记住,翻教材上看到是4米,并把这个数字牢牢记住,这道题就算做完了,这个知识点也复习完了,这是一般的方法,如果想用高效一点的方法,这道题到这里并没有完,在看这道题的时候,你是否有印象在教材里看到过深基坑与浅基坑的分界?对,这个分界是5米,你是否还看到过管线深埋和浅埋的分界?没错,这个是1.5米。如果你做一道题,能把和这道题目想关联的知识点都归纳总结复习一遍,我觉得两方面好处,第一不容易忘,不容易记混,第二,效率高了很多。

中华考试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2018软考通过经验体会

2018年软考(高级)通过经验

本人70后,于2018年2月1日决定开始备考“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经历110余天的学习备考,于5月28日参加考试,自我感觉尚可。在2018年7月9日查询成绩还费了一些周折--浏览器不太支持,后来总算输入了准考证号、姓名,显示成绩52,54,47,通过了!

主要经验如下:

一是选择一个有口碑的网上直播课程,并严格跟进。我报了淘宝的某软考直播课,明确了一次性通过的目标,并给自己明确了要求:在每周3次的课程中,推掉一切应酬全力备考。在实际学习中,我从开始听课到考前最后一次课,做到了100%全勤,并从未丢下一堂课。跟课学习不仅仅是因为讲课内容的重要,更主要的是为学习和复习备考有了一个可遵循的框架,或者说一个有实际操作价值的计划表;而且因为有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增加了学习的信心,同时也符合知识学习的客观规律;此外,软考备考所需的教材、资料,需要做的准备工作,直播课老师也会给不断的给你明确,使复习有章可循。

二是总结整理了大量资料,主要是一份全面的课堂笔记。每次听课时手写记录课堂内容,包括重点、难点、不理解的内容,然后在课后将其整理成电子版,在此过程中,消化重点、难点,解决疑问,形成以后可以作为参考和查阅资料的笔记。电子版的笔记好处在于:在我们需要回顾相关知识点时,可以快速查询到,并且根据后期理解的深入,可随时修改和补充。除了笔记之外,我还分别总结整理了《10大管理47个子项及输入输出》、《软考常用英语词汇》、《需要记忆的主要工具技术》等专题文档,打印出来作为辅助资料经常翻阅。

三是积极准备论文。论文的准备需要尽早进行,但也不必一步到位,而是分段进行,逐步求精。我的论文准备过程是:首先准备论文的背景、结尾、摘要,这是论文的通用部分,不管题目如何,这部分都是基本相同的。这部分的背景选择非常重要,要符合时代特点,真实可信,规模适当,又要让人感觉你有该项目的实际经验教训,并对此项目有相当的实例材料可用,总之需要用心寻找。然后是搜集论文的相关素材。论文的框架基本上不需要操心(按照课本的管理子项已经确定了的),但要结合项目实际举例说明,这些实例就是你论文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了,其真实可信关系着论文是否合格,而这类的实际经历大家未必都有。我一方面参考了大量的考友的论文的实例,一方面我发现案例题目中也提供了一些很好的例子,于是也进行了分析摘抄,总结整理到我的常用案例材料中,作为书写论文的零件。最后就水到渠成了,像搭积木一样将材料按照文法融入文章中,进行打磨和修改,写了一篇之后,如进度的,再写如人力、质量就快多了。

四是考前真题的强化训练。为确保训练时间,在考前我请了2周的假,主要时行真题训练。前一周每天上午训练选择题1-2套,下午练习案例题1-2套,晚间抄写论文1篇。为了提高训练的效果,我购买了信管网的题目练习服务,可以网上答题和考完快速评分,并且可以查看题目解析,对我帮助很大。这种安排下,实际执行起来仍是很紧张的,因为题目练习后还要进行错题的分析,知识的查漏补缺等。通过强化训练,我对选择题增加了信心,答题速度也有提高。案例要手写,论文更要手写。为了提高书写质量,早期我还买了一套字帖抽空进行了练习。论文我大约对我写的5篇论文各抄了2遍,后期又对重点论文试着背写了几遍,但仅背写了内容部分,背景写多了懒得再写了。即便这样,最后考试的时候还是忘记了不少,而且由于紧张错把考试结束时间当成17:00了,自己减了20分钟,如没有前期的训练是根本写不完的。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经验体会,仅代表个人见解。大家情况各有不同,但是,我觉得若要顺利通过,坚定通过的决心+投入必要的时间、精力,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第三篇:2013造价工程师备考全科通过参考经验

2013造价工程师备考全科通过参考经验

2012年造价工程师的考试早已过去,大部分考生早已进入2013年造价工程师的备考状态。为使广大考生更好地备战,环球网校特地整理出往年考生的成功经验,供广大考生参考!

本人复习时间六个月,看书、听录音、看视频、做题,一次全科通过。把自己的真实过往拿出来晒晒,希望可以为大家做个参考。

一、理论88分。复习重点是看教材,反复看,大声朗读,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是困难的知识点就想象自己是老师,对着空气讲;另外个人习惯画书,各种颜色基本画满了,还有一些简略的总结标在书角,最后的阶段就合上书在脑子里默想。看过天理的指南,感觉没啥用处,模拟题可以做做。平时模拟都在90左右,考试的时候特意采取了稳妥策略,主动回避了一些不是百分百把握的多选。这一科的音频听过朱俊文、夏立明、还有天理的一个女的(不知啥名,讲的很次,试了几下就删求了)。个人推荐朱俊文,听懂就得,主要靠自己看书。

二、计控88分。复习方法同上,听课就是柯洪。还有一个女的,号称画重点,她的重点就是整本书,无视。这科是案例的重要基础,必须学深、学透,应该多下功夫。说实话这科没考好,在我的成绩中仅次于案例,平时模拟都在100以上。考的时候信心也满足的,想想可能是因为多选比较多吧(又是因为回避策略吗,哈哈。大家可别学我的可笑),不得不吐一下。

三、计量75分。复习方法同上。听课最早是2010年同济,讲的很好,所有的基础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后来听的赵荣江。似乎09至11年的考点都是一样的,也许本来就应该是一样的吧,而且这两个课程所讲的好多内容都是一样的,但赵老说以前考的就不画了,可是在这不画的当中,有好多是10年同济讲到的,11年考到的。最有印象的是装修部分,大家都是选择直接跳过,但是同济的讲到几个点,其中包括标筋,我曾认真看过,赵老压根没提,11年就考了。听说赵老上课会放一些施工的动画,容易理解,我没看过,对技术也不怎么熟悉,复习时候就很费劲。在百度上查了好多资料,对于我这样几乎没有下过工地的人来说,那些太遥远了。办法当然就是硬着头皮学。造价师考试要求对各方面知识的均衡掌握,做评价的不懂工程、做工程的不懂经济,各种论调全都听过。有时候想想,对于我这种施工比较弱的类型,也许去现场上赵老的课会好些吧,其实很多都是一眼就看懂,永远都不会忘的。能有多难呢,特别是工程,很多现实技术和应有的考量其实都是符合基本规律的。所以没啥。举个例子不怕笑话,关于道路选线、岩层、顺向破、逆向坡那部分,书上反反复复写了多少字,对于不懂地质的我,可是要了亲命了,后来我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把所有相关文字抄下来,用文字分析的方式,重新归纳,道路选线不利条件是“路岩走平”。书上那一大堆全是对这句话的不同角度的解释,和侧面说明、反面说明。这是个小例子,想说大家也可以总结自己的规律,这对考试很有帮助。建筑面积和工程量计算规则,确实需要一些题目进行训练,特别是对题干的敏感性,我到后来做题会被题干指引到答案,因为这一部分的迷惑点不在题干上,基本都是直来直去。还有就是我把建筑面积重新进行了分类,全算的、算一半的、特殊的、不算的,重新列张单子,这对考试都有很大的帮助。

四、案例93。案例对我就像噩梦一般。到现在我还不敢回想考试的情景,感觉走出考场时全身脱力,脑子好像都被抽干了一样。这科光看教材是真不行,后来听了王玲,不对,是看了王玲、何增勤,主要就他俩的吧,还有很多老何的资料,感觉水平确实提升不少,甚

至说对整个考试的水平都有提升也不为过,因为之前三科的老师都是以画重点(或者说考点)为主要方向,案例讲究的是实打实,明明白白写下来,来不得半点含糊。就这科自己打印的资料也最多,当然后来太多了,几乎没怎么看,但是老何还有环球什么押题都做了,感觉今年的考试太邪门,难得很,跟头2年的水平不在一个档次上。头2年是什么水平啊,财务简单的离谱,价值工程、招投标、结算、个个简单,最后要么不算量,算量也是简单的土方,顶多了编个清单,都是基础型的,今年可倒好,财务上来不编表了,自己算,全是看不见的功夫啊,时间价值和价值工程算是简单的,但至少也是往年水平,招投标的文字比较郁闷,结算可够难的,还加上付款单,我是没干过这工作,听课也没听着过,书上也没有过,全凭着感觉弄的,最后就不说了,楼梯啊,疯了当时。还记得刚考完就有人在论坛上讨论,我都不敢看,说实话,后怕,好像都不记得是怎么考的了。这就不多说了,省的露怯,哈哈。总之,这四科考下来,感觉人整个抽干了。北京23号还下雨,小风嗖嗖的,没地躲没地藏的,平时我习惯用钢笔的,结果答题纸还yin。午饭特地去吃的狗肉汤,要不真顶不住啊。还有一件事,我终生难忘,临考前2天的下午,认真做了一套题,就第一道怎么都做不下去了,好像得有2个小时吧,怎么都无法和答案对上,不是这错就是那错。感觉那一刻的我都快窒息了,后来抱着媳妇儿哭了,感觉胸口憋闷得慌,大家表笑我,男儿有泪不轻弹,那次真是顶不住了,媳妇儿安慰我好半天,我又重新分析了整个策略,才发现问题。过去做题都是习惯快速,平均半小时一道,最后大概可以富裕1个半小时,准备预留用来检查。可是这个策略是不对的,其实根本没有机会再去检查或者改正了,就是一次成活,做的时候就要进一步退三步的渗着。也许是这策略应用不熟练吧,反正最后考的时候手忙脚乱的,完全没有前三科那样从容。不过谢天谢地,连滚带爬的过了。

先写这些吧,有点乱,如果能有那么一点点能够让看到的考友有所收益,我就很欣慰了。建易网小编整理:http:///

第四篇:一建考试通过经验方法分享

一建考试通过经验方法分享

一年一度的全国一级建造师考试又要到来,有多少成百上千的朋友们为了这个所谓的证书,拿起曾经一看书都能睡着的课本使劲“啃”起来。他们为了什么呢?估计都是一样的,职位提升、工作需要、生活提高。想起我一年年学习的时候和没通过的样子,真感觉有点心酸,我写了一些自己的复习情况,希望对以后参加考试的朋友们能有所帮助,早一点拿到证书。

我是在建筑单位上班,单位规定每人都要考下来,平常工作也很忙,任务艰巨呀,11年我自己报个名,平常工作忙,每天只能抽出一会时间看书,就这样复习了两个月,考试出来的分数也在意料之中,只过了经济一科70分。考试过后我想了想自己以前的复习计划:复习没有针对性,只是匆忙的过了一遍。感觉有不对劲的地方做了两套联系题,课本上的重要考点我都没有认真记住,考试还有点紧张,什么都忘完了。就这样第一次考试以失败告终。

12年我重新报了剩余的3科,此时单位有做了几个新项目,整天忙得不可开交,晚上很晚才能睡觉,有天中午午休的时候,上网随意搜了个一级建造师考试,想参考一下别的学员的复习方法,偶然看到了一个叫日月新天培训机构网站,网站上介绍可以保证一次通过考试,看到这个我笑了笑,心里想谁信这个啊,过了几天想想问下吧,反正也不损失什么,我找到网上“联系我们”那个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打个电话咨询了一下,他们介绍说:有前期资料、题库、押题,押题是重点,只要能认真看通过是没有问题的,我想想本来都没时间看书,哪有空看押题,能行吗这个,不会是骗人的吧!稍后我自己加了他们公司员工的Q号,又具体了解了公司的情况,又让我表哥去公司参观了一下,报着希望报了培训,没想到他们的服务态度挺好的,就是考前发的内部资料内容比较多,题库的题量也挺大的,他们给我分析了一下我的情况,制定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学习方案。小李告诉我说只要把前期资料认真过一遍,基础打牢,再做足够多的习题,拿到及格分数不是问题;其次是经济,关键是一定要吃透公式和图表,不能仅仅满足于记忆,还要充分理解,甚至要能推导,随机应变。在把考前一周押题认真看一遍,就可以了。我按照他们介绍的复习方法,经过2个月的辛苦奋斗,如愿考过,虽然刚过分数线。心里这块石头终于放下了。

在这里我建议大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咨询一些培训机构,毕竟他们还是有经验的,我想想如果我只是按照他们的培训计划走,自己没有好好看,也不一定能通,付出总有回报,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以上学习供大家参考,祝你们考试顺利!

第五篇:一建一次通过经验

引言:本人2011年一次性过二级建造师,2012年一次性过一级建造师,都是建筑工程专业,鉴于好多人问我是否有什么经验、学习方法,故特写此文仅作分享。

个人情况:本人2008年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之后一直是甲方的现场土建代表。2010年报名二建,但由于工作繁忙的缘故,没参加考试。2011年再次报名,顺利拿到二级建造师资格证书。2012年继续再接再厉,也拿到了一级建造师资格证书。目前已报名市政增项,打算拿下市政公用专业的增项。

下面开始言归正传,就说一级吧,二级过去的比较久了,当时也没怎么花时间所以印象也不深。记得2011年一考完二级建造师,我就把一级建造师的教材买回来了,那时想着,要是这次二级不过的话,2012年就一级二级一起考,幸运的是当年二级一次性通过了,所以2012年可以更加专心地备考一级建造师了。2011年买好书,就信誓旦旦的开始看书了,结果就看了工程经济第一章,后来又耽搁了,可能太早了没啥动力吧。结果差不多到2012年3~4月份才正式开始看书。那时我白天在单位看建筑实务,晚上回到家就看三门公共课。工地上没事情的时候,就专门看书,中午的午休时间也缩短,反正就见缝插针、化零为整。家里也把电脑撤了,就专心看书,基本放弃玩电脑了,偶尔听课件的时候会逛逛论坛、上Q和考友们交流下。周末也基本窝在家里,那时候反正就想一次性通过,省得夜长梦多,辛苦半年够了干嘛要去辛苦一年呢,早一年考出就早一年拿钱,多好的事情啊,考出就可以安逸了,就是这样的信念不断地支持着我挑灯夜读。这次准备一级花的精力要远远大于二级,我也明白一级要比二级难很多,所以只有破釜沉舟了。人的潜力是无限的,那时候晚上7~8点先去跑5公里,回来就看书,感觉运动过后看书效率特别高,往往每天都是看到12点也不觉得困。

有的朋友可能拿到4本教材都无从下手,我觉得如果你时间还充裕的话可以先看三门公共课,最后看实务,因为实务这门课包括不少公共课的内容。要是时间紧迫的话还是先看实务吧,毕竟实务是重中之重,不是有人说得实物就得天下嘛,其实实务就是木桶原理中最短的那块板,其他三门即使你考满分,实务不过一样是失败。我觉得一级建造师的备考时间至少要6个月,当然我是站在比较宽松的角度讲的,当然你每天时间多花点3个月也来得及的,关键还是看你学习的效率。我个人看书效率比较低,所以老早就开始看书了。今年增项实物也是在还有3个月多的时候开始看实务了。真正干工程的人估计白天都在工地忙碌,也没什么时间看书的,那么就只能晚上花时间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晚上抓紧点也能挤出3~4小时来看书的,当别人做梦的时候,你只能坚持着为梦想奋斗。

下面说下学习方法,我觉得整个备考过程应该分四步走。第一步,每门课先粗粗地看一遍,这一遍就像读小说一样,大致地看下来,也不用特别仔细,理解不了也无所谓。看完之后开始听课,也就是第二步,课件可以网上去找免费的,花钱买真的没必要的,针对现在第三版教材,其实11年、12年、13年的课件都能听的,你不用苦苦地去搜寻或者购买13年的新课件的,都一样的,你何必呢。有了之前第一步的泛读,我想你现在听起课来会更加得心应手的,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划下重点,做点笔记,要是你没做第一步工作,那么你听起课来感觉会像听天书一样,即使能听懂大概,我想你可能也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所以听课前务必先自己看一遍,就算是预习,学习是没有捷径的。第三步,看真题并标注在教材上,去找找近3~4年的真题(有时间的话可以全部看),最好是买实体书,出版社出版前都会校对审核过的,准确度相对较高,网上找的真题可能就没那么靠谱了。每道真题都认真研究下,并标注在教材上,例如12年的单选第8道,你可以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然后在旁边

标注“12单8”,这样下次看书的时候就知道这个知识点曾经考过。有的人会说真题考过了就不会考了,这么想你就错了,其实很多真题虽然题目不一样,都是考核的都是同一个知识点,只是出题的角度、提问的方式不同而已,尤其是三门公共课。以上三步做好了,就剩最后的第四步了,也就是仔细仔细、认认真真的通读整本教材,在这步中你该记的要记、该背的要背,一遍不够就看两遍、三遍,我觉得这个第四步至少要看上3遍以上,这一步也是我四步走方法中的核心部分。其实听课件只是引导,关键还是你自己看书,考试的内容基本都在书上的(不过近几年也有超纲的题目),你书看透了,真题了解,还有什么能难倒你啊!

另外就是考试的答题技巧了,答题的时候字一定要尽可能地写漂亮点,即使你字写得不好,也要尽可能写得公正点,字写得好了阅卷老师分数也会酌情给得多点。另外,有的题目即使你一点都不会,你也要胡编乱造写上几排,写错是不扣分的,有的时候阅卷老师可能还会给同情分,也许就是那几分正好让你及格了。答题的时候一定要分点作答,前面写上编号,一条一条来写,别密密麻麻写一大段,到时候阅卷老师都找不到给分点。

洋洋洒洒写了近3000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其实一建并不难的,很多人通不过那是因为他们根本就没看书或者时间没花到,其实你按我这样四步走的方法完整的一遍下来,想通过考试应该没多大问题的,天道酬勤。另外就是临场发挥和你的运气了,求佛保佑也未尝不可,起码你会有支撑你自信的信仰。

最后说说课件吧,网上到处都是一级建造师的课件,我觉得下免费的就行了,也没必要去买,我前面也说了,其实11年、12年、13年的课件都一样的,因为教材都是第三版的,听这三年中的任何一年都可以,没必要一定要等13年最新的出来再听,时间等不起啊。要是你时间充裕的话,我建议你多听几位老师的课件,因为不同的老师侧重点都会有点不同的,所以多听几个老师的,然后综合他们的讲课内容,这样也许你就是最牛的老师了。根据我去年考一级建造师的经验,项目管理口碑最好的是顾永才,工程经济口碑最好的是梅世强,法律法规口碑最好的是陈印,建筑工程实务口碑最好的是王树京,据网友们说王树京现在出题去了,所以近2年也没他新的课件,貌似只有2011年的,考建筑专业的千万别错过王树京的课件。其他专业好的老师请大家补充,当然也不是说我没提到的老师讲得不好,反正有时间多听几个老师的课件肯定没错,会有如虎添翼之效。其实好的老师讲的课件,你听完就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本来理解不了的东西,听完课一下子都理解了。我记得去年工程经济第二章一直理解不了,但是听了梅世强的课件后一下都明白了,而且觉得原来就这么简单啊。

下面分享下课件资料,本来去年通过了想把全部考试删除的,后来想想觉得太可惜了,就放到网盘和大家共同分享,顺道更新了一些13年的最新课件,我全部都传到网盘上了,超过100G的课件总够你们看的了。我一次性通过一建,也有这些资料的功劳,希望你们看了这些课件也能顺利地通过今年的一建考试。附件中有网盘地址和下载方法,下载前一定要先看下载方法,以免下错了又说我欺骗你感情了,哈哈。

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今年的一建考试!胜利就在前方,大家一起努力吧!

如果大家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请在下面跟帖提问,本人会一一作答。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网盘地址设置了回复可见,还请大家见谅

一、看书

严格计划,反复记忆。偶从09年12月份即开始看书,给自己的计划是第一遍每天多少页,细读,每门大概一个半月不到就完成了第一遍,节假日当然是不能看书的,因为不能为了考试太过牺牲,你说是吧。后面接着就是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应该有四遍吧,不算最后集中翻阅。自认为比较的笨,从没想过走捷径,就是反复记忆与理解,托考过造价师的福,经济和部分的实务还是比较轻松的,即便如此,偶也是严格按计划完成看书的页数的,并且要求基本能记下来。临考试前的个把礼拜,适当增加了看书的时间,也不超过4个小时吧。四门功课感觉比较棘手除了实务,还有就是项目管理,所以花了更多功夫;实务还参加了培训班,下面还要谈培训班的感想。前三科都是客观题,题目都是书上的。你硬要说找不到,只能说你看的不够仔细,或理解不透彻,法规是要多一些理解和分析的,实际上理解了也容易记忆些。而实务呢,部分是前三门的综合,部分是新内容。

二、培训

培训的必要性,各有看法。自从报名考试后,接到N个培训广告,KAO,不胜其烦,什么包——过啦、冲刺啦乱七八糟的。偶不看书,你包——过个毛啊。所以偶一般的回答就是:偶不参加培训也能过的,谢谢。但偶还是参加了一个机电实务培训班,500元。在上课前偶实务已经看两遍多了,上这个班并没有指望能得到什么内幕信息(老师讲也没可能),偶主要是想了解一下这个建造师考试的特点和答题的注意事项,应该说这个目的达到了,但另一个负面的影响是,在考试内容上稍稍受了老师的误导,所谓重点,都是浮云,否则,也不止101分了。上培训班不能说没有收获吧,顺便说下所谓包过班:你今年不过,明年再免费上课。选班也很重要,关键是老师,最最最关键是自己要看书。

三、考试

充分准备,轻装上阵。考试的注意事项,一是准备要充分:

1、事先实地侦查考场路线及周围环境,规划好路线。偶是自驾,离考场四十几公里,就更有必要了,中午饭是在考场外1.5公里的KFC解决的。

2、计算器、铅笔、墨水笔都是两份,橡皮就只有一个了,提前削好铅笔(四头),与身份证、准考证一起,头天晚上就装在文件袋中了。二是答题注意点:

1、做客观题尽量不要修改,多选题宁少勿多(本人的刻骨经验);

3、实务主观答题先注意答题区域,必须写在区域线内,答题的空间是足够的,可以在各小题中间多留点空,待想起来也好添加内容;

4、字迹工整,宁可多写,不可空白,增加命中得分点的概率。

下载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享:同一年考一建和造价8门通过经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