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时间:2019-05-12 02:38: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第一篇: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心得

安康市第一小学 汪伟

假期中,我认真品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我的教学笔记》这本书。这本书让我真正认识了李镇西老师,从中我学习到了他的教育智慧,并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育教学。

李镇西老师是当代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拥有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学位。在自己长期深入中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同时,还先后担任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等多项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李老师潜心治学,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等荣誉称号,先后发表教育文章数百篇,出版畅销教育著作十多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更赞誉他是“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我的教学笔记》共分四辑,分别是“我的课堂教学观”、“读出教学本质”、“分享教育智慧”、“真实的课堂教学实录”,共收录了李镇西老师的各类教育笔记、随笔、课堂实录等二十九篇。

如果说这本书是一本李老师精心编写的教育教学理论专著的话,更不如说是李老师给广大教师读者分享了自己从教三十余年的教育心得。客观的讲,这本书既反映了李镇西老师长期深入教学一线,用自己亲身实践得来的教育教学先进理念的“世界观”,更是一本指导广大教师如何从教治教、实现自我成长的“方法论”。李老师文风朴素、深入浅出,对于当代语文教学观,特别是课改以来自己冷静审视语文课堂教学后的总结阐述,对一些盲从于所谓专家学者,或者故弄高深的所谓教育新理念的抨击,令人耳目一新。真正的教学智慧便是这样,往往从清浅处,如一眼清泉,润物无声。细细读来,可以感受到的是,李老师是一位不断审视,不断思考,不断向前的学习型教师。即便是自己过去认为很成功的教学,很正确的观点,也不断反思求变。我想,这便是李老师能不断前行的根源吧。

下面谈谈我认真读书后的几点收获:

一、语文教师,一定要多读书,广读书。

古人有读书“不求甚解”、“书读百遍”、“开卷有益”之说,这大概都说明了古代读书人各自的一些读书观点吧。李老师读书的篇目之多,范围之广,令人钦佩。不论是教育理论、文学专著,亦或是哲学著述、时事杂谈,李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著述中,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那么恰如其分,有理有据。而在自己的教学中,李老师也随时能旁征博引,或朗诵诗歌,或点评时事,或联系时代背景。这里面不排除有李老师每每上课之前必精心准备的专业态度,但试想一下,如果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只在自己上某一课时才细心准备相关材料,那这一堂课也必定是紧紧张张。如果课堂上再出现一些始料未及的“预设之外”,那又怎么能轻松应对啊。一位在课堂上能神采飞扬、侃侃而谈的语文老师,也必定是一位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学者!

记得该书中《青年语文教师应该善于自己培养自己》一文,李镇西老师给自己的“徒弟”赵清芳老师推荐的数目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教育的艺术》,有《语文教育论文选》、《中国特级教师思想录》等等,而李镇西老师在该书的旁征博引中出现的数目有《语文教学通讯》、《教育大辞典》、《自由与权力》、《爱因斯坦语录》、《资本论》、《帝国主义论》、《陶行知教育文选》、《独立宣言》、《世界人权宣言》、《教育解释学》等等。还记得魏书生曾在自己的书中讲到,在班里和学生们一起学催眠术、学气功、学心理学„„

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渊博的学识是重要的,常学常新、不断充电更是必要的。常言道“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是基础,更应该有一江清澈的活水!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去读书。不光要多读书,还要广读书,跨门类跨学科的读书,真正用知识武装自己。

当然,读书不是死读书、读死书,“更重要的是要将书中的营养化为自己的血肉,”“吐纳和吸收应该是同时进行的,这样才可能让自己永远有吐纳的资本”。

二、语文课堂教学期待“个性、民主、创新”

借用李老师的话讲: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教师的教育都是不可重复的,因为教育的魅力在于个性。这句话揭示了教育的内涵。让教育充满个性,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兴趣创造,尊重人格,促使学生成长为个性健全的社会公民。对于教师而言,个性就是要具备科学与民主的思想和创造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总之,“教育个性不仅仅体现于思想,但没有思想绝对就没有个性。”反观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无论从教学管理,还是从课堂教学,都是缺乏一些教育个性的。如果说教育个性首先应该体现在教育思想上,那么民主的课堂更应该体现在具体的执行上。人们常常说民主,“民主就是广大人民做主嘛”。这样的观点不能说不对,但至少是不全对的。“我越来越确信,民主的实质是对人的尊重。”李老师这样认为。他认为民主课堂应该融汇的民主精神有:

1、充满爱心;

2、尊重个性;

3、追求自由;

4、体现平等;

5、重视法治;

6、倡导宽容;

7、讲究妥协;

8、激发创造。

“‘民主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是以师生积极交流对话生成为主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幸福与人性光芒的课堂!”“民主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再谈“创新”。我们常常讲到的创新,大多是某些新发明,新工艺,或是某些新方法,用在教学上则常常“一题多解”、“构思新颖”等。李老师站在思想的高度,认为创新首先是思想的创新,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培养孩子创新思想的教育。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分析,认为从马克思的《资本论》,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再到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思想,再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国两制”„„这些无疑都是思想创新的具体体现。思想创新造就了崭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造就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的崛起,这是多么了不起的进步!套用李老师的话说:“中国所有教师的思想创新和学生的思想创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跻身世界强盛民族之林的希望所在”。

因此,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的教学都应该牢牢把握“个性、民主、创新”这几个词。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有个性的教,学生有个性的学,让课堂充满民主,充满创新的“味道”!

三、语文教师应该坚持写作

写作是思想的体现,是人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外在表现,“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

思考是阅读的眼睛,思想也是写作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需要有时刻保持理性思考的能力。而写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捷径。平时在记下教学点滴的同时,也适时的对自己近期的教学进行反思。或者点滴成功,或者些许失败,在写作中都能够较为理性的得以重新思索。反观李老师《我的教学笔记》全书,里面的每一篇目,或随笔,或札记,或书信往来,或案例实录,哪一篇不是李老师随时随地收集整理的“笔记”呢?再想想我们教师自己,教学多年真正为自己留下了什么?课堂上真正闪烁着灵感火花的精彩片断写下来了吗?和学生间发生的曾经感动着自己、感动学生的事情记下来了吗?我们完全可以挤出一点点时间,将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记录总结出来。而这些材料,也不正是自己实现教育成长的珍贵历程吗?这是每一位教师一生中多么令人充实而弥足珍贵的一笔财富!

李镇西老师的书,没有高深的理论,朴素而真实。他告诉我们,只要你用心去做教育,就会收获很多意外的惊喜和感动。他说:我不止一次地庆幸我是一个教师,因为与青春同行使我的心永远年轻;而且我特别庆幸我是语文教师,因为这使我能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并把这种世界上最美的声音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职业到事业,从幻想到理想;手足舞蹈于校园,心灵飞翔于社会——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

第二篇: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

李镇西老师的文字总是有着诗人般的气质,即使写的是教育类文章也写得是文采飞扬,令人在聆听教学教法的同时也深深折服于其中文字的魅力。

站在岗位上不觉已近两年,这一路走来,我只担心课堂上不好,学生不听话,以及成绩不达标。所以,我使用各种“手段”来建立老师的威严,为此我经常铁着面孔来训斥孩子,而我心里明白——这不过是一群处于一个如花年纪的孩子们!于是,在做“泼妇”的同时又是从心底里懊悔,是不是自己做错了?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所提出的理论却是让人赞叹的。

“没有思想就没有个性”!这句话如同雷声震彻我这个一直苦苦照优秀老师画自己形象的人。确实,在入职以来,我就刻意去看其他老师是怎么上课、怎么控制课堂,然后私下里就依葫芦画瓢。但是,不知为何,同样的话、同样的上课、同样的技巧,在不同老师那里结果是不一样的。自然,我照搬其他老师的“花招”在我们班同学面前大多败下阵来。而今谛听李镇西老师的言语,突然领悟到:别人的话、别人的方式只是适合自己的,这不一定就适合我。正所谓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正是此理。

思想由心生,而要想有良好的思想,必须有良好的创造力。这对老师如此,对学生亦是如此。回想在应试教育程度很高的时代下,如同电影大屏幕回放的正是学生的创造力被老师一点点扼杀的悲惨场景!这是我们当下必须要注意的。

李镇西老师在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伴随思想创新,这种思想创新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老师上课要有创新,而且要带动学生的创造性;二是学生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课堂内外表现也要有思想、有创新、有见地。而要想达到这种水准,是很不容易的。毕竟,应试教育仍然是无奈的事实,学校老师们只能在夹缝中求得些许素质教育的安慰来。但是,态度决定高度,思想决定一切。交给学生死的知识,不如教会他们如何思想,如何创新!

现在课堂上学生听的久了也就不会说了,这都是在长期学习的环境中造就的。要想让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让他们去说、去表演、去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老师和学生都能在课堂中品尝知识和思想的盛宴。碰撞中能出火花,这火花正是创新地思想!这是我在以后的课堂上所应注意的。

第三篇:读 李镇西 《我的教育心》有感

读 李镇西 《我的教育心》有感

青岛基隆路小学 王洁琼 最近,我读了他的新作《我的教育心》。这是的李镇西 老师“教育自传”,他说,这是他30年从教经历的全程写真。

作者再三强调:这绝不是一次次“成功”的炫耀和一个个“荣誉”的堆砌,不,该书首先是真实地展示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历程,展示我是如何一步步在教育山路上攀登:一次次身心投入的班级活动,一次次心心相印的灵魂交融,一次次山穷水复的踌躇迷茫,一次次峰回路转的绝处逢生,„„有精彩的成功案例,但更有不少令人叹息发轫深省的失败教训——对真诚的教育者来,这些失败的教训同样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全书中贯穿一个主题:反思、乐趣。

作者试图通过自己的教育经历,告诉同行:如果我们仅仅把教育当作一门职业,那将是很累的,而且累得很被动――为学生累,为家长累,为领导累,为社会累„„但如果我们把教育当作一项事业,那么一切酸甜苦辣都是“自找”的,因而是心甘情愿的!

我从这些朴素文字里,看到一个成功者的“成功秘诀”:那就是和学生一起成长,体验成长乐趣,就可以拥有一颗快乐之心!

在李镇西的眼里,理想的教育就是让孩子现在就幸福,幸福的含义不单以成绩的高低论英雄,而是以孩子的内心所体验到的名目繁多的快乐的总和,只有心情愉悦,一个人的学习才是真的有效,只有天性被无限制地激发、放大,这样的快乐才会持久,只有快乐的教育才有资格去谈触及生存的最高境地------幸福,为孩子终生幸福奠基的教育才是真正美丽的教育。

现实生活里,我们当教师的常常感觉到苦和累,的确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很忙,很累。忙和累,是现实,关键是要像李老师一样,从忙和累中,体验到乐趣。和学生一起经历、一起欢乐、一起成长,就是师生交往的最高境界吧。

第四篇:读李镇西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后感

马尚一中 房文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的教育。工作之余,拿起《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读了一遍。读过之后,深受启发。

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李镇西老师说:“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让我感到踏实,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还提到“让学生阅读大自然,让班集体充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其意义决不只是停留于热爱大自然和不露的教育艺术的层面,我希望达到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童年富有诗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情趣,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满!”

把童年还给童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使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洁、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由于“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的高年级里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那么如何开展我们的教育呢?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 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本书的序言中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到这里,我心理感触颇多,发现平日里自己所谓的在乎其实连自己都没超越,又何谈“在乎”呢? 比如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从“做有思想的教师”到“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从“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到“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从“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每天“自己和自己比” 的成长 轨迹: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书中这些朴实的语言,更是体现出了作者的真诚与谦逊。从教25年来,李镇西老师“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 零距离’”。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育,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有的已经深入人心,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会记住这些话,为自己的人生做航标。在以后的教育中慢慢地学会让自己今后的教育变得适合儿童的口味,让自己的教育能够充满浪漫的气息。从李老师的一个个教学实例中学习他的教学的艺术,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体会他不平凡的教育理念。

第五篇:读李镇西有感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

江阴市华士高级中学 邵春燕

最早读李镇西是98年出版的《爱心与教育》,那本书里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爱心故事。比如:孩子王的故事:和学生摔跤、斗鸡,和万同的故事等,今天读李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倍感亲切,因为我又从书中看到了《爱心与教育》的影子,又让我更全方位的走近李镇西的心灵世界,又让我的思想和灵魂得到了一次净化和洗礼,又让我多了一分做李镇西那样的班主任的渴望。读《做最好的老师》,我深深地感悟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名优秀的教师、一名幸福的老师也不是一两天能造就的,你必须要有无私奉献的品质、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水滴石穿的毅力。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幸福的老师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思考和总结、升华。

《做最好的老师》中,让我记忆犹深的有这样一段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是最可爱的;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任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个!

书中谈到:“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李镇西老师说“最好”就是“更好”,“最好”是相对的,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他强调是自己比自己——“昨天的自己的今天的自己比,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李老师是这样阐述的,通过读书我发现他也是这么做的。这让我深有感触:一代教育大师也是从教学的基础开始的,只要我们多读多思考,在教学的生活中不断的反思自己并将它记录下来,今天的我们不断的和昨天的我们相比,不断总结自己,我想我们一定也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怎样才能成为幸福的老师?怎样才算是“做最好的老师“呢?这恐怕是我们最先想到,也是想得最多的问题。我觉得: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就必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的人生理想。

我自己原来经常想:什么时候评上高级职称资格之后我就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万事可以停下来歇歇了。确实事业与理想,就像是人生之旅中的一盏航标灯,为人们指引方向。要是没有了方向,你只能漫无目的 地随意漂流,就无所谓前进与后退了。也许,理想这个词太严肃,有时甚至会觉得那只是个梦想,很难实现。但我们现在可以分期定下目标呀,这目标就是做一个好老师!只要定下目标,执着而坚持,也许一时达不到自己的理想,甚至一辈子都达不到,但只要努力了,就在一步步地靠近理想的目标。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说的那样,虽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境界靠近。我们不能象他一样成为专家学者,但我们至少可以:

1、专心学习,成为“学者”。教师的智慧来自于不断地学习。作为教师,只有让学习成为生命的状态,才能让自己的教育生涯青春永驻。教师作为向学生传递信息的一个信息源,更应有有相当的学习力,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广采博取,才能让自己原有的少量死水变为绵绵不绝的溪水,才可能对教材有真知灼见,才可能于平凡中见新奇,课堂上,才可能让学生在你的课堂流连忘返,陶醉于课堂。

2、用心创造,成为智者。教师的智慧来自创造。作为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人,这就决定了教师工作必须有要有创造性,智慧型教师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善于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造人格,善于反思,勇于否定自我,不断出新,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教师的创造力增强了,智慧丰富了,必然会带出一大批拥有智慧、富有创造力的学生。

3、潜心研究,成为行家。教师的智慧来自研究。我们在研究成功教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的时候,不难看出那些课都来源于潜心的研究,研究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规律,研究学生心理,才有可能不断到达教学的理想境界。

4、精心反思,成为专家。教师的智慧来自反思。反思有利于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回溯性的研究,一个教师只有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和探索精神,做到勤于反思,善于总结,才能从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中发现问题,从而反思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和智慧,走出单纯技巧,个别经验的圈子,在教学中独树一帜,逐步向专家型教师的方向发展。

李镇西老师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书叫《与青春同行》,书中就有一个章节专门谈到了“在反思中成长”,他认为教师应对五个方面进行反思:

1、对教学失误的反思,2、对教学实验的反思,3、对教学行为的反思,4、对教学现象的反思,5、对教学理论的反思。他说一个教师要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也许,我们很难达到职业生涯的高度,但我们可以力求做最好的自己。陶行知说过,只有事业带给我们的快乐才是真正永远的快乐。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面对一个个平凡的细节,是一颗持之以恒的恒心。踏踏实实做事,坚持不懈。

李镇西老师自称是个“实干的理想主义者”。的确,他不仅有着崇高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的工作是那样认真踏实。今天,李老师的成功,就是由一个个平凡的小细节组成的,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踩出来的。他把想做一个“最好的老师”化为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做最好的教师!”是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四溢的行 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闲适从容,也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荡气回肠。

李镇西老师的书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某些启示:要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因为教育最终培养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才,是能够在未来社会中站住脚跟,开创事业的人才。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定义是:这类人不仅要在学校里读书,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扎实的知识,更需要终身有读书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并且有能力自己学习,有能力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有能力吸取这些知识。这样的人才还要能够正确地处理社会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经历顺利和艰难、成功和挫折的考验。他们需要有知识,更需要有理想,有坚强的意志,有优良的品质。这一切都是需要在学校中奠定基础的,这正是教师的职责。

那么,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是否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是否确定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并踏踏实实、坚持不懈付之实践呢?这个真正值得我们反思。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必须明白教师真正的尊严,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读完《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当我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当我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时;当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却使他们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就是李老师所说的“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你能“每日三省吾身”吗?

今天和昨天比,每天反省自己的行为。“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所谓“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个“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俗话说得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所以我说,只要我从每天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每日三省吾身”,即使成不了红花,也定能成为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在属于自己的枝杈上,婆娑起舞。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你能“允许学生犯错”吗?

如果真要想和学生相处,就不要老拿着大人的思想来衡量这帮孩子,毕竟他们还不是大人。他们的思维有时还很幼稚,还会做错很多事。所以有人说,你要允许学生去犯错,犯了错允许他去改正,这样学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长。有时,我们教育者就会犯这样的错误,绝对不允许学生犯错,上课迟到了,做错事情了,违犯纪律了等等。这样恰恰相反,学生会因为你要求太严而产生抵触情绪,就像学生抵触其父母一样,你不要说你是为他们好,其实有哪位家长不是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们的孩子还是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原因在于,其实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一个人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当人看,是人都会犯错,你不能强迫他们按照你自己的意愿来做,有时甚至我们应该允许他犯错,因为犯错是为了下次不犯错。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你真的爱每一个学生吗?

爱学生,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复杂”,在没有读李老师的书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爱”学生的。读完这章书我扪心自问,我爱每一位学生吗?我对学生的“爱”真的是无怨无悔吗?李老师让我对热爱学生的“爱”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爱学生,不仅仅是只对自己所教的这一年或几年负责,而是“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学生,不单单是欣赏优秀的学生,而是“怀着一种责任把欣赏与期待投向每一个学生”。毕竟“每一朵花都有开放的权利”,爱学生,不应是对学生的错误严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宽容”。爱就是“一份纯真,一份庄严,一份责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还给童年”,就是为学生的美丽人生奠定美好的开端。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也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你能常阅读,多积累吗?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他每天坚持做好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读不少于1万字的书,写一篇教育日记。这也是我要向李老师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像李老师那样,在每一个失误中做深刻的反思,而不是忽略一个个教育教学细节,也不是满足于现状,更不是为自己的失误找理由。

轻轻合上在这本书,耳畔还萦绕着李老师的声音:童心是师爱的源泉;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把更多的关爱给后进生;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要学会感动,因为生活在感动中是幸福的;用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读李镇西,我们发现,他已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巧深深地融入他的个人魅力中了,他是用他的灵魂在叙写着教育的诗篇。李镇西只有一个,无法复制,但我们可以学习他的精神和理念,可以思考自己该用怎样的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去进行灵魂的塑造。让我们向李老师学习,一起努力来感受教育的美丽,享受教育的幸福,做幸福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

下载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读《李镇西:我的教学笔记》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李镇西有感

    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读李镇西《如何转化后进生》有感 李镇西,当代著名教育家,久闻大名。近期,读他的《如何转化后进生》,断断续续,感受颇丰。 一言以蔽之,李老师教育的法宝......

    读李镇西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的班主任》心得体会 叶金财 从1995年毕业便开始当班主任,一直以来,总想让自己成为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班主任,19年的班主任生活,带出来的学生都很喜欢我,挨过打的......

    读李镇西文章有感

    读《在平等中培养平等》后感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是优秀教育家李镇西在其著作《做最好的老师》中的一篇小文章。虽是一篇小文章,但读后,感触颇深,唤起了我脑海中那有些怠慢......

    读李镇西著作有感

    读《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突泉三中 张志辉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作为教师的我们读书就是学习,充实自己,在书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

    读李镇西教育有感范文

    读李镇西《爱心与教育》有感王丽华 一气呵成的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看着一个个感人的事件,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是感动?是惭愧?是激情?抑或是那些复杂的情感......

    我读经典有感

    我读经典有感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相信的故事,也是一个蕴含着深刻道理、个人以启发的故事。它证明了,只要不抛弃、不放弃,世间没有做不成的事,一切皆有可能,人是可以超越极限的……......

    读李镇西班级管理有感

    《班级管理日志》读后感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如何管理好班级,如何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等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相应的管理和沟通技巧,李镇西老师的这本《班级管理日志》......

    读李镇西《教有所思》有感

    读《教有所思》有感 众意路小学 张晓丽 读一本好书,就犹如在与一位智者面对面的交谈。暑假期间阅读了李镇西老师的《教有所思》,颇有感悟。之前读过李老师的《给教师的36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