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

时间:2019-05-12 02:0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

第一篇: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

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 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阳信县信城街道中心小学品社课题组

《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中 期 研 究 报 告

滨州市阳信县信城街道中心小学课题组

执笔人:王书妍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国不可一日无明君,校不可一日无好长。一个好的校长,应该是一个教育家,学识渊博,思维敏锐,对‚教育‛的内涵、实质、真谛有清醒的认识;应该是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公平、公正,熟知并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长处,为每个员工的事业发展搭建宽敞的平台;应该有敦厚长者的胸怀,宽以待人,作风民主,以人格力量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著名教育家、校长陶行知先生如是说:‚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即校长的教育思想、理念、管理水平、人格魅力决定着学校质的发展和学生质的未来。可见校长应具有更高的自身素养。现代教育对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校长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包含品格素养、领导素养、业务素养。校长的自身素养,在学校工作中起着感召、导向、示范作用,又将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得以有序、规范、高效地实施。所以,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臶,是一所学校的象征,有一位好校长才会有一所好学校‛。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新的德育管理运行模式.近年来,虽然党和政府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倡导中小学教育要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但由于学校要面对来自社会、家长对成绩的期待,教师要面对来自学校、家长以学业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业绩评价,以至于学校‚重学科教学管理、轻健康人格培养‛的惯性依然强劲,教师‚重学科专业技能培养、轻德育艺术水平提高‛的现象仍很突出。与此同时,不少学生面对来自家庭和学校的业绩期望,承受着业绩带来的巨大压力,普遍出现了素质偏失,文明素养欠缺,心理状态亚健康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为此,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文件,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提出了基础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要建立发展性评价管理制度,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促使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的德育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班级教学管理重学业成绩、忽视人格成长;重视群体共性、忽视个性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培育,更不能等到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甚至形成心理障碍之后,才对问题学生进行简单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指导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地发展,应是全体教师的共同责任,而且要走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心灵。我们认为,在新的形势下,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在提倡‚全员育人‛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学科教学之外的德育潜能,利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全面指导学生在课堂之外的学习、生活,将素质教育的时空,能更广泛地覆盖学生的生活,使素质教育生活化、情境化。

3、农村中学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更多的学校人力资源

心理健康是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而农村小学的学生家长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缺乏‚理性化‛,沟通交流缺乏‚人性化‛,行为示范缺少‚文明化‛,往往教育方式单

一、粗暴,更有不闻不问——部分学生存在着‚八小时外,教育缺失‛的现象!不少学生焦虑、孤僻、自卑、自私、自闭等心理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个性化、多样化、隐蔽性。这就要求学校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去全面、科学的指导学生生活,及时发现、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设想,在班级管理班主任责任制的基础上,将班级(或校内)具有良好的师德、较强专业素养的的课任老师聘任为班级‚学生成长导师‛,成为班主任的助手和参谋,与班主任‚多维度‛的共同承担学生教育责任,并遵循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求实的工作原则,以区别于班级授课的形式,更多地在课外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小组式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拓展师生间自然、平等、和谐交流的时空,以分解班主任德育压力,形成新的教育合力,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化、个性化、亲情化及有效性。

4、新课程改革需要新的德育管理模式

新的课程方案,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对学生的学业、生活、品行、健康人格的培养等方面全面负责。为了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到实处,我们在保持班级班主任责任制基础上,班级的每位课任教师均担任‚学生成长导师‛,配合班主任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届时,学校也将对这些‚导师‛进行全方位的(不局限于教学质量)工作考核,这样就会大大增强普通课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兼顾渗透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教育的工作主观能动性,从而自觉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全员育人导师制‛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本课题研究所达目标。

1、课题总目标:

通过研究,建立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组织有效程序,形成德育教育良性循环发展,促使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为教师追求职业幸福导航,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性。

2、具体目标:

①通过研究,明确德育工作在学校发展的重要地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育人为本‛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年规划实施纲要》精神;

②转变校长工作观念,变校长管理学校为校长与学校共同成长的理念,构建学习型组织,为学校长足发展不断注入活力。

③以少先队为管理核心,不断探索‚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实效改革的路径,改善德育工作管理机制和程序,提高‚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④与社区、学生家长、社会团体等共同构建和谐组织机构,搭建德育工作平台,汇集多方力量,为‚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广阔的阵地基础和工作基础;

⑤建立导师评价机制,创建科学评价量表。以评价促发展,提高‚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指数。

⑥以德育管理机制文化体系创建为突破口,深入研究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性,推动学校向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发展。

⑦丰富和完善德育《幸福课程》体系。真正实现学校全员‚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真正落实变‚教书‛为‚教人‛的大德育思想。

(二)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以开足、开齐、开全的‚国家课程+学校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载体,以德育《幸福课程》实施为途径全面启动研究,在分析影响‚教书+育人‛工作有机融合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全员育人目标达成的有效性的分析,重点探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有效策略。通过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学论文、教育演讲故事、研究报告等形式探索经验和做法,建立一套完整的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理论体系,指导德育工作实践;促进教师主动发展,获得职业幸福感;并为学生开辟幸福航道。

三、课题研究的价值及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理论依据: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素质教育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新发展。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以致力于人的最大发展为目的,从而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就是个人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多方面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强调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个人的发展为前提,对个体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全员育人的理念就是立足于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认为,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等。因而不能依固定统一的标准来评价、要求不同的学生。必须依据不同学生的智能特长,实施教育教学,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智能。本课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让班级导师在与学生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实现对各类学生的学业辅导,负责对学生的人生规划指导。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人的知识与能力是通过认知主体对新旧经验的主动构建实现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责任是创造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建构人格的具体环境,导师制使这种责任的落实成为工作的具体内容,在以宿舍为基本单位的环境内,班级导师可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生活情况,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建构理想人格。

④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每一位学生都应受到关爱,主张‚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德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导师制管理的理念就是使宿舍内的每一层面、不同基础、不同性格的学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帮助关爱。孔子主张师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亲情关系,学生‚亲其师方信其道‛,班级导师制管理的基本切入点就是建立自然、亲切、博爱的导育关系。

⑤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真实的生活世界中的,而这个生活世界也正是教育意义得以建构的场所。教育只有回归这个生活世界,才能体现教育意义的真谛,才能使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构成学习成长的重要内容,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道德教育要在生活的情景中实现,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在具体的生活细节中培养,以‚加强课外指导‛为切入点的班级导师德育管理,就是立足于‚德育生活化,德育情景化‛。

2、实践价值。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人的愉悦心理的产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群体间和谐友好的合作,积极心态的产生,离不开个性的关爱、激励,也有赖于有效、科学的激励评价机制。

目前,关于中小学阶段的学校德育管理,国内已有‚德育导师‛或‚全员导师‛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从现有的文献资料和已见到的经验报道看,一般的中小学阶段的‚导师制‛管理,或只侧重于学生‚道德人格‛的培育管理,即‚德育管理‛;或实行‚导师资格认定‛制,即任课教师经过认定‚合格‛之后才能担任导师,教师达不到‚全员‛参加。总之,目前国内关于中小学阶段的‚导师制‛德育研究,还缺少将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全员导育、课程教学与人格修养三者完全结合的‚全员育人导师制‛ 管理模式研究,关于新形势下学校的优化德育管理,还缺少具有可操作性的成功实验。

本课题立足于现阶段学校内部德育管理,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农村小学优化管理的高效德育措施,解决目前小学教育重学业导育,轻生活指导、品性修养指导的现象,在现行的班级内部实施 ‚全员育人学生成长导师制‛管理。这对实施德育管理个性化,形成学生健康的人格,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二)完成本课题的保障条件。

1、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课题组成员均为市县级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育科研经验丰富,在教学改革中成绩突出,理解课题内涵,研究兴趣浓厚,在课题开题论证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学校教师承担省、市、县各级课题二十多项,具有丰富的科研课题研究经验,为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提供了充足的力量保证。

2、学校位于城区繁华地带,德育课程资源丰富,利于课题研究实践;

3、本课题研究在学校工作实践中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和实践基础,学校德育处在2005年即对本课题内容进行设计并落实到管理工作的规程中;

4、我校属于乡镇中心小学,领导重视,支持教育科研,研究经费和资料设备有充足的保障,今年学校又建立了校园网,信息渠道畅通,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此外,学校的资料室、图书室已组成了专门的课题服务小组,为课题组教师查阅资料和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

5、学校成了了专家顾问团,分别聘请市、县教研员、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为我校教师发展顾问,定期组织报告会、听评课交流会、快乐主题大教研等互动交流活动,为教师更好更快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四、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

1、探索如何在现行班级的基础上,实施学生成长导师责任德育的有效措施、方法。

2、探索如何以在生活的实际场景中,建立人际间友好相处、相互包容、相互接纳的和谐关系。形成班级学生的合作成长氛围,建构全体成员共同进步、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

3、研究建立评价导师德育业绩,实施课任教师常规教学与学生导师德育工作评价管理的双线运行模式。

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心理特点及导育策略

5、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与课任教师职能与协作策略

6、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与教师专业成长及师德建设策略

7、全员育人导师制管理与学校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课题的研究实施过程及主要工作。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先进行调查分析、汇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制定实施改进策略的方案;再由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反馈――调整――再实验——总结;最后形成终结性报告(研究成果)。课题研究至今已一年的时间,下面我们就课题研究的具体过程和各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进行回顾、梳理,以便更好组织和开展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

(一)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课题研究准备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进行课题界定、开题论证,采用文献研究法,收集各类期刊、出版物中有关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研究,认真研读,制定方案,提炼升华,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本阶段我校根据《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这一总课题,结合我校的实际,论证申报了‚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课题‛,学校成立课题组,并形成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主体搭档,设计调查提纲和问卷并对学校和班级个别问题学生的一些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和研究,通过问题梳理确定研究问题和主攻方向;针对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旨,探讨了相关概念的内涵,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培训和反思。拟定了课题实验方案,积极组织德育骨干教师介入‚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行列。

1、确立了‚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

(1)校长为首

教师应该为人师表,作为校长更应成为师生的楷模,因此,校长应具有更高的自身素养。现代教育对校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求校长具有良好的自身素养,包含品格素养、领导素养、业务素养。校长的自身素养,在学校工作中起着感召、导向、示范作用,又将使学校的办学目标得以有序、规范、高效地实施。所以,人们常说:‚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臶,是一所学校的象征,有一位好校长才会有一所好学校‛。

品格素养的感召作用

校长的品格表现在高尚的品德、美好的情操、良好的作风、豁达的气度和得体的仪表等。孟子曰:‚以德治人,心悦诚服也。‛因此,学校工作,往往可以通过校长的优秀品格使人产生信服感,成为凝聚群体的一股巨大力量,从而带领师生去实现预期的目标。

校长高尚品德中,最能使人动容的是献身精神,即全身心地贡献于事业,服务于他人。对于一个有抱负敢于负责的校长来说,学校管理是一项复杂且要求很高的工作,它需校长耗去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难以顾及对家庭的照顾。校长有了这种自我献身精神,自然能鼓舞教师为办好学校而奋斗。在学校常规管理中,难度较大的是上学前、放学后以及双休日、节假日和住宿生的管理,怎样与家长接轨,控制学生的课外时间和课外活动,确实需要大量地投入。因为这几段时间对于教职工来说是工作之外的时间,遥控的管理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亲临现场,加强联系、加强监控,才能抓住关键、抓住重点、抓出成效。但教师也有自己的家务,工作之余,又没有特别报酬,这种奉献的情操仅校长讲是讲不出来,那么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校长的自身影响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榜样作用,对于校长一方面凡要是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教师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另一方面校长始终把教师看作是自己的朋友,通过家访、谈心等沟通方式,了解教师所想,以及教师的困难,并设法给予帮助、解决。第三要沉入到教师工作的第一线,即时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予肯定和鼓励。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受校长的自身行为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也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被校长发现,自己的劳动得到校长肯定。

校长的美好情操,首先是真诚待人的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人要获取他人的敬仰,必须先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维护他人的利益。校长更应具有热爱学生、时刻把教师装在自己心中的道德感。正如D〃N杰克逊所言,‚衡量一个领导人物的成就大小,要看他的信念的深度,理想的广度和他对下属关爱的程度‛。其次是来自正义的感召力,校长对是非、美丑要有一种坦荡和鲜明的态度。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校长的良好作风、豁达气度、得体仪表,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象征。具有公正、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平易近人、民主的工作作风的校长容易为人们所悦纳,温文尔雅的言谈和豁达的气度常常为人所敬佩,得体的仪表实质上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所有这些都能直接地或间接地影响教师的行为,对教师有很强的感召力。

领导素养的导向作用

校长作为一所学校的领导,领导的是人,即教职工和学生,所以,必须要以人为本,调动人的方方面面的能动因素来实施学校的各项任务,完成学校的各项目标。就必须要求校长有良好的领导素养。领导素养包括领导权威和领导艺术。

首先,领导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两者不可缺少。如果只凭权力、没有威信,那必然导致专制;相反,如果只有威望和信誉,而无相应的管理权力,也不可能实现高效的管理。因此,对于一个领导干部来说,既要用好权力,也要树立威信,我的看法是:用好权力,即用好一是目标明确的决策权;二是措施得力的指挥权;三是知人善任的人事权;四是赏罚分明的奖惩权。校长用好权,实质上也是一种强烈责任性的体现,并能以公正、公平、合理的方式来行使权力。一个人的威信是智慧、知识、能力和人格品质的综合体现。树立威信,作为校长必须在教育教学业务中有所专长,成绩显著,这样,领导教育教学说服有力,才能在师生中树立起自己应有的威望和信誉,使大家心悦诚服。

其次,领导艺术是领导才能与领导方法结合的体现,也就是说,通过自身的才能和最有效的途径去达到管理的目的。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的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谈到:‚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管理学校要实现学校工作目标,完成组织育人活动的任务也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所谓领导艺术,实质上就是做人工作的艺术,即知人善任,首先是‚知人‛,既要看到教师现实性、两面性,又要看到可塑性。

现实性:①教师群体中的责任、知识、能力的个性化差别;②难于摆脱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的影响;③中国小知识分子的比较心理,不争取自己更好,而期望别人不好,只看到别人利益,不看到别人付出和成就;④长期的大锅饭影响,缺乏争先意识。

两面性:教师既有主观能动、积极开拓进取的一面,又有被动守旧的一面。既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自我表现欲望,又有随大流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的心态。可塑性:教师都有可造就的一面,如何塑造,那就是领导的艺术,主要体现在善任和激励两个方面。‚善任‛是‚知人‛的目的,激励是‚知人善任‛的纽带。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我国熊心武教授的全面激励理论,努力构建教师的激励机制,通过目标激励尽量满足教师的不同层次需求,以此来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并即时利用针对性的表扬、评先、吸收入党,以及学校内的各级各类聘任、奖励等手段,同时根据教师的学识个性、爱好特长、能力水平来合理配臵、优化组合,人尽其才,整体、高效、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校长在学校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应把握:一是因人而宜。校长手中或脑中要有一份简明的教师档案,即对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班级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实绩要心中有数。对不同的人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目标导向,不同的激励、鞭策手段,不可一刀切。各人发展的方向是不同的,有的可以充实到学校行政干部队伍中去,有的可以成为好教师、名教师。对新教师,应尽可能缩短其成熟期;对老教师,应让其身体健康,心情愉快,从而充分发挥余热等。二是要善于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同样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人才。而如何大胆地启用人,更应正确引导。用人过程中,包含着:尊重、帮助、指导,创造机会让人锻炼,放心、放手让人干,以及把握整个过程中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鼓励性的指导,让人干的有信心等。同时,要求教师在具体工作的落实上,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展示自己的优势,有个性地把学校要求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三是科学地利用现代管理技术调控好管理网络的作用。校长既要把学校管理的信息通过校园网层层布臵下去,又要把实施的信息层层反馈上来。为了使信息到位,校长必须经常抽查某个层次的信息接受和信息反馈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协调、处理。作为校长在领导素养方面,除了领导权威和领导艺术之外,还应具有校长所特有的领导素养,即应有适应时代发展的独特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和明确的办学目标。

业务素养的示范作用

校长既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又要成为业务上的尖子(包括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等)。首先,必须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系统的学校管理理论。其次是深入教学一线,亲自参与课堂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立足上好课,同时把提高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课堂教学效益放在重要位臵。再次是重视教育、教学科学理论的实践与研究,提高教科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既有深度和广度,又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体现信誉度,让人产生信服感,同时也给教师起着示范作用。譬如说,近几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师资队伍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把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学校必须采取相应的考核、评比手段促使其提高。而搞好这项工作首要的是教师人人参与。要使教师乐于参与,仅凭校长的命令是不够的,校长带头上课,带头搞科研写论文是说服教师参与的最有效办法。

面向新世纪,需要不断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和水平,需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办一流的学校,更需要富有思想和现代意识的一流校长。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校长,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学校教育如何应对WTO,如何应对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需要我们把握机遇、努力学习、从严要求、追求卓越。

(2)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内涵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导师制在师生之间建立了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校全体教师都参与育人,都担任导师,每个导师负责一个或几个小组。全员育人导师制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学习、生活到德育的各个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和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

2、确定了课题研究的组织形式

建立健全的课题组。学校设立总课题组,由张海珍校长担任课题组负责人,德育骨干力量担任课题组成员并负责各项分课题德育研究资料、整理和归档。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每个班级作为实验班。另外在同一年级段内的班并作实验对,以便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和提高。这样并驾齐驱投入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实效性研究实验。

3、制定了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实际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对比实验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学校实验的研究步骤,要先以少先队管理和班级管理‚学生每日常规在进步‛为先,实施学生每日常规必进步两个月之后,教师会产生育人幸福感和成就感,从而产生教学改革和育人观念方法更新的冲动、并且积累一定的素材进而开展研究工作,进而推出‚主体搭档教师每日常规在进步‛‚班主任委员会每日常规在进步‛

(二)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本阶段我们课题组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对全校师生进行每日常规活动有效性调查,并通过德育研究例会分析影响每日常规有效性的因素和行为表征;利用行动研究和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学校工作每一个时间点和空间点,获取现实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搜集课题相关理论书籍及建立专题博客空间进行网络交流,向专家请教课题实验相关理论和指导性思路;根据每日常规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按时把自己的研究收获、心得进行交流,对于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对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

1、认真研读全员育人导师制内涵。

课题负责人认真组织研读《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科学内涵,理解和领会《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理念、要求等,以更好指导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

2、积极组织安排课题组成员外出学习。

自本课题研究以来,学校领导积极为实验教师争取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到目前为止,课题组成员已有3人次参加省级学习培训活动,参加市、县级的学习、研讨活动分别有4人次和9人次。外出学习教师回来后要经过精心准备,进行二次培训,这为课题研究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促进课题研究更加扎实有效的推进。

3、定期组织交流活动。

每周一下午学生放学后,利用德育研究例会,学校德育主任组织全体教师根据拟定的研究内容进行学习、探讨和交流活动,并通过班主任和主体搭档教师班级常规管理亮点交流,努力探索提高学生素养的有效性的育人策略,分析有效‚教书+育人‛的规律,鼓励教师在有效性‚教书+育人‛指导下大胆创新和实践。

4、及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课题理论知识。

课题组除了利用固定的每周一课题组活动之外,我们还经常组织课题研究老师集中或分散学习与课题有关的理论和相关方案,把握德育教育改革的信息和律动,及时调整研究策略,把研究向纵深方向推进。

5、课题实施的有效载体主要是通过德育《幸福课程》的开设和落实。

从2011年新学期起,学校创新并坚持把各项工作纳入课程管理的工作思路,以课程实施来开展各项工作。为此,学校校德育处特开设了《幸福课程》,并制定了《幸福课程》实施纲要,旨在为学生开辟幸福航道。学校在学期初都举行《幸福课程》---为学生开辟幸福航道暨德育课程研究启动和推动会议,并通过新学期每周一德育教育例会研究、少先队工作、班主任工作、‚学校-科室-级部-班级‛四位一体的‚爱●德慧●幸福‛特色文化体系创建、家委会工作、安全工作、体卫艺工作等具体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幸福课程》的落实。学校开设的德育《幸福课程》包括礼仪素养课程、健体审美课程、快乐成长课程三大部分。礼仪素养课程包括入校课程、升旗仪式与国旗下讲话(爱国礼仪)课程、典礼课程、校园午餐课程、路队课程、离校课程。健体审美课程包括两操与特色体育活动课程、卫生劳动课程、游戏课程、课外活动课程。快乐成长课程包括晨会课程、班队会课程(两课)、广播系统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家务活课程、节庆日课程。该课程实施以‚以人为本‛为原则,以《班级幸福课程》课程计划实施为实践,以评价激励为手段,以形成优秀特色班级管理模式、学校特色德育模式为目标,以养成学生良好日常规范行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终极,从而实现‚以培养良好基本行为规范,塑造文明、健康、快乐、积极向上的新时代优秀少年;体验 ‘真善美’的真谛;获得‘真善美’即幸福的愉悦感受。‛养成‚三大习惯:身心健康习惯,为人处事(文明礼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的课程总目标。

《幸福课程》的实施真正实现了学校‚教书+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并推动了学校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德育工作时效性研究,真正落实了变‚教书‛为‚教人‛的大德育思想。

学校德育《幸福课程》的开设既以‚以人为本,育德为先‛的大德育观为指导,又旨在实践、丰实、创新、提升、回归‚以爱育爱、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即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每学期初,学校在谋策发展规划时,都会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为德育工作的至高信仰,并鉴此设计符合学校实际的文化核心理念——‚爱•德慧•幸福—以爱为源,提升智力、培养慧性,收获幸福‛。秉承此理念,学校会集全体师生的智慧,群策群力,向全体师生下发‚我为学校出谋划策‛,即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征集表,共同设计确定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并及时印制成文本材料、打造成阵地文化向广大师生进行宣传学习,物化为师生行动。所以学校校训‚勤——天道酬勤;校风:崇真 乐群 励学 笃行; 教风:博学 善导 厚生 乐教;学风:我学习我快乐 我积累 我成长‛不再仅仅是‚远看字有色,近看字不懂;人去字犹在,人来也不惊。‛的一幅画,而是师生心底深刻地烙印,擦之不掉,挥之不去。

学校德育《幸福课程》的开设,加速了德育组织的建立、健全与完善,推动了实现‚全员、全程、全科、全方位育人‛的多维一体德育新模式。学校德育《幸福课程》涉猎的广度、深度和宽度,使得要建立一支健全、完善、科学的德育组织网络与之相适应并保证课程实施成为必然。所以,学校研究决定采用 ‚既要有高瞻远瞩的长远计划又要有能贴着地面行走的实战‛工作战略:一是扩大德育组织队伍:采用‚经纬包围球‛式。“经”的方面:校长--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部门--年级--科组。“维”的方面:学校各界——家庭各界——社区各界——社会各界。

社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尤其离不开学生家长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努力构建和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以科学经营理念办好家长委员会。2010年学校全面启动家长委员会工作,成立校级、级部、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已经成立了三届家长委员会(每学年更换一次),设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和常务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家委会成员在常务委员会的指导下行使家长委员会日常权利和义务,使家长委员会工作顺利开展。社区‚五老‛ 志愿者(老干部、老战士、老先进、老教师、老劳模)一如既往推进我校关工委工作,为学生演绎着人性的美德。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可敬,可佩。二是扩充德育教育途径:⑴阵地:校内阵地、校外媒介宣传及时(广播站、橱窗、板报、队室、德育展室等各功能用室、电视台、各类各级刊物等),校外基地实践到位(学校社会实践基地、社区基地)。⑵活动:①常规活动坚持常抓不懈;②主题活动抓住实效不松(A科技创新作品大赛。B消防、自然灾害预防等安全教育活动, 家长会活动。C典礼、节庆日活动。D雷锋行动活动、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③专题活动依托少先队,系列成型(蓓蕾读书系列活动,选课走班校本活动,综合实践系列活动、寻找‚身边的感动‛摄影作品展、‚我爱发明‛科技创新大赛、梨乡文明小卫士评选活动、少先队志愿者行动等)。⑶文本:学科教案、校长每周德育荐文、每周德育研究会内容、《幸福课程》讲义、国旗下讲话稿、广播宣传稿紧扣德育教育月主题,并整理成册,下发到科室、级部、班级、家庭、社区进行宣传学习。⑷德育主力团:打造阳光幸福的德育主力班主任团队,制定班主任考核细则,加大班主任的奖励力度。班主任德育研究(论文、课题等有关德育的专著、论述。)特色建设(获专项荣誉称号。)加计考核分。班主任评优评先优先考虑(综合考核分仅作为评优评先的参考)。根据班主任工作考核成绩,学校每月(每学期)组织一次优秀班主任和先进班集体的评比(月优、年优),设优秀(30%)良好(40%)一般(30%)三个等级,优秀班集体9名。期末优秀班主任待遇补贴按学校规定发放。优秀班主任的评选,根据每月的考核分数累计相加,从高到低依次排序。⑸德育研究:①例会,每周一举行德育工作专题研讨会或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论坛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班主任轮训工作;②研究课程,班主任研究《幸福课程》的实施,并撰写班主任《幸福课程》讲义,以便创建班级管理的特色;③课题,近两年,学校主要围绕‚小学生良好礼仪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课题开展德育研究。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做梨乡文明人研究课题被定为市基础教育工作创新项目,这一课题的研究,旨在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养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提高实效的新型德育工作方法提供借鉴与参考。我们通过调查问卷,师生座谈、个案分析、图片展览、专题讲座、教育故事撰写等一系列手段,切实加强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大力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提高德育科研的实效性。

学校德育《幸福课程》的开设,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题化,专题化,系列化、规范化、生活化和系统性,使学校德育研究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使学校德育工作又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校一直坚持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幸福课程》在2011年实施的过程中,在市基教科领导的指导下,有成功经验的借鉴和积累,但是也暴露出了不足,所以,2012年新学期伊始,学校又对《幸福课程》进行了重新修订和完善。总体目标又增设了——养成学生三大习惯,即身心健康习惯,为人处事(文明礼仪)习惯,自主学习习惯。课程实施途径,又增设了——以重点工作开展推进(《幸福课程》实施,以队促班、创建班级管理特色模式,成立‚班主任委员会‛、打造阳光的幸福的特色的班主任团队,创建‚学校-科室-级部-班级‛四位一体的‚爱●德慧●幸福‛文化体系,家委会工作深度进展,安全工作深入、系统、完善,体卫艺工作——提高我校师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我校全体师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全体师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素养)。

6、针对课题研究情况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立足德育《幸福课程》的落实,要求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针对《幸福课程》落实中发现的问题及有效做法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幸福课程》反思、随笔或课题研究论文等,并根据具体实施情况定期组织课题研究经验交流,努力探索提高《幸福课程》落实有效性的策略,鼓励教师在有效性策略的指导下大胆创新和实践。

(三)2013年1月至6月,课题研究总结阶段。

这一阶段将对本课题研究进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评价,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1、进一步梳理第一、二阶段研究的问题、困惑和不足,参加专题培训活动,接受针对性指导;

2、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总结;

3、组织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鉴定;

4、总结推广成果;

5、把课题研究资料编辑成册,并规范进行档案建设。

六、课题研究成果

我校课题组教师紧扣课题研究方案,经过这一年多的实验与探索,完成了预期的阶段实验任务,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现予以反思和总结,以促进该课题不断向纵深发展。

全员育人导师制,从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入手,利用心理暗示效应,达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班级积极团结向上;校园安全和谐文明;教师素质提高和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主题活动课能把单纯的班主任说教,变为全员参与的、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把班会的时效性和连贯性有机结合起来,变班会由班主任主宰为学生主动参与,变班会的问题批评为正面激励来消除问题。实验效果明显。

1、校园文化浓厚,教室窗明几净。

校园卫生学生能自觉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校园内基本杜绝了乱丢乱扔垃圾的现象,卫生天天保持良好,营造了一个井然有序干净的学习环境。

2、学生明理守信,言行规范。

全员育人导师制能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学生尊敬老师,热爱学校的多了,顶撞老师,违纪的同学少了。处处会听到老师好、校长好、同学好的亲切问候,不文明的声音在校园内绝迹了。课间操口号响亮、富有朝气,引来周边兄弟学校来校观摩、指导工作。

3、学习秩序井然,学习风气日趋浓厚。

现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大,信心充足,目标明确,干劲十足,课堂效率提高了。读书学习蔚然成风,精神状态旧貌换新颜,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求的风气正在日益形成。

4、家长喜看学生变化。

家长到校或打来电话反映,孩子在思想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尊敬家长,懂礼貌了,在家努力学习,懂得礼让他人,主动替家长干活等等,家长对孩子的变化感到满意。家长会时一位家长这样说:‚孩子比以前改变了很多,自己的事自己做了,饭菜也不挑剔了,经常与我们沟通,学习有了信心,感谢学校教育的好。‛家委会上,一位家委会代表这样说:‛把孩子送到信城街道中心小学,家长放心!。‛

5、育人理念得到提升,工作方法贴近学生。

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课题实施,立足学校实际,立足学生实际,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提高了班主任和导师的育人艺术,提高了育人素质。教师实现了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了从学生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实现了从面向少数到面向全体的转变;实现了从成就学生到解放教师的转变。

6、学校方法得当,措施到位,育人质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产生了许多课题成果: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班级管理亮点视频研究;感动校园十佳人物研究;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导师分配(师生派对师生组合研究);全员育人导师制导师评价机制研究;选课走班制下家委会励志教育活动的研究;全员育人导师制中导师工作内容研究;在全员育人导师制中,社区教育导师的工作积极性研究;少先队队干部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研究;学校文化特色创建的研究;德育生活化、主题化、系列化以及系统性的研究等等;还有许多成果在研究中。

七、存在的问题

(一)离家远的学生谈心辅导时间少

我校处在县城驻地,但学生主体是农村孩子,有的学生家离学校很远,需要坐班车上下学。这就关系到学生的在校时间有限,教师要找学生谈心辅导只能在课间,课间时间短,往往谈话进行到一半就要结束,学生接受效果不是很好。

(二)留守儿童难辅导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着老人,老人教育孩子的溺爱方式,使得家校教育不能形成统一的思想。这造成导师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困难。

八、研究反思及今后的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有许许多多需要继续探索的地方,因此,课题组提出如下工作思路和努力方向:

1、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适应教育实验的需要,我们将继续加强科研能力的修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并将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让教师外出学习、参观、研讨,开阔眼界,学习先进,促进群体水平的提高,使课题实验更有利地开展。

2、探索实验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

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及时纠正、解决;实验中将会遇到的问题,我们将及时发现、探讨,及时做出调整,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张校长说:每一位教师不能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应该担负起教书育人的旗臶,扎扎实实推进育人教育,在践行中找到自己的育人特色,努力做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导师。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自我的成功教育,学生自身蕴藏着的无限创造潜能就会尽情地释放,我们的教师就会成为更受欢迎的导师,我们的课题实验效果将更为充分地体现出来!我们的学校发展必将出现更大的飞跃!

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二篇: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就是在教导处、政教处和级部的统一组织下根据学生的学科学习实际、思想状况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学生和教师间进行双向选择的基础上,经必要的调整后,使每个教师成为6名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导师。

学校通过导师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强化导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促使教师从办公室自觉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学习指导和生活引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全面地发展。“德育导师制”是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具体说就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砺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教师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

针对以往教师育人目标难以落实以及学校实施“分层教学”后学生动态流动、班级管理难度增大的问题,学校提出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导师制,使所有教师都成为学生的导师,不仅有效地弥补了班主任难以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的缺陷,而且顺应了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趋势,使教师的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也使教书育人有了制度上的保证。

导师育人制,即强化“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机制和重内容、重方法、重实效的原则,使全体教师认识到德育不是光靠专职教师上课或班主任管一管就能解决问题,而是必须依靠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抓出实效。具体办法: 第一、学校成立了以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为成员的导师组,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第二、每学年由级部主任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各班实际及本人任教班级,按照年级统一安排,分别选定2名边缘生,进行“学习帮教”、“思想引导”;选定2名中等生进行“学习排雷”“心理解惑”;选定2名优秀学生,进行“综合发展”、“能力提升”。

第三、每名导师带6名学生,两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

第四、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第五、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建立家长联系本,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争取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支持。

第六、导师与班主任要及时沟通、汇报,以便班主任全面了解情况。导师遇到特殊案例、问题可要求级部主任在本年级进行“会诊”,制定教育方案,建立特殊案例、问题“会诊”制度。

第七、各年级组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第八、为确保该方案的落实,根据相应量化考核方案,通过导师过程材料、学生思想进步学业成绩、家长满意程度等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体现在每个教师手册上,教导处与政教处把该工作纳入评优工作中去。考核优秀者,学校给予一定的奖励,未做或未完成的评优一票否决。预期效果:

实施办法突出“有计划、有记录、有过程、有实效。”建立完整的导师制工作制度,包括档案制度、家长联络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和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

德育导师制工作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改变以往任课教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使任课教师的育人责任明确,真正落实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同时该项工作也是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有力措施之一;有助于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

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承担着育人的责任。每个导师都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效。青年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与学生近距离的优势,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中老年教师要不断调整心态,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努力贴近学生,使学生在得到智慧启迪的同时得到更多的人生启迪,获得做人与做学问的双丰收。

学校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开展导师与小组成员的互动及交流活动。

第三篇:全员育人导师制

导师制全员育人

我校推行的“全员育人导师制” 突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尽一切可能关注人的需求成为教师进行教育管理工作的精髓。“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推进个性化、亲情化德育工作的一个有效载体,强调个性化、亲情化、渐进性、实效性原则,以生为本,因人而异、目中有人、尊重个性、面向全体。着眼于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的是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求,满足不同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个性得到张扬,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新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得到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我去年接手了一个后进班,今年因为又是毕业班教学时间短,在“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整个实施过程中没有一个统一的计划和构想,有些盲目,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更为系统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所以得出的经验比较粗浅,借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是我在导师制工作过程中的几点浅显体会。

一、教育无小事,抓好班级一日常规教育

早读、早餐、卫生、早操、课间操、课堂纪律、午餐、午休、晚读、晚自习、学生放学、晚寝„„每天都要做,也许多做点少做点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出来,但是这些工作形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锁链,是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哪一处缺乏“关爱”,一段时间后,哪一处必定会出现问题。

1、早读:按时进班,主动和学生打招呼。了解学生到校情况。2.早餐:督促学生安静用餐,尽量不剩下营养早餐。

3.卫生:认真检查教室内外卫生情况,要求干净整齐,不留死角。

4.广播操:指导训练学生自觉排队,做到快静齐。整齐踏步,做到有朝气。认真巡视学生做操情况,及时纠正动作,不做与之无关的事情。

5.课堂纪律管理:做到有课上课,没课守班,协助科任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在上课的情况下指派学生班长,检查督促每节课的正常进行。班主任可以不定期在自己的班级周围走一走、看一看。让学生感觉到你的无处不在。

6.午餐:让班干部监督学生不吃零食和垃圾食品。

7.午休:午休时,做到不影响他人休息。午休铃声响了之后,立即组织学生自觉进教室。

8.晚读:认真做好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

9.晚自习:督促学生通过晚自习弥补和巩固当天所学知识。10.学生放学:让学生按时回家,不逗留。

二、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

青少年学生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这时期,他们需要确立自己的生活坐标,由于教师和学生接触最多,形象具体,其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物化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效法的典范。教师那种磊落的襟怀、突破功利羁绊的道德人格,无疑对作为道德主体的学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使学生能够自觉意识到要按照教师所显现的具休可感的道德规范来校正自己的道德观念,进而对自

己重新设计。在这个阶段,教师的人格是学生行为的具体参照物,这个参照物要求学生对照教师的言行举止进行反思,从而把教师的人格力量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品质。“潜移暗化,自然似之。”汲取了教师的人格力量,学生就会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追随着教师的思想行为轨迹,学生身上或多或少地能找到教师作用的印记。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在平时去细心打造自己的语言修养和动作修养。把自己正能量的部分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千万别把自己的负能量转嫁给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在平时和教学中应该身正为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学生在你的人格魅力下健康茁壮的成长。让我们共同把正能量这个接力棒交给自己的学生吧。

三、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一个木桶盛水的能力最大程度取决于它的短板而不是最长的板。作为教师不是把优秀的学生教好了,就认为自己成功了,衡量我们教师的标准应该放在那些学困生的身上。我们的导师制主要强调全员育人,因而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等生、中等生、更应该把精力放到那些学困生上,他们更需要我们对他的关注。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班全部是学困生,我担任我班的班主任、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因而平时和学生打交道的机会就相对来说比较多了。我平时除教授知识之外,更注重对他们良好习惯的培养。从身边的每一点、每一滴逐步去要求他们,让他们始终用积极地心态去处理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件事。学困生在学习中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虽经一定努力但仍未达到设定目标,故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渐渐丧失克

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理上就形成了不良循环—没有目的,没有动机。我则通过设置一些难度一般的困难,鼓励并表扬他们的成绩,重新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同时我定时与家长沟通来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思想动向;同时把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据网络上报道,我们的一些老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和自己的名师效应,不惜将那些学困生劝回家。那你有没设想一下,你劝回去的是什么?只仅仅是一个学生吗?无论多贫瘠的土地都会有适宜自己生长的植物,无论多差的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作为育人的教师,应该帮助他们去实现梦想,而不是让他们的梦想随着你的劝回一块破灭,梦想破灭了,妄想就滋生了。那对我们的社会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后果呢?所以,教师是知识的转播者,心灵的净化器,无论贫瘠的土地还是肥沃的土地,我们都要让他们最终都遍地开花、硕果累累。

四、要培养学生有担当有责任心

我班总有一些学生比较贫嘴,说的多做的少。也要一些学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总把学习不当一回事,整天无所事事、没有目标、没有动力、没有责任心。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我思来想去,在班会课上我说了这样一段话:同学们,大家有一天也会长大,也会为人父为人母。假如你的孩子需要你去解决一些数学题或者物理题,那你该情何以堪?当你做不上来时,你的孩子可能会问你,你那时候是怎样学习和做人的?因此大家应该趁这个机会给自己积累一些知识,培

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去应对将来的尴尬局面。让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通过这个主题班会教育后,我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在学习、卫生、纪律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观。

人天生就有一种需要,表现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学生也是如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需要,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让他们独立的做事,不能无视他们的需要,压抑其自由的发展。学生做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怎样去承担责任,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一味斥责、批评。我们应该平静的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必要时提供适当帮助。学生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会逐渐总结出经验、教训,并逐渐明白: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对自己做过的事负责。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因此,我们在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方面,一定要着眼于学生责任感的培养,并将责任感的培养寓于一切活动中,使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就要对自己,对集体,对社会都要有责任,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富有责任感的社会接班人。

庄稼地里的杂草容易除去,心灵深处的杂草不易剔除。我们教师要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应该向庄稼人学习,懂得如何去经营自己的这个班级,懂得如何用自己积极地心态、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终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第四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导航”的教育理念,推动师生之间积极平等的充分互动、教书育人的和谐统一,学生个个受关爱,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制定学生成长导师计划。

一、工作目标:

1、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寻找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在学业、道德、心理等方面得到更深入、更充分、更全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努力做到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3、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4、发挥我校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5、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二、导师职责

导师通过“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实现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推进学生的思想进步,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关心学生的生活,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协调好家长、学生、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关系。

(三)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并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好个人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五)指导学生参加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教育学生严肃校规校纪,纠正不良习惯,遵守法律、法令和社会公德,敢于对不良行为进行批评,能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为创造和谐社会做贡献。

三、主要方法途径

“全员育人导师制”

采取“四导”策略,即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指导。导师坚持做到“五必须”,即导师“每天必须有一个微笑,每天必须有一声问候,每周必须有一次谈心,每周必须有一次面批作业,每月必须有一次家长联系”。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利用换位思考、降低要求、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对受导学生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并施以纠正。引导受导学生确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潜能和特点,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受导学生排除不良学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品质,提高学习能力;鼓励质疑问难和乐思妙想,帮助学生自我识别学习风格,对不同风格的受导辅学生实施匹配策略,进行多重辅导方式,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效率,最终解决学困生“想学、愿学、能学、学会以及会学”的问题。

(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导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创设宽松的心里环境、鼓励受导学生自我表露,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对挫折、失败的心理承受力,指导受导学生学会与人正常交往。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通过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等,指导受导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和合理消费,帮助受导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学习进步的生活作息制度,指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第五篇: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总结是在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1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有耐心;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赏识他人;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爱惜自己……”我们从中得到启示: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一种新事物,仍需进一步的加强科学论证和实践探索。下面是我全员育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促进教师成长、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

1、增强了教师的“育人”意识,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以单一的传授科学知识为教学目标,在教学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忽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关注与培养。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垂直的单向管理,师生之间平等地位和互动关系缺失,“育人”意识薄弱。经过学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明显改变,在学生管理中注重与学生谈心、及时交流、沟通,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育人责任感得到明显增强。

2、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特别是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导师制”以一种“全人”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提倡教师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使生成长为一个自尊、自信、宽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校自实施导师制以来,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得到家长的普遍认同。

3、增进了家校联系

美国学者科尔曼提出:学校教育只是影响学生成绩的一个很小的因素,学生的家庭背景等更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方面引起了我们对学校教育的质疑,另一方面也启示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走“象牙塔”的道路,需要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全方面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并施之个性化的教育。“导师制”就此做了实践性的探索。

4、教师教育方法得到改进,师生关系明显改善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方法:

(1)“身教”育人、人格熏陶。在育人活动中重视自身的人格修养,注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人格为学生树起前进的目标,以自身的人格魅力“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

(2)交流谈话、心理相容。通过教师经常性地与学生谈话,以多种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走进学生的心田,建立心理上的认同,达到心理相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根据教师自己的特点与学生的特点运用有特色的交流方式,如可以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到导师制工作中,运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可以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和学生进行“笔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健全人格;有时还通过网上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学生分忧。

(3)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创造条件,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认识的能力,激发学生自我调节的内部动机,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和行为上积极主动的自我调节,达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目的。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师生的平等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师亦友,在平等中实现及时的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彻底转变了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当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有些素质低的家长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不情愿配合教师的工作。并且教师也多数不住本地,造成与学生和家长沟通的困难。将要进一步研究方法,讲求策略,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温情的滋润,端正态度,积极学习,品德优秀;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长足发展。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2

我县教育局提出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传达了上级相关精神,成立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印制了全员育人导师制活动记录。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理安排,全面实施

学校按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然后学校结合双向选择,初步列出导师名单,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以保证每位导师带徒计划更好地完成。

二、明确职责,全员参与

我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作为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最重要的抓手。以班主任为主导,任课老师分包班内学生,既要覆盖全体学生,又要突出重点对象,即每位教师有学生可包,每位学生有教师可保。

职责上严格按照县教育局的要求,着力关注家庭贫困、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环境不良、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实行结对包保、跟踪包保。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即思想引导、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定期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做到“四个必谈”,即包保对象成绩进步时必谈、成绩退步时必谈、行为有问题时必谈、思想出现问题时必谈,全程跟踪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动态,及时排忧解惑,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严抓过程,精细管理

在活动中,做到每项活动有记录,建立健全导师工作档案和学生成长档案,详细记录教师包保工作和学生成长过程。学校把全员育人导师制落实情况纳入对教师的业绩考核体系,对老师的量化考核包括班主任评价、学校领导小组评价、受导学生评价、学生家长评价等内容。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3

学校全体教职工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发展,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与个性化学习需要,从导学走向既导学又导行,真正成为学生的人生成长导师,切实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构建起教职工人人成为导师、学生个个受到关爱的良好机制。以下是本次全员育人导师制的总结情况:

一、用“关心”和“理解”走进学生的心里

我面对的是初中生,他们大部分都处在第二次青春发育期及心理叛逆期,他们虽然人是长大了,但心却更细了,更为敏感了。所以我们的一种关爱的眼光,一种关切的询问,一种关怀的手势,一个关心的行动,总之,哪怕是小之又小得充满关爱的神态或行为,都会在他们的心里激起波澜,他们就会向你敞开心扉,诉说苦恼,畅谈未来。

在关心学生方面,我觉得最好是从关心学生的思想、生活入手,不要直接上来就谈学习,学生很容易烦恼,所以我们要从学生得思想和生活入手,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然后再有针对性的进行正确的引导,思想上他们如果能有正确的观点,崇高的理想,那么就能变成学习的内在动力。所以在每次的谈话中,我都从生活中的话题谈起,气氛轻松愉快,让学生忘记我们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谈话中他们会自然流露出一些真实的想法和观点。例如:对人、对事的看法,哪些科目进度快,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等。这些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我及时把这些信息反馈给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协调师生关系,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总之,多关心学生,对于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解万岁”一直是学生的口号。的确,我们在做每一项工作时应该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一下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所以,当学生暴露出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要上来就狂风暴雨般的狠批一顿,而首先应表示同情和理解,让他不要从心里上立即把你列为敌人,而是视为知己,可以倾诉的人。在他从心理上接纳你之后,你再稍加引导,可能效果会好一些,所以,理解的力量很不一般。

二、要善于抓住关键时期开展工作

开展工作,需要踏踏实实,一如既往,尤其是在关键时期,绝不能放松,否则会前功尽弃。在导师制工作过程中我觉得不在于每一星期要去和他们谈多少次,不是次数越多效果越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应该抓住关键的时期及时开展工作,深入了解,教育学生,效果会很不错。

第一个关键时期:刚入学的前两个星期。这是学生思想不太安定,精力不集中,纪律等各方面最差的时候,应增加工作的次数和力度。就在我接手的第二天,我就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同时做好英语教学的调整工作

第二个关键时期:考试前后一周。这段时间学生思想波动很大。考试前,学生焦虑,要给以学习指导,心理辅导。考试后,不乏大喜大悲者,要给以安抚和关注。这个学期,我期末考试后挨个安慰学生,给他们加油、鼓劲。

第三个关键时期:放假前一周。这段日子学生是最容易彻底放松的时刻,学习效率不高,要及时做好心理调适和必要的学法指导。这个学期放假前一周,我及时帮助他们调整状态,放假前一天又去和他们道别,布置作业,同时我也获得了假期的祝福。

我想在这些特殊的关键时期,我们若能给予及时的关注和引导,派遣学生的烦恼,调整他们的状态,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用的。

三、关注学困生

学困生的学习方法怎么都不可能好到那里去,他们的困难可能就来自错误的学习方法。而作为老师,对于某些学习方法的掌握会优于学生,所以强调、监督性的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时时指导会促进学困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

对学困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特别是学困生,因为他们因为经常失败,而自卑、甚至丧失了学习信心。让学困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心理是促进学困生进步的关键。教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可以的”、“我能做到的”并要正确看待竞争和考试,同时向古今中外战胜自卑走向成功的榜样学习,不断取得小的进步,逐渐克服自卑心理。学困生在学习中经历反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后,虽经一定努力但仍未达到设定目标,故而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渐渐丧失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心理上就形成了不良循环—没有目的,没有动机。我则通过设置一些难度一般的困难,鼓励并表扬他们的成绩,重新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同时我定时与家长沟通来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思想动向;同时把学生的信息反馈给家长,与家长共同促进学困生的学习。

总之,我在以后的日子里还会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做好导师制的工作,为我的每一位学生点亮那一盏“引路灯”!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4

一、制定措施,全面实施

1、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全员育人导师”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的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方案中制定了工作目标、工作制度和方法途径等详细内容,让教师有明确的育人工作思路。同时,经教代会讨论通过了《大场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及考核办法》,全面落实全员育人导师制。

2、在双向选择的基础上,⑴学校向学生提供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的.联系方式,让学生了解各教师的情况;⑵学生根据自己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求选择可能对自己帮助最大的教师。学校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初步列出导师名单;⑶导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班级情况,选择受导学生;⑷学校根据师生双方的选择,在充分尊重导师和学生的前提下对师生的互选做适当调整,最后确定导师与受导学生,以保证每位导师带徒计划的完成。

3、教导处牵头设计了《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学生成长记录》《周六日家访记录》《学生谈话记录》等相关工作表格,让教师在具体育导工作中记录建档,使学生的成长进步有案可查。

二、明确职责全员参与

⑴为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规划人生,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求导师全面了解所帮学生的情况(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业成绩、个性特征、生活及学习习惯等),学期初对承包学生当课题去研究,写出学生情况简介。

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制定长期与近期的学习成长目标。对每一个承包的学生建立《xx学生成长记录》,逐一制定教育计划、措施。

⑶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对承包的学生每月至少谈话一次,每学期不少于三次;谈话后学生写出感想。便于老师及时掌握受导学生情况。

⑷做好学生周六日节假日自主学习指导工作。教师对指导学生活动有记录,记录附在《xx学生成长记录》后面。

⑸采用家访、家长来访、电话互访、函件交流等形式,跟家长有效协调与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导师对所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并有有文字记录,记录附在《xx学生成长记录》后面。

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健全制度全心落实

1、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制度。导师对每位被导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追踪学生成长轨迹。导师根据被导对象的不同分别从学业成绩及原因、品德行为缺陷及原因、兴趣爱好及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制订发展措施。对每月的表现和每次调研进行逐一登记并分析对照。

2、谈心辅导与汇报制度。导师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要求受导学生每周一次以反思收获的形式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

3、建立健全学情会商机制。班主任每周组织召开一次班教导会,与班内所有学生的成长导师一起分析本班学生在品德、心理、学习、纪律、活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对本班需特别关注的学生逐一进行分析研究,制定详细的转化对策并积极落实。级部每三周组织班主任、导师对需特别关注的学生逐班进行集体“会诊”,提出解决办法并抓好落实,切实做好转化教育工作。

4、建立学生积极参与制度。学校对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学生人人参与。学生尊敬成长导师,与成长导师坦诚交往、互相信任;经常主动要求成长导师帮助分析自身状况,指导制定个人成长规划;认真听取并虚心接受成长导师的合理化建议。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自学校就实行全员育人导师制以来,学校始终坚持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特别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均衡发展。学校实行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有效地促进了德育与智育联动,促进了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20xx年以来,我就担任四年级张宇、张慧瑶、朱永翠、张素娇、王桂霞、张永娟、张俊雪、朱婷婷、朱洪剑、张晓磊、李辛杰这11位学生的导师。现将这一年的导师工作总结如下:

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学校和教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负责。即使这个孩子身上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作为学校和老师也不能轻易放弃他。学生是人,问题学生也是人,教育好了照样是建设国家的有用之才。连垃圾都不能随意丢弃,何况是人!一个学生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或许只是1/50;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或许只是1/5000;但对于孩子的家庭来说,这个孩子就是100%。

教育学生绝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学校积极推行的导师制,就是要让教师人人做学生的成长导师,让学生人人受到应有的关爱。在全员育人过程中,我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一、思想引导:主要是培养学生自尊自爱的精神、自我约束的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关爱生命、热爱生活、服务社会。在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道德表现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及时纠偏,对学生存在的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进行诊断分析,启发引导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从而建立学生生命成长的新起点。

二、心理疏导: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心理不成熟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不但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学生的耐挫折教育,激发学生蓬勃向上的人生愿望,激励学生自立、自强、自信地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我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敞开心扉与学生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心理困惑,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指导,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学生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环境适应力,增强学生对失败、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搞好心理疏导,关键

是教师要平等地与学生真诚沟通,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心理感受,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生活指导:四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但由于相当多的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比较溺爱,生活自理能力相对较差。作为导师,关心学生的饮食起居,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引导学生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独立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导师要对学生进行校园生活指导、社会生活指导、家庭生活指导,使学生科学安排日常生活,合理安排生活消费,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规划能力,建立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生活作息习惯。要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体谅父母的艰辛,学会有情有趣地学习、有滋有味地生活。

四、学业辅导:作为导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学会选课,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安排,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导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学有所长。导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强化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掌握科学方法,养成良好习惯,增强学习信心,形成学习风格,最终使学困生达到“想学、愿学、学会、会学”的目标。这一学年,我给每位学生都制定了日常作业,要求他们积累英语单词和语文字词,帮助他们从高一开始积累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以研究者的心态从事教学。好的导师也必定是好的教师,因此,我始终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以研究者的心态从事教学。我积极听课,在按时上课之余,学习各类型课堂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新课程教学是让学生行动活跃、思维活跃的教学,更是有效的服务于学生人生的教学,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形成学生的创造人格,使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意识。这就要求教师学科知识专业化、教学专业化、研究能力专业化、评价专业化。课前我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每个教学设计我都努力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去切入或导入,这样有趣味性或启迪性。在授课的过程中为了多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探究问题,激发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通过设疑布障,边讲边问,讲问结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另外,在导师工作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学生沟通少,没能做到有效辅导,另外跟家长的沟通少,没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强此方面的努力。

导师制是开展优质教育与管理、造就高层次人才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制度。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加强导师制的管理模式,同时提高导师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是必然趋势。希望新的学年,我在导师工作上能做地更好。

下载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以“校长为首,全员育人”导师制中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灰埠小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团结 友爱 ★ 求实 创新 野店中学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提高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强化教师育人责任,积极构......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蓼兰镇葛家小学 一、指导思想: 面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动员多方力量,整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全员育人导师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对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指......

    全员育人导师制心得

    全员育人导师制心得体会 古丽 全员育人导师制”注重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管理实践,突出师生平等地位、全面发展和有效互动的理念,通过有效的制......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总结

    实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具体做法 一、制定措施,全面实施 1、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全员育人导师”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的全员育人导师制领导小组,制定了切实......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计划 为了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在新课程中的指导和教育作用,营造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根据新课程要求,为实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导航”......

    全员育人导师制_案例

    各位领导、老师上午好: 在这里我把过来这学期的一些做法给大家汇报一下,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开学初,如何分组就遇到了麻烦,因为是高三普通理科有57人,其中体育生17人(体育生每......